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防灾减灾的论文怎么写初中地理生物

发布时间:2024-07-07 05:20:28

防灾减灾的论文怎么写初中地理生物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吼 你和我一样要写 还是同一时间的 是地理小博士的比赛 呵呵 我是十一中的 你呢『北京的十一中』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教育,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以引起中学地理界同仁的重视。【关键词】防灾减灾;地理教育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4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减灾世纪行”,于2007年4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了高规格的“首届全国校园减灾防灾高层论坛”。这次高层论坛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它为提高我国校园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法。它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养防灾抗灾素养的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师生防灾减灾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抗灾素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本人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减灾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学校安全。但近年来我国各类学校各类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面对“防不胜防”的各类事故,如何建立成熟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减灾应急预案机制,已成为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当务之急。在中小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有着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广泛性、前瞻性和媒介性。对中小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使他们学会了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用学到的防灾减灾知识去影响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我们才能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防灾、抗灾知识,从思想上向学生灌输防灾、减灾意识,从实践中向学生传输防灾减灾策略。使学生从观念和实践两方面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二、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1、教授灾害的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的科学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是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意识,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基础上的认知。中学地理教学正是传播减灾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防灾减灾教育素材,如什么是灾害?什么是减灾?灾害有哪些种类?各种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了解各种灾害的成因及科学的预防措施?等等。同时,要尽可能地多举实例,先用灾害造成的损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由衷产生忧患意识。如在学习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时,举例2004年12月25日印度洋由于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造成海啸,吞噬了23万多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我们再次深刻地感受到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威胁。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产生探究灾害的兴趣和动力。2、教授灾害发生的原理和机制,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了解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的措施。例如水旱灾害的本质是地球上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就有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如水灾是大量的降水降到地面后排泄不畅造成的。如果我们一方面让地表水的排泄渠道保持畅通;另一方面修建足够的分布合理的蓄水工程,完全可以防止水灾的发生。在容易发生旱灾的地方如果有足够的蓄水工程在丰水期时,尽可能地蓄水或适当地建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完全可以避免旱灾的发生的。又如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夏秋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政府部门已经在全县进行勘探,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等级划分和布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和周围群众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生活中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使他们在灾害发生之前能够自觉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和财产转移,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灾害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3、了解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任何灾害的发生都有其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且灾害的发生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搞清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可以对灾害进行前期预报和采取预防措施,如地震的发生,目前还不能做到准确预报,但我们可以千方百计地捕捉震前的特殊信息。微观地震前兆可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如:地应力测量;地形变测量;地磁测量;地电流测量;小震报大震。宏观地震前兆是人们根据以前地震的经验,强烈地震发生前,直接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如:(1)动物异常。群众以歌谣的形式总结如下: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2)地下水的异常,群众总结如下: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水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观测网,异常快报告。除以上动物和地下水异常外,还有植物异常,如花草树木不合时令地开花结果等。(3)气象异常,如严寒酷暑,旱涝干旱;电磁异常,如日光灯自照,电磁器件畸形;地表形变异常,如地面产生鼓包、裂缝、塌陷等等,都可能与地震有关。(4)出现地声。地震发生时,常常有响声,这就是地声。有的如闷雷滚滚而过;有的象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有的似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有的听起来象疾风怒吼,岩石破裂,铁器碰击。所以人们说:“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根据地声的特点,还能够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一般说,如果声调沉闷象闷雷,地震比较大;如果声调发尖,地震就比较小。声音长,在远方;声音短,离不远。”(5)出现地光。在临震前的时刻,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地光有多种颜色,较多的象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红色,还有白、橙、黄、绿等色。地光有时出现范围很广,笼罩着大地;有时象条带一样划过长空;有时象火炬自地升起;也有的由一连串红色火球组成;地光有时一闪而过;有时可以持续几十秒或更长时间。目前人类还没有搞清楚产生地光的原因。通常地光的出现预示着就要发生大地震。但地光要和闪电,夜晚灯光、流星等区别开来,以免引起误会。4、掌握防灾减灾的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如: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的预报虽然还不能很准确,但我们如果能够提高防震减灾意识,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就能够极大地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以下是地震专家提出的一些相关常识。(1)常备地震应急包。每个家庭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家庭防震措施,平时准备地震应急包,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包内物品应定期更换,还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现金。(2)就近躲避伏地待定。因为大震前会出现短暂的、能预示地震即将来临的地声、地光和地颤等宏观现象,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遵循就近躲避原则。避震时,可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靠近窗户、玻璃及建筑外墙,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3)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地震来临时,不要认为跳楼、乘电梯逃生比较快,这样对自身安全的危害更大,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因为一旦遇到停电,会被困在电梯里。地震来临时,在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就近躲避,如果盲目乱跑,非但不能逃生,还极易发生人员挤死挤伤。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该先用书包护住头部,地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转移到室外。(4)尽快关闭电源燃气。在家中感到地震时,最好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在烟尘弥漫或遇到有毒气泄露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要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等危险物,躲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玻璃墙的建筑。(5)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山区地震易引起塌方或滚石,因此,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受伤;在海洋或海岸附近发生地震常引起海啸,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一次地震后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余震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难场所。(6)保存体力伺机求救。若被埋压者周围有一定空隙,被埋压者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强对周围的支撑,防止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被埋压时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尽量创造条件补充水和食物,设法延长生命。当感觉到外界救援自己时,应设法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可以用硬物不时敲打水管;暖气管等,以示求救并指示方位。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震灾损失,提高抗灾减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防灾减灾方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防火常识: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不乱丢烟头。不乱接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铁丝、铜丝替代。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到。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窗通风,切勿出动电气开关和动用明火。不在禁放区及楼道、阳台等地燃放烟花爆竹。防范火灾的措施:发生火灾要速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名称、地址、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报警电话号码要真实。2油锅起火应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或将菜倒入锅内,同时熄灭炉灶火源。3扑救家庭天燃气、液化气、灶具初期火灾时应先关闭阀门,切断气源,速将浸水毛巾、衣服、被褥等扣盖扑灭火焰。4扑救电视机火灾时人应站在电视机后面或侧面。5家用电器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6消防电梯、消防楼梯具有防烟、防火的救生的功能,是安全、有效的疏散设施。7室内起火后,为防止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不要随意开启门窗。8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将门关上并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往门上泼水或呼救待援。9身上着火应采取就地打滚、用浸湿的棉衣、棉被盖在身上、撕脱衣服或往身上泼水等方法。逃生自救常识:1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2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3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使用天然气煤气注意点:1厨房内通风设施要良好,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堆放在房内。2不要将煤气钢瓶存放在阳光下曝晒。3厨房内严禁使用多种炊事燃气。4厨房内严禁存放多只钢瓶。5用户在调换气瓶时一定要严格检查气瓶有无漏气。6一旦发生天然气、煤气泄漏应首先切断气阀门。发生天燃气或煤气火灾切忌慌张,速用湿毛巾抹布等物扑灭火焰。   预防触电灾害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1、用电要申请,安装维修找电工,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2、低压线路应安装触电保安器,要合理选用保险丝、保险片或熔管,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  3、不要在电线底下盖房、打场、堆柴草、打井、栽树,不要在电线和其他带电设备附近演戏、放电影,防止触电伤人和起火。  4、在电线附近修建房屋或砍伐树木时要采取措施,对可能碰到的线路设备,要找电工停电后进行。  5、车辆装载不能超高;机动车辆行驶或田间作业,不能碰触电杆和拉线。  6、不在电杆附近堆石放炮,不靠近电杆挖坑或取土,不准在电杆上拴牲口,不准破坏拉线,以防倒杆断线伤人。  7、晒衣服的铁丝和电线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也不要在电线上晒挂衣物。  8、教育孩子不玩弄电气设备,不爬电杆,不摇晃线,不在电线附近放风筝、打鸟,不准往电线、瓷瓶和变压器上扔东西。  9、电线断落时,不要靠近,要派人看守,并赶快找电工处理。  10、发现树枝碰触电线,要马上找电工处理。高低压线路下的障碍物要主动配合排除。  11、发现有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赶快断开关或用干燥木棍、竹竿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现场急救,不能打强心针。

防灾减灾的论文怎么写初中地理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吼 你和我一样要写 还是同一时间的 是地理小博士的比赛 呵呵 我是十一中的 你呢『北京的十一中』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震发地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灾避险,从我做起 “天灾人祸”这个词,我们大家都不希望遇到。何谓天灾?天灾 的实质就是那些自然界中的灾难。 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有时会 出现一些异常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又常常会作用于我们人类社会, 给 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就构成了灾难。 灾难既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 我们是该等待着灾难的降临, 还是该勇于和灾难作斗争, 并且战胜它 呢?回答肯定是要和灾难作斗争了。 如何同灾难作斗争呢?俗话说得 好: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 我们想要把这些灾难降得最低, 战胜它, 就要懂得为何灾难会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灾难。 地球上的灾难真的不计其数, 地震危害尤为巨大。 我们所经历的, 似乎只有汶川地震,那一刻,地动山摇,虽然离地震源很远,但我们 还是感受到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 是什么力量让房屋建筑瞬间摧毁? 是什么力量让那么多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也许, 懂得了地震的缘 由,会让那些毁坏减少一些吧! 什么是地震?是地球地壳内部不断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而产生的。什么是超级地震?超级地震 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地震。它的威力的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 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非常具有破坏力。 地震, 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 在一定范围内引 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当然,离震源最 近的地方,就是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地方。通常,在某地发生一个较大 2 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知道了地震的缘由,当然得了解地震的预兆了。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了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和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地震异常称主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地震活动异常、地球物理变化、地下流体的变化。 其实,避险的最主要的就是预防了。如何预防呢? 首先,要学习地震知识,即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不要听信和传播地震谣言。 3 第二,要做好室内防震措施,尽量减少屋内高大物的存放,掌握 好电、水、气阀门的位置及关闭方法,不要把有毒的、易燃易爆的物 品放在屋内。 第三,室外的防震措施。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 员疏散,选择正确的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等。 灾难若真的来临了,不要惊慌,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去面对地震, 地震也许就短短几秒,可震的脱险方法也很重要。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 采取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 应急避险的好办法。 当你在教室里, 要在老师指定的方法下迅速躲避, 当你在家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去玻璃等易碎品旁,最后躲在墙角。 不管在何处,保持镇静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灾难一定会被我们打败的!

防灾减灾的论文摘要怎么写初中地理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震发地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气象灾害: 项目 成 因 我国的分布 时 间 危 害 监测防御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降温 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外,均受影响。“三北”地区危害最大 冬半年 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和建筑物受到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舶及时返航;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作好防寒准备 台风 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内陆也会受到影响 夏秋季节 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引起。可以破坏地面建筑物,淹没农田、村镇,毁坏海堤等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早预防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教育,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以引起中学地理界同仁的重视。【关键词】防灾减灾;地理教育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4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减灾世纪行”,于2007年4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了高规格的“首届全国校园减灾防灾高层论坛”。这次高层论坛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它为提高我国校园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法。它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养防灾抗灾素养的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师生防灾减灾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抗灾素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本人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减灾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学校安全。但近年来我国各类学校各类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面对“防不胜防”的各类事故,如何建立成熟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减灾应急预案机制,已成为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当务之急。在中小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有着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广泛性、前瞻性和媒介性。对中小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使他们学会了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用学到的防灾减灾知识去影响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我们才能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防灾、抗灾知识,从思想上向学生灌输防灾、减灾意识,从实践中向学生传输防灾减灾策略。使学生从观念和实践两方面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二、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1、教授灾害的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的科学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是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意识,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基础上的认知。中学地理教学正是传播减灾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防灾减灾教育素材,如什么是灾害?什么是减灾?灾害有哪些种类?各种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了解各种灾害的成因及科学的预防措施?等等。同时,要尽可能地多举实例,先用灾害造成的损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由衷产生忧患意识。如在学习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时,举例2004年12月25日印度洋由于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造成海啸,吞噬了23万多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我们再次深刻地感受到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威胁。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产生探究灾害的兴趣和动力。2、教授灾害发生的原理和机制,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了解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的措施。例如水旱灾害的本质是地球上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就有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如水灾是大量的降水降到地面后排泄不畅造成的。如果我们一方面让地表水的排泄渠道保持畅通;另一方面修建足够的分布合理的蓄水工程,完全可以防止水灾的发生。在容易发生旱灾的地方如果有足够的蓄水工程在丰水期时,尽可能地蓄水或适当地建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完全可以避免旱灾的发生的。又如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夏秋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政府部门已经在全县进行勘探,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等级划分和布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和周围群众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生活中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使他们在灾害发生之前能够自觉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和财产转移,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灾害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3、了解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任何灾害的发生都有其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且灾害的发生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搞清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可以对灾害进行前期预报和采取预防措施,如地震的发生,目前还不能做到准确预报,但我们可以千方百计地捕捉震前的特殊信息。微观地震前兆可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如:地应力测量;地形变测量;地磁测量;地电流测量;小震报大震。宏观地震前兆是人们根据以前地震的经验,强烈地震发生前,直接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如:(1)动物异常。群众以歌谣的形式总结如下: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2)地下水的异常,群众总结如下: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水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观测网,异常快报告。除以上动物和地下水异常外,还有植物异常,如花草树木不合时令地开花结果等。(3)气象异常,如严寒酷暑,旱涝干旱;电磁异常,如日光灯自照,电磁器件畸形;地表形变异常,如地面产生鼓包、裂缝、塌陷等等,都可能与地震有关。(4)出现地声。地震发生时,常常有响声,这就是地声。有的如闷雷滚滚而过;有的象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有的似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有的听起来象疾风怒吼,岩石破裂,铁器碰击。所以人们说:“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根据地声的特点,还能够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一般说,如果声调沉闷象闷雷,地震比较大;如果声调发尖,地震就比较小。声音长,在远方;声音短,离不远。”(5)出现地光。在临震前的时刻,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地光有多种颜色,较多的象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红色,还有白、橙、黄、绿等色。地光有时出现范围很广,笼罩着大地;有时象条带一样划过长空;有时象火炬自地升起;也有的由一连串红色火球组成;地光有时一闪而过;有时可以持续几十秒或更长时间。目前人类还没有搞清楚产生地光的原因。通常地光的出现预示着就要发生大地震。但地光要和闪电,夜晚灯光、流星等区别开来,以免引起误会。4、掌握防灾减灾的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如: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的预报虽然还不能很准确,但我们如果能够提高防震减灾意识,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就能够极大地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以下是地震专家提出的一些相关常识。(1)常备地震应急包。每个家庭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家庭防震措施,平时准备地震应急包,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包内物品应定期更换,还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现金。(2)就近躲避伏地待定。因为大震前会出现短暂的、能预示地震即将来临的地声、地光和地颤等宏观现象,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遵循就近躲避原则。避震时,可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靠近窗户、玻璃及建筑外墙,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3)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地震来临时,不要认为跳楼、乘电梯逃生比较快,这样对自身安全的危害更大,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因为一旦遇到停电,会被困在电梯里。地震来临时,在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就近躲避,如果盲目乱跑,非但不能逃生,还极易发生人员挤死挤伤。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该先用书包护住头部,地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转移到室外。(4)尽快关闭电源燃气。在家中感到地震时,最好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在烟尘弥漫或遇到有毒气泄露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要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等危险物,躲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玻璃墙的建筑。(5)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山区地震易引起塌方或滚石,因此,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受伤;在海洋或海岸附近发生地震常引起海啸,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一次地震后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余震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难场所。(6)保存体力伺机求救。若被埋压者周围有一定空隙,被埋压者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强对周围的支撑,防止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被埋压时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尽量创造条件补充水和食物,设法延长生命。当感觉到外界救援自己时,应设法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可以用硬物不时敲打水管;暖气管等,以示求救并指示方位。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震灾损失,提高抗灾减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防灾减灾方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防灾减灾的论文怎么写初中地理题目

大家都在找地理竞赛啊 我也参加了 o(∩_∩)哈哈有可能大家都要写一样啦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防灾减灾教育,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以引起中学地理界同仁的重视。【关键词】防灾减灾;地理教育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4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减灾世纪行”,于2007年4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了高规格的“首届全国校园减灾防灾高层论坛”。这次高层论坛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它为提高我国校园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维护校园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许多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法。它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养防灾抗灾素养的依据。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师生防灾减灾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抗灾素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本人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减灾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学校安全。但近年来我国各类学校各类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面对“防不胜防”的各类事故,如何建立成熟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减灾应急预案机制,已成为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当务之急。在中小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有着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广泛性、前瞻性和媒介性。对中小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使他们学会了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用学到的防灾减灾知识去影响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我们才能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防灾、抗灾知识,从思想上向学生灌输防灾、减灾意识,从实践中向学生传输防灾减灾策略。使学生从观念和实践两方面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二、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1、教授灾害的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的科学意识。防灾减灾意识是一种自觉的科学的意识,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基础上的认知。中学地理教学正是传播减灾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防灾减灾教育素材,如什么是灾害?什么是减灾?灾害有哪些种类?各种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了解各种灾害的成因及科学的预防措施?等等。同时,要尽可能地多举实例,先用灾害造成的损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并由衷产生忧患意识。如在学习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时,举例2004年12月25日印度洋由于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造成海啸,吞噬了23万多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我们再次深刻地感受到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威胁。使学生在震惊之余产生探究灾害的兴趣和动力。2、教授灾害发生的原理和机制,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了解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的措施。例如水旱灾害的本质是地球上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就有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如水灾是大量的降水降到地面后排泄不畅造成的。如果我们一方面让地表水的排泄渠道保持畅通;另一方面修建足够的分布合理的蓄水工程,完全可以防止水灾的发生。在容易发生旱灾的地方如果有足够的蓄水工程在丰水期时,尽可能地蓄水或适当地建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完全可以避免旱灾的发生的。又如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夏秋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政府部门已经在全县进行勘探,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等级划分和布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和周围群众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在生活中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使他们在灾害发生之前能够自觉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和财产转移,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灾害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3、了解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任何灾害的发生都有其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且灾害的发生都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搞清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就可以对灾害进行前期预报和采取预防措施,如地震的发生,目前还不能做到准确预报,但我们可以千方百计地捕捉震前的特殊信息。微观地震前兆可从地震仪器中观测到。如:地应力测量;地形变测量;地磁测量;地电流测量;小震报大震。宏观地震前兆是人们根据以前地震的经验,强烈地震发生前,直接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如:(1)动物异常。群众以歌谣的形式总结如下: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留心,分析识别防范好。(2)地下水的异常,群众总结如下: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水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观测网,异常快报告。除以上动物和地下水异常外,还有植物异常,如花草树木不合时令地开花结果等。(3)气象异常,如严寒酷暑,旱涝干旱;电磁异常,如日光灯自照,电磁器件畸形;地表形变异常,如地面产生鼓包、裂缝、塌陷等等,都可能与地震有关。(4)出现地声。地震发生时,常常有响声,这就是地声。有的如闷雷滚滚而过;有的象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有的似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有的听起来象疾风怒吼,岩石破裂,铁器碰击。所以人们说:“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根据地声的特点,还能够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一般说,如果声调沉闷象闷雷,地震比较大;如果声调发尖,地震就比较小。声音长,在远方;声音短,离不远。”(5)出现地光。在临震前的时刻,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地光有多种颜色,较多的象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红色,还有白、橙、黄、绿等色。地光有时出现范围很广,笼罩着大地;有时象条带一样划过长空;有时象火炬自地升起;也有的由一连串红色火球组成;地光有时一闪而过;有时可以持续几十秒或更长时间。目前人类还没有搞清楚产生地光的原因。通常地光的出现预示着就要发生大地震。但地光要和闪电,夜晚灯光、流星等区别开来,以免引起误会。4、掌握防灾减灾的方法,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如: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的预报虽然还不能很准确,但我们如果能够提高防震减灾意识,重视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关常识的了解,就能够极大地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以下是地震专家提出的一些相关常识。(1)常备地震应急包。每个家庭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家庭防震措施,平时准备地震应急包,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包内物品应定期更换,还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现金。(2)就近躲避伏地待定。因为大震前会出现短暂的、能预示地震即将来临的地声、地光和地颤等宏观现象,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遵循就近躲避原则。避震时,可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靠近窗户、玻璃及建筑外墙,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3)不要跳楼乘电梯求生。地震来临时,不要认为跳楼、乘电梯逃生比较快,这样对自身安全的危害更大,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因为一旦遇到停电,会被困在电梯里。地震来临时,在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场所遇到地震时应就近躲避,如果盲目乱跑,非但不能逃生,还极易发生人员挤死挤伤。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该先用书包护住头部,地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转移到室外。(4)尽快关闭电源燃气。在家中感到地震时,最好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在烟尘弥漫或遇到有毒气泄露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要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等危险物,躲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玻璃墙的建筑。(5)避离山坡海边不急回家。山区地震易引起塌方或滚石,因此,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受伤;在海洋或海岸附近发生地震常引起海啸,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一次地震后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余震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难场所。(6)保存体力伺机求救。若被埋压者周围有一定空隙,被埋压者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强对周围的支撑,防止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被埋压时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尽量创造条件补充水和食物,设法延长生命。当感觉到外界救援自己时,应设法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可以用硬物不时敲打水管;暖气管等,以示求救并指示方位。实践证明,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措施能够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震灾损失,提高抗灾减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防灾减灾方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关键词防震、减灾、自然灾害、美好家园、防范意识、人造灾害、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震发地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防灾减灾的论文怎么写初中生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天气状况,地表运动,地震就是其中一种。2008年5月12日,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它带走了多少生命,拆散了多少家庭,多少个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人因此将要孤单一生。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无力改变这个事实,只有坚强面对,才能在这个悲痛的关头挺下来,勇敢地活下去。灾难,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避免,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找一个柔软的东西顶在头上,如:枕头。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处于世界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预测和预报地震,是现在的重要工作。长久以来,地震带给人们的威胁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阵雨般威力强大且令人走避不及。( 文章阅读网: )还有许多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的。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总之,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但有时会出现一些事故,只有靠我们积极面对,发展科技,造福人类,才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家中。

防灾减灾,和谐发展 森林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和防灾减灾有着密切联系。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比如说在专家们对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树木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由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滚石等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了其对山下建筑物的破坏。同时,森林在预防泥石流方面也有很大作用,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从而防止和改善雨水冲刷造成的土质疏松,留下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隐患。 另外,栽种树木可以制止水土流失还可以防止土壤荒漠化,这就对防风固沙做出很大贡献,在新疆地区就是用栽种胡杨的方法固沙,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保护森林,防灾减灾,和谐发展。 (初一答案)

从用电、用火安全讲然后再写一些逃生技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