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巴马康养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04 04:40:32

巴马康养论文开题报告

浙江山屿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颐养公社健康养老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大羊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万谦养老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五指山仁商基业有限公司 、 北京康富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市聚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 山东慧济国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 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 、 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拓展资料:1、以资本形式入驻,专注交换居住度假和游乐养老。分时度假模式是企业联动多个生活基地,打造生活度假替代平台。是一种老年人分时度假模式,结合房地产、酒店、旅游和养老,跨界融合共享,扩大资源边际效用,赢得长期客户。这种模式更注重度假产品的设计,融合酒店、度假、医疗等行业。上海海泉养老属于分时度假模式。集团于2008年进入养老产业,2014年进入上海市场,形成了以定制化养老服务为平台,延伸文化和社会养老、滞留等养老服务的多元化服务集团公司。通过自建、合作的寄宿基地开展寄宿养老服务。目前基地分布在海南、浙江、重庆、贵州、北京、河南、内蒙古、山东、澳大利亚等地。2、建立旅居基地联盟,打造移动老人之家。旅居联盟模式实现了养老产业的聚集效应。联盟成员包括遍布全国的优质旅居产品,可有效带动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旅居和养老企业可以在自由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旅居基地联盟。颐和园属于养老机构合作的同居联盟模式。成立于2009年,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机构养老服务。目前已建立四个养老基地:颐和园嘉兴乡嘉当养老中心、广西颐和园巴马康养养老基地、颐和园千岛湖桥西养老中心、杭州颐和园千岛湖疗养院,基地,旅游基地联盟成立,覆盖哈尔滨、大连、北戴河、珠海、深圳、厦门、琼海等16个度假旅游基地。还推出东南亚休闲旅游、东京、济州岛、柬埔寨、泰国等基地。

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小镇。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为康养小镇建设提供了市场需求。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也大力推出各项“康养”政策,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是把健康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新时期、新形势下,康养小镇建设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基于不同类型的康养产业分类: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基于市场需求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基于市场需求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广西省巴马县国际长寿旅游村建设规划中提出“以养老养生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河道与田园形成的乡村景观、喀斯特山体地貌景观、乡村生态观光农业景观;合理规划滨水休闲带,完善公共设施”的巴马村核心发展思路。

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秦岭山脉、西安、咸阳,交通便利;2、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康养活动,如青藏高原风情园、唐宋古墓林、水上乐园、森林浴场;3、拥有全国最大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尼木河大峡谷,以及世界上最清澈的理想之湖邦托湖;4、拥有最完备的健康养生项目,如中医平易近法、拔罐按摩、穴位养生、纳西古法、芳香疗法、乘车观光等;5、拥有优雅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等。劣势:1、地形较为险峻,山路较为崎岖;2、康养活动设施设备较为简陋;3、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4、服务水平稍显粗糙,需要提升服务质量;5、有些景点无法自行参观,需要导游的陪同;6、高原地带因气候温差较大,可能会造成游客不适。

广西巴马康养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秦岭山脉、西安、咸阳,交通便利;2、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康养活动,如青藏高原风情园、唐宋古墓林、水上乐园、森林浴场;3、拥有全国最大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尼木河大峡谷,以及世界上最清澈的理想之湖邦托湖;4、拥有最完备的健康养生项目,如中医平易近法、拔罐按摩、穴位养生、纳西古法、芳香疗法、乘车观光等;5、拥有优雅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等。劣势:1、地形较为险峻,山路较为崎岖;2、康养活动设施设备较为简陋;3、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4、服务水平稍显粗糙,需要提升服务质量;5、有些景点无法自行参观,需要导游的陪同;6、高原地带因气候温差较大,可能会造成游客不适。

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自选课题

2、研究目的和意义:

旅游网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基于互联网的旅游网络发展的开始。随着电子商务的潮起潮落,旅行社网站也经历了市场的洗礼。旅行社网站作为网络经济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武器,已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固有壁垒带来冲击,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旅游电子商务像一张大网,把众多的旅游供应商、旅游中介、旅游者联系在一起。相对于传统的旅游业来说,旅游电子商务不仅提高了业务透明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边际成本,而且凸现了旅游产品本身个性化、信息化、时令化等特性。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行社网站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趋势,携程旅游网和E龙网站纷纷公布盈利的消息,为我国旅行社网站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网络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电子商务。不论旅游服务商或是消费者,他们之间的一切交流都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也就是说,网络旅游时代其实就是旅游电子商务时代。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

国内旅行社网站的建设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在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和积累后,目前国内已拥有相当一批具有一定资讯服务实力的旅行社网站。这些网站目前可以比较全面地对各地旅行社提供的服务线路提供全面的网上资讯服务,这些服务涉及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互联网正以疯狂的速度风靡全球,并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旅游业也不例外。据CNN的数据显示:1999年度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270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销售总额的20%以上;全球约有超过17万家的旅游业在网上开展综合、专业、特色的旅游服务;全球约8500万人次以上享受过旅行社网站的服务。在国内,互联网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不过,现在只要你上了网,点击“旅游”搜索网站,出现的专业旅游站点就可能有数百个,像新浪网、搜狐、网易这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大网站也少不了开设旅游栏目。未来的网络旅游或许是这样一种模式:一个旅游者在网上订购机票、酒店、服务,当他到达旅游目的地后,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他的“吃住行游购娱”就会完全依靠网络来解决。这种测试有点像“网络生存”,但实际上它有着更加实用的意义。

网络旅游正在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据资料显示,去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400亿美元,其中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270亿美元。目前全球约有17 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旅游业务联系。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拥有网民7000多万人,其中近七成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并且有旅游的需求和消费能力。因而“网络旅游”对于我国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包括机票、酒店等资源的数据库,能够实现为用户提供比价、资源条件、优惠信息等筛选服务。“去哪儿”与超过400家的机票供应商和超过15000家的酒店供应商建立了业务联系,由后者将其房价、机票价格信息与公司。

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主要的研究内容

制作本网站的目的是进行旅行社网站的宣传、介绍以及景点的简介与预定,实现客户与旅行社或相关单位的网上勾通及业务的完成,体现电子商务的部分功能。本网站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界面简单、清晰,通过清晰明了的界面让使用者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功能;2、功能使用,主要功能包括路线查询,路线预定,数据库管理,车票预订,网站链接等,都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3、管理方便,管理者可以通过特有的管理界面进行数据库系统的维护,例如旅游线路的添加,删除,线路预定情况的查看、处理等。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是C/S模式,在系统初期时,系统分析主要是根据软件工程的步骤进行,设计使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使用UML 统一建模语言完成系统的设计,判断其可行性,在编码之前,完成相应的接口。各个模块可以模仿微软的COM技术,即组件对象模型,以组件的形式向系统中添加功能。

在数据包捕获模块中,网络数据捕获技术是获取信息的关键技术,它通过监听技术,过滤技术获取原始数据,根据TCP/IP分层理论进行层层拆解,提取相关协议中的信息。因此需要收集许多资料,查阅相关文档,增加对该领域知识的了解。

由于本系统采用分模块,可以以组件的形式进行加载进来,使得对后期系统维护和调试有很大的优点,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运用学过的知识,按照软件工程开发流程来实施本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多动手操作,采用系统模块化方式完成本课题。

5、研究基础:

(1)试验条件:

a.已经具备的条件

试验软件设施:Virstual Studo 2008编译环境,良好的C++编程能力,数据库。

b.未具备的条件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未具备的条件:

1.对网络界面有一些仍然不熟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2.对界面美化方面有些不熟悉,需要一定时间研究。

3.对编程不是特别的熟悉,要在日后的时间里加强动手能力

4.由于公司项目赶进度,工作时间安排为早八点半到晚九点半,可能没有太多精力处理本系统

解决方案:

1.尽量在工作之余查看相关资料,尽可能多的了解网络界面

2.在工作外的时间内,通过加班的形式完成试验

尽早的学习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同时增加自我动手能力,加强在对界面美化的学习。

6、预期达到的目标及进度安排:

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系统能够实现让客户简单的操作,可以对旅游景点的更充分的了解。

进度安排

第一周:实习调研,查阅课题相关外文资料

第二周:了解行业状况、查阅文献资料,阅读资料,撰写调研报告

第三周:翻译10000字符以上的外文资料,准备资料,学习JSP技术

第四周:提交毕业论文提纲,呈交外文文献翻译资料

医养康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广元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胡昌平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缺少医疗,医养脱节,老人的医养需求得不到较好保障,随着国务院推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以来,广元市抢抓机遇,及时研究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及时指导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构建了“政府指导、规划引领、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开展了“三结合”广元医养工作模式,探索了公办引领、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城乡同步试点的医养结合工作路径,有效地实现了医疗与养老的融合发展。一、广元市基本情况广元1985年建市,地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部,辖四县三区,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4万。广元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中国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的出生地,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川陕苏区的后期首府地,是红四方面军西部战争的主战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广元史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低碳生态城市、中国温泉之乡。医疗资源情况:2016年,辖区内有医疗机构3460个,其中三级医疗机构9个,二级医疗机构38个,一级医疗机构287个。养老资源情况:2016年,辖区内养老机构131个,其中公立养老机构99个,民营养老机构32个,养老床位17038张。老年人口情况:2015年,辖区内60岁以上人口达万人,占总人口的;65岁及以上人口达万人,占总人口的;80岁及以上人口达41094人,占总人口的。二、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一)高起点组织保障。2013年,市政府成立了广元市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卫生计生委,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执行重大工作会商制度、项目工作领导挂联制度及产业发展目标管理制度,健全工作与决策运行机制,定期分析研究,统筹协调解决健康产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组织卫生、民政、市级有关部门赴浙江、广州、北京、上海和省内川南、川西等地调查研究健康养生、医养结合等工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广元市发展健康服务、医养结合的总体思路:立足广元的资源优势(医药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道路交通便捷、旅游和地热资源富足)和川陕甘渝地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创建西部医养高地,辐射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医疗中心、全国著名的女性养生胜地、养老与养生旅游目的地、生态产品及健康食品基地,创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二)高要求政策保障。2014年出台了《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出台了《广元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医养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出台了《中共广元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和《广元市社区康养服务站建设标准》等政策文件。财政逐年加大医养结合资金投入,落实项目前期启动基金3000万元,每年预算工作经费50万元,每年提取福彩公益金100万,切实为医养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三)开放性联合助推产业发展。市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签订《市校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编制出台《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广元中医药事业发展,依托成都医学院,促进广元医养结合发展。2014年,市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西促会社会扶贫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在广元召开2014中国·广元康养产业推进会,会期,签约项目7个,签约投资33亿元。2015年,市政府与中国西促会社会扶贫工作委员会、农工中央联合主办,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2015广元市(北京)康养项目推介会,会后,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开展上线推介,签约项目11个,签约投资亿元。2016年,中国·四川第二届森林康养(夏季)年会在广元召开。(四)务实惠民分类试点。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谋划,先后组织有关单位赴省内外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实际确立广元康养发展路径,构建了“政府指导、规划引领、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及时开展城市、农村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了“三结合”(医养与康养结合、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结合、公办与民办结合)广元康养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城乡同步试点推进。一是以市中医医院为城市试点,于2014年率先推进,开放医养结合床位400张(全托:重点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养)。二是以利州区上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试点,开放床位60张(日间照料:重点解决社区老人康养)。三是以社区康养服务站为社区试点(居家养老:为居家老人提供“六助”服务—助医、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四是以利州区荣山卫生院为农村试点,开放床位30张(全托:重点解决农村老人康养)。五是以旺苍县德康医院鸿福康养院为民办医养结合试点,开放床位100张(全托:重点解决农村老人康养)。 (五)做强项目基地,做实医养结合工作。《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康养重点项目54个,先后在广元、北京召开项目推介会,推出重点招商项目27个,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市签约康养旅游项目42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启动建设项目8个,其中,市中医医院医养结合项目,市政府划拨土地31亩,投资亿元,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四川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用地30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已完成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园区子项目—四川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已完成招商。(六)大力宣传,营造医养发展良好氛围。编制“女皇故里、养生天堂”宣传专题片、招商手册,建立广元康养网站,在广元电视台、广元日报开办《健康与养生》宣传专栏。三、医养结合成效2014年以来,市中医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市中医医院、市精卫中心等8家单位启动医养结合项目建设。2015年,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2016年,被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确认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新网报等20多家国家级媒体采访报道广元康养和医养结合工作。(一)医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广元市医疗和养老机构更好实现统筹发展,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更好提升,全市建立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全市医养、康养服务信息共享打好了基础。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建立了医务室,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推行养老机构和当地就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有效对接。建成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设老人就医绿色通道。?(二)医养服务得到更好拓展。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创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使医疗、养老、康养得到更好结合,更好拓展了医院业务,更好促进了医院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健康养生学等专业学科的发展,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和康复医学科成为“全市质量控制中心”组长单位。(三)家庭政府医养实现三方满意。实施医养结合新模式,更好发挥了医疗和养老资源作用,更好应对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党委政府要服务,老年群众要保障,医养机构要效益”三方共赢的新局面。同时,也让老年人有病则治、无病康养,颐养天年,让子女从繁重的家庭压力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干事创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四、医养结合启示(一)医养结合发展的关键是政府指导。务必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主导项目推进。(二)医养结合科学发展是规划引领。依托高校,科学制定出台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三)医养结合持续发展是市场驱动。指导、引导企业参与项目推进,开展医养结合分类试点。(四)医养结合难点是康养基础差。养老政府补助地方配套无力,医保政策保障不足。(五)医养结合前景美好。广元市“三结合”医养工作模式(医养与康养结合、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结合、公办与民办结合),务实惠民探索了公办引领、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城乡同步试点的医养工作路径,构建了“政府指导、规划引领、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医疗与养老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医疗与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完善,医养业务更好发展,家庭政府医养三方满意。

法律分析:(一)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加的床位日常重点用于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医疗机构运营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资源。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引入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将部分养老床位转化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到2022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含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为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优质的机构式照护服务,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巡诊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必要的查床、转诊等服务。

(二)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将医疗机构内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组建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整合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区域养老、医疗资源,将巡视探访、上门巡诊等居家医养服务有效衔接。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能力。养老机构可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进修轮训机制。发挥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作用,探索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护理员师资和适宜技术培训基地。

(三)深化医养结合机构“放管服”改革。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不需另行法人登记。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医养康养产业。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结合机构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培育居家健康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教育、旅游、养生和社会参与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医养康养服务。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监管与评价。建立各司其责、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医养结合服务一同部署、一同检查。推动京津冀医养结合协同发展

(四)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院校教育及技能培训。优化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程序。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实施医师执业地点区域注册制度,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五)建立健全支持保障体系。鼓励符合规划用途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用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要适当支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养老产业债券,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抵质押贷款产品,拓宽信贷担保物范围。推进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床日等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推进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针对老年人风险特征和需求特点,开发专属产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道客巴巴

身为一名硕士,你知道自己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童装设计海岛服设计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

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

服装设计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一般0-2岁的婴幼儿不可用大红大绿等刺激性强的色彩去伤害视觉神经;浅淡色不仅能避免染料对皮肤的毒害,还可衬托出婴幼儿清澈的双眸和粉嫩的皮肤。

儿童在2~3岁可认识颜色,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

岁儿童可以认识4种以上的颜色,能从浑浊暗色中判别明度较大的色彩。

~12岁是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色彩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

儿童的心理素质。

本次的设计是以童装色彩设计为重点,结合现代时尚以及相关元素的基

本使用法则,进行具有时代特点的童装设计。

研究意义:

制作一系列童装,巩固专业知识,学会灵活运用专业所学。

选择好童装的色彩是做好童装销售的重要环节。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童装的色彩对于儿童的心里状态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此项研究来开发童装的色彩以适应儿童心里需求

文献综述(对已有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综合介绍与评价)

《服装材料学》朱松文等编

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服装用纤维原料、纱线、织物、皮革等各类服装材料的种类、结构和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性能对服装的影响。同时他还介绍了服装的各种辅料的种类、性能和选用方法,国际服装新材料及其流行趋势,各类服装对材料的要求和选用方法。

《时装设计艺术》刘晓刚、许玥著

是我在本次设计方面参考的书籍,这本书弥补了我在设计方面的不足,让我知道了设计的本质就是服务于社会,让自己所设计的服装能够最终穿在人们的身上。

《中国服装辅料大全》孔繁薏,姬生力主编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服装辅料的各个种类,介绍了各辅料的品种、分类、规格、性能、工艺、品质标准,以及在服装上的运用。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基本思路:

了解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拟订设计稿,确定要设计的题目。最后的制作,根据美观、舒适、实用的理念制作出一系列的童装,

框架:

确立设计的题目为 童装设计 后,从以下多方面来制作论述:

根据指导老师研究项目,并进行相关设计;

进行与设计主题相关的研究,并分析将要进行的设计的特点以及优势;根据儿童生理心里的特点,设计出儿童喜爱的童装;

具体设计的总体草图中,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绘制一个系列(4套)效果图拟订设计稿和制作方案;

后期的制作和整理;

主要研究方式方法:

研究进程安排

月1日-3月19日:毕业实习;

月22日-4月2日:市场调研、分析;

月5日-4月9日:草图设计;

月12日-4月16日:效果图讲评与确认;

月19日-4月23日:纸样设计与制图;

月26日-5月21日:服装剪裁、服装加工、服饰设计;

月24日-6月18日:完成论文/报告书、服装;

月21日-6月25日:上交论文/报告书、毕业设计电子文件、答辩。

主要参阅文献

[1]《人类心灵的展示》杨治良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04-01第1版

[2]《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第1版

[3]《面料与服装设计》朱远胜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4]《服饰心理学》华梅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5]《服装材料学》朱松文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2月第3版

[6]《中国服装辅料大全》孔繁薏,姬生力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3月第2版

[7]《时装设计艺术》刘晓刚、许玥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2版

[8]《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著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9]《纺织品设计的面料再造》王庆珍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

主要网络:其它说明

指导教师是否同意开题

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教学负责人签署

签名:

年月日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意义:音乐教学涉及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问题,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对儿童音乐的启蒙教育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儿童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教育则要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音乐艺术教育之优势来促进儿童的发展。音乐艺术之所能,音乐教育之优势,都可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儿童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音乐的声音确不具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但音乐能通过音调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音乐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是一种表情性的音响。我们知道音乐艺术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声音,声音只为听觉接受,儿童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接触音乐,有了一幅音乐的耳朵,才能更好的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把音乐作为人的八大智能之一。这一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柯达伊?左尔坦终生追求的目标是 让音乐属于每个人 。这个教育目标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对于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人的心灵的表现,音乐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 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 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了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他还认为,好的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衡、健康成长。这样培养出的儿童,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不管他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成为一个比音乐上无知的人更有用的社会成员。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近年来,在加德纳的 多元智能 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性差异演化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要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 概述音乐教育与儿童发展

) 研究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 如何运用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对策、建议、途径和方法等

本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主要涉及你所选的毕业论文在你的文献和理论准备下是否有写的必要,一般包括下面四个部分: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四、论文总工作量,文献阅读,科学调查,试验阶段,理论分析,论文初稿,文字总结各阶段的进度(起讫日期)和要求,预期结果。-------------------重点是第一、第二部分,尤其是文献准备最为重要。

你好啊,你的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 提供一个范文模板范例,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 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加涅、.布里格斯、.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戴斯、.纳格利尔里、.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组织机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 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 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 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刘铁英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徐光涛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杨淑莲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尹 睿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供大家进行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方案、进度: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2007年4月:定稿。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道客巴巴

你好啊,你的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 提供一个范文模板范例,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 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加涅、.布里格斯、.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戴斯、.纳格利尔里、.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组织机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 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 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 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刘铁英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徐光涛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杨淑莲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尹 睿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供大家进行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方案、进度: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2007年4月:定稿。

开题报告主要涉及你所选的毕业论文在你的文献和理论准备下是否有写的必要,一般包括下面四个部分: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四、论文总工作量,文献阅读,科学调查,试验阶段,理论分析,论文初稿,文字总结各阶段的进度(起讫日期)和要求,预期结果。-------------------重点是第一、第二部分,尤其是文献准备最为重要。

你好啊,你的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提供一个范文模板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课题研究背景(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二、课题研究内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二)课题的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三)预期成果形式1、论文与专著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2、电脑软件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与步骤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下: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二)关键技术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四、课题研究价值(一)创新点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二)理论意义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三)应用价值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五、研究基础(一)已有相关成果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二)研究条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三)参考文献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6、《教学设计原理》,.加涅、.布里格斯、.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认知过程的评估》,.戴斯、.纳格利尔里、.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六、研究组织机构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余 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刘铁英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徐光涛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杨淑莲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尹 睿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