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浙江树人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4-07-02 16:01:57

浙江树人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分什么科目,有些科目需要上机操作程序,运行出结果,然后提交作业

没有强制要求 浙江树人学院(挂名:浙江树人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由省政协和省教育厅共同主管,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民办本科院校。 入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办于1984年;2000年,浙江省电子工业学校、浙江省轻工业学校(舟山东路校区)、 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并入;2001年6月,浙江勘察工程学校并入;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自考计算机专业实践课是上机操作。

什么是实践课

自考实践课程是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一般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等考核形式。

实践课报名条件

已基本完成某门课程理论学习的考生,方可报考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实践环节考核;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的考核须在完成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方可报考。

实践课报名时间

实践环节考核报名与理论课程报名同步进行。每年安排二次考核的学校(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和浙江树人大学等),在每年1月、7月报名;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将视专业及课程情况每年安排一到二次;其他每年安排一次考核的学校一般在每年1月报名。

实践课考核地点

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应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在主考学校或主考学校认可的单位进行。

实践课考核办法

自学考试的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上机考核,这个是公共课,专科段的任何专业都需要考,主要是考试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考试时间一般是45分钟,在考试之前在计算机前面练习练习就没有问题了。另外,像设计类的专业,可能需要提交一个毕业设计,这个就需要好好的准备一下了。本科段专业,都需要写毕业论文,这个和全日制大学的毕业论文没什么质的区别。写好论文后需要到主考院校参加论文答辩。

总之,自考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考核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学生认真准备,都是可以通过的,所以,请大家放心。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茶艺内容的相关性

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3茶文化在茶艺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真的价值

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善的价值

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美的价值

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4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

[6]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影响

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是茶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茶艺教学重视冲泡技艺而忽略了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已与东方哲学思想相融合,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艺术追求、审美标准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各地的生活习惯也融入茶事活动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茶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探究了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

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1中国茶文化发展

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而茶艺要求我们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品好一杯茶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学好茶文化是学好茶艺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早在神农时期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巴蜀,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萌芽阶段。当时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茶文化产生之初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到南北朝时,政治家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又因当时较多战乱,文人无以匡世,渐渐兴起了清谈之风,因茶可以保持清醒,于是逐渐将饮酒转向饮茶。到了唐代茶文化基本形成,有丰富的茶叶物质,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道、禅哲学思想相结合,中国茶道吸收了三家的精华讲究“清、静、和、美”,禅茶一味超然世外找回本真。“茶圣”陆羽所做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的代表了唐宋以后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宋代至明初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代人们将煮茶法改为点茶法,讲究色香味的统一,除了宫廷茶文化的出现,民间也兴起了斗茶之风,宋人将饮茶作为人们增进友谊和社会交往的媒介,成为了一种民间礼节,“茶馆文化”也相继出现,“客来敬茶”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利益美德。清代传统意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逐步得到确立,“开门七件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的茶文化中茶叶冲泡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茶馆的普及成为显著的特点。明代基于散茶的兴起,“废团茶兴散茶”,使得冲泡过程不仅方便而且大大增加了饮茶时观赏的艺术性。茶具也各有讲究,不仅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工艺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同石质粉末烧制的粉彩茶具,除了青瓷、白瓷茶具外,还产生了彩瓷、珐琅彩等茶具,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茶人在饮茶中有意识的追求自然美和环境美相结合,也体现出人们饮茶的艺术性。不同的朝代,有着不一样的饮茶方式和冲泡方法,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饮茶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茶文化与茶艺教学密不可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茶叶生产历悠久、品类繁多,外观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它们每一类茶都有不同的冲泡方式,这就与各类茶的茶文化、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茶艺教学中实训冲泡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们对茶文化及其各类茶的历史渊源有了了解,才可以说茶艺表演是有灵性的,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茶艺过程中“人、茶、水、器、艺、境”的完美结合,学会用境泡茶,用境去喝茶。例如:我们玻璃杯用绿茶,玻璃杯中的绿茶透着鲜亮精致,清饮一口,有一种微微的苦,不经装饰,简单本真的滋味。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困扰,如果你懂了绿茶,那么也就不会在意生活中的困扰,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能证明我们充实的活着。我们利用玻璃杯还原了茶叶本真的味道。一杯茶如果缺失了内涵,尽管你用了最精湛的技艺,但是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也是失败的,茶要真,生活也要真。我们常用紫砂来冲泡普洱,因为普洱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才能散发浓香,正如紫砂壶的特性一样,需要岁月的沉淀,才能读懂自己,才能使我们在冲泡中内心平静,才能感知到原本及容易漠视的东西。其实不仅是茶,还包括茶艺冲泡的各类茶具、我们在茶台前冲泡的每一个动作,它们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春风拂面、白鹤沐浴等等;再如中国茶文化和民间习俗的渊源,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青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应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也是茶艺教学中茶文化与冲泡的典型事例,还有各地因不同民俗形成不同的饮茶方式等等举不胜收,可以说茶与茶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生活就是茶,茶就是生活。学习茶艺要始终以茶文化为中心,将人与茶相结合,才能在每一次的冲泡过程中真正将茶人与茶融入到一起,才能够以茶为媒,沉潜涵咏,静心顺气地与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苏叶扬.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乐饮编著.中国茶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浙江树人大学课程论文格式

肯定是上机啊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茶艺内容的相关性

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3茶文化在茶艺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真的价值

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善的价值

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美的价值

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4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

[6]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影响

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是茶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茶艺教学重视冲泡技艺而忽略了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已与东方哲学思想相融合,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艺术追求、审美标准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各地的生活习惯也融入茶事活动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茶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探究了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

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1中国茶文化发展

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而茶艺要求我们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品好一杯茶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学好茶文化是学好茶艺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早在神农时期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巴蜀,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萌芽阶段。当时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茶文化产生之初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到南北朝时,政治家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又因当时较多战乱,文人无以匡世,渐渐兴起了清谈之风,因茶可以保持清醒,于是逐渐将饮酒转向饮茶。到了唐代茶文化基本形成,有丰富的茶叶物质,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道、禅哲学思想相结合,中国茶道吸收了三家的精华讲究“清、静、和、美”,禅茶一味超然世外找回本真。“茶圣”陆羽所做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的代表了唐宋以后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宋代至明初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代人们将煮茶法改为点茶法,讲究色香味的统一,除了宫廷茶文化的出现,民间也兴起了斗茶之风,宋人将饮茶作为人们增进友谊和社会交往的媒介,成为了一种民间礼节,“茶馆文化”也相继出现,“客来敬茶”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利益美德。清代传统意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逐步得到确立,“开门七件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的茶文化中茶叶冲泡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茶馆的普及成为显著的特点。明代基于散茶的兴起,“废团茶兴散茶”,使得冲泡过程不仅方便而且大大增加了饮茶时观赏的艺术性。茶具也各有讲究,不仅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工艺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同石质粉末烧制的粉彩茶具,除了青瓷、白瓷茶具外,还产生了彩瓷、珐琅彩等茶具,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茶人在饮茶中有意识的追求自然美和环境美相结合,也体现出人们饮茶的艺术性。不同的朝代,有着不一样的饮茶方式和冲泡方法,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饮茶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茶文化与茶艺教学密不可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茶叶生产历悠久、品类繁多,外观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它们每一类茶都有不同的冲泡方式,这就与各类茶的茶文化、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茶艺教学中实训冲泡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们对茶文化及其各类茶的历史渊源有了了解,才可以说茶艺表演是有灵性的,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茶艺过程中“人、茶、水、器、艺、境”的完美结合,学会用境泡茶,用境去喝茶。例如:我们玻璃杯用绿茶,玻璃杯中的绿茶透着鲜亮精致,清饮一口,有一种微微的苦,不经装饰,简单本真的滋味。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困扰,如果你懂了绿茶,那么也就不会在意生活中的困扰,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能证明我们充实的活着。我们利用玻璃杯还原了茶叶本真的味道。一杯茶如果缺失了内涵,尽管你用了最精湛的技艺,但是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也是失败的,茶要真,生活也要真。我们常用紫砂来冲泡普洱,因为普洱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才能散发浓香,正如紫砂壶的特性一样,需要岁月的沉淀,才能读懂自己,才能使我们在冲泡中内心平静,才能感知到原本及容易漠视的东西。其实不仅是茶,还包括茶艺冲泡的各类茶具、我们在茶台前冲泡的每一个动作,它们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春风拂面、白鹤沐浴等等;再如中国茶文化和民间习俗的渊源,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青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应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也是茶艺教学中茶文化与冲泡的典型事例,还有各地因不同民俗形成不同的饮茶方式等等举不胜收,可以说茶与茶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生活就是茶,茶就是生活。学习茶艺要始终以茶文化为中心,将人与茶相结合,才能在每一次的冲泡过程中真正将茶人与茶融入到一起,才能够以茶为媒,沉潜涵咏,静心顺气地与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苏叶扬.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乐饮编著.中国茶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你好,我也是自考生,计算机上机实践我也考过. ,,,,,,,,,,,,,,,,,,,,,,,,,,,,,,,,,,,,,,,,,,,,,,,,,,,,,,,,,,,,,,,,,,,,,,,,,,,,,,,,,,,,,,,,,,,,,,,,,,,,,,,,,,,,,,,, 如何考试嘛, 给你说个例子吧,你会更清楚点! 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课, 你是要分两次考的,也就是要交双份的考试费. 一, 你先要参加<<理论试卷>>考试,也就是闭卷考试, 二, <<大概>>十天之后,你还要参加上机考, 就是给你一张写着<操作程序>的纸, 你按照要求,在电脑上把它设计出来. 就是计算机实际操作. ,,,,,,,,,,,,,,,,,,,,,,,,,,,,,,,,,,,,,,,,,,,,,,,,,,,,,,,,,,,,,,,,,,,,,,,,,,,,,,,,,,,,,,,,,,,,,,,,,,,,,,,,,,,,,,,,,,,, 还有一点小小的提示. 上机实践考在网上是不能报的,要到当地报名点报, 我这里是这样的,不知你那是不是, 只是告诉你一下,怕你漏掉了,也许你那网上可以报呢?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入围“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入选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潜力型期刊群(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新出发[2007]29号文件)。荣获“民办高等教育”栏目同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是...

1. 姚先国,“综治进民企”的经济学解读,《今日浙江》,2005(15),p46-472. *姚先国、翁杰,工资结构、雇佣关系稳定性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石油大学学报》,2005(6),P14-19(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6(3),P71-77)3. 姚先国,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财富智慧》,2006(5),P35-364. 姚先国、黄志岭、逯岩,家庭背景与子女高等教育的关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P5-105. *姚先国、谢嗣胜,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口职业性别歧视的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P73-796. *陈海勇、姚先国,资本充足监管与银行破产概率的数理模型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3),P50-577. *姚先国、来君,以人为本 任重道远——姚先国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6(2),P144-1498. *姚先国,人力资本与劳动者地位,《学术月刊》,2006(2),P93-979. 姚先国、盛乐,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中的三大矛盾,《浙江经济》,2006(1),P24-2510. (A)姚先国、翁杰,雇佣关系的稳定性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经济》,2005(12),P1-411. (A)姚先国、翁杰,工资结构、雇佣关系稳定性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石油大学学报》,2005(6),P14-1912. 谢嗣胜、姚先国,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妇女研究论丛》,2005(6),P10-2413. (A)姚先国、方阳春,高薪企业薪酬制度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高薪企业为例,《技术经济》,2005(11),P1-414. 姚先国,一流大学如何打造?——读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有感,《中国高等教育》,2005(19),P31-3315. *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5(5),P47-5316. Hongbin Li, Xianguo Yao, Junsen Zhang and Li-An Zhou ,Parental childcare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evidence from China,Applied Economics, 2005, 37, 2067–207617. 姚先国,以事实的锻打铸造理论利器——评董克用《中国转轨时期薪酬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3),P11718. 姚先国,浙商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浙商》,2005(8),P26-2719. 姚先国、来君,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工资决定模型与人口流动-当前“民工荒”现象分析,《财经研究》,2005(8),P68-7520. *姚先国、谭岚,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经济研究》,2005(7),P18-2721. *姚先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制度条件,《浙江社会科学》,2005(4),P3-6(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转载,2005(10),P65-6822. *姚先国、谭岚,中国经济转型中城镇女性劳动供给行为分析——兼论动态博弈框架下教育决策的内生性问题,《经济论坛》2005(8),P33-37(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转载2005(4),P44-4923. 姚先国、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一卷),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P180-19724. 姚先国,放弃要素市场的行政掌控,《财经》2005(11),P8025. 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浙江劳动与保障》,2005(3),P7-926. *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5(2),P78-86(人大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5(6),P40-47)27. *姚先国、方阳春,企业薪酬体系的效果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2005(2),P74-8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转载,,p70-74)28. *姚先国、翁杰,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2),P87-95(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企业管理研究》,2005(5),P63-71)29. 姚先国,浙江经济新挑战与对策思路,《中国经济》2005(总第54期),P58-6030. *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渤海大学学报》,2005(1),P78-8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5(3),P47-52)31. 姚先国、盛乐,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Efficiency of Human Capital Property Rights Between State,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The Chinese Economy》,March-April,2004/, Inc. NY32. 姚先国,黎煦,效率工资理论的微观假定及其对报酬激励的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4(6),P59-6433. 姚先国,谢嗣胜,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6),P148-15734. *谢嗣胜、姚先国,劳动力市场中统计性歧视的模型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35.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财经论丛》,2004(6),P1-7.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5(1),P23-24)36. 姚先国,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劳资关系,《经济研究动态》,. 姚先国,王跃梅,市场化进程中的浙江粮食安全,《粮食经济研究》,2004(5),P7-1138.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7),P82-9039. 姚先国、谢晓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3),P5-1040. 谭岚、姚先国、郭东杰,企业参与普通培训动因的理论解释与述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P121-12241. *姚先国、黎煦,长期雇佣与激励机制,《社会科学战线》,2004(3),P255-25742. *姚先国、郭东杰,世界转型经济绩效差异的比较制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5),P59-64(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转载,2004(7)P17-22)43. *姚先国、郭东杰,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5),P97-10744. 姚先国、盛乐,关注“三农”,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浙江经济》,2004(6),P30-3245. *姚先国,“企业本位论”反思,《中国工业经济》,2004(4),P76-8146. *郭竞成、姚先国,市场结构还是治理结构?――两种银行改革思路之检讨和中国实证,《国际金融研究》,2004(2)(《新华文摘》转载,2004(8),P35-37)47. *姚先国、郭东杰,论劳动制度与政策对转型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2004(2),P75-8148. 姚先国、陈道江,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分析,《经济管理》,2004(4),P91-9649. 姚先国,陈道江,对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分析,《投资研究》,2004(3),P44-4850. 姚先国,可能的依据与可能的出路——关于新政治经济学三人谈的简评,《浙江社会科学》,2003(6),P26-30。51. *陈建军、姚先国,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经济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3(5),P44-51。52. *陈建军、姚先国,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一个关于“中心-边缘”理论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5),P28-33;载《长三角一体化理论新视角》,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53. *姚先国、盛乐,关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2),P36-38。54. *姚先国、郭竞成,转型中的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中国经济问题》2003(2),P11-19。(《新华文摘》转载,2003(8),P42-44;人大复印资料F62《金融与保险》2003(8),P23-28 )55. 姚先国、倪云虎、陈建军,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浙江经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3(2),P169-174;载《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56. *姚先国、朱海就,企业的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比较,《学术月刊》2003(2),P49-55。57. 姚先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2003(2),P16-19。58. *姚先国 关于人力资本的几个基本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1),P19-21,被《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P158 转摘。59. *姚先国、盛乐,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人力资本产权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2(3),P61-68。60. *盛乐、姚先国,对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理论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2(4),P24-29。61. *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中国工业经济》,2002(6),P45-49。62. 姚先国、盛乐,失业问题的微观分析与模型解释,《中国经济问题》,2002(1),P49-5463. 姚先国、盛乐,对中国经济转型成效的另一种解释,《经济学动态》,2002(5),P15-18。64. *姚先国、陈国权、曾军荣,政府干预:凯恩斯与布坎南的理论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1),P72-75。65. 姚先国、郁建兴,社会资本:市民社会理论的再出发,《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金庸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P133-145。66. 姚先国、孙树华,药品集中招标的博弈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8),P32-33。67. 姚先国,与国际接轨到底从何入手,《浙江经济》,2002(18),P37-38。68. 姚先国、郭东杰,创新、知识产权与新经济,《商业研究》,2002(10),P15-17。69. 姚先国、黄炜华,论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土地市场与城市化》(王松林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4月,P196-201。70. 姚先国、黄炜华,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市场与城市化》(王松林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4月,P249-256。71. 姚先国、刘湘敏,劳动力流迁决策中的迁移网络,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P124-130。72. 姚先国 蔡宁,浙江经济持续竞争力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2(3),73. 姚先国、黄炜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中国土地》,2001(9),P33-35。74. 姚先国、朱海就,我国传统产业部门科技人才偏少的现状及其原因,《上海经济研究》,2001(9),P40-44。75. 盛乐、姚先国、黎洁,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劳动力产权因素分析,《经济评论》,2001(3),P36-40。76. *Yu Jianping, Yao Xianguo and Fang Xiaoyan, A Study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in Development of Freshwater Farm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1(3), . *姚先国、郭继强,再论劳动力产权:用“劳动力产权”概念超越“劳动力商品”概念,《学术月刊》,2001(3),P54-61。78. 盛乐、姚先国,产权残缺劳动力的行为博奕,《中国经济问题》,2001(1),P44-49。79. Yao Xianguo, China Rolle in international Kapitalverkehr Auslandische Investitionen in China und chinesische Investitionen im Ausland, 《Argumente und Materialien zum Zeitgeschehen 25 》, Hanns Seidel Stiftung Akademie fur Politik und Zeitgeschehen, . 姚先国、蔡宁、郭继强,企业产权结构模式与中国的选择,《财经论丛》,2000(4),P1-6。81. *姚先国、盛乐,劳动力产权的规范:国企竞争力提高的前提,《浙江学刊》,2000(3),P66-71。(人大复印报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0(9),P95-100)。82. 陈凌、姚先国,90年代德国就业困境的成因和出路,《迈入21世纪的德国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月,P192-211。83. *姚先国、盛乐,国有企业经营低效的劳动力产权因素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3),P39-42。(人大复印报刊《工业企业管理》,2000(7),P27-30)。84. *陈凌、姚先国,退休、养老和劳动力供给决策,《中国经济问题》,2000(1),P22-30。(人大复印报刊《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00(5)P44-50)。85. 姚先国,制度与人才:迎接“入世”挑战的两大根本要素,《浙江社会科学》,2000(1),P50-51。86. 新世纪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战略,《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1),P22-27。87. Keith Forster and 姚先国,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Hangzhou and Wenzhou cities, 《Cities in China----recip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form era》, published by Routledge, 1999, —104。88. *姚先国、陈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压力分流,《学术月刊》,1999(11),P14-19。89. 姚先国、李敏、郭峻,论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改进,《浙江学刊》,1999(4),P17-21。90.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3),P21-27。91. 陈凌、姚先国,荷兰部分就业能否解决欧盟失业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2),P45-51。92. 陈凌、姚先国,论我国退休政策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中国劳动》,1999(12),P11-12。93. 姚先国,化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理论视野》,1998(3),P12-19。94. *姚先国、陈凌,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管理世界》,1997(6),P174-183。(被人大复印报刊《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F102》收录,1998(1),-29)95. 姚先国,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型的进展与启示,《世界经济文汇》,1997(4),P7-13。96. 姚先国,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视野》,1997(2),P18-22。97. 姚先国、钱雪亚,农村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农村工业化的认识偏差:农村工业化模式思考,《浙江社会科学》,1997(4),P3-7。98. 陈凌、姚先国,论人力资本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科学》,1997(4),P27-34。99. 姚先国、郭继强,劳动力产权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中国劳动科学》,1997(6),P13-16。100.姚先国、郭继强,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学术月刊》,1997(5),P49-54。101.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02.按劳动力产权分配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现实途径,改革月报,1997。103.姚先国,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浙江社会科学》,1996(6),P8-11。104.姚先国、郭继强,论劳动力产权,《学术月刊》,1996(6),P44-49。105.姚先国、郭继强,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协调与利益补偿,《浙江学刊》,1996(5),P60-64。106.姚先国、许庆明,城市化影响因素和中国城市化对策,《江海学刊》,1996(5)。107.姚先国,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评价和展望,《报告与参阅》,1996(2)。108.姚先国,永恒主题的拓新之作(书评),《中国社会科学》,1996(6)。109.姚先国、程迅,交易成本与产融结合,《浙江金融》,1995(9),P9-11。110.姚先国、李曜,国际金融创新与中国金融改革,《世界经济研究》,1995(4),P30-34。111.姚先国、潘丽春,论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与法律保障,《浙江社会科学》,1995(4),P40-46。112.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第二届两岸管理科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4。113.教育市场化过程中的不对称现象分析,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94(4)。114.访台归来话经济,今日浙江,1994(6)。115.职业技术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浙江经济管理,1994(4)。116.投资饥渴与投资膨胀的治理,浙江投资,1994(1)。117.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障碍及其克服,管理教育学刊,1994(3)。1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与劳动者地位,劳动关系问题研究,1993(5)。119.公有制经济中管理者阶层的劳动“异化”及矫正,劳动关系问题研究,1993(5)。120.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与我国的选择,浙江社会科学,1993(5)。121.论我国体制模式的两次转换,浙江学刊,1993(3)。122.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成就、问题与前景,浙江大学学报,1992(2)。123.经济转型理论及其思考,河北学刊,1992(4)。124.论企业净产值分配的合理化,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4)。(与李敏合作)125.劳动力的双轨价格及经济效应,经济研究,1992(4)。126.劳动者本位论,天津社会科学,1992(4)。(赵学增合作)127.关于劳动力双轨价格的理论分析,华东交通劳动,1992(2)。128.关于经济协作企业的若干理论分析与评价,浙江协作论坛,1992(1)。129.浙江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与结构转换,中国经建月报(香港),1991(22)。130.经济秩序与经济安全,浙江大学学报,1991(1)。131.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浙江投资,1991(2)。132.试论实现浙江经济稳定增长的合理投资结构,浙江投资,1991(增刊)。133.平等、效率与社会公正,浙江大学学报,1990(1)。134.在治理整顿中实现就业机制转换,浙江学刊,1990(5)。135.论我国就业压力的分流与转化,中国劳动科学,1990(1)。136.全民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劳动报,.。137.循着综合配套的思路,研究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劳动理论与实践,1990(8)。138.关于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新思考,经济问题,1990(9)。139.不要神化生产力标准,经济问题,1989(5)。140.论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政策的转换,活力,1989(1)。141.利益格局紊乱与国民精神危机,探索,1989(5)。142.再谈人民币的价值基础,浙江大学学报,1989(1)。143.投资体制改革与投资主体行为,浙江投资,1988(4)。144.西德住宅储蓄简介,房地产经济,1988(11)。145.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求索,1988(5)。146.非理性经济人及其成因,探索,1988(4)。147.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开发,1988(1)。148.住宅银行与住宅建设,浙江投资,1988(1)。149.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几个问题,复旦大学学报,1984(12)。150.也谈人民币的价值基础,复旦大学学报,1984(12),(与周人伟合作)。151.纯粹流通费用理论补偿公式之浅见,中国经济问题,1984(5),(与周人伟合作)。152.社会主义劳动基金的两重性与我国的工资改革,经济问题,1984(12)。153.关于生产决定分配原理的探讨,浙大学刊,1984(2)。154.共产主义思想与按劳分配,经济科学,1983(6),(与周文骞合作)。155.试论工资增长的客观依据和合理控制,晋阳学刊,1983(3)。156.双层次的按劳分配与两级决策的工资制度,复旦大学学报,1982(4)。157.农产品的成本、价格与价值,复旦大学学报,1981(1)。会议、报纸、论文集论文l 姚先国,翁杰,企业的雇佣战略和人力资本投资战略,《2005CES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研讨会:人力资本与环境投资》,2005年6月24-26日l 姚先国,李晓华,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入分布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2005CES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研讨会:人力资本与环境投资》,2005年6月24-26日l 姚先国,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浙江日报》,2005年4月18日l 姚先国,谢嗣胜,西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与中国歧视问题的研究现状,《“两岸三地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高级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2004年4月5日l 姚先国,社会性基础设施为解决宏观经济难题另辟新径,《东方早报》,2004年3月1日l 陈凌、姚先国,90年代德国就业困境的成因与出路,“中国德国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八届德国问题北京研讨会”,99年5月在北京召开。l 陈凌、姚先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压力分流,“海峡两岸国际研讨会”,1998年6月在杭州召开。l 姚先国、郭继强,按劳分配新解:按劳动力产权分配,《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P388-391,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l 姚先国、郭继强,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P102-110,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l 姚先国,全民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困境和出路,《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P163-173,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好吗

我认为值得报考,但是前提是报考考生首先得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喜爱。

浙江树人大学的国际茶文化学院,在全国大学茶文化专业中可以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了,,浙江树人大学的国际茶文化学院,在2019年5月18日成立,是全国第一个国际茶文化学院,不仅致力于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教学,而且有日本国际茶道香道丹月流、韩国青茶文化研究院的加入与支持,使得我国首个国际茶文化学院立足于国际,更好的培养国际型茶文化人才。

更好的实现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的最大初衷让中国的青年学生把中国的茶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本科茶文化专业是浙江树人大学的一个特色专业,浙江树人大学是中国所有大学最先开设茶文化研究和开展茶文化教育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影响力的茶文化研究和教育大学,报考浙江树人大学的国际茶文化学院的本科茶文化专业是一个不错的的选择,此专业包含的知识甚广,茶艺、茶史、茶树种植、茶健康知识、茶叶评审,茶叶贸易等等。

浙江树人大学开设的此专业,拥有著名专业教师,强大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方面的课程综合设计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等诸多项目,学校还合作了接近20个实习基地,让同学们学习的理论知识于实践中展现。

报考浙江树人大学的国际茶文化学院的本科茶文化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历届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又是由于次专业立足于国际视野,就业面就更加广泛,涉及茶的国企以及外贸公司都需要大量此类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还可以自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等。综上所述,我觉得值得报考。

个人认为是值得报考的,有以下几点原因:

个人认为可以报考,我从以下几点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从个人层次来看,本科专业是人生的第一大选择,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喜欢茶文化专业的同学,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的茶文化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重要文化,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来进行继承。

第一,从专业层次来说,茶文化专业在目前来说仍然是需求非常大的专业,根据中国的茶文化,茶在中国人心中中是不可缺少的,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重点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第二,从学校层次来说,浙江树人大学茶文化专业,开设于2003年,是中国最早开设茶文化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开设茶文化专业多年,其创始人是第一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杨先生,从开设之初就集合了浙江省全省最优秀的茶文化资源,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茶文化人才。而浙江树人大学的国际茶文化学院,成立于2019年5月18日,目前虽然只有一年多的经验,但是该学院是基于学校茶文化13年的开设历史,根据国际情况,面向国际传播茶文化的学院,更受国家政策和茶企业的支持,具有强大的就业优势。目前,该学院共面向全国招收本专科学生,培养的是面向国际的茶文化复合型人才,为我国茶文化的国际推广和传播,以及茶叶国际贸易发展输送国际人才。

以上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入围“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入选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潜力型期刊群(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新出发[2007]29号文件)。荣获“民办高等教育”栏目同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是...

浙江树人大学论文模板

浅谈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内容摘要] 湿地生态旅游是基于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可以实现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愿望。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地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及前景,并就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发展等提出建议。[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西溪湿地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在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与此同时,以生态旅游为开发形式的新尝试也越来越多。许多国家已对生态旅游产品及其资源进行了明确的规划。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很多游客和旅游组织者以及保护区的管理者对生态旅游一词缺乏认识和理解,片面地将生态旅游仅仅理解为走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关于生态旅游的正确定义目前还没有定论,国际生态学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时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保护区域的旅游;“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是1983年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又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从各种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让人们享受大自然、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不改变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使当地居民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经济上受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护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二、西溪湿地现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近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西溪湿地的宣传、保护和改造,使之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杭州市城市形象的优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西溪湿地景观价值西溪湿地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是杭州市宝贵的生态与文化资源,类似城市湿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城市中并不多见。西溪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特色:1、地理资源从地理资源看,在西溪湿地区域内,70%是溪流、池塘等水域,而沼泽地、陆地仅占30%。水资源丰富,有河道100余公里、水塘1万余个,星罗棋布,呈鱼鳞状分布。水陆交错,风光优美。2、生物资源从湿地的生物资源看,西溪湿地内水资源和植被等保存完好,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惟一一块城市湿地。3、文化资源从文化资源看,杭州西溪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龙舟盛会”。每年端午,四邻八乡的村民划着龙舟汇集在蒋村乡深潭口村,热闹非凡。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民俗,极富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二)西溪湿地保护建设情况西溪湿地的正式保护和开发开始于2003年。在这之前,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溪这一不可多得的城市湿地资源受到较大的破坏。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西溪湿地逐渐被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平方公里。很多房产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人类生存和生活使部分水域遭受污染,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河道阻塞,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此外,还有居民建筑杂乱,风格不协调,历史遗迹遭严重破坏等许多问题。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根据这一规划,西溪湿地分为核心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和周边控制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保护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整个保护工程预计投入资金为30-40亿,分三期实施。2005年5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有限开园;2007年10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二期又顺利实现有限开园目标。2008年,坚持“六大原则”、“四化”方针、“三大理念”、“五保”要求,又好又快推进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期工程。三、西溪湿地保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西溪湿地自南宋至明清渐渐由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经历一再的人为大破坏,自然环境风貌大大递减,文物基本毁弃,目前尚存一息的湿地资源仅剩原先的1/10左右。(一)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西溪湿地的人工化或人工介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晋以前的少量居住生活介入、晋至北宋的佛教文化介入、南宋的有限生活和生产介入、明清至民国前期的园林化介入、民国后期至今的废弛毁坏和无序的城市化介入。其中南宋至今对西溪湿地及其文化的影响最大。期间西溪湿地的原生态环境被彻底改造,其植被和水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开始大量加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因素。但由于表面上与自然湿地形态相近,这种性质改变没有为人察觉。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和各类办公、生活设施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大量增加,截污设施又不完善,西溪湿地的水体环境水平大大下降。工业和各类办公、生活污水直排,种植业、养殖业面源污染淋洗进入水体,养鱼饵料等投入,使直接污染源增多。其中保护范围内也有粮食、生猪、淡水鱼、家禽和工业产品大量产出,有生猪4万多头、家禽1万余只。导致水体溶解氧严重偏低,高锰酸盐指数偏高,非离子氮含量高,水质富营养化,自净和更新能力较差,湿地功能已大大退化。(二)环境风貌一再递减西溪湿地的环境风貌破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抗日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日军大肆烧杀,焚毁大片植被和各种文化遗产,许多居民伐桑作薪,整个西溪湿地一片荒芜。第二阶段自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面积毁坏自然环境,大量增加工业设施和影响环境的低水平住宅。其中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溪湿地南部丘陵坡麓地带建起大量工业设施和住宅,多数文化遗产被毁。70年代又建起大量低水平多层建筑。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对整个西溪湿地形成包围之势,保护范围内建起了不少企业和住宅,周围建起了更大规模的建筑群。西溪辇道已基本被天目山路取代,其他还建有大量硬化路面。河道淤积严重。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房地产开发大幅度蚕食西溪湿地,使可作为保护范围的湿地面积由约50平方公里缩减至约11平方公里。紫金港以东的由原属蒋村乡骆家庄村、五联村改建的文新街道,以及古荡街道,已形成约10平方公里的新的商住区,环境风貌已完全失去湿地性质。文新街道和古荡街道约有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15万,总计约25万之多,对环境压力也非常大。(三)文物资源毁弃严重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毁弃殆尽,所剩寥寥。1950年秋雪庵、曲水庵、慈觉庵、交芦庵等的佛像被砸,文物散失。1966年后秋雪庵被夷为平地,曲水庵、慈觉庵、交芦庵等改建为厂房或民宅。1958年法华寺、东岳庙等被毁。目前寺庙庵祠、文人物业、辇道牌楼等毁弃已尽,桥亭台阁、墓葬等则毁去大半,仅残剩少量桥亭、河埠、墓葬等遗址。(四)保护性破坏正在成为新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便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但一开始的思路主要出于经济开发方面的考虑。近年来,西溪湿地的政府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学研究与论证,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思路存在较大误差。原生态的湿地要素被加以全面的人工化改造与“翻新”,河道被重新开挖,堤塘被砌石加固,洲渚被人为剪切,植被被重新布置,连原始的芦花也大半毁去,新植品种对不上号,整个景观风貌逐步向西湖靠近,特有的野趣可能会完全丧失。而且,湿地原有的生物链结构也可能被彻底打乱。这个问题需迫切地被引起重视。四、西溪湿地发展前景分析和发展建议(一)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前景1、区位优势突出,游客资源充足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交通便利,天目山路、文山路、文一路、外环公路均可直达,距杭州市中心店武林门仅6km。而杭州则地处东南沿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陆路、空中及水运交通便捷顺畅,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钱塘江、大运河“黄金水道”将杭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积极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大街小巷改善等大工程大项目,并免费开放环西湖旅游景点,城市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中国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国内外来杭参观考察游览的游客逐年增多,据统计,2008年来杭的国外游客有221万人次,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及湿地科普教育,有着丰富的游客资源和广泛的受众群体。2、物种和植被类型多样性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们的保护意识造就了西溪湿地动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植被类型。西溪湿地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共有鸟类15目39科126种。已鉴定的昆虫共133科417属477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有17种(蒋科毅等,2008)。鱼类14科35属45种;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3目8科15种;兽类5目7科14种。西溪湿地有野生维管植物91科204属254种(李紫芳等,2007),植物区系特征明显,有15个分布区类型和6个变型。自然植被可划分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以水生植被型和沼泽植被型的草本植被亚型为主。3、景观特色浓郁西溪湿地共有4种景观类型,即水体、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QulckBird影像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图分类后产生大量斑块,总数目达到13343个(戎良,2007)其中耕地景观斑块数目为6153个,斑块总数的,是斑块数目最多的景观类型,其次是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分别为3429和2314个,数目最少的是水体景观斑块,共1447个,仅占总数的。各类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小依次为水体、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景观,湿地内成片连通的水体形成较大的斑块,有利于湿地整体环境的重塑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文化积淀深厚杭州有8000年文明史、2200余年的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而西溪风景区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高宗曾欲在此建皇城,后改址于凤凰山,但有大臣上请旨问西溪如何定夺,赵构思忖良久,口敕“西溪且留下”,此地也就有了“留下”的名称。历代文人墨客或游览赏景或雅集,为西溪留下大量优美的诗文、书画,清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历西溪并留下御诗数篇。作为次生湿地、农耕湿地、人文湿地、西溪湿地承载着湿地农耕文化,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脉,体现出中国湿地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5、地方经济发达,且具备城市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最具经济活力的上海经济圈、苏南及环杭州湾经济圈三个经济板块交汇区,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81亿元,财政总收入91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总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杭州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保护、开发西溪湿地,2003年8月启动、总投资近90亿元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以及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杭州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杭州在西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造,湿地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文景观的发掘展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二)有关西溪湿地发展的一些建议西溪湿地西溪湿地是有机生命系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此类有机生命的机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起来成本也相当大。西溪湿地统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于一体,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既相互映衬又各有边界,缺乏文化减弱西溪湿地的魅力,过分文化化则危及其生命循环。西溪湿地还是城市湿地,保护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与杭州城市的发展互动,二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有内在的深度矛盾。解决西溪湿地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任务。1、提高科学研究和规划水平西溪湿地的自然地理面貌变迁巨大,原有自然或人工湿地的循环运转系统被较彻底打破,现行生态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循环运转。参考西溪湿地的相关古代文献记录,运用现代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气候学等研究成果,恢复其湿地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基本毁弃,加强考古调查,研究分析前人有关西溪湿地规划建设的成果,也为当今的保护工作所不可或缺。但尽管有关西溪湿地的文献资料繁多,由于历代散逸,包括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在内的大图书馆均收藏有限,有关西溪湿地的人文历史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建议编纂有关西溪的大型图书。除收集国内图书馆资料外,还须在收集民间资料和海外资料方面下功夫。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向社会全面开放资料。充分利用省、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力量,组织对西溪湿地进行包括地质学、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文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西溪湿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长远,立足整个杭州城市的发展,立足于大环境生态改良。保护和建设好西溪湿地,是杭州市实现“蓝天、碧水、净气、森林、绿地”生态建设目标的基本标志之一。规划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从西溪湿地和杭州城市的本体上切入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统合各种关系,有效保护和有效开发,在较高立意上确立西溪湿地和杭州城市形象。杭州市和西湖区、余杭区两级政府应加强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沟通,建立协调机制,改变规划建设的不平衡局面。2、借鉴国内外有关湿地保护的先进经验中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保护湿地是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责,中国政府已制订《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但目前国家的湿地保护项目侧重于大型自然湿地,相对忽视城市内的较小型湿地,因而保护城市湿地尤其应引起城市执政者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应该遵循《国际湿地公约》、《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有关要求,从湿地的基本定义着眼。西溪湿地保护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原理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和风景配置三个主要方面,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3、遵循湿地演替规律建设自然化的亚热带次生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指导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西溪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根据生态演替规律,配置以多种植被类型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形成一定的连续规模,并保持或扩大水体范围,防止农作物撂荒地旱化、湿地生植物侵入水体使其干化、湿地生植物群落向旱生植物群落演替,以维持湿地生命。西溪湿地以自然淳朴见长,自有其特色和个性。其建设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清明洁净的绿色城市公园、怀旧思古的文化故乡,与西湖明显不同。所以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不能精雕细刻,应大面积恢复和保育自然生态,尽量选用乡土的、自然的植物,削陡坡变斜坡,在水体与基-渚之间建立湿生生态系统过渡带以构造湿生环境,发展生态建筑,避免采用园林植物而与城市园林雷同,提高西溪湿地自维持能力,减少人工化维持和运行费用。五、结语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特色和地理品牌个性体现在自然旖旎的湿地风光、深厚多样的人文积淀、质朴古老的民俗风情、江南特有的生态文化以及现代人的休闲方式。进一步发掘西溪湿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特色,突显其城市湿地的地理品牌地位,与西湖并联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将为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打造,加快“东方休闲之都”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杭州市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贠丽霞,生态旅游浅谈,《原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5期[2]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上海经济》,2007年1月第1期[3]芦建国,徐新洲,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11月第22期[4]缪丽华,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 《地科学与管理》,2009年3月第3期[5]张五钢,杭州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保护与社区参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6期[6]何洪杭,华晨,李亿冰,杭州西溪湿地的环境状况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华中建筑》,2004年9月第18期[7] 耿英姿,张鸿鸣,刘昱,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9期[8]钟伯坚,浅谈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甘肃农业》,2006年2月第2期

形势 教育 是日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形势教育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形势教育论文篇1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征,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创新教育形式,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党团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教育;全员育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和外来 文化 、新旧价值观念不断发生着猛烈的碰撞和融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征。 在通信方式日新月异、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经济的一体化、政治的多极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我们不断融入到世界之中,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学生只关心生活质量,不太关心家国天下,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出现严重的滑坡。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最为实际,思想政治课程对自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导致部分学生知识层面单一、狭窄。部分同学缺乏自我认同感,认为自己不再是同龄人中的精英,不再是天之骄子,只是拿着文凭到处奔波的学子,他们对将来的迷茫使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思想觉悟上的提高。 部分同学沉迷于虚拟世界,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同学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越来越多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变得复杂而不稳定,而易产生心理障碍。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认真探讨学生工作的新机制、新 方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努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种种思想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他们淡漠了理想主义。 要想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关键是要重新建立他们的理想主义信念,对此,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只有在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会走弯路。 第一,应该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强大合力,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第二,创新教育形式。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其理想信念是关键,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继续坚持,如要继续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 渠道 作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更新鲜活泼的、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增强其理想信念。 第三,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这也是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动态,落实个体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信息化席卷全球,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对大学生的 思维方式 、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快校园网的建设,建设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教育网站,不断提高网站或网页在学生中的影响。通过依托这些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活动,从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高学生网络道德和文明水平,提高校内网站的品质,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阵地。 第四,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他们面对形势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可以有效地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把人文关怀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心理教育与针对个别学生的防范性心理教育,要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岗位,开设心理辅导课,以及普及导师制等方式全面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发挥他们的个性潜能。 第五,加强学生党团建设,发挥党员和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使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第六,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校园周边环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良方。通过环境建设,在学生心灵中注入理想信念的种子,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德育观;必须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提高水平;必须和学校各个 岗位职责 及工作特点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要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作风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率先垂范,切实关心和感染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方面,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查颖.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陈勇,徐敏,杨庆舟.积极探索,扎实操作――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李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大学生形势教育论文篇2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前段时间,“大学生将废弃空瓶挂窗外戏弄拾荒儿”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评论,“他吊起的是空瓶,跌落的却是他的"空心"”。如果主角不是大学生,事件大概不会引发如此争议。事件激起的义愤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对整个大学生群体道德水准的担忧。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和集聚地,是先进思想的发祥地和辐射源,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一,其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何才能跟得上脚步?其实,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开始,国内很多高校更加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时,高校也不是真空的,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惟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不断侵袭,冲击大学生们的头脑,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1]。一系列的大学生失德事件随着媒体的曝光而传扬开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都是极端个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大学生的声誉。笔者作为一名多年高校任课教师,现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形势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 措施 和效果: 浙江树人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高校之一,2004年升格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几年,面对社会主义新形势,学校以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为本,在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和举办各种“创先争优”活动。近两年,学校更是大力加强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完善了优秀课堂、文明寝室、先进个人等各项评比办法,设立了校园文明监督岗,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校园内不文明现象显著减少。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作弊行为突显出诚信教育必要性。近几年,学校在解决少数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的问题上采取法治与德治“双管齐下”,如举办专题讲座和 报告 会,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团队活动,包括学生竞赛、 辩论 、征文等活动等等,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一些具有稳定性、强制性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如添置摄像头加强监考力度、取消考试作弊学生学位获取资格等。这些方法和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校内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试作弊行为。这个时代虽然出现一些与时代主旋律不和谐甚至干扰主旋律的问题,但是这个时代也不乏“最美”模范,如“最美妈妈”的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还有“最美司机”吴斌等等,塑造了中国人民崇德向善的良好形象。 “榜样” 精神的弘扬有助于激发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有助于凝聚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进程。学校在深入宣传和学平民英雄的光荣 事迹 的同时组织学生观看《张丽莉》等教育录像片,将一幅幅人性本为善的感人画面如同一股股温馨之泉注入学生心间,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2)丰富 社会实践 活动 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学校一直很注重良好道德氛围的构建,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加强文明健康生活观念的教育和指导,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学校承办许多国家级的文化赛事,如“李宁杯”中国大学生五人制 足球 联赛、国际名茶评比、锦湖韩亚杯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等等,学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组织开展了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除了参加全国级、国际级盛会担当服务工作,学生们和兄弟院校的志愿者们还在暑期进行“小候鸟快乐驿站”社会实践活动,去杭州第一社会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小朋友。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受到了教育,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民办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加强民办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比较丰富多彩。一是“树人讲坛”成为亮丽风景线。内容涉及到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问题,如全国高校教学名师陆国栋教授的《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奥运冠军占旭刚的《爱拼才会赢》、浙江特产石化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李佰委(01级校友)的《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良好心态》等。二是由院团委、各团总支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科技、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如今年学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不俗成绩,获得乙组全国一等奖和两个甲组省三等奖。三是今年学校大力进行的“文明寝室”建设,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工作力度。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如何落实这一培养目标,“文明寝室”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操守、信仰,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多年来,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深入持久地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凝聚师生的思想和意志,引领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学校要不断调整和充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试论生活方式的变革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6期。 [2]孟祥坤,赵彩英, 论民办高校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特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