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岩彩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2 05:19:46

岩彩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何丽何丽:毕业於泰安师专美术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日本艺术大师加山又造讲习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现任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理事、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精品课程《工笔人物画》负责人。出版专著、教材、画集、连环画十余部。二十余件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美展并多次获奖。多篇论文、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美术大观》等学术期刊。--------------------------------------------------------------------------------目录第一章 工笔人物画教学目标及课程设计一、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二、课程内容设计三、教学模式没计四、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帅指导方法五、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六、考核内容与方法第二章 工笔人物画历史流变一、先秦工笔人物画二、秦汉时期工笔人物画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人物画四、隋唐、五代工笔人物厕五、宋代工笔人物画六、元、明、清工笔人物画七、现当代工笔人物画第三章 工笔人物画的工具材料第一节 毛笔一、勾线笔二、染色笔三、用笔注意事项第二节 墨一、同体墨(墨锭)二、墨汁三、择墨标准第三节 砚第四节 纸、绢等板面依托材料一、熟宣纸二、绢三、其他第五节 颜料一、透明色(植物质颜料等)二、不透明色(矿物质颜料等)三、其他四、新画材五、颜料包装种类第六节 胶和矾第七节 其他用具第四章 工笔人物画技法第一节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体系一、白描法二、工笔淡彩法三、工笔重彩法四、浓淡相间法五、没骨法第二节 传统工笔画勾勒、设色的基本技法和要求一、勾勒二、设色的基本技法和要求第三节 特殊技法一、揉纸法二、喷涂与弹粉三、撒盐法四、撞染法五、做旧法六、拓印法七、漏矾法八、加蜡笔或松节油第四节 当代重彩画(岩彩画)新技法一、主要媒材二、岩彩画的新技法第五章 教学模块第一单元 工笔白描人物技法临摹与写生第一节 传统工笔白描技法一、十八描二、笔法、墨法第二节 传统白描人物画临摹一、传统白描人物画临摹步骤二、传统白描人物画元素组合临摹方法第三节 当代门描人物画写生一、对写生对象的观察二、以线造型三、注意章法、讲究构图四、写生步骤第二单元 传统工笔人物画经典作品临摹第一节 传统工笔人物画临摹的方法步骤一、临本的选择二、临摹的方法、步骤第二节 传统工笔仕女脸部的画法一、勾线二、眉眼染法三、染两颊四、染脸五、上三白六、罩脸七、嘴的著色八、开脸第三单元 工笔肖像写生第一节 工笔肖像画的类型与构图一、头像二、半身像三、全身像四、人物组合肖像第二节 工笔肖像画的艺术特性和表现手法第三节 工笔肖像画写生方法与步骤一、起稿二、选择版面材料、拷贝三、小色稿四、勾线五、著色六、深入刻画七、整理完成第四单元 工笔人体写生第一节 人体艺术的发展、艺术成就及审美追求第二节 人体结构、造型的韵律(动态)美一、人体结构二、人体造型二、人体动态第三节 艺术处理及技法效果分析一、审美特点及艺术处理二、技法效果分析第四节 人体画写生步骤一、起稿(铅笔、素描纸)二、拷贝、勾墨线三、色彩处理四、背景五、深入刻画六、整理完成第五节 手足画法步骤一、手的画法二、脚的画法第五单元 工笔人物全身像写生第一节 工笔全身像写生的造型训练一、意象造型训练二、抓住特徵,塑造彤象第二节 色调选择与色彩设计一、色调二、小色稿第三节 正稿的绘制步骤一、涂底色二、勾墨线三、不同质感的表现四、提线复勾五、整理完成第六单元 工笔人物画创作第一节 中国高校美术专业工笔画毕业创作概况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基本规律一、创作原则二、创作的题材与主题三、创作的表现手法四、创作的表现样式第三节 创作过程一、构思立意二、搜集素材、资料三、构图(制作草图)四、画小色稿五、拷贝、勾线六、著色、制作完成(具体方法同工笔全身像写生)第四节 创作要求第六章 工笔人物画佳作赏析後记主要参考书目

水彩静物论文参考文献

水彩画是绘画中最简便的一种画法。由于水彩画的设备比较简单,购买起来比较便宜,易于普及,所以中小学中的图画课多采用水彩画。许多画家开始学画时也是从水彩画入手的。由于工具轻便,户外写生容易携带。对于瞬间即逝的黄昏、晨雾、风雨烟云尤其适于表现。 水彩画是一种用水溶化颜色的透明色在纸上作画,它能够渗化,重叠形成物体,由于用笔蘸水色在纸上挥毫,长于潇洒自如,生动清新、爽快自然的特有风格。透明是水彩画的一大特点,可以用亮色盖在暗的色底上,由于它没有覆盖力,能不断增加色调的丰富性,同时亮部必须留出来,和用纸的白色作为亮部的色底,纸的底色起到色调的合成作用。 彩画是现代绘画中一项重要的表现媒介。 水彩画以其独有透明清澈的特质,不以厚涂而却能追求空闲、质、量和绘画上幻化的语言和节奏,使其能问鼎、深入现代画的领域中。 现代水彩画早已打破了西洋画史上固有的插图草稿,附属性表现的观念。以当代世界水彩画的实例,绝对能与旧时代日子中的画作出了鲜明的对照,发觉现代水彩画,吸收了早期荷兰、英国的传统技法精华,德国人精辟的描写,冷静的设计性,欧洲的浪漫风格,美国的现实观感和美式写实,中国人正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哲学观念、生活体验,揉和科学精神与自然,内在的观照,作逐步的探寻.认清白我,酝酿著水彩画的新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绘画运动复兴,时代启发了思想、潮流、艺术再创造,而拒绝局限与因循中西艺术家活用了新旧的素材物料去创造有生命的、有个性的现代艺术。 寻求艺术是最高目的,达致水彩画的高尚境界,和精湛的功力,定必须仰赖於结实的技术与基础。我们历年创作与研究的经验论文,侧重技法的研讨,是苦心求取艺术表现的「实在化」,而没有运用自如的水彩技法,是无法在水彩艺术上自圆其说的。我们重视艺术、重视学理,但同样地要注视画技所蕴含重大的能量,和表达的深广度。 我们欣赏作品,不能否认被其华美完整的画面所吸引,但其色调、笔触、卓绝成熟之结构,绝不会影响作品的深度和严肃性。如果一张画的技术是恰到好处的,那技术就是艺术的一部份,与内容融合为一体,成为感人的作品,其技术自有其崇高的价值,不会逊色,因此运用书技之先,必先考虑以思想,以艺术支持,发自诚意,技、艺之配合应如影随形。 我不赞同水彩画只能停在艺术的表面之说。艺术的高低不是取决於素材的类别,而是关系於其艺术修养的广狭,优劣,也仰赖表现的方法,角度的差异而分野。现代水彩画也因此而获致自由自在的多样性,或含启发性、发展性。 我们敬慕十九世纪的泰纳、二十世纪塞尚的水彩,也欣赏其他巨匠。他们水彩画的成就是实在的,在这时代中,如果我们期求有所进展和显著的超越,在艺术的寻求中,技术上盲目的奋发,僵化於理论的巢臼中,同是危险的病症。 研究现代水彩画,是一项重要课题,水彩显著的各种特性和运用可以剖释详论,其使劣点、及与艺术的关连性,表现的程度可能性。了解中国现代水彩画艺术不同的形态与发展,去了解画法所负担的重大任务,在有其术良心的人手中,画法是绝对的学术性,而且是一个艺术内涵底问题、成败的关键。好的画法更是伟大作品诞生的先决条件。 以二十世纪为分野,现代水彩画之所以异於近代,或更古老年代的水彩画,其一是内容与形式的剧变,其二是画法的突破而产生广泛的进展。内容与技法密切的配合和革新,才产生成功的绘画创作,扩大而成有力的潮流和画派。现代水彩画适应时代的需求,画时代的产物,表达现代人的精神,排除不适合应用的见解和迟钝的表现方法,使艺术的血脉流通,成为新的生命、新艺术。往日的水彩艺术多表现於宁静的境界,单一、含蓄的画法,单调的式样与缓慢的步调之中,或者更多的因袭而缺少强烈的个人感受。 个人创建是被重视和富有价值性的,十九世纪柯特曼(Cotman),加尔丁(Girtin),尤其是泰纳(Turner)洞察水彩的弱点,把线与淡彩的束缚解除,使水彩走入色彩、气氛,能自由抒发的新境地.成为水彩发展史的转捩点。二十世纪塞尚认为自然不只是表面的,而有它的深度,他有影响后世极深的表现法则;他在水彩画上的留白,表现了白色本身机能上的感觉,和他的分面笔触,是实在的,是高度的表现而带著深刻的推理,给予后世水彩画许多启发性。 水彩书之前途和它的价值观,是系於个人的基本观念、自信和决心。水彩媒介是受时间、面积、乾湿控制、叠色次数之难题而异於其他素材,虽然它较难表达「量」和「触觉感」,有较多的偶然性,然而能克服困难弱点,认清其优点,发挥它长处的画家甚多,如克利、诺尔德、费宁格、格罗兹、夏加尔、杜菲……的作品,证明水彩画该有深厚的发展性。 今日的水彩画,是观念影响表现方法,也是素材的广泛应用而扩阔了观念的界限,譬如说,从前对於「水渍」,是水彩画技术上的大毛病,现代水彩则反过来利用这种缺点,而成为画中表现的特点,如喷渍与转印中的奥地利画家克拉马斯梅耶的作品,和中国青年画家陈秋瑾的画就是这种例子,产生了新的美感。韩舞麟以昼刀和极少的水份来画石头和花草。梁丹卉用前人认为过多的水份来画湿松的花果和静物。顾重光以极尖细之国画笔来「描」蔬菜水彩画,也利用喷笔处理层次。Carl 的水彩素描观念成份重於数世纪前素描的纪录性功用,而显示较多的艺术性。 水彩画应保有其透明性,及水与色彩的优良关系,这是水彩之所以称为水彩的原因与本色。「画」水彩画和「玩弄」水彩是两回事,两种我都采纳,因只会「画」,必然趋於严谨而不多样,只会「玩弄」则失去绘画的意义。不会「玩弄」水彩,难以发扬,艺术之路,应当反问自己而予以协调改进。 最后,艺术工作者要以科学实验者的精神,有恒地本其诚意,从尝试挫折中找出力向,承继传统的优点,创造新的未来。

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期开始,随着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楚墓的不断发掘,把一个神奇的艺术天地,从两千年以前的地层中展现出来,使我们有缘领略到上古时期南方楚人奇异而丰富的艺术创造。那是怎样的一个艺术世界哟,那种奔放、跃动、飘洒、流动的原始浪漫主义气质,那种镂金错彩、繁复富丽之美,那种带有原始艺术的奇诡、怪诞的造型特质和巨大的幻想性、象征性、隐寓性的艺术观念,实在令人赞叹不已。每当我们为楚美术奇幻的形制、跃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而感慨的时候,我们深深地被楚人的创造心智所震撼!我们不能不与那些古老的图式、形象、线条、色彩、韵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就是楚美术的神奇魅力,也是上古时期人类心智和精神的永恒呈现。如果把楚美术放在世界文化大视野中去透视,楚美术所取得的这种成就,在上古时期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诚如有的学者所言,“楚艺术不惟明显区别于中国东周时期北方地区的艺术,也是与人类在古代世界所有杰出的艺术创造,与早于它的古代埃及艺术、巴比伦艺术、以及与它大致同期的古希望艺术、稍后的罗马艺术相互辉映的”。(参见皮道坚:《楚艺术史》,第5~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的确如此,楚美术之于中国艺术发展史,乃至整个世界艺术发展史的意义,在于它以奇丽无比的想象和极富个性的创造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天地,折射出了楚人在上古时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状况,那些具有神秘感和形式美的图式,作为人类永不复返的阶段而具有无穷魅力。 一、本土艺术的南北分流 艺术南北分流,这在中国艺术史上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地域现象。早在史前艺术的萌芽时期,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母土里孕育起来的艺术事象,就明显地存在着风格和气质上的南北差异。同为稚拙天真、原始狂野的史前岩画,北系岩画多以动物、狩猎和放牧为主,其作者多为巫师兼猎人,对动物有敏锐的观察力,风格写实,追求逼肖物象,画风粗犷、质朴而生动,生活气息较浓。南系岩画则密切围绕宗教祭祀,大量表现人自身的形象,但突出的是宗教的神秘感,人物有符号化、装饰化和半抽象的特点,画风简约,具有浪漫的精神倾向。艺术源头上的地域差异成为艺术南北分流的决定性基因,这基因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奴隶社会中晚期,再次显示出强劲势头。此时作为南北艺术的突出代表,它们分别是代表北方文化的中原艺术和代表南方文化的楚艺术。楚美术灵巧、清奇和俊逸,中原美术谨严、雄浑和庄穆,一南一北的两大艺术事象竞辉争妍,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座 从上古时期本土艺术的南北对比来看,北方的中原艺术与南方的楚艺术可以互为参照。北方中原艺术的形成和成熟,并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来自上古时期中原本土的东西文化的融合。中原的东部地区是殷文化,西部地区是周文化,这两支文化虽然同处于北方,但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殷文化是重感情、富有宗教情绪的原始文化。殷人崇拜自己的祖先,并把祖先与天神相混合,祭祀频繁而隆重,他们创造了媚神敬祖的乐舞,这种文化以狞厉为特征,并通过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表现出来。其艺术图式于沉静中透出巨大的威严,仿佛要创造一种超凡的力量,可以对那些想象中的事物和精灵施加魔法,用非理性的精神、情感震慑统治无理性的身心。殷艺术气质沉静、写实、繁缛、工整,但却是玄想的产物。周文化则以理性为特征,虽然沿袭了殷人的某些风貌,但却是吸收和消化了殷文化之后,根据自己的个性而进行的创造,并很快就显示出了自己的独特气质。周人的青铜器造型浑圆、饱满、舒展,纹饰和谐、亲切、大方,大块的空白显示出质朴、开朗的气息,有着安详而富有秩序的理性精神。随着世俗化的加快,周人不再像殷人那样在原始宗教的迷狂中焕发阴森而深远的想象力;他们似乎天生富有理性精神,他们也崇巫,但不如殷人那般迷狂,他们也崇拜祖先,但却把祖先置于天神之上,以孝治天下代替神道设教;他们的政治不是原始残酷的拼杀,而是等级森严的理智化、伦理化的政治。这样一个冷静、理性的民族,其艺术图式自然有着理性的沉静与质朴,并超越殷人成为中原文化的主流。 地缘上居于江汉流域的楚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明显地拉开了距离,它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而又自成一体。它既吸收了北方殷周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南方蛮夷文化,但在气质上更接近于殷文化,与周文化相比有着更多原始宗教色彩和天真的自然气息。这种文化气质决定了楚艺术图式不是偏向理性的、写实的,而是偏向情感的、想象的。它既不像周艺术那样凝重、庄穆,又不像殷艺术那般狰狞和威严,它是狂放而奇诡的。那些神秘怪诞的复合造型,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想象,完全是一个充满了原始野性活力的世界;那些飞扬流动的纹饰,洋溢着浪漫的激情和充沛的生命活力,完全是一个富于抽象意味的动态世界;那些繁富艳丽的色彩,浓烈鲜明,和富于装饰性的配置相结合,产生了极为热烈而又神秘的效果,使原始野性世界笼罩在一片神秘、绚丽、热烈的氛围中。这一切显现出了楚人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艺术智慧 中原艺术崇尚刚健、笃实和辉光的美学原则。楚人则崇尚刚柔相济,既肯定刚健自为、自强不息精神,又随顺自然,与“天”合一。楚人在开疆拓土的创业过程中,奉之为精神法宝,同时,楚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形形色色的宗教崇拜使其艺术更加恣肆灵动。庄子那飞扬恣肆的浪漫情怀、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博大的、宇宙意识也充分地体现在楚美术中。因此,我们看到的楚器物造型,无不体现出轻巧、灵动、清奇和俊逸的美学特征。 对自然的信仰和亲近是楚艺术精神的又一体现。楚人从来没有把人和自然分离开甚至对立起来,总是把自己当成宇宙的公民,总是怀着一种泛神论的自然观,就连中原人在理性意识支配之下认为绝无生命的对象,往往也被楚人纳入到自己的宇宙生命意识之中,这是具有宗教性或准宗教性的意识。然而正是在这里面蕴含了楚人孜孜以求的诗意,包孕了真正的眷恋、激情、冲动和哲理。基于这种意识,楚人常常往来于天上、地下、人间、神界而无碍,诗意地栖居在浪漫的艺境里。他们的信仰是诚挚的,感情是充沛的,思想是深远的,想象是灵动的,对自己、对自然也是熟谙于心的。他们充分尊重自治,不仅如此,还在更大程度上超越自然,以此来表态他们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生的看法。 中原人艺术精神的衰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理性意识的抬头。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原人社会意识日趋世俗,宗教意识也日趋淡泊。他们抛弃了鬼神意识,对于社会人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于自然、哲理的追求却越来越失去热情,他们的艺术激情日渐消溶在“成教化,助人伦”礼乐文化中。比之楚人,中原人的确是越来越清醒了,但也更世故、更世俗了。自然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消失了原有的生命性、精神性,自然不再有神灵,也不再有具性灵。这种疏离自然的倾向,致使中原艺术在意象上的生命感、精神感日渐减退。 而此时,楚人却直接从原始社会走来,依靠神话和宗教来弥补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其宗教生活不能不散发出浓烈的神秘气息。同时,南方恋荒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给楚人的艺术想象以无穷的滋养。大江芳泽、鸟兽野林、风雨雷电、水火星云这些充满无穷生命活力的自然意象,激活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熔铸了楚人乐观、奔放、好动的性格。这种想象力又点燃了楚人神话和原始宗教的野火。在这民神杂糅、人神相通、神人相近的现实和想象世界里,楚人无法不对自然怀有一种宗教性的崇拜与亲近。楚人甚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神魔般的生命和力量,这种古老的意识像遗传基因密码一样一直积淀在楚人深层心理和艺术之中

我也要写啊 你写好了没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范文一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课题的目的

1、现实的景色不同于绘画表现,绘画是对表现的再创造,它承载了作者对景色认识与对作者内心感受的表现意图。将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以及杂乱的空间层次进行梳理,将绘画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明确并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度。

2、将客观现实转化为绘画作品过程中,明确画面表现意图,探求现实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的关系,更直接的明确体现画面视觉语言的本质。

课题的意义

1、将绘画者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使绘画者面对现实世界进行表现时能够变得从容、清晰,意图更加明确。

2、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明确平面化油画语言在画面形式意味中的组织技巧和审美彰显,为更好的提高绘画水平和作品质量提供理论的支持和方法的指导。将有助于绘画实践中更自由的进行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二、文献综述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平面化”在如今的绘画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所谓的平面化,指的就是在绘画的作品中不追求三维真实空间为目的,更好地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因素,使绘画更臻于作为平面艺术的本质。英国美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现代绘画简史》中对艺术史的发展有过经典的概括:“整个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是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式的历史”。康定斯基认为,画家作为创造者应该追求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不应把模仿自然现象当做自己的目的,画家应当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创造出能够展现意图的画面;美国视觉艺术批评家苏珊·格朗在《艺术的问题》中指出:“艺术品是种在某些方面与符号相类似的表现形式,这个表现形式就是艺术符号。”这些论述讲明了绘画形式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只是画面创作的依托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更有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清晰地表述出绘画的表现不同于现实的写照,而是创造一种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平行体。” 与土地和乡村的亲近,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无论是在再现现实世界风景画还是个性平面化语言的画面再造的形成都一开始便于土地和乡村息息相关。在土地和乡村同呼吸共命运的绘画取向中,无不充满着生命的气息,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油画进入二十世纪已不再满足于再现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到对人的本性和个性语言的画面再创造的研究和探索中。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言形式丰富多样,平面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说起平面画,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图绘在岩洞深处墙壁上的“洞穴壁画”就初露端倪。平面化的形式语言在印象派时期已经有明确的倾向,在塞尚、高更、和梵高的部分作品中已经能够看到作者在逐步的减弱所现物体的明暗、体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面的形式布局和结构当中,塞尚以画面的独立表现为目标,从而实现了平面化。他对空间进行再构成,使二维画面可咀自由处理,而不再一味的拘泥于再现。应该说是从塞尚的画法之后,绘画史上开始出现了平面化的画面自立。梵高的作品,在东方绘画的影响下只保留了一些微弱的颜色变化。毕加索在其作品《梦》中突出运用了平面化的形式手法,将画面用舒缓的线条分割,填充色块,形成了具有立体主义语言特点和装饰性效果的油画。马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表现性画家之一,他笔下的物体完全是他在作品当中把人物和物体做出了极大地简化处理,有些作品中甚至只保留了物象的大致轮廓;其作品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和画面形的分割,将画面进行了平面化的组织、表现,达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抽象主义的绘画当中,多数作者更加彻底的放弃了现实世界,更为自由的在画面上进行着形与色的自由组合,用更为直接的个性语言传达着对世界的认识,代表性的画家有米罗、克里、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等。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里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康定斯基的热抽象绘画,画面热情,色彩跳动,充满运动感;蒙德里安的作品相比之下则显得安静、理性,简单的色块对比和线条分割,展现着画家对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构成的理性思考。由国内绘画的发展和演变来看,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由平面化的形式语言构成,但由于文化背景和认识的不同,其视觉构成不同于西方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由于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不少油画家,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进行表现创作且能够融汇中西美学思想的为数不多。主要的代表性画家有:四五十年代的林风眠由于受到了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特别是马蒂斯等画家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平面化表现形式的油画,成就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画家吴冠中也形成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结合中国文化和审美特点的绘画形式。另外,现代还有画家如:王克举、谭平等在不断地探索能够融汇中西审美的平面化表现形式,并取得一定得成就。 在探索的过程中,作为中国的画家面临着西方审美思想和东方审美思想的碰撞,西方的绘画材料和中国传统审美根基的不协调等问题。虽然西方油画当中也存在大量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绘画形式,但毕竟审美的根基不同,不能完全适合画面意图的表现。 绘画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看,观看中将审美意识、意图与现实世界融汇,形成最终的画面。平面化表现语言应注重展示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最初的观看中将本民族的审美融汇到画面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当中。绘画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对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研究符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符合绘画中主体意识增强的发展趋势,亦将促进绘画个性化语言展现。

提出问题:

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不计其数。但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和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还需要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如何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

研究切入点:

在国内外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在《乡村》创作中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更直接的体现画面视觉语言本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英.克莱夫·贝尔.薛华译.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房建平另一种艺术上的真实——浅析油画的平面化特征,2011(5)

[3]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 莫里斯·梅洛-庞蒂. 眼与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 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 张元、赵扬.艺术材料的遐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王凡.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中平面化倾向[D].四川美术学院

[9] 易苗苗.中西方现当代油画平面性风格比较[j].美术大观,2009(4)

[10] 靳凤华绘画的抽象性--从中西方绘画比较谈抽象[期刊论文] (2004(4)

[11] 何政广.世界名家画集——克里姆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 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1、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将现实世界转换成画面意图的需要,成为油画创作的重点。在转换过程中,如何体现绘画的意图和如何有意图的观看成为平面化形式语言形成的关键。

2、如何在创作中把握形式语言:创造能够彰显个性特征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并能在油画创作中熟练地运用,能够很好的展现创作意图,使创作意图与平面化形式语言完美结合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3、利用平面化油画语言创作油画作品《乡村》。把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杂乱的空间进行梳理,在画面中充分体现出来,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语言形式中去。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读画法:搜集各种相关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作品进行研读,包括不同画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国度的绘画。对比、比较大师平面化表现语言的差异,领会画面中表现技法与表现意图和内容的关系。

2、临 摹 法: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名画进行临 摹 ,研究名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材料运用、表现方法、意图与画面的结合等,提升对平面化表现形式语言技法的把握能力。

3、实验法:对材料和表现技法结合个性化的表现意图进行反复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不断寻求更好更适合的表现方法。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油画创作中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和应用,初步形成适合画面意图和自我个性化语言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且能够应用平面性油画语言创造出一幅完整的有意味形式的油画作品《乡村》。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1、各种纸、笔等;2、油画颜料;3、油画内框、油画布;4、媒介剂、乳胶等。五、课题分阶段的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2年10月22日-2013年1月12日查阅收集论文资料,完成 读书笔记 确定论文选题 2 2013年1月13日-2013年3月14日分析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报告开题3 2013年3月15日-2013年4月20日论文开题答辩,确定设计(创作)草图完成论文框架和创作草图4 2013年4月21日-2013年5月10日撰写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初稿 完成论文初稿和创作初稿5 2013年5月11日-2013年5月20日修改完善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二稿修改创作正稿6 2013年5月21日-2013年6月10日修改完善论文二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三稿和创作正稿7 2013年6月11日-2013年6月15日修改论文三稿和设计(创作)正稿,参加评审答辩资格审查8 2013年6月16日-2013年6月25日 毕业论文答辩,毕业汇报展览 成绩评定推优

指导 教师 意见 (详细填写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范文二

题目:试论水彩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颜色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感。

实际意义:

对水彩画家来说,作品中表现的物象与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在水彩画作品中,写意性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心理感官,强化着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作品的意图,以产生深刻的寓意,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写意性的运用也进一步触动了人们的潜意识,并感染观赏者对作品的欣赏情绪。掌握水彩画中的写意性的规律和技巧,能够准确、鲜明、生动自然地描绘对象及其色调的特征的惟一途径就是时刻和大自然保持着联系,并且从自然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去更进一步追求更高的境界。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直接塑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以此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和创作体验,以此来表达他的情感内容。通过表现形式的运用,艺术家能够灵活、自由、含蓄地表现复杂的现实生活,抒写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动态: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盛行于Memphie时期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水彩画是标志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但水彩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则主要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但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 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然而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流派纷呈,画家众多,如大卫.理勒 .米勒得 (David Lyle Millard)、安德鲁.怀斯 (Amdrew Wyeth)、法兰克.韦伯 (Frank Webb )、查理斯.雷德 (Charles Reid)等。美国最大、最有权威的水彩画组织——“美国水彩画会”建于1866年(前身为纽约水彩画会),每年举行一次画会年展,推动着水彩画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现在,水彩画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蓬勃发展,水彩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画种。

在国内研究动态: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组织创作活动。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全国水彩画、速写展览”。1956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水彩画一百多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李剑晨的《晨 曦 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古元的《延河饮马》、萧淑芳的《丁香花》都是当时影响广泛的佳作。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格拉西莫夫、茹可夫、克里马中等画家的水彩画相继传入中国,他们“讲究造型严谨和色彩真实 ” 的写实传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自己的见解:

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归纳。从近几年举行的几次大型美展来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水彩画作品中缺少画家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现在画画的人大多都是靠临 摹 照片,缺少对事物的感触,缺乏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产生的独特的感觉。水彩画进一步发展,绘画形式的多元化与单纯的技法进一步影响着水彩画的意境。还有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被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甚至使用微喷技术,在专业的美展上这应该是受谴责的。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对水彩画中的写意性进步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提出了各种技艺对水彩画创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题材选择是水彩画创作的“质”

二、作画技巧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法”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影响着画中的空间变化

(二)水分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

1、时间问题

2、空气的干湿度

3、画纸的吸水程度

(三)“留空”为水彩画中的“点睛之笔”

三、构图方式是水彩画创作中的“形”

四、艺术内容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情”

(一) 静物水彩画

(二)风景水彩画

(三)人物水彩画

五、总结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近现代画家的调查,了解水彩虚实技法的发展进步过程。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水彩技法及在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过程和状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定性分析法:对于本研究课题,我们除了要掌握一些资料之外,更多的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对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了解中国当代水彩技法的虚与实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可行性分析:

1、资料来源充足:现代网络设备,各种的期刊,报纸杂志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

2、导师的精心指导: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修改论文,查找相关资料,使论文研究更彻底;

3、准备及研究时间充足:我校开展论文写作的时间充足,从2010年7月份开始选题,到2011年5月中旬定稿,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供我们写作和研究。

(四)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0年7月10日——8月10日 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2010年9月1日——9月12日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并按学校相关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3、2010年7月13日——12月30日 完成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4、2011年1月1日——3月10日 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完成论文2稿。

5、2010年3月11日——5月10日 完成第三、四稿,毕业论文中期考核。

6、2010年5月11日——5月20日 定稿,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二)主要措施:

1、查阅有关文献,去期刊网或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相关资料;

2、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事实分析并解决问题;

3、与指导老师及同学共同探讨有关本题的相关内容。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 蒋跃.水彩画艺术[J].美术杂志社,2000,(5).

[3] 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宜生.意象素描[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5]童丽莉.水彩画的当代视野彩绘当代—中国水彩画高峰论坛纪要[N],浙江美术在线-世纪美术

[6]关维兴.我和水彩,光明日报[J]1998,10,(25).

[7]于然.绘画色彩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88.

[8]中国水彩画(第六期)[J].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9]文金扬.绘画色彩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10]王伯敏.中国画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岩彩画论文题目

01 张艺 曲绘事态——中国古代风俗画对现实的观照 论文 2009-3-1 美与时代 102 何韵旺 台湾岩彩画的本土化进程 论文 2009-2-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103 杨学太 中国现代城市色彩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文 2009-1-1 攀枝花学院学报 104 段君 对最近批评语言的分析 论文 2008-12-1 批评家 105 杨学太 北京城市色彩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 2008-12-1 华侨大学学报 106 杨学太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 论文 2008-12-1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107 张洪兵 敬读毛泽东书法 论文 2008-11-1 艺术探索 108 许志军 论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绘画的科学精神 论文 2008-10-1 艺术探索 109 郑黎 当代中国绘画中的孩童情结 论文 2008-9-1 华侨大学学报 1010 杨学太 宫崎骏动画作品之美学探析 论文 2008-9-1 电影文学 1011 何韵旺 东方岩彩创作工坊 专著 2008-9-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1012 崔洪亮 不经意间的美—细节设计的妙处 论文 2008-9-1 科技资讯 1013 谭永胜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产品创新评价 论文 2008-8-1 艺术与设计 1014 赵炎龙 本土图案元素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 论文 2008-8-1 艺术空间 1015 杨学太 城市色彩设计与城市色彩文化 论文 2008-8-1 艺术探索 1016 王大卫 比较与评析张彦远、郭若虚对气韵生动的解释 论文 2008-8-1 美与时代 1017 任磊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论文 2008-8-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018 戴珊珊 现代室内环境中的传统再造探讨 论文 2008-6-30 科教文汇 1019 吴彦 概念设计—追求前卫的设计方向 论文 2008-6-1 南方都市报 1020 刘姝慧 浅析情感空间在独立式住宅中的运用 论文 2008-6-1 山西建筑021 何韵旺 从东洋画、国画、日本画到胶彩画-台湾胶彩画的本土化进程 论文 2008-6-1 新艺术 1022 何韵旺 日据时期台湾胶彩画的形成与发展 论文 2008-6-1 今日艺术 1023 刘淑慧 从审美体验看城市广场设计 论文 2007-12-1 艺术与设计 1024 任磊 产品设计中的市场意识 论文 2007-12-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025 孙德明 岩画与涂鸦审美特征比较 论文 2007-12-1 文艺研究 1026 孙德明 光——意象绘画语言的主角 论文 2007-11-1 美术大观 1027 刘姝慧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意象的营造 论文 2007-9-1 住宅科技 1028 孙德明 浅谈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包容性与文化多样性 论文 2007-9-1 美术 1029 何韵旺 石窟壁画的材料表现与岩彩画的探讨 论文 2007-8-1 敦煌壁画艺术继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30 段君 虚拟与现实:绘画模拟电子媒体 论文 2007-6-1 美术观察 1031 刘菊亭 浅谈现代重彩画的艺术特征 论文 2007-5-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1032 冷昊锴 多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论文 2007-5-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1033 张志伟 新儒家思想与中国画理画道 论文 2007-4-1 中国画研究 1034 王大卫 试论抽象形式的超越性 论文 2007-3-1 美与时代 1035 孙德明 谈风景画中的光与色彩 论文 2007-3-1 华侨大学学报 1036 张昆 论走向市场的工业设计教育 论文 2007-2-1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1037 卢蓉 简析宋代文人画家的心理表现 论文 2007-2-1 书画艺术 1038 刘菊亭 工笔花鸟画意象色彩教学研究 论文 2007-2-1 美术大观 1039 孙德明 《在后现代消费文化中坚持艺术立场》 论文 2006-9-15 美术 1040 陈清 论“门当”“户当”的文化内涵 论文 2006-8-15 装饰

只要你把纸裱好了,都没什么大的问题,除非你拿宣纸来画 - =!! 另外,如果你是画水彩就必须把纸裱起来画,否则不管什么纸都皱··· 不过除非你技艺,功底深厚,可以速度很快的画淡彩。那可以不裱。 以前大学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范。从最早克孜尔壁画的异国情调中显现出的虽注重形体塑造,但又不像西方希腊式那样对形体进行客观自然的描绘,而是以东方的审美方式表现形体,形成一种东西方艺术融合的“龟兹画风”。这种克孜尔壁画形态是丝绸之路上形成中国最早的东西艺术融合之样式。从敦煌壁画中早期的“西域画风”至中后期的逐渐本土化、中原化的画风转变中,形成了敦煌壁画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典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史。康熙54年(1715年)意大利人郎世宁等传教士将西方绘画的设色和技法带入中国,又是一次东西文化大交融。二十世纪中期是中国美术史上又一个活跃纷繁的时期。林风眠强调的是中西融合,徐悲鸿强调的是西为中用,潘天寿强调的是中西拉开距离,李可染强调的是将西画中的光和体量带入中国画。细想这几次文化大融合的背景都是在国门打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盛时期。直至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的再一次打开,中外文化的再度大交融,出现了新一轮的“中国美术何处去?”的深度思考,伴随着莘莘学子在跨出国门回归本土之后民族主义精神的唤醒,于是“岩彩画”一词被清脆而响亮地提出。岩彩——这一本土文化中的一大素材又被觉醒者从文化历史长河之底挖出。它代表着中国美术的又一次转变,意味着中国的色彩绘画再一次走向辉煌的一页。“岩彩画”从被提出、被争议到今天被接受,它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从90年代初天雅中国岩彩画研究所从材料的研发开始到普及教学,文化部中国艺科所重彩、岩彩画高研班的开设,各艺术院校的正式课程设立,媒体宣传的推动,历届岩彩画展的举办等,都得到了美术界的极大关注,此画种从无到有,并能在全国美展中许多岩彩画作品获奖。其间开拓者们就像在一块荒蛮之地进行填洼、除草、开垦一样,付出了惊人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岩彩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画种,在今天的现代艺术表现中,它与任何画种的发展一样,起初的实验性作品中都有可能显出生硬、缺乏完善的状态,但这是可贵的探索,是此岸到彼岸的一个过程,弥足珍贵而足显勇气。创新和实验者的艺术探索往往是边缘的艺术,直接受到传统意识下主流艺术的排斥,有的早早夭折了,有的艰难生存下来并汇入主流,继而成为保守的主流传统而重新受到非主流艺术的批判,这是历史推进的必然。我想岩彩画会顽强地生存下去,并能迅速成为主流文化而受到重视,将代表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画坛。现代岩彩画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汲取养料,一是传统,二是生活,三是外来艺术。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处在当代社会环境中的当代人,要从中去观察、去体验。但光有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技巧、相应的方法、相应的路子也是不行的,所以,只有从传统中,从外来文化中去汲取,只是拿过来也不行,更重要的是化为自己的个性和本民族的文化审美,这些是很重要的。岩彩画一直所追求的方式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要从中国传统寺庙壁画当中,从大量的民间艺术中,还有在艺术院校里经过正统的造型技巧训练,把它们融在一起形成中国岩彩的面貌,特别是将传统绘画样式转化为现代的艺术语言形态和现代的表现形式,要多从这些方面下功夫,中国画必然会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观,对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如今的岩彩画从感觉上看,是从传统壁画中过来,但已经不是古代的岩彩画了,虽然使用材料都是矿物颜料,但是现代的岩彩画更加表现当代的生活,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独特的创造,这才是中国现代岩彩画。而且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丰富,是用现代人眼光,现代人的感觉去创作的,这当然属于创新的范畴,所以岩彩画将继续走下去,要越走个性越鲜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画的多元化、个性化已蔚然成风,现代岩彩画也丰富了当前中国画创新的内容。(作者为 中国美术学岩彩教学负责人王雄飞)

岩彩现在比起水彩水粉之类的会的人少,建议你去TAOBAO买一本书看看,有各个价位的,也不贵,虽然不保证能学到什么技法让你画得很好,但是至少能教会你调色什么的,岩彩的胶不好调,你可以买现成的调好的瓶装胶。你也可以去敦煌看看壁画、另外,日本的岩彩相对来说发展得好一些、中国目前也开始重视了。多画多练 多临摹。先把技巧掌握了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另: 岩彩画的画材很贵,建议先掌握一点素描基础,然后练习一段国画,再开始画岩彩。 (纯属看不惯答非所问、要是我说得不对欢迎指正+补充)

水彩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几个世纪来,水彩画作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以其画面独特的材质魅力深深吸引了人们,兴盛不衰。如今,水彩艺术在世界各国也和其他艺术门类同步呈现出现代艺术的特征风貌,风格多元,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 关键词:水彩画;水媒介 一、引言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效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 二、水彩画的起源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水彩画的早期阶段,其表现手法非常简单,它只需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就可作画。古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人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故此水彩画也称之为“绅士的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 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 (二)水彩画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对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水彩画后,完成了一种比较稀疏的构图,由感性发挥走向严格的自律,创作出一种理性的抽象构成绘画。德国画家保罗·克利 ***Paulklee,1879-1940***运用对比技法融合于色彩的层次变化之中,并使色彩的分配、创作出很多优秀水彩画作品。同期或稍后,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三、水彩画的特点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段,通过形体、色彩、光影等进行形象的描绘。水彩画颜料直接用水稀释,颜料中加入的水越多,颜色就会越浅,其透明性也就越高。用水调和颜料,可浓、可淡、可干、可溼。通过水与色的巧妙配合,或泼洒、或点染、或浸润,运用各种表现技法创造出千姿百态、韵味无穷的画面。 (二)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区别 水彩与中国画有许多相近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水彩画的缘故。其相似之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材料上,两者均用纸本绘画,讲究用水的干溼变化和对比,使用水溶性颜料和管形毛笔作画。在用水用色的技法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水墨画所表现的抚媚华滋、空灵淡远的艺术效果与清新透明、滋润空灵的水彩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国画颜料和纸的效能局限所致,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效果不及水彩画。生宣纸吸水性较强,故水在纸上的流动渗化不及水彩,叠加的透明度也不及水彩。熟宣纸上的流动渗化比生宣纸好,但因纸较光而薄,故没有水彩纸上所能产生的那样丰富的变化。所以,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的效果与水彩画不同。当然,水彩画不同于中国画,其区别主要不在于媒介物,而是各自所表达和蕴含的内涵不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哲学思想、民族精神对中国画的影响与渗透是非常深刻的。中国画又将这种民族意识通过造型、线条和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随着艺术观念的变化与水彩画工具材料的更新和技法的多样化,水彩画将出现更加绚丽多姿的面貌。在材料方面,如在卡纸、有色纸、高丽纸、宣纸、工业用过滤纸,甚至在画布、木板上作画,因材料对颜色的附着力、吸水效能以及质地的粗细不同可能产生出与在水彩纸上作画迥然不同的效果。在表现风格上,水彩画还应不断追求色彩的丰富,光影的变化,装饰的趣味,塑造的创新等等。 参考文献: [1]吴永强著.西方美术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对水彩画传统教学的反思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对水彩画传统教学的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在水彩纸上直接用水彩颜色表现造型和色彩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代水彩画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被世界画坛认可。水彩画历尽沧桑,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品”变成画坛公认的大画种。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今天,水彩画展、专题性的展览、邀请展、青年美展等展览不断出现,这都大大促进了水彩画的交流和发展,并且带动了全国各地高校水彩画专业的大力发展,呈现了极为繁荣的景象。

水彩画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个性风格鲜明,无论是精细的写实,还是大笔奔放的写意或是创意新颖的抽象,都能操纵自如。但是现在的水彩画的艺术效果无论是地域差异还是风格因素,写实风格还是占主要地位。作者都过于依赖手头的彩色图片,甚至高校的学生都很少出去写生,在教室依靠手中的彩色图片闭门造车。这样就使艺术作品缺乏能动的创造力,缺乏真正的感人艺术性,更缺乏当代性。艺术终究是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体验时代,感悟自然以及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工具和材料的突飞猛进,在不断发现和创造的实践中寻找自我,从而获得各自不同,具有时代个性和多变的艺术风貌。

传统水彩画的材料和技法无非是水彩笔和水彩纸以及水彩颜料的使用。艺术形式与媒介材料的使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媒介材料不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形式语言就无法形成。水是水彩画的主要媒介物,色彩都是用水进行调和的。水彩颜料用水稀释后可以作到流淌,透明的色彩效果,但是水彩颜料不能做到油画颜料那样厚重的色彩效果,色彩的饱和度也不够强,往往会显得很单薄。水彩作品的色彩,特别是暗部的深颜色不能反复涂抹,不然会变得很脏、很灰、很死的感觉。水彩画在调色的过程中,色彩不能调和遍数太多,不然会使色彩的透明性降低,有脏、闷得感觉。所以水彩画要想得到理想的灰颜色是很不容易的。

作为水彩画的载体水彩纸,无论是国产的纸还是进口的纸,大多数都禁不起反复的涂抹擦洗,也不能长时间在日光下,那样纸就会变黄变脆。进口纸的质量虽然说好一些,但是也不能长时间保存,这也是原作的色彩长时间保存后变色的主要原因。这也就影响到水彩画的收藏于拍卖。水彩纸不能反复修改,所以就要求作品要尽可能一次完成,这会导致一旦失败后就要重新创作,成本提高。

水彩作为以“水”和“彩”为特点的画种,其水的韵味和彩的透明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魅力。水彩艺术水准的高低并非是花在画面时间的长短,也不是描绘遍数的多少。水彩画无论厚重或是淡雅,都应该是在坚实的基础上的飞跃与升华,灵动而充满生机的投入艺术创作,求得水彩艺术真正的高水准。一件好作品产生的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在不断深化,不断从实践中加深认识,从而创作出理想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成功要有扎实的.生活基础,过硬的绘画基本功,更要有高深的审美修养作为基础。

“求变”是符合绘画发展规律的,首先是要在观念上有所突破和对生活的体验上加深理解,其次是对绘画材料工具的深刻了解和熟练的掌握。画种特性的发挥要有其时代性,在发展的进程中画种之间的界限是不断缩小,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是随时代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的拓展的。有了创新的观念和材料,才能不断有创新的作品。

水彩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综合材料绘画的介入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它的使用是传统绘画的审美与当代艺术多样性进行的融合,所以作为水彩综合材料的教学既要吸取传统绘画形式的养料,又要拓展水彩艺术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使各种媒介材料在水彩画中得到应用和表达。这也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使传统绘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创作出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重要性。综合材料的介入使传统绘画与当代艺术不断融合,使绘画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宽、更广,是表达自由与个性,精神与物质的理想途径。在教学中通过基础造型,色彩和材质的学习与训练,再对综合材料的分析与实践,不断地总结完成对自我艺术个性与审美的升华。

水彩画的综合材料的使用,要强调不同材料的质地和特性的应用,对于不同材料的特性与画面表现的张力和宽度进行研究。要强调材料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以及情感与视觉的传递。要理解和感知各种材料的物质特性和精神魅力,使很普通的物质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量。教学中各种材料的组合和运用,再通过学生的智慧与创造力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使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得到新的提升。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给了无限的表现手段和发展空间,创造出了艺术领域的自由与多元化现象。作为在高校教学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在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的教学中,开展综合材料课题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性。从审美观念、表现形式、材料媒介以及表现语言等多方面进行教学,使他们互相利用,优势互补,创作出新的具有新当代精神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表现形式,表达出具有思想情感和个性化表现语言的艺术作品。

传统水彩画被认为小画种,或是综合性不够强,这是由水彩画的基本语言和媒材所决定的,在反映生活的宽度和深度上不够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品格不够宽。但是艺术创新不意味着要否定传统,既要重视对传统的承传,又不能固步自封。对于水彩的本体语言和外来语言做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思考和实践。拓展水彩画的工具、材料、技法以及表现形式和方法,各种学术观点兼容并蓄,必然能促进水彩画艺术的前进与发展。从传统水彩技法的应用到现代综合材料的实践,无数水彩画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形成了丰富多彩艺术语言。水彩综合材料所带来的机理效果,各种技法的运用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和审美语言,成为艺术家情感和思想表达新的载体。

参考文献:

[1]侯安智.中国当代水彩艺术现状之分析[J].美术观察.

[2]易成功.绘画综合材料中的形式美[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 报. 2009年6月第26卷第6期

[3]郭志刚.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的当代研究[J].西北美术.2006. 4

[4]张萍.综合材料与绘画艺术表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 8

[5]海泽尔哈里森.水彩技法百科全书[M].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1999. 1

水彩画教学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色彩的主要科目;水彩画工具简便,利于普及,适合作为美术学科的色彩基础课,是一门技法技巧性较强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然而,近几年受“高中热”的影响,我校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厌学情绪十分严重。美术在学生心里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加之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正规上过水彩画课,导致学生对水彩画缺乏认识,美术基本功很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水彩画很难很刻苦,不愿上水彩画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妥,不能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内容过难,要求过高,不易理解,甚至受到教师过分的指责、批评、挖苦,导致学生对水彩画学习失去信心,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使水彩画教学无法进行,甚至搁浅。针对学生这种现状,如何做好水彩画教学呢?经过实践探索,我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学来容易”之感

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水彩课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控制难度,调整节奏;先从了解色彩基础知识,掌握水彩颜料的特性入手。通过练习把颜色涂平、加水逐渐变淡、重叠产生混合色,颜料多加水会自然渗化等内容,学生在轻松状态下了解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和加水渗化的特性,同时初步掌握水彩画的关键是时间和水分的把握;然后练习素描淡彩,就是利用铅笔或钢笔在画好素描稿的基础上根据色彩变化规律略施淡彩;最后过渡到水彩画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练习,先临摹再写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水彩画不好学,那么难,不会画了,学生能在自觉不自觉中独立完成较好的作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增强了自信心,感觉到学画容易了。

二、选择练习,给学生创造“画来顺手”之感

课堂练习中,设计几套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画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之后再适当增加习题难度,使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到画起来顺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途径,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选材,参考幼儿读物或儿童连环画等材料,进行色彩临摹,经过大量临摹练习,学生收获很大,不但提高了水彩画表现技法,还提高了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造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工作和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

三、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学来愉快”之感

根据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把作画当成一种快乐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享受。如色彩渗化这一节课中,由于不同颜色在纸面上在水的作用下会自然融合在一起,产生绝妙的变化,色彩鲜艳,趣味无穷;教师只演示基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及绘制要点,通过语言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时并能积极投入到练习中,在练中学生会有成功感,同时遇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实验、练习,每个学生都不厌其烦地画了好多张、好多遍,最后选取几张自己满意的并裁好粘贴在画面上,在剪贴中,学生又进行画面形式美术探究,有的剪成圆形、有的剪成花朵形、有的剪成棱形的等,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能体现出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愉悦心情。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愉悦环境下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增强信心,让学生有“喜获成功”之感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使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免在学习中出现挫折,特别是后进生,总认为自己没有美术方面的天赋,怎么学也不会画,画不好就产生自卑感,所以,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增强信心,经常以“再画一张试试”、“下一张一定能成功”、“你一定行”、“一定能成功”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水彩画技法“撒盐法”一课中,崔凯同学美术基础较差,做了两张均没有撒盐的特殊效果,这时他有些灰心,于是我鼓励他“再画一张试试”,结果第三张画果然成功了,并得了95分,他心里非常高兴,获得了成功感;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的作业不够理想,也纷纷重画,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有了成功感,对学习美术增加了动力,增强了信心。“画无定法”,教学也无固定方法,只要不违反教学原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育机智,把美育渗透、能力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学到知识、练就技能、提高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天祥,赵友萍,著.写生色彩学浅谈[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罗猛省.中韩师范美术教育比较谈[J].中国美术教育,.

[3]青柳三郎,著.白晓彦,申彦奎,译.儿童绘画指导[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水彩画定义: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 绘画作品。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 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 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 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水彩画特征:

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 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由此造成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 种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的区别。

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画产生一种明 澈的表面效果,而水的流动性会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趣。

一、学生现状分析:

1.水彩画班的学员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对水彩画几乎没 有概念。

2.目前水彩画班的学员处于启蒙阶段,学员对本科目的兴趣仅限 于稀奇的态度。

3.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都很弱。

4.学员的年龄、学段、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不同。

因此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水彩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学生对水彩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能够赏析水彩画作品和运用水彩画 工具来表现、传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通过水彩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创 新精神和生没意识。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水彩画的作画工具、材料、常用技巧、观察方法和作画程 序的学习实践,初步掌握水彩画的特性,激发学生对水彩画艺术的兴 趣和爱好,使之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教学难点:

学员了解和掌握水彩画作画的工具与材料、常用技巧、观察方法 和作画过程,并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水彩画写生实践当中。

五、主要工作方法:

1.水彩画学习兴趣培养。

2.色彩理论知识学习。

3.实践训练

(1)通过视频、图片、老师示范直观的展示。

(2)色彩个性分析与示范。

(3)根据教学进度的阶段划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逐步进 行学习。

(4)素描基础训练

六:工作目标:

第一周:兴趣提高、轮廓结构训练、造形能力训练。

第二周:课题《兴趣提高》 重难点:以视频方式了解水彩画特点、作画方式和过程。

第三周:课题《构图的方法与技巧》 重难点:构图因注重大小适中,你能太满、太小、太偏。

第四周:课题《造形能力训练》 重难点:较为为准确的表现出静物的形态 第五周:课题《色彩知识学习》 重难点:不同色彩的视觉感受 第六周:课题《水彩工具的了解与应用》 重难点:了解和应用不同水彩工具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第七周:课题《三大面五大调子》 3 重难点:对三大面五大调子理解及画面表现 第八周:课题《水彩静物临摹一》 重难点:能较为准确的表现出静物的形态和色彩。

第九周:课题《水彩静物临摹二》 重难点:能较为准确的表现出静物的形态和色彩、感受和把握颜 料与水在画面上的应用。

第十周:课题《水彩静物写生一》 重难点:结合色彩理论对色彩的认识——理解——提炼——表 现。

第十一周:课题:

《水彩静物写生二》 重难点:结合色彩理论对色彩的认识——理解——提炼——表 现。

第十二周:课题《水彩静物写生二》 重难点:构图恰当、色彩合理、画面完整、基本无脏、乱、灰的 现象。

彩礼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婚姻消费的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婚姻消费的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如下,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1章 导论 11-34

研究缘起 1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27

婚姻消费研究 12-17

农村彩礼研究 17-26

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26-27

概念界定 27-28

婚姻消费

彩礼 27

嫁妆 27-28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8-30

理论基础——婚姻策略理论 28-30

研究框架 30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30-34

实地研究 30-31

主要的调研方法 31-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2-34

第2章 内容与形式——M村彩礼的现状 34-50

M村概况:地方性知识与话语 34-39

调查地点的选择与概况 34-35

M村婚嫁习俗 35-39

M村彩礼数额 39-41

M村彩礼类型 41-44

彩礼名目由单一走向多元 41-42

由基本生活用品到耐用消费品到奢侈品的出现 42-44

M村彩礼的支付形式 44-47

从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 44-46

全面干折形式的出现与兴起 46-47

M村彩礼的性质 47-50

见面礼:新郎家给新娘的礼物 47

大礼:表达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47-48

上下轿礼:新娘争取财产的手段 48

小结:彩礼的性质变迁特征 48-50

第3章 协商与互动——彩礼中的婚姻策略 50-62

M村彩礼的协商 50-55

彩礼协商的沟通者和调解人——媒人 50-52

彩礼协商的社区情境——彩礼标准 52-54

彩礼协商失败——彩礼返还 54-55

彩礼协商中男方家庭的婚姻策略 55-57

“虚假承诺”:减少彩礼的一次性支付 55-56

“以退为进”:充分显示家庭和家族的物质资本和象征资本 56-57

“高额彩礼”:弥补自身缺陷的策略性选择 57

彩礼互动与协商中女方家庭的婚姻策略 57-59

以男方家庭未满足女方某条件要求男方折现 57-58

“要好”中推脱商量的婚姻策略 58-59

同村“示范效应”的说辞 59

彩礼互动与协商中媒人促成双方婚姻关系的策略 59-62

“避重就轻”:避开或弱化双方矛盾的焦点 60

“两面吹嘘”:夸大双方优点的说话艺术 60-62

第4章 博弈与优势——女方当事人在彩礼协商中话语权增强 62-70

女方当事人在彩礼协商中话语权增强的表现 62-66

彩礼要价:从“无语”到“发声”到“狮子大开口” 62-63

彩礼用途、受益者和支配权与女方当事人话语权的增强 63-64

女方家庭在彩礼议价中的主动权 64-65

择偶标准与女方当事人话语权的增强 65

悔婚的“习俗”与“司法规定”:保护女性 65-66

女方当事人在彩礼协商中话语权增强的原因探析 66-70

女性经济上的独立 66-67

婚姻市场女性资源的短缺 67-68

农村生育观念的`转变 68

姻亲关系重要性的凸显 68-70

第5章 困境与压力——男方家庭彩礼支付问题的凸显 70-78

男方家庭彩礼支付的经济压力 70-73

婚前男方家庭彩礼支付:存与借的交织 70-71

婚后父辈一代的压力:“节衣缩食”的还款之路 71-72

彩礼纠纷:彩礼支付问题的“升级” 72-73

男方家庭彩礼支付的心理压力 73-78

家庭内部:父辈一代的“任务”观念 74-75

社区情境:村民舆论对订婚和结婚年龄的限制 75

同辈群体:“脸面”与“竞争”压力 75-78

第6章 结论与思考——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彩礼 78-85

结论 78-80

彩礼的内容、形式与性质 78

彩礼协商是双方家庭婚姻策略的博弈 78-79

女方当事人话语权的增强加重了男方支付彩礼的困境 79

彩礼变迁和协商中个体本位的凸显 79-80

思考:乡村场域下彩礼存在的意义 80-85

彩礼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80-81

彩礼是婚姻契约、信用的担保 81-83

彩礼是对新婚夫妇的资助 83-85

参考文献 85-91

致谢 91-92

附录1 92-93

附录2 93-95

卷内备考表 95

“星星”的审题指导和相关优作雷抒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写了一首哲理诗《星星》,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文学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都是一个从虚幻浮躁向现实转变的时代。 “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以伦比。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这首诗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迷信权威,而束缚了自己的视野;自以为吸毒无害,结果走向深渊等。那么,《星星》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1、距离产生美。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对人也是这样啊。一个人,在对他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是对恋人),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实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2、透过现象看本质。晶莹、透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3、理想和现实。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我们不是常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我们尚为涉足的现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活后感到的常常是失望。这时,就需要我们用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了。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我们的思维: 1.看待问题的角度。古诗告诫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复杂的现实世界更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以正确地认知世界。从“远”的角度去理解,“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可以联想到“距离产生美”;从近处看,“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则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或把两者结合起来谈“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片面地看待问题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全面辩证才能避免迷信和盲目崇拜,正确认识自我和认知世界。 2.理智与情感。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3.重新认识。我们曾经有过一些认识,如今又有了不同的新发现。比如象牙塔内的腐败,医疗改革中的黑洞等,耀眼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重新认识可让我们找回真正的自我、完美的世界。 4.现象与本质。现实与幻想的差异、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错觉;这也让我们无法真实地认识事物本身存在的缺点和瑕疵。而且,当我们总是仰视时,就会产生崇拜和迷信,以为泥土和垃圾只在地上。星星不发光,只是反射阳光,是“借光”,亮晶晶地让人们以为那光是它自身的,也很有些“狐假虎威”。比如我们怀着憧憬起程,带着梦想拼搏的时候,更多的是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现实与幻想的差异让我们身心疲惫。

题名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3. 撰写 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作者1.作者署名的规范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 2.××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100011)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 [事项 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 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 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 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关键词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正文1.正文规范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 不超过五级。 1.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致谢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