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国第一名博士论文答辩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5 07:09:20

中国第一名博士论文答辩题目

后来他发展的非常的不错,他成为我国的一名科学家,并且帮助我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现在他经常出去旅游,每天过得非常的幸福。

2000年6月30日 星期五 我国首批武术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沪举行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国武协消息,我国首届武术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博士研究生程大力、周伟良、田金龙相继进行了答辩。 他们的论文题目依次为《少林武术通考》、《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和《太极劲的技理研究》。 答辩委员会由武术家蔡云龙教授、体育史学家周西宽教授等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27日和28日,专家和学者认真审阅了博士生的论文,针对论文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答辩人虚心听取专家见解,从中吸取营养,认真、严谨地回答了提出的问题。 据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邱丕相教授介绍,1981年获准率先设立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上海体院,1996年又经国务院专家组批准设立武术博士学位授予点。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武术博士学位授予点。这标志着武术教育和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武术硕士、博士学位的设置,使武术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对武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体院已培养武术硕士生近40人,招收武术博士生11人,其中还有来自台湾和澳门的两名同学。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武术研究院院长、上海体育学院客座教授李杰,应聘担任本届答辩委员会委员。他在答辩会之余,与上海体院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就21世纪武术发展问题进行专题座谈。他鼓励研究生发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把科研与实际结合起来,为武术改革和发展服务。

在现如今我们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高学历,这样在踏入社会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在考入大学本科毕业后还能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很多人心里都觉得博士生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称号。那么我们国家第一位博士,你知道是谁吗?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故事主人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博士,拿着编号1的博士证书,那么现如今发展怎么样了呢?

一、第一个拿到博士证书的人

在1982年,我们国家第一次举行了博士论文答辩。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答辩。而在当时去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博士生们也个个都是来头不小。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想想也能知道在场的博士生必定是我们国家的人才。而在当时第一个拿到博士证书的人就是马中骐,钱三强亲自为他签发了博士证书,并且博士证书的编号为“10001”。所以说这个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博士证书,现如今,这本博士证书还被收藏在了国家博物馆里。

二、马中骐的博士路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我们都知道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在当时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还没能像现如今这么完善。但那个时候,马中骐就对知识非常向往,在1956年的时候,16岁的马中骐凭借着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考进了兰州大学学习物理系。马中骐从小就有一个学习科学,为祖国报效的心愿。所以在兰州大学,即便是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在兰州大学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而在兰州大学毕业之后,他就留在了那里教书,这一教就是三年的时光。

而在教书的过程当中,马中骐又一次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的学习过程当中马中骐也是保持着非常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随后再由于我国当时的大环境,他又回到了兰州做劳动。可即便是在兰州做劳动的时间,马中骐仍然是利用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读书学习。而在后来马中骐就再次的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并且在1982年的时候参加了我国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

三、为国奉献的人才

在马中骐拿到博士证书之后,他就积极地投身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工作当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而且他还被国家评为了“博士导师”,也足以见得马中骐对我们国家的贡献。在2005年的时候,马中骐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于是他就从他所在的职位上退了下来。即便是不在工作了,马中骐仍然没有放弃学习。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为祖国做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结语:作为我们国家第一位博士生,确实是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马中骐一生都在不断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后来这个博士成功的进入了我国的中科院,为我国的科学发展默默的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第一名博士论文答辩现场

他过得很好,并且一直在为国家服务,他本人的学术造诣非常高并且做出了巨大成就。

他如今发展的非常不错,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有非常多的学术研究和成果,并且他的收入非常可观,也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他也还在不断的继续学习,过得非常开心幸福。

他现在过得很好,有了自己的事业,娶了一位比较贤惠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孩子,他每年都会去旅游。

欣赏博士。导师是博士路上的师傅,懂得博士看不到的知识世界,导师也欣赏博士。

我国第一批博士生论文答辩结果

该博士学识渊博,具有进取心,在工作后不断专业,目前是被业内尊敬的泰斗级人物。

在现如今我们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高学历,这样在踏入社会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在考入大学本科毕业后还能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很多人心里都觉得博士生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称号。那么我们国家第一位博士,你知道是谁吗?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故事主人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博士,拿着编号1的博士证书,那么现如今发展怎么样了呢?

一、第一个拿到博士证书的人

在1982年,我们国家第一次举行了博士论文答辩。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答辩。而在当时去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博士生们也个个都是来头不小。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想想也能知道在场的博士生必定是我们国家的人才。而在当时第一个拿到博士证书的人就是马中骐,钱三强亲自为他签发了博士证书,并且博士证书的编号为“10001”。所以说这个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博士证书,现如今,这本博士证书还被收藏在了国家博物馆里。

二、马中骐的博士路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我们都知道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在当时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还没能像现如今这么完善。但那个时候,马中骐就对知识非常向往,在1956年的时候,16岁的马中骐凭借着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考进了兰州大学学习物理系。马中骐从小就有一个学习科学,为祖国报效的心愿。所以在兰州大学,即便是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在兰州大学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而在兰州大学毕业之后,他就留在了那里教书,这一教就是三年的时光。

而在教书的过程当中,马中骐又一次凭借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的学习过程当中马中骐也是保持着非常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随后再由于我国当时的大环境,他又回到了兰州做劳动。可即便是在兰州做劳动的时间,马中骐仍然是利用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读书学习。而在后来马中骐就再次的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并且在1982年的时候参加了我国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

三、为国奉献的人才

在马中骐拿到博士证书之后,他就积极地投身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工作当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而且他还被国家评为了“博士导师”,也足以见得马中骐对我们国家的贡献。在2005年的时候,马中骐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于是他就从他所在的职位上退了下来。即便是不在工作了,马中骐仍然没有放弃学习。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为祖国做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结语:作为我们国家第一位博士生,确实是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马中骐一生都在不断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现在过得很好,有了自己的事业,娶了一位比较贤惠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孩子,他每年都会去旅游。

中国古代的时候,就有“学士”、“硕士”、“博士”等称谓,不过它们在过去只是一种身份和官职的象征。国家正式将上述三种称谓作为“学术称号”授予院校毕业生,还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1915年, 民国政府曾经颁布了《特别教育纲要》,在这份纲要里面规定:学校可授予学员学士、硕士或博士的称号。

二十年后,南京国民政府也颁布了相应的学位管理办法。但是在那个时候,从未授予任何一人“博士学位”。 中国第一位博士,还要等到1982年才会出现,那时这位博士已经43岁了。

这位博士曾经是一名北京大学物理专业的研究生,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他第二次参加考研,选择了从前最喜欢的物理专业。

因为专业基础打得牢实,所以他很快就通过考试,进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按照正常的学制计划,他本应在1984年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证书。

不过,最后他被破格允许提前毕业,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马中骐。 那么,马中骐到底是怎样当上中国第一位博士的,他又为什么考了两次研究生呢?

1940年,马中骐出生于中国上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年仅16岁的他就考进了兰州大学。后来他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劳动,毕业以后成了学校里面的助教。

马中骐在 24岁时考进了北大物理系,师从物理学家胡宁。不料书还没读完,物理教研室就解散了 ,于是他只能重返兰州大学任教。

马中骐白天跟着学生们一起下农村,晚上才有机会读书。出于对物理学的热爱,即便条件艰苦、前途渺茫,马骐依旧没有放弃对理论物理学知识的研究。

平时,马中骐会趁晚上钻进学校的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有时也会委托身在北京的朋友,帮忙找来国外新出的学术论文,用一台旧上的打印机,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

有一次,马中骐为了打印一篇论文,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一切皆是出于本身对物理这门科学的热爱,马中骐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

时间来到1978年,当马中骐听说国家要恢复高考时,心中又重新燃起了求学的希望。然而他当时已经 38岁,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年龄。

就在马中骐以为机会将与自己再一次失之交臂时, 临到开考前的50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有一天,他忽然看见当地报纸上刊载的一条消息,说是国家把参考人员的年龄放宽到了40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马中骐才成功报名,第二次参加了考研。不过,这个时候留给马中骐准备的时间也并不多了。

不过这些年来,马中骐一直把理论物理书当成精神食粮,没日没夜地阅读,所以这场考试对他来说完全是驾轻就熟。考试之后, 他就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录取了。

话说这个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来历,是很不一般的。它原来是周总理为了推动我国物理科学的发展,指导相关部门在“原子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建立的。

创办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理论与实践同样出色的物理学人才。后来我们 中国的第一位博士马中骐,和第一位博士后陈和生,都在这个所里诞生。

话说 马中骐曾经当过一年北大研究生,但是学业没有完成 ,就回到了兰州。所以这一次他是以本科生的身份,考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时,因此他还得先行攻读物理学的硕士课程。

读了三年之后,也就是在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才正式颁布,高能物理研究所就 是全国第一批有了颁发博士学位证的资格的单位。

那么,第一批博士学位证将在什么时候颁发呢?按照学校最初的安排,要等到1984年,第一批学员们才能毕业;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第一个博士,还要再等三年才会出现。

不过这个时候有领导指出:高能物理研究所里的学员们,有一批基础牢靠,专业知识扎实的人,他们学习进步很快,现在的专业水平与外语,都已经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

因此应当允许他们去参加论文答辩,如果通过了,就授予博士学位。因为这个原因,马中骐在当年,就参加了博士论文答辩。

在场的七位导师,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体通过了马中骐的论文。 于是这样,他成了“中国第一位博士”。

其实,马中骐当年并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里面,唯一一个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学员,而且他也不是唯一一个拿到博士学位证的人。

但是马中骐的确是第一个通过论文答辩,得到导师们一致认可的人。所以,他的博士学位证编号是“001”。

之前有网友提出疑问:博士学位证是由不同的学校分别颁发的,所以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有一个“001”,为什么说马中骐是“中国第一个博士”呢?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因为中国的大学,取得颁发博士学位证的资格,是从1981年起。

当时第一批得到这个资格的单位,是周总理指导创办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别的学校拿到资格的时间,或者是学员毕业的时间,始终比高能物理研究所要晚一些。

2018年,马中骐把他的001号博士学位证,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件事也从侧面证明了,马中骐的确就是中国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人。

马中骐毕业之时,博士学位证书是由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亲手颁发的。 后来,马中骐也一直留在所里担任研究员。

一九九零年,马中骐获得了“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前几年,马中骐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合作,在“冷原子”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

以往我们曾经提到过那位,七十年代的高考“状元”。最初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从城市去到农村参加劳动,但是他们没有像旁人一样,放弃自己从前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

在别人放弃回城的梦想,在当地结婚生子的时候,得过且过的时候,这些后来的“高考状元”们,几乎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不断重温过去学到手的知识。

直到1978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改变他们命运的契机就到来了。但是在那之前,没有人知道,机会将在什么时候降临;但是机会,永远都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北大论文答辩第一名

在女儿病重的50多天,母亲24小时苦守在重症监护室外昨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24岁的女孩李钟剃着光头,睁着大大的眼睛。因肺功能丧失,她还戴着呼吸机与妈妈对话,近两个月来,大家都是通过她的嘴型交流。实在看不出嘴型,妈妈就拿来笔记本,让她写字。“我想喝鸡汤”,看着她歪歪斜斜的字,妈妈笑了。“小馋猫,我要问问医生你能不能吃。”妈妈拉着她的手,怜惜地搓着,眼里噙着泪水。李钟已经在重症监护室住了近两个月,肺功能丧失、器官衰竭,医生多次下病危通知书,有一次甚至通知家属她活不过2个小时。在绝望和焦急中,李钟的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在病房外守候了50多个日日夜夜。ICU病房外的走廊,成了他们临时的家,每晚睡在板凳上、地上,为李钟默默加油,终于,李钟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她身后,男友每天坚持在博客上为她写住院日记。重度肺炎女孩每天与死神斗争李钟平时热爱登山、跆拳道。她想不到,因一次小感冒险些要了她的命。去年11月26日,李钟感冒,到医院输了3天液也不见好转,不停地咳嗽。12月1日,母亲钟廷俊带着她到华西医院检查,她突然呼吸紧张,立即被送去抢救,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深度感染,只有五分之一的肺是正常的,多项指标都低于正常水平,严重影响她身体多项功能,器官还面临衰竭的危险。医生告诉钟廷俊:“李钟的希望很小了,你要保重身体。”这句话,让钟廷俊跌倒谷底,女儿是她生命的寄托。她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医生,求你救救她,她不在了我也就不活了。”从那天起,李钟就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母亲、男友、朋友及其他亲人都守在病房外。只要一有病房消息,就会看到一大队人马在医院里奔跑。12月26日,她的病情突然恶化,内脏均出现衰竭迹象,医生宣布:李钟可能没救了,可能还有两个小时到两天的时间。医院走廊里,10多个人泣不成声。钟廷俊吃着降压药,坚持着自己的决定:“我不放弃治疗,我相信李钟!”在医院里,所有人守了一天一夜没合眼,李钟暂时度过危险。1月13日,又是极其危险的一天,她的呼吸只有27次,其中25次都是靠呼吸机,自主呼吸只有2次。医生再次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病房里,李钟一直在坚持。她拉着妈妈的手,对着嘴型,“谢谢”。母女情深妈妈不让她托付自己李钟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如果不是亲人的支持,她几乎都要放弃。有一次,刚刚度过危险,她比着嘴型让男友赵翔把舅舅叫来。她嘴里吐着泡沫,艰难地对舅舅说“妈妈就交给你照顾了。”舅舅很难过,“孩子,你不想坚持了?”她摇着头,“太痛苦了。”她想放弃了,但是放不下妈妈。当李钟6岁时,父亲就患了脑瘤,10年间做了4次大手术,妈妈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但在她15岁时,父亲还是去世了,留下她们母女俩相依为命。从那天起,她们眼中只有彼此。钟廷俊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竭尽所能地宠爱她,每年都给她一笔经费去旅游。钟廷俊是1名中学英语教师,漂亮有气质,虽然人到中年,但身边还有很多追求者。但为了不给女儿增添麻烦,她一直不肯再婚。李钟很乖,总是为妈妈着想,每去一个地方都要给妈妈准备礼物,也鼓励妈妈再婚。但钟廷俊很坚决。无奈的李钟跟妈妈约定:“我要照顾你一辈子。”自李钟住院后,钟廷俊就选择了走廊里离ICU病房最近的位置,每晚睡在板凳上,“只有这个位置,我才能让她感到母女之间的心灵感应。”1月22日,医生宣布李钟度过生命危险期,钟廷俊大大松了一口气。她第一次回到家,躺在床上哭了1个多小时。精神一放松,她立刻生病了。执着男友对她不离不弃2007年,李钟去云南旅游,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赵翔,成为情侣。异地恋一直困扰着他们。去年,为陪女友,赵翔辞掉了昆明不错的工作,到成都一家小广告公司打工。后来,李钟又跟着赵翔到昆明生活了几个月。因为两人都舍不得父母,一直没想好在哪里定居。最后两人决定,谁在当地找到了固定的工作,另一方就无条件地带着家人迁居结婚。在赵翔眼里,李钟就是“宝宝”,即使在她剃了光头,也觉得很可爱。他对李钟说:“过几天我也剪个光头来陪你一起长头发。”每天到了探视时间,他都飞奔着冲进去,虽然李钟说不出话,但看着她眨眼睛、伸舌头,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记在博客里。“我们的宝贝头发都长出点点了,可爱的样子,让我舍不得离开。”这是18日的博客中写到的。自李钟住院起,赵翔就请了长假,每天在医院守候,每天给李钟擦润肤露,逗她开心,并将一点一滴都记录到博客里。他所做的一切都让李钟的家人很感动。李钟虽然脱离危险,但这次大病定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健康评估还没下来时,家人认为应该给赵翔选择的权利。钟廷俊对他说:“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对她做的一切我们都记着的,我们不想给你压力,但你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你家里不同意,你也别勉强,无论你选不选择李钟,都是我们的亲人。”深爱女友的赵翔不肯轻言放弃,“这是我和李钟的事,等她出院了我们一起决定。”你看这个可以吗?

季羡林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图为季羡林和他心爱的猫。(资料照片)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曾师从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1O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季羡林(1911-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 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 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会”成立。 夫人:彭德华。

活着,是对生命的珍惜;坚强地活在痛苦中,更是一种对生命地依恋、不舍。然而能使人支撑这个生命地是一股庞大的,震撼人心地力量——生命地力量。 虽然生命的脆弱就如同一颗小草,任人践踏,任风吹摆,任雨潮打。但只要有求生的意识和信念,为自己而努力奋斗,为自己的一生而活着,我相信终有一天,它能历经狂澜,变薄弱为力量;更能顽强自己的意志,创造生命的奇迹! 从古至今,这股生命的力量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为生命奋斗拼搏。在冥冥中,我真真正正地看到了一个奇迹的诞生——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不仅能在黑暗中为自己寻找光明,更为无望的世界带来了希望……她让为生命绝望的人类相信命运可以用双手去改变;她让为生命叹息的人类坚信命运无法掌握人的生死;她更让为生命而自暴自弃的人明白生命的可贵!海伦,是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精神楷模;海伦,她更是世界的一个奇迹! 当我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里是三分惊喜七分好奇。然而当我翻完这本书中每珍贵的一页,我心中是汹涌彭湃的,又是惆怅万千的。它带给我的是惊讶,是感动,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竟磨练出一个如此勇敢、坚强,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三天——也就是72个小时,能办成的事根本就寥寥无几。但是对于海伦来说,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拥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里满足和快乐…… 谁能想象年幼的海伦面对自己又聋又哑又瞎的现实曾经也堕落过,暴躁过,为上帝的无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为她在老师,莎利文的帮助下,正确了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依靠着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竟奇迹般的重新振作起来,用那仅有的却又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的精神去创造更多的奇迹!日复一日,海伦成功了,她终于成功了!她借助了自己的双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听到了绚彩的世界。海伦终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海伦的不幸与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无法体会的,但她对生命的永不放弃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可能在一百年、一千年后,还会有人提到海伦·凯勒,还会回忆起这个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士,诉说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海伦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同时也是一种可惜。而我们这些花样年华的青少年有着青春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让它白白流逝吗?海伦·凯勒说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海伦的三天就如此仅仅有条,可我们的时间和机遇还很多,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身体上的组织结构,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 为善为恶在一念之间,生命中的奇迹出现与否也是一念之差。上天赐予我们眼睛,是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上天赐予我们思想,是让我们改变世俗,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赐予我们双手,是为了让我们拥抱未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故事:郭晖:摇着轮椅上北大她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个焦点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扇扇沉重的大门在她面前洞开了……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因为一次变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发了。这个小学未毕业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学 ,成了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残疾女博士。 噩梦降临,人生之路从此转了弯 她曾有一双弹跳如簧的腿。 在河北省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的时候,郭晖喜欢跳舞、长跑,那时,她的梦想是当一个舞蹈演员。 一切的转折在1981年5月9日,她刚刚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练习跳远,她不小心崴了脚,母亲发现后把她带到了医院。这一去,孩子却从此走上了一条谁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医院的误诊,导致小郭晖高位截瘫。 两平方米的世界,创造人生奇迹 以臂为半径,郭晖的世界只有两平方米。她只能仰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来…… 然而,无腿的她开始了一场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一起上路的还有她的父母。 母亲日夜操劳,端水喂饭,梳头洗脸,她生了褥疮,后背溃烂,母亲时时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褥需要天天清洗,母亲的手指竟变成了畸形,像树根一样曲折了。 父亲爱好音乐,拉得一手小提琴,可现在,乐器全藏在了床下,被老鼠咬断了弦。他学会了打针,成了女儿的保健医生,每天夜里帮她按摩和屈伸双腿,一次、两次,直至2000次……固执的父亲总希望突然有一天,女儿猛地站起来,笑盈盈地说:“爸,妈,我好了,上学去了。” 在母亲的搓衣声中,在父亲的按摩声中,郭晖用三年时间自学了全部初中、高中课程。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学等需要做实验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胸中的世界慢慢大了起来,有了阳光,有了笑声。 无悔的坚持,找寻人生的未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可以报名参加英语自学考试大专班,郭晖眼前一亮。 大专班的教室在五楼,每次上课的时候,父母轮换着把她背上去。到教室后,她坐不稳,父母就用四个课桌把她紧紧地挤在中间。但仍是不稳,身体在课桌间直摇晃,她的双手只得抠住桌沿。为了避免上厕所,她不吃饭,不喝水。 上课的时候,健全人大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只有她认认真真,字斟句酌,如春蚕食桑,全变成了腹中经纶。毕业考试的时候,全班30多名同学,只有郭晖一次性全部过关。 1996年初,郭晖参加了山东大学在邯郸开办的英语研究生班。在硕士论文答辩现场,李玉陈教授紧紧握住郭晖母亲的手,说:“感谢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这是我们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论文答辩……” 迈入最高学府,在北大圆了博士梦 2002年底,郭晖试探着向四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各写了一封信。一周后,只有北京大学的沈弘教授回信了。这位从剑桥大学留学归来的博导欢迎郭晖报考,并“坚持择优录取”,至于残疾情况,他只字未提。 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分数出来了,郭晖考了第一名。 北大百年历史上从没招收过如此高度残疾的博士生,但国家明确规定:各大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招残疾学生。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难题,北大犹豫了。 招生办的一位负责人试图劝退郭晖,却又不好明言,便与她进行了一次网上对话。 “北大博士不好毕业,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体和经济条件能承受吗?” “北大是我儿时的向往。翻译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据我所知,桑兰也是高位截瘫,去年被北大新闻学院(本科)录取了……” 这时,沈弘教授站了出来,向学校写信:“在国外,我从没有听说过因残疾而被大学拒收的先例……”北大招生办经过多方权衡后,终于向郭晖伸出了欢迎的手。 那一天夜里,沈弘向郭晖发出了最后一个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欢迎你来北大读书!” 郭晖报到的时候,校领导指示破例为她单独分配一间宿舍,允许家人陪读。更让她感动的是,第二天,她将经常出入的房间、楼道、厕所、教室等地方的台阶被全部铲平,代之以适合轮椅行走的平缓通道……

第二次博士论文答辩

大学生论文答辩与考试有补考机会一样,本科论文答辩失败,都有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可以咨询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完善一下。

论文答辩的题目均来自于你写的论文,因此,与你写论文有关的知识点,应该重点复习和深度理解,尤其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答辩,要求更高些,更要注意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1 可以再申请论文答辩。2 博士学制一到后,如果未能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再申请一次,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提交论文。3 申请论文答辩的时间和要求因国家和不同学校而异,需要仔细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大学生论文答辩失败了,通常会被要求补充或修改论文,然后再次参加答辩,如果还通不过,就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书。

认真修改一下基本格式再送审,通过概率很大。

二次送审的专家可以看得到第一次盲审两个专家的打分和意见。一审两个专家的分数只有71和56,感觉应该是硕士的盲审,猜测不是研究工作量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这个也很难改),大概率是论文基本写作不过关,甚至在基本格式上出现了较多问题,存在很多不通顺的语句之类的。

把论文格式,参考文献,标题,英文摘要这类的都仔细检查好,全文通读一下保证语言过得去。

虽然两个专家的分数都不高,所以心态得调整好,既然发生了就坦然面对吧。你的导师还不错,给你二次送审的机会,最后,祝二审顺利。

盲审办法:

1、参加双盲评审的研究生: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含同等学力申请学位)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二份。

2、研究生部根据每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科、专业研究生分布情况制定出盲审方案,并交分管校长审批。

3、研究生部根据盲审方案,抽出需进行论文盲审的研究生名单,与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名单核对无误后,将盲审论文的信息通知本人及学科所属学院。

4、被抽出参加盲审的研究生应在接到通知的二天内,按规定格式制作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姓名),硕士生论文一式二份,博士生论文一式三份,报送研究生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