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插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6-30 22:25:13

插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插画艺术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插花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插花艺术论文 范文 篇一:《浅论东西方的插花艺术》 摘要:东西方在插花艺术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东方的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更加注重的是意境美,而西方的插花艺术(以欧美各国为代表)更加注重的是造型,追求的是理性美。本文就是由东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探讨,试图对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做一个归纳 总结 ,为插花艺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环境。 关键词:东方插花艺术;西方插花;特点;原因 一、 前言 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派众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另一类是西式插花,以欧美等国为代表。东西方的插花艺术因其历史及地域的影响,其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来说,东方的插花更加注重的是整体的线条美、意境美和自然的姿态美,而西方的插花艺术更多的是讲究热情奔放的美感,讲究的是整体的几何造型。 二、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 东方式的插花艺术的主要代表就是中、日两国,其中日本的插花艺术源于中国,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之后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总体来说,就是深受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 文化 积淀下,东方式的插花艺术逐渐形成了追求意境美、线条美、自然姿态美的审美趣味,其具体的风格特点如下: (一)不求数量,更多的是要画龙点睛。东方的插花艺术非常讲究用青枝绿叶来衬托鲜花的美好,对造型进行勾勒,经常用到松、竹、梅等枝叶。 (二) 强调线条和自然姿态的美。东方式的插花追求的是线条的自然流畅和构图的意境深长,自然的姿态美胜于一切,或是两三杆青竹,或是一两朵折枝花卉,或是幽静的风景小品,都要求自然流畅。东方式的插花艺术要求遵循由3大主枝构成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法原则,但是也要力求“合同于一体”,不能拘泥于规则。 (三) 用花要求简洁明快,朴素大方,不追求花色和数量的多寡。东方式插花较为淡雅,在花色选择上,一般多是只用两三种,在对色彩的处理方面,对比色方面运用的较多,比如说在容器的选用方面,其色调要可以更好的反衬花卉的效果,当然冲突不能过重,协调色的作用也就十分重要,所以,枝叶的衬托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 (四) 注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色彩和线条并不是东方式插花的全部因素,用插花来传情达意才是东方式插花的主要目的。东方式插花讲究形神兼备,即不仅要能够欣赏到插花的外在形态美,还要能够深入地理解插花作品的富有深意的内涵美,追求其美的意境。“内外兼修”才是东方式插花的最重要特点。 三、西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主要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其历史、地域等因素与东方的截然不同,也就造就了其在插花艺术上有别于东方式插花的艺术风格,西方式的插花艺术多追求插花的造型,用花量大,而且色彩艳丽,富有理性。 (一) 西方式插花用花数量大。其讲究要有花木繁盛之感,所以用花多选用草木花卉,如百合、菊花、月季、菖兰、香石竹、扶郎花等。 (二)讲究造型,一般多为几何构图。西方式插花多讲究对称,要求要有雍容华贵之态,例如对称式的球形、半球形、等腰三角形等,不对称式的则有新月形、S形等。 (三)色彩艳丽,气氛热烈。西方式的插花多追求强烈的色彩,要有雍容华贵之感。西方式的插花往往会在一件作品上选用多个颜色的花朵,将每个颜色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所以西方式的插花也常会被称为色块的插花;当然,西方式插花有时也会将各种颜色的花混合在一起进行扦插,以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效果。 四、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不同的原因 (一)东方式插花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东方式的插花深受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所影响,而且也与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等密切相关。而且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域的人性格趋于内向稳重,喜欢探究的是事物的内涵,所以在进行插花时较多的追求的是插花艺术的意境美。 1、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深深地浸润到东方式插花的的每个枝条中。先秦时期,我国的插花艺术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孔子的儒家学说也已成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儒家学说已经深深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学说在插花方面,讲究的是人文之善与自然之美兼修,此思想也就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而在东亚地区流传开来。 2、东方式的插花是由中国传播开来的。而传统的中式插花的形成基础则是基于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对东方插花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另外,东方式的插花枝条众多,是为了追求枝条带来的外延美,这无不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密切相关。 (二)西方式插花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1、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与其民风和地域密切相关。西方人性格多奔放,讲究征服自然,酷爱冒险,所以其体现到插花上的特点也就是注重色彩美和形式美,讲究插花作品所要达到的整体效果,而对作品的深刻意境则没有过多追求。 2、 西方的哲学思想大多比较强调理性,讲求一切事物都要“唯理”。将一切物体程式化、规范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插花艺术的发展。所以,西方式的插花多讲究的是色块、色彩的热烈绚丽,以此来营造热烈奔放的气氛。 参考文献: [1]李林,唐世斌,林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插花艺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07). [2]沈鹏飞.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3]刘薇萍,杨从玉,宛成刚,汪海平.中国艺术插花意境[J].中国花卉园艺,2004,(07). 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篇二:《试谈艺术插花及环境布置》 艺术 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 自然 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它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是溶生活情趣、 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插花界的朋友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一、艺术插花的种类和特点 插花种类从形式上可分瓶插、盆插、悬挂式插花、异型花器插花、花篮插花、花架插花、人造花插花等。从风格上可分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现代 自由式插花。 (一)东方式插花:是以 中国 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由于受东方各国 传统文化 和习俗 影响 ,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因而东方式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日本插花: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初,日本飞鸟 时代 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中国(隋朝)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的他,在潜心 研究 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将日本当时的佛前供花 发展 起来,形成池坊花道。它是日本插花史上最为悠久的插花流派。中国插花进入日本后,经几代插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形成 目前 3000多个流派,其中的池坊流、草月流、宏道流、小原流,为日本著名四大插花流派。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均属东方式插花范畴,它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到插花之中,表现东方人细腻、含蓄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二)西方式插花: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与东方式插花迥然不同。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开敞外露、热情奔放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影响,擅长用花材的人工美来表现主题。西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繁盛,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取胜,造型注重规则,以对称的几何图形为主,形体大而端正,色彩鲜艳丰富,追求块面效果,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 (三)现代自由式插花:是一种抽象、写意、非常个性化的插花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插花交流也日趋增多,现代自由式插花是在东、西方插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容了东西方插花特点。在花器花材的选择、构思造型的确定,花叶色彩的处理等方面更趋自由、随意。常用非植物材料如金属、玻璃、塑料、棉织品等陪衬和点缀,表现的主题往往使人较难理解,作品完全溶入了个人的性格、 爱好 和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艺术插花的布置 根据 环境的不同,插花布置的手法和要求是有区别的。如展览馆、宾馆大堂、会议室等大型公共场所,以西方式插花或现代自由式插花为主,要求体量大、数量多、色彩丰富。如居室等小型空间范围,则以东方式插花为主,只需少数小体量的插花作品点缀,即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展览馆插花布置:这种场合的插花布置,首先是区域划分,因参展单位众多,若无指定场所和地段,不但给布展造成混乱,而且参观者也难觅自己钟爱的参观 内容 。如今年5月在深圳高交会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插花花艺博览会",组委会按参展对象不同,分境外展区、省(区)市展区、宾馆饭店展区、花店业展区、切花 企业 产品展区、押花作品展区、家居布置展区、中国插花花艺史展区等八个区域,使布展者和参观者一目了然。其次是空间补白,展馆留一定的空间是需要的,但对于空中、墙面等处可利用的场所放弃是一种浪费,或者说是一种不够到位的布置。如今年3月在马来西亚绿野仙踪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马中插花艺术交流展",对墙体和展厅柱子的利用就非常得体。布展者根据墙体的大小,布置了形状各异、规格不等、以下垂式为主的插花作品。展览中心的柱子四面均呈凹字形,作者就在凹字形上作 文章 ,用三把大、中、小绸伞倒挂串连起来,上缀垂挂的花叶,既利用了柱子,弥补了柱子的缺陷,又美化了环境,丰富了空间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又如杭州大厦购物中心空中悬挂的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花球,这种布置手法,若能利用在展馆中,那将会达到很好的布展效果。 (二)宾馆大堂的插花布置: 插花能为宾馆舒适的环境平添几分热情、优美和高雅,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堂插花因等级不同,以及平时和 节日接待档次不同,其布置手法和要求有所区别。原则上要求布置在大堂中央、几架和花器上乘;造型以规划的几何图形为主,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花材新鲜、色彩丰富、花朵大而艳丽;体量较大且可四面观的西方式插花。若大堂是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来装潢布置的。则插花形式必须要与之相协调,否则,不伦不类,给客人以别扭的感受。至于大堂副理、吧台、收银台、总台等处的插花以插花小品布置为主。近几年来,流行仿真人造花插花,它鲜艳、明快、亮丽、逼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观赏效果。 (三)会议室插花布置: 会议室插花布置的形式以低矮、匍匐形,宜四面观赏的西方式插花为主,在沙发转角处或靠墙处茶几上也可用东方式插花。无论哪重插花形式,一是花要新鲜、艳丽、盛开。二是花无异味或浓香。三是花的高度切忌遮挡与会者发言或交谈的视线。插花的规格依会议的级别而定。一般会议只是在主席台或中间(圆桌会议)插制一至数盆不等,而高级会议在一般会议布置的基础上,不但花要高档,而且数量也要增多。如签到处、贵宾休息处、会议室四角等处都应布置。 (四)居室插花布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 环境的改善,人们已不满足在风景区赏花,要把大 自然 的绿色和鲜花带回家,用它们来美化居室,装饰生活环境,丰富日常生活。居室摆上1~2盆插花,可使居室充满生机。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和布置,可以调剂生活,陶冶情操,所以插花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和青睐,正慢慢地走入千家万户,成为美化居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客厅的布置: 一般来讲,客厅是家庭中最大的一个空间,是主人休息和会客的地方,插花的风格宜选择西方式插花,这种风格的插花,用花的数量较多,一般以草本花卉为主,如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百合、玫瑰等,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对称型插法,常见款式有半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扇形,色彩力求浓重艳丽,营造出热情、友好的待客气氛,花色的搭配,常采用的是几种颜色的混用,给客人以春天般的五彩缤纷之感,插花宜摆放在茶几中央,其大小一般来讲是茶几桌面积的四分之一较为适宜,高度在40厘米之内,以不挡住交谈者彼此间视线为宜,插花要四面均可观赏,形状多为半球形、椭圆形等,如茶几是靠墙摆放,插成单面观赏即可,可高大些,形状多为三角形或扇形。 书房的布置 书房是主人看书、 学习 的地方,空间范围不大,宜布置东方式插花,这种风格的插花,使用的鲜花不多,只需几支鲜花,再配以绿叶,便能产生一种很好的观赏效果。造型较多运用青枝绿叶来勾线,作框架,常用的有藤蔓、小竹、水蜡烛、银柳、针葵、松枝等。造型构图讲究简洁明快,一般采用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 方法 ,花色朴素大方,不宜艳丽,一般只用1~2种花色即可,简洁明了,常用的花有菊花、马蹄莲、梅枝、荷花、水仙等,再配以绿叶。 卧室的布置: 卧室的空间较小,不宜布置西方式插花,以东方式的插花较恰当。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随意的插花方式,从花店里购来一种或几种鲜花,往玻璃瓶等容器里放入即可,或一把玫瑰,或一把满天星,以单个品种配以少许绿叶为宜。 厨房的布置: 环境较为特殊,做饭时产生的煤气、油烟味和较高的温度等因素对鲜花极为不利,但有情趣的家庭主妇不妨将买回来的蔬菜和水果,在消费它们之前,进行巧妙的组合和搭配,能创作出一件别具匠心的果蔬 艺术 品。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一种。选择一只较大的果盘或鱼盘作容器,用4~5枝芹菜作背景,上部插开花的蔬菜如韭菜花、葱花等,中部放若干粗壮的鲜红长辣椒,下部一边放一串香蕉,一边放茄子,用卷边的生菜叶作铺垫,上述材料处的空隙处用香菜填充,红绿和黄紫两种色彩对比强烈,一件别致的果蔬作品就诞生了,使厨房环境徒然增色。形式别具一格,你不妨一试。 餐桌的布置: 餐桌是供主人用餐的,布置的鲜花应无刺、无异味、无病虫害痕迹。宜选1~2朵鲜花配以绿叶和满天星,用瓶插即可,有条件的话,布置可精巧些,用一白色台布作铺垫,上摆2~3瓶形状各异的洋酒和酒杯,点缀一些亮丽的水果诸如葡萄、芒果、柠檬等,再配以少许绿叶和鲜花,使餐桌的布置别具匠心。 墙体的布置: 居室布置中的墙体装饰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除悬挂 风景画 、挂历、 布艺 作品等外,用于花装饰与点缀正被大家慢慢接受,墙体作品一般悬挂在较高外,适应仰视,若用鲜花布置,给制作、固定、浇水、调换等带来诸多不便。干花不用浇水, 管理方便,且不需要浇水调换,加之干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特别是仿真花,更是逼真,所以用干花装饰墙体正渐渐流行开来。 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篇三:《东西方插花的艺术特色》 摘要:指出了插花艺术是表现植物自然美的造型艺术,也是自然美和人工装饰美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再创造。插花艺术主要依靠植物生动优美的形态和作者赋于的情感给人们一种感染力,激起人们的美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生活乐趣。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特色;艺术形式 1引言 当今社会插花艺术流派众多,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民族习惯、地域的影响,使东、西方插花各具特色。西方式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印象。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造型,着重于自然姿态美,清雅绝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收。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 2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东汉时,插花即作为佛前供花。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宋元时期,插花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有关插花的专著也随之出现。插花艺术随着文化、宗教活动的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崇尚自然。东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使作品充满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讲究意境,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线条造型。东方式插花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疏密、曲直、顿挫等变化勾勒出或飘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此类插花不失自然风姿,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色彩朴素雅致。东方式插花选用花材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取胜。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少,色彩简单。 (5)东方式插花注重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选取具有该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现该季节的主题。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四季变化的景象(图1)。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盛华与瓶花两类。所谓“盛华”是指在阔口浅身的花器内,使用“剑山”或花泥插出的插花作品。而瓶花,是指在口小而身高的花器内,进行插制的插花作品。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基本构图形式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但没有不变的固定格式,在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植物的自然形态,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千变万化的不对称式自然结构。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 3西方式插花艺术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图2)。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4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使插花艺术日臻完美。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了,还吸取了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注重外形美的同时,注重作品的内涵,使插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随着西方插花的引入,特别是礼仪插花的广泛应用,东方式插花也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插花艺术体系。但还应该采取有效的 措施 对传统的插花艺术进行传承,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本源,是进一步弘扬东方插花艺术的基础。还应该在充分体现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插花其他插花的优点和精髓,使之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改善缺点,弥补不足,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卜复明.花卉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迎迎.插花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马晓梅.浅析东方式插花艺术[J].南方农业,2008(2). [4]王静.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J].文学 教育 ,2009(6). 猜你喜欢: 1. 艺术插花的技巧和注意 2. 中国传统插花花艺与茶道的关系 3. 人造花和艺术插花的固定技巧有哪些 4. 插花艺术的东方特色怎么体现 5. 插花艺术比赛主持词范文

论文的参考资料吗,那得很具体才行出版社什么都不能少的。。。稍微弄几个给你吧。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马大勇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7-1 《中国插花》中国插花 北京插花艺术研究地《中国插花》编委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1-1 《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王莲英 秦魁杰主编 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浅谈现代插花艺术.张菲郑国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23期. 瓶插花毛茛切花保鲜剂的初步研究 曹晓婕 文 斌《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 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与特点 张秀新,姚洪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池坊花传书》 池坊专永 华道家元池坊总务所出版 1995-03Judith Arranging North American Edition,1997:23~98Hitomi Gilliam ,John Haines,Kent chen著,陈文章译.Design compendium styles & methods0.台湾:世界花卉服务有限公司,1999:23~50Gregor Lersch .Principles of Floral Design. Germany:Donau Verlag Kriener & PotthoffKG,Günzburg/Münster,D48155 Münster,1999:146~150Jane Kindersley Limited,1995:22~177

楼上的,你说的太多了,我都没心情看完它??

日本式插花艺术浅论 来源:云南花卉 日期:2005年12月5日 (1)概论 日本式的插花,虽然传自中国,但这种艺术在日本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花道发展蓬勃、流派特别多,且各具特色。要了解日本式插花各流派的特点,可先从其插花的基本造型开始。 日本式插花的造型原则上以三主枝为骨干而构成的。最长的花枝为第一枝,次长的花枝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为第三枝。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别作用于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后加上装饰的枝梢,达到造型上的立体化。由于三主枝在表现插花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称为“役枝”,并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在构成花型上也发挥了定位作用。上段役枝的位置在“天”,下段的役枝的位置在“地”,而中段役枝位置则在“人”。这种以天地人三线条构成的花型,称为“三线形式的插花”或“三角形式的插花”。 由三役枝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就把插花的造型分为真、行、草三种。“真”取立姿形态,表示端正静肃的美感;“草”取潦草形态,表示自由奔放的美感;“行”取“真”与“草”的中间形态,表示宽舒快畅的美感。 概括而论,日本式插花以象征天地人的三役枝构成基本花型,并以真行草三方面求取花型的变化。 日本式插花的主要流派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古流、宏道流、远州流、松月堂古流、未生流等等。各流派对上述三大主枝的叫法并不统一。 (2)日本式插花流派简介 ①池坊流“池坊”称插花为“立华”,并把作用于上段的役枝叫“真”,中段的叫“副”,下段的叫“体”。池坊插花的特色是:“真”强壮有力,“副”从后角插入,“体”在前面扎根,全部役枝组合成轻松舒畅的花型。此外,辅助真、副、体的其他枝梢,统称为“对待”。 池坊插花按照弯曲的“真”枝角度,决定对后角的“副”枝角度,以及对前角的“体”枝角度,并依照角度的大小,把花型分成真、行、草三种,而真行草三者又各自三种变化:真有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行有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草有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 真的花型大多使用筒形花瓶,以插口至花瓶外缘的宽度与真枝弯曲度,来决定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三种变化。 行的花型使用薄面、宽口、壶状等花瓶,与真的花型一样,它也是以插口至花瓶外缘的宽度与真枝弯曲度,来区分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的。不过行的花瓶比真的花瓶口径大一些;真枝的弯曲度也可以加大,花貌也就较有动感。 草的花型使用的花器分为水盆与双层的筒、舟、月、挂等所谓草本花瓶。使用水盆时,像真与行一样地区别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但是使用草木花瓶时,则要依照真枝的下垂度来决定。 ②草月流草月流是日本式插花现代化、大众化的代表,插花时特别讲究心正意诚的精神,内涵着崇高的理想,型态要生动,色调要调和,布置要适合,这就是草月流插花与众不同的特色。 草月流花型分“基本花型”和“应用花型”。基本花型是花型构成的原则,分为纵长插法的“立真型”,横长插法的“倾真型”,水平插法的“平真型”,低于水平插法的“垂真型”等四种。“应用花型”是由“基本花型”中花枝位置与角度变化所得,要考虑到花材、花器、摆放位置及装饰环境的调和。“应用花型”是插花者表现自己个性与构想的重要手段。 草月流插花中以三枝主枝构成花型轮廓的主体,第一主枝为“天”(或称真),第二主枝为“地”(或称副),第三主枝为“人”或称“控”。“天”是主枝的中心,也是决定其他主枝及作品大小的基准,“天”的长度依花器口径加高度而定。大致上大型花型是口径加高度的两倍,中型是一倍半,小型则相等。“天”决定后,“地”是“天”的四分之三长,“人”是“地”的一半或四分之三长。主枝以外的花枝,通称为从枝,能起到辅助主枝的作用,使作品趋于完美。 ③古流古流以作用上段的役枝为“真”,中段的为“流”,下段的为“受”。除这三役枝外,还有作“真”补助的真前(前添)及副真(外添、后添、背添)作“受”补助的留,由此构成五枝插,也即古流插花的基本形态。 “真”以弧形插在花器中心,斜对前方,“流”插在前隅的一边,“受”在另一边,而把“留”插在与“流”相反的方向,起到平衡的效果,“真前”与“副真”则分别置于真枝的前面与后面。古流插花可以很好地表现流动性较强的美感,这是它的一大特色。古流插花的花型分为真、行、草三种,插法则有本手插、受流插、中流插、留流插、流插等五种。真的花型为本手插也是古流插花的基本形态。 在“本手插”中计各枝长度间的比例关系,以真100为标准,则流80,受50,真前70,留40。 把“受流插”与“本手插”相比,“受流插”中真80,流65,都短于“本手插”,而受约50至80,留50则稍微长些。“受流插”是强调天地人三者中“地”这部分的插法。 “中流插”又谓“中段流”。这种插法的“受”与“流”同“受流插”的情况正好相反:受枝缩短,插入本来是流的位置,流枝则加长。“中流插”是强调天地人三者中的“人”这部分插法。 “留流插”与“受流插”的处理相类似,只是比“受流插”较为强调“留”的部分。 “流插”如以真枝为100,则流枝为120,明显长出许多,表现出其流畅之美,主要插花在月、舟、双层筒、三层筒的花器上。 ④宏道流宏道流插花的特点是不采用天地人的理念,而把上段役枝名为“一枝”,中段名为“二枝”,下段名为“三枝”,另增小角、控、月同内、留内等而促成花型立体化。 宏道流的代表花体是“清操体”,其他尚有“将离体”、“涧翠体”、“邱壑体”、“蒲飒体”、“惹尔体”、“幽寂体”、“艳阳体”、“抄茂体”、“重阴体”等。这些体并不是以真行草划分的,而是由花材的特色、插法的意向与趣味、剪插的时间、场所及目的等几方面所决定的。其中“清操体”始终被采用为宏道流的基本体。 ⑤远州流远州流与池坊一样,把插花称为“立华”,天枝名“真”,人枝名“行”,地枝名“留”。远州流花型即以真、行、留为骨干,并辅以其他必需的衬枝而组成,并变化出各种不同的花型。 在真(天)、行(人)、留(地)三枝之外再增加真添(日)、肩(月)、内胴(星)、小隅(辰)四枝,由这样七役枝构成的花体称“七段”。如果再加上外胴(乾)、留真(坤)两枝,则有九役枝,构成的花体称“九段”。远州流把“七段”与“九段”的花体作为它的基本花型。 远州流的役枝以筒形花瓶两倍直径的圆(圆相)为基准。我们假定这圆置放在花瓶之上,真枝须成弧形伸展,尖端突破圆圈;真添与肩枝,各沿着真枝的方向在前后发展;行支插在真枝弯曲凸面的前隅;留枝则插在其相反方向,全部都包含假定的圆圈内。 远州流的花型由役枝数量及形态变化,分成真、行、草三种。真又称“正格花矩”,除真枝以外花枝都要收入圆内;行又称“变格花矩”,除真枝外有其他役枝突破圆的范围;草也称“破格花矩”,真枝突出圆外并显示出弯曲的形态之美。 远州流插法另有本胜手(右胜手),反胜手(左胜手)、右花、左花的区别。总之,以丰富的曲线表现出清秀艳丽的花艺,乃是远州流插花的特色。 ⑥松月堂古流松月堂古流同样称插花为“立华”,由“正花”、“相令”、“通用”、“体”、“留”五枝构成花型。“正花”位于整个花体的中心,“相令”显示出深度,“通用”决定花体的宽度和深度,“体”向前伸出,与“留”一起收紧花体。“正花”与“相令”相当于“天”,“通用”相当于“人”,“体”与“流”则相当于“地”,因此松月堂古流也是离不开天地人三才的理念。 “正花”的高度被限制在花瓶高度的一至两倍范围之内。“正花”较短时,以其总高度为十,在下四上六的位置,作最大的弯曲,并引出“通用”枝,其他役枝也以此为标准来确定位置。“正花”较长时,则以其高度作十五计算,在上六下九的位置弯曲,并引出“相令”枝。这就是称为“四六分”、“九六分”的五体分割插法。前者适宜作秋冬,后者适宜作春夏的基本花型。 各役枝可以附副枝以增加变化,此叫“分体”,最多能展开到二十五体;又“正花”枯萎后,其他四枝继续剪插者,叫做“送体”;枝的下部不发生作用,要从上花腰叫过来垫补者叫“呼礼”。这也就是松月堂古流的“分体送呼”插花特色。 松月堂古流的花型分为“真”、“行”、“走”,分别象征着月亮的圆缺情况。“真”指的是满月,“正花”沿着中墨(中心垂直线)耸立。“行”与“走”象征着不同时间的弦月。“行”的正花弯曲,其弧线偏离垂直线满月直径的1/8,“通用”枝作45°角向前倾斜。“走”的正花弯曲,其弧线偏离垂直线达满月直径的1/4以上,“通用”枝则40°向前倾斜。 ⑦未生流未生流又把插花称为“格花”,以象征天的圆和地的方,及由这两者位置所决定的直角等腰三角形来构成基本花形,并比喻作鱼鳞而名为鳞形。设定的直角等腰三角形为立姿者,叫立鳞(直鳞),而为横姿者,叫横鳞。在这三角形鳞中配置“体”、“留”、“用”所谓天地人三段枝:最高枝叫“体”,中间枝叫“用”,最低枝叫“留”。三才格就是使用这三役枝所构成的基本性花型。 “体”呈弧线,插于前隅,顶部恰好在根部的正上方;“用”沿着“体”的弧线而伸到中间,插在与“体”同方向的前隅;“留”插在“用”相反方向的前隅,位置比“用”更低。这三才格加上“相生”、“挖”两枝,更构成五行格的花型。“相生”位置在“留”的相反方向,作用于“体”与“用”之间;“挖”则入“用”的相反方向,作用于“体”与“留”之间。 花型有真、行、草的三态变化,更各自展开为三姿,称为“三态九姿”。真的花型,犹如人立正般严肃端方,在三态中格调最高。体枝的弯曲度很小,以一活线为限度,用枝也限于二活线。行的花型,就好像人走路的姿态,活动空间扩大,体枝的弯曲要大于真,达到二活线的限度,用枝的大概位置在三活线前后。草的花型,如人奔跑的姿态,活动空间更加扩大,体枝弯曲度再要大于行,达到三活线的限度,而用枝则更在五活线处。 潇洒洗练,有紧张感,这即为未生流格花的美学特征

插花艺术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资料吗,那得很具体才行出版社什么都不能少的。。。稍微弄几个给你吧。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马大勇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7-1 《中国插花》中国插花 北京插花艺术研究地《中国插花》编委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1-1 《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王莲英 秦魁杰主编 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浅谈现代插花艺术.张菲郑国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23期. 瓶插花毛茛切花保鲜剂的初步研究 曹晓婕 文 斌《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 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与特点 张秀新,姚洪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池坊花传书》 池坊专永 华道家元池坊总务所出版 1995-03Judith Arranging North American Edition,1997:23~98Hitomi Gilliam ,John Haines,Kent chen著,陈文章译.Design compendium styles & methods0.台湾:世界花卉服务有限公司,1999:23~50Gregor Lersch .Principles of Floral Design. Germany:Donau Verlag Kriener & PotthoffKG,Günzburg/Münster,D48155 Münster,1999:146~150Jane Kindersley Limited,1995:22~177

楼上的,你说的太多了,我都没心情看完它??

很多学花艺的人总想知道学习花艺有捷径该有多好,像 花店 、花艺教室,多学、多练、多思是必须的一个过程,当插花设计达到一个瓶颈之后,这时候若了解一些插花的文化寓意,将极大的提高 花艺设计 的内涵,提升花艺作品的价值,这便是花艺设计中的文化价值! 插花中所应用的花卉,是大自然的精华,是真、善、美的化身。自古以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对美不懈追求的对象,他们以花为伴,以花为友、尊花为师、敬花为神,将人间最美好的追求和愿望都赋予花卉身上。有花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些吉祥的寓意,深深地印刻在各国人民的心中,结合各国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和习俗,焕发出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的文化奇观。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称,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通常文化特指精神财富方面,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等。花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有关花卉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通常也特指精神财富方面。其范围极其广泛,凡是有关花卉的文字资料和口头资料、诗词歌赋、绘画、戏曲、雕塑、电影、插花、民俗民风、园林、建筑、花展、有关的经济文化活动等,都属花文化的范围。对于插花花艺领域来说,熟悉和掌握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寓意、相关诗词歌赋及插花的新理念、新技艺、新花材、新动向等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是学习插花花艺的基本功。 寓意是寄托和隐含的意思。花卉的寓意即对花卉加以人格化,根据花卉的形态、色彩、习性、开花季节、生长环境、风韵、神话传说等方面的表现,赋予吉祥的含意,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与花语词意相近。寓意是一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明昌盛的标志。熟悉花文化和花材的寓意,就像音乐家熟悉音符,画家熟悉画笔和颜料一样,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些花材,遇到各种插花应用的场合,立刻就会想到许多适用的花材,用这样的花材创作出的作品,常会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从中可见,相同的插花花材在不同的国度里,因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常有不同的花文化和寓意。这正是我们在对不同国家进行插花布置的场合,在使用插花花材时要特别留意的。 参考文献:1陈季呈 2009 银柳创意花艺设计2吕廷森 花卉利用-花艺设计3吕廷森 2009 花卉利用教材

浅谈现代插花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插画艺术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插花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插花艺术论文 范文 篇一:《浅论东西方的插花艺术》 摘要:东西方在插花艺术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东方的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更加注重的是意境美,而西方的插花艺术(以欧美各国为代表)更加注重的是造型,追求的是理性美。本文就是由东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探讨,试图对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做一个归纳 总结 ,为插花艺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环境。 关键词:东方插花艺术;西方插花;特点;原因 一、 前言 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派众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另一类是西式插花,以欧美等国为代表。东西方的插花艺术因其历史及地域的影响,其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来说,东方的插花更加注重的是整体的线条美、意境美和自然的姿态美,而西方的插花艺术更多的是讲究热情奔放的美感,讲究的是整体的几何造型。 二、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 东方式的插花艺术的主要代表就是中、日两国,其中日本的插花艺术源于中国,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之后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总体来说,就是深受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 文化 积淀下,东方式的插花艺术逐渐形成了追求意境美、线条美、自然姿态美的审美趣味,其具体的风格特点如下: (一)不求数量,更多的是要画龙点睛。东方的插花艺术非常讲究用青枝绿叶来衬托鲜花的美好,对造型进行勾勒,经常用到松、竹、梅等枝叶。 (二) 强调线条和自然姿态的美。东方式的插花追求的是线条的自然流畅和构图的意境深长,自然的姿态美胜于一切,或是两三杆青竹,或是一两朵折枝花卉,或是幽静的风景小品,都要求自然流畅。东方式的插花艺术要求遵循由3大主枝构成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法原则,但是也要力求“合同于一体”,不能拘泥于规则。 (三) 用花要求简洁明快,朴素大方,不追求花色和数量的多寡。东方式插花较为淡雅,在花色选择上,一般多是只用两三种,在对色彩的处理方面,对比色方面运用的较多,比如说在容器的选用方面,其色调要可以更好的反衬花卉的效果,当然冲突不能过重,协调色的作用也就十分重要,所以,枝叶的衬托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 (四) 注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色彩和线条并不是东方式插花的全部因素,用插花来传情达意才是东方式插花的主要目的。东方式插花讲究形神兼备,即不仅要能够欣赏到插花的外在形态美,还要能够深入地理解插花作品的富有深意的内涵美,追求其美的意境。“内外兼修”才是东方式插花的最重要特点。 三、西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主要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其历史、地域等因素与东方的截然不同,也就造就了其在插花艺术上有别于东方式插花的艺术风格,西方式的插花艺术多追求插花的造型,用花量大,而且色彩艳丽,富有理性。 (一) 西方式插花用花数量大。其讲究要有花木繁盛之感,所以用花多选用草木花卉,如百合、菊花、月季、菖兰、香石竹、扶郎花等。 (二)讲究造型,一般多为几何构图。西方式插花多讲究对称,要求要有雍容华贵之态,例如对称式的球形、半球形、等腰三角形等,不对称式的则有新月形、S形等。 (三)色彩艳丽,气氛热烈。西方式的插花多追求强烈的色彩,要有雍容华贵之感。西方式的插花往往会在一件作品上选用多个颜色的花朵,将每个颜色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所以西方式的插花也常会被称为色块的插花;当然,西方式插花有时也会将各种颜色的花混合在一起进行扦插,以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效果。 四、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不同的原因 (一)东方式插花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东方式的插花深受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所影响,而且也与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等密切相关。而且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域的人性格趋于内向稳重,喜欢探究的是事物的内涵,所以在进行插花时较多的追求的是插花艺术的意境美。 1、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深深地浸润到东方式插花的的每个枝条中。先秦时期,我国的插花艺术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孔子的儒家学说也已成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儒家学说已经深深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学说在插花方面,讲究的是人文之善与自然之美兼修,此思想也就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而在东亚地区流传开来。 2、东方式的插花是由中国传播开来的。而传统的中式插花的形成基础则是基于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对东方插花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另外,东方式的插花枝条众多,是为了追求枝条带来的外延美,这无不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密切相关。 (二)西方式插花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1、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与其民风和地域密切相关。西方人性格多奔放,讲究征服自然,酷爱冒险,所以其体现到插花上的特点也就是注重色彩美和形式美,讲究插花作品所要达到的整体效果,而对作品的深刻意境则没有过多追求。 2、 西方的哲学思想大多比较强调理性,讲求一切事物都要“唯理”。将一切物体程式化、规范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插花艺术的发展。所以,西方式的插花多讲究的是色块、色彩的热烈绚丽,以此来营造热烈奔放的气氛。 参考文献: [1]李林,唐世斌,林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插花艺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07). [2]沈鹏飞.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3]刘薇萍,杨从玉,宛成刚,汪海平.中国艺术插花意境[J].中国花卉园艺,2004,(07). 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篇二:《试谈艺术插花及环境布置》 艺术 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 自然 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它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是溶生活情趣、 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插花界的朋友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一、艺术插花的种类和特点 插花种类从形式上可分瓶插、盆插、悬挂式插花、异型花器插花、花篮插花、花架插花、人造花插花等。从风格上可分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现代 自由式插花。 (一)东方式插花:是以 中国 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由于受东方各国 传统文化 和习俗 影响 ,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因而东方式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日本插花: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初,日本飞鸟 时代 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中国(隋朝)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的他,在潜心 研究 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将日本当时的佛前供花 发展 起来,形成池坊花道。它是日本插花史上最为悠久的插花流派。中国插花进入日本后,经几代插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形成 目前 3000多个流派,其中的池坊流、草月流、宏道流、小原流,为日本著名四大插花流派。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均属东方式插花范畴,它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到插花之中,表现东方人细腻、含蓄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二)西方式插花: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与东方式插花迥然不同。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开敞外露、热情奔放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影响,擅长用花材的人工美来表现主题。西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繁盛,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取胜,造型注重规则,以对称的几何图形为主,形体大而端正,色彩鲜艳丰富,追求块面效果,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 (三)现代自由式插花:是一种抽象、写意、非常个性化的插花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插花交流也日趋增多,现代自由式插花是在东、西方插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容了东西方插花特点。在花器花材的选择、构思造型的确定,花叶色彩的处理等方面更趋自由、随意。常用非植物材料如金属、玻璃、塑料、棉织品等陪衬和点缀,表现的主题往往使人较难理解,作品完全溶入了个人的性格、 爱好 和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艺术插花的布置 根据 环境的不同,插花布置的手法和要求是有区别的。如展览馆、宾馆大堂、会议室等大型公共场所,以西方式插花或现代自由式插花为主,要求体量大、数量多、色彩丰富。如居室等小型空间范围,则以东方式插花为主,只需少数小体量的插花作品点缀,即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展览馆插花布置:这种场合的插花布置,首先是区域划分,因参展单位众多,若无指定场所和地段,不但给布展造成混乱,而且参观者也难觅自己钟爱的参观 内容 。如今年5月在深圳高交会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插花花艺博览会",组委会按参展对象不同,分境外展区、省(区)市展区、宾馆饭店展区、花店业展区、切花 企业 产品展区、押花作品展区、家居布置展区、中国插花花艺史展区等八个区域,使布展者和参观者一目了然。其次是空间补白,展馆留一定的空间是需要的,但对于空中、墙面等处可利用的场所放弃是一种浪费,或者说是一种不够到位的布置。如今年3月在马来西亚绿野仙踪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马中插花艺术交流展",对墙体和展厅柱子的利用就非常得体。布展者根据墙体的大小,布置了形状各异、规格不等、以下垂式为主的插花作品。展览中心的柱子四面均呈凹字形,作者就在凹字形上作 文章 ,用三把大、中、小绸伞倒挂串连起来,上缀垂挂的花叶,既利用了柱子,弥补了柱子的缺陷,又美化了环境,丰富了空间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又如杭州大厦购物中心空中悬挂的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花球,这种布置手法,若能利用在展馆中,那将会达到很好的布展效果。 (二)宾馆大堂的插花布置: 插花能为宾馆舒适的环境平添几分热情、优美和高雅,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堂插花因等级不同,以及平时和 节日接待档次不同,其布置手法和要求有所区别。原则上要求布置在大堂中央、几架和花器上乘;造型以规划的几何图形为主,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花材新鲜、色彩丰富、花朵大而艳丽;体量较大且可四面观的西方式插花。若大堂是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来装潢布置的。则插花形式必须要与之相协调,否则,不伦不类,给客人以别扭的感受。至于大堂副理、吧台、收银台、总台等处的插花以插花小品布置为主。近几年来,流行仿真人造花插花,它鲜艳、明快、亮丽、逼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观赏效果。 (三)会议室插花布置: 会议室插花布置的形式以低矮、匍匐形,宜四面观赏的西方式插花为主,在沙发转角处或靠墙处茶几上也可用东方式插花。无论哪重插花形式,一是花要新鲜、艳丽、盛开。二是花无异味或浓香。三是花的高度切忌遮挡与会者发言或交谈的视线。插花的规格依会议的级别而定。一般会议只是在主席台或中间(圆桌会议)插制一至数盆不等,而高级会议在一般会议布置的基础上,不但花要高档,而且数量也要增多。如签到处、贵宾休息处、会议室四角等处都应布置。 (四)居室插花布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 环境的改善,人们已不满足在风景区赏花,要把大 自然 的绿色和鲜花带回家,用它们来美化居室,装饰生活环境,丰富日常生活。居室摆上1~2盆插花,可使居室充满生机。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和布置,可以调剂生活,陶冶情操,所以插花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和青睐,正慢慢地走入千家万户,成为美化居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客厅的布置: 一般来讲,客厅是家庭中最大的一个空间,是主人休息和会客的地方,插花的风格宜选择西方式插花,这种风格的插花,用花的数量较多,一般以草本花卉为主,如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百合、玫瑰等,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对称型插法,常见款式有半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扇形,色彩力求浓重艳丽,营造出热情、友好的待客气氛,花色的搭配,常采用的是几种颜色的混用,给客人以春天般的五彩缤纷之感,插花宜摆放在茶几中央,其大小一般来讲是茶几桌面积的四分之一较为适宜,高度在40厘米之内,以不挡住交谈者彼此间视线为宜,插花要四面均可观赏,形状多为半球形、椭圆形等,如茶几是靠墙摆放,插成单面观赏即可,可高大些,形状多为三角形或扇形。 书房的布置 书房是主人看书、 学习 的地方,空间范围不大,宜布置东方式插花,这种风格的插花,使用的鲜花不多,只需几支鲜花,再配以绿叶,便能产生一种很好的观赏效果。造型较多运用青枝绿叶来勾线,作框架,常用的有藤蔓、小竹、水蜡烛、银柳、针葵、松枝等。造型构图讲究简洁明快,一般采用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 方法 ,花色朴素大方,不宜艳丽,一般只用1~2种花色即可,简洁明了,常用的花有菊花、马蹄莲、梅枝、荷花、水仙等,再配以绿叶。 卧室的布置: 卧室的空间较小,不宜布置西方式插花,以东方式的插花较恰当。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随意的插花方式,从花店里购来一种或几种鲜花,往玻璃瓶等容器里放入即可,或一把玫瑰,或一把满天星,以单个品种配以少许绿叶为宜。 厨房的布置: 环境较为特殊,做饭时产生的煤气、油烟味和较高的温度等因素对鲜花极为不利,但有情趣的家庭主妇不妨将买回来的蔬菜和水果,在消费它们之前,进行巧妙的组合和搭配,能创作出一件别具匠心的果蔬 艺术 品。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一种。选择一只较大的果盘或鱼盘作容器,用4~5枝芹菜作背景,上部插开花的蔬菜如韭菜花、葱花等,中部放若干粗壮的鲜红长辣椒,下部一边放一串香蕉,一边放茄子,用卷边的生菜叶作铺垫,上述材料处的空隙处用香菜填充,红绿和黄紫两种色彩对比强烈,一件别致的果蔬作品就诞生了,使厨房环境徒然增色。形式别具一格,你不妨一试。 餐桌的布置: 餐桌是供主人用餐的,布置的鲜花应无刺、无异味、无病虫害痕迹。宜选1~2朵鲜花配以绿叶和满天星,用瓶插即可,有条件的话,布置可精巧些,用一白色台布作铺垫,上摆2~3瓶形状各异的洋酒和酒杯,点缀一些亮丽的水果诸如葡萄、芒果、柠檬等,再配以少许绿叶和鲜花,使餐桌的布置别具匠心。 墙体的布置: 居室布置中的墙体装饰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除悬挂 风景画 、挂历、 布艺 作品等外,用于花装饰与点缀正被大家慢慢接受,墙体作品一般悬挂在较高外,适应仰视,若用鲜花布置,给制作、固定、浇水、调换等带来诸多不便。干花不用浇水, 管理方便,且不需要浇水调换,加之干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特别是仿真花,更是逼真,所以用干花装饰墙体正渐渐流行开来。 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篇三:《东西方插花的艺术特色》 摘要:指出了插花艺术是表现植物自然美的造型艺术,也是自然美和人工装饰美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再创造。插花艺术主要依靠植物生动优美的形态和作者赋于的情感给人们一种感染力,激起人们的美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生活乐趣。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特色;艺术形式 1引言 当今社会插花艺术流派众多,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民族习惯、地域的影响,使东、西方插花各具特色。西方式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印象。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造型,着重于自然姿态美,清雅绝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收。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 2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东汉时,插花即作为佛前供花。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宋元时期,插花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有关插花的专著也随之出现。插花艺术随着文化、宗教活动的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崇尚自然。东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使作品充满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讲究意境,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线条造型。东方式插花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疏密、曲直、顿挫等变化勾勒出或飘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此类插花不失自然风姿,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色彩朴素雅致。东方式插花选用花材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取胜。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少,色彩简单。 (5)东方式插花注重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选取具有该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现该季节的主题。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四季变化的景象(图1)。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盛华与瓶花两类。所谓“盛华”是指在阔口浅身的花器内,使用“剑山”或花泥插出的插花作品。而瓶花,是指在口小而身高的花器内,进行插制的插花作品。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基本构图形式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但没有不变的固定格式,在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植物的自然形态,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千变万化的不对称式自然结构。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 3西方式插花艺术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图2)。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4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使插花艺术日臻完美。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了,还吸取了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注重外形美的同时,注重作品的内涵,使插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随着西方插花的引入,特别是礼仪插花的广泛应用,东方式插花也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插花艺术体系。但还应该采取有效的 措施 对传统的插花艺术进行传承,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本源,是进一步弘扬东方插花艺术的基础。还应该在充分体现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插花其他插花的优点和精髓,使之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改善缺点,弥补不足,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卜复明.花卉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迎迎.插花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马晓梅.浅析东方式插花艺术[J].南方农业,2008(2). [4]王静.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J].文学 教育 ,2009(6). 猜你喜欢: 1. 艺术插花的技巧和注意 2. 中国传统插花花艺与茶道的关系 3. 人造花和艺术插花的固定技巧有哪些 4. 插花艺术的东方特色怎么体现 5. 插花艺术比赛主持词范文

论文的参考资料吗,那得很具体才行出版社什么都不能少的。。。稍微弄几个给你吧。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马大勇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7-1 《中国插花》中国插花 北京插花艺术研究地《中国插花》编委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1-1 《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王莲英 秦魁杰主编 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浅谈现代插花艺术.张菲郑国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23期. 瓶插花毛茛切花保鲜剂的初步研究 曹晓婕 文 斌《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 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与特点 张秀新,姚洪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池坊花传书》 池坊专永 华道家元池坊总务所出版 1995-03Judith Arranging North American Edition,1997:23~98Hitomi Gilliam ,John Haines,Kent chen著,陈文章译.Design compendium styles & methods0.台湾:世界花卉服务有限公司,1999:23~50Gregor Lersch .Principles of Floral Design. Germany:Donau Verlag Kriener & PotthoffKG,Günzburg/Münster,D48155 Münster,1999:146~150Jane Kindersley Limited,1995:22~177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这两种插花风格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西方风格插花特点: 西方风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强调装饰得丰茂,布置形式多为各种几何形体,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它的特点有: 1.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木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兰、菊花、马蹄莲和月季等。 2.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讲究对称型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 3.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花色相配,较多采用一件作品几个颜色,每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 东方风格插花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其特点为: 1.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2.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达到虽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或似幽静绝妙的风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图。排列处置就像绘竹那样:“只需三两杆,清风自然足”,要求删繁就简,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花朴素大方,清雅绝俗,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简洁明。对色彩的处理,较多运用对比色,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同时也采用协调色。这两种处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 东、西方插花风格评析 东方和西方插花的形式,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特色.这是各民族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欧美人性情奔放热烈,喜欢一些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而东方人的性格与其相反,比较内向稳重,喜欢较含蓄的东西。如菲律宾报纸对此曾评述道:“英、美两国以插成大堆头为尚,亦以豪华色泽为主.万紫千红的花朵,争研斗丽地映入人们的眼帘,表现出那种豪华富贵的气氛.尤其适合用于圣诞、新年、生日、结婚、感恩节日。法国人素来是罗曼蒂克的,所以他们的插花是抽象的,以印象派来表现他们的民族性。中国人以风雅见称.有人用‘一枝独秀’来比喻花的美;又说‘莲之出于污泥而不染’,‘桃李争春’;又用松竹梅来代表寒冬三友;中国人用诗情画意来插的,这也是代表中国人的民族性。” 由此可见.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的程度上受到民族习惯的影响.自然也使东、西方的插花各具特色。人们把西方大堆头的插花称为块面式插法.又把东方以勾线来表现插花的形式叫作线条式插花。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往,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取.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方插花则更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

对文章还有没有其他要求,详情私聊

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楼上的,你说的太多了,我都没心情看完它??

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高雅的审美艺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东方插花艺术的发源地。插花艺术可谓是无边无际的,她给人以无限的魅力,人们在制作与欣赏的同时,也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为发掘和弘扬中国插花艺术,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奇葩重放光芒,也为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及加强园林、花卉等专业的学习,本文通过对插花艺术的历史、分类、制作、搭配、 护理 和鉴赏的介绍,使人们对插花艺术的综合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插花艺术 中国式插花 插花种类 插花制作 护理和鉴赏

插花是以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以一定的技法为基础,经过艺术构思和适当的整形修剪,按照艺术构图原则,并进行色彩搭配设计后,将其插在能盛水的容器或能保水的基质上,组成一件既具一定思想内涵,又能再现大自然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高雅的审美艺术,它与建筑、雕塑、盆景、及造园等艺术形式相似,是最优美的造型空间艺术之一,因此常称为插花艺术。

1.插花的溯源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中国的插花艺术,历史悠久。人们爱花,以插花自娱,继而用作佛教供花,后来才逐渐扩展到装饰领域,由此而发展成一门艺术。它与我国的哲学、文学、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中国插花艺术历史

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其发展历程的特点,大体可划分七个阶段。先秦(即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年),为插花的原始时期。汉魏南北朝(即公元前200年—公元580年),为插花的初级阶段。隋唐五代(即公元581—960年),为插花的兴盛时期。宋元(即公元960—1368年),为插花的精雅时期。明代(即公元1368—1644年),为插花的完善鼎盛时期。清代(即1644—1911年),为插花的兴盛至衰微变迁时期。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为插花的复苏和繁荣时期。中国插花界盼望已久的第一届全国插花艺术展于1990年10月在上海举行,标志着我国插花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是我国插花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西方插花艺术历史

西方插花艺术起源于文明古国埃及。在古埃及出现插花艺术后,随着文化的交流、贸易的往来,插花艺术逐渐传入希腊、罗马、荷兰、比利时、丹麦、英国、法国等国家。文艺复兴后,插花艺术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瓶花、篮花、束花等多种形式,成为室内陈设和社交活动常用的装饰品和礼品。16至17世纪,西方插花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式风格,而在欧洲流行。18至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强盛,西方插花艺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

总之,插花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在世界上形成了东方式和西方式两种不同的插花艺术。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插花艺术的两种风格也在相互融汇和贯通。

2.插花的种类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插花风格,由于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每每随地理环境、民俗风情、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众多的风格、类别和艺术流派,按五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主要有下列几种插花形式:

按用途分类

礼仪插花

主要指用于各种庆典仪式、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探亲访友等社交礼仪活动的插花。也称为“实用插花”,比如篮花、捧花、瓶花、桌饰花、胸花等。

艺术插花

主要用于展览、学术交流。如各种插花展览和学术交流的插花,形式多样化、自由化。

生活插花

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或居家室内装饰的插花。一般比较简单,根据主人的喜好进行插作,除了装饰性,有时更注重生活的艺术性、生活情趣的表现。

按艺术风格分类

东方式传统插花

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由于受东方各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它和东方园林一样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以姿态神韵和天然雅趣取胜。因而东方式传统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东方式现代插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情趣的变化,东方式现代插花对花材、容器的选用更丰富,构图更自由多变,意境表现更时尚更多样化。

西方式传统插花

是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与东方式插花迥然不同。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开敞外露、热情奔放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影响,擅长用花材的人工美来表现主题。其选材讲究繁盛,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取胜,造型注重规则,以对称的几何图形为主,形体大而端正,色彩鲜艳丰富,追求块面效果,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

西方式现代插花

适应于西方人现代的审美情趣、时尚追求及美化生活的需要,引入中国插花不对称式构图的形式,突破了规范几何图形构图的形式,极大地拓展了自由创作的空间,吸纳东方式插花线条造型的长处,作品显得更加活泼、流畅和优美。

现代自由式插花

是一种抽象、写意、非常个性化的插花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插花交流也日趋增多,现代自由式插花是在东、西方插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容了东西方插花特点。在花器花材的选择、构思造型的确定、花叶色彩的处理等方面更趋自由、随意。常用非植物材料如金属、 玻 璃、塑料、棉织品等陪衬和点缀,表现的主题往往使人较难理解,作品完全溶入了个人的性格、爱好和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按插花材料性质分类

按花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包括绢花、涤纶花、塑料花等)和水晶花插花(水晶花材由高级树脂组成)。

按插花使用的容器分类

瓶花:是以高型的花瓶为容器创作的插花;筒花:是以高型的筒状容器创作的插花;盆花:是用浅身阔口的盆作为花器的插花;篮花:是用篮作为花器的插花;钵花:是用花钵、针盘作为花器的插花;缸花:用缸作为花器的插花;筒花:用筒作为花器的插花。另外还有异形容器作为花器的插花,如碗花、吊挂花、敷花。

按艺术表现手法分类

写实手法

崇尚自然,以现实具体的植物形态、自然景色特征进行艺术再现。写实手法插花的形式有3种:一是自然式,主要表现花材的自然形态,根据主花材的形态又分为直立型、倾斜型、下垂型等;二是写景式,又称盆景式插花,以自然景色浓缩于盆中,表现自然风景为主的写景插花;三是象形式,以动物或其他物体为特征进行创作的插花,如熊猫、孔雀、蝴蝶、塔、桥等。

写意手法

这是东方式插花或现代自由式插花的特点,利用花材的属性、谐音、品格或形态,表达作者的意念、情趣、寓意,并配以贴切的命名,耐人寻味,达到某种意境。

抽象手法

抽象手法可分为理性抽象和感性抽象两种。理性抽象插法:属装饰性插花,不注重表达情意,而强调理性;用几何方法进行构图设计,具有均衡、对称的图案美;注重质感、量感和色彩;花型主要有三角形、半球形、L形、新月形、S形。感性抽象插法:无一定形式,也不受任何约束,根据创作者的灵感任意发挥,随意性大,往往不易被人们理解而难以产生共鸣。

3.插花的制作

在制作插花前,要做好花材的选购、容器的准备等前期工作,同时还需了解和掌握造型的原则,花材的寓意、插花的步骤和技巧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开始制作插花。

选购花材

一要看花。含苞欲放为好,盛开者为次;色彩鲜艳为好,暗淡者为次。

二要看叶。新鲜、损伤小,精神饱满为好,变色、萎焉、掉叶为次。

三要看切口。新鲜、损伤小为好,干枯、损伤大为次。

四要看花梗。粗壮、新鲜为好,瘦弱、变色、腐烂、有异味为次。

构图的原则

中国插花崇尚自然,避免四平八稳,平淡无奇,力求稳中生奇,给人以自然稳定的感觉,同时又要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在插花构图中要掌握以下6项法则:

高低错落:指花枝的安排要有长有短,有前有后,有高有低,水平面和垂直面要相互错落,显得自然生动,这样作品才有活泼感。

疏密有致:指花材间的距离要有大有小,大则疏,小则密,切忌等距离插入,这样作品才有层次感。

虚实结合:指花和叶的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花叶相互融汇一体,这样作品才有自然感。

仰俯呼应:指上下左右的花朵或花枝的动势要集中,彼此相互关联,围绕中心顾盼呼应,这样作品才有动态感。

上轻下重:指在插花过程中,一般大花在下,小花在上;盛花在下,花蕾在上;浅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团状块花在下,穗状花在上。这样作品才有稳定均衡感。

上散下聚:指插花作品在花朵枝叶基部聚拢在一起,似同出一根,簇生在一起;上部自然舒展,多姿多态。

插花的步骤

构思立意:即明确目的,确定主题。插花是为了节日喜庆用,还是装饰环境用;是送礼还是自用;是展览还是学术交流用。主题有多种多样,有轻松的,如亲情、友情、恋情、爱情;有严肃的,如战争、和平、环保等;也有中性的,如时令季节类,即春、夏、秋、冬;还有表现风光类和休闲类的主题等等。

选择材料:包括选择花材和花器。花材选择一要突出“鲜”字,即要新鲜。二要根据用途。用途不同,花色也不同,如节日喜庆插花,花色要鲜艳浓烈,如会议插花、花色要素雅、清淡。花器选择一般选用无图案深色或浅色花器,轻松环境如娱乐场所等宜用异形花器,庄严的环境用端庄稳重的花器。

掌握比例:在制作前,依据环境条件,决定插花作品的体量大小,插入花瓶内的花高度应是瓶高加瓶口直径之和的2倍左右,插入花盆的花高度应是花盆高度加花盆直径之和的倍左右。作品的长、宽度以不超过瓶高度或盆直径的1倍为宜,总之要做到比例协调、和谐美观。

构图造型:各式各样,千变万化,主要有七种。按整体外观分,有4种,即对称式、不对称式、盆景式、自由式;按主要花材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态分,有3种,即直立式、悬崖式、倾斜式。

色彩搭配:花材的色彩要符合主题表现,与环境色彩相协调。欢庆场合用艳丽的暖色;厅堂可用淡雅冷色;明亮的空间用色彩浓烈的花朵;阴暗转角处用淡亮的花朵。色彩可通过调和色和对比色来处理,以达到最佳的色彩搭配效果。

作品命名:东方式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都有命名,西方式插花则命名较少。命名有规定命题(依据规定的题名进行创作)和自由命题(依据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两种,命名方法有以时令季节命名、以自然风光命名、以山水地域命名、以个人情感命名、以造型的形象命名、以艺术的象征意义命名、以诗句命名等七种。

4.插花的色彩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对自然的写真,又是对自然的夸张,主色调的选择要适合使用环境。浓重温暖的色调(红,橙,黄)适用于喜庆集会、舞场餐厅、会场展厅;明快洁净的中性色调适用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而冷色调(浅黄,绿,蓝,紫,白))常用于凭吊悼念场所。

就花材的种类而言,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鲜明可人。自然式花艺以丽不乱性,艳不 眩 目的色彩为主,纵使无花,亦可用苍松翠柏作主角。而图案式花艺则以色彩浓厚,火爆热烈,亦可将反差强烈的颜色集于同一作品之中。

就花材与容器的色彩配合来看,素色的细花瓶与淡雅的菊花有协调感;浓烈且具装饰形的大丽花,配釉色乌亮的粗陶罐,可展示其粗犷的风姿;浅蓝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红色的雏菊或小菊;晶莹透剔的 玻 璃细颈瓶宜插非洲菊加饰文主,并使其枝茎缠绕于瓶身。

就东西方花艺特点而言,西方的花艺,花枝数量多,色彩浓厚且对比强烈;而东方的花艺则花枝少,着重自然姿态美,多采用浅、淡色彩,以优雅见长。

5.插花的护理与鉴赏

插花的护理

插花的合理护理对延长花期有重要作用,而对鲜花的护理和对干花的护理又各有不同。

鲜花的护理:① 清洁水质,保持适当水位;② 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③ 温度和光照的调控要适宜;④ 使用保鲜剂;⑤ 远离水果存放处。

干花的护理:① 保持环境干燥、通风;②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除尘;③ 一定时期,干花作品的色彩要还原;④ 一定时期,干花作品要整形复原。

插花的鉴赏

插花作品的鉴赏方式随时代风尚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可以曲赏、图赏、酒赏、香赏、琴赏,还可以谭赏、茗赏。在鉴赏插花作品的时候,应以形式美和内容美这两方面表现的优劣为标准,用心去欣赏,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达到欣赏的真正目的。

6.结语

插花艺术属造型艺术范畴,可谓是无边无际的,是一门涉及园艺、雕塑、美术、 摄影 、音乐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她给人以无限的魅力,人们在制作与欣赏的同时,也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插花艺术既有很强的艺术性,又有广泛的实用性,全面了解和掌握插花艺术的历史、分类、制作、布置、护理和鉴赏等综合知识,对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水平、陶冶情操和美化生活、工作环境都起着有益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实践,拓宽自己的眼界,做一个全能的人。

参考文献

[1] 曾端香 《插花艺术》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王莲英,秦魁杰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

[3] 林木 《东西方插花艺术对比》 湖南林业出版社, 2007年

[4] 谢利娟 《插花一本通》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5] 张继连 《浅谈插花艺术的表现手法》 现代农业出版社, 2007年

[6] 李靖 《插花艺术浅谈》 现代园艺出版社, 2007年

[7] 黎佩霞 《插花艺术基础》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

[8] 徐海宾 《赏花指南》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

[9] 汪海霞 《浅谈现代插花艺术》 天津农林科技出版社, 2004年

[10] 何孝永 《插花世界》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

日本式插花艺术浅论 来源:云南花卉 日期:2005年12月5日 (1)概论 日本式的插花,虽然传自中国,但这种艺术在日本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花道发展蓬勃、流派特别多,且各具特色。要了解日本式插花各流派的特点,可先从其插花的基本造型开始。 日本式插花的造型原则上以三主枝为骨干而构成的。最长的花枝为第一枝,次长的花枝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为第三枝。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别作用于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后加上装饰的枝梢,达到造型上的立体化。由于三主枝在表现插花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称为“役枝”,并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在构成花型上也发挥了定位作用。上段役枝的位置在“天”,下段的役枝的位置在“地”,而中段役枝位置则在“人”。这种以天地人三线条构成的花型,称为“三线形式的插花”或“三角形式的插花”。 由三役枝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就把插花的造型分为真、行、草三种。“真”取立姿形态,表示端正静肃的美感;“草”取潦草形态,表示自由奔放的美感;“行”取“真”与“草”的中间形态,表示宽舒快畅的美感。 概括而论,日本式插花以象征天地人的三役枝构成基本花型,并以真行草三方面求取花型的变化。 日本式插花的主要流派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古流、宏道流、远州流、松月堂古流、未生流等等。各流派对上述三大主枝的叫法并不统一。 (2)日本式插花流派简介 ①池坊流“池坊”称插花为“立华”,并把作用于上段的役枝叫“真”,中段的叫“副”,下段的叫“体”。池坊插花的特色是:“真”强壮有力,“副”从后角插入,“体”在前面扎根,全部役枝组合成轻松舒畅的花型。此外,辅助真、副、体的其他枝梢,统称为“对待”。 池坊插花按照弯曲的“真”枝角度,决定对后角的“副”枝角度,以及对前角的“体”枝角度,并依照角度的大小,把花型分成真、行、草三种,而真行草三者又各自三种变化:真有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行有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草有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 真的花型大多使用筒形花瓶,以插口至花瓶外缘的宽度与真枝弯曲度,来决定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三种变化。 行的花型使用薄面、宽口、壶状等花瓶,与真的花型一样,它也是以插口至花瓶外缘的宽度与真枝弯曲度,来区分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的。不过行的花瓶比真的花瓶口径大一些;真枝的弯曲度也可以加大,花貌也就较有动感。 草的花型使用的花器分为水盆与双层的筒、舟、月、挂等所谓草本花瓶。使用水盆时,像真与行一样地区别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但是使用草木花瓶时,则要依照真枝的下垂度来决定。 ②草月流草月流是日本式插花现代化、大众化的代表,插花时特别讲究心正意诚的精神,内涵着崇高的理想,型态要生动,色调要调和,布置要适合,这就是草月流插花与众不同的特色。 草月流花型分“基本花型”和“应用花型”。基本花型是花型构成的原则,分为纵长插法的“立真型”,横长插法的“倾真型”,水平插法的“平真型”,低于水平插法的“垂真型”等四种。“应用花型”是由“基本花型”中花枝位置与角度变化所得,要考虑到花材、花器、摆放位置及装饰环境的调和。“应用花型”是插花者表现自己个性与构想的重要手段。 草月流插花中以三枝主枝构成花型轮廓的主体,第一主枝为“天”(或称真),第二主枝为“地”(或称副),第三主枝为“人”或称“控”。“天”是主枝的中心,也是决定其他主枝及作品大小的基准,“天”的长度依花器口径加高度而定。大致上大型花型是口径加高度的两倍,中型是一倍半,小型则相等。“天”决定后,“地”是“天”的四分之三长,“人”是“地”的一半或四分之三长。主枝以外的花枝,通称为从枝,能起到辅助主枝的作用,使作品趋于完美。 ③古流古流以作用上段的役枝为“真”,中段的为“流”,下段的为“受”。除这三役枝外,还有作“真”补助的真前(前添)及副真(外添、后添、背添)作“受”补助的留,由此构成五枝插,也即古流插花的基本形态。 “真”以弧形插在花器中心,斜对前方,“流”插在前隅的一边,“受”在另一边,而把“留”插在与“流”相反的方向,起到平衡的效果,“真前”与“副真”则分别置于真枝的前面与后面。古流插花可以很好地表现流动性较强的美感,这是它的一大特色。古流插花的花型分为真、行、草三种,插法则有本手插、受流插、中流插、留流插、流插等五种。真的花型为本手插也是古流插花的基本形态。 在“本手插”中计各枝长度间的比例关系,以真100为标准,则流80,受50,真前70,留40。 把“受流插”与“本手插”相比,“受流插”中真80,流65,都短于“本手插”,而受约50至80,留50则稍微长些。“受流插”是强调天地人三者中“地”这部分的插法。 “中流插”又谓“中段流”。这种插法的“受”与“流”同“受流插”的情况正好相反:受枝缩短,插入本来是流的位置,流枝则加长。“中流插”是强调天地人三者中的“人”这部分插法。 “留流插”与“受流插”的处理相类似,只是比“受流插”较为强调“留”的部分。 “流插”如以真枝为100,则流枝为120,明显长出许多,表现出其流畅之美,主要插花在月、舟、双层筒、三层筒的花器上。 ④宏道流宏道流插花的特点是不采用天地人的理念,而把上段役枝名为“一枝”,中段名为“二枝”,下段名为“三枝”,另增小角、控、月同内、留内等而促成花型立体化。 宏道流的代表花体是“清操体”,其他尚有“将离体”、“涧翠体”、“邱壑体”、“蒲飒体”、“惹尔体”、“幽寂体”、“艳阳体”、“抄茂体”、“重阴体”等。这些体并不是以真行草划分的,而是由花材的特色、插法的意向与趣味、剪插的时间、场所及目的等几方面所决定的。其中“清操体”始终被采用为宏道流的基本体。 ⑤远州流远州流与池坊一样,把插花称为“立华”,天枝名“真”,人枝名“行”,地枝名“留”。远州流花型即以真、行、留为骨干,并辅以其他必需的衬枝而组成,并变化出各种不同的花型。 在真(天)、行(人)、留(地)三枝之外再增加真添(日)、肩(月)、内胴(星)、小隅(辰)四枝,由这样七役枝构成的花体称“七段”。如果再加上外胴(乾)、留真(坤)两枝,则有九役枝,构成的花体称“九段”。远州流把“七段”与“九段”的花体作为它的基本花型。 远州流的役枝以筒形花瓶两倍直径的圆(圆相)为基准。我们假定这圆置放在花瓶之上,真枝须成弧形伸展,尖端突破圆圈;真添与肩枝,各沿着真枝的方向在前后发展;行支插在真枝弯曲凸面的前隅;留枝则插在其相反方向,全部都包含假定的圆圈内。 远州流的花型由役枝数量及形态变化,分成真、行、草三种。真又称“正格花矩”,除真枝以外花枝都要收入圆内;行又称“变格花矩”,除真枝外有其他役枝突破圆的范围;草也称“破格花矩”,真枝突出圆外并显示出弯曲的形态之美。 远州流插法另有本胜手(右胜手),反胜手(左胜手)、右花、左花的区别。总之,以丰富的曲线表现出清秀艳丽的花艺,乃是远州流插花的特色。 ⑥松月堂古流松月堂古流同样称插花为“立华”,由“正花”、“相令”、“通用”、“体”、“留”五枝构成花型。“正花”位于整个花体的中心,“相令”显示出深度,“通用”决定花体的宽度和深度,“体”向前伸出,与“留”一起收紧花体。“正花”与“相令”相当于“天”,“通用”相当于“人”,“体”与“流”则相当于“地”,因此松月堂古流也是离不开天地人三才的理念。 “正花”的高度被限制在花瓶高度的一至两倍范围之内。“正花”较短时,以其总高度为十,在下四上六的位置,作最大的弯曲,并引出“通用”枝,其他役枝也以此为标准来确定位置。“正花”较长时,则以其高度作十五计算,在上六下九的位置弯曲,并引出“相令”枝。这就是称为“四六分”、“九六分”的五体分割插法。前者适宜作秋冬,后者适宜作春夏的基本花型。 各役枝可以附副枝以增加变化,此叫“分体”,最多能展开到二十五体;又“正花”枯萎后,其他四枝继续剪插者,叫做“送体”;枝的下部不发生作用,要从上花腰叫过来垫补者叫“呼礼”。这也就是松月堂古流的“分体送呼”插花特色。 松月堂古流的花型分为“真”、“行”、“走”,分别象征着月亮的圆缺情况。“真”指的是满月,“正花”沿着中墨(中心垂直线)耸立。“行”与“走”象征着不同时间的弦月。“行”的正花弯曲,其弧线偏离垂直线满月直径的1/8,“通用”枝作45°角向前倾斜。“走”的正花弯曲,其弧线偏离垂直线达满月直径的1/4以上,“通用”枝则40°向前倾斜。 ⑦未生流未生流又把插花称为“格花”,以象征天的圆和地的方,及由这两者位置所决定的直角等腰三角形来构成基本花形,并比喻作鱼鳞而名为鳞形。设定的直角等腰三角形为立姿者,叫立鳞(直鳞),而为横姿者,叫横鳞。在这三角形鳞中配置“体”、“留”、“用”所谓天地人三段枝:最高枝叫“体”,中间枝叫“用”,最低枝叫“留”。三才格就是使用这三役枝所构成的基本性花型。 “体”呈弧线,插于前隅,顶部恰好在根部的正上方;“用”沿着“体”的弧线而伸到中间,插在与“体”同方向的前隅;“留”插在“用”相反方向的前隅,位置比“用”更低。这三才格加上“相生”、“挖”两枝,更构成五行格的花型。“相生”位置在“留”的相反方向,作用于“体”与“用”之间;“挖”则入“用”的相反方向,作用于“体”与“留”之间。 花型有真、行、草的三态变化,更各自展开为三姿,称为“三态九姿”。真的花型,犹如人立正般严肃端方,在三态中格调最高。体枝的弯曲度很小,以一活线为限度,用枝也限于二活线。行的花型,就好像人走路的姿态,活动空间扩大,体枝的弯曲要大于真,达到二活线的限度,用枝的大概位置在三活线前后。草的花型,如人奔跑的姿态,活动空间更加扩大,体枝弯曲度再要大于行,达到三活线的限度,而用枝则更在五活线处。 潇洒洗练,有紧张感,这即为未生流格花的美学特征

论文的参考资料吗,那得很具体才行出版社什么都不能少的。。。稍微弄几个给你吧。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马大勇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7-1 《中国插花》中国插花 北京插花艺术研究地《中国插花》编委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1-1 《中国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赏析》王莲英 秦魁杰主编 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浅谈现代插花艺术.张菲郑国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23期. 瓶插花毛茛切花保鲜剂的初步研究 曹晓婕 文 斌《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 日本传统插花的历史与特点 张秀新,姚洪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池坊花传书》 池坊专永 华道家元池坊总务所出版 1995-03Judith Arranging North American Edition,1997:23~98Hitomi Gilliam ,John Haines,Kent chen著,陈文章译.Design compendium styles & methods0.台湾:世界花卉服务有限公司,1999:23~50Gregor Lersch .Principles of Floral Design. Germany:Donau Verlag Kriener & PotthoffKG,Günzburg/Münster,D48155 Münster,1999:146~150Jane Kindersley Limited,1995:22~177

西欧插花艺术论文

西方的花艺,花枝数量多,色彩浓厚且对比强烈;而东方的花艺则花枝少,着重自然姿态美,多采用浅,淡色彩,以优雅见长。 西洋式插花也称欧式插花,它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2000年时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洋式插花区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即为(传统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线条为原则;非形式即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讲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传统式适合特殊社交场合,自由式适合于日常。

西方欧式插花花艺特点技巧分享:

欧美花艺设计作品中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丰富——西方插花作品,为完成色彩缤纷的规整造型,使用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变化多。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有较高的成就,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感受。色彩力求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花色相配,一件作品较多彩取向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面块,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插花。亦有将各种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效果。一般以草本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马蹄莲得月季。

欧美花艺设计基本构图形式为规整的几何图形——西方插花的主要构图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我们在欧美花艺设计课堂上学习等腰三角形、倒T形、扇形、半球形、球形、菱形、椭圆形等;不对称式的有不等腰三角形、L形、S形、新月形等。花材排列较密集而整齐,形成丰满规整的各种图形。

欧美花艺设计的手法多样,从铺陈的手法,堆积的手法,架构的手法等演变西式插花的风格。西方花艺 设计作品中使用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变化多。 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有较高的成就,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感受。

欧美设计风格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了,还吸取了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其插花作品,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展。

花艺作品,不仅仅要有技术,还要有思想,有创意,根据主题去选材,去搭配,去做最适合的设计。 今天我们就 来就西方花艺中 的各种表现技巧说说西方花艺 。

铺陈:

铺陈即平铺陈设,将某种素材紧密相连,覆盖在一特定范围表面,是掩盖花泥最好的技巧,此名称由珠宝术语“en pawe”而来,珠宝邻接以表现连续的表面效果(在平行设计与造景设计里以铺陈的方法铺底非常重要)。

层叠:

层叠与重叠不同,即两层不完全重叠,而是一层与一层之间部分重叠;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空间不相同,可以造出不同的效果。

组群:

将同种类、同色系的花材分组、分区插,而且组与组之间留空间。花材可高低不同。从数个组群的组合设计可欣赏不同花材的造型、色彩、质感。用同一季节开花的材料组合最好。

阶梯:

利用点状或面状的花材表现材质的立体感,即花朵之间用排序的手法,由低向高延伸,但花面与花面之间须有一定的重叠。

平行线设计:

模仿自然界植物生态而来,如森林中一直保持直立生长的林木。必须是一组花材的立轴都是平行状态。

捆绑设计:

将枝数3枝以上的相同花材捆绑成束,用以增加量感或力度。强调捆绑的材料、起装饰效果的捆绑方法称为饰绑。

影子:

巧妙运用相同材料大小不一样的差异,创作出该材料上下阴影效果,在设计上可增加视觉的延伸、分量感。设计的技巧以成双花材设计,可增加视觉的效果。

欧美花艺设计注重花材整体的色彩美、图案美,整体的艺术效果。着重欣赏整体华美的图案和色彩。欧美花艺作品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的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的主题,用十字架形的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出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通过外表形式表现作品主题。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01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

02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西方式插花半球型

这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花型了吧?将花材剪成相同长度插在花泥中,形成一个半球形状。半球型花是一个四面观的花型,柔和浪漫适用于婚礼、节日等很多场合。

西方式插花三角型

又分为对称三角型和不对称三角型。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常作为装饰应用。对称三角型较稳定,但都是单面观的花型,常用于墙边桌面或角落家具上。

西方式插花水平型

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观的花型,源自古希腊时祭祀坛上用的装饰花,现在常用到会议桌、餐桌、演讲台上。同半球型相似,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豪华富丽。

西方式插花扇型

扇形花为放射性的半圆花形,豪华美丽,就像是孔雀开屏。起源于宫廷贵妇手中常拿着的羽毛、蕾丝做的扇子。摆放在玄关、壁饰和靠墙摆设的桌上都很合适。

西方式插花瀑布型

就像一层层的瀑布,瀑布型的花由上而下地插制,具有流动感、柔美浪漫。这也是除了球形以外最常用的新娘手捧花花型了吧?

西方式插花还有“圆锥型”、“椭圆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还有以字母形状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东西方插花艺术响应回归自然的呼声,在各自的插花领域中开发环保、简约的形式。在插花艺术的频繁交流中,一方面,东西方插花艺术各自顺应时代的需求,并汲取各兄弟艺术(如绘画、书法、园林、雕塑、建筑等)的有益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另一方面,东西方插花艺术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各臻佳境。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简约的线条造型的优点,吸收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作了以花传情、以花写意的尝试,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其艺术插花作品中,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展。

突破几何形规整构图的局限。 西方现代插花在原有基础上,逐步从规整呆板的几何形构图中解脱出来,流畅优美、简洁清新的自然式构图倍受钟爱。融入东方式线条造型的优点。将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长处,融入西方插花中,自然伸展的各类线条使其造型更活跃、更生动、更诱人了。

不少西方现代插花作品,采取了东方插花以花传情,以花写意的手法,取得可喜的成绩。自由式插花盛行,西方现代插花中不受任何造型限制的自由式插花盛行起来。形式多样,色彩艳丽、奇思妙想、各具特色。花材、花器、辅助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开发出许多新的花材、花器和辅助村料,都使用在现代插花中。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这两种插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时代与背景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景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规律。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人了解观察植物的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人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西方式插花受西方哲学影响提倡的“人文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艺术的真正对象,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条和最美的比例。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反应在插花艺术上多以几何形的造型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形状去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以求得较强的装饰效果。

二、立意与构图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于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溶人个人情感并赋予花木象征性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雅;石榴为多子多孙、子孙满堂;梅花傲雪凌霜,象征无畏不惧等。构图以远景、中景、近景去安排。花与花、花与叶之间相互呼应,生动有趣。

西方式插花讲究的是花材的种类及数量。花朵丰满硕大,构图多采用对称、均衡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型、水平型、S型等。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美,作品具雍容华贵之态。

三、插制法则

东方式插花讲究写实、写意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一)线条的运用:认为线形花材更富生气、更能抒发情感。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即插花的比例与位置关系。它包括花材之间、花材与容器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太繁”作品显的上重下轻;“太瘦”作品显得空洞。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东方式插花中的虚就是松、浅、模糊。实就是浓、重、密。刚就是劲、硬、挺。柔就是软、温、绵。插花中没有虚实就没有画面,没有刚柔就没有深度。虚实配合好就有层次。

(四)呼应关系:呼应主要指情势上和色彩上的呼应,注重花材的方向性,使花材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联系,浑然一体。

(五)对比关系:东方式插花注重画面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使花材之间各自突出,构图显的生动活泼。

(六)注重宾主关系:宾主关系的确立,可使主题集中,而不散漫。

西方式插花一般采用传统的几何形插法。作品所用花材往往把花器全部遮掩住,容器不外露,只按摆设的位置或场地决定花型大小。插作时注重

(一)外形规整、轮廓清晰:外形轮廓是由最外围花的顶点连线组成的,这些顶点连线呈现的形状就是插花作品的造型,如扇型、三角型、L型等。

(二)注重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各种形式的几何形插花不仅从正面看轮廓呈几何型,从侧面看也应呈规则的形状,如:三角型插花,其实质应是一个三角形锥体。花朵之间应分布在整个空间的不同层次。

(三)注重焦点突出、主次分明;焦点突出,作品稳定。焦点花可以是一朵大花也可以是一组异型花,但不可.基本花型插作方法

东方式插花花型一般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第一主枝是最长的枝条,决定花型的基本形。第二主枝是协调第一主枝,其长度是第一主枝的1/2或314。第三主枝是起稳定作用的枝条,其长度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从枝是陪衬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条,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三主枝上下位置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造形。主要有直立、倾斜、下垂、平展、直上、对称等。

西方式基本花型插作,按造型结构可分为,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作品的外形轮廓对称,如圆型、半球型、扇型、倒T型等。不对称构图是外轮廓不对称,常见的有L型、S型,新月型。基本型的插作首先确定造型,然后插出图形的基本骨架。骨架插好后,定出焦点位置、插人焦点花,在轮廓线的范围内插人其它花朵,并用散状花、叶填充其空间,遮盖花泥,使各部分协调、均衡,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