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企业信息化参考文献期刊

发布时间:2024-06-30 23:54:20

企业信息化参考文献期刊

1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02 2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03 3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研究 物流技术 2007/02 4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集团经济研究 2007/09 5 中小企业财务资金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2007/05 6 知易行难——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困境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7/05 7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艺术 苏南科技开发 2007/05 8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之所见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06 9 IBM、微软联手金和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进入新阶段——访金和软件总裁栾润峰 家电科技 2007/06 10 优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4 11 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6/01 12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初探 台声.新视角 2006/01 13 初探中小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ASP模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03 14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必经之路 安徽科技 2006/04 15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管理变革 集团经济研究 2006/16 16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新选择 2006/02 17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8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统一认证授权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19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分步实施方案的设计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6 20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SAP Business One与用友U8的比较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企业活力 2006/11 22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艺术 上海经济 2006/10 23 中小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集团经济研究 2006/27 24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25 可管理的VPN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数据通信 2005/06 26 泉州力促中小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 中国市场 2005/31 27 项目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路径与策略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01 28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规划 电子商务世界 2004/04 29 SAP Business One为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助力 中国中小企业 2004/05 30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与战略管理的整合 中国中小企业 2004/06 1 浅谈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集团经济研究 2007/02 2 中小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 经济师 2007/02 3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集团经济研究 2007/04 4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济师 2007/04 5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模式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4 6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办公自动化 2007/10 7 国外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及借鉴 东方企业文化 2007/05 8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集团经济研究 2007/11 9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04 10 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 中国市场 2007/Z2 1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及数字分析 中国新通信 2007/08 1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误区分析 中国新通信 2007/08 13 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科技咨询导报 2007/10 14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3 15 知易行难——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困境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7/05 16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03 17 也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S4 18 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探访河南巩义市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国信息界 2007/10 19 浅议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科技 2007/07 20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分析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浅析与工程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2 浅论企业信息化及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建设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23 现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7/02 24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 集团经济研究 2007/17 25 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S8 26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索 中国机电工业 2007/08 27 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适“度”原则 石油化工建设 2007/04 28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情报探索 2006/02 29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现状不足与对策 集团经济研究 2006/04 30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信世界 2006/04

有很多,先举例几个,然后给你连接。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彭常青.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 2006 . [2] 饶卫振. 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 2006 . [3] 熊晓元. 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 2002 . [4] 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 2006 . [5] 张俊山. 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 2003 . [6] 袁清文.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 , 2004 . [7] 史灵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 , 2002 . [1] 谢新洲. 论我国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环境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05) . [2] 马国芬. 企业产业信息化及定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 2001,(10) . [3] 陈蔼莉. 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进程的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 , 2002,(02) . [4] 弭元英,冯绍瑞. 基于信息化的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 , 2006,(12) . [5] 刘红雨. 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现代情报 , 2000,(01) . [1] 章吉林. 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 , 2004 . [2] 李六. 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测评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 2003 . [3] 张勇刚. 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 , 2004 . [4] 臧毅. 企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3 . [1] 胡晶,刘芳. 企业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J]财贸研究 , 1999,(05) . [2] 杨景旗,宋贵侠.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 , 1999,(04) . [3] 候炳辉. 刍议企业信息化[J]电子展望与决策 , 2000,(02) . [4] 王国强. 关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2,(04) . [5] 郭雨春. 企业信息化与计量[J]工业计量 , 1999,(06) .

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参考文献

1.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2.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建设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4.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5.管理重组是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根本途径6.数据质量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建设7.论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8.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9.试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10.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研究11.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12.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问题13.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重组14.建设中小型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15.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16.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18.对我国服装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19.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20.出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点滴如果这些合适的话,,请你留下你的邮箱。。。我发给你已经发送//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探讨2005年5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对加快物流企业的发展,规范物流市场竞争秩序,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标准对物流企业的定义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该定义指出了相应的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中小物流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信息系统的应用并不普遍。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甚至有些企业仍采用纯手工操作。新标准的出台,为中小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也为中小企业从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变注入了一剂催化剂。一、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我国的物流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中小物流企业之所以没有进行信息化有如下原因:1、传统观念及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中小物流企业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由于人员素质及资源有限,习惯于用传统的思想解决问题,使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同时,作业模式也习惯于手工作业,害怕甚至抵触企业信息化。2、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软件有限。这里的适合其一是指价格适合,其二是指物流软件适合。现在市场上有不少所谓的物流软件,大多数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软件发展而来,价格较高,而且存在不大适用中小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的现象。3、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物流平台发展缓慢。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中小企业,企业资金、规模和经营能力有限,自己开发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的可能性不大,故迫切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主要解决方案1、ASP方式。ASP(Application Server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那些通过Internet或VPN(虚拟专用网络),将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出租给商业用户并收取租金的公司。ASP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各种应用功能服务,如市场信息、销售管理、帐务处理、电子付款、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电子邮件等;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如企业配套系统的配置、应用系统的管理、应用软件的维护、专业技术的咨询等。企业不需要昂贵的、用以支持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相关的设备。在企业需要这些服务时,只要有上网的终端设备和浏览器,就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到ASP服务网站,通过身份确认后即可使用各种软件及享受各种服务。ASP计费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按应用软件计费,也可以按使用的连接数和数据流量,或数据存储量计费,还可以按月租的方式计费。采用ASP方式,可以大大减轻中小物流企业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解决了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购买、开发或维护的成本,绝大部分技术性的工作由ASP服务提供商来承担。同时,ASP系统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性,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2、协同方式。中小物流企业规模、财力有限,独立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或平台耗资巨大,因此,中小物流企业急需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同维护。目前,国内这种平台规划、研究和建设还刚刚起步,进展较慢。 3、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在中小物流企业中,大多数是由传统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有些从事运输的只有几台车,规模非常小,难以独立开发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又缺少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条件,此时,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提供的信息平台,进行高效率的物流运作。如传化物流基地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转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是杭州湾、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个重要的公共物流运营基地。到目前为止,传化物流引进了大约400家小型物流企业。传化物流基地的信息系统由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业务运作,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传输管理,直接促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和运营成本的降低。4、校企联合方式。对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来说,个性化需求比较多,标准化流程比较少,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从而导致信息化实施成本增加,需要软件开发商付出很大的代价进行系统开发与实施。而多数开发商又认为,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且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化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业务流程改造和优化、支持决策支持系统、优化整合资源等还不多见。根据国外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经验,企业物流信息化一般物流信息系统在低端市场上不具备开发价值。从商业化运作而言,中小物流企业在目前还无法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开展信息化。因此,这种状况为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小物流企业一般业务比较简单,信息系统的开发相对也比较简单,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有开发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廉价、可靠性比较高地开发出中小物流企业所需要的物流软件。这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的开发经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中小物流企业与学校的双赢。三、结语以上介绍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四种解决方案,这四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如ASP方式存在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个性化要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偏重于物流信息技术而不能提出整个物流方案的问题等,这些因素阻碍了ASP的广泛应用。协同方式由于需要各个中小物流企业协作才能完成,故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任务分担,完成系统后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使这种方式面临破裂。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方式可以有效克服ASP方式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小物流企业借助于物流基地这个平台进行企业的运营,主要缺点是对物流基地的依赖太深,没有自己的品牌。校企联合的方式虽然可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但由于许多学校缺乏实际开发经验的专业的系统开发人员,故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中小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打分法或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合理选择。不客气。。。。

物流企业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探讨2005年5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对加快物流企业的发展,规范物流市场竞争秩序,引导物流企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标准对物流企业的定义是: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该定义指出了相应的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中小物流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信息系统的应用并不普遍。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甚至有些企业仍采用纯手工操作。新标准的出台,为中小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也为中小企业从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变注入了一剂催化剂。一、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我国的物流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中小物流企业之所以没有进行信息化有如下原因:1、传统观念及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中小物流企业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而来,由于人员素质及资源有限,习惯于用传统的思想解决问题,使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同时,作业模式也习惯于手工作业,害怕甚至抵触企业信息化。2、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软件有限。这里的适合其一是指价格适合,其二是指物流软件适合。现在市场上有不少所谓的物流软件,大多数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软件发展而来,价格较高,而且存在不大适用中小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的现象。3、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物流平台发展缓慢。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中小企业,企业资金、规模和经营能力有限,自己开发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的可能性不大,故迫切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主要解决方案1、ASP方式。ASP(Application Server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那些通过Internet或VPN(虚拟专用网络),将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出租给商业用户并收取租金的公司。ASP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各种应用功能服务,如市场信息、销售管理、帐务处理、电子付款、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电子邮件等;提供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如企业配套系统的配置、应用系统的管理、应用软件的维护、专业技术的咨询等。企业不需要昂贵的、用以支持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相关的设备。在企业需要这些服务时,只要有上网的终端设备和浏览器,就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到ASP服务网站,通过身份确认后即可使用各种软件及享受各种服务。ASP计费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按应用软件计费,也可以按使用的连接数和数据流量,或数据存储量计费,还可以按月租的方式计费。采用ASP方式,可以大大减轻中小物流企业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解决了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购买、开发或维护的成本,绝大部分技术性的工作由ASP服务提供商来承担。同时,ASP系统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性,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2、协同方式。中小物流企业规模、财力有限,独立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或平台耗资巨大,因此,中小物流企业急需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同维护。目前,国内这种平台规划、研究和建设还刚刚起步,进展较慢。 3、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在中小物流企业中,大多数是由传统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有些从事运输的只有几台车,规模非常小,难以独立开发或购买物流信息系统,又缺少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条件,此时,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提供的信息平台,进行高效率的物流运作。如传化物流基地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转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是杭州湾、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个重要的公共物流运营基地。到目前为止,传化物流引进了大约400家小型物流企业。传化物流基地的信息系统由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业务运作,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和传输管理,直接促进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和运营成本的降低。4、校企联合方式。对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来说,个性化需求比较多,标准化流程比较少,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从而导致信息化实施成本增加,需要软件开发商付出很大的代价进行系统开发与实施。而多数开发商又认为,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且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化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业务流程改造和优化、支持决策支持系统、优化整合资源等还不多见。根据国外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经验,企业物流信息化一般物流信息系统在低端市场上不具备开发价值。从商业化运作而言,中小物流企业在目前还无法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开展信息化。因此,这种状况为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小物流企业一般业务比较简单,信息系统的开发相对也比较简单,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有开发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廉价、可靠性比较高地开发出中小物流企业所需要的物流软件。这一方面增长了学生的开发经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中小物流企业与学校的双赢。三、结语以上介绍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四种解决方案,这四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如ASP方式存在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个性化要求难以满足的问题,偏重于物流信息技术而不能提出整个物流方案的问题等,这些因素阻碍了ASP的广泛应用。协同方式由于需要各个中小物流企业协作才能完成,故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任务分担,完成系统后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使这种方式面临破裂。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利用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方式可以有效克服ASP方式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小物流企业借助于物流基地这个平台进行企业的运营,主要缺点是对物流基地的依赖太深,没有自己的品牌。校企联合的方式虽然可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但由于许多学校缺乏实际开发经验的专业的系统开发人员,故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中小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打分法或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合理选择。不客气。。。。

1] 李闯. 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 陈辉雄,乐美龙. 基于SOA架构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J]. 物流科技, 2008,(03) . [3] 黄浩,谢阳群.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 冶金信息导刊, 2007,(01) . [4] 林敏,张福兴,刘勇彪. 信息化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2) . [5] 钱锋. 浅析三类企业物流信息化模式[J].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8,(02) . [6] 陈松,黄晓伟.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市场, 2007,(32) . [7]物流信息化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外物流, 2008,(01) . [8] 胡慧平.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未来战略模式[J]. 中外物流, 2006,(03) .

企业会计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19-120.[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0-121.[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2-123.[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4-125.[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47-150.[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8-179.[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7-9.[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53-55.[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95-96.[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04-105.[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5-117.[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20-121.[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83-184.[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12.[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07-109.[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9-121.[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38-139.[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59-160.[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61-162.[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2-173.[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19.[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27+34.[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19(25):51+58.[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4-45.[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6-47.[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2-53.[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7-58.[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8-59.[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60-61.[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79-80.[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00-101.[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121.[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1-142.[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6-147.[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9-150.[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1-152.[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2-153.[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4-156.[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12):12-18.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23.[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9(12):46-51.[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3):29-34.[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1):95-97[2019-06-19]..[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胡嘉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4-36.[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6-37.[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46-48.[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19(12):46-51[2019-06-19]..[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19(12):94-99[2019-06-19]..[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19(12):139-143[2019-06-19]..[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71-72.[52]王刚.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9(16):95-96.[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99.[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6):163-164.[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19(17):91-92.[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10-111.[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19(17):118+127.[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9(17):119-120.[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38-139.[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17):142-143.[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4-145.[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7-148+152.[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49-150.[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7):155+164.[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7):185-186.[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91-192.[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4):33-34.[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9(18):53+55.[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0-161.[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2-163.[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90-192.[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41-42.[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45-46.[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58-59.[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9(18):60-61.[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64-65.[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66-67.[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108-109.[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45-146.[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51-152.(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那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梁凤梅。 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7,01:175-176.

[2]杨春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26.

[3]张圣男。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3:163-164.

[4]李学敏。 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3:57.

[7]胡其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方式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3:38.

[8]李依琳。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 当代经济,2017,02:104-105.

[9]苏清朗,蔡智眀。 浅析网络会计信息 系统安全 对策[J]. 科技展望,2017,05:10.

[10]孙中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59+24.

[11]甘其华。 战略管理会计助推施工企业财务转型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38-40.

[12]马浚洋,傅颖诗,张曾莲。 媒体关注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重难点及解决路径[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91-95.

[13]张立峰。 浅谈科研机构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转型[J]. 财政监督,2017,05:95-99.

[14]侯义,李霞。 管理会计的变迁与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会计审查介入经济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运用[J]. 净月学刊,2017,02:38-42.

[16]吴彬。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电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 国际商务财会,2017,02:69-73.

[17]徐佳。 浅议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J]. 经营管理者,2017,04:323.

[1]李靠队,沈晓峰,刘小娴。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下的政府环境会计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34-51.

[2]贾希玲。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08:138-139.

[3]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4]刘福东,王素敏。 服务型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及技术分析[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2:25-33.

[5]周卫华,杨周南,库甲辰。 二元结构体系下政府会计技术改进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16,02:14-21+95.

[6]王欣。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7]金玫。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J]. 时代经贸,2016,12:30-32.

[8]彭宏超。 浅析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9:92-94.

[9]应唯,张娟,杨海峰。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6:3-7+94.

[10]刘光军,彭韶兵,王浩。 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2016,25:3-7.

[11]金荣安。 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16,S1:62-65.

[12]陈广涛。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13]徐甜。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农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4]孙宗国。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6.

[15]杜思。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6]翟文彬。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7]胡静慈。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8]高冉。 NJ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9]钱大伟。 云计算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0]赵奇。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1]王娟。 火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2]李星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6,03:49-50+53.

[3]戚艳霞,荆新。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财政透明度影响的跨国实证分析[J]. 财经论丛,2016,01:29-37.

[4]裴晋崧。 浅谈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47-48.

[5]段倩。 浅析收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6,03:148-149.

[6]沈双,涂建明。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J]. 新会计,2016,01:46-49.

[7]姜明辰,张征超。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6,04:83-84+105.

[8]许汉友,姜亚琳,张蓓。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 新会计,2016,01:28-32.

[9]马瑛。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01:129+138.

[10]韦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11]李博伦。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预防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16,01:46-47+96.

[12]刘颖斐,郑丹妮。 伦理道德发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学研究探讨[J]. 经济评论,2016,02:151-160.

[13]李敬涛,陈志斌。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会计治理效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0-46.

[14]冯巧根。 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1:15-23.

[15]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之友,2016,07:128-133.

[16]郑玲,王培培,周瑶。 价值链发展视角的管理会计演变进程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1:30-38.

[17]甄红线,刘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视角[J]. 财务与金融,2016,01:37-41.

[18]高瑞雪。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发展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6:128-129.

[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3—338[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76,367—374[3]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50,459—474[4]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434[5]Gary .《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中译本

农业信息化期刊

《亚洲农业研究》为美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研究刊物。宗旨是使读者能了解掌握亚洲农业经济发展思想,提升自然资源基础,为国家重大的农业问题开发和转移提供解决方案。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经济研究、资源与环境、农业生态、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重点论题随亚洲农业学界关注的问题而变化。《亚洲农业研究》中相当一部分论文探讨的内容是当今世界农业学界提出的重点论题,涉及农业保险,养老金,卫生保健等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现存的和新出现的农业经济不平等问题;以亚洲为主的一系列新兴市场经济农业大国占取的优势地位。刊登的论文也涉及诸如农户行为,农村合作社,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资源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农业研发与推广等问题,皆为当前和今后几年对农业界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在 2 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 ,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必要条件。在对北京市农口各单位和京郊各区县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特对目前北京市在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的现状做一简要概述和分析。1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分析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除了用于科学计算之外 ,现在主要指各种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模拟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DSS)、诊断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MIS)以及… 2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必要条件。在对北京市农口各单位和京郊各区县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特对目前北京市在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的现状做一简要概述和分析。1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分析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除了用于科学计算之外,现在主要指各种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模拟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DSS )、诊断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MIS )以及以 3S技术(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的精准农业。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生产综合管理专家系统”、 “小麦栽培管理计算机专家系统”、“猪遗传评定及规模化猪场管理专家系统”等 15 个领域的农业专家决策系统,并已在北京地区建立精准农业示范区,同时还建立了北京农业智能信息网。农民只需在网上将自家种的作物、周边环境情况输入网络,就能得到因地制宜、因苗管理的“种地配方”。截止 2000 年底,京郊已有150 个乡镇与北京市农科院专家决策系统实现联网,先后已有 53 万户农民受益,受益农田面积达 27 万 hm2,增加产量 8700 万kg ,增加产值 1 亿多元。此外,小麦和玉米计算机专家系统已经在京郊11 个主要产粮区实现联网,直接覆盖面积达 万余 hm2,被确定为国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在 1999 年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综合评比中,北京示范区居全国领先水平。其中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 ,降低成本4%-8% ,增加效益15%-30%。北京市水利局的“怀柔水库大坝安全诊断系统研究及工程应用项目”可对怀柔水库大坝浸润线实施自动监测。应用GIS技术对官厅水库进行防洪减灾的研究也已取得了预期效果。北京市农业局的GPS导航飞机防治麦蚜技术、基本农田地理信息系统( GIS )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RS(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也在顺利进行。北京市林业局目前正在以 GIS 技术为基础开发建设“北京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管理的地理系统”。北京市水产总公司于 2000 年完成了“智能水产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系统”项目的研究,并且在“十五”规划中已经将“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研究”、 “渔业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智能水产养殖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农业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分析与建议: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专家系统,但大部分软件还是单机版,不能在网络上使用,而且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在技术集成、作物生长机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化,系统决策的准确性与实用性还有距离,建议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适合北京地区生态环境及品种特点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包括诊断系统和作物模拟系统),范围应扩大至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过程,且应以网络应用为主。2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现状及分析 北京市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北京市是我国农业信息建设发展最快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0 年 6 月,北京市农民百户家庭计算机拥有量已经达到 台,网上流通也已经悄然兴起。据对郊区 14个区(县)和市属 7个农口局、总公司不完全统计,目前拥有小型机 1 台,网络服务器 116台, 各种品牌型号计算机 3200 多台,其中 586以上机型 2000 余台。此外,北京市对郊区电信网进行了建设,截止至 2000 年 6 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电信网(包括电话、有线电视、光缆等)的普及率已经达到 94% 。郊区已经建成光缆 6000 多km , 由市郊延伸到县城、小区、乡镇及较大的行政村,基本覆盖了整个郊区。到 2000 年底,北京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属农业科研院所和农口局总公司为主体、以郊区县乡镇及各个公司企业为补充的农业综合信息现代化网络服务体系的雏形。经过“八五”、 “九五”的重点发展,北京市郊区 14个 (区)县 、部分乡镇、 7个市属农口局、总公司已全部上网,并有 35 个单位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系统。北京市已建立并形成了全国一流的信息通道,为进一步实现农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主要农业信息网络概况( 1 )北京农业信息网(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承担制作,于 2000 年 8 月 1 日正式开通,是以发布国内外最新农业信息和实用技术以及其它综合信息的大型农业专业网站,包括21 个一级栏目和 32 个二级栏目,主要内容有:北京农业纵览、决策参考、数据发布台、种植参谋、养殖顾问、市场动态、实用多媒体、供求天地、远程教育、咨询热线等,此外还提供国内外主要农业站点的相关链接。( 2 )北京城乡经济信息网( )由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主办,包括12个主栏目, 50 余个分栏目,既包括农业新闻、 政策法规、分析预测、结构调整等宏观信息, 也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招商引资、科技智囊(本栏目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等微观服务信息。( 3 )嘉 蔬 苑( )由北京市农业局和中国农业大学 实验室共同开发。主要针对北京郊区蔬菜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库分类、整理,同时还提供不同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咨询,该项目获得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IDRC) 及Pan Asia Network, Singapore. 国家科技攻关 019 项目组大力支持及资助。( 4 )北京农业远程教育网( 或)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承担建设,于 2000 年 5 月 12 日正式开通运行,并对怀柔县开始直播教学,其课件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系统采用课程直播和网上点播两种教学方式,这标志着国内第一家直接对农民开展远程教学的现代化的农业远程教育网络的诞生。设在市农科院信息所的农业远程教育直播教室,安装了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投影机、音响等教师使用的设备和专业摄像系统以及基于 ISDN 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与远程接收教室实现交互式授课。各接收教室可根据授课内容和上课时间组织基层有关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听课,学员在课堂上可随时提问并与专家进行交流。( 5 )北京农业精品市场( )从 1999 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在首都电子商城注册了名为”农业精品市场”的电子商务网站,这是目前全市唯一的以为农产品产销服务为主的网站。农业精品市场推出的热卖商品,从蔬菜、水果、水产补品、鲜花,一直到饮料、保健品,商品包罗万象。为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农业精品市场还推出电话购物、Email 、传真及在线支付四种运作模式来方便广大消费者。农业精品市场在一般介绍企业和产品产销信息(电子商情)的基础上,对那些质量和包装没有异议、 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还可开展网上交易、网下配送,是面向 21 世纪的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型交易方式。( 6 )北京乡镇企业信息网( )主要包括政务信息、联合供求、招商引资、特色专业村、合作项目、政策法规、合作区、乡镇网上招商等。 北京郊区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至 1998 年年底,北京市各郊区(县)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农业信息中心,并联入因特网。在为郊区农民提供及时完整的农业信息的同时,各区县又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不同方面实现了突破。例如:密云县实施信息门市化工程,即在设立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的同时,为17 个乡镇购置电脑等设备,帮助他们建立起农业技术咨询的门市部,可为农户提供及时的市场技术等多种信息;平谷县利用北京市科委的信息平台建立了平谷县大桃信息网络项目,该项目包括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和户外大型显示屏,使果农和客商直观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怀柔县率先与市农科院信息所合作开通了农业远程教育系统,为广大农技人员提供实时直播教学,内容为该县急需的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及当前农业热点问题。总之,经过最近几年的建设,各郊区县均已具备了上网条件,信息快速路的基本模型已经架好,更迫切需要的是大量的适用、实用信息以及对农民的信息化普及教育。分析与建议: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但不足之处是各个网站(主要是各个单位)之间,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信息共享协议,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因而造成了各网之间缺少沟通、 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项目重复建设、各网站的数据量(信息量)小、投资主要用于购置硬件而造成硬件资源浪费(硬件量多,但受经费制约,性能只好弃最好而求其次)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信息的时效性差的现状,建议由政府牵头,统一制定农业信息网络规范或原则,将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资源共建,形成北京市农口上下贯通、资源共享、统一对外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以促进首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3 农业数据库的建设现状与分析建立数据库是发展信息事业的一项基本工程。目前北京市建成的农业数据库主要有:(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建立了《北京市农业科技资源数据库》、《北京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等20 余个数据库。目前处在建设中的还有《果树、 蔬菜植物保护数据库》、《设施栽培数据库》等。( 2 )北京市林业局现正在建立由林业基础资料数据库等 7 个公用数据库、干部档案库等 4 个专用数据库、森林资源数据库群等9 个专业数据库组成的北京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库。( 3 )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建立的《北京市农口高级人才库》、《北京郊区招商项目库》等 39 个数据库。( 4 )北京市物价信息中心建成的《“菜篮子”数据库》,包含全市 30 多个集贸市场、6大批发市场、 18 个副食品商场的粮油、肉、蛋、菜主要品种的每日或每周零售、批发价格,以及上千种烟、酒、粮菜、海鲜、调味品价格。分析与建议:虽然建库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数据库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纵观北京市农口,相对农业网络来讲,数据库的数量还是很少,且数据量也远远不够,数据库的制作技术也不够先进。未来 10 年,数据库技术的改进将是农业信息技术的一个优先领域。北京市应在农业网络数据库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开发出一批具有北京市特色的能为北京农业的发展提供切实依据的数据库。4 农业多媒体制作现状与分析中国的声像媒体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起始于 1980 年。进入 90 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它将图形、图像、声音、影视等多种媒体技术综合集成,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多媒体技术。目前,北京市农业多媒体制作成果主要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建成的“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它是以数字化和数据压缩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数据库,采用 MPEG--4标准对视音频进行压缩编码,用 SQL 语言建库,网上传输采用流式媒体传输(视频流)技术,检索网页用 ASP 语言和HTML 语言编写。除数据库外,该所还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农业实用技术光盘。另外,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也开发了一批农业多媒体信息系统( VCD )。这些都为多媒体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分析与建议:目前,我市的农业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及其产品开发都是刚刚起步,但由于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决策得当等特点,一经面世就成为农业推广工作及科普工作的一个先进手段,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来讲,我市农口在多媒体制作技术方面力量还很薄弱,产品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制作尚欠精良,应加强这方面的科研力度和投资力度。5 农业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为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图书馆以新型的信息存贮技术、高效的信息管理手段、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和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以及高度的信息资源共享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必然领域。目前,北京市的农业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只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图书馆在做这项工作。针对北京农业的特点,该图书馆以现有的馆藏资源和数据库资源为基础,以农科院院域网为运行条件,实现了图书馆编目、典藏、检索、流通、统计等业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建立起标准化馆藏资源数据库,现已完成农业、生物两大类中文图书共 8 万条数据的录入工作;在此基础上,该馆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工作,现已建成了农业电子阅览室,备有10 多台性能先进的计算机(PⅢ667),且全部接通因特网,采用 Windows NT 操作系统管理光盘塔和硬盘镜像,将光盘库、硬盘库和服务器等设备有机结合一体,建立了一套简捷快速、可扩充、高可靠性、支持局域网和 Ineternet的综合性服务网络,现已存储信息 100 多G(相当于收藏 10万字一册的图书 50万册)。分析与建议:农口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配套设施及软件设施都还不齐备,与先进的图书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数字化图书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尚缺乏海量信息来支撑,数据库的内容还很不完全。建议积极投入资金,针对服务于北京农业生产的这一地域特点,建立立足于北京、立足于农业科学研究、立足于为京郊农业发展服务的拥有大批特色馆藏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的先进的数字化首都农业图书馆。6 北京市农业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现状与分析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管理及推广人员创造的一种智力资源,是科学知识的载体,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农业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条件。它对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信息容量和质量。我国早已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特别是从开发和活化农业信息资源中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在当前网络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纸质印刷型文献改为“纸质印刷型文献+ 电子(数字化)文献 + 网络信息资源”三种文献信息并存、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新型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农口各单位共有图书近 40 万册,期刊近 20万册,其中外文期刊 2 万册,科技成果档案千余卷,工具书 2000 余种,各类电子出版物 20余种, 网上信息资源更是数不胜数。这些资源目前散布在各个单位。分析与建议:信息量虽然大,但是分布不均且杂乱无绪, 信息重复冗余度大、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生产加工没有统一规划、缺乏必要的标准,不适应现代决策体制的要求。为充分利用北京市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京郊农业生产服务,满足农业各级各类人员对信息的需求,建议由政府牵头,选择适当的农业图书馆或是信息中心,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收集、 分析、加工提炼、贮藏、开发利用等手段,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建设和优化,并实现数字化存贮,网络化发布,以便提高用户对农业信息的保障率。争取在两年内初步建成北京地区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载体形式多样、权威性的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检索。7 北京市农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分析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了一支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为牵头单位的集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发布为一体的专业信息服务队伍。但其人员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的高学历精兵强将却不多。分析与建议:在积极吸纳人才的同时,有的放矢地组织各种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信息服务手段及情报调研培训,建立一支业务水平强、专业素质高的农业现代化信息服务复合型人才队伍,从而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的力度及质量。总之,北京市虽然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急需制定统一的规范、避免低水平的项目重复建设,加强农业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以保证北京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摘自《北京农业科学》2001年第1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