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3000字开头好写吗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4:39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3000字开头好写吗

中国的毕业论文开始一大抄,可知道毕业论文正式你大学四年下来的所学知识和思维逻辑的实践和总结,论文都写不好,不客气的说大学白念。甚至有的学生写了论文答辩时候老师让他照着本子找答案都找不到。任何一个论文题目先看好题目,论文要求。你要知道怎么表达观点,怎么收集素材,怎么列关键字,怎么说明,信息时代信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各种定义和概念都很多,论文观点没有对错,就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没有下功夫去想,去尝试着做,去思考,怎么做的,通个这个事情可以去问,去查,所有的信息都只供你参考,最终根据你的所得信息,列出大部分是你独创的也好,你赞成的也好,你拿来即用的也好,总之是你可控的,而不是胡乱拿来成品论文改你的名字。不怪你,杯具的中国教育,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写论文和答辩的真实含义。

我已经发你消息了, 请注意查收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3000字开头好写吗吗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政府职能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形式下,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近年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日益受到专家学者以及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全面考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看员工的满意度。 3、开发人的潜能是企业最主要的管理任务,山于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唯一的途径只有利用和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组织成功的基础,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应该把培育人、小断提高员工的集体素质,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提高员工素质,也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在这几个方面来看出到底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其实也就是对于人的回归和实现人的自身的价值的有效手段。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目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人们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似乎并小清楚。实践中人们对此各持己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些教科书避而小谈,认为是小言而喻的事,有人认为这是纯学术的问题。其实小然,这小是一个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问题。实践表明,企业之间,山于管理者对这一问题认识的小同。因而采取了小同的管理方式与策略。导致大小一样的结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这一问题的内涵进行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依靠人一全新的管理理念,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人是社会经济活力的主体。 2,尊重每一个人是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明白,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小能仅看财务报表,而是要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观念落后,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差无异。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未能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一种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目的是控制人,把员工视为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是一种封闭式的、小注重培训与开发的、对员工欠缺激励的落后的管理观念,这种落后的观念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结果造成企业人才大量流失。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这将促使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新观念。 2、未能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按惯例来工作,政策依据小足,制度小健全,领导说了算,人力资源部门忙于应付一般性的事务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体系小完善,职能小健全,管理混乱,无章可循。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办办手续,登记考勤,发放员工工资了事,未能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组织、协调、整合的职能;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从来未进行过培训,员工素质低,小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低。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低,领导也小

这是我论文开头,后面可以自己分类论述。摘要:小微企业这个概念是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它的兴起无从追溯,可以说是一个大型企业的源头,也可以说经济体系的支流。这些企业的特点是:绝大部分规模在10人以下甚至少于3人,他们可能都没有办公室而只是在家工作,前期投入相对比较少就可以迅速开始工作,就像淘宝网里面的大部分卖家,但淘宝上的卖家大多是销售实体物品的,一些销售软性商品的企业比如做咨询或者服务行业的,也都属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规模划分方式有组织规模和经济规模,兼顾私企国企、工商注册规模性质、城乡地区差异、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差异,经济规模划分标准会有较大的浮动。关键字:小微企业、特征分析、问题、方案 小微企业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还在解决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促进市场竞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小微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信息化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基本的管理规范,本文将针对小微企业的特征所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案。

中国的毕业论文开始一大抄,可知道毕业论文正式你大学四年下来的所学知识和思维逻辑的实践和总结,论文都写不好,不客气的说大学白念。甚至有的学生写了论文答辩时候老师让他照着本子找答案都找不到。任何一个论文题目先看好题目,论文要求。你要知道怎么表达观点,怎么收集素材,怎么列关键字,怎么说明,信息时代信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各种定义和概念都很多,论文观点没有对错,就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没有下功夫去想,去尝试着做,去思考,怎么做的,通个这个事情可以去问,去查,所有的信息都只供你参考,最终根据你的所得信息,列出大部分是你独创的也好,你赞成的也好,你拿来即用的也好,总之是你可控的,而不是胡乱拿来成品论文改你的名字。不怪你,杯具的中国教育,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写论文和答辩的真实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3000字开头好写吗

我和朋友是在博睿报的名,他们的网络课程资料下载里都有人力二级论文范文和格式的。论文这东东能一样嘛?我只知道格式挺麻烦的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3000字开头怎么写

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部vs部门经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产生的原因善用搜索:人力资源&ClassID=0&SpecialID=0&page=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迫感。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更关心的可能是它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常常为其所忽视。然而恰恰可能是人力资源的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当中,我们是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始终强调个人服从组织需要,服从事业的需要,而很少考虑个人的专长、兴趣及需要,而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主要要素。 而且人是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的、决定性的资源。我们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围绕人这一要素,为他们创造各种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树立为人服务的观念。当组织内的员工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体会到自己是组织的主人。人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性,或积极性多高,对于其能力的发挥程序至关重要。我们知道,人的能力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在用人方面:一是能力性质、特点的差异。二是能力水平的差异。我们要“用人之长,避人这短”这是我们学人力资源管理要懂得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水平上的差异,目的是使我们要懂得人力资源在利用上坚持能级层次原则。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差异原理指的是:具有能力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能力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我们个人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人力资源问题往往牵涉文化、制度与人三个层面。 人力资源观强调职业管理者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其各项职责如招聘、绩效管理、员工保留、培训规划等都需要各主管的贯彻配合和直接参与。同时,各层管理者直接承担着下属辅导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职责。员工也越来越多地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被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到了90年代,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管理中,人作为一项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所强调的“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确立。 所以我们为了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把人力资源战略同企业竞争战略做到一致: 企业在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然后再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把员工培训作为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方法 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吸引力,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问题。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员工培训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 创造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收益;二是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在企业内外提供有偿服务,逐步演化为利润中心。 4、给予员工的福利与待遇、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 在管理的过程中,福利,始终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留人机制。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一个适宜、安全、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也是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的条件之一。不论薪金还是职位都有封顶的时候,一位总经理如果干的不错,企业没有合适的更高的职务再晋升他的时候,企业应该为他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展示其才能的机会,比如鼓励其下海,为他提供资金、技术及其他扶持,或是实行股份制,用股份的诱惑吸引员工,留住员工。 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以及机制的完善。公司必须从整体战略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并让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考核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当然激励机制的最重要部分则体现在对员工的奖惩制度上。 同时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旨在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6、热爱、理解、关心员工 热爱自己的员工是经营者之本。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做到了让职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具备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有可能与职工们产生内心的共鸣,事业才能发展。 理解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欲望,人一旦得到理解,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更会不惜付出各种代价。 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得到真诚的关心和重视。如果企业家能真诚关心员工,便可以达到使员工愿为自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效果。关心员工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心员工的家庭,一是关心员工本身。 我们要谨记:尊重和欣赏你的员工,可以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做起。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如果你的真诚地赞美第一个员工,那么人就足以促使员们更加友好交往和努力工作。 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宝贵财富,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1、首先我们企业应该要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2、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中,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即使生存也会面临危机。在管理上也是如此,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多种形式的系统化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 1) 目标设定方面不仅要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还必须要满足职工个人发展的需求 2) 物质鼓励是基础,但不是万能的,精神鼓励是根本,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企业真正留住人才 4、我们要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服务。 在我国企业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溶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加之入世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及早做好准备,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层次,采取积极行动,减少人才流失的损失。 建立企业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适合员工发展的内部环境,通过提升人力资源总体能力以最终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全球性企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竞争日趋激烈 但最终必然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而且我们现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企业应该要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加以重视。

保证原创 包修改 需要私信我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今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之所以管理者苦于没有“千里马”,并不是这些地方真的缺少“千里马”,而是这些“千里马”正在“拉车”或“耕地”,所以这些“千里马”的才能,根本就没有开发出来。因此,我们说,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在苦寻“千里马”之前,应该先有一位“伯乐”,这样,就会发现,原来我们这里藏着这么多“千里马”。所以我们说,“千里马”多的地方,肯定会有一位好的“伯乐”。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3000字开头好写吗

第四章 案例分析  1 华林证券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绩效管理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路线  一方面公司在新员工(主要是证券经纪人)入职前的几个月实习当中,没有给实习员工以任何的经济上的补助,包括奖金,交通补助,饭补等,而对于任何一位实习员工,吃食住行都是他们的基本需要,并且好多实习员工都是本科毕业生或者是刚毕业的员工,他们在经济上往往不是很有实力,这个时候公司却没有给予任何的补助,只有在实习员工开发到客户时才给予相应的提成。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员工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开发市场当中,这自然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  另外一方面公司在实习员工入职前设置的门槛过高,不太符合人本管理的理念。公司要求任何一位实习员工在入职前必须开发到三个有效户(市值一万元以上),这个要求无疑是比较高。对于那些刚要走出校门的本科毕业生,他们没有深厚的社会关系,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再加上这个时候市场行情不是特别号,入市的人本身就少,对于他们来说,开发到一个有效户已经够难了,更不用说开发到三个有效户,这无疑是给实习员工设置高门槛,也给员工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无法真正调动工作地积极性,员工也就不能以十分的热情来融入到开发客户过程当中。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度和参与度,实习员工也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公司整个团队的市场开发业务当中。   绩效管理缺乏有效地绩效沟通和绩效辅导  长期以来,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比如区域经理)往往忙于业务工作,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市场开发过程当中,同时呢,自己的部门员工或者团队员工也是遵循着一切用业绩说话的思想路线,把全部精力放在开发客户过程当中;这样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层管理人员疏于对自己的部门员工进行有效地绩效沟通和绩效辅导等管理工作,在任何一个业务部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达任务指标来代替绩效管理,以考核来代替绩效管理的现象,使一线员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业务指导,这样一方面影响了员工个人绩效目标的达成及业务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另外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公司部门任务指标以致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绩效管理只是简单的停留在绩效考评和采用绩效工资  这个也是公司在实际的绩效管理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和缺陷吧,而其实绩效考评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但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就好比如公司在给见习客户经理和一些老客户经理进行一些绩效考评时,很多时候都是以业绩说话,没有业绩一切都免谈,公司给员工的一切薪水待遇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业绩上面,这种绩效管理明显没有完全考虑到工作态度及工作表现等其他方面。  公司采用绩效工资,这个绩效工资是以绩效考评机制为基础,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以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激励措施来使用。不同的是,相对于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它更注重绩效和工资之间建立正式的联系,绩效管理的后端来讲,它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是,本公司实施绩效工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绩效与工资的关系如何确定,绩效如何考核,采用绩效工资的面有多大,对象应该是哪些,公司都很难把握。   绩效管理缺乏一套全面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  I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业务团队没有采用相应的评估考核方式  业务团队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创利期团队,培育期团队,特殊期团队,公司在这三种不同的业务团队,一直是采用单一的绩效考核模式,这个所谓的绩效考核方式就是以业绩为中心,公司在对这些团队进行绩效考核时,很多时候只有在员工开发到客户时才有可能进行一些必要绩效奖励,就好比如对培育期团队,要是团队里面的实习员工不能在实习期间开发到客户,则公司就对这些实习员工没有任何的绩效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无法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当然调动起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呢,这种绩效考核方式不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倡导的绩效考核方式,因为它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客户为本,以客户为中心,这种考核方式有着比较强的功利色彩。  II 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上,是通过营业部总经理、营销中心市场总监、部门  正职、同事等多个角度,采取“自我述职+多角度考评打分”的方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评,这种考评方式不够全面,也不够科学,我们可以把公司的考核方式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①上级考核下级②同事之间的相互考核③自我评价 这三种方式在考核中层管理人员上都能起到一定得考核效果,但是各个方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在这个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上也需要一定的改进。  绩效管理没有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绩效管理没有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没有帮助员工良好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很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士气低落,热情度不高,人员流失率也高。  公司在要求很多见习客户经理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帮助员工解答职业困惑,帮助员工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员工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这种情况下对员工来说无法真正了解自己,没能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及自己的优劣势进行理性的分析,不利于员工筹划未来并及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公司来说员工没有清晰地职业生涯认识,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2华林证券公司绩效管理问题探讨   没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鉴于公司在资产规模不是特别大,在行业中只能算中等水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里面,要获取一定得市场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在这个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借用现在的廉价劳动力这个人才市场优势,降低员工的薪水待遇及相关的补助奖励,这样便能大幅度的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增加市场收益,并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这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收益而不断在员工上面的薪水待遇降低成本,这无疑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在当今经济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智力、无形资产无所不在,知识成为经济诸要素中的决定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而公司作为一个有效地经济组织,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就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而组织之间的竞争毫无疑问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这个层面上,公司应该把人才当做公司的第一资源;只有把公司的人才使用好了,才能使员工为公司本身开拓更多的市场,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以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  伟大的管理学家彼得 德鲁克曾说:经营者的信任不在于改变人,而在于有效活用个人的长处以增强组织的工作效果。每个人心中都认为“我是与众不同的”,管理者用人时,就得考虑员工的个性、特长、价值观,以便有的放矢。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让每个管理者都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看作更为宝贵的财富;让每个员工都树立起这样的理念:我很棒,这里不能没有我!惟有如此,绩效管理才更有效。  2 绩效管理缺乏有效地绩效沟通和绩效辅导  在这个信息时代,没有沟通是不可想象的在某种程度上,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本质与核心,它贯穿了绩效管理循环的始终——制定绩效计划与目标要沟通,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要沟通,年终评估要沟通,分析原因寻求进步要沟通。总之,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和经理持续不断沟通,以提升绩效的过程。离开了沟通,企业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沟通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沟通绩效理念绩效目标沟通 绩效过程沟通绩效结果沟通。  而绩效辅导这个阶段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也是绩效管理循环中耗时最长、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体现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的关键环节,这个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绩效管理的成败。  它强调员工与经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强调员工与经理人员之间形成绩效伙伴关系,共同完成绩效过程和绩效目标。这种员工的参与和绩效伙伴关系在绩效辅导阶段主要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沟通。   绩效管理只是简单的停留在绩效考评和采用绩效工资  在企业实践中,这是常犯的错误。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  有效地绩效管理应该是从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绩效文化开始,结合员工的个人发展意愿以及公司的发展总体目标确定个人工作计划、目标;然后才是绩效考评,而且这种绩效考评应该是经常性,制度性;考评结果作为激励和发展的依据。本公司却很多时候只是以员工的业绩说话,然后按照业绩不不同给予不同的绩效工资,这种绩效管理只是停留在绩效考评上,只是简单把绩效考评当做绩效管理的一种手段,既没有以以人为本的企业绩效文化作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员工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工作热情和参与度也都不会很高,也容易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  绩效工资很多时候有一定得激励作用。绩效工资将重点放在工作效果上,这样无形中鼓励了员工的短期行为。为突出个人业绩,员工可能会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组织利益上,不利于团队文化的建设,造成员工之间的不和睦,理由有以下两条:  绩效工资鼓励员工之间的竞争,破坏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精神。员工之间会封锁信息,保守经验,甚至可能会争夺客户。对那些一定需要团队合作才能有好的产出的企业,这种方法就不适用。  绩效工资鼓励员工追求高绩效。如果员工的绩效同组织(部门、公司)的利益不一致,就可能发生个人绩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反而降低的情况,这时候这种方法就失去了价值。   绩效管理缺乏一套全面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  在公司的绩效管理实践当中,建立一套全面有效地评估体系对公司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而公司之所以缺乏一套全面有效地评估考核体系,  一方面是是因为公司在实际的运作中没有根据不同部门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基础、赢利能力来区别对待,导致一些培育期的业务团队在绩效考核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价,同时在分配资源上也难以达到激励和促进部门业务发展的的目的。这样不利于大团队的建设和组织文化的建设  另一方面公司在给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采取上级评估下级也有一定得缺陷,因为频繁的日常接触,很容易使考核掺杂个人感情,损害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这种考核方式会出现两个常见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掌握着切实的奖惩权,容易引起下级的本能的防御、抵制。二是上级因怕影响与员工的关系而不愿考核或者敷衍了事。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公司在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前,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公司没有让员工参与到评估自己的上级,没有让员工参与到公司的组织管理当中,这样员工的主动性不强,所以公司在评估中层管理人员的时候应该让员工参与评估,这样给了员工一个参与组织管理的机会。员工对于自己组织上级主管的授权、计划、组织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切身体会,因此能把上级主管的不足之处揭示出来,有利于主管工作方式的完善。同时呢,员工评价能使主管在行驶权利时有所制衡,可以有效地避免武断失误。此外,还有让专家来参与考评和客户来参加考评两种方式,综合以上数种考评方式,会使考评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客观的。   绩效管理没有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公司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没有将个人和组织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没有在员工进入公司之后对其进行相关的职业生涯指导。其实上级及相关人力资源经理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员工自己的优势劣势等,帮助其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这样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员工就可以更好的进行自我定位,然后在正确的自我定位的基础上,才可以设立更清晰更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  同时公司在与员工一起规划其职业生涯时,要注意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往一个方向发展。科学的绩效管理要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向下进行层层分解,到部门到个人。对部门经理及员工的考核指标都是要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或当期重点工作任务来确定的,有效的目标是可衡量的,具体的,结果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的,在制定各层员工的个人目标时,要由其上级主管与被考核者共同协商一致,目标要切合实际,使员工可以通过努力能达到,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对于绩效差的情况,上级主管要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及时对员工行为偏差或绩效指标的偏于组织战略的情况进行纠正,通过科学的管理使个人工作朝着组织发展的目标前进。

保证原创 包修改 需要私信我

卓越雇主  上海大众:能同甘更能共苦  一家企业,什么时期最考验员工的素质和忠诚度?不是蒸蒸日上的扩张期,也不是问鼎天下的霸主期,而是面临逆境的困难期。成立于 1985 年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大众),在前 20 年中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老大,但在 2004 和 2005 年滑到老四、老五的位置。在市场滑坡时期,上海大众没有出现人心涣散的局面,而是靠及时的改革和调整又很快驶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重新回到中国汽车业领先地位。  上海大众人事与行政执行经理张海亮(记者发稿时,张海亮新任上海大众销售执行经理,兼任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把公司走入低谷后又能重新崛起的主要原因归于战略的调整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他说,公司以前是以生产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产销也是分离的。从 2005 年开始,他们从零开始进行变革管理。第一个动作是产销一体化,真正把生产与营销结合起来,研发和生产市场需要的车型。  张海亮说,变革管理包括了人力资源的变革管理。因为人力资源要跟公司的整个战略配合,公司战略要把客户最需要的产品提供给市场,完成这个战略的承担者是全体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大众的员工不负众望,这也跟公司一向注重对员工的甄选、培养和发展有关。  跟数年前相比,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可谓白热化,人才显得尤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大众对新进的毕业生 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坚持一个原则,必须先脱产培训半年,不管岗位多么需要也一定坚持。新人先要到车间从事生产实习三个月,接下来三个月时间进行语言培训和公司流程、岗位技能培训。车间实习也是有针对性的。准备搞发动机开发的,派到发动机厂实习,物流部门招聘的新员工会分配到仓储等岗位。新员工投入生产实习,并不是简单的流水线操作锻炼。他们并不进行重复的操作劳动,而是在专门辅导员的指引下,熟悉加工流程,了解工艺特点,感受企业特有的气氛。每周有一天,特设全天课堂培训课程,课程囊括了语言培训、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礼仪等广泛的工作基础技能,并介绍公司组织机构、职能、流程,甚至交通、餐饮等,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的方方面面。张海亮说,新员工培训时间看似很长,但很有必要,这些培训增加了他们的感性认识,这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最缺乏的。  作为一家拥有 2 万多名员工的大公司,上海大众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道路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和项目,让员工实现在企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上的不断提升。公司每两个月向全体员工发送《双月培训活动及课程计划》,分别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开设不同的课程,涵盖了外语类、技术类、商务类、管理类等领域,企业还专门为员工开设驾驶培训课程等。  公司培训部开设了大量内部培训课程,课程预告定期发送到每一位员工的邮件系统中,或者由培训联络员通知到个人。员工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征得主管领导的同意后参加这类课程。例如,选择针对产品研发人员的绘图软件培训,针对质保人员的质量体系培训,针对生产人员的技术工艺培训,或选择针对管理人员的会议主持、项目管理培训等。这些培训都是公司免费为员工提供。除此之外,上海大众还有很多外部培训课程,与社会上知名的培训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更广泛的培训,像人力资源工作者可以选修“人才甄选与评测技巧”课程,营销人员可以选修“汽车营销理论和实践”课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众长年派遣相当数量的本土人才赴西方发达汽车制造国家工作和培训。1998、1999 年,上海大众选派两批 41 名开发人员,到德国大众最核心的技术部门接受为期三年的全过程开发综合培训。学成归来时,他们都成了开发部门的骨干人员,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2008 年年中将推出的上海大众完全自主开发的新车型,就是以这 41 个人为骨干的 200 多名开发团队和 500 多名试制试验团队完成的。  除全面的培训外,员工多元化发展道路也是上海大众一个比较独特的做法。包括技能师道路、专家道路和管理道路。进入上海大众之初,新员工将在工作中认识企业、社会和自我;之后,员工可以根据个人特质和自我发展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技术领域的技能师、专家,或者担任管理工作。职业不同的发展通道,让员工明白并不是工作成功了就要做管理工作。员工成为技术型的骨干,成为专家级人才,收入可能比相应的科长、部长还要高,同时还享受其他相应的福利待遇,比如一定额度的通信、交通费用报销,私车可以获得公司内部的出入许可证等。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中,还细分了职位层级。以公司研发部门的造型工程师为例,进入上海大众之初,首先是一名助理造型师,然后是造型师,接下来发展为高级造型师和资深造型师,进入专家道路后,可以从造型总监、资深造型总监一直发展到首席研发总监,每上升一个职位层级,都是个人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同时,薪酬福利待遇也会相应地往上提高。  如果说培训是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的捷径,那么日常的有效沟通则是员工顺利成长的有效途径。上海大众注重员工的沟通工作,其沟通理念是人力资源部搭建沟通平台,部门经理作为第一人力资源直线经理是与员工沟通的主体。每个员工进入公司后都会有一个《员工绩效与发展沟通卡》,直接领导跟员工每年有两到三次的绩效沟通谈话,所有谈话内容包括评估情况都记录在卡上,双方共同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这么做,员工心里有底,明确了努力方向;直线经理可借助沟通卡经常了解员工的思想,对员工绩效提升和个人发展提供建议、辅导和支持。  上海大众跟工会有一个平等协商机制,不管是正式职工还是劳务人员都有工会制度。任何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出台,都要跟工会做充分的协商。工会要向所有的职工征求意见,定期汇总员工们的意见。人事部代表公司收集这些意见,找出解决办法。比如,有些职工反映停车地离工作场所太远、公司厂车路线间隔太远、职工食堂的饭菜涨价等问题,公司看到这些意见后,一条条落实。如面对肉类价格上涨,公司专门对食堂进行补贴。张海亮说,这么做,员工比较满意,公司所追加的投资有限,但只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取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投入的财力。  完善的培训体系,有效的沟通系统,体贴的关怀行为,都可以归入企业文化的范畴。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管理幅度是 200 人,这样的企业往往采用直接管理,而中型企业靠的是制度管理。至于上海大众这么一家大型企业,单靠制度已经不能解决,必须靠文化的力量,文化管理被称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上海大众的企业文化建设很有特色。公司有专门的企业文化推进小组,有一套精细的企业文化系统。张海亮觉得,靠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好处是跟员工有一个约定,明确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靠文化的渠道来操作,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强力推行,能让员工愿意接受,心甘情愿地做事,矛盾也会少一些。现在,公司管理者感到,通过文化的力量,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得到了许多突破和收益。企业文化是最佳、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运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公司都有这么一种现象:个别员工爱说本公司产品坏话。原因是个别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满意的情况。上海大众也遇到这种问题,怎么通过文化来解决?当然不能靠行政命令的方式,追查是哪个职工说的,然后给予处罚,这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其实,上海大众的产品一向是过硬的,只要让个别员工实事求是就好。为此,企业文化推进小组设计了一套方法,在员工中广泛宣传:诋毁公司产品形象的言行可耻,应该实际宣传公司的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影响员工,最终跟所有员工达成共识,让员工对公司的产品有自豪感。  员工的责任意识也是靠企业文化推动。公司从员工中找出很多敬业爱岗的例子,分析他们是怎么做的,并大力弘扬,让员工普遍有深刻的体会。靠典型力量的做法,许多合资企业并不以为然。一些管理者认为,只要有规章制度就 OK 了,大家照做就可以,但执行者毕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不要以为把程序设定好了,“机器”就照此执行。  在波罗轿车投产初期,上海大众曾遇到一段销售不景气时期。当时的汽车一厂专门生产波罗轿车,员工经常放假,一旦放假就意味收入的减少,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很理解和体谅当时的处境。后来,销量上来,生产又很忙了,员工需经常加班,但大家还是很配合,体现出雇主与雇员之间同甘共苦的和谐境界。员工能这么做,跟他们认同公司的文化有关,跟上海大众长期关心、培训员工有关,跟公司完善的福利待遇有关。  在福利政策方面,上海大众的薪资构成称为“全面薪酬体系”。除等级工资之外,还有浮动奖金、法定保险、补充福利保险、特殊津贴等。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补充福利部分。公司根据经营业绩,为员工缴纳健康保险、补充养老、补充公积金等福利,并提供基本交通费、饭贴、医贴、生日金等津贴。作为汽车制造者,公司员工能够以略低于市场指导价格的价格购买公司产品,并且在购车后获得每月发放的购车补贴。  张海亮说,目前公司正在考虑把补充福利部分转到企业年金中去。同时,在企业年金基础上,准备再运作一个职业年金 只针对关键员工,是留住关键员工的有效手段)。具体办法是根据员工工作年限确定一定数额,工作时间越长,得到的数额越大。职业年金借鉴国外有些企业的做法,其中一半的资金可以由员工支配,而不是等到退休才拿到手,但使用这部分资金有一定限制,仅限于看病费用补充、子女学习费用等教育健康方面,不能用于其他的消费。上海大众这么做,为的是让员工时时感到激励的作用。此方案目前正在研讨中,待时机成熟再推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