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周璇人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8:43:32

周璇人物研究论文

“金嗓子”周璇,著名影星,一代歌后,她的身世,她的婚恋,她的人生道路,却是一出悲剧,一首哀歌!由于周璇身世经历非常复杂,电影史学界对此也一直没有定论,尤其近年来有很多是非争论,甚至对簿公堂。我们采访到了电影史学专家赵士荟先生,他二十多年来一直潜心收集相关资料并研究周璇有关生平,1995年编写的《周璇自述》一书影响很大。在“你是明星”系列的开始,我们选择了阮玲玉作为上世纪30年代明星阵容的开场,而在结束的时候,以同样英年早逝的周璇落幕,恰是一种巧合。不过,在走完这段旅程之后,依然有令我们高山仰止的名字矗立在前。■回眸 一生有十个名字周璇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姓苏的人家,学名苏璞,小名义官。苏璞三岁时,被舅父拐卖到江苏省金坛县一带,后来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为王小红。不久,养母欧阳玉珍改嫁给上海一名姓张的工人,就将小红送给住在上海北京东路一户周姓人家,这样,小红又换了姓,叫周小红。周小红长至7、8岁时,周家家境日益贫困,她被送进一个歌舞班。1932年经人介绍,她加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习艺。“一·二八事变”不久,她在一次晚会中,登台演唱了抗日歌曲《民族之光》,其中有一句歌词“往前进,周旋于沙场之上”,小红唱得特别投入,慷慨激昂,受到观众赞扬,因此黎锦晖就替小红起了个艺名叫周旋。后来又有人建议,给“旋”字加上“斜王旁”,成为“璇”字(璇,乃美玉之称)。此后,在演艺圈里,人们又亲热地称她为“璇子”。抗战胜利之后,周璇应邀赴香港拍片,在港期间,她将贵重财物存入银行保管箱,户名为“周英”。1957年,周璇被送进上海精神病院疗养,病历卡上写的名字是“周玉芳”。周璇病逝后,上海市公证处对周璇的遗产继承权进行了公证,公证书上被继承人的名字是“周贞”。“金嗓子”唱红上海滩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已经“跳槽”到新华歌舞团的周璇参加了竞选,结果名列第二,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上海艺华公司拍摄了一部“软性歌舞片”《三星伴月》,由周璇担纲主演,并演唱了该片的主题歌《何日君再来》。此曲随着影片的上映以及唱片的播放不胫而走,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1941年,日本歌星李香兰(山口淑子)也将此曲灌制成唱片。就在同一个时期,周璇还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1945年5月,周璇还曾在上海金都大戏院举行过三场独唱音乐会,演唱了“银海三部曲”(《渔家女》、《鸾凤和鸣》、《凤凰于飞》三部影片的插曲),虽然票价高达3000元(旧币),仍然被歌迷抢购一空。只有一部《马路天使》周璇的银幕“处女作”是《美人恩》,这部影片是天一公司出品,由陆丽霞主演,周璇只是在片中串演歌舞节目并非主要演员,所以她说自己的处女作是《花烛之夜》。抗战胜利后,赵丹和周璇在上海相遇,他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不无伤感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1947年,上海《电影杂志》的记者曾经访问周璇:“很想知道你对过去所演的影片,觉得哪一部最满意?”周璇谦虚地回答:“我都觉得不满意,不过……《马路天使》最值得我怀念,因为许多朋友都喜欢它。”虽然在“孤岛”时期周璇也出演过十几部影片,但是缺乏深度,她的表演也如过眼烟云,很快被人淡忘。“知音人儿在何方?”周璇的丈夫严华也是歌舞演员出身,1938年结婚,1941年就因为他人的挑拨发生了婚变,这成为上海“孤岛”的“特大新闻”。当时的媒体比较一致地谴责严华,同情周璇,其实她和严华都是受害者。周璇和严华分手后不久,结识了一名绸布商朱怀德。周璇禁不住他的花言巧语,在香港和他同居,怀孕之后,周璇想返回上海和他成为名正言顺的夫妻,但当她回到上海后,终于发觉朱怀德她。周璇和朱怀德脱离关系后,应大光明影片公司之邀,在上海拍摄《和平鸽》一片,并结识了该片的美工人员唐棣,1952年5月,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日子即将来到,而唐棣却被指控为犯有“罪和强奸罪”,判刑三年。一年后,法院又撤销原判,予以释放,当他回到家里,才知道周璇早已发病住进医院去了。不疯魔,不成活50年代初,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在香港时,她便有精神病的发病征兆,到了上海更严重起来。其实早年周璇就有精神衰弱的痼疾,在上海拍戏时就在虹桥疗养院住过。后来她被送进医院治疗了六年,本来已经好转了,但是1957年的夏天很热,她因为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病发得很厉害,没能救过来,就此去世,年仅37岁。周璇病逝后,香港导演屠光启等人筹拍《周璇传》,周璇生前的朋友、作曲家李厚襄提供了珍藏的周璇回到上海后写的九封信。后来影片未拍成,屠光启即于1975年将这九封信发表于《万象》杂志上。在第一封信里,周璇这样表达了回家的喜悦:“上海的确很安静呢!一切都没变,仍有很好的西乐唱片听,都是最新的;衣服也随便穿,很是自由的;为什么那些人喜欢瞎说呢?真奇怪!”谁曾想到回家生活的喜悦与死亡之间离得那么近,而理想的自由生活又离周璇那么远。口述:赵士荟(中国电影史学专家,现居上海)采写:本报记者张悦■专家视点 “昙花一现”的感觉派明星周璇是随着《马路天使》一举成名的,她用甜润柔和的歌喉,唱红了影坛,周璇每片必歌,用歌喉打动观众,达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电影拉动了歌曲,而歌曲又使得电影更加招徕观众。周璇进入影坛后,却是“昙花一现”,她在《马路天使》后所主演的一大批古装片成就不大。周璇的表演主要是靠感觉和经验,她的表演都是自然流露,经常会有一些真挚动人的精彩片段出现,她不是靠表演功力以及角色深度取胜的,她有她自己的才华,只是令人惋惜的是,种种原因使她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没能为观众在银幕上多留下几个永久的艺术形象。不过不论到什么时候,中国电影都不会淡忘这个在《马路天使》中青春活泼的小女孩。点评:陈山 采写:张悦●周璇在南方土生土长,说一口方言,这给演唱带来很大困难。在明月歌舞团里,她拜讲得一口流利的北平话的严华为师,一字一字地学。■星路点滴●周璇真正扬名是在1934年,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歌星比赛,白虹、周璇、汪曼杰名列三甲。报刊评论她是“新出现的小歌星,前程似锦”,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从此,“金嗓子”便成了她的雅号,那年她才14岁。●周璇善于领会导演的意图,在拍摄《马路天使》时,她自己设计了“小红”一面唱歌,一面摆弄自己辫子的动作,形象自然和谐,富有生活情趣。●1941年《上海日报》发起的电影皇后选举结果周璇得票最多,然而在第二天,周璇就在报上发表了一则启事,“自问学识技能均有限”,谢绝“影后”的名号。●根据现有史料的统计,周璇生前一共演唱过200多首歌曲,其中有114首是电影插曲。■周璇档案生命历程:—原名:苏璞处女作:一说1935年《美人恩》,一说1936年《花烛之夜》代表作:《马路天使》、《忆江南》、《清宫秘史》银幕形象:擅长歌唱的身世凄苦的女子经典镜头:《马路天使》中,周璇扮演的小红隔着街在窗口唱歌给赵丹扮演的小陈听。

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关键词:近代中国音乐;上海;地位上海是近代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城市。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新文化形成中的地位,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作为近代新文化一个方面的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不但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有深入的理解,也通过一个侧面使我们对上海城市的个性有深切的体会①。一、近代音乐传播先驱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因缘和独特的文化环境,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桥头堡,也成为酝酿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温床。近代中国新音乐的形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近代的音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一是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改造②。其中,尤以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大致通过以下途径:1、基督教堂所带来的西方宗教音乐;2、新式军队中输入的西洋军乐;3、海外留学生带回来的西洋音乐;4、近代学堂对西洋音乐的普及。这四种途径先后出现,而尤其以第四种因素对中国近代音乐的面貌影响最为深远。上海在近代中国夙得风气之先,在近代西洋音乐传播中亦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则在于它成为近代新式学堂普及西洋音乐之最早试验场。上海自五口通商以来就成为海外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大本营,因此基督教堂所带来的音乐对上海信徒的熏染尤为深远。但教会音乐对于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贡献毕竟有限,新音乐的形成更依赖于新式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基督新教把教育作为在华传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办学,而其所办学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授西洋音乐。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传教士在华办学以上海为最早,而学堂中设置音乐教育科目也以上海为最早。例如1861年在上海创立的清心女中,在教学中已把音乐与语文、算术、圣经等科目相提并论。创办于1892年的上海中西女塾为展示平时教学成果,还举办音乐会。音乐会的规模不仅限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还半年一次对家长们,一年一次对普通市民公开演出①。而上海人沈心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从事新式音乐教育的中国人。他出生于商人家庭,1902年到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唱歌课。1904年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开创了“学堂乐歌”的形式。学堂乐歌是中国人最早用西洋音阶谱写的歌曲,成为近代音乐史的发端。上海的务本女塾、南洋中学等学校以及沪学会等团体都邀请沈心工指导唱歌。在沈心工《学校唱歌集》出版后,很多学堂开设了乐歌课,通过陆续出版的音乐教科书籍,初步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此背景下,1907年公布的《奏定章程》,规定音乐课为初级小学的必修课。因此,李叔同曾推崇沈心工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②。另一位上海人曾志忞也为中国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曾志忞是上海著名商人曾铸之子,1901年去日本留学。在日本他参加了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并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音乐教育论》,这是我国最早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1907年归国他即与高砚耘、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夏季音乐讲习会”。这是一个利用暑期传授西洋音乐的组织,其科目有乐典、和声学、风琴、洋琴、洋弦、喇叭、直笛、横笛、大鼓、小鼓等。1908年曾志忞遵照父命创办“上海贫儿院”,院中设音乐部,并成立贫儿院管弦乐队,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西式管弦乐队。虽然1912年音乐部就停办了,贫儿院也约于1921年左右结束③,但却成为中国人创办西式管弦乐队的最初尝试。可以说中国新式音乐教育是从上海发端,并逐渐普及到全国。二、租界的音乐生活与近代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由于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是西洋音乐理念、技巧的输入和传播以及根据西洋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改造,因此海外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最早先驱者。但是新音乐的普及和建立却依然要依靠在中国本土形成固定的消费、欣赏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涌现的本土音乐家。上海由于其在近代中国的独特的历史机缘和文化传统,最早形成了较广泛的近代音乐的消费市场并涌现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为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酝酿场所。而追根溯源,又与上海租界尤其是公共租界工部局乐队有密切关系。1.租界的音乐生活与上海近代音乐消费市场的培育根据《南京条约》的相关规定,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当时在上海县城之外划定了一块外国商人的居留地,这成为上海租界的起源。后来,租界不断扩张,并成立了自己的市政机构,逐渐发展成了一块在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成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最好见证。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产品——为中国大众亲身领略西洋音乐的魅力提供了场所。租界里的外国商人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些文化娱乐组织。早在1850年英国人就成立了业余剧团,演出需要音乐伴奏,于是组织了乐队。1879年逐渐发展成上海公共乐队。1881年公共乐队由英租界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接手管理,并成立工部局音乐委员会。1907年,铜管乐队扩大为管弦乐队。1919年以后乐队聘请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担任指挥,并从欧洲招聘了很多著名音乐家,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并逐渐迎来了“东方第一”管弦乐队的美誉。1922年公共乐队改名上海工部局乐团。当时工部局每年给乐队28万两的高额预算拨款。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为演出季节,每周的星期天都举行定期音乐会①。起初乐队主要在市政厅的音乐厅内演出,主要局限于外国观众。但是据英国学者毕可思的研究,1928年以来,上海工部局乐队逐渐注重为中国居民服务。乐队指挥的“年报”中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有中国观众的出席。并开始在中文报纸上刊登演出广告。“1928年,3/4的观众是中国人,据报道,1930年中国人的兴趣甚高。1931年乐队在室内演出时,20%的观众是中国人,此后这个比例稳定上升。”以至于到1933年,在上海工部局管弦乐与吹奏乐委员会上,有人指出中国纳税人希望工部局继续资助乐队,因为它在城市中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且,1928年后开始有中国人被吸纳进入工部局的音乐委员会②。1930年前,上海工部局乐队一直工部局行政大楼里面演奏室内音乐会。1929年,这幢大楼卖给了开发商,上海工部局乐队搬进了上海商业和公共空间——大光明电影院,后来又搬迁到兰心大戏院。“在市政厅,上海工部局乐队似乎仅仅是工部局的一个文化附属品,只为外侨社群服务。而在整个上海娱乐界,管弦乐队成了这个城市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财富。”③同时乐队的演奏也从室内走向露天,在夏天,乐队会举行露天音乐会,在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外滩公园(现黄浦公园)等舞台上演奏④。1928年后,随着中国人可以进入公共租界的公共娱乐场所,中国观众观赏西洋音乐的机会无疑更多了。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虽然租界的音乐生活开始只局限于外侨社群,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观众逐渐增多,可以说逐渐在中国人形成了一批西洋音乐的消费群。这个消费群的形成和扩大,无疑为中国音乐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2.工部局乐队对国立音乐院的影响对于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来说,创建中国人自己的音乐学府,作为研究和培养人才的机构,无疑是重要的举措。中国第一所高级音乐研究和教育机构本来创建于北京。1916年秋,北京大学成立学生社团“北京大学音乐团”,同年冬,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8年改名“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1922年以“乐理研究会”为基础成立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音乐专业教育机构。随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等高校纷纷设立音乐系、科,似乎预示着北京将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中心。但是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京并不是中国新音乐成长的良好土壤。1927年7月教育部长刘哲认为“音乐有碍教化,也与社会人心无关”,命令关闭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艺术专科学校中所有音乐系科,经过师生抗争,结果只有女子师范大学的音乐系被保留下来。而不久在南方的上海则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院的创办与萧友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本来是北京音乐教育界的领导人,1927年6月南下上海。据谭抒真回忆,他辞去北京学校的音乐系工作,一方面他觉得教师水平低,又与自己的想法不合,另一方面因为上海人才多,还有外国音乐家,所以自己来上海了①。而许步曾更进一步认为国立音乐院之所以选址在上海,是由于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存在。1927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在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的成长与工部局乐队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除归国留学生之外,国立音乐院长期从上海工部局乐队招聘老师和研究指导。初建时,10名音乐教师中,外国教师即占了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工部局乐队成员。1929年,鲍里斯·扎哈罗夫成为钢琴系主任,而长期担任乐队指挥的富华则一直是小提琴系主任。此外还有大提琴家佘甫蹉夫、难民音乐家如佛莱思克尔、沃尔持·约雅敬等也在此任教。这些外籍教师对国立音乐院教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比如,扎哈罗夫直到1943年去世为止,一直在上海教钢琴。以至于有学者说,在中国的第一代钢琴家、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人未曾跟他学过钢琴。其次,乐队和音乐院虽然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但是两者有很密切的合作。乐队给音乐院的学生提供优惠票,和中国爱乐社合作演出音乐会,并且开始逐渐演奏中国音乐家的作品,吸收中国演奏员。1929年,乐队首次与中国独奏音乐家马思聪举行音乐会。1930年首次演奏中国人创作的交响乐作品——黄自的单乐章序曲《怀旧》。1931年上海音专的教师黄自当选为工部局音乐会员会委员。1927年工部局乐队让中国音乐家谭抒真代替休假的队员参加演出。1935年5位中国人首次作为实习生参加工部局乐队的演出。此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生在上海工部局乐队表演越来越频繁② 。在这期间(1934-1942),中国人继续进入乐队。1938年,谭抒真、黄贻钧、陈又新和徐威麟等4人正式成为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成员。到1941年乐队中华人达到5人③。中国独(唱)奏音乐家的演出也频繁起来,如钢琴家沈雅琴、李惟宁、吴乐懿,小提琴家王人艺,歌唱家黄友葵、胡然、赵梅伯、斯义桂等相继在1930年代与工部局乐队合作演出④。应尚能在1937年就指出:“对于上海年轻一代有抱负的音乐家来说,能与该乐队演奏或歌唱乃是他们最大的成功。”⑤正如他所说的,演出并不一定总是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们提供了聆听、观摩和演奏的机会,这是中国其它地方所不能提供的。工部局乐队不但具有历史的功绩,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3.音乐大师的聚集与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机缘,成为近代中国国际音乐大师聚集之地,这为中国近代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难得的良机。首先,工部局乐队给中国带来了像柏克、梅百器、富华这样的音乐大师,如果没有乐队他们根本不会居住在这个国家。此外,上海的国际地位使它成为难民的避难所。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音乐家流亡上海。二战爆发后,众多犹太音乐家流亡上海。他们或者担任管弦乐队成员,或者成为私人音乐教师,或者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员,或三者兼而有之。例如,1924年之后俄侨设立的私人音乐学校就有18所之多⑥。这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从学这些大师的机会,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师,但是普遍存在的家教,则提供了可能。比如,从1943年直到l946年逝世,梅百器亲自教博聪,富华指导后来出任音乐院院长的戴粹伦,沃尔特·约雅敬教授司徒志文,佛莱思克尔教授丁善德、桑桐、瞿希贤等。上海良好的音乐氛围和高水平乐队的存在,也吸引了大量著名音乐家在全球巡回演出中把上海作为一站。从20年代到30年代,世界著名音乐家相继访问上海,如小提琴家F·克莱斯勒、约瑟夫·西盖蒂、雅沙·海菲茨和丁·蒂博,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B·莫伊耶维奇等①。国际音乐家到上海的演出,无疑开拓了中国音乐家的视野。比如据记载,黎锦晖在上海听交响音乐如同“上课”一样,事前必将登载在《申报》上工部局乐队的当天音乐会节目说明认真读过,然后前往。自1920至1929年他每礼拜五去听,风雨无阻,8年无间断。对于当时来华的歌舞剧团的演出,如:米兰来的歌剧班演出的正歌剧和轻歌剧,“向·旦尼斯(Danis-Shawn)舞蹈团”演出的大型舞剧和各式舞蹈,上海俄侨演出的歌舞剧,以及从欧美、日本来华的邓肯舞蹈团、宝冢歌舞团等的演出,他更是千方百计找机会观摩,既使观摩券“每券售大洋十元,不易筹措”,也在所不惜②。大量音乐大师聚集上海,为中国音乐家提供了亲身从教的机会,而著名音乐家的巡回演出则为中国音乐家提供观摩的可能,这些对于中国音乐家的迅速成长和提高技艺无疑是难得的良机,非当时中国其他城市所能企及。三、都市消费生活与通俗音乐的滋生流行音乐的先祖是发源于美国的爵士乐和摇滚乐。20世纪流行音乐在全球迅猛发展,到今日已成为全球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近代音乐也不尽是西方高雅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生根的过程,还包括中国近代通俗音乐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不仅是近代中国高雅音乐的摇篮,更是近代通俗音乐的发祥地。音乐史研究者虽然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还不多,分期也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普遍承认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曲与20年代至40年代的流行歌曲有密切的联系。当时黎锦晖以“时代曲”之名创作于20年代末上海的《毛毛雨》、《特别快车》等一批迎合市民口味的歌曲,标志了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在该阶段产生了以黎锦晖及其“明月歌舞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作曲家和歌星。因此,研究者称这个流行音乐的第一阶段为“黎锦晖时代”③。而所谓“黎锦晖时代”其实亦可以称为“上海时代”,因为黎锦晖的整个活动主要是在上海,流行音乐的繁荣与上海的城市特点有密切关系,只有上海才能孕育第一个流行音乐的繁荣。那么为什么会是上海孕育出近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呢?这要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个性寻找原因。有学者指出,20世纪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是20世纪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现代科技的发展、商业炒作和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这些正好在上海有很好的土壤。首先,由于上海特殊的历史机缘和文化传统,使它在选择及接受外来文化上有非常积极和开放的态度,这种文化传统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具有开放、灵活、多样、宽容等特点⑤,这为上海接受、容纳通俗音乐这种新形式提供了文化心理上的基础。此外,都会的经济繁荣,促进了都市大众文化生活的兴盛,也为流行音乐提供和扩大了流行空间。当时的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娱乐业最为兴盛的城市,繁多的饭店、酒吧、咖啡馆、夜总会等服务业及娱乐场所,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其次,商业炒作和现代传媒的出现大大加速了流行音乐的传播速度。上海是一座商业城市,任何文化形式都避免不了商业的熏染。同时,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很多现代化的娱乐消费形式只有上海才最为普及,比如电影、唱片、电台等。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是全国的唱片业中心,也是无线电广播的中心,又是电影业中心。这三者的交互作用,使通俗音乐广为传播。唱片和留声机于20世纪初叶传入上海,至30年代,上海逐渐发展为中国唱片业的中心,拥有国内数量最多和实力最强的唱片企业,生产大量内容丰富的唱片。唱片开始还只是印制中国传统戏曲为主。但到了30年代,新兴的流行歌曲被市民阶层所喜爱,很快成为唱片录制的重要内容。1928年,黎锦晖创作、黎明晖演唱的《毛毛雨》由百代公司录制成唱片,在社会上迅速传播。一些著名的歌星由此诞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争相为明星灌录唱片,从此录制流行歌曲唱片成为各公司的重头戏。比如,百代公司曾推出“明星锦集”,为红极一时的电影女明星们录制流行歌曲唱片,有胡蝶、陈玉梅、黎明晖、王人美、李丽莲、夏佩珍、胡珊、谈瑛、陈燕燕、黎莉莉、严月娴等。为了争取歌星们录音,各公司专为她们“量身定做”歌曲,并不惜给予优厚的报酬,如百代公司曾给予周璇6%的版税。有些年纪尚轻的女歌星一个月的收入可达20至30元,令世人羡慕。三四十年代,各公司录制了大量的流行歌曲唱片。根据中国唱片厂1964年登记的旧唱片模板目录统计,在百代、丽歌、和声、高亭、胜利等公司灌制的流行歌曲唱片中,以周璇演唱的最多,为150余张,白虹有125张,姚莉有117张,龚秋霞有67张,王人美有62张,另有白光、李丽华、李丽莲、李香兰、欧阳飞莺、吴莺音、张露、黎莉莉、严华、梅熹等录制的唱片①。唱片业之外,广播事业也扩大了通俗音乐的传播渠道,为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广播电台的兴盛使收音机在中产阶级市民中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收音机里欣赏通俗音乐。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业、特别是有声电影的发展更促进了流行音乐的繁荣。1931年中国第一部国产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首映,国产故事片在30年代的兴盛由此拉开序幕。电影需要配乐、插曲,这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新的创作和表演的市场。而电影的魅力更使穿插于其中的主题曲、插曲不胫而走、深入人心。本来流行歌曲主要以歌舞厅、酒吧、夜总会等为表演空间,有声电影则为歌星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一些原本以演唱流行歌曲、进行歌舞表演为主的歌舞团、歌唱社成员进入了电影界。如一直在黎锦晖的中华歌舞团和明月歌舞社从事表演的王人美和黎莉莉,就成为30年代联华影业公司“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周璇在进入电影界以前,先后辗转于明月歌舞社、新月歌剧社、新华歌剧社,早已是红极一时的名歌星。其他如白虹、白光、龚秋霞等,也都是在当红歌星的位置上走进银幕。歌星们从影后,继续维持歌唱生涯,而且往往演唱所主演影片的插曲,歌曲借电影而传播,电影亦因歌曲的流行而更加火爆。这种情况使一些原本并非歌星出身的电影明星也纷纷地开始灌录唱片,如胡蝶、陈燕燕、陈玉梅、李丽莲、夏佩珍、胡珊、谈瑛、严月娴等②。无论是电影明星出唱片,还是歌星拍电影,结果往往是其拍摄的影片与灌录的唱片同样受到崇拜者的热爱。电影这种新兴娱乐工具对通俗音乐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汪毓和所说,“从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③。足见当时电影对于通俗音乐的促进作用。总之,由于上海浓厚的商业氛围,具备较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并受到唱片公司、无线电台、有声电影等新型娱乐媒体的强力支撑,流行歌曲发展的势头极为迅猛,形成了近代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浪潮。其三,市民阶层的庞大为通俗音乐的流行提供了土壤。流行音乐具有创作题材贴近现实生活、富于情趣化,格式简炼完整、演唱方式不拘一格,突出“自我感受”、演出方式强调群众性、强化交流等特点①,这些都符合现代都市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类似《毛毛雨》等“家庭爱情歌曲”大都表现男女情爱,歌词内容、旋律、风格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都市,有庞大的市民群体,这为以迎合现代都市生活口味的通俗音乐的流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其四,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很多进步的或严肃的音乐家,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上,也采取了较为积极态度。除了当时有黎锦晖、黎锦光、姚敏、严华等极负盛名的流行乐坛作曲家外,还有任光谱写的《渔光曲》、《燕燕歌》,刘雪庵谱写的《早行乐》、《何日君再来》,贺绿汀谱写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秋水伊人》等都是30年代上海曾传颂一时的经典性的流行音乐作品②。四、结语近代上海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机缘,由原来的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中国最大的都市,也成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上海在中国近代文化形成中的地位重要,它不但成为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窗口,也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酝酿形成的重镇。本文所述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只是上海对中国近代文化贡献的一个侧面。概括地说,上海由于其滨江带海的地理位置和华洋杂处的社会形态,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传统,因此成为中国输入西洋音乐的最初舞台,并成为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而由于外国租界的存在,尤其是工部局乐队的存在,为中国人直接体验和学习西洋音乐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也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当然,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的音乐出现了新的内容,作为孤岛的上海虽然仍然保持了一段繁荣,但是由于脱离了民族的主战场,其音乐中心地位有所下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上海在音乐方面的影响又有所转折。这将成为另文考察的内容。

周作人的论文研究

不少人认为,周作人的散文艺术之所以难以企及,就在于他做到了平淡,平淡是散文艺术的极境。 首先,我觉得,周作人的散文并不是一味的平淡,平淡的印象,或许是源于他早期的一些名篇,如《乌篷船》、《喝茶》、《故乡的野菜》等,这些名篇太抢眼了,以至给读者造成了平淡的错觉。其实在周作人的散文中,似《乌篷船》这样从文字到思想感情都平淡的例子很少,除了早期这些以外,晚年的《木片集》里所收诸篇也可以说是平淡的散文。周作人的大部分散文都是貌似平淡,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却实是忧愤抑郁,即使是他后期被林语堂讥为“专抄古书,越抄越冷”的抄书体文章,也不能摆脱郁愤的底子,如果仅仅是把这些文章看作知识性小品,那就太遗憾了。举个例子,比如《看云集》中的《草木虫鱼小引》,名为“草木虫鱼”,应该是很闲适平淡的了,可仔细一看却不是,几乎通篇都是在说反话,讥讽当时的言论没有自由。最后一句“万一讲草木虫鱼还有不行的时候,那么这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讲讲天气嘛”,愈是刻意宽解愈显出其无可宽解,貌似平淡实则沉痛,正是周作人惯有的笔法。有些人不熟悉周作人,往往把这些反话当正话读,其次,周作人也自承写文章并不能做到平淡,在《自己的文章》里,他说:“平淡,这是我所最缺乏的。虽然也原是我的理想,而事实上绝没有能够做到一分毫,盖凡理想本来即其最缺乏而不能做到者也。”这并不是刻意的自谦,而是实话,周作人心目中的平淡之境与他所做到的并不相同。在《药味集·序》里,他又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这里他已很明白地道出了自己文章内在的苦涩与不平淡。有意思的是,周作人自己似乎也视“平淡”为散文艺术的极境,舒芜认为周作人之所以大规模地否定自己,有近五十万字的文章不肯收入文集(这五十万字大部分是战斗性较强的文章),就是虚悬了一个极境而使自己陷入绝境的结果,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中国文人,能摆脱“极境意识”的,大概只有一个鲁迅,他否定永恒,渴望速朽,其中蕴涵的通脱深透的精神远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这也是鲁迅的难及之处,可怜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大骂鲁迅的“心胸狭窄”,看来,鲁迅终归是寂寞的。 再次,做到了平淡就一定好吗?未必。比如,《木片集》里的一些文章,的确平淡,但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思想上很放不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旁征博引了,语言也刻意地往通俗浅白的风格上靠,所以其艺术水平比之先前的《药味集》、《书房一角》反而大为下降。我觉得,散文,即使单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思想也是一种美,深度也是一种美,而美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和深度?仅仅把握住一种抽象的气质,或平淡或沉郁,远远不够。周作人的散文之所以高于林语堂、梁实秋、丰子恺等人,从大的方面说,主要有两点,一是如黄开发所说,在于其貌似的“平淡”与实质的“不能平淡”之间产生的艺术张力;二是文体与风格的复杂多变,早期、中期、晚期,各有一番天地,甚至同时期的文章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而林、梁诸人则都不免失之单一,先人论文时所谓名家只有一种味道,而大家却是多种味道的杂糅,用到周作人这个散文大家身上很有道理,杜甫之高于其他诗人处,不也是“集大成”么。另外,还有一些行文上的细节,如雅、拙、朴、涩、重厚、清朗、通达、中庸、有别择等,在境界上,与梁实秋的精巧、林语堂的轻滑,也有高下之别。 第二个问题则是有关文体。 黄开发在《人在旅途》里将周作人的散文划分成了三大类:情志体、抄书体、笔记体。其相对应的时期是早、中、晚期,解放后的《木片集》、《鲁迅的故家》、《知堂回想录》等不算进去。情志体如《雨天的书》,抄书体如《夜读抄》,笔记体如《书房一角》,都有其代表性的集子。问题的关键是,从情志体,到抄书体,再到笔记体,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大部分人认为是倒退了,这是一般大众和学术界的非专业人士的看法,比如,一般的现代散文选本,都是只选周作人早期的文章,至多加一两篇中期的抄书体,晚期的笔记体就基本没有可能了。再如俞元桂的那本《中国现代散文史》中,称周作人后期文章“从思想情趣到文字作风都士大夫化了”,这是只看到了其外在的“旧”,而没有看到内在的融贯,可以说是一种很大的误读和歪曲。较内行点的倪墨炎(写过一本周作人的传记)也持这个观点,所以黄开发说他写的传记“作者与传主的精神世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疏离”。 只有小部分人坚持认为没有倒退,这些人多是周作人研究界的专家学者,如舒芜、钱理群、刘绪源、黄开发等。刘绪源在《解读周作人》中明确指出周作人的文章是中期胜于早期,晚期又胜于中期,他说:“《药味集》与《书房一角》,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可说是艺术上最为成熟的两本书了。” 我同意刘绪源的说法。我的观点也是如此:周作人的散文以笔记体为最佳,其次抄书体,再次情志体。早期的情志体,或平淡清雅如《乌篷船》,或凌厉辛辣如《诅咒》,个性文采都比较显露,因此易于吸引读者,但总体说来略嫌浮躁;中期的抄书体就沉静老练多了,如《谈笔记》、《读禁书》、《<五老小简>》等,都是极好的文章,其所知所见既博,摘选引录便特别精到,文字风格自然熨贴,又有高明的思想见地穿插其间,这些都是一般作家所不能比拟的,如果说《乌篷船》的行文尚可学,《谈笔记》便真是不可学了,但也有缺点,那就是引述太多,篇幅过长,行文失之枝蔓,凝练含蓄不足;这些毛病到了晚期的笔记体中就都不见了,笔记体篇幅很短,一般只有三五百字,语言是浅近的文言,形式上接近古人的笔记,但从内涵上说,远非简单的古今新旧中外东西所能牢笼,往往是寥寥数语,就蕴藏着惊人的内涵,如《药味集》和《书房一角》中的某些文章,是真正做到了“枯涩苍老,炉火纯青”。 另外,我觉得特别应看到的一点是:笔记体和抄书体在散文文体创新上的重大意义。前面说了,不必问“怎么走才能通向最好”,从无路的地方寻出路来,才是大本事。周作人就是这么一个寻路人,很多人写散文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别人的话,他的抄书体却是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话,至于笔记以之融贯古今、凝涩简朴,则更是前所未有的创格。 其实,大部分人之所以不能认可周作人中后期的散文,主要在于他们心中已形成一种或几种固定的套路——散文就该这么写,创新意识的缺乏使他们难以认识到周作人复杂多变的散文文体所暗示的——散文也能这么写。事实上,平淡也好,华丽也罢;情志也好,抄书也罢;长篇大论也好,短小精悍也罢,只要写得好,都行。中国历来散文最发达,因此在这方面传统的包袱也最重,难于创新,近年较有新意的散文形式不多见,“文化大散文”和“哲理散文”算是新近出现的,但一味追求“大”,不免流于空,哲理谈多了,也没什么意思,总体来说并不景气,所以,周作人那种在文学上不肯降心随俗的个性与巨大的创造力,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周作人散文风格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浅论周作人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

摘要: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最早提倡者和开拓者,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全心全意经营散文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家也不为过。他无论是在散文文体上还是在情感方式和思想内涵上都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影响现代文体情感方式和思想内涵周作人的散文文体种类庞杂,,形式多样,美文、随笔、小品、杂文、笔记等文体都是他写过的对象。在这些创作过程中,周作人既坚持文体的独立性,强调散文文体与小说、诗歌不同,主张明辨和严守散文体制,又努力打破各种体式的界限,在散文文体中寻求突破的途径,使得散文各体之间互相融合。可以说周作人的散文既对立又互补。首先是美文,周作人的美文代表着现代散文文体的“某种标准”。“美文”代表对现代散文文体的新的认知。对于现代散文发展初期,周作人用了论文和美文两个名称来取代散文广义和狭义的范畴,这些都对后来散文的发展起到影响。随笔,周作人的随笔常常采用闲话式,任性而谈。小品文,小品文的概念代表了现代散文文体的进一步思索。杂文和笔记,这种文体内容无物不含,社会百事都记入其中,十分自由,带有随笔特点。

上面五种文体的创作周作人既强调文体的独立性,净化散文文体,又在散文文体中寻求突破的途径,正是周作人这种看似矛盾的创作心里,让他的散文文体丰富多彩,也开拓了现代散文文体的新局面,对

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周作人的富有东方色彩的个性化的精神内质和来自外域的个人主义精神内质都一一融入了他的散文思想精神层面上,使得他的散文精神东西结合,从而构成一种不同于传统散文的周氏散文风格,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散文潮流,对现代散文的内涵影响很大,到现在仍有许多追随者。

对周作人来说,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文章的写作方式,所以说他的散文追求的是个性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说是带有小资情调。周作人说过,“我的散文并不怎么了不起,但我的用意总是不错的,我想把中国的散文走向两条路,一条是匕首似的杂文(自己却不会做),一条是英法两国似的随笔性质较为多样,我看旧的文集,见有些如《赋得猫》、《关于活埋》、《无生老母的消息》等,至今还是喜爱,此虽是敝帚自珍的习气,但的确是实情”。(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致鲍耀明)从中可见周作人他自己对于自己的散文也是喜爱于表达自我的,而不是像鲁迅的散文一样想匕首般的,他也不会。为自己而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趣味,无拘于人读书叙事,其中还有他的《谈酒》、《乌篷船》是此类,这也最为接近他自己所提倡的美文。

周作人的散文的思想内涵追求一种闲适。在《风雨后谈序》有云:“文字意趣似甚闲适。”也说:“此处所选亦本是以近于闲适之文为多也。”而此后的诸文风格也大致相同。这种散文追求自身的闲适情调不仅是周作人自己的价值观的取向,也对以后中国散文的思想内涵产生影响,可以说是促进中国现代散文走向英法之路。但在另一面,仔

细推敲周作人上面所说的话,一句是“似甚”,一句又说“近于”,可见周作人的散文内涵不能仅仅用“闲适”来打发的。在《风雨后谈序》中,周做人还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废名昔日文中曾约略说及,近见日本友人议论拙文,谓有时读之颇觉苦闷,鄙人甚感其言。”还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可见闲适中其实含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成分,也就是苦味。情感受到压抑,不能畅快表达,然而周又有所流露,这造成他的文章的一种内在张力,产生相反相成的效果,周作人的这种表达可能比他畅快表达更具有感染力。周做人散文的“苦味”来自于内容的“苦闷”,也来自于“闲适”与“苦闷”或“忧郁”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周作人从前在《自己的文章》中把闲适分为两种,一是“小闲适”,即“留恋光景”,“欣然有会”,此类文章写过一些。二是“大闲适”:“唯其无可奈何所以也就不必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此所谓闲适亦即是大幽默也。”第二种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苦闷”,这可以说是周作人散文的主要情感风格。写人如《玄同纪念》,叙事如《上坟船》,都是苦闷之作。周作人散文内涵还有“简单味”,读之平平淡淡,似乎没有什么感情寄托在里面,虽然有些文言的成分,但大体十分好懂,而却文言成分也越来越少。不过简单不是好读或说能让我们喜欢上,,只是字面上的简单,就说散文中的苦味不是每个人读的出来的。

周作人散文的闲适也好,苦味和简单味也罢,都是与他的表现方式有关,是可以纳入他的散文美学范畴里面的。而周作人的散文美学理论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开创性,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散文理念,

使得他的散文精神气质在中国完全是新的东西,最后引起了新的散文潮流。

周作人的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他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模式,又开拓创新了中国先打散文的新观念和新领域。使得中国散文趋向多元化和丰富化,我们应当重视他的散文和他的贡献。“人归人,文归文”,只有把周作人犯的错误和文章分开,才能更好的研究他的散文,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散文的发展。

二、浅析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

有人说周作人散文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不过是在散文中古今中外引经据典显示学识;也有人说周作人的散文苦涩难懂、令人费解;还有人说周作人曾做过汉奸,他的文章是反动文学……带着文学史及人们对周作人的种种评价,我怀着一种疑惑而又好奇的心理开始走进周作人的世界。徜徉在周作人所创造的文学氛围中,我对作品里的风俗人情开始着迷;走近周作人,我发现了一个独特而又优美的散文艺术境界。

正是在这种理智和情感的驱使下,我开始了对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的探寻……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之一。其小品散文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对其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首先是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的文抄体是周作人散文独具的特色。其文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运用周氏独到的评点,达到了文我合一、物我两化的艺术境界。其次在其闲适艺术风格中所表现出的平和冲淡的意境迂回曲折的笔墨情趣和渗透于文章的淡淡的苦味。再次是周作人用特殊的笔调把读者引入其境的意境美和作品中流露出的平淡而有韵致的故乡情绪美。另外,周作人散文语言平实质朴,却不乏精炼,平实冷静中包含着幽默,也是其文章的一大特色。

(一)、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式的“文抄公”的文体。

周作人自幼饱学诗书,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加之他在留学日本时又广泛涉猎了外域文化。他能够对古今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学养。周作人这种特殊的读书经历所形成的文学涵养,使其在文章中经常大段地抄引古书内容,使“文抄”成为其文章的一大特色。钱玄同在给周作人的信中写道:“研究院式的作品固觉无意思,但鄙意老兄数年来之作风颇觉可爱,即所谓?文抄?是也。”对于周作人这类文抄体,许多人似乎很难接受。他们甚至认为周作人这类文章脱离现实,躲入书中以书本知识济文章,文中没有自己,其文抄只不过是显示其学识,给人故作高深之态,让人产生“高山仰止”的感觉。面对此类批评,周作人很不以为然。对周作人而言,抄书并不比作文容易得多。

其一、“文抄”内容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融合。周作人在写作实践中确实做到了“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制”。在文抄中把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让读者在了解某

些知识的同时,获得令人愉悦的生活情趣。读这类文章,我们感到的不是引文的枯燥、繁冗,而是行文横生的妙趣。在《苍蝇》一文中,作者用了如下文抄: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归庵》日本·小林一茶

蝇好交其前足,有绞蝇之象……亦好交其后足。

——《埤雅》

像乌豇豆格乌,像乌豇豆格粗,堂前当中央,坐得拉胡须。

——绍兴小儿谜语歌

本来令人厌恶的苍蝇,在文抄中被描绘得活灵活现,风趣十足。读者在欣赏其“坐得拉胡须”的神姿时,也传达出不同的人对苍蝇的某些态度,充满了丰富的生活趣味。

其二,在“文抄公”的文体中体现出来的“文我合一,物我两化”的艺术境界(“文”指文抄内容,“我”即作者)。周作人在“文抄体”中,不论引文多寡,都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把引文和本文有机地融合起来。对于周作人来讲,抄书并不比写书更为容易。中外古籍浩如烟海,从中选用材料如同沙中淘金。周作人就在这种淘金精神的支持下用自己的胸襟和眼光去发现古人。这些被引用的文抄都是经过了他的精心选择与剪裁,倾注进了周作人的心血和精力。有时周作人又常常打破时空的界限,把古文抄和现实经验联系起来,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以达到文我合一,物我交会的目的,周作人通过独特的发现,运用精妙的评点,点铁成金,激活了古人文字,使古文与今文融为一体。

所以说周作人散文中的“文抄”己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被周氏激活了的、己化为其鲜活生命的一部分。正基于此,我们在读周作人这类“文抄体”时,才会时时感受到那种“文我合一,物我两化”的艺术境界。这正是周作人“文抄体”所表现出的最高的艺术境界。

(二)、在“平和冲淡”中流泻出的迂回曲折的笔墨情趣和淡淡的苦味。

人们常用“闲适”来概括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周作人散文取材广泛,举凡东洋西洋、今人古籍、宇宙昆虫乃至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南北的点心、北京的茶食……都纳入其笔端。选材的广泛性使周作人在写作时能随意自如,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从北京的茶食说到南

北的点心,由吃茶写到饮酒,从北平的春天写到故乡的野菜,还有金鱼、野草和狐仙鬼怪……行文中没有感情与笔墨的夸张,信马由缰,舒徐自在,让笔意自然地流泻,从而形成“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在周作人的笔下,他有意识让文字淡下去,当然并不是平淡无味,而是将感情冲淡,把感情有意识地隐藏起来,用质朴的文字平平道道出,没有做作,没有雕饰。这恰好表现了其对文学的态度:“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境地。”

“平和冲淡”是周作人散文闲适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但如果仅仅把周作人散文的闲适归结为“平和冲淡”是不全面的。我们在读其散文时常常有一种迂回曲折、山回路转的感觉,这正反映了周作人散文闲适风格的另一特点:行文回旋往复、迂回曲折的笔墨情趣。他在行文中没有刻意地选择所描写的事物,而是自然地叙事写物,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在看似漫不经心中让读者领略行文的婉曲纡余、摇曳多姿,体会其难以言传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老成境界。正是这种行文风格,形成了周作人散文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的笔墨趣味。在周作人闲适散文中,那类追慕自然平淡的文章往往能让我们陶然忘我,融入境中。而这类带有苦味的散文往往能让读者在平淡之余品尝出生活的真实滋味。

如上所述,冲和平淡的蕴致、迂回曲折的笔墨情趣以及蕴含文中的苦涩味构成了其闲适散文的主要特色,也是其小品散文的魅力所在。

(三)、身临其境的意境美和淡淡的情绪美。

中国古代诗歌靠意境取胜。诗人善于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勾勒出优美的意境,吸引读者徜徉于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中留恋忘返。散文创作如果也注意到意境美的开掘,不但可以增添文章诗意色彩,而且可以吸引读者走入文中,沉醉于所描绘地优美意境,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周作人散文创作恰恰发挥了这种意境美的长处。与意境相适应的,是周作人散文中所蕴藏的那种淡淡的情绪——故乡情愫。在周作人散文中,时时可以看见故乡的影子。周作人曾经对民俗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故乡的风俗人情更成为周作人心中抹不掉、挥不去、无以了断的故乡情结。在周作人的笔下,故乡的风土人情是写不完的、道不尽的。然而周作人散文中的故乡情思并不是通过直抒胸臆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创设一种情绪氛围,在这种情绪氛围中来表现那种平淡而又久远的乡思。所以我们在分析周作人散文时,不能不留意其弥漫于字里行间的那种真挚平淡而又回味无穷的故乡情愫。

(四)周作人散文语言精炼、质朴、平实而又富有幽默感。

周作人散文追慕的是平淡自然的艺术境界。与其闲适风格(平和冲淡)相适应的是周作人散文语言上的质朴平实,从而形成了一种谈话式的语言风格。这种谈话并不是那种让人正襟危坐、诚惶诚恐聆听圣人六字真言的教师爷风格。读其散文,让我们感到的是:绿荫下,清茶一杯,三五人围坐一旁,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摇着蒲扇,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种感觉的产生正得力其散文语言的质朴、平实。如在写自己故乡风物的文章中,无论是故乡的野菜、乌篷船、石板路、石桥、酒店……都是平平道出,犹如白话。没有刻意的渲染,也没有感情的波澜,只是把生活的原样呈现出来。就是在一些写人的文章中,周作人也是尽量避免感情的强烈外露,以免使文章造成某些做作之感。周作人的语言来源于民间口语,但却是从中提炼的纯净的语言。他的语言丝毫看不到一点杂质,它是一种豪华落尽、洗净铅华的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有人或许会说,平实质朴的谈话式的语言往往会造成语言的拖沓、冗长和散漫,使语言缺少必要的精炼,特别是周作人的很多文章都存在琐碎的叙述。但是我们在分析周作人语言时就会发现,周作人质朴的语言并不缺乏精炼和集中。

在品味周作人散文语言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其语言的幽默感。周作人的幽默则没有刻意的变形夸张和矫揉造作,而是如同人在表达情感是通过眼光或微笑淡淡地表示出来。周氏的幽默是在平实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其幽默冷静而又充满理性的智慧,就如同一个人讲笑话,周围的人己笑得前仰后合,自己却始终不动声色。同其文中的“苦涩味”一样,周作人文中的幽默也是淡淡的,丝毫让人感不到幽默的热烈火爆。但从中我们却能感到一种会心的笑意,一种淡而有味的韵致。透过周作人的幽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滑稽。在笑过之后,我们往往会引起某些思考或某种启迪。

正是由于周作人小品散文独特的艺术光彩,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唤醒了小品散文沉寂的文坛,吸引了众多作家开始瞩目于小品散文的创作,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小品散文创作的高潮。今天如果我们要研究和反思小品散文的'创作历史和发展现状,真正把握小品散文创作发展的脉搏,我们就不能不想到小品散文的首倡者——周作人,就不能不对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质作深入地探讨研究。

三、周作人的美文

随手拿起茶几上的茶杯,品味茶的颜色,凝视碧叶在清水中舒卷沉浮,散发出缕缕清幽的茶香,思绪也如同这轻盈的茶叶般,摇曳生姿。周作人的散文如茶,在平淡中孕育出悠长的韵味,越品越觉得清香四溢。

周作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冲淡平易。他说:“我觉得如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窗,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快乐的事”。可见他是一个平淡洒脱,与世无争之人。《苦雨》是周作人写给好友伏园的一封信,文中有“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的“梦似的仙境”,“一叶扁舟”在“暴风雨”中滚浪行进的“危险极也愉快极”的豪情,也有“胡坐骡车中,在大漠之上,大雨之下,悠然前行”的快乐。但这一切“只是我的空想,如诗人的理想一样的靠不住”。故乡的一草一木,在他笔下都包含着深情,无限依恋,写的十分清雅脱俗。读周作人那段在北京家院中听雨的描写,是那么怡静美妙。仿佛能听到那屋檐下滴水的清脆叮咚声,那水漫进房屋的潺潺流动声,还有蛙虫的欢鸣声和小孩子们的打闹声,种种声音融为一体,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周作人笔下描写的是一个平淡闲适的世界,当我用心读《苦雨》时,我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入神了。我想这就是美文的魅力,美文的美在于形式内容给人一种舒适和谐的感觉。周作人坦言:“我现在的快乐只想在闲时喝一杯清茶,看点新书,无论他是讲虫鸟的歌唱,或是记贤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绘,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荣”。周作人写文章是为了自己,在散文中抒发的是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一种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情趣的态度。我想这也是周作人的散文成为美文的一个因素。从他的作品《北京的茶食》中,可以清楚的了解他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这篇文章旨在引导人们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着。生活是需要情趣的,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如周作人一般,洒脱有情调地生活着,活出生活的质量。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觅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净,人会由衷的快乐。我想,周作人的散文就是喧嚣城市中的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净。

周作人的散文是富于知识性的。品读他的文学作品,能在不知不觉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他的散文中囊括了上下古今,海阔天空。确实能够给人以天下国家,现实人生,风土人情,等方面极为广阔的知识。散文是一种艺术,并非知识的简单堆砌。周作人既掌握美文创作的方法,又有渊博的知识面,因此他创作的散文总是能让人大开眼界。在作品《乌篷船》中,周作人就详尽介绍了故乡的乌篷船的种类,构造,在船上饮酒、喝茶、大牌、读书,夜间可倾听水声,橹声。读过之后,我也知晓了关于乌篷船中有大的四明瓦,中的三名瓦,小的一叶扁舟的脚划船之类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周作人的散文是美文:景美,情美,知识丰富。品味周作人的散文,越品越飘香四溢。它们让心灵上的尘埃慢慢的隐遁去了痕迹,在时光的隧道里沉淀出一份安宁与平淡。

【周作人】 (1885~1967)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另有多种译作。 周作人出任伪职成为汉奸是一个历史事实。 最近读了抗战前周作人的文集《谈虎集》。这个周作人与日后成为汉奸的周作人怎么也不象是同一个人。几年前,有报道说李葆华等同志出面为周作人当汉奸的历史事件辩护,认为当时周作人出任伪职是根据北平中共地下组织的意见而非本人甘当汉奸,但旋即又被有关方面否定。但从中原因,我以为并非空穴来风。读抗战前周作人的文集《谈虎集》后,我有以下观点,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周作人与李葆华的父亲李大钊烈士(中共主要创世人之一)关系密切,在李大钊烈士牺牲后确实关心与帮助过李葆华等人,并在抗战时设法把李葆华等人送到延安。 第二,周作人的思想左倾。当然他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也是一个充满无政府主义思想,或者倾向社会主义的人。在李大钊烈士牺牲后,当时的北洋军阀的报纸曾经极尽污蔑之能事,而周作人却对李大钊非常崇敬,撰写文章为李大钊辩护,矛头直指北洋军阀。(见《谈虎集》) 第三,周作人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北伐后,国民党清党时,周作人是当时反对国民党屠杀爱国青年的少有的几个著名学者。在这点上,他比蔡元培、胡适要强得多。当然比吴稚辉这类积极鼓动清党的反动文人不知强多少倍。而其兄鲁迅也不及他。虽然当时他在北平,甚至还是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他能著文抨击。(同见《谈虎集》) 第四,周作人虽然娶日本女子为妻,但在抗战前是非常反日的。当时北平的日本办的汉文《顺天时报》一直是周作人的抨击对象,认定它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一张机关报。(同见《谈虎集》)

人物杂志周杰伦

周杰伦的意思就是想要通过这个杂志封面来回应最近的一些热度和新闻。

这是因为周杰伦拥有着非常出色的创作才华,所以这也让周杰伦本人写出了很多被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歌曲,也正是由于这些经典歌曲作为积淀,让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地位越来越高。并且周杰伦也凭借这些经典歌曲得到了很多音乐方面的奖项。所以周杰伦能够成为第1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亚洲男歌手也是实至名归的,因为当时周杰伦在整个亚洲都掀起了华语音乐的流行狂潮。也正是因为华语乐坛像周杰伦这样能够多元化曲风创作的歌手少之又少,这也显得周杰伦的存在有多么的珍贵。

周杰伦可以说是亚洲流行乐坛的天王级人物。周杰伦刚刚出道的时候其实也遭到过一些批评,但是这些批评大多都是指责周杰伦的唱功问题,因为在当时的华语乐坛歌手如果没有出众的唱功的话,其实很难在华语乐坛大火。但是周杰伦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准则,因为周杰伦是凭借自己出众的创作才能在华语乐坛站稳脚跟的。而且当时周杰伦还非常的年轻,其实周杰伦的歌曲风格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当然周杰伦本人不光在歌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周杰伦也开始涉足影视方面的发展,比如周杰伦自导自演的不能说的秘密就获得了很高的口碑评价。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杰伦的才华其实是非常出色的,虽然周杰伦后来几部电影的口碑以及评价都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说的秘密这部电影也足以证明周杰伦天才水准。

所以能够登上时代周刊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因为周杰伦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亚洲的流行音乐的歌手。可以说周杰伦是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的时代周刊,虽然周杰伦这两年在事业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但是周杰伦的地位却并没有丝毫的动摇。

封面我是找不到了jay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随着周杰伦在乐坛地位飙升,他的歌吸引了无数歌迷,也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注意,2003年2月,周杰伦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继张惠妹、滨崎步之后,第三位出现在该杂志封面的亚洲艺人,被该杂志赞许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 《时代周刊》选择周杰伦是有道理的。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周杰伦便完成了从出道到成为巨星的历程——出道一年就在红馆开了个唱,从台湾,到内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所有最反映实力的音乐大奖他都拿遍了。但是,对亚洲乐坛的革命性颠覆并非《时代周刊》相中周杰伦的终极理由,对这一代亚洲年轻人的致命影响才是“周杰伦现象”的根本所在。 《简单爱》《双截棍》《半岛铁盒》《最后的战役》,问问身边15到25岁的年轻人,这些歌谁不会哼两句?有些家长甚至把买门票当成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奖励——在他们看来,这位不谈风花雪月、出身草根的新偶像显然是“有为青年”的代表。 然而,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周杰伦所代表的显然并不如此简单。在年轻人看来,听懂周杰伦唱什么并不重要,那种我行我素“酷”的态度才是他们最为欣赏的东西。这一点当然也受到了广告商们的亲睐,从服装、手机到通讯,尽管周杰伦演广告的天赋跟唱歌比显然差一截,但只要是他露面的产品就注定好卖。“跟周杰伦一样”,这样的错觉让很多年轻人沾沾自喜。 虽然周杰伦的英文很“菜”,但他想要进军国际的雄心,是一直有的。而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这无异于宣告,他已成为国际知名人士了!他在亚洲乐坛“领军人物”的地位已确立起来 为了深入报道周杰伦,《时代周刊》杂志作了精心的准备,2002年11月特别从香港派了一组采访人员来到台湾,他们不只专访了周杰伦,还采访了发掘他的师傅吴宗宪、阿尔法唱片的总经理杨峻荣、MV导演邝盛、香港华纳音乐公司,以及周杰伦的妈妈、英文老师许淑秋、钢琴老师陈世光等人。采访小组停留了3天,用心准备了不少拍照使用的道具,光是在大安森林公园拍周杰伦打篮球的镜头,就拍了一下午。采访组甚至跟着他飞到香港、美国洛杉矶拍摄他演唱会上的英姿。 负责写稿的是与周杰伦年龄差不多的女记者Kate。她甚至还下场与他赛球,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谈话更轻松,让周杰伦吐露了不少心声。 当初周杰伦在得知要接受这个洋记者采访时,既惊喜又害怕。高兴的是,这是一种地位的肯定;担心的是,自己英语对答的能力并不好。后来听说有中文翻译,才安心不少。但周杰伦仍有点紧张,因为深知这不是一个小杂志,便特别谨慎地回答问题。 《时代周刊》为了说清楚他“这个上下门牙过度咬合、带有鹰钩鼻、下巴内缩的小子”,“是如何取代谢霆锋、华仔和张学友,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的?”从周杰伦出道前后的历程切入,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个腼腆的中国男孩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从参加“超猛新人王”节目出道的经过,到成名前如何蜗居在公司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为别的歌手写歌,从家居生活到音乐世界再到人生哲学,十分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羞涩男孩成长为天王巨星的历程,高度赞扬周杰伦虽没有显赫家史,却完全以自己的音乐取胜。该刊这样报道:“周杰伦平心静气地坐在那张皮沙发上,他说话简洁,回话也简短。没有了音乐,你眼前的这一个男孩,看似只想爬回沙发后方,蹲在他自己筑起的老窝内。他说,我的音乐应该像魔术,各式各样的魔术,有短短的、变化的、发展中的。他接着谈乐理、肖邦、谈大提琴和小提琴有何不同,谈中国的五音和西洋的十二音阶。‘这是我的魔术。’他说,眼睛诚恳地看着你,仿佛要你真正了解。接着,他放开心讲,说他很想交个女朋友,说他害羞时,常留长发盖住眼睛,以免被歌迷盯得分了神。” 专访中披露了周杰伦的心路历程,并表示他的最大武器就是音乐,也因为他的音乐魅力横扫港中台三地,使得男艺人如谢霆锋等纷纷转型成创作型歌手。台湾也因而逐渐取代香港,成为这两年华语音乐的重镇。该刊还认为,周杰伦是黄种人的希望,“某天或许可能荣登西洋排行榜!” 《时代周刊》还将他与已故“猫王”普莱斯利相比,指他们都是喜欢黑人音乐,同样突破音乐新领域。当中报道了一段网上Fans留言的事件,指有位六岁植物人小朋友,只有听到周杰伦歌曲才会有反应。 在《时代周刊》杂志的专访内容中,也“泄”了不少周杰伦的“底”。 周妈妈夸赞儿子:“他在学会走路前,就对音乐很敏锐。”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陈世光也说:“杰伦十几岁时就有超龄本事,可以即兴表演。”周杰伦的高中英文老师许淑秋说:“当初我还以为周杰伦有学习障碍!尤其当周杰伦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很木讷,我以为他笨笨的。” 在MV导演邝盛的眼中,周杰伦和其他艺人比起来,主导性很高,而且愈来愈高!师傅吴宗宪也爽朗地坦承:“我的子弟兵比我有才华。” 周杰伦在接受《时代周刊》访谈时表示,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一个“diao”字,周杰伦说:“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无关乎任何宗教,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不要盲从他人,做自己。” 在台湾五、六年级生的眼中,“好diao”是个出现在年轻学生嘴里的口头语,在正式场合通常不轻易使用这样的字眼;而由他这位名人讲出来,反而有点趣味。或许在周杰伦的心中,并无这样的雅俗之分,“只要我喜欢,为什么不能讲?”周杰伦很自然地把他的口头禅挂在媒体访谈中,显见他是相当懂得做自己的人了。 在《时代周刊》对他专访后,其他英语主流媒体也纷纷对他进行了采访。《时代周刊》评价说:“周杰伦的音乐成功和出众之处,在于当他唱出歌中的那一丝痛苦、那一点渴望、那种需要你的感觉时,你相信了。”

《人物》杂志专访Five Things to Know About The Green Hornet's Jay ChouBy Melody ChiuFriday January 14, 2011 07:45 PM EST Stealing the spotlight as the badass sidekick in his first Hollywood role, Jay Chou stars as half of the crime-fighting duo in Michel Gondry's new film The Green Hornet. Zipping around Los Angeles in Black Beauty, the Hornet's indestructible ride, Chou's character, Kato, undermines the city's gritty underworld as the brains and brawn of the operation. In real life, the 31-year-old ditches Kato's weapons and wields a microphone instead, selling out stadiums as one of Asia's brightest music superstars (his song "Nun-chuks" can be heard in the film). Before you catch the flick, opening Jan. 14, meet the Taiwanese native who's just as inventive – and smoldering – as his onscreen alter ego. 1. Music is his first love Wanting to stay on the straight and narrow, Chou used piano as an outlet to deal with any angst he had growing up in a single-parent household. "A lot of people think kids from single-parent homes turn out bad," he tells PEOPLE. "I wanted to prove them wrong, so I needed an outlet. Some play basketball and others drive fast cars. I make music." After receiving formal training in piano and cello, he began writing music in his teens for pop artists. His debut album, which consisted of songs others had rejected, went on to sell 2 million copie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Chou has sold more than 28 million albums worldwide and has won four World Music Awards. 2. He learned to speak English in one month Despite having only a light accent in the film, Chou spoke close to no English before stepping on the set of The Green Hornet. "I spent three hours every day for a month memorizing the script and learn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he says. "When audiences watch the movie, they might think my English is good, but I really don't know much." He even fooled co-stars Cameron Diaz and Seth Rogen, who recalled Chou improvising his lines several weeks into filming. "We were all like, 'What the hell?' " Rogen joked at the film's press junket earlier this month. "It took me 15 years to be able to do that." 3. His favorite American movie is TitanicWhile he plays a badass on screen and is a rocker in real life, Chou admits he's a big softie at heart. "I might look like an action movie kind of guy, but I love Titanic because it's so romantic," he tells PEOPLE. "I like making everyone think I'm a bad guy, but I'm really not." Unlike other rock stars, Chou insists he doesn't "smoke, drink or break guitars." 4. He did magic tricks for Cameron DiazSince learning magic tricks from a friend, Chou's been charming his way through music video shoots and movie sets. "I always cast foreign actresses for my videos," Chou says. "Since we can't communicate through words, I do magic tricks. Magic and music are similar. They're universal languages." The scene in which Kato flips a pen from his briefcase into a cup on Lenore's (played by Diaz) desk? All him. "He would come up with things [like that] on set," Diaz said at the junket, calling Chou a "phenomenal" magician. "He entertained us a lot with cards and slight of hand." 5. Fast food is his favorite part of AmericaBecause he's hounded by paparazzi in Asia, Chou says he feels more relaxed in America, where he's relatively unknown. "It feels like I'm on holiday," he admits. "I'm able to walk around markets and eat what I want because no one recognizes me." His favorite fast food joints? In-N-Out Burger, Carl's Jr. and Yoshinoya. "I love really fast food," he says. Other activities he enjoys in the states include sightseeing and playing basketball at Venice Beach. "I'm not as good as Kobe, but I'm pretty fast," he says. 《人物》专访:关于周杰伦 五件你需要知道的事Melody Chiu(作者) 于2011年1月14日在第一部好莱坞电影中以屌翻的助手一角抢尽风头,周杰伦在米歇尔刚瑞的青蜂侠中饰演打击罪犯搭档中的一个。在洛杉矶驾驶着黑美人--青蜂侠的无敌战车,周杰伦的角色加藤与这座城市的地下势力战斗。          在现实中,这个32岁的男人扔掉加藤的武器,拿起了麦克风,身为亚洲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唱片狂卖(他的歌双截棍可以在电影里听到)。在你14日看到电影之前,来见识这位和在电影中同样有创造力同样闷骚的台湾人。          1. 音乐是他的最爱          因想做个地道的人,周杰伦用钢琴来发泄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焦虑情绪。“很多人认为单亲的孩子会学坏,”他告诉《人物》:“我想要证明他们是错的,所以我需要一个渠道。有些打篮球有些开快车(发泄),我做音乐。”          2. 他一个月学会了英语          尽管在电影中有轻微口音,周杰伦在拍青蜂侠前几乎不会说英语。“一个月内我每天花3个小时背剧本,学单词,”他说。“观众在看电影时可能以为我英文不错,其实我真的不大会说。”他甚至把罗根和迪亚兹也。罗根在电影宣传时曾回忆周杰伦临场发挥,他说:“搞什么鬼,我花了15年才学会临场。”          3. 他最喜欢的美国电影是泰坦尼克号          尽管他在电影中是个打架高手,在现实中是个唱快歌的歌手,他称自己有柔软的内心。“大概我看起来是那种喜欢动作片的,但是我喜欢泰坦尼克号,因为太浪漫,”他告诉《人物》。“我喜欢让别人以为我是个坏人,但其实我不是。”和其他流行歌手不一样,周杰伦称他“不抽烟,喝酒,摔吉他”。          4. 他为卡梅隆迪亚兹变魔术          自从和一个朋友学会魔术,周杰伦就在mv和电影片场到处变魔术。“我的mv中总是有外国女演员,”周杰伦说,“因为我们不能用语言交流,我就变魔术。魔术和音乐很像,它们是国际语言。”有一场戏。。。剧透。“他会在片场上想出这类事,”迪亚兹曾说,并称周杰伦是个魔术巨星。“他总是用纸牌和戏法娱乐我们。”          5. 他对美国最喜欢的是快餐          因为在亚洲杯狗仔队包围,周杰伦说他在美国更放松,因他在这里不算出名。“感觉像度假。”他说。“我能逛市场,吃我想吃的因为没人认识我。”他最喜欢的食物?In-N-Out Burger, Carl's Jr. 和 Yoshinoya. “我喜欢快餐。”他说。他在美国喜欢做的其他事情包括观光和在Venice海滩打篮球。“我比不上科比,但我速度很快。”

南方人物周刊投稿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提交搜索表单北大女生马楠爱国之路>> 2010-10-02 17:52:00 风TWO 投稿 2006年4月4日,上海中山公园,现在是全职太太的马楠几乎每天都要陪自己的两个孩子到这里玩耍 图/姜晓明“反美女生”马楠和她的美国老公(资料图)■本刊记者 彭苏我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太好了!终于轮到我说话了。”这是马楠的第一句话。马楠想说的分别是:她没有责问过克林顿;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确实是嫁给了美国人,但并没有去美国留学;她的老公也不是性无能,否则两个孩子从哪儿蹦出来的呢?!她说,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她和她老公看到时“都快笑翻了”。马楠说的帖子,是指《北大反美姑娘马楠的近况》,发在2005年8月13日的“大家论坛”上:北大中文系的女生马楠在克林顿访问北大时,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有意思的是,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马楠明明知道美国的人权状况恶劣,为什么偏向虎山行?……该文给出的理由是:一、马楠绝不是投机分子,而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马楠之所以选择出嫁美国人,是出于对毫无人权保障的美国人民的深刻同情。马楠以自己的弱小身躯,面对美国的强大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勇敢地站出来为美国人民伸张人权正义。……据说马楠最近已联络美国的各种进步力量,为改善美国的人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二、马楠是一个艰苦朴素的马列主义者,每月都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献给贫穷的美国工人兄弟,自己则每天素衣素食,几乎不吃肉。这和资产阶级享乐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三、马楠意志坚强,毅力过人。见过她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也从不叫累。近来据说她的美国丈夫性功能已近丧失,但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这种精神是何等的高尚……马楠至今清晰记得,1998年6月29日上午,她坐在距离讲台较近的第7排的位置上。当天,克林顿首次来到刚刚结束百年校庆的北大。在北大办公楼礼堂里,面对400多名师生,做即席演讲。演讲完毕,北大7名学子提问,其中包括94级中文系女生马楠。克林顿:……贵校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胡适教授在50多年前说过:“有些人对我说,为了国家的自由你必须牺牲自己的个人自由。但我回答,为了个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为了个性而奋斗就是为了国民性而奋斗。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于是马楠举起手。作家余杰曾在《“勇敢者”的游戏——与克林顿对话的北大学生》中写道:……紧接着,另一位女发言人发言了。这是中文系学生马楠。她反驳克林顿说:“本校前任校长蔡元培曾经说,当伟大的道德精神实际运用时,它们不会相互抵触。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自由会与集体自由抵触。以中国为例,它的蓬勃发展实际上确是我国人民自由选择与集体努力下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尊重他人自由的人,才能了解自由的真谛。”余杰认为,马楠说的是“中国政治书本上的教条”。当年那个“短发的、清秀的”女生马楠,那个“明显背负着条条框框的、爱读书的”女生马楠,现在正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等着吹干她的长发,即将与Byron Cole赶赴PARTY。Byron Cole是马楠的先生,美国人,中文名字叫:寇白龙。他们快一岁的女儿在电话旁哑哑学语。马楠一面回顾她并不爱提及的往事,一面交待阿姨照看好两岁多的儿子。“嗳!原话是这样的么?我有点记不全了。”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她,上海式的“嗳”一再蹦出,“怎么也改不掉”。马楠说,后面的话是她说的,但“第一句没这么深奥”。在“好好想想”中,她模糊记起自己引用了蔡元培先生的一句原话:道相融而不相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那年学校庆祝“五一”节,话剧剧场横幅上就写着这句话,马楠颇为羞赧地回忆道。对还原自己提问时的原话没太大信心的马楠,现在依然认为,克林顿的说法“太偏激了”,“如果太强调个人自由,国家是会乱套的”,“他的观点可能有他的理由,但到现在我还是保留自己的这个看法”。谈到“自由”,至今让马楠忿忿然的是,在克林顿访问北大前,学校组织学生干部、党团员开会,“难道我们大学生,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马楠说自己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虽然不属于任务范畴,但马楠的提问方向显然受了此次会议的影响。据说,当时400多张学生入场券,分别以三种形式下发:一种是直接进入班级,由学生民主抽签;第二种是流入学生团体;第三种是由各系分配,主要照顾“口才好”、“才思敏捷”的“优秀学生”。作为中文系学习委员的马楠,手里捏着7张分给中文系的入场券,在分给有需要的系友后,马楠也给自己留了一张。克林顿走后,学校开了场庆祝会。会上,一位校领导走到马楠面前,夸奖她一番后,询问她以后有何打算。马楠说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吃斋信佛”,结果,校领导的脸“唰”地一下变白了。“可能我令他失望了,他转身走了。”她呵呵笑道。因为与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同为素食主义者,马楠真正想问克林顿的,是素食问题。至于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原因,是由于初恋男友从北大毕业后,通过托福,远赴美国留学,导致两人分手。曾一度“非卿不嫁”、因英语底子薄而自卑的马楠极为伤心,伤心之余,她寄托于素食和宗教,希望自己能快乐起来、平静下来。“我一直认为美国有众多精英,拥有大量类似我前任男友那样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人才。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全然接受克林顿的观点,虽然美国强大,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理想,美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中国人头上。”当然,马楠采用的绝不是责问式的语气。对于阅历浅薄的指责,马楠毫不讳言表示接受,但她不愿接受别人在网上指责她是“政治投机者”。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在北大直接读研,并没有“一年后去美国留学”。克林顿走后,英国BBC记者截住了拿着饭盒正赶往食堂的马楠,“我说对不起,我饿了,我要打饭去了。”伴随“七名北大学子提问克林顿”的一系列报道、大量来信令老师们深受其扰,也让保送研究生的她,再也不愿提及此事。这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婚姻“现在说没关系了”,马楠承认当时自己站起来提问是有私心的,“我知道全球都在盯着克林顿的北大之行。我之所以站起来提问,是希望在美国的前男友能(从电视上)看到我。”上文提到的马楠的那位北大校友说,为什么我们总关心马楠如何质疑克林顿,而从未想过马楠其实是想让在美国的前男友看到自己一眼呢?若干年后,两个都已结婚生子的人在电子邮件上聊起此事,前男友说的“我真为你自豪”,依然让现在的马楠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寇白龙在身后的嘟噜:“你又唠叨起他了。”“那你为我自豪吗?”马楠不死心地追问走开的寇白龙。去除掉不实的描写,去除掉煽情和反讽,马楠和寇白龙的爱情其实极为简单:寇白龙是一名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金融系的毕业生,家境富裕,不远万里来中国教书,接待他的,正是马楠。当时,马楠一边在北大读硕士一边在美国教育交流协会做兼职老师。马楠是寇白龙踏上中国后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女人。婚后,他经常戏谑那个站在机场大厅、高举寻人牌的马楠,像“电视剧里的‘结婚狂’举着牌子高呼:‘谁来娶我’!”机场接待后,彼此间的好感陡生。勇于尝试水中分娩的全职太太马楠,现在每天做运动、学画画、学京剧、学日语。“自由应该是心无挂碍,走得再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心。”马楠还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多出去走走,看看失业工人、看看山区农民的生活。她想到了15年后,自己的生活阅历丰富了,“我要做一名人大代表,去为老百姓说话,能为老百姓说话真是太痛快了。”据马楠说,她以这个理由拒绝领取绿卡时,移民官面容惊讶。马楠希望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别人提到自己的婚姻时说,这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幸福婚姻,至于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有什么重要的呢!” (南方人物周刊)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一:新闻采访稿格式 你先进行采访的前提交代,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然后可以分三大部分,列出小标题。 正文的对话中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的心理。 敬上范文一篇: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 (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是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点评: 这是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卷。 本文取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个材料在常人眼里是比较陈旧的。但作者却选用了较为新颖的访谈记形式,通过变换角度,结合“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正误深浅”话题,对庞孙两人的恩怨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将孙膑对庞涓前后不同抚感情与结果作深度思考,提出了“惟我独有”的评价:感情亲反被害(“灾萌于不疑”),感情疏却获胜(“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荒凉的枯泪”“冰冷的铁血”两个小标题,与结尾“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呼应,既留给读者无限悲凉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无论胜败都是痛苦――被害是荒凉,获胜是冰冷。敏捷、灵活、深刻、创新、批判的思维品质,使全文流畅自如,闪烁着智慧和灵气。 问题二:新闻采访稿怎么写?有关于校园生活的好题材没?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问题三:如何写新闻稿件 范文 新闻稿,也就是通讯,是报纸、电台常用的文体。因此,通讯也应该满足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局或造成的影响),在写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但通讯和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通讯不可以。这就涉及到了通讯的三个基本特点: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也就是说,通讯必须客观真实,而且要及时广播出去。不真实,就是假新闻,不及时就是旧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亲临现场,写自己亲眼所见、真是所感,绝不可以道听途说妄加揣测。 分类和写作 1通讯一般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 2主题要明确。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图。 3材料要适当。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一甄别,合理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4角度要新颖。有了材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合理又新颖的角度去写。比如,2005年,周家湾居委有一名归侨摔伤了,由于老归侨家庭经济很困难,老婆和女儿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没人照顾。这种情况下,街道侨联就发动大家捐款,并且把这件事报到区侨办,区侨办又报到市侨办,结果,上级部门也捐款了。当时街道要我去写一篇报道,本意是想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帮助老归侨度过难关。我去了以后,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老归侨的家人都送进了精神科医院,家里很乱。老归侨住院期间也没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居委干部轮流去服侍老归侨一家。我认为,从捐款的角度写太普遍,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选了居委干部这一角度,再在写的时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写进去,结果被新民晚报刊登了,而且被评为当年上海市社会新闻三等奖。 5标题要别致。通讯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新闻看过去,都是挑着看。所以你写的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别致的标题,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画家拿了一幅画来给《龙华社区》报投稿,那幅画是一幅风景画,但没有主题。大家知道,没有主题的画,对普通居民来说一般是很难看懂的。我仔细看了以后,发现,画面中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时候就想给他添一个主题,起初的时候想用“搀扶”为标题,用了以后觉得没有诗情画意,就改为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结果,画家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说,这样一来把画的主题就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是世博会前夕,妇联搞了一次摄影比赛,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摄影作品给我看,照片上是一位电工正在中国馆前安装路灯,我灵机一动,给照片取了一个主题,“我为世博增光”,增光用引号引起来,实际上就是谐音,结果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标题的制作 1要题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标题和文章是不对应的,就是说标题是标题,文章是文章,两者毫无关系。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人人都想把标题设置的更好,而在设置标题的时候,脱离了文章的主题。比如说,街道曾经有这么一篇通讯,是写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内容是写街道拆了多少违章,种了多少绿化等等。结果他的标题是“传承千......>> 问题四:采访内容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恭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经理 四级 10-3 10:14 查看用户评论(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个人评价 好 0% (0) 不好 100% (4) 相关内容 怎么写采访稿 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啊?我是六年级的 急需 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 怎么写人物采访稿? 其他回答 共 3条 我知道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问题五:给我写一篇,采访类的新闻,自己写题目,谢谢,我不知该怎么写新闻 10分 老实说,我在学校上学那会儿,新闻采访的书根本没看,直接跑去两篇稿件,过的考试。其实这东西没啥好多说的。就是文笔、格式、构思,还有你对于事态的了解情况。你要真按着书写的来,估计你就死在路上了。 写稿这门功课是活的,最好的老师不是书本,而是刊载在报纸、杂志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好的记者编辑,只要一看样稿就知道需要把文章写成什么样。我觉得这个是必须得有的基本工。 我这里只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写人物稿,那不访参考一下《南方人物周刊》,多看看人家写的东西,多研究研究用了什么要素,你自然就知道一篇稿件如何去写了。 问题六:人物专访稿子要怎么写? 人物 类 专 访稿 件

故事会:意林: 青年文摘:

人物周刊杂志官网

南方人物周刊定价:零售单期10元每本,订阅是全年45期,价格为450元。《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杂志目录介绍:封面人物地产英豪商界名家老板对话领军人物创业之路经济学人

办刊数年来,一直秉承“展现人物历程,开启智慧人生”的原则,已逐渐为广大读者所认可。刊物的读者群由各党政机关的主要官员、各地知名的企业界领袖及社会名流等人士构成。刊物采取订阅式的定向发行方式,暂不涉足零售市场。阅读渠道覆盖部分五星级酒店的客房、俱乐部以及各地商会及会所。刊物为月刊。历程《人物周刊》作为一本人物杂志,我们以平等、客观、宽容和人文的立场,记录和弘扬各阶层、各时期的精英人物。我们热切希望有更多、更有代表性的精英人物,可以通过这个传播平台激励和感染更多的人群。历程《人物周刊》是展现人物成长及创业历程的舞台,亦是弘扬精英人物风采的阵地,更是一把开启智慧人生的密钥。

去杂志云官网吧,或者在微信小程序搜杂志云也可以买,很方便

零售单期10元每本 订阅是全年45期,价格为450元。邮发代号46-11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