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铁道工程学报2018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4-07-03 00:34:44

铁道工程学报2018年第1期

截止2021年,苏州有7所本科大学,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在筹,分别是: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城市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前身苏州建筑工程学校1953年成立)。

3、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肇基于2007年9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苏州校区并组建管委会,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4、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是南京大学四大校区之一。苏州校区拟选址在苏州高新区,批复总面积近3000亩,其中校园规划面积1190亩。南大苏州校区在建设上将坚持与其他校区“同等标准、错位发展,创新机制、国际一流”的理念。

5、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025828),空间结构,(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227),空间结构形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101110077),空间结构形态学建模与控制理论研究,(4) 国家863计划项目(目标导向类,2007AA04Z441),复杂环境下大跨度空间结构故障预警技术,(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8050),新型张力空间结构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 (子课题)(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3A02-02),既有建筑检测与评定技术研究—钢结构检测与评定, (子课题)(7) 浙江省151人才基金(第一层次),(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17),(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335097),大型空间结构施工过程分析与监测系统研究,(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8083),大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及其全过程模拟系统 ,(11)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BA904B02、Z000402804221),2008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12)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21101389),大批量定制的产品设计和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钢结构生产中的应用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08015),索杆张力空间结构的形体、预应力成形技术及其破坏机理,(14) 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国家体育场“鸟巢”结构安全性分析和监控系统,(15)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集团,大型空间结构关键技术研究,(16)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建筑安全监测与评估,(17) 浙江西子联合股份公司,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与示范,(18) 中铁二院集团公司,北京北站无柱雨蓬结构设计研究与模型试验,(19) 曹娥江水利管委会,曹娥江大闸挡泄洪钢结构闸门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20) 上海紫珊光电有限公司(上海科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05DZ05812子项),世博场馆大空间结构监测和评估系统开发, (子课题)(21) 上海建工集团,国家大剧院钢壳施工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空间结构CAD系统研制及工程推广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1998,排名第1空间网架结构分析设计软件MSTCAD,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1998,排名第1河南鸭河口电厂储煤库工程,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003,排名第1河南鸭河口电厂干煤棚设计,全国建筑结构优秀设计奖,一等,2003,排名第1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结构机理、分析方法、受力性能、优化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2005,排名第8国家游泳中心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2008,排名5火电厂超大跨干煤棚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2008,排名第1国家游泳中心结构及室内环境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奥运工程科技创新特别奖,2009,集体奖挡潮泄洪双拱闸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2010,排名第1 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年获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集体”、“科技奥运先进个人”2008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2002年获“首届中国空间结构杰出青年奖”2001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2001年博士论文获“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2000年获“浙江省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1) 空间网格结构分析设计软件MSTCAD ,轻软登字第001号(2) 罗尧治,董石麟,周观根,胡宁,徐春祥,网壳结构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施工工法,国家级工法,YJGF017-2006(3) 林炎飞,罗尧治, 吴章华, 江 涌, 方宏青,高空连廊悬臂滑移平台施工工法,国家级工法,GJEJGF082-2008(4) 罗尧治,刘晶晶,向外可翻转开启式可展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5) 罗尧治,毛德灿,径向可开启圆形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6) 罗尧治,毛德灿,可开启板式类椭圆形结构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7) 罗尧治,朱世哲,沈雁彬,双拱结构闸门,发明专利,授权号(8) 罗尧治,张彦,林炎飞,一种网架结构的可调刚度支座,发明专利,授权号(9) 罗尧治,张彦,林炎飞,一种适用于张弦桁架双索张拉的铸钢节点,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8100636717(10) 罗尧治,沈雁彬,童若飞,太阳能供电的钢结构无线自调零应变检测装置,发明专利,授权号 (11) 罗尧治,沈雁彬,可快速安装拆卸网架构件内力无损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12) 罗尧治,张彦,林炎飞,适用于张弦桁架撑杆与双索相连的碟形节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13) 罗尧治,沈雁彬,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与传感器的钢结构建筑无线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14) 罗尧治,沈雁彬,孙斌,一种太阳能供电的空间结构建筑风速风压无线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 (15) 罗尧治,童若飞,王小波,梁宸宇,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低功耗振弦式应变采集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 ZL 201020132514(16) 罗尧治,蔡鹏程,风速风压采集与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号:0195322(17) 罗尧治,童若飞,模态测试与分析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号:0195323 罗尧治,大跨度储煤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978-7-5083-5334-0,专著500千字。董石麟、罗尧治、赵阳,新型空间结构的分析、设计与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ISBN 7-114-06118-8,专著 1190千字。董石麟、裘涛、罗尧治,全国注册工程师辅导教材《空间结构》,中国计划出版社,,ISBN 7-80177-260-7/。罗尧治,建筑结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ISBN7-30403-501-3。 许贤,罗尧治,沈雁彬 (2011). 张力结构的动态控制研究. 工程力学,28(5):183-193. (EI)娄荣,罗尧治, 郑君华, 刘海峰 (2011). 索网张力结构的施工张拉及多目标优化计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45(3): 539-553, 581. (EI)梁宸宇, 罗尧治, 许贤, 许京梦, 钟舟能 (2011). 错位交汇型钢管焊接节点试验研究. 钢结构,26(4): 13-18.罗尧治, 王洽亲, 童若飞, 程华强, 沈雁冰, 毛德灿 (2011).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结构健康监测. 施工技术,40(2) : 24-27, 55.罗尧治, 娄荣, 刘海峰 (2010). 空间钢结构支撑体系优化布置的应变能跟踪算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44(12): 2332-2336. (EI)周南, 罗尧治 (2010). 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力电参数测试. 实验力学, 25(6): 717-722.沈雁彬,郑君华,罗尧治(2010). 北京北站张弦桁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31(11): 51-56. (EI)罗尧治, 王小波, 杨鹏程, 童若飞, 沈雁彬 (2010). 某钢结构廊桥施工吊装过程监测. 施工技术, 39(2): 10-13.许贤,罗尧治,沈雁彬 (2010). 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主动控制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44(10):123-129. (EI)娄荣,罗尧治,沈雁彬 (2010). 考虑温度效应的空间钢结构索张拉控制研究. 工程力学, 2010 27 (8): 164-168. (EI)罗尧治, 吴成万 (2010). 太阳能光伏钢结构集成体系研究. 钢结构,25(8): 44-48.陆金钰、罗尧治 (2009). 基于平面折叠梁单元的可开启结构平衡矩阵分析方法,工程力学, 26(2):148-157. (EI)曲晓宁,罗尧治,郑君华 (2009). 悬挑网架在台风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科技通报,25(1): 77-82.曲晓宁, 罗尧治, 郑君华 (2009).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预应力钢结构索张拉优化分析. 工程力学, 26 (9): 131-137. (EI)陆金钰、罗尧治 (2009). 基于平面折梁单元的可开启结构平衡矩阵分析方法. 工程力学, 2, 26(2):148-157. (EI)李娜, 罗尧治 (2009). 基于完备能量模型的B样条曲面造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1(6): 713-720. (EI)喻莹, 罗尧治. 基于有限质点法的结构屈曲行为分析. 工程力学, 26 (10): 023-029. (EI)曲晓宁,罗尧治, 娄荣 (2009). 控制索原长求解索张拉力的反分析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1(10):114-117. (EI)曲晓宁, 罗尧治, 郑君华, 张彦 (2009). 预应力网壳结构累积滑移施工索力控制算法. 工程力学, 26 (5): 178-182. (EI)罗尧治,沈雁彬,童若飞,王小波 (2009). 空间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技术. 施工技术, 38(3): 4-8.朱世哲, 罗尧治 (2008). 一种新型闸门力学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工程力学,25(9)66-71. (EI)郑君华,罗尧治,董石麟,周观根,曲晓宁 (2008). 矩形平面索穹顶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29(2):25-31.李娜,岑培超,罗尧治 (2008). 仿扇贝形体的网壳结构建模及造型优化方法. 科技通报, 24(2):224-230.罗尧治,孙斌 (2008). 双柱面网壳并列布置风致干扰的数值模拟研究. 空间结构,14(1):25-31.罗尧治,陈建 (2008). 大型公共建筑太阳能综合应用. 上海电力,21(2): 142-147.罗尧治,王彬 (2008). 双层圆柱面和球面网壳的风振系数实用公式. 空间结构,14(1):32-39.朱世哲,罗尧治 (2008). 新型双拱钢管结构闸门的应用与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41(1): 35-41. (EI)朱世哲,罗尧治,娄荣 (2008). 双拱结构X型钢管相贯节点试验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42(1): 99-104(110). (EI)郑君华,袁行飞,董石麟,罗尧治,曲晓宁 (2008). 考虑膜材与索杆协同工作的索穹顶找形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42(1): 25-28(93). (EI)罗尧治, 朱世哲, 刘旭辉, 林军 (2007). 双拱型钢管结构闸门模型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38(9):1121-1127.杨惠东, 李娜, 王士裴, 陆金钰, 罗尧治 (2007). 某火车站无站台柱雨棚钢结构设计. 铁道工程学报, 2: 17-20, 24.罗尧治, 陆金钰 (2006). 杆系结构可动性判定准则. 工程力学,23(11): 70-75(84). (EI)罗尧治, 张冰, 季伟捷, 董石麟, 傅学怡, 顾磊 (2006). 双锥型变截面矩形钢管的试验研究及承载力分析.土木工程学报,39(9): 8-16(53). (EI)毛德灿, 罗尧治, 由衷 (2006). 径向可开启板式结构几何协调性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40(8):1377-1381. (EI)罗尧治, 孙旭光 (2006). 弦弓式预应力柱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分析. 建筑结构,36(4):70-73.罗尧治,姜涛 (2006). 弦弓式预应力网壳结构的工程应用. 工业建筑,36(6):92-95.罗尧治, 刘晶晶 (2006). 基于环形连杆机构原理的可展结构设计,工程设计学报,13(3):145-149.罗尧治, 季伟捷, 沈雁彬, 傅学怡, 顾磊 (2005). 双锥型压弯(扭)圆钢管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6(6): 79-85. (EI)罗尧治, 朱世哲, 许贤, 张冰, 季伟捷, 傅学怡, 顾磊(2005),双锥型圆钢管的强度设计计算方法. 建筑结构学报,26(6):86-91罗尧治, 赵志雄, 武芳 (2005). 双锥型圆钢管的单元刚度矩阵及修正系数. 建筑结构学报,26(6):92-99. (EI)罗尧治, 王荣 (2005). 索穹顶结构动力特性及多维多点抗震性能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9(1):38-45. (EI)罗尧治, 邱鹏, 沈雁彬 (2005).滑移施工在张弦网壳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施工技术,34(10):18-20.罗尧治,翟振锋,沈雁彬 (2005). 光纤传感技术在网架结构健康检测中应用. 空间结构,11(4): 59-63,15.罗尧治, 张浩 (2005). 弦弓式预应力柱面网壳结构风洞试验及风致效应研究. 空间结构,11(2): 3-8.董石麟,罗尧治,赵阳 (2005).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工程实践与学科发展. 空间结构,12, 11(4): 3-10.罗尧治, 吴玄成, 沈雁彬, 胡宁 (2005). 干煤棚网壳结构使用现状与缺陷分析. 工业建筑,35(5):88-91.罗尧治, 曹国辉, 董石麟, 严慧 (2004). 预应力拉索网格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7(3):52-57.罗尧治, 沈雁彬 (2004). 索穹顶结构初始状态确定与成形过程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8(10):1321-1327.罗尧治, 王轶, 沈雁彬, 胡宁 (2004). 网壳结构“折叠展开式”施工吊点同步控制研究.施工技术,33(11):1-3.罗尧治, 公晓莺 (2004).基于双三次B样条插值的空间结构自由曲面. 空间结构,10(2):30-34.罗尧治, 年有增, 符刚 (2004). 基于压杆失稳的张拉整体结构极限承载力. 空间结构,10(1):7-11.罗尧治, 张楠 (2004). K型搭接节点承载力性能分析及公式建议. 钢结构,19(3):23-26罗尧治, 陈晓光, 沈雁彬, 胡宁 (2003). 网壳结构“折叠展开式”提升过程中动力响应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37(6):639-645(EI)胡宁, 董石麟, 罗尧治(2003).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静力分析,空间结构,9(4):9-12,26罗尧治, 赖达东, 符刚, 吴欣之, 魏义进 (2003). 国家大剧院钢壳体施工支撑体系的结构选型与设计. 建筑结构, 33(11):61-62,16罗尧治, 赖达东, 童建国 (2003). 箱形网架结构简化计算方法及其计算用表. 工业建筑, 33(8):45-47胡宁, 罗尧治, 董石麟 (2003). 108m×90m柱面网壳整体提升施工方法. 科技通报,19(4):323-329罗尧治, 符刚, 曹立玲, 沈雁彬 (2003). 两端简支弯曲杆件的等效刚度稳定性计算公式. 钢结构,18(1):53-55陈晓光, 罗尧治(2003). 张拉整体单元找形问题研究. 空间结构, 9(1):35-39胡宁, 罗尧治 (2003). 机构设计在大型柱面网壳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设计学报,10(1):A47-51, 54罗尧治, 董石麟 (2002). 空间索桁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其体系演变. 空间结构,8(4):17-21罗尧治, 董石麟 (2002). 含可动机构的杆系结构非线性力法分析. 固体力学学报,23(3):288-294罗尧治, 张楠 (2002). 空间管桁结构相贯节点计算机放样. 钢结构,17(2):59-61严慧,罗尧治,赵阳 (2002). 一种新型预制四角锥网架结构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建筑结构,32(3):51-54陈向阳,罗尧治 (2002). MSTCAD软件在组合网架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32(3):62-63罗尧治, 沈雁彬, 严慧, 刘季康, 韩巍 (2001). 大型体育场罩棚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22(5):62-65,69罗尧治, 董石麟 (2001). 平板型张拉整体结构几何体系及受力特性分析. 空间结构,7(11):11-16罗尧治, 曹立岭, 沈雁彬, 马政纲, 张小明 (2001). 大跨交叉网架拱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建筑结构,31(2):30-31罗尧治, 董石麟 (2001). 索杆张力结构及其体系分析. 工程力学,(1):161-165罗尧治 (2000). 索杆张力结构几何稳定性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7(6): 608-611罗尧治, 董石麟 (2000). 索杆张力结构的计算机分析程序CSTS. 空间结构,6(2):56-63罗尧治, 陈向阳, 董石麟 (2000). 组合网架的竖向地震响应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33(5):29-34罗尧治, 董石麟 (2000). 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计算. 建筑结构学报,21(5):59-64 (1) 承担国外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南非、沙特、新加坡、印尼等工程设计(储料库)研究项目。(2) 北京北站站台设计以及模型实验。(3) 无锡博物馆节点实验。(4) 北戴河车站无柱站台屋盖设计。(5) 宁波南部商务区跨河廊桥钢结构设计。(6) 徐州天达水泥贮料棚网架设计。(7) 成都金堂电厂干煤棚网架设计。(8) 海螺水泥有限公司2*5000吨/d熟料生产线网壳结构大型柱面球面网壳结构设计方案。(9) 陕西黄陵干煤棚网架设计。(10) 2005年~2006年承担郑州艺术中心、中央电视台TVCC网架、广东省科学中心等大型工程的施工分析和加工设计。(11) 2004年~2006年承担国内河口最大挡潮泄洪大闸-—曹娥江大闸钢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12) 2004年~2005年承担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网架结构的施工全过程模拟仿真分析,该项目为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网架结构(18万平方米),是奥运会配套的重大工程项目。(13) 2003~2005年期间为“水立方”、“鸟巢”等奥运工程提供技术支持。(14) 2003年承担了北京华能电厂120米跨度储煤库结构设计研究,为国内跨度最大的柱面网壳。(15) 2002年承担了河南新乡豫新电厂干煤棚结构设计研究,跨度102米,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预应力张弦柱面网壳结构。(16) 2000年承担了河南南阳鸭河口电厂三心圆柱面空间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获得全国空间结构优秀工程一等奖,全国建筑结构优秀设计一等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7) 2000年承担国家大剧院“巨蛋”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分析和设计工作。(18) 1997年承担河南省体育场挑棚网壳非线性整体稳定性计算和研究。(19) 1996年承担西安城运村体育馆设计研究,体育馆屋盖覆盖面积1万m2,是当时国内四柱支承面积最大的体育馆屋盖结构。该体育馆是第8届城市运动会主会场。(20) 已经负责设计研究大跨度工程愈300项:深圳国际机场航站楼、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西安城运会主体育馆、舟山海洋学院体育馆、洛阳工学院体育馆、淮北体育馆、嘉善体育馆、平阳体育馆、绍兴市体育馆、上海松江大学城体育馆、上海闽行区体育馆、苏州工业园区游泳馆、广州越秀山体育场、长春市体育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面积厂房、安徽亳州市政中心、南阳鸭河口电厂、株洲电厂、江苏太仓电厂、湖南耒阳电厂、湖南益阳电厂、江西丰城电厂、湖北汉川电厂、四川广安电厂、南京奥体中心游泳馆、青岛颐中体育馆等(预应力)网架、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分析研究。 课程:大跨空间结构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

截止2021年8月26日,苏州当前拥有6所本科院校,其中本土院校4所,还有两所中外合作院校。

本土本科院校有苏州大学、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这四所大学。中外合作院校有昆山杜克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

一、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二、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三、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四年,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学院1999年筹建、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年按照教育部〔2003〕第8号和江苏省教育厅〔2005〕第40号文件精神,改设为独立学院,是江苏省内成立较早的独立学院之一。

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协调发展,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四、苏州城市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一般指苏州城市学院。

苏州城市学院(原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隶属苏州市人民政府管理。2021年2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的通知。 [8]

学院位于苏州国际教育园,校园面积650亩,西傍吴山,北靠“夜半潮生看串月”的国家级风景区石湖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环境怡人,学习氛围浓厚。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拥有4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2000余人。

五、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的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10年1月,美国杜克大学与昆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2010年9月,昆山杜克大学一期校园建设正式启动;2012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昆山杜克大学(筹),学校于2013年9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于2014年秋季迎来首批学生,于2018年秋季迎来首届本科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科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昆山杜克大学

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职业大学,苏州城市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等。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

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

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参考:苏州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铁道工程学报

我之前投了一篇,今天打电话问他稿件状态,他说这个查不了。按他的意思是,审稿时间不定。如果比较好的话很快就能录用,如果不好的话估计五六个月也不会有回音。太坑爹了!

铁道工程学报投稿不隐作者。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铁道工程学报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铁道学会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联合主办的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

铁道工程学报大概需要半年才见刊。之前也是文章不过关,还是找的莫’文网修改的,两个月可以录用,见刊就是排期的问题了

物理学报2018年第三期

答案是肯定的,《物理学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SA 科学文摘(英)(2011)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16)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EI 工程索引(美)(2016)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期刊荣誉:

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梅花联轴器,一端与电机匹配作成平键槽,另一端作成对应花键与泵连接。

Science: 三维断层结构控制震群的动态发展

理解一个地震如何发生及为何开始发生是地震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考虑到大地震和小地震的发生频度不同,理解断层带地震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对破坏性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研究,以及中小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过程开展高分辨率探测等途径加以实现。通常认为,断层的结构会控制地震破裂的起始、传播和停止,且断层形态在地下浅部比深部更复杂。但科学家对地下断层结构的探究比较困难,虽可通过钻井等方式直接观测断层的物性特征,但空间采样非常有限。随着地震观测台网密度的增加和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海量中小地震的精定位为认识断层带的三维深部形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参见前沿报道《寻找隐藏的微地震》)。

震群(Earthquake Swarm)是一类特殊的地震,通常指的是某一特定小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中小地震,震群的持续时间可以是一些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震群中会存在多个震级相近的震级较大地震,但整个震群的能量释放过程同常见的主震-余震序列由1个主震或几个大震占主导的方式明显不同。主震后发生的一系列余震不应被称为震群,而震级特别大的多次破坏性地震,一般也不称为震群,比如1976年松潘-平武地区发生的2次级强震和最大震级达级的余震。震群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外部作用导致断层上的应力增加或者减少了发震断层的强度(Shelly et al., 2016)而致,自然发生的震群常与岩浆迁移和地热流体活动相关联。通过对震群活动的精定位分析研究,可以探究地下岩浆的迁移及断层带内的流体运移过程,为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发展过程提供直接观测依据。

图1 (a)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活动构造分布;(b)卡维拉谷附近三个不同时间震群的时空分布图(Hauksson et al., 2019)

最近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Zachy Ross博士及合作者在Science杂志刊文(Ross et al., 2020),针对南加州圣哈辛托断层(San Jacinto fault)及埃尔西诺断裂(Elsinore fault)之间的卡维拉谷(Cahuilla Valley)岩体附近2016-2019年发生的震群活动(图1),利用南加州密集分布的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连续地震波形数据,应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自动地震检测及精定位分析,获得了展布在4′4′2 km空间范围内矩震级为的22000多个地震的精细时空分布,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地区断层带内复杂的三维结构控制着该震群的动态演化过程(Ross et al., 2020)。通过该项研究,推动了对断层带内部精细结构的一系列认识:

(1)精细的地震分布限定了断层带的三维形态。在断层垂直方向,地震分布范围非常窄,只有几十米或更小,因此断层带的孕震层厚度可能较薄。同时断层面在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上都不是一个平面,尤其在西北段,断层面的倾向随深度发生了多次相反的变化。同时,在断层带内部,存在一系列与走向平行的垂直间距约200-400 m较密集展布的地震条带,且这些条带具有起伏的几何形态并在断层带内大部分区域都存在。

(2)精细测定的地震时空分布限定了地震序列的演化过程及可能的物理机制。此次地震序列起始于断层带底部(约8 km深度)一个约100 m宽的区域,其后发生的地震迁移过程与地震波传播类似,存在前锋面(类比地震波传播的波前面),后续的地震活动都发生在该前锋面内部,在前锋面的前方不存在地震活动(图2)。这一观测暗示在断层带底部存在一个连续的点状流体注入源,地震活动性的迁移是因为流体持续注入和迁移导致的。其中慢慢扩散的前锋面暗示这个震群主要是由流体运移来驱动的,而不是如典型的地震序列那样由静态或者动态应力触发来驱动。震群迁移的速度非常慢,达到1-5 m/天,这比慢滑移地震的传播速度(几十千米每天)要慢的多,进而估计断层带内的渗透率约为10 -17 -10 -18 m 2 。整个震群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图2):自2016年至2017年,地震序列平稳发展且地震发生率比较低,然后发展到一个地震高发时段(阶段1和2),直到一次震级较大地震()发生,地震发生率显著增加(阶段3)后减少并在1年后停止。阶段1和2的地震发生过程可能主要由整个断层区的流体压力扩展驱动,而阶段3的震群活动则由静态应力变化和流体压力变化混合驱动作用。地震在周围断层区形成了显著的应力变化,这可能改变了渗透率结构,从而增强了整个系统的流体流动。随时间变化的应力降分析发现,阶段1和2的应力降中值约8 MPa左右,而阶段3的应力降中值下降为2 MPa,这些特征进一步证实了上面的推论。

图2 2016-2019年卡维拉谷震群的时空分布。(a)和(b)震群在水平面及沿断层走向的深度剖面上的分布,不同颜色表示相对于震群起始的时间。c)沿走向和倾向的地震迁移分布,可以看到在阶段2中存在迁移的各向异性,迁移更多是沿着走向方向(蓝色椭圆所示)(Ross et al., 2020)

(3)地震序列的空间演化过程为推测断层带的物性特征提供了直接证据。这个震群的非均匀空间分布暗示断层带的渗透性体系是空间变化的。在4年的震群活动期内,只存在极少量震源深度大于 km的地震,因此推测在该深度可能存在一个渗透率障碍体,或者断层带自身没有延伸到更深或者在这个深度存在介质流变性的变化。2016-2017年,震群在断层面内的迁移速度基本是各向同性的。此后,沿走向的迁移相对沿倾向的迁移速度更快,这同流体进入断层通道的推测相一致(图2c)。在2018年8月,在震群开始3年后,在大约6 km深度处沿断层带倾向向上的迁移基本停止了,仅在断层区东南端沿走向约1 km长的区域内地震继续向上迁移;而在这些地震向上迁移500 m后,地震活动快速升级并最终形成序列中最大的地震(地震)。此后,震群基本是向西北方单向迁移,将深度小于6 km的地震空区填满。基于这些观测,作者推测在6 km深度存在一个近水平的渗透性障碍体,几乎没有流体可以穿过它。因此,断层区的渗透性结构对局部的扩散性质起控制作用,渗透率不是静止不变的标量,而是一个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张量,渗透率可能会伴随滑移和断层恢复过程而随时间变化。

断层区内破坏区的几何形态决定了内部流体运移的通道或者屏障。此次震群由一个局部流体注入点扩散的特征表明断层区可能同一个深部源区相连,但是连接通道最初是被封闭的(图3)。而卡维拉谷(Cahuilla Valley)岩体附近在1980-1981年、1984-1985年和2016-2019年曾多次发生震群活动,表明该地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流体源区(图1;Hauksson et al., 2019)。深部流体供给的运移导致断层区的震群活动,可以用断层阀门模型(Sibson et al., 1981)来进行解释(图3)。该研究中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应用,使对海量连续地震波形记录中的地震检测识别和定位工作可以自动化完成,地震学家仅需检验部分识别结果以确保数据质量,这大大提高了微弱地震的识别效率和定位精度。

图3 对震群发生机制的解释卡通图,深部流体穿过底部障碍体的某处进入断层区,并向浅部运移导致震群的发生(Ross et al., 2020)

【致谢:感谢地星室陈棋福研究员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吴建平,明跃红,张恒荣等.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震群活动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7, 50( 4):1089-1096.

Cesca S, Letort J, Razafindrakoto H N T, et al. Drainage of a deepmagma reservoir near Mayotte inferred from seismicity and deformation[J].Nature Geoscience, 2020, 13(1): 87-93.

Hauksson E, Ross Z E, Cochran E. Slow‐growing and extended‐durationseismicity swarms: Reactivating joints or foliations in the Cahuilla Valleypluton, central Peninsular Ranges, Southern California[J]. Journal of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9, 124(4): 3933-3949.

Hill D P. A model for earthquake swarm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Research, 1977, 82(8): 1347-1352.

Nur A. Matsushiro, Japan, earthquake swarm: Confirmation of thedilatancy-fluid diffusion model[J]. Geology, 1974, 2(5): 217-221.

Ross Z E, Cochran E S, Trugman D T, et al. 3D fault architecturecontrols the dynamism of earthquake swarms[J]. Science, 2020, 368(6497):1357-1361.

Shelly D R, Ellsworth W L, Hill D P. Fluid‐faultingevolution in high definition: Connecting fault structure and frequency‐magnitudevariations during the 2014 Long Valley Caldera, California, earthquakeswarm[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6, 121(3):1776-1795.

Sibson R H. Fluid flow accompanying faulting: field evidence andmodels//Simpson D W, Richards P G (Eds.).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International Review.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593-603.

Stuart W D, Johnston M J S. Intrusive origin of the Matsushiroearthquake swarm[J]. Geology, 1975, 3(2): 63-67.

White R S, Edmonds M, Maclennan J, et al. Melt movement through theIcelandic crust[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2019,377(2139): 20180010.

Zhang G, Lei J, Sun D. The 2013 and 2017 Ms 5Seismic Swarms in Jilin, NEChina: Fluid‐Triggered Earthquakes?[J]. Journal of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9, 124(12): 13096-13111.

尹祥础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北京100036)

王裕仓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LNM),北京100080)

摘要由于损伤过程的不可逆性,当孕震区介质受到损伤后,其对加载的响应将不同于卸载响应。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Y(称之为加卸载响应比,英文为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简称LURR)可以度量孕震区介质的损伤程度或接近失稳的程度,因而可以作为一种地震预测的新途径。对数百个地震震例的检验(震级从4级到级)表明:在主震发生前的一段时间里,Y值显著大于1。而对于7个稳定区(指在较长时期内未发生过强震,而小震资料又较丰富的地区),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Y值始终在1附近作轻微的起伏。近年来,利用本方法对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十几次中强地震及美国北岭地震()与日本关东地区地震()作出了成功的中期预测。

关键词地震预报加卸载响应比理论

1引言

地震的物理实质是什么?从力学的观点看,它正是震源区介质(岩体)的损伤与快速破坏(失稳)过程,并伴随应力与应变能的快速释放。让我们研究孕震区(含断层或弱化区的岩体)在高温高压下的本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纵坐标为广义载荷P,而横坐标为对于载荷P的响应R。

我们首先定义如下两个参数:响应率X与加卸载响应比Y。

响应率X定义为: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5卷现代岩石圈运动地震地质

式中:△P表示载荷增量,而△R表示相当于△P的响应增量。

加卸载响应比Y定义为: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5卷现代岩石圈运动地震地质

式中:X+、X-分别表示在加载及卸载条件下的响应率。

众所周知,材料若处于弹性阶段(图1中的OA段),加载时(△P>0)的响应率X﹢,将等于卸载时(△P<0)的响应率,即Y=1。但是若应力超过弹性后,X+>X-,因而Y>1。当材料逐步趋向破裂时,Y值也随之逐渐增大。当趋近于图1中的顶点T时,X+趋于无限大;而X-仍保持为有限值,因而Y值也将趋于无穷。所以顶点T可以作为预测失稳的前兆点。

图1震源区的本构关系

从损伤力学的观点看,地震孕育过程就是孕震区介质的损伤过程。因此有希望采用损伤力学中的损伤参数D来定量地刻划地震的孕育进程。损伤D有多种方法定义。最直接的一种是用弹性模量(4阶张量)的变化来定义D。为简单起见,有时只用弹性模量张量的一个分量来定义D。例如Lamaitre[23]定义D为: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5卷现代岩石圈运动地震地质

式中:Eo为未损伤材料的杨氏模量,E为已损伤材料的杨氏模量。如果卸载时的模量为Eo,则(3)式可表示为: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5卷现代岩石圈运动地震地质

式(4)意味着D与Y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Y也可以作为孕震区损伤程度的度量。

即使损伤D不按式(3)而另行定义,D与Y之间仍然会存在内在关系。这就明参数Y可以定量地刻划地震孕育进程,因而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定量前兆[11~18,24~27]。

要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进行地震预报,必须首先解决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地球进行加载与卸载,以及如何判别加载与卸载。其次是怎样选择合适的参数作为响应。以下分别讨论这几个问题。

(1)如何对地壳块体进行加卸载?

孕震区的线性尺度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千米。对其进行加卸载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潮汐应力。潮汐力不断地周期性地变化。也就是说它对地球的各部分不停地进行加载与卸载。

(2)用什么准则判定加载与卸载?

加载与卸载问题,在塑性力学中有详细的讨论。对于不同的材料应选择不同的准则。对塑性较好的多种金属(如低中碳钢、铝等)Von Mesis准则比较适用;而对地质材料的破坏,则Coulumb准则[22]更适合。我们在文献[12,13,24,26]中对此作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述。请参阅上述文献,本文不再赘述。

(3)选择什么参数作为计算Y值的响应

地壳形变、井水水位、地震活动性及其他震源参数以及许多其他地球物理参数都可以作为响应,用于计算Y值。从“八五”期间起,我们与国内外许多地球物理学家合作,开展了多学科的研究,国家科委、国家地震局的“八五”、“九五”攻关项目中,均安排了相应的项目,同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会及地震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1,4~6,10,19]。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以地震能量为响应的加卸载响应YE(在本文中很少涉及其他参数的加卸载响应比,所以仍以Y代替YE)。Y定义为: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5卷现代岩石圈运动地震地质

式中:E为地震能量,符号“+”“-”分别表示加载与卸载,N+、N-分别表示在规定的时空范围内发生的加载地震及卸载地震(在加载时段内及卸载时段内发生的地震,在以往的文献中,有时也简称为正地震及负地震)的数目,m为常数,取为0、1/3、1/2、2/3及1。m=1时,Y为所有正地震能量之和与负地震能量之比;m=1/2,Em为贝尼奥夫应变;m=1/3及2/3时,Em分别表示震源的线尺度及面尺度;当m=0时,Y=N﹢/N﹣,即正、负地震数1之比。在本文中恒取m=1/2。

取一定的时、空范围(例如2°×2°,几个月至1年),按式(5),计算出一个Y值。利用该区域Y值随时间的变化,可能预测出该区域内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程度。

2震例检验

我们用国内外数百个已发生的地震,对LURR理论进行了广泛的震例检验,震级范围从Ms=4到Ms=。检验的结果是满意的[13,16,24,26]。以下是1970~1992年期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10个大地震(Ms≥7)的孕震区LURR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2)。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大陆共发生Ms>7级以上地震13个,其中有3个地震(青海地震、通海地震及西藏亦基台错地震)因数据太少无法利用它们计算LURR之外,对其他10个大震全部进行了研究,地震前各孕震区Y随时间的变化示于图2,山图可知,10个震例中,有9个震例,在震前Y明显大于1,Y>1的时间大约持续1~3年。

除了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大陆的震例(4≤Ms≤)外,根据我们所能得到的资料还研究了日本、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若干震例。都取得了好的结果[13,18,26]。

此外,我们选择了中国大陆的7个区域作对比研究,这7个区域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强震,但近20多年来,地震活动性较低,没有发生过中强地震,处于低地震活动期。其LURR的变化情况(图3)与图2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所有这7个区域里,在20多年(1970~1992)的时间里,其Y值均在1附近作轻微起伏。

图21970~1992年中国大陆所有7级以上大地震前Y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a—四川炉霍地震(Ms=);b—云南永善地震(Ms=);c—新疆乌恰地震(Ms=);d—辽宁海城地震(Ms=);e—云南龙陵地震(Ms=);f—河北唐山地震(Ms=);g—四川松潘地震(Ms=);h—新疆乌恰地震(Ms=);i—云南澜沧地震(Ms=);j—青海共和地震(Ms=)

图31970~1992年间,7个平静区的Y-t曲线

a—郯庐断裂带南段(°N士1°,118°E±1°);b—陕北(°N±1°,119°E±1°);c—川东(°N±1°,118E士1°);d—鲁北(°N±1°,119°E±1°);e—鲁西(°N士1°,118°E±1°);f—豫北(°N±1°,113°E±1°);g—鲁南(°N士1°,117°E±1°)

3地震预报实践

近年来我们尝试用本方法进行地震预报,多次成功对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级以上地震成功地作出了中期预报[5,7,15~18]。此外,还成功地预报了1994年1月17日的美国北岭地震[]及1996年9月11日的日本千叶地震[18]。部分被预测的地震震前的Y-t曲线示于图4。

以下对其中几个典型地震的预测情况略作说明。

1993年夏初,我们得到由USGS所属NEIC(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供给的加利福尼亚州地震目录,利用此目录研究了该州的加卸载响应比,发现其中有3个地区在较长的时间(长于一年)内Y值显著大于1。经研究后,于1993年10月28日写信给提供我们数据的那位科学家(ISOP项目的负责人),在信中提供了分区的加卸载响应比结果,并且预测:在其中3个区域或其附近,在一年内(~)可能发生中强地震(7>M≥6)。在预测后不到3个月,1994年1月17日发生北岭地震(图4e),发生在预测的一个地区的边缘。再后,1994年9月12日,在另两个地区的中间发生一个Ms=级地震。

图4用LURR理论成功地预测的某些中外地震的震前Y-t曲线

a—山西大同地震(Ms=);b—云南普洱地震(Ms=);c—青海共和地震(Ms=);d—青海共和地震(Ms=);e—美国北岭地震(Mw=);f—日本千叶地震(Ms=)

1996年春,应日本气象厅科学家的要求对日本的关东地区,和歌山地区及兵库地区的加卸载响应比进行了分析研究(资料由对方提供),研究后得到几点结果:①关东地区(按对方提供资料的范围为了35°~36°N,139°~141°E)在一年内发生Ms=6级地震可能性很大;②和歌山地区在近期内不会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对方原来预计此地区危险性很高);③神户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很显著。我们于1996年4月1日将有关结果传真给了对方科学家,同时写成论文[18]于1996年5月间投《中国地震》(季刊)。该文于《中国地震》中文版1996年第三期(1996年9月初出版)及英文版(由美国Allerton出版公司出版)第四期刊出。其后,在1996年9月11日发出了Ms=级千叶地震(°N,°E)。

关于国内的地震预测只讨论一个震例——1994年12月31日的广西北部湾地震(Ms=)。

1993年底我们在“1994年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研究”的报道中将广西沿海地区列为地震危险区[15]。直至于1994年11月分析预报中心召开会商会时,该区未发生过任何中强地震,但当我们研究~时段中国大陆LURR的空间分布时,发现该区域的Y值异常仍非常突出[16],因此我们认为该区域仍可能在年内发生强烈地震,结果在1994年最后一天发生了北部湾Ms=级地震,并于1995年1月10日再次发生Ms=级地震。

以上震例是成功的例子,但也有些Y值较高的区域,在预测的时段内并未发生强烈地震。这些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加卸载响应比升高,说明该区域的地震孕育过程正在进行,但随后却可能发生了卸载使地震孕育过程推迟甚至中断,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判别是以后要着力研究的课题。

4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演化特征

大量的震例研究表明,LURR的空间分布图像是很复杂的。当一个地区未来要发生强烈地震前,将出现一系列高Y值区,这些高Y值区往往连成一个环状,形成面包圈图像[7],大部分未来的地震将会在发生面包圈内或其邻域。图5是云南普洱Ms=级地震震前一年间该区域内Y值的空间分布。由图可见,高Y值区围绕着未来的震中形成一个面积约为5°×5°的面包圈。将LURR的空间分布作成立体图,每一个高Y值区形成一个高峰,很多个高Y值区就形成群峰突起的图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地震活动性低(指未发生强震)的区域内,Y值在1°上下轻微起伏,所以LURR的空间分布立体图就像平原地区的地形,我们形象地称这种图像为“一马平川”。

图云南普洱Ms=级地震震前一年时段内,Y=的等值线图图中符号代表未来的震中

对于同一地区,在地震孕育过程中,不同时段的LURR空间分布图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空间分布图像随时间发生变化。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强震前多个高Y区向未来的震中迁移,称之为高Y值区的会聚现象[8]。

研究了1970年后中国大陆的12个Ms≥大震[8]。12个震例中,有11个发现了会聚现象,且未来的震中处于面包圈内,只有中缅边界上的Ms=级地震,未来的震中处于面包圈外,距圈的外边界约50km。这可能与该地震发生在两国边境地区,缅甸一侧的数据不好收集有关。

进一步,我们还发现:强震发生前,高Y值区迁移速度在同一地区,近似不变,大致为100km/a的量级。但不同地区的迁移速度有所差异[8]。

Scholz曾经撰文说,华北地区的形变锋(deformation front)传播速度约为150km/a,Press和Allen则观测到美国南加州地区的形变波(deformotion wave)速度为100km/a。这三者在物理上是有关系的,而且其数值在数量级上也是彼此相符的。

5展望

前已述及,除了地震能量外,其他许多有关的地球物理参数(如地下水位、地壳体应变、地倾斜、地磁参数、尾波Q…)均可选择为响应,进行加卸载响应比的研究[1,2,4,10]。图6为取尾波Q值的例数作为响应,计算LURR—YQ的例子。图6所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北岭地震()前该区YQ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它与图4e作比较后可以看出,二者在定性上是一致的。

图6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北岭地震的YQ变化图

对同一时空域用众多的参数可以计算出众多的LURR值,然后进行综合预报,必然会提高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进行地震预报的精度。

简而言之,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可能为地震预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在国内地震界有不少人在研究,应用与改善它[5]。

近来通过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有感地震(指6>M≥4)前[9]甚至北京地区的矿震(M>2)前,Y值也有较明显的升高。这说明,除天然地震外,对于诱发地震(矿震、水库地震[4]…)以及某些其他地震灾害(如岩爆、滑坡、火山喷发…),也可能用LURR理论进行预测。

致谢谨向傅承义、Keiti Aki、秦馨菱、王仁、陈章立、何永年、葛治州、陈鑫连、梅世蓉、罗灼礼、张国民、李宣瑚、张伯民教授及、、博士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基金会(批准号19732006)、国家科委及国家地震局“八五”及“九五”攻关项目、地震学基金会以及中国科学院LNM开放实验室(Lab of Nonlinear Mechanics of Continuous Media,Institute of Mechanics)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陈建民,张昭栋,杨林章,石荣会,张继红.地下水位固体潮响应比的地震异常.地震,1994,10(1):73~78.

[2]陈学忠,尹祥础.水库地震主震前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特征.中国地震,1994,10(4):361~367.

[3]陈学忠,尹祥础,K Ake,H Ouyang,宋志平,王裕仓.以介质参数波Q1作为响应的加卸载响应比研究.中国地震,1996,12(3):243~249.

[4]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关于1994年我国地震趋势的研究报告.见: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中国地震趋势预测研究(1994年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43.

[5]李宜瑚.“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新进展之一: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预测洛杉矶地震获得成功.国际地震动态,1994,10(4):24~25.

[6]刘桂萍,马丽,尹祥础.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响应比特征的研究.地震,1994,(6):34~39.

[7]宋志平,尹祥础,陈学忠.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地震三要素的预测意义.地震学报,1996,18(2):179~186.

[8]施行觉,许和明,万永中,卢振刚,陈学忠.模拟引潮力作用下的岩石破裂特征: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实验研究之一。地球物理学报,1994,37(5):633~637.

[9]王丹文.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以磁报震中的应用探索.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5,(16):26~29.

[10]杨林章,何世海,郗钦文,黎凯武,李松阳.用体应变潮汐加卸载响应比确定岩石弹性的变化.中国地震,1994(增刊):90~94.

[11]尹祥础.地震预测新途径的探索.中国地震,1995,3(1):1~7.

[12]尹祥础,尹灿.非线性系统的失稳前兆与地震预报.中国科学,1991,(5):512~518.

[13]尹祥础,陈学忠,宋治平,尹灿.加卸载响应比理论(LURR):一种新的地震预报方法.地球物理学报,(6):767~775.

[14]尹祥础,陈学忠.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及其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报,1994,37(增刊):223.

[15]尹祥础,陈学忠,宋志平.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在地震趋势研究中的应用.见: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中国地震趋势预测研究(1994年度).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16]尹祥础,陈学忠,宋志平.从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分布,研究中国大陆未来的地震大形势.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中国地震趋势预测研究(1995年).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17]尹祥础,陈学忠,宋志平,王裕仓.由加卸载响应比的时空变化预测中国大陆地震趋势.见: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中国地震趋势预测研究(1996年).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75~178.

[18]尹祥础,陈学忠,宋治平,王裕仓.关东地区加载响应比的时间变化及其预测意义.中国地震,1996,12(3):331~335.

[19]张继红.响应比法的地磁异常分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5,16:61~63.

[20] Theory of Subcritical Crack Growth with Application to Minerals and Mechamics of Rock(),Academic Press,London,1987.

[21]Ding Zhongyi et al..Seismic triggering effect of tidal ~335.

[22] of Rock and Hall,London,1976,78~99.

[23] to Use Damage Eng.&.Design,1984,80:233~245.

[24]Yin Xiangchu,Chen Xuezhong,Song Zhiping and Yin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1994,3:325~333.

[25]Yin Xiangchu,Yin Can and Chen Precursor of Instability for Nonlinear Syste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 dynamics and predictability of geophysical phenomena( and eds.).AGU Geophysical Monograph,1994,83:55~60.

[26]Yin Xiangchu,Chen Xuezhong,Song Zhiping and Yin New Approach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The 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3/4):701~715.

[27]Иин Ксянчу(Yin Xiangchu).Новыйнодходк Ирогногу Землетрясеннй.НРИРОД А,1993,(1):21~27.

电力设备期刊2018第1期

电力设备期刊停刊了吗 刊物并没有停刊的,只是做的没有之前好了,换成电子期刊了,听说仍然保留书刊的!!! 《电力技术》怎么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查不到了,停刊了,还是怎么,但是这个刊物还在约稿啊。 那就是没有了 《华中电力》从2012年3月起停刊,之后所有期刊均为假的 你说的太对了,《华中电力》《电力技术》《电源技术应用》等早已停刊,均属于非法出版物。 电力设备检修论文投稿到什么杂志比较好 电气工程,电路与系统,仪器与设备等。算比较好发吧,也可以找编辑推荐合适的期刊。关于电力方面的报纸和杂志都有什么 电工技术核心期刊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 电力系统自动化 3. 电工技术学报 4. 电网技术 5. 电池 6. 电源技术 7. 高电压技术 8. 电工电能新技术 9. 中国电力 10. 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11. 电力自动化设备 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3. 电力电子技术 14. 高压电器 15. 微特电机 16. 电化学 17. 电机与控制学报 1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9. 变压器 20. 微电机 21. 电气传动 22. 磁性材料及器件 23. 电机与控制应用 24. 华东电力 25. 绝缘材料 26. 低压电器 27. 电瓷避雷器 28. 蓄电池 29. 电气应用 30. 大电机技术 31. 电测与仪表 3川. 照明工程学报。 中国电气期刊有那些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力系统自动化 3.电工技术学报 4.电网技术 5.电池 6.电源技术 7.高电压技术 8.电工电能新技术 9.中国电力 10.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11. 电力自动化设备 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3. 电力电子技术 14. 高压电器 15. 微特电机 16. 电化学 17. 电机与控制学报 1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9. 变压器 20.电工技术杂志 21. 电气传动 22.磁性材料及器件 23.电机与控制应用 24.华东电力 25.绝缘材料 26. 低压电器 27.电瓷避雷器 电力方面可以选择工程技术是国家级期刊吗 是国家级! 《电力科学与工程》杂志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类刊物。曾荣获全国水利电力成果奖,并多次被评为电力部和河北省优秀期刊。以报道电力工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为主。主要刊登发电、供电及电力系统和相关的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其应用,现代通信等方面的科技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电力科学与工程》杂志将开辟专门栏目,对行业内相关企业的产品、技术、管理理念、企业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同时,以华北电力大学校董会为纽带,以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为基础成立期刊理事会;通过定期的理事会活动,为电力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读者、生产厂家与采购商提供沟通与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技术与产品的交流,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多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设备与产品备选及技术支撑。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与能源进展是核心期刊吗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内燃机学报 天津市大学、中国内燃机学会 天津市卫津路92号(300072) 2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中关村路乙12号(100080) 3 动力工程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上海市闵行剑川路1115号(200040) 4 车用发动机 山西车用发动发动机研究所等 山西省大同市西花园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037036) 5 小型内燃机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市内燃机学会 天津大学天津内燃机研究所(300072) 6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信息中心 北京德外六铺炕(100011) 7 内燃机工程 中国内燃机车学会、上海内燃机车研究所 上海市军工路2500号(200432) 8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703研究所 哈尔滨市77号信箱(150036) 9 热力发电 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 西安兴庆路80号(710032) 10 华东电力 华东电力实验研究所 上海邯郸路171号(200437) 11 汽轮机技术 机械电子工业部设备行业情报网、哈尔滨气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市大庆路1号(150040) 1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北京清河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100085) 13 电站系统工程 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备研究所 哈尔滨市中动力区旭升街1号(150046) 14 锅炉技术 机械电子工业部设备行业情报网锅炉分网、伤害锅炉厂 上海市闵行区华银路250号(200240) 15 太阳能学报 中国太阳能学会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北京市花园路3号(100083) 16 燃气轮机技术 南京燃起轮机研究所 南京中央门外东门街140号对面(210037) 电力方面的杂志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工技术学报 3.电力系统自动化 4.电网技术 5.高电压技术 6.电池 7.电源技术 8.电化学 9.电工电能新技术 10.中国电力 11.高压电器 12.继电器 13.电力电子技术 14.变压器 15.电工技术杂志 16.电气传动 17.中小型电机 18.低压电器 19.电力自动化设备 20.蓄电池 21.微电机 22.微特电机 23.电机与控制学报 2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5.电气自动化 26.电测与仪表 27.大电机技术 28.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这些都还行。。。 什么电力杂志好? 华东电力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171号 热能动力工程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email protected] 中国电厂设备 210036 南京市鼓楼区漓江路中保街130号 热力发电 710032 西安市兴庆路136号 电力安全技术 215004 苏州市西环路1788号 徐州电力科技 221005 徐州市解放北路20号 热力透平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333号 [email protected] 江苏电机工程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这是我喜欢看的电力杂志,尤其是热力发电和热能动力工程。不知道你是学什么专业的,若是电厂热能动力专业(锅炉、汽机)则可以看上两种杂志。

目前处于停刊状态,最后一期是2008年12月, 2009年开始该刊已不再发行。

《电力设备》杂志是经国网公司以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电网公司 主管主办的国家级电力科技期刊。(本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20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9226/TM )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ICONDA国际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文摘(CSTA)英文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五家发电集团和中国电力设备进出口公司、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中国华电工程(集团)公司共同协办,中国电力出版社编辑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扩展资料:

《电力设备》2000年创刊,杂志面向电力行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中电联络各方面技术优势和行业唯一性特色,密切联系政府有关部门、电力企业、电力用户、科研院所和煤炭、装备等上下游企业,以报导全面的全国技术和管理现状分析,及时的全国性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数据分析和新成果评价等方式,充分体现电力设备发展方向性、全局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电力设备目前就是一本非法期刊,原电力设备已于2008年停刊,目前电力设备在国家广电总局根本查不到,没有任何注册信息。详见国家广电总局官网网页链接。严厉打击非法刊物,人人有责!

你好,《电力设备》是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中国电力出版社、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国家级月刊,现在已经停刊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署的期刊查询中不能查到这本期刊,并且在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上查询到的收录情况都是08年12期,之后再无收录,可以选择相同等级的其它期刊,比如《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等

铁道工程学报审稿

我之前投了一篇,今天打电话问他稿件状态,他说这个查不了。按他的意思是,审稿时间不定。如果比较好的话很快就能录用,如果不好的话估计五六个月也不会有回音。太坑爹了!

相当长,最少六个月。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