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6 11:14:00

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题目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1%,认为“可行”的占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0%、9%、l%、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8%、2%、7%、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6%及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关键词: 不可 忽视 细节 礼仪 心理 大学生 就业 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当今大学生进行面试时,除了常规的问题之外,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招聘单位也正是从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试中,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最近就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档节目:一家公司在对三位大学生进行面试时,搞了一次活动,让三位大学生到一家幼儿园,分别向小朋友们解释“竞争”这个词的含义。招聘单位不仅从三位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更是从他们在细节处的表现,去评价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是否诚恳、认真,是否具有爱心、耐心,是否尊重对方、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等等,由此他们总结出三位面试者综合能力的高低,从而选出一位最佳的人才。因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只具备了高等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招聘单位也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人才。但面试时间很短,因此他们就从面试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进行判断。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或粗心的、或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前者肯定是落选者。因为员工的不良形象也有损组织的形象,给组织带来损失。就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他在面试时穿了一身刚买的深色西装、一双黑色的皮鞋和一双白色的袜子,希望自己形象不俗,能给主试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他不知自己已违背了西装着装的基本规则。他虽然穿上了深色的西装和黑色的皮鞋,却不合时宜地以一双与前者反差过大的白色袜子同其搭配,而且在他所穿的西装上衣的左侧衣袖上,本当先行拆掉的商标,依旧赫然在目。本想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的这位大学生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 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品学兼优、精明强干的女大学生,被一家外资企业看中了,但就因为她不知道有关轿车座次的礼节,而大意失荆州。根据礼仪规范,当轿车的主人亲自驾车时,一名搭车者只有在轿车的前排与之平起子坐,才是尊重对方的做法。但当那位外资企业的外方总经理亲自驾车时,这位女大学生却坐在了轿车的后排座位,这通常被理解为有意怠慢亲自驾车的主人。这样一来,其结果便可想而知。如果掌握了公共礼仪知识,大学生就不会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阻碍求知就业了。比如要有良好的公德心,尊重、关心别人,真诚待人,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能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懂得一些国际礼仪等等。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题目怎么写

选了一篇给你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对于职业的选择,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个谨慎的选择。因为职业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许多人将自己定位得太高,非所谓“崇高”的职业不做,认为最基层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只能庸碌的过活这一生。但我认为不然,一个人如果起初就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就容易产生膨胀的心理,对自己的能力估量得太高,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摔得越重,也越容易一蹶不振。而起初选择一份比较基层的工作,心理上就会感觉更淡然些,凭自己的能力一点点向高层靠拢,一点点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样过后得到的高席位就更有苦尽甘来的美感,而且自然就会用更平和更感恩的心去对待工作,对待下属,因为自己有过干基层的经历,也就更体谅员工的不易,而理解往往对于员工来说就是最有效果的“拉拢”,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自然不言而喻。  有些人或许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想与一些背地里蝇营狗苟的“伪君子”争名夺利,对于他们来说,高官不意味着权力与至尊,而意味着囚牢与束缚。想想也是这样,位置越高或许心里就会越不安,天天担心是不是有人想顶替自己,那些善意的笑脸或许有时也会被曲解为“笑里藏刀”,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下,这样的猜忌中,人心善良的本性或许会被扭曲吧。  其实无论是做领导集团的“首脑”也好,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罢,只要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份热忱心态,对自己的同事多一分理解和忍让,对自己多一点尊敬和期许,任何职业都是光荣而伟大的。老话说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或许你不适合做舞蹈演员,但你适合设计舞台;或许你不适合做销售总监,但你适合做人事主管;或许你不适合领导制人,但你适合在别人的领导下同样傲然做出成绩……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想说:心有多大,工作就有多崇高。

这篇文章应该可以~~(*^_^*) 出处 _html结合社会所需和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技能及素质所做的调研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9%。而2006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 种种数据表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在不断攀升。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就业的数量和质量的夹缝中,各高校如何利用自己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全面适应社会所需、企业所求;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天赋才干及专业知识,培养自己成为新型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以实现其自身价值;企业如何依据其实际发展要求及需求评定其人力资源配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与社会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相生相克的,针对企业文化的实际需求,当代高校学生以怎样的意识形态、素质及技能提升自己影响力,争创个人品牌效应也成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我们做此“社会所需和当代大学生所乏的技能及素质”调研就是基于学校、社会、企业的共通性,通过调查研究努力寻求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新起点,以缓解严峻就业形式所带来的困扰,把学生从思想的泥沼中解放出来。 一、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56%和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二、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和能力 1、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并且要具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许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所谓有敬业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责任心的人,以圆满完成工作来衡量自己,而不用升迁和报酬来衡量自己。谈起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4方面的素质: 1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今人才观的一个重点。所谓人才,首要的应该是一个品质高尚的、和谐的和趋于人格完善的人,是一个和社会融洽相处并且受社会欢迎的有道德的人。而在一个人身上确立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样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过程。加强思想素质建设,首先要建立辨识思维。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其次,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但它们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金钱在经济领域里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一种市场条件下的进步,它比情说了算,比权力说了算要进步。但是,金钱一越出经济轨道,介入社会其它领域,就会产生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因此不能把它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要正确对待金钱。我们必须以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他的价值,这也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要求。 2良好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大学生的必要素质,是我们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必备本领。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社会竞争的加剧,而竞争时代的要求就是谁都必须凭真才实学取胜。业务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雄厚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精辟的专业造诣;(2)不断进行专业研究、专业应用、专业开拓的兴趣和能力;(3)管理能力。例如效率观念,同一个工程,它消耗的精神、时间、财力最小的当然是最好的。一个工程它有一个规划、组织、环境、人员、机制、时间、效率等一系列指标。因此,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4)融合能力。当今时代的任何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来自学科专业的融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融合能力实质就是培养创造能力。(5)敬业精神。贝弗基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总结道:“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打的基础所能支撑高度。”必须充分意识到基础的重要性,特别要在“牢固”和“扎实”上下功夫,切忌搞花架子。 3较高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通常又被称作人的文化素养,是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外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文化可以给我们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记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人文中有些很精彩的东西,能直接给我们启迪。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文化修养较高的人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大家在一起却很和谐;小人没有自己的个性,但在一起却不能和谐。这话多深刻,对我们待人、处理人际关系很有启发。而以往教育的明显缺陷是人文教育薄弱,从而出现人的知识结构以至人格不和谐、不完善现象。二十世纪的人才必须懂得交流,而且还要善于沟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把一待所学,贡献给社会主义国家。 4良好的心理素质 企业用人历来重视心理素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有意识的艰苦磨练教育、承受挫折教育、适应环境教育、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育等心理素质的强化教育,造成一部分学生心理非常脆弱,远不适应竞争的环境,这就给高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提出了增强心理素质的艰巨任务。 当代的大学生面临挑战多多,要想成功的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一定要有这些基本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挑战。 2、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能力 1、对社会认识能力 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是由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学生总体上缺乏社会锻炼而造成的。 2、对自身认识能力 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是由于对社会认识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错误判断(通常是高估)。 因此,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用辨证的方法将两句话连在一起,就具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必要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素质,尤其是成功必备的为人处世准则,才能在做事中正确思考、正确决断,最终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码、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守信用,行事专一。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由此可见,信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他的人生成败,也与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做人行事专一,持之以恒,认准目标,决不放弃,才能感天动地,化作精神,永世长存。另一方面,学会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将事情做好,做出成绩,是我们努力前进的目标,同时又对做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业有成并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将做人与做事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养去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支持。 3、学校学生怎样利用自身优势为自己打开就业渠道 “面对就业机会,你不去,自有人去!”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每个人必须做好应对就业的各种准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 1塑造自我 1、巩固自己的知识、技能层面 从2007届毕业生的对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呈现以下趋势:大学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其他的省会城市较为青睐,直接导致了这些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 较少,无法满足该地区对人力的需求,区域性人力资源供给矛盾显著。 2、转变观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的认识也日趋理性。但大多毕业生期望值都非常的高,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国企、外企、私营企业,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还在“过独木桥”,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企业对大学生现在户籍、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等非专业要求的偏见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然而大学生对企业的规模、地区、性质的选择上是还有不少的偏见。 3、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现在的大学生或许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理论知识不错,但个人修养不见得有多少人会注重。 4、注意积累工作经验 对于一个大学生说,在校学的都是以理论为主,操作大多只是一种形式,一次实训下来,能够有一半人的懂得、清楚、明白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了。这样只有理论而缺乏了操作经验的学生,毕业了哪来的工作经验之谈,利用课余时间在外上班的同学,若以后毕业自己从事的就是自己所做的工作,那也是一件好事,但若不是,就只能是当课余赚钱了。经验充其量也就是去社会上适应过。 5、加强对工作适应能力 往往很多大学生到企业的适应期特别长,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其大多是由于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导致心理不平衡所引发的适应不良现象。 2建议 1、树立及时就业的观念,从硬、软件等各方面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毕业学生对就业的准备工作十分不到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过求职经历,只有33%的学生有过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大一部分学生仍然没有及时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组织的招聘,而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 2、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盲目追求经济条件 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国企”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同时,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了引导作用。 而就在大学生都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跑时,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对专业与职位是否对口不介意,这相对扩大了企业以及毕业生的选择范围。我们认为,只有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在求职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3、能力技术是条件,品德应该是基础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学生一味的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十分容易打击企业的积极性。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突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4、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能及时、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学校、毕业生、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3要求 站在企业的角度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七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1、首先要自信,要坚定自己一定能成功。要像斯托克代尔悖论所说那样,要具有这样的自信:用心学习、勤于思考,就能够做到:办法总比问题多。 2、其次要认同企业文化及理念。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你到了一个企业,如果你想在那里好好干,就要用这个理念和文化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是一个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很快适应和融入的基础。 3、在企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发展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要相互依存。要有这样一个思路,企业要往什么方向发展,我能做什么,我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我才能做出我应该做的和我能做的。要相信只要具有企业需要的东西,就会有你发光有你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作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持续发展,都已树立了以人为本,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同步发展。会想方设法去做到这一点。 4、对岗位的兴趣和对事业追求的内在动力。作为企业一般会根据你个人的专业或特长安排你的岗位,能否成功或很快地进入角色这就要看个人对岗位的兴趣,是作为一个饭碗还是作为事业(我想做一点事和我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了)是两种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动力。 5、要具有团队精神,要有有效沟通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较快进入角色 6、创新能力和善于思考的能力。创新能产生活力,善于思考,能解决面临的问题

一个大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3、高校扩招,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6、教育机制的弊端,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

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怎么写

�6�1 我的就业观论文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全面回顾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与本班同学做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3. 消除依赖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4 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 总之 ,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3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6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3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3.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3.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3.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3.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3.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3.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3.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丁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品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这要看你是本科论文还是研究生论文了。如果是本科论文主要的是格式,而研究生论文才是内容。本科论文可以多找一些材料,把大量的材料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罗列起来就可以了研究生论文就要求有你的想法了

一个大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3、高校扩招,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6、教育机制的弊端,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

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怎么写啊

�6�1 我的就业观论文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全面回顾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与本班同学做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3. 消除依赖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4 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 总之 ,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3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6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3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3.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3.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3.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3.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3.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3.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3.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丁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品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这要看你是本科论文还是研究生论文了。如果是本科论文主要的是格式,而研究生论文才是内容。本科论文可以多找一些材料,把大量的材料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罗列起来就可以了研究生论文就要求有你的想法了

一个大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3、高校扩招,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6、教育机制的弊端,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

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题目有哪些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关键词: 不可 忽视 细节 礼仪 心理 大学生 就业 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当今大学生进行面试时,除了常规的问题之外,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招聘单位也正是从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试中,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最近就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档节目:一家公司在对三位大学生进行面试时,搞了一次活动,让三位大学生到一家幼儿园,分别向小朋友们解释“竞争”这个词的含义。招聘单位不仅从三位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更是从他们在细节处的表现,去评价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是否诚恳、认真,是否具有爱心、耐心,是否尊重对方、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等等,由此他们总结出三位面试者综合能力的高低,从而选出一位最佳的人才。因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只具备了高等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招聘单位也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人才。但面试时间很短,因此他们就从面试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进行判断。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一位打扮不合时宜的、或粗心的、或邋遢的大学生与形象良好的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参加面试,前者肯定是落选者。因为员工的不良形象也有损组织的形象,给组织带来损失。就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他在面试时穿了一身刚买的深色西装、一双黑色的皮鞋和一双白色的袜子,希望自己形象不俗,能给主试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他不知自己已违背了西装着装的基本规则。他虽然穿上了深色的西装和黑色的皮鞋,却不合时宜地以一双与前者反差过大的白色袜子同其搭配,而且在他所穿的西装上衣的左侧衣袖上,本当先行拆掉的商标,依旧赫然在目。本想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的这位大学生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金利来品牌的创始人曾宪梓在面试应聘者时,出了一道有趣的测试题:将一把用来打扫卫生的扫把斜放在办公室门口。 应聘者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能把扫把扶起来。曾宪梓最后录取的是那些达到条件并主动将倒在地上的扫把扶起来的人。他的道理很简单,应试的人进出时看到了倒在地上的扫把,虽然自己不会跌倒,但可能会碰到其他的人,并且看着也别扭,而他却不愿意弯一弯腰把扫把扶起来,说明这个人不习惯为他人着想,或是不灵敏,而且很懒。如果有能力的大学生因为这件事而与将要到手的工作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品学兼优、精明强干的女大学生,被一家外资企业看中了,但就因为她不知道有关轿车座次的礼节,而大意失荆州。根据礼仪规范,当轿车的主人亲自驾车时,一名搭车者只有在轿车的前排与之平起子坐,才是尊重对方的做法。但当那位外资企业的外方总经理亲自驾车时,这位女大学生却坐在了轿车的后排座位,这通常被理解为有意怠慢亲自驾车的主人。这样一来,其结果便可想而知。如果掌握了公共礼仪知识,大学生就不会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阻碍求知就业了。比如要有良好的公德心,尊重、关心别人,真诚待人,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能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懂得一些国际礼仪等等。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选了一篇给你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对于职业的选择,每一个人,尤其是对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个谨慎的选择。因为职业关系到一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许多人将自己定位得太高,非所谓“崇高”的职业不做,认为最基层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只能庸碌的过活这一生。但我认为不然,一个人如果起初就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就容易产生膨胀的心理,对自己的能力估量得太高,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摔得越重,也越容易一蹶不振。而起初选择一份比较基层的工作,心理上就会感觉更淡然些,凭自己的能力一点点向高层靠拢,一点点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样过后得到的高席位就更有苦尽甘来的美感,而且自然就会用更平和更感恩的心去对待工作,对待下属,因为自己有过干基层的经历,也就更体谅员工的不易,而理解往往对于员工来说就是最有效果的“拉拢”,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就自然不言而喻。  有些人或许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想与一些背地里蝇营狗苟的“伪君子”争名夺利,对于他们来说,高官不意味着权力与至尊,而意味着囚牢与束缚。想想也是这样,位置越高或许心里就会越不安,天天担心是不是有人想顶替自己,那些善意的笑脸或许有时也会被曲解为“笑里藏刀”,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下,这样的猜忌中,人心善良的本性或许会被扭曲吧。  其实无论是做领导集团的“首脑”也好,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罢,只要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份热忱心态,对自己的同事多一分理解和忍让,对自己多一点尊敬和期许,任何职业都是光荣而伟大的。老话说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或许你不适合做舞蹈演员,但你适合设计舞台;或许你不适合做销售总监,但你适合做人事主管;或许你不适合领导制人,但你适合在别人的领导下同样傲然做出成绩……  有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想说:心有多大,工作就有多崇高。

我个人觉得关于大学生素质的调查有实际的意义,特别是插队或者不将餐具回收等等有很多的都可以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