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新青年杂志为什么停刊

发布时间:2024-07-01 04:03:52

新青年杂志为什么停刊

五四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9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从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鲁迅等参加编辑工作,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反对专制与迷信、抨击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思想,起了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被称为青年界之“明星”、“金针”、“良师益友”。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1919年5月,出版了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研究专号”。1920年初,《新青年》编辑部又迁回上海。5月出版了“劳动节专号”。从9月第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性的机关刊物,编辑部迁到广州。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组成季刊,由瞿秋白主编。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1926年7月停刊。

1915年g月创刊,至1926年7月停刊,先后存在十年。 《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主编的,从六卷起改由陈独秀等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轮流编辑,并由北京移至上海出版。192。年9月,改为上海共产党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迁往广州继续出刊,至1922年7月,九卷六期休刊。1923年6月,由月刊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机关的理论刊物。但由于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人力不足,不能如期出刊,到1924年底只出了四期,以后成为不定期刊物,1925年1月至1926年7月,又出版了五号,而后停刊.

有官方报道吗??看官方报道的~~

《青年一代》杂志停刊原因是,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记得是当年办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停刊了,停刊之后就再没有了。

新青年杂志为什么停

1916年2月起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 由于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又停刊5个月,1921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后又任主编直到1922年7月停刊。

《青年》是《新青年》的前身: 1915年9月15日,流亡日本回国的陈独秀于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月刊(就是简称的《青年》)。首卷到1916年2月15日止共6期,后因战事停刊。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复刊,为避免与基督教上海青年会主办的《上海青年》杂志混名,遂从第二卷第一期起易名为《新青年》。第二卷终止于1917年2月,该年1月,陈独秀被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的阵地由上海转往北京。 1917年3月至8月,《新青年》第三卷的6期出刊。第三卷第六期终刊后,又因故中断4个月。 第四卷1918年1月复刊,截止至1918年6月。该年编辑部改组扩大,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等人参与编辑工作,曾一度实行轮流编辑的办法。 第五卷从1918年7月到12月,第六卷从1919年1月到11月(6月陈独秀被捕,被迫停刊5个月,《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胡适、李大钊之间发生“问题与主义”之争),第七卷从1919年12月到1920年5月——仍改为由陈独秀一人主编。 1920年9月第八卷第一期起,被迫迁回上海印行,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10月出至第九卷第六期后停刊。1923年2月第九卷以至1926年7月,《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瞿秋白担任主编,成为中共中央的纯理论刊物,4期后停刊。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最后停办。

说重点楼上的。。。|||《新青年》150001哈尔滨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 胡蕊、陈大霞

有官方报道吗??看官方报道的~~

新青年杂志停办时间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

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

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衰落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捕,《新》又停刊5个月。此后陈独秀辞去文科学长一职,前往上海。10月迁回上海,设立于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

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

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

1920年中共发起组决定将《新》从9月1日出版的第8卷1号改组为机关宣传刊物。封面也做改变: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团结,也暗示全球无产阶级团结。封面上隔着大西洋握手的图案,是美国社会党的党徽。

编辑部增加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等发起组成员,刊登启示与群益书社解除关系,专门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行。同时增《俄罗斯研究》专栏,到9卷3号止。胡适对此后《新》的变化提出质疑,认为“色彩过于鲜明”,“北京同人抹淡的功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

1921年1月22日胡适写信与北京同人李大钊、鲁迅、钱玄同、陶孟和和高一涵等,再次声明其主张,指责《新》“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中译本”并给陈望道寄去明信片表示反对“将《新》所宣传共产主义之用”。

同时《新》的变化也招致社会上的议论和批评,同时部分军阀地区也禁止邮寄,《新》内部开始分裂。胡适主张另创哲学文学杂志,将马列理论分裂出《新》,同时将编辑部移回北京。但陈依旧坚持己见,并取消了北京的编辑部。

1921年2月上海法租界巡捕查抄新青年社,处罚并勒令其迁移。《新》从8卷6号起转入地下编辑,假托迁移广州,继续由陈望道等人编辑。

1921年7月中共成立,《新》成为理论刊物。9月陈独秀再任主编,只出一期后停刊。1922年7月又出一期(9卷6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新青年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此外,同名的还有日本侦探杂志《新青年》、新青年网站和新青年论坛。主办单位: 群益书社创刊时间:1915年9月15日出版周期:月刊,6期为一卷主编:陈独秀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有名的篇章: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发表《贞操问题》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鲁迅发表《随感录四十》创刊辞的几大方面: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一代》杂志停刊原因是,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记得是当年办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停刊了,停刊之后就再没有了。

《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扩展资料: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同时陈独秀还是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陈独秀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不以权谋私,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和社会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爱格杂志为什么停刊

没有停刊,《爱格》是2007年山东出版集团出版的杂志,天使文化旗下爱格杂志社编辑发行,半月刊,分别为《爱格》A、B版及《爱格言情》2014年出了《爱格时尚》。2007年,《爱格》创刊,后因不明原因停刊至2008年复刊。2009年05月,《爱格·影像》作为增刊面世,2009年09月,《爱格·影像》正式发行。

爱格杂志没有停爱格杂志还在,网上可以购买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

漫友杂志为什么停刊

有很多都没有了,被看作是违禁品,前一段时间都在搞这个说什么太血腥太暴力了

停刊如下:

《漫画世界》的停刊大致有二层原因,一是整体销量的下滑,导致营收不足。二是整体质量的下滑,在同类竞品中难保持优势。《漫画世界》自2010年创建《漫画世界周刊》,现已于2016年12月休刊。

简介:

《漫画世界》杂志是漫友文化传播机构整合动漫杂志、图书编辑制作、出版发行及国内外版权合作等资源优势,得以全方位展现的全新载体。

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潜力,是2005年漫友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力争成为中国漫画业主导期刊,从而获得更广泛读者的追捧,开创全球华语漫画出版的崭新纪元。

可能是漫友公司内部的问题,有可能是政府方面的问题,也或者两样都有吧。之前漫友旗下的《漫画bar》也是停刊了,漫bar很多作品都转到新刊《萌萌》里,也不知道漫show这次停刊后会不会再出现新刊。但现在漫show很多好的作品都只是换了个连载的地方,如血族转战到漫画世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的,再不济咱做单行党不就得了(我好像是在漫show停刊前就已经转做单行党了)。虽然我们对此都很伤心,但地球仍然每天都在转,生活还要继续,我们只好找别的好书看了。

QAQ我也是漫画show的粉也许是杂志调整?不过总是改版呢= =不过一些漫画就到别的杂志上连载了【漫友、漫画世界】TAT嘛……不过休刊了就应该不会再复刊了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