论文投稿百科

与八公白毫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2 23:20:26

与八公白毫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译文 都市里的那个红颜知己为我而悲伤,我正青春年少,游谒四海,栖息在芳洲。等不到金门的诏书,空持宝剑海内周游。海上的乌云迷失了驿道,江上明月也落下故乡的高楼。如今又来淮南作客,因为遇到幽静高洁的桂树而淹留。

注释 红颜:年轻人红润的脸色。杜甫诗:“红颜白面花映肉。”春岁:指天宝七年春,与白毫子游历八公山。金门诏:金门,汉宫门。这里指代朝廷。金门诏,即皇帝诏书。

这首五言律《寄淮南友人》可视为《白毫子歌》的姊妹篇。李白在八公山中寻仙不遇,但在淮南盘游的日子,却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他对友人说,他有幸做了一回淮南客人,并饱览了八公山胜景仙迹,对满山桂花飘香尤为叹赏,因以盘桓日他而忘归。

在这首诗中,李白透出了自淮南返回梁宋故国、重新开始书剑飘零的生涯的抑郁心情。首句“红颜怨归国,春岁歇芳洲”,是个倒装句,说他春天去淮畔芳洲游憩归来后,自己才感到一种失落与隐怨。何以如此?“不得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巖绿水回。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可得见,未得亲。八公携手五云去,空余桂树愁杀人。 诗词作品: 白毫子歌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白

与八位恩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位年轻的朋友读了这篇文章说:马朝阳说的这个故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事儿是真的。时代不同了,变化太大了,现在说这件事儿,真的不可思议。读了赵老师的文章,真的大开眼界,知道了过去,值得回味!         按:本文作者马朝阳,临漳人。他没啥学历,但勤奋好学,从临时工抽调到县报道组写稿,连续3年,每年在地区以上新闻媒体发表作品370多篇,创下全国通讯员之最。马朝阳给时任邯郸行署专员郭洪岐写信,说明自己的情况。从未谋面的郭洪歧惜才、爱才, 批示按自学成才破格录用马朝阳为国家干部,并提拔他到行署经济协作办公室当副科长。 以后,马朝阳不负众望,业绩突出,升至县级干部。我写过一篇文章《爱才专员郭洪岐》,介绍了这件事。         《四品知州》的作者李如志,永年人,军人出身、知名作家。曾任邯郸地委办公室秘书、邯郸市文联副主席、武安市委副书记、邯郸市委讲师团主任,英年早逝。                                        恩公洪岐        夜读《四品知州》一书,不禁回忆起我与恩公郭洪岐的事,感慨万千,夜不能寐。         郭洪岐原任邯郸地区行署专员,后调任河北省副省长。他因在邯郸地区推行企业改革和开放,受到国务院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称其为恩公,是对我个人有知遇之恩。正是他了解了我的事迹和志向后,不拘一格降人才,把我从一位农民和临时工直接调任行署工作,当时影响很大。         那是1987年元月21日上午,我当临时工的部门临漳县委宣传部,来了一位地区干部,拿一纸调令并派专车,说是接我到地区行署工作!当时县领导和部里很重视,纷纷与我合影留念并热烈欢送,弄的我也是惊慌失措晕晕乎乎,不管三七二十一上车走也……         后来才知道,我当时写给市领导的一封信,放到了时任行署专员的郭洪岐办公桌上。他看我写到,我通过自学写作和摄影,作品上千件省内外获奖无数,可为什么还要清理临时工时,非要赶我回家?而你们占据高位,对国家做了多少贡献?我的狂妄之言,竟然让专员深深关注,立即批示组织部调查,如信中所述属实,可不拘一格安排任用!         当消息与领导批示迅速传开后,组织部立刻派人赴县调查,临漳县委专门写了我的事迹报告,地委宣传部翟部长专门面见专员力荐。这才有了农民直接转为国家干部,专车派人接到行署工作的戏剧性一幕。         当时,恩公洪是在地委大院也住单身,见了面他除了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说的一句话让我终生铭记,他说:少说话,埋头干,干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看!         当我后来成了一名副县级干部,到省委大院看望恩公时,郭洪岐己经是副省长了,他见了我特开心,说:朝阳有志气,没让我失望。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我用自已献身事业的实际行动,报答了洪歧恩公的知遇之恩。         郭洪岐,一位让人永远敬重的人!2018年12月4日

因为这棵古树特别的繁茂,是当地人爱情的象征,也促成了很多美好的姻缘。

吕后即吕雉字娥姁,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皇后,也是第一个皇太后,更是第一个掌握大一统国家最高权力的女性。成为皇后这其中有运气的因素,可成为皇太后和汉朝实际统治者,可没有一丝侥幸,靠的可都是吕后强大实力。

而吕后能从幕后走进台前,靠的可不是皇帝丈夫的宠幸,而是血腥的杀戮与深沉的心计。 历史 中吕后有一个无法推卸的罪责——屠杀功臣。屠杀功臣为她积攒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为吕后日后的执政打下了基础。而这里的功臣,主要指异姓王。

汉高祖为了灭亡项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最大的代价就是他要与功臣宿将共治天下。刘邦名义上是皇帝,但函谷关以东就不归刘邦管辖。雄才大略的刘邦自然不会满足现状,他自始至终都志在天下,让刘家万世一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对于刘邦和刘家天下来说,异性王必须消失。于是一场清除异性王的大风波悄然而至。

吕后认清形势,挑了两个最大的异性王下手,残忍的将其杀害,他们一个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楚王韩信,一个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梁王彭越。他们与吕后无冤无仇,甚至韩信还有恩于吕后,但这的无法避免他们成为吕后权力路上的牺牲品。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吕后是个可怜人,但她做过的事确实可恨,吕后的狠毒确实实至名归,最毒妇人心用在吕后身上一点都不过分。当你了解到吕后诛杀功臣的细节,你就知道吕后到底有多毒。

为什么说韩信是吕后的恩公呢?这还得从吕后被项羽俘虏说起。

彭城一战,因为刘邦的疏忽大意,吕后不幸做了项羽的俘虏,而且一做就是两年四个月之久,日子十分煎熬,差点就被项羽杀害了。

汉五年,楚河汉界划定后,楚汉两方暂时和解,项羽归还了俘虏的刘邦家属。但双方为什么和解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韩信。韩信北上破齐,派兵南下断了项羽的粮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饭吃还打什么仗?即使是西楚霸王项羽,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选择和刘邦和解。

韩信

从这件事上来说,韩信立了大功,刘邦欠韩信一个人情,而对于吕后等刘邦家人来说,说韩信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也不为过。此时的韩信并不知道,得过自己恩惠的吕后,以后不但不念其恩情,还会大大加速他的死亡。吕后回归后,渐渐成为了汉政权的二号人物。

公元前202年,项羽刚刚灭亡。刘邦已经慢慢的将屠刀挥向异性王。而功劳最大的韩信,无疑成了刘邦的首要打击目标。项羽自刎后,刘邦直接前往定陶,收了韩信的兵权。

没过多久,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直接让韩信从他经营已久的齐国搬家,去到人生地不熟的楚国,外出巡视都需要重兵保护。此时的韩信根基已经被动摇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邦还是非常害怕韩信造反,所以不敢和韩信起正面冲突。刘邦很有耐心,对付这些尾大不掉的异性王,必须一步一步慢慢来。

汉六年,有人告韩信谋反,这正中刘邦下怀,便和群臣商量如何对付韩信,最后,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在云梦泽不费一兵一卒生擒了韩信。至此,韩信这个凶猛的老虎彻底被拔掉了獠牙。

刘邦将韩信软禁在长安,严密监视,韩信现在的境地犹如龙困浅滩,纵有多大的神通也施展不出来。韩信对汉朝的威胁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但杀害这样一位功高震主的大功臣,以及其所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让刘邦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反正韩信也掀不起什么波浪,就让他多活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

压抑的生活,韩信艰难的度过了,很快,时间到了汉十年,他的生命在这一年便戛然而止。

一切还得从陈豨叛乱说起,有史料记载是韩信鼓动的,但这个可能性其实不大,就以韩信艰难的现状,他怎么可能还想帮别人造反,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而且陈豨,在叛乱之前,是刘邦最信任的臣子,刘邦让其掌握两国兵权。如果真的是韩信鼓动的,陈豨肯定马上就去打小报告了。韩信不可能这么傻。把陈豨的叛乱与韩信联系起来,就是想置韩信于死地。

很讽刺的是:杀害韩信的就是对韩信有恩的萧何和欠他恩情的吕后。吕后采纳萧何的建议,诱韩信入宫,在长乐宫钟室,残忍的将韩信杀害。并灭了韩信的三族,她敢这么做是因为她对刘邦清除异性王的心思洞若观火,她这样做恰恰就是帮刘邦做他想做又不好下手的事。

而这时离汉五年也就短短五年时间,却已是物是人非了。

刘邦平叛回来后,知道了韩信的死讯,他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且喜且怜之 。”他的第一反应是开心,眼中钉没有了。但同时对这位天才人物的死得如此狼狈,还是很惋惜的,君臣多年,终究还是有点感情的。

吕后杀害韩信完全是自己有意为之,事先没有向刘邦汇报,在没有征得刘邦的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冤杀韩信,他的恩人。

此时的吕后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温柔善良的农家妇女了,多年的艰苦生活,让这位女子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她的嗜血獠牙已经锋芒毕露。

彭越,出身低微,是秦末起义军中一支比较小的队伍的领袖,在项羽分封天下之后,被刘邦收买,成为了刘邦手下的大将,并且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

在刘邦手下的彭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非常卖力的为刘邦工作,在楚汉之争中,他出的力是最大的。是个老黄牛般的人物。

彭越是个军事天才,尤其删除打游击战,通过这种战术,彭越在楚军后方动作频频:断楚军粮道,攻占楚军城池,乐此不疲,把项羽折腾得够呛。项羽刚刚把刘邦打败,自己后方就跳出一个彭越来搞事情,逼的他自己必须回援。这为刘邦分担了很多的压力,也给刘邦的反攻创造了很多战机。彭越的做法史称“彭越挠楚。”这让楚军首尾难顾,渐渐的拖跨了楚军。

垓下之战中,彭越为谋求更大的利益,婉拒了刘邦让他率兵合围项羽的要求,刘邦不得已,封其为梁王。利益得到满足后,彭越马上率军前来合围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所立军功仅仅次于韩信。

汉朝的建立,彭越功不可没。但刘邦并不会因此放过他,在汉初这么多异姓王之中,彭越是最惨,最冤,最倒霉的一个。

彭越的惨死还得从陈豨叛变说起(没错,又是他。)陈豨叛变的时候,刘邦命令天下诸侯出兵协助,但除了自己儿子齐王刘肥派出了精锐协助刘邦,其余异姓王反应冷淡。

而彭越的冷淡是有原因的,彭越那时候已经上了岁数,又有病在身,没有条件自己亲自率兵协助刘邦,就派手下将领卫胠去协助刘邦,而不知情的刘邦对此就非常不满意。因为他最想得到的就是彭越的帮助。彭越的表现加重了刘邦对他的猜忌。

彭越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刘邦的使者就跑来斥责他了,韩信等人的前车之鉴还近在眼前,此时的彭越心里的恐惧不言而喻,但纵使这样他还是不想造反。

刘邦平叛了陈豨的叛乱后。厚道的彭越准备亲自去洛阳向刘邦请罪。彭越的确很单纯,但他手下大将扈辄阻止了他,扈辄认为:自己的老大这样去就是送死。他劝彭越造反,运气好的话可能天下就是他的了。彭越拒绝了扈辄造反的建议,但也不准备去向刘邦请罪了,只好继续装病。

而梁国的太仆,(管理车马的)因为犯罪,彭越要处置他。他可能得到了扈辄鼓动彭越造反的风声,就向刘邦告发了彭越。刘邦得知后,不动声色,派出一个慰问团去慰问彭越,慰问是假,抓彭越是真。由于彭越没有准备,他是真的没想反。慰问团轻轻松松的抓住了彭越,押往洛阳受审。因为彭越没有对扈辄做出行动,所以刘邦给彭越定了一个“反形已具”的罪名,就是说彭越有造反的动机。

刘邦对待彭越同样是一步一步来,他并没有直接杀了他,况且彭越的功劳毕竟摆在哪里,就把彭越贬为庶民,发配四川。

汉初地图

彭越的倒霉之旅才刚刚开始,在去往四川的路上,他刚刚好就碰到了从长安来洛阳的吕后。比窦娥还冤的彭越对吕后这个人并不了解,政治智慧又不出色。他把吕后看做是寻常的后宫女子。就向吕后哭诉,让吕后帮他说说话:他别的都不要,就只想回家。比较单纯的他把吕后当做他的救星,殊不知,这位是他的死神。本来按刘邦的温水煮青蛙的法式处置他,他应该还可以多活几年,而碰到吕后,他注定十死无生。

吕后假装同意,并以帮彭越求情为借口又把彭越带回洛阳,这注定是彭越的不归路,而彭越心里却满心欢喜,他以为自己可以有一个好的结果。

可没想到,吕后不但没有帮他求情,反而劝刘邦斩草除根,避免留下后患,刘邦对此的答复史书没有记载,反正吕后亲自操刀,杀了彭越,把他剁成肉酱,送给天下诸侯品尝。(吕后派人监督,必须让诸侯亲口吃下去,英布就被吓得够呛。)不但如此,吕后还灭了彭越的三族。

只能说政治家大多都没有诚信,吕后敢这样做,也证明刘邦清除异姓王的心思,没有刘邦的默认,吕后绝对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这么多异姓王中,彭越无疑是最惨的。吕后本人与彭越无冤无仇,对这样一个冤枉的人下如此狠手,吕后的狠毒可见一斑。

彭越被冤枉至死,导致异姓王人人自危,为汉朝也留下后患,英布造反,很大的原因就是彭越的悲剧。

吕后虽然是中国 历史 上优秀的政治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成为政治家的这条路上,她的双手沾满了鲜血,这其中更多的人都是和她无冤无仇,甚至对她有恩。但她并不在意,她是凭借自己的需要在杀戮,她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在杀戮,有的人的死可以成为成为她权力路上的垫脚石,就好比韩信与彭越,他们的死可以为吕后掌权铺路;而哪些挡他路的人,就没有明天了。

但杀害功臣的罪并不能全怪在吕后身上,她杀功臣可不仅仅是自己想杀。她只是取代了刘邦的工作,接过刘邦的屠刀,让刘邦躲在幕后,少一些骂名。彭越韩信并不是因为吕后而死,吕后杀他们不过是顺势而为,在大形势面前,他们必须死,吕后只是让他们死得对自己有价值。杀功臣的锅,主要还应该刘邦来背。无论如何,他都无法作壁上观。他才是这次杀灭异性王风波的始作俑者。为了自己,为了刘家天下。这种做法,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 自古如此! 权力这个东西,人是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刘邦与吕后的眼中早已没有了什么恩人,功臣,朋友,甚至亲情都已经淡化,他们的眼中只有权力,这一对夫妻相互利用,共担骂名。只能说:权力真的太迷人了!

韩信与彭越的死是必然的,即使没有吕后,刘邦温水煮青蛙的方法还是会要他们的命,而吕后是让他们的死亡提前降临了。为了她自己的目的,吕后的狠毒不言而喻,她也达到了目标,不过,那高高在上的权位,坐着不冷吗?

毕竟“ 高处不胜寒 。”

狠毒是她,可怜也是她。她就是可怜又可恨的吕后,一个狠毒的妇人。对她,我们也只能感慨:好一个吕后啊!

“人之初,性本善。”但有些人活着活着就变了。

因为就连妖精都知道别人帮助过他们,而他们就要心怀感恩,对恩人报恩,而一些人在获得帮助之后却恩将仇报,甚至伤害自己的恩人。

与八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不断发展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中091-4 苗芦娜 200901501430摘要: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她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是人类文化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也紧跟中国文化的发展大势,不断为中国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在悠长的历史中,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发展创新,涌现出了美味佳肴“八珍”、名扬九州的四大菜系、香飘四海的满汉全席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饮食……关键词:饮食文化 吃 历史 发展 说起中国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社会现象 。说它特殊,是因食物、加工方式的不同,或地区、民族的差异,产生不同的饮食风味、文化风格;说它普通,是饮食不分人种、地位、国家和民族,它还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菜肴分南、北风味 ,八大菜系;各个民族因风情各异,各有爱好禁忌。往往我们一提起饮食文化,大家首先就想到了“吃”。虽然“吃”文化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代表我们的饮食文化。从 古往今来的熟语、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吃”文化,也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影响。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这里的“食”就是“吃”。 仔细琢磨一下,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似乎都与“吃”有关,而且这里的“吃”似乎已经脱离吃饭的本意,引申为另一种寓意。例如说:许多人把“谋生”说成“糊口”,把“工作”称为“饭碗”。此外,“吃”有时候被用来表扬。一个专业或一个人受欢迎被说成“很吃香”;一个埋头苦干被说成“能吃苦”;一人混得好被说成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能见机行事叫“好汉不吃眼前亏”;能吸取教训叫“吃一堑长一智”;能理解上级意图叫“吃透精神”;有份国企或公务员身份被羡慕“吃皇粮”“端铁饭碗”。相应的,“吃”还有时候被用来批评。懒惰不思进取叫“好吃懒做”;监守自盗叫“吃里扒外”;贪污受贿叫“吃回扣”;怀疑嫉妒叫“吃醋”;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喜欢听恭维话叫“吃软不吃硬”;被特殊照顾进行单独辅导叫“吃小灶”;不与别人分享叫“吃独食”;谎报数据取费用叫“吃空饷”;胆大妄为叫“吃豹子胆”;坏人与坏人暗地争斗叫“黑吃黑”;官员索贿叫“吃拿卡要”;不思进取叫“吃老本”等等。“吃”还有多种用途,不能“吃”也吃。受别人欺负叫“吃亏”;感到意外叫“吃惊”;资金紧张叫“吃紧”;沟通失败被顶了回去叫“吃别”;下棋叫“吃子”;力不从心叫“吃劲”;全部包揽叫“通吃”。吃还被用来励志或警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吃一堑长一智;好汉不吃眼前亏……中国恐怕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国家了。这众多的熟语、俗语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的反映出了“吃”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吃”这个主题。“吃”文化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当然与它跟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当然,“吃”文化并还不能等于饮食文化,而只能是从属于饮食文化。接下来,就让我们谈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轨迹,品味一下这饱含历史风味的美味佳肴。首先是石磨的普及和肉类的加工。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殷商时期,对谷物的加工一直比较原始简单。周代石岂的出现,是谷物初加工方法的一次飞跃。随着石磨的普及,周人的饮食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谷物加工相比,周代的肉类加工更为考究。周人已完全懂得选择无病、无特殊腥臊异味而又健壮的畜禽,并辨别畜禽各部位,然后施行宰割。在进食时,各式各样的菜肴都有固定的位置,取食也按一定程序进行,这些都是由肉类所切割成不同形状所决定的。 然后是八珍的出现。周代“八珍”的出现,标志着烹饪形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显示了周人的精湛技艺和食饮的科学性。以炮豚为例,首先将小猪洗剥干净,腹中实枣,包以湿泥,烤干,剥泥取出小猪,再以米粉糊遍涂猪身,用油炸透,切成片状,配好作料,然后再置于小鼎内,把小鼎又放在大镬鼎中,用文火连续炖三天三夜,起锅后用酱醋调味食用。这一道菜先后采用了烤、炸、炖等三种烹饪方法,而工序竟多达十余道。“八珍”开创了用多种烹饪方法制作菜肴的先例,后世令人眼花撩乱的各种菜肴,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甚至在菜名上也袭用“八珍”,至今还有“八珍糕”、“八珍面”、“八宝粥”之类。 四大菜系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在饮食文化上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风味。在北方,古齐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术比较发达,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的雏形。在南方,楚人统一了东南半壁江山,占有今天的“鱼米之乡”。一年四季,水产畜禽菜蔬联蹁上市,为烹饪技术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又融汇了南方很多民族的民风、民俗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今天苏菜的雏形。在西边,秦国占领了古代的巴国、蜀国,将水患之乡改造成“天府之国”,加之大批汉中移民的到来,结合当地的气候、风俗以及古代巴国、蜀国的传统饮食,产生了至今影响巨大的川菜的前身。秦末发兵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利用广州地处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成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至此,后称“四大菜系”的鲁菜、苏菜、粤菜、川菜雏形已经初成。 此后,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完全诞生,汉朝皇帝拥有了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此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剧了。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胡族和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食肉饮酪”开始成为汉唐时期整个北方和西北地区胡汉各族的共同饮食特色。今天在比较常见的百余种蔬菜中,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这一时期,中原内地通过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品种,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调味品有胡椒、沙糖等。与此同时,西域的烹饪方法也传入中原。 接下来,随着茶叶的交易,茶食也深入到辽金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金人在人生重大的婚姻典礼中,都以摆上茶食为正规。而所谓茶食,只不过是先进一种像汉民族常食用的“寒具”,即炸麻花之类的大软脂、小软脂的食物,次进一盘蜜糕。只有待整个宴会结束,对待来参加婚礼的上客,才端上“建茗”。茶叶成了只有富者才能啜之的饮料,而粗者只能喝乳酪。 到了元朝,帝国的疆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大,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广阔发展。这一时期,涮羊肉在忽必烈的推捧下诞生;月饼,已经成为中秋不可少的一道点心;元大都成为有史可考的第一家烤鸭店的发源地;产生了至今众人都愿意品尝的名菜——烤全羊。与此同时,各族穆斯林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了元朝的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并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的清真饮食文化。 到了明代,宫廷饮食奢靡无度。宫中的菜蔬有滇南的鸡枞,五台山的天花羊肚菜,东海的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等海中植物;江南的蒿笋、糟笋等,辽东的松子,蓟北的黄花、金针,中都的山药、土豆,南都的苔菜,武当的莺嘴笋、黄精、黑精。北山的核桃、枣、木兰菜、蔓青、蕨菜等,其他各种菜蔬和干鲜果品,土特产等,应有尽有。清朝的宫廷菜因吸收全国各地许多风味菜,和蒙、回、满等族的风味膳食而享誉海内外,有天下第一味之美誉。其中,宫廷菜中一种——北京烤鸭,风味独特,名扬四海。 官府菜是北京菜的特味之一。过去北京官府多,府中多讲求美食,并各有千秋,至今流传的潘鱼、宫保肉丁、李鸿章杂烩、组庵鱼翅、左公鸡、宋嫂鱼羹、北京白肉等,都出自官府。北京谭家菜颇有代表性,出自清末翰林谭宗浚家,后由其家厨传入餐馆,称为“谭家菜”。近年出现红楼菜,也是官府菜。京菜融合八方风味,因此烹调手法极其丰富,诸如烤涮爆炒,炸烙煎火靠,扒熘烧燎,蒸煮汆烩,煨焖煸熬,塌焖腌熏,卤拌炝泡,以及烘焙拔丝等等。 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筵席。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才能举办的宴席,一般民间少见。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用,菜肴达三百多种,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北京御膳饭店曾将满汉全席分为六种:蒙古亲潘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满汉全席聚天下之精华,用材不分东西南北,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尽是口中之物,清代的满汉全席,有所谓山、海、禽、草“四八珍”。“山八珍”指驼峰、熊掌、猩唇、猴脑、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禽八珍”指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指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蕈、羊肚蕈、花菇、黄花菜、云香信。满汉全席可谓是中国极权主义引导下的饮食文化在几千年的演练中结成的硕果,达到了人类在口福方面所能享用的高峰。

论中国饮食文化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关键词:饮食文化 饮食 文化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二、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三、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

看看(食品与营养科学)吧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与诗词八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浅析古诗词鉴赏论文

从古至今,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浅析古诗词鉴赏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应多读、多自问、知人论世、缘景明情、以意逆志,才能透彻领悟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 阅读鉴赏

我国古代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学会阅读鉴赏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一、多读

所谓鉴赏,除音乐外,是与“看”的动作紧密相连。鉴赏的“鉴”字,就是“看”的意思。虽同是一个看的动作,却又有种种不同的程度,和“看”相近的字,从来就有“见”、“视”、“观”三字,但它们的程度却同中有异。“见”是“见到,看见”之义,不包含复杂的心理作用。“视”是指“见到,看见,观察”的意思。同一个“看”,包含“见”、“视”、“观”三个阶段。我们看到别人的一幅画或一篇文章是“见”,表明这是某人曾画过这么一幅画或做过这么一篇文章,其中曾画着或写着什么而已。“视”则是辨别这一幅画或这一篇文章的结构,主旨等。而“观”则是深入其境,用整个心思去和阅读理解。“见”只是一种感官,“视”是一种知识思辨,“观”则是包含整个的心理活动。只有到达“观”的境界,才称得上“鉴赏”。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距离产生美。“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而我们读古诗词大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果是诗不能反复地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这实在是一件可惜可憾之事,只有我们不断地去读着玩,并且在反复玩中随时觉有新的意味发现,这才是真正把玩古诗词中的妙处,才真正称得上阅读鉴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培养我们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就要力求做到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我们只有通过多读古典诗词,走进古典诗词,走近作者,产生共鸣,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以期提高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多自问

诚然,要培养和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单纯地“多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歌德谈话录》)。鉴赏是要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在我们阅读古典诗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不断地反复自问,这样就会获得一种“鉴赏”的愉悦。如语法方面,我们就应多自问这首古诗词是否有倒装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自问就明白了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写出了一幅生动幽美而又祥和的山村村居图。如抒情方面,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自问就明了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及人,想到雄姿英发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惆怅。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多自问: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三、知人论世

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也应知人论世,因为一首好诗词,往往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思想风格和相关的历史社会背景有关,即“诗如其人”。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这首词写作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这样就了解词人当时作词的背景,即有情人却不能长相厮守,咫尺天涯,凄凉而无奈地分居两地,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离愁别绪,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所以,阅读鉴赏评价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四、想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作者在古典诗词中所描写的,有些是生活经验,有些是想象所得,而我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与作者的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去领会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对于作者的想象的记录固然要用想象去领略,对于作者的生活经验的记录也只好用想象去领略。古诗词是无形的东西,我们读了所以会感到欢欣愉悦,觉得人物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全是依赖想象的结果。因此,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通过想象,置身诗境,我们就知道首句以“碧玉”喻树,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以丝带喻柳条,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用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虚实相生,想象独到奇特。再缘景明情,就知晓了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以意逆志,透彻领悟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易卜生曾说过:“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积累,走近作者,即以己意去探求作者的意思。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但如能以意逆志,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不以意逆志,没有透彻领悟作品,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这句话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当然,要学会鉴赏古诗词还少不了多批注。唐彪曾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应坚持写点眉批、夹批和读书笔记之类,对于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是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涂光社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唐彪辑著.家塾教学法[M].赵柏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如果是对诗词的名词解释,只能是注释如果你引用了另外作者对诗词的解释或者心得体会,算是参考文献。但要有文献的名称,出版社或者卷、期等信息。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不用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指的是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小册子以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会议录、政府出版物等。

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根据实用标准,将文献分成26个类型,即:专著、报纸、期刊、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产品样本、中译本、手稿、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图表、古籍、乐谱、缩微胶卷、缩微平片、录音带、唱片、录相带、电影片、幻灯片、其他(盲文等)。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的字母标注如下: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信息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教材全解》

与那个八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朋友你好,你所要的先从我提供的网址中找几篇参考论文,真心希望能够对你有。若不满意我给你些网址你还可以自己再找,祝你好运!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一、综合类1、蓝之韵论文门类较全。2、学生大论文中心、蜂朝无忧论文网门类很全。4、论文下载中心门类很全。5、论文帝国.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每天都有】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类似的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笔者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1 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 “载”,夏代叫 “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1.2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粽女)”,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是祭月还是赏月都体现了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 ’的重要内容。” 1.3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在宗法制度下,人们重血亲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中,体现出一种 “人道亲亲”。《礼记 ·大传》中这样解释 “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崔提《四民月令》是这样形容春节祭祖的:“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通过一系列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 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过渡,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2.1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自发地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明扫墓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寒食节相传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 “割股”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子重耳充饥,这里体现了“忠”与“义”两种文化精神。当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欲封赏介子推时介子推背着老母进了深山,这里体现了“孝”。在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忠”“义” 的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而以血亲为纽带将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孝”,从小处说,使一个家族具有凝聚力;从大处说,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具有凝聚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2.2 天人合一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基本的涵义是充分肯定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 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 “天人合德”——天有高尚的德,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正如《易传 ·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认识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这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失意时,就转向自然,或归隐山林,或躬耕田园,在其间找到乐趣,发现真义。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被淡化或消失了,唯独亲近自然的行为得以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 2-3 贵和尚美 “和 ”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人们习惯上的过年活动在头一年进入腊月 (夏历十二月) 就已开始 ,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在腊月里,人们要扫尘、祭灶神;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 “和”与 “合”谐音,饺子的 “饺”与 “交”谐音,“合”与 “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七夕乞巧,表达出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愿望。至于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九九重阳,则有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此外,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菖蒲,重阳遍插茱萸,这种驱恶避邪的习俗也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而言,消极的习俗总是流传不久,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1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3.2 中国传统节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日益发达,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再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冷漠、势利等。现在当我们重新对照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际问的和谐关系时,应该受到启迪。所幸的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变化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意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提上日程,这是对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 3-3 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 (如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等)还是渴望团圆 (如吃饺子、月饼等)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宗白华先生在 《美学散步》里论述了各种形态的美,书中特别有一篇文章—— 《美从何处来》,在这篇文章里,宗自华先生指出美来自于心灵。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家人团圆,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益加珍爱生命。并且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充满了感情,因此,即使有时希望不能实现,结局未必圆满,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因为这些行为、愿望来自于心灵,它们也是美的。 4 结语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原农耕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过交融互补,也与外国文化进行过几次大的交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具有包融性,而传统节日作为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更应具有包融性。 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笔者相信,在与日前社会上流行的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的交汇、互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定能发挥中国文化惯有的价值整合功能,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8,(8):34—35.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1):126—128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

1].汤玉琪.关于激励机制的思考[J].理论前沿,1992,(06)[2].祁小伟.我国职业经理人现状与出路[J].商业时代,2005,(09)[3].周成录.浅谈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4)[4].张忠义.发挥激励机制功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1994,(02)[5].刘建武.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砖瓦世界,2005,(12)[6].李振华.银行要建立健全三种激励机制[J].现代金融,2001,(06)[7].杨义军.浅析激励机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运用[J].创造,2005,(06)[8].别让奖励成为“不甜的蜜”[J].人才资源开发,2005,(09)[9].乔鑫建.从看电视剧《乔大家院》浅议激励机制[J].价格与市场,2006,(05)[10].杨明,张力.浅谈研究所的激励机制[J].高科技与产业化,1995,(0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