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发布时间:2024-07-05 02:10:10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论清商乐始于曹魏建安时期——以曹丕《燕歌行》为中心 学习与探索 2011/02“当代学者研究”主持人语 天中学刊 2011/01论江南清乐及乐府诗的属性及与曲词发生的起源关系 求是学刊 2010/06论中国文学的三次自觉——以建安曹魏文学自觉为中心 学术研究 2010/07论隋代初唐的燕乐歌诗写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曲词发生史研究的学术史误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论双音词转型视角下的十九首与建安五言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璀璨的宋代“元日”诗歌 厦门航空 2010/02大唐岁月 诗歌盛世 厦门航空 2010/02《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反思 社会科学研究 2010/02论《洛神赋》为曹植辩诬之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重建当今学术机制和学术话语的思考——以十九首为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论中唐中前期文人词的渐次兴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论白居易曲词写作的词体发生史意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论《古诗十九首》与曹植的关系——兼论《涉江采芙蓉》为曹植建安十七年作 社会科学研究 2009/04论易安体的写作视角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1论李白词为词体发生的标志 中州学刊 2009/01论秦嘉五言诗《赠妇诗》三首为伪作 学习与探索 2009/01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论唐五代词向北宋词的演变历程——王国维“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之论的反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苏轼“以诗为词”涵义综论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1论东坡词创作游戏化及其意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略论词产生于盛唐宫廷——关于词的起源、界说和发生 学习与探索 2008/05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论后主体的形成过程及其词史意义 天中学刊 2008/04冯延巳《阳春集》真伪论考——兼论《阳春集》与《寿域词》之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3《陌上桑》创作时间、作者考辨 北方论丛 2008/01唐宋词流变及内涵概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7/08论白石体的特质及其词史地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白石体开辟了新的应社方式论 中州学刊 2007/04论宋初体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4论小晏体的词史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风骨”内涵之我见 华夏文化论坛 2006/00论建安山水题材五言诗及其诗歌史意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5论少游体 江苏社会科学 2006/05论阮籍的《咏怀》五言诗的诗史意义——兼论正始诗歌与建安诗歌的异同 天中学刊 2006/04论东坡体由“应”向“非应”的飞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试论曹植与古诗十九首的女性题材写作——兼论《青青河畔草》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论风骨的内涵及建安风骨的渐次形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论晏欧体 中州学刊 2006/03论唐宋词的诗体借鉴历程——以温韦、张先、晏欧、少游、美成体为中心线索的探讨 社会科学研究 2006/03古诗十九首“东汉”说质疑 中华文化论坛 2006/02论正中体——兼论《阳春集》之真伪 天中学刊 2006/01论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兼论《怨诗》的作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论建安游宴诗的兴起——兼论《今日良宴会》的作者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论柳永体对民间词的回归 东方论坛 2005/04论苏诗散文化意象对纯诗意象的变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08试论五言诗的成立及其形成的三个时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稼轩词本质特征新论 中州学刊 2005/04略论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和作者阶层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 江海学刊 2005/03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论王粲与五言诗的成熟——兼证《七哀诗》、《杂诗》的写作时间 齐鲁学刊 2005/02论花间体及温韦之异同 天中学刊 2005/01初论古诗十九首产生在建安曹魏时代——从五言诗形成历程角度的探寻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论张先词古今一大转变及“始创瘦硬之体”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论东坡体的形成历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11论应制应歌对飞卿体的促成 东方论坛 2004/06论古典诗体形式的形成与变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陶渊明自然本体论(二) 天中学刊 2004/03陶渊明自然本体论(一) 天中学刊 2004/01苏东坡的春节诗 文史知识 2003/02苏轼审美人生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唐宋词体论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6论唐宋词体的类层和演进 天中学刊 2003/03李白虚幻政治理想论 天中学刊 2002/04绿色的幻灭 散文 1998/11我把一首诗发表在洁白的沙滩上 雨花 1998/12试论唐宋词发展史上的五个里程碑及其词史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02近代俗文化的先声—─柳永词论 江西社会科学 1998/03苏轼“豪放雅词”论 天中学刊 1997/06论东坡词的“雅化”及其对词史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01苏轼的密州词与豪放词风的创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6/01范仲淹、唐寅和“白相文化” 雨花 1995/03试论苏轼的“以文字为诗” 江西社会科学 1991/05苏轼“以文为诗”论 江西社会科学 1990/04苏轼“以才学为诗”论 江西社会科学 1989/05意境:物境、情境 学术月刊 1987/02哲理·情感·意象·议论——苏轼哲理诗之我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1

[1]李景刚. 重读巴尔扎克[D].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孙波. 永不过时的巴尔扎克[D].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王木千. 爱情敌不过金钱——论巴尔扎克的爱情观[J]. 双语学习,2007,(5). [4]蔡海瑶. 一曲无尽的挽歌——浅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5]张延风. 罗丹巴尔扎克塑像评析[J]. 法国研究,1991,(2). [6]李可可. 巴尔扎克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暨《巴尔扎克全集》中译本(纪念版)首发式在北京举行[J]. 中国图书评论,1999,(5). [7]李明生. 巴尔扎克研究的新硕果——评杨昌龙专著《巴尔扎克创作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8]马国雄. 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关系——学习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论述[J]. 破与立,1979,(1). [9]刘念兹. 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纪念巴尔扎克逝世一百三十周年[J]. 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 [10]孟宪义. 其实只有一个巴尔扎克——论巴尔扎克世界观和创作的一致性[J]. 法国研究,1984,(2). [11]于明. 巴尔扎克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忠实代表——兼议巴尔扎克对贵族态度的两面性[J]. 山东社会科学,1987,(1). [12]杜海莉. 论小说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转变——从巴尔扎克到福克纳[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13]杜海莉. 动态叙事与静态叙事——以巴尔扎克和福克纳为例[J]. 衡水学院学报,2008,(3). [14]徐岱. 游戏批评:评巴尔特论巴尔扎克[J]. 外国文学研究,2003,(5). [15]杜海莉. 叙述时空的变异——从巴尔扎克到福克纳[J]. 大理学院学报,2004,(6). [16]滕小松. 《巴尔扎克》造型惯性的去除[J]. 雕塑,2011,(1). [17]徐晓慧,柳雅. 从《贝姨》看巴尔扎克的人性观[J]. 世界文学评论,2010,(1). [18]蒋芳. 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9]蒋芳. 杨昌龙对巴尔扎克的传播[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0]曾圆圆,刘邵岚. 巴尔扎克与现代主义[J]. 怀化学院学报,2009,(4). [21]蒋芳. 新中国成立前的巴尔扎克研究[J]. 湘南学院学报,2009,(3). [22]程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论巴尔扎克[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3]方志红. “常山之蛇”与“巴尔扎克之蛇”——中西叙事开头、中部、结尾理论比较[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4]蒋芳. 穆木天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J]. 东北师大学报,2006,(4). [25]蒋芳. 高名凯对巴尔扎克的传播[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6]朱浩然. 浅谈巴尔扎克的金钱观[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 [27]郑克鲁. 双峰并峙 继往开来——普鲁斯特与巴尔扎克[J]. 外国文学研究,2006,(6). [28]高红梅. 客观生活的舞步——从塞万提斯到巴尔扎克的小说本质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9]蒋芳. 李健吾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0]蒋芳. 艾珉对巴尔扎克创作的阐释[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31]刘辛民. 重读/观《巴尔扎克和中国小裁缝》——兼论人地亲和与人文生态批评[J]. 外国文学,2008,(5). [32]戴淑平. 评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龙》的艺术风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33]阎建国. 论缺失性人生体验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影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4]蒋芳. 傅雷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5]蒋芳. 新中国成立前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论[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5). [36]冯华. 巴尔扎克笔下的艺术形象[J]. 平原大学学报,2003,(3). [37]柯鹏飞. 平庸的题材 深邃的思辩——评析巴尔扎克的《红色旅馆》[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38]蒋芳. 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 [39]蒋芳. 近二十年来我国巴尔扎克传播综论[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0]蒋芳. 人性: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 [41]尚显成.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物塑造[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2]尚显成.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描绘与叙述[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3]蒋芳. 从《钱袋》看巴尔扎克“金钱”主题的另类表达[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 [44]夏静. “这个人是一个世界”——对巴尔扎克的一点再认识[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5]韩颖. 从《欧也妮·葛朗台》窥视巴尔扎克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6]王艳凤.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巴尔扎克研究[J].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47]张素珍. 巴尔扎克式的“社会书记员”——试论沃尔夫1965—1998年间的作品[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4). [48]王立明. 从汤显祖到巴尔扎克──论艺术美中的情与理[J]. 丹东师专学报,2000,(2). [49]胡书义. 高利贷者的不朽典型——评巴尔扎克的《高利贷者》[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5). [50]张毅蓉. “巴尔扎克现象”与《红楼梦》的挽歌情调[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论企业战略联盟社会网络》,《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8月。(独立作者)2.《中国自然资源优势观的重构》,《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8月。(独立作者)3.《破除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比较优势“陷阱”》,《吉林地质》2005年1月。(独立作者)4.《价值链连结的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年9月。(第一作者)5.《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贸易竞争优势的创建》(社会科学版),《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1月。(第二作者)6.《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之关键:演化路径的“解锁”》,《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一作者)7.《中国高校集群知识资源社区化治理模式的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独立作者)8、刘鑫:《中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体制效率提升问题探析》,发表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9、刘鑫:《二元利益观比较视角: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体制完善轨迹的思考》,发表于《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1月。(湖南省)10、刘鑫:《高校教学团队体制效率提升问题的理性思考》,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1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内蒙古自治区) 《私营资本积累与东北经济振兴》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作者2008年版。

推荐《瓦尔登湖》,估计写的人会很少吧,建议去生态学的角度写,期刊网应该有很多,找几篇拼一下。豆瓣上也有,不过不是学术性的可参考的文章有: -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学意义——纪念《瓦尔登湖》发表152周年 On 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Walden: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52nd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Walden 作者:程爱民, 期刊-核心期刊 外语研究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7年 第04期 - 梭罗:生态文学的开创者 Thorean: the pioneer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作者:张丽军, 期刊 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2007年 第03期 - 物质与精神的取舍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瓦尔登湖》的生态学思想解读 作者:岳庆云, 期刊 时代文学(双月版)SHIDAI WENXUE 2006年 第02期 - 瓦尔登湖 作者:梭罗, 期刊 出版经济PUBLISHING ECONOMY 2006年 第09期 - 《瓦尔登湖》的生态整体主义解读 作者:张伟, 期刊 科技咨询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2006年 第01期 - 荒野中的漫步——论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瓦尔登湖》 作者:刘婷婷, 期刊 文教资料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2007年 第33期 - 《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期刊 环境ENVIRONMENT 2008年 第01期 - 像梭罗那样思考--《瓦尔登湖》阅读札记 作者:何贤桂, 期刊-核心期刊 社会科学论坛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2006年 第11期 - 梭罗:文明世界的孤独行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 Thoreau: A Lonely Reformer in the Civilized World——Reflections on Thoreau's Walden Pond 作者:张庆芳, 期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2007年 第04期 - - - 论《瓦尔登湖》的篇章结构及象征意义 On the Structure and Symbolic Meanings in Walden 作者:翁德修,毕丽君, 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年 第01期 - 梭罗《瓦尔登湖》的语言风格探析 作者:张建国, 期刊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2005年 第03期 - 《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 The Eco-Implication in Walden 作者:张群芳, 期刊 安康师专学报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2004年 第06期 - 现代文明社会的另类修行——读《瓦尔登湖》所感所悟 作者:王悦, 期刊 安徽文学(文教研究)ANHUI LITERATURE 2007年 第09期 - 论《瓦尔登湖》的篇章结构及象征意义 On the Structure and Symbolic Meanings in Walden 作者:翁德修,毕丽君, 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年 第01期 - 论梭罗的自然观 Thoreau's View on Nature 作者:李静,严慧仁, 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6年 第03期 - 论梭罗的自然观 Thoreau's View on Nature 作者:李静,严慧仁,LI Jing,YAN Hui-ren, 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6年 第03期 - 澄明的瓦尔登湖 Lucid Walden Pond 作者:严春友, 期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HUMANITIES SCIENCES) 2002年 第01期 - 澄明的瓦尔登湖 Lucid Walden Pond 作者:严春友, 期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HUMANITIES SCIENCES) 2002年 第01期

长春大学学报社科

晕校报编辑部是一个部门,负责校报的编辑工作。你要找的是校报还是学报啊,学报是好像是省级刊物吧

长春大学代码是1172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长春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历史

建国初期

1949年10月,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从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各项生产建设恢复与发展速度快的实际出发,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新型教育事业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培养新型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专科学校,以适应东北地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支援全国的需要。并着手筹备工作;选择校址、调配干部、招聘教师、组织招生等;该部决定暂由部属“吉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腾出部分校舍作新校筹备基地,并委托该校校长黄明同志兼理新校筹备工作的有关事宜;12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同志,正式呈请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备案,成立高等专科学校。1950年2月28日,以暂定为“吉林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的校名,师生在吉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平房校舍临时开学上课;7月19日,经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批准,校名定为“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正式挂牌独立办学。

1951年6月,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学校更名为“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

1952年10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按中央教育部统一高等学校名称的通知,决定学校校名更为“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

1953年1月,由于中央国家机关调整,学校的隶属关系改由中央重工业部领导,服务的覆盖面由面向东北地区扩大到面向全国。

1954年7月,根据中央高教部提出的高等财经院校要适当集中的精神,中央重工业部决定将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由高等专科层次调整为中等专业层次,在校的大专班学生转入东北财经学院学习,部分教师干部调整到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等单位工作;8月,中央重工业部教育司副司长黄明,专程到校宣布了中央重工业部的调整决定。李清泉、张琳等调离学校,另行分配工作。至此,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结束了自己的历史途程。

1954年秋,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调整后,校名改为“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

1958年7月,根据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精神,中央冶金工业部决定,将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下放给吉林省领导,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冶金工业局接管和领导学校,至此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结束了四年的历史途程;8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为适应钢铁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学校升格,校名定为“长春冶金专科学校”隶属省冶金工业局领导;设大专部、中专部两个层次;由单一的经济管理专业,改为以冶金应用技术专业为主体的多学科并举,学校工作由原领导班子代理;同月,省冶金工业局决定,吉林省有色干部学校停办,该校的“矿山机电”、“电气装备”两个专业在职干部学员116人及教职工64人并入长春冶金专科学校。

1959年5月,根据省教育会议的精神,省冶金局、省教育厅联合决定,停办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

1960年5月,省委、省政府决定,长春冶金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校名定为“吉林矿冶学院”。

1962年5月,中共吉林省委决定调整高等学校,按照省委制定的《高等学校调整方案》,吉林矿冶学院本科各专业与吉林理工学院本科各专业合并成立“吉林工学院”,以宽平大路的吉林理工学院为校址两所学院的附设中专各专业,合并成立“吉林省工业学校,以卫星路的吉林矿冶学院为校址;6月,吉林矿冶学院、吉林理工学院两院主要负责人,根据省委的决定精神,协商讨论学校调整工作,并开始实施;同月,根据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定,由吉林矿冶学院、吉林理工学院两校的中专部,合并成立“吉林省工业学校”,隶属吉林省重工业厅领导。

1966年8月上旬,《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发表后,学校的形势更加急剧变化。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自行串联、跨单位、跨专业、跨年级的造反组织相继建立,斗争的锋芒集中指向学校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至此,学校党政组织完全瘫痪,群团组织遭到严重冲击,党团员被迫停止组织生活,所有机构失去控制,全校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1970年4月,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再次错误决定,将已有建校20年历史的学校撤销,由“长春第三机床厂”全面接管学校的人财物。

1971年春,长春第三机床厂又根据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决定,开办了技工学校。

1972年1月,省革委会工交组决定,将“长春第三机床厂‘五七’技工学校”由“长春第三机床厂”分出,恢复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层次,校名定为吉林省机械工业学校,隶属省革委会机械工业局领导。

1983年6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省机械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机电专科学校,隶属省机械电子工业厅领导;5月即决定关闭长春第三机床厂,被该厂占用的校舍、设备及原属学校编制的教职工一律归还学校。

1985年8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利用吉林机电专科学校办学条件,成立职业教育性质的吉林科技大学,机电专科仍以独立的实体照常运行。

1986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长春职业大学并入吉林科技大学。为协调工作,统一领导,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两校的组织机构合并,吉林机电专科学校原有的组织机构停止运行。

1988年2月24日,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133名教职工和4个专业的322名学生由外专原址迁入校本部;3月中旬,省教委负责同志到校宣布:在长大领导班子建立以前,学校日常工作,由原任领导共同负责,指定学校行政工作由原吉林科技大学校长王野平主持,党委工作由原吉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文显负责。至此,四校合并组建工作全部完成。

2000年8月,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65人,其中正高级120人,副高级29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96人。学校有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48人次。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部,60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个,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针灸推拿学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针灸推拿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会计学、俄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针灸推拿学等

省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网络工程等

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学校荣誉

2016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连续11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获得“全国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1个校级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5月,“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3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4473余篇,其中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883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87部。获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39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1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30712册,电子图书848396册,期刊1767种,报纸100份,非书资料35251份,数据库11个,包括:清华同方(CNKI)中文期刊全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新东方英语多媒体学习库,森图就业数字图书馆,国研网教育版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博看报刊全文数据库,EBSCO外文数据库,SpecialSciDBS外文专题数据库。

《长春大学学报》主要栏目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数理科学、生态林业、医学卫生、经济管理、语言文学、政治法律、美学艺术和萨满文化等;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先后与俄罗斯、韩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22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13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合作形式,为学生提供短期和长期境外学习项目。

2014年至2018年5月,学校出国境交流学生540人,毕业生出国读研150人;该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先后招收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等30个国家2179多人次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先后聘请了210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任教,在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开展“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的同时,多方渠道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管理干部出国访问和留学深造。

2014年,学校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2017年学校成为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之一;经“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授权,学校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俄语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学校设立了赴俄留学培训基地。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长春大学与韩国青云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新闻出版总署只可以查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2-1312/C ”和“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1364/TH ”所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高教版)》属于非法期刊,确切的说,属于一号多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艺术教育》杂志、《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中国职工教育》 杂志、《新教育时代》杂志等。

一、《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杂志创办于197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一级艺术教育类大型期刊,每月一期。

2003年1月改版,印刷精美、品位高雅,集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为一体。

是为全国各大、专院校、 艺术类中专师生和热爱艺术的各界人士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的大型权威学术期刊。

【内容分类】:杂志从门类上分,包括艺术的所有门类如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曲艺、舞蹈等等;从属性上分,包括专业教育、师范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记者行动、本刊特稿、名校巡礼、门里门外、各抒己见、独家视角、名家走笔、创新人物、阅读赏析、艺教视界、艺苑长廊、书画纵横、科海漫步等。

二、《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以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1)社会科学版: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2)自然科学版:光学仪器设计与制造、光学工艺与测试、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应用光学、红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仪器及测试技术、光子材料。

【主要读者】: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等。

三、《基础教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正式刊物(月刊)。

为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2004年1月创刊。

【要栏目】主:设立“政策·热点”、“教学·教研”、“争鸣·讨论”、“信息·博览”四大板块,下分若干栏目,以满足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教研等专业人士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最大需求。

【期刊宗旨】:基础教育课程本着宣传新教育思想,报道课程改革主流声音,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提供最权威的政策与专业支持的宗旨。

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人文性,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优势,为教师、教育行政、教研人员与专家、政策决策者间搭建对话的平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刊物。

四、《中国职工教育》

《中国职工教育》  杂志是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刊的全国职工教育综合性期刊,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人报刊协会主办的全国职工教育类核心期刊。

【主要栏目】:(1)《中国职工教育》上半月:编者视点、特别报道、特别关注、特别推荐、热点聚焦、时代先锋、素质提升、言论声音、团队建设、职业人生、职工艺苑、品味书香、精彩生活、科技方舟。

(2)《中国职工教育》下半月:工会理论、素质工程、思政前沿、文化建设、管理务实、人力资源、教育研究、文学赏析、社会调研、劳动关系、文化建设。

【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中国学术发展中心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五、《新教育时代》

《新教育时代》是新教育时代编辑部出版的杂志,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

【办刊宗旨】:《新教育时代》立足中国,放眼全球,遵循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手段引领中国教育发展。

突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

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旨在推广教育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

【主要栏目】: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素质教育、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育教育、艺术交流、高教论坛等。

扩展资料:

国家级期刊的识别方法:

一、合法性

1、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

国内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

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列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非法期刊系没有通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教师。

二、期刊号

2、国内期刊刊号问题

凡通过国内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境外期刊在国内合法发行须经新闻出版署备案并由中图公司等批准颁发书刊编号)。

“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国内批准的书刊编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三、一般方法

3、识别正规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印有CN(HK)或CNXXX(HK)/R这是国内不法分子欺那些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读者而编造的国内刊号。

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国内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国家机关主管单位(不是什么中国/中华XX协会),并有详细的编辑出版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

而非法期刊只有国际标准刊号或乱造的国内CN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88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1068,国内统一刊号:CN22-1312/C。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本刊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 本刊内容:主要刊载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广告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 本刊由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于佩学教授担任主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曹立波编审任常务副主编。 读者对象: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等。 主要栏目: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史编辑: 办公室 投稿信箱: QQ 2109928441

长春大学学报社科版审稿周期

1到3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审稿周期时间是统一的的1到3月,是定期在这个时间内上交整理后会定期投放。吉林大学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委员会科研处主办单位:长春大学主编:潘福林ISSN:1009-3907CN:22-1283/G4地址: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邮政编码:130022 经济管理语言文学政治法律美学艺术 主办单位:长春大学主编:潘福林ISSN:1009-3907CN:22-1283/G4地址: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邮政编码:13002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