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关于浏阳河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2024-07-02 03:38:16

关于浏阳河论文范文资料

诗歌鉴赏 思想感情 游子思乡之凄

此曲原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首著名的歌曲,七十年代改编为古筝曲。乐曲中各段虽然都是对原旋律的原样重复和不加发展的变奏,但多样的演奏技法使音乐产生出鲜明的层次和对比,尤其是双手交替演奏的快速乐段及采用竖琴下行琶音的手法,精炼准确的表达湖南人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浏阳河 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全长共222公里,流域面积3211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长沙县市共40个乡镇。浏阳河源头至大溪河小溪河交汇处,杨潭乡(现高坪乡)双江口河段为上游;双江口至镇头市河段为中游;浏阳河下游从镇头市起始,最后在长沙市的陈家屋场注入湘江。据《湖南通志》记载浏阳河古称浏水,亦名浏渭河,"浏"是清凉的意思。浏阳河上游,河谷切割深、穿林涉涧、飞瀑珠帘、幽林深壑、河水碧透;浏阳河中游,浏水九曲潆洄、浪卷千堆、姿态婀娜、两岸翠屏、风光旖旎;浏阳河下游,河道宽阔舒缓、田畴沙洲、稻香四溢、波光粼粼、水绿鱼肥。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清亮貌。因县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浏水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其源有二,叫大、小溪,分别出自大围山北麓和南坡。二溪在浏阳城东10公里处汇合,始称浏阳河。流经长沙县,至开福区马厂以南入湘江,全长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浏阳河十曲九弯,清波荡漾。两岸青山翠枝,紫霞丹花

这是一首湖南风味的歌曲,我原以为是湖南民歌,用百度查了一下背景资料,不料却看到了有关《浏阳河》著作权的官司的报道,词作者徐叔华,曲作者唐璧光,竟是一首创作歌曲,原是歌舞剧《双送粮》中的一段对唱,不过它有鲜明的湖南风味应属无疑。 我听这首歌,对李老师的歌唱发音有些心得,这篇赏析就先从这个说起吧。 李老师对歌唱的咬字吐词极为讲究,此歌尤其如此,在自然的行腔中,李老师开始了演唱:“浏阳河——”,“河”字,李老师发“huo”音,“几十里水路——”,“路”字,李老师发“lao”音,“江边有个——”,“个”字,李老师发“guo”音,“出了个什么人——”,“出”字,李老师的发音明显是个上口字,听京戏,甘露寺选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出”字就是这样发音。中国传统声乐讲究的就是字正腔圆,字正,非正于现今普通话之字典,乃正于成俗与师传也。上述李老师的发音,将《浏阳河》这首歌的南方风味,湖湘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非深得歌唱之三昧者,岂能为之? 可是您能想到吗,对这首歌李老师的咬字吐词说到此还没有完,“毛主席”的“主”字其实也是上口字,可是李老师却没有泥于成俗与师传,而是按照普通话的发音而唱,但这决不是字不正,而是自然,试想,在很长的一个时代里,对亿万中国人民来说“毛主席”三字意味着亲切与温暖,大都是按普通话而发音,李老师体察这一点,不让她的听众有一丝不习惯,所以在发音带有鲜明南方方言色彩的歌唱里,“主”字却按普通话来唱,《老子》云:“道法自然”,此之谓也。 记得在李老师的那期《艺术人生》里,讲到唱歌,李老师直率地说自己很聪明,还有人有微词,认为不谦虚,从细细品味《浏阳河》来看,李老师岂只是聪明,简直是“相当”地聪明。 说完了发音,再说听这首歌的另一个心得,叫作有而不腻,淡而生情。什么叫做有而不腻呢,就是有甜意,要淡淡的甜,浓则太腻,有深情,要淡淡的情,浓则少味,有热爱,要含含蓄蓄,浓则失态,交淡,然后见君子,艺淡,然后见真功。粗放的艺术,通常不会长久,腻人的艺术,不能成就宗师。譬如京戏,甜美不如黄梅,妩媚不如越剧,乡土不如豫剧,高亮不如梆子,流畅不如评戏,典雅不如昆曲,轻巧不如花鼓,通俗不如二人转,然皮黄声腔,传于五洲,闻于四海,奉为国粹,为其往复回环,挠人耳痒,不腻而味长也。 李老师的这首歌,几乎是用中音区来演唱,行腔自然清畅,一改它歌精刻细琢的气息与音质,正如古人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情而情自现,平和而甜自来,那一句“毛主席,像太阳”,未作一丝热情状,而听者倍感温暖,这才是艺术。不仅行腔求自然,音质也求自然,不求润粹,不避沙声,比如“几十里”的那个“里”字,沙声名显,然而更有民间的气息,更亲切和人。 对于文章,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试曾说过这样的话: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渐老渐成,乃造平淡,其实非平淡,乃绚烂之极也(大意)。唱歌何尝不是如此,李谷一的《浏阳河》,于自然中显热爱,于平淡中露赤诚,淡如清茶,其香弥久,声似随意,其味悠长,正歌中绚烂之极品。 前两年,看电视剧《长征》,主题歌也是南方的民歌,“一送里格红军——”,那是宋祖英演唱的,真是好极了,惟一一点美中不足,就是音质过于纯粹,民间的气息有些不足,当然不妨事的,但听了李老师的《浏阳河》才知道,声乐训炼后的嗓音原来也可以将歌唱的如此民间又非民间,纤痕不露,真趣自出。 一曲短歌,蔚然成宗,真为李老师未曾有歌剧经典而遗憾。苏轼为文章宗师,谷一为歌唱大家,一古一今,一文一乐,相映成趣。此感此叹,起于倾听《浏阳河》之时,三湘雅韵,花鼓柔声,吧中诸君,以为然否?

关于东阳论文范文资料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赠序,是明朝文学家宋濂赠给他的学生马生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赠序通过介绍作者的求学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读了这篇文章,我确立了人生的新目标,拥有了前进的动力。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确立了人生的新目标。是它让我知道了路途的坎坷,人生的艰难,是它让我学会了坚持。“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这就是作者当年的学习环境。它激励我从失败迈向成功,在不断地体验挫折与失败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拥有了前进的动力。有时遇到困难真想放弃,但这时,宋濂求学的身影便浮现在我的眼前,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让我重新振作,迎接挑战。在挑战过程中,跌倒是难免的,但只要把自己与宋濂相对比起来,就会感到很惭愧,只能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特别是当我读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时,我更加体会到宋濂当年求学时所遇到的困难之大,学习勤奋之至。在那种条件下,他都能学习,而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呢?

作者在校舍中不与别人比吃穿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尽管如此,作者还是“略无慕艳意。”联系到自己来谈,以前我总是与同学相攀比,因此浪费了许多时间和钱财。现在呢?我读了这篇文章后,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警示牌了: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于与别人攀比上,这与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读了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我确实明白了很多道理。有宋濂的经历在前,又能有什么困难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呢?

人生就像一场戏,不在乎最终的结局,而是在于体验这其中的过程。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的生命有限。但学习的精神是无限的。如果每个人都沉沦于世,那么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我们要好好把握自己的一生,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我对此内容深有感触。其中一句话为:“以中足有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于之勤且艰若此。”意为,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作为学生,我们是知识的求学者,应该懂得礼貌、谦卑,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不被世界淘汰,所以学习对我们是有利而无一害的。而社会在进步,经济水平在逐步上升,祖国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回报祖国。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些同学在校上课不认真听讲,并且公然顶撞老师,这实在令人大为汗颜。不仅如此,有些同学还互相攀比,这些现象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因此,我建议大家读读这篇文章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改掉一切恶习,做一个文行并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他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文学大家,他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不仅如此,他还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当时很受欢迎。他是谁呢?他是—宋濂。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磨其心志”。而宋濂恰好验证了这一句话。宋濂自幼便好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书看;便常常从别人家里借书看,遇到好的文章便抄下来。无论严寒酷暑,他都能准时的把书归还。因此,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他看。所以,宋濂看了很多的书。

从中我明白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

宋濂到了中年以后,更加热爱读书学习。他在外地求学时,他的吃穿不如别人,他的舍友都穿着绸制华美的衣服,但他仍然乐于其中。同时,宋濂面对老师对他的责骂,闭口无言。看到老师开心时,又拿着经书去向老师请教。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能达到宋濂的那个样子吗?

现在的我们面对老师的责骂,有的大打出手,有的和老师顶嘴,还有的辱骂老师。唉!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先进,但是古时的人们、学生尊重老师。现在的学生比父母;比吃穿;比谁家有钱。尊重老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像宋濂一样,刻苦努力学习。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想立足,就必须养成‘讲诚信,尊重老师’的好习惯。‘不攀比,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是一种好品质。

宋濂用自己的经历去勉励后一倍的人,也勉励了我们大家。他希望我们能像他一样优秀。我也希望大家能像宋濂学习,学习他那优秀的品质和他那高尚的人格。

囊萤映雪,东晋祖逖闻鸡起舞法剑,四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他们这么苦读勤学的精神已经让我益慕地不得了,但是,今天我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我对宋濂老师的崇敬以及对他这种求学的精神真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了。

他因为家贫,没办法得到书来看,他实在爱读书,他就向别人借来抄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啊,终于让他遍观群书,要是我们冬天一到,早上就特别会赖床。总是不可起来,等到过了早读的时间才起来,作者成年以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他就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去请教老师,而老师的脸色和语言都未放温和些,但是作者还是尊重专心的请教老师,而我们上课时总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更别说去请教老师了,因为作业勤奋还是有收获的,去求学时,负箧曳屣,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夫皲裂而不知,到了住宿,四支僵劲不能动弹,在饭店里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可以享受,跟作者住在一起的`同学们,个个都穿着光彩照人好像仙人一样,但是作者也没有因为这样就觉得自己吃的和穿着不如别人了,因为他清楚他是来学习的,要是我们现在啊,只知道用珠宝来装饰自己,却不知用知识来装饰自己,我们现在都追求时尚,愿意以大早起来打扮自己,却不愿意一大早起来早读,作者是这样刻苦勤奋来求学的。

我百感交集,现在还有多少人如此勤奋学习,我们现在的坏境条件变好了,却不再有那么多人爱学习了,为什么?我们就不知道感恩和珍惜社会给我们学习坏境创造了一个这么好的坏境呢?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学习都特别松懈,想读就读,不读就读,比起作者我们真是惭愧啊!我们应该去学习作者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我们要也他为我们学习榜样!向他学习。

静谧的午后,挟一本心爱的书籍,躲开校园饭间的喧杂,独自来到教学楼后的白杨林中,选一块巨石静静的坐下来,耳边伴着树叶轻轻的“哗啦”之响,目光正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一行行的铅字上流淌。随着明初大文学家宋濂的名作《送东阳马生序》的牵引,使我仿佛看到了“幼时即嗜学”的他求学苦读的艰辛之旅。

宋濂虽自幼嗜读,但家境贫寒,“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中的艰辛等诸多困难,都在这个嗜读的学童面前逐一被克服,因此虽幼便能“遍观群书”,随后他远道投师,克服了无师之难,学习中,虽师严厉,但始终谦恭对待,终于“卒获有所闻”,成为大家。

自古以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学的勤与苦永远是并行的。大文豪宋濂在乐读的同时,不乏奔走受冻、衣食不如人,但他终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在艰苦的条件中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历史地位。

沥览中国求学的才子伟人,哪一个不是苦读而成名成家的呢?就连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在读《易经》时,都曾“韦编三绝”,更不必提“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古人勤学苦读的佳话,至今令人称颂。

看如今,我们与先人的求学之难相比,我们似乎基本没什么困难可言。不必说学校有藏书几万册的图书馆,也不必说教室中还有数百册的图书角。就连每个家庭中的藏书也不再像以前父辈母辈求学时那样匮乏。更不必说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现在,电子书、网络图书等书籍更是随处能读。这些与宋濂的借书、抄书而读之难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而不读呢?

朋友们,与书为伴,能荡涤我们的心灵。在你忧伤烦恼时,读书能给你快乐。在你得意忘形时,读书会给你警醒。读书能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阅历,启迪你的智慧,涵养你的人生。读书,更是你人生成功的基石,终会引你到达理想的殿堂。

和着树叶的轻响,让我们共同走进书香。

上周,我们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它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赠序。讲的是明初文学家宋濂幼时到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学完整篇文章后,我的感触极大,作者的求学经历让我难以忘怀,其中一小段让我最为感动。

文章的部分内容是: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把自己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刻画的很是细致,而这段主要是要告诉我们,对待老师我们要持以尊重的态度,对于学习,要持以虚心,实事求是,不懂就问的态度。

俗话说:好问是成就知识之基础,知识是成就未来之基础。对于学习,我们就应该勤学好问。

读小学的时候,我记得老师对我们说过:“问问题,不是代表你愚蠢,而是代表你虚心;不懂装懂,那叫做虚伪。不仅这样,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啊,我们都不愿做一个虚伪的人,不仅这样,我们对于学习还应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要有“火烧眉毛,快灭火”的想法。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竞争,你就的落后,落后,就会被社会淘汰。

知识不分大小,但分多少,无论是平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还是大知识,我们都要有想要钻研它的欲望。同时,我们也不能骄傲,必须抱有谦虚的态度。宋濂写到: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这不就正表现了他谦虚的品质吗?

对于老师的批评,我们也应该抱有:有错改之,无则加勉的思想,对于老师的讲解,我们要耐心听讲,不能老师讲东自己想西,因为,这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狂妄的表现,同时,也是愚昧。

这篇文章对我的感触极大,也让我明白了许多学习上和师生关系上的道理。谦虚,好问,实事求是,这是学习的必备素质。尊师,懂理这是做人的道理。

装懂,就是虚伪;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

一天我翻开《历代散文选注》,恰巧打到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我立刻被那简洁清新的词句所吸引。“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深为作者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又想到:古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尚能借书,“手自笔录,”而我们今天的学习环境比他们好,既无冻馁之患,又无奔走之劳,更应嗜学。

我们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毅力,不能吃苦。他们学习不好,往往不在自身找原因,却强调其他客观原因,如家里无人辅导、手头少书、时间太紧等。而宋濂青少年时是如何学习的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宋濂不顾天寒冻手,坚持抄书。遇到问题,跑到百余里之外,请教别人。我们今天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学校问老师,可以查参考书,也可以同学之间讨论,即使到老师家中去,总也不至于跑上百里吧!由此可见,学习要靠自己的勤奋。

还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学习条件比别人差,因此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是不对的。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再差也无法与宋濂相比呀!像宋濂那样刻苦学习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如车囊萤、孙康映雪、匡衡凿壁偷光……他们都是家境贫寒,学习条件极差,但都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我们今天的条件和他们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们学习成绩再不好,谁之过?正如宋濂所说“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看来,搞好学习比要靠自己的努力,必要靠勤奋。高尔基说得好:“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起来的就是劳动再劳动。”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吸取前人的好经验,循序渐进,学习再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宋濂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文章先叙作者青少年求学时的种种艰辛,再说马生同辈青年求学的优越条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激励后生。这篇文章很值我们现代青年人反思,以此来勉励自己。

作者幼时爱学习,家境贫穷,买不起书,还得一字一句地抄下来。看看我们的周围,家长买来成堆的辅导书、名着,可我们这些孩子呢,却连碰都不碰,让书沾满灰尘陪岁月作伴。有书不看,与作者的勤学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好的学习机会,我们都不会珍惜。倘若作者看到现在的我们,一定会摇头叹息吧!泡在蜜罐里长大的我们,是不是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呢?

作者无师。那时的他,苦于没有大师交流,还要跑到百里之外去请教学问。有时还得遇到老师的“叱咄”。看看我们敬业的老师,每天认真地上完课,认真批改作业,每遇到学生请教问题,总是仔细地分析,直到把学生教懂。可现在的我们,上课漫不经心,作业草草了事,更谈不上请教问题了。若还需要跑到百里外求学,想必大部分都会挥挥手,摇摇头,跑到自家暖和的被窝里会周公去了。娇生惯养的,哪受得起这种苦?

作者物质上更是困难,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而身处富家子弟中,却丝毫没有自卑和攀比心理。因为他热爱学习,他为此很快乐!我们只是农村的孩子,家境并不算殷实,但衣食住行还是有保障的。我们的父母勤勤恳恳地为我们工作,为我们打拼着,只为希望我们能够有出息,长大后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却能有几个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能明白上学的快乐?我们把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看作理所当然,把一切看得都太无所谓。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看看现在,我们却还没城里的孩子懂事,这句话,是不是更适合古代有志气的读书孩子呢?我们这一代,太幸福了,幸福得过了头,也就变成了一种悲哀,倘若我们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后,该拿什么去回报我们那满脸沧桑的父母呢?

作者求学的艰辛,更衬托出我们这一代的幸福。我们更应该紧紧地把握住机会,好好学习,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自从读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很多,和作者宋濂比较起来,我才知道我以前是多么的无只。我更没想到的是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初散文家宋濂背后却有那么多的心酸事,年经的他为了求学,不惜在冬天雪地里穿破鞋去上门请叫老师,他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他面对老师的责骂却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要达到这种境界对现代学生是容易的么?

读了这篇《送东阳马生序》之后,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好好用工读书,我们和宋濂比较起来,真是幸运儿,想起我们左说说好好读书,右说说好好读书,真是可悲啊!作者喜欢读书,因为家里穷的原因,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所以他就经常向那些有书的人家去借,看玩之后就亲自动手用笔抄写,抄写完之后怕日期过了用跑的去还书。

然而现在的我们,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含辛茹苦,只是希望和盼望儿女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可是却反而弄巧成拙,但这并不能怪父母,要怪只能怪自己,光嘴里念念长大后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头地,可是做的却与说的相反。你们要知道这天下不会白白掉下馅饼啊!更不会掉下黄金的,我们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拼搏。

所以,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好好学习作者勤奋好学,以苦为乐。而且能够诚实守信得以博览群书,更应该学习的是尊重老师,虚心求教,这样才能做到了好好用功读书呀。!

我读了一篇《送东洋马生序》的,这次给我了很多回忆,很多想法。

读了这篇后,我回想了自己是否像他一样能刻苦读书吗?能像他一样挨饿挨冻吗?还能像他一样求师艰难吗……所有8ttt8。com的答案只是一样的,一个字,是“不”字,我很像文中第二段的“诸生”那样的人。

又回想一下,我爸爸呢?我妈妈呢?对,没错!他们曾经介绍过,他们年轻时,家庭经济非常贫困,连一只布鞋、草鞋都买不起,学校远,只能赤脚走去,应有多么痛楚!但他们不放弃,他们认真学习,结果有一个这么好的家庭,他们还能把我养得白白胖胖。

读了这篇后,我心里只有惭愧,我有这么好的头脑,我读了九年,唉!一点没有进步,真遗憾!我现在dddtt。com已是高中了,我能否在三年内努力改变吗?那就看我的信念吧?

东阳历史悠久,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建县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素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之美称,被誉为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东阳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孕育了北伐名将金佛庄、新闻先驱邵飘萍、科学泰斗严济慈、植物学家蔡希陶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美名荣誉】[编辑本段]东阳享有“百工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之美誉。东阳建筑业发达,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了年产值超5亿元的施工基地,又开辟了3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新基地。近几年,我市建筑企业创造了百余项优质样板工程,获得了13项鲁班奖。全市现有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134家,其中特级资质4家、一级资质15家,二级资质31家,2006年,103个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亿元。东阳素有“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木雕、竹编)。目前,全市拥有工艺美术专业职称人员1101人,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2005年末,从事工艺美术生产的企业有 140余家,家庭工厂2000余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年产值超过20亿元。东阳木雕因地得名,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居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阳木雕历史悠久、技法繁多、题材广泛、工艺精湛,流长千年而愈茂愈盛。北京故宫精美绝伦的宫殿雕刻、杭州灵隐寺雄伟壮观的释迦牟尼大佛、浙江省人民政府作为庆祝香港回归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航归》等都出自东阳木雕艺人之手。东阳竹编巧夺天工,被誉为中国工艺百花园中的“奇葩”,相传起源于二千多年前,产品有25个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东阳竹编以其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编织、典雅的色彩、欣赏与实用相结合著称于世。大型竹编屏风《九龙壁》,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永久保存。东阳文化朴茂,教育鼎盛,素有“勤耕苦读”之风。历史上英才辈出,进士题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一代报人”邵飘萍、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台湾报业巨子王惕吾等。目前,在国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8000多人,博士和博士后800余人,东阳籍院士10人。2005年召开了首届东阳博士大会。东阳是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基础教育综合水平名列全省前茅,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学校布局更趋合理,素质教育稳步推行。近年来,新建了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东中新校区、市外国语学校。中天、顺风、横店等一批民办高级中学应运而生。全市高级高中普及率已达到95%。2008年6月1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下文命名,东阳成了真正的“中国恐龙之乡”,去年9月在东阳市区发现的恐龙化石,也被国际权威杂志认定为恐龙新属种类,并将它命名为“中国东阳龙”。历史沿革】[编辑本段]东阳历史悠久。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献帝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就已建县制,名吴宁,属会稽郡。唐垂拱二年,也即公元688年,建东阳县,素有“婺之望县”的美誉。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阳撤县设市,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春秋战国: 春秋时(公元前770--前476年),吴越争霸,属越国; 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2年),楚伐越,又属楚; 秦汉三国: 秦时(前221--前207年),推行郡县制,东阳地为诸暨、乌伤县之一部分,属会稽郡。西汉: 郡、国并行,先后属刘贾荆王国、刘濞吴王国、会稽郡、扬州刺史会稽郡。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建县制,取“吴地安宁”之意,名吴宁,属会稽郡。此为东阳建县之始。三国时,以吴宁县属吴扬州会稽郡。吴宝鼎元年(266年): 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治所长山县(今金华)。吴宁县属东阳郡。取东阳名,是因郡“在金华山之阳,水之东”。隋唐五代: 唐武德四年(621年),罢郡治州,改会稽郡为越州,东阳郡为婺州。 唐垂拱二年(公元688年),析义乌(原乌伤县)东冲要地及吴宁县故地,袭旧郡名,建东阳县。时有“婺之望县”的美誉。 五代时,吴越王钱奏改东阳县为东场县。宋元明清: 宋,复东场县为东阳县,并行路治。 元,朱元璋改婺州路为宁越路,又改为金华府。 清,承明制,东阳县仍属金华府。近现代: 民国时期,浙江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前后多次划属不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8日,东阳解放。解放后,东阳属金华地区(后为金华市)管辖,磐安县先后在58年划入、83年又划出东阳,县治相应变化。 1988年5月25日,东阳撤县设市。2003年,成为浙江省17个经济强县(排第13位)历史名人】[编辑本段] 东阳自古就有“勤耕苦读”之风,在历史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累计进士题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的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现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中国新闻先驱邵飘萍、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著名物理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严济慈、台湾新闻报业巨子王惕吾等。据统计,目前在国内外工作的东阳籍博士和博士后有30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4名,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2100余人,被《人民日报》称誉为“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目前,东阳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名闻浙江省内外,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近千名,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浙江省前茅,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上卢泉塘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被宰相裴度荐为兴元书记,所作文檄豪健,一时推许。元舆负才,锐意进取。太和五年(831)上疏自荐,反复8万言,文辞精粹,出入今古,获文宗李昂嘉许。以擅文敢谏著称。宰相李宗闵谓其浮躁诞肆不可用。及李训得宠,召为左司郎中,充知杂事侍御史。九年七月权御史中丞。文宗省察记录囚徒罪状,因元舆奏辨明审,九月升御史中丞,以本官兼刑、兵两部侍郎,同平章事。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十一月,李训、舒元舆和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势力。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兵甲暴露,事败。元舆单骑出走,为仇士良神策军生擒,不日遭腰斩。史称“甘露之变”。弟元褒、元肱、元迥官同时。元褒早卒,余全被族诛。所著《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一日,文宗绕栏微吟,为之泣下。大中八年(854)昭雪。著有《舒元舆集》,其文《贻诸第励石命》 、《录桃源画记》收入《唐代散文选》,其诗入《全唐诗》6首。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凤山乔宅人,后居城内乔宅园。学于吕祖谦。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任通州知州,嘉兴知府,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侍讲,工部侍郎。理宗即位,行简应诏上疏,要求确守“求贤、求言”二诏之初意,持“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治乱安危莫不由此”的治国之道。行简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六月兼知枢密院事。朝议收复三京(今河南开封、洛阳、商丘),行简上疏,提出必先治内而后治外、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必须选将练兵丰财足食的主张。次年六月拜右丞相,三年十一月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军国重事,封肃国公。四年九月加少师、保宁军节度使,封鲁国公。淳佑元年(1241)二月卒于家。追赠太师,谥“文惠”。行简历练老成,学识深厚,为人宽宏,好直言,善荐才。称永康陈亮有“特出之才,卓绝之识”,陈亮去世后,则为之上疏请谥,有《为永康陈亮请谥疏》存世。一生奖掖后学,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曾执教于南园书院。著有《孔山文集》、《周礼总说》。 张国维(1595-1646):字玉笥。托塘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崇祯七年(163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请命主持兴建繁昌、太湖城垣,浚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吴江、江阴、苏州等县桥拱、塘堰、漕渠。积数年治水之经验,著《吴中水利全书》。升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继任兵部右侍郎。十五年九月升兵部尚书。清兵入京郊,国维获咎辞职归里,不久被捕解京下狱。路过苏州,沿途士人痛哭生祭。后以治河有功获释复职。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都陷,国维拥鲁王监国,进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十八日国维还守东阳。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抵东阳七里寺。遂召二子问生死态度。长子世凤即表示决不偷生,次子世鹏应答稍缓,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世鹏泣对“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二十六日午夜,国维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词》三章,又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掷笔于地,付遗书于次子,投园池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谥“忠敏”。所著《吴中水利全书》,《四库全书》有著录。 金佛庄(1897-1926):乳名为文,学名灿,字辉卿。横店良渡人。民国7年(1918)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共党员,为浙江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的3名成员之一。次年6月,赴广州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13年春,奉命到广州参与创建黄埔军官学校,任军校第一期第三学生队上尉队长,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后历任营长、团党代表、少将团长等职。先后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刘希闵、杨震寰叛乱及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部的两次东征。身先士卒,战功卓著,为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争得“党军荣誉旗”。北伐前期随总部转战,负责保卫指挥机关和苏联军事顾问的安全。南昌光复,入城维持秩序,除暴安良,民心大振。民国15年12月初,请命秘密赴杭州,策动江浙地方军队起义。9日晚离南昌,顺流东下。其行踪被孙传芳密探侦悉,11日在南京下关码头被捕。因营救不及,12日被秘密杀害于雨花台。 邵飘萍(1886-1926):字振青,紫溪人。14岁进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浙江高等学堂,受梁启超思想影响,任《申报》特约通讯员。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回金华任金郡中学教员。民国元年(1912)到杭州与杭辛斋合办《汉民日报》,任主编,严厉揭露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丑行,不时抨击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及其卖国罪行。报纸于1914年被袁下令查封,邵被捕。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入法政学校读书,并组织“东京通讯社”。1916年初,应邀回国任《申报》、《时报》及《时事新报》主笔,笔伐袁世凯称帝。袁倒台后,任《申报》驻北京特派员。1918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0月,又创办《京报》,任社长。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京报》上揭露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卖国罪行,触怒了段棋瑞政府,报纸被查封,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20年下半年,段棋瑞政府倒台,回北京复办《京报》,与徐宝璜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于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主讲新闻采访课。以后,又在北京平民大学、政法大学讲学。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积极支持反帝反军阀斗争。4月,张作霖奉军入北京,邵即被捕。26日,以“宣传赤化”罪惨遭杀害。著有《新闻学总论》、《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蔡希陶(1911-1981):原名中矩,字侃如,曾用名玄彭,后以号为名。蔡宅人。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名誉会长、云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等职。毕生从事植物学研究。民国21年(1932)始,以3年时间深入云南大凉山、屏边等地调查考察,采集植物标本1万多号。成功引种、选育名贵烤烟“大金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发展烤烟品种,使烤烟生产成为云南省的经济支柱。1953年,种芽嫁接成功原产巴西的三叶橡胶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在西双版纳创建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和热带植物园。不久,又建立大勐龙生态群落研究站。1963年9月,出席在加纳举行的西非科学协会第四届年会。1972年,在勐连山中找到自唐代以来一直靠进口的重要内科植物“血竭”资源龙血树。推倒“中国没有血竭植物”的论断。蔡希陶毕生研究植物资源、植物分类,提出在一特定地段上,人为安排适应人类要求的木本和草本的各种组合,奠定了中国人工植物实验群落学的根基,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植物资源学家。著作有植物学研究论文20多篇,译有《系统植物分类》、《农林植物考源》等。 严济慈: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1年1月23日生于浙江东阳,1996年11月2日在北京去世。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25年在巴黎大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起同时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授。1928年起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1931年起一直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1938年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技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全国人大三、四、五届常委会委员,六、七届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他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30年之久;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抗日战争期间,严济慈在昆明领导开展应用光学研究,研制成大批军用、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并被授予胜利勋章。 严济慈曾在法、美、英、德等国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3篇,1986年汇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他还编著了从初中到大学的10种数学、物理教科书,如《初中算术》、《几何证题法》、《普通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电磁学》等,培育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和许多科学家,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阳光论文范文资料

导语:窗外的阳光洒了一地,我情不自禁地想去外面透透气,斜斜的阳光温柔地笑着,烙下一个淡淡的灿烂的印痕。接下来我整理了2020年描写阳光的作文范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阳光是一个调皮娃,瞧!它早早的从东方升起,与我们玩起捉迷藏,它时尔躲在云后面,时尔躲在房间里找的我满头大汗。

阳光是个爱绘画的孩子。瞧!它溜到了公园里,落在了桃树上,调皮的用自己的红画笔为桃花树姐姐抹上了一层粉红色的胭脂,羞得桃花树姐姐的小脸蛋更红了。一转身,阳光又看见了大树哥哥的叶子,眼珠一转,又拿起了自己的绿画笔,沙沙的声响,大树哥哥的叶子更绿了,逃跑的时候还不忘淘气的给了小野花妹妹一个柔和的飞吻

阳光是个爱运动的孩子,你看!夏天来了,调皮的阳光又跑到了小溪边,扑通的一声跳到了水里,与小鱼弟弟们一起比赛游泳只见它脑瓜一转,用自己的蓝画笔把小溪画得更清了。你瞧它:玩累了,二话不说,就躺在草丛阿姨的怀抱里休息。

阳光还是个爱捣乱的孩子。秋天来了,调皮的阳光又受不住恶作剧的诱惑,跑到菜园里,找葡萄姑娘聊天,拉着苹果、梨子跳起了芭蕾舞,还在西瓜的大肚皮上打鼓!当然也没有忘记给芒果小妹用黄画笔画了个妆呢!

阳光还是个爱热闹的孩子。冬天到了,爱睡觉的动物们都躲着冬眠了,人们也不轻易出门了,阳光觉得太无聊了,它很不高兴的撅起嘴巴向全世界吹了一口热气呼,雪人融化了,冰封的小溪又恢复了生机,万物复苏百灵鸟们唱响了春天的赞歌,热闹极了!阳光拉住春姑娘的裙角,去世界各地旅游去了

虽然阳光总是像我的弟弟那样调皮又淘气,但我们大家还是很爱它!

什么都会和时间一起消逝,我只是希望我可以把生活中的阳光,都收藏起来。可以在阴暗的天气里,把它们翻出来看看,不知道当时我的脸上,有没有被映上温柔的阳光。

――――题记

一个清新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完整的笑脸,一朵纯白的栀子花开了,雪白的花瓣上沾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透明的露珠里映出一张可爱的孩子的脸,还有她阳光般的笑容。顿时,阳光显得格外温暖。

一个阴暗的下午,没有太阳。冷风飕飕的刮着。穿着厚厚的棉衣的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地上结了层薄薄的冰,像是用水晶铺成的。我小心的走着。周围是一些面无表情行色匆匆的人。这时,一个小男孩出现在我的旁边,他看起来像一只白色的大熊。突然,他转国脸来,露出一张很纯真的笑脸:“姐姐!天气好冷啊!“一句普通的话语,却让我感觉无比温暖。我突然间好像听见了云朵上太阳的笑声。

一个美丽的黄昏,太阳迟迟不肯落下,天边的云彩披上了霞衣。一对老夫妇手拉着手,漫步在小公园里。他们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合着旁边小树的影子,构成了一幅没有语言的画,老夫妇脸上的,一定和太阳一样,红彤彤的。

收藏阳光,即使在阴雨天里也会有太阳,只要我们的心在乌云之上。

对于阳光这个词语,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同。不过大多数人把它理解为温暖的象征,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它总是温暖的.,它总是照亮人心的。

记得曾经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在为女儿削苹果时,因为所乘坐的轮船颠簸,而不小心将水果刀刺入心脏,但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默默的忍受着伤痛,照顾女儿,直到三天后轮船靠岸,当女儿见到妻子时,他才微笑着逝去。当刀口准确地刺入心脏时,却维持了整整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的奇迹,更是父爱的奇迹!读了这个故事,你有没有感受到心中有丝丝温暖呢?

是的,阳光是温暖的。当你在一个暖暖的晴朗的日子里,看见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绿绿的树叶上,绿叶立即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通体透亮,全身被阳光包围着,你的心情难道不快乐吗?你难道不觉得温暖吗?不可能!阳光是给人带来温暖的。

阳光不但是温暖的,还是七彩的一种语言。她告诉我: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要低头折节,要微笑着面对生活。

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好,心情十分糟糕,心想:这次回家肯定要挨骂了!唉可是当我踏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校门口的时候,一抬头就看见了阳光。阳光它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让我沐浴在它的怀抱中,仿佛在对我说:孩子,不要灰心,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你好好分析原因努力改正,今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它好像一位母亲,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的失利,教会了我如何微笑面对生活,之后的一次考试中,我果然考出了好成绩。

阳光,它是温暖的象征,它是七彩的语言,它也是人生的指引,它还是阳光是无穷无尽的,它的意义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它,肯定温暖!

亲爱的妈妈,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一直都是你。你常说,我是一道阳光,射进你的心房。可你知道吗?你一直都是我的阳光,在我的心里,明媚而又温暖。你的手是阳光。记得吗,那年冬天,天真冷啊,你拖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年幼的我,我撒娇似的对你说: 妈妈,我冷。 你听了,毫不犹豫地把你的手套摘给了我。手套很大,上面还残留着你的体温,套在我嫩嫩小小的手上,很温暖。到家了,你把我抱下车,我看见了你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红肿而且裂口。你知道吗?那年冬天,我唯一记得的便是那双冰冷的手,那双手仿佛可以摒除所有的寒冷,带给我永恒的温暖。你的目光是阳光。有一件事你肯定记得,知道我为何如此肯定吗?因为你为我做过的事你从不曾记过,而我为你做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你都会铭记于心。那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放学后,我回到家,你还没有下班,我坐在沙发上苦思冥想,门铃响了,你回到了家,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了沙发上,空荡的客厅只剩下你沉重的喘吸声。我鼻子突然就酸了,起身给你泡了一杯茶,端到你面前,撩起你遮住了眼眸的凌乱发丝,轻声说,喝茶吧!你仿佛受了惊的小鹿,睁大了眼睛,一霎那间,我看到了你的目光,那目光里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诧异,有疑惑,但更多的是满足和喜悦,你知道吗?那时的你,多像一个偷吃了糖的小孩子,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倘若可以,我多想就像现在,给你端水,为你沏茶,为你做任何的事,只要能看见你满足的神请,我就心满意足。你的手是阳光,你的目光是阳光。但我知道,那全都是你给我的爱。你就是一道阳光,照进我的心房,明媚而又温暖。

关于郧阳论文范文资料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护士演讲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无数人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是谁还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当人们举家团圆的欢庆时刻,是谁还默默地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当可怕的病魔肆虐横行时,又是谁用瘦弱的身躯组成一道道钢铁长城?是她们,是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我自豪,我是她们中的一员!

我是一名护士,还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一个小伙子被几个人抬着冲进来时,已经是面目全非、血肉模糊了,又是一起可怕的车祸。一场紧张的抢救随即开始。量血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 …与主治医生配合的有条不紊,我们整整忙碌了五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已经让我们忘记了疲惫!可是小伙子还是离开了人世。容不得我们休息,家属的责怪声、漫骂声、哭喊声、打闹声一起涌来。是啊!又有谁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突然从眼前消失呢?没有安慰,不需要安慰,我们的心底不能有一丝涟漪,只能悄悄地独自将伤口抚平,再次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是啊!护士的工作不允许我们在感伤中苦苦徘徊。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要拥有博大的胸怀,纵使受了委屈,我们的脸上依然是灿烂的微笑,我们知道:这微笑是阳光,能减轻病人的疼痛;这微笑是雨露,能滋润患者的心灵;这微笑是翅膀,承载了千万个家庭健康平安的希望!

我是一名护士,打针、输液、查房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还记得有一次病房里住着一位老人,脾气非常暴躁,每天给他输液送药他都大发雷霆。对于这些,我没有丝毫抱怨,更没有不理不睬,而是主动嘘害问暖,去病房与他拉家常,津津有味地听他讲陈年往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在急诊科这样一个时间就是生命,与死神赛跑的前沿阵地,在日日夜夜的急救工作中,我得到了全面的磨练和考验,已经从当年的一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成长为急诊科的一名护理主力军,其间倾注了科主任、护士长无数的心血,也渗透着急诊科护士姐妹们的关心与支持。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这演讲台上参加急诊科副护士长的竞聘,我演讲的题目是:心怀感恩,勇往直前。

急诊科输液室病人多,急诊病人病情急、重,这一切要求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超强的应变能力;于是我苦练内功,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仅练就了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经常被患儿家属点名打针;还熟练掌握了急诊急救技术,参与科室的重大抢救工作,经常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在管理方面,我还是护士长的得力助手,能主动帮助护士长协调科室的繁琐事务,能为科室的工作出谋划策,深得护士长及护理姐妹的信任。

非常感谢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竞争上岗、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叫韩xx,现年26岁,护师职称。20xx年7月毕业于郧阳医学院护理本科,经过当年县统一招考进入县人民医院,先后从事内一科、外一科、外三科临床护理工作。三年来,我在医院各级领导及同仁的大力帮助下,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护理事业,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及业务学习,服从领导安排,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熟练掌握了内外科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深受患者和同事们的好评。特别是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小技巧(例如为肥胖患者、水肿患者、慢性病人、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以及为昏迷病人上胃管的技巧).同时,在工作中,我始终牢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宗旨,实行人性化护理,深入病房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医生。记得20xx年8月18日我上晚班,接班后不久巡视病房时发现2床屈万珍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及时报告了值班医生,遵医嘱为患者实施了有氧雾化、吸痰、叩背等一系列措施,效果不佳,我考虑到可能是痰痂堵塞气管套管,随即我把我的想法告知了值班医生,遵医嘱拔出气管套管后,患者呼吸逐渐转为平稳,颜面红润,能自行咳痰,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微笑着向我表示感谢,这是给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在外三科我负责护理文书和院感的.质控,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积累和丰富临床护理经验之余,我积极学习《护理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行政管理水平。今年五月我有幸成为护理部质控小组中的一员,参加了全院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和健康教育落实情况的检查,在各位护士长的带领下深入到各科室检查学习,掌握了大量书本以外的知识,这为我这次竞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竞争上岗,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挑战和锻炼。我愿通过这次竞争上岗完善自我。如果我竞选成功,我将竭尽全力做好副护士长的各项工作。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1、尽快转变角色,迅速进入副护士长角色,摆正位置,当好配角;胸怀全局,当好参谋;服从领导,当好助手。

2、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认真履行护士长的职责和义务。以“五服务一提升”为标准,严禁生、冷、硬、推,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抢救室逐步推行无陪护护理,出院后回访避免形式化。优化输液室工作程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3、认真研究科室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资料,在现有条件下为护士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4、重点管理护理安全,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开展法律意识教育,培养慎独精神。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加强新职工培训及实习生带教,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

5、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率先垂范,带领科室护理姐妹们共同进步。

6、不断加强医患、护患沟通,培养爱伤观念,促进有效沟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扬长避短,积极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7、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同时提高医护质量,努力创建患者满意的科室。

8、培养经营意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病人收费明细化,增加收费的服务项目如大力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特别注意科室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确保正常运转,为科室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9、加强集体协作意识,做好分工协作。努力团结科室的各位成员,让她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她们体会到护理工作是神圣而伟大的,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10、科室做到年有目标,月有计划。以身作则带领护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论文。定期开展静脉穿刺技术、抢救技能大练兵和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11、搞好护理情报工作,及时了解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方向,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位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参与意识,进而指导开展护理科研,深入分析和揭示护理科学价值,使护理科研工作走出低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竞争上岗有上有下、有进有退,上也好、退也罢,我将摆正心态,一如既往地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配合护士长开展工作,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融汇到秭归县人民医院这个使我引以为豪的大集体中。我将无怨无悔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

综上所述,如果我这次竞聘成功,我会把对护理事业的热情、忠诚、爱心和耐心倾注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去,争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如果没有竞选上护士长这个职位,我也不气馁,我还是一名优秀的护士,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的工作。xxx中医院在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中医人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蓬勃发展,我衷心的希望能在我院发展的宏图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xxx中医院的美好明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叫xx,28岁,本科学历,护师职称,现工作于我院心内一科,首先感谢医院领导给我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为我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也衷心希望能为医院的发展增添一份色彩,同时一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得到了科室领导和病人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次之所以参加护士长人才库的竞选,是因为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有利条件:

一、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任劳任怨。

在平常的工作中积极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自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服从护理部领导和护士长的安排,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充分调动下级护士的积极性,带领下级护士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把优质服务作为我们的天职和本分,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我们经常深入到病房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通过我们具体的行动,让病人真正的感受到我们的优质服务,品味出优质的所在,经过一段时间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我们科室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患者表扬信明显增多了,

二、热爱护理事业,工作积极认真。

自XX年参加工作以来,我能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任我院礼仪组成员以来,多次组织并参与我院新员工的礼仪培训,参加我院举行的一些大型活动,提升了我院护士的群体形象,展现了我院护士的风采,并在XX—XX年护理示范岗位能手创建活动中,被评为“礼仪服务明星岗位能手”。

另外作为我院护理技能操作组的一名成员,担负着我院护士的技能操作培训和考核的重任,每个季度一次的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我都能和操作组的每一位老师认真组织,为提升我院护士的操作技能水平、保证护理安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自XX年担任我院内科团支部书记以来,为团组织的活动出谋划策,组织内科职工参与“歌唱比赛”和“演讲比赛”,并组织内科支部成员组成“护士节约在行动小组”

如果能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有幸成为护士长后备人才库的一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以后的工作:

一、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努力协调好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关系,使以后的护理工作开展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二、积极准备创三甲,医院等级评审是我们医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护理工作重点之一,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我会和大家一起对照标准精心准备,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迎接上级的检验,为医院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三、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加强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

四、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把护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

做好护理安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掌握病人的病情,只有熟悉了病人的病情,护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2、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流露出真实的想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五、协助护士长继续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仅仅只是开局,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努力,从根本上,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从长远上,提升护士素质和专业能力,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紧紧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主线,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谢谢大家!

《楚辞》根脉之郧阳巫文化(二)                                 蓝善清       学术界一直认为巫文化是楚文化一个重要方面,是楚国精神文化中的主导文化。探究楚文化的源流,我们发现,原来郧阳是楚文化的启蒙之地,启蒙了楚人锅碗瓢盆,也启蒙了大楚的莺歌燕舞,楚辞的高蹈出世与郧风血缘密不可分。当然,得感谢屈原这位伟大的天才诗人走进郧阳,是他吃了郧阳巫风的草,挤出了一花独放的楚辞的奶,让不登庙堂的巫风成为神圣的颂歌,从形而下走到形而上,登上中华文明精神的殿堂,给普世以心灵的至高愉悦。       屈原作品保留了郧阳巫文化神性的力量和借助神性实现精神自由的理想。在他作品中出现的舜、后裔、鲧等人物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阿波罗、雷欧提斯等亦神亦人的形象,有非凡的神力又有人格化的英雄色彩。屈原特别偏爱巫文化中荒诞的故事,他生活那年代郧阳就有了打待尸的民间祭祀形式,有了弄神弄鬼的乡风,从他28篇作品中所出现的16个神话意象看,从郧阳传唱的《黑暗转》中都可以找到,其他巫风故事也涉及到此类人物、地方、神兽神鸟、奇花异草的影子,诸如虚无之神天帝、义和、丰隆、雷师、湘水之神、九嶷之神等,历史英雄之神鲧、重华、后羿、汤禹、高辛等,神异人物韩从、王乔、羽人、长人、土伯等,神奇的地方如苍梧、天津、昆仑、悬圃、流沙、赤水等,神异动植物鸾皇、凤鸟、飞龙、瑶象、若木、扶桑等,这些词语概念郧阳民间在弄神做法时都会涉及到其中的神性意象。       最能体现屈原受郧阳巫文化影响的是他的作品《大招》,该诗是屈原为死在秦国的楚怀王迎灵的祭词,在对灵魂的召唤上跟郧阳人招魂习俗相合无异。他极力渲染四方的种种凶险怪异,着意烘托楚国故居之美,最后又大力称颂楚国任人唯贤、政治清明、国势强盛等,以诱使怀王灵魂返回楚国。全诗文字精练,辞意醇古,风格雅淡,特别是写景、状物、叙事时层层铺张,大段排比,对称整齐,显示了由辞到赋的发展与转变,而潜在的是母亲对儿女丢魂失魄急于召回的一种殷殷情怀。《九歌》是诗人屈原借用巫俗、巫歌而创作出来的别具一格的祭神组歌。相比《大招》,《招魂》更为直接的仿效了郧阳人招魂形式。诗中对上下四方的描绘,充满了奇异的神话色彩,从素材到形式以致诗的句形、语吻都深深打上了郧地巫风的烙印。《九歌》中塑造了湘君、湘夫人、宓妃、山鬼等一些列神话人物,也在郧阳传说中有所表现。这些女神无不具有人的情感,人的秉性。“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这与望君归的思妇又有怎样的不同?“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这与怀春的少妇又有着怎样的差别?但她们毕竟是神而不是人,她们可以“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正是这种似人似神的境界,为我们展现了一种非同于中原地区礼教匡缚的浪漫情怀,如果没有郧阳古老开化的这样一片沃土,我们很难想象屈原能够写出如此奇绝的诗篇。       《离骚》是一首叙写自己的政治遭遇和倾诉自己爱国情怀的政治抒情诗,但诗的构想和全诗构造却十分奇特,很像郧阳待尸歌的格局。有开场的自序,有中间的正述,有结尾的煞戏部分,整个《离骚》就像一部完整的待尸歌,而诗中三次巡游又像巫神做法时的表现。作为抒情主人公的诗人自我形象,诗篇一开始就刻意把自己塑造得具有不同常人的神性,带有神话色彩。诗中说他是神话传说中的帝颛项高阳氏的后裔,并起表字为“灵均”。为了显示身心的洁,他取江离、辟芷为衣,纫秋兰为佩;并朝饮坠露,夕餐落英;步马兰皋,驰骋椒丘,特别是诗中写他向重华陈词、两次向神巫(灵氛、巫咸)问卜、上天入地地神游,让人感到诗人那种飞天翔宇无所羁的超自然力量。他不仅吸取了民间神话人物、神话故事内容,还直接与巫觋打交道,请巫神帮自己出面做工作以实现理想愿望,全诗以寻求巫师活动的形式联组而成。文理起伏,手法铺陈,结构宏伟。       长诗《天问》由172个问题组成,其中有对宇宙底蕴的探求,有对国家历史的回顾和诘难,有对善恶是非的追究,采取了大量的神话资料,以至使得这首长诗成了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文献。《天问》奇特形式正与郧阳当地流行的“卜问”形式有关,是由占卜时所提问题的语言演化而成的。从以上种种考察看来,如果说没有郧阳的巫术和神话,楚辞的艺术形式的某些重要特点就不复存在。《悲回风》论意识,可论到极深之处,它文学性的呈现了“无”的向度。但它所呈现的主体构造与空间形像,恐怕仍是离体灵魂游走于巫术空间的模态。就“精神之旅”的角度观察,《悲回风》的地位介于《离骚》与《天问》之间,它的“意识与空间”的关系也介于《离骚》的分离观与《远游》的合一观之间。       当然,屈原并不是神巫或宗教的信仰者,诗人叙写了一系列灵光飞扬的神的形象,但其基调却是他们的挫折和哀怨,而并非在崇拜他们的神通。请看诗人笔下湘江之神因相爱而又不得欢聚而愁苦;“山鬼”女神因充满了失意而悲哀;“河伯”因为不能长久地与“美人”聚合而烦恼;大司命、少司命因离居和“生别离”而伤感;连威武的日神和自由飞腾的云神也因“将上”、“顾怀”而“心低徊”和“长太息”。诗人在吸取和结撰这些神灵的故事时,显然另有心态而非宗教崇拜。《离骚》中诗人写自己“叩帝阍”,求“佚女”,对求者他们表现出对正义者的冷落,令人叹惋。写问卜灵氛、占词巫咸,结果却又不合自己的爱国初衷,便在行动上弃绝了卜巫的劝告。《天问》采取了某种卜问的形式,但表现出来的是怀疑,是理性的批判精神。《招魂》采取的是巫习中的招魂词的形式,但显然别有寄托。由此种种看来,屈原楚辞作品中的神话和巫觋、工祝的种种宗教活动,只不过是构成其文学创作的素材,是作为文学表现手法而已。为倾诉自己的爱国情愫,为了表达其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追求,特别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理创痛和波折,也同样吸取了郧地神化和某些宗教活动方式来痛悼自己的悲催,从而使楚辞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古老郧风的熏染,使传统纪实的情感逻辑被打乱,呈现出抒情叙事的超逻辑结构以及绮丽色彩,这让“思无邪”的以《诗》为代表的中原文学有了强大的挑战。天以百凶成就一诗人,一人登台压群芳,正所谓“夫屈子以穷愁之志,写忠爱之诚,而创骚体。或寓意鬼神,或寄情草木,怪奇诡异,莫可端倪。”楚辞创始于屈原,是他以独创的精神吸取了郧阳巫俗文学而加以改造,使其完全摆脱了宗教性,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种体裁宏伟并带有强烈个性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新文学,新诗体。

秦腔入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分析论文

一、 戏曲传播流变与新剧种的生成

戏曲在传播过程中,势必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传播到其他地域。比如昆腔,流行于昆山一带,离开昆山,则生了许多变化。有论者认为山陕梆子前身为昆腔的变种。 而西秦腔作为一种戏曲形式产生之后,迅速扩张到周边地区,促使了西路梆子和东路同州梆子的产生,以及在汉水流域促使二黄的诞生,之后又与东路梆子结合产生西皮,西皮、二黄在汉水一带结合成为皮黄。西路梆子则向南入川,促使川剧弹戏的产生;皮黄入川促使了川剧胡琴的产生,接着一路向南产生滇剧等;西秦腔甚至远播海丰,形成西秦戏正线;东路梆子向东边发展形成蒲剧,之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形成晋剧、中路梆子、河北梆子,一路向东形成豫剧、山东梆子等。

梆子腔、皮黄腔在全国各地流传过程中,有诸多的遗存,如绍剧中的梆子,徽剧、汉剧属于皮黄系统自不待言。这个传播流变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有反哺现象的出现。整个传播、流变,以至于新剧种的产生,其中的机理对于研究而言大有可为。研究戏曲传播过程中,产生新的剧种对于今天戏曲声腔的归根认祖、再一次融合演变有着莫大之意义。如今戏曲的困境,很大程度在于创新的不足,而传统的剧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老戏迷,更无法吸引新戏迷。

回顾魏长生第二次入京带来的地方戏的兴盛,我们可以看出,戏曲的创新在于多声腔、剧种的频繁交流沟通与融合,而不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今天地方戏的定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官方行为,定名没有错,但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使得每个地方只发展自己的地方剧种,非本地剧种基本无法在当地得到强有力的发展。从戏曲演变历史来看,这是人为的作茧自缚。戏曲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艺术,必须不断的创新,最好的办法在于不同剧种的'交流和竞争,乾隆时期,花部都可以和雅部一争高下,我们今天的地方戏为什么不可以竞争?本地人一定喜欢本地地方戏?答案是否定的。

今天,我们回过头回顾历史,梳理戏曲的传播流变,以及新剧种产生的地理、人文、语言、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于推动今天的地方戏曲各剧种再一次融合创新有着一定的意义。

多声腔的川剧,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例子。多声腔其实是融合了当时流传的几种声腔,杂糅在一起的戏曲剧种。秦腔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均极为丰富的名词,并不仅仅是指今天的西安秦腔,在历史上指的是陕甘一带的流行地方戏曲,各个时期含义均有一定的差异。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有着莫大之关联,以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管窥见豹,希望能从一个小角度揭示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新剧种与老剧种的关系。当然,这个课题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就一个小问题抛砖引玉。

二、川剧弹戏与秦腔之关系

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甚至一度在全国排前列,故有“扬一益二”、 “益州出,天下足”的说法,但也造就了蜀中古来多乱的局面,故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一说。由于战乱频仍,四川人口极不稳定,到了明末清初,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之后,康熙帝为了恢复四川一带的经济及农业生产,以政令形式推动“湖广填四川”,多次的移民迁徙,使得四川变成一个移民聚集地,五方杂处,各地人民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各种习俗、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进行融合发展,造就了四川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川剧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

川剧的声腔是在昆曲、弋阳、皮黄、梆子四个声腔系统的影响下,与当地民歌、风俗结合,使用当地方言,形成的多声腔系统的剧种。

川剧四大支流派中,弹戏主要分布在川北河,川北河以嘉陵江的南充为中心,包括渠江、涪江一带的西充、三台、遂宁、渠县、达县、篷溪、阆中等地。这些地区与秦地毗邻,陕西移民较多。

弹戏的前身是秦腔。秦腔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产生于山陕一带的山陕梆子,而另一个源头则是由陇东调演变成西秦腔之后演变成的秦腔,关于秦腔产生地,仍无定论。

山陕商人在明清两代是著名商帮,足迹遍布全国,至今全国仍遗留下大量的山陕会馆、西秦会馆,俗语有云“商路即戏路”可谓不虚,刘文峰的专著《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详细考证了商人对戏曲的推动作用,此处不赘述。秦腔在明清时期借助商人经济上的大力支持,迅速向全国发展,而接壤的四川则更甚,自贡的西秦会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明末清初就有班社在川北城乡演出,且演出的次数极多,所谓“千余台戏一年看” ( 《成都竹枝词》)。吴珍奇在《昭化县志》中载,顺康年间,在昭佬、中江一带已有完整的戏曲演出。其生旦净丑,刀戟剑棒,无所不齐。当地人说此乃秦腔,也实为可能。因昭化古名“葭萌关”,是秦地入川要冲,此时,陕班来川演出秦腔,实为常事。

可见当时秦腔在四川演出已是极为普遍的事。秦腔在川北长期演出过程中,与川北语言结合,并受地方民间社戏、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发生衍变,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四川色彩的弹戏。

将弹戏与秦腔比较,相近的特点有:唱词以十、七字句为基本句式,板腔体,有〔慢板〕〔流水板〕〔散板〕〔垛板〕等,板路有甜平(皮)和苦平(皮)之分,与秦腔之欢音、苦音异曲同工。伴奏乐器以梆子、盖板胡琴为主,故弹戏又名川梆子、盖板子。弹戏老艺人在传艺中常告诫学徒: “唱弹戏要带‘陕味’才好听。”尤其是《八件衣》一戏,仍沿袭秦腔旧例,而《断桥》一戏的演法分胡琴和《陕断桥》。

既然二者存在着这么多的相同之处,那么秦腔是如何进入四川并在当地异化,促使弹戏的生成的?从各方资料及田野考察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民起义军将秦腔带入川内

明末,天灾人祸不断,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终于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覆灭。明末,起义军四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末的两位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张献忠都是陕西人,且都来自陕北。清人陆次云《圆圆传》中说:“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吴歌,遂命群姬唱‘西调’ (作者:西调,即西腔,有论者认为是西秦腔之简称),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明末,起义军中欣赏西调,演出西调为稀松平常之事。另一位起义领袖张献忠,也在战争中经常“唱戏欢饮”,有时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起义军多来自陕西、四川、湖北、山西一带的农民,而这四个地方在清初产生了我国地方戏的几大声腔系统。李自成、张献忠曾先后三次入川, 将秦腔带入四川,对于弹戏的形成功不可没。正是这些农民起义军的南北转战,使秦腔广泛流布,进而出现有清一代的盛行。据清沈苟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十六年,张献忠部将高承恩与杨国明在嘉定(今乐山)相聚时, “奏女乐演传奇,以侑酒”。

四、移民入川将秦腔带入川内

陕西作为移民入川的大省之一,很早以前就有陕西籍移民通过古蜀道到达汉中,再由汉中通过陆路或水路入川;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政府的鼓励,从陕西入川的移民数量大增。

乾隆时《绵州志》卷五“蜀地近西秦,土著而外,四方流寓者大约吴、粤居一二,楚居三,秦居五,故染秦俗尤多。”可见移民以湖南、湖北、陕西为多,江西、广东和福建次之,河南,山西,云南、贵州又次之。 严如耀在嘉庆年问编成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流民之人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夔府、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络绎不绝。

大量的移民入川,其中以西府、陕南人居多。而西府则是西秦腔的发源地,是秦腔的一个源头,孕育了陇东调、吹腔、西秦腔,传播到各地,对戏曲发展影响极大。陕南一带孕育了二黄声腔,当这两个地方的移民进入四川,势必将自己日常的娱乐形式—— — 秦腔带入川内,逐渐在川内安家、演变,成为弹戏的原型。

五、山陕商人的贸易将秦腔带入四川

商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商帮,这些商帮通过各地往来积累财富,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明清十大商帮”,十大商帮是山西晋商、徽州徽商、陕西商帮、福建闽商、广东粤商、江右赣商、洞庭、苏商、宁波、龙游浙商、山东鲁商等,在其中,陕西商帮具有突出的地位。陕西商帮在明政府“食盐开中” “茶马交易”等特殊经济政策招引下,通过古蜀道入川,在川经商,成为了盛极一时的著名商帮。有关文献记载,陕西商人在两京(北京、南京)及各省建立的会馆近四百余处。随着进入四川地区的陕西移民和商人逐渐增多,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联络乡党,他们建立会馆。这些会馆建筑为陕西移民和商人提供了款叙乡情、祭祀神灵,处理行业纠纷的场所。由于这些会馆均为陕西人建造,所以在建筑形式、构造以及空间上都呈现出陕西地区建筑的特点,而会馆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秦腔在四川的传播流变,也促使了弹戏的生成。

在盐业发达的自贡,不仅盐业历史悠久,随盐业的发达而兴建的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南华宫等会馆都是演戏的重要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戏曲文化艺术的繁荣。在成都,由 33 家秦商集资共建的陕西会馆更是说明了商人对于秦腔传播的巨大作用。

六、秦腔艺人入川将秦腔带入四川

在秦腔、弹戏的流变史上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魏长生,虽然对于魏长生所唱的剧种众说纷纭,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他曾到过两地学艺,且新出“琴腔”,这种腔调源自西秦腔,也就是陇东调,又融合了梆子腔的某些特色,他能唱多种曲调如梆子、二黄、吹腔、小调等,他所演之剧种并非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单一剧种,而应该是一种较原始的多声腔混合形态。数次入京,以新出的琴腔征服京城的观众。红极一时,并掀起花雅之争,大力推动了地方戏的兴起和繁荣吗。

魏长生回川的经历值得我们注意,他走了全国很多地方,带回了许多腔调,其中的主体就是秦腔(不一定是板腔体的秦腔),收徒传艺,建造老郎庙,后成为三庆社地址。

另外,乾隆年问,又有戏班在川边藏区演出,后多逃散,此戏班后来不见返回陕西记载。幸而不死的伶人,流散四川城乡,搭班谋生。四川梨园中流传的行话“老陕唱高腔,只因饿得慌”,怕由此而来。

之后,秦腔、二黄在四川并没有绝迹,而是不断的交流融合。1957 年,四川温江专区将流落在汉中的“汉调二黄” “汉调桄桄”老艺人集合在一起,成立“四川温江汉剧团”,几经周折,之后划为广汉市剧团,这是目前唯一一个仍然有南路秦腔的四川戏曲剧团。二黄、秦腔在四川的落脚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地人欣赏汉调桄桄、二黄的历史由来已久。

七、结语

川陕两地接壤,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有论者提出新观点,认为在川陕交接的地方,曾经产生过川陕梆子,和山陕梆子相对独立发展,虽然论点尚无太多文献依据,但是西路戏的历史却是相当长的,西路戏产生之后,向周边流变,一路向南到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等地是再自然不过的。

在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原有的声腔和当地语言风俗结合不断形成新的声腔,对我国地方戏的壮大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今天地方戏有数百个,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会发现,均可以归到几个声腔体系里,那么对原有的几大声腔体系的研究就可以为整个戏曲研究打开思路。从一个声腔的演变入手,继而研究几大声腔系统,进而理清整个戏曲传播流变的过程。对于长期以来依靠文献资料,依靠声腔音乐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打破研究中的行政区域划分,以戏曲规律来重新划分戏曲地图,对于戏曲数百年的演变有着启示的作用。

关于阳谋论文范文资料

最著名的四大阳谋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西汉时期的推恩令。北宋的杯酒释兵权。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阳谋 ,是针对阴谋而言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阳谋,令人深思: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围魏救赵,要“攻”得准,要“攻”得动;二桃杀三士。

阴谋如同打牌,虽然你知道别人在算计你,但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手里拿着的是什么牌,牌局的胜败除了智慧以外,运气也占了很大的因素。 阳谋如同下棋,虽然你清楚看到了对手走的每一步,甚至都做了应对,但棋力不行,还是要输。故而决定胜负的就完全是智力。 这也是为什么智力游戏中棋类比牌类地位高的原因。

第一个阳谋发生在春秋时期,名叫二桃杀三士。第二个叫围魏救赵,发生在战国时期。第三个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叫推恩令。第四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听的最多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历史书现在也在学习这段历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