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硕士毕业论文英语翻译

发布时间:2024-06-30 08:57:50

硕士毕业论文英语翻译

“论文”一词的英文表达很多,通常因场合、用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下面罗列了几种,请楼主斟酌一下那一种是适合自己。*dissertation(博士学位)论文,(专题)论文,学术演讲:长而正式的论文,尤指大学里由博士学位攻读者所写的论文;学位论*disquisition专题论文;专题演讲,专题讨论:关于一个论题的正式讨论,常为书面形式*thesis命题论文:尤指出于获得学位的研究需要而改进原来观点以作为研究成果的论文*discourse (学术)讨论,研讨用的论文*paper 作业形式的,为达到某一目的或效果(如学位)而写的

Master's Thesis

gavin7991 - 举人 四级 说的很详细,但更加简洁明了的说法是:硕士论文用thesis,eg. MA thesis (文学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用dissertation, 学期论文或发表的文章可用paper,essay指篇幅较短小的文章,相当于作文类或散文类

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英语翻译 本科生undergraduate (student),本科学位Bachelor Degree. 研究生=硕士生graduate/postgraduate student,研究生学历Master Degree. 博士生doctoral student,博士生学历Doctor Degree. 博士doctor补充问题你要通过追问功能才能让回答过问题的人知道。 大专学生/学历:Technical school student, junior college student 博士研究生的英文怎么说 已经获得学位的: 1,Doctor of Philosophy 2,PhD 尚未毕业的: 3,Graduate for 4, Candidates 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相应的毕业论文 用英语分别怎么说 大学生毕业论文 应该是本科毕业论文 Undergraduate Thesis; 研究生毕业论文分为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和博士研究生论文 分别为Master's Thesis和. Thesis。有总称为Graduate Thesis。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怎么说 楼主的问题有歧义,“英语”有没有包括在其中?—— 1.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 English Test/Examination for Doctor Admission Examination 2.博士伐究生入学考试: Doctor Entrance examination 我不是2014级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怎么说 英文原文: I am not a doctoral candidate enrolled in 2014. 英式音标: [aɪ] [em] [nɒt] [ə; eɪ] [ˈdɒktərəl] [ˈkændɪdeɪt; -dət] enrolled [ɪn] . 美式音标: [aɪ] [ɛm] [nɑt] [e] [ˈdɑːktərəl] [ˈkændɪˌdetˌ -dɪt] enrolled [ɪn] . 这句正解! 博士硕士本科生用英语怎么说还有缩写 博士: Doctor degree 博士学位 (一般就是指一种即:哲学博士.包括工科.理科等) 硕士 Master: Master degree 硕士学位:大致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master of science科学硕士). 第二种:(master of engineering.工程硕士). 第三种.MBA.工商管理硕士 本科生:.(Bachelor of Science)学士 请问国内获得的“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该怎么翻译呢? scholarship 博士的英文怎么说 应该禒 of Philosophy Degree 博士学位(是一个学位) Dr.(Doctor) 是一种称呼,表示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 比如:Dr. Wang is a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physics. 王博士是一位物理学博士。 要表示修博士学位的学生的话就说Doctoral candidate或 student 博士研究生 硕士,博士的英文怎么说? 硕士Master 其中: 文硕士(Master of Arts). 理硕士(Master of Science). 博士Doctor或者(Doctor of Philosophy).

英语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对读者具有影响力,可使读者首先明确论文研究的主题。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2022,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 优秀论文题目2022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毕业论文答辩致谢词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翻译硕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中国古代 足球 》古汉语专名与古诗词的英译处理

2、英文合同汉译中规范性的实现策略

3、以目 标语 读者为导向的 广告 翻译策略研究

4、盐城旅游文本中特色词汇的翻译问题

5、从接受美学视角探究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翻译

6、法律文献中专业术语英译的探讨

7、扬州旅游文本里 文化 因素的翻译

8、网络辅助下英语缩略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9、有道词典在翻译中的应用

10、 英语 散文 120篇汉译项目 报告

11、徐州景点 导游词 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12、徐州特产食品 说明书 汉英翻译研究

13、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究报刊时政新闻的汉译

14、英语长句的英译汉翻译策略实证研究---以<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学>为例

15、《物华名胜》中复合式翻译 方法 的运用

16、《苏斯 儿童 绘本汉译过程中儿童语言的处理》

17、目的论指导下企业介绍的英译研究

18、新闻发布会口译项目报告

19、目的论视角下看中国高校宣传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20、《杨澜访谈录》同声传译项目报告

21、VOA经济报道口译过程中顺句驱动法运用的实践报告

22、预测在英语 财经 新闻口译活动中运用的实践报告

23、中国饮食文化词的口译技巧—《舌尖上的中国》口译实践报告

24、影响英汉交替传译中笔记有效信息筛选障碍的项目报告——以VOA时事新闻口译实践为例

25、视译停顿形成因素及解决方法报告

26、外事口译中译者主体性的把握

27、学生译员汉英交传训练中停顿现象研究

28、商务合同英汉互译技巧

29、英文品牌汉译

30、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31、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消极影响

32、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及其翻译

33、<<红楼梦>>金陵判词两种译文的比较及评析

34、从红楼梦诗词翻译看翻译中的文化补偿

35、关于李后主“虞美人”的3种英译本的鉴赏

36、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

37、中式菜肴的命名与翻译

38、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39、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40、英文化妆品广告之美学翻译

41、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数字习语翻译初探

42、浅析原语文本在目标语文本中文体的适应性

43、英语习用语翻译中的等效性研究

44、论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

45、浅析英语动画片翻译的基本原则

46、中英服饰广告的翻译

47、论英汉翻译中语篇连贯的重要性

48、论译者的风格与译风

49、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50、从翻译的美学角度浅析旅游资料的中英译

51、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52、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53、影响长句翻译的因素

54、例析英译汉中形象语言的处理

英语专业 毕业 论文翻译方向题目

1、 图里规范理论视角下的《四洲志》翻译研究

2、 翻译伦理视域下杨曙辉和杨韵琴《喻世明言》英译本研究

3、 《围城》英译研究

4、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英译研究

5、 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及其基式英译对比研究

6、 英汉交流虚构运动事件中路径和方式表征的对比研究

7、 汉语情态动词“能”字结构的翻译

8、 英汉运动事件表征方式对比研究

9、 顺应论视角下视觉动词的汉英互译研究

10、 语用顺应论视阈下汉语听觉动词的英译研究

11、 基于交往能力理论的翻译主体间性实证研究

12、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气英语翻译

13、 从符号视角看翻译中视觉非语言符号的信息处理

14、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政府公文英译策略研究

15、 女性主义视角下影视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16、 操纵论视角下政治文本的汉英翻译研究

17、 从功能对等原则看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意象的翻译

18、 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分析领导人演讲口译

19、 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黄帝内经》英译策略研究

20、 四字格中医术语动词的英译对比研究

21、 《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研究探析

22、 英文传记汉译实践报告

23、 生态翻译视角下:《尘埃落定》英译本的研究

24、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两个译本中的体现

25、 描写性翻译理论框架下《西敏寺》译文的风格分析

26、 目的论视角下张爱玲《金锁记》自译本的比较研究

27、 从功能理论视角看戴译本《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28、 英译诗歌韵律的定量对比分析

2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药》《孔乙己》《风波》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30、 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对《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31、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视角下文化特色语的翻译

32、 从关联理论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汉译本

33、 目的论视角下的《三体》英译研究

34、 性别与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比分析《飘》的两译本

35、 目的论指导下的《舌尖上的中国》菜名英译策略

36、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

37、 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的商标翻译研究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题目

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宏观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

3、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

4、传教士翻译与晚清文化社会现代性

5、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

6、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

7、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

8、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

9、 文章 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

10、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

11、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

12、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13、文学文本中的视觉翻译

14、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15、异化翻译思想探究

16、翻译的修辞学研究

17、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

18、文章学视野下的林纾翻译研究

19、翻译批评原则的诠释学研究

20、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

21、近代中国 留学 生 教育 翻泽研究(1895~1937)

22、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23、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24、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

25、易学“象”视角下的译学研究

26、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

27、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

28、情境翻译与翻译情境

29、西班牙语委婉语的多元翻译

30、从《哥儿》林译本的 句子 结构调整看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31、功能对等理论与信达雅翻译论的比较研究

32、《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章)翻译报告

33、从中国文化语境视角出发解读西方女性主义翻译

34、证券翻译理论与实践

35、叶维廉汉诗英译研究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文章: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题目参考

★ 2021英语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

★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 英语专业文化类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2021英语专业的硕士论文题目

关于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引导语:关于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供英语教育硕士生借鉴与参考!

关于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基于研究生教育中医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构建

1 讲解与本课相关的构词法

医学英语的关键在词汇, 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名词和形容词由前缀、词根和后缀组成。因此, 若能熟练掌握一些与本课相关的前缀、词根和后缀, 那么许多长词、难词便迎刃而解。如讲授《大学公共医学英语》(上)中第4单元的Text B—HeartFailure时,可先讲解如下构词要素。词根有:( 1)“cardi- ”表示“心”, 如 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 ;( 2)“myo- ”表示“肌”, 如cardiomyopathy( 心肌病) ;( 3)“steno- ”表示“狭窄”, 如 stenosis( 狭窄) ;( 4)“vaso- ”表示“血管”, 如 vasodilator( 血管舒张药) ;( 5)“aort- ”表示“主动脉”, 如 aortectomy( 主动脉部分切除术) ;( 6)“thromb( o) - ”表示“块, 血栓”, 如 thrombin( 凝血酶) 。前缀有:( 1)“brady- ”表示“慢, 迟钝”, 如 brandycardia( 心动过缓) ;( 2)“tachy- ”表示“快, 快速”, 如 tachycardia( 心动过速) 。后缀有:( 1)“- pathy”表示“疾病或疗法”, 如 hydropathy( 水疗法) ;( 2)“- gram”表 示“ 图 , 像 ”, 如 thermogram( 温 度 记 录 图) ;( 3)“-graph”表示“描计器”, 如 electrocardiograph( 心电描计器) 。对前、后缀及词根的讲解不宜过多, 最多占用 20 分钟, 否则学生会不不易接受。

2 阅读全文, 写出概要或分段总结

阅读是对新学词汇的复习, 在具体环境中, 学生可将词汇记得更准、更牢。读完之后要让学生写出概要或分段总结, 这样他们能进一步理解全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速读能力。对研究生来说, 医学英语的学习重点在于阅读与翻译。一要能读懂外文文献( 尤其是英文文献) , 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工作中对英语的需求; 二要能英汉互译一些文献, 这样才能精确地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同时也能把自己的东西译成英文, 供更多人查阅与参考, 从而有助于学术交流。而速读是读懂大意的最佳方法, 因此要培养学生这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 写作也是研究生未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梁正溜教授指出: 理解是输出的基础, 理解只有在输出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换言之, 只有读懂了, 才能写好; 而写的过程又是对全文再一次理解与修正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练习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有助于复习刚学到的词汇, 速读有助于掌握大意, 写作有助于再一次把握全文并为翻译打基础。

3 分组翻译, 互相学习

华仲乐教授指出: 表达空间创于课堂讨论之中, 这种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双方互动的交际, 负载大量参考信息, 帮助学生自我肯定、自我修订, 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和参与的目的。仍以文中提到的“Heart Failure”一课为例, 让学生 4 人一组, 每组翻译一小段。分组翻译的优点很多:

( 1) 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应届生英语基础往往比较扎实, 较长、较难的句子也能翻译出来; 而往届生则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他们可以取长补短, 在讨论中相互学习, 同时也能增进彼此的了解, 使其学会合作。

( 2) 态度认真、精益求精。每组任务量都不大, 少而精, 锻炼了他们严格认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3) 翻译技巧初步涉猎。翻译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某些翻译技巧, 如词义的处理、词性的转换、增译、省译、被动语态的翻译以及长句的处理等。总之, 分组翻译既可让学生练习翻译技巧, 学习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 又可让其增进了解、学会合作。

4 教师点评, 共同促进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他学生则注意听别人的翻译是否与自己的译文相符。汇报完后, 可先让其他组成员提出异议, 然后教师点评。教师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翻译技巧。如词义的选择、词性的转换、增译、被动语态的翻译等。( 2) 注意某些常用医学词( 组) 的翻译。如上文提到的“Heart Failure”一课中, secondaryto 译成“继发于”, be associated with 译成“和...并发, 伴有...”。( 3) 注意某些专业术语的翻译。如 pressure overload 和 volumeoverload 分别译作“压力超负荷”和“容量超负荷”,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译作“陈旧性梗死”, 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pressure 译作“肺毛细血管楔压”。

5 精选练习, 巩固复习

本教材的优点之一是练习出得好, 尤其是 Text B 的练习,紧密结合所学知识, 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如第 1题“answer the questions”, 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 第 2 题“definethe terms”, 有助于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第 3 题“phrases transla-tion”, 有助于学生复习所学专业词汇; 第 4 题“summary transla-tion”, 既锻炼了学生的汉译英技巧, 又进一步理解了全文, 且通过英汉互译进一步了解 2 种语言的差异。这些练习可以精选、也可以全做, 总的来说, 这些练习从阅读到翻译再到口语都有所涉猎。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 有选择、有目的的专项或集中讲解, 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综上所述, 这种教学模式可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Dudley Evans,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黄和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1.

[3]赵贵旺. 大学公共医学英语( 上) [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4]梁正溜.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输出[J]. 外语界, 1999, 76( 4) : 53.

[5]华仲乐, 梁正溜. 探索新世纪医学英语教学之路[J]. 外语界, 2001, 82

[知识拓展]

下文是教育类毕业论文经典参考范文

教育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理论问题必然涉及教育目的、意义、思想等;作为实践问题又涉及如何实现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思想等。故此,两者的研究都离不开价值的视野。教育本身的行为就是一个价值的行为。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起步较晚,而国外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斯宾塞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杜威将教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一个是个体意义,一个是社会功用。此后,人们又从文化价值观和哲学价值论等角度对该问题给予论述与研究。

一、教育是一种价值选择

教育和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是有目的性的,有目的必然有价值。价值又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教育与价值的逻辑体现在:1)教育与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关系;2)教育的概念是基本的,价值的概念是根据教育的概念来界定的;3)价值的概念是基本的,教育的概念是根据价值概念来界定的;4)教育概念和价值概念都不能根据对方来界定自己。本文要研究的是教育价值,所以,主要讲先有教育,再有教育价值。王坤庆教授认为,价值在哲学的意义上是与事实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说事实主要是科学研究对象的话,那么,哲学则要回答价值的问题。引用李凯尔特()的话就是,世界是由现实和价值构成的,主体与客体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与这个部分相对的是价值的世界。教育的行为在每个有理性的人看来都会是价值的行为。教育价值是一种内涵于教育活动中“好”的属性,它客观地存在于教育现象之中。正因为教育是有价值的,所以,它自产生以来,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由于有了教育,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承、创造和转化。教育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肯定的和好的方面的含义。在教育实践中选择正确的教育价值,分析和克服负面和消极的教育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是一种价值选择,体现在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一种需要。按照价值主义的看法,价值是完全依赖于人的,是依赖于人的主观需求的。某一事物有价值,是因为人们追求它和需要它,因而价值主要取决于人的需求。教育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提高人的文化水平,使人获得谋生的技能,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价值主观主义并不认为主观需求就是价值,而认为主观需求所指向的东西才有价值。教育只有在教育客体本身的知识内化以后,变成一种能力和水平,使客体能够获得他所想要的东西时,才能体现价值。可见,教育价值的体现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教育对象对客体的有用性;教育对客体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客体对事物有用性所具有的欲望或者说偏好。

教育是一种价值选择,教育的行为对某种价值的取向,都是价值观作用于人的结果。人们对某个问题的态度、看法、认识也是受教育水平不同而不同的。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教育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教育是一种以正确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选择,教育的价值选择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客体的属性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主体和客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趋于一致,并向积极的、肯定的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不断趋向于文明和进步。

二、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

自从人类主动地办教育和受教育以来,教育就自然地被工具化了。社会、个人都是要通过教育,追寻教育以外的利益,并认为教育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救国”、“科教兴国”、“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之类的说法,反映了社会始终是把教育定位为一种工具,其逻辑推论是:“如果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没有用处,国家、社会是不可能热心办教育的。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意义也无外乎工具。”[1]21~22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目的实现的工具。其实任何教育都有两种价值,教育价值也不例外。教育价值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内容,旨在判断教育活动有哪些价值以及如何去追求和实现这些价值,以此形成一种有逻辑联系和基本概念的理论体系。我认为,教育价值还有一个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基本的目的价值。工具价值是教育活动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称谓。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构成两个不同的价值领域,但都离不开哲学观的指导。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西方的价值教育是由于哲学上人们反对唯科学主义、倡导维护人的尊严和个性的一种教育应对。教育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是密切的,教育是主体价值取向的价值选择,教育的主体是人,而人的需求指向肯定是有目的的和需要工具的。人对一个事物有目的,那么就要有实现此目的的工具。中国有句古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反映目的与工具的关系。因而,目的和工具对人也是有价值的。教育具有目的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工具价值,因此,可以说,教育价值具有双重性。教育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既是目的,又是工具;既有目的价值,也有工具价值。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主客体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是分离的。作为个体本身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主体和客体是一致,作为主体对客体实施教育时,主体更关注的是目的价值,而客体为实现主体对自己的要求,必然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和工具,因此客体更关注工具价值。从目的和工具来考察教育,不仅能提高教育的效益,也会使我们的教育偏向好的方面。也就是说,目的正确,工具未必正确;目的不正确,工具有可能就不正确,即使正确也达不到正确的目的。当然,目的和实现此目的的工具也是相对的,目的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不正当的目的谈不上有教育价值,只有正当的目的才有目的的价值。实现目的的工具既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也有一个合法性的问题,目的不能约束工具的合理和合法性,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

三、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

1.教育的个体价值

教育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实现的基本需要。个体有自己的理想、愿景、志向和态度;个体与社会相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地位。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实现的实践过程。自我实现的实践过程导致个体必须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接受教育。个体的自身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展示的结果就是个体教育价值的体现。个体教育价值与其自身和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相联系,这就涉及个体教育价值的意义问题。不同的个体教育价值所体现的意义不同。从哲学关于人性论的基本范畴看,古今中外学者论人性,基本上是沿着善与恶的价值思路去探讨的。因此,我非常赞成卢梭的教育观,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对于人来说,是人性拓展和升华的天梯和大道。人性论认为,人性应有三个属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精神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一个人不断地向精神世界发展和提升的时候,他才可能更像一个人,才有可能在自主活动中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精神的富有永远超越于物质的富有,精神上的快乐与幸福永远高于物质上的快乐与幸福,由此可见,个体教育价值体现的核心是精神。作为个体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的价值取向受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正确的思想和观点离不开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关注的就是道德和气节的养成;而国外个体的教育追求就与我们不同。所以说,个体的教育价值是个体教育价值观实现的途径。

2.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体不能孤立于社会,个体的教育价值离不开教育的社会价值。一个人通过教育,获得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也同时获得了知识中的功利价值和认知价值。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价值来指导,这些东西可能是个体作为向社会和他人讨价还价的资本,一旦在某些方面满足不了其私欲,则可能因反社会、反精神文化而堕落。因此,个体教育价值应是教育社会价值的体现,个体的教育价值应统一于教育的社会价值,只有社会价值内化于个体价值,才能促使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认为,读书,不仅是要摆脱个人困境,更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更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为此,他立下“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雄心壮志,他实现了个人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教育的文化价值

以斯普兰格()、李特()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学派,倡导教育中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发展,使人们更关注物质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忽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导致文化价值的沦落。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觉醒,进而结束了科学与人文的对垒与分野,使人文主义价值论的研究又重新回到教育哲学的研究视野中。如果一种文化能够推动教育进步,那么它就是先进的;否则,就是落后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种文化是否值得支持和提倡,要看它能否科学地反映、体现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教育的文化价值观应当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的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优秀的文化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形成人的意志品德,焕发精神,凝聚人心,促使文化价值的实现;而且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能使优秀的文化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当然,教育价值中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只是它的主要方面,关于教育价值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教育价值一定会有更全更新的认识。

翻译硕士英语毕业论文字数

我们学校要求6000字你那三到五万是不是字母数啊呵呵建议你写熟悉的,写的多的题目和方向千万千万别选老师说的又新颖写的又少的题目我去年就吃了这个亏害死我了,根本没个参考

10页的论文,一般4000多字,最多要求5000字。按现在word软件的文档,一般一页400多字,10页的论文只有4000多字。其它的文字软件,如wps等都是一样的。

写论文,如果你是用手写,在信笺纸上字写得又小又密的话,10页则写不了4000字,字数会少得多的。现在人们一般是用电脑打字了。

英文论文简介:

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国际上共享科研成果,英语论文也是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另外英语论文还包括英语相关专业人员必要地用英语撰写学术报告或毕业论文等等。

不同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不同的刊物对英语论文的内容、格式等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在文体和语言特点上既有许多共性,也不乏各自特点。

这个最佳答案是想害死人吗 普通文科硕士中文才要3万吧 英语也就一万五吧 而且稍微少点也没什么

一般本科论文的字数是5000-7000.硕士一般字数在10000-15000左右。当然也有一些导师有一些特殊要求。一般情况是这样的!

英语翻译硕士论文答辩ppt

你的专业是英语还是你的硕士论文答辩要求使用英语?我觉得第一页肯定要放的是校徽LOGO,论文题目,副标题,作者。一般简洁为主吧。有很多模版的。我不知道英语专业有什么特别要求吗,但是整个PPT能把你的研究目的和过程、结果以及答辩组老师想知道的问题讲清楚就行了。

您好,包括如下:封面是论文题目,答辩人,学号,还有指导老师,第二页是选题缘由,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也可以说一下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三页是研究现状,就是现状研究你这个课题的相关学术观点;第四页是论文的基本框架,不要太复杂,简单,但要准确!第五页是写作心得,也可以谈谈论文的创新的地方和论文的缺点;第六页是参考文献,简单列出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论文答辩PPT就是你毕业论文的浓缩,拿理工类的来说,比如软件设计类的要有概述、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功能实现、总结,至于详细内容,就是你论文里边纲领性的内容,提到即可,不可详述。

翻译硕士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翻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模板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翻译的历史、理论、流派;探讨翻译的性质、作用、标准、原则和方法;描述实际的翻译过程,说明各类翻译的特点和不同要求;探索语言转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确定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才能和培养提高途径,预测翻译事业的发展方向等。下面是我整理的翻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王天天. 从合作原则看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手段[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2] 许明. 口译认知过程中“deverbalization”的认知诠释[J]. 中国翻译. 2010(03)

[3] 李忠陈. 中英互译交替传译笔记难易分析及结构符号设计教学解决方法初探[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4] 刁洪. 交替传译中停顿现象的减少策略[D]. 四川外语学院 2011

[5] 何爱香. 交替传译笔记[D]. 厦门大学 2006

[6] 侯海强. 交替传译笔记在不同阶段的规律及成因[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7] 易引. 探索汉英交替传译中译语时间过长的原因[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8] 孙晓芳. 《自传:那些只向朋友讲述的事》(2-4章)翻译报告[D]. 河南大学 2014

[9] 郭婷婷. 《旧径漫行》(第十至十一章)翻译报告[D]. 河南大学 2014

[10] 李素奎. 《驯马记》(第一章、第二章节选)翻译报告[D]. 河南大学 2014

[11] 武微. 交替传译的特点与策略对译者要求探析[D].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12] 潘梦云. 房地产董事长年会致辞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13] 熊玮. 交替传译的认知研究及其对口译训练的启示[D].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14] 赵军峰. 论口译的翻译单位[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02)

[15] 仲伟合. 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 中国翻译. 2001(02)

[16] 北京市翻译工作者协会编,吕国军主编.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17] 李越然. 充分发挥口译的社会功能[J]. 中国翻译. 1987(02)

[18] Gile, the Deverbalization Approach in the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Classroom. Forum . 2003

[19] Gentile A,Ozolins U,Vasilakakos Interpreting: A Handbook.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96

[20] Larson, Translation. . 1984

[21] Gentile, Interpreting or Not. The Critical Link: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 1995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文献参考格式不只是怎样的,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论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1]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1]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2]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1.期刊论文

Bolinger, D.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J]. Language, 1965 (4): 555-573.

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83-90.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 (3):167-173.

2.论文集论文

Bybee, J.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4: 235-254.

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A]. 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55-259.

3.网上文献

王岳川. 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 2004.(2005年11月18日读取)

4.专著

Bloomfield, L. Language [M]. New York: Hol, 1933.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译著

Saussure. F.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ed. C. Bally & A. Sechehaye. trans. R. Harris. London: Duckworth, 1983.

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 丁邦新译.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68/1980.

6.编著/论文集

Giacalone, A. & P. J. Hopper (eds.). The L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 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7.学位论文

Tabor, W. Syntactic Innovation: A Connectionist Model [D]. Dissert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4.

祖生利. 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0.

8.会议论文

Traugott, E. C. Promise and pray-parenthetical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antiagov de Compostela, Spain, September 2000.

崔希亮. 事件情态和汉语的表态系统[R]. 第十二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湖南长沙,2002年4月.

9.词典

Hornby, A. 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6th edition) [Z], ed. Sally Wehmeier. Oxford: OUP, 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汉英双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0.报刊文章

田志凌. 魔戒的尴尬与文学翻译的危机[N]. 南方都市报,2005-8-24(8).

注: 先英文后中文,以字母顺序排列。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小四;汉语部分:宋体 小四号;均倍行距,两行及以上悬垂缩进3个字符。参考文献要与文中夹注项对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