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黄连药理作用的研究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10:19:29

黄连药理作用的研究论文范文

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药理研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 抗病毒作用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抗原虫作用体外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机理 ①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② 抑制钠通道,减慢传导,消除折返。 ③ 抑制钙离子内流。 ④ 抗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 (2)降压作用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 ① 舒张压下降明显,脉压差加大。 ② 无快速耐受现象。 ③ 降压时肢体和内脏容积增加。 作用机理竞争性阻断α-受体,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 (3)正性肌力作用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表现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且强心作用不受利血平、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 作用机理 ① 阻止K+外流。 ② 增加细胞内Ca2+浓度。 ③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④ 降低心肌耗氧量。 解毒作用 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 抗炎、解热 ① 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 ② 解热作用与抑制中枢PO/AH区神经元cAMP的生成有关。 抑制血小板聚集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机理 ① 抑制血小板内TXA2的生成。 ② 抑制血小板膜释放花生四烯酸,并影响其代谢。 ③ 抑制外钙内流。

大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论文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现代研究,导泻利胆保肝,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止血;降脂;利尿,促尿素氮、肌酐排泄。

酒大黄,其泻下作用稍缓,善清上焦血分热毒。常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胸中烦热等证

农村田间生长的“土大黄”,它的作用强大,很多人却把它当杂草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70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大黄这种药材,公元前144年大黄开始运往国外,近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黄主要出口国。青海出产的大黄又是全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出产历史悠久,以质量好、产量高和疗效佳驰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达50万公斤。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大黄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藏语叫“君木扎”。青大黄生长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寒地带,在高山灌丛和山坡草地常见,喜凉爽潮湿气候和疏松肥沃土壤。茎直立且中空,茎节膨大,平滑无毛,叶似蓖麻,每年4月发芽,6月抽茎,7月开花,9月结籽。青海大黄共有7种,其中最为名贵且产量特高的:一种是掌叶大黄,叶面呈手掌形状,茎高105-3米,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排列成圆锥花序;另一种是唐古特大黄,是掌叶大黄的变种,叶片深裂成鸡爪状,也叫鸡爪大黄,花淡黄色。这两种大黄在果洛、玉树、海南、海北、黄南五州分布较多,五十年代最高年产量达到80万公斤。现在果洛州人工栽培大黄面积已达4万亩,年产量50万公斤。其它地方亦栽培很多。大黄是一味十分重要的中药,同时也是藏医、蒙医常用的良药。大黄以其根茎入药,根茎肥大粗壮,呈萝卜形,表面呈棕褐色,内部为黄色,故名为“大黄”。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含有两种相反的成分———蒽醌衍生物的甙类和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前者能刺激肠蠕动而导致泻下,后者有收敛作用而能止泻。它在生用、大量、短煎的情况下有泻下性能,但在制用、小量、久煎的情况下,泻下性能减弱,同时出现止泻性能。据药理实验,大黄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泻火凉血、利胆退黄、行瘀破积、降压止血之功效。大黄还可以作染料、香料和酿酒工业的配料。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都可种植。青海地广人稀,日照强烈,气候特别适宜栽培大黄,潜力极大。将军之药——大黄如果说中医学理论是世界医学宝库里的一笔瑰丽的财富,那么中药材便是这笔财富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应许多读者朋友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陆续为大家介绍一些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中药材。现在,就让我们的专家带领大家进入这神奇的中药材世界。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千金方》称大黄为锦文大黄;《吴普本草》称大黄为黄良、火参、肤如;李当之《药录》称其为将军;而《中药材手册》则称之为川军。

黄芪总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及蒙古等地。质量以栽培的蒙古黄芪为好。功效:味甘,性微温。有补气固表、利尿、托疮排脓、生肌等功能。用于治疗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病症。用量9--30g。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疮排脓生肌宜生用。为《神农本草经》上品,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药理作用:1、调节棉衣功能:黄芪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役和体液免疫军邮调剂作用。(黄芪多糖、黄芪皂苷)2、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黄芪能明显延长人肺二倍体细胞及人胚肾细胞的寿命;黄芪多糖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抗疲劳、抗低压和中毒性缺氧,抗高温、低温等。3、对实验性肾炎及肝炎有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及黄芪粉能减轻各种实验性肾炎引起的肾脏病变;黄芪煎剂、多糖及皂苷能减轻四氯化炭、内毒素及半乳糖等引起的肝损伤。4、抗心肌缺血作用:黄芪总皂苷能使离体心脏的功能和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小妹我刚刚才学过黄芪,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本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强能量,抗疲劳,抗突变,保肝,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芪多糖(APS)能使小白鼠吞噬绵羊红细胞百分率及指数明显增强。进一步分离黄芪多糖得到3种单体多糖:123,分别进行实验,结果是多糖1能增加脾重量及细胞数,但抑制脾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2与1相似但较弱,多糖3没有作用。黄芪皂苷能促进淋巴结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形成。黄芪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玫瑰花结的形成。黄芪多糖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GE2的释放,但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环氧化酶抑制布洛芬则明显抑制PGE2和TNF的释放,对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可以提示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对体液免疫作用黄芪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黄芪在体液免疫,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多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理活性。其抗病毒的原理之一可能是提高患者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正常人服用黄芪全草浸膏片后IgE3显著增加。黄芪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总补体活性。对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有诱生作用,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对免疫抑制剂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具有双向作用的免疫调节剂。黄芪多糖是黄芪中免疫活性较强的一类物质它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脾及胸腺重量,溶血素,血凝素以及脾细胞总数及空斑形成细胞测定看出,黄芪多糖,红芪多糖均能对环磷酸胺或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完全及部分对抗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黄芪可促进体细胞免疫功能。其增强人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是由于部分地降低了抑制性T细胞活性的结果。黄芪多糖可通过调节含量以及促进磷脂酰肌醇代谢,进而提高创伤后活化T淋巴细胞内IL-2mRNA及IL-2RmRNA的基因转录表达,这可能是黄芪多糖纠正创伤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机理之一。黄芪对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IgG亚类的产生有关。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黄芪可保护靶细胞抵抗T细胞活性,但其程度不如对T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强。它提高的NK细胞活性效果是通过诱导淋巴细胞产生Ⅱ型干扰素介导素。因而认为NK细胞可能是T细胞的前体细胞,黄芪对NK细胞的影响同它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是一致的。对诱生干扰素的影响黄芪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包括自身诱生、促进诱生和活性发挥等3个方面。黄芪自身有一定的抗肿瘤的作用,黄芪多糖(5mg/kg)与IL-2/LAK的抗肿瘤作用相似,对IL-2/LAK的抗肿瘤效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2 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1对细胞代谢的影响通过观察人胎肾细胞,人胎肺二倍体细胞及小鼠肾细胞在含黄芪的营养液中生长发现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小鼠水煎液及正常人服用黄芪干浸膏片后,血浆CAMp含量均明显提高。小鼠SC黄芪注射液,可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和多核白细胞数。黄芪还能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成熟过程,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对体外培养肝细胞,黄芪能促进RNA及蛋白质合成,提示其能延长细胞寿命,增强细胞代谢推迟老化。 2 对核酸代谢的影响 黄芪多糖(ASP)抑制游离RN-ase的活力的程度是:肾<肝<肺<脾,此结果应用平衡反应的相对增加速度来解释,APS的作用在低RI组织表现显著。黄芪对人肺二倍体细胞的RNA代谢有抑制作用,黄芪煎剂可显著促进骨髓造血细胞DNA的合成,加快有核细胞分裂过程。黄芪皂苷能使再生肝DNA含量明显增加,黄芪多糖对DNA的代谢无明显的影响。 3 对内环核苷酸的影响 黄芪煎剂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的内环核苷酸(cAMP和Cgmp)的含量而它对各器官的影响是不同的;给药对cAMP升高,cGMP下降;肝脏则与之相反;而脾脏内均增加。进一步实验表明,黄芪对cAMP的影响是由于其抑制了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PDE)而引起的。 4 对蛋白质及其它代谢的影响 给小鼠用黄芪煎剂连续灌胃10天,能显著增加H-亮氨酸掺入血清、肝脏蛋白质的速率,而对蛋白质的含量无影响,即黄芪可促进小鼠血清和蛋白质更新,并认为其中的多糖很可能是促进蛋白质更新的有效成分。黄芪皂苷100g/kg灌胃也有类似作用。黄芪对胰岛素性低血糖动物,有升高血糖水平的趋势,但提高幅度较小。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 对心脏的作用 黄芪水煎剂对离体蛙心无明显作用,醇提液可使离体蛙或蟾蜍心脏收缩增强,振幅明显扩大,大剂量时则产生抑制。因此黄芪皂苷可能是通过NA、K-ATP酶实现强心作用的。据报道,黄芪能使人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及琥珀酸脱氢酶含量有不同的增高。以上提示黄芪具有钙拮抗作用,可减少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CA内流量,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继发性CA损伤,且对细胞中病毒RNA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显示了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但单剂量黄芪对CVB3性心肌炎没有预防作用。黄芪皂苷对心肌有正性肌力的作用,与强心苷类药物相似。实验证明:黄芪总皂苷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犬的心脏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黄芪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能是强心作用机制之一。黄芪苷Ⅳ注射液是非洋地黄类的有效正性肌力药物。 2 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黄芪有扩张血管和扩张冠脉作用。故认为其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而与心脏并无依存关系,与组织胺释放或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也无关系。说明黄芪对血压的影响同中枢神经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肌肽释放酶-肌肽系统,以及羟脯氨酸等方面均有关系。黄芪的降压成分曾认为系一碱性物质,但后来发现黄芪属植物根含有氨基丁酸,其含量高低与降压作用强弱几乎完全平行,故认为是降压有效成分。在血管效应方面,氨基丁酸并不能完全代表黄芪。黄芪能不同程度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游走与增殖,有利于促进血管生成过程。膜荚黄芪中的黄芪皂苷ⅡⅢⅣ等皂苷类及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孵化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膜荚黄芪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重要机理,黄芪对人红细胞膜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能是保护人红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攻击。4 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1 抗疲劳作用 黄芪多糖250mg/kg、500mg/kg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和氢化可的松所致“阳虚”小鼠,常温游泳时间均有显著延长作用,并增加应激状态下小鼠肾上腺重量。黄芪提取液对游泳应激状态下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肾上腺重量和肾上腺皮质细胞内类脂质空泡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作用。两侧颈动脉结扎所致的脑缺氧,均有显著对抗作用,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2 耐低温、高温作用 黄芪多糖250mg/kg、5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增强正常小鼠、饥饿小鼠和氢化可的松处理的小鼠的耐低温作用,使生存时间明显提高;但无明显耐高温作用。抗辐射作用黄芪总黄酮对这种辐射所致的免疫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黄芪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性及清除自由基作用,使免疫细胞避免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有关,同时黄芪总黄酮可能还具有改变免疫细胞能量代谢和促进淋巴细胞分裂的功能。5 抗衰老作用长期服用黄芪对预防老年性动脉硬化,改善衰老的肺功能有一定的意义。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成活至52代,而含黄芪制取液的培养细胞成活至77代,用药组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与对照组细胞的衰老变比规律基本相同,但其改变程度轻,变化速率相对缓慢,特别是用药组细胞之高尔基复合体特别发达,虽然细胞已衰老而它们却不甚衰老。研究证明黄芪有延寿的良好效应,以其作为抗衰益寿的药物,值得高度重视和开发。6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血清白蛋白有明显升高,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并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丝的血运,对阴囊水肿和腹水亦有明显减轻作用,给药组动物的饮食和精神状态亦较对照组好;黄芪能显著减少尿中蛋白的量;病理观察亦证明,黄芪组病变减轻,对肾炎的这种阻抑作用可能与黄芪增强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态有关。黄芪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减轻自发狼疮小鼠的肾脏病变。7 保肝作用黄芪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两种黄芪苷ASI和SK能对抗D-半乳糖胺和醋氨酚引起的肝损伤,黄芪苷是黄芪抗肝毒损伤的有效成分,其机理除抗生物氧化外,尚与代谢调节有关。另有研究认为,黄芪对防止肝纤维化有一定作用。8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黄芪可维持数小时的镇静作用。小鼠饮用30%黄芪水煎液15天,有加强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实验表明黄芪有利于小鼠大脑对信息的贮存作用9 对平滑肌的作用5%和10%黄芪煎液可使在体兔肠管紧张度明显增加,蠕动变慢,振幅增大;对兔离体肠管、子宫则有抑制作用。黄芪皂苷能使豚鼠离体回肠的张力下降。10 激素样作用黄芪浸膏中黄芪内酯和黄芪固醇对大鼠、小鼠体重、提肛肌或肾脏等重量均无明显影响,表明无同化激素或雄性激素样作用。11 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对结核菌感染有明显对抗作用;而已发现其它成分如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等具有显著抗滤泡生口腔炎病毒的作用。动物及传化细胞实验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小鼠乳鼠体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感染过程有一定的阻断作用。黄芪对体外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a-活血链球菌、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参考用法和用量1、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饮水。禽每只用药(1kg可供10000~20000只用药);预防用药量减半,治疗用量,马、牛等大畜每头用药2~6g(1kg可供 160~500头用药);羊、猪等中畜每头用药。2、黄芪多糖流浸膏稀释饮水。治疗用量,禽每只用药(1kg可供5000~10000只用药)。预防用药量减半。3、黄芪中药细粉拌料饲喂,治疗用量,禽,羊、猪5~15g,兔2~5g,预防用药量减半。

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强能量,抗疲劳,抗突变,保肝,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黄芪多糖具有降血脂,即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等。黄芪甲苷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的作用,可降低肾皮质和血清中的AGEs,显示黄芪甲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并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还有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肥大的作用。在黄芪甲苷中加入适当辅料,可制成口服制剂,它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黄耆 (同芪) 性味:甘温 功能:(1)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2)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 (3)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 (4)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 主治: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性状:皮黄肉白坚实者良。 炮制:入补中药,捶扁蜜炙,达表生用。 配伍:茯苓为使,恶龟甲、白藓皮,畏防风。 备注:1. 「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丹溪云:黄耆大补阳虚自汗,若表虚有邪发 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 2. 「温三焦,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 ,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补中即所以固表也。 (3)「生血生肌」:气能生血,血充则肉长,经云:血生肉。 (4)「排脓内托,疮痈圣药」:毒气化则成脓,补气,故能内托,痈疽不能 成脓者死不治,毒气盛而元气衰也,痘症亦 然。 (5)新安汪机治痘症虚寒不起,用四君子汤加黄耆、紫草多效。悟曰:白术 燥湿,茯苓渗水,宜痘浆之不行也,乃减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 ,因名保元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汤。 (6)王好古曰黄耆实卫气是表药,益脾胃是中州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元 是里药。 (7)黄耆一两、当归两钱,名补血汤,气药多而云补血者,气能生血又有当 归为引也。 (8)表旺者不宜用,阴虚者宜少用,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也。 (9)或曰:补肾及治崩带淋浊宜盐水浸炒,昂按:此说非也,前证用黄耆非 欲抑黄耆使入肾也,取其补中升气,则肾受荫而带浊崩淋自止。即日华 气盛自无陷下之忧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补彼经而益及此 经者之类是也。 (10)「畏防风」:东垣曰:黄耆加防风其功亦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

黄芪的药理研究论文

黄芪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补益佳品,其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提高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强心降压,延缓自然衰老的速度。但黄芪性偏温,怕热、牙痛、咽喉痛的人不宜单独服用。

服用方法:生黄芪10克、大枣5枚煎汤饮用,如有以上内热症状,可加太子参或玄参10克同煎。

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气血亏虚疮疡等疾病。化学成分如图:

摘要: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也是一味较为普遍的中药药材,具有利水消肿、保肝降压、消炎抗菌、活血生肌等作用。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黄芪进行中医治疗,直到现在,黄芪仍然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本文就主要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黄芪的化学成分,并分析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黄芪;化学成分;药理;中医临床;作用由于黄芪在医学临床中表现出多种药理作用,具有非常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因此这种传统的中药药材受到了世界医学的广泛关注。不但我国的医药学学者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部分医药学专家也在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黄芪本身含有多种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皂苷类以及其他多种微量元素。正因为如此,黄芪才能在医药学临床中体现出广泛的药用价值。以下笔者就结合现有的研究文献,来对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简单归纳和分析,以供参考。1、黄芪的简单概述中药学中所指的黄芪,主要是指黄芪这种植物的根经过晾晒后所得到的干燥根。一般多为蒙古黄芪的根或者是膜荚黄芪的根。野生的黄芪主要生长在我国的蒙古、华东、华北和西北等地区,但是因为黄芪的药用价值很高,目前我国全国各地都有黄芪的人工栽培种植。

本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强能量,抗疲劳,抗突变,保肝,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芪多糖(APS)能使小白鼠吞噬绵羊红细胞百分率及指数明显增强。进一步分离黄芪多糖得到3种单体多糖:123,分别进行实验,结果是多糖1能增加脾重量及细胞数,但抑制脾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2与1相似但较弱,多糖3没有作用。黄芪皂苷能促进淋巴结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形成。黄芪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玫瑰花结的形成。黄芪多糖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GE2的释放,但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环氧化酶抑制布洛芬则明显抑制PGE2和TNF的释放,对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可以提示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对体液免疫作用黄芪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黄芪在体液免疫,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多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理活性。其抗病毒的原理之一可能是提高患者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正常人服用黄芪全草浸膏片后IgE3显著增加。黄芪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总补体活性。对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有诱生作用,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对免疫抑制剂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具有双向作用的免疫调节剂。黄芪多糖是黄芪中免疫活性较强的一类物质它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脾及胸腺重量,溶血素,血凝素以及脾细胞总数及空斑形成细胞测定看出,黄芪多糖,红芪多糖均能对环磷酸胺或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完全及部分对抗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黄芪可促进体细胞免疫功能。其增强人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是由于部分地降低了抑制性T细胞活性的结果。黄芪多糖可通过调节含量以及促进磷脂酰肌醇代谢,进而提高创伤后活化T淋巴细胞内IL-2mRNA及IL-2RmRNA的基因转录表达,这可能是黄芪多糖纠正创伤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机理之一。黄芪对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IgG亚类的产生有关。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黄芪可保护靶细胞抵抗T细胞活性,但其程度不如对T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强。它提高的NK细胞活性效果是通过诱导淋巴细胞产生Ⅱ型干扰素介导素。因而认为NK细胞可能是T细胞的前体细胞,黄芪对NK细胞的影响同它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是一致的。对诱生干扰素的影响黄芪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包括自身诱生、促进诱生和活性发挥等3个方面。黄芪自身有一定的抗肿瘤的作用,黄芪多糖(5mg/kg)与IL-2/LAK的抗肿瘤作用相似,对IL-2/LAK的抗肿瘤效应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2 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1对细胞代谢的影响通过观察人胎肾细胞,人胎肺二倍体细胞及小鼠肾细胞在含黄芪的营养液中生长发现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小鼠水煎液及正常人服用黄芪干浸膏片后,血浆CAMp含量均明显提高。小鼠SC黄芪注射液,可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和多核白细胞数。黄芪还能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成熟过程,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对体外培养肝细胞,黄芪能促进RNA及蛋白质合成,提示其能延长细胞寿命,增强细胞代谢推迟老化。 2 对核酸代谢的影响 黄芪多糖(ASP)抑制游离RN-ase的活力的程度是:肾<肝<肺<脾,此结果应用平衡反应的相对增加速度来解释,APS的作用在低RI组织表现显著。黄芪对人肺二倍体细胞的RNA代谢有抑制作用,黄芪煎剂可显著促进骨髓造血细胞DNA的合成,加快有核细胞分裂过程。黄芪皂苷能使再生肝DNA含量明显增加,黄芪多糖对DNA的代谢无明显的影响。 3 对内环核苷酸的影响 黄芪煎剂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的内环核苷酸(cAMP和Cgmp)的含量而它对各器官的影响是不同的;给药对cAMP升高,cGMP下降;肝脏则与之相反;而脾脏内均增加。进一步实验表明,黄芪对cAMP的影响是由于其抑制了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PDE)而引起的。 4 对蛋白质及其它代谢的影响 给小鼠用黄芪煎剂连续灌胃10天,能显著增加H-亮氨酸掺入血清、肝脏蛋白质的速率,而对蛋白质的含量无影响,即黄芪可促进小鼠血清和蛋白质更新,并认为其中的多糖很可能是促进蛋白质更新的有效成分。黄芪皂苷100g/kg灌胃也有类似作用。黄芪对胰岛素性低血糖动物,有升高血糖水平的趋势,但提高幅度较小。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 对心脏的作用 黄芪水煎剂对离体蛙心无明显作用,醇提液可使离体蛙或蟾蜍心脏收缩增强,振幅明显扩大,大剂量时则产生抑制。因此黄芪皂苷可能是通过NA、K-ATP酶实现强心作用的。据报道,黄芪能使人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及琥珀酸脱氢酶含量有不同的增高。以上提示黄芪具有钙拮抗作用,可减少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CA内流量,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继发性CA损伤,且对细胞中病毒RNA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显示了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但单剂量黄芪对CVB3性心肌炎没有预防作用。黄芪皂苷对心肌有正性肌力的作用,与强心苷类药物相似。实验证明:黄芪总皂苷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犬的心脏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黄芪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能是强心作用机制之一。黄芪苷Ⅳ注射液是非洋地黄类的有效正性肌力药物。 2 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黄芪有扩张血管和扩张冠脉作用。故认为其降压作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而与心脏并无依存关系,与组织胺释放或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也无关系。说明黄芪对血压的影响同中枢神经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肌肽释放酶-肌肽系统,以及羟脯氨酸等方面均有关系。黄芪的降压成分曾认为系一碱性物质,但后来发现黄芪属植物根含有氨基丁酸,其含量高低与降压作用强弱几乎完全平行,故认为是降压有效成分。在血管效应方面,氨基丁酸并不能完全代表黄芪。黄芪能不同程度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游走与增殖,有利于促进血管生成过程。膜荚黄芪中的黄芪皂苷ⅡⅢⅣ等皂苷类及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孵化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膜荚黄芪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重要机理,黄芪对人红细胞膜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能是保护人红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攻击。4 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1 抗疲劳作用 黄芪多糖250mg/kg、500mg/kg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和氢化可的松所致“阳虚”小鼠,常温游泳时间均有显著延长作用,并增加应激状态下小鼠肾上腺重量。黄芪提取液对游泳应激状态下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肾上腺重量和肾上腺皮质细胞内类脂质空泡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作用。两侧颈动脉结扎所致的脑缺氧,均有显著对抗作用,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2 耐低温、高温作用 黄芪多糖250mg/kg、5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增强正常小鼠、饥饿小鼠和氢化可的松处理的小鼠的耐低温作用,使生存时间明显提高;但无明显耐高温作用。抗辐射作用黄芪总黄酮对这种辐射所致的免疫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黄芪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性及清除自由基作用,使免疫细胞避免脂质过氧化的损伤有关,同时黄芪总黄酮可能还具有改变免疫细胞能量代谢和促进淋巴细胞分裂的功能。5 抗衰老作用长期服用黄芪对预防老年性动脉硬化,改善衰老的肺功能有一定的意义。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成活至52代,而含黄芪制取液的培养细胞成活至77代,用药组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与对照组细胞的衰老变比规律基本相同,但其改变程度轻,变化速率相对缓慢,特别是用药组细胞之高尔基复合体特别发达,虽然细胞已衰老而它们却不甚衰老。研究证明黄芪有延寿的良好效应,以其作为抗衰益寿的药物,值得高度重视和开发。6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血清白蛋白有明显升高,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并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丝的血运,对阴囊水肿和腹水亦有明显减轻作用,给药组动物的饮食和精神状态亦较对照组好;黄芪能显著减少尿中蛋白的量;病理观察亦证明,黄芪组病变减轻,对肾炎的这种阻抑作用可能与黄芪增强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态有关。黄芪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减轻自发狼疮小鼠的肾脏病变。7 保肝作用黄芪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两种黄芪苷ASI和SK能对抗D-半乳糖胺和醋氨酚引起的肝损伤,黄芪苷是黄芪抗肝毒损伤的有效成分,其机理除抗生物氧化外,尚与代谢调节有关。另有研究认为,黄芪对防止肝纤维化有一定作用。8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黄芪可维持数小时的镇静作用。小鼠饮用30%黄芪水煎液15天,有加强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实验表明黄芪有利于小鼠大脑对信息的贮存作用9 对平滑肌的作用5%和10%黄芪煎液可使在体兔肠管紧张度明显增加,蠕动变慢,振幅增大;对兔离体肠管、子宫则有抑制作用。黄芪皂苷能使豚鼠离体回肠的张力下降。10 激素样作用黄芪浸膏中黄芪内酯和黄芪固醇对大鼠、小鼠体重、提肛肌或肾脏等重量均无明显影响,表明无同化激素或雄性激素样作用。11 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对结核菌感染有明显对抗作用;而已发现其它成分如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等具有显著抗滤泡生口腔炎病毒的作用。动物及传化细胞实验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小鼠乳鼠体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感染过程有一定的阻断作用。黄芪对体外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a-活血链球菌、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参考用法和用量1、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饮水。禽每只用药(1kg可供10000~20000只用药);预防用药量减半,治疗用量,马、牛等大畜每头用药2~6g(1kg可供 160~500头用药);羊、猪等中畜每头用药。2、黄芪多糖流浸膏稀释饮水。治疗用量,禽每只用药(1kg可供5000~10000只用药)。预防用药量减半。3、黄芪中药细粉拌料饲喂,治疗用量,禽,羊、猪5~15g,兔2~5g,预防用药量减半。

中药黄芪药理研究论文

【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 羟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皂甙Ⅰ、Ⅴ、Ⅲ( astragalosideⅠ、Ⅴ、Ⅲ) 。【性味】 性温,味甘。【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主治】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5、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6、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7、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8、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10、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13、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黄芪根中分得β-谷甾醇、亚油酸主亚麻酸。最近从中分离得12种结晶成分,以及21种氨基酸和1个结晶成分D-β-天冬素(D-β-Asparagine),还证明含有β -谷甾醇、胡萝卜甙、二十九烷、胆碱和蔗糖等。又提到一种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黄芪多糖(Astragalan),经水解后证明它是葡萄糖与阿拉伯糖的多聚体,分子量在2万以下。山西医学院分析了本品中微量成分硒的含量为~。

dimethoxyisoflavane。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这对于将黄芪作为体外添加剂在辅助生育技术方面(如人工授精、体外授精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糖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芪多糖也因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衰老方面有较强的活性而备受关注。HPLC法是近年来被用于定量测定。因其良好的分离功能而被应用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本文就黄芪的分类及产地,鉴别;化学成分;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测定方法;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几方面作综综述如下。 黄芪的产地及分类在黄芪的本草考证一文中称,从历代本草有关黄芪产地的记述中可看出自南北朝名医别录起,黄芪的地道产地随朝代的变换而变迁,初始产于四川中部、北部,陕西的西南部及甘肃南部,唐代移到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南部,宋代黄芪产地移到山西中部,到清朝后期,黄芪地道产地扩展到内蒙,直到民国中期才扩展到东北三省。黄芪的品种繁多,主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此外还有东俄洛黄芪、毛果金翼黄芪、单蕊黄芪、无毛东俄洛黄芪、梭果黄芪、多化黄芪等。黄芪药材的鉴别;我国黄芪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一般的鉴别药材方法为:根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厘米,表面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而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习称金井玉栏;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为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含有多糖、甙类、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膜荚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甙、蔗糖、膜荚黄芪总甙、熊竹素、胆碱、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氨基酸、苦味素、粘液质。内蒙古黄芪的主要成分糖:芒柄花黄素、毛蕊异黄酮、亚油酸、亚麻酸、甜菜碱、烟酸、淀粉酶等。黄芪多糖的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水煮醇沉法:称取黄芪饮片,加水、8、6倍量,’分别煮沸1小时、40分钟。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1:1(1克生药相当于1毫升),加3倍量的95%乙醇沉淀,放置12小时以上,离心,沉淀蒸干。加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再加3倍量95%乙醇沉淀,冷藏后离心,沉淀物蒸干。超滤法:称取黄芪饮片,加水倍量,煎煮时间同上法,合并两次滤液,冷藏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中空纤维超滤后,截留分子量6000以上的药液,浓缩至1:1加3倍量95%乙醇沉淀,以下同上法。微波技术提取法:用微波技术将黄芪用石油醚、乙醚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0%的乙醇提取除去所含单糖、低聚糖等干扰成分后,再放入MCL-3型连续微波反应器中连续以水回流提取20分钟,调整功率,减压浓缩至一半体积,加入活性碳、脱色、过滤,滤液加入95%乙醇溶液醇含量80%,静置过夜,过滤,残渣用乙醚、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即得。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苯酚-硫酸法对照品的溶液的制备 取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的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0ml,置250ml量瓶中,加30%硫酸锌溶液5ml,在水浴中加热5分钟后,在振摇下立即加入亚铁氰化钾试液5ml,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取初滤液,取续滤液25ml,置5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2%苯酚溶液,硫酸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5.黄芪多糖得药理作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功能和明显的碳离廓清作用和明显增加脾重量。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对多种实验型肿瘤油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与IL-2/LAK抗肿瘤作用相似,并对IL-2/LAK有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二者配伍应用可明显提高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二者合并进行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提示二者均具有抵抗鼠脾NK细胞活性和IL-2产生能力下降的作用。说明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对创伤感染的影响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创伤的药理实验表明,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CE2的释放,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与环氧化酶抑制剂布洛芬合用,既增强了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又明显抑制PGE2,TNF的IL-1的分泌。由此可见,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保护作用张艳等人发现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又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对抗四氯化碳和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对二者引起的小鼠病理组织改变又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血糖的调节作用APs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它能是葡萄糖负荷的小鼠血糖明显降低,也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应,而且它还能明显对抗苯乙双胍引起的小鼠实验性低血糖。但是它对胰岛素性低血糖无明显影响。6 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 治疗糖尿病 黄芪多糖具有益气固本、通脉降糖之功效。本品对诸病引起的神疲乏力、心悸、胸闷、腿肿的临床症状又明显的改善作 用。治疗肝炎 张凤翎等用黄芪多糖治疗肝炎结果表明。口服黄芪多糖患者,E抗原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对鸡喉气管炎的治疗作用 郎景华等人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5万余只3个月以上的患鸡喉气管炎,连用2-3天,治愈率在以上。

黄芪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补益佳品,其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明显提高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强心降压,延缓自然衰老的速度。但黄芪性偏温,怕热、牙痛、咽喉痛的人不宜单独服用。

服用方法:生黄芪10克、大枣5枚煎汤饮用,如有以上内热症状,可加太子参或玄参10克同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