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乳制品的感官评定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0:11:32

乳制品的感官评定研究进展论文

食品感官评价的发展及其应用摘要 简要介绍了感官评价的定义、发展及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关键词 感官评价;食品工业;应用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sensory evalu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in the food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sensory evaluation, the food industry, application引言对食品感官领域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初,欧美等国家首先进行了感官品评方法的研究,蒂尔格纳(Tilgner)于1957 年用波兰语写成第一部感官学专著———《定量与定性感官分析法》。日本和美国学者的著作《工业感官检验手册》、《食品感官评价的原则》也于1962 年和1965 年相继问世。1986 年创刊的首个介绍感官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专业期刊《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正式出版,20 多年以来已刊出了世界各国在食品感官领域的研究成果。感官评价的定义: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1,2]。我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上美食家评点食品的故事广为流传。事实上,这种评点也是一种感官评价方法,是评判专家根据自身的感官经验对食品进行评价。现代工业化的食品生产配方成分复杂,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 专家评判方法已不能完全胜任目前食品感官评价的需要。我国的感官分析技术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比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研究基础薄弱,感官分析标准化应用、推广较为困难。本文旨在阐述食品感官评价的发展历史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1 国外食品感官科学技术发展纵观感官科学技术的发展, 主要经历了3 个阶段[3],即:从管理者品评起步;专业感官品评小组品评成主体,多学科交叉与应用,感官评价活动标准化;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相结合,仪器测量辅助感官评价。呈现出人机结合, 智能感官渐成主流,市场消费需求与消费意向的感官分析技术,感官营销推进学科应用两大主要方面的发展态势。 感官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从管理者品评起步感官是人类最为原始、简单、有效的使用工具和技术手段。传统上,食品感官评价来自少数生产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 专业感官品评小组品评成主体, 多学科交叉与应用,感官评价活动标准[6]化管理者不一定能够真实、完全地反映消费者或消费群体对产品的需求,而且身体状况、感情倾向、利益冲突等因素都会影响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判断。20 世纪40年代,食品及一些消费品生产企业开始通过培训,在企业内部成立专业感官品评小组, 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对品评结果进行分析, 最终作出决策来指导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相结合, 仪器测量辅助感官评价食品的感官特性一般可指色、香、味、形几个方面。2 我国食品感官科学技术发展我国有着悠久的感官评价历史,但是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基础相对薄弱。我国的食品企业在产品改进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大多缺乏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对感官分析技术与标准的研究及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现代感官分析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完善和规范化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感官分析的应用、结果处理更方便、更快速。随着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仿生技术的发展,它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自1988 年起,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感官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如《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T10220 -1988)、《感官分析术语》(GB/T 10221 -1998)、《感官分析专家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导则》(GB/T 16291-1996)和《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GB/T 13868-1992) 等19 项感官分析标准。这些标准大都参照采用或等效采用相关的国际标准(ISO),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感官分析方法标准十分欠缺。从整体而言, 我国食品感官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为3 个阶段: 一是以满足食品工业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为目的,提高传统感官品评方法的科学化程度; 二是结合我国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感官品质研究, 尤其是对一些传统食品,如白酒、茶叶、馒头、米饭等的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的的系统研究, 截至目前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科学数据; 三是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感官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智能感官分析方法与设备研究方面参与国际竞争。3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随着差别检验、差异类别检验、描述分析等感官品评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感官品评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新产品研制的技术保障,是保障食品感官质量的重要手段。3. 1 国内现状[ 4-5 ]目前国内感官评价起步比国外晚,从1975年起开始有学者研究香气和组织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后,“感官评价”被大量地应用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包括有: ①评估餐饮业的清洗效果(以目视法进行) ; ②生鲜产品,如肉品、水产品、蛋品、乳品等; ③中药药材; ④香水材料; ⑤嗜好性产品,如酒、茶叶; ⑥育种开发,如园艺产品、农畜产品; ⑦环保检测(以目视及嗅觉进行) ; ⑧纺织品; ⑨设计学、媒体传播方面; ⑩食品加工等方面。其中以食品方面的应用最多,研究食品感官评价方面的学术文章也在不断增加。如吴兴利[ 5 ]等研究了感官评价原理与实践在肉质评价中的应用,论述了肉质评价程序的设计原则,肉质感官评价结果的分析。3. 2 国外现状欧美在感官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己发展很成熟,研究范围也非常广泛。最早的感官评价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整个感官品评技术的蓬勃发展则一直到20世纪60~70年代才因为食品加工工业的起飞而开始迅速发展,在这期间各种评价方法、标示方法、评价观念、评价结果的表现方式等不断被提出、被讨论及被验证。Meinert等[6] 、Combes等[7]和Bovolenta等[8]分别在不同肉原料所制成的风味火腿风味的影响、不同饲养方式对兔肉感官品质的影响、喂饲研究富含膳食纤维的饲料对肉猪肉质的影响和不同猪油含量对发酵肉制品风味影响的研究中使用到了这种方法。4 感官评价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食品感官评价的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9];(1)发展更符合人类感官系统机制的仪器,如电子鼻、电子舌的应用研究。(2)在气味或风味研究的部分,气相层析嗅闻技术的应用有普遍化的趋势。(3)研究不同的分析仪器与感官特性之间的各种相关性。5 结束语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官评价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随着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也在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如何利用感官评价这一手段去改进产品、产品质量和服务将成为食品企业关键的一环。利用感官评价可以认识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建立与消费者有关的数据库,为食品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市场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我们有理由相信: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写作思路:把自己关于商品学方面的实践内容写下来。

我们进行了期待已久的商品学实训。这一个星期,有紧张,有兴奋,有疲惫,有意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个星期是本学期开学以来我过的最充实最忙碌的日子。 第一天,我们做了鉴别酒类的实训。

十九种酒在桌子上摆了一排,各种颜色各种气味,各种度数的酒类被齐唰唰的摆了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兴奋,酒味很香,酒色也很美。于是我们用学习过的感官鉴别方法,对酒类进行了视觉,嗅觉,味觉的鉴别,并一一细致的记录在本上。

一个小时过后,我出现了头晕,头疼,恶心,胃酸的现象。我知道那是酒精刺激的作用。不盛酒力的我,在这十九种酒面前,原来也会晕! 下午我们又进行了商品鉴别乳制品类的实训。我的头疼没有好,但还是来实训了。老师带来了十几种乳制品,有奶粉,还有奶酪,还有各种各样的成品乳制品,奶香味很浓。

但是奶香味和酒味混合并不是一件另人很高兴的事。同上午鉴别酒类相似,用视觉,嗅觉,味觉进行奶制品的鉴别。奶酪属于固体乳制品,很酸,但是奶味浓重,很纯。豆粉溶水后,有浓浓的大豆香味,颜色也呈豆黄色,没有甜味,感觉不好喝。各种干奶粉溶于水后,与鲜奶相似。乳白色的液体很容易勾起人的食欲。紫色的炼乳涂在面包上很好吃,单独吃太甜。 第二天我们做了操作pos机的实训。

实训的时候我明明做的很好,包括录入和收银我一点都不差,一点都不含糊。可是我站在老师面前就很紧张。我忘记了在输入商品个数后按完Q键再对商品扫描一下。于是我的考试只得了4分。我很难过也很后悔,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很紧张。我觉得我很笨。

我是一个爱完美的女孩子,4分对我来说不完美。 下午我们喝了很多种汽水和饮料。依旧是用感官鉴别各类饮料。碳酸饮料爽口而且清凉,乳制品饮料颜色比较可爱而且很香甜,如口滑腻有奶香。

茶饮料有淡淡的茶的味道,很清香,还有运动型饮料我喝了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也许是所有的体细胞在我身体里面跳DJ。果汁饮料颜色好看而且很好喝。如果我选我会选择纯净水,我喜欢那种宁静而且透明的感觉,那是一种安静,一种真实。我的体质决定了我天生就是一个病孩子,晚上我开始拉肚,而且呕吐,是我贪杯喝了太多的饮料!

20xx年1月9日,我的性格有了转变。我爱上了茶的味道。淡淡的竹叶青让我感觉自己在一片竹林里面,听着风雨,如此安静,如此安宁,又如此的心旷神怡。我学会了安静,学会了隐忍,也学会了坚强。 20xx年1月10日,我们做了最后一次实训,是关于纺织品的实训。

小的时候我经常给布娃娃做衣服,但是到现在,二十年了,我还是不认识什么线能做什么,还是不了解。今天有很多线和化纤还有布品。我不认识,贴了一排。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烧了一些做了标本。可是同学说呛人,我就没有再继续做。

今天是实训最后一天了,这一个星期很累却很充实。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后会好好学习,争取做到最好。也希望以后能够有多一点的实训机会,让我们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关于商品学的论文——手机篇手机的相关术语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身份识别)码俗称“手机串号”存储在手机的EEPROM(俗称码片)里,每一个移动设备都对一个唯一的IMEI。其组成结构为TAC(6位数字)+FAC(两位数字)+SNR(6位数字)+SP (1位数字)。漫游是移动电话用户常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蜂窝移动电话的用户在离开本地区或本国时,仍可以在其他一些地区或国家继续使用他们的移动电话手机。漫游只能在网络制式兼容且已经联网的国内城市间或已经签署双边漫游协议的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为实现漫游功能在技术上是相当复杂的。首先,要记录用户所在位置,在运营公司之间还要有一套利润结算的办法。 SIM卡也称为用户识别卡,是数字移动电话的一张资料卡,它记录着用户的身份识别及密钥,可供GSM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以及对用户话音信息进行加密。SIM卡有效地防止了被盗用、并机以及话音信息被窃听。SIM卡有大小卡之分,功能完全相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字移动电话机上。手机只有装上SIM卡才能使用。SIM卡可以插入任何一台同类型的手机,通话费用自动记入该持卡用户的账单上。GPRS 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英文缩写,它是在现有的GSM网络基础上叠加了一个新的网络,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移动通信网的设备,在GSM网路上增加一些硬件设备和软件升级,形成一个新的网络逻辑实体。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采用IP数据网络协议,使现有GSM网的数据业务突破了最高速率为/s 的限制,最高数据速率可达170kbit/s,这样高的数据速率,对于绝大多数移动用户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用户通过GPRS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各种高速数据业务,包括收发电子邮件,因特网浏览等IP业务功能。双卡双待是指一部手机,可以同时装下两张SIM卡,并且这两张卡均处于待机状态。市场上的双卡双待,一般指同一种网络制式的双卡双待,即GSM网络双卡双待,CDMA网络双卡双待,PHS网络双卡双待;双卡双待主要指第一种情况,即GSM双卡双待。目前,市场上CDMA和PHS制式的双卡双待手机比较少,甚至几乎没有。

国内外商品学的起源与发展[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商品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商品学的新进展,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旨在商品学学科研究和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为中国商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关键词]商品学起源发展商品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人经商的迫切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科学。在其诞生几百年间迅速发展,商品学的教学和研究也不断扩展和深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回顾商品学的起源与发展为中国商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一点借鉴。一、商品学的起源1.国外商品学的起源商品学在国外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10世纪,阿拉伯人阿里·阿德·迪米斯基撰写了《商业之美》一书,其副标题是“关于优质商品和劣质商品的鉴别方法及对商品与伪货的识别指南”。这算得上是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内容的著作。2.国内商品学的起源中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古国之一,商业的历史十分悠久,对商品知识的研究也有相当长的历史。据记载,春秋时代师旷所著的《禽经》,晋朝时期戴凯之所著的《竹谱》,都是我国较早的商品知识书籍。唐代是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时期,茶叶曾是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茶叶由江南传到北方,饮茶习惯逐渐盛行起来。人们普遍需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栽培、加工和饮用等方面的知识。这一情况引起文人陆羽的极大兴趣,他大量收集茶叶的生产、加工和品尝消费等方面知识,于公元767年写出《茶经》一书,共三卷十篇,全面详细介绍了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茶具的知识,以及茶叶的功能、评审、识别、储藏等方法,对茶叶生产和经营起到了指导作用,使茶的经营成为与盐的经营并驾齐驱的大行业,同时也带动了茶叶的对外贸易。据查证,《茶经》一书曾先后传到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茶叶的产销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茶叶之所以闻名于世,也与《茶经》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可以说《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商品学专著。二、商品学的发展1.国外商品学的发展16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工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商人们急需系统地了解有关商品的知识,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商业的研究不断向商品研究方向拓展。这个时期的著作有意大利药剂师普那裴特的《生药学》,以及法国人沙瓦利的《完美商人》等。18世纪,德国经济学教授、自然历史学家约翰·贝克曼(JohnBeckman)教授于1780年在德国哥登堡大学开设了工艺学和商品

茶叶感官审评的研究进展论文

GB/T 23776-2018国家标准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Methodology for sensory evaluation of tea 茶叶感官审评 sensory evaluation of tea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粉茶 tea powder 磨碎后颗粒大小在(200目)及以下的直接用于食用的茶叶., 4 审评条件 环境 符合GB/T 18797的要求. 审评设备 审评台 干性审评台高度800mm~900 mm.宽度600 mm~750 mm.台面为黑色亚光:湿性审评台高度750 mm--800 mm,宽厦450 mm-500 mm,台面为白色亚光,市评台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 评茶标准杯碗 白色瓷质,颜色组成应符合GB/T 15608中的中性色的规定,要求N》.大小、厚薄、色泽一致。 根据审评茶样的不同分为: a) 初制茶(毛茶)审评杯碗。杯呈圆柱形,高75mm.外径80mm.容量250ml..具盖,盖上有一小孔,杯盖上面外径92mm.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由个呈锯齿形的滤茶口。口中心深4 mm,宽.碗高71 mm.上口外径112 mm.容量440 mI..具体参照附录A中. b) 精制茶(成品茶)审评杯碗,杯呈圆柱形,高66mm.外径67mm.容量150mL。具盖.盖上有一小孔,杯盖上面外径76mm 与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主个呈锯齿形的滤茶口,口中心深 3mm.宽碗高56mm.上口外径95 mm.容量240 mI具体参照. c) 乌龙茶审评杯碗:杯呈倒钟形,高52 mm.上口外径83mm.,容量110ml.具盖 盖外径72 mm。碗高 51 mm.上口外径95 mm.容量160mI,具体参照 评茶盘 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外围边长230mm.边高33mm.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上宽50 mm.下宽30 mm.涂以白色油漆.无气味。 分样盘 木板或胶合板制.正方形,内围边长320 mm.边高35mm.盘的两端各开一缺口,涂以白色.无气味。 叶底盘 黑色叶底盘和白色搪瓷盘。黑色叶底盘为正方形,外径:边长 100 mm.边高15mm.供审评精制茶用:搪瓷盘为长方形,外径!长230 mm.宽170 mm.边高30mm.一般供审评初制茶叶底用. 扦样匾(盘)扦样匾,竹制,圆形,直径1000 mm,边高30 mm,供取样用. 扦样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正方形,内围边长 500 mm.边高35 mm.盘的一角开一缺口,涂以白色,无气味. 分样器 木制或食品级不锈钢制,由4个或6个边长120 mm.高250mm的正方体组成长方体分样器的柜体.4脚、高200 mm.上方敞口、具盖,每个正方休的正面下部开一个90 mmX50 mm 的口子,有挡板,可开关. 称量用具 天平.感量. 计时器 定时钟或特制砂时计,精确到秒 其他用具 其他审评用具如下: a) 刻度尺.刻度精确到毫米: b) 网匙:不锈钢网制半圆形小勺子,捞取碗底沉淀的碎茶用: c)茶匙:不锈钢或瓷匙,容量约10 ml., d) 烧水壶:普通电热水壶,食品级不锈钢,容量不限e) 茶筅:竹制,搅拌粉茶用。 审评用水 审评用水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 审评人员 茶叶审评人员应获有(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身休健康.视力及以上,持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上岗! 审评人员开始审评前更换工作服.用无气味的洗手液把双手清洗干净,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洁净 审评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妆品,不得吸烟 5审评 取样方法 初制茶取样方法 匀堆取样法:将该批茶叶拌幻成维.然后从堆的各个部位分别扦取样茶.扦样点不得少于八点。 就件取样法:从每件工中,下左石五个部位各扦取把小祥置于扦样顾(盘)中,并查看样品间品质是否一致.若单件的上中下左右五部分样品差异明显.应将该作茶叶倒出,充分拌匀后.再扦取样品 随机取样法:按GB/T 8302规定的抽取件数随机抽件.再按就件扦取法扦取。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扦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有后:用分祥器或对角四分法扦取100g-200g二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精制茶取样方法按照GB/T 8302规定执行. 审评内容 审评因子 初制茶审评因子 按照茶叶的外形(包括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因子"进行. 精制茶审评因子 按照茶叶外形的形状、色泽、整碎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八项因子"进行。 审评因子的审评要素 外形 干茶审评其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 紧压茶审评其形状规格、松紧度、匀整度、表面光洁度和色泽 分里、面茶的紧压茶,市评是否起层脱面,包心是否外露等 茯砖加评“金花”是否茂盛、均匀及颗粒大小 汤色茶汤审评其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等 香气 香气审评其类型、浓度、纯度、持久性。 滋味 茶汤审评其浓淡、厚薄、醇涩、纯异和鲜钝等 叶底 叶底审评其嫩度、色泽、明暗度和匀整度(包括嫩度的匀整度和色泽的匀整度) 审评方法 外形审评方法 将缩分后的有代表性的茶样100g200g.置于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茶盘对角.用回旋筛转法,使茶样按粗细、长短、大小、整碎顺序分层并顺势收于评茶盘中间呈圆馒头形,根据上层(也称面张上段)、中层(也称中段、中档)、下层(也称下段、下脚),按的审评内容,用目测、手感等方法,通过翻动 茶叶、调换位置,反复察看比较外形. 初制茶按方法,用目测市评面张茶后.审评人员用手轻轻地将大部分上、中段茶抓在手中,审评没有抓起的留在评茶盘中的下段茶的品质,然后,抓茶的手反转、手心朝上摊开.将茶摊放在手中,用目测市评中段茶的品质,同时.用手掂估同等休积茶(身骨)的重量  精制茶按方法.用目测审评面张茶后.审评人员双手握住评茶盘.用“簸”的手法,让茶 叶在评茶盘中从内向外按形态呈现从大到小的排布,分出上、中、下档,然后目测审评, 茶汤制备方法与各因子审评顺序 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柱形杯审评法) 取有代表性茶样或,茶水比(质量休积比)1:50,置于相应的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计时,按表1选择冲泡时间.依次等速滤出茶汤.留叶底于杯中,按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 表1 各类茶冲泡时间 茶类。  冲泡时问/min 绿茶 4 红茶 5乌龙茶《条型,卷曲型.)5 乌龙茶(圆结型、拳曲型,颗粒型)6 白茶5 黄茶 5 乌龙茶(盖碗审评法) 沸水烫热评茶杯碗,称取有代表性茶样,置于110ml.倒钟形评茶杯中,快速注满沸水,用杯盖刮去液面泡沫,加盖。1 min后,揭盖嗅其盖香,评茶叶香气,至2 min沥茶汤人评茶碗中,评汤色和滋味,接着第二次冲泡,加盖,1 min~2 min后,揭盖嗅其盖香,评茶叶香气,至3 min沥茶汤入评茶碗中,再评汤色和滋味.第三次冲泡,加盖,2min-3min后,评香气,至5min沥茶汤入评茶碗中,评汤色和滋味 最后闻嗅叶底香,并倒入叶底盘中,审评叶底.结果以第二次冲泡为主要依据,综合第一、第三次.统筹评判, 黑茶(散茶)(柱形杯审评法) 取有代表性茶样或,茶水比(质最体积比)1:50,置于相应的审评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2 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汤色、嗅杯中叶底香气、尝滋味后.进行第二次冲泡,时间5min,沥出茶汤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结果汤色以第一泡为主评判,香气、滋味以第二泡为主评判。 紧压茶(柱形杯审评法) 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或茶水比(质量体积比)1:50,置于相应的审评杯中,注满沸水,依紧压程度加盖浸泡2 min~5 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汤色、嗅杯中叶底香气、尝滋味后.进行第二次冲泡,时间5 min~8 min,沥出茶汤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结果以第二泡为主,综合第一泡进行评判. 花茶(柱形杯审评法) 拣除茶样中的花瓣、花萼、花蒂等花类夹杂物,称取有代表性茶样,置于150mL精制茶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3 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汤色、香气《鲜灵度和纯度)、滋味;第二次冲泡5 min,沥出茶汤,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浓度和持久性)、滋味、叶底 结果两次冲泡综合评判. 袋泡茶(柱形杯审评法) 取一茶袋置于150 mI.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3min后揭盖上下提动袋茶两次(两次提动间隔1 min),提动后随即盖上杯盖,至5 min沥茶汤入评茶碗中,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叶底审评茶袋冲泡后的完整性. 粉茶(柱形杯审评法) 取茶样,岩于240 mL.的评茶碗中,用150ml的审评杯注入150ml.的沸水,定时3min并茶筅搅拌,依次审评其汤色、香气与滋味。 内质审评方法 汤色 根据的审评内容目测审评茶汤.应注意光线、评茶用具等的影响.可调换审评碗的位置以减少环境光线对汤色的影响。 香气 一手持杯,一手持盖,靠近鼻孔,半开杯盖.嗅评杯中香气·每次持续2s一-3s 后随即合上杯盖. 可反复1次一2次,根据的审评内容判断香气的质景并热嗅(杯温约75度)温嗅(杯温约45度)冷嗅(杯温接近室温)结合进行 滋味用茶匙取适量(5 mL)茶汤于口内,通过吸吮使茶汤在口腔内循环打转,接触舌头各部位,吐出茶汤或咽下,根据的审评内容审评滋味.审评滋味适宜的茶汤温度为50度 叶底 精制茶采用黑色叶底盘,毛茶与乌龙茶等采用白色搪瓷叶底盘.操作时应将杯中的茶叶全部倒人叶底盘中,其中白色搪瓷叶底盘中要加入适量清水,让叶底漂浮起米 根据的审评内容,用目测、手感等方法审评叶底. 6 审评结果与判定 级别判定 对照一组标准样品.比较未知茶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某一级别在外形和内质的相符程度(或差距).首先,对照一组标准样品的外形.从外形的形状、嫩度、色泽、赘碎和净度五个方面综合判定未知样品等于或约等于标准样品中的某一级别.即定为该未知样品的外形级别:然后从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四个方面综合判定未知样品等于或约等于标准样中的某一级别.即定为该未知样品的内质级别.未知样最后的级别判定结果计算按式(1): 未知样的级别=(外形级别十内质级别)/2 合格判定 评分 以成交样或标准样相应等级的色、香、味、形的品质要求为水平依据、按规定的审评因子,即形状、整碎、净度、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见表2)和审评方法,将生产样对照标准样或成交样逐项对比审评,判断结果按“七档制”(见表3)方法进行评分. 品质评定 评分的形式 独立评分 整个审评过程由一个或若干个评茶员独立完成。 集体评分 整个审评过程由三人或三人以上(奇数)评茶员-起完成。 参加审评的人员组成一个审评小组,推荐其中一人为主评。审评过程中由主评先评出分数.其他人员根据品质标准对主评出具的分数进行修改与确认,对观点差异较大的茶进行讨论,最后共同确定分数.如有争论.投票决定。并加注评语,评语引用GB/T 14487。 评分的方法 茶叶品质顺序的排列样品应在两只(含两只)以上,评分前工作人员对茶样进行分类、密码编号,审 评人员在不了解茶样的来源、密码条件下进行盲评,根据市评知识与品质标准.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 和叶底“五因子”,采用百分制,在公平、公正条件下给每个茶样每项因子进行评分.并加注评语.评语引用GB/T14487.评分标准参见附录B中。 分数的确定 每个评茶员所评的分数相加的总和除以参加评分的人数所得的分数。 当独立评分评茶员人数达五人以上,可在评分的结果中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的分数相加的总和除以其人数所得的分数.。 结果计算结果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遇分数相同者,则按“滋味一~外形一香气一汤色一叶底”的次序比较单-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

是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通过茶叶审评实验室的干评台如LF-200GP型干评台用精度为的电子称取出500g茶样放置在“样茶盘”上在通过扦取的方式在“评茶盘”上摇匀再对茶叶的外形进行综合评分按条索的外形、色泽、整碎、净度来综合审评茶叶的外形得分约占20%左右 另外是通过在湿评台如LF-260SP型湿评台上进行茶叶冲泡不同的品种,按不同的数量用电子称如(LF-165DZC电子称)一般为3-5-7g等放置国家标准茶叶审评杯再进行水温为90-100度冲泡先拿盖或半开盖闻香约占20-30%再倒出茶汤国家标准茶叶审评碗再看汤色色泽约占5-10%再用品茗杯尝滋味约占30-40%再把叶底倒在叶底盘(如LF-480型叶底盘)用LF-960型网匙捞出叶底,看叶底约占5-10%

茶叶审评的目的,那么也是为了把茶叶的等级分划分出来,也是把茶叶的口味区别开来

为了判断当下的品质,同时预测未来的发展。以普洱茶为例,普洱茶因为丰富的内含物质,造就了其独特的口味风韵,受到了许多茶友的喜爱。但是普洱江湖迷离虚幻真假难辨,某宝上元包邮的老班章,用桑叶充当茶叶的情况见怪不怪,怎么保证你喝的普洱茶就是普洱茶或者好品质的普洱茶呢?当然是最简单直接容易操作的感官审评。 普洱茶属于食品范畴,首先要求的自然是安全、卫生;要求再提升一些,是对品饮价值的追求;再长远一些,部分茶友则有收藏茶品、储藏升值的需求。普洱茶的品质参差不齐,鉴定其优劣的途径有二,一是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权威检测,二是依靠一些器具,利用感官对茶叶品质进行审评。审评的作用是对茶品的优劣做出评判,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对茶品做出判断。

发酵豆制品的研究进展论文

提起发酵,人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面包、酒精饮料、奶酪制品的生产,都是发酵应用的典型例子。我国发酵业所利用的主原料是大米和其他农产品,如以大米为原料利用酵母菌酿酒的造酒工业,以大豆为原料酿造酱油的调料工业。这些独具民族特点的传统发酵食品业通常认为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这4个方面互为促进、相互联系。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主导领域,是发酵工程、酶工程的基础;而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又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1]。其中发酵工程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可以从生物工程的过程看出来,只有通过发酵工程,才能使由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获得的具有某种所需性状的目的菌株实现工业化生产,最终达到基因克隆或细胞融合,获得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见,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发酵工程又称为微生物工程,是指传统的发酵技术与DNA重

对于 养生 来说,最常见的就是饮食,说到吃,大家基本都知道三餐要按时吃,不能节食,不能暴饮暴食,多吃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都是通俗易懂的。

但其实还有一类食物往往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发酵类食物”。

时至今日,中国乃至全世界,发酵食品都是人类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

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乳腐、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可包括臭豆腐和臭冬瓜,这些都是颇具魅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和乳类发酵制品。

发酵食品已经从配角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角,营养学家认为,发酵食品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能提高营养价值,还能促进胃的消化吸收,刺激食欲。

什么是发酵食品呢?

发酵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指微生物将食物进行分解、改变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改变了食物原有的成分,同时还产生了新的成分,强化了营养,特别是产生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菌落。

其实,发酵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人类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发现发酵的现象,并且把它当成保存食物的一种方法。

常吃发酵食品,或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

最近,斯坦福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1篇论文。

研究者通过饮食干预及免疫分析后发现,发酵食品具有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同时,发酵食品有助于保持体重,能够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发酵食品可以改善肠道中菌群的多样性,能够调节体内菌群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风险。

医生建议:5种食物可多吃

第一种:植物酵素

植物酵素主要是用多种植物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营养食品。

摄入体内之后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氨基酸,不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新陈代谢的速度,能够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

而且植物酵素之中的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E的含量都比较丰富,能够营养神经,对于眼干、眼涩、皮肤干燥和色素沉着有改善功效。

第二种:谷类发酵物

谷类食物对人体好处有很多,谷类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和一定的膳食纤维,膳食要以谷类为主。

每餐都要有一定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既保证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也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每人每天应吃谷类的量在300克至500克。

第三种:菜类发酵物

腌制蔬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富含的食物纤维和维他命,还有乳酸菌,都很有效。

用糠和曲子腌制后,食物的维他命种类也增加了,还有,一旦用盐腌制的食物都要注意盐分不要过高。

重要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乳酸菌:调整肠内环境,食物纤维:预防便秘,有助于调节胆固醇的吸收和排出。

但是,腌菜不宜多吃的,如果在腌制过程中,盐量不足(低于15%),加之腌制的时间又不够长,也就是说没有将菜腌透,此时人若食用,可引起中毒的发生。

对于没有腌透的蔬菜来说,细菌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繁殖,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这样的腌制咸菜,减弱了正常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导致机体出现缺氧,长时间的缺氧,可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临床症状。

第四种:豆类发酵物

我们知道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栽培大豆己有五千多年的 历史 。

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之一,豆制品总的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种类,即以大豆为原料的大豆食品和以其他杂豆为原料的其他豆类制品。

大豆食品主要包括大豆粉、发酵的大豆制品、大豆冷冻食品等,发酵性豆制品如天贝、腐乳、豆豉、酸豆浆等,其中发酵豆制品不仅口味极佳,而且对人体也是非常有益。

市面上常见的酱油、豆瓣酱,就是豆类发酵的产物,以优质大黄豆为原材料,经过多重发酵酿造而来,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它对于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栓的形成,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消除血管壁的垃圾沉积,减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第五种:奶类发酵品

能够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因为在发酵的过程当中能够让许多乳糖得到分解,对于乳糖酶缺乏,喝奶后容易导致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如果喝发酵奶有提高耐受性的好处。

发酵奶能够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对于肠道菌群的维持有很大的好处。

因为发酵奶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益生菌,对于肠道微生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进而能够让胃肠道的功能更加强大。

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品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振兴摘要:黑龙江省借助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和较高的机械栽培技术水平,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较大,还面临着种植收益过低、基础设施薄弱、精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限制因素。 关键词:绿色食品;大豆产业;黑龙江省 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豆发展现状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栽作物,在黑龙江省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总产量都占全国的1/3左右。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是黑龙江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绿色食品大豆产业也随着迅速发展起来,从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绿色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08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 万亩,年均递增20%以上,现已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1/4以上,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44个,面积1 万亩。认证绿色食品大豆产品138个,企业65 家。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大豆的产业优势 1.黑龙江省环境条件优良。黑龙江开发较晚,环境污染小,病虫害发生率比南方低。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丰富,全省拥有森林3亿亩,森林覆盖率;天然草原面积约6 500万亩;湿地面积6 510万亩。生态良好,具备发展绿色大豆得天独厚的条件。黑龙江土质肥沃,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全省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70毫米~670毫米,光、热、雨同季,适于大豆生长,加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农产品品质优良。 2.大豆栽培技术水平较高。黑龙江省是全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近1/3,黑龙江省农垦耕地占全省的1/5,土地规模化种植、机械标准化作业、栽培制度科学化已经走在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目前,全省在各环节、各层面开展的农场与地方县合作共建成效突出,带动了地方大豆种植水平的提高。 3.绿色大豆的科研水平较高。黑龙江省从事大豆生产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较多,每个市都有多家从事大豆技术的研究机构,近几年,每年的育成品种都在十个以上,70%以上大豆品种为高脂肪、高蛋白及兼用型品种,黑字号、垦字号大豆油脂居全国领先水平,东农42等品种蛋白含量领先国际水平;每年省政府都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大豆产业的开发和研究,委托东北农业大学、农科院、植保站等单位进行绿色大豆高效生产技术的专题研究,为绿色大豆的生产、加工提供科技保障。 三、黑龙江省绿色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 1.加入WTO后受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关税大幅降低, 大豆和豆粕进口关税都降低到了3% 和5% 以下, 不对大豆的进口实行配额制,不对大豆出口实行补贴,这在政策上为国外大豆的进口铺平了道路。这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在逐步增加,2005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约为2 600万吨,2006年大概是2 800万吨,2007年3 万吨,几乎每年都有200万吨的增加,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3 万吨,较2007年的进口量大幅增加万吨,增幅达到,连续第四年创下中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预计2009年的进口量还将增加。与进口大豆相比, 国产大豆无论在商品质量和价格上均有较大差距,2008年底,黑龙江省大豆的国储库收购价格3 700元/吨左右,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仅为3 100元/吨,每吨比国产大豆低600元。 2.三大主栽作物比较大豆处于劣势地位。2005年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07年种植面积为5 713万亩,与2005年相比减少600万亩,这里还没有考虑后开垦的耕地面积补充进来的(大多数生荒地都适合种大豆)。相反,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却逐年增加,尤其玉米面积2007年比2005年增加了1 800万亩,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大豆面积的萎缩。原因主要是与水稻、玉米相比种植大豆的效益底,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2008年大豆的公顷收益不足千元,而水稻、玉米的公顷收益都在3 000元以上。 3.大豆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黑龙江省大豆的主产区基本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大豆是比较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黑龙江省的机械化种植水平也较高,但农田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近几年连续发生的春旱、夏旱等自然灾害给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们各级政府虽然每年都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旱,但收效不大,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面积较大、资金的投入还不到位,机井眼数还不能覆盖大多数产区。没有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 4.大豆精深加工能力不强。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多是传统的制油企业,数量多,成规模的少,粗加工多,深加工少;传统加工多,新兴加工少;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小包装,直接给省外企业加工毛油,这样利润空间就小。产业布局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从规模结构上看,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综合利用水平低。虽然一些企业也申请了绿色食品标志,但都是一些大豆、豆油、豆粕等初加工产品,像一些深加工豆制品、分离蛋白等加工企业近两年刚刚出现,但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品牌,市场影响力小。必须采取高新技术向工业化、深加工方向发展。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与沿海企业相比,大豆基本都为本地大豆,收购成本较高,而且大多数豆油都是销往省外,销售半径也较长,运输成本增加,这使得黑龙江省的豆油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大豆产业的建议 1.借助政策优势,扩大绿色大豆种植面积。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进行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大豆基地的环境监测和管理费用,各大豆主产县应利用该项目,积极争取开展绿色食品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基地的创建上连着企业,下牵着农户,是一个企业增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绿色富农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积极落实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到2012年,全省建设优质大豆基地5 700万亩,大豆总产量170亿斤。按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规程种植的大豆是优质大豆,绿色食品大豆基地是优质大豆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大豆主产县应借助政策优势、制订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绿色食品大豆基地的发展。 2.实行由种植大省向加工大省的战略转变。黑龙江省是大豆的种植大省,绿色大豆的种植面积也排在全国首位,但加工相对薄弱。黑龙江省应积极制定措施,实行由种植大省向加工大省的转变。近几年除了老牌的九三油脂、阳霖油脂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外,也涌现出了像哈高科异黄酮、日月星蛋白粉、瑞盛素肉这样的深加工企业,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扶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对整个绿色大豆产业的拉动作用。无论是大豆生产还是大豆制品加工,都必须实施标准化生产, 逐步建立科学、完备的大豆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和质量认证三大体系,狠抓产地环境、农业投入、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五大环节的管理,改变无标生产、无标上市和无标流通的状态。要把“振兴大豆产业行动计划”和“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推广大豆绿色栽培技术,杜绝使用不合理农药与化肥,建立绿色有机大豆生产基地,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大豆原料和绿色大豆制品,以适应安全、营养食品消费的需要。3.加强管理,确保大豆食品质量安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空前的高,食品质量安全法也于今年6月实施。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来确保质量安全,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保存企业购销记录、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等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资料,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试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应当保存三年,做到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有据可查。黑龙江省大豆加工的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及质量认知体系也相对滞后,大多数企业没有通过“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0)”及“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良好操作制造(GM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等相关认证,质量安全管理相对松散,若把黑龙江省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大省,食品强省还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向品质优良、管理一流、绿色名牌的方向前进。 4.加大力度保护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打造绿色食品大豆产品知名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种植的都是转基因大豆,因其出油率高、产量高、种植成本低,竞争力远远强于中国大豆。但中国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转基因和绿色食品大豆产品的品牌特色,用于加工成食用大豆系列食品,具有质量高、品质好、食用安全等优势。因此,以非转基因、绿色食品、优质安全为切入点,黑龙江省要积极培育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大豆产品品牌,严格非转基因大豆标识制度,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争强市场竞争力。像九三豆油、阳霖豆油这样的老品牌,继续巩固市场占有率,向新食用油产品开发、改善产品包装、有机产品认证方向发展;新的深加工企业应看清形势、抓住机遇,确定好自身的市场定位,努力确立市场的品牌地位。像大庆日月星蛋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率先在全国进行高纯度蛋白质粉的开发,并调配成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蛋白质粉、饮料、饼干等,认证了十多个绿色食品标志,公司以非转基因、绿色营养、优质安全为宣传口号,成功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是国内最大的蛋白质粉加工企业,现“日月星”商标已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亚洲最具价值品牌。黑龙江省的企业要跳出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恶性竞争圈子,独树一帜,以非转基因和绿色食品的黑龙江品牌,提高大豆产品的附加值,叫响品牌,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

关于我国历史时期的水产加工与保鲜这一领域,以往学者涉及相对较少,除渔业通史著作中的相关篇节有所论及外[1],专题论述者多涉及冰鲜鲥贡等,专文论及明清时期水产加工与保鲜者较为少见。事实上,由于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河湖水域渔业生产的兴盛,而鱼鲜之类极易腐败变质,故水产品的加工业颇为发达,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加工数量巨大。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古代贮冰技术虽应用很早,但在渔业生产上很难得到普及。入秋鱼类肥美、正当捕捞旺季之时,渔获数量甚巨,未进入贸易市场、没有被及时消费的鲜鱼如不经加工处理极易腐坏。我国人民很早就把握了简单的鱼类加工技术,如将鱼用盐腌制、或将鲜鱼晒制成干鱼贮藏,“鲍鱼之肆”即为咸鱼加工工场。发展至明代,由于官方对渔业的重视,渔业生产大为发展,水产加工产品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质量越来越好,水产加工工艺趋于多样化、精致化,饮馔加工工艺更为丰富多彩,这从官府征收的鱼课名目中可见一斑,除鱼课钞银之征外,还有干鱼、鱼油、鱼腺胶、各色鱼鲊、鱼鲊椒料和香料等本色之征。时至清代后期,渔获物的冷藏保鲜渐行,尤其是冰厂渐多以后,原多只用于进贡皇家的冷藏法逐渐推广。清代末期,又从海外引进水产品装罐加工技术。另外,人们对非食用类的副产品也予以加工利用,做到物尽其用。一传统加工1.腌制、糟制腌糟鱼主要有鱼鲊,鱼鲊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制作鱼鲊及鱼酱等法早见于《齐民要术》,至宋代技艺益高。据载有玉版鲊(即鳇鱼鲊)、鲟鱼鲊、荷包鲊、银鱼鲊、蟹鲊等十余种。南人以鱼为鲊技艺极高,有“经十年而不坏者”。鱼鲊封藏时间越长,质量愈佳而愈为人珍爱。不同的加工方法制品不同,如饭鲊、裹鲊、荷叶鲊等。据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记载,上乘鲊品,选用何种原料,都有讲究,封藏方法和现在腌制咸菜极为相似。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均盛行鱼鲊制作,如湖广一带、安徽安庆地区及太湖流域均有生产。据史料记载,明代湖广一带还有专门从事鱼鲊加工的专业匠户——鲊户。湖广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各种鱼类加工特产如鲟鱼鲊、鳇鱼鲊、鲤鱼鲊、酱子鲊几小桶,估价银多少,加上桶柜物件、箍桶水竹、委官盘缠、鲊户盘缠银等共331两,递年详委首领官一员于先一年四月以里如法造办,侯次年带领“鲊户二名”进京朝贡[2]。可见湖广水乡此种鲊户不在少数,随同进京当差献技者当乃其中手艺最为娴熟之人。湖广地区自成化年间始进贡鱼鲊,其后鲊贡之征终明一代未稍宽,渔民负担愈来愈沉重,此在第二章及第八章均有述及,后者尤有详述,此不赘言。明清时期,鱼鲊制作工艺较前更趋精致。如太湖地区荷包鲊的制作,据民国《吴县志》卷51《物产二》转录《蔡宽夫时话》云:“吴中作鲊,多就溪池中莲叶包为之,后数日取食,比瓶中者气味特妙”。前志又载,“乡间取大鱼切作片,用米屑、荷叶三数重包之,谓之荷包”。但此法并不是直接在荷塘边制作。偶然也有用精肉作鲊者,直接在荷塘边用池中荷叶包裹,“数刻可供馐”;但因“荷叶性恶腻,多作能害荷”。史料记载中多见以红麴之类制作鱼鲊者多,如武昌地区之鱼鲊,其制法“以鱼为之,或拌以萝葡、或拌以红麴”[3]。又如安庆地区之鱼鲊“以红曲酿之,可生食”[4]。长江中下游地区制作鱼鲊,所用原料多采用鲟鳇鱼。这主要是因为鲟鳇鱼之骨松脆、肉质细嫩,最适于制鲊,故多被选用。清康熙吴县人沈朝初有《忆江南》一词云:“苏州好,密蜡拖油鲟骨鲊。”又如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卷5《物产》记载,“鳣鱼似龙,长丈余,大者千余斤。江东呼为鳇鱼,亦曰王鱼……可为鲊,骨松脆,皮亦肥美”;该地区之“货类”即出产之商品类中就有鱼鲊,“怀宁用鲟鳇、桐城用青鱼”。腌糟制鱼除上述制作工艺较复杂的鱼鲊外,还有较简单的直接用盐藏法防腐之腌鱼。盐藏法又可分为二种,一种为盐水渍法,即将鱼类浸渍于食盐水中,藉以防腐;另一种为盐渍法,即用食盐遍擦于鱼体,然后重重积叠于木桶等装盛器具中,盛器底面也撒布食盐。后一种方法保存时间较为长久。应用这二种方法所贮藏之鱼,鱼体中保持着相当之咸味。可以说,以盐藏法保存鱼货为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因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惟其保存时间不如鱼鲊长久,但鱼鲊保存必须密封,否则易变味。2.干制将鱼制作成鱼干以长期收藏是一种十分常见、应用普遍的传统加工方法,其制作历史已十分悠久。早在商周时代即有这种鱼类加工方法,干制之鱼称鱐,或称腊鱼、鱼腊。长江中下游地区各乡村至今仍多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干制法按干燥热源可分为晾制和薰制二种,“干制法者,或用日晒或用火焙,务使鱼体中之水分完全蒸散”;按是否先用盐渍又可分为素干和盐干二种,“其用淡水洗净后而干燥者曰素干品,鱼体用水煮熟,然后干燥者曰煮干品,经盐水一度之侵渍,再用淡水洗净而干燥者曰盐干品”[5]。将鱼体抹盐及干燥其所含之水分都是防止细菌的侵入而使鱼体腐败难食。晾制法:一般来说,在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的夏秋季节多采用晾制法制作干鱼。因此,捕捞盛期在夏秋季节的各种鱼类也就多采用此法加工。晾制鱼干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多用之,如湖广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等地都有鱼干制作,只是规模大小不同、产量多少不一而已。明代湖广常德府“多干鱼。盐鱼日干,货于四方,颇以为珍。各县俱出,而沅江尤多”[6],由此可知,其加工工艺乃先用盐涂抹,然后在太阳下曝晒至干。又如明代岳州府华容县加工干鱼,“商人烘曝,贸易遍江淮间”[7],可见加工工艺既用烟熏,又用日晒。由此二例可知湖广岳州、常德二府干鱼加工产品数量之多。不单此二府,湖广其它府州肯定同样如此,如在湖北有大量中小型浅水湖,鱼利丰富的府州,其干鱼制作规模当较湖南岳州、常德等府州更甚。如武昌县“有白鱼,即阳鱎,肉白可为饼”[8],即剔除鱼刺以后压制晾干成鱼饼者。在安庆宿松地区,“银鱼一种为吾邑特产,捕取后向日光晒晾干洁,用布袋装置。……此外若虾米一种亦所出甚多,虾米者取鲜虾蒸煮旋即晒干去甲存肉即谓之虾米”,其地制作银鱼干及虾米都是利用日光晾晒;“贩干鱼之商人先将鲜鱼收买”,然后“以盐水腌透,就日光晒干”[9],营干鱼贩运之商人亦采用晾制法制作鱼干贩卖。太湖流域亦用日光晾晒银鱼干、鲚鱼干、螳螂子等。同治《苏州府志》卷20《物产》记载:“鮆鱼,出太湖,一名刀鱼,俗呼为刀鲚,又名湖鲚,别于江产也,出常熟海道者尤大,四五月取其子曝干名螳螂子;小者曰黄尾鮆,鱐之可致远;银鱼,出太湖,色白,无鳞,鱐之可致远”。所谓“鱐之”,即压制晒干。鱼卵又称鱼子,所谓螳螂子即取鲚鱼之子晒成干。又如《太湖备考》卷6《物产》记载:“鮆鱼,一名刀鱼,俗呼为刀鲚,又名湖鲚,别于江产也;一种小者名梅鲚,渔人鱐之以鬻”;“银鱼,鱐之可以致远”。两种所记大体类似,也就是说整个太湖流域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形。日本人山本田芳1885年撰写的《清国水产辨鲜》中记载:“鲚鱼在江苏长江年产五百万斤,干鲚鱼年产约十五万斤运销各地”。沿海的川沙地区“制造鱼干,亦第用盐晒”,“堪供食品之需”[10]。晾制干鱼除上述先用食盐涂抹,然后利用日光晒干的盐干品外,也有不用盐抹而直接晒干者。据张耒《明道杂志》记载,早在宋时期,在汉阳武昌一带即有一种“淡鱼”,其法将数累千百之鱼剖开,不加盐,暴晒江岸之上,干后以物压作鱐载往江西出售。饶州、广信等地“尤重之”,“虽臭腐可恶而更以为佳”,“若饮食祭享,无淡鱼则非盛礼”。一船“淡鱼,其值数百千”。此虽为宋时情形,估计明清时期这种产品仍得流传。又如在安庆的宿松地区,“若鲚鱼、靠鱼亦系晾干贩卖,但无须用盐腌浸;鲚鱼、靠鱼之出以夏月为多,故朝出水而夕即晾干,每年贩运外出者亦称大宗”[11]。其制作鲚鱼干、靠鱼干即充分利用夏日的强烈日光照射而迅速蒸干鱼体水分,省却先用盐腌浸的一道工序,也使鱼干制品的品种更为丰富多样。薰制法: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和多雨水、空气湿润的春季,所捕捉的鱼类已无条件采用晾制法。在此情形下,人们便采用薰制法加工鱼干,即利用烟薰或火焙的方法将鱼体所含水分蒸干。如前述明代岳州府华容县加工干鱼,“商人烘曝”,其加工工艺便既用烟熏,又用日晒。薰制品与晾制品之风味完全不同,各地的薰制品又各有地方特色。不过,相比较而言,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利用人工烟薰或火焙的薰制法之规模要远远小于利用随处可采、随时都有的天然日光晾晒的晾制法,前者之产量也就远低于后者。然而,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惟其产量较少,则更见其珍贵。3.副产品加工与利用除水产品食用加工外,人们也进行一些副产品的加工和利用,如提炼鱼油,加工鳔胶,用介壳类水产之甲壳肥田等。提炼鱼油以为燃灯之用古以有之,如前引明人之诗云,“八尺长竿一具罾,前船相唤后船应。得鱼换米兼沽酒,更取鱼油作夜灯”[12]。又如“黄鲴鱼及鲹鱼肠腹多脂,并可取肠以熬油为燃灯之用,称为鱼油”[13]。此即为渔民充分利用渔获物,就地取材加工副产品以供日用之需之例。人们在历史时期也很早利用鱼鳔加工鳔胶或鱼线胶。加工鳔胶之例如:鱼腹中鳔“可作胶,谓之大胶。唐张彦远云吴中鳔胶采章之用,盖古画家取此”[14]。可见,至迟在唐代,人们已知将鱼鳔加工成鳔胶制作“采章”,即类似现代的印章,画家即有用这种鳔胶采章者。前文涉及渔业经济各章中曾论及各地区征收鱼课中大都有鱼线胶之征,可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鱼鳔加工成鱼线胶极为普遍,政府将其定为一种额征课税,且大多征收本色。万历《大明会典》中明确记载官方征收鱼线胶乃为造船之用,即做为一种粘合剂。前文述及虾米之制作乃将生虾蒸煮晒干后去甲而成,对其所剥下之虾甲,人们也予以回收利用,“凡干虾所去之甲并可买作粪田之用,虾甲亦名虾糠”[15]。虾蟹等水产之壳甲中富含磷元素,因此,可将其甲壳碾碎后用于田地中施肥,是一种很好的磷肥。即使是腌鱼后所剩之盐水,人们也能做到废物利用,如“腌鱼之水谓之滴卤,可助烹调,并可以供制豆货食品之用”[16]。更何况在明清二代,食盐均极为珍贵,官方对食盐征税极重,人们就更舍不得轻易丢弃尚可进一步利用的滴卤之水了。[1]丛子明、李挺主编《中国渔业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2]万历《湖广总志》卷21《贡赋志一》。[3]光绪《武昌县志》卷3《物产》。[4]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卷5《物产》。[5]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卷6《实业志·渔业》。[6]嘉靖《常德府志》卷8《食货志·物产》。[7]隆庆《岳州府志》卷11《食货考》。[8]光绪《武昌县志》卷3《物产》。[9]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10]民国《川沙县志》卷5《实业志·渔业及林业》。[11]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12](明)唐之淳《唐愚士集》卷1《淮上渔者》。四库1236-528(前为册序,后为页序,下同。)[13]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14]同治《苏州府志》卷20《物产》。[15]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16]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二冷藏与装罐1.冷藏冷藏即冰藏,冰藏法最为简单,即将鲜鱼埋藏于天然冰或人造冰中,用以保存鱼类短时间之鲜度。用冰藏法使鱼类保鲜的技术应用很早,但由于贮冰技术较复杂,在较长时期内其规模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冰鲜鱼大都限于奴隶主、贵族享用,或为进贡皇家的贡品,而较少应用于大规模的渔业生产。明清时期已出现较大规模的专业冰厂。明王鏊所修《正德姑苏志》中有“三伏市上卖凉冰”之语,可见苏州在明朝已有专业冰厂。清沈德潜所修《元和县志》记载:“冰窨在葑门外,设窨二十四座……每遇严寒,戽水蓄于荡田。冰既坚,贮之于窨,盛夏需以护鱼鲜,并以涤暑”。尤悼所作《冰窨歌》云,“葑溪门外二十四,年年特为海鲜置”,其诗进一步说明该专业冰厂主要是为海洋渔业保鲜兴办的。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记载:松江府“每夏初,贾人驾巨舟,群百呼噪网取”黄鱼,都是“先于苏州冰厂市冰以待”。清时,沿海一带食用冰鲜黄鱼已成一种习尚和爱好。清康熙吴县人沈朝初《忆江南》一词中就描写了食冰鲜的盛况:“苏州好,夏日食冰鲜,石首带黄荷叶裹,鲥鱼似雪柳条穿,到处接鲜船。”小船插上三角形红旗,鸣锣集市,曰贩冰鲜,吴俗最尚此鱼,每尝新时,不惜重价,故有典帐买黄鱼的谚语。同治《苏州府志》卷20《物产》记载,吴地有谚云“楝子花开石首来,笥中被絮舞三台”,言典卖冬具以买鱼也。[1]明清规模巨大的鲥贡,也是用冰长途护运的。为此,在南京燕子矶建有皇家专备冰窖和鱼厂。陆路运输,按15公里一站,由3000余匹驿骑接力飞奔传递,自长江边至北京1250余公里,限22个(44小时)时辰送达。保鲜的办法是逐尾用铅匣盛装,中间填以冰,泼上浓油密封,再以箬叶遮护。水路,则由快船日夜兼程沿运河北上,船上载冰护航,沿途并设有冰库,源源不断补充冰块,保证贡品到达京城还很新鲜。明清时期虽已出现较大规模的专业冰厂,但在清代后期以前,其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仍不普遍。专业冰厂仍未大规模普遍兴建,冰鲜鱼因成本较高、数量少而价格昂贵,上述吴地典卖冬具以买黄鱼即为一证。又如同治《苏州府志》卷20《物产》记载:“石首鱼,俗名大黄鱼。今惟出海中,味绝珍,夏初则至,吴人以楝花时为候。此时已渐热,鱼多肉败气臭,吴人既习惯视之,故有忍臭啖石首之讥。二十年来沿海人家始藏冰,悉收冰养鱼遂不败”。可见,在清道光以前,沿海藏冰养鱼者尚少;至咸丰、同治年间,渔获物冰藏保鲜法始渐盛。自此之后,冰厂之设渐多,地域亦逐渐推广普及。民国《川沙县志》卷5《实业志·渔业及林业》的一段记载清楚地反映了这一变化过程,该志云:“所获海鲜,近年均用冰制,以便运往远埠……。冰厂,夏获鱼鲜,须用冰制。向因购自上海,殊形不便。自清宣统元年,周兰村等集股,在八团北一甲白龙港南,租地建造冰厂一座。年来销路日广,在横沙各渔船,多向购用,获利颇丰。民国四年,复有人集资设厂,以谋扩张营业。十一年九月,邑人家曾等,又在八团南三甲海滩,股设冰厂,呈准县知事严森出示保护。”从这一段史料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其一,清代后期,沿海地区夏季的海洋渔业生产之渔获物已大都采用冰镇保鲜;其二,在清宣统元年以前,沿海的川沙及其它地区用冰以藏鱼大都尚须向沪镇上海采购;其三,自清宣统元年以后,沿海各地陆续集资建造冰厂,无须再购自上海,且其营业规模呈扩大趋势,冰厂之治理亦日益严密。以上即为水产品冰镇保鲜的大致发展过程,总之,时至清代后期,冰藏保鲜才在渔业生产上得到大规模应用。2.装罐水产品罐装加工法之应用较以上各种加工方式都要晚,可以说是一种“泊来品”,即为海外引进之加工工艺。晚至清代后期,水产品之装罐加工仍尚少,如沿海的川沙地区“制造鱼干,亦第用盐晒,并无装罐,堪供食品之需”[2]。但其究竟随着国门之开而逐渐走进国人的生活,据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卷6《实业志·渔业》记载,“罐诘贮藏之法甚多,适用于国人嗜好之鱼类罐诘约有三种”;其一为水渍制,即将生鱼处理适当后装入罐中,注入清水密封、加热而制;其二为调味制,其法将渔获物加以酱油、白糖、香料等,先行煮熟后装罐,加热杀菌而成;其三为薰炙制,其法将鱼类先行适当之调理,再经油炙及薰烟工作,然后封罐制成。用第一种方法制作的鱼罐头可用作庖厨中烹调的原料,用后面两种方法制成的成品可供家庭行旅随时取食,毋须再行调味。[1]参考丛子明、李挺主编《中国渔业史》,第67页。[2]民国《川沙县志》卷5《实业志·渔业及林业》。三饮馔加工水产品的饮馔加工历史几乎同人类史一样悠久,从有渔猎生产以来,其饮食即包括水产品饮馔加工。水产品饮馔加工的一般方法,早已为人们普遍把握。如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薄荷去鱼腥,煮鱼羹临熟入川椒多能去鱼腥,用枳实或凤仙花子煮鱼则骨软等。又如河豚味极美,但有剧毒,宋代时吴人已把握了一整套河豚的加工方法,对其何部分及何时所捕最毒了如指掌。孔平仲《续世说》、张耒《明道杂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书对此多有记载,如吃河豚的当天不能进服汤药,因河豚与中药乌头、附子相忌。如已中毒,解毒之法有催吐和药解。催吐系“亟饮秽物”,药解以龙脑水或至宝丹或橄榄,亦可炒槐花与干燕支(胭脂)等捣成粉末,用水调灌。饮馔加工可分风味鱼品和名特优产品。相对而言,太湖地区的水产饮馔加工工艺较其它地区更为精致,“吴地产鱼,吴人善治食品,其来久矣”[1]。民国《吴县志》卷51《物产二》转引(隋)《大业杂记》云,吴人作鲈鱼干鲙法,“五六月海中取此鱼,缕切晒干,盛以瓷瓶,密封泥。欲食开取,以新布裹大盆盛井底,浸久出布,洒却水,则敷然散著盘上”;又有以鲤鱼为原料所作者,其法亦“出太湖,纯以鲤醙为之;一瓶用鱼四五百头,味过鲟鳇”。又如作水晶鲙之法,“以赤尾鲤净洗去涎,用新水慢火熬浓,去鳞滓,待冷即缕切之,沃以五辛”[2]。可见,各种鱼鲙的制作从原料的挑选、火候的把握到佐料的调放都有一系列较复杂的加工工序。饮馔加工在都市中尤为讲究,如北宋汴京(即今开封)有因“南人不服北食”而开的南食店。一部分“南人”通晓南馔制作,如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记载,梅圣俞家中的老婢能制作以鲫鱼为主要原料的南馔生鱼片便是一例。又据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等书记载,当时的名特优产品有用活鲟鱼唇割下制作的“鱼魂”;以河豚腹内腴白制作的“西施乳”;以及钱塘门外宋五嫂以菰为羹、以鲤鲫为鲙的“金羹玉鲙”等。以上所述均为明清以前即有的饮馔加工方法,毫无疑问,其加工工艺必代经流传并更趋精致。上引民国时期太湖地区的方志对其饮馔加工方式仍有具体记载即为明证。明人文集中亦有鱼类饮馔加工的具体记载,“吴人制鲈鱼鲊、鰿子腊,风味甚美,所称金虀玉鲙也。鲈鱼肉甚白,杂以香葇花叶,紫绿相间,以回回豆子、一息泥、香杏腻坌之,实珍品也。鰿子鱼腊亦然。回回豆子细如榛子肉,味甚美。一息泥如地椒,回回香料也。香杏腻一名八丹杏仁,元人《饮膳正要》多用此料。鰿子鱼今京师名鮆鰶鱼”[3]。可见其时鰿子腊这一名馔已从太湖地区传至京师,且另有别名。诗文歌赋中更多有提及者,如其一云:“日高湖冰解作块,水落旧痕出洲背。渔翁招摇沉网罟,上客游观缓裘带。跃青跳白举数尾,鲂鲤不言羊豕脍。取物还存爱物仁,半释况乃兼细碎。玉花行看登翠盘,素鬐早已扬清濑”;其二云:“平湖如席洲若块,渔子击水惊鱼背。一网数鳞如拾芥,骈头贯□相萦带。饔人挥刀飞雪花,座客停餐谈玉脍”[4]。清代的专门书籍如《随园食单》中记载了江浙一带烹调加工的菜肴,其中有石发、酱石花、石花糕、鱼翅、刀鱼、鲥鱼等多种水产珍品。除上述各种名特优产品外,亦有鱼杂之类风味产品,“凡腌干鱼者必先将鲜鱼剖开,去其腹内之肠肚各件谓之鱼杂,滨湖产鱼之地多取鱼杂调煮佐膳,称美味焉”[5]。明清时期,虾蟹等类水产的食用加工种类也甚多。蟹类有酱蟹、糟蟹、醉蟹等,加工的秘诀有所谓“雌不犯雄,雄不犯雌”、“酒不犯酱,酱不犯酒”、“蟹必全活,螯足无伤”等。虾类加工有醉虾、虾松、虾米粉等。综上所述,由于明代官方对渔业的重视,渔业生产大为发展。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产加工业颇为发达,水产加工工艺趋于多样化、精致化。水产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加工数量巨大,加工质量优良,饮馔加工工艺更是丰富多彩、精湛多样。这从官府征收的鱼课名目中可见一斑,除鱼课钞银之征外,还有干鱼、鱼油、鱼腺胶、各色鱼鲊、鱼鲊椒料和香料等本色之征。传统加工方法有腌制、糟制鱼鲊,曝晒、晾制、薰制鱼干等。时至清代后期,渔获物的冷藏保鲜渐行,尤其是冰厂渐多以后,以前难以普及,多用于皇家进贡等的冷藏保鲜技术逐渐推广,清代后期尤为突出。清代末期,又从海外引进水产品装罐加工技术,罐装加工数量也迅速上升。此外,人们对各类副产品也予以加工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如提炼鱼油,加工鳔胶,用介壳类水产之甲壳肥田等。[1]民国《吴县志》卷51《物产二》。[2]乾隆《长洲县志》卷17《物产》。[3](明)杨慎《升庵集》卷69《金虀玉脍》。四库1270-682。[4](明)孙承恩《文简集》卷21《腊月同霍渭厓诸公乌龙潭观打鱼用坡翁韵二首》。四库1271-264。[5]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第二节水产商贸关于中国历史时期的水产商贸这一领域,以往学者涉及相对较少,除渔业通史著作中的相关篇节有所论及外[1],专文论述者就笔者管见所及有张剑光先生的《唐代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其商品化问题》[2]、日本中村治兵卫先生的《唐朝的渔业政策和鱼类的流通》[3],专文论及明清时期水产贸易者则少见。事实上,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河湖水域的水产贸易较为兴盛,无论是鲜鱼贸易还是加工产品的运销都颇为发达。本节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鲜鱼商贸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河湖水域产鱼地的鲜鱼货贸颇为发达,在明代前期渔业极为兴盛时期尤为如此。从其销售形式及交易规模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鲜鱼贸易可以分为零星售卖与商人转贩两种不同类型,以下分类叙述。1.零星交易在春夏非集中捕捞时期,均为各渔户单独生产所得,渔获产量不大,渔获物较少。因此,零星售卖是该时期鲜鱼货贸的较主要形式,由商人转贩者少。秋冬集中生产时期,除商人批量转贩外,零星交易的形式也仍然存在。从贸易额来看,零星交易额远低于商人大宗转贩的批量经营。但零星的鲜鱼贸易几乎全年都有,江滨水浒交通便利之地都有大小不等的鱼市、水市。专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大多一年四季,不论早晚朝夕都在进行生产。渔民四时放舟于五湖风浪之中,以船为家、以水为田,有诗为证:“大儿已长当门户,小儿十岁能摇橹。妇人终日坐篷窗,补却鱼网缝衣裳。衣食宁论厚与薄,人生无如生处乐”[4]。相关诗文可谓不胜枚举。从地域而言,明清时期的鲜鱼商贸以湖广地区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湖区及太湖流域最为繁盛。李东阳《怀麓堂集》卷3《捕鱼图歌》诗云:“江花夹岸江水深,此时尺鱼如寸金。……家家卖鱼向江浦,大船小船不知数”。出身长沙的李东阳对故乡楚地的渔业生产自是十分熟悉的,其所描述的江浦鱼市盛况当为写实之言。又有何景明《大复集》卷11《津市打鱼歌》诗云:“大船峨峨系江岸,鲇鲂鱍鱍收百万。小船取速不取多,往来抛网如掷梭。野人无船住水浒,织竹为梁数如罟。夜来水长没沙背,津市家家有鱼卖。”其所反映的亦是渔业生产和销售之盛况。其它地区的鲜鱼贸易规模也颇为可观,如太湖流域的大型六桅罛船在“船尾系三板小船,入市鬻鱼乘以往返”[5]。渔民是零星贸易的直接参预者――卖主,或者随捕随卖,或者早晚趁市出售。

乳制品前沿研究论文

摘自: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参考资料:

可以班忙写一下鉴定的这个得试验完成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布的行业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亿元,同比增长,乳制品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4月26日,中国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发布2010年一季报称,其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增幅37%;净利润达亿元。此前不久,北京三元交出了全面接手三鹿后的首份成绩单,虽然因为整合三鹿资产后市场投入急剧增加而导致亏损亿元,但其营业收入达到亿元,较去年同期亿元增加亿元,增幅高达。光明乳业的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8%,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净利润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而在2008年,受行业危机影响,光明乳业亏损达亿元。中国的乳业已度过三聚氰胺所造成的行业危机,进入快速恢复发展期。蒙牛乳业是我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主营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等。目前,国内高档冰淇淋市场被外国品牌占据,蒙牛乳业的冰淇淋业务毛利率远低于国际行业巨头。我们分析蒙牛乳业2009年度报告,着重分蒙牛乳业的冰淇淋业务,探索我国乳制品企业发展冰淇淋业务的策略。一、蒙牛乳业财务分析表1 蒙牛乳业财务分析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营业收入25,710,46023,864,97521,318,06216,246,368营业利润(亏损)1,302,935(1,134,169)1,115,850981,190净利润(亏损)1,220,106(924,464)1,108,652866,288净利润率(亏损)资产总计14,096,12611,315,2759,681,2797,763,678负债总计5,184,4326,577,3043,846,5754,130,998固定资产4,919,6085,247,0725,042,6484,160,283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2009年蒙牛乳业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利润亿元人民币,上年净亏损亿元。2009年蒙牛乳业的毛利率2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蒙牛乳业已经走出2008年三聚氰胺奶品事件的阴影,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状况。2009年蒙牛乳业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8%,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表2 蒙牛乳业收入结构分析2009年(所占比例)2008年(所占比例)2007年(所占比例)2006年(所占比例)液体奶总值()()()()UHT奶()(65%)()()乳饮料()()(26%)()酸奶()17.774()()()冰淇淋()(11%)()()其它乳制品()()()()总收入收入增长率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表3 蒙牛企业分产品盈利能力分析2009年(所占比例)2008年(所占比例)2007年(所占比例)2006年(所占比例)液体奶总值()()()()UHT奶()(65%)()()乳饮料()()(26%)()酸奶()17.774()()()冰淇淋()(11%)()()其它乳制品()()()()总收入收入增长率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2009年,蒙牛乳业88%的营业收入来自液态奶,冰淇淋收入仅占10%;液态奶业务的毛利率为,冰淇淋业务的毛利率为。2006年蒙牛乳业的液态奶业务和冰淇淋业务的毛利率相差无几,此后,二者之间的毛利率差距越来越大。2009年,蒙牛乳业主推“随变”和“冰+”两大冰淇淋品牌。其中,“随变”品牌打造“勇于改变”的品牌形象,配合“蒙牛随变谁敢开唱歌——K歌达人全国巡回挑战赛”,提高目标消费者——新生代时尚年轻人群对该品牌的偏好度。“冰+”品牌以“冰+水果,快乐+我”为品牌宣传口号,建立夏季冰类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近几年,蒙牛的冰淇淋产品的毛利率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到,其主要原因是蒙牛的冰淇淋大多为低端产品,单价在人民币3元以下,附加值小,且受季节影响较大。国内市场中,高档冰淇淋品牌的毛利率比蒙牛要高出很多,例如,Dairy Queen(冰雪皇后)、Haagen-Dazs(哈根达斯)、Cold Stone(酷圣石)等冰淇淋企业的产品毛利率超过30%。蒙牛乳业在二零零八年年报中写道:“本集团对冰淇淋产品结构作出重组,打造成五大副品牌未来,本集团计划围绕五大副品牌进行产品充实,开发更多口味及提升包装,在控制产品品种的基础上,增加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清晰蒙牛品牌形象。”表4 蒙牛乳业生产基地位置分配情况分析单位:个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内蒙古7765北京1111黑龙江1111辽宁1111河北4443山东1111山西2221陕西1111河南1111安徽1110江苏0000浙江1111湖北2222北京1000总计24232218资料来源:蒙牛乳业年度报告蒙牛乳业以内蒙古总部为最主要生产基地,向外呈辐射状分布,距离内蒙古较近的省份生产基地较多,其中尤以河北省体现的最为明显。在一些奶制品的消费大省,例如山东省,辽宁省,湖南省等,蒙牛乳业的生产基地只有1到2家,甚至没有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的生产基地除了在内蒙古总部之外,其余的十几个生产基地大多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等地区生产基地布局较少。

羊乳制品的开发与研究论文

伊利于2003年启动中国母乳研究,至今已经18年了,综合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地理位置等因素,伊利选取中国东西南北中七个区域共43个市/县的健康妈妈采集母乳样本,累计获得近千万个母乳分析数据,建立了“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在权威刊物发表科研论文 40多篇,研制出“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金领冠系列产品中。2019年1月,伊利又获得了3项核苷酸专利授权,刷新了业界对母乳核苷酸的认知。伊利金领冠珍护,18年专注中国宝宝营养研究,基于千万个母乳营养成分数据,其“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组合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母乳核苷酸组成和比例”**等研究成果还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配方营养好吸收!搭配OPO结构脂,让宝宝胃肠更舒适,还含GOS+FOS复合益生元能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减少便秘发生,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金领冠珍护奶源选自“黄金奶源带”新西兰,原奶经过伊利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加工,转化为营养优质的奶粉,是宝妈们的安心之选!2018年8月30日,伊利集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同时,金领冠成为与冬奥合作的婴幼儿奶粉品牌。伊利集团还持续推进中国母乳研究工作,基于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与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伊利金领冠联合全国11家医院启动了“中国母乳库推广项目”,为无法第一时间喝到母乳的新生儿提供奶粉。2018年,金领冠荣获关爱中国母婴健康社会责任奖。“金领冠母爱计划”正在将18年的母乳研究成果普惠更多有需要的婴幼儿,让“妈妈的味道”陪伴宝宝长大。详情点击*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

世界羊乳大会是针对羊乳和羊乳制品展开的专业会议,会议上涵盖了对羊乳的营养成分、功能性、加工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羊乳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讨论和交流。对羊乳的评价主要基于其营养价值、微生物指标、物理化学性质及感官品质等方面考虑。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热处理程度、pH值、微生物总数、外观、口感、气味等,总体上旨在评估羊乳品质的综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推动羊乳与羊乳制品的高质量发展。

据营养学专家介绍,羊奶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明显高于牛奶,美国、欧洲的部分国家均把羊奶视为营养佳品,欧洲鲜羊奶的售价是牛奶的7倍。专家建议患有过敏症、胃肠疾病、支气管炎症或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婴儿更适宜饮用。与牛奶相比,喝羊奶的人较少,很多人闻不惯它的味道,对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够了解。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曾提到:“羊乳甘温无毒、润心肺、补肺肾气。”中医一直把羊奶看作对肺和气管特别有益的食物。随着高科技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脱膻技术的应用给羊奶界带来腾飞发展的可能。羊奶粉成功实现了脱膻,保全羊奶营养价值的同时去除了很多人难以接受的膻味,使得羊奶粉能以贵族奶粉送健康的崭新姿态进入市场,走进百姓家,成为诸多可爱宝宝的最佳饭食--母乳替代品首选。象美羚羊奶粉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出口欧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羊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的含量都比牛奶略高;维生素A、B含量也高于牛奶,对保护视力、恢复体能有好处。和牛奶相比,羊奶更容易消化,婴儿对羊奶的消化率可达94%以上。对于妇女来说,羊奶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可以阻止体内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分解,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而且,羊奶中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细胞有修复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说,羊奶性温,具有较好的滋补作用。上皮细胞生长因子也可帮助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皮黏膜细胞修复,提高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睡前半小时饮用一杯羊奶,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由于羊奶极易消化,晚间饮用不会成为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造成脂肪堆积。1.羊奶中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因子,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的总含量均高于牛奶。2.羊奶中乳固体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牛奶高5%-10%。3.羊奶中的12种维生素的含量比牛奶要高,特别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要高1倍。4.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5.羊奶的铁含量较牛奶低。吸收利用大比拼:1.羊奶的脂肪球与蛋白质颗粒只有牛奶的1/3,且颗粒大小均匀,所以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2.羊奶中乳蛋白含量高,因此蛋白凝块细而软,也有助于被人体吸收利用。3.羊奶的脂肪结构中,碳链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呈良好的乳化状态,更有利于机体直接利用。4.羊奶的酪蛋白结构与牛奶中的不同;在羊奶中主要含α-2S酪蛋白,β-酪蛋白,这两种酪蛋白易被酵母分解;而牛奶中主要含α-1S酪蛋白,因此,对牛奶过敏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完全可以接受羊奶。5.羊奶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很高。免疫球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是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替代的。通常感冒、流感、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不仅不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相反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副作用,免疫球蛋白则能有效地消灭病毒,保护人体不受伤害。羊奶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牛奶,而且羊奶比牛奶更利于人体吸收。1.羊奶中的蛋白质结构与母乳相同,含有大量的乳清蛋白,且不含牛奶中可致过敏的异性蛋白。所以羊奶比其他奶制品更易消化吸收,不会引起胃部不适、腹泻等乳制品过敏症状发生,是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乳制品。2.羊奶的脂肪结构与母乳相同,多饮用也不会在体内形成脂肪堆积。3.羊奶中含有与母乳相近的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4.羊奶中富含与母乳相同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人体鼻腔、血管、咽喉等黏膜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能够提高人体抵抗感冒等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羊奶PK牛奶营养素含量大盘点:1.羊奶中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因子,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的总含量均高于牛奶。2.羊奶中乳固体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牛奶高5%-10%。3.羊奶中的12种维生素的含量比牛奶要高,特别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要高1倍。4.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5.羊奶的铁含量较牛奶低。吸收利用大比拼:1.羊奶的脂肪球与蛋白质颗粒只有牛奶的1/3,且颗粒大小均匀,所以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2.羊奶中乳蛋白含量高,因此蛋白凝块细而软,也有助于被人体吸收利用。3.羊奶的脂肪结构中,碳链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呈良好的乳化状态,更有利于机体直接利用。4.羊奶的酪蛋白结构与牛奶中的不同;在羊奶中主要含α-2S酪蛋白,β-酪蛋白,这两种酪蛋白易被酵母分解;而牛奶中主要含α-1S酪蛋白,因此,对牛奶过敏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完全可以接受羊奶。5.羊奶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很高。免疫球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是抗生素类药物不能替代的。通常感冒、流感、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不仅不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相反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副作用,免疫球蛋白则能有效地消灭病毒,保护人体不受伤害。PK结果:羊奶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牛奶,而且羊奶比牛奶更利于人体吸收。羊奶VS母乳1.羊奶中的蛋白质结构与母乳相同,含有大量的乳清蛋白,且不含牛奶中可致过敏的异性蛋白。所以羊奶比其他奶制品更易消化吸收,不会引起胃部不适、腹泻等乳制品过敏症状发生,是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乳制品。2.羊奶的脂肪结构与母乳相同,多饮用也不会在体内形成脂肪堆积。3.羊奶中含有与母乳相近的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4.羊奶中富含与母乳相同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人体鼻腔、血管、咽喉等黏膜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能够提高人体抵抗感冒等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比结论:羊奶是乳制品中最接近母乳,营养成分最全、最易被人体吸收的奶品。羊奶,全家都适合喝的奶给宝贝—— 很多妈咪由于自身和外界的种种原因,无法坚持母乳喂养,这个时候,选择和母乳最为接近的羊奶可以帮妈咪们减少一些不能母乳喂养的遗憾,尤其是对于早产、体弱、易患病的宝贝,因自身抵抗力差,这个时候羊奶更能派上大用场。研究证实,婴儿对羊奶的消化率可达94%以上;羊奶的蛋白质结构构成与母乳基本相同,含有大量的乳清蛋白,且不含牛奶中可致过敏的异性蛋白。因此,任何体质的婴儿都可以接受羊奶,特别是胃肠较弱、体质较差的婴儿;同时,羊奶中还富含母乳中才有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牛奶中不含),临床证明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修复上鼻、支气管、胃肠等黏膜,所以羊奶对患呼吸道、胃肠道疾患的婴幼儿,无疑是最佳食疗奶品。给青少年——人体的不同生长期对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幼儿期每天需钙400-600毫克,儿童期每日需500-1000毫克,青少年期每日需1000-1200毫克,一般成年人每日需钙量与儿童期相同。青少年期是骨骼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尤其要注意,要保证摄取到足够的钙。在日常饮食中最优秀的富钙食品是乳制品,而羊奶的钙含量又比其他一些乳制品要高。每100毫升羊奶的含钙量是125-140毫克,远高于牛奶的含钙量。另外,羊奶中的钙分子细小、钙磷比例最接近1:1、乳糖分子小,这些因素都使钙质能够充分吸收。给准妈咪—— 从准备怀孕,一直到怀孕3个月的准妈咪,除了应在饮食上注重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外,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的最新要求,还需要叶酸、DHA(二十二碳烯酸)等以往没有被重视的营养素。而到了怀孕中、后期,由于胎宝贝生长发育较快,特别是骨骼发育迅猛,孕妈咪尤其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B、C,当然,为了促进胎儿大脑及视网膜的发育,DHA(二十二碳烯酸)、牛黄酸、叶酸等也需要大量的补充。羊奶是营养成分最全、最易被人体吸收的奶品,可以满足上述孕妈咪的营养需要。与羊奶营养价值基本相同的还有袋鼠奶,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将羊奶、袋鼠奶作为高级营养品,给婴儿、孕产妇及手术、患病的人使用。给爱美的你——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既有娇好的青春容颜,又保持诱人的健美身材,可是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却很难,尤其是经历过怀孕生育的女性,很多都有各种皮肤问题,还经常在为日渐臃肿的身材而烦心。而羊奶不仅可以带给全家健康的身体,也是女性不可多得的一种“美容食品”。羊奶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可以阻止体内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分解,起到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的作用。而且,羊奶中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细胞有修复作用,可有效预防女性面部色斑的堆积与形成。羊奶的脂肪球体积明显小于牛奶,很容易吸收,不会在体内形成脂肪堆积,所以能够帮助爱美女性在摄取充足营养的同时,保持苗条身材。给工作压力大的他——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人感觉工作压力大,回到家里脑子里也还在想工作上的事,大脑总是得不到足够的放松。长此以往,有些人难免会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些配方羊奶中含有烟酸等助眠安神物质,睡前半小时饮用一杯,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由于羊奶极易消化,晚间饮用不会成为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不用担心脂肪堆积,影响身材。给老年人——羊奶性温,对身体较为虚弱的老年人尤其适合,具有较好的滋补作用。羊奶不仅能够补充营养,恢复元气,增强体力,而且因为钙含量高,所以能防止老年人常见的骨骼软化疏松,延缓衰老,还能预防高血压。羊奶中特有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还可帮助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上皮黏膜细胞修复,提高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减少老年人被疾病侵扰的几率。专家答疑Q:我喝牛奶一直过敏,只能用豆浆替代。现在有了营养更为丰富的羊奶制品,像我这样不能喝牛奶的人也能喝,当然是个好消息。只是不知道羊奶会不会有膻味呢?A:这个担心很多人都有,不过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目前的羊奶加工工艺已经很成熟,鲜羊奶经过技术加工制成羊奶粉,并运用高科技去除羊膻味,同时加入人体必需的亚油酸、亚麻酸、DHA、核苷酸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成为营养完备的配方奶粉。经过加工的羊奶制品,浓香可口,无任何膻味。Q:相比普通的牛奶配方奶,羊奶配方奶要贵一些,为什么呢?A:奶山羊是一种以整株草(包括根)为食的动物,所以在养殖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羊奶的奶源十分稀少。再加上奶山羊产奶期较短,每年的3-10月为奶山羊的产奶期,所以产奶量是不能与牛奶相比较的。这些因素势必导致羊奶要比牛奶价格高。在一些发达国家,羊奶制品是乳制品市场的高端产品,消费对象主要是一些高收入的家庭。常饮羊奶不易上火专家指出:婴幼儿常见的“上火”,多由于免疫功能差,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不完善。通常把口疮、便秘、局部红肿热痛,归为“上火”。这与现代医学的炎症反应是基本一致的。(本草纲目)、(备急千金要方)等均记载羊奶可以治口疮、头疮、便秘等。[编辑本段]食疗价值即羊的乳汁。又称羊奶。取奶鲜用。味甘,性微温。能益胃润燥,滋养补虚。用于胃阴不足,消渴口干,哕逆反胃;肠燥便结;虚损瘦弱。煮沸后饮用即可。本品较牛奶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故尤宜于老人、婴幼儿。喝羊奶好处很多,多喝点好。最接近母乳

1.羊奶中的蛋白质结构与母乳相同,含有大量的乳清蛋白,且不含牛奶中可致过敏的异性蛋白。所以羊奶比其他奶制品更易消化吸收,不会引起胃部不适、腹泻等乳制品过敏症状发生,是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乳制品。2.羊奶的脂肪结构与母乳相同,多饮用也不会在体内形成脂肪堆积。3.羊奶中含有与母乳相近的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4.羊奶中富含与母乳相同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人体鼻腔、血管、咽喉等黏膜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能够提高人体抵抗感冒等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