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5篇

发布时间:2024-07-01 08:23:41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5篇

人民日报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6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评论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痛的事实再一次敲响警钟: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评论强调: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当前、今后的发展任务仍然很重,但发展绝非不计代价,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幸福。

出名的都能但代表?阿娇不是大陆的,若果是可能已是好几届了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任仲平 (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这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卷。 2009年初,曾有外国媒体如此预言,“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中国难以继续奇迹”,它“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 7个月之后,这家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封面文章,封面上一只熊猫正拿着气筒给瘪了的地球打气。那时,中国上半年的增速,“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2009年末,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原因是:尽管一年前许多人认为“保八”是一个梦想,但是中国做到了。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使得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从否定到肯定,从当初的疑虑到后来的赞誉,一年时光,很多人颠覆了对中国的认识。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一个更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危机袭来,世界经济一片肃杀。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或联手反击,但大都收效有限,许多经济体步履沉重。中国如何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风景这边独好”? 为什么是中国?外贸依存度60%以上,中国本应成为金融危机席卷下的重灾区。在外部需求骤然减少、出口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又如何能越过激流险滩,成为“2009年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 在2009年末的中国答卷上,写着这样的数字——这一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版图中,这份答卷标注着沉甸甸的“中国分量”。 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将“不可能的奇迹”继续下去?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在危机袭来之际奋发前行?是什么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书写了难以置信的“中国答卷”? (三)在外人眼里,“中国经济的复苏故事堪称神奇”,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神奇的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 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审时度势的深刻认识,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 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口,大智慧。回头再看,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党中央的三个重要判断,无疑是一年来中国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这个判断,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打消了疑惧,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常规,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一系列“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应对之策忙而不乱,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把握“中国故事”的脉络。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讲话中强调“必胜信心”;3月的全国两会上,在江苏、广东代表团解析“机遇”,鼓劲打气;4月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提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月底在山东,勉励大家“拧成一股绳”;6月在黑龙江重申“增强信心”;7月云南调研提出“危中求进,化危为机”;8月新疆考察强调“改革发展,团结稳定”;9月在第六十四届联大倡导“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0月考察山东,提出“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12月考察广东,强调“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生命”…… 这一年,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风尘仆仆,深入实际,身临一线,调研指导。中央领导同志一年的足迹,凸显了三个主题词:信心,变革,合作。它清晰地传递着应对冲击的“中国思路”,呈现了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视野和大国的责任。国际舆论评价:“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慧。” (四)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高低,体现其“国家能力”的强弱。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金融危机自华尔街决堤而出,席卷全球:美国季度GDP创下27年来的最大降幅,道琼斯指数暴跌近半;日本、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高台跳水,短短6个月便从11689点下探至663点……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此后充满煎熬的一年内,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很多国家危讯不断,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9%、、、、,将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条曲线,是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昂首回升,“保八”已无悬念。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开始转向依靠“三驾马车”并头齐驱。以发展方式之变应对外部环境之变,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启动,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4万亿”源源流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增长更有质量,发展更有后劲。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中国没有简单地搬用“凯恩斯式刺激”,也没有“撒胡椒面”,而是将一揽子计划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11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改革稳健推进。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把自己的事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五)强大的“国家能力”,让中华民族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团结更加紧密,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国家能力”的背后,是执政党的决策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理论的指导能力。 有了执政党的决策,才能第一时间形成国家意志,确定导向鲜明的国家目标。有了制度的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保证国家意志付诸实践。有了理论的引领,才能把握规律,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没有党中央在严峻形势下的准确判断,没有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国家决策”,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主动性;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机制,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战斗力;没有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创造性。 或许外界的目光,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彭斯判断,中国应对危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应对危机的时间选择正确,延迟几个月就可能错失良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联合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六)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迎战危机的“国家能力”。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腹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企业,全国一盘棋,决策顺畅,执行高效。从中央到地方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御艰辛的严冬,迎接发展的春天。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用多种手段推动发展,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把握“政府之手”的高效;一方面坚持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激发民间的创造力。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确保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基础。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中国越是处于危急关头,越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七)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传统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学发展之“机”,奠定了化危为机“国家能力”的理论基础。 危机面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兼顾长期与短期,协调内需与外需,统一民生与国计,既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又通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谋得“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奋力突围,抢抓机遇。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高地,锻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省区市强劲增长、力撑大局,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引擎已在轰鸣。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高度重视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高度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市场主体。国内高技术产业“抗压力”增强、增长势头迅猛,文化产业发挥“反周期调节”的特点,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逆势上扬,撑起一片新天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学发展这一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清晰思路,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 (八)几百年来,中国从未抵达这样的位置。 当国际舆论感慨“中国方舟拯救了世界经济”,当外国政要确信“中国缺席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当世人惊叹“2009年的年度大事就是中国突然跻身世界外交和经济舞台最前沿”,我们看到,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国实力不衰,余威仍在,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国家能力”。 这种能力,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能力,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如今又在应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展现威力。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证明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九)走过激流,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一年前,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一年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 我们会再次获得成功。团队意识是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有一本书叫《狼图腾》,通过对群狼捕食的描述,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团队”意识。狼群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独狼的力量是单薄的,但群狼的力量则是强大的,这就是“1+1>2”的效果。大家知道,每年在美国篮球大赛结束后,常会从各优胜队中挑出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梦之队”赴各地比赛,但结果总是令球迷失望——胜少负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虽然他们都是最顶尖的篮球选手,但是由于平时分属不同球队,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团队精神,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出击。“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我们班子每位成员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否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行其是,各自为战,那只能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

5月8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1753年5月8日 “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诞辰1884年5月8日 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诞辰1884年5月8日 《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刊1893年5月8日 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1903年5月8日 法国艺术大师保罗·高庚去世1916年5月8日 护国军军务院成立1933年5月8日 蒋介石发表攘外必先安内的演讲1936年5月8日 持没落观点的预言家施本格勒去世1942年5月8日 日美珊瑚海大战均受重创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952年5月8日 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1952年5月8日 盟军在朝鲜发动最大规模空袭1955年5月8日 爱国华侨领袖事司徒美登在北京逝世1975年5月8日 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1975年5月8日 中共召开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1984年5月8日 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1987年5月8日 日本记者边见秀逸被限期离境1988年5月8日 密特朗连任法国总统1990年5月8日 苏联公布卫国战争中军民损失最新数字1995年5月8日 邓丽君猝逝于泰国清迈1995年5月8日 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叶浅予逝世1997年5月8日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竣工1998年5月8日 全国最大的国有零售书店——北京图书大厦开门纳客1999年5月8日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2002年5月8日 日本驻沈阳总领馆发生闯馆事件

晕乎乎的来了,但是没想清楚这个事89

指的是1999年5月19日,由于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利好消息,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开始启动,一个月后便达到1756点,两年之后更是攀上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指数的累积涨幅超过了100%。

不过,随后股市便进入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万千股民深套其中,万亿市值挥来散去。

扩展资料

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沪深证券市场急挫,沪市狂跌128点,下跌超过,这也就宣告了“行情”的初步结束。

1999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所开立的股票账户,可用于配售股票,也可用于投资二级市场的股票。”

1999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 以上两项举措意味着伴随“三类企业”资金入市和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将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市5·19纪念日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国际的日内瓦会议召开·世界棒球王王贞治打破纪录·别斯兰人质事件;墨西哥独立运动领袖伊达尔哥诞辰·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刊

13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这个从网上能搜到的,另外找报纸看一下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0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出名的都能但代表?阿娇不是大陆的,若果是可能已是好几届了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任仲平 (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这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卷。 2009年初,曾有外国媒体如此预言,“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中国难以继续奇迹”,它“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 7个月之后,这家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封面文章,封面上一只熊猫正拿着气筒给瘪了的地球打气。那时,中国上半年的增速,“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2009年末,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原因是:尽管一年前许多人认为“保八”是一个梦想,但是中国做到了。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使得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从否定到肯定,从当初的疑虑到后来的赞誉,一年时光,很多人颠覆了对中国的认识。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一个更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危机袭来,世界经济一片肃杀。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或联手反击,但大都收效有限,许多经济体步履沉重。中国如何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风景这边独好”? 为什么是中国?外贸依存度60%以上,中国本应成为金融危机席卷下的重灾区。在外部需求骤然减少、出口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又如何能越过激流险滩,成为“2009年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 在2009年末的中国答卷上,写着这样的数字——这一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版图中,这份答卷标注着沉甸甸的“中国分量”。 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将“不可能的奇迹”继续下去?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在危机袭来之际奋发前行?是什么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书写了难以置信的“中国答卷”? (三)在外人眼里,“中国经济的复苏故事堪称神奇”,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神奇的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 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审时度势的深刻认识,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 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口,大智慧。回头再看,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党中央的三个重要判断,无疑是一年来中国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这个判断,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打消了疑惧,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常规,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一系列“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应对之策忙而不乱,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把握“中国故事”的脉络。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讲话中强调“必胜信心”;3月的全国两会上,在江苏、广东代表团解析“机遇”,鼓劲打气;4月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提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月底在山东,勉励大家“拧成一股绳”;6月在黑龙江重申“增强信心”;7月云南调研提出“危中求进,化危为机”;8月新疆考察强调“改革发展,团结稳定”;9月在第六十四届联大倡导“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0月考察山东,提出“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12月考察广东,强调“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生命”…… 这一年,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风尘仆仆,深入实际,身临一线,调研指导。中央领导同志一年的足迹,凸显了三个主题词:信心,变革,合作。它清晰地传递着应对冲击的“中国思路”,呈现了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视野和大国的责任。国际舆论评价:“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慧。” (四)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高低,体现其“国家能力”的强弱。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金融危机自华尔街决堤而出,席卷全球:美国季度GDP创下27年来的最大降幅,道琼斯指数暴跌近半;日本、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高台跳水,短短6个月便从11689点下探至663点……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此后充满煎熬的一年内,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很多国家危讯不断,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9%、、、、,将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条曲线,是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昂首回升,“保八”已无悬念。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开始转向依靠“三驾马车”并头齐驱。以发展方式之变应对外部环境之变,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启动,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4万亿”源源流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增长更有质量,发展更有后劲。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中国没有简单地搬用“凯恩斯式刺激”,也没有“撒胡椒面”,而是将一揽子计划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11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改革稳健推进。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把自己的事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五)强大的“国家能力”,让中华民族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团结更加紧密,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国家能力”的背后,是执政党的决策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理论的指导能力。 有了执政党的决策,才能第一时间形成国家意志,确定导向鲜明的国家目标。有了制度的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保证国家意志付诸实践。有了理论的引领,才能把握规律,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没有党中央在严峻形势下的准确判断,没有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国家决策”,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主动性;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机制,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战斗力;没有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创造性。 或许外界的目光,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彭斯判断,中国应对危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应对危机的时间选择正确,延迟几个月就可能错失良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联合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六)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迎战危机的“国家能力”。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腹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企业,全国一盘棋,决策顺畅,执行高效。从中央到地方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御艰辛的严冬,迎接发展的春天。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用多种手段推动发展,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把握“政府之手”的高效;一方面坚持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激发民间的创造力。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确保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基础。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中国越是处于危急关头,越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七)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传统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学发展之“机”,奠定了化危为机“国家能力”的理论基础。 危机面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兼顾长期与短期,协调内需与外需,统一民生与国计,既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又通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谋得“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奋力突围,抢抓机遇。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高地,锻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省区市强劲增长、力撑大局,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引擎已在轰鸣。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高度重视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高度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市场主体。国内高技术产业“抗压力”增强、增长势头迅猛,文化产业发挥“反周期调节”的特点,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逆势上扬,撑起一片新天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学发展这一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清晰思路,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 (八)几百年来,中国从未抵达这样的位置。 当国际舆论感慨“中国方舟拯救了世界经济”,当外国政要确信“中国缺席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当世人惊叹“2009年的年度大事就是中国突然跻身世界外交和经济舞台最前沿”,我们看到,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国实力不衰,余威仍在,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国家能力”。 这种能力,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能力,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如今又在应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展现威力。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证明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九)走过激流,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一年前,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一年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 我们会再次获得成功。团队意识是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有一本书叫《狼图腾》,通过对群狼捕食的描述,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团队”意识。狼群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独狼的力量是单薄的,但群狼的力量则是强大的,这就是“1+1>2”的效果。大家知道,每年在美国篮球大赛结束后,常会从各优胜队中挑出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梦之队”赴各地比赛,但结果总是令球迷失望——胜少负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虽然他们都是最顶尖的篮球选手,但是由于平时分属不同球队,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团队精神,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出击。“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我们班子每位成员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否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行其是,各自为战,那只能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

人民日报13篇评论员文章

2022年8月3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摘抄:

1、同心同德 接续奋斗 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2、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多彩贵州。

4、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的声明。

6、国务委员兼外长就美方侵犯中国主权发表谈话。

7、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人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发表谈话。

8、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关于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的声明。

9、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佩洛西窜访台湾发表谈话。

10、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军事行动。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并组织实弹射击。

12、东部战区全天候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实战化联合演训。

1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

14、国际锐评:美方必将为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承担一切后果。

15、国台办:有关部门决定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

16、台湾多个社会团体抗议佩洛西窜访。

17、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18、国内联播快讯。

(1)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2)《2022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今天发布。

(3)国家安全机关对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嫌疑人杨智渊实施刑事拘传审查。

19、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批评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危害世界和平。

20、世界多国政党坚决反对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21、俄称打击乌方外国雇佣兵营地 乌称击退俄方多路进攻。

22、美国猴痘病例超6300例 专家称实际形势或更严峻。

23、国际联播快讯。

(1)中方就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阐述立场。

(2)东盟外长会开幕 强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3)联合国宣布也门人道主义停火再延两个月。

24、大美中国。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任仲平 (一)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巨浪滔天,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中国经济险象环生。 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二)这是一份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卷。 2009年初,曾有外国媒体如此预言,“中国已经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中国难以继续奇迹”,它“只是个身陷囹圄的大国”。 7个月之后,这家杂志刊登题为“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封面文章,封面上一只熊猫正拿着气筒给瘪了的地球打气。那时,中国上半年的增速,“几乎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2009年末,还是这家杂志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原因是:尽管一年前许多人认为“保八”是一个梦想,但是中国做到了。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使得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 从否定到肯定,从当初的疑虑到后来的赞誉,一年时光,很多人颠覆了对中国的认识。但在看法不断校正、结论不断修改中,一个更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危机袭来,世界经济一片肃杀。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或联手反击,但大都收效有限,许多经济体步履沉重。中国如何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漩涡中“风景这边独好”? 为什么是中国?外贸依存度60%以上,中国本应成为金融危机席卷下的重灾区。在外部需求骤然减少、出口增幅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又如何能越过激流险滩,成为“2009年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 在2009年末的中国答卷上,写着这样的数字——这一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这是二战以来全球首次出现的经济新格局。在新的世界经济版图中,这份答卷标注着沉甸甸的“中国分量”。 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将“不可能的奇迹”继续下去?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在危机袭来之际奋发前行?是什么让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书写了难以置信的“中国答卷”? (三)在外人眼里,“中国经济的复苏故事堪称神奇”,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神奇的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 早在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须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增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及早制定预案,妥善应对,趋利避害。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又提出,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次贷危机蔓延等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这种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审时度势的深刻认识,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三个重要判断—— 第一,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第三,危机给我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关口,大智慧。回头再看,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党中央的三个重要判断,无疑是一年来中国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这个判断,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打消了疑惧,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 局面豁然开朗。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常规,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政策措施。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给经济“输血”,帮企业闯关。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一系列“组合拳”,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 因为这个判断,我们有了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应对之策忙而不乱,既解近忧又谋长远。 还可以从另一个视角,把握“中国故事”的脉络。200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讲话中强调“必胜信心”;3月的全国两会上,在江苏、广东代表团解析“机遇”,鼓劲打气;4月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提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月底在山东,勉励大家“拧成一股绳”;6月在黑龙江重申“增强信心”;7月云南调研提出“危中求进,化危为机”;8月新疆考察强调“改革发展,团结稳定”;9月在第六十四届联大倡导“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0月考察山东,提出“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12月考察广东,强调“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生命”…… 这一年,所有中央领导同志都风尘仆仆,深入实际,身临一线,调研指导。中央领导同志一年的足迹,凸显了三个主题词:信心,变革,合作。它清晰地传递着应对冲击的“中国思路”,呈现了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视野和大国的责任。国际舆论评价:“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慧。” (四)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高低,体现其“国家能力”的强弱。 国家能力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对危急情况的应对水平,往往更能直观地呈现“国家能力”的高下。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金融危机自华尔街决堤而出,席卷全球:美国季度GDP创下27年来的最大降幅,道琼斯指数暴跌近半;日本、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反映国际贸易的领先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高台跳水,短短6个月便从11689点下探至663点……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此后充满煎熬的一年内,面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颓势,很多国家危讯不断,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9%、、、、,将2008年以来近七个季度的GDP增幅连成一条曲线,是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昂首回升,“保八”已无悬念。 这是一份“关于质量”的答卷。2009年的中国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扩大内需,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开始转向依靠“三驾马车”并头齐驱。以发展方式之变应对外部环境之变,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八项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个重大科技专项陆续启动,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4万亿”源源流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增长更有质量,发展更有后劲。 这是一份“关于温度”的答卷。“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中国没有简单地搬用“凯恩斯式刺激”,也没有“撒胡椒面”,而是将一揽子计划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超过11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改革稳健推进。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这是一份“关于责任”的答卷。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把自己的事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危机爆发之初,国际投资大亨索罗斯预言:“各国能否有效对付本轮金融危机,关键在于各自的政策效力。”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五)强大的“国家能力”,让中华民族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团结更加紧密,信心更加坚定,应对更加主动。“国家能力”的背后,是执政党的决策能力、制度的保障能力、理论的指导能力。 有了执政党的决策,才能第一时间形成国家意志,确定导向鲜明的国家目标。有了制度的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保证国家意志付诸实践。有了理论的引领,才能把握规律,立足长远谋划未来。 没有党中央在严峻形势下的准确判断,没有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国家决策”,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主动性;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没有全国一盘棋的社会机制,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战斗力;没有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视野,我们就不会有应对冲击的创造性。 或许外界的目光,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彭斯判断,中国应对危机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应对危机的时间选择正确,延迟几个月就可能错失良机。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联合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六)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迎战危机的“国家能力”。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铸就迎难而上的“中国力量”。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腹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企业,全国一盘棋,决策顺畅,执行高效。从中央到地方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个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御艰辛的严冬,迎接发展的春天。 这一制度优势,使我们能用多种手段推动发展,保证有序有力的“中国效率”。一方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科学性、预见性,灵活把握“政府之手”的高效;一方面坚持推进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之手”的神妙,激发民间的创造力。既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效弥补市场经济的自身不足,确保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一个国家应对风险挑战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基础。正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使中国越是处于危急关头,越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七)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传统模式之“危”中,看到科学发展之“机”,奠定了化危为机“国家能力”的理论基础。 危机面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标本兼治、远近结合,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兼顾长期与短期,协调内需与外需,统一民生与国计,既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又通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谋得“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了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奋力突围,抢抓机遇。广东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着力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高地,锻造经济发展新优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许多省区市强劲增长、力撑大局,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引擎已在轰鸣。 在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地高度重视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产业,高度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市场主体。国内高技术产业“抗压力”增强、增长势头迅猛,文化产业发挥“反周期调节”的特点,通过深化体制改革逆势上扬,撑起一片新天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科学发展这一总揽全局、把握未来的清晰思路,奠定了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 (八)几百年来,中国从未抵达这样的位置。 当国际舆论感慨“中国方舟拯救了世界经济”,当外国政要确信“中国缺席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当世人惊叹“2009年的年度大事就是中国突然跻身世界外交和经济舞台最前沿”,我们看到,金融危机重塑了世界经济版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样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国实力不衰,余威仍在,却终至山河破碎、备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当政者对人民凝聚力的丧失、国家对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的衰退,让偌大的中国一盘散沙,这才会在列强环伺中一触即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锻造出坚不可摧的“国家能力”。 这种能力,曾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震撼世界;这种能力,曾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大放异彩,如今又在应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展现威力。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证明了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九)走过激流,中国巨轮依然破浪前行。 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一次崭新的开局。 一年前,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一年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答卷。 我们会再次获得成功。团队意识是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目的是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有一本书叫《狼图腾》,通过对群狼捕食的描述,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团队”意识。狼群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独狼的力量是单薄的,但群狼的力量则是强大的,这就是“1+1>2”的效果。大家知道,每年在美国篮球大赛结束后,常会从各优胜队中挑出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一支“梦之队”赴各地比赛,但结果总是令球迷失望——胜少负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虽然他们都是最顶尖的篮球选手,但是由于平时分属不同球队,无法在短期内培养团队精神,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出击。“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我们班子每位成员不断强化“团队”意识,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否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行其是,各自为战,那只能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

这个从网上能搜到的,另外找报纸看一下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8年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方案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减少了8个正部级机构和7个副部级机构,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理顺了职责关系。

这一改革,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的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服务人民,让人民更加满意。实践启示我们,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扩展资料: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就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原则,着眼于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立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着力组建一批新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为的正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评论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前后两者都属于人民日报的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报社是机关报集体,机关报的机关是中共中央。评论员文章可以理解为职务作品,历来的作者有地位极高的。评论员文章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全负。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是由评论部或者相关部门组织的评论,可以由评论部内人员撰写,也可向合适的人,权威部门约稿。人民时评可以理解为个人作品,其观点不完全代表报社,相关责任由报社和作者共同承担。

控制资料:

办刊相关职能:

《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高唱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30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在外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大陆政治都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除了为外界提供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观点等直接信息外,其社论亦反映了中共中央对事件的处理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署名文章”是报纸行业特有的名词,指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由署名的人自己负责,即文责自负。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报刊上的社论数量偏少,评论员文章则有日渐增多愈显重要的发展趋势。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

两者都属于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报社是机关报集体,机关报的机关是中共中央。评论员文章比社论规格看似略低,其实不低,都是精心之作,需要层层把关。评论员文章可以理解为职务作品,历来的作者有地位极高的,如毛刘周及若干个中宣部长。评论员文章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全负。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是评论部(或相关部)组织的评论,可以由评论部内人员撰写,也可以向合适的人、权威部门约稿,还可以是来论,来论是自发来稿(投稿)。人民时评可以理解为个人作品。人民时评的观点不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和作者共同承担。

扩展资料

人民日报的职能解释

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论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大陆政治都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社论往往改变了中国大陆的历史。《人民日报》除了为外界提供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观点等直接信息外,其社论亦反映了中共中央对事件的处理意见。

人民日报通过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以委婉的手法传递北京官方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看法。国内外政情观察家通常会从《人民日报》内文章的一字一句探求中共中央想表达的真正含义以及某些中国所独有的政治讯息。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的位置远比文章内容重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不可以,这是侵权,可以借鉴,不能直接用。人民日报优秀评论员文章能紧紧“咬住”热点事件,且热点事件多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领域话题,与申论考试材料涉及的领域基本趋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