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历史优秀论文摘要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1:47:31

历史优秀论文摘要范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具体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

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时,能够有效使学生对所学历史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调查和历史分析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后,也会对历史调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自我的历史阅读量,形成自我分析历史的观点。

3史料展示

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

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使得更多的历史内容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应根据其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分析对待,实现历史教学的丰富和全面。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拥有独到的历史见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通过思考来解开历史谜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会使教师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知到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来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三)有利于历史课改的全面推进

课改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历史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课改的全面推进有很大助力。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新课改具体要求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来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经验会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新课程改革出台之后,历史教材也更新换代,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但部分历史教师并未跟上教学进步的步伐,仍然固守原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不够及时,影响创新教学的实现。

(二)教师备课用心程度不足

教师备课的质量高低将对教学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如果能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课堂更具操控性,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未对备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寄希望于教学经验或突发灵感,这样的备课态度会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于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对于教师留出的讨论与思考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扮演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话题自主编写历史话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这课,为了解决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个难点,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让他们站在自己代表方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针锋相对的利益争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很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从而突破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通过置身于表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沉闷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利用起来,在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情境。比如:在讲解三国时代的纷争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草船借箭、败走麦城、望梅止渴等经典故事的动画,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脉络关系,使学生的历史视角更加广阔,将原本熟悉的历史故事与真正的历史对接起来。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进行问题创设,将学生置于思维情境当中,鼓励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进行联想、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全过程的图片之后,问学生“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途中遇到大雨,那么他们还会揭竿起义吗?”学生会通过观看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开始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锻炼,历史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三)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

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确保教学辨析的顺利开展,历史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寻找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将历史知识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去过很多地方,教师可以对学生到过的旅游地点进行统计,指定学生进行旅游分享,然后将历史知识穿插其中,加深学生记忆。如有的学生去过西安,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就可将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带入其中。在教师讲解到秦军的奋勇之态时,学生会从自己看到的兵马俑实态出发提出异议,认为很多士兵的神态十分祥和,与教师的讲解存在出入,有价值的教学辨析就可由此开始。其次,教师要将课堂用活,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独特的想法,打乱原本的教学计划,如在讲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异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是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占据“一超”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世界大局分析给学生听,与学生进行平等辨析,让学生明白虽多国崛起,但世界格局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根本改变,消除学生疑虑。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思考,历史辨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辅助学生改进历史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政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与政治学科整合势在必行。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 高一历史 论文 范文 ,欢迎浏览。

《 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培养及正确价值观树立。由于高中历史教学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现代历史发展,教学时在爱国主义情操的影响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教育 不仅是培养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活动。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成为有尊严、有情感的人,帮助学生逐渐成为高情商的素质人才。基于新课程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在给学生传输历史知识,陶冶学生爱国情操方面要有所提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处理事务,应对各种关系的情商能力的发展。

一、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指认识目标时产生的认知状态,这种认知状态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个性化的发展特征影响。所谓“情感”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反馈是否符合自身认知,人对不同的客观事物会产生相对应的情感态度。例如:悲伤或喜悦、喜爱或厌烦、激动或压抑,等等。一定的情感认知倾向和情感反馈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是情商的集中体现。“态度”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反馈,是相对持续性较长的内在反应,是哲学中提到的主观意识。“价值观”是情感与态度的内在评价标准,是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准则。明辨是非对错,判断真善美、假恶丑的评价标准,对事物进行合理处理是提高情商的重要部分。人通过自身形成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因此,在学生阶段通过历史人物的 事迹 、历史事件的发展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正面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处理事务的情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双重发展的学科,历史发展有客观存在性,在高中教学中通过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起因,提升学生的情感尊严、伦理道德、社会素质等人文素养,同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发展。由于历史人物会起到榜样或警示作用,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智商与情商双向发展。

(一)创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历史教学由于历史客观存在性及事物发展完整性,为创建情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创建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历史事实以视频形式或播放相关史实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自身情感反馈和认知体验,达成情感的共鸣,进而形成内化的价值观。学生在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后通过消化理解历史事件,将历史事件中的很多关键要素转化成处事与待人的态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爱国主义情感,在此使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讲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课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模式,如毛泽东答记者问,学生应站在历史角度进行回顾,这将有助于知识巩固。情境创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能体会历史人物的心理,促进学生情感的转变,并让学生学习到历史人物处事的睿智和待人的智慧手段。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及行为进行观察。高中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这种观察需将重点放到观察学生真情实感流露方面,观察时不能带有教师的个人感情及个人色彩。教师要全面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并从中反馈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并将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反馈及态度观察学生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的内在表现,无论反馈的信息是消极或者积极的,教师都应进行观察、记录,以此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客观事实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学习国际关系时,教师常会提起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部分学生会模仿这一观点,因此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思维的纠正,帮助学生真心待人,不以国际关系衡量朋友关系。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重视、挖掘教材素材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灵活使用教材,不可一味进行教材的教授,但是由于教材是承载历史和知识点的主要来源,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教材的挖掘,对学生的情感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学时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不完全依赖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林觉民在革命前留的话:“重新祖国,则吾辈虽死,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教师对辛亥革命背后的材料的挖掘,使学生了解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精神,使其为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树立爱国思想,学生在情感震撼的同时自然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合理选取素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史料繁多及素材多样,教师在选取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筛选,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素材用量上要适中,根据课堂进行有选择的素材筛选。同时选取的素材要迎合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及对历史的向往,部分教师在素材选取时过于关注知识点的涵盖而忽略素材的趣味点,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选取素材时注重知识的涵盖同时注意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另外,素材的呈现一般采取多媒体的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素材呈现转移到 课前预习 阶段给学生播放出来,缩短课堂时间的同时给学生的情感奠定基础。

三、结语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历史知识掌握、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都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并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上有积极推进意义,对学生形成的处事及待人的情商能力产生影响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理念,建立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

作者:刘苏莲 单位:江西省吉水中学

参考文献:

[1]肖瑛.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探索[J].长春出版社,2013.

[2]李云霞.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J].历史教学,2014.

《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探索 》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既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很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文环境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偶尔出现道德缺失和自私自利的情况,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高素质人才,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1.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文精神的首要内容就是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人文精神中,首先要肯定的是人的价值,而人最重要的当属自己的生命了。所以,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近几年,有些高中学校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高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2.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介绍优秀的 传统 文化 和传统美德的。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感及奉献精神,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培养团队精神

在社会中,任何人都不能单独存在,都与周围的人和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文精神非常注重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树立合作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个体没有发展的优势,只有与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够增强整体的竞争力。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4.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够保证一定的平衡。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应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部分地区过于注重经济利益,给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如果不采取有效 措施 ,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教会学生更好地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1.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契合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人文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人文教育,能够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个性,帮助其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的人文素质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才能够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不断积累人文科学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 总结 经验 ,向优秀教师学习。

2.运用多种教育手段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学《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激发。通过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的史实来更好地感染学生,利用多媒体查找、播放一些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受到更加深刻的影响。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4.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关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从他们讲述中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增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高一历史论文范文推荐:

1. 有关高中历史教育小论文范文

2.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小论文范文

4. 浅谈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5. 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大学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7. 高中生历史教学研究论文范文

历史论文摘要范例

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偏见。 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一共作了54年皇帝。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 二是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五是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的目光从16岁即位之初,就已经超越了长城屏障以内汉帝国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与西域。 古今之论汉武帝者,惟清人吴裕垂特具卓识。其论略曰:“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遁,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武帝生平,虽不无过举,而凡所作用,有迥出人意表者。始尚文学以收士心,继尚武功以开边城,而犹以为未足牢笼一世。于是用鸡卜于越祠,收金人于休屠,得神马于渥洼,取天马于大宛, 以及白麟赤雀,芝房宝鼎之瑞,皆假神道以设教也。至于泛舟海上,其意有五,而求仙不与焉。盖舢舻千里,往来海岛,楼船戈船,教习水战,扬帆而北,慑屐朝鲜,一也。扬帆而南,威振闽越,二也。朝鲜降,则匈奴之左臂自断,三也。闽越平,则南越之东陲自定,四也。且西域既通,南收滇国,北报乌孙,扩地数千里,而东则限于巨壑,欲跨海外而有之,不求蓬莱,将焉取之辽东使方士求仙,一犹西使博望凿空之意耳。既肆其西封,又欲肆其东封,五也。惟方士不能得其要领如博望,故屡事尊宠,而不授以将相之权,又屡假不验以诛之。人谓武帝为方士所欺,而不知方士亦为武帝所欺也!”� 汉武帝是一个变法改制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功的帝王,是一个雄才大略规模宏远的君主。他是一个宏扬学术崇尚知识的贤君,也是一个知过能改,虚怀纳谏,任人以贤的明主。 武帝元朔元年的诏书说:“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元朔六年诏书又说:“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 这表明,直到晚年,他仍在求新求变。他始终认为,只要情况变了,政策也要变,“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 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之前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和巧妙手法使政治斗争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才艺。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努尔哈赤、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汉武帝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其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 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咸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⑴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⑵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①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⑶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⑷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⑸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订讥斥客俪九筹循船末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⑹正文⑺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⑻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⑼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⑽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我觉得论文格式都是定的,高中和大学论文的区别应该在于内容质量上,而不是格式上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日本历史 文化 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日本在国民心中以及其他国家心中的地位的提,许多国家也以日本的文化作为借鉴,积极吸收有益的成分,对各国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论日本艺伎文化的历史贡献

摘要:随着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的上映,日本艺伎迅速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睛。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艺伎始终是充满了神秘而又有些暧昧的特殊职业,有些人甚至简单地认为艺伎就是怀有某种才能的妓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艺伎从事的是一种表演艺术,他们的歌舞器乐乃至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了古典的艺术理念。因此,在现代社会,艺伎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化的活化石,艺伎甚至对日本历史起过一些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日本艺伎勤王艺伎历史贡献

随着电影《艺伎回忆录》的上映,日本艺伎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目。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因为“艺伎”这种称谓中多了一个“伎”字,便因此对艺伎有很多的误解。其实,这只是源于译成中文后的偏差,艺伎在日语里叫做“艺者”(geisya),在译成中文时将“者”字去掉,加了一个“伎”,于是很多人便误以为艺伎就是能歌善舞的妓女。

艺伎确实能歌能舞,也陪酒卖笑,但与妓女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是卖艺不卖身的。即艺伎从事的是一种表演艺术,她们的歌舞器乐乃至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了古典的艺术理念。因此,在现代社会艺伎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化的活化石。不仅如此,在日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艺伎甚至对历史起过一些特殊的作用。

一从艺伎的由来说起

艺伎产生于德川幕府时期的江户时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她们的前身就是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艺人。随着幕府统治中心江户(今东京)人口的增加,大量的流浪女艺人聚集过来,成为在此定居的暗娼。当时德川幕府为了增加税收,严厉禁止暗娼,迫使民间妓女必须寻找作为掩护的职业,于是她们逐步向以表演三味线伴唱为主的职业侍宴女郎演化,人们称之为舞伎。它可以称之为艺伎的初步形成期。

舞伎出现以后,幕府官营妓院的妓女为了吸引客人,也逐步吸取了舞伎的一些表演内容,开始向舞伎转化。艺伎一词最初指为舞女伴奏者,到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奏者、舞伎统称为艺伎。由于艺伎既卖艺又卖身,导致官营妓女同时面临内部与外部艺伎的双重竞争,生存处境极其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江幕幕府对艺伎管理做了明确规定,禁止艺伎卖淫,有违者严惩。这一规定使艺伎与妓女彻底分离,也使艺伎做为一种职业正式独立,其职业规范和习俗也随之确立。

艺伎作为一种职业,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规范,即艺伎道。首先,艺伎卖艺不卖身,以此维护自己的形象;其次,必须坚守“封口”令,即必须严守客人的秘密,对于客人说的绝密隐私,只能用耳听,如过眼云烟,而不能在背后对外人 传说 ,以此给客人安全感;第三,艺伎需培养修炼日本女性美的典型气质,以符合男性观念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虽然艺伎作为一种职业正式合法化,而且是日本女性美的典范,但是在江户时代期的日本,艺伎仍处于社会的底层,属于被奴役被蹂躏的阶层。艺伎能够进入主流社会,能够在日本历史上激起层层浪花,是因为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也改变了艺伎的形象。

二日本艺伎的历史贡献

1、艺伎文化对日本政治的影响

江户末期的1853年,美国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日本国门,并强迫江户幕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化了日本国内的各种矛盾,也使各领国找到了攻击幕府的借口。尤其是长州藩和萨摩藩,实力强大,对幕府统治久怀不满,在尊王攘夷的 口号 下齐聚京都,想推翻幕府统治。这一派被称为勤王派。幕府当然对此不会置之不管,也派人加强京都的戒备,这一派称为佐幕派。二派聚集在当时的京都经常进行较量。

京都的勤王派在商议重要事项时,为了掩人耳目,常常选择在艺伎馆,因为艺伎道的一个重要规定之一就是严守客人的秘密,使客人有充分的安全感。所以选择这里即可掩人耳目也可不必担心自己商谈之事被泄露出去。而一些艺伎对勤王派抱有同情之心,经常帮助、掩护勤王派的志士。借此契机,艺伎由社会底层走到了历史前台,在社会巨变中激起了簇簇浪花,这些走到前台的艺伎被人们称为勤王艺伎。

而在勤王艺伎中最为有名的当数君尾,君尾是京都诋园“岛村屋”艺伎馆的艺伎,经常在一个叫“鱼品”的茶屋表演,在这里她结识了来自长州藩(山口县)的勤王志士――井上馨。井上馨生于1835年曾游学英国,后来在明治维新政府中任过外务、内务、大藏大臣,为明治元老之一。井上馨对君尾一见钟情,二人十分恩爱。后来佐幕府派的岛田也看上了君尾,岛田是京都佐幕派的首要人物,在京都有权有势。在一般艺伎看来,能成为这样人家的妻妾,是求之不得的。但君尾却一口回绝,原因只有一个,就因为岛田是是佐幕一派。可不久,井上馨的同党找到君尾,要求君尾答应岛田的要求,为勤王派做卧底,刺探岛田的机密。于是君尾成了一个艺伎间谍。后来勤王派根据君尾提供的情报,策划暗杀岛田,最终岛田死在了勤王志士的剑下。君尾为勤王派立了一大功。

据说君尾还曾救过被称为维新三杰的木户孝允。当时的勤王艺伎以艺伎馆作掩护,联络各地志士进行秘密的倒幕活动。勤王派的艺伎们为了掩护他们,经常挺身相助。在众多英雄救美的 故事 中,君尾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由于艺伎在倒幕运动中的特殊作用,使她们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后来有人戏称,如果没有艺伎,日本的历史恐怕就要重写了。

2、艺伎对日本社会的贡献

一名合格的艺伎,一般都要从10岁开始,在5年时间内学完日本传统的舞蹈、三味线、茶道、书法、插花、服饰装扮等,所以说艺伎在舞蹈、琴瑟及服饰化妆等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日本艺术文化的精髓,是日本古典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同时也向社会提供了一个即高贵典雅又温柔恭顺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伎文化,对日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1)对日本文学艺术的影响

艺伎文化已经成为日本 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艺伎,意味着以艺术为生。以文学为例,有很多小说就是以艺伎的生活为题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作品以文学的手段对艺伎文化的再创造,使得人们在赞叹日本传统的艺伎文化的同时,又不得不对日本现当代文学产生好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就了川端康成成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2)对日本社会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艺伎日益淡出历史舞台,可这并未消除日本艺伎固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艺伎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艺伎周到体贴的服务成为服务行业的典范。在日本的饭店、旅店、飞机场以及百货公司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类似艺伎的服务,凡是到过日本的外国人,大都都体验过宾馆、饭店、百货公司等的一流服务,对于他们的周到、细致的服务感到惊叹。例如:在榻榻米房间的日式饭馆,服务员打开拉门、上菜、退出的动作无不显示出一种恭敬与谦卑,顿时让人产生一种主人的感觉。再有不管到那都可以听到接待小姐温柔的“欢迎光临”、“谢谢光临”等等的礼貌词句,这些无不让人感到艺伎文化的潜在的影响,即对客人要体贴、周到、恭顺。

(3)对日本女性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艺伎们所显示的气质无一不体现了日本传统观念中女性美的各个特征:忠贞、典雅、娇媚、柔顺,而这些也构成了他们观念中女性美的要素。艺伎的穿着妆扮在现代日本社会已经成为女性古典美的样板。据说现代社会日本人穿和服时,带子如何打,发型及饰物等都以艺伎为标准。要体现这种气质,实践这种气质,艺伎理所当然的成为日本女性的一种楷模,而他们的 言行举止 也成了普通女性的模仿对象,甚至艺伎本身也因为艺伎道而自豪。

艺伎对日本女性的影响还体现在价值观方面。成熟的艺伎必须具备极其温柔并遇事沉着果断的气质。据说这种气质已经成为现代女性的共同楷模。例如我们在观看日剧时,经常可以从剧中人物身上感觉到一种温柔的魅力,但同时又感到一种温柔背后的忍韧和坚强。这些都是艺伎的内在性格,如今已经内化为日本女性的一种美德。如80年代风靡中国的日本电视剧《阿信》中的主人公阿信,就是一位具有这样性格的女性。

总而言之,电影《艺伎回忆录》再现了历史上那个神秘的日本艺伎世界,艺伎如同日本的富士山、樱花一样,一起成为日本的象征。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它从不同角度折射大和文化的魅力,日本文化追求唯美的主题,这一点在艺伎文化上得到了尽善尽美的表由。日本的艺伎产生是日本现实时代生活赋予的,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缩影之一,艺伎已经成为日本独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必将对日本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莉:《端康成笔下的〈雪国〉和“日本之美”》,《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2] 康有金、白丽敏:《从电影看日本艺伎文化》,《电影评介》,2006年第17期。

浅谈当代日本小说中的历史文化书写

摘要:以当代日本小说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战后初期日本小说中的战争历史元素及其语境、新时期日本小说中的历史书写、日本历史小说等进行了考察。其中不乏表现历史题材或因素的作品存在,尤其是战后更是涌现出大量控诉、 反思 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灾难的作品,但从作品数量以及思想内容来看,能够进行全面深刻进行战争反思的作品尚不多见。

关键词:当代日本小说;历史;书写

日本当代文学与历代文学相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态势。比如,作家更注重个性化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关注战争、社会、历史的题材增多,与此同时也强调表现自我。对传统也有一定的突破等。本文选取日本当代文学中的小说部分进行梳理,欲对其中的历史文化书写及其语境进行探讨。

一、战后初期日本小说中的战争历史元素及其语境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战正式结束。在日本维持了近十年的战争体制和政治秩序宣告崩溃,战时的文化统治随之解除,文学也摆脱了战时的管制而重新获得表达的自由。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和迷茫后,文学界逐渐开始了复苏。在这样一种语境中,日本文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45年12月,曾一度受到镇压的左翼作家发起成立了新日本文学会,并于1946年创刊了其机关杂志《新日本文学》,其代表作家宫本百合子、德永直等都发表了不少反映战争创伤、表现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作品。宫本的代表作《播州平野》描写了战败的惨象以及对战争的批判。小说透过主人公石田广子的女性视角,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为其发动的战争所付出的代价。其中描写了在原子弹爆炸中失去丈夫的寡妇的悲哀,以及在战争和原爆中失去三个儿子的母亲的悲痛,揭露了战争带给女性的痛苦和伤害。此外,德永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妻啊!安息吧》、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蛤蟆》、《熬煎》等作品也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日本战后的历史转折以及普通工人、农民以及女性的不屈抗争的历史画面。

战后派作家尤其是第一批战后派作家中也有不少作品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第一批战后派作家的创作基本上围绕着战争体验和转向体验两个基点进行。如野间宏的《脸上的红月亮》、《阴郁的画》、《真空地带》、梅崎春生的《樱岛》、武田泰淳的《审判》、大冈升平的《野火》、《俘虏记》等。

《脸上的红月亮》描写了主人公在经历过战争后才强烈意识到亲情的珍贵,表现了战争带给民众的伤害。《阴暗的图画》描写了主人公一面为革命者所吸引一面又不愿真正投入革命的矛盾心态。是表现转向体验的作品。画家勃鲁盖尔的《阴暗的图画》象征着年轻的知识分子的苦恼和痛苦。《真空地带》也是基于作者的曾在狱中服刑的真实经历而创作的,其背景仍然是战争。

梅崎春生的《樱岛》以二战末期为背景,描写知识分子出身的军士村上在日本已处于美军包围的绝望的环境中的复杂内心变化,在向往生的美好的同时,揭露了战争的残酷,鞭挞了丧失人性的日本反动军队。武田泰淳的小说《审判》的主人公二郎因在战争中杀害了中国人而深陷于痛苦的负罪心理中。为了赎罪他选择留在中国,因为他担心回日本后自己的罪行会被淡化。这类带有自我审判性质的作品尚不多见,也反映出作家对战争的深刻反省。

大冈升平根据自己入伍及被俘的经历,写成短篇小说《俘虏记》、中篇小说《野火》、《莱特战记》等,运用心理分析手法,描写被俘经过,反映战争后期士兵的厌战情绪、败局的不可避免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并探讨了在生死存亡关头人的命运及其存在价值等问题。此外,战后派作家中也有堀田善卫的《广场的孤独》描写了朝鲜战争前后日本知识分子的动荡和不安。其小说《历史》则以1946年的上海为背景,反映社会的动荡。在 日记 《在上海》中表达了对侵略战争的自省与对昭和天皇的批判。战后派之后的“第三新人”的创作虽然已不再聚焦于战争相关类的题材,但其作品中仍能发现战争的阴影。如安冈章太郎的《阴郁的欢乐》、《海边的光景》,吉行淳之介的《在火焰中》等。

二、新时期日本小说中的历史书写

随着时间的流逝,直接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也逐渐减少。但作品中的历史痕迹也不难寻觅。开高健的《发光的黑暗》、《夏天的黑暗》、《花谢的黑暗》则是根据1964年自己作为特派员赴越南战场采访的经历而写成。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也著有《昭和史发掘》等深入探究日本近现代史的纪实性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饲育》写的是战争期间一个黑人士兵因飞机坠毁降落山村的故事。《广岛札记》则是1963年大江健三郎去广岛搞社会调查,对原子弹造成的迫害深有感触而作。《万延元年的 足球 队》中涉及到了日本万延元年(1860年)农民起义的历史。

村上春树的作品多以都市、青春和恋爱为主题,但作品中也时有对历史的涉及和思考,其中《发条鸟年代记》中记述了发生在蒙古和伪满洲国边境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诺门坎战役的内容。《寻羊冒险记》中也有羊博士为绵羊增殖去满洲进行实地考察等基于中日历史关系事实的小说情节。《1Q84》中女主人公青豆把阅读关于20世纪30年代满洲铁路的书作为业余兴趣,男主人公天吾的养父也被设计为战后返回日本的满蒙开拓团成员。这些关于战争和历史认识的笔墨显得琐碎和零散,在近年来的当代日本文坛已不多见。

三、日本文学中的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也称“时代小说”)是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类型。尤其在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当代文学中,其创作更为繁荣。出现了中里介山、直木三十五、大佛次郎、海音寺潮五郎、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陈舜臣、吉川英治等一系列作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现代日本历史小说作家吉川英治、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等。吉川英治先后著有《宫本武藏》、《新书太阁记》、《三国英雄传》、《新・平家物语》、《私本太平记》等多部巨作。司马辽太郎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描写江户末期的历史小说。他笔下的人物如坂本龙马等,如今已成为时代剧里反复传诵的典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西乡隆盛们在他的许多作品重复登场著,并多次被搬上影视屏幕。山冈庄八花费17年时间,完成长篇巨作《德川家康》,在当时引发了前所未见的“家康热”。之后他更以历史小说为主,创作《织田信长》、《坂本龙马》、《丰臣秀吉》及《伊达政宗》等名作。

除关注日本本土历史之外,也有一些根据他国历史而创作的小说,如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苍狼》、《敦煌》、《孔子》、《杨贵妃》等大多取材于中国历史,以中国史传文学为素材进行创作,以此表现他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向往,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和见解。此外,太宰志的《奔跑吧,梅洛斯》取材自希腊神话 历史故事 ,远藤周作的长篇小说《沉默》描写了葡萄牙耶稣会派传教士在日本传播天主教受到镇压的一段历史。

以上对当代日本小说中的历史文化书写进行了粗浅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当代日本小说整体而言历史元素颇为浓厚。其中以描写日本历史人物的作品为主,也不乏或整或零地表现历史事件的作品存在。战后小说中更是异乎寻常地涌现出了大量对二战中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灾难进行控诉和反思的作品,这一点与其他时期的文学创作都有明显的差异。但从作品数量以及思想内容来看,能够进行全面深刻进行战争反思的作品尚不多见。而且,在经历过战后一个短暂的时期后,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这种关注战争或具有战争历史元素的作品急剧减少,不仅如此,关注国家历史民族命运的作品更是匮乏,这一点与中国文学有着较为鲜明的差异。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资助(编号:SK20110401)

参考文献:

[1]何乃英.日本当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龙妹,曲莉.日本文学[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 2008.

[3]王向远.源头活水:日本当代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优秀初中历史论文范文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 教育 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加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提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一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应充分运用 现代化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索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人类理想社会奋斗终生的观念,从而实现社 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 言行举止 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 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 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 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 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__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 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 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 ,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 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 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 毕业 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 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 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 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 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 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 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 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 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 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 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 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在 方法 上除了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等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播放一曲《过雪山草地》,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历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也可编制简 易幻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施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人强调“以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指导社 会实践。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动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究其终极原因,是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活内部的矛盾冲 突。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代替封建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归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创造未 来,从而实现社会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 文章 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力图把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做一个完整的呈现,从而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反思性教学自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种运动,都一路高歌,势不可挡。主要是因为它给当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反思性教学启发人们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 经验 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方式,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性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无疑是为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改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实现新课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将反思性教学理论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现结合中学历史教材,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所谓中学历史学科反思性教学实践,就是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历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 措施 、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

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

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

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

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

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 总结 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海教育科研,2002.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3]萧功秦.思想者是幸福的[J].历史教学,2001.

[4]任爽.鉴空衡平[J].历史教学,2005.

[5]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2002.

[6]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2. 初中历史教学整合思考 技术论文

3.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4. 有关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5. 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浅谈

6.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历史专业论文在历史的补充和整理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历史资料是历史专业论文的血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初二历史小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反思

一、教学设计脱离课标,目标庞杂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 方法 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确立的目标脱离课标,庞大、杂乱、抽象,这样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难达成的。例如,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有个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中山及革命党人主要革命活动。(2)了解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3)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关于孙中山的历史资料,概括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2)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 说说 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3)组织小组讨论,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一代伟人为振兴中华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辛亥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志。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的容量非常大,不是一节课45分钟能够完成的,如“教学过程与方法”中:“阅读孙中山的历史资料,了解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如果改成学生课前做准备,或者教师提供关于孙中山的典型 事迹 给学生阅读,这个环节才具备可操作性。教学设计要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本质,坚持有效性原则。这节课要让学生收获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教学设计中目标要清晰,明确,切实可行,这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二、教学设计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下,几十个孩子们集中在教师里上课,教师真正关注的是学生整体,学生的个体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需要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获得成长。一个课堂里坐着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素养、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作为历史学科,最明显的差异是,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知识储备差异。当前,很多历史教学设计看不出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似乎所有学生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只不过是基于全体学生起点或高或低进行设计罢了。进入课堂,即使在公开课上,学生可能在老师的授意下做了课前的预习,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常见的是,有几个学生听课专注,兴致盎然,表现积极。一节课的大多数问题都靠他们的踊跃参与解决了,有的同学的发言甚至堪称精彩绝伦,激起师生热烈的掌声。然而,与他们“大显身手、独当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同学在课堂上只是“观众”。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着,偶尔配合性地齐声应和一下,或自始至终无声无息。如何调动所有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呢?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何了解学情差异?面对差异,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有些老师的做法值得推广。如,组织学生课前搜集、阅读与本课有关的历史信息,或者提供相关资料供给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来上课,带着一些经过思考的问题走进课堂,缩小学情的差异,能比较好的促进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此外,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差异性原则。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可以分出层次,让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的解决,既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还要注意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教学设计重形式,轻内容

新课改以来,人们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关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这个方向本身没错。但是,目前看来有点矫枉过正,喧宾夺主了———很多教学设计过于强调新颖灵动。在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中,若是一节课设计了一个别人未用过的形式,就会获得“好评”一片,似乎那就是课的“亮点”。在这样的评课标准的“激励”之下,许多教师趋之若鹜,许多教学设计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甚至忽略了教学内容。我曾经听过一节大市级公开课,课题是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 措施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后,作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上呈现了代表四个阶层的卡通人物:农民、手工业者、士兵和地主,每个人物旁边是他们表达自身感受的文字。此环节设计的意图是肯定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中农民的感受是:“有了土地,就有了劳动积极性,日子过得好开心啊!”这里很明显犯了科学性的错误:教师不但将商鞅变法的内容凭空迁移到了这里,还忽略了秦王朝统治时期苛捐杂税繁重的史实,试想:秦王朝时期的农民若是生活得如此幸福,还会有秦末农民战争吗?秦亡的重要原因就是秦的暴政,然而授课教师为了让形式新颖,看起来完整,让课堂更有趣味,就随意篡改历史,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必须要引起重视。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要本着对学生、对学科负责的态度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坚持科学性原则。我们也许无法保障完全呈现历史的真相,但是我们至少要努力接近真相。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千万不要用内容去迎合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建立在知识正确的基础上,或者尊重历史真相的基础上。传递给学生研究历史的严谨科学态度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教学预设与生成脱节

在初中历史教研活动或教师赛课评比中,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脱节的。有的教学设计中的重点与课堂教学凸显出来的重点不一致,有的课堂教学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去开展。课后研讨时,授课教师说:课前设计得很好,但在上课时学生“不配合”,自己没有办法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全部精准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解决预设与生成脱节的问题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课标、教材,特别是学情,合理设计一节课,使这节课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如:课堂导入的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问题的设计难度是否适中?在有难度的问题呈现前,是否为学生深层思考做了铺垫?等等。其次,教学设计要有预设的弹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中就要给课堂教学机动的空间,坚持目标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第三,在课堂教学中要遵从教学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上课,课堂脱离教学设计,目标很难达成。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形同虚设,被学生拖着走。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运用自己学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机智,理性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形散神不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要依据历史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教师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打造 高效课堂 ,促进全体学生学习和终身成长。

范文二:初中历史教学历史影视资料研究

一、影视作品的内涵

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通常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存在,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从一定程度上采用复原的方式进行拍摄,能够将历史演化中一些重要的革命性事件进行具象化的展现。不过这种影视资料并不一定遵循教科书上的阐述,有时会结合各种历史资料甚至各种稗官野史等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但是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历史教师在选用历史影视资料时,需要进行认真筛选,和课文知识进行巧妙结合,从而让这些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凸显重要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影视资源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引入历史影视资料,对于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积极性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官刺激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历史,非常适合历史教学应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通常是通过板书或者口述方式来教学,知识会相对枯燥,从而影响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历史影视资料不断丰富,这些资料将声音、图像和历史知识进行了有效综合,能够在教学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2.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虽然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将初中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在理解上却存在着很大困难。因为历史知识中还有部分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往往更加困难,从而阻碍学生的学习。

3.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认知能力同样极为重要,如果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其中,就能够让这些情感的培养更加具象化。比如初一历史课程大多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史,这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四羊方尊以及古代的四大发明等视频资料,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先智慧的尊敬,激励后辈不断超越前贤。

三、引入历史影视资料教学需要规避的问题

1.影视资源利用原则

(1)严谨性

历史教材的内容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进行筛选,大多都是盖棺论定的。但是影视资料为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往往在介绍正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借鉴很多稗官野史的内容,甚至为了引发争论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果将这些资料全盘照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所以需要对这些历史影视资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和说明,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

(2)时间性

历史影视资料种类很多,而且同一个历史题材在不同时期都有相应的影视片段,对此教师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真实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历史影视资料的利用效果。

2.讲解和直观展示要充分结合

历史影视资料的直观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从头至尾关注下去,可是这种直观性不能够让学生自己观看,教师要结合历史影视资料的内容对课程进行讲解,等讲解到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时,才播放一些历史影视资料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不是将历史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室向学生从头至尾地播放。另外,教师在讲解中穿插历史影视资料之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 总结 。尤其影视资料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简介,教师也要旁征博引,引用不同时期历史专家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

3.防范历史影视资料滥用问题

历史影视资料只能够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方法,不能够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过程。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对历史影视资料进行筛选,只有到讲解内容的环节时才播放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料进行例证,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历史影视资料的教学价值。否则,一味地滥用历史影视资料,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认识,反而使之变得肤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更无从谈起。

范文三:初中历史教学资源运用浅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网络是当今社会最为迅捷高速的信息搜集手段。借助于电脑网络,教师可以下载各个方面的教学信息,无论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是相关的历史背景,网络让历史教学插上了翅膀,为历史课堂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信息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发挥网络的作用,借助于网络集聚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贞观之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贞观之治”前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对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贞观之治”带来的巨大变化。再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既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这一时代的世界形势、中国国内形势,也可以搜集影视资料中的一些片段场景,特别是“火烧圆明园”这样留在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场景,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为历史课堂教学增加丰富的信息容量。这样的信息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像影音资料,在教学中将网络作用发挥出来,可以有效辅助历史教学工作开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生活资源的作用

历史是生活的积淀,若干个生活的节点构成了历史的发展长轴。许多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或是在他们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相关的影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空洞说教,要竭力寻找生活中的着力点,将生活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例如在《““””的十年》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经历这一时代,对“”产生的背景、造成的危害缺乏直观了解,但是学生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人却是十年“”的经历者,甚至是受害者,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可以提取出许多“”十年的点滴碎片,让学生提高对这一场浩劫的直观感知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向自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了解他们所经历的“”,从“”期间的生活条件、社会形势,乃至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寻找这一场浩劫留下的印记,也能亲身收获许多有关“”的鲜活讯息。结合接下来的教材分析,师生对这一场十年浩劫的了解将会更加全面,分析更加透彻,较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生活资源的利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再比如《改革开放》这一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教学相关的资源,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着手,回顾五年前、十年前与现在的条件发生的变化,从家庭居住条件、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日常的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了解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这样的显著变化中直观感受到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家庭生活条件在快速提高,对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家庭生活这一微观角度前后对比变化,侧面验证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的生活资源有力提升了教学成效。对学生而言,生活资源具有加深理解作用,起到了促进巩固与提升教学成效的目的。

三、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情感资源的作用

对学生强化思想 教育 、情感渗透,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一项重要的职能。广大教师要善于从历史教材中发掘情感资源,与学生思想成长结合起来,与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情感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在《难忘九•一八》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极具震撼力的视频画面及数据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对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在这样的演示之后无不群情激昂,教师还可以从这一课联系到当前中日两国东海纷争、钓鱼岛纷争等时事政治内容上,进一步激发学生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而甘愿奉献自身力量的爱国激情,引导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强大是广大中华儿女矢志不渝、卓越奉献的结果,将来建设祖国、壮大民族的责任当之无愧落在青少年的身上,让爱国主义成为他们心中涤荡的主旋律,让强烈的责任感成为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再比如《钢铁长城》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寻找展示现代人民解放军战斗力显著提升的精彩场景,如新式武器装备、解放军战士生龙活虎训练等影音资料,增强学生为祖国强大、军队强大的自豪感。

四、初中历史教学要发挥活动资源的作用

历史教学既要重视课堂也要重视课外,既要强化师生互动探究,也要发挥活动促进功能。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将这一资源的功能体现出来。例如在《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后自主搜集资料,研究海峡两岸近十年来在经济 文化 交流方面的巨大成果,并对本地区台资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以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实实在在的内容,验证海峡两岸人民一衣带水的同胞之情,验证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不断深入、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有效增强了学生实际感知成效,巩固了教学成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源作为基础与支撑,广大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发掘、广辟途径,为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强劲支撑。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摘要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学科论文 范文 一:浅谈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作到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几个方面谈谈感受。

关键词:有效教学;创设情境;精心设问;生活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我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重温历史

我们都明白一个现实: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可以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 方法 很多,著名学者韦志成先生有如下论述:1.扮演角色

体会情境;2.播放音视频渲染情境;3.联系生活展现情境;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5.借助图画再现情境;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7.结合实际优化情境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加以尝试。

我在讲授“三顾茅庐”时,采用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课前找五个同学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向五个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刘备如何三次 拜访 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学生结合平时从广播、电视等平台中获取的相关知识自编台词,我帮助修改,同时进行简单的布景设计,学生边看演出边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逐渐改变其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

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联系现实(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美国著名的 教育 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出来。他特别强调:历史关于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很明显,他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许多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中的 热点 时事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经过筛选过的热点时事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摆脱教材所限定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穿梭于时空的走廊,古今结合,拓展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联系现实,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了解了新闻时事,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进而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历史学习的使命感。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学科论文范文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我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

(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 文化 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县市推出的初三结业考试卷,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初中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 渠道 。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 口号 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 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 经验 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

导语:人类的历史是一条浩瀚的长河。几千年来,人类泛着时代的轻舟,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长痕。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前 言

忧患意识作为我国文化中特有文化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同时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其对于人的日常行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初中生受到知识水平以及生活阅历的影响,其虽然能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与时俱进的接受各类新的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其对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使其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1]。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实现初中生忧患意识的有效培养,需要将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初中学生的忧患意识,促进其健康发展,满足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历史教学的客观要求。

1、初中历史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

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中忧患意识教育现状的全面分析,能够帮助教育部门与老师进一步明晰忧患意识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及忧患意识教育的核心要求与重点环节,进而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做出了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实现了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但是从忧患意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其在进行情感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虽然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必要的解读与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认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历史感与责任感[2]。同时通过对欧美以及亚非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观念,能够以一个更为良好、更为开放的心态,进行相关学习活动。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责任感教育以及国家意志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都没有将忧患意识教育进行突出,这种教学目标的偏离以及界限划定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忧患意识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的质量与水平。

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缺乏有效连接

初中历史教育的开展以历史教材以及相关知识框架为主要依据,在相关教材内容以及知识框架内,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才能够全面实现学生历史思维与价值观的科学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很难找到相关切入点,进行忧患意识教学工作。例如,在进行抗日战争相关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讲起,帮助学生理清1945年全面抗战,以及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英雄任务以及著名战役,通过相关视频以及资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但是却很难进行忧患意识的讲解,即便是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引导,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使得忧患意识教育与历史教学工作无法进行连接[3]。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才使得现阶段我国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中,忧患意识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

2、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明确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忧患教育的质量。

历史课堂实践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针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的情况,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应对策略,将其作为课堂知识传授以及考察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得其逐步形成忧患意识,进而实现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我国古代史中奴隶制以及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遗迹以及文物的说明,使得学生培养起优越感以及自豪感,同时通过对一些暴政以及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的介绍,并与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进而居安思危,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4]。

历史课外延伸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为了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有机结合,需要以课外延伸为突破口,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体展览、班报设计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将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结语忧患意识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对于推动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人才的高效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忧患意识教育开展的质量与水平,文章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入手,明确其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有序开展,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缪世娟.历史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以一堂初中历史抗战课程的教学为例[J].才智,2016(19):78-79.

[2]宋宇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否渗透忧患意识教育[J].神州旬刊,2015(12):41-43.

[3]周莉.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1X):23-24.

[4]张宝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J].学周刊,2015(28):46-17.

大学历史论文范文摘要

写一篇历史学术论文,不谨谨是要对历史这方面熟悉,还要懂得论文的结构顺序。下面是我整理的历史学术论文如何写,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历史学术论文如何写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 广告 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 方法 、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 总结 、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历史学术论文 范文 历史理论与历史教学 [关键词]通史体例,历史哲学,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 编号]0457-6241(2011)21-0003-03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几经变化。2007年,新编上海市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了通史体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新教材要在高一、高二阶段用于实现对学生基本的历史观念 教育 ,达到公民教育的目标。中学历史课程不是要培养专业历史工作者,而是要学生学习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所应该了解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知识,而且这种历史知识应该是成体系的,其理论基础也应达到历史哲学层次。通史体例有利于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高中生也是接受通史教育最合适的年龄阶段,他们有能力理解并接受作为历史哲学的通史观教育,教学也可以在这个层面去强化。 综合这两方面看,高中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例是合理的。同时,我们也借鉴了上海市编写的前两套高中历史教材和国内外同类教科书的 经验 ,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通史体例,更加强化世界通史的整体结构,更好地体现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的联系和互动,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也能够与初中教材在体例结构上有所区别。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我们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历史理论作为教材的指导思想,这是通过比较各种历史理论后做出的选择。 目前通行的世界通史编纂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理论范式: 1.综合―比较范式:认为历史的整体性是一种历史叙述的框架,即国别史的综合与比较,不存在客观的整体性世界历史运动。这种世界通史体系建立在民族主义史观的基础上。 2.联系―互动范式:认为历史的整体性是人类社会不同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随着人类交往空间的扩大,世界史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但并不改变人类社会的多元结构。这种世界通史体系建立在 文化 形态史观的基础上。 3.结构―演进范式:认为历史的整体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形态演进的结果,客观的世界史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高度、使之有能力在世界意义上形成整体性结构的产物。这种世界通史体系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近年来流行的“全球史观”包含以上后两种理论范式,因此衍生出不同历史理论指导下的“全球史”体系。 从文化形态史观的联系―互动范式出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交往史即“世界史”,因此,交往的历史起点即世界史的发生。同理,在联系和互动的意义上,“世界史”与“全球史”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从交往的空间范围和联系的紧密程度上区分,两者也许可以作为表达阶段性差异的概念:从局部的、有限的联系和互动走向全球化的联系和互动。 从唯物史观的结构―演进范式出发,世界史的发生有赖于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及其方式需要并且能够将分散的社会单元(民族、国家)通过各种联系形式“聚合”为结构性的整体运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史的本质――整体性获得了“结构”的内涵,而不是泛指的联系和交往。因此,所谓“世界史”的发生史也就是人类社会整体性结构的起源。 从分散的、联系和互动的人类社会到结构的、整体运动的人类社会,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历史动力实现的,这就是“工业生产力”。所以,工业化的起点是与世界史的发生相一致的,第一个“工业社会”也就是世界史结构的原型。原型的扩展及其与其他社会的冲突、融合构成了过程性的世界历史运动。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历史运动(工业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中,早期的、尚具有明显地域性结构特征、单向度扩展的“世界史”逐渐向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结构特征、多向度融合的世界史(“全球史”)演进。显然,这种发展的阶段性表达的不仅是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联系程度的紧密,更重要的是结构意义上人类社会整体性的提升。 我们认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通史观是对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科学阐释。我们这套教材以此为指导思想,以中外通史合编为基本体例,在内容上突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及制度演进线索,突出古代地域性文明向现代世界体系发展中纵向性因素与横向性因素的互动作用,突出中国历史进程中本土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的互动作用。当然,我们对编写体例和指导思想的选择并非仅仅是主观偏好,而是吸取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史学界共识的、最新的、发展的世界通史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最突出的理论成果之一就是突破了苏联通史体系的束缚,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作出了比较完整的、合乎其本义的阐发。在这方面我国历史学家吴于廑和罗荣渠作出了重要贡献。吴于廑先生在国内率先提出要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并按照这一观念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纳为“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历史进程”。罗荣渠先生在国内最早将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就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世界进程展开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体现在我们编写的这套教材中。 我们认为,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应基于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在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地域性很强,多元的地域文明是古代历史的特征。第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从此人类摆脱了地域性条件的束缚,开始走向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整体性发展,直至进入“全球化”时代。所以,到了工业文明阶段以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应当成为历史叙述的主线。如果不区分时间维度上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差异,只是在空间维度上强调地域文明的特殊性,就会陷入“文化形态史观”的片面性。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尽可能地将上述对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认识贯穿于中外通史合编的框架体系中。 目前使用的上海市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第一到第三分册是放在地域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展开的,古代东方,古代欧洲、美洲、非洲,都是并行发展的。由于是中国的历史教材,所以教材中中国史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中国史内容的比重大并不代表历史观念上将中国历史看作世界历史的主线。正确的理解是,中国历史是人类历史上若干主要地域文明之一。我们提醒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古代历史无论是说西欧主导还是中国主导都是不正确的。所以建议大家对第一到第三分册――也就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古代历史的讲解,应该把不同地域性文明的地理环境、历史起源、生产方式、制度特征、文化类型讲解清楚,并作适当的比较。在古代历史的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各个地域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以及各相邻地域间文明因素的传播和渗透。地域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结构演进过程及其特殊性尤应引起重视,因为在这一阶段,原始血缘社会共同体向地域社会共同体的演进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并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发展道路和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中,西欧的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孕育了后来被称作“现代性”的社会基因,为工业文明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相应的观念文化。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地域文明的比较时,重点应放在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差异上,而不仅仅是表现为多样性的文化类型。在文明发展的时间轴上,制度的差异会表现出“先进”与“落后”,而在文明分布的空间轴上,文化的多样性始终是人类社会的特征。 第四分册重点介绍西欧社会如何走向工业革命的历程,并由此展开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一分册的内容是人类历史重要的转折点,教师的讲解应该把握住这一重点。在第四分册中不仅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的概念,还有民族国家的概念、世界体系的概念。第四分册最后一个单元的题目是“世界体系的形成”,我们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世界的体系结构尚未形成,虽然有文化的交往、贸易的往来、武力的征服,但这些交流并未导致各文明区域走向整体性的发展道路。现代世界体系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并通过殖民主义的强制启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的进程。所以教师在使用第四分册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仅仅介绍西欧历史,而要把它放到走向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去理解。 第五、第六分册重点叙述在20世纪现代化世界进程中整体性与区域特殊性的关系及其进一步发展,并突出中国在此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充分地展示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世界历史运动。这一百年间,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决定性地超越了区域性发展阶段,工业文明的全球普及和现代社会发展机制的全球扩散最终把世界各个区域联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在经济力量的驱动下,在伴随着种种矛盾和冲突的历史进程中,进入了全球性现代化的新阶段。20世纪是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的时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以殖民主义为标志的世界体系初级形态的解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体系从解构走向重构的转折点,世界主导力量的转移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为世界体系的重新整合准备了条件。但是,二战后出现的东西方冷战格局推迟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国际政治层面的两极结构影响下,世界体系一度表现出二元特性。实际上,这种二元性所反映的仍然是世界体系重构中的过渡性。作为世界体系基础的世界市场的本质是由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所以,即使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最后以二元结构的整合和两极结构的崩溃结束了冷战。冷战后,世界市场的一元性和全球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也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体系的发展所提供的结构性要素与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性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深刻根源。当然,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演化为“全球性危机”,这是当今世界全人类必须面对的挑战。对此我们在教科书中也做了必要的提示。 最后要强调的是,时空关系的处理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性环节。通史比较凸显人类历史的时间性,它是在时间的前提下来考察各个空间的具体发展道路及其历史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历史的时间性非常重要。如果忽略时间的线索,就变成了各个不同地域空间和各种历史事件的随意或简单组合,这就背离了唯物史观和通史体例的宗旨。当然,在正确把握历史时间的前提下,空间因素的表达也十分重要,因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叙事就是在人类生活的各个空间地域具体展开的,无论是文本书写还是课堂教学,历史叙事的建构者及其接收对象都是具有空间身份(民族、国家、地域)的人。 【作者简介】余伟民,男,1951年生,上海人,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高中历史教科书主编。看了“历史学术论文如何写”的人还看: 1. 关于大学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2. 历史教学学术论文 3.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 4. 大学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5. 本科学术论文引言部分写法

历史论文的标准格式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 ⑸ .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连续依次注明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 ⑽ :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有本历史学研究,上面的文献都是免费查阅的,你要是想找参考文献,完全可以去看看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