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勤兽类学报

发布时间:2024-07-03 09:11:09

勤兽类学报

雅安市名山区蒙阳街道广场大道3楼。有图书馆。雅安市名山区图书馆成立于1991年,位于雅安市名山区蒙阳街道皇茶大道文化广场三楼,是 国家三级图书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面积宽敞、环境优雅。馆内免费WiFi全覆盖,

一个热爱祖国的科学家——纪念刘崇乐教授A SCIENTIST THAT LOVES HIS FATHERLAND——In Memory of Prof.Liu Chung-lo作者:黄复生,黎明刘崇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的一生,是勤奋治学的一生,是有益于人民的一生。刘先生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1年出生。解放前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昆虫系系主任、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队长、云南动物研究所所长、云南分院副院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昆虫学报总编辑等职,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民盟中央委员。刘崇乐教授早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之后又多次赴国外考察访问。二十年代开始,在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就致力于科学研究,为发展我国昆虫学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在北方开展了许多工作,人们尊重他,称他为“北刘” 。解放前夕他正在美国访问,接到了美国和台湾有关部门的聘请,但是他拒绝了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热忱,毅然回到了祖国,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自此,他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直到最后一息。在抗美援朝的反细菌战争中,他不辞劳苦,积极工作,亲自参加调查,举办细菌战罪行展览,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报刊上公开揭露美帝国主义者发动细菌战的滔天罪行,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同情和支持。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刘崇乐教授理解国家的困难,为节约外汇,他倡议并开展了对于紫胶虫的研究,扩大了紫胶的生产,为发展我国紫胶事业奠定了基础。五十年代初期,他在国内创办了“生物防除”研究室,开展了寄生天敌的研究,并首先从国外引进了苏云金杆菌及昆虫病毒,奠定了昆虫病理学的基础。他本人在昆虫文献学和瓢虫分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全部工作为倡导和发展我国的“生物防除”学科立下了功劳。刘崇乐教授长期以来担任昆虫学报总编辑工作,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开展我国昆虫学的学术活动付出了巨大精力。刘崇乐教授不仅为发展我国昆虫学事业做了许多工作,而且还培养了许多人材,其中很多人已成为知名的科学家、教授和科研骨干。刘崇乐先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为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林彪、“四人帮”及其党羽凶残地破坏我国科学事业,践踏知识分子政策,对刘崇乐教授横加诬陷打击,进行百般的凌辱和迫害,在长期的摧残下,久病不得医治,于1969年1月7日含冤去世,终年68岁。打倒“四人帮”,科学界重见天日,刘崇乐教授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我们应该永远记取这一血的教训,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在科学的春天里,在四个现代化的长征路上,我们怀念刘崇乐先生!老实严谨的刘崇乐教授和他的悲惨遭遇作者:蔡恒胜在美国康州的美弗尔的一所养老院里躺着一位华人老妇,她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几乎连自己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儿孙都不认识了。她九十七岁了,人世间的凄凉苍伤都经历了,她太累了,也该休息了。养老院里有宁静清洁的环境、精心护理的工作人员,退休的儿子每周都来看望她,四个孙子都已工作了,三位已成家,她已有重孙子重孙女。过上舒适的晚年生活,她也该安心了。她就是我称之为刘伯母的施慧元女士,她的先生就是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我国昆虫学创始人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崇乐。刘伯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901年9月20日生于上海,1969年1月6日卒于北京。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学位,1922-1926年在康奈尔大学攻读昆虫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26年返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东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农业院昆虫系主任以及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系主任及该校昆虫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调至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任室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兼任昆明动物研究所首任所长、昆虫学会理事和《昆虫学报》主编。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生物防治、资源昆虫学和昆虫文献学研究。在昆虫学的人才培养及图书文献收藏方面都卓有建树。对我国资源昆虫特别是紫胶虫的调查、研究、利用及扩大新产区颇有贡献。刘伯伯是家父(蔡邦华院士)的同行和好友,1953年家父从杭州浙江大学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以后昆虫和动物二所合并成动物研究所以来,他们一直在一起共事,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个文革重灾区,当时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平均年龄超过四十七岁,居科学院之首。出自动物所的柳忠阳等一批造反派就把动物所作为典型,大搞法西斯专政,把张劲夫、裴丽生、秦力生、郁文、杜润生等院领导和动物所的几乎所有年长的老科学家包括童第周、陈世骧、蔡邦华、刘崇乐等全部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关押在动物所牛棚,并把他们的家全部清除出十三、十四和十五楼。当时年近七旬的刘伯伯患有严重糖尿病,全身浮肿,步履蹒跚,但仍被押解去农村参加三秋劳动。家父屡次向这些造反派反映,刘快不行了,要送医院。但是这些人那里有人性,毫不领会。家父后来悲愤地回忆这段往事,他们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老友就这样走了。据后来有人谈当时的情景,刘老经常吃不饱,有一次,他饥饿难忍,捡食了几粒掉在地上的玉米粒,竟被打得吐了出来。接着,这些造反派还勒令他去走独木桥。一代名家就这样摇摇晃晃,在一阵狞笑中从独木桥上消失了。更令人痛心地是与此同时,他毕业于北大物理系的小儿子刘彭业不明不白从物理所大楼坠楼身亡。当时的刘伯母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真是欲哭无泪,悲痛欲绝。她真是悔恨啊,在临近解放之际,刘崇乐接到斯坦福大学的邀请,请他执教该校。当时刘崇乐和他的哥哥刘崇宏都是清华大学教授,他在生物系任教,而刘崇宏是历史系教授。他哥哥决定赴台湾,认为他搞的东西对共产党不会有用。而刘崇乐毕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对共产党新中国有好感。在决定是否留下来有点拿不定主意。刘伯母想起她的外甥何祚庥和共产党关系密切,去征求他的意见。当时的地下党员何祚庥当然劝他们留下来。哪里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现在变得家破人亡。而刘崇宏到了台湾,为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人们一直很敬崇他,他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这也就是为什么刘伯母后来在平反之际,六十多岁时只身一人到了美国,千辛万苦最后把她大儿子一家六口先后移民到了美国,她绝不再让她的儿孙再受到伤害。这是后话。刘伯伯自50年代起,就立足于昆虫学基础知识的丰富积累,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大发展的需要,在国内首倡资源昆虫学研究。他积极从事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应用和开发研究;进行寄生蜂、寄生蝇的利用,为我国综合治理农业、林业和园艺害虫作出了贡献,是我国利用天敌资源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创始人之一。1955年以来,他密切关注我国工业、国防的重要原料紫胶虫的研究。时值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封锁,紫胶来源十分困难。1955-1958年间,刘崇乐出任中苏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云南紫胶考察队队长,率中苏科学家和我国有关产业部门及云南省科技工作者百余人,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综合性考察,为紫胶虫的人工放养、产区的扩大、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56年,中苏科学院云南紫胶工作队改名为中苏云南生物资源考察队。除紫胶之外,调查研究扩充到动植物区系和资源。动物方面涉及昆虫、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上述调查获得了诸多新发现,证实了云南动物种类繁多且区系复杂、资源丰富。“动物王国”之称誉被科学界确认,为云南建立专业性的动物学研究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准备。刘伯伯一生热爱昆虫学研究。早期以胡蜂科为主要对象,中后期侧重于瓢虫科和寄生蜂、寄蝇、蜘蛛的研究。他刻苦好学,知识渊博、精通外语、广收昆虫文献并极有研究。他学风严谨、做事认真,严于自律又诲人不倦,受到同仁的普遍敬重。有二件事证明刘伯伯的做事为人。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30年代,有一位陈姓的读者致函朱自清先生,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便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出乎意料,同事大多同意那位读者的说法:蝉子晚上不叫。但似乎不够权威,朱先生便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刘先生大约也没有亲身经历,便翻阅多种有关昆虫的著作。几天后,他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抄出的这段文章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作者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第二件事在1926年10月的秋季,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在夏县西阴村发现了一颗花生壳似的黑褐色物体,这是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丝质茧壳,茧壳长约厘米,茧幅约厘米,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当时主持发掘的李济对此十分重视,但是在发掘现场再没有找到第二颗。围绕着半个蚕茧,李济请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刘崇乐进行鉴定,刘崇乐虽不敢断定这就是蚕茧,但也没有找出相反的证据。因为该茧壳比现在西阴村家养的蚕茧壳要小很多;不像是后来放进去的,因为埋藏的位置并不在坑底下,茧壳周围的土色也没有受干扰的痕迹;当然也不会是野蚕偶尔吐的,因为它有利器切割过的痕迹,这半个蚕茧是经过人工割裂过的。为此,刘崇乐初步断定其为桑蚕茧,切割面是由锐利的刀刃所为。并鉴定那半个蚕茧确是一种家蚕,因此证明了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已懂得养蚕抽丝。1928年,李济重访美国时,又特意把这半个蚕茧的标本带去,求助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院,经那里的博物学家帮助他鉴定出这个茧壳是属于家蚕的老祖先的茧壳,证实了刘崇乐的判断。李济在后来的很多学术论著中,都提到过“半个蚕茧”这件事,提法一直比较谨慎,只是作了几点推论,提出了思考方向,并未作肯定的结论。从这两件事可看出刘伯伯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严谨态度,而不像有些人在大跃进年代搞浮夸,瞎论证什么一亩地能产万斤粮之类;更不象当今中国有些人搞学术腐败,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作为一个科学家首先要老老实实做人做学问。刘伯伯离我们快四十年了,在其一生的教育、科研生涯中,著述甚丰。在中外刊物发表论文53篇,撰写学术专著6部,译著2部。他的为人,他的杰出贡献,他的遭遇,他的死,能不让我们后人深刻反思吗?

白暨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

白暨豚体呈纺锤形,体长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

白暨豚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白暨豚的濒危原因

白暨豚数量的逐年减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和长江流域人类活动较多两方面的原因。白暨豚所属的鲸目水生多数早在数万年前迁入海洋的咸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鲸目淡水豚类种群数均小,其中至今剩余的五种淡水豚均是濒危物种。

此外,根据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白暨豚的遗传多样性很低,这也加剧了灭绝的速度。科学家为此曾提出迁地保护的建议。

白暨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是鲸目、白暨豚科的水生动物。“暨”音 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白暨豚身体呈纺锤形,脐处最粗。体长米,体重约230千克。吻极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头顶偏左。眼极小,位于口角后上方。耳孔小如针眼,位于头两侧,眼的后下方。背鳍三角形,位于体中部略后,上端尖,基阍长,鳍肢较宽,末端圆钝。属鳍后缘凹入,中央有齿刻。背面蓝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一般为乳白色。各鳍皆白色,故名白鳍豚。头骨左右不对称,颅腔大。白暨豚自成一科,是古老的孑遗生物,化石证据表明 530 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就已在长江出现。20世纪后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侵害而数量锐减,在 1988 年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剩余种群仍不断消亡,被认为是第一个由于人为因素而走向灭绝的鲸豚类动物。栖息于长江中下游,洞庭、鄱阳湖等地。以中上层鱼类为主食。2006 年11月6日-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瑞士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联合开展“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瑞士七国的鲸类专家,对宜昌到上海的长江干流进行了为期六周的科考,未发现任何白暨豚,认定其功能性灭绝。2018 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暨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1]中文学名白暨豚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别称鱀、鱁 zhú(古称);白旗豚、白鳍豚、白鱀、白暨豚、中华江豚等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快速导航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分布范围 保护现状 存世标本物种学史进化历程白暨豚分化自海豚支系(Delphinida),该支系包含了除抹香鲸类 以外所有的现代齿鲸。化石证据显示原始的海豚诞生于 2500 万年前,并在 2000 万年前从太平洋进入长江。1981 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种史前动物的下颌骨化石片段,这块下颌骨来自一种古老的白暨豚,称为 原白暨豚(属名:Parapontoporia)。化石记录着 原白暨豚 在 2000 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现代白暨豚与之相比差别不大。或许是栖息空间相对闭塞,生存竞争及环境变化较少,白暨豚保留了祖先的原始形态,因此被称作“活化石”。演化时间表显生宙↓新生代古近纪中晚期始新世(约 5600-3400 万年前)5000 万年前,陆栖偶蹄类进入水中生活并不断演变。3400 万年前,分化出 齿鲸类。渐新世(约 3400-2300 万年前)2500 万年前,分化出 海豚支系,此时的海豚是除 抹香鲸类 以外所有现代齿鲸共同的祖先。新近纪中新世(约 2300-530 万年前)2000 万年前,原白暨豚 出现。一些海豚从太平洋进入中国内陆水系。530 万年前,白暨豚在长江出现。上新世(约 530-260 万年前)今已发现的 3 种 原白暨豚 至此全部灭绝。定居于长江的白暨豚成为所属世系(白暨豚总科)的仅存物种。白暨豚在长江保持稳定繁衍,种群延续至 20 世纪末 因人类活动影响而走向衰亡。第四纪更新世(约 万年前)全新世(约 万年前至今)中外命名1914 年2月,美国青年探险家 查尔斯·麦考利·霍依(Charles McCauley Hoy,1897-1923)在中国洞庭湖的城陵矶水域猎获一头雄性白暨豚,由此采集到了世界首个白暨豚样本(仅保留了头骨和 7 块颈椎)。霍依询问当地的渔民如何称呼这种动物,误将渔民口中的“白鱀”听作“白旗”,于是在样本上标注为 Pei Chi(“白旗”的谐音)。1916 年样本带回美国后,华盛顿国立博物馆以 75 美元的价格收购,1917 年时任该馆哺乳动物馆馆长的美国动物学家 格里特·史密斯·米勒(Gerrit Smith Miller Jr.,1869-1956)对样本作了综合而详尽的研究。1918 年米勒发表著名的学术论文 “A new river dolphin from China”(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4] 确认白暨豚为独立物种,拉丁学名定为Lipotes vexillifer(Lipotes意为“留在后方”,vexillifer 意为“旗手”),英文名定为 Chinese river dolphin(中华江豚)。霍依和他猎获的白鱀豚模式标本美国学界以讹传讹,认为白暨豚的背鳍露出水面时,看着就像一个浅色的三角形旗帜。受此影响,中国使用了“白旗豚”的称法,因“白旗”一词暗含贬义,又改称“白鳍豚”。实际上,白暨豚的背鳍并非白色而是青灰色,“白鳍豚”这一名称容易产生误解。1977 年3月,中国著名动物学家周开亚在《动物学报》期刊上撰文提出,所谓的“白鳍豚”古称为“鱀”,最早记载于中国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鱀,是鱁。”[5] 晋朝学者郭璞为《尔雅》做注,对此解释道:“鱀,䱜属也;体似鱏鱼;尾如䱡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根据历史记载和群众普遍的称呼习惯,将中文名改为“白暨豚”。至此,白暨豚应有的、流传千古的名称,在误传 60 多年后得到了更正。但因“鱀”字过于冷僻,常误作 音同形似的“暨”,加之旧称“白鳍豚”的使用已是积重难返,所以白暨豚在国内各类媒体上始终称呼各异。[6] [7]《尔雅》郭璞注 对白鱀豚的描述最初的英文名“Chinese river dolphin”在各类出版物上流行了近一个世纪,随着英国《Nature》杂志的引用更是深入人心。但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广泛,西方学界开始重视中国的文献研究成果,且以最早的文献记载为优先定名原则,因此白暨豚的正式英文名改为 Baiji(白鱀)。[8]现代研究霍依和米勒是最早对白暨豚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士。随着米勒论文的发表,白暨豚成为最后一种被正式命名的淡水豚,模式标本为霍依采集的头颈骨,模式产地为洞庭湖。在此之前,世界上的其他四种淡水豚早已被命名: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1810 年命名,亚马逊河豚(Inia geoffrensis)1817 年命名,拉普拉塔河豚(Pontopriablainvillei)1844 年命名,印度河豚(Platanista minor)1853 年命名。白暨豚比最早命名的恒河豚晚了 108 年,然而讽刺的是,淡水豚里最晚被西方学界发现并认识的,却也是最先于人们视线里消失的。1923 年霍依对他采集到的样本发表文章“The 'white-flag' dolphin of the tung ting lake”(洞庭湖里的白旗豚),刊登在《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rts》(中国科学与艺术)杂志上,引起国内外水生界学者对这一物种的首次关注,但从 20 世纪 30 年代直至 70 年代末,由于战乱、资金有限等种种原因,学者们并未对白暨豚做更多的研究。1978 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首次“白暨豚科研工作会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 联合 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声学、行为生物学与资源保护等方面开展白暨豚的研究工作。1979 年12月第二次“白暨豚科研工作会议”召开,各科研组交流了一年来的研究成果,也有来自法国和瑞士的鲸类专家与会。但在 1980 年捕获活体白暨豚“淇淇”之前,研究工作主要基于收集到的少量骨架标本,一切项目均无较大进展,可谓纸上谈兵。唯一长期人工饲养的雄性白鱀豚“淇淇”(1979—2002)在 DNA 序列检测技术未成熟前,学者们对白暨豚的分类意见一度存在分歧,长期未有定论。1918 年米勒在比较了白暨豚和亚马逊河豚的骨骼后,认为二者是近亲,将白暨豚归入亚马逊河豚科(Iniidae)。[4] 后来的分法又将所有淡水豚并为一科,即河豚科(Platanistidae),也称喙豚科、淡水豚科。1979 年周开亚等人经研究建立了白暨豚科(Lipotidae),[9] 此后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暨豚的系统发生位置进行了研究。最新的古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都显示淡水豚类是多系群,南亚的恒河豚和印河豚比其他三支淡水豚更接近系统进化树的基部,白暨豚、亚河豚和拉河豚各自代表了从进化为海豚总科(Delphinoidea)的主干分出的早期支系。[10]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后,学者们终于达成共识:现生淡水豚类不是单系群,分属四个独立的科,白暨豚至少是一个科级的阶元。[11]形态特征白暨豚雌性成体最大体长253厘米 ,雄性成体229厘米,体型大小的性二型明显。白暨豚体形中等粗壮,有狭长而稍微上翘的喙,圆的额隆,低三角形的背鳍位于从吻端向后约2/3体长处,是其最显著的野外识别特征。鳍肢宽而梢端钝圆。与海生的海豚相比眼睛较小,但不像恒河豚的眼那样小。体上面主要呈蓝灰色或灰色,体下面白色。在头和颈的侧面从眼至鳍肢形成灰色和白色间的波状分界。白色部分在鳍肢前向上伸入灰色部分形成2个显著的白色斑。头骨的吻突狭长,在上齿列后端与眶前凹之间略缩窄;吻突侧面有明显侧沟,腹面两上颌骨间有约与上齿列等长的浅沟;上颌骨基部向后方扩展,在头骨后缘与上枕骨相接,侧缘向上翘起形成上颌脊,在眼眶部强烈上曲;鳞骨颧突不达额骨眶上突;上枕骨仅微向后方隆起,故头骨后缘平直;两上颌骨腭部相接;翼骨钩突具深凹腔;鼓围耳骨与颅骨保持松动的直接联系;下颌联合极长,其长接近或达到下颌骨长之半;牙齿略前后扁,曲面向内,齿冠具纵脊形成的网状釉褶。每个齿列有31-36枚圆锥形的齿。椎式:C7,T10-11,L5-8,Cal9-21=41-45。染色体组2n=44,14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6条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4条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8条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生活习性大脑活动白暨豚的大脑重量约占总体重的 ,已经接近类人猿的水准。甚至有学者认为白暨豚的智商比类人猿更高。哺乳动物的大脑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休眠状态,才能在觉醒后正常运作。鲸豚类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一半大脑休息,另一半工作。成年白暨豚的大脑每天有 7-8 小时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近似成年人的睡觉习惯),其余时间全脑觉醒。作为哺乳动物,白暨豚和人一样需要给体内血液不断供氧。陆地哺乳动物休息时,可在小脑控制下进行不自主的呼吸,而鲸豚类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生病、受伤等原因使它们失去知觉后,便会沉入水底,当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暨豚的正常死亡方式。声呐功能利用特制的水下探听仪器,能听到白暨豚发出的“滴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日常发出的声音归为两类:一类是“滴答”声,频率为 8-160 千赫,起探测目标的作用;另一类是哨叫声,频率稳定于 6 千赫,是同类之间的通讯联络信号。声音信号具有良好的绕射传导能力,适应于泥沙较多的长江水域。白暨豚的视觉已退化,主要依靠“回声定位”识别目标,发出超声波后通过“额隆”(向前隆起的圆形额部)接收、采集回声信号。发出的超声波常为两声一对,声波传开后会安静地等待回声,从而确定自身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目标间的距离,以及该目标的大小。信号越强目标越近,波长越宽目标越大。当目标接近时,它又会发出一对新的信号,经过等待收到回声后,便能分析出目标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并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回声越来越密集说明目标在接近,越来越稀疏说明目标已远去。凭借发达的声纳系统,白暨豚得以在污浊的江水中捕捉食物。[12]日常活动白暨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会远离船只,人类很难接近,加之种群数量稀少,活动区域较广,所以野生状态下对其生活习性的研究十分有限。白暨豚有恒定体温,在 36℃ 左右。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水温变化后又迁入另一区域。喜欢结成 2-16 头个体的小群活动,常见其与江豚共游,交配期间的集群行为尤其明显。习惯栖息于江流中心的深水区,也会进入湖泊、支流与干流汇合处。主要在白天活动,夜间休息。胆怯害羞,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常在晨昏时游至浅水区捕食鱼虾。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消化能力很强,捕到食物不经过咀嚼,整口吞入腹中。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总体重的 10%-12%。主要猎物是草鱼、青鱼、鳙鱼和鲢鱼,尤其偏爱体长不超过 厘米的小鱼。白暨豚用肺呼吸,每隔 10-100 秒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并发出“嘘哧、嘘哧”的响声,有时会喷出水花。换气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出水呼吸时间约 1-2 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 20 秒,受惊后或察觉到危险的特殊情况下,可长潜 200 秒不出水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为每小时 109-150 次。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会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故而白暨豚又被称作“拜江猪”。[13]顺流中白暨豚的游速一般保持在 ,逆流中为 ,逃避危险时最快可达 80km/h。在浅水区换气较频繁,游速较快;在深水区换气间隔的时间较长,游速较慢。繁殖方式白暨豚寿命估测为 20-30 年。雄性 4 岁、雌性 6 岁性成熟。野生状态下,成年两性比例为 1:1,但雌性受孕率一般仅为 30%,自然繁殖率很低。成年雌性一年中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 3-6 月和 9-11 月。妊娠期 10~11 个月,翌年 2-4 月分娩。每两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偶有双胞胎。母豚长有乳裂,哺乳时乳房从乳裂中伸出。幼豚会被母豚哺乳 8-20 月,活动时主要靠母豚带游。分布范围白暨豚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物种。历史上西起宜昌西陵峡,东至上海长江口,全长约1700千米的长江江段都有白暨豚出没,包括洞庭湖、鄱阳湖等毗连长江干流的大小湖泊及河港,甚至还曾在富春江出现过。受上游建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暨豚的分布区域逐渐缩减,1990 年以后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绝迹,在长江干流的分布上限也移至宜昌葛洲坝下游 170 千米处的荆州附近,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便已踪迹罕至。1997-1999 年国家农业部组织的三次大规模考察中,南京下游临近江阴以下就再未有发现。2000-2004 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洪湖段、九江段和铜陵段三个区域。最后一次发现白暨豚的确凿记录,是 2004 年8月在南京江段搁浅的一具尸体。[1]保护现状保护级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1979. )[14]列入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日期待查证)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1988. )[15]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CR(极危,可能灭绝)[1]种群现状“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束后,一般认为白暨豚已基本绝迹,尽管未被 IUCN 宣布灭绝,然而时至今日,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显示白暨豚仍然存在。“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是 2006 年11月中科院水生所和瑞士白暨豚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大规模科考活动,组织了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瑞士七国的近 40 名学者,对宜昌到上海的长江干流展开为期 38 天、行程达 3400 多公里的细致调查。此次考察动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声呐采集设备和远程探测技术进行地毯式搜索,却未发现一头白暨豚。由于鲸豚类需要频繁出水换气,并不是很难观测到,所以部分外国学者确信白暨豚已经灭绝。考察队联合组织者之一、瑞士白暨豚保护基金会负责人 奥古斯特·弗鲁格(August Pfluger)说道:“It is a tragedy, a loss not only for China, but for the entire world”(这是一场悲剧,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整个世界的损失)。中国方面对外国学者的判断未予认可,提出根据惯例,要 50 年未观测到活体才能确定一个物种灭绝,并强调“在当前情况下”不宜宣告白暨豚灭绝。外媒据此认为,中国官方可能在抑制有关白暨豚及其灭亡的信息,因为事件背后折射的是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GDP增长而对长江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公布白暨豚灭绝将掀起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舆论。2007 年以来零星的目击报告和未经证实的影像资料表明,安徽至南京的江段可能还有残余个体,然而参考近年持续性大量死亡的江豚,可见长江当下的环境已不适合淡水豚类继续繁衍,比江豚更脆弱的白暨豚更难以长久生存并延续种群。残余个体即使存在,也不具有实际意义。2008-2014年死亡江豚的不完全统计,暗示残余的白鱀豚难以长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认为,现今濒危程度最高的水生哺乳动物不再是白暨豚而是加湾鼠海豚,原因是白暨豚早已灭绝。按照此观点,在20世纪 50-70 年代加勒比僧海豹和日本海狮灭绝后,白暨豚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个灭绝的大型动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更是全球首个被人类灭绝的鲸种。学界指出,拯救白暨豚的行动太少而且太晚了,当人们开始着手保护时,这一古老物种就已经走到末路,其种群已经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国际上白暨豚被视为动物保护失败的典型案例,中国因此受到外界批评。西方媒体认为,虽然国际社会对白暨豚的保护需求给予关注,但中国政府没有为保护它而做任何严肃的投资。原为保护白暨豚而划出的五个自然保护区,现阶段保护对象为江豚及珍稀的鱼类、水鸟等,这些保护区积压的诸多问题尚待解决。以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半自然保护区为例,这是一个长约 21 公里,宽约 2 公里的牛轭湖,像一个微型长江,半封闭的环境使其免受来自长江干流的许多侵扰,是对淡水豚实行迁地保护的理想选择。保护区的规划面积近 7 万亩,实则萎缩到 3 万多亩,除了农业生产,当地一些工业项目也侵占了保护区。长江排污情况依然严峻,附近城市和工厂向长江直排污水,保护区水质持续恶化。沿岸工矿企业排污口报备的仅一两处,实际却有好几百处。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污水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从 2005 年的 亿吨增加到 2014 年的 亿吨,增幅高达 。同时天鹅洲上约有 6700 人居住,允许有限的钓鱼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禁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中核心区禁止人类活动。事实上,不要说缓冲区和实验区,连核心区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司空见惯。不仅外部环境掣肘保护区的经营运作,内部维护同样困境重重。首先是专业人员过少和基础设施落后,保护区面积广大,但巡护、监测、管理等人手常常捉襟见肘,未能组建一支专业救护团队,救护人员均由养殖技术人员兼任;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却始终未配备现代化远程监控设施,监控防护全靠“脚跑眼看”。保护区的水量,也不由保护区自主控制。原与长江连通的保护区,出于 1998 年的洪灾,在上游建起堤防,阻断了长江来水。区内成一片“死水”后,只能人为从长江引水,但泵站管辖权 归属地方水利部门,保护区的需求并非水利部门的首要考量因素。放水会淹没一些农民违法占用的滩涂,抽水可能造成农民取水困难,所以每次协调 区内水量都大费周章。物种保护和人类利益的冲突,导致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是各个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难题。[16]白暨豚灭绝事件,反映的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对淡水豚实施迁地保护,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自然保护区外的长江水域目前仍被人类占用,未来能否再次成为淡水豚的栖息地,暂时还无法得出答案。存世标本截至 2010 年末,世界上保存的白暨豚标本共 89 件,有性别记录的共 72 件,34 件雄性,38 件雌性。中国大陆存有 86 件,有资料的剥制标本共 39 件,骨骼标本 20 件(完整的骨骼标本 10 件,不完整的 1 件,头骨 9 件)。还有 7 件浸制标本,其中 4 件为胎儿(2 件存于中科院水生所,另 2 件分别归属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和岳阳市农业局水产组),3 件为成体(分别存于中科院水生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外的 3 件均为采集自洞庭湖的骨骼标本,分别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博物馆、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南肯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国立博物馆所藏的头骨即为 1914 年霍依在城陵矶采集,后交由米勒研究的模式标本,是全球第一件白暨豚标本。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则是全球第一件完整的白暨豚骨骼标本,雌性,系 1921 年该馆工作人员组成“中亚古生物考察团”到中国考察时,由武汉分队长 波普()以21 美元从岳阳渔民处购得。伦敦南肯辛顿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是 1922 年英国阿伯丁大学医学教授 斯基纳(Skinner)在中国工作时偶然所获,雌性,整个尸体被运回伦敦,使英国学者得以首次对白暨豚进行解剖研究,并将骨骼制成标本。[17] [18]1918年米勒发表在论文里的白鱀豚模式标本图片所有存世标本中,有 4 件骨骼标本是 20世纪上半叶的“古董”,即国外的 3 件和上海科技馆自然历史分馆的 1 件头骨(1920 年左右采集于未知地点,填充于剥制标本内)。[19] 1949年后收藏的标本中,采集自 50年代的有 10 件,60年代 11 件,70年代 20 件,80年代 28 件,90年代 15 件。21世纪采集的标本仅 1 件,即 2002 年人工饲养至自然死亡的“淇淇”,是最后一件白暨豚标本。许多珍贵的标本都未得到有效的保护,标本损坏、腐烂变质、遗失、信息不详、信息混乱等问题非常严重,亟待有关方面的重视和管理。

兽医类一级学报

自己下载一个最新版中文核心目录看看就知道了,可以帮发表

学报类可以发〈长春大学学报〉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一级学报不太清楚。。。

中国畜牧杂志、中国畜牧兽医文摘、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兽类学报是sci吗

兽医科学前沿是sci ,它是一本全球性的,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的期刊

获奖概况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366项,其中138项获国家、院和省部级奖励。 获奖概况获奖名称等级类别时间青海野生植物新种发掘和地道药材驯化技术 二等奖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4 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一等奖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4 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开发技术集成及产业化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2 青海三江源区表生环境变化与生态恢复治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2 三江源湿地变化与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1 三江源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与生态畜牧业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1 中国虫草(冬虫夏草)生物学与现代药学研究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0 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 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0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10 青藏高原代表性土著动物分子进化与适应研究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9 青藏铁路工程 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8 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二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7 柴达木盆地白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7 油菜蜂花粉酶解破壁技术研究与产品的开发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6 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二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5 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5 江河源主要生态区生态恢复研究与示范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5 名贵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矿物质元素研究 二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3 “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三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柴达木盆地工业和城市的水资源供求关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三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降血脂和调节血糖螺旋藻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 三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小麦巨穗新种质系列的创造及新型超高产小麦的培育 一等奖 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2002 资料来源: 论文发表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发表论文4155篇;出版科研专著141部。 2013年,研究所发表论文232篇,其中SCI(E)论文96篇,CSCD论文110篇;出版或参与出版著作13部。 2012年,研究所发表研究论文227篇,其中SCI(E)79 篇,CSCD136篇,出版或参加编写专著4部。 专利及其他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2个;申请专利193项,授权专利80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5项。 2013年,研究所审定品种2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申请专利46项(已受理),授权专利10项。 2012年,研究所共制定地方标准6个,审定小麦新品种2个,申请专利25项,授权25项。 项目承担 2013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组织申报国家、青海省和企业项目94项,组织推荐各类项目建议60项;获准项目70项,获准经费5775万元;到位经费5916万元。 2012年,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227项 (包括新增项目75项), 其中: 参加课题7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面上项目39项(新增15项),主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项(新增4项)、 承担2项, 主持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 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 主持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1项、 主持院重要方向项目2项、 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5 项(新增5项), 主持科学院其他项目32项,主持地方科技攻关项目7项、 主持地方政府委托其他项目22项(新增4项), 主持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1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地方及企业其他项目75项。 2012年,获准经费4803万元;到位经费5127万元。 《兽类学报》1981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兽类学(野生哺乳动物)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为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季刊,大16开本。主要刊登兽类学各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以及珍惜濒危兽类的饲养、疾病诊断与治疗和害兽的防治、经济兽类的开发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 数据库收录情况:国际: 美国《生物学文摘》(BA) 、美国《化学文摘》(C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Record) 、日本《科技文献速报》。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 、《中国期刊网》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 、《中国生物学文摘》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 。

是SCI四区 期刊名字 JOURNAL OF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S 期刊ISSN 1018-7081 2014-2015最新影响因子 通讯方式 PAKISTIAN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FORUM, UNIV VETERINARY & ANIMAL SCIENCES, LAHORE, PAKISTAN, 00000 涉及的研究方向 AGRICULTURE, MULTIDISCIPLINARY-VETERINARY SCIENCES 出版国家 PAKISTAN 出版周期 Quarterly 年文章数 271

兽类学报要查重吗

现在经常发表期刊论文。例如,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发表期刊论文才能毕业,需要评职称的人也必须发表期刊论文才能进行职称评价。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期刊论文是否需要查重。

第一,期刊论文是否查重。

事实上,期刊论文需要重复检测,重复检测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一般而言,论文的查重只是为了检测自己论文中的抄袭程度,以及论文中是否存在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论文的查重率,只要自己的查重率达到要求,那么即使通过了论文查重,也可以把自己的论文发表出来。那么大家知道发表期刊论文时,论文的查重率是多少吗?

期刊论文的查重率是多少?

目前,期刊论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期刊论文,另一类是六大核心期刊论文。这两种查重要求不同,六大核心期刊论文查重要求严格得多。

1.普通期刊论文:如果你想发表普通期刊论文,你只需要你的论文查重率不超过30%就可以通过论文查重。但是由于最近查重率比较严格,很多杂志的要求比30%低;

2.六大核心期刊论文:如果你想发表这篇期刊论文,你的论文查重率不应该超过30%。一般来说,这类论文的查重率不应超过20%,甚至不应超过10%。因此,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你必须严格关注你的论文,否则你可能无法发表。

期刊论文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普通期刊对论文查重率相对较低,一般查重率在25%-30%即可,不能没有超过我们这一技术标准。核心期刊论文查重率相对较严格,论文查重率要求在5%-10%,我们需要关注期刊机构相关要求。 论文写完成后,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其中最迫切的问题是论文的检查率检测。毕竟,期刊非常关注检查率。只有检查率合格的论文才能发表。那么,期刊要求查重率是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期刊提交的论文查重率不超过30%。如果超过这个值,很可能会退回,期刊分为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的查重率相对宽松,一般在25%-30%之间,不能超过这个标准。核心技术期刊对提交毕业论文的要求要严格控制得多,一般可以控制在5%-10%之间。 论文查重后,可以根据网页提示选择合适的系统获取查重报告标明论文各部分的查重率,使我们在查重率上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根据查重报告降低论文的重复。

期刊论文也是需要查重的。期刊发表论文一般超过30%直接退稿的。期刊论文对重复率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些,大部分核心期刊的查重率要求不高于10%,也有一些是不高于5%,而一般的普刊大部分要求不高于25%或是30%,核心刊物对论文的原创水平和学术含量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有些参评者会在投稿前自己查重复率,只要是作者自己认真写作的论文,重复率不会超过5%,重复率超过10%只能说明引用别人的东西太多,自己的思考总结的东西太少,建议在提交初稿之前,最好先自己到万方去检测一下自己的重复率,看下自己的重复率是否达标,以免太高了而错失了机会,这样就会弄得时间非常紧张。万方个人检测:

不同期刊查重率要求都是不同的,建议根据自己情况撰写查重,比如我研究生学校要求写的是初级职称论文,和大学论文一样重复率要小于30%。自己查重我用的是万方检测这个软件,检测数据快,而且准确率也很高⌄报告很清晰,修改起来也很快~

兽类学报影响因子

200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或参加科研项目15项,发表专著5部,并参加多本教材和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其成果曾获得国家能源部、国家教委和吉林省科委的科技进步奖等。作为党务工作者,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群众生活》等多篇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上。2000年荣获第十一届“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并曾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称号等。 Z. H.,Cao M.,Sheng L. X.,Ma X. F.,Walsh A.,Zhang S. Y. Seed dispersal of Morus macroura by two frugivorous bats in Xishuangbanna,SW China. Biotropica 2007,39. (SCI) Z. H.,Mukherjee A.,Sheng L. X.,Liang B.,Cao M.,Corlett R. T. and Zhang S. Y. Effect of ingestion by two frugivorous bat specie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of Ficus racemosa and F. hispida (Moraceae). 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 2007,23⑴:125-127. (SCI) Z. H.,Sheng L. X.,Parsons S.,Cao M.,Liang B. and Zhang S. behavior and use of olfactory cues by the fruit bat Rousettus leschenaulti : an experimental study. Acta Theriologica,2007. (SCI) Z. H.,Sheng L. X.,Parsons S.,Ma J.,Cao M.,Ma X. F.,Liang B. and Zhang S. Y.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eed dispersal of Musa acuminata by Cynopterus sphinx. Acta Chiropterologica 2007,9.(SCI)5.段丽杰 盛连喜 王志平. 长春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环境卫生工程,2004,12⑶: .段丽杰 盛连喜. 序批式好氧堆肥处理法对家畜粪便的减量化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24⑷: .何春光 崔丽娟 石川忠晴 盛连喜. 洪泛区湿地水面积遥感监测新方法研究——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例.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8⑴: .何春光 盛连喜 郎惠卿 李连山 邹丽芳. 向海湿地丹顶鹤迁徙动态及其栖息地保护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⑼: .何春光 盛连喜 邹丽芳 李连山. 向海自然保护区芦苇湿地资源开发与丹顶鹤栖息地保护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⑷: .何春光 王虹扬 盛连喜 张小卉. 吉林省外来物种入侵特征的初步研究. 生态环境. 2004,13⑵: .金香琴 盛连喜 刘伟. 吉林松花湖叶绿素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干旱环境监测. 2006,20⑴: .盛连喜 高燕 金香琴 王志平 王云彪. 鸭绿江上游细鳞鱼的生境现状及资源退化原因分析.四川环境. 2005,24⑹: .盛连喜 何春光 赵俊 宋榆钧 邹丽芳. 向海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对丹顶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分析.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⑶: .盛连喜 马逊风 王志平.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的修复与调控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⑴: .盛连喜 王宁 杨淑华. 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环境教育. 2004,⑺: .盛连喜 徐镜波 王云彪 刘晓晖 于文广 李巍. 热冲击对鲤鱼组织GPT、CAT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 2005,19(A03: .唐占辉 曹敏 盛连喜 梁冰 张树义. 犬蝠对小果野芭蕉的取食及种子传播. 动物学报 2005,51⑷: .唐占辉 马逊风 盛连喜. 生态用水量估算与植被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2004,⑼: 31-33. (CSSCI).19.唐占辉 盛连喜 曹敏 梁冰 张树义. 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 兽类学报 2005,24⑷: .唐占辉 盛连喜 曹敏 张树义. 犬蝠和棕果蝠对光叶桑果实的取食及种子传播. 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05,.唐占辉 盛连喜 马逊风 曹敏 张树义. 两种果蝠对光叶桑果实的取食和种子传播. 生态学报,2007,27 ⑸: .唐占辉 盛连喜 马逊风 曹敏 张树义. 棕果蝠取食对两种榕树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 生态学报,2007,27 ⑷: .唐占辉 盛连喜 马逊风 陈要平. 浅谈湿地生态及环境功能——探讨吉林省湿地的保护策略. 林业建设 2004,⑹: .唐占辉 盛连喜 马逊风 李辉. 流域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吉林水利 2005,⑵: .唐占辉 盛连喜 马逊风 张树义 曹敏. 果蝠的婚配制度及繁殖策略. 四川动物. 2005,24⑵: .唐占辉 盛连喜 张树义 曹敏. 翼手目动物化学通讯研究进展. 四川动物 2005,24⑴: .佟才 王虹扬 何春光 盛连喜. 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 吉林林业科技. 2004,33⑹: .王国才 何春光 盛连喜. 关于吉林省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的探讨. 吉林水利. 2004,⑻: .王虹扬 何春光 盛连喜. 吉林省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对策.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4⑸:.王虹扬 何春光 盛连喜.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在吉林省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展望. 中国环境管理. 2003,22⑸: .王虹扬 黄沈发 何春光 樊宏娜 盛连喜.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种研究. 湿地科学. 2006,4⑴: .王虹扬 黄沈发 徐镜波 王燕燕 盛连喜. 热污染对金鲫鱼组织内四种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06,26⑶: .王燕燕 盛连喜 何春光. 国际湿地生态学研究前瞻——第七届国际湿地会议透视及启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21⑹: .原林 王宏哲 盛连喜. 生态卫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浅谈生态厕所的发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7,25 ⑵: .王燕燕 徐镜波 盛连喜 不同作物种苗对水中重金属镉去除的比较研究. 环境科学. 2007,28⑸:987-99336.盛连喜,何春光,万忠娟. 中国水禽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湿地科学,2003,1⑴: 26-3237.盛连喜,孙刚. 电厂热排水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⑹: 330-33138.孙刚,盛连喜. 吉林省西部生态建设区的划分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专集): 75-7839.孙刚,盛连喜.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工程. 应用生态学报. 2001,12⑷:590-59240.孙刚,盛连喜,李明全. 长春南湖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01,12⑵:319-32041.孙刚,盛连喜.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⑴:79-8342.孙刚,盛连喜. 绿色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杂志,2001,20⑴: 59-6243.王海军,盛连喜,陈鹏.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的影响因子与调控系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⑶: 60-65学术著作1.王燕国,盛连喜译,《生理多样性及其生态学内涵》,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冯江、高玮、盛连喜主编,《动物生态学》,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李建东、贾广和、盛连喜,《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盛连喜、许嘉巍、刘惠清.《实用生态工程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盛连喜、景贵和主编,《生态工程学》,专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玮、盛连喜主编,《长白山动物》,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盛连喜主编,冯江、王娓副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教育部“十五”重点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建东、吴榜华、盛连喜编著,《吉林植被》,专著,长春: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盛连喜主编,曾宝强、刘静玲副主编,《现代环境科学导论》,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盛连喜、刘长生、周道玮主编,《吉林生态与生态建设》,文集,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盛连喜参编,《生态学》(面向21世纪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3年10月2.《电厂冷却系统取、排水对沿海水生生物损伤研究》项目,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甲类)三等奖,1997,第1位3.《火电厂温排水水湖泊、水库生态系统和渔业影响》项目,国家能源部,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0,第5位4.《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放对水生态影响的研究》项目,水利电力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90,第1位5.获吉林省第五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86.《吉林省西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模式与技术组装》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1,第1位

不知道你有什么要求,如果只是发表在一般的期刊的话,只要不是核心的都不难发,如果是核心的话,省级办的较好发,国家级的难一点,影响因子高的都不容易发的

订阅网上可以订啊,订阅全年的话还有优惠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