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太原理工大学论文上传知网

发布时间:2024-07-04 16:37:13

太原理工大学论文上传知网

知网的超额利润是知识垄断!

综合近几年来一些高校不时退订中国知网以及一些学者状告中国知网以维护合法权益的成功案例,高校科研机构和学者认为中国知网收费过高甚至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则是基本属实的。

中科院作为中国学术的最高殿堂,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科研经费以千万元计的比比皆是。如果数据库物有所值,且是科研必须,按说千万费用不在话下。

问题正在于,知网千万元的订费到底贵在哪儿,中科院把国家拨款花在这上面到底值不值,一群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的学者被知网平台绑架到底该不该。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知网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方股份财报显示,仅2020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毛利率高达;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毛利率达。借鸡生蛋的生意做成这样,令多少企业汗颜。

但正如法学专家所指出的,“如果学术数据库不再将版权保护作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而是将其当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恣意滥用版权实施垄断高价,破坏、妨碍并制约相关市场竞争,其滥用行为便不能逃脱反垄断法的审查和惩治。”

面对公众的质疑,知网应该做出回应,监管部门也应该及时介入。这既是为了保护中科院等用户的利益,也有利于知网自身的健康发展。

本科论文一般比较特殊,一般都不会上传到知网数据库。但是近年来知网出台了一个特殊的“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可以记录学长本科论文,虽然在知网数据库中查询不到,但是知网pmlc可以检测到和这个库的学长本科论文重复。因此在定稿之前最好还是要测一次知网pmlc,知网pmlc可以到图书馆查重,也可以到一些知网的自助检测网站:PaperEasy、学术不端网、蚂蚁查重网等,全程自助检测也安全快速!很多本科生都是因为这个学长论文联合库重复导致不能顺利答辩的。

知网的超额利润。不是支持付费。应该只是知识垄断或者是剥削贪婪。更不是合理的投资。有关部门应该加以治理。

0:00/ 0:16据红星新闻,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该邮件指责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的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已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通知称,根据上述情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红星新闻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以后会用万方和维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至于何时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老师表示,目前并不确定,“至少今年应该没有这个计划了”。去年底,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引发热议。原因是后者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赵德馨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最终赵德馨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中国知网不再收录他的文章,已收录的也全部下架。据中新经纬2021年报道,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中国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获得100元现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但是作者的论文每在中国知网上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费用。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知网吸金不少。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毛利率近54%。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国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目前,中国知网已经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成为中国高校师生最常用的文献资料数据库。据同方股份年报,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产品,以及知识资源互联网搜索、共享和网络出版服务。同方股份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毛利率;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归母净利润万元,毛利率为。据悉,中国知网曾因频繁涨价遭到高校抵制。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校方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不成功。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收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许多知名的985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年平均涨幅为。但在不到1个月后,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恢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无独有偶,北京大学同年3月也曾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称“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当时,北大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知网的购买费用涨价过高,已超出了图书馆的预算限额。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认为,“知网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来源:九派新闻综合红星新闻、中新经纬】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

太原理工大学知网论文下载

中国知网怎么免费下载论文,具体如下:

首先学生需要登录自己的校园网,在校园网首页中找到知网查重入口,点击进入后使用学校提供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知网,学生即可享受免费查看文献的服务。

学生可以在知网首页搜索想要的文献标题,进入文献页面后点击下方的手机阅读或者html阅读,学生即可在知网免费查看全文论文内容。学生也可以点击caj下载或者pdf下载,将文献下载导出至电脑中。

1、输入,点击选择自己的大学;

2、以清华大学为例,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并登入;

3、登录成功后,即可免费查看对应论文内容。

中国知网,始建于1999年6月,是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平台。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你如果在图书馆,就可以直接进我们学校图书馆的网站,那里可以直接下,如果是外网,得下个客户端,详看登这个, 有了它,你即使在家也能下载文件

进图书馆下啊,图书馆里的电脑学校花钱买了数据库链接免费的

在校生和教职工才能在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下载论文,要有太原理工大学的学号和密码才行的。如果你没有的话,可以求助本校学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刊号

如下:

(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是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没有增刊的做法。一年六期。刊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办: 太原理工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7-9432CN: 14-1220/N邮发代号: 22-27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曾用刊名: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5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参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李晋平

如下:

(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一、功夫在诗外

商务谈判多是商业客户关于商业活动的往来,比如关于销售合同的制定,比如关于相互协作的安排,比如关于商业买卖等。因此,在西方人观念中,商业就是商业,工作就是工作,人情就是人情,生活就是生活。这些是没有交集的,他们断然不会在商务谈判中谈家庭、谈生活。

而这正是中国式商务谈判的第一个特点:功夫在诗外,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商务谈判,不仅仅是商务谈判,还融合了人情与生活。

曾经认识一位很有经验的业务员,他谈家电工程订单通常都是无往不利,他介绍自己的经验就是平时扩大自身各方面的眼界,在谈判中,了解对方的喜好,往往在谈判中投其所好,相谈甚欢,于是后续签订合同往往也会顺利很多。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知,中国式商务谈判之中,不是简简单单商业往来,或许掺杂着人情世故、家庭生活等。

我们中国人谈生意,开场的时候,不会立刻进行谈判,而多是相互寒暄一下,询问一下对方是哪里人,在哪里居住,有什么经历等等。往往现在人情世故上找共同点,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老乡、亲属、校友、战友这几个关系是最能影响到双方心理距离的因素。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讲:对方的王总与我很熟的,我们都是广西桂林人等等,其实这正是西方谈判学理论中所说的谈判优势。

二、酒场即商场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也深深地影响了国内的商业活动,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商业行为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比如我们在与对方谈判相持不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这样吧,我们将这个问题放下,先去吃饭,现在已经十二点了。

曾经在电影《戒烟不戒酒》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刘德利操办了一场传说中的“航空母舰”,汇集了国内外五十种名酒。刘德利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出500万元入股严保久的广告公司。严保久每喝一杯酒,刘德利让五万元。喝完50杯酒,刘德利让250万元股份给严保久。其实这个场景就恰恰符合了中国式谈判的第二个特点:酒场即商场,相信这些场景很多人都碰到过。

酒场是中国较为特有的商务接待之地,因此酒场的学问也成了生意的学问,谁该做什么位置,谁应该先动筷子,应该向谁敬酒等等,都是一门学问。不仅仅是酒场,还有咖啡馆,茶楼,麻将场,KTV都是商务谈判的场所。

有一个家电销售公司,与一家客户谈判。先是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中午去一家饭店吃饭,从中午12点喝到了晚上6点,接着去茶楼饮茶,最后还去KTV唱歌,快到深夜12点才算结束,生意最后谈成了。所以,中国人会说工作累,其实不仅仅工作的原因,还有应酬的原因,你不想去不行,必须得去。

三、问问领导

有时候,“问问领导”可以成为谈判的一种技巧,有时候,“问问领导”又确确实实在发生。 比如说国内进行商务谈判时,明显地会感觉到拖沓。因为,很多时候都要向领导汇报,要向领导请示,拿到了领导的口谕或者手谕之后才进一步谈判。而对于西方商务谈判来说,他们会觉得中国人为什么会如此麻烦,做生意请示来请示去的。因为对于外商来说,他们负责这单生意,他们就有权力决定他们的选择。而国内不同,在谈判前,领导不会给你明确的指示,而在谈判中,谈判人员不得不说:我问问领导。

其实,究其原因,在于领导的谈判底线是在不断地变化,领导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对对方的反应做抉择,而这些需要谈判者不间断的反馈意见,从而造成中国人商务谈判需要多次谈判才能达成一致。

四、买卖成了仁义在

“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句话的意思通常指谈判双方对于谈判内容进行博弈,虽然交易没有达成,但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不会为这点事伤了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其实往往双方在说句话的时候,感情已经没了一半了。

中国人商务谈判,肯定希望买卖成,仁义也在,两者兼得。当买卖不成的时候,仁义往往很难存在了。这跟西方职场人士将工作与生活完全分开的做法不同。因此,这也是中国式商务谈判有趣的地方。

作者老家是河南濮阳一个贫穷的村庄,人情味很浓。在家里购买商品的时候,大件物品如家电、家具、拖拉机等,小到一瓶酒、一盒烟、一把菜等,多数都是找熟人购买,要么是亲戚,要么是朋友,要么是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一般情况下,双方达成交易是出于信任与感情的。如果你明知对方从事这个行业,你还不去帮衬的话,说明不信任对方,或者感情薄,所以家里面购买什么商品,多数都是找熟人购买。当然,熟人一般情况下,价格上也不会人,质量也会有保证。

在中国的商务活动中,人情世故与生意是很难分开的,因此在国内做商务谈判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人情世故。比如生意外来对象是老板亲戚,下游客户是总经理的朋友等等,而这些需要参与谈判的公司职员需要事先了解涉及到的上层领导态度,然后决定自己的谈判行为与底线。

五、亲兄弟,没明账

在中国式家族企业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因为没有“明算账”而导致企业拆解。比如希望集团刘氏兄弟,创业之初同心协力,建立了庞大的希望集团。但是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没有“明算账”,结果就是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但是分歧也越来越大,最后还是分家过日子,1995年,希望集团分裂成大陆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华西希望集团、南方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四家公司。在商务谈判中,往往家族企业顾忌的问题较多,顾忌亲面、顾忌说清、顾忌父母等,亲兄弟之间往往不能明算账,结果就是不是自己吃亏,就是公司吃亏。

其实,在国外商务谈判理论中,并没有亲情在商务谈判中的影响,因为,他们在骨子里面已经是“亲兄弟,明算账”,而国内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此,特别是两家公司,有亲情关系时,商务的天平就无法“一碗水端平”,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感觉自己吃亏了,从而影响商业活动往来。

六、职位要对等

昨天晚上,我登录了大学母校的网页闲看,发现三条有趣的新闻,也是中国式商务谈判中需要关注的地方。

第一条消息:太原理工大学李晋平副校长一行来访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在南校区B2栋1楼会议室会见来访客人。南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第二条消息: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奇峰一行来华南理工大学洽谈合作事宜,李琳副校长在励吾楼讲学厅接待了王奇峰副市长一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共关系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陪同会见。

第三条消息: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校长RichardWilliams及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一行3人来访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在逸夫科学馆会见客人,教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化学与化工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负责人陪同会见。

职位要对等,级别要对等,在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表现得最为明显。副厅级要对副厅级,正处级要对正处级,你很难看到一位正厅级领导接见一位镇长,除非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抗震救灾表彰,比如集中培训会议等等。而这恰恰也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商务谈判,对方是副总经理参加,我方当然也要派副总经理参加,除非我方非常关注这次谈判,想表示重视,会派更高级别人参加。所以在谈判人员的安排上面,都是事先会询问对方是什么级别的人物参加,然后决定自己派谁去参加。而在国外的商务谈判,他们对职位要对等关注很少,只要一个项目是某人负责,那么他就是该项目的最高决策者,而不是说他的级别最高。

七、口是心非

中国人讲话往往存在口是心非,所说非所想的现象,他明明口中说出的是A,但其实他想说的是B,这个也是西方谈判理论中没有涉及的地方。中国人谈生意,有很多事情由于一些原因难以开口,但是处于某种目的,只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

在销售产品的时候,买家通常都会采用“口是心非”的办法让卖家让步,比如对你产品的外观形象进行“吹毛求疵”,对产品的售后服务进行“对比攀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大胆的怀疑等等,而这些办法主要的目的就是逼迫卖家进行让步。所说的是外观形象,而实际上想的是价格。作者曾经做过家用电器的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验收的时候,验收人员往往会对产品的安装效果提出质疑,其实根据作者的经验,并不是安装效果的原因,多半是需要施工方在价格上的一些让步。

“口是心非”也可以作为一项谈判策略,有经验的人往往能够根据经验判断出对方的心中想得是什么,揣摩到对方的意向。比如在“时间换价格”、“时间换付款”等案例中,谈判一方多会提出4月5日进行交货,经过谈判协商,将交货日期更换为3月29日,从字面上来看,已经提前了一个月,但其实是几天时间,而这一点多半会被利用。比如提出,我方已经提前一个月进行交货,我也希望贵公司能够将首付款比例提高到30%,如果另外一方没有识别出其中的“非”,多半会上当。

八、我跟他“对味”

在大多数商务谈判中,在谈判开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形成对谈判对手的第一形象,内心中会对对方进行评价,竞争对手是否符合自己的谈判预期,是否可以成为自己信任的对象。说到底,一句话,是否跟自己“对味”,意思就是说谈判对手自己觉得有好感,棋逢对手也好,将遇良才也好,喜欢对方容貌也好,喜欢对方的说话方式也好等等,这些都让自己觉得跟对方“对味”,一般情况下表达的语句为:我觉得对方小伙子很不错啊,思维方式很敏捷;我认为对方的意见可以接受,他也考虑了我们的利益;我觉得对方很有学习的头脑,是一个可造之材??在感觉对方“对味”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会自己让步,比如在交货时间上让步,以博取对方的好感,跟对方学习认识的机会等。

某一日本企业想在中国寻找一代理商,中国一位代理商了解到企业负责人信仰佛教,于是自己学习并了解了佛法,并前往佛教圣地请了几位法师与该企业负责人进行聊天、讨论佛理等,该位负责人对这位中国商人很是感动认同,就将代理权授权给这位商人。其实来看,“对味”是起了关键的作用。

“对味”往往会成为双方谈判的一个台阶,比如在某一方争持不小的时候,其中一方会提出:这样吧,我觉得贵公司很有合作的诚意,我们不在这个地方再争持下去了,我们就各退一步,大家谁都不吃亏。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会各让一步。

九、公报私仇,公报私恩

中国人很难将个人与公司分开,把公与私分得清清楚楚,但就是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很难承认。身边的同事或者领导讲话时,肯定会说,公与私肯定要分开,不能公报私仇,也不能公报私恩,但是从他的行为动作表现来看,却往往是相反的。往往又会辩解说:我不是公报私仇,我只是就事论事。

公与私本来就应该是分开的,但是其实就是分不开。作者的一位朋友所在的一家公司与当地村委会由于租金谈判的问题,语言上出现了冲突,双方闹得不愉快。结果一个月后,当地村委会隔三差五,以限电限水的名义,找公司的麻烦,搞得我朋友焦躁郁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周边朋友讲,公司老板曾放出大话,我跟税务局老板是多年老友,他肯定不会查我的;我跟村委会主任是拜把子兄弟,他肯定不收我租金的;我与王总是多年老友,这次投标肯定没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公司老板得到教训之后,说我应该与王局长搞搞关系,要不然下一个“倒霉”的还是我。

中国人很难讲个人感情与公司利益分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公司出现帮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树倒猢狲散”等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在公司里面要经常跟领导吃个饭、唱个歌、经常汇报、保持好私人关系,进而对自己工作上有帮助,比如费用批得快一点、报销卡得松一些、升职加薪排的上号等等。在商务谈判中,也会受到个人感情关系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商务往来,往往是以双方私人关系为基础的。有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对方会比较容易让步,比较容易达成协议。

十、无声胜有声

在中国商务谈判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谈判对手讲: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有什么动静,我会马上告诉你;有什么指示,我会立刻通知你。结果就是到了最后,结果出来了以后,发现自己没有中标,没有得到合同,自己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无声胜有声”,我不告诉你,我不通知你,但我希望你能够明白,这个就是中国式商务谈判的一大特点。双方不是靠交流,而是靠感悟,去感触。老外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告诉对方呢,而这就是中国人做事情的奥妙之处。谁都不愿意出面做“恶人”,谁都愿意做好人,结果就是这个“恶人”没有人愿意当,结果拖来拖去,被淘汰的人是最后一个得到消息。

在中国企业招聘的时候,如果你通过考试,很快你会被告知你被录取了。但如果你没有通过考试,没有人告诉你,只有你自己去查询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落榜”了。同理,在商务谈判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当你不是意向对象的时候,谈判方不会直截了当告诉你,只是会说让你等通知、等消息。接下来就是“无声”时间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你有这个预感,你可以积极活动,扭转局面;但如果你没有这个预算,你只能做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的模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采用国际标准16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