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绿色食品生产与绿色消费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07 07:40:03

绿色食品生产与绿色消费论文题目怎么写高中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管理机构及产品标准。 中国于1989年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1990年5月15日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设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逐步开展了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外出口等工作。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开始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接触。1996年在参照有机食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与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49项绿色食品标准,注册了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商标,该标志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也成功注册。 产品生产和开发现状。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数目从1990年底的127种发展到2000年底的1831种,占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共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占70%。绿色食品实物生产总量达1000多万t,使用的农田、草场和水面达到333万公顷,贸易额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从全国来看,产品开发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省区,东北几省区及江苏、山东等由于开发较早,产品数量也较多。 全国参与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的省区和企业也越来越多,到2000年底参与绿色食品开始的企业共有964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到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国内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也开始积极申报绿色产品,从事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经营,如内蒙古伊利集团、中国蓝田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目前从事绿色食品开发和经营的国内上市公司达到20家,绿色食品产值达亿元的企业达到35家,在全国确定的15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中有12家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品牌——市场”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二、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食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1) 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规范未能与国际接轨。(2)组织管理体系未能协调统一。 绿色食品开发力度明显不足生产和加工还没有形成规模。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宣传力度不足。 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都不尽相同,生态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劳动力资源优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良好的生态农业基础。 10多年以来,中国的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截至1997年,全国已有51个县建立了2000多个生态农业基地,面积达7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这些生态农业基地为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策略: 强化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系。 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加大绿色食品开发与发展。 尽快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市场流通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 技术研究开发与培训。 绿色食品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如优良品种的选育、专用农药和肥料研制开发、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技术,以及符合环保和食品要求的包装材料的开发生产等,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加大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要进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也需要接受技术培训,才能掌握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关技术。绿 色 食 品 作者:吴荟敏 Return 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许多食品商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环保食品,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有什么不同之处?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和鉴别绿色食品呢?在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又如何呢?这都需要我们调查研究和思考。 所谓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 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 “绿色”, 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 “绿色食品”。 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虽然叫法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使用而生产的食品。 在中国,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为了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由统一的标志来标识。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很显然的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中,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 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 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二) 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 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 以及产后环节产 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 ,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知道了什么是绿色食品并不代表我们就能鉴别绿色食品,现在有些商贩把“绿色”当箩筐,什么食品都往里装,乱贴绿色商标,让消费者上当受骗。所以我们要了解绿色食品的特点,它的标志是一个很重要的鉴别点,另外它的编号也十分重要,是鉴别真假的又一重要标志,它一般都由12位数组成,最前面的“LB”为“绿色标志”的汉语拼音缩写,接下来的两位数字是按食品类别的分类编号,如粮油类为“18”,它后面的10位数字都代表不同含义。以LB—18—9901053711为例,“99”是该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年份,“01”代表中国,“05”代表内蒙古自治区,“371”是该产品被认定时的序号,最后一位“1”则指该绿色食品为“A”级,“AA”级国内很少,代表数字为“2”。 而且,凡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上都同时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文字和批准号,其中标志和绿色食品四个字为绿色衬托的白色图案。除包装标签上的印制内容外,尚贴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统一防伪标签,该标签上的编号应与产品包装标签上一致。 绿色食品的概念是1989年提出来的,而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则是1990年。起初提出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简单地说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绿色食品,保护生态环境,一个是通过消费绿色食品,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中心就是 “以人为本”,落脚点就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绿色食品的开发,其效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其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市场的力量来推动,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领域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一是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市区陆续建立了生态农业区、绿色农庄、观光农场等类型的示范基地,这说明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二是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超市、食品店,绿色食品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鲜明的特色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部分绿色食品产品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90年代初期,在绿色食品推出不久,我们就曾预言: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在世纪交替的时候看来,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绿色食品事业10年发展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影响已印证了这一点,而且通过这1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到了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而且看到了这项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 2001年是“绿色消费”年,要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又有一些报道说,有机食品也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绿色食品,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安全、环保、健康的食品成了一种持续的需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就应运而生了。实际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食品,代表着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但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有机食品的标准比绿色食品高,被人称为 “纯而又纯”的食品。它从基地到生产,从加工到上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绿色食品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第二,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要比绿色食品严格得多。第三,有机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更强调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绿色食品事业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所倡导的生产和消费观念、食品安全意识、质量标准、商标品牌已被广大的农户,生产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接受。在中国,绿色食品已成为优质安全食品的代名词,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世界持续农业协会等国际组织充分肯定了中国的绿色食品事业,”中国绿色食品工程”被誉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的模式之一。 当我们消除了污染因素,才能放心的食用绿色食品,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保证全人类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资料: ok!!!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消费者态度;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我国的绿色食品在历经1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变得广为人知。如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轨,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尽管消费者对这一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从现有文献资料可以看到,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绿色食品市场仍存在着严重的消费者不足。而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取决于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购买态度以及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态度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那么消费者当前对绿色食品态度怎么样?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又怎样?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来看,具体针对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行为理论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较少,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为细分市场探讨对消费者的态度及其购买行为的影响的更少。从应用的角度讲,研究和准确的认识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因素,能有助于企业更深入,更准确的去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要,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也更多能够为政府机构制定引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的政策与法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本论文试图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消费者生活方式、环境关切、生态认知、价格等多个视角,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态度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对已有理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和改编已有的相关态度测量量表,确定影响因素变量,以重庆市区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第一手数据,共收集样本314份。使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区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为:价格、方便性、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研究结论也表明,积极的购买态度与积极的购买意向之间呈显著的正关系;基于生活方式进行分群的消费者群体中,以“休闲健康型”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购买最积极。最后,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以及不足。

绿色食品生产与绿色消费论文题目怎么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将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绿色消费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如何建立绿色消费体系?这是本章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绿色消费是当代消费发展的大趋势 1.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与活力,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与谐,有益于身体健康,环境优美。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具体讲,绿色消费应包含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等要点。 2.绿色消费的产生 绿色消费的产生,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谈起。人类的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人类出现以来,就是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逐渐积累,终于达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大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大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 如今,这种情况果然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人们终于开始觉醒,“绿色”观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从此,“绿色”一词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与平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成长的极限”,报告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有限性与地球环境破坏问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起来,寻求生态、能源、人口三者协调、健康发展,与大自然与谐共处,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文明”。“绿色消费”就是在这一“绿色运动”中提出来的。 3.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实现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蓝图。《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一项全面的行动纲领,要求在全球、国家与地方三级以统一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处理环境发展问题。会议还发布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具体界定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原则。《21世纪议程》将环境、经济与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具有划时代意义。《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与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可见,绿色消费已经包含在可持续消费的范畴之内了。 近二、三十年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与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与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培育绿色消费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消费的问题,首先是个环境问题。环境好了,污染根除了,自然也就容易实现绿色消费了。 1.绿色消费环境的定义 绿色消费环境,就是指没有人为破坏,没有污染,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与谐一致,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具体表现在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生物等各个方面,适合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本来就是“绿色”的,今天的环境问题,完全是由人类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疏通河流,消除污染,将山变绿,水变蓝。 按照环境的范围,消费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球宏观消费环境;城市、集镇、社区中观消费环境;家庭住宅微观消费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机制除了相同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绿色消费环境,每个层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从地球的全局来看,即从宏观来看,主要表现在大气、水、气候等总体环境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因此,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就是人类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生产与消费模式,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逐渐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增多等方面的问题逐步缓解,使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从中观的层次来看,城市、集镇、社区的绿色消费环境的培育,主要是消除区域内的污染,给人们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条件,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 第三,从微观的层次来看,即从人们的住宅条件来看,就是要建立绿色住宅,使居民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2.绿色消费环境培育原则——5R原则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 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与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与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在发达国家,曾风靡一时的“一次性使用”风潮正在成为历史。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旅店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我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 (4)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救助物种,保护自然(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3.建设绿色消费环境的途径 (1)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科学制定环保的政策、规划; (2)生产者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生产; (3)消费者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消费; (4)创建绿色消费文化,弘扬绿色文明。 第三节 开拓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物质基础。为了推进绿色消费,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绿色产业基础,生产丰富的绿色产品供人们消费。 1.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定义 (1)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对环境污染的产品,以及比传统的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要求的产品及服务。绿色产品的范围极广,有食品、洗涤用品、机动车、照明、家电、服装、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等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使用的各种产品。在绿色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与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真正的绿色食品,要有绿色食品标志。 国际上绿色食品或与之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从科学的范畴来说,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两个级别不同的“绿色”概念。有机食品是比绿色食品更高层次的“绿色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食品外,还有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他们被统称为有机产品。 从1996年开始,上面所说的两种绿色食品区分为A级与AA级,其中AA级绿色食品完全与国际接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机食品,各项标准均达到或严于国际同类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绿色食品与天然食品是不同的。对“绿色食品”国家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纯天然”的,并不一定是“绿色”的,也不一定是最佳的。 (2)绿色产品的生产 绿色产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就是要根据绿色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从“绿色”着手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绿色产品要求产品质量优、环境行为优。第二个环节是生产过程。要求实现无废少废、综合利用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工艺。第三个环节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比一般产品更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舒适度与健康保护及环境保护程度。第四个环节是废弃物便于处置。如对产品的可降解性提出要求,塑料、润滑油、洗涤液等产品,可降解就是质量指标之一;再如,各企业对自己生产产品的回收、回用及有效处置都应建立系统,一次性餐具、各类包装、报废汽车及计算机零件的回收及处置则成为考核指标。 至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就更严格了。根据有机产品加工与贸易的基本要求,有机产品的生产,必须根据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原料必需是来自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与野生(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与香料等辅助原料与《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与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3)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按照国际标准化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协调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健康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广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全部;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与人类其他生活用品等。为了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又称“绿色产业工程”。“绿色产业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而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绿色产品认证的意义 (1)有利于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2)通过了认证无异于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3)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4)获得了认证的产品可以节省第二方审核的精力与费用,能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3.如何发展绿色产业 (1)树立绿色意识; (2)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 (4)创立绿色品牌; (5)提高绿色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第四节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绿色营销是绿色消费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营销将逐渐成为联系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的重要纽带。 1.绿色营销的定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商品与服务,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需要贯彻“5R”管理原则。这里的“5R”管理原则,是指研究(Resea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再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发展我国的绿色营销已刻不容缓。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是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对此,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 2.发展绿色营销的意义 (1)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消费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 (2)可以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消费者态度;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我国的绿色食品在历经1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变得广为人知。如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轨,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尽管消费者对这一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从现有文献资料可以看到,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绿色食品市场仍存在着严重的消费者不足。而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取决于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购买态度以及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态度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那么消费者当前对绿色食品态度怎么样?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又怎样?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来看,具体针对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行为理论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较少,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为细分市场探讨对消费者的态度及其购买行为的影响的更少。从应用的角度讲,研究和准确的认识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因素,能有助于企业更深入,更准确的去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要,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也更多能够为政府机构制定引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的政策与法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本论文试图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消费者生活方式、环境关切、生态认知、价格等多个视角,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态度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对已有理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和改编已有的相关态度测量量表,确定影响因素变量,以重庆市区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第一手数据,共收集样本314份。使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区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为:价格、方便性、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研究结论也表明,积极的购买态度与积极的购买意向之间呈显著的正关系;基于生活方式进行分群的消费者群体中,以“休闲健康型”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购买最积极。最后,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以及不足。

其实把那些搜来的文章,随便切切,自己再连接一下,一千字的论文很容易出来的。就把那些关于 绿色消费的概念 绿色消费的方式 绿色消费的意义 等等的一个个连接起来每个几百字 就差不多了…… 我就这么干的… 完整的文章,基本上都是COPY 来的 还不如自己搞的 绿色消费的概念: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五个方面。绿色消费的意义:从新世纪的第一年起,我们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也就是说,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诸如此类的 重要的是组合……

绿色食品生产与绿色消费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消费者态度;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我国的绿色食品在历经1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变得广为人知。如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轨,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尽管消费者对这一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从现有文献资料可以看到,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绿色食品市场仍存在着严重的消费者不足。而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取决于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购买态度以及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态度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那么消费者当前对绿色食品态度怎么样?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又怎样?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来看,具体针对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行为理论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较少,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为细分市场探讨对消费者的态度及其购买行为的影响的更少。从应用的角度讲,研究和准确的认识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因素,能有助于企业更深入,更准确的去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要,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也更多能够为政府机构制定引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的政策与法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本论文试图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消费者生活方式、环境关切、生态认知、价格等多个视角,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态度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对已有理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和改编已有的相关态度测量量表,确定影响因素变量,以重庆市区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第一手数据,共收集样本314份。使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区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为:价格、方便性、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研究结论也表明,积极的购买态度与积极的购买意向之间呈显著的正关系;基于生活方式进行分群的消费者群体中,以“休闲健康型”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购买最积极。最后,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以及不足。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正式规定了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标准规定: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又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由于在国际上,对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突出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编辑本段]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编辑本段]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NY/T),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其实把那些搜来的文章,随便切切,自己再连接一下,一千字的论文很容易出来的。就把那些关于 绿色消费的概念 绿色消费的方式 绿色消费的意义 等等的一个个连接起来每个几百字 就差不多了…… 我就这么干的… 完整的文章,基本上都是COPY 来的 还不如自己搞的 绿色消费的概念: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五个方面。绿色消费的意义:从新世纪的第一年起,我们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也就是说,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诸如此类的 重要的是组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将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绿色消费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如何建立绿色消费体系?这是本章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绿色消费是当代消费发展的大趋势 1.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与活力,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与谐,有益于身体健康,环境优美。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具体讲,绿色消费应包含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等要点。 2.绿色消费的产生 绿色消费的产生,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谈起。人类的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人类出现以来,就是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逐渐积累,终于达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大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大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 如今,这种情况果然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人们终于开始觉醒,“绿色”观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从此,“绿色”一词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与平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成长的极限”,报告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有限性与地球环境破坏问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起来,寻求生态、能源、人口三者协调、健康发展,与大自然与谐共处,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文明”。“绿色消费”就是在这一“绿色运动”中提出来的。 3.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实现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蓝图。《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一项全面的行动纲领,要求在全球、国家与地方三级以统一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处理环境发展问题。会议还发布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具体界定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原则。《21世纪议程》将环境、经济与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具有划时代意义。《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与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可见,绿色消费已经包含在可持续消费的范畴之内了。 近二、三十年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与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与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培育绿色消费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消费的问题,首先是个环境问题。环境好了,污染根除了,自然也就容易实现绿色消费了。 1.绿色消费环境的定义 绿色消费环境,就是指没有人为破坏,没有污染,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与谐一致,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具体表现在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生物等各个方面,适合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本来就是“绿色”的,今天的环境问题,完全是由人类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疏通河流,消除污染,将山变绿,水变蓝。 按照环境的范围,消费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球宏观消费环境;城市、集镇、社区中观消费环境;家庭住宅微观消费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机制除了相同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绿色消费环境,每个层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从地球的全局来看,即从宏观来看,主要表现在大气、水、气候等总体环境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因此,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就是人类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生产与消费模式,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逐渐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增多等方面的问题逐步缓解,使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从中观的层次来看,城市、集镇、社区的绿色消费环境的培育,主要是消除区域内的污染,给人们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条件,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 第三,从微观的层次来看,即从人们的住宅条件来看,就是要建立绿色住宅,使居民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2.绿色消费环境培育原则——5R原则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 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与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与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在发达国家,曾风靡一时的“一次性使用”风潮正在成为历史。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旅店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我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 (4)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救助物种,保护自然(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3.建设绿色消费环境的途径 (1)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科学制定环保的政策、规划; (2)生产者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生产; (3)消费者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消费; (4)创建绿色消费文化,弘扬绿色文明。 第三节 开拓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物质基础。为了推进绿色消费,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绿色产业基础,生产丰富的绿色产品供人们消费。 1.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定义 (1)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对环境污染的产品,以及比传统的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要求的产品及服务。绿色产品的范围极广,有食品、洗涤用品、机动车、照明、家电、服装、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等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使用的各种产品。在绿色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与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真正的绿色食品,要有绿色食品标志。 国际上绿色食品或与之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从科学的范畴来说,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两个级别不同的“绿色”概念。有机食品是比绿色食品更高层次的“绿色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食品外,还有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他们被统称为有机产品。 从1996年开始,上面所说的两种绿色食品区分为A级与AA级,其中AA级绿色食品完全与国际接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机食品,各项标准均达到或严于国际同类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绿色食品与天然食品是不同的。对“绿色食品”国家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纯天然”的,并不一定是“绿色”的,也不一定是最佳的。 (2)绿色产品的生产 绿色产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就是要根据绿色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从“绿色”着手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绿色产品要求产品质量优、环境行为优。第二个环节是生产过程。要求实现无废少废、综合利用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工艺。第三个环节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比一般产品更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舒适度与健康保护及环境保护程度。第四个环节是废弃物便于处置。如对产品的可降解性提出要求,塑料、润滑油、洗涤液等产品,可降解就是质量指标之一;再如,各企业对自己生产产品的回收、回用及有效处置都应建立系统,一次性餐具、各类包装、报废汽车及计算机零件的回收及处置则成为考核指标。 至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就更严格了。根据有机产品加工与贸易的基本要求,有机产品的生产,必须根据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原料必需是来自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与野生(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与香料等辅助原料与《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与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3)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按照国际标准化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协调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健康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广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全部;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与人类其他生活用品等。为了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又称“绿色产业工程”。“绿色产业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而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绿色产品认证的意义 (1)有利于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2)通过了认证无异于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3)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4)获得了认证的产品可以节省第二方审核的精力与费用,能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3.如何发展绿色产业 (1)树立绿色意识; (2)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 (4)创立绿色品牌; (5)提高绿色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第四节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绿色营销是绿色消费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营销将逐渐成为联系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的重要纽带。 1.绿色营销的定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商品与服务,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需要贯彻“5R”管理原则。这里的“5R”管理原则,是指研究(Resea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再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发展我国的绿色营销已刻不容缓。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是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对此,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 2.发展绿色营销的意义 (1)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消费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 (2)可以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绿色消费绿色生活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将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绿色消费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如何建立绿色消费体系?这是本章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绿色消费是当代消费发展的大趋势 1.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与活力,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与谐,有益于身体健康,环境优美。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具体讲,绿色消费应包含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等要点。 2.绿色消费的产生 绿色消费的产生,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谈起。人类的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人类出现以来,就是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逐渐积累,终于达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大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大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 如今,这种情况果然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人们终于开始觉醒,“绿色”观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从此,“绿色”一词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与平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成长的极限”,报告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有限性与地球环境破坏问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起来,寻求生态、能源、人口三者协调、健康发展,与大自然与谐共处,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文明”。“绿色消费”就是在这一“绿色运动”中提出来的。 3.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实现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蓝图。《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一项全面的行动纲领,要求在全球、国家与地方三级以统一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处理环境发展问题。会议还发布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具体界定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原则。《21世纪议程》将环境、经济与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具有划时代意义。《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与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可见,绿色消费已经包含在可持续消费的范畴之内了。 近二、三十年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与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与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培育绿色消费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消费的问题,首先是个环境问题。环境好了,污染根除了,自然也就容易实现绿色消费了。 1.绿色消费环境的定义 绿色消费环境,就是指没有人为破坏,没有污染,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与谐一致,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具体表现在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生物等各个方面,适合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本来就是“绿色”的,今天的环境问题,完全是由人类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疏通河流,消除污染,将山变绿,水变蓝。 按照环境的范围,消费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球宏观消费环境;城市、集镇、社区中观消费环境;家庭住宅微观消费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机制除了相同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绿色消费环境,每个层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从地球的全局来看,即从宏观来看,主要表现在大气、水、气候等总体环境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因此,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就是人类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生产与消费模式,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逐渐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增多等方面的问题逐步缓解,使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从中观的层次来看,城市、集镇、社区的绿色消费环境的培育,主要是消除区域内的污染,给人们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条件,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 第三,从微观的层次来看,即从人们的住宅条件来看,就是要建立绿色住宅,使居民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2.绿色消费环境培育原则——5R原则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 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与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与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在发达国家,曾风靡一时的“一次性使用”风潮正在成为历史。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旅店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我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 (4)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救助物种,保护自然(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3.建设绿色消费环境的途径 (1)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科学制定环保的政策、规划; (2)生产者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生产; (3)消费者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消费; (4)创建绿色消费文化,弘扬绿色文明。 第三节 开拓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物质基础。为了推进绿色消费,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绿色产业基础,生产丰富的绿色产品供人们消费。 1.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定义 (1)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对环境污染的产品,以及比传统的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要求的产品及服务。绿色产品的范围极广,有食品、洗涤用品、机动车、照明、家电、服装、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等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使用的各种产品。在绿色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与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真正的绿色食品,要有绿色食品标志。 国际上绿色食品或与之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从科学的范畴来说,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两个级别不同的“绿色”概念。有机食品是比绿色食品更高层次的“绿色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食品外,还有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他们被统称为有机产品。 从1996年开始,上面所说的两种绿色食品区分为A级与AA级,其中AA级绿色食品完全与国际接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机食品,各项标准均达到或严于国际同类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绿色食品与天然食品是不同的。对“绿色食品”国家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纯天然”的,并不一定是“绿色”的,也不一定是最佳的。 (2)绿色产品的生产 绿色产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就是要根据绿色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从“绿色”着手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绿色产品要求产品质量优、环境行为优。第二个环节是生产过程。要求实现无废少废、综合利用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工艺。第三个环节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比一般产品更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舒适度与健康保护及环境保护程度。第四个环节是废弃物便于处置。如对产品的可降解性提出要求,塑料、润滑油、洗涤液等产品,可降解就是质量指标之一;再如,各企业对自己生产产品的回收、回用及有效处置都应建立系统,一次性餐具、各类包装、报废汽车及计算机零件的回收及处置则成为考核指标。 至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就更严格了。根据有机产品加工与贸易的基本要求,有机产品的生产,必须根据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原料必需是来自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与野生(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与香料等辅助原料与《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与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3)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按照国际标准化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协调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健康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广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全部;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与人类其他生活用品等。为了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又称“绿色产业工程”。“绿色产业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而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绿色产品认证的意义 (1)有利于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2)通过了认证无异于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3)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4)获得了认证的产品可以节省第二方审核的精力与费用,能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3.如何发展绿色产业 (1)树立绿色意识; (2)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 (4)创立绿色品牌; (5)提高绿色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第四节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绿色营销是绿色消费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营销将逐渐成为联系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的重要纽带。 1.绿色营销的定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商品与服务,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需要贯彻“5R”管理原则。这里的“5R”管理原则,是指研究(Resea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再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发展我国的绿色营销已刻不容缓。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是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对此,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 2.发展绿色营销的意义 (1)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消费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 (2)可以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没人会回答你,你去百度搜索,有下蓬学生在求助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绿色消费的重点是“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具体而言,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得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符合“三E”和“三R”,经济实惠(ECONOMIC),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EQUITABL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再生利用(RECYCLE)。 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80年代后半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者运动”然后席卷了欧美各国。这个运动主要就是号召消费者选购有益于环境的产品,从而促使生产者也转向制造有益于环境的产品。这是一种靠消费者来带动生产者,靠消费领域影响生产领域的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在发达国家掀起,许多公民表示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或略贵条件下选择购买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商品。 在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具体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费: (1)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 (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 (5)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 (6)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归纳起来,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等。 自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之重要工作。绿色是生命的原色,从人类为了生存栽培植物开始,绿色就代表了生命、健康、活力、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在这里,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而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维护、改善,依据“红色”禁止、“黄色”警告,“绿色”通行的惯例,以“绿色”表示合乎科学性、规范性、规律性,能保持永久通行无阻的概念。 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01年为“绿色消费”年,提倡“绿色消费”。(摘自《应用写作》杂志2001年第8期)“绿色消费”年主题的确定基于四方面原因:一、中国“十五”计划提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际上也是中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绿色消费”正符合这一主旨。二是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中国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绿色消费”既是对这一变化的适应,也是对消费者的引导。三是消费维权国际化的需要,它将标志着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加入了国际消费维权新潮流。四是解决维权热点的需要,不法经营者在食品中加入有害添加剂、装饰材料有害气体超标等,已成为消费维权新热点。

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论文题目

【关键词】 绿色食品; 消费者态度;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我国的绿色食品在历经1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变得广为人知。如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轨,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尽管消费者对这一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从现有文献资料可以看到,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绿色食品市场仍存在着严重的消费者不足。而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取决于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购买态度以及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态度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那么消费者当前对绿色食品态度怎么样?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又怎样?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来看,具体针对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行为理论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较少,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为细分市场探讨对消费者的态度及其购买行为的影响的更少。从应用的角度讲,研究和准确的认识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因素,能有助于企业更深入,更准确的去了解消费者的真正的需要,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也更多能够为政府机构制定引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的政策与法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本论文试图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消费者生活方式、环境关切、生态认知、价格等多个视角,对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态度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对已有理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和改编已有的相关态度测量量表,确定影响因素变量,以重庆市区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第一手数据,共收集样本314份。使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论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区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为:价格、方便性、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研究结论也表明,积极的购买态度与积极的购买意向之间呈显著的正关系;基于生活方式进行分群的消费者群体中,以“休闲健康型”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购买最积极。最后,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结论以及不足。

六年级作文绿色食品600字本文作者:廖嘉怡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与食品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啊!说到食品,我昨天去参观了东莞科学馆,去参观的主题是《食品添加剂知多少》。到了科学馆,我们经讲解员姐姐的仔细介绍,认识了许多食品添加剂和食用色素。这才了解:平时我们吃的果冻是由卡拉胶、黄原胶和乳酸合制而成;火腿肠里面有十多种食品添加剂;连我们最爱吃的方便面中竟含二十多种食品添加剂!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在们日常生活中,然有这么多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物!接着,我们还亲眼见工作人员用食品添加剂用食品添加剂和食用色素做成我们平时最爱喝的奶茶、可乐和果汁,我们看了后个个目瞪口呆!回家后,我在电脑中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南京“冠生园”事件,让人们望月饼而生畏;三亚的“毒咸鱼”,使我们谈“咸鱼”而色变;广东的“瘦肉精”事件,令我们望肉而怯步;号称生命杀手的“苏丹红”竟出现在我们最喜欢吃的辣味食品里;今年8月8日北京地区的福寿螺事件,使131人发病。面对这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事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吃的安全吗?这越来越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越来越渴望绿色食品进入千家万户。曾经,我是街头烧烤店前的常客,每次路过总要吃上两串来解解馋。有一天,我又路过烧烤店,那一阵阵的香味又吸引了我,忍不住又走上前去要了两串,看着红红的火苗,青青的烟,听着烧烤发出的兹兹声,闻着烤焦的香味,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恨不得把它马上吃到嘴里。就在此时,我看到一个服务员捡起了地上被人们丢弃的竹签,拿到一个水桶里随便洗了洗,又重新串起菜来。看到这一幕,我惊呆了,一下没了食欲,掉头就走,从此,再也不敢光顾这样的小吃摊。我们都知道: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还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一旦失去了健康和宝贵的生命,还有再来的时候吗?我想向全世界的人们呼吁:少用食品添加剂,促进健康生活!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管理机构及产品标准。 中国于1989年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1990年5月15日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设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逐步开展了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外出口等工作。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开始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接触。1996年在参照有机食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与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进行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49项绿色食品标准,注册了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商标,该标志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也成功注册。 产品生产和开发现状。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数目从1990年底的127种发展到2000年底的1831种,占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共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占70%。绿色食品实物生产总量达1000多万t,使用的农田、草场和水面达到333万公顷,贸易额达到400亿元人民币。从全国来看,产品开发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省区,东北几省区及江苏、山东等由于开发较早,产品数量也较多。 全国参与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的省区和企业也越来越多,到2000年底参与绿色食品开始的企业共有964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到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国内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也开始积极申报绿色产品,从事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经营,如内蒙古伊利集团、中国蓝田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目前从事绿色食品开发和经营的国内上市公司达到20家,绿色食品产值达亿元的企业达到35家,在全国确定的15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中有12家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品牌——市场”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 二、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食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1) 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规范未能与国际接轨。(2)组织管理体系未能协调统一。 绿色食品开发力度明显不足生产和加工还没有形成规模。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宣传力度不足。 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 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都不尽相同,生态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劳动力资源优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良好的生态农业基础。 10多年以来,中国的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截至1997年,全国已有51个县建立了2000多个生态农业基地,面积达7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这些生态农业基地为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策略: 强化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系。 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加大绿色食品开发与发展。 尽快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市场流通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 技术研究开发与培训。 绿色食品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如优良品种的选育、专用农药和肥料研制开发、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技术,以及符合环保和食品要求的包装材料的开发生产等,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加大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要进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也需要接受技术培训,才能掌握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关技术。绿 色 食 品 作者:吴荟敏 Return 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许多食品商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环保食品,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有什么不同之处?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和鉴别绿色食品呢?在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又如何呢?这都需要我们调查研究和思考。 所谓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 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 “绿色”, 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 “绿色食品”。 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虽然叫法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使用而生产的食品。 在中国,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为了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由统一的标志来标识。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很显然的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有着不小的差别,其中,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 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 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二) 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 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 以及产后环节产 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 ,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知道了什么是绿色食品并不代表我们就能鉴别绿色食品,现在有些商贩把“绿色”当箩筐,什么食品都往里装,乱贴绿色商标,让消费者上当受骗。所以我们要了解绿色食品的特点,它的标志是一个很重要的鉴别点,另外它的编号也十分重要,是鉴别真假的又一重要标志,它一般都由12位数组成,最前面的“LB”为“绿色标志”的汉语拼音缩写,接下来的两位数字是按食品类别的分类编号,如粮油类为“18”,它后面的10位数字都代表不同含义。以LB—18—9901053711为例,“99”是该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年份,“01”代表中国,“05”代表内蒙古自治区,“371”是该产品被认定时的序号,最后一位“1”则指该绿色食品为“A”级,“AA”级国内很少,代表数字为“2”。 而且,凡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上都同时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文字和批准号,其中标志和绿色食品四个字为绿色衬托的白色图案。除包装标签上的印制内容外,尚贴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统一防伪标签,该标签上的编号应与产品包装标签上一致。 绿色食品的概念是1989年提出来的,而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则是1990年。起初提出发展绿色食品的目的,简单地说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绿色食品,保护生态环境,一个是通过消费绿色食品,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中心就是 “以人为本”,落脚点就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绿色食品的开发,其效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其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市场的力量来推动,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领域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一是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市区陆续建立了生态农业区、绿色农庄、观光农场等类型的示范基地,这说明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二是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超市、食品店,绿色食品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鲜明的特色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部分绿色食品产品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90年代初期,在绿色食品推出不久,我们就曾预言: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在世纪交替的时候看来,我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绿色食品事业10年发展取得的成效和产生的影响已印证了这一点,而且通过这1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到了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而且看到了这项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 2001年是“绿色消费”年,要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又有一些报道说,有机食品也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绿色食品,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安全、环保、健康的食品成了一种持续的需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就应运而生了。实际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食品,代表着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但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有机食品的标准比绿色食品高,被人称为 “纯而又纯”的食品。它从基地到生产,从加工到上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绿色食品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第二,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要比绿色食品严格得多。第三,有机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更强调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绿色食品事业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所倡导的生产和消费观念、食品安全意识、质量标准、商标品牌已被广大的农户,生产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接受。在中国,绿色食品已成为优质安全食品的代名词,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世界持续农业协会等国际组织充分肯定了中国的绿色食品事业,”中国绿色食品工程”被誉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的模式之一。 当我们消除了污染因素,才能放心的食用绿色食品,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保证全人类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资料: ok!!!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