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俄罗斯文学作品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13 18:38:46

俄罗斯文学作品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 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1)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我国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国评论界几乎一直囿于“多余人”是俄国文学“特产”的认识阶段,普遍惯性地使用这个定型的结论。而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都基于时代所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在动乱前,我们对俄国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来天火”给苦难的大众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个“全面肯定”的时期,我们对“多余人”身上的觉醒和抗争的积极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进入极左时期,对俄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冰冻,“多余人”真正变得多余,并销声匿迹。总体上,这个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也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性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的20年至今,这一阶段进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对“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开拓,主要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读者熟悉的非“多余人”典型重新审视,发现了“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勇于开拓发现。有文章指出“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达吉雅娜也具有“多余人”的色彩。其二,对于那些原本公认的“多余人”形象或提出质疑或重新评价。其三,从整体上对俄国“多余人”产生、发展情况、进步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中提出俄国“多余人”产生实际上“是外来文化撞击古老俄国的结果,外来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贵族,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同时这个高峰时期俄国“多余人”的影响,也唤起了我国一代青年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2)“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国“多余人”为稳固的经线,我们打破国界,在“多余人”研究中出现横向“联网”。评论家首先把视线投向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孤独者”。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比较研究》、《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之比较》等。其次,评论者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找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多余人”。有的论述了日俄“多余人”的相似之处后,还从价值观、伦理、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阐释了日俄“多余人”的差异。另有把法国的“世纪儿” 和“孤独者”联系起来,启示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姻缘。对于中日“多余人”之异同也有专文进行了论述。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了对中国“零余者”的影响。(3)一个新命题的萌生——“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对于世界近200年间的“多余人”现象,沿着二百多年的不断的发展历史轨迹,得出了“多余人的演化”轨迹。从18世纪末维特的出现为起点,其后是19世纪初“世纪儿”的“世纪症”蔓延,几乎与此同时“拜伦式英雄”和哈洛尔德震动欧洲;到了19世纪20至50年代,俄国的“多余人”以强大的阵容和整齐的队伍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国的“孤独者”、“零余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反映雄”虽然姗姗来迟,却与法国的“局外人”、英国的“愤怒青年”和德国的“新维特”,互相呼应,携手问世,构成了当代“多余人”联网。这一联网真正实现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梦想。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各国文学的自身的实际来重新审视“多余人”现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经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扫描,评论界定质定量地给世界“多余人”现象得出一个纵横交叉的历史发展模式,得出这样一个简略的图示:(美国) “反英雄” (20世纪中) (中国) “孤独者” (20世纪初) (日本) “逃遁者” (20世纪初) (俄国) “多余人” (19世纪前叶) (英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愤怒青年” “拜伦式” “维特热” “世纪儿” “局外人” (20世纪中) (19世纪初)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20世纪中) (德国) “新维特” (20世纪中) 本图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国文学在相同和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相近“多余人”类型的各自姓氏代号。每个代号的专用名称几乎都包含着一个群体系列。同时图示中的国际性的排列组合,克服了本土文学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创造的新局面。   二、“多余人“形象研究之我见(1)“多余人”的特征 “多余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2)国度“多余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国“多余人” 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处“多余人”,与俄国贵族阶级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在这些反映传统主题的杰作里,我们明显地看出文学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些“传统主题”中的贵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儿。 ②东方隐士——日本“逃遁者” 无论是二叶亭四迷《浮云》的主人公内海文山,还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余人”形象,都表现出“隐士”的特点。他们是“内向的”,拘谨、沉重、迟缓,远没有欧洲和俄国“多余人”那种无所顾忌的洒脱、豁达和冒险精神,但它们具有更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旧思想的强大和根深蒂固,羁绊着“多余人”新思潮的萌发;其次,东亚文化儒释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传统的打“和”精神对他们“隐士”精神的造成有着密切的制约作用。日本“逃遁者”是东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批“多余人”形象,它为年轻而短暂的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现实主义道路。同时也为中国“零余者”的诞生不断吹来了春风。 ③最具社会和民族责任感——中国“零余者” 从郁达夫笔下的自叙的“沉沦者”到鲁迅笔下的孤独的魏连殳,从丁玲笔下的沙菲到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从老舍笔下的祁瑞宣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中国“零余者”蜂拥而来。古老的封建王国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大变革中,开始整个民族的蜕变,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轨道,是中国“零余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时,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为了中国“零余者”的催生剂。“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青年,与近代西方意识的接轨决定了中国“零余者”精神含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中国“零余者”思考的浓缩性和情感的强烈尖锐度。(3)“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来自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这是由“多余人”的崇高的悲剧性格所决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一定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个点上,而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 其次,“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的性格特征。在灵与肉、理智与感情的冲突中往往陷于强烈的内省和忏悔意识。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内源性”忧郁症。在这种复杂的性格中,才真正体现人物性格真实的美,同时产生复杂的美学效应,使读者获得悲与喜交融、崇高与滑稽相混杂的复杂深刻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多余人形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美学原因。阅读“多余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你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间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带来思索。 参考书目: 1、《“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张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方汉文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承举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译林出版社,1996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俄语科学语体在科学技术情报和学术交流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苏联的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在书面上都是用俄语科学语体表达的。所以,掌握好俄语科学语体是获取世界上先进科学与技术的可靠手段之一。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俄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俄汉语修辞格数量相差悬殊之原因浅析  2、“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创新研究  3、语料库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20(08):66-  4、杨柳青木版年画核心术语俄译研究  5、高校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俄语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6、俄语电影汉俄双语字幕在俄语学习中的作用  7、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在前苏联的翻译及传播  8、汉俄网络广告中的语用预设浅析  9、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  10、大学公共俄语学习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11、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分析  12、俄语战争话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13、如何在俄语课堂中融入学科素养  14、基于词汇联想的词块学习理论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新时代我国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问题与趋势

俄罗斯国情千年俄罗斯我心中的俄罗斯我眼中的俄罗斯!

这问题也太难了。。。看看契诃夫的小说吧,我这有个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这是我自己写的  有没有一支笔,起伏跌宕后仍然静静喧嚣?  有没有一出戏,活色生香却激流暗涌?  有没有一个灵魂,曲终人散后却永远不会寂寞?  只有在契诃夫的笔下,悲剧才会那么浪漫,残酷才会那么凄美,狼狈也会那么从容,欢喜才会那么灵动,戏谑也会那么无奈。他的短篇小说,就像一场盛宴的觥筹交错。是文学秀,也是生活秀。谁的眼睛能够看穿真相?谁的心能明辩是非?谁又能治得了谁的罪?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像是我们自己热闹的影子,在最佳主角的幻想中,携着七情六欲,在华美的布景中寂寞穿行。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作品里,有当时俄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有广为传诵、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极富寓意、思想隽永的人生哲学。而用以表达这一切的,均得益于契诃夫极其凝练的形象化语言和独一无二的叙事手法。一般的说法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他的小说却是对真实生活的客观还原,甚至可以说,是对真实生活某一场景或某一细节的细微提取。正如他在《初学写作者守则》中所说,“你只管在你面前铺开纸,拿起笔,调动起被你抓住的想法,写将起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李子干,写天气,写戈沃罗夫厂出的克瓦斯,写大西洋,写时钟的指针,写去年下的那场雪……”正因如此,契诃夫的文字行云流水,其人物信手拈来,占据人的灵魂,烧灼人的情感,妙语连珠,回味无穷。难怪有人称赞他,仿佛只要拿起笔,就像拧开了自来水龙头,小说便如水般源源流出。也正是因为契诃夫对生活的高度还原,以至于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读起书中的人物时,仍觉得亲切鲜活,如同我们自己和身边的同伴。  从最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和人性特征,是契诃夫短篇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特点。契诃夫在其短篇小说的写作原则中说:“我们必须写简单的事情:比如塞米诺维奇怎样和伊万诺夫结婚了,就是这样。”他在最寻常的生活中,挑出了这一点,那一点,外加一点细节,将它们排列组合在一起,于是就构成了新的内容。他高度淡化情节,只言片语便得其故事精髓,任何一种时间、地点和场合,都可以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开始方式。而往往在你以为故事才刚刚开始时,便已经戛然而止。契诃夫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尤其是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他并不像多数作家般仔细描述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只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中看出其内心活动和变化。他的短篇小说中没有轰轰烈烈撼人心魄的革命或离现实遥不可及的战争,只是提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凡的片段,用最形象生动的语言行动和最巧妙精致的细节,将一个故事讲述得活灵活现,即使没有对白的人物也栩栩如生,从而在这短小的故事中揭示深刻的社会现象。  冲突与矛盾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一点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被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乞丐》,起初我们只是好奇乞丐卢什科夫是否能走上正途,在结尾处看到“在公证人那里工作,每天拿三十五个卢布”的乞丐时,我们还不及为其感到欣慰,文章便笔锋一转,让乞丐说出真正让他下决心改变的,居然是斯克沃尔佐夫家的厨娘。再如《恐怖之夜》,文章以伊凡·彼得罗维奇·巴尼希津之口,讲述其圣诞前夜招魂会回家后居然在家中发现一口棺材,而去其朋友家居然有相同的棺材,其文表述之真实仿佛使读者同样经历了毛骨悚然的夜晚,而在最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又一次中了契诃夫的“陷阱”。  国学大家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如此评判“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同样,以此来衡量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也是很有裨益。契诃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艺术才能,善于找准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巧妙而多样地流露他对觉醒者的同情及赞扬,对堕落者的否定和厌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现实的抨击,而且浓郁的抒情意味常以“客观”而含蓄的叙述笔法为载体。契诃夫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基于所描绘的人物和事件的性质各异,他巧妙地发出有着微细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笑声,淡淡的幽默往往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练,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他笔下的人物是孤独而且寂寞的,其生活状态是原生的、琐碎细微的。出租马车的车夫姚纳·波达波夫的儿子死了,他渴望让人了解,沟通情感。可坐马车的客人竟没有一个愿意听他诉说。最后,姚纳只能对着他的马倾诉自己失子的悲痛。里尔克说,灵魂没有了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的确如此,《苦恼》这篇被列夫·托尔斯泰称这罚最好的小说,没有情节上的巧合,没有戏剧化的冲突,仅仅是一些最普通的日常琐事,经过契诃夫的排列组合,就向读者揭示出了一种人间的寂寞。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去读寂寞,他会觉得,那种反映生活琐碎卑微的悲剧性,儿好悲剧的利箭突然冲我们的前额射来,让人猝不及防,心灵惧撼。原来,这种悲剧生隐藏在你的心底很久,而你又不忍正视的。  契诃夫作品中的主人公很多是个忧伤而善良的人,不满意于现在的生活,为幸福和理想而努力奋斗。小说中描写情感和苦恼,没有激烈的暴风雨式展示,对人物命运的分析也没有宏篇大论,有时你还想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告白,而小说却已经结束了。对人物感情的描写很节制。当描写到感情时,总是淡淡的表达一个人最表层的倾诉,其他的内容是作者的抒情描述和静止的风景衬托,所以读他的作品,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很大。能体会人生中的丰富的、美好的东西,同时又有一种“秋天的忧伤”的审美体验。这和作家的人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我很喜欢契诃夫的文学观:“文学之所以叫做文学,就因为它是按照生活原有的样子来描绘生活的。它的宗旨是真实,是无条件老老实实的真实。”“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不是使人消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他认为高尔基的作品修饰语太多,难以理解,“把那些可以删去的修饰名词和动词的字眼删掉,”“这种描写一下子不能印入脑海,而小说却必须一下子、在一秒钟之内印入脑海。” 尤其是他对简炼的看法。契诃夫说短篇小说必须具有“双倍的简炼。”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没有多余之笔。就连偶尔的旁逸斜出,也在更深广的背景中,作了遥远的呼应。对细节的敏感、留恋、观照,都有深深地悲悯——因为人世间的每一事件,都浸透了人的血泪。  记得弗洛姆曾指出,令人悲哀的是,当我们在睡眠中听到自己良心的呼唤时,却不能马上有所行动;而当我们在醒后能采取行动时,又忘记了在梦中的觉悟。契诃夫如同一个造梦的旅人,为我们描述出一个个斑斓而苍凉的幻梦。而在梦醒后却惊奇地发现,这幻梦竟是真实的生活。契诃夫的作品,总把人从迷梦的幻觉中拉回来,目击人世,扑面而来的现实——做逃避现实的胆小鬼,是一种耻辱。夜读契诃夫,如同欣赏一部黑白片的电影,让人仿若置身于俄罗斯白雪覆盖的石子街道。路灯清冷的光映衬出雪花透亮的光芒,“套中人”别里科夫、变色龙“”、佝偻褴褛的乞丐,仿佛生了锈似的不起眼的海军少将老头……一个个书中的人物纷纷向你走来,默默上演着一幕幕或滑稽、或悲凄、或幸福的故事。  世界如此残缺,给了人灵魂却不给人一颗爱人的心,给了人力量却不告知力量背后更深刻的无奈,给了人希望却不指出通向希望的道路,给了人生命却不说明生命的意义。然而作为社会的良心,作为清醒的思考者,契诃夫正如《苍生》所说,在那个缺少忧患的时代。忧患是一种沉重,深刻而且痛苦的清醒。他宁愿选择一种痛苦的清醒,也不愿活在麻醉了的冷漠之中。因为他知道,活着的痛比糊涂的死更有价值。更何况,忧患的痛是为了更多的不痛,人们逃不开一副担子,那就是自己的良心。你可以不相信这种良心,但你不可以亵渎它。人性正因如契诃夫这样的大作家不断做出悲天悯人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向“善”努力,才会显得美好。  契诃夫说自己的作品会在死后被遗忘,但五十年后又会崛起。我相信,再过多少年,他的作品都不会被遗忘。

俄罗斯文学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这问题也太难了。。。看看契诃夫的小说吧,我这有个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这是我自己写的  有没有一支笔,起伏跌宕后仍然静静喧嚣?  有没有一出戏,活色生香却激流暗涌?  有没有一个灵魂,曲终人散后却永远不会寂寞?  只有在契诃夫的笔下,悲剧才会那么浪漫,残酷才会那么凄美,狼狈也会那么从容,欢喜才会那么灵动,戏谑也会那么无奈。他的短篇小说,就像一场盛宴的觥筹交错。是文学秀,也是生活秀。谁的眼睛能够看穿真相?谁的心能明辩是非?谁又能治得了谁的罪?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像是我们自己热闹的影子,在最佳主角的幻想中,携着七情六欲,在华美的布景中寂寞穿行。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作品里,有当时俄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有广为传诵、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极富寓意、思想隽永的人生哲学。而用以表达这一切的,均得益于契诃夫极其凝练的形象化语言和独一无二的叙事手法。一般的说法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他的小说却是对真实生活的客观还原,甚至可以说,是对真实生活某一场景或某一细节的细微提取。正如他在《初学写作者守则》中所说,“你只管在你面前铺开纸,拿起笔,调动起被你抓住的想法,写将起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李子干,写天气,写戈沃罗夫厂出的克瓦斯,写大西洋,写时钟的指针,写去年下的那场雪……”正因如此,契诃夫的文字行云流水,其人物信手拈来,占据人的灵魂,烧灼人的情感,妙语连珠,回味无穷。难怪有人称赞他,仿佛只要拿起笔,就像拧开了自来水龙头,小说便如水般源源流出。也正是因为契诃夫对生活的高度还原,以至于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读起书中的人物时,仍觉得亲切鲜活,如同我们自己和身边的同伴。  从最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和人性特征,是契诃夫短篇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特点。契诃夫在其短篇小说的写作原则中说:“我们必须写简单的事情:比如塞米诺维奇怎样和伊万诺夫结婚了,就是这样。”他在最寻常的生活中,挑出了这一点,那一点,外加一点细节,将它们排列组合在一起,于是就构成了新的内容。他高度淡化情节,只言片语便得其故事精髓,任何一种时间、地点和场合,都可以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开始方式。而往往在你以为故事才刚刚开始时,便已经戛然而止。契诃夫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尤其是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他并不像多数作家般仔细描述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只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中看出其内心活动和变化。他的短篇小说中没有轰轰烈烈撼人心魄的革命或离现实遥不可及的战争,只是提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凡的片段,用最形象生动的语言行动和最巧妙精致的细节,将一个故事讲述得活灵活现,即使没有对白的人物也栩栩如生,从而在这短小的故事中揭示深刻的社会现象。  冲突与矛盾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一点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被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乞丐》,起初我们只是好奇乞丐卢什科夫是否能走上正途,在结尾处看到“在公证人那里工作,每天拿三十五个卢布”的乞丐时,我们还不及为其感到欣慰,文章便笔锋一转,让乞丐说出真正让他下决心改变的,居然是斯克沃尔佐夫家的厨娘。再如《恐怖之夜》,文章以伊凡·彼得罗维奇·巴尼希津之口,讲述其圣诞前夜招魂会回家后居然在家中发现一口棺材,而去其朋友家居然有相同的棺材,其文表述之真实仿佛使读者同样经历了毛骨悚然的夜晚,而在最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又一次中了契诃夫的“陷阱”。  国学大家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如此评判“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同样,以此来衡量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也是很有裨益。契诃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艺术才能,善于找准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巧妙而多样地流露他对觉醒者的同情及赞扬,对堕落者的否定和厌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现实的抨击,而且浓郁的抒情意味常以“客观”而含蓄的叙述笔法为载体。契诃夫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基于所描绘的人物和事件的性质各异,他巧妙地发出有着微细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笑声,淡淡的幽默往往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练,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他笔下的人物是孤独而且寂寞的,其生活状态是原生的、琐碎细微的。出租马车的车夫姚纳·波达波夫的儿子死了,他渴望让人了解,沟通情感。可坐马车的客人竟没有一个愿意听他诉说。最后,姚纳只能对着他的马倾诉自己失子的悲痛。里尔克说,灵魂没有了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的确如此,《苦恼》这篇被列夫·托尔斯泰称这罚最好的小说,没有情节上的巧合,没有戏剧化的冲突,仅仅是一些最普通的日常琐事,经过契诃夫的排列组合,就向读者揭示出了一种人间的寂寞。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去读寂寞,他会觉得,那种反映生活琐碎卑微的悲剧性,儿好悲剧的利箭突然冲我们的前额射来,让人猝不及防,心灵惧撼。原来,这种悲剧生隐藏在你的心底很久,而你又不忍正视的。  契诃夫作品中的主人公很多是个忧伤而善良的人,不满意于现在的生活,为幸福和理想而努力奋斗。小说中描写情感和苦恼,没有激烈的暴风雨式展示,对人物命运的分析也没有宏篇大论,有时你还想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告白,而小说却已经结束了。对人物感情的描写很节制。当描写到感情时,总是淡淡的表达一个人最表层的倾诉,其他的内容是作者的抒情描述和静止的风景衬托,所以读他的作品,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很大。能体会人生中的丰富的、美好的东西,同时又有一种“秋天的忧伤”的审美体验。这和作家的人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我很喜欢契诃夫的文学观:“文学之所以叫做文学,就因为它是按照生活原有的样子来描绘生活的。它的宗旨是真实,是无条件老老实实的真实。”“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不是使人消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他认为高尔基的作品修饰语太多,难以理解,“把那些可以删去的修饰名词和动词的字眼删掉,”“这种描写一下子不能印入脑海,而小说却必须一下子、在一秒钟之内印入脑海。” 尤其是他对简炼的看法。契诃夫说短篇小说必须具有“双倍的简炼。”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没有多余之笔。就连偶尔的旁逸斜出,也在更深广的背景中,作了遥远的呼应。对细节的敏感、留恋、观照,都有深深地悲悯——因为人世间的每一事件,都浸透了人的血泪。  记得弗洛姆曾指出,令人悲哀的是,当我们在睡眠中听到自己良心的呼唤时,却不能马上有所行动;而当我们在醒后能采取行动时,又忘记了在梦中的觉悟。契诃夫如同一个造梦的旅人,为我们描述出一个个斑斓而苍凉的幻梦。而在梦醒后却惊奇地发现,这幻梦竟是真实的生活。契诃夫的作品,总把人从迷梦的幻觉中拉回来,目击人世,扑面而来的现实——做逃避现实的胆小鬼,是一种耻辱。夜读契诃夫,如同欣赏一部黑白片的电影,让人仿若置身于俄罗斯白雪覆盖的石子街道。路灯清冷的光映衬出雪花透亮的光芒,“套中人”别里科夫、变色龙“”、佝偻褴褛的乞丐,仿佛生了锈似的不起眼的海军少将老头……一个个书中的人物纷纷向你走来,默默上演着一幕幕或滑稽、或悲凄、或幸福的故事。  世界如此残缺,给了人灵魂却不给人一颗爱人的心,给了人力量却不告知力量背后更深刻的无奈,给了人希望却不指出通向希望的道路,给了人生命却不说明生命的意义。然而作为社会的良心,作为清醒的思考者,契诃夫正如《苍生》所说,在那个缺少忧患的时代。忧患是一种沉重,深刻而且痛苦的清醒。他宁愿选择一种痛苦的清醒,也不愿活在麻醉了的冷漠之中。因为他知道,活着的痛比糊涂的死更有价值。更何况,忧患的痛是为了更多的不痛,人们逃不开一副担子,那就是自己的良心。你可以不相信这种良心,但你不可以亵渎它。人性正因如契诃夫这样的大作家不断做出悲天悯人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向“善”努力,才会显得美好。  契诃夫说自己的作品会在死后被遗忘,但五十年后又会崛起。我相信,再过多少年,他的作品都不会被遗忘。

都是广告,都不要相信

你的俄语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论文选题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1、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 2、追溯验证法  这是一种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追溯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步、看自己的“拟想”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自己的“拟想”别人没有论及或者论及得较少。  第二步、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考虑到写作时间的限制,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  第三步、看“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如果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完全一样,就应马上改变“拟想”,再作考虑;如果自己的想法只是部分的与别人的研究成果重复,就应再缩小范围,在非重复方面深入研究。  第四步、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

1)导师命题,自主选题。2)自己选题,向导师申请。喜欢文学选文学!喜欢语法选语法!喜欢社会论题选民族习惯之类的!论文很自由,关键是要有亮点。比如说我的论文是:《俄罗斯外来词辨析》。

俄罗斯文学史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都是广告,都不要相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俄语科学语体在科学技术情报和学术交流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苏联的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在书面上都是用俄语科学语体表达的。所以,掌握好俄语科学语体是获取世界上先进科学与技术的可靠手段之一。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俄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俄汉语修辞格数量相差悬殊之原因浅析  2、“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创新研究  3、语料库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风,2020(08):66-  4、杨柳青木版年画核心术语俄译研究  5、高校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旅游俄语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6、俄语电影汉俄双语字幕在俄语学习中的作用  7、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在前苏联的翻译及传播  8、汉俄网络广告中的语用预设浅析  9、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  10、大学公共俄语学习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11、汉俄职业委婉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对比分析  12、俄语战争话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13、如何在俄语课堂中融入学科素养  14、基于词汇联想的词块学习理论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新时代我国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问题与趋势

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她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俄罗斯充满悲壮的、喜剧的和光荣的历史。在俄罗斯的文坛上,曾经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伊万布宁、米哈伊尔肖洛霍夫、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和约瑟夫布洛兹基。 基辅罗斯时期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公元882年,诺夫戈洛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公元 998 年,当时的弗拉基 米尔大公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对俄罗斯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是基辅罗斯的极盛时期,就在这时俄罗斯文学开始了它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历史故事、编年史、英雄史诗、传记、旅行记等。最著名的作品是《俄罗斯编年序史》和《伊戈尔远征记》。 蒙古人统治逼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解体。1237年,由成吉斯汗之孙拔都管辖的金帐汗国征服梁赞等地,后又征服基辅,由 此开始了蒙古人统治时期。14世纪末,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德米特里大公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15世纪末,伊凡三世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这时期,俄罗斯的文化发展受到严重摧残,留下的文学作品不多。值得一提的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行传》、《顿河彼岸之战》等。 莫斯科公国时期 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为加强中央集权,伊凡四世采取严厉措施镇压主张分权的大贵族。这种集权与反集权之间的斗争在16世纪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反映。当代政论文占了重要地位。较著名的有《伊凡雷帝与库尔布斯基通信集》。17世纪,沙俄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这时,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格局,出现了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阿瓦库姆的《行传》生动地描写了他与大主教尼康的冲突,体现了宗教文学的新的特色。 十八世纪上半期 18世纪前期,彼得一世在位。他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前二十五年,俄国社会新旧斗争激烈,文学发展却相对缓慢。除了政论文外,没有突出的文学成就。30年代以后,古典主义兴起。俄国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西欧相似,但因同时到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它又带有启蒙主义的特色。康捷米尔(1708-1744)是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形成时期的第一个讽刺作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俄国第一个著名学者和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古典主义作家还有以剧本创作为主的苏玛罗科夫(1717—1777)。 十八世纪下半期 18世纪下半期的俄国主要是在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统治之下。女皇继承了彼得一世的国内外政策,这时期俄国经 济有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也相当尖锐,以致1773年爆发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普加乔夫起义。这一时期,社会思想相对活跃,出现了不少讽刺杂志,其中最优秀的是诺维科夫主办的《雄蜂》等刊物。90年代,感伤主义文学在俄国出现,代表作家是卡拉姆津。杰尔查文是俄国文学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诗人。冯维辛是18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戏剧家。拉季谢夫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革命家和启蒙作家。 十九世纪前期 进入19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进步,俄国文学也开始出现新的气象。危机四伏。1801年上台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小改小革,未能触及这一制度的基础。1812年,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激起了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拿破仑兵败后,俄国军队远征西欧。一些青年贵族军官回国后,成立了以推翻专制政体为宗旨的秘密团体。1825年12月,他们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遭到沙皇政府的镇压,但是它揭开了俄国贵族革命的阶段,唤醒了一代年轻人。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国内采取了高压政策,但是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如当时莫斯科大学就出现过赫尔岑—奥加廖夫小组和别林斯基十一号文学社等进步组织的活动。四十年代俄国思想界还发生过斯拉夫派和西欧派之争。19世纪初期,俄国开始出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早期的代表作家是茹可夫斯基(1783—1852)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人,稍后出现的是思想上更为激进的以雷列耶夫为代表的“十二月党诗人 ”和成就卓著的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当时较有影响的作家克雷洛夫(1768—1844)和格利鲍耶陀夫(1795—1829)分别以他们的寓言和剧本推动了俄罗斯文学向现实主义方向的发展。30年代前后,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开始形成。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思潮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杰出的批评家别林斯基以自己的理论著作为其推波助澜。当时著名的作家还有赫尔岑(1812—1870)、柯里佐夫(1809—1842)和格利戈洛维奇(1822—1899)等。 十九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步走向繁荣。进入50年代,平民阶级开始代替贵族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1855年,俄国在历时二年的俄土战争中失败,导致了农奴制度危机的加剧。1861年2月,沙皇政府被迫颁布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这种自上而下的法令是不彻底的,但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50—60年代,围绕着对农奴制度的改革问题,革命民主主义者与贵族自由主义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当时有影响的进步刊物主要有涅克拉索夫主持的《现代人》杂志,以及《俄国言论》、《北极星》和《钟声》等,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洛留波夫、皮萨列夫和赫尔岑等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由派的刊物主要是《读者文库》和《俄国导报》。这一时期,俄国文艺界空前活跃,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重要的作家主要有:屠格涅夫(1818—1883)、冈察洛夫(1812—1891)、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奥斯特罗夫斯基(1823—1886)和涅克拉索夫(1821—1878),以及波缅洛夫斯基(1835—1863)、费特 1820—1892)、丘特切夫(1803—1873)和阿·康·托尔斯泰(1817—1875)等。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也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些优秀作品。 十九世纪后期 19世纪后期,俄国文学在6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70年代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也了较快的发展,但农奴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社会矛盾相当尖锐。1874—1875年间曾出现民粹运动高涨的局面。这一运动遭镇压以后,由部分激进分子组成的“民意党”人曾组织暗杀活动。80年代,俄国民主运动处于低潮,“小事情理论”开始流行。90年代,俄国工人运动出现并逐步走向成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俄国继续繁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领域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品。上一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老作家大部分仍在进行创作,新的优秀作家又走上了文坛。当时最有影响的刊物是由涅克拉索夫和萨尔蒂柯夫—谢德林主持的杂志《祖国纪事》。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主要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萨尔蒂柯夫—谢德林(1826—1889)和契诃夫(1860—1904),以及柯罗连科(1853—1921)、列斯科夫(1831—1895)、迦尔洵(1855—1888)、乌斯宾斯基(1843—1902)、马明—西比利亚克(1852—1912)、蒲宁(1870—1953)和库普林(1870—1938)等。

俄罗斯文学作品论文题目大全

俄罗斯国情千年俄罗斯我心中的俄罗斯我眼中的俄罗斯!

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 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1)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我国对俄国“多余人”的认识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国评论界几乎一直囿于“多余人”是俄国文学“特产”的认识阶段,普遍惯性地使用这个定型的结论。而各个历史时期对这一形象的认识都基于时代所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在动乱前,我们对俄国文学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来天火”给苦难的大众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现实斗争服务。这是个“全面肯定”的时期,我们对“多余人”身上的觉醒和抗争的积极方面,给予了最充分的关注,却有意无意地疏忽了他们身上的消极方面。进入极左时期,对俄国文学的研究进入冰冻,“多余人”真正变得多余,并销声匿迹。总体上,这个阶段我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一个分散的初级认识阶段,对“多余人”也多是从介绍的角度进行普及性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的20年至今,这一阶段进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对“多余人”问题的研究论文逐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开拓,主要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对读者熟悉的非“多余人”典型重新审视,发现了“新”的“多余人”。不满足于已有定论,勇于开拓发现。有文章指出“达吉雅娜与奥涅金一样,只有觉醒,没有真正的反抗”,认为达吉雅娜也具有“多余人”的色彩。其二,对于那些原本公认的“多余人”形象或提出质疑或重新评价。其三,从整体上对俄国“多余人”产生、发展情况、进步意义等重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刘亚丁的专著《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一书中提出俄国“多余人”产生实际上“是外来文化撞击古老俄国的结果,外来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贵族,他们无法停息被撞击后的震荡。”同时这个高峰时期俄国“多余人”的影响,也唤起了我国一代青年的觉醒和一代作家的创作。(2)“多余人”现象的初步联网以俄国“多余人”为稳固的经线,我们打破国界,在“多余人”研究中出现横向“联网”。评论家首先把视线投向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零余者”和“孤独者”。如《屠格涅夫和郁达夫的“多余人”比较研究》、《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孤独者”》。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贾宝玉与奥涅金之比较》等。其次,评论者在日本和法国文学中找到了俄国“多余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多余人”。有的论述了日俄“多余人”的相似之处后,还从价值观、伦理、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阐释了日俄“多余人”的差异。另有把法国的“世纪儿” 和“孤独者”联系起来,启示我们追溯中法文学的姻缘。对于中日“多余人”之异同也有专文进行了论述。以日本“私小说”为切入点,阐述了对中国“零余者”的影响。(3)一个新命题的萌生——“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对于世界近200年间的“多余人”现象,沿着二百多年的不断的发展历史轨迹,得出了“多余人的演化”轨迹。从18世纪末维特的出现为起点,其后是19世纪初“世纪儿”的“世纪症”蔓延,几乎与此同时“拜伦式英雄”和哈洛尔德震动欧洲;到了19世纪20至50年代,俄国的“多余人”以强大的阵容和整齐的队伍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国的“孤独者”、“零余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反映雄”虽然姗姗来迟,却与法国的“局外人”、英国的“愤怒青年”和德国的“新维特”,互相呼应,携手问世,构成了当代“多余人”联网。这一联网真正实现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梦想。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各国文学的自身的实际来重新审视“多余人”现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共同发展。经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扫描,评论界定质定量地给世界“多余人”现象得出一个纵横交叉的历史发展模式,得出这样一个简略的图示:(美国) “反英雄” (20世纪中) (中国) “孤独者” (20世纪初) (日本) “逃遁者” (20世纪初) (俄国) “多余人” (19世纪前叶) (英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愤怒青年” “拜伦式” “维特热” “世纪儿” “局外人” (20世纪中) (19世纪初)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20世纪中) (德国) “新维特” (20世纪中) 本图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国文学在相同和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相近“多余人”类型的各自姓氏代号。每个代号的专用名称几乎都包含着一个群体系列。同时图示中的国际性的排列组合,克服了本土文学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创造的新局面。   二、“多余人“形象研究之我见(1)“多余人”的特征 “多余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最鲜活和最忧郁的“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2)国度“多余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国“多余人” 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处“多余人”,与俄国贵族阶级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在这些反映传统主题的杰作里,我们明显地看出文学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与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亲缘关系。因此,这些“传统主题”中的贵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儿。 ②东方隐士——日本“逃遁者” 无论是二叶亭四迷《浮云》的主人公内海文山,还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余人”形象,都表现出“隐士”的特点。他们是“内向的”,拘谨、沉重、迟缓,远没有欧洲和俄国“多余人”那种无所顾忌的洒脱、豁达和冒险精神,但它们具有更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旧思想的强大和根深蒂固,羁绊着“多余人”新思潮的萌发;其次,东亚文化儒释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传统的打“和”精神对他们“隐士”精神的造成有着密切的制约作用。日本“逃遁者”是东方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批“多余人”形象,它为年轻而短暂的日本近代文学开拓了现实主义道路。同时也为中国“零余者”的诞生不断吹来了春风。 ③最具社会和民族责任感——中国“零余者” 从郁达夫笔下的自叙的“沉沦者”到鲁迅笔下的孤独的魏连殳,从丁玲笔下的沙菲到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从老舍笔下的祁瑞宣到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中国“零余者”蜂拥而来。古老的封建王国在不可避免的社会大变革中,开始整个民族的蜕变,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轨道,是中国“零余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时,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为了中国“零余者”的催生剂。“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知识青年,与近代西方意识的接轨决定了中国“零余者”精神含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决定了中国“零余者”思考的浓缩性和情感的强烈尖锐度。(3)“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来自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内涵,这是由“多余人”的崇高的悲剧性格所决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一定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个点上,而对于“多余人”来说,他们恰恰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最敏感点上,因而他们的性格悲剧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而且较之一般性像,他们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关系两极的对立和冲突,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两极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的产物。 其次,“多余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剧的性格特征。在灵与肉、理智与感情的冲突中往往陷于强烈的内省和忏悔意识。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内源性”忧郁症。在这种复杂的性格中,才真正体现人物性格真实的美,同时产生复杂的美学效应,使读者获得悲与喜交融、崇高与滑稽相混杂的复杂深刻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多余人形象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美学原因。阅读“多余人”,走进他们的世界,你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间发现“自我”,产生共鸣,带来思索。 参考书目: 1、《“多余人”论纲——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探讨》,张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方汉文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张承举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4、《《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译林出版社,1996年

都是广告,都不要相信

俄罗斯民族文化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

俄罗斯用什么招待贵宾? 答: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这是因为在古俄罗斯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 俄罗斯的饮食习惯? 答: 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土豆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 俄罗斯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是什么? 答:俄罗斯极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啊啊啊啊,抱歉。这个我暂时只能打到这了,我给你一个网上面有很详细的介绍,只有自己看了o(∩_∩)o

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以接近真实的故事和情感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罗斯文化为精魂,点缀以极具西伯利亚风情的景色和音乐,生动而丰富,扣人心弦。 一、俄罗斯电影中的文化 俄罗斯电影,无论题材如何,时代背景如何,故事情节如何,都无一例外淋漓尽致的表现和还原出了俄罗斯文化的内涵以及俄罗斯这个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说,俄罗斯电影是以文化为标签的,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品质——博大,宽广,豪迈奔放,坚毅自强等。下面就结合电影,谈谈其所体现的俄国文化特征。 1、强烈的爱国情怀: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当五个女战士英勇牺牲她们花一样的生命时,她们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无畏、果敢和光荣,让我不禁潸然泪下。永远无法忘怀那一幕,热妮娅高歌着在丛林中穿梭与德国兵周旋。她直面敌人的勇敢,她倒下时依然扬起的嘴角,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这个人物的伟大的爱国情怀,更是无数俄国人的赤子之心。同样无法忘怀的还有《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中,贫苦的俄国底层人民在呼啸的西伯利亚寒风中,一个个跪倒在皑皑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罗斯民族,在弹药已尽的战场上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死死逼近敌人。在这一刻,我忘记了政治,激荡胸间的只有俄罗斯人对这个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坚毅自强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卡捷琳娜,在遭受爱情事业的双重打击时,并没有消沉。她凭借着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难,终于在迈入中年时,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坚忍并不是个例,而是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坚强的特征。同样的品质,我们在《雁南飞》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悯的情怀,风趣幽默的性格,乐观以及对女性的尊重和保护都能在俄罗斯电影中体现出来。 俄罗斯电影,真实的反映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传播和介绍俄罗斯文化的媒介,同时也使电影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征。 二、俄罗斯电影的取材 俄罗斯电影的题材十分丰富,如果我们跟随电影回到其制作的年代,就不难发现,它们中的许多其实就取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然而尽管如此,电影却并没有因其而体现出过多的政治色彩或商业色彩。如梁赞诺夫的《办公室的故事》,虽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视角,描述了处在这种模式中的人们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罗斯电影一贯的诗意和隐喻的特征。 其次,一部分俄罗斯电影以著名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我们现在电影中的过分扭曲夸张历史不同,俄罗斯电影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严肃的。以《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为例,在讲述这个人物的一生时,电影不过分夸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为的加上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不过多引导,而只是客观真实反映历史,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三、俄罗斯电影的取景和音乐 相信很多人都对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中开场那一片广袤的西伯利亚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上郁郁葱葱的针叶林,生机勃勃,让人顿觉心胸开阔。诸如此类的独具俄罗斯风情的景色在俄罗斯电影中不在少数。无论是泥泞冰冷的沼泽,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是狂风肆虐的雪地或结冰的伏尔加河,还有寂静无人的红场和街边美丽的白桦树,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电影情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俄罗斯电影的又一个标签。 经典的俄罗斯电影除了具有情节真实感人这一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都伴随着十分好听的音乐。《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主题曲《亚历山德拉》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首歌不仅曲子优美动听,其歌词也十分贴近电影的主题,为电影博得了更多的喜爱。“万事并非与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话语,但相信爱情”娓娓道来的歌词伴随着优美的曲调,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又一记忆点。 四、俄罗斯电影的新发展 随着电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俄罗斯电影追求突破和发展的努力。怪诞的场景,独具一格的故事,特殊电影手法的应用,血腥的场面,幽默风趣的对话,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魔幻电影把以往在好莱坞影片中出现的虚幻的超级都市背景变换成了当代莫斯科的真实景象,同时还加入了伏特加、黑面包和拉达车之类的俄罗斯生活细节,使得电影又与一般好莱坞影片有所不同。 当然,这只是俄罗斯电影走向复兴的第一步。与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罗斯国产影片还是显得比较稚嫩。情节老套,过于血腥,同时有依靠装神弄鬼来博取噱头的嫌疑。然而,不论怎样,这样的尝试,依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相信有苏联经典电影的辉煌为指引,俄罗斯电影会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现出更多带有鲜明俄罗斯特色的好电影。 五、思考与借鉴 反观目前中国的国产电影,我不禁感慨颇多。中国国产电影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为何困难重重,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够中国化。当然,所谓的中国化不是一味的武侠动作,也不是气宇轩昂的宫殿或昂贵的华服,而应该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过电影完整的表现中华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这些东西若能以细节的方式融入到电影的方方面面,自然会带上独特的民族魅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要向苏联电影借鉴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国产电影,商业化气息太浓。依靠强大明星阵容博取眼球,以扭曲历史为代价赢得噱头,斥巨资打造却内容老套的中国电影始终显得过于浮夸,明显后劲不足。我一直觉得一部电影,只有当它不再依赖于明星、导演、资金、服饰等一切外在条件时,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为电影的使命。为什么我们不能试着把电影当作一种艺术品,创造出像苏联电影一样的诗一般的影片呢? 【总结】无论经历怎样多么漫长的岁月,俄罗斯电影就像历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带着那个年代的特殊味道,在无数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种名为苏联情节的东西。我心目中的俄罗斯电影,像普希金的诗,像托尔斯泰的小说,触动人的灵魂,给人以思考,历久弥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