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政治

发布时间:2024-07-07 09:00:01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政治

总体来说,20世纪是廉价的石油时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撑了人类工业的大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价的石油在20世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次石油危机使世界为之震撼。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茫,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蕴藏多少油气资源,只是凭借我们现有的手段来发现我们能发现的油气资源,尽量提高采收率,产出更多的油气来。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充满了希望,但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决定了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人预测21世纪石油时代即将终结,因为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从地下开采了一个多世纪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油气的产出急剧加大,油气消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气需求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着,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完地下的油气资源,石油时代将要在21世纪终结。而21世纪油气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得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发展。这里我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认识,对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做一些初步展望。

世界的油气地缘中心,经历了从墨西哥湾到波斯湾以及现今环里海地区和俄罗斯对波斯湾地区的挑战。世界石油工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中东的波斯湾、环里海大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三大产油区以及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上述三个地区消费世界近80%的石油,据世界组织预测,到2030年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达到163亿吨。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为:石油占3%,煤占24%,天然气占21%,核能占5%,水力占1%,太阳能、风能及地热占5%。发达国家,生物再生能源占1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仍将是一次能源中最主要的能源。至201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产品,煤是第三大燃料。目前乃至2030年,这三种仍然是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俄罗斯石油总储量约44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天然气储量为127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其中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60%,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40%,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和7%。俄罗斯出口的燃料超过8亿标准吨,占世界一次能源载体出口总量的12%,2003年则超过20%。俄罗斯经济增长或衰退与其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息息相关。石油天然气既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也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石油天然气资源能给出口国带来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拥有并经营这些资源已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世界能源中心已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石油安全问题、石油供需、油市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成为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都与石油供应及价格波动直接相关。美俄两个大国为此都采取了相应的策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无外乎是为了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一是经济发展需要石油,二是把石油作为战略来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长远意图。”俄罗斯更是制定了“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石油战略,逐步确立了其能源大国的地位。俄罗斯担心,“其如此高的能源出口将导致自身对世界能源市场的高度依赖,会对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一再强调俄罗斯发展经济不单纯是为了扩大能源出口,利用现有能源的收入去优化未来的俄罗斯经济结构,是俄长期优先发展方向”。此外,“强调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特殊作用;俄罗斯的目标将准备改变世界能源体系”。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将挑战欧佩克,最终达到垄断世界能源的目的。欧佩克成员国遭到美国的打击和以俄罗斯为主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挑战。欧佩克成员除委内瑞拉外,全是伊斯兰国家,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伊斯兰国家2003年的石油产量为0697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但遗憾的是伊斯兰石油输出国大部分集中在敏感的中东地区,这就为俄罗斯挑战欧佩克创造了可能。当今世界依次出现了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这三个地区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但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2%,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的2/3,自身消费量却不到10%。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构成与资源区域构成的严重失衡,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伊拉克战后,美国仍难主导海湾能源供应,为俄罗斯挑战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契机。俄罗斯非常想在世界能源市场上起特殊作用,担心如此高的能源出口会对世界能源市场高度依赖,将会对俄罗斯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为此,俄罗斯一直把能源作为政治武器,为其经济服务。为防止变成单纯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极力利用现在出口能源的收入去优化未来的俄罗斯经济结构。俄罗斯准备为建立世界能源安全体系作出贡献。俄罗斯不仅想出口石油而且还极力想在出口石油的同时附加出口石油加工产品。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本质就是“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即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普京大力推行能源外交,以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能源攻势、奋力角逐,并制定了长期能源战略:与欧盟签署战略性能源协议,旨在扩大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份额,参与独联体国家油气企业的私有化。参与里海国家油气合作的实质是控制独联体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开发权与定价权。与美国建立长期的石油供应关系,企图取代沙特占领美国市场,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与中日韩建立新的能源伙伴关系。俄罗斯利用手中丰富的油气资源,欲面向亚太占领能源市场,进而有意取代欧佩克。俄罗斯把能源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视石油、天然气为“能源外交”的资本。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都在上升。因此,能源外交无论对于全面振兴俄罗斯经济,还是提高俄罗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对外能源合作大规模吸引外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奉行遏俄战略,俄罗斯战略空间收缩,在政治、军事安全和国际事务中备受西方挤压。因此,如何利用手中的能源,改善各方与俄的关系,成了俄罗斯外交当前的重点。“9·11”事件后,随着俄美关系升温,两国在能源领域加快了合作的步伐。中东动荡的局势促使美国开始加紧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美国选择了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政策。俄罗斯不仅要借此占领一份市场,同时也欲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确立与美国的“新战略伙伴关系”。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大全高中政治

坦克,战机,航母都要用石油

世界石油综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击沉原油价格从每桶011美元提高到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根据 2004-06-1 整理 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 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世界石油资源的地区分布是不平衡的,许多国际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从石油资源来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分布为,中东地区探明储量995.8亿吨,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4%。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和叙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储量达3亿吨。该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北面地区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其中,加拿大的储量为245亿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苏联地区,独联体国家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10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1%,其石油产量为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其中俄罗斯石油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此外,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非洲地区为11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134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7%。(参见http://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区消费量与石油资源拥有量存在严重失衡现象,而石油资源在国家发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因此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欧、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不超过世界总量的22%,而其石油消费却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于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说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中东;欧盟70%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除了从中东进口石油外,欧盟借助非洲许多国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优势”,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已领先一步。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和争端和不断加剧,资源战略成为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危机处理能力,经历过石油危机的西方大国先后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如美国制定的《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有《石油储备法》、德国有《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法国制定的《关于工业石油储备库存结构的58-1106号法》,都明确规定了储备目标和规模。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117天和96点的石油消费。中国正加快战略石油储备的立法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后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够达到180天的安全消费量。 石油与国际政治 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到,石油资源和水资源是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其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资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仅仅由水引发的冲突就达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变为武装冲突。随着石油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国际石油市场新动态 (摘自环球时报2004年12月29日第915期) ●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04年,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今年1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居然达到了每桶67美元,涨幅达73%! 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3百分点。高油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影响,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油价持续上扬还使得企业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尤其是航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更加难过。在居高不下的有油价面前,尽管亚洲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减缓,但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已显而易见,亚洲经济潜伏着滞胀的危险。 ● 尤科斯公司解体 2004年7月,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税款按进入司法程序。迄今为止,俄税务部门要求尤科斯公司偿还的税款已超过了275亿美元,该公司目前只偿还了39亿美元。 由于事关国际石油市场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决尤科斯的巨额债务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是2月19日喜,鲜为人知的神秘买家贝加尔金融集团以2,5亿卢布(约合93亿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后仅3天,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就被证实为尤甘斯克的真正买家。俄专家认为,由于尤科斯公司解体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国有化,俄罗斯政府重新恢复了因苏联解体和国有企业民营化而丧失的对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管理能力。 世界石油市场现状综合分析 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 由地区纷争与战争引起油价波动的幅度不断变大。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达到油价(轻质低硫原油)每桶17美元的最高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资源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参考资料:《当代经济与政治》 华文出版社 《环球时报》2004年 若干期

对一问题1,这就是供求关系的影响,当经济衰退时,需要的油比较少,供过于求,所以油价下降。当经济复苏时,供不应求,所以油价就上升了。其次就是价格在价值曲线上下波动。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政治

世界石油综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击沉原油价格从每桶011美元提高到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根据 2004-06-1 整理 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 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世界石油资源的地区分布是不平衡的,许多国际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从石油资源来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分布为,中东地区探明储量995.8亿吨,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4%。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和叙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储量达3亿吨。该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北面地区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其中,加拿大的储量为245亿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苏联地区,独联体国家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10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1%,其石油产量为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其中俄罗斯石油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此外,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非洲地区为11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134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7%。(参见http://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区消费量与石油资源拥有量存在严重失衡现象,而石油资源在国家发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因此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欧、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不超过世界总量的22%,而其石油消费却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于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说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中东;欧盟70%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除了从中东进口石油外,欧盟借助非洲许多国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优势”,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已领先一步。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和争端和不断加剧,资源战略成为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危机处理能力,经历过石油危机的西方大国先后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如美国制定的《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有《石油储备法》、德国有《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法国制定的《关于工业石油储备库存结构的58-1106号法》,都明确规定了储备目标和规模。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117天和96点的石油消费。中国正加快战略石油储备的立法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后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够达到180天的安全消费量。 石油与国际政治 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到,石油资源和水资源是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其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资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仅仅由水引发的冲突就达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变为武装冲突。随着石油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国际石油市场新动态 (摘自环球时报2004年12月29日第915期) ●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04年,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今年1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居然达到了每桶67美元,涨幅达73%! 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3百分点。高油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影响,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油价持续上扬还使得企业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尤其是航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更加难过。在居高不下的有油价面前,尽管亚洲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减缓,但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已显而易见,亚洲经济潜伏着滞胀的危险。 ● 尤科斯公司解体 2004年7月,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税款按进入司法程序。迄今为止,俄税务部门要求尤科斯公司偿还的税款已超过了275亿美元,该公司目前只偿还了39亿美元。 由于事关国际石油市场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决尤科斯的巨额债务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是2月19日喜,鲜为人知的神秘买家贝加尔金融集团以2,5亿卢布(约合93亿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后仅3天,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就被证实为尤甘斯克的真正买家。俄专家认为,由于尤科斯公司解体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国有化,俄罗斯政府重新恢复了因苏联解体和国有企业民营化而丧失的对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管理能力。 世界石油市场现状综合分析 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 由地区纷争与战争引起油价波动的幅度不断变大。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达到油价(轻质低硫原油)每桶17美元的最高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资源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参考资料:《当代经济与政治》 华文出版社 《环球时报》2004年 若干期

世界的油气地缘中心,经历了从墨西哥湾到波斯湾以及现今环里海地区和俄罗斯对波斯湾地区的挑战。世界石油工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中东的波斯湾、环里海大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三大产油区以及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上述三个地区消费世界近80%的石油,据世界组织预测,到2030年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达到163亿吨。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为:石油占3%,煤占24%,天然气占21%,核能占5%,水力占1%,太阳能、风能及地热占5%。发达国家,生物再生能源占1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仍将是一次能源中最主要的能源。至201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产品,煤是第三大燃料。目前乃至2030年,这三种仍然是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俄罗斯石油总储量约44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天然气储量为127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其中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60%,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40%,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和7%。俄罗斯出口的燃料超过8亿标准吨,占世界一次能源载体出口总量的12%,2003年则超过20%。俄罗斯经济增长或衰退与其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息息相关。石油天然气既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也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石油天然气资源能给出口国带来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拥有并经营这些资源已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世界能源中心已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石油安全问题、石油供需、油市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成为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都与石油供应及价格波动直接相关。美俄两个大国为此都采取了相应的策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无外乎是为了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一是经济发展需要石油,二是把石油作为战略来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长远意图。”俄罗斯更是制定了“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石油战略,逐步确立了其能源大国的地位。俄罗斯担心,“其如此高的能源出口将导致自身对世界能源市场的高度依赖,会对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一再强调俄罗斯发展经济不单纯是为了扩大能源出口,利用现有能源的收入去优化未来的俄罗斯经济结构,是俄长期优先发展方向”。此外,“强调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特殊作用;俄罗斯的目标将准备改变世界能源体系”。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将挑战欧佩克,最终达到垄断世界能源的目的。欧佩克成员国遭到美国的打击和以俄罗斯为主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挑战。欧佩克成员除委内瑞拉外,全是伊斯兰国家,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伊斯兰国家2003年的石油产量为0697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但遗憾的是伊斯兰石油输出国大部分集中在敏感的中东地区,这就为俄罗斯挑战欧佩克创造了可能。当今世界依次出现了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这三个地区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但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2%,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的2/3,自身消费量却不到10%。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构成与资源区域构成的严重失衡,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伊拉克战后,美国仍难主导海湾能源供应,为俄罗斯挑战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契机。俄罗斯非常想在世界能源市场上起特殊作用,担心如此高的能源出口会对世界能源市场高度依赖,将会对俄罗斯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为此,俄罗斯一直把能源作为政治武器,为其经济服务。为防止变成单纯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极力利用现在出口能源的收入去优化未来的俄罗斯经济结构。俄罗斯准备为建立世界能源安全体系作出贡献。俄罗斯不仅想出口石油而且还极力想在出口石油的同时附加出口石油加工产品。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本质就是“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即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普京大力推行能源外交,以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能源攻势、奋力角逐,并制定了长期能源战略:与欧盟签署战略性能源协议,旨在扩大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份额,参与独联体国家油气企业的私有化。参与里海国家油气合作的实质是控制独联体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开发权与定价权。与美国建立长期的石油供应关系,企图取代沙特占领美国市场,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与中日韩建立新的能源伙伴关系。俄罗斯利用手中丰富的油气资源,欲面向亚太占领能源市场,进而有意取代欧佩克。俄罗斯把能源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视石油、天然气为“能源外交”的资本。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都在上升。因此,能源外交无论对于全面振兴俄罗斯经济,还是提高俄罗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对外能源合作大规模吸引外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奉行遏俄战略,俄罗斯战略空间收缩,在政治、军事安全和国际事务中备受西方挤压。因此,如何利用手中的能源,改善各方与俄的关系,成了俄罗斯外交当前的重点。“9·11”事件后,随着俄美关系升温,两国在能源领域加快了合作的步伐。中东动荡的局势促使美国开始加紧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美国选择了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政策。俄罗斯不仅要借此占领一份市场,同时也欲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确立与美国的“新战略伙伴关系”。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大全初中政治

总体来说,20世纪是廉价的石油时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撑了人类工业的大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价的石油在20世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次石油危机使世界为之震撼。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茫,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蕴藏多少油气资源,只是凭借我们现有的手段来发现我们能发现的油气资源,尽量提高采收率,产出更多的油气来。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充满了希望,但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决定了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人预测21世纪石油时代即将终结,因为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从地下开采了一个多世纪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油气的产出急剧加大,油气消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气需求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着,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完地下的油气资源,石油时代将要在21世纪终结。而21世纪油气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得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发展。这里我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认识,对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做一些初步展望。

世界石油综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击沉原油价格从每桶011美元提高到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根据 2004-06-1 整理 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 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世界石油资源的地区分布是不平衡的,许多国际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从石油资源来看,到2003年底全球各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分布为,中东地区探明储量995.8亿吨,占全球总探明储量的4%。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和叙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储量达3亿吨。该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北面地区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其中,加拿大的储量为245亿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在前苏联地区,独联体国家累计探明石油储量为106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11%,其石油产量为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其中俄罗斯石油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此外,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非洲地区为11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南美地区探明石油储量134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7%。(参见http:// 2004年6月2日。)世界石油地区消费量与石油资源拥有量存在严重失衡现象,而石油资源在国家发展中有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因此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如北美、西欧、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不超过世界总量的22%,而其石油消费却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于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说三分之二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其中60%来自中东;欧盟70%的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除了从中东进口石油外,欧盟借助非洲许多国家曾是英法殖民地的“优势”,在非洲石油开发中已领先一步。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和争端和不断加剧,资源战略成为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危机处理能力,经历过石油危机的西方大国先后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如美国制定的《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有《石油储备法》、德国有《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法国制定的《关于工业石油储备库存结构的58-1106号法》,都明确规定了储备目标和规模。政府储备加上民间储备,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本国158天、169天、117天和96点的石油消费。中国正加快战略石油储备的立法工作,力争在几年之后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够达到180天的安全消费量。 石油与国际政治 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到,石油资源和水资源是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其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资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仅仅由水引发的冲突就达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变为武装冲突。随着石油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国际石油市场新动态 (摘自环球时报2004年12月29日第915期) ●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04年,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今年1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25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居然达到了每桶67美元,涨幅达73%! 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约3百分点。高油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影响,是家庭能源支出增加,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油价持续上扬还使得企业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尤其是航空、汽车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更加难过。在居高不下的有油价面前,尽管亚洲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减缓,但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已显而易见,亚洲经济潜伏着滞胀的危险。 ● 尤科斯公司解体 2004年7月,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税款按进入司法程序。迄今为止,俄税务部门要求尤科斯公司偿还的税款已超过了275亿美元,该公司目前只偿还了39亿美元。 由于事关国际石油市场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决尤科斯的巨额债务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是2月19日喜,鲜为人知的神秘买家贝加尔金融集团以2,5亿卢布(约合93亿美元)拍得尤科斯“王冠上的明珠”——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79%的股份,引起外界一片愕然。之后仅3天,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就被证实为尤甘斯克的真正买家。俄专家认为,由于尤科斯公司解体及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国有化,俄罗斯政府重新恢复了因苏联解体和国有企业民营化而丧失的对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管理能力。 世界石油市场现状综合分析 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 由地区纷争与战争引起油价波动的幅度不断变大。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达到油价(轻质低硫原油)每桶17美元的最高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资源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参考资料:《当代经济与政治》 华文出版社 《环球时报》2004年 若干期

世界的油气地缘中心,经历了从墨西哥湾到波斯湾以及现今环里海地区和俄罗斯对波斯湾地区的挑战。世界石油工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中东的波斯湾、环里海大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三大产油区以及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上述三个地区消费世界近80%的石油,据世界组织预测,到2030年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达到163亿吨。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为:石油占3%,煤占24%,天然气占21%,核能占5%,水力占1%,太阳能、风能及地热占5%。发达国家,生物再生能源占1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仍将是一次能源中最主要的能源。至201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产品,煤是第三大燃料。目前乃至2030年,这三种仍然是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俄罗斯石油总储量约44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天然气储量为127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3,其中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60%,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40%,远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和7%。俄罗斯出口的燃料超过8亿标准吨,占世界一次能源载体出口总量的12%,2003年则超过20%。俄罗斯经济增长或衰退与其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息息相关。石油天然气既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也是全球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石油天然气资源能给出口国带来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拥有并经营这些资源已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世界能源中心已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石油安全问题、石油供需、油市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成为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核心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都与石油供应及价格波动直接相关。美俄两个大国为此都采取了相应的策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无外乎是为了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一是经济发展需要石油,二是把石油作为战略来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长远意图。”俄罗斯更是制定了“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石油战略,逐步确立了其能源大国的地位。俄罗斯担心,“其如此高的能源出口将导致自身对世界能源市场的高度依赖,会对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一再强调俄罗斯发展经济不单纯是为了扩大能源出口,利用现有能源的收入去优化未来的俄罗斯经济结构,是俄长期优先发展方向”。此外,“强调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特殊作用;俄罗斯的目标将准备改变世界能源体系”。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将挑战欧佩克,最终达到垄断世界能源的目的。欧佩克成员国遭到美国的打击和以俄罗斯为主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挑战。欧佩克成员除委内瑞拉外,全是伊斯兰国家,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伊斯兰国家2003年的石油产量为0697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但遗憾的是伊斯兰石油输出国大部分集中在敏感的中东地区,这就为俄罗斯挑战欧佩克创造了可能。当今世界依次出现了以北美、亚太、西欧为主的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格局。这三个地区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但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2%,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的2/3,自身消费量却不到10%。世界石油消费区域构成与资源区域构成的严重失衡,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一直非常激烈。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伊拉克战后,美国仍难主导海湾能源供应,为俄罗斯挑战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契机。俄罗斯非常想在世界能源市场上起特殊作用,担心如此高的能源出口会对世界能源市场高度依赖,将会对俄罗斯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为此,俄罗斯一直把能源作为政治武器,为其经济服务。为防止变成单纯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极力利用现在出口能源的收入去优化未来的俄罗斯经济结构。俄罗斯准备为建立世界能源安全体系作出贡献。俄罗斯不仅想出口石油而且还极力想在出口石油的同时附加出口石油加工产品。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本质就是“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即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普京大力推行能源外交,以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武器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能源攻势、奋力角逐,并制定了长期能源战略:与欧盟签署战略性能源协议,旨在扩大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份额,参与独联体国家油气企业的私有化。参与里海国家油气合作的实质是控制独联体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开发权与定价权。与美国建立长期的石油供应关系,企图取代沙特占领美国市场,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与中日韩建立新的能源伙伴关系。俄罗斯利用手中丰富的油气资源,欲面向亚太占领能源市场,进而有意取代欧佩克。俄罗斯把能源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视石油、天然气为“能源外交”的资本。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都在上升。因此,能源外交无论对于全面振兴俄罗斯经济,还是提高俄罗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俄罗斯也希望通过对外能源合作大规模吸引外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奉行遏俄战略,俄罗斯战略空间收缩,在政治、军事安全和国际事务中备受西方挤压。因此,如何利用手中的能源,改善各方与俄的关系,成了俄罗斯外交当前的重点。“9·11”事件后,随着俄美关系升温,两国在能源领域加快了合作的步伐。中东动荡的局势促使美国开始加紧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美国选择了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政策。俄罗斯不仅要借此占领一份市场,同时也欲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确立与美国的“新战略伙伴关系”。

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 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油价上涨 - 通涨增大 - 通涨过快 - 央行加息吸引资金 - 通涨速度减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