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分享

发布时间:2024-07-02 15:36:49

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分享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不耻下问的意思,就是说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我认为:不耻下问,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大家常常赞叹别人学术高深时,往往称他为有学问。什么是学问?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

一、《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人生中总会有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甚至可能会有好几条弯路要走。走弯路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路上会有更多的风景和更多的收获。走过了弯路,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强大了许多。所以,别害怕弯路,尤其是非走不可的弯路。我有一个梦想,并且下定决心即使要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也要去完成它。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时,父亲非常严肃地问我:“你真的认真考虑过了吗?”我给了他一个无比肯定的答案,父亲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告诉我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母亲一脸担忧地劝我放弃,还说这是一条弯路。我回了一句:“就算是弯路,也是一条我非走不可的弯路!”母亲不放弃地告诉我她曾走过类似的路,知道这样的路有多难走,不希望我吃同样的苦。可是,无论母亲怎么劝,我都没有改变初衷。母亲见劝说无效,把一个和田玉平安扣交给我,嘱咐我一定要戴着它,说它可以给我一定的庇佑。我知道这是母亲的让步,也就没有拒绝地戴着它离开家,踏上我的追梦之路。刚走上这条路没多久,我就知道这条路正如母亲所说的那样非常难走,可是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走。一路上,我走得跌跌撞撞,受了很多伤。尽管一开始会觉得孤单无助,但是我凭着一股倔强把所有的心酸都埋藏在心底,一点都不向父母透露,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渐渐地,身体上、心灵上的伤渐渐愈合结痂了,我发现自己正在慢慢地强大起来。当我适应了弯路上的磕磕碰碰之后,我开始有余力欣赏身边的风景,开始注意到和我走在同一条路上的人。路上的风景很特别,与平路上的风景差别很大,一路上九曲十八弯的,却像优美散文里对美景的描述一样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我适应了路上的崎岖之后,更加觉得这样的风景非常美丽。路上,有的人停下了脚步哭泣,他们在后悔没有听别人的劝告,既浪费了时间又让自己伤痕累累,不想再走下去。有的人身上已经满是伤了,却依然撑起身子继续前进,那种那坚毅的精神让人十分佩服。我没有以过来人的身份和他们说些什么,因为要放弃还是坚持也是一条他们非走不可的路,放弃了也许可以走一条平顺的路,坚持了也许可以得到更多。无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只要以后不为今天的决定后悔就行了。我还在路上,渐渐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足以让我抵御路上的风霜雨雪,带领我寻找生命中的阳光花香。我不知道当我走到这条路的终点时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是我还是会勇往直前,坚定地走完这条我所选择的路,因为这是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不管最后能否实现梦想,至少我已经为之努力过了,就不会留下遗憾。我唯一亏欠的人就是父母,让他们一直为我担心,但是我会带着他们的祝福努力地前进,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烦心时就看看路边的花草]很多时候我们不快乐,并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因为物质,而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搁在心里难放下,让外界控制了心智,多数时候,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也许早已忘了,可我们还在自我折磨着,越想越难过,越想别纠结。其实,别人想什么做什么,你都无法改变。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不去表演,不去伤害,永不期待,不是你的,强求不来,命中注定,必会发生。不要去刻意讨好所有人,一是根本做不到,二是显得太假。有人爱你便有人恨你,标杆就是要过自己心里那关。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就是,你对别人越好,自己就显得越卑微,别人就越不会在乎你;感情这东西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正比。与其费尽心思去讨好别人,远不如提升自己,当你的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你才能无惧风雨,你才能内心充实,没有什么比努力更让人自信,忙碌会让你忘了时间,更会让你忘了,那些无聊的事情。努力变成最好的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成为孩子的依靠,而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别人,过分的去卑微自己,而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样子,人生已然不易,生活已经够苦,大可不必因为贫穷再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活一点给自己看吧,顺其自然,才能活出生命的内涵!你可以做一个善良的好人,但是你的好应该是有态度的,有原则的。不损人利己,但也无需损己来假装利人的圣人。有时候拒绝他人,不是冷漠。真相是你担不起过多别人的需求,努力照顾好自己的人生是被忽略的高尚。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别人。愿你从此活得痛快,活得通透。不讨好别人,只取悦自己。

幼儿 教育 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特殊阶段,幼儿教育非常简单 ,但又非常重要,家长必须十分重视!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幼儿教育的 文章 ,欢迎阅读!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一:必不可少的三大 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 经验 研究家教中的新问题。家长学校应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 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二:怎样做个出色的现代妈妈 作为母亲,最大的成就在哪里?多数人第一个答案是“孩子”。不过现代妈妈在顾家、顾孩子的同时,还渴望自己保有传统角色的美好,并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希望自己是妈妈、妻子、职员,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本期,来自宁波的妈妈们,向我们展现对妈妈角色的省思。 观点一:现代妈妈要做有效率的生活规划 作为年轻的职业女性,既希望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能有所发展,又希望自己是个好妈妈、好妻子。兼顾事业与家庭确实不易,因此,如何妥善分配时间、工作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生活中,我总是先列出所有工作项目,然后判断哪些是必须自己做的,哪些可请人代劳,如一些需要跑腿的杂事、打扫家庭卫生等,可请家政公司代劳,自己可挤出时间和儿子玩。因为幼儿期的孩子,每天都要有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我的体会是忙禄的上班妈妈,一定要做个有效率的规划,否则会陷入无头苍蝇般的瞎忙,最后落得事倍功半。 我还有个经验要和妈妈们分享,我随身携带一个印有日、周、月计划的 笔记本 ,及时提醒自己,每天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样做,使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妈妈若在工作上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就感,就会让自己有更愉悦的心情和孩子相处,连带着亲子之间互动的质量都会更高。 观点二:要更重视与孩子相处的质量 记得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桌上还有妈妈凉好了的茶水。现代社会,职业妈妈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肯定比传统妈妈大,相对地,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少了许多。可即使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我也不愿把女儿扔给祖辈了事。我的做法是,没办法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就关注和女儿相处时的质量。比如,我会预先调整好情绪,安排好内容,以便能专心地在特定时段与女儿谈心、沟通、玩耍,这样做,远胜于时间虽多却漫不经心的亲子互动。 我看到过一个研究结果,说是幼儿阶段的亲子互动质量越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影响也越大。当然,我这样重视和女儿相处的质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如果现在我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女儿相处,女儿长大后也许会说:“我的人生刚开始,而你开始享受人生。我很忙,没法管你。”这不是危言耸听,将来你要孩子陪的渴望,就是孩子现在要你陪的渴望。 观点三:努力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现代妈妈压力大是公认的,我想,妈妈们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平衡点,只有让自己获得足够的满意度,才有力量去付出。 当好妈妈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智慧是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和找出适合的家庭教育 方法 。我的体验是,除了把儿子照料好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着手行动。现代女性不应该心里除了孩子什么都没有,至少要跟得上社会的节奏,随时保持一颗爱学习、能进取的心,这样才不致于日子过得太松散。 事实上,家庭琐事永远忙不完,而且我也希望能过自己想要的有规律、优雅的生活,所以,我总在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比如某段时间工作特别忙,我就临时请家政人员代劳家务,请祖辈帮忙照料儿子。忙过这阵后,我就“回归”家庭,多花时间和儿子玩,亲自动手为全家做美食。总之,我不愿意使自己永远陷在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之中而蜡烛两头烧,让生活变得没有品质,自己也变成怨妇。 观点四:现代妈妈应扩大生活圈 我是我们公司第三个在有了孩子后辞职当全职妈妈的。在陪伴儿子成长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有很多感想:我不只是“在家带小孩”的,而是“和孩子一起走进社会”的妈妈。“在家带小孩”的传统的全职妈妈,已不适用现代社会,现代全职妈妈应懂得走出去,增进人际互动,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脚步。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孩子,妈妈在成长,孩子才会有成长。现在,我会留意并参与报纸、网络上的一些可供妈妈参与的教养讲座、亲子读书会、社区学校、自愿者行动等活动。这些实践让我明白,现代妈妈应发展自己兴趣,有兴趣才会投入,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喜悦。我最近参与了妈妈读书会,这是个自愿者活动,这个活动除可帮助自己成长,同时还能结交到一些志向相同、可互相交流教子方式的妈妈朋友。 其实,不管妈妈们有没有上班,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会,必定会有收获。 观点五:善用临托服务缓解压力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妈妈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出现孩子没人带的困境。比如,我的职业是护士,而家中老人都在外地,虽然很想有自己的空间,同时工作家庭两不误,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谁都知道护士工作辛苦,拖着走了一整天的脚跨进家门,看到的是上顿没洗的碗和乱糟糟的家,要是碰到女儿“发飙”,真的有种生活在地狱的感觉。哪还有心情当个好妈妈。面对这一切,自己不调整,没人能救我。最近,我发现社区有个临时托儿中心,最长能管孩子3个小时,收费也合理。我把女儿送去后,抽空办自己的事,洗个头、逛逛街、看场电影、游次泳、跳场有氧舞蹈,或听听演讲、和朋友喝个下午茶,就当是犒赏自己,从整天被工作和孩子“绑住”的状态中解脱一会。然后,再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孩子。 同时,女儿也有机会认识其他朋友。只是选择临时托幼时,要选固定、可靠的机构。比如,我还会给女儿报困难班(幼儿园附设的服务),可比平时晚接一两个小时,这样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觉得自己被送来送去。我觉得临时托人照料一下孩子,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可说是两全其美。孩子玩得开心,妈妈也能轻松一会儿。这在现今紧张忙碌、压力重重的社会中,不但是生活上的必需,也是心情上的必需。 观点六:从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我觉得,当妈妈最大的喜悦是,孩子能让自己童心复苏,接触到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面。我常为自己因儿子而感受到新世界、能重回童年而感动。如,有一次带儿子去兜风,他把车窗户打开用力地吸了一口气,说: “我在吃风。”儿子喜欢坐在阳台上,问他做什么,他说:“我在和风爷爷讲话。”孩子的 想象力 真丰富。 我觉得现代妈妈,要用心和孩子相处、细细欣赏与品味,就会发现童心童语,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总让人惊喜不断,学习不完。 无论如何,当妈妈虽有其辛苦的一面,也总有其快乐的一面。相信只要有能坚持不断学习的心,积极而有自信,并懂得欣赏与享受亲子相处的过程,您也会是一个优秀而快乐的现代妈妈。 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三: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 我的世界你懂吗 这是一个美国孩子 写给父母的信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有一颗隐藏着的童心,种种生活让大人们失去了童心,又找不到开启孩子童心的钥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 爱好 、性格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这是保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础。 家长的忽视会使孩子“感情阻滞” 3岁男孩楠楠从幼儿园回到家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缠着妈妈给他讲 故事 。当时,恰恰碰上妈妈为工作的事烦心。“去、去、去,一边玩去。烦人!”妈妈大声训斥楠楠,楠楠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吓得躲在一边不吭声。 乐乐的妈妈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厉,5岁的乐乐变得十分内向,说话很少,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胆怯。在妈妈面前,乐乐不敢哭,笑的时候也显得勉强,其实乐乐心里有许多想法,但他很少对妈妈说。因为,妈妈个性强,乐乐没有机会和妈妈谈心。 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阴凤云说,好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气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兴奋、得意统统藏在自己心里,不愿坦率表达出来。孩子若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感情阻滞”状态中,会认为无人同情他,无人理解他,渐渐对亲人失去信任,等父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已经无法与孩子沟通。 孩子执拗家长不妨冷处理 妈妈:“宝宝,今天的天气太冷,你要穿裤子,不然会感冒的。” 宝宝:“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妈妈:“不行,等天气好了再穿。” 宝宝:“不,我不穿裤子。” …… 3岁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了,经常和妈妈顶牛。一向听话的佳佳突然变得固执、认死理、软硬不吃,你让她干吗,她就偏不,跟你对着干,要么就大哭大闹。 郑州市金拇指幼儿园孙园园老师分析,两岁以后的孩子,突然变得任性、固执、不听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表现。因为两岁之后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明确,“我”的概念逐渐清晰,如果成人的语言或行为妨碍了孩子独立的发展需要,孩子就会哭闹、焦虑、反抗,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执拗期”。 孙园园提醒家长,对待“执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为图清静一味地顺从、迁就孩子,或是不耐烦、压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协听话。相反,家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对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调教、善于等待,因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当孩子不可理喻时,家长不要和孩子对着干或是用武力,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和孩子沟通。 多倾听孩子心声 怎样才能有效地约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让他陷入感情阻滞状态中呢?阴凤云园长介绍这样一些方法: 一是要区分孩子的行动与感觉。孩子在马路上乱跑,动不动打人,乱扔东西,这属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告诉他这样不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孩子兴奋、苦恼,或喜或怒,或恐惧或害羞,这属于孩子的感觉,父母不要压抑或控制这些感情的流露。 二是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孩子长大了,有时多嘴多舌,问这问那。对此父母不可厌烦,绝对不要把他们的话当作取乐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倾听孩子。

教师教育文章分享

教育 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 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以来,在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5篇_老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仅供参考。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一 :

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八个年头了。这十八年来,我一直把教育教学神圣职责的重托深深地扎根在头脑中,我知道教育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是担当着社会、家庭、人生发展路途中重要的航标,说他责任重大,我们社会常常提到这是一项培养社会脊梁的神圣职业,因而称其为“百年树人”。说他细小,小到落实在我们生活中的一饮一啄,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处处是教育,时时有教育。如何把这一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承担好,完成好、让所有我教过的学生一生都能受益,成为道德高尚的,敢于担当,有益社会,热爱国家的人。做无愧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老师,完成无愧于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些成为我在教学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教师还是一位艺术家、雕塑家,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在绘制一幅作品的过程,学校教育就是绘画起步中线条的描绘,他需要教师用耐心观察,用细心修补缺点,用欣赏和鼓励来描绘蓝图,如果没有起步的基础,那么在绘画的完成后就会有缺憾。教师也是建筑社会大厦和人生大厦的奠基人。学生就是一砖一瓦,教育他们的过程就是为大厦添砖加瓦的过程。只有好的砖瓦材料,扎实的地基,才能建筑起稳固的大厦。因此我把教育教学当成雕琢艺术品,建立社会大厦的巨大工程。我注重无论当科任老师还是做班主任老师,都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他们,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指导他们。我教授的是历史课程,人们常常说“学史可以明智”,历史既然是贯穿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一门学科,我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就把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拿出来分析我们学生现在应该积累什么,学习其中对人生有意义的 经验 ,比如对于“时势造英雄”的分析,我常常告诉学生:其实我们的人生都是均等的,为什么有人成就了,有人被淘汰了?因为我们大自然遵守着一种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机会给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是你们要学会抓住机遇,机遇更多的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教过的几届学生中,在 毕业 时候给我发来短信或者来学校看望老师,仍旧提到老师的这些话一直影响他们,其中像李博雅同学在大学期间不懈努力,成为优秀的毕业生,回来向老师汇报的时候说“我记得您的这句话,她让我抓住了很多机遇,也培养了我”。如果老师的一两句话能带来学生成长路途的前进的动力,能塑造出栋梁之才,那何止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的希望啊!社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啊!我们现在常常讲:科教兴国,教的种子在哪里?教的结果从哪里得到?学校就是一个播种种子,培育幼苗,扶植小树的重要场所啊。教的结果是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下,在师长的呵护中开花结果的,是在社会中落实的。

我们社会曾经赞誉过老师,说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蕾。也有很多人说教师的教学是“良心活”,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孩子幼小的心灵成长历程中,教师真的起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行可能成为一个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的指路灯,也可能成为击碎花蕾的暴风骤雨,它不仅影响到学生,而且还能影响到社会-----给社会输送怎样的人才。为了把爱和美德播撒进学生心田,我在教学之余翻阅了大量的心理学书籍,并写出了《运用心理学引导教学》《把握学生的心理进行历史教学》《让快乐融于孩子的学习世界》等多篇论文,同时从衣着和言行中尽力做到,不让学生去做,自己不做,告诉学生应该勤奋学习,我努力自己做勤奋的老师,因为高中学生正好处于青少年过渡到青年的波动时期,在心理和生理出现变化时期,他们既渴求一种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又故弄深沉,努力装成一种成熟,在教学中我就深入学生中间做学生朋友,做能和他们贴心的师长,经常和他们谈论一些他们自己的,或者所关心的热门的事件,或者周边朋友的事情,我在和他们谈论中把正确的认识灌输到谈话中,将知识的占有提升为精神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多学生愿意和我谈心,一个叫邸鑫的学生,在思想上遇到困境时候,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自己都说愿意和我谈,愿意听我的劝解,希望我能开导他。许多学生至今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还能和我谈谈,听听老师的意见。“真爱”和“用心”是哺育花朵的甘露,是学生成长的阶梯。 除了心灵的引导外,教师还有一个神圣的职责,“传道授或解惑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要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教师要有拥有源源不断的泉水,要想拥有江河,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既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含量,还要有能把泉水注入学生身体的方法。教学相长,活到老学到老,学业原本就是学无止境,因此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多年,我努力做到 爱岗敬业 ,勤奋踏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和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吸取最新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自身的完善。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和实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中。先后参加了省市的一系列科研竞赛活动,分别获多项成果奖。 教学既要勤于思考也勇于实践,我将生活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平时勤于收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将教学的体会上升为理论的探讨,诞生了一篇篇教育理论研究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并在大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评比中获得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且给予通报表彰。。思考要运用在实践中,在教学中我注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教学方法 ;例如针对现在学生迷恋电脑电视,缺乏历史知识积累,我从当今新闻 热点 切入,利用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当今实事联系,即提高学生兴趣,又争取做到“史为今用”。教学中注重兴趣,知识夯实中注重严抓严管,处理习题中注重分析方法、把握脉络中注重重点难点突破,使学生学习有条理,有兴趣,有方法,有落实。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本着“为了一切的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和人格”的思想,在教育学生方面牢固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思想,当学生的引路人,做学生的贴心人,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以落到实处为依据,做到勤教育,巧引导,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顽皮的学生慢慢的懂得感恩,知道对错,能够抑制自己不良习惯,开始投入学习中,使得学习成绩得到良好的提升,得到家长及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教学的过程是辛苦的过程,是心血和汗水的积累才能开花结果的过程,它不会马上得到回报,也许真正的回报和巨大的效果需要等到十几年或几十年后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过程也是快乐的,和一群学生一起净化自己的心灵,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学生也是需要用严和爱才能引导他们走入人生的正道。在摸索中前进。有过喜悦,也经历过波折。看着自己的学生能有收获,就像看见自己作品能有成果一样高兴。“亲其师而重其道”;我将尽力以生花妙笔传知识之道、精神之道,以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酿造精神的醇酒。我深深感谢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的认可和支持,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能托起明天更加灿烂的辉煌。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二: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本人自20__年7月从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带着实现理想,感恩社会之心,一直满负荷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历届学生既能学好知识,又懂得如何做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业务进修,经过不懈努力,20__年6月本人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师大计算机教育专业,既开拓了视野,又拓展了知识面。多年来,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许,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采摘万花丛中一朵红,播洒学子心头一片绿。博采众长,追求特色,经过刻苦努力,现实的我已经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能系统的完整的掌握高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挥洒自如的驾驭课堂,在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转化上有独到的方法和教程。我注重走近学生,了解学情,在20__年教授高一学生时,我一开始我是带着自信满满走进课堂的,可是一节课下来后,听到的却是批评,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我需要弥补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语速问题,我始终觉得语速快,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他们会获益更多。于是在后来的授课中我尽量放慢语速,从而满足学生的要求。在我的深刻自我 反思 之下,我知道了学生身上的惰性是很强的,所以必须对他们从严要求。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渐渐的他们的成绩开始有所起色。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不断追求卓越,曾多次为本学科老师和学生出公开课,示范课。成绩的取得是自己多年磨练的结果,也赢得了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20__年6月20日,我的论文《硬盘数据恢复》被明水县教师进修学校评为优秀奖,20__年5月10日,本人的论文《制作个人网站》又被明水县教师进修学校评为一等奖,20__年5月5日,论文《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一文被绥化市教育学院评为一等奖,20__年7月10日本人的论文《网络信息的获取》又被评二等奖,20__年,本人在绥化教育学院组织的论文大赛中,所著的论文《浅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一文也获得优秀奖;本人也多次在学校出公开课,并获得极高评价。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本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__年8 月,我被明水县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多年来,我在承担学校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断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如宋凤海等同志,这些同志现已成为本学科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多年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本人已成为计算机学科带头人。

教育艺术并不神秘,哪一位辛勤耕耘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成功的时候?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无不迸发出教学艺术的火花,哪怕是星星之火,那都是艺术的体现。我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坚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肯于钻研,勤于探索,以自觉、客观的态度去研究教学艺术及规律,使之科学化,有序化,成为可以把握和操作的原理、方法、技巧。同时,不断 总结 ,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无论成功与失败,辛勤劳动的背后,都充满着艰辛与汗水,一位教师,既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既要注重教学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所讲述的教育叙事材料,实际就是我多年教育教学思想发展变化的情况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的情况。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做了一些粗浅的感悟,有成就,也有很多不足。以后的教育之路仍是“雄关漫道”,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山重水复”的局面。新的教改思路提示我们,教师不仅要用力教,还要用脑教,用心教,要塑造学生的心灵;不仅交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智慧;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始终相信,意志需要磨砺,生命需要锻炼,在教育的天空下,从孩子们的心中飞过是我不变的选择。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三:

回首来时多歧路,不用扬鞭自奋蹄

时间的列车风驰电掣地从身边驶过,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又过去了,我试着把参加工作以来写的教案和心得找出来,看着看着,鼻尖就有了一些酸酸的暖漾出来,心里就顺着时间轴慢慢倒带,青涩是不消说的,但幸福在眉宇间也是无法掩饰的.觉得自己真是幸运,在自己喜欢的事业里每天一点一点捡拾开心温暖和感动。

一、教学之路上的求索

20__年7月,我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毕业,被一所美丽的校园所深深吸引,也为此离开熟悉的人和事,来到了我的第二故乡,牡丹江。

刚参加工作时的生活异常的忙碌且充实,但我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文化 底蕴和教学技能尤为重要,因而在适应环境后,将大量精力投注在化学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升,教育科研中。我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新课程改革指引,我化学对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获:根据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

的特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的课堂教学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 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常采用小组实验的方式。有效的小组实验探究学习不但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而且真正培养了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了交往和审美能力,强调了合作动机和竞争意识,真正起到了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要求用实验验证,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培养了学生大胆、科学、严谨的作风,也暴露学生操作的弱点,能够集体矫正。在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除了常规的教学任务和学年事务外,我还参加了新教师的培训课程,并在《第十七届课改活动月-----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中表现优异。教学设计《铁盐与亚铁盐》在市化学学科研讨活动中获二等奖。10年顺利完成全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在新教师说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科研成果,教学设计,实验技能,教学反思等均获得省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__,__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黑龙江省赛区学生培训工作中,荣获省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二、教育之旅的跋涉

20__年8月,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大挑战:担任高一加强班的化学教学与高一学年干事,一路与这些特殊的学生发生碰撞,磨合,从互相视作另类,到感情融洽。甚至11年陪着别人眼中的差生一起度过紧张的高三。其实真正与这些孩子接触是,你会有很多惊喜,他们属于感性人群,会在你咽炎发作时献上“金嗓子”也会为NBA球星受伤而懊恼心痛不已,他们多彩多艺,能歌善舞,只不过学习习惯比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要想掌握一个知识点,往往需要重复多遍。教育家们强调评价一个学生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而现实总是单以成绩定位。高中阶段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设计多元化领域,这样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还能刺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人觉得这些孩子要远远好于“书呆子”。 也真心呼吁教育能够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公平的评价。我为这些孩子不甘心,也就付出更多心力来陪伴指导他们,经常夜里11,12点还能接到学生的电话,询问知识点,我为他们的认真骄傲不已。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业水平测试全员通过,高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再一轮教学循环,承担新高一13班班主任的工作是我工作以来的梦想,但绝没有想到会遇到那么多“突发事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失踪事件。一名女同学在第三节课没有回班级,经过简单询问和寻找后我慌了,急的团团转。这时我向一名老教师求助,经过一番指点后,顺利找到了学生。问其原因,闷不做声,然后顾左右而言他----半个小时后孩子吞吞吐吐承认了“早恋”迹象。她不知道高中恋爱对不对,也不知道要不要表达这份情感。这时,学校的班主任培训发挥了重大作用,耐心的倾听,温和指导,最终学生平静的回到班级继续学习。

这件事让我明白两件事,一:学生正处于不断成长阶段,很多事情不能理性判断和解决,需要成人给予积极指导,而过程中必须有耐心,试想如果教师慌张报警,或直接找来家长,孩子又怎么能吐露心声。要想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必须提前学习,了解青少年心理。二:作为年轻教师,虚心请教很重要,前辈的方式方法是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的,是解决常见问题的“良药”。这样才能使年轻人迅速成长,少走弯路。

我深知行动大于语言,为此我付出了许多,作业批改的最多,与学生谈话不计其数,班主任培训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进修,这些努力成效明显,12年11月至14年2月先后9次获得班级质量管理奖,学段质量超标奖。这些奖励督促我进步。学校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获得14年局级记功奖励,校巾帼贡献奖,我深知这些荣誉是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年轻教师的期待,我一定不负众望。

参加工作以来的种种在头脑中愈发清晰,我感动着学生的纯真和善良,钦佩着竞赛学生的执着坚持,体会着做班主任的辛苦和充实,与学生相处并不断学习着,教书育人不单单教育学生,更在于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提升。“回首来时多歧路,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将继续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宝贵的时间,真真切切地爱着所有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做着该做的工作。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四:

在班级管理中,真是有许许多多的学问。教学是常备常新,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开学初,我在思考:这个学期怎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呢?在一次偶然的课间,天气非常的沉闷像是马上要下雨的样子,我漫步在操场的花坛旁无意间我发现很多的蚂蚁在集体搬运一个远远大过它们身体几十倍的食物。当时我深深的被这群团结力量如此强大的蚂蚁感动了。哎,有了,前几天还在苦思冥想的管理问题有了眉目了。我高兴得像个孩子不停的说:我们五年三班不正需要这种蚂蚁精神吗?蚂蚁是团结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37个同学37只蚂蚁。对,号召全体同学学习蚂蚁精神,时刻记住团结就是力量。手拉手共同进步是我们不变的信念。时刻记住憧憬未来做好时代的主人是我们肩负的责任。站在我旁边的学生见我自言自语的说就我问:“李老师,你有什么了?”老师有了使我们班成为优秀班集体了的法宝了。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照射到'老师和集体的光芒'。我决心把五年三班打造成蚂蚁团队。我想出了这个值得尝试的'打造蚂蚁团队'方法。也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蚂蚁团队,每个小团队以'小蚂蚁'的图案粘贴。它的寓意在于,每个同学都是班级里的一只小蚂蚁,由一个个小蚂蚁团队完善成一个大的蚂蚁团队。,班集体就是由这样的'小蚂蚁团队'才能组合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平时在团队中开展竞赛,使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课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和孩子们说了我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不到十分钟的功夫,一个个'小蚂蚁团队'就自由组成了。每个团队的名字也从孩子们精灵般的小脑袋瓜里产生了。分别是:向日葵,成功,阳光,钉子,超越,爱心,。带着同学们美好期望的一个个'小蚂蚁团队'产生了。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呢 ?又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为了使竞争真正成为动力,而不造成伤害,我结合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创意让每个'小蚂蚁团队'争夺金,银,铜牌。采取每周一评的形式实现。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五: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 谜语 、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

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

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 儿童 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

当一名好启蒙老师不简单呀!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5篇相关 文章 :

★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叙事3篇

★ 教师个人教育叙事优秀范文

★ 教师个人教育叙事范文

★ 教师的教育叙事3篇

★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 教师教育叙事汇总

★ 关于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

★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及案例分析

★ 教育叙事:教师个人的教育事业

★ 关于激励的教师教学教育叙事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5篇

体育课程中,师生应该共同参与活动,提高体育教学积极性。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教案,作为体育老师你不妨写一篇体育教案。你是否在找“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篇1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为孩子铺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挫折的长大。但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做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做手工,每次手工课时,我都会先讲解一遍在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按照我的方法来做。

一天课间,我看见小凡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剪着东西,每个小朋友剪好一样作品后,都会非常兴奋,自己欣赏完后都会激动的拿给同伴欣赏,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好的作品同伴们还会抢着来欣赏。这一幕给了我启示,何不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交流后,便放手让孩子们看着图片做,没想到孩子们在近20分钟的制作中,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专注这是我们想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自己做完后,不像以前完成任务似的交给我:“老师,我做好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来,老师要抓住时机尝试放手!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篇2

短短的一年幼师生活,我和孩子们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我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所注视,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印象。所以,我懂得了幼师这个词的沉重分量。

每天生活在孩子堆里,他们的天真活泼深深的感染着我,所以,工作了几年我仍爱穿颜色亮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轻很孩子气。孩子们也喜欢我这样,连久未见面的同学见到我,也说我没什么变化,还是学生气十足。

还记得那天早上,为了给孩子们讲祖国宝岛台湾的故事,我没有把长发绑起,而是让它们随意地在披在肩上,好给孩子们跳一段高山族姑娘们甩头发的舞蹈。平时为了方便工作,我习惯把长发绑成一条马尾,这样既简单又清爽,这天把头发披了下来,还真显得有点不习惯。一回到班上,盈盈跑到我面前,很惊奇地说:“老师,你变了!”我感到很奇怪,就问:“哪儿变啦?”“头发变长了。”我笑了,“傻孩子,老师今天没把头发绑起来,所以你看起来才会变长了呀。”在跳高山族舞蹈的时候,我的长发随着高山族歌曲《哪噜哇》的音乐有节奏的甩动了起来,孩子们一双双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跟着我的头发上下飞舞。活动结束后,又有几个孩子跑过来,其中一个拍了我一下,我问他什么事,他的小脸红红的,轻轻地说:“老师,我们可以摸摸你的头发吗?”“为什么呢?”“你的头发变长了,真好看!”这次我没有解释,只是蹲了下来,笑着让孩子们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孩子们对我的细微关注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孩子们的关注里,我更加关心、爱护他们,和更多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生活在孩子堆里,我是最快乐的人。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篇3

在幼儿园里,我时常会听到孩子们大呼小叫:“有蜜蜂!”“有蜘蛛!”……有些孩子会“勇气十足”地冲上去踩死这些小昆虫,甚至会肢解这些小昆虫。孩子们的行为虽然是无意的,却过于残忍。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疏于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造成的。记得有人曾说过爱护动物的教育是给孩子上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请幼儿以“大灰狼和某某动物”为题编一个小故事。豆豆想象力特别丰富,在他的故事中不仅出现了大灰狼、小兔子,还有孩子们不常提到的蛇妈妈和小蛇。他的故事编得很有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故事的结局却吓了大家一跳。他说:“蛇妈妈和小兔子把大灰狼的头切下来当水桶,天天提着它去河边打水喝。”孩子们听得毛骨悚然。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大灰狼是凶狠、残暴的,它常常伤害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孩子们会对大灰狼毫不手软,甚至会残暴处置。我想虽然孩子们由于年龄小,不可能辩证地理解“食物链”等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对待动物时心存一份宽容和仁慈,以免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下暴力的种子。

于是,我马上和幼儿进行了讨论:“蛇妈妈喷出的毒液把大灰狼毒晕了,它不能再去追小兔子了。除了杀掉它,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置晕倒的大灰狼呢?”宁宁说:“把它锁到笼子里。”田田马上接口:“对。送到动物园里。”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幼儿的赞同,孩子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更喜欢这个不那么血腥的结局。我给予了肯定:“是的,即使是凶恶的动物,我们也不必杀掉它们。今天大家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处置大灰狼,说明你们很善良。”

我认为,生动有趣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远远比说教更能感染幼儿。所以,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孩子从中受到感染,获得共鸣。如,我们一起阅读了宫西达也的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其中讲到霸王龙保护和领养了他原本想要吃掉的小甲龙,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即使是残暴的霸王龙也有温情的一面。而故事里霸王龙父子相处的情景,和孩子们在家与父母在一起的情景相契合,让孩子们产生了情感共鸣。故事最后,霸王龙和小甲龙分别的场面更是让孩子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孩子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善待自己的伙伴和自然界里的一切。在平日里,我还特意选择诸如《吉利和古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等图书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正是在这些作品的感染下,孩子们每当看到树上的小鸟,都会不约而同地念“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的心中常常会涌动起阵阵感动,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力量。相信这样的“善良教育”能使幼儿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引导他们学习用爱去接纳整个世界。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篇4

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之处,他们就像是一本本有趣的书,但是真正想要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爸爸,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可鑫满眼含泪地松开爸爸的手。可鑫的爸爸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可鑫吃饭的速度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动区游戏时,可鑫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可鑫,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可鑫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可鑫,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可鑫讲故事,可鑫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可鑫进餐的紧张心情,我们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可鑫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可鑫,你怎么啦?我吃不下,可鑫,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可鑫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来到幼儿园,爸爸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他对我说:老师,太谢谢你们了,可鑫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爸爸,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可鑫爸爸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篇5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问:“有哪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一位小朋友马上站起身讲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室内回荡。老师用一张上好的纸,很认真地把这位小朋友讲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为这个‘故事’配个插图。”一位小朋友主动站了起来,走上前,在纸上画了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又画了一个“我”。老师认真地伸出双手把它接了过来,附在刚才记录的“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了一起。老师在封面上写上了作者和插图者的姓名,并写上“出版日期”。最后,老师把这本“书”高高举起:“大家瞧,这是两位小朋友‘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写书并不难。虽说你们现在年龄还小,只能‘写’这样的小书,但我相信等你们长大了,学会很多知识以后一定能写出大书,成为伟大的作家。”

其实,简单也是教育艺术。这节“作文课”因其“简单”,才格外富有感染力,让孩子初次品尝就喜欢上了学习。我以为,越是高超的教育艺术越是简单的。无论是活动气氛的营造,还是具体过程的展开,抑或材料的准备,都毋需刻意,简单才显自然。这其中,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巧妙、合理地利用“简易的环境”,让教育在这“纯净如水”的滋润中获得效果。

活动过程的简单,一是行动的“简约”,教师“惜言如金”“惜力似银”,只在必须说和必须做的时候才给予必要的帮助。教师要充分提供机会、平台,鼓励孩子动口动手,不要怕孩子说得不流利,做得不准确。二是程序的“简约”,环节应“格外清晰”,转折少一些,节奏缓一些,以照顾到孩子的差异,充分展示教学过程的细腻和精致,让每个孩子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美味”。

此外,对于成功的体验也应是简朴的。一是让参与者成为成功者,就像本案例,听故事的、讲故事的、画插图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获取不同程度的成功。二是让努力者成为成功者,让努力者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收获。

简单也是好的教育。与其让过于花哨的形式、过于繁琐的过程、过于迷茫的模式捆绑住孩子,不如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简单资源”,让教育呈现出美好、温馨的形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教育类文章分享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教育类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或许是年龄问题或心态问题吧!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不屑一顾!总觉得这类文章有唱高调或给人清高之感!从看书是寻找自己的需要这个角度来说,那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已激不起我的阅读的兴趣。想想到至今,也未读过几本教育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汗颜。

寒假中,因单位留了作业,迫使我走马观花似的去阅读了一些教育类书籍。而当我“驻足”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心在异常地颤动。心在跳,情在烧就是这种感觉!“教育不光是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

这才是教育的本真,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浑浑噩噩、迷迷糊糊中何谈教育?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的前途“光亮”起来。此时我也才真正的明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句话:“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受颇丰。李老师在解释“做最好的自己”时,强调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就是要和自己比,让自己进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应该这样啊!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知道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我陶醉在这文字的海洋里。不光是一种享受。更让我觉得经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那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着我的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倾注于教育实践中,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提高。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必须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

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两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因为我是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

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

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

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在这个假期,我读完了《德国美术教育》一书,感觉获益良多,有不少值得我去反思的东西。本书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非常有自己的特点,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德国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个性,使人深受启发,总结一下,大概有四点主要的特点。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启迪孩子的智慧。在德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外,还得用2—3年的时间来专修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确定。这样决定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具有相当伸缩性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但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向一个学科内容为一课时过渡),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

二、注重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给孩子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独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在德国艺术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使教师由权威变为顾问,创造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做朋友,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

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

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

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要大量做题,研究高考,明确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能围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第三突破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并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新教学观!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一位学生。

《帕夫雷中学》有这样一段话:“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生,影响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的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书籍,特别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那些名著,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阅读能在学生面前展现我们自身的心灵世界。没有这样的阅读,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因此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苏霍姆林提出:“我坚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终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

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快打开阅读这扇人文教育的窗口吧!优秀书籍是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进行对话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无尘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言语中去倾听伟大的心灵的搏动,感受言语世界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上或吃吃喝喝之上,不如用来读书吧!”热爱读书吧!读书能找回我们迷失的方向,能陶冶我们麻木的性情,开启我们智慧的大门。让书香伴随人生同行,让书香在我们心中永远飘荡。

一、多个教育理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理论指。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二、教学实例给我们切实的实践指。

在《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中,除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不同教育理论外,还展示出许许多多真实的教学实例、案例。这无疑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了我们一些丰富的宝贵经。

比如有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的困惑。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点评得到解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课堂效果好。

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

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再一次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增强了我们下一步继续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辉。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7篇

美术教学要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作为美术老师,你有在美术教学之前写一篇美术教案?块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1

体育游戏时间,我正和孩子做“网小鱼”的游戏。孩子们扮成小鱼围着我欢乐的游来游去。可是我发现仅有娇娇一个人坐在自我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游戏。

娇娇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她胆子比较小,做事比较慢,对人不信任,总是拿着某种物品作为自我的依恋物。看得出来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游戏,可是又不敢参与进去。尽管我不停的鼓励她游戏,她还是不愿意。怎样办呢?我想再多等她一会,看看她的表现。我边和小朋友游戏边关注着她。当我唱到“一会上一会下,好像欢乐的小朋友”故意走到她身边和她亲近亲近、和她抱一抱、对她笑一笑。孩子们也模仿我的动作,相互拥抱。娇娇被我们的气氛感染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游戏,在我的邀请下,她最终迈出了第一步和我们一齐游戏。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抱一抱、笑一笑是让他们接纳别人最好的方式。何况和教师的交往才短短的几个星期。活动时她不愿意参加,我没有强求她。因为孩子的适应有快有慢。让她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最终用自然亲密的动作打动她,让她参与游戏,让她迈出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提高,我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2

教育之路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当中不能说我的经验就积累了很多,相对于其他老教师来说我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在从事教育这一个行业当中我发现这条路并不像我想象的这么简单,以前我总以为教书很轻松,只要有知识就足够了就可以将学生教好,可现在才发现原来有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在一节课当中你不能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他们学习的也不只是只有知识,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比如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等,而且一堂课当中纪律好不好直接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学习要在一个宽松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一个教师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管理的艺术,教育是智慧与爱并存的行业,为了能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我会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丰富起来,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使我的学生能快乐的学习成长。

今年我刚接手了二(3)班这个班,起初我非常不愿意接手这个班,因为在我看来当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而且事实本来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当班主任就是因为做班主任有太多琐碎的事要管了,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就是一块宝,苦口婆心的他也不懂,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班主任那是非常难得一件事,之前担任过五年级的班主任,虽说年纪会大一点但还是不懂事的孩子,由于经验的不足管理起来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幸亏有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才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在的这个二年级,人数多管理起来我觉得更加的吃力,孩子的年龄也小很多事还是由班主任亲手做比较多。班上现在有一个多动症的学生,起初想着给他多一点的关心也许能让他变得乖一点,可后来发现他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反而他偷人家的东西的行为更加的频繁,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跟他家人沟通也没办法因为在他家人的眼里他是一个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的孩子,我的理解是他的家长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了,试想一下连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信心的人老师该如何做?虽然在教育之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不管这条路有多难,但我还是坚信有爱有智慧彩虹会在风雨后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大爱无痕,润物细无声,教育无处不在,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智慧,我为学生,为事业不懈地努力着。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3

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这也就意味着在“成龙”的背后,一定有聪明的家长为他做强大的'后盾。

我是一位平凡的女性,随着女儿的降临,我便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家长。我只有初中学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很显然我已经落伍了。当然,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像我一样,刚刚步入社会,就被社会的浪潮推上岸边,期盼着她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栋梁之才。

在女儿进入校园时,我便买了两本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在我认真读过之后,感触很深,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给其他家长做个参考。

第一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经常陪孩子读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书读得多了,识字自然而然的就多了;关于计算,经常和孩子做开“小卖部”的游戏,让孩子做“售货员”,爸爸妈妈就是顾客,拿“钱”来买他的“商品”,然后让她来计算,由简单到复杂,这样计算便不成问题了。

第二做好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呢?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奖惩都在日常生活里。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轻微的磕碰会经常发生,事情发生时,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心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假如碰疼她了,我们绝不能去打小板凳,而是赶快亲亲她的疼处,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等她状况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这样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第三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设立“记功薄”是个较好的办法,不用金钱和物质奖励孩子,最好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第四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情学习要比坏心情要好得多,好心情记忆更深刻。或者家长和孩子互换一下位置,让孩子当老师来叫家长学习,或者让孩子给家长判卷,这样孩子会有一种责任在她的身上,就会比较仔细的阅卷。偶尔家长故意出现的小错误被她找出来,他会很有成就感,然后很耐心的给你讲解他的答案,久而久之他就会很仔细了。

作为一个家长,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合格的家长。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很愿意与我的女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4

孩子的一日活动中有很多环节,每天中午的午睡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每次中午看午睡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我们采取了很多让孩子能够尽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给孩子听,但是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相信这也是一个困扰我们老师的常规的难题。孩子很难午睡,这可怎么办?

我想:这也许与孩子在家不同的习惯有关。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觉时让家长陪着睡觉,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午睡的习惯等,这些都与孩子在幼儿园难以入睡有关。我想,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睡觉前,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安静的小游戏,还可以讲睡前故事给孩子听等来让孩子入睡,慢慢的让习惯成自然。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午睡房的光线变暗一点,有一个安静睡觉的氛围。我们还要注意对于那些特别难以入睡的孩子尽量不要不耐烦的大声批评,要给他们讲一些道理,让他们明白如果自己不睡觉,在那里做小动作、发出声音,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的。

以后在睡觉前,我都会看看是哪个小朋友表现的最好,尽量多用鼓励的方式来让他们睡觉。现在,这几个孩子睡觉都比以前好多了,我想这种方法适合他们吧,在以后的时间里,我还会继续摸索方法,让孩子们都能安静入睡,养成每天午睡的好习惯!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5

关于阅读区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经不用多说了。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有阅读区,供小朋友们阅读。然而,在幼儿园小班的阅读区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幼儿园特别是小班的阅读区形同虚设。老师因为惧怕孩子把书撕坏,所以干脆不发给孩子书,除了幼儿的教材以外,不让孩子接触图画书。有的幼儿园虽然为孩子配了书,可是仅限于让老师拿着,给孩子讲,孩子没有操作的机会。笔者调查了几家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小班发下去的图书要么像新书一样,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要么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页一页,不能看了。以至于图书在小班变成了一种摆设。

对于小班来讲,图书区的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我们的图书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这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图书区的建立要遵循几个原则,如便于孩子取放,购买图书时选择孩子感兴趣并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图书,如绘本。在阅读区布置漂亮的环境,让孩子从喜欢环境开始喜欢阅读区,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放一些轻音乐,孩子会喜欢的。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必须让孩子接触图书。如果孩子没有接触图书的机会,那么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便如纸上谈兵,无从谈起。那种把图书束之高阁的作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图书买来是看的,幼儿书的价格不菲,小班孩子还不懂事,让他们撕掉了多可惜啊!还不如等他们大了,懂事了再让他们看。是啊,等他们长大了,撕书的机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时期接触图书的机会也失掉了,书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来比,哪个更重要?相信老师们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来,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环节的管理,老师在其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教师示范孩子们取书方法,翻页的方法时,动作要规范,要轻,让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对图书要爱护。

当然,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撕书在小班是常常发生的事。小班宝宝为什么会撕书呢?原因有几下几点: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岁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发展,孩子会喜欢做一些手工,撕纸是孩子们喜欢做的工作。老师可以在美工区准备纸让幼儿撕。这样可以降低孩子撕书的概率。

二是图书资源不够。在图书资源比较少的情况下,孩子因争抢而导致图书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不会保护图书,如翻页不注意,扔书等不良习惯。最后,模仿别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看到有的孩子撕书,他们就会跟着学。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书:

首先,教给孩子正确阅读的方法,从取书、翻书、阅读、收书,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书。

其次,满足孩子手部肌肉发展需要,在手工区投放材料让孩子自由撕折。但是要尽量避免把旧书撕掉让孩子撕着玩。

再次,发现有损坏书的现象要及时做出反映,不能视而不见。在幼儿规则养成中有一条重要的理论:破窗理论。即,当一个孩子违规而没有被制止,孩子违规的行为会越来越多,相反,如果马上制止,就会有效扼制不利的影响。因此,老师看到孩子撕书时,首先要制止。并和撕书的孩子一起把图书复原。这样做听起来很麻烦,但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的责任,小班阅读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们不可忽视小班的阅读区,创造一切条件给小班幼儿阅读提供机会,理智地管理,使阅读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6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师如此细腻的用行动教会孩子怎样去爱。《爱的教育》中,作者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老师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女儿;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你们之中,我一个都不愿责罚,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让我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这位老师的坦诚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们意识到,老师或家长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错误,可是我们作为小孩子,却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而我们的进步却常常会被忽略!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坏孩子。“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老师给我们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爱。

《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这本书教会我们要真正的把爱心,献给需要的人,应当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换位思考做起,学会理解、谅解和宽容。这不仅是大人们的事,我们逐渐长大了,很多事,同样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们的老师,和养育我们的父母。有爱,才会让教育显得有意义。这是一本反映同学之间友爱的书。翻开书,将有着耐人寻味的感动!

教师教育叙事文章内容精选篇7

幼儿进入幼儿园就是进入了一个相对矛盾体。此时,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活动机会也与之增加,也就意味着他们生活矛盾不断增多。可以说,幼儿是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中成长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矛盾始终是幼儿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教师无疑是引导他们仿效前人,看前人是如何学会理解、处理各种矛盾,从而初步建立幼儿社会交往和独立生活的意识,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一个了良好的铺垫。我想,在这一点的认识上应该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矛盾处于相对激烈或十分突出的情况下,身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我所在的班级就有这么一个过于“活泼”的孩子,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争夺或索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和文具用品之类的东西,导致班上一系列的哭闹事件时常发生。像他这样侵犯或妨碍别人,随意破坏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我该怎么办?作为一名新教师,“耐心的诱导”、“榜样的示范”是我的首选之策,然而,待这些策略用过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处理方法是不大奏效的。

对于自身教育的“失败”,我不断在思考,不断在摸索,不断在探究。我想,此刻讲究艺术地、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惩罚是不是必要?这能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矫正他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动向?是不是能够避免因理论上的回避而带来的实践上的差错?这一认识,恐怕许多人在理论和情感上都不太能够接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惩罚并不是因人们感情的接纳与否来确定其存在与否的。如果一定的惩罚能够达到让他释放肝火、提供息怒和静思反省的目的,又为何不可呢?这好比给小树修整枝叶,同浇水施肥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我觉得对于像他这种生活在鲜花和温和语言环境里的幼儿来说,适当的承受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集体的“乡规民约”的压力,是否能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一定的压力有时恰恰能够成为他自尊和自信萌发的初始动力。事实上,通过我的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入理的,“惩罚”运用得当,同样可以成为正面教育的辅助手段。

首先,对于这里所说的“惩罚”。有三点想在此略做解释:

一,端正指导思想。对像这类的幼儿实行适度的处罚,其出发点是帮助幼儿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提供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幼儿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园,我们仍应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处罚为辅的方式,坚持以尊重幼儿的人格为前提,坚持耐心反复诱导的原则,反对无原则的滥用批评处罚手段。

二,严格掌握分寸。就事论罚、一事一罚,千万不要“算总帐”或采用“抵消法”。我们可采用“众人定罚”,达到全班小朋友共同执罚,相互监督的目的。不可教师一人包办制。

三,强调区别对待。正面教育、批评教育对于不同幼儿而言,效果是不一样的。幼儿的脾气、气质、年龄以及后天所处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幼儿们格式的性格。在此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施教,切忌教育方法“同出一辙”。

其次,我认为在幼儿园或家庭的一般处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①冷却法:暂行隔离,进行冷处理。但严禁将幼儿关在房子内,时间要控制好。②孤立法:被大家一致认为的规则遭到违反应受到集体的处罚。如,某一时候全体幼儿都不与发错误的幼儿说话。③自我约束法:违反公约和规则,应得不到公约的某些待遇或承诺,如放学前奖励的小红花。但切忌提法,如禁止吃饭、长时间罚站、抄写数字等等。

俗话说,治病要治本。如果能让幼儿少犯错误就可避免运用处罚方式了。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有必要,有义务给幼儿提供一个“和平共处”的友好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时刻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幼儿做良好的示范,并且,应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如不得妨碍他人,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做事要有谦让精神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努力切实做到以上这些,我们的教师、家长就可以从中日解决纠纷的圈子解脱出来。更大程度上我们是拯救了幼儿,履行我们进园的承诺,执行我们应尽的义务。

“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纯真。成人万不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不谙于世”。幼儿的童心都是闪亮亮的,好似一面玻璃镜,它能毫不保留的折射出一切的光辉。

教育理念文章分享

50个经典家庭教育理念1、隔代教育需要资格。2、培养孩子成材有多种渠道。3、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4、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教科书。5、倡导孩子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关爱!6、投资孩子的现在,而不是未来的补救。7、永远对孩子有信心。不管他现在怎样?8、教师和家长的魅力是吸引学生终身学习。9、像保护孩子的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10、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11、要引导孩子战胜压力,不可一味地施加压力。12、强迫孩子学习等于拟制孩子的大脑发育。13、对孩子的要求说“不”。懂得拒绝孩子的需求!14、要鼓励孩子勇敢,不可扼杀孩子的冒险意识。15、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必须天天向上!16、教师和家长的水平越高,分数的分量越低。17、多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接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18、在孩子的兴趣点上做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培养孩子最好的土壤。20、要培养孩子分享意识,不可让孩子独享生活果实。21、自我管理教育应该是18岁之前最好的教育。22、聪明的孩子都爱玩。从玩中学习,从玩中收获!23、孩子在不断努力做好,就算他在弄得最糟糕的时候也是一样。24、教育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长肯不肯去找。如果我们的孩子表现不好,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够好。教育孩子从来就没有失败,除非你终止尝试。 25、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于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亲子关系。理想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土壤。26、家长会败,也会胜。家长比一些人聪明,也比一些人蠢,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弱。在孩子面前,家长不需要永远正确,成功,愉快!不必要害怕承认错误!孩子一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27、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有人能原谅和鼓励,孩子也一样。家长当感到沮丧,烦恼时,家长希望有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一样。父母越尊重和理解孩子,孩子也能够尊重和理解父母。28、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绝对一致,所有孩子的看法与你不同,没有什么奇怪的。29、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长大以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大多数无所作为的人都是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30、赏识带给孩子自信。不失时机强化成就感。如果我们把精力放在寻找孩子优点方面,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31、现代教育的弊端是批量生产,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泯杀学生的个性,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学校教育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略了向学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本能。课业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和发展。心理问题突现。32、父母带孩子共同做好事,不求回报!培养孩子的爱心!这是一生的财富!33、教育孩子以生活为课堂。教育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生活的细节。34、理财教育要从小做起。从小不学会珍惜,将来再多的财富都可能毁掉。35、别在饭桌上,客人面前训斥孩子。当你在情绪之中对待孩子的时候,说明你还不成熟。36、父教是不可少的教育。父性教育有许多母性教育不能取代的优势。37、教育的误区是:要一定把孩子培养成为“好孩子”。所谓学习好就是“好孩子”。38、一种在贫瘠和苦难中滋长起来的精神,它会有坚如磐石的坚强,一个人体尝一种生活的苦难和精神反而成就一个人的辉煌。39、让孩子把困难看成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不但学习成功学,也要学习逆境学。要教给孩子战胜失败,不消极对待失败。 40、世界上没有差孩子,如果有,一定在差的老师班级里或者差的父母家里。41、素质比成绩重要,好多家长的误区是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可以原谅,什么都可以不做。 42、孩子有“病”,给家长吃“药”;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家长。 43、教育孩子好比是一架飞机,左翼是学校教育、右翼是家庭教育,而自我管理好比是发动机。自我管理是18岁以前最好的教育。 44、所有成功的人士都爱自己的父母,在他们孩童的时候也都爱。 45、培养一个正常“残疾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溺爱取代孩子成长,让他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46、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充分开发孩子潜能!47、教育的误区是:孩子是我们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48、教育的误区是:把孩子交给学校,以为学校可以全包了。49、教育的误区是:性教育将来孩子自己会知道的。50、教育的误区是:听话孩子是好孩子。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1500字

当我静下心来仔细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后,感受颇多,收获颇丰。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我是九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自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晃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中,课堂教学中遵循的主要是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即把一节课分解为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作业)五个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间我也在不断汲取着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或多或少地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我总觉得这些陆续吸收的理念,没有象《教育新理念》这本书中所讲得那么全面、深入,让人信服。它让我更加系统地了解到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素质教育的实质、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各种教育观的发展历程以及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等,真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阅读期间,我不止一次地在书中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随感,尤其是书中所举到的一些实例,有的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最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书中第一章里所提到的关于课堂教学革命的问题。“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书中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差不多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也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以色列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差不多也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教育新理念》p8)为此,作者极具眼光地发出呼吁,应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所谓“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思想在书中的后面也反复提到。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思想下的教育行为无形中保护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现实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能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独立位置,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不断变化。这种适应绝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的适应。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它的推陈出新。因此,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分科教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的表现,学科的分化,并不能改变现实世界是综合的这样的事实。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将知识割裂了开来。一位教初三数学的老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向全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这简单,你告诉我们长、宽、高。'老师说不知道。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反问同学们:“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比如,量一量?“同学们受此启发,觉得茅塞顿开,又异口同声地说:“你给我们尺。'老师说没有。“那就没有办法了。'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提示:“难道你们浑身不都是尺吗?'“对啊!我们的身高、臂长、掌宽都是尺啊。'很快,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关于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具体知识对初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可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全班四五十个同学却一筹莫展。(《教育新理念》p19)这个例子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知识被割裂开来是多么可怕的事!我们的学生变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长期以来,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不被重视,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观念问题——把专门化看成是高级人才的象征,把简单知识的综合运用看成是低级人才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我们的基本理念,把这种理念渗透在每门课、每节课的教学中,是不容易的。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给我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自我更新,拓宽学科视野,跨学科进行进修,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我信奉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我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

暑假,我读了丁昌桂老师的《名教师是写出来的》这本书,这本书说明了教育写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提供了教育写作的路径和方法。所以,我想就为什么要教育写作、教育写作写什么、教学写作怎样写这三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首先是为什么要教育写作?

“鼓励从低起点的功利性追求起步,但绝不能因此停步,而应向着更高的目标与价值取向迈进,达到把职业价值与人生价值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书里是这么说的。说实话,大部分教师刚开始进行教育写作都是基本都是迫于外界压力:或许是为了评职称、或许是学校要求、或许是为了考核、又或许是为了稿费和荣誉……总之,目的都不单纯,很少有人为因为人生价值和职业价值而自发的进行写作,这也就是说教育写作基本是从功利性追求起步的,创作的思想境界也不高。但是,起步低没关系,只要不停下来沾沾自喜,而是追求更好的目标与价值,那教育写作就有发展和提升的可能。

“教育写作,改变了教师述而不作的定势,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搬运工变成了知识的生产者,从感性的实践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淬炼,更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写作改变了他的思维品质,使他怡情养性,静下心来。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不停地写作使他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学能力和技术,也提高了教学效能。”这些也正说明了教育写作的发展与提升对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随着教育写作能力的进步,教师对教育与教学的思考也会逐渐深入。照本宣科、几十年如一日的机械式教学也许永远在原地踏步,而教育写作可能让教师在反思中提升、在创造中深化。积极的教育写作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它能够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写作是基于教育生活中问题的观察,思考与表达,通过仔细观察,勤奋思考,渐渐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增强了。”教育写作有助于梳理教师在教学中的获得的种.种想法,能够让模糊的思绪变成清晰的思想,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因此,教育写作是必须的,是基本积极的。

其次就是教育写作写什么?

丁昌桂老师说,教育写作是写问题,问题也就是矛盾。那么问题从哪来呢?我想讲的是“问题从哪来”中的一个小小的点——问题是“从学习中思考辨析而来”。

书中有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直被认为是歌颂北宋的繁荣的画作,我从来没有对这种理解产生疑惑。但是丁桂昌老师在书中写道:“看似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上,少了两种最常见的动物——马和羊。”他认为马匹和羊皮都是军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从而暗示了北宋重文轻武的窘境,但是皇帝却只读出了歌颂,因此,北宋的积病没有得到救治,最终灭亡。丁老师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就是创造性解读,在这之前我从未注意到《清明上河图》还能有此深意,这种解读开阔了我的思路。

第二个例子则是对《我不是最弱小的》创造性、深入型解读。在之前的备课中,我对这一课的理解一直流连于课内,却从来没想过思考过为什么“一家四口出行,居然只带一件雨衣”的问题。丁老师从作者入手,终于从他的一本著作中找到了原因: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孩子都有严重的心灵创伤,所以设定一家四口只带一件雨衣,是为了让孩子去经受风雨的洗礼,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为什么又要保护蔷薇花呢?因为当时粮食匮乏,蔷薇花果酱要供过冬使用,所以文中的深意是家长会等待时机在暴风雨中教育孩子,保护更弱小的花儿。

这就是从学习阅读中思考辨析,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读。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像这样敏锐地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创新解读,写出问题,解读问题。

最后就是教育写作怎么写?

不仅文学创作是从思想感情的触发起步的,教育写业也是从思想感情的触动起步的。面对同样的外在现象,有的人会受到触发,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没有对教育材料的高度关注以及敏锐的思想,那么,就不可能抓住灵感、引发触动。

但仅仅有触动,是不能完成教育写作的,触发就像灵感一样,只是一个大体的目标,朦胧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够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探索下去,那么这个触发,也仅仅只能成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所以仅仅有触动,是不能完成教育写作的,触发就像灵感一样,只是一个大体的目标,朦胧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够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探索下去,那么这个触动,也仅仅只能成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如果把教育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形成的过程,那么触发就是构成人的骨架,它可以帮助你确定大体方向和模糊框架;而对这个触发进行深化,有意识地收集材料,则是为人带来支撑点与血肉;接着,对这些材料进行熔炼、进行规划,、进行精简,也就是所谓的“意化”,这个人才能变得“肌理匀称”;而通过序化,调整并规划教育写作的文章结构,则让这个人的人体结构合理、和谐;再对教育文章进行物化,则是为这个人编织美丽合身的外衣;最后,对教育写作的成果进行“冷却”、“窖藏”,就是让这个人沉淀出出众的“气质”。

这就是教学写作的过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丁昌桂老师对教育写作的理解实在太透彻了,这本书只读一遍远远不够,只有常读常思考,才会常有新感受。

《老师的提包》读书笔记

这是一阵轻柔的微风,吹不散花香;是一场黄粱梦,短暂却令人魂牵梦绕。这是世间绝美的爱恋——“老师与我”。

一次偶然的机遇,她(大町月子,女主人公)在酒馆遇见了中学时的国文老师,两人在日后相处十分融洽,两人时常喝喝酒、聊聊天、旅行······做着各种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与普通朋友相处别无区别,但却又是那么特别。这股爱淡淡的、凉凉的,如一杯茉莉花茶,还散发着缕缕清香。在这琐碎中两人体会到对方的爱,即使,只是短短的三年。“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呢。”自老师去世后,月子在结尾说道。既温馨又含着淡淡的忧伤,涩涩的味道,令人欲哭又止。

这本书为我们用诗画般的文笔,描绘了绝美的爱。令人感叹三生,千丝万虑,如轻烟被风吹散了一般境遇,美的令人神往。

爱,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不分性别。只要心中有爱,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你对爱的追求。人这一辈子追寻的除了或者的真谛,剩下的不就是爱么?如果连自己的爱都无法去争取,活着,一点惬意的时光也不会拥有多少。爱是一件艺术品,令多少人沉醉其中?是宝贵的财富——你的爱人。我们不能歧视每一个人纯真美好的爱,这都是可贵的,否则你自己也绝对不会获得多少爱的回报。

“这样的夜晚,我便打开老师的提包,里面空房无一物,唯有一个缥缈浩大的空间,延展开去……”老师的提包中含着无穷无尽的爱意吧?以及那份认真。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

读了丁昌桂《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受益匪浅,我觉得他里面很多话很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名教师需要写作,普通教师也需要写作。写作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这就需要写作。

记得有一次在宜兴市实验小学听讲座,主讲者是管建刚老师,他讲怎么教学生写作,怎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口才非常好,滔滔不绝,让人佩服之至。翻阅有些作文杂志,也经常能够看到他的教学生写作的文章,当然一些教育杂志上的论文更多了。很好奇:这个管建刚老师是如何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么多文章见报。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看他的《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才豁然明白。“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两个字:记录!”坚持记录。“只要上班,我就记录,不记录不回家。这是我一年出一本书的秘诀所在。 ”管建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等等,记录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记录里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研究。

管老师在书中提到:每天花48分钟的时间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5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记录只是管建刚写作的一部分,正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写作,才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向成功,成为特级教师,名教师。

所以,我觉得记录是个不错的写作方法。平时可以记录哪些呢?

一是教学的成功之处。每节课下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好的地方,词语教学中,你是怎么样教学生记住词语的。比如,今年教三年级语文,在教“聪”字时,这个字很难记,我就这样教:一个人要想变聪明,首先要用耳朵听。在黑板上写下“耳”。还要用眼睛看,这两点就像是人的两只眼睛,在黑板上写下点和撇。还要口中说,在黑板上写个“口”,还要心里想,再写一个心字。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拆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聪字。以后只要说到怎么写“聪”字,学生就会说:“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巴要说,心中要想。”这个聪字的教学很成功,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二是教学的失败之处。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成功。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设计自己觉得很不错,但教学效果却一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失败的地方记录下来。

三是对比着来写。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一样,把这样的对比记下来也是不错的素材。将来写教学论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这些。

当然,除了一些技巧之外,我觉得要想真正成为管建刚这样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值得每一位教师拜读。

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2000字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教育新理念》一书总序开头的第一句话,可见作者将教育的未来很大程度的放在了教师的身上,而从整个社会看,这也不仅仅是作者或编者的个人看法。在很多人看来,教师是教育理论的直接实施者;是传递知识技能的中间人,更是与学生面对面的教育者。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到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有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因为教师对于教育的影响如此直接和有效,所以人们才会将教师放在教育阵地的前沿,很多的家长才会对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学校因为一位或几位有才能的教师而名声大噪,想必和这一想法是分不开的。

身为当今的教师,怀抱着许多家长的期望,肩负着振兴教育的重任,我们需要用高度职业化的规范和成熟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做有方向有目标的教育者而不是单纯“唯书”的教书匠。面对全新的教材和学生,我们要有相应的调整。

一、 依托教材,超越教材。

我们传统的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本组织教育教学,一切从教材出发,习题、考试都离不开课本中的内容。而课程改革以来,变动最大的就有我们的教材。课本中鲜艳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多了起来,乏味俗套的问题少了许多。教材的编写不光是给学生以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这些新理念的实施离不开我们教师。

1、研读教材

现在的教材依据学生的情感知识需要进行编写,贴近了学生的心灵,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在独自阅读课本时也有难以逾越的困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因为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就将这些难题和问题忽略,相反,它们正是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需要密切注意和着力最重的地方。一个教师,能否在拿到教材后发现这些难点,是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础。当然,我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根本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同时,新教材中人文化的东西逐渐增多,一篇看似简单的课文背后,可能蕴涵的情感、态度极为丰富,想让学生能感悟这些情感,那么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从字里行间体悟情感、价值的能力。这也是现在教师所要有的研读教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组织教学

如同工程师的建设图纸,医生的医治计划一样,在深入研读教材后,走进课堂前,

每一位教师都会在心里对一堂课给出自己的设计。书中提到了一位中学教师,他在对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的代表开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而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真可谓是天衣无缝。这样的一节课在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心中绝对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好课,但对于美国代表来说却是一节充满了问号的怪课:学生的问题去了什么地方?学生既然会回答所有的问题,那还要上课做什么?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都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技能和解决难题上,如果一堂课下来,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记忆知识,都能没有问题了,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发生了一种怪现象,当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一年级的小朋友时,他们能回答出22种不同的答案;而用同样的问题去问大学生时,他们却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才在老师的点名下说出了一个答案。难道大学生还不如小朋友吗?不是,关键在于,经过长时间的学校学习和训练,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标准答案,习惯了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了。书中,作者把这种教育叫做:去问题教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创造,创造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明确一堂课以后学生得到些什么。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发现、思考、合作,让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对未知知识的探求欲望。

3、 走出教材

课程改革以来,提倡走出教材、走出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其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但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惊人,信息量巨大,不用说是教材,就是权威的科学用书也有道不尽的地方。我们的学生最终还是要进入到社会中的,对于信息的掌握自然是越多越新越好。现在很多的教师都将目光放到了教材以外,课堂信息量大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在跳出教材上需要有一个度,如果喧宾夺主、不分主次,那么就算信息再多,也只能是学生脑中的“过眼云烟”,不能生成连贯的知识体系,更不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尺度,要让丰富的信息充实教材而不是割裂和主导教材。

二、做好教材、学生间的纽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传统作用就是作为教材的有声注解,将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给学生,教材如是说,教师就如是说。知识的传承需要这种细致的讲授,但只有讲授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都有一段停滞期、迷茫期,因为大学里的教师大部分不会将教材打开到具体的页数,然后一句一句的讲解,课堂中的许多理论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甚至与教材不相合,那么如何去读手中的教材呢?该怎样选择不同的意见呢?新的理论该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呢?

教材犹如是一扇神秘的大门,打开门后的世界更加精彩,学生想要打开这扇门,特别是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我们经常说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由扶到放,逐渐让学生摸索出学习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一百个读者有一百种对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教师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给学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于学生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感悟,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让学生在离开我们以后也能有效地进行自学。一句话,我们是教材和学生间的纽带,必需却又不着痕迹。

三、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身。

准确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恰倒好处地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本领。现在的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必须要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理解,有完善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并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

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思想指导。教育行为的发生离不开教育思想的作用。现在,伴随着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一时期,我们教师所要面对的难题和矛盾会很多。如何在应试和素质教育间寻求平衡点,如何正确判断新生的理论方法,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处理师生关系、处理教学策略与学习的学习策略等方面上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当今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灵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展拳脚。

其次,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不忘全面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出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一名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的学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快速地解答呢?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在网络面前,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变得微不足道,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自如地对待学生的质疑,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活到老,学到老。

50个经典家庭教育理念1、隔代教育需要资格。2、培养孩子成材有多种渠道。3、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4、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教科书。5、倡导孩子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关爱!6、投资孩子的现在,而不是未来的补救。7、永远对孩子有信心。不管他现在怎样?8、教师和家长的魅力是吸引学生终身学习。9、像保护孩子的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10、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11、要引导孩子战胜压力,不可一味地施加压力。12、强迫孩子学习等于拟制孩子的大脑发育。13、对孩子的要求说“不”。懂得拒绝孩子的需求!14、要鼓励孩子勇敢,不可扼杀孩子的冒险意识。15、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必须天天向上!16、教师和家长的水平越高,分数的分量越低。17、多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接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18、在孩子的兴趣点上做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培养孩子最好的土壤。20、要培养孩子分享意识,不可让孩子独享生活果实。21、自我管理教育应该是18岁之前最好的教育。22、聪明的孩子都爱玩。从玩中学习,从玩中收获!23、孩子在不断努力做好,就算他在弄得最糟糕的时候也是一样。24、教育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长肯不肯去找。如果我们的孩子表现不好,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够好。教育孩子从来就没有失败,除非你终止尝试。 25、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于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亲子关系。理想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土壤。26、家长会败,也会胜。家长比一些人聪明,也比一些人蠢,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弱。在孩子面前,家长不需要永远正确,成功,愉快!不必要害怕承认错误!孩子一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27、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有人能原谅和鼓励,孩子也一样。家长当感到沮丧,烦恼时,家长希望有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一样。父母越尊重和理解孩子,孩子也能够尊重和理解父母。28、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绝对一致,所有孩子的看法与你不同,没有什么奇怪的。29、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长大以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大多数无所作为的人都是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30、赏识带给孩子自信。不失时机强化成就感。如果我们把精力放在寻找孩子优点方面,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31、现代教育的弊端是批量生产,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泯杀学生的个性,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学校教育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略了向学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本能。课业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和发展。心理问题突现。32、父母带孩子共同做好事,不求回报!培养孩子的爱心!这是一生的财富!33、教育孩子以生活为课堂。教育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生活的细节。34、理财教育要从小做起。从小不学会珍惜,将来再多的财富都可能毁掉。35、别在饭桌上,客人面前训斥孩子。当你在情绪之中对待孩子的时候,说明你还不成熟。36、父教是不可少的教育。父性教育有许多母性教育不能取代的优势。37、教育的误区是:要一定把孩子培养成为“好孩子”。所谓学习好就是“好孩子”。38、一种在贫瘠和苦难中滋长起来的精神,它会有坚如磐石的坚强,一个人体尝一种生活的苦难和精神反而成就一个人的辉煌。39、让孩子把困难看成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不但学习成功学,也要学习逆境学。要教给孩子战胜失败,不消极对待失败。 40、世界上没有差孩子,如果有,一定在差的老师班级里或者差的父母家里。41、素质比成绩重要,好多家长的误区是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可以原谅,什么都可以不做。 42、孩子有“病”,给家长吃“药”;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家长。 43、教育孩子好比是一架飞机,左翼是学校教育、右翼是家庭教育,而自我管理好比是发动机。 自我管理是18岁以前最好的教育。 44、所有成功的人士都爱自己的父母,在他们孩童的时候也都爱。 45、培养一个正常“残疾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溺爱取代孩子成长,让他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46、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充分开发孩子潜能!47、教育的误区是:孩子是我们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48、教育的误区是:把孩子交给学校,以为学校可以全包了。49、教育的误区是:性教育将来孩子自己会知道的。50、教育的误区是:听话孩子是好孩子。

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文章

孩子的教育对于他们以后的道路非常的重要,一个好的教育,关乎了你的孩子的一生。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1:教育孩子

孩子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多,是压力?是责任?是放纵、是娇惯?我们可能忽略了很多,孩子不再是以前那个乖巧懵懂的小天使了,他们的思想让我们望尘莫及,他们的逆反心理让我们更是难以驾驭,也许是自己种的苦果必须自己来承受,一个摔倒,一个哭声,一个欲望,一个放手,一个满足,……很多很多成就了不同父母不同的儿女。

见识的广泛、生活的多彩让我们多了攀比,多了份无休止的满足,更多了份体贴的“父母责任”,孩子哭声少了,孩子自尊心强了,孩子好奇的眼神满足了,然而挫折、失败、依赖却使他们不会生活了,只知道获取,却从未想着珍惜,因为习惯使他们改变环境的能力在减弱,大把的花钱,却从未想着钱的来历,教育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让孩子成才的唯一手段,想想吧,多一点方法,多点磨砺,多点规束,松弛有度,让他们在你面前经历失败的洗礼和成功喜悦的双重考验,这便是成长。让他们眼里多点对自己的认知吧,关心自己关心别人,加油吧,我们一起!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2:其实,教育孩子很简单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都在抱怨,抱怨孩子是如何如何地不好管教。周末,和孩子的老师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发现其实孩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种是学习好习惯也好的孩子;二是成绩一般但是生活习惯很好的孩子,三是成绩差生活习惯也好不到那里去的孩子。我们对这三种孩子进行了深入地了解,发现,第一类的孩子的父母文化层次较高,生活学习习惯都不错,第三类孩子要么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或者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而第二类孩子我觉得家长就不用操心了,其实,他占据了大多数。

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到有些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攀比意识了。我在想如果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有意无意地表达出攀比的思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呢,在我看来,老师应该还是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吧,毕竟他们和孩子大多数的接触是在课堂之上吧,这个应该是家长的责任。

一是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你的言谈举止都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还记得孩子刚读一年级,我还是个电视迷,每天都要等到黄金时间看剧,而这个时段正是孩子吃完晚饭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嚷着让孩子去写作业,说自己上班一天很累了,要放松一下,孩子当时说,妈妈,我也读了一天书,也想休息了。当时,我脸都红了。说句心里话,孩子何尝也不是在外奔波了一天呢?所以,从那时起,我们家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不开电视了。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自己工作也比较稳定了,上升的空间也不大,就花大量的时间来教育子女,经常给孩子买很多自以为很有意义的书籍,光盘等。述不知道,其实,自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费尽口舌的说教孩子百句,还不如你自己拿本书静心读。这样不仅你增长了知识,孩子也会在你的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

三是要适度地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现在大多数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为人父母的想尽办法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些孩子根本都对钱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让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我从一开始读书就对我们家闺女讲,如果她不努力读书的话,到小学毕业时我就要那一大笔钱交赞助费了,虽然她对一大笔钱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但是她还是分的清楚我拿这笔钱是给别人好还是用来带她去旅游划算。

其实教育孩子只要记着两点:一是我们的父母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二是要有忧患意识,让他们知道父母赚钱很辛苦,父母也不可能陪他们一辈子。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毋庸置疑,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恰当的话,可能起到的是事倍功半的作用。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一个问题,他是一个丰富的话题。下面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下:

很多家长总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好那样也不错,而自家的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行的,其实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错了,我们并不该用别人家孩子会的和自家孩子不会的比较,这不就是大家常说的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吗?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盯着别人家的孩子会什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他喜欢些什么,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孩子自己的天赋,只有他真正的喜欢一样东西,他才能去专研,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孩子会的我们的孩子一定要会,我们只需要发掘自己孩子的潜能就行了,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就是他人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其次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环境也是能很大程度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在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盯着,我们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我们

这里学到的,所以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指责,我们应该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生活中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如果是的,那么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给他讲道理,毕竟我们大人都做错了;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更不应该指责,因为我们现在能自豪的告诉他:我们自己是怎样做的,这样既树立了形象,孩子也少了很多的抵触,也能更好的接受;多次这样以后,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你的影响,在各方面都会以你为榜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不是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课程什么的交给专业的老师去做,但是我们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我们不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朋友。为什么这样说呢?孩子从开始成长到长大,他们最先接触的人其实是我们。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有什么问题都是找家长的,但是在逐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慢慢的不找我们,不和我们聊天、谈心了,而是找他们新认识的朋友。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不管他们说的、想的,我们总是认为是不成熟的,他们在我们这里得不到认可。我曾听过一句话:“不管我们多大岁数了,在家长心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所以慢慢的,我们和他们有了代沟,不在像小的时候一样无话不说了。鉴于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称赞。当孩子有什么想法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不要直接否定了孩子。孩子有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我们可以称赞他的这个想法,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他的想法有哪些不足、是否可行,在这一问一答中,既加深了我们和孩子的感情,也提高了孩子想问题不够全面的问题。只有经常给予孩子一些赞美,他们才会愿意和我们沟通,否则就算你是孩子的父母,也会和他们存在代沟。代沟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当你的孩子对你产生了代沟甚至抵触的时候,不管你说什么,孩子是不会愿意接触的。这样在我们的心里就会感觉到自家的孩子总是样样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对孩子进行更严厉的责骂,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孩子不是一直总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当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是看不见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与老师交流。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在很多事情上,老师教授的东西受到的抵触是最小的,我们要联合老师对我们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这样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即使不能成为伟人,也能成为一个被他人认可的人。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4:一本正经的小汤姆

3岁的汤姆跟同龄的孩子一样,喜坎吃零食,喜欢喝碳酸饮料,喜欢各种新奇的玩具。妈妈也是把他当成一个不懂什么叫责任感,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其他都不会的小孩。不过,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那一年,汤姆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汤姆也进了一所新的幼儿园。两个月后,幼儿园要开家长会,汤姆妈妈也在被邀请之列。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开玩笑地刘汤姆说:“儿子,妈妈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城市,在你们幼儿园里,妈妈更是一个人都不认识,到时候你可要帮我啊。”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没问题,妈妈。我认识那里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包括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妈妈看他认真的样子觉得很新鲜,但她也只是笑笑,没有放在心上。到了幼儿园,汤姆开始履行他的承诺,他负责地陪妈妈到会议室,又严肃地把妈妈介绍给校长和其他老师,又认真地向妈妈介绍了幼儿园的每一个小朋友,最后告诉妈妈小朋友们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们的爸爸或妈妈。接着,汤姆把妈妈带到一个沙发面前,给她端来了一杯水,“妈妈,你先坐在这儿,我去趟厕所,一会儿就回来。”正是因为汤姆的妈妈在无意之中,表现出了对汤姆的尊重,这才激发了汤姆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点评: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缺少责任感。也有一些父母认为,责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够拥有的。其实,责任心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一个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有能够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在引导和放飞孩子梦想的过程中,相信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塑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5:我想做比尔·盖茨第二

在一次英语口语课上,老师叫孩子们用英语逐一说出自己的梦想。有的说,我想当护士;有的说,我想当演员;有的说,我现在什么也不想;有一个叫鲍勃的孩子大声说道,我想做比尔·盖茨第二。有人在下面小声议论:能做到吗?每当鲍勃跟父亲谈到自己的理想时,总是神采奕奕、信心十足。这个时候,父亲也非常乐意做个忠实的听众,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对未来的憧憬,听着听着,父亲最后也会被他感动。有一次鲍勃的英语考试只得了分,以致他不敢把试卷拿出来。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责备他。但是,鲍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英语不再有兴趣。于是,每天睡觉前,父亲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炭彼此的梦想。父亲告诉儿子,爸爸、妈妈都为他拥有这样的梦想而自豪和高兴,也相信他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天,鲍勃说,我一定要把英语学好,比尔·盖茨的英语可不是蒙人的。后来,父亲给他买来英语课外读物《书虫》,经常跟他一起阅读,并鼓励他每天用英语写一篇短小的作文,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英语水平便上来了,期末英语考试还得了满分。经历过这件事,鲍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点评: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自己未来有关好的设计,尽管他们不知道梦想实施起来有多么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梦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其实,孩子的梦想实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梦想孩子才会有所期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即使最终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但至少孩子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发展空间。

幼儿 教育 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特殊阶段,幼儿教育非常简单 ,但又非常重要,家长必须十分重视!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幼儿教育的 文章 ,欢迎阅读!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一:必不可少的三大 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 经验 研究家教中的新问题。家长学校应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 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二:怎样做个出色的现代妈妈 作为母亲,最大的成就在哪里?多数人第一个答案是“孩子”。不过现代妈妈在顾家、顾孩子的同时,还渴望自己保有传统角色的美好,并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希望自己是妈妈、妻子、职员,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本期,来自宁波的妈妈们,向我们展现对妈妈角色的省思。 观点一:现代妈妈要做有效率的生活规划 作为年轻的职业女性,既希望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能有所发展,又希望自己是个好妈妈、好妻子。兼顾事业与家庭确实不易,因此,如何妥善分配时间、工作内容就显得特别重要。生活中,我总是先列出所有工作项目,然后判断哪些是必须自己做的,哪些可请人代劳,如一些需要跑腿的杂事、打扫家庭卫生等,可请家政公司代劳,自己可挤出时间和儿子玩。因为幼儿期的孩子,每天都要有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我的体会是忙禄的上班妈妈,一定要做个有效率的规划,否则会陷入无头苍蝇般的瞎忙,最后落得事倍功半。 我还有个经验要和妈妈们分享,我随身携带一个印有日、周、月计划的 笔记本 ,及时提醒自己,每天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样做,使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妈妈若在工作上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就感,就会让自己有更愉悦的心情和孩子相处,连带着亲子之间互动的质量都会更高。 观点二:要更重视与孩子相处的质量 记得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桌上还有妈妈凉好了的茶水。现代社会,职业妈妈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肯定比传统妈妈大,相对地,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少了许多。可即使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我也不愿把女儿扔给祖辈了事。我的做法是,没办法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就关注和女儿相处时的质量。比如,我会预先调整好情绪,安排好内容,以便能专心地在特定时段与女儿谈心、沟通、玩耍,这样做,远胜于时间虽多却漫不经心的亲子互动。 我看到过一个研究结果,说是幼儿阶段的亲子互动质量越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影响也越大。当然,我这样重视和女儿相处的质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如果现在我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女儿相处,女儿长大后也许会说:“我的人生刚开始,而你开始享受人生。我很忙,没法管你。”这不是危言耸听,将来你要孩子陪的渴望,就是孩子现在要你陪的渴望。 观点三:努力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现代妈妈压力大是公认的,我想,妈妈们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平衡点,只有让自己获得足够的满意度,才有力量去付出。 当好妈妈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智慧是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和找出适合的家庭教育 方法 。我的体验是,除了把儿子照料好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着手行动。现代女性不应该心里除了孩子什么都没有,至少要跟得上社会的节奏,随时保持一颗爱学习、能进取的心,这样才不致于日子过得太松散。 事实上,家庭琐事永远忙不完,而且我也希望能过自己想要的有规律、优雅的生活,所以,我总在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比如某段时间工作特别忙,我就临时请家政人员代劳家务,请祖辈帮忙照料儿子。忙过这阵后,我就“回归”家庭,多花时间和儿子玩,亲自动手为全家做美食。总之,我不愿意使自己永远陷在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之中而蜡烛两头烧,让生活变得没有品质,自己也变成怨妇。 观点四:现代妈妈应扩大生活圈 我是我们公司第三个在有了孩子后辞职当全职妈妈的。在陪伴儿子成长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有很多感想:我不只是“在家带小孩”的,而是“和孩子一起走进社会”的妈妈。“在家带小孩”的传统的全职妈妈,已不适用现代社会,现代全职妈妈应懂得走出去,增进人际互动,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脚步。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孩子,妈妈在成长,孩子才会有成长。现在,我会留意并参与报纸、网络上的一些可供妈妈参与的教养讲座、亲子读书会、社区学校、自愿者行动等活动。这些实践让我明白,现代妈妈应发展自己兴趣,有兴趣才会投入,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喜悦。我最近参与了妈妈读书会,这是个自愿者活动,这个活动除可帮助自己成长,同时还能结交到一些志向相同、可互相交流教子方式的妈妈朋友。 其实,不管妈妈们有没有上班,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会,必定会有收获。 观点五:善用临托服务缓解压力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妈妈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出现孩子没人带的困境。比如,我的职业是护士,而家中老人都在外地,虽然很想有自己的空间,同时工作家庭两不误,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谁都知道护士工作辛苦,拖着走了一整天的脚跨进家门,看到的是上顿没洗的碗和乱糟糟的家,要是碰到女儿“发飙”,真的有种生活在地狱的感觉。哪还有心情当个好妈妈。面对这一切,自己不调整,没人能救我。最近,我发现社区有个临时托儿中心,最长能管孩子3个小时,收费也合理。我把女儿送去后,抽空办自己的事,洗个头、逛逛街、看场电影、游次泳、跳场有氧舞蹈,或听听演讲、和朋友喝个下午茶,就当是犒赏自己,从整天被工作和孩子“绑住”的状态中解脱一会。然后,再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孩子。 同时,女儿也有机会认识其他朋友。只是选择临时托幼时,要选固定、可靠的机构。比如,我还会给女儿报困难班(幼儿园附设的服务),可比平时晚接一两个小时,这样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觉得自己被送来送去。我觉得临时托人照料一下孩子,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可说是两全其美。孩子玩得开心,妈妈也能轻松一会儿。这在现今紧张忙碌、压力重重的社会中,不但是生活上的必需,也是心情上的必需。 观点六:从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我觉得,当妈妈最大的喜悦是,孩子能让自己童心复苏,接触到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面。我常为自己因儿子而感受到新世界、能重回童年而感动。如,有一次带儿子去兜风,他把车窗户打开用力地吸了一口气,说: “我在吃风。”儿子喜欢坐在阳台上,问他做什么,他说:“我在和风爷爷讲话。”孩子的 想象力 真丰富。 我觉得现代妈妈,要用心和孩子相处、细细欣赏与品味,就会发现童心童语,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总让人惊喜不断,学习不完。 无论如何,当妈妈虽有其辛苦的一面,也总有其快乐的一面。相信只要有能坚持不断学习的心,积极而有自信,并懂得欣赏与享受亲子相处的过程,您也会是一个优秀而快乐的现代妈妈。 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篇三: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 我的世界你懂吗 这是一个美国孩子 写给父母的信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有一颗隐藏着的童心,种种生活让大人们失去了童心,又找不到开启孩子童心的钥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 爱好 、性格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这是保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础。 家长的忽视会使孩子“感情阻滞” 3岁男孩楠楠从幼儿园回到家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缠着妈妈给他讲 故事 。当时,恰恰碰上妈妈为工作的事烦心。“去、去、去,一边玩去。烦人!”妈妈大声训斥楠楠,楠楠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吓得躲在一边不吭声。 乐乐的妈妈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厉,5岁的乐乐变得十分内向,说话很少,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胆怯。在妈妈面前,乐乐不敢哭,笑的时候也显得勉强,其实乐乐心里有许多想法,但他很少对妈妈说。因为,妈妈个性强,乐乐没有机会和妈妈谈心。 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阴凤云说,好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气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兴奋、得意统统藏在自己心里,不愿坦率表达出来。孩子若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感情阻滞”状态中,会认为无人同情他,无人理解他,渐渐对亲人失去信任,等父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已经无法与孩子沟通。 孩子执拗家长不妨冷处理 妈妈:“宝宝,今天的天气太冷,你要穿裤子,不然会感冒的。” 宝宝:“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妈妈:“不行,等天气好了再穿。” 宝宝:“不,我不穿裤子。” …… 3岁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了,经常和妈妈顶牛。一向听话的佳佳突然变得固执、认死理、软硬不吃,你让她干吗,她就偏不,跟你对着干,要么就大哭大闹。 郑州市金拇指幼儿园孙园园老师分析,两岁以后的孩子,突然变得任性、固执、不听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表现。因为两岁之后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明确,“我”的概念逐渐清晰,如果成人的语言或行为妨碍了孩子独立的发展需要,孩子就会哭闹、焦虑、反抗,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执拗期”。 孙园园提醒家长,对待“执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为图清静一味地顺从、迁就孩子,或是不耐烦、压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协听话。相反,家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对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调教、善于等待,因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当孩子不可理喻时,家长不要和孩子对着干或是用武力,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和孩子沟通。 多倾听孩子心声 怎样才能有效地约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让他陷入感情阻滞状态中呢?阴凤云园长介绍这样一些方法: 一是要区分孩子的行动与感觉。孩子在马路上乱跑,动不动打人,乱扔东西,这属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告诉他这样不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孩子兴奋、苦恼,或喜或怒,或恐惧或害羞,这属于孩子的感觉,父母不要压抑或控制这些感情的流露。 二是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孩子长大了,有时多嘴多舌,问这问那。对此父母不可厌烦,绝对不要把他们的话当作取乐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倾听孩子。

父母 教育 孩子的 文章 1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父母的 言行举止 都潜移默化对孩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作为父母我深有体会,生活无小事,事事是教育,这句话说明生活中教育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尤其德育渗透在不经意的生活琐事中,品质和意志的初步培养也主要是通过家庭这个教育平台完成的。

作为一位家长,我仅从几件小事来谈谈生活中我对孩子的教育。

一、遵守 规章制度 的意识。从孩子上糼儿园起,让她知道按时去幼儿园,遵守集体制度的必要性,经常看见别的孩子会在幼儿园门口中,哭闹着不去时,防微杜渐,我就会跟她说,这样做好不好,告诉她这样做的后果,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出现过无故不去幼儿园的时候,即使生病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坚持去。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从来没出现过无故借病耽误上学的,即使不舒服,也懂得坚持。还有一次,我忘记了带乘车卡,上车前我对孩子说:“孩子,咱俩就刷一张卡吧,你个子这么小,刷不刷都可以,售票员阿姨不会说的。”孩子却说:“你不买票,我就喊,这里有人逃票了。”吓得我上车就赶快买票,这也给我自己提了个醒,做事要身体力行,身正为范,千万别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

二、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人。每次我带着孩子乘公车,人多没空座时,都有人主动给孩子让座,每当我们有座位时,遇到小孩或老人上车,我都会给他们让座。让孩子在这种互相让座的小事中,感到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帮助别人时自己也感到很快乐;接受别人帮助时一定要心存感激,让别人的关心和爱得到认可和回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亲人朋友宠爱中成大的,孩子都很自我,缺乏主动地关心和爱护别人的意识,这方面真的需要与同龄孩子交际中加强培养。平常孩子和邻居家的小孩子一起玩耍时,嘱咐她一定要谦让和爱护弟弟妹妹,让孩子从小就有同情心和爱心,去关爱弱者,关爱别人。

三、在学习上要自主自立,有克服困难的吃苦精神。

有几次,她晚上学完长笛,回到家都已经七点多了,再加上作业多了一些,她就会很烦,不痛快地抱怨,我不理她,最后她晚上十点多才写完作业。之后,告诉孩子,完成作业是自己必须做的事,是学生的义务,让她懂得学习上不能依赖父母,教会孩子懂得勇于承担。借助学习这一实践基地利于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有一次,做语文题时,她问我,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她,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累时间长了,你就会看到效果取得成功,她马上跟我说,妈妈,我要发挥水滳石穿的精神,把作业写完。我想在孩子漫长的学习历程中,常有困难不断不时地出现,不断地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只有孩子自己在困难面前有不服输的精神,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才可能不断地长大,不断地进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全的细胞,才会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乃至一个健全的国家。如果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尽心尽职地教育和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健全的社会。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 是需要智慧和艺术的,只有通过与时俱进的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与孩子的发展同步,才可能与学校教育互补,为孩子的美好明天创设积极的条件。

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2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给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觉得父、母是最可靠的,什么话都可以给家长说,让他们轻松愉快的生活和学习。我常常和儿子谈心,分析他的心理,及时发现他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帮他解决。身为家长的我应该更明白这一点.

记得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儿子醒了,但他没穿衣服,躺在那儿闷闷不乐,我去看他,他不好意思地钻到我怀里。凭我对他的了解肯定是他遇到了什么麻烦。我没有直接问他,他确对我说:‘‘我的 国际象棋 丢了一个子。” 我问他怎麽丢的?他说:“我的同学关志硕,跑的时候碰掉了,找不到了。”我说:“那就拿你原来的补一个吧。”

吃完早饭,我打扫卫生,发现他拿一个国际象棋藏到书包里。 我没有马上质问他。

午饭后,我们在一起闲坐。我问起了他丢棋的感受。并且引导说:“别的同学丢棋和你当时一样吧。也是拿别的代替。他说:“是的。”说话时我观察到他脸红了。我知道他很想买一个新的国际象棋才故意说:“他丢棋了。”我问他是不是这样?他说:“是的。”我说:“其实你实话跟我说我会给你的买的。”不要说慌,说慌不是好孩子。应该改正。有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他笑了。

我没有喝叱他,平心静气的跟他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放学回家,我看见他如释重负的样子,觉得很开心。就引导他:“还是不做错事,没有牵挂;什么时候自己都理直气壮,堂堂正正,不怕别人说。”他笑了。从那以后,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

我的做法及时为儿子排除了思想上的顾虑,让他放心学习,又帮他完善了人格;尤其是使儿子更加信任我,有什么事都跟我 说说 。

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我认为直接交给老师就行了。因为在这两年里孩子有很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导有方是分不开的。我非常感谢潘老师,为我儿子摊上这样的好老师而庆幸。通过这次家校互动活动,我更加相信这一点。老师的 教学 方法 很新颖,把孩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有现在的教学条件,是我们小时候不能比的。

在家里充分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让他完成好,并且做好复习。督促他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遵守学校的纪律,不打闹,不跑跳,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孩子的不足之处,让他努力改正。多向学习好的同学与表现好的同学学习。学校和老师的指示与要求,我会做到配和与支持。做到这些,我想就可以了。我的能力有限,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就顺其自然吧。毕竟师夫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切都得靠他自己。

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3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点点滴滴的影响。有事实证明孩子在13岁以前,可塑性是极强的。如果这个时候,给他的大脑中输入乐观、勇敢、有礼貌、知识无价、人生美好等关键词,那么这些优良的品质与思想,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终身;而如果此时,将狭隘、自私、懒惰、学习很苦、社会黑暗等关键词输入孩子的大脑,那么这些不良的品质与思想,也必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令其受害终身!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所以,家长要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而不应一味的将孩子推给学校。作为家长,我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贯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经意的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这里简单谈谈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为主,培养兴趣,适时引导

现在社会,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给孩子报许多课外辅导班。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有抵触情绪,对此,作为家长不能听之任之,毕竟孩子缺少理智的判断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兴趣最好,如果没兴趣,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记得儿子刚开始报奥数班时,说什么也不想去,原因是占用了他玩耍的时间。没办法,我只好走迂回路线,陪他一起听听奥数的试讲,这一听效果居然不错,就答应报名了。原因很简单,课上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由于课堂表现积极,回答问题准确,老师给他的本子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好”字。大概是儿子的兴趣被数学的奇妙给大大提起,也大概是他的好强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课上得很开心。下课后,我问他:儿子,咱们学吗?妈妈可以跟你一起学。儿子居然答应了,马上就报名了。由此我想到对于孩子的兴趣,作为家长不能将自己喜好强加于孩子,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应该更多地听到孩子的心声。而作为孩子,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可能并不完整,父母的大道理在他们眼里并不起什么作用,能够唤起他们热情的是:鼓励与认可,那是他们进步的源泉。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再有针对的辅导、经常及时地给与鼓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积极地心态对孩子很重要,这是他应对未来困难的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现代的父母对此都比较重视,也很注重孩子的鼓励式教育。但我发觉一味的鼓励而没有恰当的引导的话,容易使孩子有挫折感,表现为一旦有一点小挫则就不高兴或不能接受。这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我们都希望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面对,不逃避,勇敢地去闯。所以作为家长必须及时地纠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是说不鼓励,成长阶段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是必须的,但也必须让孩子知道,困难和挫则都是难免的,不要怕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纠错,并记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记得儿子刚入学没多久,班级里第一次选班干部,他落选了。当天晚上他对我说:““妈妈,今天我们选一道杠、两道杠,都没有我”。有点失望的样子。“你们选几个?”我问他。“一个一道杠,两个两道杠,老师说以后还有机会”,我没多说什么。过了一会,他又说:“妈妈,他们为什么不选我呢?”“妈妈,我觉得我好像是新同学”。从儿子的言语中我看到他有些受挫,心里有小小的介意。看来这件事情对他还是有一点点的影响。于是我跟他说:想当班干部很好,说明你有进取心,但是,当班干部必须各方面表现都要突出,大家没有选你,说明你平时表现还不够积极,你以后要好好表现,大胆一些,要敢于说话,你平时不表现,同学们就不知道你,怎么选你啊!那你知道以后要怎么做吗?“我要更好的表现自己。”儿子轻松了很多。在融入集体后的学校生活中,我发现儿子越来越开朗,也越来越自信。

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的世界里,大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随意性很强,经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而无视与父母的约定。在他们的脑海里“诚信”的意识并不强,还不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就要坚持原则,让孩子在日常行为中逐渐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记得有一次,因为儿子的一个小要求,他主动放弃了每周一次的电脑游戏,可是到了时间他却跟我说:妈妈,能让我玩电脑吗?我下周停一次。我一听就不高兴了:那怎么行,说好了的,说话算话。儿子还是尽力争取,我则是毫不退让:这周玩的话,就要停两次。儿子可能觉得不合算,怎么也不同意,还哭哭啼啼的“数落”着我的不是。后来他又想出一个点子:妈妈,要是下周没停的话,你再停两次;如果下周停了,就停一次”,听着好像挺合理,竟然学会讨价还价了。差点在他的眼泪攻势下就投降了。想了想还是没有答应,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拉锯着,儿子最终看实在是没有余地了,也就不争了。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儿子最终做到了“说到做到”,以后也在没有发生这样的“无理要求”。之后,我的体会是:如果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跟孩子有充分的沟通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决定,不能妥协。要向孩子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还要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关注孩子的内心

现代社会比较复杂,孩子们接收信息的 渠道 可谓越来越多,网络的、电视的、媒体的等等,可谓应有尽有,面对行行色色的诱惑,以孩子的不成熟的心智,真的很难把握,家长们很困惑,不知道跟孩子怎么沟通。记得 故事 大王郑渊洁曾说这样一句话:家长在感到与孩子沟通困难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交流。

的确, 反思 自己的行为,时常会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这个可以,这个不可以,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真正考虑他的思想,而认为自己的苦心都是为了孩子好,按自己的意志去安排孩子的生活,而没有考虑他的感受。常常以为他是个小孩子,没有那么多思想,却没有意识到不经意间,那个小孩已经开始慢慢长大,并开始有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虽然有时不一定正确,甚至有偏差,但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扼杀他的自我意识,而要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我想这才是孩子希望的。

在这里引用儿子班主任潘宝华老师的一段话:“有的时候觉得孩子很小,关注不到他们的想法,其实,我们错了,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片小天地,虽然不像我们大人那样复杂,但这片天地却是他们心灵成长的沃土,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真的应该关注一下孩子们的想法,经常和他们沟通,不要用大人的想法替代孩子的想法,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家庭教育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需要家长的重视和长期坚持,效果也会因人而异。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 报告 ,其中谈到小学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比重占70%以上。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及早重视,热情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孩子施以教育,并与学校教育联合起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育这件事,从来就没有顺其自然,完美的 教育 ,那么教育孩子的 励志 文章 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 作者:孙盛起 张君从英国 留学 回来,我们几个好友为他设宴洗尘。席间,一个朋友不雅的口头禅使他很不快,几次露出厌恶的表情。席散送张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释说,那句口头禅不过是无所指的语言习惯,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张君沉默了一会说:“我给你讲一下我刚到英国的经历吧!” 和在布里斯托尔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是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既省钱生活的条件又好。 房东姓坎贝尔,是一对老年夫妇。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收我几英镑房租,硬把我从邻居家“抢”了过来。有一位外国留学生住在家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们不仅让整个社区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打电话告诉了远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儿女。 我了实现我 出国 留学的梦梦想,父母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我自然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学习机会,晚上在图书馆一直待到闭馆才离开是常有的事。好在我遇到了好东家,可以一门心思学习,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我会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贝儿太太就会逼着我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脏衣服拿去洗净熨好。可以说,他们就象对待亲儿子一样待我。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坎贝儿先生对我的态度有些转冷,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儿先生都好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 那天晚上11点多我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儿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儿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架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我心里早有准备,只要在我承受能力之内,他加多少房租我都答应,毕竟这样的东家不是到哪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贝儿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 我愣住了:难道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话? 我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儿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后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坎贝儿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地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 我很勉强地点头。我并不是觉得坎贝儿先生说的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没有跟我计较过这种事情,如果我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我的,充其量把我的卧室门关紧而已。我心里感叹: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呀! 当然,尽管我心里有牢骚,但我还是接受了坎贝儿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尽量轻手轻脚。 然而,不久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儿先生跟了进来。我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少有的。 “孩子,也许你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马桶垫子?”他问。 我的心里“咯噔”一声。我承认,有时我尿憋的紧,或者偷懒,小便的时候没有掀开马桶的垫子。 “偶尔……”我嗫嚅。 “这怎么行?”坎贝儿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的不尊重!” 我辩解:“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只是不意……”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 看着坎贝儿先生涨红的脸,我嘟囔:“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 坎贝儿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的良好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我不耐烦地听着,并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翻起来。我觉得坎贝儿先生过于苛刻,这种事如果是在国内,还算是事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虑良久,决定离开坎贝儿家。既然他们对我看不上眼,那我就找一家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我就向坎贝儿夫妇辞别,全然不顾他们极力挽留。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令我始料不及。 我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竟然都以同样的问话接待我:“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子?”那口气、那神情,那我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我只有满面羞渐地返身逃走。 至此,我才明白了坎贝儿先生说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在人们眼里,我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一个浅陋、缺乏修养的人。 我一点也不怨坎贝儿夫妇把我的“不良习惯”到处传播,相反,陷入了如此困境,我对他们的怨气反而消失了,甚至还非常感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没有那段尴尬的经历,我不知道是否还是那样令人生厌地“不拘小节”,嘴上同样挂着难听的口头禅也未可知呢! 张君的 故事 讲完了,我却陷入了沉思,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本应在我们少年时代就该完成的课程,我们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成人后来到异国他乡才能学会?甚至,如果张君没有遇到坎贝尔先生的话,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我们的教育里,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何为好家庭,何为好教育 她儿时进的是启明、振华,长大后上的是清华、牛津,从小到大上名校,“好的教育”几乎伴随一生;作为在开明家庭和教育中长大的“新女性”,却嫁入需对公婆行叩拜礼的“传统”家庭,但依然和丈夫相亲相爱了一生……可以说,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不论命运多艰,身上永远充溢着一种无怨无悔的向上之气,到了老年,脸上的淡定从容更是散发一种别样气质。 她和钱钟书先生的女儿——钱媛同样是一位才女,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英语系教授,虽然于1997年去世,但“我们仨”的故事,至今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那么,在杨绛先生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读好书入迷。 爸爸在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任上,因为坚持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宁可被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罢官。他当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位军阀到上海,当地士绅联名登报欢迎,爸爸的名字也被他的属下列入欢迎者的名单,爸爸不肯欢迎那位军阀,说“名与器不可假人”,立即在报上登 启事 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上海沦陷时期,爸爸路遇当了汉奸的熟人,视而不见,于是有人谣传杨某瞎了眼了。 爸爸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我是通过他的行动,体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训的真正意义的。 我们对女儿钱瑗(小名阿圆),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她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 和孩子在一起,要让孩子玩着学 钟书从来摆不出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 阿圆小时候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有一次,阿圆大热天露着肚皮熟睡,钟书就给她肚皮上画个大脸,被我一顿训斥,不敢再画。每天临睡他还要在女儿被窝里埋置“地雷”,把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却百玩不厌。 除了逗女儿玩,钟书也教女儿英文单词,见有潜力可挖,还教了些法语、德语单词,大多是带有屁、屎的粗话。有朋友来时,钟书就要女儿去卖弄。“我就八哥学舌那样回答,客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自己很‘博学’,不免沾沾自喜,塌鼻子都翘起来了。”阿圆在书中写到。 钟书写《围城》时,对女儿说里面有个丑孩子,就是她。阿圆信以为真,却也并不计较。后来他写《百合心》里,又说里面有个最讨厌的女孩子就是她。这时阿圆稍微长大些,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钱钟书就把稿子每天换个地方藏起来。一个藏,一个找,成了捉迷藏式的游戏。后来连我都不知道稿子藏到哪里去了。 “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他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而我对现代教育知道的不多。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问他签名干什么,小孩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难道不应引起注意吗? 好的家庭,要有好的夫妻关系 我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诗人辛笛说钱钟书有“誉妻癖”,钟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我对钱钟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1989年黄蜀芹要把他的《围城》搬上银幕,来我家讨论如何突出主题,我觉得应表达《围城》的主要内涵,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那就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意思是“围城”的含义,不仅指方鸿渐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钱钟书很赞同我的概括和解析,觉得这个关键词“实获我心”。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文科是有钱人学的 作者:单治超 大约一年多前,我发表了日志《文科是有钱人学的》。此文发表后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的人认为我是轻视了理科的难度,认为理科就是做高中习题那么简单。这种“认为”显然是一种误解,我本人是北大数学博士,对于数学的难度有着一定的认识。还有的人针对我文中的一句话提出了质疑。这句话是:穷人家长能懂什么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他们说:其中的“文学……”替换成“量子力学,量子场论”也依然成立啊。 我的观点是:文史哲经社这些学科,对于任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都是应该学习的学科,事实上国内外很多大学都开设相关选修课,这些学科的 思维方式 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有影响的。而“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则过于高端,没听说哪个大学给非相关专业开设类似的选修课,学不学这种课对于人生的发展应该也影响不大。所以质疑我的人把“文学……”与“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置于对等的地位是不合适的。 我想我应该把我的观点,再重新阐述并加以论述。首先我把“穷人”和“有钱人”的对立,更确切的设置为“弱势家庭”和“强势家庭”的对立。“弱势家庭”通常经济条件困难或一般, 文化 程度较低,户籍通常是农村或中小城市;“强势家庭”通常经济条件富裕或良好,文化程度较高,户籍通常是大城市。 我的观点是:对于所有学科,“弱势家庭”的孩子想取得一定的学术地位(例如成为大学教授)都相对于“强势家庭”的孩子占劣势;但对于理工科来说,这种劣势明显度要低一点;而对于文史类,这种劣势则极其明显。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把智力都高于普通群体,而且对学术都感兴趣的一个“弱势家庭”孩子和一个“强势家庭”孩子放在一起,我认为他们未来成为学者(例如成为大学教授)的可能性取决于“物”和“人”的条件。而理工科受“物”和“人”的条件影响要低一点。 咱们先看“物”的条件。 首先我们承认,学习所有学科都得读书,不读书是不可能有学问的。而“弱势家庭”的藏书量显著低于“强势家庭”。对于文科来说,两个18岁的孩子,可能读书量已经相差巨大了,因此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也相差巨大了。 可是理工科呢,我就举我的专业数学来说吧,数学这个学科是必须按顺序学的,这个和文科就不太一样。假如你高中数学没学好,根本不可能读懂大学数学,或者说勉强读懂也是肤浅的。除了极个别的数学天才,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对现代数学有一定认识之外,绝大多数数学系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对现代数学的认识都约等于0,无论他或她来自“弱势家庭”,还是来自“强势家庭”。 因此即使一个学生来自“弱势家庭”,上大学之前对现代数学一无所知,但上大学之后勤奋学习,将来读博士,按部就班搞学术,成为名家倒是很困难,但当个普通大学的教授还是可能的。 再看“人”的条件。 做学问必须要有人引领,有人和你讨论。这种人主要是老师和家长。 说说 老师。老师这一块,我相信中学阶段好的理科老师是大有人在的,即使在中小城市也是这样。或者即使老师不是名师,但做到称职的话,也足以把中学的数理化讲清楚。学生如果感兴趣呢,就多投入点精力,多做做题,多思考思考,对未来的学术发展来说,做这些也算够了! 但文科这一块就不是这样了。首先我们得说我国的文科本身发展就滞后,文科的好师资相对理科就要少很多。而且文科需要大量阅读,中学的文科老师多数没有那么强烈的兴趣,也就忙着看孩子去了,学术水平并不高。很多落后地区的中学文科老师,基本就是把书上东西整理整理,结构搞清楚,穿穿线,然后到课堂上复述一遍。学生问他们一点基础知识他们都未必会,更谈不上有深度的交流了。 总结 上面的一段话,就是师资的内部差异性,文科比理科强。而什么人享有好的文科师资?答:大城市的孩子。因此有理由认为“强势家庭”相对“弱势家庭”,遇到好的文科老师的可能性更大。 除了老师,就是家长了。我认为绝大多数“弱势家庭”的家长,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是差的。第一,他们多数生活在中小城市,从事非常平凡的工作,对于高端的工作,例如学术研究,或者是比较复杂的经济政治活动,根本就一窍不通,他们自己就是“井里的蛤蟆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既然这样,他们怎么可能引领孩子对这个社会有一个宏观的全局性的认识? 第二,他们急于让孩子改善社会地位,因此对于“学习”这件事持功利主义的态度,教育孩子,上大学之前学习是为了高考,上大学之后学习是为了就业,至于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学习是人内在的需要,这个高度他们还达不到。 第三,他们自身受教育程度低,因此认识水平也仅限于直观的东西,对于抽象的形而上的问题根本理解不了,自然也不会去谈。 基于以上原因,我仍然持原观点:“弱势家庭”的孩子如果有志攀登学术高峰,在理工科上还有戏,文科呢,我不敢说不能,但是劣势大一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