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杜尚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3 17:47:49

杜尚论文题目

这个可是大问题,可以写论文的要从审美观的角度 从哲学的高度开始来讲。杜尚的泉的产生:1917年,在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交了6美元进场费的杜尚拿出了他的新作品———男士小便池,这个小便池是他在商店买的,他只是在上面签了一个名字。杜尚此举震惊了整个艺术界。由于这是一次公开展览,所以尽管一些艺术家表示抗议和不满,但是都不能阻止杜尚展览自己的作品。 连当时的独立艺术家协会的会长也看不惯这一作品,他对支持杜尚参展的著名收藏家沃尔特·阿伦斯伯格抱怨说:“您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把马粪粘到画布上,我们也必须接受?”阿伦斯伯格的回答是:“恐怕我们必须得接受。”这一评论被看作具有划时代意义。 安格尔的泉就不多做介绍了,他是新古典主义的忠实守护者,当时已经有很多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时代,浪漫主义等先进思想已经开始发展,古典绘画特别重视理想美的标准,把形象都画成理想美的形态,而且只有神话等人物才可以被画上画布。当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思想启蒙使人们更多的注重到人的自身的美和力量,生命的美,生活的美。 我觉得还有一点我们应当注意,杜尚的的作品是个小便器是个装置,而安格尔的是幅绘画,我个人认为,自现代以来,还有后现代的很多艺术都很注重哲学的理性的思考,那些人的思想都很独特很丰富也可以暂时说是很先进,与其说他们的作品是艺术品我觉得还不如说他们的作品是一篇论文,完全是思想性的东西,他们的作品其实可以是想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那样的东西。 而安格尔的绘画,他毕竟是绘画的艺术,以画的形态来表现,毕竟是视觉的艺术,因此绘画的作品必须考虑视觉审美的重要性。 我认为艺术家和画家这两个概念应该分开,艺术家包括画家,而每个真正的画家也都是艺术家,艺术有很多的表现方式,比如台湾某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他在某次展览的大厅当中拉了一堆大便,以表示他对那些种类作品的不满和愤怒,我觉得如果真的是对那些作品很不认同,认为那些东西很垃圾,那这位艺术家的行为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作为画家首先要解决视觉的审美问题,一个画家必须要先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形象,经历这个传统的阶段,等他逐渐熟练以后,他自然会有些想法,以及对人生对哲学对价值观的思考,他的绘画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艺术和美术应当分开来讲。因此我认为,某些近现代的绘画作品太注重思想性太注重价值观和理性的表现,因此他们的画看起来不象画,我觉得这些作品到不如以论文等其他形式来表现。 而象古典主义那种对于理想的视觉美的追求才是画家应当首先解决的,而安格尔的落后是在于,他在那个已经充满现代进步思想的时代却完全复古古典主义,这就想我们身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认为封建社会好的话,那他肯定就是落后的思想了。

这里有篇范文,你可以借鉴一下

我们都是艺术家

(1)1911创作完成《下楼的裸女一号》。(2)1912年创作完成《下楼的裸女二号》;(3)1913年创作完成《现成的自行车轮》;(4)1915-1923年创作完成《The Large Glass》(译:《大玻璃》);(5)1917年创作完成第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喷泉》;(6)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1887年7月28日出生于法国薄兰韦勒(Blainville)。1902:开始作画,画了《薄兰韦勒的风景》,是迄今所知道的他的第一张作品。1904:中学毕业,到巴黎和他哥哥在一起,进朱丽亚艺术学院学习。到1905年7月离开朱丽亚艺术学院。开始用后期印象派风格画家庭成员、朋友和风景。1905:为两份报纸画漫画插图,这件事断断续续做到1909年。在里昂学印刷,在军队中服务一年。1906:从军中退役,继续回到巴黎学画。1908:在巴黎郊区纳衣(Neuilly)定居,一直住到1913年。 1909:以类似杜尚的风格画人像和裸体,到1910年渐渐转向野兽派那种比较自由的表现风格。第一次参加巴黎的独立沙龙展览,在星期天常去他哥哥的住处参加一些艺术家、诗人的聚会,并在那里知道了立体主义。1910:这一年中画了好些重要的早期作品。1911:开始画立体主义风格的画。1912:创作他重要的油画作品的最后一年。7、8月访慕尼黑,开《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的草图。他的作品《下楼的女人》被“独立画展”拒绝。1913:叛离流行艺术观的开始,停止创作传统手段的油画和素描,离开巴黎的艺术家圈子,做图书管理员,在艺术上开始转向机械的描绘手段,作一些类似科学的设计。继续构思他的《新娘》(后来以《大玻璃》闻名,因为此画是画在玻璃上的)。做了《三个标准的终止》表现了对科学度量标准的嘲弄意味,同年还做了用自行车轮固定在凳子上的雕塑,这是现成品的开始。送军械库画展的作品反应强烈,参展的四张画全被卖出去了。1914:构思《大玻璃》,画草图,试验方法,并开始收集历年的笔记,创作心得,后来这些在1911-1915年的笔记成为在1934年做的《绿盒子》里的内容之一,其中几乎集中了杜尚在后来的创作中的主要思想。再画《咖啡磨,二号》,买瓶架子回来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用现成的印刷品——在一张印刷品的风景画上点了两点,名《药房》作为自己的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个哥哥都应征入伍,杜尚因为身体的原因免役,帕克邀请他去美国。1915年6月坐船去纽约。他被美国人当成著名欧洲艺术家而受到欢迎。帕克把刚下船的杜尚直接带到爱伦斯伯格寓所,爱伦斯伯格热情接待。杜尚在他那里住了3个月,就搬入自己新找的寓所,并有了自己的画室,他购了两块大玻璃,开始动手画他的《大玻璃》。买雪铲,在铲上题“折断胳膊之前”,作为他的作品,并为这类作品想出“现成品”的称呼。美国报纸上开始有采访他的文章出现,他的艺术主张已经形成。1917:又搬回爱伦斯伯格楼上的寓所,爱伦斯伯格希望得到《大玻璃》的拥有权,以替杜尚交房租为代价,《大玻璃》完成之日当归爱伦斯伯格。送现成品出去展览。和爱伦斯伯格等人开始筹备“独立艺术家展”。1917:独立艺术家展,送《泉》参展,未获准展出。出《盲人》和《仑仑》两种艺术小杂志,但都只出了一两期即停刊。给3个有钱的美国姐妹教法文,在一个法国机构里服务了几个月。是他一生中最后一张油画《Turn》。这一年美国参战,为避免服兵役,杜尚去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租了一个小公寓,继续构思大玻璃,热衷下棋,筹划在纽约的立体主义展览,但写信给爱伦斯伯格说,他不希望展出自己的任何作品。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和他的二哥杜尚一维龙均过世,杜尚很难过,计划回法国一趟。1919: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了一个棋俱乐部,痴棋。他妹妹在巴黎结婚,他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送她的结婚礼物是:《L.H.O.O.Q.》,是一本几何学教科书,他让妹妹把它挂在阳台上任凭风吹雨淋。6月回巴黎,有时去里昂看看父母。与当时在巴黎的达达们有联系,有时去超现实主义者常聚会的咖啡馆。《L.H.O.O.Q.》(《为蒙娜丽莎画胡子》)问世。1920:初回纽约,把一个玻璃容器称做《50巴黎的空气》,作为礼物送给爱伦斯伯格。他的《L.H.O.O.Q》被比卡比亚出版在达达刊物《391》上,成为达达的招牌。在纽约西73街租了个画室,和美国现代艺术收藏、赞助者德莱厄太太及美国艺术家马雷组织了“无名者协会: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20年中组织了84次展览和无数的讲座,还有出版物。杜尚开始任组织展览的主任,后来做秘书,做了多年。他的女性身份“罗丝·瑟拉薇”出现。1921:和马雷一起出版了一期刊物《纽约达达》,巴黎的达达俱乐部要他送作品去展览,他发电报给他们说“给你个球”。6月回巴黎,《大玻璃》的所有权从爱伦斯伯格转到德莱厄太太手里,因为爱伦斯伯格迁往加州,无法携带这件作品,此时,杜尚仍在制作这件作品,尚未完成。1922:l月回纽约,教法文课。继续画《大玻璃》。法国超现实主义的领袖普吕东在他的《文学》杂志上撰文《杜尚》。1923:停止创作《大玻璃》。2月回到欧洲,从此在欧洲呆到1942年左右。这期间他在欧洲进行了一次旅行,去了纽约三次(1926-1927,1933-1934,1936)。1924:和比卡比亚、马雷等人在一个试验电影上露面,并上台做过一次表演,动手做旋转的轮盘的作品。1925:杜尚的父母在同年去世,两人谢世的时间只差5天。参加棋赛,到意大利旅行。1926:买画卖画做一点艺术生意。到纽约去组织布朗库西的展览。并帮德莱厄太太组织现代艺术国际展览,他的《大玻璃》在这个展览中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展览后在运送过程中,《大玻璃》被损坏了。1927:6月在巴黎和一位法国汽车制造商的女儿结婚,6个月后离婚。1928-1932:参加各种棋赛,写棋书,成为法国棋协会会员,参加国际比赛。有时帮德莱厄太太在欧洲选画,组织纽约的画展。普吕东为杜尚的下棋而废画,在出版物上微有责备。1933:把一本英文棋书翻译成法文。10月去纽约组织布朗库西展览。1934:2月回巴黎。准备并出版了他的《绿盒子》。1935:作为法国队员参加国际棋赛。开始着手做《手提的盒子》——他的另一个作品和笔记集。普吕东在巴黎的一家刊物上写文章介绍杜尚的艺术创作,这是第一篇重要的对杜尚艺术的介绍文章。1936:作品在法国、英国。美国的各种展览上展出,3月为组织展览去纽约。并坐火车旅行美国,到加州访爱伦斯伯格夫妇,9月回法国。这年在纽约的“达达超现实主义”展览中杜尚有11件作品展出。1937:第一个个展在芝加哥举办。给巴黎的杂志写棋的专栏文章,每星期一篇。帮古根海姆在欧洲选现代艺术收藏作品。1938:参加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国际展”,是杜尚设计的展览厅,他自己有4张以前的作品参加展览。1939:出版双关语集。1940:继续做《手提的盒子》。1941:《手提的盒子》正式出版。1942:为躲避二次大战到美国,此后基本上一直住在美国。和一批逃难到美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有往来,与他们一起出版超现实主义刊物《VVV》。1943:在纽约西14街租了一间画室,这间画室他租用了二十二年。1944:开始着手秘密地创作他的最后一件作品:《给予:1.瀑布2.燃烧的气体》。这作品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做了有20年的时间。1945:美国的《观察》杂志出了一期专号介绍杜尚。1946:秋天去巴黎,和普吕东着手组织巴黎的超现实主义展览,在展览开幕前杜尚回到纽约。1947:打算申请做美国公民。1949:芝加哥举办了爱伦斯伯格夫妇的收藏品展览,其中有30件杜尚的作品。1950:女友玛丽病重,杜尚去巴黎看望,女友去世。1951:美国画家马塞韦尔编辑《达达画家和诗人文选》一书,得到杜尚的帮助。1952:纽约一家画廊办“杜尚兄妹展”展出了杜尚一家兄妹4人的作品。1954:与美国女子蒂尼结婚,蒂尼曾是马蒂斯的儿媳,后离婚,有3个孩子。爱伦斯伯格的收藏被费城美术馆接受并展出,作为该馆的永久性收藏,其中杜尚的作品共有三十四件。1955: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在这些年头杜尚帮助出版书籍,接受采访,比他前些年要“人世”得多。1957:帮助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组织“杜尚三兄弟展”,杜尚选作品,设计目录,并随展览到得州,在那里办讲座。1958:巴黎出版了杜尚的文集。1959:由莱伯编辑的第一本关于杜尚的论文集《杜尚》在巴黎出版,同年出了英译本。此后,关于杜尚的研究作品不断问世。在法国接受某一学院的“杰出人士”的荣誉。1960:《绿盒子》被翻译成英文出版。那时年轻的波普艺术家如劳生柏、约翰斯等人,对杜尚的艺术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与他往来,想得到他的指导。杜尚与他们做朋友,有时出席他们的画展。1961:被美国的三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专门研究杜尚的博士论文出现。被邀请到美国的许多大学讲演。被英国BBC电台采访。1962:大哥雅克·维龙6月去世,妹妹苏珊9月去世。1963: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作品展,并同时出版关于杜尚的论文集。纽约举办了“杜尚、比卡比亚、斯维特斯展”。杜尚最大的回顾展在加州的帕莎蒂纳美术馆举办,一共有114件作品。1964:法国电视台制作了“和杜尚下棋”的节目。该节目获得电影节的大奖。杜尚的现成品在意大利米兰被复制并展出。1965:纽约的杜尚艺术展。美国作家汤姆金斯为《纽约客》撰文写杜尚。同年出版了关于杜尚的书《新娘和光棍》。1966:BBC制作关于杜尚的影片:“现成品的反叛”,同年6月在BBC电视台播出。英国泰特美术馆举办杜尚的大型回顾展。英国《艺术和艺术家》杂志出版关于杜尚的专号。纽约出版新发现的杜尚的笔记。1967:法国专栏作家卡巴内采访杜尚并出版了《杜尚访谈录》。1968年10月1日在法国巴黎的寓所去世。杜尚在一次大战期间来到纽约,继续从事他在巴黎开始的“现成品”(ready-made)的实验。“现成品”是指选取日常生活用品或废旧物品制成的艺术品。杜尚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体本身内在的固有属性;是艺术家本人通过先占了这一个(或任何一个)物体,将它放在特定位置上,才将它变为艺术品--成为一个艺术品关键不在“为什么”,而在“在哪里”。1966年在BBC在Jasper Johns和Robert Rauschenberg的作品里我们能明显的看出他对后世的影响,而位于巴黎的Centre Georges Pompidou每年都会颁发一次马塞尔·杜尚奖金予继承其创新精神的年轻艺术家。针对其作品的性质和他对双关语以及非传统画布和媒介的偏爱,我们认为他对之后的街头艺术和电脑黑客也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关于杜尚的毕业论文

东方艺术:唯美,含蓄,深沉,淡雅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绘画是用线条、色彩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形象,摄影是用影调、色调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形象,雕塑则是用泥土,木石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性的艺术形象,书法则是通过笔墨、布白、结构、用笔来创造神采、呈现精神气韵.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塑造客观事物的形象来作为整体的表现方式,所以说,塑造性是这类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正因为如此,中外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都十分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事物具有典型意义的外部特征.…中华民族美术过去之灿烂 傅抱石 近时外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性的批评,总是离不了说中国是"自尊"、"自大"的民族。殊不知中国人的"自尊"和"自大",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必须保守着这种"自尊"、"自大"的好国民性。今日的中国,尤其有急切的需要和重大的意义。 单论美术这一项,其发达之古,创造之精,莫说东方,就是世界上也难寻其匹。日本还在请中国人办外交主政事的时候,我们已把西域的美术精华吃下肚子。吐出以后的唐宋光辉之花。埃及是最古不过的了,然而把那粗笨的刻画,和我们三代的玉器铜器比上一比,若根据他的遗物,他就发展到与三代同一时期也办不到的。"铜器时代",哪一民族拿得出如此雄壮伟大神妙不可言状的宝贝?虽一二遗留,它的价值,除供考古学者的摩娑研究,物器本身,已没有什么,然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史上有了最伟大最先进的创造是无疑的。虽然有许多学者,硬说我们古代那批宝贝,某种是间接学自波斯的,某种又是直接从印度偷来的,总而言之,说我们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用的东西,然而这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宝贝太高贵,把他们吓得没有什么可说。眼见中国如何贫弱,所以他们还要这样说:"中国何德何能?龟甲铜器,《春秋》三传,完全是伪造,你汉人尚能做什么呢" 虽然,他们尽管侮辱,若是有人送他们一个同治年的瓷器,或是乾隆年的雕漆,保证他脑筋中起不可思议的作用,佩服得五体投地。难道这又是从英吉利法兰西偷来的么? 展开东方艺术系统图来看一看,所谓"古代系"、"希腊系"、"印度系"、"中国系"的四大系中,实际上只中国与印度的二大系。假使中华民族不负起吸收、融化和创造的责任,到现在朝鲜有美术么?日本有美术么?"印度系"又走得几步路呢?关于这些理论,姑且不论。总之我们就是说:中华民族曾经包办东亚的美术,是东亚美术名正言顺的不祧之祖,也不为过。 我中华民族特别的长处,是不但能够闻一知十,而且是只要和别的民族文化见见面,就会造出比人家更好的文化。一般美术史学者,他们把中国自三国至五代(约西纪二○○--一○○○年)的一个时期,定为"佛教艺术时代"(德人Hirth氏)或是"古典时代"(英人Bushell氏)或是"西域艺术攫取时代"(日人伊东忠太氏),述说当时以后的美术,完全没有独自的发展,而决定中国的中世美术史。我可以举一个极简单的例,来证明这种述说的不确。诚然,中国的美术,受了不少印度的影响。但是要明白,这些影响,到了六朝初期,早被中华民族聪明的脑袋将它化得干净。譬如说,张墨顾恺之的《维摩变相图》,陆探微载安道的《无量寿佛》则学印度的么?印度有没有?云岗龙门巩县等佛窟两足交叉的弥勒像,又是学印度的么?印度的弥勒像,是否两双脚交叉还是并垂呢?像这种例,举不胜举,一二学者,觉得中国人太不可方物,于是拼命从佛教经典内,拖出中国佛教艺术的前身来。似乎带哭带骂地说:"中国真聪明!印度没有的东西也会造!你看呵!菩萨头背后那道圆光,印度又那里有呢?"我们并不否认人家如此地讥评,这正是我们所欣慰的事。美术是什么?佛教美术又是什么?朝鲜日本的古美术,都是中国美术的儿孙,然不能说朝鲜日本便没有它自己的美术。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在美术上特殊的伟大的表现!是世界美术史上最光荣灿烂的一页! 只是创造,创造得不高明是不行的;只是吸收,吞进去受不住也是不行的。中华民族,有无量成绩做本身最高度文化的证明。纪元前一千年的工世,能作出就是现在五千年后也还是奉为标准的"形式"和"纹样"。葡萄花纹,就说是外国货,然"云纹"、"雷纹"、"蟠纹"、"饕餮纹"总是本号自造!并且形体周备,意匠完美,会在砖瓦头上刻字描画!会将一双雀子,站在乌龟背脊上做灯盏!檐会飞!柱会雕!凡是与生活有关系的器物,哪一样不施以美的设计?秦始皇为防胡人而筑的万里长城,其雄伟盖世的气慨,又谁不咋舌吃惊? 绘画较工艺发达稍迟一点。古书上,舜皇帝的妹子,以及"苍颉作书,史皇作画"等等传说,姑不信它。在今日可得见的古代绘画作品,汉朝的已有很多了。孝堂山武梁祠的石刻画,固然不是二十世纪图案最发达的欧洲画家可以"便化"得出来,就是一块汉画像砖上的人物,也够使现代东西方的人物画家惊异。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橱内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那画上的人物,态度优美而庄重,线条遒劲,布置闲雅,第四世纪的东西,我们不知道那时候欧洲的人物画如何?再说唐代的阎立本,它的驰名世界的《历代帝王像》,听说尚有十三张在福建林氏家中(一说梁鸿志君所)。这稀世的宝物,它的唐代初期绘画的黄金时代,充分表示无遗。日本帝室御物有一张《圣德太子像》,中间画圣德太子,左右画山背大兄王和殖栗王。这张画,他们的确经过许多人研究,据旧法隆隆寺《寺传》上说,是百济国阿佐太子到日本画的。许多人不以为然,说《圣德太子像》的服制全是"本邦的古仪"!但是除此以外,可没有第二张和这画逼肖的作品。是天上掉下来的么?实事求是的先生们,不得不怀疑了,不得不恭维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了。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也是中间画皇帝,两边画侍臣侍女的。于是《圣德太子像》的本源(布置或笔法),便牵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上。 经晚唐五代而至宋徽宗的花鸟,即今日还原色印在日本寻常小学生的画帖上。不过不说是中国的,但说"距现在有八百多年一个叫做宗的皇帝"而已。绘画到了徽宗时期,无论花鸟,山水,一切部门,都有杰出的大家,彪炳史乘!南渡后,刚刚一百二十年,霹雳一声,蒙古人打定了天下,可怜当时那班画家们,忍着精神上的痛夺,拼命向笔墨间抒其抑郁之孤愤幽绪!黄公望,他叫出"寄乐于画"的口号,以刺激那些利欲熏心的分子。倪云林也曾说过"余之画,不过草草,聊写胸中之逸气耳"!这种艺人的本色,也是当代社会的反面。我们看倪云林的山水,存着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元四大家中,王蒙为了母舅的关系,做过一下泰安知州,在画史上,虽然他的挥洒高妙,有时也逃不了峻刻批评。至明代则文沈唐仇是适合当时代的产物,谨严之中,复邃幽趣。至于清初的八大山人与苦瓜和尚,他们的行径和笔墨,又岂独在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之间?尤其石涛的诗,"梅花"、"遗民"可说是常常应用。我们在三百年之后,应不应该向这些民族艺人表示诚恳的敬意? 雕刻的遗迹,随便说吧,如云岗巩县天龙山等多数的佛窟,真不知接受了几何人的瞻仰和崇拜。东方固是第一大艺术,西方也未见得有出其右者。我们要知道,这成千成万的石佛,都是先民一刀一刀,一尊一尊,累月经年所造成,若说是没有伟大力量的民族办得到,那现在也不让云岗独霸一部东方雕刻史了。 这无量数的遗宝,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唯有这些遗宝,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上始值得自豪,值得人家不远万里费长久时间,来研究我们一张纸或是一块石头。 然则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呢?这可分做两方面说:一方面,以异民族的关系,突然接触"形式"、"色彩"与自己绝对不同的美术品,自然产生一种奇异。或者本来存有某种用意(如对于工艺品),因之有些人,拼命地研究。这些人,是把中国美术推崇得真比天还要高不可攀。一方面,就美术品的评价上,中国美术品,大至开山打洞,小至一把扇子、一个酒杯,都具有不可形容的独特境界。这种境界,是中华民族的境界,是东方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两种境界之一的境界。因此,与欧洲美术,显然划清了路线,而此辔齐奔。 他们的绘画,是"色彩"和"面"的结合;中国的绘画是"线条"和"点"的交响乐。过惯了都市文明的他们,现在也需要枯淡清冲的刺激,在绘画上,已有相当的证明。不过以欣赏的趣味或能力如何,所以有的欢喜唐宋的谨严,有的欢喜元人的淡逸。 他们的雕刻,是不穿衣服的多;中国的雕刻,则多穿衣服。人体的曲线固属美妙,而衣服飘举,隐约如见,又何尝不美?他们的材料,多用金属,用石头;中国的材料,多用木,用泥,用麻,用漆,这是种种环境造成的分歧当不因此显其轩轾。 中国的美术,无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创作上固各有伟大的贡献,理论上更是发世界所未发。东晋有顾恺之的《论画》,南齐的谢赫的《六法论》。当第四五世纪,即有如此完善的绘画理论,可说是惊人的成功。如顾恺之说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完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王微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是何等的透彻合理呵!本来美术不像科学,不一定读熟了理论才去制作,也不一定有理论便有作品。但是世界美术史家们,常常贬人而誉已。我以为这些精湛的论著,是值得特笔大书,任他们存着怎样的偏见,也绝不能稍稍摇动。 在另一种情形之下,"中国美术"这个名词,稍稍费解。它的含义,似乎加了一层限制。欧美人所谓"中国美术",至多包括到嘉道以前。那时候,足迹到过中国的还不多,仅仅从一些布教师或商人的手中,得受中国美术的洗礼。日本人就根本不说出"中国美术"四个字。虽然是一本一本图谱或论著,自序文至版权页都是中国的美术品或研究,但总名之曰"东洋",或名为"支那古代美术",置于印度朝鲜之间。我们自己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明白西洋人与日本人的中国美术观,在可能内,他们是以不提起为妙的。此中道理,非常简单。 那种中国美术在世界上,不是被人轻视么?当然!在现在民族竞争的时代,谁肯对我们中国人说出半个好字?事实上,我们早知道有若干的"中国通",在贩卖中国的美术,在靠谈谈中国美术吃饭!更说具体一点,中国美术实在好得使一切不愿谈的人而又不得不谈,更不得不把中国美术似通非通地来利用。美国大来公司邮船上所印的旅客单,也装饰了中国六朝的佛像,江西不值钱的樟木箱子,到了支加哥会变成无上的美术品。日本不必论,著是不相当研究过中国美术,想做美术家是很困难的事。近年上田恭辅氏的《支那美术工艺骨董图说》,翻开封面便是"震惊世界的支那工艺美术"十一个大字。这点,也可见中华民族美术在世界的力量和地位了。 中华民族美术的进展,恰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随美术的部门而曲折不同,同时随民族意识的强弱而曲折不同。我们要推究它曲折的痕迹,推究何以盛何以衰的原因,做今后民族美术建设的参考。 美术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它的发生,成长,或是灭亡,都有它背后的一切做主人,使它不得不顺着而同一步骤,同一进退。前面说过,中国美术发达最早的是工艺,如玉器、铜器等,在三代已有精致的作品。因为朝廷设了玉府,召了许多琢玉的人从事研究制作,铜器也定有制度,形式大小等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在这统一的机构指导之下,所以呈露当时代工艺极盛的时期。以后秦汉承继三代有组织的宏规,遂蔚成中华民族独立的伟大的美丽轮廓,造型的样式上,也愈见复杂,一一合于生活的需要了。绘画也可以用此种在统一下始得发展的方式来证明它的盛衰。绘画上黄金时代的唐宋,在唐有玄宗的好艺,育成吴道子李思训阎氏兄弟(立德立本)许多凌铄古今的大画家,山水画之勃兴,佛像画之转变,这不都是玄宗的功劳么?宋代更是值得我们崇仰,徽宗皇帝,他不但扩充翰林图画院的机构,并且高等官吏都要考一考绘画,当时的文臣武臣,有几个不能伸纸挥洒的呢?基于这种原因,一直到南宋中期的绘画,人材之多,发达之速,元明清固然不能及,即两晋六朝又哪能相提并论?其次雕刻,隋唐佛教造像之盛,梁武帝的优崇佛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至于最近的清代康雍乾三朝,不是朝廷的奖进,那中国美术史可以划明代为最后的一个阶段。现在我们所资为最丰富最可靠的美术参考资料,大部分是这三朝的成绩。 现在我们足以相信,相信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是在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始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重"、"永远"的收获。我们过去的痕迹,很明白地呈在眼前,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的中国美术,时代的使命是什么?统一的倾向是怎样?前者可以把近几十年的美术看一看,自然可以发觉我们应该走的大道,后者就是审度目前的缓急,决定这些大道,走哪一条?如何走法?西方艺术:自然主义,理想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机械主义, 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后现代派,象征派,印象派,抽象派,纳比派,维也纳分离派,巴黎派,后印象派,新造型主义...西方现代艺术不代表中国 欧洲中西部地区是殖民宗主国和殖民地不同大陆文化大碰撞的前沿,产生的一些新的画派与欧洲内部传承下来的画派大相径庭,就用年代来划分,介绍给全世界时“忘了”在前面加地理限定,仿佛西方艺术有了现代,全世界艺术就该断代,转而去追随他们。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披览见诸报刊的众多有关文章以及打着这个招牌的各类美术创作,我发现后现代主义几乎被当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杂货铺。 在许多中国年轻艺术家那里,后现代主义被演绎为泼皮无赖式的玩世不恭、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和崇高精神的消解。体现在画面上往往是可口可乐商标和京剧戏装人像的简单拼凑。尽管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但西方后现代艺术在我国仍鲜有介绍,它的本真面目国人大都不谙其详。毫无疑问,这是造成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和诠释彼此矛盾相互�格的原因。令人高兴的是,在世纪之交的岁末年初我们不期获得了一个亲眼目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机会。由中国展览交流中心主办、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和美孚基金会协办的“外面的世界——美国当代艺术展”(原名“走出边界:21世纪前夕的美国艺术”/Out ward Bound:American Art at the Brink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先后在上海和北京长期展出,使我们能够匡谬纠误,获得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真实面目及其意义的正确认识。 据展览的美国组织者称,这个展览的90件作品是在他们走访了美国各地数以千计的画廊和画室之后从中挑选出来的,绝大多数作品是90年代的新作。从这个经过组织者精心挑选、历经两年的筹备得以实现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回到架上艺术 让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西方现代艺术史特别是艺术非架上化的历程。 人们将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艺术史就是从他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布内的革命,他要造反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这场革命经由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不断推进,直到抽象主义出现,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塞尚及其信徒们都还是虔诚的画家,他们惮精竭虑所钻研的始终是“怎样画”的课题。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重构、简化和抽象化,他们最终创造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艺术。说到底,塞尚所开创的艺术仍然是传统的,至少它与传统保持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塞尚派承袭了西方人自古希腊建立的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的艺术代表了工业文明时代西方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 在现代艺术史上,塞尚固然伟大,但与另一位名叫杜尚的法国人相比,他未免显得太保守、太缺少革命性了。如果说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的话,杜尚则可称为“现代艺术之继父”,而且与前者相比,后者的艺术更富有革命性,其影响力也来得更为强烈、更为巨大。 1913年,杜尚创作了第一件惊世骇俗的作品:将一个带有车轮的自行车前叉倒置固定在一张圆凳上,取名为《自行车轮》。1917年,杜尚又将一个男厕所里用的瓷器小便池送交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会。作为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尚首创的所谓“现成品”艺术标志着现代艺术的根本性转折。在此之前,塞尚所开创的艺术带来的只是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更新,而杜尚则从根本上颠覆了艺术的固有概念。塞尚是一个严肃的画家,而杜尚则是一个彻底的思想家。杜尚告诉世人,当艺术家不必画画,不必做雕塑,因为世界和生活本身就是艺术。从此,人间诞生了这样一个神话:一个日常生活物品甚至是废品可以成为艺术,因为艺术家说它是艺术,它就成了艺术。沿着杜尚指引的方向,二战后西方艺术家创造了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等等。这些艺术都是“现成品”的陈列、重组或复制。由这些小规模的现成品艺术扩展开来,艺术家进一步推出了大地艺术和环境艺术。接下来的艺术探索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偶发艺术和过程艺术,这类艺术力求打破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大众的界限,重视的是创作的过程、行为和体验,而不是创作的结果。尽管这些艺术都认为观念比作品更重要,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而真正的、狭义的观念艺术即概念艺术则完全取消了作品。概念艺术有一个源自达达主义的观点,即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绘画或雕塑,有形的实物出自一种思想,因此思想本身就是艺术品。概念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否定最终否定了艺术自身。至此,一部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翻到了最后一页,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艺术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艺术究竟有何特征?首先,回到“架上艺术”,回到绘画和雕塑的原有范畴中来,是后现代艺术起死回生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各种无视技艺、反对技艺的观念被抛弃。艺术家终于捡起画笔和调色板,重又回到画布中了。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所有的技术问题,不管是人体解剖还是空间透视,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不管是色彩还是造形,都已得到解决,没有任何未竟之业留给今天的艺术家。新一代的艺术家已经彻底打消了在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的企图和野心,他们毫无愧色地抄袭前人的成果,大大方方地搬用现成的风格。于是,80年代的西方艺坛出现了各种旧瓶装新酒的艺术样式,批评家为此发明了各种名目:新表现主义、新抽象主义、新波普艺术、新几何主义、新构成主义、新概念艺术等等。只是加了一个“新”字,过去的变成了新生的,他人的变成了自己的。只是换了一套行头,现代艺术各流派便又再次粉墨登场。虽然新艺术在风格上各有所宗,其表现的精神内涵也彼此不同,但艺术家们都把制作并呈现一个能为观众所感知的画面或物体作为抒情表意的手段。这是西方现代艺术从艺术走向非艺术、从有形的作品走到无形的观念、从创新走到绝境后的浪子回头。到这时,艺术史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艺术史还可再谱新篇。 “美国当代艺术展”中有一件劳申柏(RobertRauschenberg)的新作《无遮的洛杉矶》。面对这幅镶在画框中的小画,有人可能一时回不过神来,这还是1985年在北京举办过展览的那个劳申柏吗?这还是那个用占据中国美术馆三个展厅的废纸箱破轮胎等废品垃圾将中国观众吓得目瞪口呆的美国“顽童”吗?没错,就是他!正是凭着那些所谓的“组合绘画”和“集成艺术”,劳申柏于20世纪50年代一举成名,成为一颗耀眼的波普艺术明星。70年代他还一度从事过舞蹈和表演艺术。自80年代以来,劳申柏改弦更张,潜心搞起了版画创作。尽管其作品仍是照片、印刷品等现成材料的复制和重组,但回到画面对于劳申柏来说已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巨变。回到具象世界 在“美国当代艺术展”的开幕式上,展览策划人、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主任南茜·马修斯(NancyMatthews)女士在致辞中说:“你们可以从这个展览的作品中看到美国西部的丛林和新英格兰州的平原,看到美国的城市风光和乡村景色,看到美国人的生活。”这几句话本身没有什么弦外之音、深奥之义,但在一个西方现代艺术史的研究者听来却十分陌主、十分新鲜。因为具象绘画特别是风景作品在现代艺术中消失得太久了。 前文已经提到,塞尚发动的是一场针对写实主义的反叛运动。尽管塞尚绘画本身还是具象的,他还没有抛弃人物、静物和风景等客观对象,但在塞尚心中,绘画的目的不在于逼真地再现客观对象,而在于追求形式本身的价值,即通过形状、块面和线条的组合,创造一个毫无情感内容和文学性的纯造形的画面。他的艺术被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总结为“有意味形式”,从而开“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形式主义美学之先河。在塞尚之后的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中,再现性因素进一步退到次要地位,它们注重的是通过简化的形象和强烈的色彩表现画家强烈的内在激情。立体主义者更加肆无忌惮地肢解了现实的形象,他们的画面是支离破碎的客体的“零件”的重新拼合。终于在抽象主义那里,客观物象被�夺殆尽。康定斯基在1910年写道:“我豁然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的画上不需要什么客观的东西和客观物体的描绘,而且这些东西实际上对我的绘画是有害的。”抽象主义者一致宣称:“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 造出来。”对于抽象艺术家来说,大自然是避之不及的瘟神,在他们的作品中,任何具象的联系都是不能容许的,他们要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全新宇宙。 虽然早在1913年,当至上主义者马列维奇创作出《白色上的黑方形》时,他就宣称“绘画的零点已经到达”,但在二战以后,抽象艺术仍然获得了辉煌的发展。直到50年代法国人伊夫·克菜因绘制出单色画、特别是70年代美国的极少主义和色场绘画出现之后,抽象艺术才最终走到了山穷水尽的死胡同。 抽象艺术在它存在的半个多世纪中尽管产生了成千上万、面目各异的艺术品,但与造物主创造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大自然和客观世界相比,抽象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仍然显得极为贫乏、单调和有限。与抽象艺术家当初企望的摆脱具象和客观世界的束缚,进入无限丰富的表现天地的美好愿望相反,人类所能创造出的有限的符号形式,使得抽象艺术比起具象艺术更易重复、更显枯燥。而且,抽象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哲理意思和内在激情,因抽象符号的不确定性,而显得含混不清、难以确认。当初,塞尚及其信徒们极力将文学性排除在绘画之外,但发展到后来,抽象艺术如果离开了文字语言的解释,其本身就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伴随着艺术抽象化的演进,风景题材更是被长期排除在艺术家的视线之外。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是自然风景的最后驿站。在具象因素岌岌可危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绘画中,艺术家只对人造的风景——城市建筑偶有眷顾。至于70年代出现的那个与抽象主义极端对立的照相写实主义,虽然作为照片的复制品,这类绘画具有欺目乱真的写实能力,但它们仍然只钟情于水泥和钢铁的丛林——城市风光。随着抽象艺术的寿终正寝,80年代的西方艺术家重新将目光投向五彩缤纷的人间生活,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既然大千世界重又受到艺术家的关注,那么再现客观对象的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便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卷土重来(当然,写实语言原本就不是僵死单一的)。这是一个旧有画风重获新生的时代,又是一个各种画风同时共存的时代。此时,精雕细琢、毫厘毕现的照相写实主义风格有人沿用,逸笔草草、自由挥洒的表现主义风格也有人借鉴;平面化的造形处理有之,三维空间的营造设计也有之;单擅色块涂抹的画风可以见到,专以线条勾勒的作品也能见到。有人将80年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写实画风统称为“自由具象艺术”。 “美国当代艺术展”的90件作品中仅有3幅抽象绘画,而在占绝大多数的具象绘画中,人物、风景和静物等传统题材应有尽有。在表现手法上艺术家们各显其能,因而整个展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样化面貌。仅以“室内情景”这一类题材的作品为例,就兼有杰姆·理查得(JimRichard)的黑白摄影般的写实图像和约翰·亚历山大(JohnAlexander)的轻描淡写的简约画面。大自然的描绘更是包罗万象,这里既有沃尔夫·卡恩(WolfKahn)的类似野兽主义的风景,也有韦 恩·布莱恩(WayneBryan)带有装饰性的水族馆;既有帕特里西亚·弗雷斯特(PatriciaForrester)水彩画《荷塘》,也有琼恩·梅耶尔(JonMeyer)电脑画《冰山》。 走向多元并存 上文已经叙述到,现代艺术存在着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平行、有时甚至相互重合的两条道路,这就是以塞尚为代表的形式化的“为艺术的艺术”和以杜尚为代表的观念化的“反艺术的艺术”。我将它们分别称作“理性的现代主义”和“非理性的现代主义”。这两条道路分别按单向直线进步的轨迹,以流派的次第递进、新旧更替的模式向前延展。当塞尚的信徒画出了极少主义的空无一物的单色画的时候,当杜尚的追随者创造了取消“文本”的虚妄无凭的概念艺术的时候,这两条现

「两分钟艺术」当代艺术之父|杜尚

杜亚雄硕士论文题目

可惜不知道,知道的话一定告诉你。

专业初试参考书目 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 ①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③ 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④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⑤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⑥ 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学专业方向一、音乐学综合理论① 俞人豪:《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③ 沈旋等著:《西方音乐通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④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⑤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⑥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二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⑦ 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⑧ 王次炤、张前:《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⑨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⑩ 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1 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上、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二、音乐学专业主课1、西方音乐史 ① 唐·帕利斯卡等:《西方音乐史》(汪启璋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③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音乐美学 ①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④ 叶 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3、民族音乐学① 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②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全二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④ 程天健、李宝杰《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西安地图出版社 ⑤ 许德宝:《陕西戏曲音乐概论》,陕西旅游出版社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①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王宁一、杨和平:《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四卷本),现代出版社 ③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④ 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5、音乐编辑学①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②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基础》《出版专业实务》(2007版),武汉崇文书局③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出版社/华乐出版社④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美术出版社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一、作曲 ① 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吴佩华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② 申克:《自由作曲》,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欣德米特:《作曲技法》(罗忠镕、姜丹译),上海音乐出版社 ④ 郑英烈:《序列音乐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 ⑤ 梅西安:《作曲原理》,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和声 ① 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增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桑桐:《和声理论及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三、复调 ① 陈铭志:《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 段平泰:《复调音乐》(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斯克列勃科夫:《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④ 于苏贤:《复调音乐写作》,人民音乐出版社四、曲式与作品分析 ①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④ 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⑤ 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五、配器 ①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配器原理》(全二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瓦希连科:《管弦乐配器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拉威尔:《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④ 施咏康:《管弦乐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视唱练耳专业方向 ① 王光耀:《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太白文艺出版社② 郑敏:《现代音乐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③ 奥斯特洛夫斯基:《视唱练耳与乐理教学法论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④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⑤ 刘永平:《现代音乐视唱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⑥ 张在衡、刘荣弟:《多声部视唱》,陕西人民出版社⑦ 王光耀、权思:《多声部听写与立体节奏训练326例》,陕西人民出版社⑧ 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⑨ 徐敬行:《四声部和声听觉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 注:“作曲综合理论”考试参考书目见“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专业方向专业复试参考书目 中外音乐作品分析 ①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②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 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专业代码 050402 专业名称 音 乐 学 单位代码 10728 单位名称: 西安音乐学院 电子邮箱: 联 系 人: 范文彦 电 话: 029—85237451029—85222914 单位地址: 西安市长安中路108号 邮政编码: 710061 重 要 提 示 1,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不在外地设置报名点,务请网上报名时选定西安音乐学院为报名点。 2,考生只能报考本院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并在备用信息内注明指导教师姓名。3,报名确认、初试和复试一律在本院进行。 4,报名现场确认时,请考生事先自己打印好“报名信息校对表”。5,请认真阅读2009年招生简章全部内容,如有问题可随时与本院研招办联系。 联系电话:、85222914 联 系 人:范老师网上报名网址:

同学,你哪个学校的??好聪明哪。。。。。

首先你要有一定的音乐才赋,这样你进入这个学府后才能很好的学到你想要的知识。要考很多科目哦,不过只要你花些功夫,都会实现的,因为主要就是你教学费,然后花心思学习就可以的了。加油咯。相信你会成功的祝福你o(∩_∩)o...

杜甫研究性论文题目

他终于知道他的岗位不在仕途,而在民间。他不能再按照家族的指令,为了光宗耀祖去做官成相,他要做这个时代的太史公,用手中的狼毫笔去记录历史,为时代作传,提醒后来者不要重蹈覆辙。杜甫能从官僚家庭走出来,意义更为重大。 尽管无官一身轻,但无官也意味着没有了谋生之路。杜甫只能投亲靠友,说得高雅一点是求助。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乞食”。他带领家属走上了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漫漫旅途。 秦州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侧,是西北重镇,也是内地通向西域的门户,距长安780里。那里有孤城一座,群山簇拥,羌汉杂居,风俗颇异。要到达秦州,杜甫全家老小需要翻过高达2000余米的陇山,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南北走向的陇山,把陇西高原与渭河平原分为两处。杜甫全家胆战心惊地翻越陇山,一路上还要时时打听西部地区有无战火。 经历了万千险阻,他们终于到达秦州,住在城里一处雨水淋幔、屋檐短窄、墙头低矮、门前长草的简陋居处。 然而饥荒也在秦州等待他一家人了。从杜甫的诗中,我们知道了他一家人的困境:无米可炊,无衣裹身。处于困境中的杜甫,突发了奇思异想:如果那苦味的柏枝、高天的明霞要是也能充饥就好了,孩子们就不会挨饿了。杜甫的这点幻想,与他苦中作乐的诗歌一样,更让人感到悲伤和同情。 就在这时,秦州南面的同谷县(今甘肃成县)有位叫什么“佳主人”的家伙,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来信邀杜甫到同谷。杜甫以为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既可填无食之腹,又能省下棉衣服。于是就带着一家人,坐上马车离开秦州,踏上更为艰险的南行之路。 车行第一站到赤谷,从赤谷往南便进入险峻的山地,到处都是乱石堆积,只有两条车辙可以勉强通过。山深风大,日落时分还没有见到人烟,孩子已经饿得哭了起来。杜甫心急如焚,前面的村落还十分遥远,依稀的炊烟遥不可及。直到这时,他才感到自己这样冒冒失失地拖儿带女上路真是太危险了。 接下来是过铁堂峡,这里的山峡险绝。杜甫在(《铁堂峡》诗中描写了铁堂峡的真实面貌:山壁的颜色都是青黑,像精铁凝聚而成,一条羊肠山径盘旋而入苍穹,山顶上是长年的积雪。 此时,连车也不能坐了,一家人胆战心惊、神色惨淡地在峡谷中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地艰难行走。谷底长冰横路,连马骨都几乎快被冻折,何况杜家又都是老弱病幼之人呢?杜甫的心情更加沮丧。 尽管如此,死里逃生的一家人最后总算是到了同谷。可是,那位写信相邀的“佳主人”根本没给杜甫提供任何生活援助,杜甫完全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生活深渊之中。 为了孩子们不被饿死,杜甫只好拖着白头乱发的赢弱之躯,去天寒日暮的山谷里捡拾野生的橡子和栗子充饥。现实生活如此残酷得折磨人,杜甫只有在荒野中放声哀歌。 成为百姓一员的杜甫尽管朋友很多,可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让这位平生素有宰相之志的大丈夫岂能心安?迫于现实的无奈,杜甫只好拖着多病的身体,带着一家老小再次跋涉来到了成都。 在成都,靠朋友严武的资助,杜甫好不容易有了一座草堂栖身—一那间貌不惊人的草堂后来几乎成了杜甫的代名词。 草堂居住之初,诗人是宁静安闲的。在战乱之年,能得到这样的栖身之所,且是在浣花溪畔,有流水相伴,杜甫已心满意足。锦江风光像一剂安慰剂,让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他和邻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他可以去山庄访访隐士,到田里收收芋头和粟米,看看台阶上跳跃的小鸟觅食,在浅浅的秋水里荡荡小舟,斜倚着柴门送友人踏着清清月色归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诗人只要有暂时栖身之地,他就会给我们描绘出无限温馨的画卷,让后人玩味不已,他的绝句四首后来就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诗歌经典,带给后人无限的美与享受。此外,杜甫还在成都的这间草堂里,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 然而,平静只是暂时的。 安史之乱虽然在公元763年结束了,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之势,仍像滚下山的石头一样不可挽回。叛乱刚除,内忧又至,全国普遍出现了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的状况。而且此时政治腐败,官吏横征暴敛有增无减。内忧外乱又加上外患——吐蕃进攻长安,迫使代宗又仓惶出逃。 杜甫居住的蜀中,属天府之国,是军家必争之地——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最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在严武两次镇蜀间隔期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被迫逃离成都,再次携家流浪,来到了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不到两年,却搬了四次家,生活仍是极其艰苦。 两年后,杜甫一家从夔州返回成都。可他们刚安顿了几天,杜甫的好友严武去世了,蜀中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彻底失去了依靠。他只好带领一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继续他流浪逃难的生涯。 杜甫本想沿着长江东下出川,但因疾病和战乱的双重困阻,他们在此滞留很久。到他57岁时,杜甫一家终于乘舟走出三峡,不过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两年后,居无定所的杜甫,因贫病交加客死旅舟,结束了一代诗圣凄凉漂泊的一生。 一个抱有“太平宰相”之志的人,却成为一名失业者、一个乞食者、一个流浪者,杜甫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然而,他在如此漂泊中仍未扔下手中的笔,我们今天读到的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就是他在一路漂泊中写就的,说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杜甫是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他的节奏是心跳的节奏,所以才能激起我们后代读者的心动。 他的旋律是生命的旋律,让后人可以在千年之后用他的诗来取暖,就像握住长者温热的手掌。 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依在他的诗行里汲取力量,就像依偎在师长的慈容里得到安慰一样……

1、杜甫 简介2、1试论杜甫草堂诗内容之多样性2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3杜甫研究辨误三则——与萧涤非、丁启阵、肖文苑等先生商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4 浅说文本解读方法之“顾全法”——以杜甫《春望》的解读为例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2 5盛世中的反拨——杜甫与盛唐画风 名作欣赏 2010/08 6浅论杜甫的爱国思想 文教资料 7论杜甫“清词丽句”在唐诗中的演进 杜甫研究学刊 8论杜甫的悼友诗及其礼俗文化渊源 杜甫研究学刊 2010/01

建议看…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别房太尉墓》登岳阳楼》蜀相》永怀古迹一到五》

时尚类论文题目

以“时尚”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时尚的内涵,具体写作如下:

当街头巷尾涌现出越来越多标新立异的青年男女顶着挑染过的蓝绿相间的发型得意地招摇过市;当服装商店内的衣型款式更多地与出此刻模特T台上的衣装靠拢;当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频繁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而渐渐代替了千百年来一向使用的语言……人们说,这叫“时尚”。于是出现了一部名为《时尚王国》的电视连续剧。

夸张耀目的造型,反常古怪的个性,还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台词。报上对此发表评论说,难道时尚就是不说人话?而人们也最后意识到,这个社会所谓的时尚,似乎已经在慢慢变味……时尚在如今,更多地好像是一种标杆式的存在。它是一种被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入时的尺度。

此刻流行什么,什么就代表了与时俱进。一旦脱离这种潮流,不随着这样一个大趋势改变,就是代表这个人冥顽不化。于是,年轻人们为了不被加上“老土”的称号,急切地寻找每一个能够证明自我“先进性”的小细节并发扬光大。这天染发很盛行,那么就赶紧上理发店;明天穿格子衬衫很流行,那就立马奔向服装店。

再之后这个词说的人很多,那么不管是不是突兀先用了再说……慢慢地,生活被这些所谓的“时尚”所侵蚀,时尚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只是代表“跟上时代潮流”的代名词。但,事实上,时尚难道仅仅就是如此肤浅的追逐?这样的时尚,徒有物质表面的光鲜惹眼,却是不是少了一点更深层的内涵?

追求时尚,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然而,一味地跟着所谓潮流趋势走,却是把时尚这个词浅薄化了。在盲目追随的过程中,有人找到了自我跟紧时代步伐的满足感,却丢失了自我的特色与个性。那些标新立异的夸张造型真的适合自我吗?

那些不明所以的语言真的能够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思维吗?这样的追求,到底是因为“时尚”张现了自我的气质还是仅仅为了证明自我的入时,证明自我能够紧跟潮流进而满足了心理上的虚荣?时尚,到底就应是什么?

看看低碳族们为了保护地球而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看看拼车族们为了节约费用、时间和资源选取的出行方式;看看那些衣着别致而优雅的人,他们没有选取潮流所趋的夸张造型,但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时尚?

这样的时尚,不是盲目地听从潮流主导,也不仅仅仅只是对物质的追求。这样的时尚建立在对自身对外界的充分了解上。不选最潮的,只选最适宜的。这是时尚的内涵所在,而真正的时尚,就应是这样有内涵的时尚,而不仅仅仅只是对潮流的一味崇尚与模仿。

扩展资料

写作文注意事项:

1、作文题目要新颖,题目要吸引人。

2、第一段最好二三行,第一段要多用好词好句。例如“四字词语、名言警句、引用经典古文、诗句等”。作文还要注意紧扣主题,最好第一段把题目中的字词写进第一段。

3、全文最好5-7自然段,要多用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设问句、夸张句等。

4、最后一段要紧扣主题,与第一段相呼应,多用好句子词语和各种修辞手法。

3个问题.难度一等一..1,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的结合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2、 服装设计与市场销售(市场销售这一块.个人认为设计出来的衣服要的是品位.然后不能粗燥的卖.例如通过专卖店来卖.而且要有很独特的style!3、 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最好是兽皮之类的,比较复古.然后特别保暖,有个性。但是要把兽皮处理好,完全闻不出气味.完全看不出来.然后还有树叶.做花边.多么完美!多么有创意! 等你实现!!

追求时尚是一门“艺术”。模仿、从众只是“初级阶段”,而它的至臻境界应该是从一拨一拨的时尚潮流中抽丝剥茧,萃取出它的本质和真义,来丰富自己的审美与品位,来打造专属自己的美丽“模板”。接下来我为你带来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1

时尚是社会的审美风潮。我们说一个人很时尚,并不代表他很有个性,只能说他(她)是风潮先锋。

比如牛仔裤,最早不过是抗磨的粗布工装,忽然间就有几个颇有鉴赏力的艺术家抛掉了贵族气息,开始向往山寨版的风格。这样的艺术家多了,便成了社会认同。所以,当更多的脖子吊上金银首饰,金银首饰便成了时尚,人也就跟着时尚起来。

想当年爷爷辈的人对牛仔裤是嗤之以鼻的,谓之“不正经”。时过境迁,爷爷们见得多了,也不怪了,一夜之间也忽然陆陆续续穿起来。可惜啊,最早穿牛仔裤的叫个性,而后来穿长衫马褂的才算是个性,牛仔裤不过是大众时尚。

多少年以前筒裤很流行,直上直下,似乎很周正很正统。没过多久,满大街都换成了上窄下宽的喇叭裤。再后来,弹力裤紧身裤应运而生,就像一场革命,将人体从窝藏中释放出来,凸现肉体之美。如今,满大街黑丝袜、超短裙和光腿的诱惑,人类个性裸奔的欲望终于得到了恰当的表达。

这正是时尚。不断变化,不断出新,同人类的审美、个性需求息息相关。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封建条条框框限制个性的张扬,天生内敛的中国人只好用宽松肥大的衣服遮蔽一切欲望,特别是女性。这是那个时代的风尚,集中反映了顽固保守的个性风向,不像欧美诸国活色生香,呼之欲出,看得前清的遗老遗少们目瞪口呆、心惊肉跳。但金发碧眼的外国娘们却扭着胯撅着臀大摇大摆、谈笑风生地过去了。在这些开放风潮的多次冲击下,中国人假正经的性格才多少有些松动。

这同时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反映了文化的借鉴、融合、和谐。

融合不等于没有个性。于是,在集体审美认同的大树上,也开出了个性的花枝。瞧那些青年,为了追求个性,可以在好好的牛仔裤上掏上几个洞,可以将好好的黑头发染成屎黄,甚至不惜代价击穿自己的耳垂,戴上花里胡哨的饰品,男不男女不女的在大街上晃。还有更自残的行为:刺青,隆胸,卡通版装束,人体彩绘。人类追求时尚个性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高度,在公共场合大搞前卫艺术,这在3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所以,时尚也是妍媸兼有、美丑杂陈的。只有合乎人类共同审美取向的个性才能最终成为时尚。比如唐装的盛行,不是复古,而是推陈出新,连外国娘们也喜欢。

在时尚中领跑的只有那么几个先知,我们都是盲目跟风的。在风云变幻的时尚面前,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跟着心走,既表达自己的个性,又不失时尚美感,也就是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时尚的。

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2

何为“时尚”?其实自己还没认真的查过词典,不了解其后面含义,估计就是一些流行的东西,或者是比较“先进”的吧!估计归估计,但说起这个词,大家应该不会不明白它的意思吧!

通常的说他这个人,是个“时尚”的人,则多为物质上的,诸如,衣服、化妆品、所用物品等等,人家说你“时尚”,你口里不说,但心里肯定会偷着乐一番,似乎证明了你没有落伍,已是个“前卫”人了;还有一种可想而知,当然就是精神上的了,所谓精神时尚,就是干出的总是随大流的行为或风度等等,当然能被称为“时尚”的人得有足够的家底作保障。

然而,不管你穿得如何潇洒,打扮得如何漂亮,用的是如何流行的东西,干的是如何疯狂的事,也要理智的明白:“不能出格!”近来读到一则报道,有家影楼以日军服装为卖点招揽生意,居然有一对新人就冲着这来了。新郎说:“就是为了图个新鲜,玩个开心,赶上时尚。”我真想扯掉他的衣服质问他:“难道这就是时尚?”也许他是个文盲吧,并不太了解中国的历史,难道能开影楼的老板也是文盲,这我确实有点怀疑,他竟公然的在影楼里挂出日本侵略军官的服装,马刀、马靴来供人摄影,这使我不禁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我国一位当红的女明星,竟然穿着印有侵华日军军旗的衣服拍时装照,结果遭到了国人的唾骂。

悲夫,“时尚”!

诸如此类可谓“盲目时尚”,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是“时尚”。商家只有利用一切手段来获得利益,不管其意义的好、反;消费者则盲目的追求新鲜,也不管其意义的好反,认为新鲜的就是时尚,其实他们才是叫最不“时尚”的人。

其实“时尚”正如前面所说,你得有个格,不能出格,要有一定的原则,那篇报道反映了如今社会的一个现象,部分人的思想觉悟仍不高,所以你要想做一个真正“时尚”的人不仅要钱包鼓鼓,更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才是真正的时尚。

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3

走上街头,不时与浓妆女孩相遇,有人说那是做作,有人说那是时尚;打开电视,常常与长发男人“邂逅”,有人说那是招摇,有人说那是时尚;有人整日迷恋在网吧,有人说那是浪费青春,有人说那真够时尚。一夜之间,“时尚”之风吹遍了社会的大街小巷。不知何时,它悄悄地跑进了我们的校园,引得无数的少男少女追逐着“时尚”的脚步。

有同学认为时尚是最新潮的流行。有同学看到电视里影星们那任意所为的“酷酷发型”,就认为那是时尚;有同学把喝酒吸烟作为时尚;有同学把拉帮结派作为时尚;甚至有同学不顾校规规定,把违反纪律作为时尚。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时尚”的真正,他们的做法恰恰践踏和玷污了“时尚”这个美丽的词语。

什么是时尚呢?我眼中的时尚不等同于流行,“时”是流行,“尚”是否含有“高尚”的意思呢?时尚,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当时流行的、好的风气和习惯呢?既然这样,对于流行的东西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千万不要去盲从。追求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如果“光头”真的流行起来,满大街不都成了和尚、尼姑?如果真的每个人都跳“街舞”,那大街岂不成“舞场”,交通还如何畅通?

我眼中的时尚有着它深刻的,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个性迥异。当前流行的、时尚的并不一定适合你。刻意地模仿时尚,说不定会被人笑为“东施效颦”。所以每个人还应该做回自己。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应该是共产党员的时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时尚;精心播种,培育人才应该是教师的时尚;救死扶伤,服务患者应该是医护工作者的时尚;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应该是运动员的时尚;在我眼中专心学习,刻苦努力,用知识来装扮自己才是我们中学生的时尚。

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4

在此刻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界,不少人都最求时尚。 这天晚上,我和妈妈要去万佳走走,最后放假了,总不能整天呆在家里吧。

进到万佳,一阵阵空调风迎面吹来。我们来到了数码区,那里的物品琳琅满目,看得我目不暇接,在幽蓝的灯光下闪着银色的光。我走到一个卖Mp3的专柜前,要是以前的我肯定会想买,因为我觉得有Mp3是一件很时尚的事,但是自从遇见了他,我对时尚有了一个新定义。

这件事发生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堂姐要坐公共汽车到数码街去玩。那天天气凉爽,风和日丽,,我们很快就等到了车。我们上了车,车上人很多,我被挤得前胸贴着后背,都快喘但是气来了,不久到了下一站。一位漂亮的大姐姐上车了,耳朵正听着Mp3,一身限量版的服装,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到了站,自然而然也会有人下车,我感觉能够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了,突然看见了一个空位正要上前时,那个大姐姐抢先一步,悠闲地坐在上方看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虽然这个大姐姐长相不错,可透过这件事,我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稍微“倾斜”了一点。

过了一会,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上来了,她一张蜡黄色的脸,有些消瘦。看见妇女,却谁也没有让座,要是我有座位我肯定让座,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把目光投向那个大姐姐,可她仍然无动于衷,甚至有些嫌弃地转过头去。“坐这儿吧!”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我寻着声音的源头望去,竟然是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一身旧军装,穿着一双皮快掉光的皮鞋。妇女有些不好意思,老爷爷一再让她坐下,妇女才走过去坐。

我看着大姐姐想了很多……

时尚,并不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而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才是“时尚”。

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5

时尚总是当代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也从未变过,真正的时尚应是美的,有的。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古中国的商品被骆驼载往欧洲。一时间,欧洲人被中国的“玩意儿”给迷住了,人们使用中国的瓷器、香料等与中国有关的物品都成为了一种时尚。其中最耀眼的时尚东西,就是丝绸了。欧洲人将其视为异宝,是高贵身份的象征,它的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要贵。这种时尚,它表现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这种时尚是对美的推崇,是对先进生产技术的充分认可。它促进着社会的开化和发展,是一种真正的时尚。

类似的时尚还有很多。上个世纪的法国女人香奈儿,打破人们的认识常规,在巴黎开了一家帽子店,出售各种漂亮的帽子,引起不小轰动。但还不仅仅如此,随后她又自我设计了一款简单轻便而又有别于当时那种撑着沉重的铁箍的紧腰阔摆裙的裙子,还极力宣扬女性应有表现美的自由与权力,鼓励女性大胆解放自我。一时间她更是名声大噪,成为了欧洲时尚的风向标。再之后,又有了著名的香水品牌。她对时尚的理解打破了传统,更打破了宗教的禁锢,以合乎人性的美为核心,增添了时尚的,沉淀为了永恒的经典。

但是世界上也有着许多别样的“时尚”,像很多人盲目的跟随潮流,不分辨好坏,着奇装异服,弄打眼的发型,写另类偏激的文字,追捧低俗泛滥的流行歌曲,这些人们定义的时尚,与其说是时尚,还不如说是“伪时尚”更加贴切些。表面上看着觉得很酷,很拉风,感觉与别人不一样,实际上但是是流于形式,只为迎合肤浅的娱乐,没有真正的,更别提什么高雅格调了。

导语;世上本没有时尚,同一件事,做得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时尚。下面是高中品味时尚作文议论文,欢迎参考。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而人们追求的自然是时代前沿之物,这便是时尚。

身着奇装异服,嘴里唱着“哼哼哈哈兮”的年轻男子满大街都是;手提LV,身背爱仕玛,就连钥匙链都用普软达的年轻女子比比皆是;看韩剧,吃韩食,买韩服,烫韩头,将“韩式”作为美的体现的追潮人更是大有人在。有人说,这就是时尚,但我不这样认为,充其量,这些只能算是潮流,而其就如来时汹涌澎湃退时亦不留一丝一毫的钱塘江大潮一样,“潮起必有潮落”,也就是说,潮流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时尚不同,它的光环不会因岁月的侵蚀而褪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终会成为经典。

“Dangerous,Dangerous”,熟悉的歌声再次响起,我想不会有人忘记这首歌,更不会有人忘记这首歌的作者——“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那绚烂的舞台总是能萦绕在我们心头,那开创先河的霹雳舞总是让我们挥之不去,那匪夷所思的“太空步”总是成为我们争相效仿的东西。他的国籍只有一个,但他却能被全世界的人熟知。我想,他对时尚界的贡献犹如牛顿对科学界的贡献一样伟大,所以,在他死后,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都有霹雳舞的影子,都有太空步的足迹:人们在用他的方式向他致敬。我想,这才是时尚;唯有开创,才能成为时尚。

尽管杰克逊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引领的时尚已成为不能忘记的经典。

“低调做人,高调裸捐”,这句口号我们不会陌生,而我们更不会忘记说出这句口号的人——陈光标。当别人在努力往自己的腰包敛财时,他在捐款;当别人互相攀比时,他也在捐款;当别人因为惧怕捐款而拒绝参加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举办的慈善晚会时,他仍在捐款。他将自己的财富全数捐给贫困的人,而“高调”则表明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伸出一双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我想,这才能成为时尚;只有爱心,才是永恒不变的时尚。

这一年很快便会过去,但陈光标引领的时尚则会成为永不磨灭的经典。

似乎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位时尚达人,但时尚远非光鲜的外表能够诠释的。历史的车轮会碾碎很多东西,但有一种东西会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我们奉之为经典;而经典永不磨灭,则是因为它永远时尚。

品味时尚,追求时尚,我们乐在其中。

世上本没有时尚,同一件事,做得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时尚。

时尚,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不同,成为时尚的事物自然不同;但它们的本质却一定相同,不论是好的事物,还是坏的风气。

诸如宋代的说书家与清代的戏子名角,从形式上看,说书与唱戏,显然风马牛不相及。然,析其本质,都可雅俗共赏,都可缓解疲劳,放松心情,事后会心一笑,愁事自然消。这是好的风尚。

抑或南北朝崇尚佛教、好兴土木、修建佛塔与清末纨绔之养鸟斗蛐蛐儿,从事理上讲,也并不相近。然而二者都败坏民风,伤及国家根本——不事工农商。这是不正之风。

时尚为大众广泛喜爱。成为时尚的事物,一定能为大众了解并喜爱,也就是能得到“草根儿”们的认同。试想,阳春白雪是断不能成为时尚的,下里巴人或许可以。一种事物,人们都不懂它,何谈品味?何谈崇尚?如果有,那也不叫追求时尚,而叫盲目跟风,附庸风雅。

因此,成为时尚就要有群众基础,所以,别人说唐诗、宋词在唐宋时是时尚,本人从来都不置可否。试想,从唐代的麦子地或宋代的水稻田里,随便揪出一个老农,跟他侃侃而谈《蜀道难》或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农会有什么反应?八成是呲着满口黄牙冲你一笑,然后牵着他的牛又回田里忙活他的庄稼去了,没准心想“这人有病”。何止是他,可能他们一村的人,随便哪个都会拿看白痴的眼光看你:有病啊,你!懂都不懂,时什么尚?

时尚可预示国家的兴衰。像北宋初的`勤俭,由皇帝带头,民间就迅速成为时尚,国家兴盛是显而易见的。又如南宋末年,国家偏安一隅,从朝庭到民间,风气靡靡,只顾享乐,国家倾颓,旦夕之间。

好的风尚如春风细雨,润物于无声;不正之风如狂风暴雨,毁物于旦夕。

不正之风盛行,如一个人筋脉尽断,即使有“九阳神功”“易筋经”,也丝毫无助,如此国家,“混吃等死”而已。因此,国家引导好的风气,对社会有助的时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个国家的兴盛,自高雅时尚始。

品味时尚,一咂摸,有味儿,至于什么味,那就看你怎样品了。回味无穷,唇齿留香,才是绝世美味呀!

阳光下,“时尚”镀上金色的光芒,在时光中熠熠发光,在岁月流逝中留下深深印记,沉淀成温润的经典,泛着淡淡的馨香。

阳光下,“时尚”换上绚丽的舞衣,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绚丽夺目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在喧嚣热闹过后,被人渐渐遗忘,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慢慢被人遗忘。

在时间的河流中,一部分时尚最终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的空虚内心而被淘汰,一部分经过时间的验证,成为了经典。

一切的经典,都是曾经的时尚。《诗经》中经典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民歌,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时尚,现在变成了经典。 “凡水井处皆歌柳词”,柳永在当时的风靡可见一斑,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就了现在的经典。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抨击了当时的靡丽文风,为文学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明朝民间流行的评书和话本文学,如今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在当时风靡一时,如今成为芭蕾舞剧的经典曲目……这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如今的时尚,可以说是方方面面,让人眼花缭乱,它热情如火,它绚烂如花,它从不犹豫,身后紧随着一群忠实的爱慕者;它没有退却,在喧嚣中尽情宣泄自我。你看,郭敬明透明的忧伤细数着成长的感伤,在 80后90后的队伍中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你看,超男超女的选秀中成长起多少“民星”,只要尽情展现自我,没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于丹和易中天说三国讲论语,一时间风靡全国上下,被人们称为“学术超女超男”。流行音乐开始复古,方文山的词配上周杰伦的曲成为流行乐坛的风向标;新兴的网络语言,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囧”“槑”“打酱油”等大行其道……这一个个时尚细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神经,在繁忙与时尚中穿越,我们被一场大雨淋湿了原来的轨迹,这场大雨叫时尚。

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因为商业的炒作过于急切,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时尚,一不小心失去了成为经典的机会。

时间或许可以说明一切,真正的时尚必然会成为经典,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尚走向经典。品味时尚,保持清醒,岁月里便有了轻松的意趣,生命里便有了丰富的体验。

【评析】作文题包含两个概念:“品味”,就是品尝滋味,就是仔细体会和玩味;“时尚”是指当时的风尚或一时的习尚。题目材料中明示辩证的两个方面: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这篇作文正是抓住了题目中辩证的两个方面,按照“二分对照”模式来构思的。论述中,文章并没有停留在现象的列举上,而是突出分析议论,同时又注意辩证地表达,尤其是对“如今的时尚”进行分析,客观,有分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