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会计核算职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2:09:45

会计核算职能研究论文

摘要小企业在完善我国市场机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会计核算的不规范,是制约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分析了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包括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会计机构设置不符合相关规定等等;然后本文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如何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税务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止小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等。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核算 会计规范化目前,我国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因此在税收上不好管理。从近几年的税务机关的执法实践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纳税自觉性和计税准确性始终比较高,经营管理较为规范,在主观上很少有偷逃税的行为。而一些小企业和有名无实的“空头”企业,它们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企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今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一、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业务单一、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管理水平不高。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的愿望要比大型企业强烈。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是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家庭财产常相互占用,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规范。有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会计无证上岗的多,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几乎没有。.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违规操作。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会计核算中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企业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谈不上会计监督。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小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制度缺失。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承包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因此,小企业的正常经济业务的有效运行难以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也的不到保证。而设立这些制度的目标就是要保证企业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到相应的会计账户,使编制的跨期报表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要想达到以上要求,小企业必须得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二、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上市公司及其他性质的大型企业和我国的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做出规范,保障了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今年,《小企业会计制度》终于实施了,它使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变得有章可循。《小企业会计制度》解决了小企业会计目标定位混乱问题。它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信息主要应满足计税的要求,其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其次才是债权人(如果有负债)。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中实施后,税务部门应该利用好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200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这两个有力武器,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从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入手,规范小企业税收秩序,加强小企业税收征收管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首先,从帐薄、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新《征管法》第十九条规定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必须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强制建帐的手段,减少税源的流失,促进税收征管。为便于税务机关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纳税人有义务将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如果纳税人不报,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保持纳税人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上的灵活性的同时,强调必须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的规定或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缴税款,保证国家税收应收尽收。其次, 从整顿企业财会人员入手,促进其会计核算的规范。对于明细核算不健全,靠编制逻辑平衡的报表应付检查,财会人员只对业主负责不对法律负责等问题,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新《会计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整顿规范。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企业, 一律根据新《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的规定追究财会人员的连带责任。 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目标是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感,最终使会计人员将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客观公正、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窥及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积极开展委托代理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对于代理记账问题,财政部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代理记账的条件、代理记账的程序、以及委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会计核算水平较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高,但有一点应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这13项基本原则,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准确进行确认计量、合理对确认计量进行修正的保障,是小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如前所述,小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因此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正确定位也很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会计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与其保持独立,同时要监督其行为,防止其利用职权做出职责不清的越权行为,高层管理者从财务部取钱,一定要按照会计原则进行记账,对高层管理者资金使用一定要按照企业财务预算执行。三、结束语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任重而道远,《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从目前我国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我们首先要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模式,加强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其次,财政部应指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健全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严肃处理,加强外部监管力度;最后,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改进税务人员对于小企业的态度,加强其对小企业的核查工作。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小企业会计规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定能把这项艰巨的工作做得更好。(作者简介:欧阳能(1969- ),男,会计学讲师,中国注册会计师。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专业,一直从事会计实践、会计教学和注册会计师业务。现在中山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课程班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信息、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浅谈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论文

一、引言

会计核算时企业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内容。跨级核算是一种对会计事项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主要针对的是会计主题已经发生货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核算。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会计核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时候反映了,它还包含着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核算与事中的监督核算。事前的核算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测;对经济活动事中的核算主要是指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对计划或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与监督,使经济活动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会计核算对现代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求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不仅仅是对企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一个挑战。面对新形势,纵观现代企业目前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机构与岗位的设置还缺乏规范性

在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上,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还十分混乱。这样的局面导致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很多私营中小型企业中,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不能发挥作用而形同虚设,一般都是企业的管理者,即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本就无法正常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也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再例如: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十分了解,但是迫于企业领导层的压力或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多重诱惑,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迎合老板的意愿做账或进行会计核算。这些状况都无法使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得到科学的反应。而此时的财务部门也仅仅成为只会假账、只会跑银行、跑税务的部门,而会计的其他工作。如:会计监督、内部审计、会计管理等工作,都不复存在了。

(二)建账严重缺乏规范性

很多中小企业企业根本不建账,经常是用各种票据来代替企业的账目;有的企业虽然建立账目,但是账目混乱;还有的企业为了应付不同部门的检查与监督见了多套账。这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与会计实施严重脱节。另外,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操作严重缺乏规范性,例如:有的企业对企业的利润与收入进行人为控制,所有的收入数据基本都是单位管理层领导一个人说了算,这就造成现代企业严重的偷税漏税现象,这对国家财政是极大的损失。还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新理念,对很对会计核算的新方法不研究、不学习,这些都是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三)尚未完全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职能的发挥能够全面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更能保证企业会计行为的和理性与合法性。会计监督的过程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的这项工作经常被企业领导进行随意干预。会计人员往往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而按照领导的意图来开展工作,从而导致会计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四)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很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要想获得真实的原始凭证,企业就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例如:企业在进行采购时在要发票与不要发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格差异,而这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就是税款。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都希望用最低的价格来完成交易,而这样做的结果也就使得企业无法再获得合法的原始凭证。还有的企业在发生一些生产费用后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无法收取正当的发票,只能以一些不合法的票据来代替合法发票。可见,正是由于存在原始凭证的不合法才会导致企业账务合算的不合理。

(五)缺乏有效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很多企业在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方面的建设缺乏使得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即使有的企业建立了这样的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来没有用到过。不健全、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给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利益带来了困难,也造成了损失。

三、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加强会计核算,随时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这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会计核算作为现代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是全面促进现代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驾驭与培训,要在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中,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税收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等的学习。要求财务人员在熟悉会计基本核算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电子化与信息化,并能够严格按照会计制度与相关政策与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同时,为了提高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企业可以采取激励的手段,对参与学习培训的、表现优秀的会计人员予以奖励,并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二)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尽快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例如:企业成本核算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收支审批制度、企业内部牵制制度、企业内部稽核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等。以此来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便利。另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对企业会计机构的建设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不断加强会计管理,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与专职的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对于会计人员的选择,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型企业不能用人唯亲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会计人员。另外,企业为了留住优秀财务人才,还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了尽量避免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多企业兼职问题的发生,还必须尽量保证会计人员的薪酬。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加强企业外部监督与执法情况的检查

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力量与作用。就目前现代企业的状况来看,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彻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应当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通过对企业在会计事项、税务事项等的鉴定中,帮助企业逐步将会计核算走向规范化管理。

总之,面对新形势,现代企业只有全面推行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持续性的工作,企业必须不断地完善会计核算、提高规范化管理的秩序、加强对企业的内外部监督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管理观察,2010,(16).

[2]陈敏.浅谈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新财经(理论版),2011,(8).

[3]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4).

会计职能研究的论文

会计研究论文: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范文

一、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各行业都面临着企业转型和改革,为了更好的顺应市场竞争,企业纷纷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措施。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门,其职能已经逐渐由单纯的数据统计核算转变为管理核算并行,这种情况下,决定了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好相关的数据信息处理工作,还要根据所得的企业发展信息,以及市场最新动态,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状况进行一定的判断,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企业信息的重要传递载体,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综合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在核算和报表绘制的过程中,财会工作人员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较为直接和深刻的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这种优势使得财会工作人员可以对市场信息和企业决策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给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和备选方案。所以,基于财会部门的这种工作对象决定的优势,企业要善加利用,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可以从大量的企业信息中甄别有效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二)激烈的行业竞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各行各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十一世纪后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市场竞争中,谁首先掌握了准确的信息,谁就在竞争中占有了先机。所以,各个企业也都加大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的投入力度,希望能够通过对信息的合理利用,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在加强信息管理的同时,也对信息的直接接触人员,即财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有效的过滤和排除无用信息,筛选出对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现状

(一)我国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

近些年,我国财务工作人员的准入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考核机制也相对完善,所以我国的企业会计一般都具有国家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就我国目前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的总体职业素养来看,并没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仍然以会计核算任务为主,相关的会计职业技能非常熟练和完善,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比较薄弱。而随着高新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传统、繁复的数据整理与核算工作,已经大部分由计算机系统完成,财务会计从繁重的手工劳作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这种情况下,如果财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将会使会计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导致我国财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缺失的原因

我国企业财会人员的能力构成不协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职业判断能力的缺失,即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根据会计系统中的各种类目和相关资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信息。更有一些财务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为企业提供一些错误的判断信息,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笔者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两种影响我国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正常发挥和形成的原因,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启发和借鉴意义。

首先,主观因素。虽然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质。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在企业发展之初,任用了一些没有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财务人员,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财会人员已经流入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层,导致了整个财会部门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落后,也就无法顺应财务部门的转型以及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判读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并不重视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不能及时的更新知识结构,导致了职业判断能力的缺失;由于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认知偏差导致的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认识不当,使其没有正确地发挥和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等等。以上便是笔者从企业和财务工作人员自身总结出的导致我国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缺失的因素。

其次,客观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市场信息充斥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然而由于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这些信息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经济运行规律和实物发展规律影响下的信息不确定性,是无法通过任何形式和手段予以避免的。所以,对于出现这些信息不确定性导致的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失误,企业和财会人员只能尽力避免,而无法消除。此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不是完全的放任市场对经济活动进行操控,还要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社会的整体经济运行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相关调整。所以,这些政策和规范的制定和更改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发挥。以上便是笔者总结的影响企业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客观因素。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的方法

(一)企业应当加强财务部门的相关管理机制的建设

企业应该建立和制定一个约束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也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应该根据其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管理。这种约束和管理机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和效果是:首先,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即在财会人员的各项工作活动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原则,否则其所做出的工作将被视为无效。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财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使其自己遵守职业规范进行作业。如果配合相应的监理机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即在财会工作的各个环节,委任专门的监理部门和人员对其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起到更好的敦促和监督作用,也可以使内部管理机制的落实更加完善。其次,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及时发现内部管理环节中的薄弱点,并制定措施予以强化和改正,尤其是对于会计部门的审查和监管工作。

(二)财会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和使用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财会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系统内所涉及到的各种类目以及信息作出的评价和评估。从形式上讲,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一种财会人员的主观意识,但是其产生的过程并不是自由随意的,而是要收到一定的条件约束的。最基本的约束条件就是行业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职业判断框架。遵循行业会计准则,就是指财会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从会计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来阐述和评估所得会计信息,而不能做出超越会计职业范畴外的判断;遵循职业判断的基本框架,指的是财会人员在发挥职业判断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的基本判断程序和步骤,不得随意做出假设,或者依照不被认可的计算以及统计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总之,会计的职业判断同会计审核工作相比,虽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但是也并非随意进行的。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现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对信息中所表达的数据进行片面武断的认定。

(三)善于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方法和程序

作为财会工作人员,对于不同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判断时,要面对形态各异、难易程度不同的会计系统情况。所以,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是这并不代表会计职业判断的方法和程序的选择是绝对自由和灵活的。虽然每一项职业判断工作的具体对象和表现形式不同,且具体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其判断过程都应遵循一些共同的步骤和程序,并且不同的方法和程序会对应不同的会计系统情况。这是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准则决定的,所以,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职业判断方法,并在工作中严格的予以执行,实践证明,运用合理的职业判断方法和程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了方法原则,就是掌握了问题的精髓。只有掌握良好的方法,并依据程序办事,才能较好地发现、解决需要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的问题。

(四)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外,还必须善于实践,因为会计职业判断工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另外,在实践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对于实践中的会计处理,要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地积累,取得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经济运行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企业的成长一日千里,会计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实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更新中被淘汰,其职业判断能力也将不进则退。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的参加各种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仅可以丰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还能够使其保持先进性和前瞻性。

四、如何避免提高会计职业判断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避免企业管理层的干预导致职业判断丧失客观性

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人员的干预,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这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再次,由于会计人员处于利益多元化主体的中心,无法真正归属任何一方,这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坚持独立性原则的基础下,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协同完成企业目标。

(二)避免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各项违法违规操作

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是正确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先决条件。它要求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或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在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应选择符合一般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我国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原则,作出准确无误、客观公允的职业判断。

(三)避免会计职业判断行为脱离基本框架体系和程序

要求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具有相同性质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会计人员无法判断,或因滥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偏差,或因没有合理运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失误。

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对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为基础,以免造成判断偏差。在出现多个备选方案时,应按照谨慎原则,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确定判断对象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和衡量判断对象各自的优劣,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五、总结

新准则体系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很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财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在业务中自如应对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也只有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运用得当,才能发挥其核算、监督和服务的职能,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可靠的备选方案。为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贯彻实施会计改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必须坚持不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1、会计·信息·文化 葛家澍; 3-7+962、股权性质、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的治理效应 申慧慧;吴联生; 8-16+963、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张敦力;李四海; 17-24+964、成本管理信息租金、内部冲突与控制绩效——基于施工项目的实验研究 王新;毛洪涛;曾静; 25-33+965、政府干预、大股东资产注入:支持抑或掏空 章卫东;张洪辉;邹斌; 34-40+966、证劵发行管制下的地方“护租”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 章铁生;徐德信;余浩; 41-48+96-977、股权激励与股利分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肖淑芳;喻梦颖; 49-57+978、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 张新民;王珏;祝继高; 58-65+979、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陈德萍;曾智海; 66-71+9710、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基于相关政策与法规之间冲突性与不完善性的思考 丁友刚;文佑云; 72-77+9711、审计意见中的信息指标权效重构 赵子夜;王跃堂; 78-83+9712、基于GONE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 洪荭;胡华夏;郭春飞; 84-90+9713、创新与本土特色相结合的中国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综述 陈红;余怒涛;陈永飞; 91-9514、中国会计学会英文期刊《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中国会计研究》征稿启事 98

浅谈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含义对于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这两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是,究竟什么是会计监督?什么是审计监督呢?(一)会计和审计。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和授权,对被审单位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并向委托人或授权人提出报告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一)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会计监督是指在会计工作中,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由此,笔者认为会计监督应该是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行为。审计监督是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以财政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计监督对象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评价,以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所反映的所有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合规、有效的审查监督的行为。按照《会计法》第四章“会计监督”的内容,会计监督既包括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对经济组织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又涵盖了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部门与机构对单位的监督检查。但是,审计监督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与作为专业性经济监督活动的会计监督不同。审计监督是管理的再管理行为,是不可替代的。二、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比较(一)监督的范围。会计监督仅限于经济组织内部。《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法》的实施范围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换言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对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财务法规监督本单位的经济行为,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审计法》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审计监督范围广泛。从实务操作看:审计监督涉及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财务、技术、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远远超出会计监督的范围;同时,既包括部门、行业、联合体、企业、事业单位等,亦包括部门、单位内部各层次、各环节,设计生产、基本建设、交换、流通、分配和各非生产领域。从事综合性监督的国家审计机关,处于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最高层次,不仅对各企业、事业单位的为官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而且对财政、税务、银行等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所从事的专业型经济管理及监督活动实行再监督。(二)监督的职能和内容。会计监督是监督经济组织的各项经济活动,它必须与会计核算紧密结合进行,不可能脱离会计核算单独进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审计监督是具有独立性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监督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衍生职能是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审计法》规定:审计署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国家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接受财政补贴较多或者亏损数额较大的国有企业,以及国务院和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国有企业,应当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审计;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三、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现状与建议(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现状。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几乎没有任何人对其质疑,会计监督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管理松懈的现象仍很普遍。如一些单位无视会计制度,过分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肆意更改企业核算基础;企业“负责人”以权压法,要求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出具虚假财务报告;部分会计人员,当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受制于经营者,不能坚持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会计法》虽然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权利,但确保这些权利得到保障还缺少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来支持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权利;二是会计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当前,正值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之际,部分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综合素质偏低,法治意识淡薄,阻碍了会计监督的实施。三是客观上会计监督“的土壤贫瘠”。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是由“各单位“”根据业务需要设置”的“,负责人”对单位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具“有绝对的”决策权;会计人员对掌握自身“生杀”大权的“负责人”实施会计监督,在现实工作中缺乏实施的基础与可行性,同时也违反了监督与被监督的基本要求。况且会计人员待遇偏低,事务琐碎繁杂,工作量大,日常忙于应付业务性工作,大多无力进行监督或不允许参与“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事实上,实施会计监督的权利基本上等同于纸上谈兵。审计监督是对管理的规范和监督,但目前,一些领导不重视审计工作,认为审计机构可有可无,审计人员变换频繁,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监督活动的实施,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不够,审计监督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监督模式上,已经远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二)对于加强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建议。会计监督实施的依据是: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会计监督职能某种程度上是依赖于“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实现的。加强会计监督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应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贯彻实施,从源头上防止会计监督弱化,为会计人员行使职权提供法律保障;其次,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会计监督必须和审计监督等外部监督密切配合,善于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为“单位”经济管理服务,促进“各单位”守法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还要不断提高“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自身的法治意识和专业素养,强化会计监督意识,自觉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正确做出职业判断,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审计监督的权威性、独立性、规范性、效益性,对审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是审计监督工作的新课题。一是稳定审计工作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审计监督是由审计人员去实施的,审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审计监督质量。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还是企业内审机构、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监督工作,都急需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审计人员,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审计监督工作的新要求,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二是改变审计监督观念,实现审计监督目的。传统观念中,审计监督与被监督的对象似乎是“矛”“与盾”的关系,实际上,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促进被监督对象规范制度管理,减少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因此,审计监督是为被监督对象服务的,不能片面的理解成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应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之中,才是新形势下的审计监督观念;三是创新审计监督工作,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审计监督的对象、方法、实务等发生重大变化。创新审计监督工作,改革审计方式、方法,善用计算机网络,降低审计监督成本,防范审计风险,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效地维护“被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规范其经营行为。

会计的职能研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已经越来越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核算工作,而是可以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如为所在单位投融资决策提供服务等。对于监狱系统而言,同样可以发挥会计的服务职能,以更好地服务监狱系统的良性运行。

一、发挥会计服务职能对监狱系统意义重大

发挥会计服务职能即财会部门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利用财会领域的专业知识,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外部财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形成各项报告,以为监狱系统的各项决策提供服务,为决策的执行提供支撑。

1、发挥会计服务职能有助于缓解监狱经费紧张问题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当前监狱系统实行“监企分开”、“收支分开”,监狱的资金基本由财政负担,但财政资金需要进行预算管理,管理已经非常严密,且一般情况下财政资金更多的是满足基本需求,这就使得难以出现资金富余的情况。通过发挥会计服务职能,一方面,在申报预算时更加科学的对经费需求进行预测,另一方面对一些非经常性开支进行说明,对于争取合适数量的预算支出,避免出现经费“入不敷出”的情形意义重大。

2、发挥会计服务职能有助于促进决策科学化

虽然国家出台了《监狱会计制度》、《监狱基本支出经费标准》(财行[2003]11号)等相关制度,但监狱体系相关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报废等相关的规定并不详尽,通过发挥会计服务职能,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更新、维修等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决策科学性。

3、发挥会计服务职能有助于提高监狱系统会计信息质量

当前,监狱系统实行收付实现制,在这一模式下,存在有关罪犯的会计信息如罪犯伙食费、被服物质等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监狱管理的其他信息如监狱与监狱劳动补偿费也存在披露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发挥会计的服务职能,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并科学的进行核算,可以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服务职能在监狱系统中的运用

总体来看,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预算、统计分析、评价考核等方面。

1、依托财务预算发挥会计服务职能

在预算过程中,首先,会计人员通过全面的分析监狱系统未来一年工作计划、工作重点,明确其资金需求,可以为申请财政预算资金,推进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实际上,监狱系统内部财务预算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先由系统内部各部门制定部门预算,编写预算书,这一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积极介入,发挥专业指导功能,使部门预算编制更为科学合理。在部门预算完成后,会计人员根据单位总体预算,对部门预算进行修正调节,从而使总预算控制在一定的目标范围内。在预算编制完成后,会计人员需要将预算下达到各部门,并指导、帮助其进行预算控制,使预算落到实处,可以说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会计的服务职能。其次,会计人员通过对往年收支情况特别是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会计专业的角度提出改进策略,或者向分管领导提出推动预算执行的针对性的建议,这无疑对于更为科学的进行预算管理意义重大。

2、依托统计分析发挥会计服务职能

会计可以为决策提供财务服务,如监狱系统进行一些非政府采购类固定资产投资时,一方面,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的分析探讨这种投资的可行性,特别是经济上的可行性,从而可以避免一些不科学甚至不必要的投资行为。此外,随着罪犯数量规模的增大,以及监狱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程度的提升,监狱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各种用具,甚至引进一些新的用具,这类投资都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而会计人员则可以在决策过程中发挥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金流动情况,可以帮助监狱系统制定最佳资金支付方案,降低投资成本。监狱系统的各种投资行为同样存在如何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问题,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发挥会计服务职能。

对于监狱企业,会计服务决策的职能更为充分,因为监狱企业内部涉及罪犯的各项生产行为,涉及产品的库存与销售,还涉及到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等等,而会计人员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等可以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3、依托评价考核发挥会计服务职能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会计人员通过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来分析监狱系统成本结构并提出成本控制策略,可以为推动成本节约提供基础。在实际运用中,会计可以利用财务软件,可以方便地将各部门、全系统可变成本进行汇总,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查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成本增加或者减小的原因,从而为成本控制提供参考。对于固定资产,同样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成本进行分析,发现成本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本控制策略。在评价考核过程中,一方面,会计人员通过设计各种预警指标,可以对监狱系统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从而确保财务安全。另一方面,会计人员通过对设计一个包括财务指标等指标在内的考核指标体系来对整个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成为对监狱系统内部各部门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计服务职能发挥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共有监狱681所,在职监狱人民警察30万名,押犯164万人,监狱系统规模庞大,其生产所带来的收入数额巨大,同时,国家财政对监狱系统的拨款数额也不断扩大,2011年全财政拨款总额比监狱体制改革前的2002年增长240%左右,这为发挥会计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从实际来看,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还面临诸多的挑战。

1、制度法规不完善

首先,监狱系统财务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我国现行的监狱系统财会制度由于多年未予以修订,如对于固定资产的划分,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等,现行制度中都未予以明确,还存在较大的模糊性,使得财会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可能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也给会计职能的发挥带来了挑战。如由于无法真实、准确地把握固定资产的现实情况而无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由于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而增加了工作量。其次,在财政拨款的制度模式下,部分地区实行了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拨款模式,这就使得监狱系统的财会人员更多的只能充当“报账员”等角色,而无需承担其他职能,这就难以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

2、会计人才素质有待提升

首先,部分会计人才专业素质还有待提升,虽然会计人才对于普通的会计核算、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制作等常规业务较为熟悉,但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涉及到监狱管理、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内容,部分会计对此相对陌生,难以将财务知识与监狱的发展融合起来,更缺乏对未来的预测、分析能力,从而难以在实践中发挥服务职能。其次,部分会计人才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会计信息化推行的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这种“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或者本身从思想上抗拒这种“新事物”,从而在实践中难以充分的加以应用,更不会主动的去挖掘信息化财务软件中所包含的会计信息,这就难以发挥会计服务职能。

3、工作环境有待优化

首先,会计服务职能发挥的作用渠道与运行机制尚未形成,虽然监狱系统具有自身的收益,如由罪犯的生产而带来额外收益,但长期监狱系统的生产行为未完全与市场接轨,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市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这就使得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缺乏“市场”氛围,难以调动领导者、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其次,从工作机制来看,监狱系统财务部门主要负责薪酬的发放、账务的核算与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对监狱体系其他部门的考核监督职能也更多的`限制在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等方面,没有形成指导其进行成本控制、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从而不利于会计服务职能的发挥。

四、发挥会计职能服务监狱系统的建议

发挥会计职能服务监狱系统,要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作用,创新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注重人才引进与培训。

1、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作用

首先,要转变观念。一方面,监狱系统领导层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把会计人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行动上更为支持会计人员的各项服务活动,如在重大会议中积极倡导支持会计人员工作,通过领导的重视来促进会计人员服务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本身要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核算员”角色中走出来,以管理型会计这一角色参与监狱系统各项经济活动。其次,要优化发挥会计人员服务职能的环境。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服务职能发挥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各种软件设施如购买最新的财务软件、搭建监狱系统内部往来体系,为会计人员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种重视会计服务职能的发展氛围,鼓励监狱系统全体职工积极支持这种服务工作,给会计人员以宽松的工作环境。

2、创新管理促进会计人员服务职能的发挥

首先,要创新会计人员参与监狱系统各项经济活动的机制,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与监狱系统领导者、各部门(监狱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沟通渠道,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如季度、半年度分析调度会等,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会计人员参与监狱系统经济活动的体制机制,如鼓励会计人员越级与监狱领导层进行沟通等,在重大事项中指定专门的会计人员参与、跟踪资金流动,为监狱系统提供会计服务。其次,要创新会计人员服务活动本身的管理模式,要规范会计服务的日常管理,如季度、半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等,并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相关协调工作,化解跨部门沟通协调中的问题和矛盾,以此推动会计服务工作的开展。

3、完善配套制度激励会计人员积极开展服务活动

首先,要建立会计服务责任制度,通过对日常会计服务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将任务具体到人、具体到岗位,使会计服务落到实处。在这一过程中,监狱系统要强化对财务部门的工作分析,对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明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任务分解。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服务质量考核制度,通过对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服务效果等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各岗位、会计人员完成服务工作的质量。再次,要建立激励性的评价结果运用制度,对于服务结果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如促进重大成本节约的,要积极予以鼓励,从而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4、注重人才引进与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服务能力

首先,要不断强化对会计人员服务态度、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其服务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监狱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强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带动会计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其次,要不断强化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监狱系统要增加培训预算支出,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并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进行培训,外派财务人员进修学习,以此提高其服务监狱系统的专业水平。再次,可以通过公务员招考等方式,积极引进各类会计专门人才,以此来提高整个会计人才队伍素质。

浅谈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财会人才应该是一个学历高层型会计专业型电算网络型操作合作型新型管理型终身学习型职业道德型素质综合型的具有研究分析决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企业;财会;复合型人才 知识经济对会计领域产生的冲击,思考着知识经济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需要学历高层型会计专业型电算网络型操作合作型新型管理型终身学习型职业道德型素质综合型的具有研究分析决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1 学历高层型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会计专业的教育滞后,造成会计专业人才短缺,加上人们对会计专业的技术性认识不足常常出现会计岗位上多是一些没有会计专业学历,甚至只有初中学历,仅经过短期的培训或跟随老会计学习一阵,就匆忙上岗的现象,造成整个会计行业学历偏低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需要,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恢复或开设会计专业,同时,在岗的会计人员又都在积极地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因此,会计岗位的高学历比例不断提高与前些年相比,近年来,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正在稳步提高 2 会计专业型多年来,我国会计人员大多理论知识贫乏,业务素质不高,不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从 年开始直接组织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计划用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领军会计人才同时,国家还通过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技术职称考试会计执业资格考试( 等)以及组织选拔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等方式,正在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客观的会计人才评价选择机制和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并从大批高校会计本专科生中不断充实会计队伍,使专业型的会计人才大大增加 3 电算网络型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记账算账报账电算化这就要求现代会计必须具有现代化会计网络意识,以适应会计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环境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好计算机知识,并学好一门外语,努力提高外语水平,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扩展专业视野等,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随时代发展的边缘知识 4 操作合作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核算工具。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会计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现代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财务机构内部,有效地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外部,能密切财务机构与财政税务机关 银行 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 5 新型管理型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仅是核算型,知识经济促使生产的知识化信息化,也促使行业管理中的会计管理方法在适应性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向多变多维的方向转化,形成一种新的会计观,即会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信息加工系统,而是一个组织监督协调控制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会计工作不再是以核算为主体的工作,而是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管理;网络经济时代,使得管理在空间时间效率上都发生改变,形成具有网络程序化实时动态化的管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越广泛越全面越多样因此,现代的会计人员应当是既懂核算,又懂财务管理,具有创新性适应性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6 终身学习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就成为会计人员成功的必备条件这种学习能力既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力,也有综合知识的博览能力,若把前者叫专业技能,则后者可称为复合技能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专业技能知识只有1来源于学校,其余的则取决于日后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7 职业道德型职业道德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时,职业道德也直接左右着会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的前期,对会计工作要求只是一般职业要求,并没有上升到职业道德高度,造成有些会计人员为维护小集体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和法律;只接受本单位负责人的指令,置会计制 度于不顾,弄虚作假,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社会公害随着经济管理规则和会计法的健全,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会计人员的敬业爱岗 实事求是 恪守诚信严于律已操守为重的职业品德教育,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对自身角色与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并加以调整,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求实讲真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第一要求以诚信为本做好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准则,是会计人员特 殊职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8 素质综合型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记账算账单一能力型的会计人员已经无法适应这种新型经济形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打破原先束缚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的桎梏,主动积极地去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形态的重大变迁,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素质,重视知识,对自身能力进行一次革命,融入到综合素质型会计人才的社会主流,才能在激烈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更需要复合型财会人才王军副部长强调: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要真正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必须具备开阔的思想,宽广的胸怀;应关注会计以外的学科,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定式只有更多更好地反作用于母体学科及经济社会,会计学科才能对其他社会科学有所贡献,会计的社会价值才会更好地体现因此,时代要求会计人才应该是一个具有研究 分析 决策 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就我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在不断的扩大。 建立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人员队伍,已成为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在深化体制改革和内部挖潜的同时,面向教育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模式、多层次发展高等教育.高校发展环境的多元化,使得高校财务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多变化特点,如何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型的高校财会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能力,以"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日益成为各高校财务关注的热点之一.所以,会计人员应由以往的记录型人才飞跃为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管理型人才。 面向21世纪,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要注重群体结构优化、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使引进人才与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相结合,以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会计核算论文研究条件

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 企业管理 层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核算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举措对于企业收入的核算、票务的管理、现金流、利润核算等关乎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和变化.总体层面来说,企业要根据税改制度的现状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完善,积极的适应新的制度变化,加强新税改对于涉税人员的知识培训,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养,加强基本的税收工作管理;具体层面来说,对于会计核算项目要及时的调整,税务筹划要提前做好,使企业充分感受这次税改带来的效益.本文针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此税改对于企业核算带来的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从中探索企业核算良好发展的 措施 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会计核算;影响;探讨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国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形成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税收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要根据税改制度的现状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完善,积极的适应新的制度变化,加强新税改对于涉税人员的知识培训,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养,加强基本的税收工作管理;具体层面来说,对于会计核算项目要及时的调整,税务筹划要提前做好,使企业充分感受这次税改带来的效益[1].

1营改增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发展现状

营改增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营改增的制度的改革,许多方面的发展并未做到十分的完善,这就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具体划分,如何将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都是需要规范的制度进行良好的制约.但是目前的营改增的会计审核制度依旧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各方面的界定较为模糊,这就要求具体的涉税人员在进行会计审核的时候,一定加强税务审查,核对好税务的 收据 ,将税务工作严格规范的完成.

企业的不重视

由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相关制度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所以许多的企业也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实际的跨级审核中不会按照规范制度去进行,许多偷税漏税的现象时有的发生.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制度的过程之中,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现实企业会计核算依法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各项法律规章将企业作为发展营改增的实验构成主体,而这确定核算主体的过程之中,营改增的制度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法规发生一定的冲突,从而造成企业会计审核缺乏法律依据,缺少必要的执行与监管能力,某些会计从业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利用营改增制度中的漏洞,珠宝私囊,以公肥私.

2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变化对比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价税合计数为总体的成本,这是应该把真正的成本和进项税额从总计价税中分离出来;在实现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需要根据具体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发票进行进项税和销项税的抵消,开具发票的能力是其抵扣税额的主要依据.

建筑材料费用.一方面产生影响的是钢筋、水泥和木材费用的影响,增值税17%的适用于钢筋和水泥,此成本如果不含有税就会减少;增值税率为13%的适用于木材,此成本如果不含有税就会减少.其次是影响建筑地材费用,如果按照3%的税率扣建筑地材的税款,的成本将会减少.最后是影响混凝土费用,抵扣6%的混凝土增值税,将会有的成本减少.

机械费.机械费用是指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部分机械的租赁费用,其中有75%左右的费用都是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在实现了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提高了17%左右的机械租赁费用增值税税率.

人工费.在总的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用属于中医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针对于不同的人工费用征收现象有着不同的税务规定,在表现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劳务公司代由公司将部分的工程承包出去,根据合同规定的纯劳务分包的费用收取3%的费用,这个税用属于建筑业的营业税,开发票时,开取建筑业的发票;另一方面,采用直接服务的原则,为对方提供直接的劳务服务,按照合同中的规定,缴纳5%的费用,这个是属于服务于的营业税,开具服务业的发票.

营改增对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改革之前,企业要核算全部的工程造价进行营业税的缴纳,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由于新规定中,增值税是属于外税的,那就应该根据不含有增值税的工程造价进行税费的缴纳费用.具体的分离公式为: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增指税税率);不含税价格比含税价格下降百分比=(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00%={1-1(/1+增值税税率)}*100%.与此同时,由于预留的税率窗口为11%,由此可得: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

营改增对票务管理的影响

在实现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规定之后,由于企业所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会涉及到抵扣购买方的税额,因此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于专用发票的管理,防治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从而因此的不必要的犯罪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各个环节所用到的专业发票,要严格的审核和检查,确保在开具发票时各种章具的真实性,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的发生.

营改增对于现金流和利润核算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收入和成本的减少比例和营业税税金减少程度.在此关系中,现金流和企业整体税两者的增减程度是呈负相关的,即现金流增加,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减少;现金流减少,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增加.现金流在企业征收营业税的时候,受到企业税金预缴制上午影响较大,对于企业税金预缴制来说,是指先进行现金的预缴,进而进行施工,等竣工后在对相关的款项进行清算,使之收支的平衡.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企业通常以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税款的收缴,这样就会导致,应缴的税额就会远远低于企业纳税的税额,由此对于规避现金流的冲击有很好的避免作用,保证企业从中获取最根本的利益.

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增值税税负.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各种纳税人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针对目前的纳税现状,主要分为两方面的纳税人,即一般的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在纳率上相比,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率相对较低,这样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来说是十分的不公平的,最终可能会导致小规模的纳税人在会计核算和经营项目管理中失去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流转税.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应该缴纳的营业税税金将会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下的营业税金以及附加中,这是企业在进行最后的会计核算的时候,就会直接将营业税金从收入中提出,方便了记账的流程;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营业税变为了增值税,直接将税额划分为外税之中,此时要将增值税计入要缴纳的增值税的科目之中,这样将远远缩小了企业利润的扩大空间.

所得税.利润的变化情况会直接影响所得税的变化,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企业的所得税与利润之间呈正比,企业所得税随着利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利润的减少而减少[2].

3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措施

在我国完善税率制度之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样的改革委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然而也受到了税率制度的改革冲击,如何在这场税改之中临危不惧,脱颖而出,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接下来就针对“营改增”的情况,在总体层面和具体层面两个方面进行措施的探讨.

总体层面

在之前的营业税的时期,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是隶属于内价税,与营业额呈正比例关系,营业税的多少直接与营业额挂钩,没有进行抵扣的情况,而且涉税的相关职责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营业税的税值不仅仅是收到了营业额的影响,而且还与企业取得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进项税抵扣凭证的金额有关,涉税的相关责任此时也是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极大地将责任风险缩小.

加强涉税人员的培训.要加强涉税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增加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涉税的风险从原来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变为由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十分有利于企业部门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涉税人员的培训与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才能更好的面对营改增制度对于企业的冲击力.

加强涉税工作的力度.对于各种涉税的各类基础工作,要加强重视,保证好其完成度.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相关的涉税基本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基本工作的好坏不仅仅是影响到涉及增值税额的金额大小问题,更影响到企业的法律保障度和税务风险.所以相关企业要加强会计的核算,加强各种增值发票的开取效益和保管的力度,落实好每个抵扣管理的环节认证.

具体层面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财务的扶持资金被纳入营业外科目.根据我国的相关税法规定,在国家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对于企业颁发通过国家审核的项目专项财政性奖金,允许其作为不征税的收入,在最终计算应该缴纳的所得税时将此部分从中扣除.但是与此同时,国家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对于企业颁发通过国家审核的项目非专项财政性奖金应视为税收的收入部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财务的扶持资金被纳入营业外科目,应该具体根据国家颁发的专项奖金和非专项奖金进行具体的区别对待,区别划分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在会计核算时设置营增改抵消的销项税额专栏.只要在此提供按照营业税中增值税的向有关规定就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需要支付给非试点的纳税人的价款应税服务的部分,所以需要在会计核算时设置营增改抵消的销项税额专栏.

完善相关的措施、制度.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此项改革对于企业的核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政府在面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时候,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税务制度,积极地进行各个地区的税务工作检查.同时,企业也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对于财务核算积极的上交资料,报给审核机关进行审核[3].

4结语

总之,企业在应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制度改革时,一定要表现积极地态度,积极的响应各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要求,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强对于增值税务的策划手段,加强对于税务的管理工作,加强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综合提高涉税部门和人员的总体素质水平.

作者:王强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十点钟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解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云,匡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3〕王桂英.我国预算会计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2(23).

摘要:就目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要做到发挥出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解决。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概念

会计核算(financialaccounting)是指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企业的会计人员统一的、系统地记录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预算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会计报表,并以此作为事后核算的依据,来考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的亏损情况,为企业的决策以及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料参考。会计核算主要有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在面临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为了有足够的能力迎接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不断的成为企业在 财务管理 中的重要对象。比起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就需要注重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的现代化、规范化的建设。因为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出了企业对于会计管理的全面性与系统化,能够较好的涉及到核算工作的各个方面,更为准确的反映出企业在会计工作中的情况,从而可以发现问题,降低企业风险,加强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不规范,导致没有真正把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会计核算工作效果不显著,并且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容易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重点讨论了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核算执行的缺陷

会计核算工作管理的不规范之一体现在制度方面,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失控,造成大量的企业资金损失和浪费。首先企业没有制定出较好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没有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相关企业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缺少规范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会计部门的职权模糊不明确,部门间分工不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混乱,无法充分发挥出会计专业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仍然采用会计人员固定岗位、固定职能的工作制度,例如企业内部牵制制度不符合相关的会计管理要求,发挥的作用不显著,导致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再有就会计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性不高,部门之间缺乏交流。

2.监督职能的弱化

缺少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机制。企业内部没有设立相关的专门监督部门。所以容易导致企业的领导在管理会计人员时没有做好应有的管理反而还妨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因为缺少监督机制的制约也容易导致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例如,管理者越权行事,挪用企业资金,为了保密而私底下贿赂工作人员,制作假账,使得会计账面的失真,反映不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会计工作中的计量验收、成本核算、财务审查等都缺少有效的监督。内部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会计核算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对企业带来的作用,影响企业在经济活动上的决策。即使企业存在内部监督部门,但是工作重点只集中在事后监督,监督上的延后性,使得会计核算的监督没有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最后是企业缺少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粗放式的会计核算。导致了企业内部会计科目的不规范,相关税务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散漫,因为企业认为不存在内部建账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增值税发票方面的建账。

3.企业领导认识不够

企业领导可能对会计管理意识不高,把会计核算工作简单的看做是算账和记账的任务。不能够促进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对于会计人员的聘用方面,没有采用具有专业 会计知识 的人员,或者利用职权之便,给关系好的人员安排会计工作,导致了会计人员安排上的随意性,降低了会计核算的低质量和低效率。还有存在某些规模小的企业,资金不足,所以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较低的现象,甚至没有要求持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上岗。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人员财务意识低下,专业知识不够高,会计管理能力和处理风险上的能力过低,只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程序,致使了企业管理手段落后, 方法 陈旧,观念保守,与现代会计核算观念差距大,工作不规范,在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中不规范,例如会计报表格式不规范,导致核算工作难度加大。因为会计人员对于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的不了解,所以在账目的核算以及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即使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的员工,也会缺乏创新意识,危机感差,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

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1.建设规范的、现代化的企业核算工作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超前性也日益增强。企业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会计核算科学手段,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机会。有机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用董事会管理制度,所以企业的董事会可以直接委任一名总会计师,主要负责会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确保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并且企业董事会应该放权给总会计师,根据会计工作上的需要,成立会计核算的部门,每一个部门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人,下设具体的、负责不同工作部分的会计,例如总账会计、成本会计、收入支出会计等等。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2.转变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部门的会计核算重要性,会计核算渗透到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情况、经营行为的成果、缴税情况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规定,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要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督促会计部门加强 规章制度 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使之成为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部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严格进行会计监督,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实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舞弊行为的存在,内部监督工作应该渗透到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及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给上级部门,对于存在不规范的工作应该给予公开批评,根据情节的严重性,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提高会计人员你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当务之急就是规范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从源头上确保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因为会计核算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关系,所以企业应该投出必要的资金,替企业招纳具有高专业素养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人员的“再 教育 ”,加强培养员工在法制教育、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知识的方面,并且能够与会计专业知识灵活的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4.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在办公非自动化条件下,想要运行现代化管理会遇到到更多的困难,无法实现现代化管理控制。所以企业临到要具有现代管理观念,为会计部门更新、配置必须的设备,目的是要使得计算机技术能够运用与会计核算工作去,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会计审核工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同时也要注重会计人员能够较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会计核算的工作,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经费来进行员工计算机方面的培训。

四、 总结

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情况,始终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会计最基本的工作,充分体现出了会计核算的反映职能,所以企业应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上的规范性。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在会计核算工作上会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

作者:姚奕擘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赵云.探讨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江苏商论,2011(,15):196.

[2]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月刊,2012(,7):114.

[3]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40,42.

关于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2016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2. 有关于会计论文范文

3.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核算

4. 有关财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6. 关于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 非盈利组织战略管理会计初探2. 供应链成本及其核算3. 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4. 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机制研究5. 企业环境会计研究6. 公司并购绩效研究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研究8.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9. 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研究10. 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研究

摘要小企业在完善我国市场机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会计核算的不规范,是制约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分析了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包括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会计机构设置不符合相关规定等等;然后本文分析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如何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税务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止小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等。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核算 会计规范化目前,我国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企业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因此在税收上不好管理。从近几年的税务机关的执法实践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纳税自觉性和计税准确性始终比较高,经营管理较为规范,在主观上很少有偷逃税的行为。而一些小企业和有名无实的“空头”企业,它们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企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今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一、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业务单一、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管理水平不高。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的愿望要比大型企业强烈。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是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家庭财产常相互占用,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规范。有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会计无证上岗的多,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几乎没有。.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违规操作。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账,或者虽然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会计核算中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企业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谈不上会计监督。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小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制度缺失。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承包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因此,小企业的正常经济业务的有效运行难以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也的不到保证。而设立这些制度的目标就是要保证企业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到相应的会计账户,使编制的跨期报表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要想达到以上要求,小企业必须得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二、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上市公司及其他性质的大型企业和我国的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做出规范,保障了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今年,《小企业会计制度》终于实施了,它使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变得有章可循。《小企业会计制度》解决了小企业会计目标定位混乱问题。它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信息主要应满足计税的要求,其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其次才是债权人(如果有负债)。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小企业中实施后,税务部门应该利用好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200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这两个有力武器,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从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入手,规范小企业税收秩序,加强小企业税收征收管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首先,从帐薄、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新《征管法》第十九条规定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必须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强制建帐的手段,减少税源的流失,促进税收征管。为便于税务机关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纳税人有义务将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如果纳税人不报,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保持纳税人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上的灵活性的同时,强调必须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的规定或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缴税款,保证国家税收应收尽收。其次, 从整顿企业财会人员入手,促进其会计核算的规范。对于明细核算不健全,靠编制逻辑平衡的报表应付检查,财会人员只对业主负责不对法律负责等问题,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新《会计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整顿规范。凡是不符合规定的企业, 一律根据新《会计法》第四十二条“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的规定追究财会人员的连带责任。 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目标是树立起会计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感,最终使会计人员将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客观公正、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窥及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积极开展委托代理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对于代理记账问题,财政部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代理记账的条件、代理记账的程序、以及委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符合界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只能在二者中仅选其一,既不可各取所需,也不能交叉混用。小企业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会计核算水平较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高,但有一点应清醒地认识到,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同样要遵循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这13项基本原则,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准确进行确认计量、合理对确认计量进行修正的保障,是小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如前所述,小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因此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正确定位也很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会计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与其保持独立,同时要监督其行为,防止其利用职权做出职责不清的越权行为,高层管理者从财务部取钱,一定要按照会计原则进行记账,对高层管理者资金使用一定要按照企业财务预算执行。三、结束语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任重而道远,《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从目前我国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我们首先要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模式,加强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其次,财政部应指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健全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严肃处理,加强外部监管力度;最后,税务部门也应改进查核方式,改进税务人员对于小企业的态度,加强其对小企业的核查工作。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小企业会计规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定能把这项艰巨的工作做得更好。(作者简介:欧阳能(1969- ),男,会计学讲师,中国注册会计师。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专业,一直从事会计实践、会计教学和注册会计师业务。现在中山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课程班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信息、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会计核算的对策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应不断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结合当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发展状况,可知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高效性。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加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应找出相关的对策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实际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经济效益

运用科学的对策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处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间接地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为各种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当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相关的对策提高这些问题的处理效率,确保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能够达到相关经营计划实施的具体要求,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

1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相关特征

中小企业的概念

所谓的中小企业是指处于创业初期、整体规模较小的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出台的相关条例,应明确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从销售业绩、员工人数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中小企业的概念,可以为这类企业相关特征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在了解中小企业概念的基础上,应对这些企业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

中小企业的相关特征

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概况,可知其相关特征包括:(1)以自身的发展为中心。(2)企业整体的`结构层次简单。(3)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并不明确。(4)员工流动问题较为突出。

2现阶段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分析

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会计机构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中会计专业性人才数量少,难以满足各类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中小企业为了保持自身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人力成本,往往在招聘的过程中聘用了一些实践经验并不丰富、专业能力有限的人作为企业会计,某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甚至缺乏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些因素的存在,降低了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

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及内部控制机制

在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一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虽然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了这种问题的存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员工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者的整体水平不高,使得企业难以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间接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缺乏,致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难以真正地提升。

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不规范许多中小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对会计档案与资料重要性认识缺乏,往往忽略了各种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保管、保护的要求,而将会计报表和凭证等重要的材料随便乱扔导致遗失。

3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相关对策

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求。具体表现在:(1)开展会计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强化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地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可靠性,保持良好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2)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落实责任制,对会计核算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概况及业务要求,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为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保障。

加强会计体制创新,完善会计监督及内部控制机制

为了保持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高效性,应加强企业会计体制创新,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1)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及会计核算工作要求,对既有的会计体制实际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会计体制建设中,最终形成符合现代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体制;(2)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工作开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保持自身良好的管理水平,为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3)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应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促使会计核算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高效处理。保持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规范性为了提升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降低会计核算工作中各类问题的发生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规范性。这些措施包括:(1)根据会计核算工作及相关条例要求,对各种会计档案与资料进行有效的保管,避免会计资料与数据的丢失,保持会计档案与资料的管理有效性;(2)健全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机制,为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注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的合理运用,建立会计档案与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实际的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对会计信息的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在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构建会计档案与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应充分地考虑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确保该系统使用中能够达到会计核算工作要求。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及生产计划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给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到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中小企业能否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未来中小企业发展中应注重信息技术与各种会计理论知识的合理运用,确保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同时优化会计核算方式,增加中小企业未来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良好性,减少各种工作失误。

参考文献:

[1]康宗生.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6,(07).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论文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的基础, 高质量的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和决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揭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现阶段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现实意义, 结合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 指出了在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素质和内控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和性质,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是公益性质的, 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类型:即公共服务性非盈利单位和能够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单位。收付实现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核算原则, 记录和反馈相关财务活动的发生情况, 在编制单位预算时, 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 也是核查预算的执行情况的依据。

(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 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国家直接拨付运营资金, 也由国家预算支出进行控制, 没有盈利性, 只有公益性;也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具备一定的盈利性, 其核算原则除了收付实现制之外, 还有权责发生制用来核算其盈利情况;二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 没有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等组成部分, 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仅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及支出五个部分。从以上分析可知,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操作与督管。

(二) 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意义

1. 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汇总归纳财务数据、完善财务信息的重要基础工作。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经基本实现了电算化, 能够客观体现单位各项活动的运作情况, 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 只有财务信息系统中的基础数据真实完整, 财务分析报告才能得出有效和客观的结论。可见只有加强和注重会计核算, 才能确保和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分析的准确性。

2. 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只有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完整准确, 财务分析报告才能具有实效性和客观性, 财务信息量化分析才能准确。因此, 会计核算的真实有效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开展, 事业单位由此也才能进行财务分析和资金运行, 也可以此为参考进行判断分析进行相关决策行为。

3. 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行政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制定全面的财务计划, 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资金运作以及进行的公共服务和公益产品等方面, 这些财务计划都要以准确的会计核算为基础才能有效地确定。因此, 财务核算贯穿了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之中,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保障作用, 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同时,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工作也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 资金运作管理、项目开发等也离不开会计核算。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单位领导者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某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会计核算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领导不能积极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 也就不能正确指导各业务部门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指导, 各业务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也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导致会计部门的核算工作得不到良好的配合, 因此也无法保证从各业务部门得到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始资料, 从而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基层业务部门对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的认识往往也不够, 在财务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 造成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出现各种不规范的做法, 如错填漏填原始凭证、签字流程不严格等。

(二) 基层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工作中不仅要用到统计、核算、税收、金融、法律法规及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 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工作方法、制度法规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认为记账、报账、做报表就是会计的全部工作, 导致会计人员的知识面偏窄, 缺少学习各方面知识的主动性, 业务能力不全面, 综合性考虑问题的能力较弱。另外, 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准。所以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也需要提高, 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如果有虚假内容, 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 严重时还会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 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如果难以执行操作, 也会影响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虽然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有的内控制度可操作性较差, 执行力度不强, 使得会计核算管理缺乏规范, 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也会导致上级单位的监管工作不能有效开展进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失控也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如各项收支不能及时入账, 会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以及整个预算资金的执行都造成影响, 严重的会对国家资金进行截留等问题。如果会计内控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和缺乏惩罚措施, 就难以防止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的发生, 使得事业单位资金风险加大。

(四)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是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某些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期间, 经常缺乏综合统筹考虑, 预算的编制往往不够合理;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期间, 存在经费支出控制不严、经费开支的事先审核和事后监督不规范、不能按期初预算来执行, 也不能及时对预算执行进行定期评审等问题。预算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了单位财务风险增大,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迫切改进的方面之一。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 事业单位领导要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应了解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知识, 这样在管理会计部门的过程中能够给出导向性的意见, 引导会计部门正确开展相关会计核算工作;其次, 单位领导应对各相关业务部门提出重视会计核算的要求, 使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配合会计核算工作, 各部门之间能够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 确保真实、准确、全面、完整地向会计部门反馈相关信息, 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最后, 基层业务部门也要加强对财务制度的学习, 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纪律, 踏踏实实的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不做错账和假账。

(二) 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承担了会计核算管理的主要工作,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习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所需的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在此同时, 会计人员还应将学习会计政策与单位的具体业务相结合,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使会计核算质量稳步提高, 确保给出正确的会计信息, 以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三) 制定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必须实行会计内部控制。每个事业单位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内控制度, 且要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相协调, 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核算, 加强资金审批流程管理, 从制度设置和有效执行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以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资金的使用和流向进行监管和审查, 对各类违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提高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 合理编制事业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内部要从上及下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做好宣传工作, 使领导及员工充分了解预算管理过程的重要性, 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计划开展相关工作。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 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情况, 根据本单位现有资源情况进行调配, 合理分配相关资源, 实行零基础预算。预算编制方法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将全部支出纳入单位预算, 使预算编制全面而准确。在预算指标下达之后, 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加强收支管理, 严格控制资金支出, 杜绝资金的浪费和超支现象的发生。年末要对比财务决算数据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及组织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分析指标差异形成的原因, 对经营业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 为预算的目标或标准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 以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总之, 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核算, 并根据单位业务特点不断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各财会岗位人员要持续加强学习以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严格遵守相关财务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单位管理者要充分了解财务管理工作, 为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给出正确的指导和建议。对于核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监督, 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水平, 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02) .

[2]赵靖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 (08)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