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论文研究的逻辑性体现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05 06:46:00

论文研究的逻辑性体现了什么

目标点击一 论 点考点透视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查中,对中心论点的把握和表述一般都是必考的内容。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或立论驳论相结合,每一篇议论文都应当有作者明确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中心,只有准确把握论点,才能准确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时应注意:第一,要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作者阐明中心论点的几方面,同时也是该部分的论点。如《谈语言》一文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有两个分论点:一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一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二,要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或陈述,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形式上论点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第三,要把握论点的位置。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如《世上没有傻问题》《为人民服务》两文题目就是论点。《科学与艺术》一文在开头即提出论点“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方,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你是你的船长》一文结尾才提出“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的观点。有的文章则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懒惰的智慧》一文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在文中分别提出。还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读者读完全文后用明确的语句加以概括,如《最苦与最乐》一文论点是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应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作者对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种境界的辩证思考,才能做出准确概括。如果一篇文章开篇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篇为论点。此外,议论文题目一种是论点,一种是话题,应注意区分。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地判断。 一般来说,分析文章的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论点。另外,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要找准论点,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具体的方法是:①找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些概括性强的。②先看标题和开头,再看结尾和文中总结过渡性的句子。因为论点在题目和文章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文章中没有论点,需要自己归纳时,一般采用简答题型。解答这种题,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来归纳论点,方法是:从归纳段意、层意入手,尤其要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归纳出论点,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论点。表述时应注意论点的语言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目标点击二 论 据考点透视本考点主要包括:①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用(论据类型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理论论据包括正确论断、名言、警句及科学原理公式等);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③按要求补写论据;④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两者在逻辑上始终保持着一致。证明论点的依据主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两类,因此,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事实论据是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科学的统计数据图表,它的特点是概括简洁,紧扣论点边叙边议。在文章中事实论据有的具体叙述,有的概括叙述,具体的事实论据容易辨认,概述的事实论据有时容易忽略,阅读时应细心辨认。对一篇文章中所列举的几个事实论据,要能够分析事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分析事例排列的合理性,以及详略安排等特点。 理论论据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为人们所熟悉的、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理论论据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部分引用,还可以间接或概括引述,这些引用方式要注意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中认真加以辨认。还要注意,议论文引用的名言(包括谚语等),除做论据外,有的也用来做论点,有的作为结论语,起到强调中心论点的作用;也有在引用名人的话中既包含事实论据,又包含道理论据,不能将一切名言都视为理论论据。理论论据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应当是读者比较熟悉或为社会所普遍承认的。阅读理论论据,应该能够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并以此检验这些理论论据能不能证明论点。同时,要留意积累一定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目标点击三 论 证考点透视本考点主要包括:①论证方法,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A.举例论证(摆事实),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的事例证明论点;B.道理论证(讲道理),即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C.对比论证,即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D.比喻论证,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②论证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考察的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层次分析。其次,论证结构主要还有以下三种:A.并列式,就是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B.对照式,就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C.层进式,就是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方式,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分析举例论证(摆事实)的作用应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把握举例论证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懒惰的智慧》第2段以职业劳动中的例子,论证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因面对单调的劳作而疲惫不堪。 分析道理论证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道理论一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分析对比论证的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对比,然后分析这样的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论点的,如《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将白求恩同志和少数人的做法进行对比,突出了白求恩精神的伟大及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用了几个比喻论证:以“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比喻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侵袭,以“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比喻我们的革命事业才刚刚开始。这样,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就把一些深刻抽象的道理深人浅出地说明了。目标点击四 语 言考点透视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多用状语、定语等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对表达对象的范围、程度等做出了规定,语言严密周到,没有疏漏。其次,议论的语言概括性强,往往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因此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还要留意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注意修饰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另外,要注意培养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体味关键语句的能力,比如文章中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应认真分析概括性叙述语言以及事例之后的阐述。

① 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 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 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 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 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 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 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 点明确。 ④ 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 深:深入分析。 怎样深入分析?? 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⑤ 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 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毕业论文要有正确的立意,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说论文不仅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还要做到“言之有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性。论文的结构也有规律性,这就是论证所遵循的“序”。遵循了“序”,论文在布局谋篇上就会更完整,结构就会更严谨。论文的结构安排,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和支配下,把各个论证部分严谨周密地组织起来,分清主次轻重,做到层次分明,详略疏密有致。毕业论文在结构上存在的毛病,常见的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结构不完整、不平衡一般毕业论文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开始列有小序对全文的概括,使读者有个全面的了解,或者鲜明地提出问题,领挈全文;然后,便分层展开论述,在总论点领辖下各分论点依次铺开,深入分析问题,这是论文的主体;最后是结论部分,依据论述的需要确定结尾的长短和详略,这就使论文浑然一体,布局完整。有的文章缺少某一重要部分,如无头(绪)或无尾(结论),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有的论文,开头没有说明课题的来源或研究目的、意义,也不交代调查的手段和方法,一上来就列举大量事实和数据,让人觉得“没头没脑”。有的文章结尾处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个人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评论。有的论文该详细的不详细,该简略的却过于冗长;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不充分,而对其它分论点却津津乐道。这样,论文的结论就不平衡了。二、结论松散,缺乏条理一般来说,文章采用的基本推理形式,决定着文章的内在结构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探讨某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反映在结构上,必然有因果关系的两个部分,或者是结果推及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断结果,缺一不可。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如果在写作中,材料的安排不当,就会使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事物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材料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平行关系、递进关系、接续关系、对立关系等。总之,理清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结构中体现出来,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而有的文章内容上拼拼凑凑,论文层次既不遵循各部分内在逻辑顺序,也不符合作者和读者的认识规律。作者心中缺乏总体布局,写作时信马由缉,任笔端自由驰骋,因而出现前后不衔接,甚至前后重复、前后矛盾,或颠三倒四,东拉西扯,上下两段明显地割裂开来,缺少自然的过渡,使人感到突冗、生硬,意思不连贯。有的论文分段太长,甚至一连好几页也不分段,显得层次不明,看起来费力。三、论证不得力,缺少逻辑性论证不力的情况有两类:一类只有理论分析,从理论到理论,缺少必要的和充分的事例和数字的依据;另一种是材料很多,但在选材和组织材料上欠佳,缺少周密严谨的逻辑性。后一类毛病在许多论文中常出现,其表现为:忽视“新颖性”的选材要求,,材料陈旧,用一些人们熟知的老例子,缺乏新鲜感、吸引力;不能有选择地利用典型、精当的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子滥而散,没有从中整理出自己立论的角度和起笔的由头;论据缺乏典型性、必要性,仅凭在特定环境中极少发生的某些事实,得出与该环境中大量发生事实所不同的结论,因而论证缺乏说服力;提出论点、罗列论据之后,不作深入分析甚至不作任何分析,没有论证过程,便用“由此可见”、“大量事实证明”等语句,转而扣合所提出的论点;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小论据支撑大论点,论据不足,犯“推不出”的毛病;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前后颠倒,层次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的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有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二者或互相脱节,或互相矛盾,犯“引论失据”的毛病,其原因是对概念和事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分析问题时不是从实际出发,从对事实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而是用观点去套例子,用事实去印证观点;前后论点有矛盾,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矛盾,或回避论题,或主观臆断,分析不客观,没有进行必要的和充分的论证。有的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一篇四五千字的长文章,中间不用序码,也不加小标题,读起来很吃力,有的首尾脱节,缺乏完整性。四、绪论、结论写作不当在一些毕业论文中,绪论和结论写作不当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作者对绪论和结论的作用了解不够,不懂得怎样写好绪论和结论。有些论文的绪论洋洋洒洒,篇幅相当大,却写了一些与毕业论文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无用的话,离题千里,既臃肿繁杂又内容贫乏,没有很好地起到导引本论的作用。有些论文的绪论整段抄录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对一些入所共知的一般知识,不厌其烦地作介绍,却不认真提及自己的设计任务和课题的意义,没有说清论文的要害所在,因而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很多论文的结论也不符合写作要求。有的论文根本没有结语,有头无尾,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果。例如,有的论文在写完调查过程和所能获得的数据材料之后,就突然停笔,没有结论,没有归纳和总结,也没有评价与建议。这样的论文,反映不出工作的最终成果,没有作者的见解、意见和建议,看不出研究或设计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有些毕业论文在结尾处写上几点一般性者生常谈的体会,而不能把自己研究成果深刻地反映出来。这种肤浅的认识和感受,是不能代替论文结论的。五、论证方法单调有的毕业论文在论证主题过程中,方法比较单调,文章显得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例如,有的文章从头至尾采用一种例证法,围绕大论点,提出小论点,用一个事例说明,由是得出一个大结论。论证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有的文章格式也单调,往往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提出几点对策,再加上陈旧的观点和数据,文章就没有论证的力度和说服力。有的文章结构刻板,缺乏创造性。论文结构干篇一律,总是“三部曲”(现状——原因——对策)或“四部曲”(成绩——问题——成因——对策),读之令人生厌。要改变这种毛病,就要在文中反复用各种论证方法,除了例证法以外,还要学会用喻证法——运用比喻的方法把道理引出来,说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对比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的差异点;反驳法——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来阐明自己观点;归谬法——反驳对方论点,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的结论来。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那么网友们知道议论文逻辑性特点有哪些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2、段落与段落之间还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

3、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或关联词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是等。

以上就是对于议论文逻辑性特点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论文研究的逻辑思路是什么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如下: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论文的研究与写作思路其实就是“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论文的研究逻辑

毕业论文要有正确的立意,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说论文不仅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还要做到“言之有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性。论文的结构也有规律性,这就是论证所遵循的“序”。遵循了“序”,论文在布局谋篇上就会更完整,结构就会更严谨。论文的结构安排,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和支配下,把各个论证部分严谨周密地组织起来,分清主次轻重,做到层次分明,详略疏密有致。毕业论文在结构上存在的毛病,常见的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结构不完整、不平衡一般毕业论文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开始列有小序对全文的概括,使读者有个全面的了解,或者鲜明地提出问题,领挈全文;然后,便分层展开论述,在总论点领辖下各分论点依次铺开,深入分析问题,这是论文的主体;最后是结论部分,依据论述的需要确定结尾的长短和详略,这就使论文浑然一体,布局完整。有的文章缺少某一重要部分,如无头(绪)或无尾(结论),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有的论文,开头没有说明课题的来源或研究目的、意义,也不交代调查的手段和方法,一上来就列举大量事实和数据,让人觉得“没头没脑”。有的文章结尾处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个人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评论。有的论文该详细的不详细,该简略的却过于冗长;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不充分,而对其它分论点却津津乐道。这样,论文的结论就不平衡了。二、结论松散,缺乏条理一般来说,文章采用的基本推理形式,决定着文章的内在结构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探讨某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反映在结构上,必然有因果关系的两个部分,或者是结果推及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断结果,缺一不可。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如果在写作中,材料的安排不当,就会使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事物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材料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平行关系、递进关系、接续关系、对立关系等。总之,理清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结构中体现出来,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而有的文章内容上拼拼凑凑,论文层次既不遵循各部分内在逻辑顺序,也不符合作者和读者的认识规律。作者心中缺乏总体布局,写作时信马由缉,任笔端自由驰骋,因而出现前后不衔接,甚至前后重复、前后矛盾,或颠三倒四,东拉西扯,上下两段明显地割裂开来,缺少自然的过渡,使人感到突冗、生硬,意思不连贯。有的论文分段太长,甚至一连好几页也不分段,显得层次不明,看起来费力。三、论证不得力,缺少逻辑性论证不力的情况有两类:一类只有理论分析,从理论到理论,缺少必要的和充分的事例和数字的依据;另一种是材料很多,但在选材和组织材料上欠佳,缺少周密严谨的逻辑性。后一类毛病在许多论文中常出现,其表现为:忽视“新颖性”的选材要求,,材料陈旧,用一些人们熟知的老例子,缺乏新鲜感、吸引力;不能有选择地利用典型、精当的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子滥而散,没有从中整理出自己立论的角度和起笔的由头;论据缺乏典型性、必要性,仅凭在特定环境中极少发生的某些事实,得出与该环境中大量发生事实所不同的结论,因而论证缺乏说服力;提出论点、罗列论据之后,不作深入分析甚至不作任何分析,没有论证过程,便用“由此可见”、“大量事实证明”等语句,转而扣合所提出的论点;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小论据支撑大论点,论据不足,犯“推不出”的毛病;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前后颠倒,层次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的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有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二者或互相脱节,或互相矛盾,犯“引论失据”的毛病,其原因是对概念和事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分析问题时不是从实际出发,从对事实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而是用观点去套例子,用事实去印证观点;前后论点有矛盾,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矛盾,或回避论题,或主观臆断,分析不客观,没有进行必要的和充分的论证。有的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一篇四五千字的长文章,中间不用序码,也不加小标题,读起来很吃力,有的首尾脱节,缺乏完整性。四、绪论、结论写作不当在一些毕业论文中,绪论和结论写作不当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作者对绪论和结论的作用了解不够,不懂得怎样写好绪论和结论。有些论文的绪论洋洋洒洒,篇幅相当大,却写了一些与毕业论文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无用的话,离题千里,既臃肿繁杂又内容贫乏,没有很好地起到导引本论的作用。有些论文的绪论整段抄录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对一些入所共知的一般知识,不厌其烦地作介绍,却不认真提及自己的设计任务和课题的意义,没有说清论文的要害所在,因而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很多论文的结论也不符合写作要求。有的论文根本没有结语,有头无尾,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果。例如,有的论文在写完调查过程和所能获得的数据材料之后,就突然停笔,没有结论,没有归纳和总结,也没有评价与建议。这样的论文,反映不出工作的最终成果,没有作者的见解、意见和建议,看不出研究或设计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有些毕业论文在结尾处写上几点一般性者生常谈的体会,而不能把自己研究成果深刻地反映出来。这种肤浅的认识和感受,是不能代替论文结论的。五、论证方法单调有的毕业论文在论证主题过程中,方法比较单调,文章显得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例如,有的文章从头至尾采用一种例证法,围绕大论点,提出小论点,用一个事例说明,由是得出一个大结论。论证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有的文章格式也单调,往往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提出几点对策,再加上陈旧的观点和数据,文章就没有论证的力度和说服力。有的文章结构刻板,缺乏创造性。论文结构干篇一律,总是“三部曲”(现状——原因——对策)或“四部曲”(成绩——问题——成因——对策),读之令人生厌。要改变这种毛病,就要在文中反复用各种论证方法,除了例证法以外,还要学会用喻证法——运用比喻的方法把道理引出来,说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对比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的差异点;反驳法——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来阐明自己观点;归谬法——反驳对方论点,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的结论来。

论文之间的逻辑联系,亦即论文所反映的事物和事理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基本上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而两者又总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合式结构三种形式。1.纵式结构。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只有恰当处理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论文有严谨的结构。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2.横式结构。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分”,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3.合式结构。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插进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三、运用逻辑方法要正确处理毕业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论文的逻辑力量,必须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什么是论文的研究逻辑思维导图

MindMaster思维导图对于科研论文写作有哪些帮助?

1、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能够尽可能多的为你提供论点论据,这些都是你写论文的中心点。

2、搭建论文的框架与任务安排。思维导图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够理清思路与逻辑,它能将头脑风暴之后的论据按照一定的层级关系呈现出来,便于你进一步整理成大纲,然后分解撰写论文到具体的行动,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写作顺利展开。

3、理清开题与答辩演讲思路。论文写出来之后还不算结束,还需要做成PPT进行演讲,很多人都很惧怕这一环节,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因为稍有问题就会被那么多的眼睛钉在上面下不来,无地自容。用思维导图理清演讲思路,有利于增加自信,保证演讲顺利进行。

思维导图英文为Mind Maps,Mind Mapping,是由世界著名脑力开发专家东尼·博赞 (Tony Buan) 于70 年代发明的。1974年出版了其著作《Use Your Head》及影片,并通过英国广播电视台BBC首次向世界公布这一个脑力开发的高效学习工具与技巧。 思维导图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高效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之一,在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等也在大力推广思维导图,在中国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作心智图、心智图法,也有很好的普及与应用。 思维导图近年也受到国内教育界重视,很多的高等师范院校,如北京师大、南京师大和上海师大等很多博士生和研究生,把它作为毕业论文的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对高三学生的帮助: 作为是一个突破性的学习和思考系统,思维导图运用可视化技巧,充分发挥大脑的全脑功能,即右脑的节奏、色彩、空间、图像、想象力、总览,及左脑的序列、文字、数字、列表、行列及逻辑。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结构化的放射性思考模式,充分发挥左右脑的天赋智能,符合大脑的结构倾向及运作的方式。因此思维导图被誉为强力学习、记忆和思维训练方法,能大幅提升人们学习效率以及快速掌握新事物的能力 我是教授思维导图的讲师,希望可以帮助你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扼要的文字将事项的脉络整理清晰,因此,很适合用作整理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整理的东西很多,比如学习笔记、读书笔记、行动计划、购物清单、课程规划等。

接下来,我们将以常用的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思维导图常用的整理项目。MindManager是一款应用范围很广的思维导图软件,内置多种常用模板,操作简单,图形美观度高,受欢迎程度很高。

一、学习笔记

首先演示的是学习上常用的笔记型思维导图。对于历史、政治这类讲究总结的学科来说,思维导图简直就是开挂般的存在。

比如,在学习历史时,往往是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各个朝代的经济、政治等知识,但在考试中,往往需要对一些事件进行总结性表述。如果我们事先用思维导图将这些知识点整理汇总,考试的时候就简直是犹如神助。

比如,如图1所示,通过结合MindManager的导图模板与标注功能,轻松就完成了历史上皇权强化的知识点整理。

图1:历史笔记

二、制定复习计划

到了期末的复习时间,很多人都有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感觉。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复习时间,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计划,让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避免各种拖延症。

MindManager的计划视图可以轻松制作如图2所示的复习计划,将计划详细到天的安排,提高复习的紧迫感。

图2:复习计划

三、规划课程学习

除了期末的复习计划外,MindManager的思维导图在制作期初课程学习计划时,也是相当实用的。

如图3所示,通过制定课程清单,并依次填充相关的课程时间、参考资料、课程作业与Presentation等,让整个学期的课程规划变得一目了然,可以让各个课程的学习安排变得更加有条理。

图3:课程规划

四、规划论文写作

说到学习上的整理,就不得不提“重头大戏”—论文写作。通过MindManager制作论文写作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论文撰写的整理为准备、研究、参考文献、框架、结论五大部分。

针对研究部分,可进一步细分为与论文课题相关的背景、前任研究(来源)等;对于参考文献,可将文献的标题、重要结论等填充到导图中。基本上,完成如图4所示的思维导图制作,整个论文的内容也会完成50%。

图4:绘制第一次鸦片战争部分

五、制作待读书单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用思维导图整理待读书单简直是太合适啦。通过MindManager制作如图5所示的待读书单思维导图,可以将书单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同时还可结合使用进度标注功能,标注书籍阅读的完成情况。

图5:待读书单

思维导图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用思维导图?

论文规范研究的逻辑思路是什么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如下: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WOSCI沃斯编辑:要知道论文不只是看表面的字词表达和词藻华丽,对于一个论文首要的是其表现的思维能力,论文看质量,质量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论文的逻辑性,写作本就是一个潜心做学术过程,一些所谓的方法只能保证论文的快速产生,并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这在我看来,并不能算是高效。这里是一篇论文写作逻辑性的指导方法,论文表述得是否清楚、准确,论证得是否有力、有理,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一、要思路畅通,举纲张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写一篇学术论文,首先要举其“纲”,要有中心论点,统帅各个分论点,踞于要津;二要张其“目”,要有一个确定的思路,贯穿各个分论点,决定议论沿什么途径展开;三要使二者结合,即纲举目张,清楚地分出各个论点平列的或从属的关系,分出亲疏远近,以便有秩序、有层次、有步骤地表现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全局在胸,将论文合理地组织起来,得到一个恰当的布局和安排。在这里,“纲”是起决定作用的。因为,任何一个议论对象,它的素质、属性及其联系,都是复杂的。在一篇论文中,决不能离开一定的议题,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实践要求,把各种问题东拼西凑在一起,而只能按照主题的要求,作为议论的出发点和有关论点的结合点,把整篇文章的各个论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古人所说的“挈领而顿,首尾皆顺”,就是这个意思。 二、要条理清晰,层次明了 写学术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对于文章中的大小论点,一定要分类排队,科学地安排层次。 中国有句话,叫“层出不穷”,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来,就是有衔接,有层次,有连锁。例如,由甲问题中会产生乙问题,甲问题自然在先,乙问题自然在后,这里就有客观上问题自身的层次;甲问题不解决,乙问题就不能解决,这里就有先解决甲问题和后解决乙问题的做法上的层次;不先说清甲问题就不能说清乙问题,这里就有先说甲问题和后说乙问题的说法上的层次。 由上可知,层次是一种有机联系,而非形式上的、人为的联系。因此,议论中注意层次,就得注意所议论的事物本身的层次,议论的问题本身矛盾发展的层次。要做到这点,就要熟悉事物,分析问题的联系,而不能单纯凭主观去臆定层次。找到了问题的层次,议论也就有了条理。能层次分明,也就能有条不紊。但只去注意条理,却搞不清层次,那也不行。就如毛泽东说的:开中药铺的方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而不是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其结果,可能是使用一大堆相互没有多大关联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 总之,要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把要表达的思想恰当地排列,以便正确地反映客观上存在的秩序。“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主次不分”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的顺序应当符合事实发展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的程序,如前提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主体与从属、现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的顺序。一篇学术论文的思想顺序,虽然也有变化的形态,如倒叙、插叙等,但只要按事物本身的层次来展开论述,不管怎样变化,正常的顺序就一定能交代清楚。相反,则会造成读者在阅读时思想的阻塞、中断和脱节。 三、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论证是在逻辑证明中,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题的推理过程。它体现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是增强论文逻辑性的关键环节。我们写学术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它体现的主要是客观逻辑的力量,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的学术论文之所以缺乏逻辑力量,就是因为没有大量的、可靠的、令人信服的事实材料,或者缺乏科学的归纳,有的甚至没有归纳就作分析,还有的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那么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归纳得愈合理、科学,你的结论就越可靠。要使论证逻辑上有力,还得把那些对导致结论有重大关系的论据之间的关系、联系也要讲清楚,说明白。这就要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分析事物,或分析得不到家,不在行,就既不会找全根据,也不会看出根据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在论证事物时,就不可能论证得好,不可能论证得有力。论证要服人,有时还得去说明根据的真实可靠,即论证论据。方法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找出论据的客观来路。另外,为增加论据的信服度,将不同的或对立的论据加以对比说明,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既论证了中国抗战的必胜和持久性,又彻底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使人们看清了形势,树立了信心。 四、要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学术论文逻辑的另一表现是,思维和议论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即:议论要概念明白,立场鲜明,前后不发生矛盾,讲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尤其是要注意论文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切性。思想的一贯性一般表现为:前有问题,后有答案;前有伏笔,后有发挥。有些论点,经过很多论证和解释,再同另一论点联系、照应。即使它们在论文中相距较远,也要使它们有线相连,能够互送“秋波”。一般的连续和照应,并不困难,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一个思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由一个角度和侧面转换到另一个角度和侧面。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努力保持联系的线索,避免造成脱节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 有时为保持联系线索的明确和连续性,还要明白交代联系的媒介。在有些议论文中,有些段落,就是专为交代媒介、交代层次以便转换和过渡来服务的。特别是对中间环节较多的联系,一定不能简单地抽掉其中复杂的判断和推理关系,来一个急转直下,使读者感到突兀和摸不着头脑。 拿论题和论据来说,要使它们之间联系,就要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的论证,暴露它们之间的复杂的推理关系,而不能简单地抽动去掉其中的论证过程,只把根据或结论塞给读者。 有些论文,善于运用结尾来发挥作用:或在结尾再作出综合小结,重申要点;或回过头来扣紧开头,强调意义;或概括全篇的大意,点明主题;或引出新的论点,启发读者的思想。这种首尾的连续,其实质也是保持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增强论文逻辑性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掌握了以上几个逻辑要点,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学术论文的逻辑要求,再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注重灵活性和增强针对性,将会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说理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论文的研究与写作思路其实就是“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