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杜甫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2:41:26

杜甫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研究论文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

诗史说杜甫诗孟荣宋祁胡宗愈

论文摘要:

孟荣首先提出杜甫诗歌是“诗史”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全面反映杜甫此时的生活,也表现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诗史”。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杜甫诗歌“诗史”观在北宋中期基本建立。

杜甫诗歌一向称为“诗史”,而杜甫的什么诗是“诗史”,却众说纷纭。因此,追溯杜甫诗歌“诗史”说之源就尤其必要。用“诗史”称杜甫诗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桨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是“诗史”,这些诗全面表现了杜甫此时的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宋祁认为,杜甫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孟架规定“诗史”的乱离背景,宋祁限定“诗史”的律诗体裁,胡宗愈扬弃两家,揭示“诗史”的内涵,至此,杜甫诗歌“诗史”说基本建立。

“诗史”最初是两个词,分别指前人的诗歌创作和历史记载,不是一个词,不指杜甫诗歌。《宋书·谢灵运传论》云:“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作为一个词而指杜甫的诗歌,始于孟架。孟架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据现有文献,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始于孟架o马茂元说:“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桨的《本事》。”“从‘当时号为诗史’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词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桨以前。可是就我们能够看到的唐代的记载中,除了《本事诗》外,却没有其他的地方提到诗史。”

孟桨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并不是指杜甫所有的诗歌是“诗史”,而是指杜甫的部分诗歌。孟桨认为,杜甫遭遇安史动乱,流落陇、蜀,此时所写的诗歌才是“诗史”,其他时间、其他地方所写诗歌不是“诗史”。“诗史”的写作背景是逢安史之难且流离陇、蜀,也就是说,安史之乱以外的诗歌不是“诗史”,就是安史之乱期间却不是在流离陇、蜀时写的诗歌也不是“诗史”。孟桨的“诗史”说严格地限定了杜甫诗歌的范围。

孟桨严格限定“诗史”作品写作背景,又明确规定其内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动乱、流离陇、蜀时的诗歌全面反映了他遭遇安史动乱,流离陇、蜀的生活,抒写了他的感情,没有什么大事遗漏。“诗史”是杜甫动难时代痛苦生活的全面表现,也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他的诗歌还可以了解他的时代。例如《秦州杂诗》、《月夜忆舍弟》、《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送路六侍御人朝》、《将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等,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陇、蜀的苦难生活和感情,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写于安史动乱,流离陇、蜀时的杜甫诗歌表现了杜甫自己,也折射那个时代,这样的诗歌才是“诗史”。

按照孟桨的“诗史”说,杜甫许多诗歌都不“诗史”。例如安史之乱爆发前的诗《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在长安所写的诗《悲陈陶》、《哀江头》、《曲江二首》,在解州所写的诗《北征》、《羌村三首》,在洛阳所写的诗《洗兵马)),由洛阳途经渔关赴华州所写的诗《新安吏》、《石壕吏》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还有安史之乱平息后所写的诗《释闷》、《天边行》、《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草堂》、《题桃树》、《登楼》、《宿府))、《忆昔二首》、《三绝句》、《昔游》等等,甚至还有寓居成都时所写的诗《蜀相))、《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南邻》、《狂夫》、《江村》、《野老》、《恨别》、《客至》、《绝句漫兴九首》、《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些诗很多是当代学者视为“诗史”的典型作品。《北征》“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淹关吏》、《新婚别》等“三吏”、“三别”是杜甫在乾元元年冬“由洛阳经过撞关,赴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三绝句》“有高度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是绝句中的‘三吏’、‘三别’。”这样的诗不是杜甫逢安史之乱、流离陇、蜀之时写的,自然不是孟桨所说的“诗史”。可是这些诗歌的“诗史”性质很浓。例如:“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二十一家同人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殿前兵马虽晓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磋”(《负薪行》)。“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坳哭秋原何处村?”(《白帝》)孟桨的“诗史”说不包括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所写的诗歌,范围何其狭小。

可是,孟桨“诗史”说强调杜甫诗歌首先是杜甫自己苦难遭遇和痛苦感情的表现,所以特别强调其写作的动乱时代背景和苦难的个人生活。孟桨对“诗史”说有不可磨灭的首创之功,他创造性地将“诗史”与杜甫诗歌联系在一起,赋予杜甫诗歌以全新的认识,也赋予“诗史”以全新的意义。孟桨为杜诗“诗史”说奠定了以安史动乱、苦难生活为背景的学说基础,当代杜诗“诗史”说基本沿着他的方向发展。例如,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说:“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因为其外延的问题,孟桨的“诗史”说到北宋中叶时被修改。修改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宋祁,一个是胡宗愈。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所有诗歌都是“诗史”。宋祁的修改从旧“诗史”说的背景限定走到体裁限定,胡宗愈取消一切限定,范围过大,没有突出安史动乱对于杜甫诗歌的意义。

宋祁说:“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宋祁认为,杜甫诗歌“善陈时事”,格律精深,气魄宏大,是“诗史”。宋祁所谓的“诗史”是指杜甫律诗。宋祁把“诗史”的诗体规定为律诗,是一个创新。在宋祁之前,虽然大家称赞杜甫的律诗,却没有人将其与“诗史”联系起来。杜甫1400多首诗中,律诗约有910首,古诗414首,绝句127首。律诗所占比例重,而且成就高。元棋比较李白与杜甫,说:“余观其壮浪纵态、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棋应杜甫之孙杜嗣业之邀而作杜甫墓系铭,难免有溢美之词。可是,刘响说“自后属文者,以棋论为是”。白居易《与元九书》也说:“至于贯穿今古,貌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可以肯定,从元棋到刘响,杜甫的律诗一直得到好评。元棋、刘响他们高度评价杜甫律诗多是肯定其对仗、声律等的艺术技巧,而少有把杜甫律诗与反映现实联系起来。与此不同,说到杜甫的古诗时,元镇、白居易往往称赞其即事名篇,反映现实的特点。元棋《乐府古题序》说:“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予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赞杜甫律诗之尽工尽善,不及其内容;赞杜甫古诗之即事名篇,少谈其艺术。中唐对杜甫的两种体裁的诗的称赞各有侧重。

可是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陈时事”。杜甫“善陈时事”的律诗,其“善”有二,一是“律切精深”,二是“至千言不少衰”。这是对杜甫律诗的新认识,更是对“诗史”说的新解释。所谓“律切精深”,是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以七言律诗为例,《曲江二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阁夜》、《登高》、《又呈吴郎》等,对仗十分精工、声律非常圆熟,己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化境。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其二)。“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曲江二首》其二)、“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句,都能曲尽声律与对偶之美,精工典雅。“香稻啄徐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联,“鹦鹉”与“凤凰”后置,平仄声律吻合,语言奇警,意象超忽,一箭双雕。所谓“至千言不少衰”,是指杜甫的排律结构严谨,气魄宏大。像《赠特进汝阳王十二韵》、《赠韦左济》、《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投赠歌舒开府翰二十韵》等,大都是二十韵的大篇,不仅格律严整,对仗精工,用典雍容,词藻典雅,而且结构紧,规模大,尤其是《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是百韵大篇,无与伦比。

总之,“杜甫在律诗上是个全才,无论五律、七律、排律等方面,都是唐代的第一作手,是集大成式的人物。”

无庸置疑,杜甫的律诗艺术精湛,而且有许多律诗即事名篇,善陈时事。《秦州杂诗二十首》既关切国家的时局和命运,又注人深刻的身世之感。《登岳阳楼》既写诗人即将老死时的处境,也写仍在战乱中的黎民百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消息,也写诗人夫妇的欣喜欲狂。《恨别》、《登楼》、《野望》、《蜀相》忧心时局,感啃身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漂泊支离的身世之感水乳交融。如“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恨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等,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对时局变化的关注、对英雄人物的呼唤、对外族人侵者的憎恨及自己强烈的忧国之心,都做了尽情完美的表达。《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表现那已经走到了极端贫困的绝路人生,也表现国家与百姓的命运:“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宋祁之“诗史”说不可怀疑!“杜甫许多著名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都是把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与时代灾难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杜甫写景兼抒情的诗中,这种情、景、事的密切融合,非常丰富,多种多样,而且越到晚年,这方面的艺术成就越大,像五言律诗《客亭》、《江上》、《江汉》,七言律诗《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著名的例证。

但杜甫其他体裁的诗歌也具有即事名篇,善陈时事的特点,“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羌村》等及时反映时局、战乱,不能将其排除在“诗史”之外。例如胡小石说《北征》:“就篇末数韵探之,知与天宝末年安禄山称兵、太子即位灵武、玄宗内禅有关;且预测将来玄肃父子之恩不终,封建伦常道之不足恃,于此宛转致其讽喻之旨。特词义简晦,不敢详陈。说《羌村》:“篇幅虽寥寥,而天宝末年之大乱,人民所受之苦痛,皆反映于字句中。非仅为一人发愤抒怀已也。

宋祁从诗体的角度确定“诗史”的范围,肯定了律诗的“诗史”价值,却忽视了古诗的“诗史”价值,顾此失彼,其问题比较严重。

胡宗愈针对孟、宋二家之说过于限制“诗史”范围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诗史”说,他说:“凡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全面表现他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他的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全见于诗;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读之可以知其世。所以,学士大夫认为是“诗史”。胡宗愈紧紧抓住杜甫诗歌内容的全面性、抒情性和社会性,是对孟柴“诗史’‘说的完美阐述。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的叙事与抒情融合,而且其出处、动息劳佚的经历,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的感情,不仅是其一己之私事、隐情,也是时事、民情的再现,因此意味深长,激动人心,耐人寻思,远非历史记载所能比拟,是具有艺术美的历史,赢得了“诗史”的称号。这种认识为当代学者接受。马茂元说:“在动乱时代里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都成为杜甫大部分的诗里的主要内容。他观察的范围之广,认识之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这个原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所公认的诗史的称号。”“杜甫诗反映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

胡宗愈对杜甫“诗史”的范围没有像孟茶和宋祁那样去机械规定,在他看来,所有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杜甫的生活,抒发了杜甫的感情,而且“读之可以知其世”,就都是“诗史”。不分体裁,也不限背景,其范围远比孟茶和宋祁的广。当代学者也不分诗体,马茂元就说杜甫的古诗和律诗一样:“他的诗,尤其是长篇的古体诗,‘多纪当时事’,里边却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他的写景兼抒情的诗(多半是近体诗)也经常联系时事。这两大类诗是他的诗集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这些诗千古传诵,感动无数后代的读者,使杜诗得到了诗史的称号。

但是胡宗愈的杜甫诗歌“诗史”说不特别限定写作背景,与现在的杜甫诗歌“诗史”说相距较大。现在的杜甫诗歌“诗史”说虽然不限诗歌的写作背景,但侧重安史动乱的背景意义,突出其对杜甫诗歌所烙印的乱离色彩。章培恒、骆玉明说,杜甫的诗歌是“乱离时世的悲歌”,“杜甫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

杜甫诗歌“诗史”说经孟茶提出,由于其对写作背景的过于狭窄的规定,杜甫一部分具有“诗史”性质的诗歌被排除在“诗史”之外;宋祁否定孟茶的“诗史”论,修改了“诗史”的范围,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胡宗愈既否定宋祁,也扬弃孟柴,提出新的“诗史”说。胡宗愈新的“诗史”观如果突出安史动乱对杜甫诗歌创作的意义,则十分完善。

拓展:

杜甫诗歌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5、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9、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1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2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2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3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3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沉郁顿挫”。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关键词: 现实主义 排律 气势 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1)的不朽的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3)。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充,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创作态度,诗歌的体式,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诗史”的称誉。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4)可以说,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最辉煌的成就,主要就在于它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真实。他前后不止一次的把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农民的饥寒困苦做了对比,例如他的《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样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驱竖子摘苍耳》中的“富家酒肉臭,战地骸骨白。”;《岁宴行》中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柚茅茨空。”等等,这些诗句都典型的概括了贫富悬殊的两种阶级生活,更可贵的是杜甫还不自觉地接触到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问题,他揭露说到:“彤庭所分帛,本身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5),“子实不得吃,货币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6),这种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阶级剥削,在杜甫的笔下反映的多么明确呀,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到他的晚年,杜甫对于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无贵贱不卑,无富贫亦足”(7),指出贫贱者所以悲哀,困苦,正是由于有贵者,富者的存在。这些应当说是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的精髓。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忠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暴虐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对这种处境的极度的不满。他总是把人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放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写,而且,用艺术形象和诗歌的语言描写,所以,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战乱的时代特征。这些有的是正史所没有记载的,因而,弥补了史书的不足。杜甫的一组伟大的杰作“三吏”“三别”,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和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反映了唐王朝官吏的残暴和人民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之下的痛苦遭遇。例如他的《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仃。”杜甫的诗歌中着重写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妇女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例如杜甫的《虎牙行》中写到妇女的悲惨遭遇是“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白帝》中写到“哀哀寡妻诛求尽,恸哭秋何处村。”《遣遇》中的“石间采蕨女,于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杜甫的诗歌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朽,生活上的奢侈和道德上的败坏,谴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种种罪恶。这些统治者“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轻肥。”(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贫交行》),在他的《洗兵行》一诗中这样写到:“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还比较侧重于揭露,谴责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荒淫,例如他在《乐游园歌》这首诗中写的“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等句,在他的《壮游》中写到:“国马皆粟豆,官鸡输稻梁。”还有《斗鸡》《丽人行》等诗篇。杜甫的诗歌《前出塞》,《后出塞》,《后出塞》等,通过具体的事实揭露了天宝年间统治集团不断发动扩边战争,致使士兵长期远戍并且大量的死亡,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然而,杜甫的诗歌不只是指斥了将帅们以杀人略地去邀功请赏:“古人重边功,今人重高熏。”(9)还直接地批评了玄宗的穷兵赎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棘”。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不只是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并愤怒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种种罪恶,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用这种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批判了统治集团,并传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这些都反映在了杜甫的诗歌当中,例如他的《行次昭陵》,《忆昔》,《前出塞》,《伤春五首》,《送陵州路使君之任》,《有感五首》等中。在他的《往在》一诗中更具体地写道:“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庸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中兴是国初,继体如太宗。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这些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时期(10),”“也奠定了杜甫诗歌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1)”。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就比较而言,李白的诗歌天然涌发,大气滂沱,飘逸浪漫而且又不可让人模仿;但是杜甫的诗歌就不一样,杜甫的诗歌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杜甫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是比及李白来说,“杜甫,上接古人,继承了风雅言志的传统,吸收了沈全期,宋之问写律诗的经验。”有人又说杜甫的诗歌“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文人所独专”,“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古今诗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杜甫相比”(12),可见,杜甫的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绝非一般的。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风格也富于变化。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很广泛。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描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评论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不过,这也给杜甫的诗歌带来部分上的偏重于理性化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是比较宽容的,杜甫主张“转以为多师”而不轻易否定。比如对南朝的诗歌,杜甫虽然有所批评,但是,他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够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从而,也丰富了杜甫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就曾经强调的指出过。杜甫善于运用多种诗歌体式。他的五,六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朝都是一流的。杜甫的七言绝句虽然不如李白,王昌龄等那样杰出,但是他的诗歌也有自成一家的特点。只有五绝,数量很少,稍微逊色。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这些也就能够足以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伟大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一类是用五言古体诗的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这一类诗歌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这样,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例如他的《北征》这首诗歌长达七百字,叙述自己从凤翔至慵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以及沿途的景物,战乱时的创痕,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情绪起伏变化,成分体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情。这类诗歌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分。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诗歌作品的饿深重的影响,但是在督抚诗中,由于感情的浓郁厚重,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歌的特性。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歌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是,杜甫的诗歌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体而“即事名篇”(根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反映事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大创造,直接引导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叙事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些诗歌善于描绘人物的形象,尤其是运用了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在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有一类就是杜甫的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的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杜甫以前的七律诗歌的创作多用于宫廷的应制唱和,这类诗歌的内容很贫乏,,其语言也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他的佳作还是不少的,到了杜甫,这个局面就从此被扭转了。杜甫的诗歌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十分的崇高。杜甫的诗歌有苍苍茫茫的气势,真的有些像大地上的山水。平常的人读后就可以看出他伟大的力量,而不可以看到杜甫伟大的高尚的情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首绝句,真的可以看出来杜甫的高尚和伟大,第一句清洁,有清洁可以看出高尚,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的时候,什么也不容纳,或者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窗含”“门泊”则是杜甫心扉的敞开。虽然窗子很小,但是包含着西岭的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到门前的船,只不过是很蠢然没有灵性的事物,但是作者看来就绝非如此呀,在他眼里,船是具有灵性的东西,船中的人就是船的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窗含”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都认为这一首诗歌是写实的,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是杜甫人格的真实写照。杜甫的诗歌中蕴涵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一时的蛮力横劲。有的蛮横是一种病,杜甫的诗歌的力量并不是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其力如水拍岸,乃生之力,生之色彩。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就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的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13)杜甫的诗歌有《戏为六绝句》(其一)(其四)虽曰“戏为”,也是严肃的,所写的诗歌的见解,可以看出其创作的途径,批评的态度,“玩意儿”是做出来的,力气却是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杜甫的生之力,生之色彩。读杜甫的诗歌第一要注意他的感觉。例如他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14)观“嫩蕊”句,其感觉真的纤细,用“商量”两个字真有意思,可以看出杜甫诗歌的仔细大方:这与他的人格有关,其次是杜甫的情绪,感情。自“王杨卢骆”二首可以看出杜甫的感觉是敏锐,纤细,情绪是热烈真诚的。此外,另一点是金圣叹批《水浒》说鲁智深的“郁勃”--有郁积之势而用力勃发,所以虽然勃发而有蕴郁之力。别人情绪或者热烈,真诚,而不能郁勃。且杜甫的诗歌有理想,此自“两个黄鹂”这一首诗可以看出。杜甫的七绝避熟就生,就像韩愈作文所说的“惟陈言之务去”(15)韩愈的陈言务去只限于修辞,至其取才,思想并没有特殊。取材不见得好,思想也不见得高,杜甫不但修辞避熟就生,其取材也很出奇。例如七绝《觅果栽》:“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黄梅。石笋街中却扫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有《觅松树栽》和《乞大邑瓷碗》,别的人写这一类的诗毕定很高雅,而雅得俗,但是杜甫写的不雅,却不俗,粗中有细。别人写声音是纤细的,而杜甫写的却是宏大的,例如《三绝句》的第一首:“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稀?”此盖与杜甫的天性有关。杜甫的幻想,感觉是壮美的,不是优美的。在温室里开的花是“唐花”,但是,杜甫的诗歌不是花的美丽,而是松柏的美丽,禁得起风霜雨露,苦寒炎热。他睁开起眼睛,要写的事物的真相,不象义山的偏之于梦的朦胧美。例如他的《乞大邑瓷碗》:“大邑瓷碗轻且坚,扣如衰玉锦城传。君家白瓷胜霜玉,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诗歌思想上有此,但是不以此为胜,而是以新鲜取胜的。其好处在气象。杜甫的气象是非常雄伟的。例如《夔州歌五首》其九:“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天凉。”它的平仄就是: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多用“三平落脚”。又如杜甫的诗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16)平仄不合,第二句就是“三平落脚”。“三平落脚”要落得稳,这在七古好用。但是,杜甫的七古用“三平落脚”句很多,作七绝也是如此,其《曲江三章五句》之三:“自断次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势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庐,看射猛虎终残年。”杜甫的诗歌吸取了乐府歌辞的表现手法,但是没有沿用古题,不拘泥于古调,而是根据现实的题材,另立新题,自由地抒写,创作了许多反映了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诗篇。“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15)道出了杜甫的诗歌这方面的开创意义。“五古前人多以质厚清远胜,少陵出,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无一语蹈袭汉魏,正深得其理。”(18)例如《兵车行》,《丽人行》,《佳人》,《前出塞》和《后出塞》等,都是这一类的名篇。其次,描写方法上,他采取了朴实的叙述,精细的雕琢的手法,但是又有所创新,吸收了乐府歌辞的意境,并使之提到一个新的地位。例如杜甫的《丽人行》《佳人》等中,有着朴实的叙述,有对话,惟妙惟肖,入情入理,完全是乐府歌辞的意境。但是对人物的形态,心理描写的十分的细致,却远远地高出了乐府歌辞。再次,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即杜甫不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而是容进在客观的具体的描写当中,然后通过强烈的抒情表露出来,正像是“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该铁别把它指点出来”(18)这是杜甫叙事诗中最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例如《哀江头》《兵车行》和“三吏”“三别”等诗歌,作者都是以故事中主人翁的身份出现的,因此,他的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更为紧密。在叙述中就包孕着炽烈的感情,姓名的态度,使全诗凝成了滚动着热情的完整形象,增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是杜甫的创造,也是以后他所写新乐府的诗人所不能与之相比的。第四,杜甫不但吸取了乐府歌辞的表现手法,还汲取了许多古代和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成就。他曾追慕宋玉的文采,低徊于其“江山故宅”(《咏怀古迹》),赞誉庾信的“凌云健笔”(《戏为六绝句》)和“清新”的风格。他称誉孟浩然的诗歌“清诗句句尽堪传”和王维的诗歌“最传看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他颂扬王勃,杨炯,卢照龄和骆宾王的诗歌为“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对李白的诗歌,他更是倾心:“多也诗无敌,飘然思无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他对以前的诗人在遣词造句上的工夫的称赞,同时也就是他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的学习和继承。他曾经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把股金铸造青词丽句的诗人引为同调。第五,语言的凝练表现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即以少量字句容纳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简而精,少而凝。例如他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人心。”一联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而“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之内言及王昭君的生前死后。字字精金碎玉,话语沉郁苍凉。第六,独特的音律之美。杜甫说:“遣词必中律”,“觅句新知律”,“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的诗歌创作,要求作到“毫发无遗憾”可见,杜甫对诗律的重视。杜甫的诗律的驾驭熟练,对他的思想不但不祈祷束缚作用,反而助于他的文思的表达,并且有激荡人心的作用。另外,杜甫还创作了一些坳体的律诗。这种坳体诗的音节更加铿锵有力,适合于激烈的情感的表达。杜甫创作了大量动人心弦的五律,七律,以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历和艺术修养的排律,后来的诗人步武杜甫,很多有堆砌等形式主义的倾向,杜甫的诗歌却能够使工整的形式不伤害生动丰富的内容,这是文学史上其他诗人不能比及的。杜甫对我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诗至沈,宋,五,七言近体律诗的形式已经完成;到王,锰,李,杜盛唐诸公,形式上的完善了五,七言的格律,拓展了诗歌的内容,创造了中国诗史爱护的辉煌!”(20)杜甫是真正的艺术巨匠,他在现实主义诗歌上的思想,艺术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和李白是唐代诗歌发展的高峰,都是盛唐文化之花所结出的硕果。对他们的评价,用韩愈的最为恰当,就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杜甫及杜甫诗研究论文

去 谁会写啊

我眼中的杜甫前些日子,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那灵山异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往返。而位于灵山异水中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更令我“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猛然间灵光一闪,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写这位“诗圣”,明知自己很傻,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挖掘的够深刻,够翔实了,可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这个句子显然是病句,语文教师犯这样的语病,而且是以病句开头,很不应该留连往返应为流连忘返,连着用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两个成语也不大妙,有作者家天才儿童之风范圣地此词用的不妥,杜甫草堂没啥子大不了的,是因为你崇拜杜甫,那地儿才成为你心中的圣地,不能把你自身的感受用来定义草堂。此句应为“而在灵山异水之中,有一块我心中的圣地——杜甫草堂”蜀不思归——这个词是从乐不思蜀化过来的,但是搞的不好,应为“在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这句话又很不应该,因为前面讲的是杜甫草堂,草堂里面有什么东西让你折服,让你膜拜呢?让你折服膜拜的显然是杜甫,不是草堂,因此这整个句子也可以看成是病句灵光一闪这个词也不好,跟下文的冲动没有啥联系,修饰词“猛然间”感觉上是小学生用的明知道自己很傻——这个傻是啥意思?如果说因为有很多研究杜甫的作品珠玉在前让作者感觉写写老杜有点惭愧,那应该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翔实这个词也值得推敲,翔实一般是用在具体的客观史实、材料上,不大好用来形容杜甫的研究文献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很拖泥带水,要不说我最崇拜的偶像,要不说我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视角云云,更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杜甫让我最欣赏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这句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着个性”,不大通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应为出身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这句也有毛病,语法不通,不知道主语谓语都是些啥,应为“杜甫在诗歌里很坦白的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的家庭的自豪”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看不出来。古代的穷人家孩子少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才子出身自名门世家,在诗作中谈及自己家学渊源,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这样就要夸人豪情万丈真挚博大,这种赞美似乎太廉价了,还要加上两个“何等”,再来个惊叹号,实在是有迎风洒狗血的味道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个应该是拍脑袋工程,凭老杜几句扯自己家学渊源的诗,就评价人家比李白还要洒脱豪迈,这样太无厘头了杜甫饱读史书,自许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参加洛阳进士科考试,却不料“此意竟萧条”。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自许——应为自诩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何以得知?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比较功利,大多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渴望学而优则仕,考试落榜以后写首诗感叹一番自嘲两句,是极普通的事,基本上也没有说自己落第而后悲愤欲绝的,不知道作者是怎样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面去的,居然还被深深震撼了,真是了不起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写文章明明是夸老杜的,写着写着就要转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夸上自己两句,这个毛病以后要改掉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与李白的真挚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他在洛阳遇到“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游名胜古迹,同写万丈诗篇,同醉同睡同奔放!有诗为证:“醉眼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两人亲如兄弟。不分彼此。同写万丈诗篇——诗篇有用万丈形容的吗?同醉同睡同奔放——同醉同睡很好理解,同奔放是啥意思?一起K歌泡妞?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为他写下一系列肝胆相照的诗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杜甫又不是一味迎合,也曾苦口婆心得对李白的好道任侠,使酒尚气作了善意的规劝。“君子坦荡荡”的心胸一览无余。一位真正的诤友就耸立在世人面前,他演绎了这段经典的友情故事,无人能够逾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文人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诗里面写的那么好,那就很难说了。李杜相交之时李白盛名及天下,是文坛当红偶像,杜甫自然要推崇推崇的,这点很正常,但是说他们之间是经典的友情故事,就不大负责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有诗为证有诗为证,其实有时候诗是证不了啥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厉害吧?其实李白跟汪伦不过是泛泛之交。44岁的杜甫旅居长安,长达七年之久,历尽辛酸与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情意绵绵,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常常赠诗以谢朋友的厚爱。在这段最暗淡,最失落的日子里,他竟然能够创作出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可见他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安贫乐道!实际上对于诗人来说,有时候生活环境越是困苦,创作力反而越强。老杜诗写的好,但是哪里看的出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作者特别喜欢用显而易见、可见之类的词,增加说服力,实际上这种推断是毫无道理的,反倒象神棍的上帝式逻辑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把自己与人民的苦难紧密结合,得出人民遭受的痛苦比自己还深,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甘为天下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多么令人折服呀。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可贵,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这段很适合作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也就是说格调非常高,估计校长会很喜欢。问题在于古往今来写诗寄托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不知作者是怎么把天下所有的诗人跟老杜作对比的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这个比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也不通,“而”应为“的”他晚年漂泊在西南生活,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心境依然洒脱自然。他在自己苦心修建,专心经营的草堂里写下了《狂夫》,高声吟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谁能与之抗衡呢。——这首诗很好吗?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能不能与之抗衡呢?他在草堂附近的武侯祠中瞻拜诸葛亮,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此的悲壮浑劲,如此的爱国情结,一直为后人广为流传,赞叹不已。——这句诗当然好了,是叹息孔明的,悲壮浑劲还勉强可以算,“爱国情结”从何谈起?三国时期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混战罢了。后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诗,哪是啥子爱国情结?而杜甫著名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的自然情物写的优美从容,富有情趣,我最欣赏这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很难想象一个“诗圣”竟然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浓烈的抒情,如此的仁民爱物,这给历代爱国者树立了很典型的形象,在士人的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段实在太牵强了,如果没有细腻的情感和浓烈的抒情并在诗中表现,杜甫能成为大诗人吗?能被称作“诗圣”吗?作者作为老杜的粉丝,居然连这点都“很难想象”,倒把俺给看糊涂了,莫非作者只是叶公好龙?至于士人人格之类,扯的太远了,如果作者愿意赐教,俺倒想看看作者怎么解释,可以把老杜跟士人人格的形成联系起来伟哉,杜甫!——抒情式结尾,空洞恶俗通览全文,作者只是把自己所能够想得到的溢美之词统统加到老杜头上,而诸多赞美漫无边际,毫无逻辑可言,有如天外飞仙,基本上都是属于拍脑袋式论证,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而在文句语法上面,又是病句错词满天飞,基本功很不扎实,如果作者真如传说中所言,是个语文教师,那实在是很不应该。如果打了一个文章,自己觉得比较得意,欣欣然的拿出来供人赏鉴,突然被人家指出诸多纰漏,心下不爽,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去理会人家指摘的有没有道理,偏偏反而去探寻人家是否居心叵测,进而讥讽对方吃饱了没事找事,相对于文章的水平而言,这样的态度,就更不足取了。

建议看…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研究杜甫的论文800字

“杜甫很忙”——也说恶搞之风 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收录了杜甫的诗作《登高》,右侧配有杜甫的半身画像。近日,网友掀起了对杜甫像“再创作”的热潮,纷纷发布在微博或其它网站。其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摆摊卖西瓜,时而化身送水工……好事的网友为这一系列取了个名:“杜甫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水过后卖西瓜”。 “诗圣”画像被如此恶搞,引起一片争议。有人不无忧虑:杜甫身份卑微却心忧天下,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像,是思想贫瘠、信仰缺失的表现。一位诗歌协会会长呼吁说:“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当然,面对“民族底线”这样一顶帽子,网民们多少会有点愕然。这年头,对严肃文化的恶搞与解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风潮,杜诗圣也绝非是被恶搞的第一人。比如,2008年有过一个喧嚣一时的 “全民孔子计划”,在网友的创作里,孔子被逼婚、卖起了炸鸡、还成了不得志的广播员……恶搞名人榜上还有:李白,“床前明月光”成了 “牙齿掉光光”;屈原,被注册成猪饲料的商标;孙悟空,爱上了铁扇公主……简直就是“没有搞不到,只有想不到”。 曾把电影《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的胡戈说,“恶搞是一种新型的开玩笑方式。恶,并不是坏的意思,也不是恶意。”也许,在那些疯狂涂鸦一切圣贤的年轻人眼中,恶搞仅仅是一种游戏,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恶意,也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目的——不在乎什么,不追求什么,也不讽刺批判什么,专注当下的快感,玩了,笑了,也就够了。难怪还有人毫无逻辑地自辩说,对杜甫画像的涂鸦,“完全是出于内心对杜甫深沉的喜爱”。 瞧,就是如此的漫无边际、不着五六。虽然《杜甫像》本身为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巅峰时期的作品,但我相信,给杜甫添上白马或摩托的年轻人,绝没有当年法国人杜尚为《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时的艺术追求,也谈不上什么对传统审美价值的离经叛道。 因此,用缺乏“底线”或“信仰”来批判“杜甫很忙”式的恶搞,虽然没什么错,但恐怕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和一些年轻人是“鸡同鸭讲”。说到底,这种恶搞本质就是一种无聊,或者如恶搞者自己所说,“一种发泄”,恐怕并无与主流价值作对的目的。笔者认为,对此类恶搞,当然需要恰如其分的批评,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但只要不出现不良或低俗的内容和思想,不妨放轻松一些看待,无须太过担忧。画像被涂鸦上几笔,杜甫并不会就此失去“诗圣”的光彩,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至于因此蒙羞。 值得担心的倒是,宣泄一己情绪的“恶搞”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风行,究竟是经典褪色的原因,抑或压根就是结果?在年轻人无意义的自我创作以外,我们的教科书、育人者与文化创作者,有没有提供多种可亲近的方式,让他们去理解和爱上传统文化?或者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当代经典,唱出先声,蜕变文风,对抗当代文化中流行的去历史化和去语境化。 杜甫说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大概才不会在乎如何被“恶搞”,因为他早就断定,杂音与碎片无论曾经多么喧闹与风光,最终都将随风而逝,而民族文化真正的精神之光,绝没有那么脆弱。

杜甫,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前期写田园山水,后期写社会现状。前后两期皆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杜甫的风格是以现实为主的。 在这里帮你写一篇作文是比较困难的啦。给你列个提纲吧。一:可以用一首杜甫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为引题。二:介绍杜甫(时代背景等),与及杜甫的诗歌特点。引出论点。三:分别写出前期和后期杜甫诗歌的主题内容。论证杜甫诗歌所写内容都为现实存在的。四:从历史价值角度,杜甫诗歌体现了唐朝当时的社会现实,进一步验证了现实主义的论点。五:总结全文,收尾完成。(这个会写了吧!) 相信你照着这个思路写,800字很容易的。

建议看…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研究杜甫的论文8000字

时代背景:开元之治(713-741)、安史之乱(755-762)杜甫(712-770)就一段咯,毕竟开元和安史的历史网上非常的详细,杜甫见证了唐由极盛转衰,这一转折应该是你所要议论的主线。你先要知道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公元747年,35岁的杜甫应试落地,流落于长安。这是末路的盛唐。老迈的玄宗已无心上进,宠幸贵妃杨玉环,无心朝政,大权落在杨门一族与大宦官手中。腐败日益滋生的朝廷根本不会理会名落孙山的杜甫。杜甫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一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做上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杜甫在长安呆了9年,满心抱负的他眼睁睁地看着他心慕的盛唐一点一点的衰弱了下去。约公元750年,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从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杜甫一首《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道近天下百姓之苦;一首《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叹尽了朝廷的荒淫腐朽。终于在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这是大唐的转折点,至此唐王朝一蹶不振。哥们……尽力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杜甫前些日子,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那灵山异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往返。而位于灵山异水中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更令我“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猛然间灵光一闪,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写这位“诗圣”,明知自己很傻,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挖掘的够深刻,够翔实了,可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这个句子显然是病句,语文教师犯这样的语病,而且是以病句开头,很不应该留连往返应为流连忘返,连着用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两个成语也不大妙,有作者家天才儿童之风范圣地此词用的不妥,杜甫草堂没啥子大不了的,是因为你崇拜杜甫,那地儿才成为你心中的圣地,不能把你自身的感受用来定义草堂。此句应为“而在灵山异水之中,有一块我心中的圣地——杜甫草堂”蜀不思归——这个词是从乐不思蜀化过来的,但是搞的不好,应为“在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这句话又很不应该,因为前面讲的是杜甫草堂,草堂里面有什么东西让你折服,让你膜拜呢?让你折服膜拜的显然是杜甫,不是草堂,因此这整个句子也可以看成是病句灵光一闪这个词也不好,跟下文的冲动没有啥联系,修饰词“猛然间”感觉上是小学生用的明知道自己很傻——这个傻是啥意思?如果说因为有很多研究杜甫的作品珠玉在前让作者感觉写写老杜有点惭愧,那应该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翔实这个词也值得推敲,翔实一般是用在具体的客观史实、材料上,不大好用来形容杜甫的研究文献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很拖泥带水,要不说我最崇拜的偶像,要不说我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视角云云,更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杜甫让我最欣赏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这句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着个性”,不大通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应为出身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这句也有毛病,语法不通,不知道主语谓语都是些啥,应为“杜甫在诗歌里很坦白的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的家庭的自豪”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看不出来。古代的穷人家孩子少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才子出身自名门世家,在诗作中谈及自己家学渊源,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这样就要夸人豪情万丈真挚博大,这种赞美似乎太廉价了,还要加上两个“何等”,再来个惊叹号,实在是有迎风洒狗血的味道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个应该是拍脑袋工程,凭老杜几句扯自己家学渊源的诗,就评价人家比李白还要洒脱豪迈,这样太无厘头了杜甫饱读史书,自许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参加洛阳进士科考试,却不料“此意竟萧条”。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自许——应为自诩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何以得知?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比较功利,大多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渴望学而优则仕,考试落榜以后写首诗感叹一番自嘲两句,是极普通的事,基本上也没有说自己落第而后悲愤欲绝的,不知道作者是怎样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面去的,居然还被深深震撼了,真是了不起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写文章明明是夸老杜的,写着写着就要转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夸上自己两句,这个毛病以后要改掉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与李白的真挚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他在洛阳遇到“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游名胜古迹,同写万丈诗篇,同醉同睡同奔放!有诗为证:“醉眼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两人亲如兄弟。不分彼此。同写万丈诗篇——诗篇有用万丈形容的吗?同醉同睡同奔放——同醉同睡很好理解,同奔放是啥意思?一起K歌泡妞?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为他写下一系列肝胆相照的诗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杜甫又不是一味迎合,也曾苦口婆心得对李白的好道任侠,使酒尚气作了善意的规劝。“君子坦荡荡”的心胸一览无余。一位真正的诤友就耸立在世人面前,他演绎了这段经典的友情故事,无人能够逾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文人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诗里面写的那么好,那就很难说了。李杜相交之时李白盛名及天下,是文坛当红偶像,杜甫自然要推崇推崇的,这点很正常,但是说他们之间是经典的友情故事,就不大负责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有诗为证有诗为证,其实有时候诗是证不了啥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厉害吧?其实李白跟汪伦不过是泛泛之交。44岁的杜甫旅居长安,长达七年之久,历尽辛酸与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情意绵绵,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常常赠诗以谢朋友的厚爱。在这段最暗淡,最失落的日子里,他竟然能够创作出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可见他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安贫乐道!实际上对于诗人来说,有时候生活环境越是困苦,创作力反而越强。老杜诗写的好,但是哪里看的出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作者特别喜欢用显而易见、可见之类的词,增加说服力,实际上这种推断是毫无道理的,反倒象神棍的上帝式逻辑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把自己与人民的苦难紧密结合,得出人民遭受的痛苦比自己还深,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甘为天下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多么令人折服呀。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可贵,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这段很适合作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也就是说格调非常高,估计校长会很喜欢。问题在于古往今来写诗寄托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不知作者是怎么把天下所有的诗人跟老杜作对比的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这个比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也不通,“而”应为“的”他晚年漂泊在西南生活,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心境依然洒脱自然。他在自己苦心修建,专心经营的草堂里写下了《狂夫》,高声吟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谁能与之抗衡呢。——这首诗很好吗?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能不能与之抗衡呢?他在草堂附近的武侯祠中瞻拜诸葛亮,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此的悲壮浑劲,如此的爱国情结,一直为后人广为流传,赞叹不已。——这句诗当然好了,是叹息孔明的,悲壮浑劲还勉强可以算,“爱国情结”从何谈起?三国时期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混战罢了。后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诗,哪是啥子爱国情结?而杜甫著名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的自然情物写的优美从容,富有情趣,我最欣赏这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很难想象一个“诗圣”竟然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浓烈的抒情,如此的仁民爱物,这给历代爱国者树立了很典型的形象,在士人的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段实在太牵强了,如果没有细腻的情感和浓烈的抒情并在诗中表现,杜甫能成为大诗人吗?能被称作“诗圣”吗?作者作为老杜的粉丝,居然连这点都“很难想象”,倒把俺给看糊涂了,莫非作者只是叶公好龙?至于士人人格之类,扯的太远了,如果作者愿意赐教,俺倒想看看作者怎么解释,可以把老杜跟士人人格的形成联系起来伟哉,杜甫!——抒情式结尾,空洞恶俗通览全文,作者只是把自己所能够想得到的溢美之词统统加到老杜头上,而诸多赞美漫无边际,毫无逻辑可言,有如天外飞仙,基本上都是属于拍脑袋式论证,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而在文句语法上面,又是病句错词满天飞,基本功很不扎实,如果作者真如传说中所言,是个语文教师,那实在是很不应该。如果打了一个文章,自己觉得比较得意,欣欣然的拿出来供人赏鉴,突然被人家指出诸多纰漏,心下不爽,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去理会人家指摘的有没有道理,偏偏反而去探寻人家是否居心叵测,进而讥讽对方吃饱了没事找事,相对于文章的水平而言,这样的态度,就更不足取了。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研究杜甫的论文1500字

我眼中的杜甫 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又如《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

诗史说杜甫诗孟荣宋祁胡宗愈

论文摘要:

孟荣首先提出杜甫诗歌是“诗史”的观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全面反映杜甫此时的生活,也表现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诗史”。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杜甫诗歌“诗史”观在北宋中期基本建立。

杜甫诗歌一向称为“诗史”,而杜甫的什么诗是“诗史”,却众说纷纭。因此,追溯杜甫诗歌“诗史”说之源就尤其必要。用“诗史”称杜甫诗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桨认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陇、蜀时所写的诗是“诗史”,这些诗全面表现了杜甫此时的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宋祁认为,杜甫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孟架规定“诗史”的乱离背景,宋祁限定“诗史”的律诗体裁,胡宗愈扬弃两家,揭示“诗史”的内涵,至此,杜甫诗歌“诗史”说基本建立。

“诗史”最初是两个词,分别指前人的诗歌创作和历史记载,不是一个词,不指杜甫诗歌。《宋书·谢灵运传论》云:“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作为一个词而指杜甫的诗歌,始于孟架。孟架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据现有文献,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始于孟架o马茂元说:“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桨的《本事》。”“从‘当时号为诗史’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词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桨以前。可是就我们能够看到的唐代的记载中,除了《本事诗》外,却没有其他的地方提到诗史。”

孟桨称杜甫诗歌是“诗史”,并不是指杜甫所有的诗歌是“诗史”,而是指杜甫的部分诗歌。孟桨认为,杜甫遭遇安史动乱,流落陇、蜀,此时所写的诗歌才是“诗史”,其他时间、其他地方所写诗歌不是“诗史”。“诗史”的写作背景是逢安史之难且流离陇、蜀,也就是说,安史之乱以外的诗歌不是“诗史”,就是安史之乱期间却不是在流离陇、蜀时写的诗歌也不是“诗史”。孟桨的“诗史”说严格地限定了杜甫诗歌的范围。

孟桨严格限定“诗史”作品写作背景,又明确规定其内容。他认为,杜甫在安史动乱、流离陇、蜀时的诗歌全面反映了他遭遇安史动乱,流离陇、蜀的生活,抒写了他的感情,没有什么大事遗漏。“诗史”是杜甫动难时代痛苦生活的全面表现,也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他的诗歌还可以了解他的时代。例如《秦州杂诗》、《月夜忆舍弟》、《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送路六侍御人朝》、《将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等,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陇、蜀的苦难生活和感情,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写于安史动乱,流离陇、蜀时的杜甫诗歌表现了杜甫自己,也折射那个时代,这样的诗歌才是“诗史”。

按照孟桨的“诗史”说,杜甫许多诗歌都不“诗史”。例如安史之乱爆发前的诗《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在长安所写的诗《悲陈陶》、《哀江头》、《曲江二首》,在解州所写的诗《北征》、《羌村三首》,在洛阳所写的诗《洗兵马)),由洛阳途经渔关赴华州所写的诗《新安吏》、《石壕吏》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还有安史之乱平息后所写的诗《释闷》、《天边行》、《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草堂》、《题桃树》、《登楼》、《宿府))、《忆昔二首》、《三绝句》、《昔游》等等,甚至还有寓居成都时所写的诗《蜀相))、《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南邻》、《狂夫》、《江村》、《野老》、《恨别》、《客至》、《绝句漫兴九首》、《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些诗很多是当代学者视为“诗史”的典型作品。《北征》“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淹关吏》、《新婚别》等“三吏”、“三别”是杜甫在乾元元年冬“由洛阳经过撞关,赴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三绝句》“有高度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是绝句中的‘三吏’、‘三别’。”这样的诗不是杜甫逢安史之乱、流离陇、蜀之时写的,自然不是孟桨所说的“诗史”。可是这些诗歌的“诗史”性质很浓。例如:“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二十一家同人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殿前兵马虽晓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磋”(《负薪行》)。“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坳哭秋原何处村?”(《白帝》)孟桨的“诗史”说不包括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所写的诗歌,范围何其狭小。

可是,孟桨“诗史”说强调杜甫诗歌首先是杜甫自己苦难遭遇和痛苦感情的表现,所以特别强调其写作的动乱时代背景和苦难的个人生活。孟桨对“诗史”说有不可磨灭的首创之功,他创造性地将“诗史”与杜甫诗歌联系在一起,赋予杜甫诗歌以全新的认识,也赋予“诗史”以全新的意义。孟桨为杜诗“诗史”说奠定了以安史动乱、苦难生活为背景的学说基础,当代杜诗“诗史”说基本沿着他的方向发展。例如,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说:“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因为其外延的问题,孟桨的“诗史”说到北宋中叶时被修改。修改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宋祁,一个是胡宗愈。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所有诗歌都是“诗史”。宋祁的修改从旧“诗史”说的背景限定走到体裁限定,胡宗愈取消一切限定,范围过大,没有突出安史动乱对于杜甫诗歌的意义。

宋祁说:“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宋祁认为,杜甫诗歌“善陈时事”,格律精深,气魄宏大,是“诗史”。宋祁所谓的“诗史”是指杜甫律诗。宋祁把“诗史”的诗体规定为律诗,是一个创新。在宋祁之前,虽然大家称赞杜甫的律诗,却没有人将其与“诗史”联系起来。杜甫1400多首诗中,律诗约有910首,古诗414首,绝句127首。律诗所占比例重,而且成就高。元棋比较李白与杜甫,说:“余观其壮浪纵态、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棋应杜甫之孙杜嗣业之邀而作杜甫墓系铭,难免有溢美之词。可是,刘响说“自后属文者,以棋论为是”。白居易《与元九书》也说:“至于贯穿今古,貌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可以肯定,从元棋到刘响,杜甫的律诗一直得到好评。元棋、刘响他们高度评价杜甫律诗多是肯定其对仗、声律等的艺术技巧,而少有把杜甫律诗与反映现实联系起来。与此不同,说到杜甫的古诗时,元镇、白居易往往称赞其即事名篇,反映现实的特点。元棋《乐府古题序》说:“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予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赞杜甫律诗之尽工尽善,不及其内容;赞杜甫古诗之即事名篇,少谈其艺术。中唐对杜甫的两种体裁的诗的称赞各有侧重。

可是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陈时事”。杜甫“善陈时事”的律诗,其“善”有二,一是“律切精深”,二是“至千言不少衰”。这是对杜甫律诗的新认识,更是对“诗史”说的新解释。所谓“律切精深”,是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以七言律诗为例,《曲江二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阁夜》、《登高》、《又呈吴郎》等,对仗十分精工、声律非常圆熟,己达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化境。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其二)。“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曲江二首》其二)、“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句,都能曲尽声律与对偶之美,精工典雅。“香稻啄徐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一联,“鹦鹉”与“凤凰”后置,平仄声律吻合,语言奇警,意象超忽,一箭双雕。所谓“至千言不少衰”,是指杜甫的排律结构严谨,气魄宏大。像《赠特进汝阳王十二韵》、《赠韦左济》、《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投赠歌舒开府翰二十韵》等,大都是二十韵的大篇,不仅格律严整,对仗精工,用典雍容,词藻典雅,而且结构紧,规模大,尤其是《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是百韵大篇,无与伦比。

总之,“杜甫在律诗上是个全才,无论五律、七律、排律等方面,都是唐代的第一作手,是集大成式的人物。”

无庸置疑,杜甫的律诗艺术精湛,而且有许多律诗即事名篇,善陈时事。《秦州杂诗二十首》既关切国家的时局和命运,又注人深刻的身世之感。《登岳阳楼》既写诗人即将老死时的处境,也写仍在战乱中的黎民百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消息,也写诗人夫妇的欣喜欲狂。《恨别》、《登楼》、《野望》、《蜀相》忧心时局,感啃身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漂泊支离的身世之感水乳交融。如“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恨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等,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对时局变化的关注、对英雄人物的呼唤、对外族人侵者的憎恨及自己强烈的忧国之心,都做了尽情完美的表达。《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表现那已经走到了极端贫困的绝路人生,也表现国家与百姓的命运:“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宋祁之“诗史”说不可怀疑!“杜甫许多著名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都是把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与时代灾难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杜甫写景兼抒情的诗中,这种情、景、事的密切融合,非常丰富,多种多样,而且越到晚年,这方面的艺术成就越大,像五言律诗《客亭》、《江上》、《江汉》,七言律诗《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著名的例证。

但杜甫其他体裁的诗歌也具有即事名篇,善陈时事的特点,“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羌村》等及时反映时局、战乱,不能将其排除在“诗史”之外。例如胡小石说《北征》:“就篇末数韵探之,知与天宝末年安禄山称兵、太子即位灵武、玄宗内禅有关;且预测将来玄肃父子之恩不终,封建伦常道之不足恃,于此宛转致其讽喻之旨。特词义简晦,不敢详陈。说《羌村》:“篇幅虽寥寥,而天宝末年之大乱,人民所受之苦痛,皆反映于字句中。非仅为一人发愤抒怀已也。

宋祁从诗体的角度确定“诗史”的范围,肯定了律诗的“诗史”价值,却忽视了古诗的“诗史”价值,顾此失彼,其问题比较严重。

胡宗愈针对孟、宋二家之说过于限制“诗史”范围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诗史”说,他说:“凡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全面表现他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他的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全见于诗;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读之可以知其世。所以,学士大夫认为是“诗史”。胡宗愈紧紧抓住杜甫诗歌内容的全面性、抒情性和社会性,是对孟柴“诗史’‘说的完美阐述。胡宗愈认为,杜甫诗歌的叙事与抒情融合,而且其出处、动息劳佚的经历,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的感情,不仅是其一己之私事、隐情,也是时事、民情的再现,因此意味深长,激动人心,耐人寻思,远非历史记载所能比拟,是具有艺术美的历史,赢得了“诗史”的称号。这种认识为当代学者接受。马茂元说:“在动乱时代里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都成为杜甫大部分的诗里的主要内容。他观察的范围之广,认识之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这个原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所公认的诗史的称号。”“杜甫诗反映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事迹和人民的生活,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

胡宗愈对杜甫“诗史”的范围没有像孟茶和宋祁那样去机械规定,在他看来,所有杜甫的诗歌都表现了杜甫的生活,抒发了杜甫的感情,而且“读之可以知其世”,就都是“诗史”。不分体裁,也不限背景,其范围远比孟茶和宋祁的广。当代学者也不分诗体,马茂元就说杜甫的古诗和律诗一样:“他的诗,尤其是长篇的古体诗,‘多纪当时事’,里边却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他的写景兼抒情的诗(多半是近体诗)也经常联系时事。这两大类诗是他的诗集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这些诗千古传诵,感动无数后代的读者,使杜诗得到了诗史的称号。

但是胡宗愈的杜甫诗歌“诗史”说不特别限定写作背景,与现在的杜甫诗歌“诗史”说相距较大。现在的杜甫诗歌“诗史”说虽然不限诗歌的写作背景,但侧重安史动乱的背景意义,突出其对杜甫诗歌所烙印的乱离色彩。章培恒、骆玉明说,杜甫的诗歌是“乱离时世的悲歌”,“杜甫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

杜甫诗歌“诗史”说经孟茶提出,由于其对写作背景的过于狭窄的规定,杜甫一部分具有“诗史”性质的诗歌被排除在“诗史”之外;宋祁否定孟茶的“诗史”论,修改了“诗史”的范围,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胡宗愈既否定宋祁,也扬弃孟柴,提出新的“诗史”说。胡宗愈新的“诗史”观如果突出安史动乱对杜甫诗歌创作的意义,则十分完善。

拓展:

杜甫诗歌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5、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9、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1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1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1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2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2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2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3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35、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对杜甫的评价 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对杜甫的评价文章篇一:杜甫唐代社会的伟大写实诗人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他的许多优秀诗篇,翔实记录了我国唐代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造诣最高、修养最全面、创新精神最强的一位诗人,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五言还是七言,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他无一不能,无一不工,堪称诗坛的“全能冠军”,名篇佳句之多,可谓无与伦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明白晓畅而又精粹警策的诗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珍爱的瑰宝。 杜甫怀着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先后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充满批判精神的名作,抒发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真挚感情,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他预感到社会已经面临巨大的危机,果然,时隔不久,即天宝十四年十一月,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如果说,在此之前,杜甫在思想艺术上还与一批盛唐著名诗人不相上下的话,那么,此时的杜甫就已经开始超越众人,走向成熟了。在苦难的磨炼中,杜甫与人民的感情更加接近,对祖国的挚爱更加强烈,思想也更加成熟。所以,当许多诗人的歌喉在苦难中喑哑的时候,杜甫却诗思喷涌,写出了《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羌村三首》、《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爱国激情的杰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生活无依,疾病缠身,乘舟飘泊于湖湘一带,而他写下的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仍然关注于“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现实。可以说,他是带着对平息战乱,让人民重新过上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期盼而溘然长逝! 让我们看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吧,写这首诗的时候(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由于友人的接济,杜甫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即使如此,他的生活仍然相当艰苦:“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于是,大风一吹,卷走屋上的茅草,情况便十分狼狈:“床头屋漏无干外,雨脚如麻未断绝。”在这凄风苦雨之夜,诗人既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更无法入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如果换一个人,面对如此困境,很可能会一味地啼饥号寒,自叹自伤。但是,杜甫想到的却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饥寒交迫的人们: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充满激情、铿锵有力的诗句,让我们看到,诗人的胸襟是多么博大,理想是多么崇高!如此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怎能不使我们肃然起敬!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以其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以其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性至情,使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其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新唐书》本传)“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体大思精,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则被前人赞之为“古今诗人第一”“集大成者”,享有“诗圣”之誉。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固然与其诗内容丰赡、思想深刻、题材广泛等因素密不可分,还与杜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变革创新紧密相联。可以说杜诗独开生面,“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创造性地营造丰富的意象,精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意绪,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 杜甫的诗歌又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而达到空前的高度。他的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笔调客观严谨,在叙事写景时不仅是忠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气息,甚至以年月人诗,以增强写实的气氛。毋怪前人对他这种精确地反映生活的创作态度,盛赞为“穷极笔力,如太史公记传”(宋叶梦得语)。杜甫是伟大的写实诗人,他的作品中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大气磅礴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和社会面貌,同时也以大量的抒情诗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深沉执著、百折不回的积极入世的老儒形象,这就是杜甫自己,但他不是迂阔的腐儒,而是具有多面的性格。以其长安时期的作品为例,他说“凭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庐”(《今夕行》),诗人赤膊光脚,绕床大呼大叫,这里所表现的是一个疯狂的赌徒的形象;“儒术于我有何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这是杜甫酒后狂言的形象;“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这是贫病交加、几成饿殍的杜甫形象;“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这是杜甫登高临远忧国忧民的形象。通读杜甫全部诗作后,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个有性格、有感情、血肉丰满的杜甫形象。 杜甫诗歌擅长于叙事,常常通过富有个性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的客观叙述,展示诗人的感情取向,因而这样作品的艺术效果往往使人感到“峻夺人魄”,力透纸背。如《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他回到羌村之后,在兵荒马乱之中,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很惊讶,原来你还活着,在惊讶之余禁不住再抹去眼中的泪水、“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深夜和妻子秉烛而坐的那些情事,在梦中一样不敢相信,竟然还能够活着见面、“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左邻右舍爬在他们家的院墙边,看着杜甫回家后和亲人的相聚,不由唏嘘感叹,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在战争年代家人团聚的独特的景象。《北征》中的“平生所骄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而啼,垢腻脚不袜”对自己特别可爱的孩子的那种描写很生动,又写它的女孩子“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等等,都是以细节描写见长的传神之笔。 杜甫的抒情诗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兴象浑融。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景同时出现,如他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登慈恩寺塔》),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再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最为典型的是《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句如狂飙来自天外,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渚清”一句语势平缓,仿佛闲笔,实际上借写望中所见而逼出第三四句。“无边”一句,给人以万景纷驰、百感交集之感。可是紧接着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不仅展现出开阔辽远,无比壮观的境界,而且突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激情。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杜甫推陈出新,精研沉思,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都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杜甫素怀大志,自许甚高。他“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立志“窃比稷与契”,要“再使风俗淳”,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地赋予自己以时代的使命感,流露出自傲清高、凌跨世俗的强烈愿望。正是这种雄豪的性格、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阔大的胸怀,使杜甫在创作倾向上推崇笔力雄强、气象阔大之作,在创作实践上追求阳刚之美。体现在对意象的独特选择上,这样就决定了杜诗的物象选择必然会倾向于具有阳刚之美的阔大物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追求。 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自《诗经》、汉魏乐府以来诗歌注重反映现实的创作传统,并使之更为高超更为成熟。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题的创作旧习,而是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即事名篇”。对这类作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作了很高的评价,而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更叙述了他们所受的启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白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再拟赋古题。”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近代诗人中,只有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才是纪实的名篇! 对杜甫的评价文章篇二:为感慨杜甫而作 流水曾恋重繁霜, 城阙瑟冷映烛窗。 凭栏闻笛哀国怆, 暮年回眸已沧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缓缓而过的流水依旧留恋晨日凝结厚重的霜花,凉风中萧瑟独立的城楼好似将高大的孤影映在烛火微亮的窗台上。杜甫走出院中,身倚栏杆,耳边忽闻城郊处传来的哀国伤笛,顿时为国倾泪自怆。但已是暮年回眸,老弱沧桑,报国有心无力的孤独老人。 这首诗是想象年老的杜甫听到城外哀国伤笛,站在栏杆处为国家残破的担忧和自己年老沧桑,报国无门,有心无力的感慨无奈 对杜甫的评价文章篇三:千古风流人物杜甫 推开岁月尘封的大门,一路越过苏东坡的从容,越过陶渊明的超然,我来到了杜甫的身旁。和着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情境,踩着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悄然走进少陵野老的生活,去寻找那旧时的清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对谦让的感慨。他总会为秋风所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总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句话都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浓郁,平淡中见奇。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坎坷,我愿与你同行,领略你的谦让。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他对孤独生活的比喻。他总能把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孤独之情。你虽孤独,但是你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你有所坚守的民族气节。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在孤独中的愤慨之情,抒写一生心事。 “焦逐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筳”是他狂放不羁的一面。他虽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也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他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对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领略你的宏伟抱负。 伟大的诗人,你是千古的风流人物,你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又有“生涯似众人”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你都有对国家和人民“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怀念。 以上就是我为你整理的对杜甫的评价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去 谁会写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