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主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6:46:10

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主题的论文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 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 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 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望采纳.......

以赤壁赋为素材的议论文

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题引纵船飘荡,他自一方东山的月升起了。微弱的曦光照在迷蒙的江面上,弥漫的雾气似要吞没这江上的万物一般的肆虐着,绕着如苇草的小船,吐着不易察觉的光圈。清风夹着秋意徐来,穿过重重阻碍,终是失去了气力,失去了掀起波澜的勇气。举起酒杯,他整个人都在酒冽中欢乐开来。没有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执着,也洗净了“西北望,射天狼“的狂傲。世间的铅华伴他走过了大半生,他念,他怨,他恨,他癫,最后,他痴了。儒家思想哺育了他,佛教教义抚慰了他,却是道拯救了他。他是传奇,三曲千调的千古绝唱。笑着,那是属于真正赢家的微笑。不加掩饰的,他仰头将酒一口喝光。“喝,大家都尽兴的喝”他嘱咐着客人。于是不顾小船,开始放纵饮酒。仅仅站在那里,山和月在他背后黯淡灰暗,不息的水冲散了无边的白雾,隐透出斑驳的光亮,炫丽的色彩。他是一方印记,古与今,天与地。纵船飘荡,醉于酒者伫立一方。冯虚御风,他羽化登仙磨平了棱角,唯有水逝者如斯,看穿了尘世,止有月阴晴圆缺。人,本身就逃不开悲欢离

赤壁赋》 【素材开发 】 本文描绘了赤壁秋夜的优美景色和月夜泛舟的闲逸兴致,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对江水与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怀和达观的态度,从羽化成仙的超然之乐到现实人生的苦闷,再到从清风明月中找到出路,表现出作者力求排遣心中苦闷、听顺自然的思想。 【角度点拨】 本文的素材可以用在“自然与心灵”、“感悟自然山水灵韵”、“面对挫折”“悲观与旷达”“感悟人生”“变与不变”等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的写作之中。 【精彩运用】 ●思辨议论型—— (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析,深刻有力!) 《苏轼与赤壁》 赤壁,终究是古战场,纵然没有苏轼;苏轼,终究是一代文豪,纵然没有赤壁。 赤壁,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年代起,就开始感受宫阙万间终成土的悲凉,在东风和西风交错的时空中,赤壁缄默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公元208年,曹操和刘备、孙权在此展开了激战,烟尘横飞中赤壁记下了这次惊心动魄的三分天下的战斗。几百年之后,苏轼抖落乌台诗案的污水,头顶明月振衣而来

赤壁赋议论文题目

苏轼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他的散文,他的书法。他是一位大家。而我现在要谈的是苏轼的经典散文——《前赤壁赋》。这是篇赋,写的是人生,写的是哲学,写的东西包罗万象。在作赋的这个背景,他正是被贬时期,极其抑郁。东坡的不少散文,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而正是这种风格,让《前赤壁赋》大放光彩。《前赤壁赋》先写景,后面用对话的方式,阐述人生哲学。:“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影影绰绰表现出苏轼不为重用的叹息。望美人兮天一方。不正是在叹息不被圣上重用么?所以,苏子愀然,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样的感慨。是啊,人生在世,只不过几十年,而天长地久,岂不让人无限无奈?然而,苏子用客的回答来表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在想,这是多么阔达的心胸,是啊,原本,我们能立于世间便是一种福气,物与我皆无尽也,有什么值得去欣羡的呢?苏轼仕途不顺,风雨飘零,可是他精通儒佛道,懂得各种理学,便如此寄情活下来。这种胸襟正是我们现在依旧需要的。从这篇赋中,也明白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我虽然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虽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饮。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真人也!懂得生活的人把一天当一生珍惜,虚度光阴的人把一生当一天挥霍。《前赤壁赋》中无不彰显着人生哲学,是我们此生收益的理学。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 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 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 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望采纳.......

赤壁赋议论文素材

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

赤壁赋》 【素材开发 】 本文描绘了赤壁秋夜的优美景色和月夜泛舟的闲逸兴致,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对江水与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怀和达观的态度,从羽化成仙的超然之乐到现实人生的苦闷,再到从清风明月中找到出路,表现出作者力求排遣心中苦闷、听顺自然的思想。 【角度点拨】 本文的素材可以用在“自然与心灵”、“感悟自然山水灵韵”、“面对挫折”“悲观与旷达”“感悟人生”“变与不变”等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的写作之中。 【精彩运用】 ●思辨议论型—— (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析,深刻有力!) 《苏轼与赤壁》 赤壁,终究是古战场,纵然没有苏轼;苏轼,终究是一代文豪,纵然没有赤壁。 赤壁,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年代起,就开始感受宫阙万间终成土的悲凉,在东风和西风交错的时空中,赤壁缄默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公元208年,曹操和刘备、孙权在此展开了激战,烟尘横飞中赤壁记下了这次惊心动魄的三分天下的战斗。几百年之后,苏轼抖落乌台诗案的污水,头顶明月振衣而来

关于赤壁赋论文范文资料

1、评价: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2、启示:

启示我么面对困难、挫折与不幸,我们应豁达、旷达,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苏轼面对困难是豁达的、乐观的,面对被贬的遭遇,仍怀有希望,仍坚强乐观生活。

《赤壁赋》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宋神宗时,保守派的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的变法而被调任到湖州,在湖州的他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折子,不料被他人断章取义,污蔑苏轼诽谤朝廷以及皇帝,最终被贬到了黄州。

在诗歌中,他认为从不变来看,世间万物都是永恒的,我们也是永恒的。一番解答与劝慰,最终使同行人又恢复了快乐的心情。

扩展资料: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中心思想: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苏轼《赤壁赋》全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赏析这篇赋的艺术成就很高。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得这样自然,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其浓烈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写景最具特色:泛舟于月夜的秋江,天上一片银光倾泻,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只见一苇扁舟,浩浩渺渺,顺波而流······随着作者任意挥洒的彩笔,读者只觉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无比的美,不能不为之陶醉。与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飘渺的思绪,通过放怀的长吟,启人哀思、催人泪落的洞箫声,主客间吊古伤今的悲叹感慨和看来超脱实为虚无的对话,层出不穷地渲染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同样地激逗着读者思绪的起伏,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这篇赋的另一特色是文字优美流畅,生动形象.作者对于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妙好词,比比皆是。如:用“徐来”描绘清风微微地、从容不迫地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勾勒出一种安谧宁静的画面,给人以舒坦爽然的感觉。用“徘徊”一词描绘天上的明月也依恋地放慢了脚步,赋予无生命的月光以知觉和感情,使人感到她似乎也与泛舟夜游的主客一样被如此美景所陶醉。“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句,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轻举荡漾的动态,是何等传神;而“茫然”一词,既是描绘作者视觉所及的景象,又传达出他在领略旷远迷茫的江景时所产生的具体感受。顺此驰聘想象的翅膀,达到了感情的升华,其结果便由泛舟夜游而进至“浩浩乎”、“飘飘乎”凭虚御风、羽化登仙的神游境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句,用“枕藉”一词化叙述为描绘,形象地勾勒出主客豪饮后任意入睡的情景,又通过“不知”一词写出主客睡眠之酣畅,从而反映出解脱苦闷之情后的轻松自在,使读者感到此情此境历历都在眼前。又如,形容洞箫声的凄切,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加以攀状。以上这些常见的字和词,它们本身并不存在特别美妙之处,但是由于作者依据情和景而“随物赋形”,便显得“姿态横生”,具有形象的美,可见其设想运用之妙。此外,全篇韵散结合,偶句和散句交互叠出,错落有致;音节自然,具有流利的节奏美。而文字的流畅,更如“顺流而东”的滔滔长江之水,实践了作者“形乎所当行”、“止乎不可不止”的主张。本文在写法上既不受传统赋体的限制,用散文的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发议论,但是中间主客对话又巧妙地运用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这种主客对答,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独白,表达出苏轼思想感情上波折、挣扎、解脱的过程,同时造成了文意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