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汽车节能技术论文6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11 19:58:50

汽车节能技术论文6000字怎么写

立帜汽车制造网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油耗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大约只有35%—40%用于实际汽车行驶,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2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作为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污染严重,世行认定的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国内汽车产品水平与国外差距很大,平均油耗高出10%—30%,排放约为15—20倍,汽车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  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和各大汽车公司以及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获得了长足发展。汽油和柴油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能源,利用除此以外的能源提供汽动力的汽车均可称为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二甲醚、氢、合成燃料、生物气、空气以及电荷燃料电池等。  本文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看法。  1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其特点  1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又被称为“蓝色动力”汽车,主要以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吸附天然气(ANG)为燃料,常见的是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是以液化石油气(LPG)为燃料。CNG和LPG是理想的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燃气成分单一、纯度高,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完全,CO和微粒的排放量较低,燃烧温度低因而NOx排放较少,稀燃特性优越,低温起动及低温运转性能好。其缺点是储运性能比液体燃料差、发动机的容积效率较低、着火延迟期较长。这两类汽车多采用双燃料系统,即一个汽油或柴油燃料系统和一个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系统,汽车可由其中任意一个系统驱动,并能容易地由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康明斯与美国能源部正合作开发名为“先进往复式发动机系统(ARES)”的新一代天然气发动机,根据开发目标,该发动机热效率达50%(热电联产时达到80%以上),NOx排放量低于1g/km,制造成本为400450美元/kW,维护费用低于01美元/kwh,在满足这些目标的同时,发动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醇类汽车  醇类汽车就是以甲醇、乙醇等醇类物质为燃料的汽车,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乙醇,乙醇来源广泛,制取技术成熟,最新的一种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技术其可利用的原料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林废弃物、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目前醇类汽车多使用乙醇与汽油或柴油以任意比例掺和的灵活燃料驱动,既不需要改造发动机,又起到良好的节能、降污效果,但这种掺和燃料要获得与汽油或柴油相当的功率,必须加大燃油喷射量,当掺醇率大于15%—20%时,应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乙醇燃料理论空燃比低,对发动机进气系统要求不高,自燃性能差,辛烷值高,有较高的抗爆性,挥发性好,混合气分布均匀,热效率较高,汽车尾气污染可减少30%以上。这种汽车最早由福特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到2003年底,美国有230多万辆乙醇汽车,其中多数是道奇和克莱斯勒厢式车——2003年已卖出233466辆。  3 氢燃料汽车  氢是清洁燃料,采用氢气作燃料,只需略加改动常规火花塞点火式发动机,其燃烧效率比汽油高,混合气可以较大程度地变稀,所需点火能量小,有利于节约燃料。氢气也可以加入其它燃料(如CNG)中,用于提高效率和减少N02排放。氢的质量能量密度是各种燃料中最高的一种,但体积能量密度最低,其最大的使用障碍是储存和安全问题。宝马公司一直致力于氢气发动机研制,开发了多款氢发动机汽车,其装有V12氢发动机的7系列轿车是世界上首批量产的氢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使用氢气和汽油两种燃料。  4 二甲醚汽车  二甲醚(DM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清洁、十六烷值高、动力性能好、污染少,稍加压即为液体,非常适合作为压燃式发动机的代用能源,使用该燃料的车辆可达到美国加州的超低排放标准。日本NKK公司成功地开发出用劣质煤生产二甲醚的设备,并且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于1998年完成了用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试验,二甲醚汽车(DMEV)不会排放黑色气体污染环境,产生的NOX比柴油少20%。  5 气动汽车  以压缩空气、液态空气、液氮等为介质,通过吸热膨胀做功供给驱动能量的汽车称为气动汽车,气动发动机不发生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排放的是无污染物辐射的空气或氮气,真正实现了零污染。目前开发比较成功的是压缩空气动力汽车(APV),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只不过驱动活塞连杆机构的能量来源于高压空气。APV介质来源方便、清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高,较容易建造。无燃料燃烧过程,对发动机材料要求低,结构简单,可借鉴现有内燃机技术因而研发周期短,设计和制造容易。但目前APV能量密度和能量转换率还不够高,续驶里程短。1991年法国工程师Guy Negre获得了压缩空气动力发动机的专利,并加盟MDI公司,2000年MDI公司推出的名为“进化”(evolution)的APV,质量仅700kg,其发动机质量仅为35kg,速度可达120km/h,一次充满压缩空气可行驶200km,充气费用仅为3美元,在城市中约可行驶10h,在压缩空气站充气2min就可完成,用气泵充气3h可完成。  6 电动汽车  世界上第一辆电动车(EV)由美国人在19世纪90年代制造。EV大致分为蓄电池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动汽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汽车完全或部分由电力通过电机驱动,能够实现低排放和零排放。  蓄电池电动汽车是最早出现的电动汽车。使用铅酸电池的汽车整车动力性、续驶里程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有较大的差距,而使用高性能镍氢电池或者锂电池又会使成本大大增加。而JtBEV都需有一定充电时间及相应的充电设备,使用场合受到了限制。燃料电池具有近65%的能量利用率,能够实现零排放、低噪声,国外最新开发的高性能燃料电池已经能够实现几乎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当的动力性能,发展前景很好,但成本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瓶颈。在加拿大进行的示范试验表明,使用燃料电他的公共汽车制造成本为120万加元,而使用柴油机的公共汽车仅为5万加元。  混合动力汽车融合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和商业化,PRIUS和INSIGHT两款混合动力汽车的成功向人们展现了混合动力技术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7 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为了寻找可代替石油的新能源,科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油,正在研制以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及向日葵油为原料的内燃机油。科学家们还在研究生物柴油,这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燃料,将来可作为柴油的替代品大量用于卡车和轮船。生物柴油中不含硫,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酸雨威胁。为生产生物柴油,化学家们正在对植物油进行酯化加工,使之变成甲基酯化合物,燃烧起来更干净,发动机内残留物也较少。  2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海南、北京、上海、重庆等省市被列为国家燃气汽车重点示范城市,各地均在燃油汽车基础上研制开发改装了压缩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主要用于出租车、公交客车、大型车辆和工程设施等。一汽—大众公司开发了捷达LPG,上海交大研制成LPG轿车并和申沃客车联合开发成功改装型LPG城市bus,北京开发了CNG城市bus。  山西是产煤大省,甲醇汽车项目已进行多年,目前已达到商业运行阶段,所用甲醇汽车采用灵活燃料系统,既可用甲醇,也可用汽油,将乙醇当作有氧燃料使用,现在在河北和黑龙江等地推广。同时国家制定了乙醇汽油燃料相关标准。我国云岗汽车公司大同汽车制造厂开发了甲醇中巴车。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政府支持以煤炭为原料制造车用燃料项目。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制取车用燃料的项目正在积极进行。“十五”期间在云南和陕西建立了煤直接液化示范厂,以煤为原料合成石油或二甲醚等车用燃料。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煤化工研究所经过5年协同攻关,于2000年研制出了“超低排放二甲醚汽车”,通过在TYll00单缸柴油机及装备有大连柴油机厂生产的CA498柴油机的面包车上燃用二甲醚的试验,发现发动机的功率可提高10%-15%,热效率提高2—3个百分点,噪声降低10%-15%。  我国从事燃料电池研究的单位有20余家,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国外还有不小差距,例如,国外将功率50—80kW的PEM燃料电池用于轿车,而我国最大的PEM燃料电池单堆功率为5kW,离轿车使用相距甚远。我国的金属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亚迪在2005年上海车展展出的E1电动车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整车动力性能。  目前国内对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研究报道最多的是浙江大学,他们已经开发出压缩空气动力摩托车研究平台,探索出不少有益的结论,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重庆大学和同济大学也做过一些探索性研究。应当说APV在国内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3 代用燃料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各种汽车代用燃料中,LPG和CNG最方便投入使用,而且目前已经具有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在排放和经济性能要求较高而动力性能要求一般的公共交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美国近年来新型公交客车中天然气汽车就占据了较大比例。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特别是一些农业大省,乙醇资源丰富,乙醇汽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二甲醚等合成燃料具有很好的排放特性,也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作为代用柴油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毫无疑问是下一代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形式。  蓄电池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不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且成本高。氢燃料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不如氢氧燃料电池。因而蓄电池电动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的发展前景不是十分乐观。当然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也许纯电动汽车能迎来一个不错的发展局面。压缩空气动力汽车虽然实现了零污染,但其整车性能与传统汽车相差太远,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应用于特定场合。  燃料电池是目前技术条件下能量利用率最高的车用能源。燃料电池的比能量可达200—350Wh/kg,为锂离子电池的2—3倍;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80%,是汽油机或柴油机的5~2倍,能实现超低污染甚至零污染,而且燃料电池使用的氢能源是可再生的。目前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最为成熟。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和汽车均在致力于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以抢占在未来汽车发展中的滩头。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从1993年到2000年先后推出了NecarI—NecarⅣ和Nebas等系列FCEV,2001年5月Necar4在美国试车,功率55kW,最高车速145km/h,装载行程450km,最新推出的Necar V-FCEV采用甲醇燃料电池。1997年Ballard动力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组建了Xcellsis公司开发燃料电池轿车,美国AR—CO、壳牌、德士古等石油公司和加州CARB先后加盟,组成世界上最强大的燃料电池车开发联盟。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正在开发一种全面使用耐热陶瓷的燃料电池,电池在发电效率非常高的1000℃的高温下工作,电解质的输出功率达到1W/cm2,相当于传统燃料电池的5倍。EvomR公司致力于开发铝和锌燃料电池,已具有相当水平。  总之对代用燃料的综合评价应考虑以下因素:燃料成本;车辆成本;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有效能源利用率;温室效应;排放污染;生产、储运、分销、加注设施;装载行驶里程和加注时间;安全性。基于这些因素,目前最容易投入使用的代用燃料是CNG和LPG。电、甲醇和乙醇的综合评价指数都低于汽油。可以预计LPG和CNG以及乙醇的市场份额将会不断增加。二甲醚和合成柴油在十年后其市场份额会快速稳定增长。混合动力汽车会进一步发展,迅速增加市场份额。而燃料电池汽车会在20年之后开始实现产业化逐渐增加市场份额。传统汽油机汽车的市场份额会在20年之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柴油车会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  4 结束语  在未来的20年内,汽油和柴油仍是汽车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汽油和柴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技术将快速发展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代用燃料会得到迅速运用,天然气汽车和乙醇汽车会率先大规模投入使用,二甲醚和合成燃料会逐步扩大应用。  混合动力系统会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混合动力汽车将至少在30年内都是汽车工业最切实可行的解决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的途径。因此应当整合资源加速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抢占汽车技术发展的新高地。  燃料电池是最有前途的车用能量,也是未来汽车的主要能量源,国内石油工业应该与汽车工业联手开发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抢占未来先进汽车技术的前沿阵地!

分产品,技术,国际形式,石油价格,节能环保重要性,这些方面去写

汽车ABS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 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ABS的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时由于车轮速度与汽车速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会导致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滑移,当车轮以纯滚动方式与路面接触时,其滑移率为零;当车轮抱死时其滑移率为100%。当滑移率在8%~35%之间时,能传递最大的制动力。制动防抱死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上述的研究成果,通过控制调节制动力,使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ABS系统硬件构成主要由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制动压力调节器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个以滑移率为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至电子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是一个微处理器,它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控制装置中预先编制的理想减速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控制装置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快和车轮即将抱死时,它就发出信号给液压调节器,液压调节器可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信号对制动器的卡钳或轮泵的油压进行控制(作用、保持、释放、重新作用)。这一动作,每秒钟能出现10次以上。 二、AB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基于制动防抱理论的制动系统首先是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BOSCH)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195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ABS控制部分采用了电子控制,其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显著提高,制动效果也明显改善,同时其体积逐步变小,质量逐步减轻,控制与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价格也逐渐降低。这段时期许多家公司都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装置。 进入90年代后,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已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运送危险品的货车ABS的装备率为100%。ABS装置制造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国车采用最多;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采用;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采用;还有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KELSEYHAYES)等,这些公司的ABS产品都在广泛地应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更新和换代。 近年来,ABS技术在我国也正在推广和应用,1999年我国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已把装用ABS作为强制性法规。此后一汽大众、二汽富康、上海大众、重庆长安、上海通用等均开始采用ABS技术,但这些ABS装置我国均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国内研究ABS主要有东风汽车公司、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济南捷特汽车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虽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气压ABS方面,国内企业包括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聚能、广东科密等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液压ABS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国内企业暂时不能独立生产,但在液压ABS方面也在做自主研发,力图突破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如清华大学和浙江亚太等承担的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ABS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开发装置和匹配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采用的耗散功率理论,避免了传统的逻辑门限值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研发ABS成功且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其试样在南京IVECO轻型客车上匹配使用全面达到了国家标准GB12676-1999和欧洲法规EECR13的要求。这对振兴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零部件业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汽车液压ABS国产化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也研制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制动电子防抱系统,率先在HF6700轻型汽车上匹配使用获得成功。国内液压ABS技术含量与国外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配合下,相信国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ABS技术某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

汽车节能技术论文6000字

汽车ABS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 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ABS的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时由于车轮速度与汽车速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会导致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滑移,当车轮以纯滚动方式与路面接触时,其滑移率为零;当车轮抱死时其滑移率为100%。当滑移率在8%~35%之间时,能传递最大的制动力。制动防抱死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上述的研究成果,通过控制调节制动力,使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ABS系统硬件构成主要由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制动压力调节器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个以滑移率为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至电子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是一个微处理器,它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控制装置中预先编制的理想减速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控制装置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快和车轮即将抱死时,它就发出信号给液压调节器,液压调节器可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信号对制动器的卡钳或轮泵的油压进行控制(作用、保持、释放、重新作用)。这一动作,每秒钟能出现10次以上。 二、AB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基于制动防抱理论的制动系统首先是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BOSCH)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195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ABS控制部分采用了电子控制,其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显著提高,制动效果也明显改善,同时其体积逐步变小,质量逐步减轻,控制与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价格也逐渐降低。这段时期许多家公司都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装置。 进入90年代后,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已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运送危险品的货车ABS的装备率为100%。ABS装置制造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国车采用最多;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采用;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采用;还有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KELSEYHAYES)等,这些公司的ABS产品都在广泛地应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更新和换代。 近年来,ABS技术在我国也正在推广和应用,1999年我国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已把装用ABS作为强制性法规。此后一汽大众、二汽富康、上海大众、重庆长安、上海通用等均开始采用ABS技术,但这些ABS装置我国均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国内研究ABS主要有东风汽车公司、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济南捷特汽车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虽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气压ABS方面,国内企业包括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聚能、广东科密等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液压ABS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国内企业暂时不能独立生产,但在液压ABS方面也在做自主研发,力图突破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如清华大学和浙江亚太等承担的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ABS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开发装置和匹配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采用的耗散功率理论,避免了传统的逻辑门限值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研发ABS成功且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其试样在南京IVECO轻型客车上匹配使用全面达到了国家标准GB12676-1999和欧洲法规EECR13的要求。这对振兴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零部件业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汽车液压ABS国产化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也研制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制动电子防抱系统,率先在HF6700轻型汽车上匹配使用获得成功。国内液压ABS技术含量与国外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配合下,相信国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ABS技术某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

汽车节油技术随着能源的日渐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节能工作更加深入;同时,由于工业生产上经济效益需求的提高,作为降低作业成本的直接有效措施,节能工作也应更前进一步。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问题。目前,节油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以及使用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一、节油技术的分类与实施 1.优化设计燃烧系统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燃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燃烧室结构是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它涉及到活塞顶和缸盖的形状,火花塞的位置,进、排气门的尺寸和数量,以及进气口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设计者对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布置以及喷射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目标是: a)在全部工况下都能实现快速、稳定、连续的燃烧; b)在油门全开时有高的容积效率; c)由燃烧室壁传走的热量损失少; d)排放污染物低; e)抗爆燃性能好。 2.采用电子点火系统 一些现代新型汽油机已越来越多地采用优化的电子点火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分电器,最佳点火角可以根据发动机工作范围及一些附加要求(如排放、爆燃界限或驾驶性能等)计算出来,以实现点火提前角的多维优化调节。 燃烧稀混合气是改善火花点火式汽油机燃油经济性,降低CO排放量,特别是使NOx排放符合法规要求的另一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放宽所用汽油的种类。但使用稀混合气会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因此,要对传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混合气加速燃烧。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高能点火系统、空气喷射燃烧系统、火焰喷射燃烧系统以及分层燃烧等。 3.优化供油系统 现代内燃机向着提高比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和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方向发展,使供油系统有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a)采用增压技术。这样不仅能提高发动机升功率,还能降低燃油消耗和有害排放物。 b)改善燃油经济性。为达到这一目的,车用柴油机越来越多地采用直喷燃烧系统,并要求较高的喷油压力和喷油率。 c)精确控制喷油过程参数。随着电控技术在供油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内燃机在每个工况点上对喷油过程参数(喷油定时、喷油率、持续时间)的控制,从而达到了最低油耗,控制了排放污染和噪声污染,使供油系统达到最佳化。 4.降低机械损失 汽车的机械损失主要包括运动部件摩擦损失和驱动功率损失,这两大类损失约占总机械损失的90%以上,为此,汽车设计者在降低运动副的摩擦系数和提高传动效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即主要通过减少活塞组、曲轴与连杆、配气机构、传动系统、各驱动装置的机械损失来实现。另外,使用时在润滑油中添加各种减摩剂,也可使各运动副摩擦系数降低。目前使用的减摩剂主要有二硫化钼、石墨和有机钼、有机硼、GRT、YGC节能减摩剂等,还有一些摩擦改进剂,如磷酸脂、硫磷酸钼、油酸环氧脂等。 5.采用新材料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上的使用量逐年增长,特别是轿车发动机更甚,这样可有效地改善车厢布置,缩小汽车外形尺寸。目前,在汽车制造上主要使用了一些高强度低合金钢、铝合金、镁合金、塑料、陶瓷以及一些纤维强化材料。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一些汽车已开始用铝和其它轻质材料制造保险杠、车厢、车架纵梁、飞轮壳、油箱等,从而使汽车的有效负载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资料表明,车重减轻10%,油耗可减少8%-9%,在同样的加速性能下,单位燃油的行驶里程可延长10%左右。 6.改善车厢的空气动力性能 通常汽车速度越快,空气阻力也越大,从而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的功率也就越多。在一般车速行驶时,发动机功率的20%—30%消耗于空气阻力。所以,无论是对轿车,还是对载货汽车来说,都应在车体设计上尽可能地减少空气阻力,主要采取的办法是: a)设计合理的车身外形。对发动机、前保险杠、水箱、翼子板、挡风玻璃、车门、车身、车尾形状进行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使整车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b)加装导流装置。通常在车身上加装导流板、导风罩等,目前还在一些小轿车上加装了防止因空气浮力而引起汽车牵引力不足的压风板,在大型货车上使用了装在牵引车项上的导风板及装在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的导风罩等。 7.减少滚动阻力 发动机输出功率的约30%-40%用于克服轮胎的滚动阻力,在平整路面上,轮胎的滚动阻力由轮胎空气阻力、轮胎变形阻力、轮胎与路面间的滑动阻力三部分组成,其中变形阻力占滚动阻力总值的90%以上。目前广泛采用了子午线轮胎,它的滚动阻力系数要比一般斜交线轮胎低25%—30%左右,而且其弹性好,运动阻力小,在使用中节油效果明显。为了更大范围地减少滚动阻力,轮胎正朝着高气压比、无内胎化方面发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8.广泛使用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 现代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实践证明,如能及时地借助诊断设备对汽车状态进行诊断,使汽车技术状况经常保持良好,对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用现代方法对汽车诊断时,可以在不解体整车的情况下,用专用仪器设备检测出汽车相关总成和机构的参数、曲线或波形,为进一步分析、判断汽车状况提供原始数据,然后再通过计算机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贮存、处理,从而对汽车技术状况作出正确的结论。可以说,检测控制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是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资料表明,如能定期诊断汽车废气,并及时对汽车排放加以限制,可使被查汽车油耗降低5%左右;相反,点火系如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工作,则油耗最大可超过标准的80%左右。 9.汽车柴油机化 通常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比汽油机高许多,如能广泛地使用柴油机,将会节约大量燃料。柴油机的优点还在于它可以使用纯度比较低、价格比汽油便宜的柴油作燃料。据统计,将汽油机转换为柴油机,每升燃料的行程里程平均可增加35%,同样质量和功率相同的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油耗下降15%-25%。因此,各汽车制造商都积极地增加柴油车的比重,可以预测,将来会越来越乡地在载货汽车、小客车和小轿车上采用柴油机。 二、节油技术的合理选用 节油技术的选用除了按照效费比这一综合经济性指标衡量其选用是否合理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选择。 1.按功效选用 根据节油技术的功效选择适当的节油技术,如在节省柴油方面,苦发动机工作以重负荷为主,可选用重负荷工况区段节油效果好的项目,如乳化柴油、惯性增压等。若发动机工作以中轻负荷为主,则可选用整个工况区段都具有节油效果的节油技术,如磁化柴油等。 如果从提高发动机功率角度选择。可选用惯性增压、磁化柴油、进气喷水等。如果从环保要求选择,可选用磁化柴油、乳化柴油等。 2.按季节选用 高温、干燥的季节,可选用能够强化冷却的一些节油技术,如进气喷水、乳化柴油等,而在低温、潮湿的季节,则不宜采用上述技术。 风冷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往往热负荷高,发动机容易过热,影响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可选用有强化冷却作用的节油技术。 城市内的汽车对排放污染要求较高,其发动机可选用减少排放污染效果突出的节油技术,又由于汽车对防火安全要求较高,可选用具有一定安全防火作用的节油技术(乳化柴油等)。 一些发动机自身具有一些不足的工作特性,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节油技术补偿其不足。 3.按地域选用 不同的地域特点,导致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节油技术选择。这主要表现在南方的炎热和北方的寒冷上南方温度高,一些兼有强化冷却作用的节油技术效果较好;而北方寒冷,则宜选用具备预温加热的燃油系统。这不仅可以收到节油的良好效果,还可解决发动机的高温散热不良或低温起动困难的问题。 4.提高驾驶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也是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测定,驾驶技术高的驾驶员比一般水平的驾驶员可平均节油8%-10%。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a)保持合理的行车速度; b)冷车起动时避免延长发动机升温时间; c)避免不必要的怠速运转; d)行驶中应尽量避免突然加速和减速; e)正确掌握变速时机; f)正确使用空调制冷系统。 汽车制造商在对发动机和底盘零部件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研究的同时,也在积极地研究和开发各种代用燃料,研制各种新型的发动机。我们相信,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广大汽车设计、制造人员的不懈努力,汽车节能技术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我有,先给你下部分。。。绝对原创。。。。 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植物油也成为可代替石油的汽车新能源之一,如大豆油、玉米油及向日葵油等都可研制成作为原料的内燃机油。生物柴油也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燃料,它不含硫,不会对环境造成酸雨威胁,可作为柴油的替代品大量用于卡车和轮船。目前化学家们正在对植物油进行酯化加工,使之变成甲基酯化合物,燃烧起来更干净,发动机内残留物也较少。 5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没有发动机、底盘、驱动、变速箱等构件,由电池板、储电器和电机组成,以控制流入电机的电流来操纵行驶。全车主要有3个技术环节,一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二是将电能储存起来,三是将电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到动力上。因此,太阳能汽车实质上是一种电动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来驱动汽车。由于太阳能汽车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零污染且无噪音,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与竞赛活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日光”太阳能汽车,速度1OOkm/h以上,太阳能电池发电能力5KW;日本本田公司开发了“梦想”号太阳能汽车最大车速可达120km/h,太阳能电池发电能力1KW。目前较新型的电池板太阳能转化率可以达到29%;美“波燕格”公司设计的一种用镓的砷化物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使用光线聚焦器的情况下转换效率可达37%。 6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 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作为国家节能项目,综合效率为34%,是汽油驱动效率的3倍。氢燃料电池电动车是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载体--氢气为燃料的交通工具,氢气可以是从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电、风能、地热能等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也可以通过生物能制氢;还可以通过煤、天然气重整制氢。氢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载体,大力发展氢燃料电动车对发展我汽车工业有重大意义。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以下优点: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8混合动力汽车 近年来,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热潮日益高涨,各国汽车制造商们正在展开新一轮新型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竞赛。 柴油混合动力和氢燃料混合动力,成为欧洲厂商的追捧对象。欧洲厂商的这一举动打破了日本企业独举混合动力大旗的局面,跨国公司全面掀起了新型能源汽车研发热潮。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 业内专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减轻并最终消除由于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中国仍将主要用压缩天然气、液化气、乙醇汽油作汽车的替代燃料。汽车代用燃料能否扩大应用,取决于中国替代燃料的资源、分布、可利用情况,替代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价格决定着其与石油燃料的竞争力;汽车生产结构与设计改进必须与燃料相适应。 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组织力量,制定出国家级燃气汽车政策。考虑到我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的状况,发展包括燃气汽车在内的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根据国情应该做到: 一是要限制燃气价格,使油、气价格之间保持合理的差价,如四川省、重庆市的油、气差价,即可保证燃气汽车适度发展; 二是鉴于加气站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在加气站售出的气价和汽车用户因用气节省的燃料费用之间,调节好利益分配; 三是对加气站的所得税,应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采取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 四是将加气站用电按照特殊工业用电对待,电价从优;另外,对加气站用地,能按重大项目和环保产业对待,特事特办,不要互相推诿、扯皮,积极采用国外先进建站标准,科学确定消防安全距离,节省土地资源。中国的能源生产能力有多少,能源制品到底有多少  随着中国经济在下个世纪初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能源工业要实现新的突破。西部能源基地将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完整的体系,海上石油开采也将有新的进展,用以弥补东部地区陆上石油的不足。但受到油气资源量的制约,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有限,国内一次能源供应量的增加仍将主要依靠发展煤炭、水电和核电。具测算,到205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可达到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5亿吨,占7%;原油3亿吨,占3%;天然气1500亿立方米,占6%,水电11540亿千瓦小时,占5%。在整个21世纪上半期,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有明显变化的是水电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例将超过原油,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将接近60%,电力能源结构仍将以火电为主。  由于能源生产的增长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十分之一。中国石油紧缺到什么程度,解决石油问题的出路何在  在中国能源供需结构中,石油供应短缺问题最为突出。“八五”期间,全国石油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94%,而石油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6%。基于石油生产量的增加远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我国不得不减少石油出口,增加石油进口,1993年起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的迫切要求,我国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继续出现较快增长,石油需求年增加量将超过500万吨。而预计同期石油产量的年增加量只能达到100-200万吨,石油供需缺口量将从2000年的50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16000万吨。  解决石油问题的出路,简单地说有两条:一是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采取替代石油进口的战略。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发展的态势,为我们增加石油进口和储备提供了有利时机。但从战略角度考虑,应当采取替代石油进口的战略。它有利于国内主要产业和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石油供应的安全可靠。这是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短缺的最佳途径。  替代石油进口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用煤炭、水电和新能源代替石油;节约用油。能源节约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经过科学的预算分析,能源节约对我国实现跨世纪的经济和能源发展目标,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5年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25吨标准煤,2030年的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25吨标准煤。由于节约使用能源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所以大力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节约能源可被视为在我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而且可以大大节省能源开发投资。在未来的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基本格局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消耗量减少的直接效果就是煤炭运输量的减少和污物排放量的降低。因此,节能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各行各业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它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重视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研制中国政府对汽车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非常关注,出于对能源安全、环保的考虑,积极支持发展洁净交通工具,控制汽车污染,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多样化,扭转目前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利用格局。 中国清洁燃料汽车行动计划正围绕降低汽车排放,以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为基础,通过试点示范,综合治理,尽快从根本上遏制汽车污染日益加剧的势头,力争在3至5年内使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实现"空气净化工程"的总体目标。 从长远观点看,电动汽车可以取代传统式内燃机汽车,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创造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丢掉历史包袱,在官、产、学、民四位一体的全新研发体系下,有可能在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取得有利地位,提高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进步。 低碳减排、可替代能源、振兴民族汽车工业需要。新能源项目的实施是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环境保护需要的,在石油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作为经济发展血脉的能源已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战略安全。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相争取的战略产业,是新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产业之一。 低碳排放已成为全球的焦点,而汽车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重要减排目标。目前,世界上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已对单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出明确的逐年降低排放的标准。由此可见,电动汽车替代现有的内燃机汽车对环境保护和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具有重大的作用,发展电动车生产已经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要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作为动力车的核心,电池是关键。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代表了目前高水平的电池技术,所以它的出现将是中国的动力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及产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中国新能源产业前景乐观 作为全球两大碳排放国的中国和美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除了需要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某种一致外,从长远看,双方都需要寻求引领长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新能源无疑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是美国新能源企业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向,未来双方在环保新能源方面的可合作领域十分广泛,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乐观。新型能源轿车环保技术大盘点1混合动力车 混合动力车技术对未来的汽车市场发展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无论任何一种能源,都可以通过“混合的方式”使汽车的环保和节能效果得以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原始能源可能就是汽油或柴油,也可能是氢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而混合方式则包括并联、混联、轻度混合、串联等多种形式。2CNG双燃料车 节能环保技术只有在普遍应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对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在传统汽油车的替代车型中,消费者还是比较偏爱双燃料车,主要是因为其技术成熟、而且车型相比混合动力车和柴油车多得多。以东风雪铁龙05款爱丽舍CNG双燃料为例,这款车不仅能有效降低80%污染物排放,比普通车更能实现60%的节油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爱丽舍CNG双燃料车是“实用主义”的完美演绎者,国内CNG双燃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3氢燃料电池车 从技术分析来看,柴油车、混合动力车、CNG双燃料车以及燃料电池车四大主流方向都具有节约能源和改善排放的优点。但是哪一种在环保性能上更突出呢?毫无疑问,氢燃料电池车是最理想化的环保汽车技术:真正实现了汽车“零排放”,唯一的排放物是水。正是这点的吸引,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巨头不惜花费巨额的资金来研制这种新型能源汽车。近几年,由于各大公司的共同努力,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上虽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燃料电池的成本仍然很高,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路途还很遥远。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油电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是未来三大发展趋势。巴西采用了生物燃料汽车,不过这种技术可复制性很低,对于粮食稀缺的国家来说,可能因此而致使粮食价格抬高和居民粮食供应不足。油电混合技术指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与电动力源结合做工的技术。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相较于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技术和成本相对容易控制,如本田思域、丰田普锐斯能达到40%以上的节油程度,因而被认为是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时代来临前的过渡阶段。通常所说的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行驶的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彻底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零排放,目前的技术缺陷是电池容量不够,难以支撑长时间行驶。此外,电池的寿命、适应性、成本、污染性都是要克服的难题。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清洁能源汽车的终极发展方面。燃料电池也分很多种,目前公认最佳的办法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这种技术的特点是以氢为燃料,通过电子的运动产生电能,储存并使用。氢是大自然中取之不竭的成分之一,每一滴水都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排放仅仅为水,是真正的清洁能源。燃料电池目前最大的技术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全球混合动力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为美国。2008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4万辆,同比下降3%,2007年为35万辆。虽然美国是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混合动力车在美国的汽车销量占有比例相当低,2008年约占整体汽车销量的4%。新能源汽车离百姓多远 一辆新能源汽车使用,既可缓解油价涨跌带来的经济压力,又能增强公众使用洁净能源的意识,减少污染物排放。如何有效扶植、切实完善配套的市场措施,让新能源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从全国各地新能源汽车“试水”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的原因有:新能源汽车高身价,国家正在实施新能源战略,作为高新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耗费巨额的研发成本,导致其销售价格过高。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环保,但无论是性价比还是速度、动力、承负值等方面都相形见绌。新能源的市场配套服务环境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健全,如没有类似于加油站的充电站,小区、商场等公众场所没有备置充电柱,同时也没有配套的维修网络跟进措施。再者,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新能源技术分为3种: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但究竟确立哪种标准,至今尚未有定论。破冰之举在于摸索出一条契合本地发展的道路。如政府的政策补贴。日本政府对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实行差价补贴,最高补贴额可达与传统车购置差价的50%。政府除通过财政补贴帮扶新能源汽车发展外,还应在政策层面提供系列扶植,如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规范市场,整合各方财力、物力、人力,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拟定全国性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有便捷的使用环境。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要突围仅赖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和一系列市场培育政策,如果市场环境不成熟,配套措施不及时跟进,新能源汽车就难进寻常百姓家。 总结:  能源发展战略的总方针应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的关系中,节能应放在第一位。这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把节能放在首位,并不意味着忽视能源开发的重要性。中国能源发展应该走以提高能源利用经济效率为核心的发展道路,既要大力发展能源生产,又要在不断增加能源供应量的基础上厉行节约。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  能源开发应继续遵循“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油气,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战略方针。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和能源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确定的。在21世纪,电力的战略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充分水能资源。发展核电,增加煤炭用于发电的比例。根据资源条件,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要遵循“以火电为主,水火电并举,适度发展核电,同步发展电网,提高电力经济效益”的方针,而我国煤炭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在不断提高煤炭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加强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多种经营,积极出口”。煤炭资源的开发要逐步实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应当充分发挥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各自的优势,发展煤炭深加工,优化煤炭产品结构,积极勘探,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是下世纪大有可为的能源领域。其“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方针,在指导中国农村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广方面已经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能源领域的突破口可选在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上。 、 参考文献:[1]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07 [2]边耀璋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3[3]邵毅明 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与维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9[4]蔡凤田 汽车节能与环保实用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1[5]崔胜民 新能源汽车技术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09[6]绍毅明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8[7]黄家诚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6

汽车节能技术论文6000

分产品,技术,国际形式,石油价格,节能环保重要性,这些方面去写

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一个字----难!成本过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国的消费者思想还处于封闭阶段

汽车新能源还是非常有前景的,可以考虑长期学习

汽车节能技术论文6000题

汽车ABS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仅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型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因此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汽车在受到任何微小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抱死问题。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以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 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成就的应用项目之一,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可使汽车在制动时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ABS的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时由于车轮速度与汽车速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会导致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滑移,当车轮以纯滚动方式与路面接触时,其滑移率为零;当车轮抱死时其滑移率为100%。当滑移率在8%~35%之间时,能传递最大的制动力。制动防抱死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上述的研究成果,通过控制调节制动力,使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ABS系统硬件构成主要由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制动压力调节器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个以滑移率为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至电子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是一个微处理器,它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控制装置中预先编制的理想减速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控制装置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快和车轮即将抱死时,它就发出信号给液压调节器,液压调节器可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信号对制动器的卡钳或轮泵的油压进行控制(作用、保持、释放、重新作用)。这一动作,每秒钟能出现10次以上。 二、AB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基于制动防抱理论的制动系统首先是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BOSCH)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195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ABS控制部分采用了电子控制,其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显著提高,制动效果也明显改善,同时其体积逐步变小,质量逐步减轻,控制与诊断功能不断增强,价格也逐渐降低。这段时期许多家公司都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装置。 进入90年代后,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北美和西欧的各类客车和轻型货车ABS的装备率已达90%以上,轿车ABS的装备率在60%左右,运送危险品的货车ABS的装备率为100%。ABS装置制造商主要有:德国博世公司(BOSCH),欧、美、日、韩国车采用最多;美国德科公司(DELCO),美国通用及韩国大宇汽车采用;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美国克莱斯勒汽车采用;还有德国戴维斯公司(TEVES)、德国瓦布科(WABCO)、美国凯尔西海斯公(KELSEYHAYES)等,这些公司的ABS产品都在广泛地应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更新和换代。 近年来,ABS技术在我国也正在推广和应用,1999年我国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已把装用ABS作为强制性法规。此后一汽大众、二汽富康、上海大众、重庆长安、上海通用等均开始采用ABS技术,但这些ABS装置我国均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国内研究ABS主要有东风汽车公司、交通部重庆公路研究所、济南捷特汽车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虽然起步较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气压ABS方面,国内企业包括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聚能、广东科密等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液压ABS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外技术封锁严密,国内企业暂时不能独立生产,但在液压ABS方面也在做自主研发,力图突破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如清华大学和浙江亚太等承担的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ABS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开发装置和匹配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采用的耗散功率理论,避免了传统的逻辑门限值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研发ABS成功且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其试样在南京IVECO轻型客车上匹配使用全面达到了国家标准GB12676-1999和欧洲法规EECR13的要求。这对振兴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零部件业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汽车液压ABS国产化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合肥工业大学也研制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压制动电子防抱系统,率先在HF6700轻型汽车上匹配使用获得成功。国内液压ABS技术含量与国外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配合下,相信国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ABS技术某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

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有三个,你可以选其一作为论文题目:1、关于汽车节能方面的,如轻量化,汽车发动机控制等2、关于汽车环保方面的,如电子电器控制方面的;3、关于汽车安全反面的,如有限元分析方面的,结构耐撞性研究等

我有,先给你下部分。。。绝对原创。。。。 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植物油也成为可代替石油的汽车新能源之一,如大豆油、玉米油及向日葵油等都可研制成作为原料的内燃机油。生物柴油也是一种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燃料,它不含硫,不会对环境造成酸雨威胁,可作为柴油的替代品大量用于卡车和轮船。目前化学家们正在对植物油进行酯化加工,使之变成甲基酯化合物,燃烧起来更干净,发动机内残留物也较少。 5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汽车没有发动机、底盘、驱动、变速箱等构件,由电池板、储电器和电机组成,以控制流入电机的电流来操纵行驶。全车主要有3个技术环节,一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二是将电能储存起来,三是将电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到动力上。因此,太阳能汽车实质上是一种电动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来驱动汽车。由于太阳能汽车完全依赖可再生能源,零污染且无噪音,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与竞赛活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日光”太阳能汽车,速度1OOkm/h以上,太阳能电池发电能力5KW;日本本田公司开发了“梦想”号太阳能汽车最大车速可达120km/h,太阳能电池发电能力1KW。目前较新型的电池板太阳能转化率可以达到29%;美“波燕格”公司设计的一种用镓的砷化物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使用光线聚焦器的情况下转换效率可达37%。 6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 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作为国家节能项目,综合效率为34%,是汽油驱动效率的3倍。氢燃料电池电动车是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载体--氢气为燃料的交通工具,氢气可以是从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电、风能、地热能等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也可以通过生物能制氢;还可以通过煤、天然气重整制氢。氢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载体,大力发展氢燃料电动车对发展我汽车工业有重大意义。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以下优点: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8混合动力汽车 近年来,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热潮日益高涨,各国汽车制造商们正在展开新一轮新型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竞赛。 柴油混合动力和氢燃料混合动力,成为欧洲厂商的追捧对象。欧洲厂商的这一举动打破了日本企业独举混合动力大旗的局面,跨国公司全面掀起了新型能源汽车研发热潮。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 业内专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减轻并最终消除由于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中国仍将主要用压缩天然气、液化气、乙醇汽油作汽车的替代燃料。汽车代用燃料能否扩大应用,取决于中国替代燃料的资源、分布、可利用情况,替代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价格决定着其与石油燃料的竞争力;汽车生产结构与设计改进必须与燃料相适应。 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组织力量,制定出国家级燃气汽车政策。考虑到我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的状况,发展包括燃气汽车在内的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根据国情应该做到: 一是要限制燃气价格,使油、气价格之间保持合理的差价,如四川省、重庆市的油、气差价,即可保证燃气汽车适度发展; 二是鉴于加气站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在加气站售出的气价和汽车用户因用气节省的燃料费用之间,调节好利益分配; 三是对加气站的所得税,应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采取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 四是将加气站用电按照特殊工业用电对待,电价从优;另外,对加气站用地,能按重大项目和环保产业对待,特事特办,不要互相推诿、扯皮,积极采用国外先进建站标准,科学确定消防安全距离,节省土地资源。中国的能源生产能力有多少,能源制品到底有多少  随着中国经济在下个世纪初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能源工业要实现新的突破。西部能源基地将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完整的体系,海上石油开采也将有新的进展,用以弥补东部地区陆上石油的不足。但受到油气资源量的制约,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增长速度有限,国内一次能源供应量的增加仍将主要依靠发展煤炭、水电和核电。具测算,到205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可达到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5亿吨,占7%;原油3亿吨,占3%;天然气1500亿立方米,占6%,水电11540亿千瓦小时,占5%。在整个21世纪上半期,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有明显变化的是水电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例将超过原油,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将接近60%,电力能源结构仍将以火电为主。  由于能源生产的增长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十分之一。中国石油紧缺到什么程度,解决石油问题的出路何在  在中国能源供需结构中,石油供应短缺问题最为突出。“八五”期间,全国石油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94%,而石油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6%。基于石油生产量的增加远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我国不得不减少石油出口,增加石油进口,1993年起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的迫切要求,我国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继续出现较快增长,石油需求年增加量将超过500万吨。而预计同期石油产量的年增加量只能达到100-200万吨,石油供需缺口量将从2000年的50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16000万吨。  解决石油问题的出路,简单地说有两条:一是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采取替代石油进口的战略。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发展的态势,为我们增加石油进口和储备提供了有利时机。但从战略角度考虑,应当采取替代石油进口的战略。它有利于国内主要产业和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石油供应的安全可靠。这是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短缺的最佳途径。  替代石油进口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用煤炭、水电和新能源代替石油;节约用油。能源节约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经过科学的预算分析,能源节约对我国实现跨世纪的经济和能源发展目标,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1995年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25吨标准煤,2030年的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25吨标准煤。由于节约使用能源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所以大力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节约能源可被视为在我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而且可以大大节省能源开发投资。在未来的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基本格局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消耗量减少的直接效果就是煤炭运输量的减少和污物排放量的降低。因此,节能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各行各业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它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重视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的研制中国政府对汽车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非常关注,出于对能源安全、环保的考虑,积极支持发展洁净交通工具,控制汽车污染,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多样化,扭转目前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利用格局。 中国清洁燃料汽车行动计划正围绕降低汽车排放,以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为基础,通过试点示范,综合治理,尽快从根本上遏制汽车污染日益加剧的势头,力争在3至5年内使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实现"空气净化工程"的总体目标。 从长远观点看,电动汽车可以取代传统式内燃机汽车,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创造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丢掉历史包袱,在官、产、学、民四位一体的全新研发体系下,有可能在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取得有利地位,提高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进步。 低碳减排、可替代能源、振兴民族汽车工业需要。新能源项目的实施是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环境保护需要的,在石油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作为经济发展血脉的能源已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战略安全。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相争取的战略产业,是新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产业之一。 低碳排放已成为全球的焦点,而汽车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重要减排目标。目前,世界上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已对单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出明确的逐年降低排放的标准。由此可见,电动汽车替代现有的内燃机汽车对环境保护和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具有重大的作用,发展电动车生产已经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要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作为动力车的核心,电池是关键。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代表了目前高水平的电池技术,所以它的出现将是中国的动力汽车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及产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中国新能源产业前景乐观 作为全球两大碳排放国的中国和美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除了需要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某种一致外,从长远看,双方都需要寻求引领长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新能源无疑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是美国新能源企业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向,未来双方在环保新能源方面的可合作领域十分广泛,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乐观。新型能源轿车环保技术大盘点1混合动力车 混合动力车技术对未来的汽车市场发展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无论任何一种能源,都可以通过“混合的方式”使汽车的环保和节能效果得以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原始能源可能就是汽油或柴油,也可能是氢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而混合方式则包括并联、混联、轻度混合、串联等多种形式。2CNG双燃料车 节能环保技术只有在普遍应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对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在传统汽油车的替代车型中,消费者还是比较偏爱双燃料车,主要是因为其技术成熟、而且车型相比混合动力车和柴油车多得多。以东风雪铁龙05款爱丽舍CNG双燃料为例,这款车不仅能有效降低80%污染物排放,比普通车更能实现60%的节油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爱丽舍CNG双燃料车是“实用主义”的完美演绎者,国内CNG双燃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3氢燃料电池车 从技术分析来看,柴油车、混合动力车、CNG双燃料车以及燃料电池车四大主流方向都具有节约能源和改善排放的优点。但是哪一种在环保性能上更突出呢?毫无疑问,氢燃料电池车是最理想化的环保汽车技术:真正实现了汽车“零排放”,唯一的排放物是水。正是这点的吸引,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巨头不惜花费巨额的资金来研制这种新型能源汽车。近几年,由于各大公司的共同努力,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上虽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燃料电池的成本仍然很高,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路途还很遥远。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油电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是未来三大发展趋势。巴西采用了生物燃料汽车,不过这种技术可复制性很低,对于粮食稀缺的国家来说,可能因此而致使粮食价格抬高和居民粮食供应不足。油电混合技术指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与电动力源结合做工的技术。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相较于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技术和成本相对容易控制,如本田思域、丰田普锐斯能达到40%以上的节油程度,因而被认为是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时代来临前的过渡阶段。通常所说的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行驶的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彻底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零排放,目前的技术缺陷是电池容量不够,难以支撑长时间行驶。此外,电池的寿命、适应性、成本、污染性都是要克服的难题。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清洁能源汽车的终极发展方面。燃料电池也分很多种,目前公认最佳的办法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这种技术的特点是以氢为燃料,通过电子的运动产生电能,储存并使用。氢是大自然中取之不竭的成分之一,每一滴水都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排放仅仅为水,是真正的清洁能源。燃料电池目前最大的技术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全球混合动力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为美国。2008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4万辆,同比下降3%,2007年为35万辆。虽然美国是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混合动力车在美国的汽车销量占有比例相当低,2008年约占整体汽车销量的4%。新能源汽车离百姓多远 一辆新能源汽车使用,既可缓解油价涨跌带来的经济压力,又能增强公众使用洁净能源的意识,减少污染物排放。如何有效扶植、切实完善配套的市场措施,让新能源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从全国各地新能源汽车“试水”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的原因有:新能源汽车高身价,国家正在实施新能源战略,作为高新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在研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耗费巨额的研发成本,导致其销售价格过高。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环保,但无论是性价比还是速度、动力、承负值等方面都相形见绌。新能源的市场配套服务环境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健全,如没有类似于加油站的充电站,小区、商场等公众场所没有备置充电柱,同时也没有配套的维修网络跟进措施。再者,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新能源技术分为3种: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但究竟确立哪种标准,至今尚未有定论。破冰之举在于摸索出一条契合本地发展的道路。如政府的政策补贴。日本政府对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实行差价补贴,最高补贴额可达与传统车购置差价的50%。政府除通过财政补贴帮扶新能源汽车发展外,还应在政策层面提供系列扶植,如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规范市场,整合各方财力、物力、人力,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拟定全国性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有便捷的使用环境。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要突围仅赖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和一系列市场培育政策,如果市场环境不成熟,配套措施不及时跟进,新能源汽车就难进寻常百姓家。 总结:  能源发展战略的总方针应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的关系中,节能应放在第一位。这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把节能放在首位,并不意味着忽视能源开发的重要性。中国能源发展应该走以提高能源利用经济效率为核心的发展道路,既要大力发展能源生产,又要在不断增加能源供应量的基础上厉行节约。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  能源开发应继续遵循“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油气,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战略方针。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和能源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确定的。在21世纪,电力的战略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充分水能资源。发展核电,增加煤炭用于发电的比例。根据资源条件,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要遵循“以火电为主,水火电并举,适度发展核电,同步发展电网,提高电力经济效益”的方针,而我国煤炭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在不断提高煤炭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加强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多种经营,积极出口”。煤炭资源的开发要逐步实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应当充分发挥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各自的优势,发展煤炭深加工,优化煤炭产品结构,积极勘探,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是下世纪大有可为的能源领域。其“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方针,在指导中国农村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广方面已经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能源领域的突破口可选在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上。 、 参考文献:[1]康龙云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07 [2]边耀璋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3[3]邵毅明 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与维修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9[4]蔡凤田 汽车节能与环保实用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1[5]崔胜民 新能源汽车技术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09[6]绍毅明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8[7]黄家诚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6

汽车节能技术论文6000字题目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操控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主要区别于现在我们常见的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下面介绍几个市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1、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燃油和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目前各大品牌基本都有此类车型,比如:奔驰S400、宝马5系等,这些混动车辆都会标有Hybrid字样。2、纯电动汽车:此款车完全脱离了燃油,完全靠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3、燃料电池汽车:这款车也是电池车,是一种氢氧混合燃料电池,您可以快速将电池燃料灌满,无需充电等待。4、氢能源动力汽车:此款车也完全脱离了燃油,利用氢能源替代了燃料。5、太阳能汽车:这款车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辆。还有其他新能源汽车,如:双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有三个,你可以选其一作为论文题目:1、关于汽车节能方面的,如轻量化,汽车发动机控制等2、关于汽车环保方面的,如电子电器控制方面的;3、关于汽车安全反面的,如有限元分析方面的,结构耐撞性研究等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不知道你是否确定了选题,  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  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  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  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  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  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  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另一类是专业学科本身发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问题。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尽快从上述两大类中确定一个方向。      二、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论文题目地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