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湖南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6:53:39

湖南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是吧给你发过去了注意查收

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我会写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分析论文关键词:负债经营 风险 防范 论文摘要: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含义和优点、负债经营存在的风险,然后对其风险防范进行了探讨。 一、负债经营的含义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借入资金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它也是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采用的经营方式。 二、负债经营的利益 负债经营的内涵从资本经营的角度看,负债经营并不一定对企业不利。债务是企业的资本,对于债权人来说,它是一种借出资本,可以获得利息报酬,并且也是一种资本经营;而对于债务人来说,它是一种借入资本,利用它来进行经营就是负债经营。负债经营可以获利,可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投资报酬率较高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具有如下许多优点: 1.负债经营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一方面,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要承担较大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采用权益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筹资的资金成本。另—方面,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使企业能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 2.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由于利息支付是一项与企业赢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收益将会以更大程度增加,即财务杠杆效应。同时,企业可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更多的利润。 3.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在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今天,货币贬值现象一直存在。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样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4.负债经营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如果以发行债券或向银行等金融部门借入资金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时,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负债筹资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权,又能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5.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因为按现行制度规定,负债利息要计入财务费用,并且在所得税前扣除,故可产生节税作用,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成本费用加大,利润减少,应纳所得税额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额,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负债经营的风险 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上优点,但因经营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企业在举债时预先设想的经营条件发生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又会带来以下风险: 1.负债经营能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虽然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金收益的大幅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数额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负债经营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面临较好的市场行情时,负债经营能获得对企业有利的杠杆效应。可是—旦市场行情变差或企业经营出现不善,由于利息的支付是无论企业盈亏都必须按时支付的,因此这给企业带来加大的财务风险,它使处于困境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3.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对于负债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以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用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权益资本收益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可能使企业破产。 4.负债经营增加了再筹资风险。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必须延期或举新还旧,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筹资的角度看,由于企业的负债经营,必然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当企业的负债比率超过了一定程度后,对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影响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四、负债经营风险防范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的有利杠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经营者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防范负债经营风险: 1.树立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要承认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科学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发生。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适当的筹资规模和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3.在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具体项目上,企业所采用的筹资风险决策法是:首先,在筹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其次,在筹资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成本最小的方案;最后,在筹资风险小但筹资成本大的方案或筹资风险大但筹资成本小的方案中,根据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筹资收益效用的大小,选择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相对较小、筹资收益相对较大的方案。 4.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及稳定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负债规模,保持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控制在2∶1较为适宜。如果大于上述指标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较强,反之较弱。但上述两项指标过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低会形成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举债时要做到比率协调。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速度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企业必须大力补充自有流动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5.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企业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速度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速动比率保持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6.根据利率走势,做出筹资安排。在利率水平较高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出利率变动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并在预测利率变动的同时,在筹资战略和具体筹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 总之,负债经营既是企业的一种财力策略,也是一项经营战略,全面准确地把握负债经营、科学使用所筹资金,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十分深远。管理负债经营风险,实现负债经营最优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事关企业存亡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负债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负债筹资风险,掌握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临彦.企业适度负债的合理性研究.时代经贸,2007(3) 2.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财会研究,2004(6) 3.李莉,刘春林.负债筹资方式的有效利用.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7) 资料来源:

这个 我可以写 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写 包通过 包修改↓↓↓↓↓下面可以和我联系

湖南大学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就国际会计公司的市场“进入”战略,我国“入世”后会计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定位等问题作一分析。 (一)国际会计公司新兴市场的“进入”战略分析 1997年美国三位学者对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当时为“六大”)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五大”在中国大陆、独联体国家以及中欧等新兴市场的“进入”战略①。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推动“五大”进入上述市场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跟随客户和当地的市场潜力。“五大”有95%的客户是国际大中型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来到新兴市场,会要求事务所继续为它们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提供服务。“五大”在跟随客户来到新兴市场的同时,还会积极开拓当地业务,吸引当地优质客户。据估计,“五大”的国际咨询业务收入已超过了它们在美国国内的咨询收入。② 这一调查结果还显示:“五大”在进入新兴市场时还采取了许多策略,如密切关注或积极参与当地 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制定,他们通过提供顾问、咨询或直接参与制定,来影响当地的会计执业环境;同时,通过雇员本土化,强化培训和管理运作方式“移植”等手段,巩固其在当地市场的发展。 国际“五大”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也正是如此。目前,国外事务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是涉外会计服务业务,如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和我国B股、H股上市公司提供服务。但是,他们在国内业务中的比重正在迅速上升。例如,毕马威1996年在中国的64家主要客户中,跨国公司37家,中国公司已发展到27家,其中海外上市有8家,另有多家公司在以后发行了B股或在海外上市。又如,在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中,“五大”会计公司也正从原来只做B股、H股,逐步向A股发展。1998年,6家中外合作事务所做了8家A股的发行审计(其中三家为H股公司、2家为B股公司),比1997年高出6个百分点③。此外,“五大”,还在不同程度上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有关部门人员的培训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二)“入世”后会计市场的变化分析 目前,中国会计市场的基本情况是市场潜力巨大。按[1996国发16号]文件的规定,从2000年开始,所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都要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这意味着我国会计服务存在一个巨大的市场。此外,国内事务所在市场份额中总体上仍占多数,但国外事务所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极为迅速。 “入世”后,中国会计市场还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中国汽车、电信、纺织品、农业、金融、旅游、商业等市场的开放,必将吸引大量外资在中国进行投资,其中,跨国公司在华将占相当比重。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如电信、计算机、金融、商业、汽车等,跨国公司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一市场仍将被“五大”国际会计公司占领。而与此同时,我国事务所在上述行业或领域的业务总量有可能随整体趋弱而出现萎缩。但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结果,国外中小投资也会有所增加。据外经贸部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对华投资,制造业居第一,占合同金额的%;其次是房地产及经营、电子及通信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等,分别占%、%和%。其中,中小投资项目的进入,可能会给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定的机会。 “入世”以后,我国的海外投资活动将会有所增加。从长远看,这将会促进中国会计服务行业向国际化发展,但近期难以奏效。这是因为,目前我国海外投资活动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加上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还缺乏在海外设点、开拓业务的实力,一些企业为尽快进入海外市场,避免投资环境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往往聘请当地的中介服务机构来提供有关的服务,如科龙公司进入香港资本市场聘请了安达信公司即是一例。 “入世”后会计市场的变化还将表现在另一方面,即业务创新。有一种新业务,就意味着可能存在一个新市场。近年来,会计服务业务领域正在不断拓宽。从“五大”公司业务来看,传统业务在总业务中的比重已大大缩小,代之而起的是范围广泛的管理咨询业务。例如,近两、三年来,安达信5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管理咨询。从国际会计公司的业务来看,新领域主要包括签证、会计服务、税收、管理咨询以及诸如法律、保险精算、ISO9000、网络信托签证等。 “入世”之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新的业务开拓方面,可能主要来自税收业务和管理咨询。“入世”后,涉外税务服务可能增长很快。这是因为:一些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以及试图利用国际税收协定、税收优惠和避税地进行税负管理的中外企业,均有可能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的这方面的税务服务;从管理咨询业务来看,“入世”后各行业生存压力加大,竞争加剧,对管理咨询业务的需求将可能增多。这些因素对我国会计服务业发展新的业务是很有利的。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定位分析 市场定位就是在市场中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客户群。会计市场在某些方面与普通商品市场一样,也存在一个市场细分问题。市场细分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必然。在会计服务市场上,有众多不同的消费群体,如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各类中小包业以及私营和个体企业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以何种客户群为对象,关键取决于事务所本身,取决于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等。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是:规模较小,执业质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与国际“五大”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在规模上,国际“五大”均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有上百家成员所和数百家办事机构,从业人员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而在我国,年收入达几千万人民币,拥有上百名注册会计师的事务所则为数寥寥;在服务质量、执业规程、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等方面,“五大”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而我国则尚在摸索、实践中;从人才方面看,“五大”能够从世界各地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盟,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员老化、人才流失的现象。“入世”以后,在竞争力悬殊的情况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很有可能首先会失去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中的一批优质客户。在这一客户群中,我国事务所的竞争力并不占优势。 但是,即使在国际“五大”的母国美国,也有许多中小型事务所,它们名不见经传,以向中小型公司和个人提供会计服务为主。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以我国香港特区来说,共有会计师事务所900多家,其中规模居前的罗兵成会计师事务所雇员超过2000人,而最小的事务所仅10多人。在欧美,10人以下的个人独资或2-3人合伙的微型事务所也很多。这一点对我国事务所的启示是:中小事务所通过向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同样可以生存发展。 除了规模外,消费者所需的服务类型也是导致市场细分的一个主要原因。从目前国际“五大”提供的服务来看,除传统审计和会计业务外,还包括提供各类咨询,如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证券定价、资产评估、工程核算、企业重整、计算机网络与MIS,甚至法律事务等。然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咨询业务方面却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国际上,也有许多中小型的事务所向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其原因是,它们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些大型事务所无法提供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服务。因此,对于一些中小事务所来说,走专门化道路也许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我国目前企业管理水平从总体上看还是较低的,这对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也意味着机会。如果企业管理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事务所却处在起步阶段,那么企业管理咨询业务这块市场就不可能顺利发展。因此,“与客户一道成长”,应是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当前发展中的一种策略。 当然,市场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服务提供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通过改变需求,可以改变服务;通过改变服务,也可以改变需求。一方面,事务所依赖自身的努力,业务范围不断拓宽,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可以维持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具有高速成长性的那些中小企业,也在对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提出挑战。这样,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反之,如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淘汰的地位,事务所又不思进取,两者间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认识到这一点,对我国事务所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018下半年湖南大学自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标题: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目的:了解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相关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比较分析适应我国企业合并的相应方法。 内容:1、企业合并的涵义及不同合并形成;2、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适应情况;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4、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参考资料:《财经研究》2001、1,“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邓小平;《财会月刊》2000、12:“购买法与权益联合法的比较分析”,宁宇新;《时代财会》2003、5:“对我国企业保并会计方法选择的现实思考”,万宇洵、李典和;《高级财务会计学》万宇洵主编,西南财大出版,“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会计研究》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课题组:“论控制与合并财务报告问题。 2 标题: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研究目的:辨别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规定;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国际国比较;3、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4、关联方关系的披露分析;5、关联主交易的规范措施;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资料:《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闫德玉等,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财会月刊》2002、11“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孟宇;《财会月刊》2003、1,“寻探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价格的监管体系”,车嘉丽,《黑龙江财会》“加强关联方交易披露和监管的对策”,雷鸣等;《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于关联方说明”等。 3 标题:或有事项的分析研究目的:了解或有事项的意义和种类,掌握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内容:1、或有事项的涵义与种类;2、或有事项的确认;3、或有事项的计量;4、或有事项的帐务处理及披露;5、或有事项准则的不足与建议。 参考资料:《会计研究》,1996、3,“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林斌;《会计研究》”关于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有关问题“,宣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2003年版,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制度)选解》万宇洵编著,2003年,湖南大学出版社;《上海会计》”试谈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王锡岚等。 4 标题: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目的:掌握已有的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熟练运用其要求处理实际问题。 内容:1、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和内容;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3、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4、会计估计变更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5、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6、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建议。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制定,相应学习辅导资料及继续教育的教材,《企业会计准则(制度)选解》万宇洵编著,湖南大学出版社;各种会计杂志上相关论文。选题比较重要的 否则写一半写不下去就糟糕了

[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3—338[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76,367—374[3]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50,459—474[4]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434[5]Gary .《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中译本

湖南电大专业毕业论文

评价较低的回答。 点击可以将其展开。 一、基本情况 我省电大本届工商管理专业提交毕业论文及参加答辩的共449人,主要分布在商学院直属分校、长沙、湘潭、衡阳、怀化、岳阳、常德、株洲等电大分校。本届学生毕业论文总体情况比较正常,从论文最终成绩来看,良好以上的论文40多篇,占总人数的10%。不合格的20多篇,占总人数的6%。 绝大多数电大分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组织工作都很重视,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尤以直属分校、长沙、湘潭分校做得更加突出。从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来看,这几所分校毕业论文的水平也相对高一些,优良成绩的毕业论文主要集中在这几所分校。 二、本届论文改革的尝试及主要措施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水平,特别是避免在论文写作中的抄袭现象,省电大商学院加强了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指导与管理。 1、根据中央电大对集中实践环节的要求,制定了《湖南电大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在该细则中,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要求、指导教师的聘任及职责、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的工作都作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分校严格按此组织实施。 2、为了便于学生选题突出本专业的特点,省校商学院根据中央电大关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在湖南电大教学平台上发布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为学生的毕业选题提供了方便。(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参考选题,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及社会实践的内容来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但要强调:第一,选题应突出专业特点。第二,选题应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从本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选题都在此范围之内。 2、对毕业论文的审查程序进行了改革,严把了复审关。往届毕业论文的评审程序是:分校初审、答辩、省校终审。本届改为分校初审、省校复审、答辩。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校对毕业论文初审的基础上,将先答辩后复审改为先复审后答辩。我们认为这种改革有利于更好地搞好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更加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论文成绩。在先答辩后终审的程序中,由于答辩教师接触论文的时间很短,对论文的了解不是很深入,难以避免在论文答辩中有时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改为先复审后答辩后,我们就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在答辩前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复审中,对开题报告、教师的指导记录情况、论文的质量进行了认真审查,特别是注意了论文的真实性问题。很多分校的老师反映省校对本届毕业论文的复审做得很认真,确实如此。例如,在复审中要确定一篇文章为不及格,我们都根据《实施细则》有关论文成绩评定的规定,给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很充分的理由。如果认定一篇文章为抄袭,我们都写明了该文抄自哪本杂志或网站,原作者是谁。 根据省校要求,各分校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组织工作进行了改进,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加强了指导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工作。综合起来,其主要措施有: 1、与指导教师签定《指导教师责任承诺书》,对指导教师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从我们复审的情况来看,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责任承诺书》上,都有指导老师的签名。从学生论文的情况来看,我们也认为大部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也确实得到了加强,大部分指导教师的评语写得很客观。 2、加强了对论文指导和写作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主要表现在:(1)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详细记录。(2)对指导过程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通过电子邮箱进行交流外,特别强调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些分校对学生与指导教师的面对面交流的次数也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老师进行指导时,不仅要带上自己的论文,而且还要带上收集的参考文献,老师要随时提问,考察学生的研究状况。 3、加强了对毕业论文的初审。虽然有个别分校对论文的初审不是很负责,但大部分分校对论文的进行了比较认真的初审。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论文的真实性。有些分校在初审中发现了一些抄袭的文章。第二,有些分校的初审意见也写得比较客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红罗非鱼池塘养殖及越冬管理的论文总结怎么写?

电大毕业论文的写法步骤如下:

(一)电大论文选题。

1.选题应该在本专业范围内。电大毕业生选题必须与所学专业一致,要在本专业领域内开展,不允许从专业范围外选题。

2.选题要注重实效性,最好同自己从事的工作实践相结合,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选题还要有新意、有特点、有个性。去探究别人很少研究的领域,这样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在后续答辩时也容易通过。选题一定要避免与前人雷同,更不准抄袭他人。当然,学习借鉴和引用几篇优秀作者的文章,从中吸取他们的精髓和养分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也未尝不可。

(二)收集材料。

1.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也称“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主旨”中心和基本意图。确定真实的主题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只有结合自己的写作目的、表现思想、专业特长,在确定好主题的前提下,才能为以后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导向。确定主题要符合正确、鲜明、集中、深化的基本要求。

2.要围绕主题来选材。主题是选材的依据,选材要力求充分表现主题,所有的选材都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离开材料表现的主题必定是空洞缺乏说服力的,与主题无关联的材料,必须坚决舍弃。

3.选题要力求典型新颖。电大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要选用新颖,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并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去探索以前没人写过或很少写过的领域,避免老套与一般化,使读者研读后感到耳目一新,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

(三)编写写作提纲。

提纲一般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对电大毕业生而言,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多为简要提纲,只概括提示论文的要点、结构、层次,不必详细展开论述,但要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有写作全局观念,从论文整体出发去了解段落部分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其次,要从论文主题论点出发,去取舍材料。

另外,要考虑好论文各部分之间的基本架构和逻辑关系,努力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得体,使毕业论文的文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起草初稿。

电大毕业生在做好以上所有准备铺垫工作之后,就该正式着手起草毕业论文了。电大毕业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紧紧围绕写作提纲的内容,把所有准备的材料进行重新组织和整理,用有价值的材料润色原来设计好的文章骨架,逐步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雏形。

其次,努力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立意观点是材料的统帅和灵魂,材料的使用必须围绕观点开展服务。而且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准确生动,切记华而不实,空洞枯燥。另外,还要注重写作过程的不断修改与完善。修改包括自我修改和指导老师指导下的修改。

反复修改毕业论文是提高电大毕业生写作质量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生自我修改是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有力措施,也是毕业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一般情况下,教学部门对毕业生的修改也有具体要求,指导教师要特别注重毕业生写作过程的管理,比如,毕业生毕业论文要有一稿、二稿、三稿(定稿)。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及撰写要求如下:1、撰写毕业论文要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作为论题,论文选题必须是本专业方面的研究题目,必须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不能是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工作总结;2、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详实有力、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格式规范,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3、本科论文字数原则上6000字以上,如要学位需8000字以上。

电大专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目 录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背景和意义 1(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 1(二)新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 1(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意义 2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2(一)第一个层次,它是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 2(二)第二个层次,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 21、一般业务准则 2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 33、报告准则 3(三)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3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 3(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 3(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 4(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 4(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 4四、针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思索 5(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5(二)新准则有些定义虽然明确,需要会计人员好好理解和学习 5(三)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化了会计的功能 5(四)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 从容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 5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绪论: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背景和意义(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上市公司。这是中国会计界的里程碑,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度,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二)新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1、全国人大于1999年修订了《会计法》,国务院于2000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都作了新的规定,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由于没有同步修订,依然有效,造成了在执行过程中事实上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之间的不一致,相互抵触。为了与会计领域的最高法律、条例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需要对现行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 2、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兼并重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等,它需要新的会计准则来规范新出现的经济事项。 3、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频繁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也暴露出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的滞后性以及主观性导致整个会计、审计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4、中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设置种种壁垒阻挠中国市场化地位,并且诉诸各种反倾销诉讼使中国遭受了大量经济损失。如2004年欧盟在评估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时,就设置了独立于双边协定和WTO规则之外的条款:即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记录,该会计记录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审计。最后,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重新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有这些是促动我国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最直接的动力。(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意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宗旨,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二是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始终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四是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会计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作为信息不充分一方的利益。同时促使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总之,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将对规范我国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一)第一个层次,它是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总提要求等。它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二)第二个层次,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它对我国目前各个行业的企业存在的各类经济业务,明确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具体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主要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1、一般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等准则项目。一般业务准则的编号大部分排在新准则体系的前列。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生物资产、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项目。3、报告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准则,包括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等准则项目。此外,为了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提供规范和指导,新准则体系中还包括了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相当于新旧会计标准的衔接办法。(三)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作为整个准则体系共同的应用指南,规范新准则体系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财务处理、报表体系的构成、报表项目的内容、报表格式等。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颁布,即将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实际,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准则较旧准则在修订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具体规定了13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同时对原准则规定的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新基本准则不再把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把原来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了记账基础。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没有按照原《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那样,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4]。自财政部1994年发布《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应付税款法,而本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革命性变化。由于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四、针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思索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使得资产的价值更吻合其实际的市场价值,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第三方很难判断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否真正“公允”。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也使得企业计价灵活,选择空间增大,从而必须防止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二)新准则有些定义虽然明确,需要会计人员好好理解和学习如新无形资产准则把“研究”、“开发”定义得尽可能确切、完整,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界定。但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要正确地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故在实践中对同一种情况,不同的会计人员会产生不同的职业判断。 (三)新会计准则更加强化了会计的功能我们知道, 会计的基本功能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会计的功能决不仅限于此。它要和国家其他政策相配合, 体现对特定产业的政策扶持。以新的《无形资产》准则为例, 它就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配套, 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政策扶持。《规范纲要》中提到, 国家将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而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无疑会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 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 从而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 (四)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 从容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首先, 企业的财务主管有必要阅读一下已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这样, 可以先行了解新准则将会带来哪些变化,企业现有的会计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否可以满足这些新要求。其次, 由于新准则数量倍增, 而且所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越来越复杂, 顺利实行的关键是拥有足够且胜任的财务人员。财务主管须了解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具有什么样的专业资格, 还需要哪些培训以迅速提升能力和补充知识,企业可能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第三,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业务表现最主要的一份“成绩单”。新准则实行之后将对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产生什么影响, CFO乃至财务董事都有必要了如指掌。第四, 由于企业财务核算都已在不同程度使用了电脑系统, 新的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可能带来的软件和硬件的升级要求也不得不纳入考虑范围。 结论:由此我们看到,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内容更多,核算更复杂,信息披露更严格,这样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带动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较大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也能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资料,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这个格式是正确的,内容也比较完整的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分析论文关键词:负债经营 风险 防范 论文摘要: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含义和优点、负债经营存在的风险,然后对其风险防范进行了探讨。 一、负债经营的含义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借入资金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它也是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采用的经营方式。 二、负债经营的利益 负债经营的内涵从资本经营的角度看,负债经营并不一定对企业不利。债务是企业的资本,对于债权人来说,它是一种借出资本,可以获得利息报酬,并且也是一种资本经营;而对于债务人来说,它是一种借入资本,利用它来进行经营就是负债经营。负债经营可以获利,可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它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投资报酬率较高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具有如下许多优点: 1.负债经营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一方面,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债权性投资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业采用借入资金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要承担较大风险,但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采用权益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财务风险小,但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企业来说,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筹资的资金成本。另—方面,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使企业能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 2.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由于利息支付是一项与企业赢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收益将会以更大程度增加,即财务杠杆效应。同时,企业可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更多的利润。 3.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在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今天,货币贬值现象一直存在。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样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4.负债经营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如果以发行债券或向银行等金融部门借入资金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时,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负债筹资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权,又能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5.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因为按现行制度规定,负债利息要计入财务费用,并且在所得税前扣除,故可产生节税作用,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成本费用加大,利润减少,应纳所得税额随之减少,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额,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负债经营的风险 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上优点,但因经营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企业在举债时预先设想的经营条件发生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又会带来以下风险: 1.负债经营能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虽然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金收益的大幅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数额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2.负债经营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面临较好的市场行情时,负债经营能获得对企业有利的杠杆效应。可是—旦市场行情变差或企业经营出现不善,由于利息的支付是无论企业盈亏都必须按时支付的,因此这给企业带来加大的财务风险,它使处于困境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3.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对于负债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以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用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权益资本收益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可能使企业破产。 4.负债经营增加了再筹资风险。债务到期而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必须延期或举新还旧,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筹资的角度看,由于企业的负债经营,必然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当企业的负债比率超过了一定程度后,对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降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增加,筹资难度加大,影响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四、负债经营风险防范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的有利杠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经营者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防范负债经营风险: 1.树立风险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要承认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科学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发生。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适当的筹资规模和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3.在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具体项目上,企业所采用的筹资风险决策法是:首先,在筹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风险最小的方案;其次,在筹资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筹资成本最小的方案;最后,在筹资风险小但筹资成本大的方案或筹资风险大但筹资成本小的方案中,根据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和筹资收益效用的大小,选择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相对较小、筹资收益相对较大的方案。 4.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及稳定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负债规模,保持权益资金和负债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一般控制在1∶1比较适宜,流动比率控制在2∶1较为适宜。如果大于上述指标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较强,反之较弱。但上述两项指标过高则会造成资金浪费,过低会形成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举债时要做到比率协调。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一项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速度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速度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企业必须大力补充自有流动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5.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根据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企业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速度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减少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速动比率保持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并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6.根据利率走势,做出筹资安排。在利率水平较高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集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出利率变动的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并在预测利率变动的同时,在筹资战略和具体筹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 总之,负债经营既是企业的一种财力策略,也是一项经营战略,全面准确地把握负债经营、科学使用所筹资金,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十分深远。管理负债经营风险,实现负债经营最优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事关企业存亡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负债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负债筹资风险,掌握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临彦.企业适度负债的合理性研究.时代经贸,2007(3) 2.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财会研究,2004(6) 3.李莉,刘春林.负债筹资方式的有效利用.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7) 资料来源:

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目 录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背景和意义 1(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 1(二)新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 1(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意义 2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2(一)第一个层次,它是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 2(二)第二个层次,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 21、一般业务准则 2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 33、报告准则 3(三)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3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 3(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 3(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 4(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 4(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 4四、针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思索 5(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5(二)新准则有些定义虽然明确,需要会计人员好好理解和学习 5(三)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化了会计的功能 5(四)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 从容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 5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绪论: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背景和意义(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时间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上市公司。这是中国会计界的里程碑,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度,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二)新准则出台的历史背景1、全国人大于1999年修订了《会计法》,国务院于2000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要素的定义都作了新的规定,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由于没有同步修订,依然有效,造成了在执行过程中事实上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之间的不一致,相互抵触。为了与会计领域的最高法律、条例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需要对现行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 2、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兼并重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等,它需要新的会计准则来规范新出现的经济事项。 3、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频繁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对股票市场的冲击,也暴露出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的滞后性以及主观性导致整个会计、审计行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4、中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设置种种壁垒阻挠中国市场化地位,并且诉诸各种反倾销诉讼使中国遭受了大量经济损失。如2004年欧盟在评估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时,就设置了独立于双边协定和WTO规则之外的条款:即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记录,该会计记录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审计。最后,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重新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有这些是促动我国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最直接的动力。(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意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为宗旨,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了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二是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始终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四是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会计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作为信息不充分一方的利益。同时促使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总之,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将对规范我国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一)第一个层次,它是起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总提要求等。它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二)第二个层次,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它对我国目前各个行业的企业存在的各类经济业务,明确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具体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主要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1、一般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等准则项目。一般业务准则的编号大部分排在新准则体系的前列。2、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它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包括生物资产、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项目。3、报告准则它主要规范各类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准则,包括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等准则项目。此外,为了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提供规范和指导,新准则体系中还包括了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相当于新旧会计标准的衔接办法。(三)第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作为整个准则体系共同的应用指南,规范新准则体系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财务处理、报表体系的构成、报表项目的内容、报表格式等。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颁布,即将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实际,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准则较旧准则在修订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具体规定了13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同时对原准则规定的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新基本准则不再把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把原来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了记账基础。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没有按照原《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那样,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4]。自财政部1994年发布《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并存。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应付税款法,而本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革命性变化。由于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四、针对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思索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使得资产的价值更吻合其实际的市场价值,更好地反映经济事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第三方很难判断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否真正“公允”。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也使得企业计价灵活,选择空间增大,从而必须防止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二)新准则有些定义虽然明确,需要会计人员好好理解和学习如新无形资产准则把“研究”、“开发”定义得尽可能确切、完整,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界定。但对于本身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要正确地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故在实践中对同一种情况,不同的会计人员会产生不同的职业判断。 (三)新会计准则更加强化了会计的功能我们知道, 会计的基本功能是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会计的功能决不仅限于此。它要和国家其他政策相配合, 体现对特定产业的政策扶持。以新的《无形资产》准则为例, 它就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配套, 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政策扶持。《规范纲要》中提到, 国家将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而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无疑会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 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 从而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 (四)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 从容面对新准则带来的挑战首先, 企业的财务主管有必要阅读一下已经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这样, 可以先行了解新准则将会带来哪些变化,企业现有的会计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是否可以满足这些新要求。其次, 由于新准则数量倍增, 而且所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越来越复杂, 顺利实行的关键是拥有足够且胜任的财务人员。财务主管须了解企业现有的财务人员具有什么样的专业资格, 还需要哪些培训以迅速提升能力和补充知识,企业可能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第三,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业务表现最主要的一份“成绩单”。新准则实行之后将对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产生什么影响, CFO乃至财务董事都有必要了如指掌。第四, 由于企业财务核算都已在不同程度使用了电脑系统, 新的会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可能带来的软件和硬件的升级要求也不得不纳入考虑范围。 结论:由此我们看到,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内容更多,核算更复杂,信息披露更严格,这样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将带动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较大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也能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资料,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这个格式是正确的,内容也比较完整的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 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偏差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统计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90%以上,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普及率有60%~80%,中小型企业的普及率不及30%,并且分布极不平衡。在一些人看来,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所以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政策与法规滞后 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使用的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采用ERP的企业就更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很多单位由于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致使财务数字仍然是不会说话的“死”数,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艰难。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距离企业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较差 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数据可靠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我国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的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此外、这些软件的容错能力也往往很差,它们对用户的操作有许许多多的限制,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心理压力很大,往往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由于自己无意的误操作而发生问题。即便一些优秀的软件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但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Abstract: Rohlin's Lemma which was originally (cf [18]) proved for bi-measurable aperiodic automorphisms T of a Polish space X is a basic tool in ergodic theory. It states that for an automorphism of the above type which is invariant with respect to a Borel probability measure /& any r~ c N+ and any e > O, one can find a measurable set R ( a so called (r;,e) Rohlin set) such that, for ] 0, 1, ..., r; 1, the sets T JR are pairwise disjoint and exhaust X with exception of A TER。 。TERremainder set whose mass is smaller than e. In particular, Rohlin's Lemma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canonical construction of generators. Since the classical proof (cf [11]) quoted in the standard textbooks on ergodic theory (e. g., [7], [9], [17]) uses a Kakutani tower type construction and thus needs forward measurability, we feel obliged to provide an elementary proof which doesn't rely on this assumption. Moreover, the setting is generalised from Polish space to separable space. Here we improve 2 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还不完善、且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发展,针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在认识上要明确“会计电算化”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要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同时还要注意到,会计电算化应面向管理。现代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的单纯记录和反映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有机结合起来。管理会计给会计电算化提供了一个先进的理论依据和模型。在信息时代,只有推进计算机在会计中的深层次应用管理会计全面电算化,才能满足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要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程度。所以,目前财务软件需要实现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