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关于毛利氏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21:34:44

关于毛利氏的研究论文

毛利元就(もうりもとなり;Mouri Motonari;1497年4月16日-1571年7月6日),是日本战国时代雄踞中国地区的大名,为毛利弘元次子,幼名松寿丸。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广元四男毛利季光为祖先,家纹为一文字三星纹。毛利氏仅在元就一代的治下,就成功地从安艺国的一个小豪族跻身为统治十国的西日本第一大势力,领国石高超过120万石,人称"西国第一智将" 。

在永正十四年(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战中,初次上阵的毛利元就以区区千余众击杀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此后,毛利家东克尼子氏,西破大内氏,势力急剧扩张。最终于"严岛合战"中一举击败大内家权臣陶晴贤,日本史学界称此役为"西国桶狭间"。继而攻灭尼子氏,威震关西,并一度染指北九州。一举奠定安艺毛利氏的西国霸主地位,而作为毛利家霸业开创者的毛利元就,也被日本民众视为"战国谋神"而久久传颂。

毛利元就十二岁的时候,带领着随从人员,参拜了安艺的严岛神社。参拜结束后的归途中,松寿丸问随从:"你刚才祈祷了些什么?""祈祷小主人成为优秀的家主,快一点当上安艺国的主人。"松寿丸听那个的话,竟然满脸的不高兴。"安艺的主人?真是愚蠢。为什么不祈祷我成为天下的主人?"随从一边为这样的言词感到吃惊,一边也在想提醒年轻的小主人。"但是,首先成为安艺的国主之后,才可以成为天下的主人。这是个顺序的问题。"松寿丸立即摇了头说"不对!祈祷成为天下的主人,最后大概只达到安艺国主的目标。假如从开始就盯着安艺国主的位置,是永远不会成为天下的主人的。人就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

15岁的那年秋天,松寿丸元服并改称多治比少辅次郎元就。成为名副本来的猿挂城城主,元就过著悠闲日子。虽说作为分家自立,但是家督兴元健在,所以并没在家中担当责任太大的工作。

永正10年(1513年)三月十九日,元就给本城郡山城的掌权者志道广良发了一个誓约书。第一条、元就今后,必定接受广良的协助,为了毛利家效忠。第二条、互相不抱叛逆之心。第三条、假如元就年轻气盛,对他人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的时候,要接受广良的意见。假如元就不接受,就当作违背了这个誓约。同样,广良对他人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的时候,元就也可以制止。第四条、两人一起忠实勤奋,向兴元效忠,纵然元就对兴元作出一点点没有规矩的事,当作不忠于本家看待 。

痛苦选择

吉田周边的环境并不太平,吉田下游是从父代时就结下的强敌--五龙城城主宍户元源。假如不将宍户家消灭,毛利家将寝食难安。永正13年(1516年)秋,兴元、天野、吉川联军2500人包围了五龙城,将宍户元源逼入绝境。此时,留守郡山城的是兴元的长子幸松丸与志道广良,毛利元就随侍 。

就在攻城的紧要关头,毛利兴元却突然在吉田郡山城中暴亡。得到这个讯息的元就,立刻担当起部队的代大将。考虑到种种不利因素的他,果断向全军释出了撤退的命令,并亲自担任殿军之职,看到毛利军整齐的撤退队型,元源担心是计,没敢来追。渡过了暂时的危机。

郡山城内究竟谁来做兴元继承人的问题也就摆到了桌面上,此时的元就在家中并无多少功绩,获得的支援不多。家中主要分为拥立兴元的嫡子幸松丸和拥立兴元三弟元纲的两派。另外安艺国国人领主们,已纷纷投靠了尼子经久。因此还有从尼子氏迎来一位男子继承毛利家的意见。尼子经久也晓得元就的才干,于是在积极谋划让尼子家的男子继承毛利家不大概成立的情况下,又支援才能平庸的元纲继承毛利家,以防止毛利氏势力的壮大。

最后,由于家中的重臣大都表示支援嫡系即位,结果,年仅两岁的兴元之子幸松丸成为新家督,并由元就担任他的监护人。对于这样的安排,在郡山城中有不少家臣以为,年方19岁正值盛年的毛利元就是对幸松丸未来地位的威胁 。

英雄晚期

1560年12月,正当壮年的尼子晴久去世了,其子义久继承家督之位。尼子家最后的一点复兴希望也破灭了。此后3年,毛利家东击尼子,西战九州大友,虽然是两线作战,但强弱胜负之势却全然不同了。最终,在足利义辉的调解下,与大友和睦,为隆元子幸鹤丸和大友义镇女商定婚事。隆元更获得幕府赏赐备中、备后、周防、长门四国守护职。

停止了西方战事的元就,倾全力向东,连下数城,最后团团围住尼子居城月山富田。这场围城战打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尼子义久中了反间计,杀死老臣宇山久幸父子,导致军心混乱,局势才一发不可收拾。1566年11月,义久兄弟出城降伏,即被送往安艺高田郡圆明寺幽闭起来。

在长期的围城战中,毛利隆元突然去世,享年四十一岁。传说,隆元是被人毒死的。于是,元就临时离开战场,回到郡山城,为隆元十三岁的遗子幸鹤丸举行正式的元服仪式,并确定他为新的继承人。幸鹤丸获得足利义辉将军赐以偏讳,取名为少辅太郎辉元。

此后数年,北九州战火再开,毛利连败大友义镇数次。此时,东面传来了坏讯息。1569年6月,山中幸盛等于京都拥立尼子胜久,在织田信长的支援下,尼子家再兴了。辉元、元春、隆景合兵东向,再度攻破月山富田--但是,尼子家的第二次灭亡,元就已等不到了。

永禄12年(1569)6月,尼子氏残党进攻出云;同年10月大内辉弘(义隆的表兄弟)军在大友水军的援助下在周防国登陆;能岛村上氏亦背叛;毛利军在备前的攻略也受到浦上氏的反抗。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元就从九州地方迅速撤离。元就在晚年身体开始衰弱,过去找足利义辉医师曲直濑道三治疗,并且成功康复。最终1571年6月14日在吉田郡山城病逝,死因大概是食道癌,享年74岁。墓地在今广岛县高田郡吉田町的郡山城内洞春寺,法名洞春寺殿日赖洞春大居士。

毛利元就以仅仅150人的军队自吉田城开始振兴国家。写给三个孩子的家书作为元就的遗训成为毛利家行事的规范,长久的传于后世。元就过世后,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谨守元就遗训,全力扶持正室辉元在混乱的战国中生存下去。

元就病故之时,上杉谦信41岁,武田信玄50岁,明智光秀43岁,织田信长37岁,丰臣秀吉35岁,德川家康29岁,石田三成11岁,伊达政宗只有4岁。从历史的轨迹来看,假如元就晚生30年的话,日本战国历史非常大概有很大的变化。

闲人这次没谈神话,谈一位在历史该留下大名却被轻忽的名人。

说到毛利,又说无双。

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有个拿着奇怪兵器(铁圈、弩),冲来冲去。

说他叫毛利元就的家伙。

但闲人这次没有要介绍他。

毕竟他的大名应该知道战国的,几乎没有不认识吧?

无双系列大家玩过不少,历史上出现这种无双模式的次数却不多。

毕竟会死一堆人的。大家认识的如:岛津义弘、真田信繁(幸村)…

而闲人要介绍「大坂夏之阵」开无双模式之一的要角

「大坂之阵」是德川家消灭丰臣家的重要战争。

而大众中最知名的是让日本第一兵「真田信繁(幸村)」的名字被世人广为流传。

在影视作品也狂捧下。现今战国历史上,真实战场开无双,应该是多数人想到天下第一兵真田信繁(幸村)。

但好像有人被忽略了…

这位仁兄,也是开无双到底的,却被大家忽略。

不知为什么,好像台湾很少人提论他。可能跟跟某游戏公司有关吧?(笑

不过别人不捧,闲人只好写文诉说一下。

历史上还有这人物,应该也该给他一些捧吧?

闲人要介绍是

在大坂夏之阵与真田信繁(幸村)一同无双

砍到德川总部,在砍回大阪城的。

无双模式神人毛利丰前守胜永(毛利胜永)

家庭:

毛利胜信(森吉成)之子、正室为龙造寺政家之女;本姓森,改姓毛利,通称丰前守,初名吉政,后改名为胜永,号一斋。

纪年事件:

天正5年(1577年):于尾张国出生。与父亲胜信一同仕于丰臣秀吉。

天正15年(1587年):父亲胜信被赐予成为小仓的领主时。因秀吉的命令而改姓与中国地方太守的毛利氏(本姓森氏和毛利氏的日语读音相同)。

庆长二年(1597年):向朝鲜出兵时从军。在庆长之役中击退明、朝鲜连合军立下战功。

庆长五年(1600年):在关原之战中与父亲胜信一同参战并加入西军。代替前往领国九州的父亲指挥中央的军势并在伏见城之战中获得极大战功。

但战后,领地被没收后,毛利一家作为囚犯留在了加藤家的领地上。

因与山内家是旧识亲交,父子一同受到厚待得到土地。而胜信也在1611年去世。不过毛利家却安定下来。

大坂之役:

庆长十九年(1614年):接受丰臣秀赖的邀请而从土佐逃走并进入大坂城。不久被称为大坂城的五人众之一。

庆长二十年(1615年)

大坂夏之阵中,收容在道明寺之战中败退的后藤基次等人的败兵。

胜永亲自担任殿军,令真田等军势依次退却,率领铁炮队机令全军无事撤退。

隔日,天王寺口之战中

胜永与真田率领4千兵力,在德川家康本阵的正面。四天王寺南门前布阵。

看方大图片比较容易理解

在战斗开始后

真田信繁与毛利胜永如开无双一般,迅速讨取本多忠朝和小笠原秀政等人。

接着击破浅野长重、秋田实季、榊原康胜、安藤直次、六乡政乘、仙石忠政、诹访忠恒、松下重纲、酒井家次、本多忠纯的部队。

一路打入德川家康本阵,并很活跃左冲右冲寻找着逃跑的家康。

这便也可以说是真田的功劳,但后来发生的事。

在真田队被灭后,因受到德川前来营救本阵的反击而决定撤退。

胜永撤退之余,还漂亮击破反击而来的藤堂高虎队,并防备着井伊直孝与细川忠兴等部队,安全撤退回城内。

闲人汇整:毛利胜永战绩

1.道明寺之战败退-聚集后藤基次等人的败兵。自身担任殿军,令真田等军依次退却,又率领铁炮队机令全军无损撤退。

2.与真田信繁一同突入德川家康的本阵。

3.真田队被灭后。胜永撤退中击破藤堂高虎队、防备井伊直孝和细川忠兴等部队,完成往城内撤退。

当然以上这些亦可能与德川军派来的大多数是官二、三代有关。

以及当时天下大势,对德川的天下有利多,德川家可以拖时间。

闲人没有要吹捧毛利的意思。但别总把功劳往真田身上放啊…

闲人对于神话与历史想法都一样,人物只要能提出名字的都不是池中物。

别说闲人黑真田,闲人也想过名气问题,毕竟真田的名声与毛利比还是有差。

毕竟冬之阵真田太有名了。

理论上武士想挑战真田,应该比毛利多…毛利才机会冲本阵。

但真田死后,毛利成功率军返回大阪城…

在秀赖自杀时担任介错(武士剖腹是负责砍下其头颅的人),之后也一起自尽。

另有一说,他是打巷战力尽之时才切腹自尽。

闲谈:

可能跟游戏公司有关,大家习惯将真田信繁(幸村)比照中国赵子龙。

但闲人认为真田信繁好像用中国义战来说,应该是关羽形象比较适合吧?

历史洪流冲淡很多人、形象也随历史有所改变。

闲人写这篇顺便写到被称『大坂五人众』(大坂城の五人众)都不是简单人物。

而且从他们身上看的到家康会被反、以及后来历史与小说习惯黑他不是没原因的…

大坂五人众个别因为不同目的跟随丰城家

1.真田信繁:有父仇,在九度山流放的岁月中失意病逝。

2.后藤基次:无主浪人生涯。曾兼差兵法授课。

3.长宗我部盛亲:被没收了领地,成为浪人。

4.明石全登:是基督教徒,但德川幕府打压基督教。

5.毛利胜永:父亲是毛利胜信是丰臣家臣,当时的木下藤吉郎只是普通的武将。关原之战,西军的落败遭受了被没收领地。

上面这些是闲人整理汇整网路上,找大坂五人众的聚集在丰城旗下的大概方向与目的。

会发现对丰臣家的忠诚只有一人,当然后藤基次会否也是感动后,才加入这个未可知。

若说真田是义战与复仇而爆红

为了丰臣家而奉献的人毛利家父子不该被历史长河埋没。

而从历史面上实际知恩图报的有几人?

不惜身家会灭,仍然又对丰臣家忠心不二有几人?

或许真田家太有故事性或者关系太好。而毛利就相对故事性没那么多…

而从战后来看,真田家后人算善待吧,但毛利家就…

受过丰城家好处的人不计其数,但加藤、福岛、黑田这些都比毛利家高。

但实际如毛利一样忠诚的有几人?不过当然前面关原大战或许已战死不少忠臣。

这是闲人选择写

毛利胜永的原因

不过话说毛利在大志有出了?苦等中文版啊!

被埋藏的本庄繁长应该也是吧(但形象就差蛮多的…)

至于之前谈完西方龙与狼人后闲人为何又要先鸽(搁置) 一下。

原因也写在上面了,最后感谢各位的阅读。

关于姓氏文化研究的论文

哇晒,这个题目太大了

1、姓氏的历史: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姓氏的现状: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1、中国姓氏文化是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2、中国姓氏文化是标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座史碑。3、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4、中国姓氏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纽带。5、中国姓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回答于 2021-05-20

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一下中国姓氏的搜索,找一找这类的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谢谢

写作思路: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文化的最好载体,是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出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

范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

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关于姚氏的研究方法论文

姚姓的历史:先秦时期,姚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甘肃、河南、山东地区。秦汉两晋时,姚姓正支迁吴兴郡,其余迁到北方各地、东南各省,西北羌族姚姓的兴起和进入中原,大大扩增了姚姓人群的数量,同时甘肃和青海地区的姚姓南下四川和西南地区。《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姚姓的现状: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7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若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包括在内,姚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 是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 表面上姚姓人数排名在几十位,实际上再包括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在内,就大大超过李、张、刘等中华名义大姓。

姚姓的名人:

1、姚重华,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国,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 ,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2、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

3、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

姚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1、是五帝之一舜的后裔,出自妫姓。舜所属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虞舜。后来尧接受了四岳的推举决定由舜接替自己,担任首领,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据《尧典》记载舜在位期间命后稷根据使节播洒钟植百谷;挖沟开渠,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根据各人不同的才能,让他们担任不同的官职,如任命禹作司空,主管水土;任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任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任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因此舜在位期间,使上古时期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史记》对此的评价是:“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相传舜因生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至于姚墟的确切位置,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位于今河南省范县南,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引用《括地志》的记载:“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另一种说法是位于今山东省荷泽县东北一带。 另外,据郑樵说舜“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可推断舜还姓妫,因此姚姓也出自妫姓。 2、出自子姓。据《路史》记载,春秋时的姚国是商族的后代(商族的姓是子姓),他们便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3、其他族改为姚姓。据有关史料所载,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弋仲,原是汉朝时西羌烧当氏的后裔,他们自称是帝舜的后代,因此改姓为姚。《晋书》中记载:“姚弋仲南安(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在陇西县西)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 姚姓自诞生后至春秋期间,主要在河南发展,到晋代以前,姚姓已经发展到了山西,广西,四川等地。公元384年,姚姓建立了后秦政权,姚氏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后秦政权消亡后,据《晋书》记载,刘裕将姚姓“余宗迁于江南。”,因此,江南的姚姓人中有不少是这支姚姓的后裔。之后姚姓的繁衍的速度更快,播迁的范围更广,到唐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今天浙江、吴兴以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的一支姚姓,迁入陕郡。唐朝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广泛,已遍及我国的大江南北。唐朝,姚姓首次进入福建。据史书记载,陈元光入闽开辟漳州时,随行人中就有姚姓人。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人最多而专门设姚州。宋朝,姚姓发展到了广东。明朝初年,原籍广西的福建莆田人姚武定,姚武宽,姚武官进入海南,成为姚姓入琼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于这一时期迁入云南蒙化(现云南省巍山县),2001年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发现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亲笔题序的《姚氏族谱》,落款为“熙宁四年辛亥年,现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书”。书字后盖“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图记。从族谱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为江西籍,他们的先祖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海内望族,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随明军进入云南后入籍蒙化(现巍山县),欧阳修真迹应为明朝初年带入云南的,成为巍山姚姓家族的祖传之宝。清朝,姚姓进入台湾并开始播迁海外。 姚姓在向南发展的同时也向北发展到了内蒙古,辽宁等地。姚姓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名人辈出,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点从有历代关姚姓人的对联中便可管窥一斑。如“父子成双史 兄弟号二姚”,上联说的是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梁》两部史书,直到去世时还没有完成,他的儿子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使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夸,治军严明,下属兵将都乐意为他效命。兄弟二人后来都立了大功,人称 “二姚”。 “爵封梁国 文重桐城”,上联说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开元初年被封为梁国;下联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传,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纂。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长达四十年。姚鼐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辞类纂》、《惜抱轩文集》、《竺集》等。另外,谈到姚姓,腊梅和姚黄牡丹也不能不说。河南省鄢陵县的蜡梅在中国最为著名,县城西的姚家村 ,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遍植蜡梅,历来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誉。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黄是一个古老品种,据说起源于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誉为花王。 姚姓历史上的名人 1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进士,任三礼馆纂修, 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 2姚鼐: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 ——桐城派,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其治学以经为主, 兼及子、史、诗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3姚文田:清学者。字秋农,浙江归安人,嘉庆进士,官礼部尚 书。治学宗宋儒,亦取汉学之长。 4姚广孝:明代苏州长州人,初为燕王心腹,朱隶夺取帝位后拜太 子少师。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宏大工作。 5姚长子:明朝浙江会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进入县境,逼迫 他作向导。他把敌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坛,并于事先密秘吩咐乡亲 撤桥,断其后路。倭寇中计,遂为明军所围歼。而姚长子因此殉难。 事后,被乡人尊为英雄。 6姚绶:画家,嘉善人,曾官至监察御史,江西永宁面府。 7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将。 8姚思廉:唐初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入关中,为今天的陕 西西安市人。编纂有《梁书》50卷、《陈书》30卷。他的孙子姚寿博 涉经史,育才辩,武后时他任地官尚书,姚寿弟姚班自幼聪明好学, 官至户部尚书,亦善经史,撰有《汉书绍卷》40卷。 9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 。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 后来宋景继他为相,史称“姚宋”。姚宋曾孙姚合,元和进士,官终 秘书监。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他开创的诗体也称武功体。 姚崇玄孙姚瑁,长庆进士,湖、常二州刺史。 10姚戈仲:西晋永嘉年间人,一个羌族部落的首领,他率领他的 部落从赤亭迁到榆眉,后赵时被徙关中。公元323年被任为西羌大都 督,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儿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 关中,在三原被杀。姚襄弟趁淝水之乱攻入长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 后秦。建都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11姚铉:(968-1020) 宋庐州合肥人,字宝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善文辞,藏书颇富。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纂集唐代文章为《唐文粹》百卷,去取谨严。与柳开、穆修等开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 12姚孳:宋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佑中补武陵墓令,讯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资修孔子庙,督课诸士,奏课为天下第一。以荐除提举成都府常平等事。后由江东副曹除知夔州,兴学劝农,有古循吏风。有《桃花源集》。 13姚文林:(1897-1980) 河北青县人。字南枝。化学家。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康乃基工学院。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九.一八”后转任河北省立工学院化学制造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时期,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专员。1948年到台湾,接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后专任董事长。病逝于台北。著有《电石分析法》等

关于毛公鼎的研究论文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 (录象:曾侯乙编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 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录象:青铜工艺) 这个是青铜器辨别真伪的论文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现将其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古代青铜器的仿造 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见翟耆年《榴史》)。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元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元史·祭祀志》),以仿制古祭器。明代的仿造规模甚大,留传于世者亦较多。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陈设之鼎彝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于是在宣德三年敕谕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此外亦令仿造内府所藏名窑四款式典雅者铸铜器 。当时所铸以上两类仿古铜器达三千三百余件。这些仿古铜器,除部分归宫廷留用外,还奉敕分与诸王府,因而得以流传至各地(《宣德彝器图谱》)。明末崇祯年间潞王朱常汸(号“敬一主人”)亦曾大批仿制古铜器。 仿古铜器有以下特征: 一是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宫廷所仿多铸有本朝年款,例如宣德三年工部奉敕仿制之商周青铜器器底多铸有篆文书写的“宣德”二字。明末潞王所仿制器则有“潞国制”字样,并有器物编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间宫廷仿商周铜器亦有“大清乾隆年制”铭文。历代地方官吏仿制品除注明年款外,还注明官称姓名。 二是仿制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这是因为既是仿造,不像作伪,故不必追求逼真,往往是只求形似,而不严格遵从古制,甚至还有所变化,体现种种时代风格。宋代仿古器因多以商周原器为模式,故在形制上较为相像,但与原器相比,造型略显呆滞、粗拙,且体形一般较大,特别是鼎、爵、斝等器。此外将仿古器纹饰与商周器物纹饰仔细对照亦可看出其不够准确,形象多有变异,如北京故宫所藏宋仿商簋与商簋形制颇相如,但其颈部与圈足所饰夔纹形象与地纹均较商代纹饰失真且粗糙。元代时仿古铜器往往有自行改造之处,并不拘泥古代形制,如1981年从湖南常德慈利征集所得元代铜簠,双环形耳与波带形足均为随意改造之表现,而且口下有直壁,是春秋早期以后形制,但纹饰却饰西周晚期与春秋早期的重环纹,亦与真器不合。明代宫廷仿制品因多据宋人著录书铸造图样,宋人所绘本就有不严格处,故明代仿制品即更走形,其中有的虽与商周真器外形相近,但纹饰变形却十分严重、此种情形由上文所举宣德三年所仿制之商簋即可得见。又如:明宣德三年工部所铸“周公乍文王”鼎,引自《宣德彝器图谱》,虽亦有用早期青铜器之大致形象,但无论是扁足与扉棱造型,还是纹饰、铭文,皆非周初之制,而尤以纹饰更显随意性。《善斋吉金录》著录之“永保用鼎”,虽作立耳、蹄足,但颈、腹形制与纹饰及铭文字体均与先秦古器不类,容庚先生指出:“此明代物。1987年12月云南石屏乾阳山玉皇阁修复过程中,曾于石壁发现仿古铜鼎,有可能是明代地方上所铸仿制品,虽大体上是仿照商周鼎形,但蹄足形制相差甚远,颈下饕餮纹变形极明显,鼎腹饰垂叶三角纹颇不合古制,铭文字体取自宋人《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卷九“丝女鼎”。最初曾被发现者定为西周铜鼎。由于判定明显错误,很快即被纠正。 清乾隆以前宋至明代仿古铜器已有不少藏储于清内府,乾隆年间编成的“西清四鉴”等书中所著录铜器,有的 即使从描绘得不甚准确的器形、纹饰中亦能看出是这一阶段的仿制品,例如所谓周蟠龙尊(实是壶形)、周夔风鼎。后一器为错金银器,形制本于商、西周早期鼎制却饰错金银纹饰,显然是一种变通与改造的仿古手法。容庚先生提出:“金银错之商周器十九皆伪",显然是对的,但这种器物多数当属于仿古器,应被视为艺术作品。 清代宫廷继续铸造仿古铜器,风格与明代近似,即外形有商周铜器部分特征,但往往对局部加以多方面的改造,如上述清仿古方鼎,饕餮纹作蝴蝶状,口颈下夔纹口、身皆臆作,底纹呆扳无变化,扁足形制与其上纹饰亦均不合古制,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时期仿古器的风格与水平。 明清两代的仿古铜器,有几种常见而形制较特殊的器型,如百环尊,出戟大尊等。此外,明代仿古器还可见贯耳觚,清代可见方口觚。 综言之,历代仿古铜器最重要的共性即多只是大体取商周铜器之外形,但在局部(如部分结构与纹饰,特别是纹饰方面)多有随意变形。因此即使未有铭文标明为仿制品,只要对商周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之时代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仿制品与商周真器不合之处并不难看出。所以从总体而言,仿制器还是较易辨识的。 青铜器器的伪造与辨别 一.青铜器伪造历史之概况。 青铜器的伪造在宋以前即存在,但伪器较大量的出现尚始于宋代,当时金石学之兴起。固然促进了对古代青铜器与金文的研究,但公私收藏之风的兴盛,也使青铜器买卖成为古董商人逐利之手段,伪造之器进应运而生。今日研究青铜器的学者们多认为,宋代宫廷既大量仿铸古铜器,自然就培养出一批作伪器之高手。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有《古钟鼎彝器辩》一节,曾提到伪古铜器作假色泽与假锈的方法,可见铜器作伪在宋代时已发展为一专门的技术。元明两代亦有铸造伪铜器的,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卷六中有“伪古铜”一小节,专讲伪铜器作假锈色之方法与辨别要点。显然当时作伪铜器与鉴别真伪皆已有相当经验。此外,明人高濂在《论新铸伪造》(《遵生八牋》十四:二八)曾记载,元代时杭州姜娘子、平江(今苏州)王吉二家即为当时铸作名家,其“制务法古,式样可观”。所制器或亦有被充作古青铜器流入市场的。宋至明历代伪制品中较精致者,在清代甚至充斥于内府,故乾隆时所编专著录内府藏器的《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与《乙编》四书.(旧称“西清四鉴”。现学者或称“乾隆四鉴”),有铭之器一千一百七十六件,容庚先生认为其中伪器与可疑器近42%,其中虽有因未亲见而估计不当者,然此种估计总不致太过分。 清乾隆以前之元明两代与清初伪造技术较低,器形、纹饰多仿照宋人青铜器著录书籍中之图像,铭文亦多属杜撰,故伪器较易辨识。清乾隆之后,金石学复兴,此时的情况正如徐中舒先生所描述的:“一般学土大夫们对于铜器的观念跟着也就推进一点。他们要利用这些器铭来解释文字,证明经、子,他们买一件古董,总要注意它有字没字。这中间价钱当然差得很远”。有铭青铜器价值远高于无铭器,这一事实进一步刺激了—些古董商与作伪者渔利之心,乃多于真器上增刻假铭,一般是根据真器铭仿制、照搬,间或亦有改造、拼凑。与此同时,整体铸造伪器、伪铭之作伪业也渐于山东潍县、陕西西安等地形成中心。 民国以后,古青铜器出土甚多,提供了大量真器范本,加之历代作伪技术不断积累,至此时已近于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这时候青铜器海外市场被开拓,于是作伪的水平与数量均大大超过前代。此外,作伪的区域性中心也增多起来,上海、北京均集中了一批作伪高手,除于真器增制假铭外,全器伪造亦较多见。今日国内外公私文物收藏者所藏伪制青铜器有相当大的比例即是属于民国以后制作的。 二. 本世纪青铜器辨伪之主要成果。 伪制青铜器的历史既如此长久,特别是近代以来伪器的大批量制造,便青铜器辨伪问题在民国时期即已成为青铜器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1936年徐中舒先生作《论古铜器之鉴别》文(《考古社刊》第四期,1936年),开首第一句话即言:“如果要把古铜器当作一门学问看待,那么,我们第一件当做的事就无过于真伪的鉴别了。”可见辨伪在此时已为学者高度重视。在此之前,近代学者中仅有著名学者与收藏家陈介棋,以他丰富的经验对判定伪器提出过具体的见解(《簠斋尺牍》)。此外,1914年王国维撰《国朝金文著录表》(1915年, 上虞罗氏雪堂丛刻本),于各器类下均开列伪器及疑伪之器。王氏所判定因其多未见原器而所据仅铭文,故未必均得当,然实有开凿之功。l941年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出版,不仅在详细地总结历代辨伪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识别伪器的若干重要原则,并首次对伪造作了较科学的分期(书中一些基本观点在1958年出版的《殷周青铜器通论》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充实),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此之前,容先生还曾作过许多具体的辨伪研究,1925至1927间曾因工作多接触清内府旧藏器,因作《西清金文真伪存佚表》(《燕京学报》第五期,1929年),对所谓“西清四鉴”中所收铜器及铭文作了甄别,其中一部分器物的真、疑、伪差别问题后来在《商周彝器通考》中又作了修订。与容氏所作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写过辨伪文章,如商承祚《古代彝器伪字研究》(《金陵学报》三卷二期,1938年),后又作补篇》(《考古社刊》第五期,1936年),又如上举徐中舒氏的论文。民国时期重要的有价值的辨伪论著大致如上述。 近二十年来,对于青铜器辨伪问题,又先后有一些重要著作发表,无论在科学性上还是精细程度上都有新进展,作者中有的曾在文物界多年从事青铜器保管、修复工作的,故所论更为经验之谈。七十年代中最重要的带有 理论性的著作是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 疏要》(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4年6月),此书首先详尽地考察了历史上古铜器仿造与伪造的史实,说明了不同朝代仿造与伪造器物之手法、工艺特点与历代辨伪之认识水平;继而详论作伪之方法、类别,尤着重于铭文之作伪的研究。本书还详论了铜器鉴别之态度、方法,对已有成果从方法论角度作了科学的评判与总结。此书还有下篇,名《六十字以上的先秦器疏证》,引五十五件伪器。 八十年代以来有较多的青铜器辨伪论著发表,其中重要的有: 陈佩芬《青铜器辩伪》(《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三期,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上海博物馆丰富馆藏标本为资料,从铸造技术角度指出伪器之破绽,说明伪器重于原器之事实(这是以往很少具体阐明的)。该文所论伪铭、伪纹饰多为伪制品中之上品,故分析其漏洞与弊病,极有助于辨伪水平之提高。 程长新、王文昶、程瑞秀《铜器辨伪浅说(上、中、下)》(《文物》1989年8、11、12期),多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之历代伪器与仿制品之标本,详析历代宫廷与民间所作仿古铜器与伪铜器之形制、纹饰、铭文特点,生动形象,并有重要资料价值。文中还列举、分析近现代作伪高手之作品,在综论辨伪方法时,文章亦多结合实物标本,对作伪的手法之剖析甚为详细。所有这些,对实际的辨伪工作都极为有益。 刘雨《乾隆四鉴综理表》(中华书局、1989年),在容庚先生研究西清金文基础上,对乾隆时之“四鉴”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对容氏判定伪器之器重作审定,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书末附“伪及疑伪器号表”,为科学利用“四鉴”提供了极大的方遍。 除以上著作外,尚有罗福颐《商周秦汉青铜器铭文辨伪录》(《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1985年),着重于对清代与民国期间铜器作伪作深入研究;王文昶《故宫博物院藏部分青铜器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1期)与《铜卣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利》1983年2期);王荣达《从修复角度谈商周青铜器的真伪鉴定问题》(《考古与文物》1987年2期);杜乃松《宋元明清铜器鉴定概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4期)。杜文对宋至清代的仿制铜器有比较细致的说明,是其独到之处。 近年来,铜器辨伪已由对器表诸方面的考察转向依靠现代科技术手段去考察铜器内部结构,比如用高强度x光透视机观察商周铜器内部的垫片以判定真伪。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张世贤对毛公鼎真伪问题的研究,详见下文。 下文对青铜器辨伪的概述即参考了上述诸家之见解。 三.伪造青铜器之主要类型与辨别。 伪造青铜器有四种主要类型,下面分述这四种类型的造伪手法与辨别之要点: (一)真器改造 即将真器加工、改造为不合定规的奇特形制。属此类者还有不同手法。 手法一,将真器主体添加部件。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殷代晚期或西周早期觯,器真,内底有真铭“父乙”二字,现此器口沿部横出一流、颈上又加了鋬,流、鋬皮色皆与器身不同,显然是后配的。又该院所藏约西周早期之卣,失盖与提梁,现此器双半环耳各增加一衔环,意欲改造成西周晚期壶形,但造型、纹饰仍与此期壶有异。 手法二,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件拼凑成一件,多数不遵器制,或在部分真器残件上任意新铸接上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此种手法造出的器形亦由于非牛非马较易被识破,上引明代高濂《新铸伪造》(《遵生八栈》十四:二八)称此种手法为为“改锹”,并云其曾在京师见到以古壶盖制腹,以旧鼎耳为耳,屑凑古墓碎器飞龙脚为足,以致“小而可用,花纹制度,人莫 不爱”。但如此生拼硬凑,毫无规则,显然很好识别。此种手法伪造出来的器物,在清宫廷内府收藏品中即有,如《西清古鉴》六;十一“蟠夔纹鼎”,为取之上半截甄部,下突接三鼎足,显得颇为怪异。又如同书十:四十“周兽环尊”是在车上添加兽形饰与铺首衔环为双耳,下接三半环以为足,拼成一不伦不类之器.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物,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该鼎制作精美,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其作用主要是毛公用铭文训示后人要不忘朝廷恩典,精忠报国。对于后人来说,该鼎是研究西周时期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了650000多件国宝文物,是1948年被迁走的稀世珍宝,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包括举世无双的毛公鼎。

毛公鼎重现于世,是在清道光年间,陕西省董家村村民董春生,无意间在村西田地里发现的。当时有一商人花了300两白银购得此鼎,在带走过程中被村民董治官阻拦,商人花重金贿赂当地知县,以私藏国宝罪名将董治官逮捕。

之后毛公鼎被运走,辗转到了西安商人苏亿年手里。

(毛公鼎)

咸丰二年(1852年),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购了此鼎,并藏在自家的密室里。陈介祺死后,他的后人在将鼎卖出,最后落到了两江总督端方之手。

端方1911年在四川保路运动中被杀,后人因家道中落,将鼎压在了天津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欲以50000美金购买鼎,端家人因价低不卖。

之后,又被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叶恭绰,收入大陆银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到香港避难,便将鼎藏在自己上海寓所。美国人和日本人都觊觎这件宝贝,想花高价买鼎,但都被拒绝。叶恭绰在离开之前以假名买走鼎,让日本人无从查询鼎下落。

叶恭绰嘱咐侄子叶公超一定要保护好鼎,有朝一日献给国家,真的让人感动。

1941年,叶公超携鼎逃往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他托德国朋友将鼎送回上海,可惜的是最终还是因生活所迫,叶家人将鼎抵押给了银行。

之后,巨商陈永仁将毛公鼎赎出,并于1946年将它捐给了国家。1947年毛公鼎被运到南京收藏在南京博物馆。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将南京博物馆里的大批珍藏包括毛公鼎迁到了台北。

1965年台湾博物馆建立,稀世珍宝毛公鼎成了镇馆之宝之一,放在青铜展厅最醒目位置,成为永不更换的展品。

毛公鼎

看看毛公鼎的诞生历史,悲情而励志~~

周厉王为充盈国库实施专政,而导致国人暴动,周宣王继位后多次征战、强势镇压,并请叔公毛公帮忙治理国家,后来终于国泰民安。毛公为感谢宣王的信任,以及歌颂宣王的美德而铸造了此鼎。

我们知道,鼎是古代的祭器,也是一种食器,后来才成为专门的祭祀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势力。一般来说,鼎是三足两耳的结构,造型有方有圆。

近些年我国出土的鼎不少,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特有的文明载体与见证,如同这件毛公鼎,不仅文化有别,造型也独树一帜。

此鼎通高厘米,口径厘米,重千克,直耳、兽蹄、半球腹、矮短足是其最为明显的体貌特征,造型淳厚新奇并且庄严。

古文物上都少不了纹饰,毛公鼎纹饰平淡有力、古朴自然,鼎口位置是环带式的重纹环,上面雕着成熟的金文,结构整体端正,制作精细。

毛公鼎不同于其他鼎的最大特征是,毛公鼎上的铭文有32行,共499个字,是目前被发掘出的铭文青铜器里铭文最多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让人遗憾的是,此鼎虽铭文众多精美,却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专家推测说,这段铭文可以说是西周时期散文代表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据政史研究看,此鼎上的铭文记载了一件事:周宣王时期政治危机,为恢复政治,将治国重任交给毛公定,并给他很多特权,警示不能懈怠政事。

毛公鼎铭文

从书法看,鼎上铭文比商甲骨文更稳定和规范,虽然体现的是西周金文的风格,但字体结构均匀、笔画工整,体现上古时代人们的审美趋势。

铭文的章法错落有致,自然不做作,表出了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字体风貌,不促不懈,体态多样,从中看出了天真烂漫的艺术情趣。

故毛公鼎的价值所在,一是它在我国古文字学价值,二是它在我国古文化的书法艺术价值,三是文物本身的稀世无价。

从3000多年前毛公鼎的产生,到后来它的各种辗转与收藏,让我们深感到远古文物保护的诸多不易。岁月流转几千年,但它留给世人的灿烂文明却会永远熠熠闪耀,先民们的智慧只会越来越清晰如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论文怎么写:1、当时青铜器的数量及总体情况;2、多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其特点:铸刻文字的青铜器和青铜农具的种类数量;4、青铜器的使用范围;

关于王氏研究调查报告的论文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自于姬姓;在北海(今山东境内)、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一带的王姓则传说是帝舜的后代,这一支系出自于妫姓之王;而在汲都郡(今河南新乡一带)的王姓,则称自己是王子比干之后,出自于子姓;以上三支都与“王”的本身含义有关。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王朝的后代,以其祖先是王者而姓王。如河南的王姓,出自于可频氏;在冯翊一带的,原来是钳耳族的后代;山东营州王姓,来自高丽国;安东王姓一族,本阿史布。《广韵》中把王姓望族归纳为21处:太原(今山西)、琅邪(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西安)、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档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菜(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其中太原、琅邪王氏尤为著名。正因为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众多的源头。除了源自王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赐姓王氏或冒姓王氏的,如燕王丹之玄孙嘉,献符命于王莽,赐姓王氏;如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乌丸氏,属鲜卑族,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故易名王罕。不仅华夏族的王室之后不少是以王为姓,许多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执政者的后代也有以王为姓的,其意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因此就形成了“王”姓源头众多,分布广泛,人丁蕃盛的局面。王氏的众多分支中数来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这一支王姓源自原来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肃、陕西西安一带,其后来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东省境。根据考证,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支王氏在山东繁衍的子孙,其子孙世代簪缨,使王氏成为一时望族

王姓来源 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多数是以爵为氏的。 周文王姬昌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本来就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 周灵王姬沁心,在位二十七年,他的儿子姬晋曾对他提出批评劝谏,结果被废为庶民,居住在当今山东省胶南县一带。因为姬晋及其后裔的先祖是周天子,当时人们便称他们为王家,自此以王为姓。 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所灭,子孙分散各地,因为他们出于王侯,世人皆称这些人为王家。 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即魏昭王之子无忌,其孙在秦国灭魏国后逃至山东泰山,后来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召信陵君的后代入朝作宫,封为兰陵侯,当时人们以他出身王族,谓之王家,延以为姓。以上种种,都是出自周朝姬姓的王氏。 公元前386年,姜姓齐国君权被田氏所夺,田氏是传说中帝王舜的宗族后裔,妫姓。齐国于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由于田氏各支先祖先宗为帝王诸侯,人们称为王家。这是出自妫姓的王氏。 还有出自子姓的王氏。子姓为商朝国姓,末代帝王纣,暴虐淫乱,他的叔父比干多次进行劝谏,纣恼羞成怒,将他杀死,剖腹验心。子姓之王氏就是比干之后。 古代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政权君王的后代也以王为姓的,其原因与上述出自姬姓、妫姓、子姓的王氏大致相同。如隋朝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氏,入中原后冒姓王。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是乌丸氏,属鲜卑族。又如蒙古高原克烈部酋长翰里勒汗,被完颜氏金朝封为王,改名王罕 历史上被赐以王姓的也不少。公元8年,为王莽篡刘汉王朝之位,建立新朝,赐战国时燕太子丹的后裔为王。朱明王朝赐许多元朝蒙古人姓王,此为赐姓之王。这样又为原本就源出多,分布广的王姓队伍增添了新的属员。 从历史上看,王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随行者有三位王姓将佐在那 落户。唐僖宗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一些王氏族人随其入闽。从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明清之际起,王姓开始移居海外,遍布欧美、东南亚名地。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我家来了一些客人,其中,有一位客人说:“你字写得好吗?”我一下子愣住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那个人说:因为你姓王呀!我马上想到了王羲之!于是我对王姓产生了兴趣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例如:百家姓等网上浏览2.调查情况和资料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的内容 书籍 王姓的来源 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的姓。现在是中国第二大姓。 爸爸的讲述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 王翦,王莽,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溥,王安石,王实甫,王守仁,王夫之。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人口占中国12%的人。结论1,据我调查,王姓来源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出自姬姓,而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晋之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以此为氏,此其一。此支源于太子晋的王氏,后来成为天下王氏的主要支派。京兆郡,河间郡有王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此其二。河东猗氏有王姓,是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此其三。二是出自媙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此是河南王氏。三是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也为河南王氏。四是由北方他族该王姓而来。五是出自赐姓或冒姓而来的王氏。2,王姓作为我国十大姓之一,在各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物涌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定赵,燕,蓟,荆等地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后建新朝称帝的王莽。东汉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晋有书圣王羲之。等名人!3.王姓是当代中国人口位居第二多的姓氏,据统计王氏站汉人口.

在一个可爱,又美丽的地方生活这一群小荷兰猪荷兰猪那个是十分可爱的小动物,但是呢,他为什么那么可爱,还有长不大,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探索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