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运动人体科学毕业论文课题

发布时间:2024-07-07 16:11:32

运动人体科学毕业论文课题

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学。

据学术堂了解,体育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下面例了一些体育专业硕士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 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2、 论体育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3、 论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与选择4、 论体育教学艺术5、 论体育游戏的游戏性6、 论体育伤害侵权中的自甘冒险7、 论体育科学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8、 论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9、 论体育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10、 论体育报道中的民族主义情结11、 论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12、 延边地区朝鲜族体育价值观的调查报告13、 论体育营销与品牌国际化14、 论体育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15、 聚焦生命—论体育与青少年挫折教育

这个藐视要你自己写吧 别人的有什么用啊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题目

门类:体育学类 学科:教育学专业名称:运动人体科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生物学、临床医学、体育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高校网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运动免疫学与营养学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与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 负荷运动与运动营养 运动不当危害健康 运动恢复与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 运动和营养补充对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运动营养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运动人体科学毕业论文格式

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学。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这个藐视要你自己写吧 别人的有什么用啊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与运动人体科学相关毕业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览表学科名称 重点学科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运动人体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7 体育人文社会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7 民族传统体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7北京体育大学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一览表学科名称 重点学科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体育人文社会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2 运动生理学 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 1988、1993 排球 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 1988、1993 体育统计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 艺术体操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 田径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游泳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运动训练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运动生物力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运动医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运动解剖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体操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乒乓球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足球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93 武术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93研究生院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有博士学位的授权单位,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目前,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招收共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94人,在招收的194人中,其中博士:58人;硕士:136人。研究生在学期间主要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分为必修、必选和专选,开设课程主要有:外国语(英、俄、日)、体育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保健、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等。研究方向(按学科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比较体育方向;硕士:体育教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运动人体科学:博士: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硕士: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向;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方向;一般运动训练学方向;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方向。硕士: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一般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方向;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实践方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武术职业化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硕士: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竞技心理状态的监控;体育活动的心理机制 表演专业:基本理论与体育表演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学、体育学的基本理论。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表演剧目、音乐基础理论、艺术概论、文学修养、编导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体育表演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学、体育学的基本技能。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表演剧目、音乐制作、编导理论与实践、专项训练、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体育等课程的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体育管理学导论、职业体育管理、健身娱乐管理、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精管理,懂体育”。基本技能社会调查与公文写作能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的技能、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基本技能。主要技能包括:通知、请示、决定、公告、通报、报告、批复、函等各种规范性公文,会议纪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非规范公文,新闻稿件以及政务信息等的写作能力;运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管理软件的能力;管理统计与定量分析能力。应用心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相关实验、测量、咨询技能。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实验操作技能: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实验,认知实验。心理测量与评定技能:智力测评,人格测评,情绪测评,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技能:组间差异检验,简单相关分析,一元回归。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会谈技术,主要治疗方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应用心理学信息查询技术:主要心理学期刊,主要心理学网站,心理学专业词汇。英语专业:基本理论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同时熟悉体育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英语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教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国际体育组织、世界体育史、体育学概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外事礼仪的基本常识。基本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尤其是在体育领域中的灵活准确的应用能力。(1)英语听力能力指学生能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提问,听懂电视时事报道和电视短剧中的对话,能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的能力。(2)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指学生能够能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能比较流畅和准确地向外宾介绍国内的名胜古迹、我国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方针;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见解。(3)英语阅读能力指学生能够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书评,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英语写作能力指学生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5)英语翻译能力包括英语口译和笔译的能力。口译能力包括能进行口头概述,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中等难度的英汉互译,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笔译的基本能力指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6)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等。教育学院是培养中国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人才的摇篮。下设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人员、社会教育指导人员、体育科研、管理以及其他体育专业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毕业生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竞赛工作;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社会体育专业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生普遍具有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技术指导以及科研等方面能力,能在基层社区、体育辅导站、各级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相关单位从事运动健身指导、运动健身保健咨询以及社会体育事业的经营管理或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学院2005届毕业生333人,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271人,社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62人。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健身、体操、艺术体操等专项。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级业余体校、各类高等院校、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运动训练专业的基本要求主要为以下两点:思想政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运动训练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运动技术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教育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体育工作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竞技体育学院2005届毕业生共241人,其中男162人,女79人。优秀运动员38人。毕业班中有国际健将6人,健将32人,国家一级运动员75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28人。管理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和高尔夫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目前2005届应届毕业生共计59人,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6人;高尔夫球管理专业23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本专业共分体育管理和高尔夫球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体育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及本专业方向教学与理论研究人才的专业。体育管理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消费者行为、体育管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经纪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国语等。高尔夫球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方法、现代企业管理(旅游、酒店管理)、体育市场营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草坪养护管理、球童管理、高尔夫球发展史、高尔夫球规则、球场设计建造与监理、外国语等。就业方向是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社团、体育新闻单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社会体育管理机构、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等。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是培养具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科学研究能力专门人才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与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的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技术诊断和体育保健与康复的方法,并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时要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政策和法规;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信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主干学科为生物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临床医学、传统医学、教育学、运动技术与训练等;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有: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俱乐部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主要专业实验有:运动员机能评定、动作技术分析与诊断、医务监督与康复的手段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5届毕业生共有57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0人。基于我国体育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本专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为教学单位、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器材公司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指导运动训练、保健康复和全民健身、器械推广等工作。武术学院培养系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通过四年本科的培养,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体系;在精通某一专项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全面通晓本专业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即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及创新能力;熟悉国家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不断追踪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武术学院2005届毕业生有100人,其中武术套路专项44人,散打专项37人,跆拳道专项19人,经过四年大学的系统培养,武术学院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技术技能水平、文化素养及人际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北体大武术学院聘用新世纪的新型武术人才。 体育传媒系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新闻出版及宣传部门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体育节目的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体育新闻学、大众传媒学、体育学

体育教育: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专长,能在中等及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培养要求:1、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德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3、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三、主干学科与专业方向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专业方向:体育教育四、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健美操、武术、体育教学论。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五、就业毕业后,可到各类学校从事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根据社会需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群众体育的指导工作、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运动人体科学 生物学、临床医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员机能诊断与评价、医务监督与康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适合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能从事高等体育院系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具体要求是:坚持结合思想,实事求是,具有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精神。愿意为振兴祖国体育事业而献身。有坚实的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基础,了解现代运动人体科学的进展及动向,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实验技术、测定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具有组织和进行科研工作或实验室及运动现场进行实验测试的研究能力。能研究和解决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有一定创新。较为熟练地掌握一种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较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有关操作和运用。 本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听一听同学眼中最好的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与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实践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相近专业: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运动解剖学毕业论文课题

无痛运动一生,需要懂得一些基础知识

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培养目标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遵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师范性培养为核心,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

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强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体育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能力的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工作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的人文基础知识,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掌握体育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科研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体育科学以及体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8、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三、主干学科

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主要课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武术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入学教育与军训

(二)专业社会实践

(三)专业实习

(四)毕业论文

六、主要专业实验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康复学、运动生物化学、青少年体质监测(体育测量与评价)等。

七、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学习期限为4-6年。

八、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按规定要求修满170学分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设置

十、课程要求

课程代码02101,教育学(Pedagogy),72学时,4学分

本门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为师资培养提供服务。课程设置的宗旨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现代的、开拓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初步掌握教育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常规,并形成初步的教学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恰当地采用案例教学,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讨论、作业和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课程代码02102,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48学时,3学分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德育心理、学习心理、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教学设计、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交往与课堂互动、教师心理等几个部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为其学好学习心理学和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代码02103,运动解剖学(Sports Anatomy),72学时,4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的基本构成,要求学生掌握人体9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重点掌握运动系统、脉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为运动人体科学中其他学科及运动训练等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各种器官和系统形态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掌握人体形态结构与体育运动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重点掌握人体运动器官(骨、关节、肌肉)的结构特征、运动规律及其与主要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指导和解决生活和运动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课程代码02104 运动生理学(Exercise Physiology),72学时,4学分。

通过运动生理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理和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人体在运动训练和健身过程中的机能变化的生理学规律,人体对运动训练和健身的适应机理和规律,青少年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特点,常用生理学指标的测试方法。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运动生理学测试和评定方法。

课程代码02105 运动生物力学( Sports Biomechanics ),54学时,3学分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解剖学及力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体育中动作技术的分析方法及应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人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人体转动、人体在空气和水中运动的理论分析方法;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人体环节动作的基本规律;动作技术分析方法等。由于人体运动的复杂性和运动描述的抽象性,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在学习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代码02106 体育科研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 in Sports),36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思路,了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小样本研究和大样本研究、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等主要研究类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体育科研的性质、任务、主要形式和基本程序,掌握查询和引用文献资料的方法,掌握体育科研选题的思路、方案的实施、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内容,熟悉不同运动专项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以适应独立主持完成体育科研工作的需要。

课程代码02201 学校体育学(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54学时,3学分

主要内容:介绍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问题,具体分析学校体育的功能、目标、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的过程、体育课的设计、实践及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等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识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的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进行体育教育实践的工作的技能与方法。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40xxx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胜任中小学体育工作,并能向多方向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身心合一、德技相长、文理兼备、服务社会”的志向、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2.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掌握一种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了解学校体育发展的改革与动态、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教学科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四、修业年限、学分及所授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3学分方能毕业。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西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

六、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表

七、体育教育专业辅修教学计划表

八、教师教育选修课程表

九、主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

课程简介:在研究和阐述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认识并理解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特别是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形态结构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并能从解剖学角度描述和分析简单的体育动作,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教材:李世昌,《运动解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人体解剖学编写组,《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卢义锦,《人体解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解剖学编写组,《运动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柏树苓,《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运动生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运动生理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有关体育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综合素质。

使用教材:王瑞元,《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姚泰,《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田径、篮球等

课程简介:讲授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和与学校体育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使用教材:范海蓉,《学校体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祥,《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杨吉萍、冉孟华,《学校体育学基础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

史兵,《体育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

先修课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课程简介:主要讲授体育与心理的关系,体育动机、兴趣和态度,体育教学心理,课外体育活动心理,体育竞赛心理,素质技能心理,体育心理训练,体育品德心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体育活动群体心理,体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使用教材: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新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季浏,《体育心理学学与教的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田径

课程简介:讲授田径运动主要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中小学田径教学、组织竞赛、裁判和基本训练能力。

使用教材:高等学校教材编写组,《田径》(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王鲁克,《田径》(第一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文超,《田径热点论》(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编写组,《田径运动高级教程》(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篮球

课程简介:讲授篮球教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篮球的规则、裁判法、竞赛的组织编排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具备从事篮球教学、训练和组织篮球竞赛担任裁判工作的基本能力。

使用教材: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育东,《篮球裁判晋级必读》(2006修订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杨改生,张红杰,《美国篮球防守战术训练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国篮联审定,《篮球竞赛规则》,光明日报出版社。

课程名称:排球

课程简介:讲授排球运动概述,技术和战术原理,组织竞赛方法,主要规则与裁判方法,学习并基本掌握排球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比赛方法。

使用教材: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李汝田,《排球》,山东大学出版社。

吴中量、李安格,《排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钟秉枢,《排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施达生,《排球教学训练指导》,人民体育出版社。

高子琦,《排球教学训练指导》,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足球

课程简介:系统讲授足球专项理论知识,学习各项技术、战术及战术配合原理与方法,掌握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科研方法。

使用教材:王崇喜,《足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杨一民,《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年为泗,《足球》,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课程名称:武术

课程简介:讲授武术概述、教学训练方法、竞赛组织与裁判方法,掌握武术基本功、手法、腿法、身法、五步拳、少年拳第二套,学习青年长拳、初级长拳、初级器械(棍、剑、刀)、简化太极拳等。

使用教材:蔡仲林,《武术》(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体操

课程简介:讲授体操概述、教学训练方法,掌握体操教学的相关知识,具备队列队形练习、基本体操的示范及运用能力,熟练掌握技巧、双杠、单杠、跳跃各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使用教材:柳光植、李德孝、黄燊,《体操》,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黄燊,《体操》(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广有,《体操基本动作教法》,甘肃教育出版社。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8所我国部分地方院校西安体育学院、延安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对培养目标、课时比例、课程设置、专业方向、实践环节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最近十年来各级教育相关文件及相关学术性论文,收集并且整合参考了八所高校(包括体育类专业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建设方面的有关资料。

(二)数据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各院校的课时比列、学分、实践等环节进行数据整理并分析。(三)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当前该8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结合当代社会市场对体育专业的需求等情况进行推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部分地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通过分析可看出,这些高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体育教学、社会科研、社会体育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管理等技能指导型人才,同时强调群众体育活动,对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开发等原发性创业能力的培养也作了强调,但是却缺乏对大型赛事的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在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过多强调体育教育专业。

(二)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时情况分析。可以看出: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总学时平均为2691.9学时,总学分平均为173.1学分;对比可发现,在学时上除西安体育学院和凯里学院低于或高于《专业规范》的要求外,其他6所高校均在规范内上下起伏;在学分上凯里学院和湖南文理学院均高于规范中的要求,其余的则在规范值内。

(三)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经调查:发现,各地方性院校开办的主干课程相对类似,而专业性极强的主干课程缺相差很大,特别是学科课程,种类繁多,八所院校完全不同,这当中既有像体育社会学和社会体育学这种及其容易混淆的课程,也有像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管理学这种上下位的课程,又有传统课程又有体育休闲娱乐导论、健康保健等新兴课程。

(四)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专业方向设置分析。八所院校中只有四所院校将体育教学方向归入其专业方向当中。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方向要以市场做为主导,将体育、健身等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性和未来职业中的发展作为重要的依据,加快专业性建设,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中现有的专业基础,更好的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服务,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社会化、大众化、专业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似。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该体现出各个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然而,通过对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其培养方案雷同现象相当普遍,近60%的相似。

2.必修课与选修课课时分配比例差距悬殊。研究表明该8所高校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三大主干学科”和“五大主要课程”为主线,各学科相应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必修课与专修课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比例等大多是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拼接或移植过来的,课程课时分配不够合理。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环节是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到实践中去,为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建议

1.结合市场的需求类型培养专业类型的人才,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各高校要做到“精”或“专”,在突破“专”长的基础上追求多能,并强调例如是培养“技能型”,还是“应用型”或“服务型”与此同时加强各高校的交流,结合各校所处的地理优势,共同制定有利于发展、更具体的更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

2.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扩大专业口径,体现个性培养,提高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在课程内容上,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注重横向交叉与融合,促成知识、技能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办出1~2个有竞争力的特色方向。

3.加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拓宽、稳定实习基地。提高其互动性、实践效果的有效性,各高校应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求争取地方政府参与到社会体育专业教学中来,提高校政、校企体育行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市场宽的校外实习基地,打造地方社会体育品牌。

1/51【题 名】虚拟激励法及其在汽车随机振动应用中的探讨【作 者】李杰[1] 秦玉英[1] 赵旗[1] 张伟[2]【刊 名】汽车技术.2007(7).-24-272/51【题 名】激励法:将“1”等于“10”【作 者】靳菲菲【刊 名】大众商务:下半月.2007(7).-61-613/51【题 名】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环境激励法【作 者】王永毅【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338-3394/51【题 名】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大跨空间结构风振系数研究【作 者】章明灿[1] 季俊杰[2] 黄新良[3]【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5).-55-565/51【题 名】如何运用激励法调动护士积极性【作 者】孙华 张露萍【刊 名】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3).-220-2216/51【题 名】激励法则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穿与运用【作 者】张世友【刊 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72-767/51【题 名】浅谈“激励法”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作 者】周峰【刊 名】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2(2).-158-1598/51【题 名】运用“智力激励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作 者】李国强【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4-959/51【题 名】基于虚拟激励法的空间网格结构风致抖振响应分析【作 者】陈贤川[1,2] 赵阳[2] 董石麟[2]【刊 名】计算力学学报.2006,23(6).-684-68910/51【题 名】用虚拟激励法求解非比例阻尼线性体系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作 者】汪梦甫【刊 名】力学季刊.2006,27(4).-598-60511/51【题 名】“成功激励法”在差生转化工作中的应用【作 者】王艳菊 刘成荣【刊 名】晋中学院学报.2006,23(5).-83-8412/51【题 名】浅论企业管理中的职工循环激励法【作 者】王龙莎【刊 名】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19(5).-58-5913/51【题 名】困难时期员工激励法【作 者】徐卫来【刊 名】管理@人.2006(9).-56-5714/51【题 名】智力激励法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实践与探索【作 者】罗延平 张应红【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177-17915/51【题 名】As2S8玻璃条形波导的光激励法制备技术研究【作 者】邹林儿[1] 陈抱雪[1] 陈林[1] 袁一方[1] 鄂书林[2] 浜中广见[3] 矶守[4]【刊 名】光学学报.2006,26(7).-1043-104716/51【题 名】调制激光器激励法的Butt-Welded热电偶动态特性测试【作 者】郭华玲【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151-15217/51【题 名】车轮动载荷计算的虚拟激励法【作 者】黄玮 赵又群 杨国权【刊 名】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33(2).-29-3118/51【题 名】浅谈全方位激励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作 者】王金辉【刊 名】科学咨询.2006(02S).-58-5919/51【题 名】鲁灵敏:技术人才激励法宝【作 者】吴宇【刊 名】管理@人.2006(1).-24-2520/51【题 名】多点输入下大跨空间索结构的虚拟激励法【作 者】孙建梅[1,2] 叶继红[2] 程文瀼[2]【刊 名】振动与冲击.2005,24(4).-107-110,11921/51【题 名】淮北公司推行“立体精神激励法”【作 者】李伟 葛成龙【刊 名】供电行业信息.2005(12).-4-422/51【题 名】管理中的激励法【作 者】毕勇【刊 名】全球瓦楞工业.2005(10).-112-11223/51【题 名】激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 者】施美丽【刊 名】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3).-329-330,33324/51【题 名】激励法在儿科住院病人的应用【作 者】胡惠兰 李彩玲【刊 名】现代医院.2005,5(10).-88-8925/51【题 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积分激励法【作 者】侯军【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2005(8).-48-4826/51【题 名】饭店“人力资源”八大激励法【作 者】海萌辉【刊 名】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2005(7).-40-4127/51【题 名】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虚拟激励法【作 者】孙建梅[1] 叶继红[1] 程文瀼[2]【刊 名】工业建筑.2005,35(5).-95-9728/51【题 名】激发班级活力 优化班级管理过程——浅谈班级管理的激励法【作 者】李永飞【刊 名】基础教育(重庆).2005(2).-52-5229/51【题 名】IT企业创业期的团队激励法则【作 者】张永青[1] 黄培清[2]【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5).-135-13630/51【题 名】运输车辆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法【作 者】张永林 侯传亮【刊 名】起重运输机械.2005(3).-30-3131/51【题 名】受控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的广义虚拟激励法【作 者】张文首 于骁 岳前进【刊 名】计算力学学报.2005,22(1).-20-2432/51【题 名】浅论激励法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作 者】郭燕芬【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2005(2).-40-4033/51【题 名】激励法在业余速滑训练中的运用【作 者】李莉【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53-5434/51【题 名】激励法——政治课教学中的点睛之笔【作 者】任变如【刊 名】河北教育.2004(6).-40-4035/51【题 名】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法【作 者】廖金琳【刊 名】龙岩师专学报.2004,22(3).-109-109,11336/51【题 名】激励法在幼儿门诊治疗中的优势初探【作 者】齐小平 曲红艳 王文杰【刊 名】中国社区医师.2004,20(4).-5-537/51【题 名】用激励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尝试【作 者】贺国华【刊 名】江苏教育研究.2004(12).-42-4338/51【题 名】抚松实施“五位一体”激励法【作 者】宁金良 万春江【刊 名】党建文汇:上半月版.2004(11).-21-2139/51【题 名】浅谈激励法在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作 者】蒋万斌【刊 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11(5).-79-8040/51【题 名】激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 者】刘昌国【刊 名】少年体育训练.2004(4).-16-1641/51【题 名】作文教学激励法【作 者】罗荣【刊 名】南方论刊.2004(6).-63-6342/51【题 名】正弦扫频电激励法测量与识别地震检波器特性参数【作 者】张改慧 胡时岳【刊 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7).-722-724,76643/51【题 名】运用激励法转化后进生【作 者】胡现红【刊 名】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6).-49-5044/51【题 名】逆虚拟激励法随机载荷识别试验研究【作 者】李东升 郭杏林【刊 名】工程力学.2004,21(2).-134-13945/51【题 名】运用激励法加强女大学生的成才教育【作 者】吴文君【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3).-11-1346/51【题 名】语言激励法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作 者】朱云波 李凤玲【刊 名】少年体育训练.2004(1).-42-4247/51【题 名】应用激励法促进患儿在肌内注射中的配合【作 者】邵玉静 汪秀华【刊 名】护理管理杂志.2004,4(6).-41-4248/51【题 名】激励法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 者】刘忆冰【刊 名】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1).-102-10349/51【题 名】虚拟激励法与圆拱屋盖结构的风致响应分析【作 者】黄明开 倪振华【刊 名】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12).-6-850/51【题 名】TMD多点控制体系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虚拟激励法【作 者】朱以文 吴春秋【刊 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6).-174-17851/51【题 名】岗位考核比例激励法:—人事用工制度改革新方法【作 者】朱圣开【刊 名】邮电企业管理.2001(18).-30-31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1.体育运动和健身锻炼对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影响的基础或/和应用研究2.儿童青少年运动员形态选材与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3.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4.运动伤病和运动健身的形态学基础研究5.运动与细胞凋亡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