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6 04:18:2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论文2000字

宋明理学概述:理学的创立背景(1)背景:①魏晋时期的道教兴起和佛教传播冲击着儒家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唐末五代之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②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理学的含义: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而形成的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北宋的“二程”又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2.理学的成熟(1)南宋的朱熹通过对理气关系、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整理论述,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朱熹强调儒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三纲五常”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以“正君心”。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达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理学的发展(1)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于人生日常直接体悟。(3)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一、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二、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衰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而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2)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宋明理学的内容三教合一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宋朝时期:庶民社会来临,儒家需要重新诠释伦理规范,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程朱理学的主张、地位及影响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思想主张主张代表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二程”(程颢、程颐)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地位及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3陆王心学1.形成背景(1)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创立心学。(2)明中期以后,阶段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3)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思想主张主张代表  宇宙观 认识论(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明朝)王阳明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②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全面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关系(1)相通之处①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③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都强调“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2)分歧之处①在思想内容上: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正是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这两个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②在修养方法上: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4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2)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理学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2黄宗羲(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建立“天下之法”;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2)其主张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反应,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顾炎武(1)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希望改革弊政、拨乱反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4王夫之(1)其哲学思辩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在“循天下之公”这一政治思想主旨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思维升华 儒学的当代价值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纲要有指导意义。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都成功地把儒学和西方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提供了借鉴。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2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演变过程:(1)春秋晚期,应运而生(孔子创立)。(2)战国后期,经孟子荀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秦朝统一,倍受打击(焚书坑儒)。(4)汉朝初期恢复,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5)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6)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使学生了解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自然有必要予以说明。学习内容“一、百家争鸣”和“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分别介绍了一前一后两个思想文化活跃的时期,但是前后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理出一条主要线索,然后分阶段归纳史实、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纵横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维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难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资料十分丰富,思想流变的线索比较复杂,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不仅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还应当多方涉猎,既要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又要读一些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评价地著作。一、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地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学派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翟儒家孟轲荀况道家庄周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名家惠施公孙龙阴阳家邹衍纵横家张仪苏秦兵家孙膑吴起农家许行杂家吕不韦二、本课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本课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重要意义。三、教学内容(一)、百家争鸣1、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汉初司马谈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⑴、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⑵、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⑶、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⑷、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创始人(1)、孔子的生平介绍: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2)、思想主张:①、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礼”(维护周朝的“礼”, 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3)、教育思想及其主张——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①、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②、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④、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4)、整理文献:《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论语》(5)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2、孟子——继承发展(1)孟子的生平介绍: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2)政治主张: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③、伦理观是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丰富完善⑴、荀子生平: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⑵、思想政治主张:①、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②、在政治思想上、认为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③、伦理观是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普通人变成圣人。(三)、老庄之学1、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2、道学的奠基:——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的思想: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起源和演变。⑵、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这些变化都是无条件的,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内容。⑶、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⑷、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3、道学的形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的思想: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四)、法家思想1、法家呼吁改革的思想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化。2、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特点: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3、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1)、李悝(法家的创始人)变法的主要措施:“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按军功授田宅;实施严刑峻法;他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2)、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连坐告奸,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4、韩非的思想主张:①、将“法”、“术” (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势”(人主的权势)三者糅合为一,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②、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③、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5、法家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消失的历程: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②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五)、墨家(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其组成人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的主张1、墨家学派基本特征: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③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2、墨家学派的主旨:“兼相爱,交相利”。3、墨子的思想主要有: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系、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讲求实用的精神。4、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5、“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二、儒学的兴起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本课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课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三、教学内容(一)、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焚书坑儒”批判1、原因: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2、概况:①焚书:a焚书的范围(除博士官管理之外的《诗》、《书》、百家语等);b不焚的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不涉及意识形态)。②坑儒:警告文化人。3、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4、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②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也由生动活泼转而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继续阅读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小论文

宋明理学概述:理学的创立背景(1)背景:①魏晋时期的道教兴起和佛教传播冲击着儒家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唐末五代之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②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2)理学的含义: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而形成的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北宋的“二程”又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2.理学的成熟(1)南宋的朱熹通过对理气关系、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整理论述,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2)朱熹强调儒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三纲五常”的社会实践理论;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以“正君心”。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达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理学的发展(1)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于人生日常直接体悟。(3)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一、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二、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1)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衰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而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2)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宋明理学的内容三教合一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宋朝时期:庶民社会来临,儒家需要重新诠释伦理规范,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程朱理学的主张、地位及影响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思想主张主张代表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二程”(程颢、程颐)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地位及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3陆王心学1.形成背景(1)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创立心学。(2)明中期以后,阶段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3)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思想主张主张代表  宇宙观 认识论(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明朝)王阳明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②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全面认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关系(1)相通之处①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③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都强调“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2)分歧之处①在思想内容上: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正是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这两个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②在修养方法上: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4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李贽(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2)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理学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2黄宗羲(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建立“天下之法”;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2)其主张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反应,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顾炎武(1)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希望改革弊政、拨乱反正;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4王夫之(1)其哲学思辩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在“循天下之公”这一政治思想主旨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思维升华 儒学的当代价值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我们今天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纲要有指导意义。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都成功地把儒学和西方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提供了借鉴。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②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使学生了解儒学从兴起到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历程。儒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自然有必要予以说明。学习内容“一、百家争鸣”和“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分别介绍了一前一后两个思想文化活跃的时期,但是前后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儒学由兴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指导学生理出一条主要线索,然后分阶段归纳史实、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纵横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维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难点: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资料十分丰富,思想流变的线索比较复杂,而教材的容量有限,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研读古文和查阅有关工具书的能力,要指导学生不仅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还应当多方涉猎,既要读一些古代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又要读一些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系统评价地著作。一、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地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学派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翟儒家孟轲荀况道家庄周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名家惠施公孙龙阴阳家邹衍纵横家张仪苏秦兵家孙膑吴起农家许行杂家吕不韦二、本课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本课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重要意义。三、教学内容(一)、百家争鸣1、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汉初司马谈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班固则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⑴、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⑵、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⑶、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⑷、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创始人(1)、孔子的生平介绍: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2)、思想主张:①、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礼”(维护周朝的“礼”, 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3)、教育思想及其主张——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①、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②、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④、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4)、整理文献:《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论语》(5)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2、孟子——继承发展(1)孟子的生平介绍: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2)政治主张: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③、伦理观是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丰富完善⑴、荀子生平: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⑵、思想政治主张:①、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②、在政治思想上、认为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③、伦理观是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普通人变成圣人。(三)、老庄之学1、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其代表人物为老子与庄子。2、道学的奠基:——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的思想: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起源和演变。⑵、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这些变化都是无条件的,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内容。⑶、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⑷、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3、道学的形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的思想: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四)、法家思想1、法家呼吁改革的思想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化。2、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特点:奖励耕战和严刑峻法。3、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1)、李悝(法家的创始人)变法的主要措施:“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按军功授田宅;实施严刑峻法;他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2)、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保证国家的财源和兵源,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连坐告奸,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想做官就要学习律令,以吏为师。4、韩非的思想主张:①、将“法”、“术” (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势”(人主的权势)三者糅合为一,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②、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③、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5、法家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消失的历程: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②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五)、墨家(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其组成人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的主张1、墨家学派基本特征: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③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2、墨家学派的主旨:“兼相爱,交相利”。3、墨子的思想主要有: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系、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贯穿讲求实用的精神。4、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5、“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二、儒学的兴起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育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本课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课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三、教学内容(一)、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焚书坑儒”批判1、原因: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2、概况:①焚书:a焚书的范围(除博士官管理之外的《诗》、《书》、百家语等);b不焚的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不涉及意识形态)。②坑儒:警告文化人。3、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4、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②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也由生动活泼转而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汉代以来的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2地位: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演变过程:(1)春秋晚期,应运而生(孔子创立)。(2)战国后期,经孟子荀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秦朝统一,倍受打击(焚书坑儒)。(4)汉朝初期恢复,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5)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6)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西周—周公礼乐思想。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秦朝—法家思想。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玄学昌盛、糅和儒道。南北朝—佛学思想。唐朝—三教并重。宋元—程朱理学。明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中国传统服饰演变论文2000字体

旗袍当然不能代表中国,旗袍是满清服饰,而满清入主中原是侵略。就像日本侵华,所以我们不能把和服当成中国服饰,跟不把旗袍马褂当成华夏衣冠是一样的道理。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跟满服有同等地位。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特点主要是:交领、右衽、束腰、系带。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有论断:“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这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编辑本段中国服饰文化简史  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如战国人所撰吕览和世本记述,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这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对照,应该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我国中原甘肃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绘,已将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社会生产力额定发展,在物质上又有许多物质文明的局措。从甲骨文中可见的象形文字就有桑、茧、帛等字样,可证明农业在当时的发展。又从出土的商代武器铜钺上存有雷纹的绢痕和丝织物残片等,可见那时的工艺水平的高超和精湛。殷商甲骨文中,可见王、臣、牧、奴、夷及王令等,衣冠服饰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开始打上了时代烙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尊卑贵贱的生产关系,促使服饰也开始形成其固有的制度。  周代  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这时候,有关服饰的文字记载十分多见。青铜器铭文中,有关服饰的记载和“虎冕练里”(毛公鼎)、“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了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侈,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缛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为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唐  隋统一全国,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间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隋唐时妇女的日常服饰是衫、袄、裙,多见是上身着襦、袄、衫,而下身束裙子。裙子以红色最流行,其次是紫、黄、绿色。唐代妇女的鞋子多将鞋头作凤形,尺码同男子相似。宫人侍左右者均着红棉靴,歌舞者也都着靴。妇女的日常服饰名目繁多,有如袄、衫、袍、腰巾、抹胸、裙、裤、膝裤、袜、鞋靴等等。  宋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绫、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  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带帽笠为主,男子多带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从其便了。妇女服饰,富贵者多以貂鼠为衣,带皮帽。一般则用羊皮和毳毡作衣冠材料。当时的袍式宽大而长,常作礼服之用。元末,因贵族人家以高丽男子女子的装束为美,又流行起衣服、靴、帽仿高丽式样。  明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姓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式、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就连日常服饰,也有明文规定,如崇祯年间,皇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袄,紫花布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戴皂布巾,装扮成老百姓样子出面活动,然也印证了当时平民百姓的衣饰。明代妇女服饰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淡色,不能用大红、鸦青、黄色。带则用蓝绢布。明代的衣衫已出现用钮扣的样式。明代妇女的鞋式仍为凤头加绣或缀珠。宫人则着刺上小金花的云样鞋。  清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曾下令:“有效他国(指汉族)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清代又实行逼令剃发易服,按满族的习俗制度实行剃发改服。服饰制度坚守旧制,尤其在男子服饰上,保持满族特点而延续极长的时期。尽管清代三令五申废除明代服饰,然其官服上的补子仍采用了明朝的样制。命妇冠上所缀的金凤、金翟也仍承前制。清代的官服等级 差别主要反映在冠上的顶子、花翎和补服上所绣的禽鸟和兽类。若排列名次可从皇帝开始,依上而下有皇太子、皇子、亲王、奉恩将军、公主、驸马等皇族宗室戚属。异姓封爵的有公、候、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未入流的品官,以及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外郎蓍老、从耕农官。此外还有一等、二等、三等蓝领侍卫、侍臣等等,其官服均有严格区别。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政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族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越来越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近代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之后,商业贸易日渐昌盛,洋货大量倾入,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的服饰穿着有所变动。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为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制、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风行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尚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经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了二十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意,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英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就是说“儒”是旧时对学者、读书人的称呼。《后汉书·杜林传》也曾说道:“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中国传统服饰演变论文2000字内容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就是说“儒”是旧时对学者、读书人的称呼。《后汉书·杜林传》也曾说道:“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尼玛,你这问题要坑死我啊!

借鉴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历代服饰文化及其社会背景朝代 服饰文化 社会背景先秦时期 秦的服饰标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样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基本沿袭战国时期。女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同时,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秦时期的国家宗教祀典与商周时期的情况既有同,也有异;既有不变,也有变,总的倾向是宗教典礼趋向简约化。人类政治文明的历程,既是政治觉悟和政治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政治典礼不断简化的过程,二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反向运动。两汉时期 汉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汉是中国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汉武帝时代的中国,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物产最丰富、国力最强盛的国家。两汉王朝后期的社会矛盾均异常激烈,各地起义暴乱不断。这个时代背景对汉文学的发展有极大影响。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重要转折点,其原因在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随着儒家的衰微,新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社会伦理观不断产生,哲学也在不断发展。唐代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 唐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体现了和平时期各民族之间服饰文化的广泛交流。这种装束反映了唐人在服装上的大胆尝试,体现了人类追求形体美的思想意识,是女性思想解放在服装上的表现。宋代 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圆领式样,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变的宽大。宋朝汉族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 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元代 基本沿袭了唐朝服饰。男子都戴幞头着襕袍,襕袍的颜色,一律用绿色,似与当时的制度有关。幞头的两脚,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间纳有“丝弦”,故有一些弹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样式当时的妇女服饰以短襦及长裙为主,也有圆领袍衫。腰间一般都用绦带系束,余下部分下垂,形似两条飘带。披帛较唐代狭窄,但长度有明显增加,长度大约在三至四米之间。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也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元代不过百年时间,然而剽悍、质朴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与成熟、丰富的中原文化(农耕文化)的碰撞,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内容。明代 男子服式依然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明朝初年,社会相对安定,洪武、永乐年间,除了原有的城市继续有所发展外,南北各地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中心。到16世纪,明代的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代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其中一种为“马甲”或称“坎肩”,男女皆着。样式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还有一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钮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 清王朝是以少数民族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统治机构,是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中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中国悠久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转折。这段历史为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宝贵的遗产。至清代,传统经济达到顶峰,各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空前提高,商业贸易颇为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其主张”仁爱”.”诚信”、“中庸”.“克己复礼”等思想精髓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更启迪着今天的企业管理。本文主要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一.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绵延数千年,代表着中华灿烂文化.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时代,经过“焚书坑儒”的洗礼.而后居于独尊地位并非偶然.这同儒家思想本身丰富的内涵所具有的综合’陛,感召力分不开的.因而儒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及中国社会。 1.“仁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即”仁.义、礼、智“。其中,“仁“为核心与基础,它强调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关系中才能定义自己,只有通过”二人”才能定义“一人”,仁即“二人”的意思,故”仁者.人也”。儒家认为,人首先要有一颗温暖、亲爱、感恩、谦让.善良的心.即仁心。在基本的人际关系里,在亲人与朋友的相处中,尤其应该体现这种态度。其次要将仁爱之心推延出去,并充实个人.尽力让世界和谐。有仁心恩慈才是人生意义的核心。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过去数千年之中,为无数识字与不识字的人所接受.成为其核心价值信仰,正在于它指点出人性的根本需要。社会文明尽管快速演变.若不能掌握人生的核心价值.生命终究不免空虑失落。而儒家所重者,正在于如何认识并满足人性中最核心而深邃的需求。儒家所提倡的核心价值.属于价值性义理,其重点在于以仁心爱人、敬天惜物,这种价值提炼是任何社会所需要的。 2儒家思想的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儒家思想之所以具有大众性、生活性.感召力,在于这种思想同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基础相适应。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不仅没能割断同氏族血缘关系的联系,反而将其继承、延续下来。由于血缘关系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因而由血缘关系所结威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式.父对子.长对幼均有着绝对的支配权,之间不存在着任何平等。加之血缘关系是先验的.超个体.超意愿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摆脱和超越。个人只能是认可.服从、顺从这种关系,才能获得自己的位置和利益。这就是中国家庭本位制建立的基础。儒家强调“孝悌”为”仁”之本.这既是对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制度的反映,又是对这种宗法制度的维系:坚持“人禽之辨”.进行道德教化,有利于敦化社会风气,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肯定尊君和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是对皇权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认同:同时.又坚持“大一统“思想满足了人们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思维路径上以”中庸”为至德,要求“叩其两端而执其中”,颇具有善于守成的优势。最后.它主张内圣外王。既希望用自己的理论来教化并转化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积极入世:同时又主张正人先要正己.坚持自身的身体力行。儒学内涵具有大众性、生活’陛,感号力的特点.能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利益集团的需要,因而易为社会认同。 二.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以人为本、以义统利、以德服人,以信取仁、勤劳节俭,严于律己、重才尚贤。 1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理国家应以富民为本.“民为帮本,本固帮矣”。人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人是目的。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以义统利 孔子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苟子日:”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儒家以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不取不义之财.反对为富不仁。如何认识”义利”的关系,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极力批判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认为它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儒家倡导的“义”指整体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孔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而是主张正当致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天,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企业也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的因素,必须肯定。但对于任何事物不应强调过分,若只讲功利主义,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弥补这一不足。在经营管理中,一些企业家汲取了儒家的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宗旨.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人民结合起来.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以德服人 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在家庭中要“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谓之人义也”,形成一种融洽温馨的亲情关系。就整个社会来说,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些企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作为重要的经营准则,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这正是东方管理的一大特色。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强调制度与法律,这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尚.使人们高米地按照道德准则去做应做之事。如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又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显然.制度、法妻律.规范应是相辅相成,同时并重.不可或缺的关系。道德规范垂作为~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 4以信取仁i 诚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竭也”.“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耄行必果”,”苟逊不羁.蒙无异也”。诚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商之道。过去,我国许多小商号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i欺”的牌子,作为其的经营信条。弄虚作假,欺骗顾客、不履行;契约的企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以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事实上”诚信为;本.信誉第一”已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同时,诚实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精神支柱 5勤劳节俭: 儒家历来都主张勤劳治国.勤俭持家。中华民族勤俭这一美i德.在世界上是很有影响的。每一炎黄子孙。不论读书治学,还墨是经商称贾,共同的特点是十分勤奋刻苦.发奋图强.吃苦耐劳,:并且也是比较简朴,处处提倡节约。儒家认为勤俭是心灵净化的妻因子和快乐因子.它不仅让人舒展筋骨,更让人舒展心情。经常劳动、喜欢劳动之人.多豁达开朗,快乐常在。勤俭的价值观念耋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任何企业都应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 6严于律己 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能自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能为之用”。在严以律己方面.儒家还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这些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先要管理好自己;要正人先要正己。作为一管理者.应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方面率先垂范,严以律己。这也是现代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7.重才尚贤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尊师重教,重人才.尚贤能。”国之盛衰系于人才.功于才成,业由才广”,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用人之道强调”许士之风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选士用能不拘长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如器,各取其长”等。这些阐述了重才尚贤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之,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是互为独立、又互为影响的,在猛进如潮的2 1世纪.儒家文化必将在世界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只能有选择的继承; 二.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的专制集权制度统治时代的糟粕,必须批判的继承; 三.认为儒学可以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救中国,下个世纪是东方人的世纪,等等观点,都是缺少科学根据或者说一厢情愿的; 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式的东西(其实也承载着一定的内容,用李泽厚的说法是“有意味的形式”),比如书法、戏曲、音乐、建筑等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保护,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五.对孔子等古代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和学说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他们可能是保守的,也可能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但是封建糟粕与他们无关,而是历代统治者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把其变成了愚昧民众的工具;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太笼统,流传的过程也很复杂,把中国的古代社会发展的迟缓归咎为儒家文化并不公道,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制度,制度这种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即“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胸襟和气质,但也存在着种种不足,最主要的就是作为一种价值思维方式所具有的不合理所带来的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及儒家伦理发展中的非主体性。 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有其发展的历史,就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愈悠久其传统文化也就愈雄厚。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上的文化,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 ,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的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自古以来造就了的特有的、优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气质,这种精神和气质的集中表现,用古人的话来说,在于“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胸襟和气概 。 “厚德载物”一语出自《周易•易传》:“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这句话的前面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主张国人君子要学习天地之势,掌握阴阳之理。天属阳,代表刚健、有为、进取 ,所以君子要学习“天行健”,永远自强不息;地属阴,代表诚厚、宽容、顺达,所以君子也要效法“地势坤”,有大地一样的胸怀,以“厚德载物”,能够包容和负载多种多样的世事、人生、物类 ,使之相互和谐,生长繁息。显而易见,在社会生活中,以博大的气势,造就“厚德载物”的环境和条件,是造成勃勃生机和万千气象的前提。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宏大的方正 (形象 )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 (人 )材 (物 )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故总体上似无“定形”;由于“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吞吐吸纳外来之物,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用“大象无形”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伟大精神气质,是非常贴切的。 可以说,“厚德载物”和“大象无形”,正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气派,是一个有志于肩负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共同体所需要、所应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