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选修课主要教什么写作

发布时间:2024-08-07 10:41:40

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选修课主要教什么写作

本书是一部具有参考工具书特点的学术研究入门与信息素养教育读本,其整体框架有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编著者将文献信息检索、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看作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并置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内。全书基于学术研究的一般范式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规律,系统地说明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各种文献特点与分布,一些常用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境内外著名的开放获取资源以及经典的中外文题录或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和检索技能,文献原文获取的技巧和方法,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合理使用的范畴,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投稿技巧与校样审读要领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者和图书情报工作者的参考书和指南。

指向设计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教学设计 一、绪论信息技术课主要包括上机课和理论课。理论课主要以传统课堂为主,而上机课主要通过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在机房里进行。但上机课也有分别,因而,信息技术课又被分为四大课型:理论课、技能课、实验课和作品制作课。本文中所提到的作品课即是作品制作课。那么作品制作课作为信息技术课型之一,它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利用某一计算机软件制作出相应的信息技术作品。依据教学的内容不同,技能课主要围绕某个具体环节进行具体操练。而作品制作课主要涉及到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技术作品规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流程。其中,作品制作课中的“作品制作”即指技能的操作。作品制作课具有代表性的类别主要包括文本类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网页制作与设计。相对完整的信息技术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都包括规划、制作和评价几个环节。2在此过程中,除了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进程,作品具体的规划、创设及评价后的反思与完善,大部分都由学生自己完成。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作品的制作为设计能力的体现提供了实践空间。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能力培养的分析(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基本、最根本的目标。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日益成熟,信息素养本身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信息素养这一词。在早先阶段,信息技术课的前身叫计算机课。在计算机课上主要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具体操作应用。由于社会发展的所需,计算机课才逐渐改称为信息技术课,而信息素养逐渐也被人们所熟知。信息素养涵盖更多的内容更适合时代的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出于种种原因,对于此过程的转变,人们并没有很快地做出相应的转变措施,依然停留于计算机的教育时代,将信息素养缩小成技术的熟练操作,出现了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状态。只看重技术的误区限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价值的延续。信息素养是每一个人在信息社会里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交涉所有与信息有关的活动的能力都展现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而信息技术是信息素养的一种工具,相当于连接信息素养养成的“桥梁”。信息技术课程指向信息素养,但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信息素养并非先遗传,而是后天逐渐培养成的。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促进信息素养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促进教育,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归根到底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现实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更倾向于技术的教授,呈现了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状态。技术如果不能实现超越技术本身的价值,它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信息技术学科也如此,针对于作品制作课而言,如果仅仅停留于无异于技能课的操练,系统地学习软件的操作,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意义又从何谈起。一门学科要交给学生一生受用的知识才能够足够实现其价值,即学科思想。数学学科有数学学科思想,语文学科有语文学科思想,学生在学校里学完了数学和语文等其他的学科,并不是指在以后的不学习这些学科之后就不再使用相应的学科知识了,而是所学的这些知识将服务于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可以“带得走”的东西,那就是“智慧”。3“带得走”的知识可以受益于终生,那么,生成智慧的教学体现了课程思想的宗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价值亦致力于一生所用。其课程价值将延续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满足作为主体的人和社会需要。三、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与设计能力培养 12(一)当下高中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现状 12(二)基于设计能力培养的作品制作课对教师的新要求 13(三)基于设计能力培养的作品制作课对学生的新要求 14(四)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体现 15四、基于设计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教学设计 17(一)文本类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设计 17(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教学设计 23(三)网页制作的教学设计 29五、高中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教学设计建议 37五、高中信息技术作品制作课教学设计建议作品主题定向即教师给定学生明确的主题。于全体学生来讲,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根据同一主题制作出不同的作品能够体现学生各式各样的设计。由此可见,教师在确定主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此主题能否满足学生能够发挥设计的需求十分关键。换句话说,即主题一定要有空间去设计,有设计的余地。选题过大或过小都不易于设计能力的发挥。选题过大,学生“够不着”,难以实施具体的设计制作。而选题过小容易造成学生兴趣不足,无法展开设计,发挥创新。选题是制作作品的第一步,选题如果不顺利,学生兴趣不浓厚,学生的设计能力无法体现,那么学生最后也无法做出高质量优秀的作品。那么什么类型的作品适合事先明确确定的主题也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例如文本类作品制作课就比较适合提前确定主题方向。文本类作品制作课是针对一特定的富有特殊含义的文本内容,根据其表达出来的意义再去进行深层次的设计与加工,学生拥有创作的余地。比如说,对于一篇表达母爱的文章,针对这个唯一的文本主题,让学生利用 word 软件对其展开不同见解的设计与加工。学生可以根据文章表达出来的令人感动的话语为文本添加图片、背景颜色或图片、边框、艺术字等元素的图文混排效果从而体现学生的设计思想。后期设计加工后的效果使原来平凡朴素的文章更加的吸引人的瞩目,增加了原有文章的阅读价值。总 结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需求及新课标改革理念,基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作品制作课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为契机,设计了文本类作品的加工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以及网页制作三种类型的作品制作课教案。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让学生经历信息技术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制作等阶段。颠覆以往作品课只注重机械的技能操作训练与模仿或倾向于技能的综合运用,而是站在以培养设计能力为先的高度上,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某一实际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亲历从对信息技术作品的需求出发,到作品主题的分析,到作品中各个要素呈现方式的具体规划、设计,再到应用软件工具来进行作品制作,最后进行评价反思的过程,以期达成学生能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观点、交流思想、展现设计能力、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为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施展平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结课作业

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一、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但是新的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培养成具有相关能力,能够不断探索、举一反三、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接受、运用的过程。只有具备这种信息获取、传输、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的学生,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学到知识,提高信息素养。这也达到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二、明白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硬、软件的关系其关系:信息技术的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还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计算机硬、软件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硬、软件,如CPU、Office、Wps、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硬、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始终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计算机,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三、 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上要使学生全面清晰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给出信息的两个定义。1.信息的通俗定义,信息是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加工处理的有价值的消息、情报、知识等。2.科学定义,信息是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刺激中所包含的内容。注意,这里的刺激一定要基于学生已有概念,即学生产生条件反射时所建立的刺激概念,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中所含的内容。接着应向学生讲清信息的分类、信息传递媒介、信息的表示形式等以及与信息有关的操作有表达、传输、处理加工、保存等。有人认为学信息技术就是学电脑——计算机,这种观点的是不对的。信息技术的范畴远大于计算机,由于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是作为学习信息的一种工具出现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工具应用的角度去学习使用计算机,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关系。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教师教会学生畅游网络世界,而学生却利用它去浏览网上的不健康的信息,或痴迷于网络的聊天、游戏等,以至于荒废了学业不说,还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而不是仅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四、创设条件、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决不是一门信息技术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进而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1、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其它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了信息技术,就是用不好。例如:学了Word的应用,就是想不到把自己喜欢的作文输入电脑,排版打印出来。学会了因特网搜索引擎,却不知用它去查一下语文课文中的“索溪谷”的相关资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其它学科学习服务。以Word教学为例,如果单纯从信息技术教材出发,学生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知道怎样打字、排版和打印后,学生的信息技能得到了发展,教学任务也可以算完成了。如果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上述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没有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化为一种素质、能力,还没有学会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了Word的应用,却不会实际运用。因此,只有在信息技术学用结合的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稳定地提高。为此我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充实与调整。Word教学有机整合数学内容示例:A、文字的输入 学会用拼音法输入数学中的一段汉字、标点等字符。B、文字修饰 学会把上次输入的课文内容排版C、插入图片 学会在上次排版的课文插入适当的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大小与位置。D、打印预览 学会打印上次的课文内容,并与课本比较,谁更美观?E、应用、巩固Word应用技能 输入一篇学生自己满意的作文并排版打印,参加展览。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Word教学有机整合数学内容,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后,能积极应用起来。学生用Word知识有机整合数学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渐渐地提高了。时间一长,其它信息技能,学生也会慢慢用起来。2、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合作开展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商讨合作教育教学事宜。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便可为其在学习其它知识时发挥作用。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例如学习“画图、PPT”软件的使用时,可以与美术教师联系;学习“EXCEL就与数学教师沟通……探讨教学合作事宜。实践证明:双方的合作无论对于信息技术还是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有益的。3、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联合布置作业。  教师适当布置一些运用信息技术的练习,让学生的信息技能有用武之地。例如:语文课《看云识天气》的预习作业:上网查找一些云与天气的有关资料,课堂上交流。这样学生便可把信息技术课上网络知识用起来。学习了电子幻灯片的使用后,可以与自然科学老师联系:让学生把自己的小实验小调查的结论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反映出来,在多媒体电教室中放映出来,供大家学习交流,想想看吧,当学生们站在讲台上播放幻灯片介绍他们的成果时会是何等的高兴啊!你能说他们的信息素养没有提高吗?通过与其它学科教师的合作,并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相反却增加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五、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师生之间是学习交流的关系,而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样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提高信息能力。我相信:通过大家积极营造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努力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机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能,逐步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是指日可待的。

作业一摸一样啊 、、、

你那个班的 我是你们的老师!!!

这个要看你写多少字的哦,这个就有

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教案

这个要看你写多少字的哦,这个就有

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一、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但是新的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培养成具有相关能力,能够不断探索、举一反三、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接受、运用的过程。只有具备这种信息获取、传输、分析、处理和应用的能力的学生,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学到知识,提高信息素养。这也达到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二、明白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硬、软件的关系其关系:信息技术的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还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计算机硬、软件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硬、软件,如CPU、Office、Wps、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硬、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始终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计算机,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三、 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首先应在信息技术课上要使学生全面清晰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给出信息的两个定义。1.信息的通俗定义,信息是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加工处理的有价值的消息、情报、知识等。2.科学定义,信息是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刺激中所包含的内容。注意,这里的刺激一定要基于学生已有概念,即学生产生条件反射时所建立的刺激概念,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中所含的内容。接着应向学生讲清信息的分类、信息传递媒介、信息的表示形式等以及与信息有关的操作有表达、传输、处理加工、保存等。有人认为学信息技术就是学电脑——计算机,这种观点的是不对的。信息技术的范畴远大于计算机,由于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是作为学习信息的一种工具出现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工具应用的角度去学习使用计算机,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关系。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教师教会学生畅游网络世界,而学生却利用它去浏览网上的不健康的信息,或痴迷于网络的聊天、游戏等,以至于荒废了学业不说,还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而不是仅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四、创设条件、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决不是一门信息技术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进而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1、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其它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了信息技术,就是用不好。例如:学了Word的应用,就是想不到把自己喜欢的作文输入电脑,排版打印出来。学会了因特网搜索引擎,却不知用它去查一下语文课文中的“索溪谷”的相关资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其它学科学习服务。以Word教学为例,如果单纯从信息技术教材出发,学生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知道怎样打字、排版和打印后,学生的信息技能得到了发展,教学任务也可以算完成了。如果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上述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没有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化为一种素质、能力,还没有学会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了Word的应用,却不会实际运用。因此,只有在信息技术学用结合的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稳定地提高。为此我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充实与调整。Word教学有机整合数学内容示例:A、文字的输入 学会用拼音法输入数学中的一段汉字、标点等字符。B、文字修饰 学会把上次输入的课文内容排版C、插入图片 学会在上次排版的课文插入适当的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大小与位置。D、打印预览 学会打印上次的课文内容,并与课本比较,谁更美观?E、应用、巩固Word应用技能 输入一篇学生自己满意的作文并排版打印,参加展览。  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Word教学有机整合数学内容,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后,能积极应用起来。学生用Word知识有机整合数学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渐渐地提高了。时间一长,其它信息技能,学生也会慢慢用起来。2、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合作开展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商讨合作教育教学事宜。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便可为其在学习其它知识时发挥作用。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例如学习“画图、PPT”软件的使用时,可以与美术教师联系;学习“EXCEL就与数学教师沟通……探讨教学合作事宜。实践证明:双方的合作无论对于信息技术还是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有益的。3、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联合布置作业。  教师适当布置一些运用信息技术的练习,让学生的信息技能有用武之地。例如:语文课《看云识天气》的预习作业:上网查找一些云与天气的有关资料,课堂上交流。这样学生便可把信息技术课上网络知识用起来。学习了电子幻灯片的使用后,可以与自然科学老师联系:让学生把自己的小实验小调查的结论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反映出来,在多媒体电教室中放映出来,供大家学习交流,想想看吧,当学生们站在讲台上播放幻灯片介绍他们的成果时会是何等的高兴啊!你能说他们的信息素养没有提高吗?通过与其它学科教师的合作,并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相反却增加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五、加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师生之间是学习交流的关系,而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样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提高信息能力。我相信:通过大家积极营造信息技术应用氛围、努力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机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能,逐步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是指日可待的。

一、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中学阶段信息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驾驭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应在初中阶段“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主要是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如会使用信息的采集、编辑、发送、存储工具。(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学习目标采取多途径地搜集学习资料获取信息。(3)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鉴别真假信息、筛选分析、概括表达信息的能力。(4)创造信息的能力:能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信息。(5)表达信息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使信息表达具体化、简洁化。(6)信息协作意识的能力: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自觉清除信息垃圾,避开有害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干扰,能够与他人进行信息共享及合作。二、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举措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丰富,采取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我校非常重视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建设,每间教室都配备多媒体白板教学,有先进的广播系统,有2间电脑室共配备了110多台XP系统的电脑等。互联网也覆盖了整个校园。这些硬件设施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了物质基础,为学生营造了优良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协同学习,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学生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虚拟环境等Internet上的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网上辅导和答疑。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有利于培育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我校每年都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求有一支信息素养好,具有较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教师队伍。只有老师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才能努力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具体信息的认识过程及对信息的判断、捕捉能力。信息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发展变化和培养既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也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中学生应该在充分了解信息意识含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注意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把对信息的认识水平、价值发现、开发利用变成自觉的行动,久而久之,在潜意识里就会逐渐地树立起信息意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活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人们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在教育环境逐渐信息化的趋势下,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去实现知识的探索、发现与运用。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指对于给定的课题、目的、问题,能合理地使用一定的信息手段,对必要的信息,自主地或与人协同地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和创造,并能根据受者的情况,发布信息、传递信息。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电子小报、制作个人网站等。通过实践应用,既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发展起到主导的作用。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指在信息的开发、传播、检索、获取、管理和利用过程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在信息社会中作出正确的或善的选择和评价。在对信息的使用上要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要自觉遵守无害、公平参与、知情同意、尊重知识产权等信息伦理道德原则,这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应具备的信息伦理道德,也是学生信息素养重要的因素。   因此,对学生开展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是必须的,包括能正确识别污染信息:欺诈、垃圾、暴力、种族歧视和仇恨、色情、封建迷信等信息。例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能传播有用信息也能传播有害信息如病毒,此时就要求学生发扬信息道德,自觉传播有益于人类的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甚至扼杀它;能理性看待黑客问题,把技术用在积极的方面如反黑客,而不是用于恶性方面如破坏网络资源。当然,教师还可结合生活及新闻实例,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抄袭不侵害他人信息,共同遵守网络协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意识到这些信息素养离自己并不遥远,做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它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就是以其它学科的学习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环境。基于此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离开基础知识,信息素养的形成就会变为空谈。反过来,信息素养在学生各科学习中和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它慢慢地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不可忽视基础文化的学习。三、结束语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使之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中,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学什么

1 大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本身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与创造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认知程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应包括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网络信息意识、大学生网络信息能力、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    2 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大学生虽然对信息资源有基本的认识,但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需求意识淡薄  信息需求体现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欲望,大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很多学生阅读书刊资料主要是完成作业,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即使在考研和就业压力面前有时也不知从何处着手搜集相关信息,寻找应对措施。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在大型搜索引擎里搜索出各种准确或非准确信息而不知如何滤选。许多学生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学位论文、毕业设计任务、从事某项活动而去选材、收集资料,只是应付了事,没有养成求新求变的系统收集资料的习惯。    2 信息检索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学生只知道借阅原始的纸质书刊和报纸,不知道图书馆网络上还有电子书报,不会利用图书馆的电子和网络资源。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里真正用于查找信息资源的时间非常有限。具体表现为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对大学生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分类浏览和有效利用,还需培训和引导。  另外,不能结合自身的学习与论文研究灵活地组织和归纳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缺少课题检索和论文写作技能,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缺乏研究和传播素养。    3 信息法规意识淡薄  据调查,大学生对网络黑客、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人为恶习等尚无有效的认识,哪些属于违法、侵权或不道德范畴也不明确。很多大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屡屡出现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而信息化社会的信息道德内容是常变常新的,必须紧跟其步伐。    3 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1 确立教学目标  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资源获取能力,教会他l'H~n何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如何组织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使得自己和别人可以从中受益。笔者拟订一份适合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7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二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以及信息源;三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能利用信息完成特定的任务;四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五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六是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七是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道德的行为。    2 构建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体现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又要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要将教学与非教学培养形式相结合,建立结构优化、适应性强、能体现因材施教和分流培养原则的弹性发放的课程体系。  根据层次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可将课程体系分为三种模式,即“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培养”、“专业信息素养培养”和“特色信息素养培养”,并分别在大学一、二、三年级实施教育。  三种模式将信息素养知识、意识、能力和道德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培养,但每一种模式又各有侧重点:  “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培养”侧重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基础能力方面的培养,包括信息意识、基本信息技能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即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方面的教育和培-i,)Jl;注重培养大学生信息检索策略制定的能力,及了解信息源的分布规律、掌握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工具及其特点等内容;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传播使用的规定和法律、抵制信息犯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等。  “专业信息素养培养”侧重大学生对专业信息的审核与筛选、分析、组织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培养大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特定目的,进行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强调利用正确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避免在推理或思维过程中发生逻辑错误,区别什么是不相关的和不重要的信息。  培养大学生对特定信息进行科学的甄别、实事求是的批判和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序化整理,重新构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集合。  “特色信息素质培养”侧重对大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的一些查新、定题服务等工作,也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院系的课程,模拟科研课题的实验教学,即将有些专业课或基础课的实验课部分内容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以模拟科研项目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或另选一些比较简单的科研课题组织实际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地选择科研课题,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分析、查找并阅读必须的资料,写出方案进行实践、实验,并提交课题报告或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出一篇模拟科研项目研究的学术论文,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多元化的用户培训模式,如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系列培训讲座、专业课与特定用户教育和个体化用户教育模式、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等。通过多途径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使大学生了解知识和信息的组织方法,进而知道如何探求知识信息,并对所取得的知识信息进行评价,融入自己的知识和价值系统,最终达到能利用信息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目的。  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为大学生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形成以信息检索与利用为主、多形式并存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3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有资源导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教学两种:  1 资源导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完成课程目标的学习,也是一种自我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使用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起引导辅导及协助作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收集学习资料,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启发,监视学习进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以资源为导向的学习旨在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一种特定的技能,学会确定什么是学习目标、到什么地方检索相关信息;学会如何检索、筛选、评价和利用信息;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如何自我评价学习的进展等。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信息资源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学习的基础,大学生所获得的资源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和揭示,制作清楚明了的资源使用指南,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利用资源,鼓励他们在学会使用资源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创新。  2 问题导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问题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它是让大学生在真实世界的环境,将所发生的实际问题形成案例,大家共同讨论,搜集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所以,大学生不只是在教师传授中得到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学习中,学习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自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挑战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学会能力的学习,而不全是知识的学习。  在信息素养独立授课模式中,教师多采用资源导向式的教学方法介绍信息资源的内容、组织、检索技术、评价和利用,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在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论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学习环境、所有教育层次。信息素养并非每个人天生具有的能力,必须经过学校的学习环境、课程的教育与培训才能获得。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信息素养课程的设计,结合各种学习资源的运用,使大学生建立起认识信息、并且能够快速找到与辨别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使用,以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论文地址大全。。。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 2、学生大论文中心 3、蜂朝无忧论文网 门类很全。 4、论文下载中心 门类很全。 5、论文帝国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asp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lw/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7、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 8、体育论文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12、论文商务中心 13、法律帝国: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论文中国 : 新浪论文网分类: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文: 无忧论文网: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第一章 信息素养概论第一节 信息及相关概念1 信息概述2 知识3 文献4 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关系第二节 信息素养概述1 信息素养的内涵2信息素养的构成第三节 信息素养评价的标准1 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基础2 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3 信息能力标准第四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及作用1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2 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现象3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4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层次第二章 信息资源及其组织第一节 信息资源类型体系1 信息资源的概念2 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3 信息资源类型体系的构建4 现代信息资源变化的特点第二节 文献信息源的类型1 信息源的概念2 文献信息源的类型3 文献信息源的社会功能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1 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法2 信息组织主题法第三章 信息需求与信息意识第一节 信息需求概述1 人类的社会信息需求2 信息需求的机制与特点3 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4 用户的信息需求类型5 信息需求的表达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需求的特点1 大学生信息需求的共同特点2 大学生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信息意识1 用户对信息的反应2 信息意识的特征3 信息意识的表现4 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第四节 信息行为分析1 信息行为及其特征2 用户心理一行为控制机制第四章 信息检索第一节 信息检索基础1 信息检索的含义2 信息检索的作用3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4 信息检索系统第二节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策略1 检索方法2 检索策略第三节 计算机信息检索1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2 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3 信息检索技术第四节 检索工具1 检索工具的概念2 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3 常用中文检索工具第五节 国外综合型文献信息检索1 国外文献信息检索系统概况2 国外科技报告文献检索3 国外会议文献检索第六节 数据与事实检索1 数据与事实检索2 参考工具书及其利用3 网络参考工具书第五章 信息分析与评价第一节 信息分析概述1 信息分析的概念2 信息分析的功能第二节 信息分析方法1 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2 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3 定性定量结合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文献信息的分析流程1 文献信息分析流程2 信息分析软件3 信息的定量分析方法示例第四节 信息评价标准1 信息评价及其指标2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方法及指标第五节 引文分析法及其应用1 引文分析法的测度指标2 《科学引文索引》的编制第六章 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第一节 网络全文电子期刊1 网络全文电子期刊的类型2 数据库型网络全文电子期刊的使用3 电子期刊检索示例4 提高网络全文电子期刊利用率的对策第二节 电子图书1 免费电子图书2 需要付费的网络电子图书第三节 网络特种文献1 网络专利信息2 网络科技报告信息3 网络会议文献数据库4 标准文献数据库5 学位论文数据库6 导航指南类信息第七章 信息伦理第一节 信息伦理概述第二节 信息伦理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1 信息伦理的社会功能2 信息伦理社会功能实现的路径3 信息伦理的领域维第三节 失范信息行为及其调控1 失范信息行为2 失范信息行为的控制第四节 信息伦理教育1 信息伦理教育的内容2 我国信息伦理规范的发展第八章 学术交流与写作规范第一节 学术论文写作1 学术论文写作概述2 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第二节 毕业论文写作1 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 毕业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第三节 综述的撰写1 综述的概念2 综述的撰写第四节 科研课题(项目)申报书1 科研课题(项目)申报书的作用与特征2 科研课题(项目)申报书的写作第五节 知识产权类文书1 知识产权的含义、范围与内容2 知识产权类文体的含义与种类3 专利申请文书的写作4 商标注册申请书的写作参考文献

信息素养与论文写作

一、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中学阶段信息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驾驭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应在初中阶段“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主要是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如会使用信息的采集、编辑、发送、存储工具。(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学习目标采取多途径地搜集学习资料获取信息。(3)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鉴别真假信息、筛选分析、概括表达信息的能力。(4)创造信息的能力:能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信息。(5)表达信息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使信息表达具体化、简洁化。(6)信息协作意识的能力: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自觉清除信息垃圾,避开有害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干扰,能够与他人进行信息共享及合作。二、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举措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丰富,采取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我校非常重视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建设,每间教室都配备多媒体白板教学,有先进的广播系统,有2间电脑室共配备了110多台XP系统的电脑等。互联网也覆盖了整个校园。这些硬件设施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了物质基础,为学生营造了优良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协同学习,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学生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虚拟环境等Internet上的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网上辅导和答疑。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有利于培育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我校每年都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求有一支信息素养好,具有较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教师队伍。只有老师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务,才能努力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具体信息的认识过程及对信息的判断、捕捉能力。信息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发展变化和培养既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也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中学生应该在充分了解信息意识含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注意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把对信息的认识水平、价值发现、开发利用变成自觉的行动,久而久之,在潜意识里就会逐渐地树立起信息意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活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人们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在教育环境逐渐信息化的趋势下,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去实现知识的探索、发现与运用。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指对于给定的课题、目的、问题,能合理地使用一定的信息手段,对必要的信息,自主地或与人协同地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和创造,并能根据受者的情况,发布信息、传递信息。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电子小报、制作个人网站等。通过实践应用,既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发展起到主导的作用。注重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指在信息的开发、传播、检索、获取、管理和利用过程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在信息社会中作出正确的或善的选择和评价。在对信息的使用上要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要自觉遵守无害、公平参与、知情同意、尊重知识产权等信息伦理道德原则,这是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应具备的信息伦理道德,也是学生信息素养重要的因素。   因此,对学生开展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是必须的,包括能正确识别污染信息:欺诈、垃圾、暴力、种族歧视和仇恨、色情、封建迷信等信息。例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能传播有用信息也能传播有害信息如病毒,此时就要求学生发扬信息道德,自觉传播有益于人类的信息,抵御不良信息甚至扼杀它;能理性看待黑客问题,把技术用在积极的方面如反黑客,而不是用于恶性方面如破坏网络资源。当然,教师还可结合生活及新闻实例,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实践中教育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抄袭不侵害他人信息,共同遵守网络协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意识到这些信息素养离自己并不遥远,做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它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就是以其它学科的学习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环境。基于此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离开基础知识,信息素养的形成就会变为空谈。反过来,信息素养在学生各科学习中和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它慢慢地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不可忽视基础文化的学习。三、结束语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为之不懈努力,使之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中,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本书是一部具有参考工具书特点的学术研究入门与信息素养教育读本,其整体框架有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编著者将文献信息检索、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看作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并置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范畴之内。全书基于学术研究的一般范式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规律,系统地说明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各种文献特点与分布,一些常用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境内外著名的开放获取资源以及经典的中外文题录或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和检索技能,文献原文获取的技巧和方法,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合理使用的范畴,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投稿技巧与校样审读要领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者和图书情报工作者的参考书和指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