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高斯光束传播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9:52:35

高斯光束传播研究论文

通过解对数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光场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到一组厄米-高斯型的自洽多模解。在借鉴了R. G. Glauber的相干态理论的基础上,合理假设这组解在非线性介质中呈泊松分布,进而得到了在对数饱和非线性介质中存在高斯孤子的结论,并获得高斯孤子解、非线性系数与泊松参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该关系说明,若在介质中存在高斯孤子解,其非线性系数必须满足条件α≥1。当α=1,在介质中仅存在单模高斯孤子,其光斑尺寸必须满足的条件w=1kn0n2。在该条件下,以“束腰”注入介质中的高斯光束才可以在保持其光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传输,否则光斑尺寸会存在一定的振荡。而振荡方式、振荡范围(表示光斑尺寸展宽或压缩及大小)与输入光束光斑尺寸及其一次导数有直接关系。

IGBT直流斩波调速系统 USB接口电路的设计 V-M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电子闹钟设计 电子万年历最终修订版多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 高阶系统设计与仿真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基于DDS的高分辨率 基于Matlab的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路 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基于PLC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 基于PLC和PC的温控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PID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交流变频调速与其它调速方法的 交流电机调速系统脉冲电镀电源的设计 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VB实现PLC和PC的电机控制 预测控制系统 直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电机软启动器 设计 .doc 太阳能热水器的智能控制器设计中小型园区网的设计与实现.doc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 .doc 提供整理和下载!16×16点阵(滚动显示)论文+程序.rar cdma通信系统中的接入信道部分进行仿真与分析.rarLED显示屏动态显示和远程监控的实现.rar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rarUSB接口设计.rar毕业设计(论文)OFDM通信系统基带数据.rar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rar单片机串行通信发射机.rar单片机课程设计__电子密码锁报告.rar单片机控制交通灯.rar电动智能小车(完整论文).rar电气工程系06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rar电信运营商收入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rar电子设计大赛点阵电子显示屏(A题)..rar电子时钟.rar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rar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rar基于GSM模块的车载防盗系统设计 TC35i 资料.rar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rar门控自动照明电路.rar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D类功率放大器.rar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完整论文.rar数字密码锁设计.rar数字抢答器(数字电路).rar数字时钟.rar水箱单片机控制系统.rar同步电机模型的MATLAB仿真.rar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rar用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rar用单片机实现温度远程显示.rar智能家用电热水器控制器.rar智能型充电器电源和显示的设计.rar自动加料机控制系统.rar每个设计包含论文、原代码,个别的有PCB,请下载者仅做参考,通篇抄袭后果自

通常激光谐振器出来的都是个高斯光束,高斯光束在空间传播的时候,其截面积是两头大,中间小,其边缘传播规矩是高斯函数,这样的光束就是高斯光束,其他都是非高斯光束!

高斯光束衰减曲线的研究的意义是激光谐振腔和激光系统的设计和实际使用。研究高斯光束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问题,这一过程中有自聚焦现象。研究过程主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用差分方程代替偏微分方程研究问题的数值解。

高斯光束通过透镜聚焦研究论文

如果是经过主光轴的就能平行传播,如果在凸透镜中的其他的地方就回聚光,如果是凹透镜就会把光发散

通常激光谐振器出来的都是个高斯光束,高斯光束在空间传播的时候,其截面积是两头大,中间小,其边缘传播规矩是高斯函数,这样的光束就是高斯光束,其他都是非高斯光束!

先用一短焦距透镜将高斯光束聚焦, 获得极小的腰斑,然后用一长焦距的透镜来改善其准直性

传播理论论文研究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怎么写

2、如何确定研究思路?

在研究中到底是问题重要还是概念重要呢?我认为,问题是研究的价值基点,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所以首先要找一个真问题,好问题,以及抵达问题的方法路径要合理和科学,这个非常重要。我有两点值得注意:

(1)关注现实(问题/现象),但必须思考理论问题,而不是套一个理论,经常有同学说我得找个什么理论,千万别被理论绑架了,是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上,只有从理论上才能很好地诠释和概括,所以才要思考理论。

(2)对策性研究要用数据和方法支撑,拍脑袋谈对策是不行的。不仅要“自圆其说”,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

研究思路要求:

(1)要交代研究命题成立的合法性,也就是为什么这个研究问题成立,问题性到底在哪儿,不要到最后答辩的时候,老师说你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2)研究思路不是说你要分几部分来论述,然后每一部分研究什么,而是要说明白我为什么从这几个部分来谈,每一部分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这个要交代清楚。

(3)研究思路即论文框架设计,在开题时应完成总体设计,在写作过程可以进行局部设计,但最好不要进行大的修改。如果推翻重来也就说明原定思路有问题,开题工作没做好。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原来的思路是对的,但写着写着就走歪了,那就是写作的问题了。

创新性要求:

明确指出你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个一般要结合前文文献综述中的结论来谈,一般需要一二三明确指出来,哪些方面创新了。

如何思考整个研究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变换自己的思路。我觉得专家与学者的区别是学者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专家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二者结合起来就比较好。既能化繁为简,也能深入浅出。站起来可以看清一群蚂蚁,蹲下来才能看清每只蚂蚁。研究视角沿着宏观——微观——宏观不断变换,形成一个“葫芦式”的研究思路。

3、论文写作

研究生论文主要有三类: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课程论文主要是作学术训练,目的是培养研究意识和学术规范;学位论文分描述性与论述性两种,用于研究生的综合训练和学术评价,论述性论文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则是体现最新研究成果,是呈现新观点新发现的.理论创新。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者以理论的形式表述自己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公开发表或宣读。学术论文与一般杂文、理论文章的不同点就在于科学和创新。学位论文是要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并授予相应学位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首先是写给老师看的,要经得起学者的审阅和检验。学位论文的核心在创新,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自己的创新观点。当然,现今的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要求他们的学位论文都达到以上的创新程度,一般很难,但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学位论文完成初稿后,最好冷处理一段时间。一方面交给导师看,提出指导修改意见;一方面利用这段时间考博、找工作、继续读书研究,还可将学位论文拆成小论文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又有新的思考和收获。到最后正式提交论文前,或者在预答辩之后,静下心来认真修改论文,这样才能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将论文修改好,精益求精,不留遗憾,顺利通过答辩并力争取得好成绩,为读研划上一个准备通过圆满的句号。

此外,写论文要从看论文开始,要多读论文读好论文。还要会读论文,研读论文的三种方式:学习知识型、批评讨论型、启发研究型。

4、学术规范

20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在一篇题为《科学的自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学术共同体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为了共同的价值理念或兴趣目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而构成的一个群体。新闻传播学尽管尚未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但是需要学术规范已形成共识。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学术规范的内容涵盖以下三个层面:

逻辑层面,主要规范逻辑思维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论文各章节之间要有一个递进的逻辑关系,形成一条问题链,不要采用教科书的写法,前后章节只是并列关系。

方法层面,主要规范研究的路径、边界与方法等;问题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而不是反过来。同时要注意问题的边界,把问题讨论限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形式层面,主要指文本规范,包括文献索引、引证出处、参考书目、注释体例等。

研究要讲学术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科学性。但任何一种极致离荒谬只一步之遥,任何东西强调过头了也会有问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能代替原创。有的一万多字的论文可以有100条以上的引文。不妨做个试验:将文中的引文全部抽去,还剩下什么?再将转述的话删除,还只剩下什么?

论文要有学术性,那么什么是学术性呢?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就是你的核心概念是一个学术概念,就是你的标题里面最起码应该有个学术概念。有人说我要研究电视台做的活动,这只是一个研究范畴,如果聚焦到电视台活动中的仪式传播,仪式传播就是一个学术概念,这样学术性就上来了。

不是学术概念或尚未形成学术概念者难道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吗?例如“新闻立台”、“网络问政”,是不是学术概念?研究民生新闻、传媒产业到底有多少学术性?处于急剧发展的新闻学和转型中的传媒,有太多的现象需要关注,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难道因为它还没有成为一个学术概念我们就不去研究它吗?我们完全可以用学术的方法来研究这些现实问题、中国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研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找到合适自身的方法和路径。这里说的方法有三个层面,狭义的层面是作为分析工具的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广义的方法包括什么是可以研究的问题,怎样设计一个回答问题的研究计划,用什么方法搜集和分析资料,怎样从资料中提出对问题的解释,怎样阐明自己的发现并把它表述出来等。最高层次的就是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它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此我着重谈后两个层面的方法。

1、方法论

“方法论的自觉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从方法论层面来看,研究新闻传播用什么方法呢?科学的结论通常用两种方法来保证其有效性:要么由经验事实(尤其是数据)予以支撑,要么由逻辑推理予以保证。研究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受美国实证主义的影响,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加强实证研究,这是好事,但也会走进另一个极端。我参加一次传播学硕士论文答辩时发现,有的同学的实证研究虽然做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但却感觉他是认真真地去做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简单生硬地使用一种研究方法来讨论和分析某一问题往往是力不从心的。人文科学回答“为什么?”,社会科学回答“是什么?”,应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我国新闻传播学方法论的演变:人文学科方法论——社会学科方法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结合的方法论。1987年,祝建华教授发表的论文《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学来源》,可能是最早的以“科学方法论”为论证对象的文章。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传统的研究方法——哲学思辨、历史求证、法规判别——已不能适应科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借鉴“科学方法论”。文章指出了科学方法论的要义:科学研究的关键不在于结论是什么,而在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乎科学原理。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质量较高的文章,通常是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相结合,新闻学话题与传播学方法相结合。陈力丹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整合方向,除了证实研究的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的结合外,更为长远的整合,应该是人文——历史——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论’的思维方式的结合。”①

“当代学术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基本现实:一是没有哪一个学科,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社会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实现学科进步,越来越多地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也就是说,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依存度在加强。正是这两个现实,是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不但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须。”②因此,跨学科研究和系统研究的方法日益显得重要。

2、研究方法

时常有些同学还在尚未确定选题时就跟我讨论研究方法,试图通过研究方法的优势而确保论文的品质,这是一种为方法而方法的做法。研究方法的选取应该是为研究选题度身定做的。不要过分关心方法,重要的是某研究有没有意思,逻辑是否成立,经验根据是否充分可靠,结论是否有助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对策。

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主张研究真实的世界,有别于语词构成的概念世界或由信条构成的理论世界。实证研究用可经验感受和验证的方式,有别于概念界定和演绎的方法,运用特定研究所必备的多学科知识,努力追求功能性和因果性,理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而有助于人们审慎但有效地改造世界。实证研究也完全可能做得不好,同样可能毫无学术意义,同样可能自觉不自觉地研究假问题,仅仅是把概念或意识形态争论演绎成所谓实证研究。因此,所谓的实证研究,不是以方法来界定,或者是以概念来界定,而是要看这个问题是不是有意思,是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要以为实证研究只有定量分析,它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回答“是什么”,而质化研究主要回答“为什么”。当然,质化研究对于样品的选取十分严格,如果能够辅助其他研究方法,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与片面。量化研究同样面临挑战,一是假设和取样,二是对数据的解读,对结果的解释。长期以来,人类学和民族志的“田野调查”没有引起新闻传播学者足够的重视,少有学者把新闻实践和传媒业务作为调查研究的“田野”。为此,我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质化研究:新闻传播被忽视的分析工具》,之后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作了更详尽的介绍和讨论。

个案研究

在国内外学界,问卷调查成为主流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则备受批评。在各种批评意见中,代表性问题成为个案研究方法遭受最多批评的问题。例如,人们常常发出疑问:对单个个案的研究,能有代表性吗?能有多大的代表性?个案研究的结论怎么能推论到总体?可以说,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是国内外社会学界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其实所谓“代表性”属于统计调查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指在概率意义上“样本”能否估测“总体”的特征(谢宇,2006;彭玉生,2011)。因为没有涉及“大数”现象,个案研究无从谈及这一问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个案研究的意义就限于其本身,研究者都试图“走出个案”(卢晖临、李雪,2007)。

像统计调查研究一样,个案研究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是一项知识,这一知识是否有意义在于它能否增加新的认识,即能否促进知识的增长。知识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相应地,知识增长也包括两个方面:扩充对经验事实的认知与提出新的理论见解。个案研究如何能获得对更大范围事实的认知?如何能获得更具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即基于个案研究能否获得超过个案适用范围的知识?这是个案研究始终要面临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超越性问题,也是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所在。在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脉络中,三种研究取向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深具影响,它们分别是费孝通的“社区研究”、格尔茨的“深描说”和布洛维的“扩展个案法”。对超越性问题的处理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将个案视为“整体”中的“部分”,探寻事实层面上通过“部分”认识“整体”的途径;一是着眼于个案研究的理论意义,试图通过个案进行理论启发或检验。

研究方法是为研究服务的,没有一种研究方法是可以轻而易举取得效果。思辨推理需要很强的理论功底,实证研究不仅要求数据采集和分析的严谨,还要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往往单一的研究方法难以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如定量研究加深度访谈,个案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但一般不宜超过三种研究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各种研究方法所能和所不能,了解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才能把它用对用好。此外,除了史学研究之外,文献分析一般不能算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是研究前必须做的文献综述。

①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第29页

②卷首语:《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版,第24页

你大几的?大一的话我有十一个关于新闻学概论的题目……

论传播学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论传播学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关键词]效果传播技巧有效传播

[论文摘要] 本身是一种传播过程。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教师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才能使传播取得更好的成效。

所谓传播,即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由于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传播对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传播学理论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应用传播学理论呢?这首先涉及到一个传播效果问题。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有双重含义:第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第二,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根据传播学理论,为了求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教师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

一、树立威信,形成“品牌”

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居于最优越的地位,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

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首先应树立的就是自己的威信。“人无信而不立”,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人品上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树立信誉。“身正为范”、“行为世范”,说的都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树立个人信誉,成为学生做人的“模范”。这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教师应该诚实守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行动果断。另外,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对学生一视同仁,奖惩分明。正确的就表扬,错误的就批评,绝不心存偏袒,在班里树立正风正气。这样,教师的信誉树立了,学生也才会按照教师的各项要求去做。

另外,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传播者,教师一定要在专业上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塑造一个专业权威者的形象。学生只有在知识上信任教师的权威,才能尊重教师,认真学习。而一个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则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或者有时甚至无法应对学生提出的突发性问题,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教师信任,从而有损教师的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塑造好自己的专业权威者形象。

二、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技巧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因人而异

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来说,“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

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依传播对象的属性不同而有明显区别,“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说服效果较佳,而“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高者效果较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方法。

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之中”相结合

一方面,“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让对象易于把握者的立场,但同时也使显得过于强硬;另一方面,不示以明确结论,寓结论于判断材料之中的“启发引导”式做法则给人以“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说服者的影响,但容易使主旨变得隐晦,有时不易贯彻传播者的意图。关于是否明确提示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在说服对象的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因为在这种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反感而对说服对象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过程中应将“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示结论”,讲清道理,但不是强加,而应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听话机器”了,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大声地“布道”或呵斥,只会招来学生的逆反。教师可以平心静气地先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听听学生的心声,然后用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隐性引导,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也可提供一篇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

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教育应该将“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有时用理性去分析、说服,有时则用感情去感染学生。因为,两种方法的有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的方法来解决,有些问题采取靠“诉诸感性”方法更有效,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采用“警钟效果”

“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化地唤起说服对象的注意,促进他们对有关信息的接触;同时,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

教育中可以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张,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比如,教师可以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他们学业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并促使他们迅速采取对应的学习行动。当然,因为“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学生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所以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分寸,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三、注意学生的个性

作为传播对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或劝说,有的学生则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这种“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学生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态度;(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有的学生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学生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学生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另外,与可说服性相关的因素还有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信息行为指的是个人寻求、接触和处理信息的各种行为。

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的自信心、求知欲、性格、习惯、家庭等的不同,他们的信息行为也各具特点,这些特点也对教育的传播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因此,教师就应当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期产生最佳传播效果。

总之,在教育这种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要想更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教育学生,就应该结合教育实际,自觉运用传播学理论,遵循一定的传播规律。

参考文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2]方汉奇主编.中国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种社会文化,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不能只在语言上推敲,还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的同时,使译作可以被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翻译的文化传播作用。

论文关键词:翻译 文化传播 文化背景

一、文化的概念及翻译的任务

(一)文化的概念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文化翻译应“突破以往‘语言的囚笼’(theprison一houseoflanguage)的束缚”,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笔者认为,当今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传播空前活跃,翻译又是文化传播中信息转换的桥梁,人们对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也愈来愈关注,因此如何翻译以实现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了。

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笔者赞同王克非的定义:“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他的定义指出了文化具有相对性和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指南这两个重要概念。

(二)翻译的任务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种社会文化。正如张今先生所言:“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近代学者越来越注重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二、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任何语言文学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的过程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我们常常见到由于缺乏对源语文化的了解而错译、误译的情况。例如:将toblowone’sownhom译为“各吹各的号”,而这个习语的真正意思是“自吹自擂”。因此,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曾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化的交流。所以翻译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原因,中西方存在着较大差异,彼此对事物的好恶不同,因此在遣词造句上就各具特色。例如,英语中绿色常用来表示“嫉妒、眼红”等意,如词组greenwithenvy“十分嫉妒”。若把“眼红”译为“red-eyed".将会使以英语本族语的人不能理解其内涵。又如,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国人却崇敬龙。在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中华民族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dragon)在西方世界的神话传说中却是一只巨大的蜘蝎,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中喷出火焰,是罪恶的象征。因此,中文的成语“望子成龙”若译为“tohopethatthesonwillbecomeadragon",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甚至产生误解;若译为“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或“tohopethatthesonwillhaveabrightfuture"则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源语的文化内涵,易被西方人所接受。中英人民对于某些动物的心理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

中国遵循直觉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追求形象思维。而西方开放性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这种外向性的“思物”又形成了西方注重逻辑关系的分析性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对语言的两种审美标准: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的逻辑美。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O’eroldtreeswreathedwithrottenvinesflyeveningcrows;

Neathtinybridgebesideacotaclearstreamflows;

Onancientroadinwesternbreezealeanhorsegoes.

对照上面马致远的“秋思”与译文可以看出,原诗通过九个形象性名词的连续使用,译文则是通过形式完整的逻辑语句来抒发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正符合东西不同思维模式的特点。所以,在翻译时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打破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构建译文,以符合译入语文化的审美标准。

因为中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人们的行为方式又受社会文化的潜在指引,所以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来自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不能只在语言上推敲,还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将翻译做好。

四、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原则

(一)翻译策略的选用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的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译者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社会氛围、读者的趣味要求等可变因素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到翻译效果。因而,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在中外翻译史上都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g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Venuti,1995)创造的术语,用于描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法追求译文文体自然流畅,一目了然,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原文给目的语读者带来的陌生感;而异化翻译法则故意冲破目的语常规,把原文本的异国情调带到目的语文化之中。随着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异化与归化也被置于文化研究的大视野中进行关照。叶子南将西化界为在两个语言体系中已固定的表达方式间有差异时(英译中)所采取的原语的表达方式;并认为缓慢适度的西化有益无害,西化的总趋势是合理的。郭建中认为归化与异化各有其长,这两种互补的方法将同时并存。孙致礼则持适度原则,即在“纯语言层面”用归化法翻译,在“文化层面”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但他们又都推断异化法将最终会占上风。

(二)“文化传真”:翻译的基本原则

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所谓“异国情调”,鲁迅指的不是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韦努蒂积极倡导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异化处理,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和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来源于典故或宗教的习语常采用异化的译法。当然,为了照顾译语读者的需要可采用直译加注脚的方法,如汉语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由于基督教国家对“和尚”这一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所以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Onemonk,twobuckets;twomonks,onebucket;threemonks,nobucket,nowater一morehands,lesswork.这样既传达了语言的意义,又传播了文化背景知识。

与“文化传真”相对的是“文化误导”。如果光在文字上做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使读者对异国文化产生误解。如《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中第一行“世人都晓神仙好’,,霍克斯译为“Allmenknowthatsalvationshouldbewon"因为“拯救”是基督教的概念,从“罪孽”中得到“拯救”是基督教的最高追求,它利于译语读者的理解,但同时它也误导译语读者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而杨宪益却译为“Allmenlongtobeimmortals",变“神”成“仙”是道家的最高理想,"immortal”自然承载了中国道教的许多文化内涵。用异化的方法把它英译过来,既忠实于该句的原意又能巧妙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人,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背景。这样处理显然弥补了归化翻译的不足。

“文化传真”就是要求译者尽量保存源语文化的韵味,使读者扩大文化视野,了解异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知识和启迪;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知译语文化,而且要熟知源语文化,熟悉其政治、经济、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哲学思想、科技成就等。通过对比,才能尽窥源语之妙,运用译语做到真正对等的传译。翻译工作者应该把传达外国文化、繁荣和传播本国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带着强烈的文化意识,认认真真地做好等效翻译的工作。

文化传播的论文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各国更加重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译者作为文化沟通的使者,应把输入异域文化 、 输出中华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切实做好文化传播工作。

[论文关键词] 文化交流文化意识文化传播

一、翻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翻译的基本性质是语言问的转换、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丰富、促进了译语文化,这是翻译最为显著的功能。古今中外,翻译从来都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杨仕章,2001)~1果没有阿拉伯人的翻译,古希腊的明就不会得以保存,欧洲的文艺复兴也将无从谈起;中华文化经佛经翻译吸取了古印度文化的营养,给中国文学注入了强劲动力,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唐代及唐以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意象成分和功能;同样,没有五四时期的翻译,中国就不可能引入诸多先进的思想理论;而英国文化能有今天的巨大影响力和勃勃生机是与其在漫长的历史中融汇了凯尔特文化、拉丁文化、斯堪的纳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精华分不开的。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异域文化的营养,纯粹自给自足的文化注定是要灭亡的,而翻译则为吸收异域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最初由巴斯奈特(Bassnet0和勒菲弗尔(Lefe—vere)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199O)一书中提出的:之前的翻译研究要么在语言学的屋檐下躲躲雨,要么在比较文学的墙根下避避风。而在新兴的文化学领域里则压根儿没有涉足之地。漕明伦,2007)以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者,从宏观角度出发,从大处着眼,从政治、文学、历史等多角度切人,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把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将翻译的研究重点从原作转向了译作,从作者转向了译者,从源语文化转向了译语文化,以求对翻译和译者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文化派而言,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翻译。因此,翻译活动本身就涉及一个文化问题,涉及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和互动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的确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交际行为之一,翻译工作者必须重视并处理好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姜艳,2oo6)~n奈达所言:实际上,对一个译者来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比语言结构差异引起的问题要多而且更为复杂。

三、文化传播与交流是翻译的根本任务

中外学者对翻译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张今先生(1994)的定义尤为惹人瞩目:“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重大意义所在。其实,中西方翻译家、译论家中提倡尽力保存原文文化特色的大有人在,如杨宪益、许渊冲、刘宓庆等;西方如Sehuhe,Biguenet,Newmark等。鲁迅说(1935):“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什么叫“异国情调”和“洋气”呢?显然,鲁迅指的“不是在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点”。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予I、致礼,2ooo)因此,文化传播应该是翻译的根本任务。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就是尽量保存外来文化之“异国情调”、“洋味”,以使我国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例如,我们把killtwobirdswithonestone译成“一石二鸟”,中国读者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汉语成语“一箭双雕”,产生一种新鲜感。再如,《圣经》中有beatswordsintoploughshares,如果我们直译为“把刀剑打成耕犁”,中国读者就不会将之与佛教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混为一谈。(孙致礼,2000)~是因为译者采取了文化翻译策略,汉语才有了“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替罪羊”(scapegoat)、“橄榄枝”folivebranch)、“时间就是金钱”(timeismoney)等;相应地,英语才有了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papertiger(纸老虎),toloseone’sface(丢面子),atoadhankersforatasteofswna(@蛤蟆想吃天鹅肉)等。(蒋骁华,2003)总之,译者在翻译实践时应保持文化翻译意识,尽可能多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这对于促进语言发展,增进文化传播与交流意义深远。

四、结论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各国更加重视各自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目前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盛会。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以语言为工具,把输入异域文化、输出中华文化、繁荣中华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中所蕴含的“异国情调”,切实做好文化传播工作。

高校突发事件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变得简易而迅速,这就给媒体新闻报道带来新的挑战。

媒体作为新闻信息资源的载体,是危机时刻社会应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并参与危机管理职能的机构。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报道应该从舆论引导、深度报道、形象建构等角度发挥危机公关的作用,化解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媒体 应对策略

一、突发事件及其特征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希斯在他《危机管理》中论述,“公共突发事件是指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急需快速做出决策的紧急公共事件”。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颁行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007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简言之,突发事件就是事涉公众利益保障的危机事件,只要事件内容严重关系生命、财产、信用这些有序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件的保全与维护,都可以被称为突发公共事件。

童兵教授在《突发事件报道》序言中指出:“长期以来,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存在实践上的匮乏和理论建设上的滞后,对大众传媒报道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种种误区,没有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②这段话可以概括出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弊端。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传媒机构以及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课题。

突发公共事件种类繁多,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

但这些公共事件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其一、突发性:有些公共事件是突发的,不可预测的,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不论人为还是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都具有不确定性,之前也没有任何预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应急体制。

其二、广泛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面非常广泛,一方面给个人、或家庭带来生命财产损害,也给人们心灵带来重创。

另一方面给国家、社会安全和安定方面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国家、地区发展,所以要建立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地区间、民族间的各类联盟组织,消除突发事件带给人们心理影响。

其三、复杂性:突发事件只要一发生,它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既要科学的分类管理,又要互相协调沟通,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建构媒体的新形象。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以上特征,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应该从舆论引导、深度报道、形象建构角度采取应对策略,发挥危机公关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稳定和谐、舆论公信健康做出贡献。

二、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

1、舆论引导

媒体的作用就是上传下达,信息沟通。

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媒体的传播有正效应传播和负效应传播。

一方面,媒体通过不断地向人们传递各类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加强人们的联系和交流,也为人们了解外面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另一方面,由于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追求利润、吸引眼球,媒体报道环境与真实环境并不一定相同,从而有可能为受众提供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汶川地震不久,某台推出一档辩论题目为《教师在地震中逃跑是否应该》的讨论,这场讨论看似抓到社会热点,实质这样的讨论不仅有害于凝聚抗震救灾力量的言行在大众平台的展示,同时也为弘扬人性价值观带来了负面效应。

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时,更要发挥社会舆论载体的公共传媒角色和功能,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才能把握舆论的主导权。

因此要做到:

其一、快速反应,及时发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声音。

若不及时跟进引导,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就会失语,就会为失实报道、谣言流行打开方便之门。

为此,媒体要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公布事实,最大限度地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其二、加强人文报道。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台和地方广电媒体进行开放式报道,这种直播灾情、信息公开、击破谣言、凝聚人心的报道方式,凸显我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其三、设置议程。

在突发事件爆发时,社会热点及焦点问题比较集中,舆情四起。

主流媒体要根据事态的不断发展设定报道议程,客观公正地报道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这样才能把受众吸引到舆论的主流阵地上,同时要抓住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焦点及关键环节,把政府与民众的`关切点巧妙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性的信息互动,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

其四、媒体有效联动。

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联合互动,即发挥新媒体传播快速的优势和传统媒体权威性高的优势,两者互补,建构起立体传播平台,实现舆论引导的最优组合。

二、深度报道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在一个社会中,谣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问题的证据的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例,即R=IA”。

这个公式表明,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这表明媒体要向受众发布真实的、有影响力的声音,才能压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但是我国一些新闻媒体在社会实践中往往背离自己的责任,背离报道原则。

因此加强深度报道,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加强媒体自律是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媒体生存和发展之道。

如今人们已不能满足对突发事件的表层了解,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

通过深度的解释性、分析性、调查性报道去挖掘事情的来龙去脉。

1、解释性报道

是指提供新闻背景并对有关新闻事实进行解释或分析的报道,主要回答为什么发生突发事件,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对复杂事件进行整理和解释。

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开、准确、全面、权威信息,并依据亲临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使报道的主题、内容、形式符合客观实际,把单一、孤立的事件,通过更多的事实报道解释给受众,使报道对象、采访环境和客观实际相吻合。

2、分析性报道

它是一种加入新闻背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报道,使事件明白易懂。

对报纸媒体而言,分析性报道更有优势,报纸媒体的优势就是它的深刻性,通过精工细雕,深度挖掘,全方位展开。

“9·11”事件的发生,美国人第一天是在电视前度过的,而第二天却是读着报纸度过的。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人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了,新知识、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使人们在海量信息面前往往茫然,时刻需要有冷静的声音发出,让他们不仅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生活是否有影响等等问题。

据统计被传播的信息中约有70%都不是专业传媒机构发布,而是日益活跃的“博客”和“播客”。

媒体的价值在哪里?显然不是简单的“事实”提供,而是需要他们专业解读事实的逻辑方法和展开事实的角度以及组合事实的结构,读者不仅需要舆(新闻信息),而且需要论——媒体的观点和见识。

3、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的核心特征有三:一是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

突发事件发生时公民有权利知道事件的真相,要求媒体如实、真实的报道事件的缘由。

二是揭露黑幕。

任何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要求记者敏锐观察、深入采访,对突发事件进行系统、详细的报道。

三是记者独立调查。

在2003年12月5日山西临汾特大矿难爆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了《追踪矿难瞒报真相》,记者经过大量走访调查,揭露出矿难背后的真相,使一些贪官下马,这一期节目也成为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使调查报道成为现代新闻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形象建构

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因此媒体要从专业素养提升、意见领袖培养、互动平台搭建三个角度注重自身形象建构,扩大其影响力。

1、媒体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为传播者的媒体人,它不只是简单地从事传播活动,更需要他们用专业的角度带领人们去思考、去观察。

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明确的行业观念、行业视点、行业精神、行业态度等几方面的素质,才能找准什么可以传播,什么不可以传播,为谁传播、对谁传播,如何传播,判断传播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

2、培养意见领袖

目的是引导舆情,这种引导不仅是包括政治引导,还包含思想引导、价值观念引导、行为引导、文化引导等,这在网络信息时代尤为重要。

3、搭建互动平台

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迅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让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全面、真实、权威的突发事件信息,实现媒体间的联动与互动。

总之,做好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工作,能够尽快凝集人心,服务受众,也为政府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1:20-23

②童兵,《突发事件报道》序言,人民网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8

④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3

妥善处理的1欧阳海,1963年11月18日清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迎面急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自己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2、邱少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这时,他要站起来是完 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 能完成。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火焰已 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 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 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3汶川大地震没有妥善处理的尤里·加加林 因为一个小数点算错了!死在了太空!(小学课本现在有人说是假的)马谡大意失荆州鸿门宴!项羽大意放刘邦!萧何月下追韩信!项羽大意流失人才!在英国,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1485年,国王查理三世在决定由谁统治英国的波斯沃司战役中被击败,而导致这次失败的根本原因竟然是少了一枚小小的马掌钉。战斗进行的当天上午,查理派一马夫去准备自己的战马。这个马夫在临时为战马钉马掌时,急于求成,不顾第四个马掌少了一枚马掌钉,硬要铁匠用别的东西勉强凑合。结果,两军交锋时,这匹战马在半途中就掉了一只马掌,查理国王被掀翻在地,成了叛军的俘虏。也因此,从那时起,人们就说:少了一枚铁钉,丢了一个马掌;丢了一个马掌,跑了一匹战马;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去一个国家。 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特洛伊人大意放进木马!丢了自己的城市!提供你点论据 望你成功

好好思考一下不就行了,多想想当时的国情和身边发生的事,从自己独特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校图书馆火灾隐患与应急策略论文

图书馆做为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信息资料,供读者学习、参 考、研究的学术性机构,它收藏的各类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光盘资料等,绝大多数是可燃物品.图书馆是易发火灾的高危场所,做好火灾预防是控制火灾的基本工作。我为此整理这篇高校图书馆火灾隐患与应急策略论文,以供大家阅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想要阅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后续文章发布。

摘要: 高校图书馆内存放着书、报等大量可燃物,加之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上防火意识较弱,所以存在许多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图书馆进行分析调查,找出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隐患存在理由,提出消除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火灾隐患 应急策略

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设施,已日益成为普通市民文化活动、研究、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 的各类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光盘资料等,绝大多数是可燃物品,它接待容留的流动读者群体,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图书馆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避开火灾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知识殿堂的高校图书馆也不断得到扩建,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发生火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为高校的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分析高校图书馆火灾隐患及其防火措施,对于预防图书馆火灾,减少和避开难以挽回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1.图书馆主要火灾隐患

客观因素

(1) 图书馆库内存放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光盘资料都是可燃物,由于数量多,存放时间长而陈旧、干燥,容易起火。而书架、书柜、箱等多为木制品,室内装饰又多为可燃材料,火灾危险性较大。

(2) 图书馆馆舍建筑年久失修,电气线路老化,用电负荷增加,极易引发电气火灾。

(3) 图书馆当初在设计时,设计不合格,留下了火灾隐患。

主观因素

(1) 馆内消防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已有制度形同虚设,预防、检查责任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火灾发生。

(2)图书馆内部使用大功率电加热器(如电开水器、电暖器等),由于使用策略不当或产品质量理由等极易引起火灾。

(3) 图书馆内部检修、维修设备,电焊机明火作业,由于防护措施不当,溅落的火花,极易引起火灾。

图书馆共性理由

目前图书馆在应急疏散理由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下列理由:

(1)消防指示不明确。现代图书馆为了加强管理,多在入口处设有门禁刷卡进馆系统,门口常设有值班人员。这些措施在加强了图书馆管理的同时,也使的图书馆的出入口变的狭小。

(2)应急道路不畅通。消防通道上堆置杂物等,通常火灾会伴随停电等现象的发生,这就有可能造 员的伤亡。各图书馆几乎都备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这也是图书馆作为一个重点防火单位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但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及使用策略上却有理由,很多职工不了解使用策略,这种日常管理上的掉以轻心,在灾害到来时可能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3)电子阅览室出入口空间小。电子阅览室的开放,极大的方便了读者。丰富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和便利的利用策略,使得电子阅览室利用率一路攀升。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比起市场上的营业性网吧来讲,相对较为宽敞,座位排列也比较整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硬指标满足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理由。

2.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本论文调研随机抽取274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答卷272份,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⑴ “你进入图书馆注意过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吗” 反馈结果显示:约65%的被访者选择“很注意,且了解其位置”;约31%的被访者选择“注意过,但没弄明白位置”;约4%的被访者选择“没注意,没想过”。

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比较关心并了解图书馆的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但还有30%的学生关心了,但由于种种理由,没有弄明白,故图书馆应加强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指示工作,在醒目位置多设置指示标志;有6%的学生甚至没想过去注意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在火灾等事故发生时,要能顺利脱离险境,自救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策略。看来,光靠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广大的学生和老师也应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其拥有足够的消防意识。

⑵ “你会使用灭火器吗” 反馈结果显示:约35%的被访者会使用;约37%的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使用;甚至还有约28%的被访者选择“不会”。

结果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使用灭火器,甚至是不会使用灭火器。足以看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欠缺。

⑶ “遇到火灾等灾害时,你会如何处理?” 反馈结果显示:约65%的被访者设法逃走;约29%的被访者原地等待救援;甚至还有约6%的被访者选择“不清楚”。

结果表明,多数学生会采取主动逃生的自救策略,但还有近29%的学生会选择等待别人;有6%的学生不清楚危险时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很可能在危险中他们会随大流。对于占大多数强选择逃生的学生来说,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习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宁愿选择等待救援的学生来说,加强图书馆的救援设施是重要的。

3.策略与措施

①加强对易燃物的管理,防止易燃物被点燃或自燃。

②尽量避开使用大功率电取暖器,如使用要正确使用且定期检查、维修,并注意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以免温度过高。

③尽量保持一切安全出口、紧急通道的畅通。为灾时人员能够迅速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

④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电脑适当分开些排放,座位排放不要过于密集。

⑤指示标志尽量避开安装在高处,并要安装在醒目的地方。保证指示标志在火灾等事故时保持明亮状态。

⑥在入口处,张贴明显的图书馆布局图,紧急通道的位置等;在走廊、楼梯等处,揭示清晰而有效的箭头标示。

⑦ 学校开设有关消防安全知识和遇险逃生知识的课程,开展应急疏散演习,全面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彦然,张同莉. 图书馆应急避难理由研究 [J].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 1.

[2] 汪骑,郑嘉瑜. 浅谈高校图书馆火灾危险性及其策略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5: 46.

[3] 马兆红. 图书馆火灾隐患及策略[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119.

[4] 王 彪,陈秀峰,吴建伟. 图书馆火灾的危害性及策略 [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30.

[5] 季丞荣. 图书馆的火灾隐患及策略 [J].林业劳动安全, 2002; 15: 42.

[6] 伍爱友,施式亮. 大型公用建筑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评价模型研究 [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7; 9:3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