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7 07:54:53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69,及格率只有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洋务运动咯,意义:洋务派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让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意义啊~: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呐~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诶,大家都一样一样,LS的,你也看MIT噢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可以帮你。您的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调查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鲁迅,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吸引人的文化人 1925年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成了两个可以相互交替的时代即:“一,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般被认为是鲁迅从社会学意义上所做出的结论。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引出这一著名论断的因缘却是他自己的一次换钱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在当时却又是司空见惯的。经历此事后的鲁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在某种意义上,鲁迅的这句话比起他把中国历史分成两个阶段的论断更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 其实鲁迅有关“奴性”的观点是他早年提出的“立人”的思想的延续,他当时认为中国真正要达到富强,不在于经济、军事乃至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发达,而在于中国人的精神是否能达到完全、健康地独立。我之所以在这里引出鲁迅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话,是缘于这几天我读了张梦阳先生的新作《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张先生在这部著作中,把鲁迅关于“奴性”的揭示,作为考察中国八十余年的鲁迅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基点,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鲁迅研究的历史确实很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与到鲁迅研究中,并乐此不疲呢?张先生在这部《中国鲁迅学通史》的《绪论》中已有了很好的回答。而我觉得,如果简单地、换句不很学术的话来说,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没有“奴性”的中国人。冯雪峰当年他和毛泽东谈鲁迅的时候曾引用一个日本人的话说,中国只有两个半人真正懂得中国,一个蒋介石、一个鲁迅,半个毛泽东。(以我看这个日本人也是一个真正懂得中国的人,他忘记把自己也算上一个了,可惜我们至今还无法了解这个日本人是谁。)据冯雪峰的回忆,毛泽东当时听了他的转述之后是“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那么冯雪峰是否将同样的话向鲁迅讲述过,鲁迅的反映又如何呢?在我所见的冯雪峰回忆中似乎没有涉及到这一点。我想鲁迅如果听到这样的说法,可能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因为鲁迅是从来不把那些“桂冠”当回事的,他只想着以坚实的态度多做一些对大众有利的事:“随时为大家想想,谋点利益就好。”(1934年12月14日致周剑英) 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中国传统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却又是常常为人所曲解和遗忘的。比如“韧”的精神、求实的精神等,它们正是通过鲁迅被再现、被深化、被现代化。隐含在鲁迅身上的这些鲜明的中国特征,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吸引人的文化人,也是最易引起国人青睐或反感的人。 鲁迅之所以如此,从他的生平来看,恐怕是缘于他1907年创办《新生》杂志失败的经历。少年时代家庭的变故,使周树人成为鲁迅有了可能,但《新生》的失败却促使周树人真正地走上了鲁迅之路。周树人在日本仙台“弃医从文”后,回东京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的阅读,差点使周树人演变成符合西方标准的思想家了,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鲁迅了,在1907年前后他所写的五篇论文已经很明确地显示了这一点。《新生》杂志失败的经历对鲁迅的思想演变确实很大,以至他在十余年后回忆这件事时仍沉重地说:“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新生》杂志的失败使鲁迅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在得出这一结论时,已经对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有了切身而深刻的认识了。 “既非赞同,也无反对”这是大多数人所经历过的经验,但把这种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加以反思,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种不作为的原因正是鲁迅所指出的、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瞒”和“骗”,而这恰又是“奴性”产生的根源。也许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有人也这样做过,但他们没有成为鲁迅,是因为他们常常为某些加之于身的“桂冠”而感到“万分喜欢”和满足,进而成了这些“桂冠”的奴隶。而鲁迅却永远也不感到满足,他永远拒绝任何意义、形式上的“瞒”和“骗”。因为有了这种拒绝使鲁迅成为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人,每一个中国人仿佛都会感到处在光明与黑暗间的鲁迅在时刻注视着他,假如他曾认真读过鲁迅的作品,真诚地体味过鲁迅的心路。我想,《中国鲁迅学通史》的价值就在这里,它科学而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上一世纪中国文化人读鲁迅的心路,它既是鲁迅研究的学术总结,又是21世纪中国人读鲁迅的一个坚实的新起点。 张先生在他的这部著作中说从今以后能通读《鲁迅全集》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这是现今中国的一个无可回避的基本事实。那么这对于鲁迅研究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想作为鲁迅研究者不妨自己也做一回鲁迅吧,即像鲁迅那样,把现今我们习以为常而不符常理的那些事直白地写出来,加以反?/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 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 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 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 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 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 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 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 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 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 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 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 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 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了解国史国情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懂得中国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充分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是无论是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试图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理想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做的努力,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历史的发展要求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以我们应该更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拥护党的领导;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建国社会主义改造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牢固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文本框: ●举例说明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4、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提供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你从以上方面多发挥吧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论公有制框架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摘要:农户拥有产权的土地股份制是较好的制度安排,但面临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认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不清晰、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土地股份制改革后顾之忧。  关键词:公有制框架;农村土地制度;土地股份制改革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且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简要说明了现行土地制度的不足,明确表示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一、集体所有制框架中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农户拥有产权的土地股份制是较好的制度安排  我国农村传统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产生了很多难以解决的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相矛盾的现实问题,而土地私有化和国有化两条道路又走不通,那么,现实选择的可能性就在于对传统的集体所有制进行产权制度而不是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上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这种改革是努力把那种“人人都有,人人都没有感觉到”的抽象的集体所有制改革为农民可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的、具体的、人格化的集体所有制。在这里,农民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分子而成为土地的现实的所有者。集体所有的土地通过股权化,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头上,使农民切身感受到自己是集体土地的真正所有者,是集体土地的真正的股东。其股权可以转让、可以抵押,同时农民个人又不能完全与集体相脱离。农民集体是土地股份制的董事会,它由股东构成,同时又可以决定每个单个股东对土地所拥有的产权的流转和最终处置权。这实际上是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高度自治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之间既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土地股东与股东的关系,又是一种土地合作关系,即土地股份制。在这种新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中,其集体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以行政村委会或自然村民小组为代表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农民在土地上的切身利益不再是由村长或村支书说了算,而是真正交给农民集体讨论投票决定;其农民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仅仅是在土地承包关系上的生产经营者,而是拥有土地股权的,对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股权可以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进行自由处置的股民,是自己土地的真正的实际所有者。  (二)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做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让农民个人作为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其土地权益的实践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山东、福建、浙江等地区扩展,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主要做法有:  1、土地折股。将土地作价投股,即按征地价或者按不同土地的年纯收入计算以及按各种综合因素折算,使土地实行货币化。  2、股权设置。基本股权结构为集体股和个人股。集体股指原集体资产折价入股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所持有的股份。个人股一般分为土地股、基础股、贡献股等几种。土地股是农民将原来承包的土地折价入股后所占有的股份;基础股是原集体资产折价后,配给农民所有的股份;贡献股是根据农民对集体经济的贡献大小,以年龄或参加土地承包次数为依据配给农民的股份。  3、产权界定。社区组织股份合作制的土地使用权全部收归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地采取家庭或专业队投包,社区成员享有的土地股份不具有完整意义的所有权,不能买卖、转让和继承,只能分红。  4、分配方式。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利润分配方式,是在缴纳有关税费、偿还到期债务、弥补上年度亏损、扣除生产发展基金和公益金、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行政开支和干部报酬的基础上,以其总余额按股分红。  5、组织管理。土地股份制实行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管理制度,股东由农户或村民小组产生,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股份合作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监事会是股份合作组织的监督机构。  (三)当前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中央对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一些地方对土地股份制心存疑虑。一些地方,虽然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但没有改革的动力。也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认识。  2、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自发行为,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指导措施,一些内部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规范和完善。  3、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法律地位不清晰、政策不明确。由于国家对土地股份合作制企业没有立法,不能得到国家法律和行政机关的承认,工商管理部门不予登记注册。同时,税务部门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村民获取的股金红利将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有益探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  1、有利于明晰农地产权,土地股份制通过对包括集体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将农民和集体土地的经营权价值化,赋予农民分红权利,将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使用权实行三权分离,从而明确了农村土地的产权。  2、有利于集中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股份制有效地解决了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土地抛荒问题,促进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第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农民土地承包权的量化入股,参与分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4、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5、有利于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社区、跨所有制的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  6、有利于建立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推进土地股份制,既能使集体经济和个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建立起真正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又能随着农村土地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尤其是随着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利于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进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农村文明进步。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土地股份制改革后顾之忧  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土地换社保”的做法,这种做法其实否认了政府应该承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而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在加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与管理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保障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实行不同的生活保障。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既要严格规范,又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二是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以地方为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省级人民政府应加大投入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创造条件  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必须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一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以适应城镇就业竞争的需求。二要大力发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能够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能力。三要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指导、机构合作为一体的社会化培训机构,在发挥引导功能的同时,将职能培训、技能鉴定和考核纳入市场的统一运行过程。四要积极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土地产权主体  以《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为依据,将“集体”界定为乡(镇)、村和村民小组三级,保证集体享有土地的所有权,明确集体的法律地位,保障和实现完善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同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并在集体与农民之间建立新的契约关系——土地承包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进一步明确集体委托与农民代理的权利与义务。突破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经营形式,将传统的集体与农民之间对土地的租赁关系转变为委托代理关系,并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权责,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合同关系,将农村集体与农民的关系定格为市场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以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环境。应当慎重决定土地股权的界定和再分配问题。土地股权问题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农民股份的多少以及公平与否。建议按照集体土地和户籍关系的管辖范围,在社区集体组织内部按人口来界定和分配土地股份权,以体现农民在同一地域内对土地的收益享有平等合法的权益。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问题,新增的人口如果没有承包到土地的情况下,可以参加集体组织的再分配以保障基本的生活;而在并不解除农户的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上,已故的农村人口不再参加土地股权的分配,从而保证农村土地制度稳定性和收益分配的公平性。  (五)促使土地产权的价格化  建立现有农业土地产权的价格市场,引入土地价格的评估机制,通过市场竞争科学地确定农村股改土地的市场价格。股份制改革实际上以资本合作为基础,无论是在决策过程中还是在分配形式上均强调资本本位,符合土地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实现土地产权的价格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资本化,通过价格评估确定土地产权股份的划分和流转,决定在决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流向和收益分配环节中收益分配的问题。  (六)在农村中通过股权主体投资成立农业股份制公司,确定土地资源增值的经营主体  明晰土地产权股份、确定产权价格后,通过公共选择将土地划分为适合个体经营以及规模经营两种类型。这样,在不宜规模经营的地区可以维持小农经济满足落后地区的需要,逐渐推进改革,以免激进的改革带来负面的影响;又可以在适宜规模经营的地方通过土地产权的合理转让建立农业股份制公司,吸引工商业资金投入农业,促进农业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允许承包权长期不变并自由转让后,外来资本就会进入农村土地市场,从农民手中购买或租赁承包经营权,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机械化。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69,及格率只有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洋务运动咯,意义:洋务派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让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让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意义啊~: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呐~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巍巍中华, 雄踞亚陆, 山河壮丽, 人杰地灵。 她不仅以悠久的历史文明著称于世, 而且又是 一个富有深厚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在漫长的 中国历史上,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直作 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可以帮你。您的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调查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鲁迅,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吸引人的文化人 1925年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成了两个可以相互交替的时代即:“一,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般被认为是鲁迅从社会学意义上所做出的结论。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引出这一著名论断的因缘却是他自己的一次换钱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在当时却又是司空见惯的。经历此事后的鲁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在某种意义上,鲁迅的这句话比起他把中国历史分成两个阶段的论断更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 其实鲁迅有关“奴性”的观点是他早年提出的“立人”的思想的延续,他当时认为中国真正要达到富强,不在于经济、军事乃至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发达,而在于中国人的精神是否能达到完全、健康地独立。我之所以在这里引出鲁迅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话,是缘于这几天我读了张梦阳先生的新作《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张先生在这部著作中,把鲁迅关于“奴性”的揭示,作为考察中国八十余年的鲁迅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基点,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鲁迅研究的历史确实很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与到鲁迅研究中,并乐此不疲呢?张先生在这部《中国鲁迅学通史》的《绪论》中已有了很好的回答。而我觉得,如果简单地、换句不很学术的话来说,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没有“奴性”的中国人。冯雪峰当年他和毛泽东谈鲁迅的时候曾引用一个日本人的话说,中国只有两个半人真正懂得中国,一个蒋介石、一个鲁迅,半个毛泽东。(以我看这个日本人也是一个真正懂得中国的人,他忘记把自己也算上一个了,可惜我们至今还无法了解这个日本人是谁。)据冯雪峰的回忆,毛泽东当时听了他的转述之后是“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那么冯雪峰是否将同样的话向鲁迅讲述过,鲁迅的反映又如何呢?在我所见的冯雪峰回忆中似乎没有涉及到这一点。我想鲁迅如果听到这样的说法,可能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因为鲁迅是从来不把那些“桂冠”当回事的,他只想着以坚实的态度多做一些对大众有利的事:“随时为大家想想,谋点利益就好。”(1934年12月14日致周剑英) 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中国传统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却又是常常为人所曲解和遗忘的。比如“韧”的精神、求实的精神等,它们正是通过鲁迅被再现、被深化、被现代化。隐含在鲁迅身上的这些鲜明的中国特征,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吸引人的文化人,也是最易引起国人青睐或反感的人。 鲁迅之所以如此,从他的生平来看,恐怕是缘于他1907年创办《新生》杂志失败的经历。少年时代家庭的变故,使周树人成为鲁迅有了可能,但《新生》的失败却促使周树人真正地走上了鲁迅之路。周树人在日本仙台“弃医从文”后,回东京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的阅读,差点使周树人演变成符合西方标准的思想家了,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鲁迅了,在1907年前后他所写的五篇论文已经很明确地显示了这一点。《新生》杂志失败的经历对鲁迅的思想演变确实很大,以至他在十余年后回忆这件事时仍沉重地说:“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新生》杂志的失败使鲁迅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在得出这一结论时,已经对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有了切身而深刻的认识了。 “既非赞同,也无反对”这是大多数人所经历过的经验,但把这种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加以反思,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种不作为的原因正是鲁迅所指出的、存在于国人身上的“瞒”和“骗”,而这恰又是“奴性”产生的根源。也许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有人也这样做过,但他们没有成为鲁迅,是因为他们常常为某些加之于身的“桂冠”而感到“万分喜欢”和满足,进而成了这些“桂冠”的奴隶。而鲁迅却永远也不感到满足,他永远拒绝任何意义、形式上的“瞒”和“骗”。因为有了这种拒绝使鲁迅成为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人,每一个中国人仿佛都会感到处在光明与黑暗间的鲁迅在时刻注视着他,假如他曾认真读过鲁迅的作品,真诚地体味过鲁迅的心路。我想,《中国鲁迅学通史》的价值就在这里,它科学而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上一世纪中国文化人读鲁迅的心路,它既是鲁迅研究的学术总结,又是21世纪中国人读鲁迅的一个坚实的新起点。 张先生在他的这部著作中说从今以后能通读《鲁迅全集》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这是现今中国的一个无可回避的基本事实。那么这对于鲁迅研究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想作为鲁迅研究者不妨自己也做一回鲁迅吧,即像鲁迅那样,把现今我们习以为常而不符常理的那些事直白地写出来,加以反?/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 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 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 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 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 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 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 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 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 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 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 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 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 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如下: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与匮乏,提升他们的基本历史素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清除他们头脑中各种错误的政治观点。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将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为了保证先进生产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了保住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果实,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近现代史教育,让我们的青年牢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屈辱的岁月,中国人民奋斗的征程,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证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发展的需要。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不过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历史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形成了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增进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手段。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其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历来就是动员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3、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坚定其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4、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增强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屈辱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光荣与辉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丰富而斑斓的画卷。大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使他们厘清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探索和理解其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及爱国主义水准,加强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力和凝聚力,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太炎先生二三事》)这就非常精辟地说明了文学和思想的不同作用。事实上,文学和思想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文学作品要表达一定是思想观念,有许多文学家本身又是伟大的思想家,如中国古代的先秦诸子,他们的作品既是学术论文,也是很好的散文,特别是象庄子这样的哲学家,思想家,其文章也是汪洋恣肆,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而不衰。在现代中国,鲁迅先生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  中国思想史对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可以使文学研究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特别对于古代文艺理论的学习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为思想史就是古代文论的基础,许多文论家的文艺理论,就是其思想的扩展和延伸。学习思想史,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艺理论的深刻内涵。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思想史的学习,可以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智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身心素质,加强道德修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社会实践中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全面发展的人)。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是跨世纪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曾经成为学术界和大学生、青年们的热门话题之一。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发达的就是哲学、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这些都与思想史有密切的关系——思想史就是对这些不同学科进行概括和提炼的结果。尽管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知识不能给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成果,但是,它们有助于塑造人们高尚的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所以,中国思想文化应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