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论文含摘要和外文翻译

发布时间:2024-07-06 05:58:29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论文含摘要和外文翻译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许多当地的民俗成为主要旅游项目,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政府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提高,我国民俗旅游业也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民俗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是作为风光旅游的补充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的后期,民俗旅游开始被重视,多地开始举办各种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1995 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民俗风情游”,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出现在公众视野里。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和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扩大了民俗旅游的范围,中国民俗旅游开始走向成熟。在此后发展中,我国出现一批批民俗村、文化村、民俗博物馆、古街、古城等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 ,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 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靠的、仿真之前的实在,而只需要投入当下的情感去体验现实的游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娱乐、休闲的场所,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它是社会性与工具性的产物,主题公园遵循的是消费主义的市场逻辑,它是大众欲望、权力政治与大众媒介等等诸多社会关系的产物,消费主义的逻辑渗透到主题公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 旅游购物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宁夏的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购物品的发展步伐更是缓慢。本文试应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等有关理论,对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中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分析,为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宁夏 旅游购物品市场 信息不对称 管理对策  旅游购物品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消费品,旅游购物品在物质及价值构成、市场属性上有别于普通消费品,这使得旅游购物品市场成为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一、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调查  笔者于2005年5月对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市场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共发出问卷480份,收回问卷439份,有效问卷412份。本文将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对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进行相应分析。  信息不对称使得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处于一种萎缩状态,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宁夏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且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旅游业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旅游购物品信息更是极少为外国旅游者甚至国人所了解,因而,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处于一种信息极不对称状态。由于旅游者是远道来旅游的,其旅游购物品的购买行为处于一种信息极不对称的状态,“一次性”特征很强,一些旅游商店就“来一个,宰一个”。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宁夏一些有着良好声誉的当地旅游特色商品,还有损于宁夏形象。在调查中,有38%的旅游者曾经在旅游中购买过假冒伪劣商品;如果购买到假冒伪劣旅游购物品,有13%的旅游者选择不投诉,而不投诉的原因大多集中在怕麻烦,耽误时间,不一定有结果上。在“会介绍朋友来宁夏并且购买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吗”一项的回答中,仅有74%的旅游者愿意介绍朋友来且购买旅游购物品;有多达08%的旅游者认为会介绍朋友来但不介绍其购买旅游购物品,还有86%的旅游者的选择是不介绍朋友来。后两项的合计数94%说明来宁夏旅游的旅游者有半数以上对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呈不满意的态度。  旅游购物品设计、生产与市场脱节  旅游购物及其所依托的旅游购物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应该成为宁夏发展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但目前的现状是只见销售,少有开发和生产,旅游购物品对相关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旅游购物品的设计、生产环节,由于另一种信息不对称——旅游购物品的设计、生产者相对于旅游者的信息劣势,使得设计、生产出来的旅游购物品与市场脱节,不能适应旅游者的需求。很多旅游者反映,到宁夏旅游,除了干枸杞没什么可买的。可见,在设计开发旅游购物品的过程中,没有切实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到底想购买什么样的旅游购物品。这使得研究设计出的商品往往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打动旅游者的心,而引起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旅游购物品缺乏特色和品牌意识  宁夏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购物品,但这些旅游购物品和外地的旅游购物品重复性很强,知名的本土特色旅游购物品并不多,特色新产品研发较为缓慢。在调查中,旅游者认为能够代表宁夏特色的旅游购物品仍然集中在枸杞制品(03%)、西夏王系列(38%)、滩羊皮制品(88%),以及贺兰石制品(64%)上,另有41%的旅游者选择其他旅游购物品,此外的66%的旅游者根本就没有选择。在回答“购买时您会选择什么样的旅游购物品”时,有多达77%的旅游者选择有当地特色的名牌,占第二位是有纪念意义的,达03%。可见在购买旅游购物品时,本地特色的名牌是旅游者购买愿望的首选。然而,宁夏的旅游购物品却几乎十年如一,品种少,造型变化不大,且价格不菲,对喜新求异、崇尚文化品位的消费者来说,其产品魅力已明显下降。  在品牌意识方面,宁夏的旅游购物品生产者非常欠缺。由于没有特色和品牌的支撑,旅游者到宁夏旅游时,无法选择究竟哪一种或哪几种旅游购物品是能够代表宁夏特色、具有购买意义的纪念品,只能“撞大运”,买到什么算什么,听天由命,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  综上所述,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呈现一种萎靡不振的状态,如果不加以治理,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宁夏的旅游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二、旅游购物品生产及经营企业对策、建议  针对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的特点和现状,本人认为,作为旅游购物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以有利于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建立有效的信号显示机制。  加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浓缩和综合了企业和产品多方面的信息,品牌的附加价值是产品竞争步入同质化阶段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实施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市场营销最主要的策略。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旅游购物品品牌也是信号显示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向旅游者传递有关旅游购物品的质量、售后服务、企业形象等信息。尽管名牌旅游购物品的质量并非总是好于非名牌旅游购物品,但旅游者购买非名牌旅游购物品碰到劣质旅游购物品的风险更大一些,因此风险规避的旅游者愿意为名牌支付高价。在旅游者心目中品牌旅游购物品代表优质,为此他们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其溢价部分有可能相当于旅游者从非品牌商品中搜寻同质产品的成本。  例如在宁夏旅游购物品市场中,同样是枸杞鲜果酿造的酒,“宁夏红”作为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其价格要比同类产品高出30%~50%,然而到宁夏旅游的旅游者却愿意多掏钱来买“宁夏红”,其原因正因为“宁夏红”是名牌,品质有保证。  建立质量保证与服务承诺体系  品牌已经蕴涵了部分旅游购物品的质量保证与服务承诺的内容,但旅游者有时并不清楚哪些品牌更为可靠,这时旅游购物品产品质量较高、较可靠的厂商就会通过质量保证书和服务承诺来使消费者明白他们出售的旅游购物品是可靠的,这种方法有效地发出了旅游购物品产品质量的信号。为了更大程度地清除信息壁垒,在旅游购物品的营销过程中应当加强售前的信息咨询和售中的信息沟通,认真履行服务承诺。旅游购物品行业协会监督建立行业自律体系以及旅游购物品生产、销售企业自主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也是这方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二次信号”的开发与强强联合  信号显示的有效性有时会受到威胁。品牌旅游购物品厂商可通过传递“二次信号”而加以规避。一是提高品牌的仿制难度,比如增加激光防伪标签、变更包装外观等;二是品牌厂家与品牌商店的强强联合,广义上讲就是采取专柜、特许、连锁经营的模式。旅游购物品经销商的“商誉”对旅游者来说就是一种二次信号,旅游者相信有名望的商家不会轻易地让伪劣产品出现在自己的柜台里,两种优质信号的结合能使旅游者放心地购买。相应地,上述两种商品的售价都可有所提高,这也是旅游者愿意为二次信号支付的溢价。在旅游购物品市场上,一些品牌旅游购物品生产厂家或公司不惜巨资在品牌商厦开设专卖场,表明旅游购物品经营者也已开始注意开发二次信号的效用。  调查分析旅游者评判旅游购物品质量的依据  旅游购物品是卖给谁的? 答案很明确——是卖给外国人的、外地人的。作为旅游购物品的生产和流通企业,要削弱这一类信息不对称,就应当借助“外眼”——外边人的眼睛,来审查旅游购物品,这就需要旅游购物品的研制、生产企业去研究 “外眼”和“内眼”的目光有什么不同。旅游购物品企业要不断研究市场,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以了解旅游者主要依据哪些线索作出质量推断、各个线索对旅游者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不同旅游者在评价这些线索上存在差异,据此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做到产品市场定位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Stiglitz and W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M],American Economic R71 (1981)p393-409  [2]陶雨芳:论宁夏旅游商品的深层次开发[J]市场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P31-32  [3]井文豪: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湖南经济,2001年第5期,P12-13  [4]王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5月,P36-40  [5]中国药网,http//:  [6]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协会发展调研与思考中国旅游网,http//: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俗特色旅游论文摘要

一、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二、 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 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有极高的参与性。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    一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阿里、那曲、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墨脱等地几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发现,特别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西藏高原的远古先民已创造了堪与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  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遗迹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发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发掘出用作生产工具的各种石器近8000件,骨器约400件。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种器形。装饰品共出土50件,种类有笄、璜、环、项饰、贝饰、牌饰等。[2]卡若文化为我们展示了西藏远古先民衣、食、住、佩饰等物质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风貌。  继卡若遗址之后,拉萨曲贡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西藏腹心地区距今三四千年前远古居民生活的情形。曲贡遗址分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在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多种器形的石磨盘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这些磨盘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种类有罐、盂、杯、碗、豆、盘、器座等,以罐为主。出土装饰品23件,质料为骨、陶、石三种,其中有骨牌饰1件,骨笄7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牦牛、绵羊和狗等,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比较普遍。在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式,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墓坑内一般用砾石块堆垒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贡土坑石室墓的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初年。在M203墓坑内出土一件铁柄铜镜。曲贡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网缀,在几座灰坑中还发现了鱼骨。[3]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拉萨一带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  西藏各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也形象地反映了西藏高原远古先民的生活史。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讲述远古先民树居野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逐渐繁衍,形成人类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许多神话,还讲述了人类如何受鸟的启发发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动的启迪学会了织布等。  据敦煌文献和藏文史籍载,西藏古代曾经历过众小邦统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补野部后来不断壮大。约公元前3世纪,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个赞普(王)出现于藏族历史上,当时还修建了称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宫堡。到第30代赞普达日年塞时,诸小邦的大部分领地已归于悉补野治下。经过松赞干布祖孙三代的励精图治,在公元7世纪初,统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其时,“南方之‘珞’与‘门’”亦被收为属民,当时珞瑜的珞巴人和门隅的门巴人已臣属于吐蕃政权。吐蕃时代,是藏族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兴旺繁盛的时期。从史料看,当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面,饮以酒浆和茶,住为“屋皆平头”的民居和“拂庐”(帐篷),信仰有自然崇拜、苯教和佛教,娱乐有歌舞、棋类、球类、抱石、赛马、摔跤等形式。此外,礼仪、婚丧等都有成文的规定和俗成的定制。在吐蕃时代就已成型的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一直绵延发展,影响至今。  吐蕃之后的一千多年间,随着西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西藏民俗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成为独具特色的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西藏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生活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从事生产活动以及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各地的地理环境无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以及它们有机构成的自然综合体,都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然带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于不同地域,其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西藏民俗文化正是如此。  西藏民俗文化产生于西藏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其北部是昆仑山脉,西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是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这些高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西藏的地势和地形结构可分为藏北高原(包括阿里高原),地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即“羌塘”(意为北部高地)的广大地域。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流域。喜马拉雅山地,主要指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东南坡。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西藏最东部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处横断山区。[4]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西藏民俗文化。辽阔的藏北高原地势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有众多的湖泊和纵横的水系,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和天然的牧场。人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原游牧文化。牧民食以乳酪牛羊肉,穿、用以裘皮和毛织品,居以牛毛帐篷,行以马、牛代步和驮运。还有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赛马、剽悍的性格,处处展现出游牧文化的风姿。藏南谷地海拔在2700-3700米之间,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耕。人们从《猴子变人》的神话时代开始便从事农耕活动,延续至今,创造了西藏的农业文明。人们食以糌粑,聚族居于平顶的楼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相传西藏最古老的居民首先出现于此。西藏的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房屋、第一个赞普,无不与雅隆河谷相联系。正是雅隆悉勃野部的崛起,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攻伐兼并,到公元7世纪前期才由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使西藏的文化地域最终形成。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仍是西藏最主要和最富庶的农业区。藏东三江流域属高山峡谷区,江河切割,沟壑纵横,气候呈立体分布。人们从事半农半牧的经济活动,依山势建房聚族而居。喜马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气候温和,多雨潮湿,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长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兼事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由于多林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建房盖屋多以林木为主。潮湿的气候又使人们居住于杆栏式竹木楼内。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并导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  西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西藏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西藏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论维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维西,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又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傈僳族自治县,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素以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饮食文化独特而著称,有“横断山中绿宝石”、“天然杜鹃花园”、“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称。 [大秘书网文章- 找范文,到大秘书网] 金沙江、澜沧江流经维西境内,怒江离维西县境仅十几公里之遥,与金沙江、澜沧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夹两山,两河入两江的地势。县境内从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立体气候植被带,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貌奇观。境内大江滔滔,峡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莹透明,构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观。 全县三大景区中,澜沧江景区以峡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为代表;塔城景区以滇金丝猴、热巴、藏传佛教、生态为代表;保和镇以古乐、兰花、杜鹃、傈僳族对脚舞、饮食为代表,三个景区集中展示了维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叶枝阿尺木刮、塔城热巴、永春地脚舞、维西古乐,可谓是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维西通往兰坪、中甸、丽江、德钦的公路有5条,有一个旅游开发公司,一家三江并流旅行社,六家酒店,5家涉外定点接待单位。有1600余个接待床位,100余个标间,三条旅游黄金线路和一批通过严格培训的导游队伍和服务人员。 历史上,居住在境内的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依存、互为影响,因而在宗教、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既有融合又各具特色的特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教育现象。傈僳族特色文化,是维西各族人民长期融洽相处的结晶。 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香格里拉文化州”战略目标之后,为了使维西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本篇文章来源于范文大全网 原文链接:

我是从事多年教学的大学老师,如需要,打开登录名,里面有联系方式

民俗特色旅游论文开题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摘 要]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 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 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文化内涵的阐释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两篇,不同方面,自己挑,不行我再找。题目:鹰潭民俗旅游路线设计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鹰潭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鹰潭地理位置优越,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下辖月湖区、贵溪市和余江县。全市通行赣语。《水浒传》开篇重笔描绘的龙虎山是道教发源地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世家”的世居之地,号称“中国道家第一山”。龙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所以鹰潭又称为“道都”。2010年8月2日,龙虎山成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龙虎山风景区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把“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龙虎山还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鹰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中晚期已成中国陶瓷生产个重要基地(角山窟址群的发掘曾在中国考古界引起巨大凡响),秦至秦至唐代一起由余汗县(今余干县)管辖(中间曾一度划入晋兴县管辖),唐代称鹰潭坊。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崖墓悬棺已成千古之谜。一代理学宗师宋陆九渊在贵溪创办了“象山书院”。明代宰相夏言和现代著名新闻先驱邹韬奋先生就诞生在这里。当代“木雕之王”企业家张果喜、“蛇王”舒普荣、“蚁王”杨思齐享誉中外。余江县是邹韬奋先生的故乡,是全国血防工作的一面红旗。1958年,毛泽东同志欣闻余江县消灭血吸虫,夜不能寐,挥毫写下著名的七律《送瘟神二首》。月湖区还发现了迄今3000多年的商代古窑址,把中国的陶瓷生产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该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鹰潭站是江西省唯一一个特等站。特等站是中国铁路车站中最高等级的车站。全国拥有此殊鹰潭站荣的特等站如下:黑龙江牡丹江站、河北山海关站、丰台站、河北石家庄站 、山西大同站、 甘肃兰州西站。邓小平同志称赞鹰潭“是个好口子”!,就是因为鹰潭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非常便捷。初到鹰潭旅游,肯定是要去龙虎山,“中国道教第一山”可谓是享誉中外。龙虎山离鹰潭市区大概16公里,如果您是自驾游旅客,那会是相当便捷,但不是自驾游也不用发愁,鹰潭火车站早以开通了一趟K2城际公交,票价3元,发车时间是每天的5:30—17:30,半小时即可到达龙虎山景区正大门的接待处。进入接待处,在售票处可以购得龙虎山旅游一日的全程票,票价275。所有票种包含龙虎山游览门票(150元/人)、龙虎山观光车票(50元/人)、龙虎山竹筏漂流(或仙水岩游船)(75元/人)游船、竹筏项目只能选择一项游览,游客可自行选择龙虎山竹筏漂流或仙水岩游船游览。进入景区之后,乘坐在观光车上的您可以领略到龙虎山丹霞地貌的特色景点,新建设好的象鼻山栈道也很值得你去走一走,看一看。观光车的下一站将会是竹筏漂流或者仙水岩游船,在这里你可以先去神秘的无蚊村逛逛,然后在竹筏或是游船上欣赏到龙虎山景区的标志性表演节目—悬棺。无蚊村位于泸溪河东岸仙水岩景区的许家村,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据载为许真君的后裔。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村中人多长寿,所以又有长寿村之称。该村依山傍水,峰峦秀丽,村内树木葱茏,村前碧波荡漾、舟楫穿梭,这里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可是村里却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没有蚊子,因此被称为“无蚊 村”,是极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该村为何没有蚊子?至今仍是个谜。一说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二说该村周围种满了桉树有驱蚊功能;三说距村庄不远处有一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虫;四说和这里流传的“张天师驱蚊孝母”有关。  据传说,有一代天师的母亲心情好动,喜欢游山玩水。而这代天师也格外孝敬母亲,唯母命是从。这日,张天师陪伴母亲来仙水岩游玩,沿路之上,看不尽水秀山青,奇峰异岭。不觉红日西沉,夜幕降临。于是借宿许家村。时值初夏,天气乍 热,村内成群结队的山蚊子特别大,咬起人来就是一个大包,村里人有顺口溜说:三只蚊子一盘菜,三只老鼠一麻袋,老鼠尾巴做腰带。  天师母亲刚住进来不久,便被蚊子咬得全身红肿,气得直骂天师无能,成天只知道擒妖捉怪,连只小小的蚊子都对付不了。天师满脸羞愧,对母亲道:“请母亲息怒,我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只不过是几只蚊子,区区小事,何劳母亲大人动怒,我把它们赶走不就是了”。说着抽出宝扇,问母亲要扇几下。张母不知其中缘由,便问天师祥情。天师说:“我这宝扇扇一下,全村无蚊、扇两下,方圆十里无蚊……”,“好啦,别处我可管不了啦……”,天师母亲被蚊子咬急来,只想把身边的蚊子赶走,未等天师把话说完,便抢过话头说。天师点头称是,口念法咒,轻轻地一扇,立时但见:  蚊公蚊婆,哼着小歌;  拖儿带女,逃出山窝。  这便是“无蚊村”的由来。仙水岩的悬崖峭壁上散布着数百座距今两千六百多年的崖墓,这些洞穴大小不一,里面陈放着古棺,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现已发掘出棺木39具,完整人骨架16具,各种陶器、青瓷器、丝麻织品、乐器、木竹器200余件,有些是稀世珍品。经鉴定,这些墓葬都是战国早期的墓葬。仙水岩的悬棺奇迹吸引着国内外考古工作者浓厚的兴趣,已成为中国民族学、民俗学、文物考古学的科研基地。见过悬棺的人,第一感觉都是特别的神秘,而神秘之中的神秘,就是古代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怎么把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的。这个问题也是悬棺千古之谜的核心,大家提出了种种猜测,堆土法、涨水法、地质变迁和绞车……  然而这些方法似乎都无法合理地解释这个谜中之谜。这个悬了几千年的悬棺悬谜究竟何时能揭开?  一个秘密的揭开引发了更多的神秘。这些崖墓的主人是谁?这些棺木又是怎样被放上去的?  江西龙虎山,沿着卢溪河顺流而下,两岸的千尺绝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龙虎山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洞里面藏着无字天书和金银财宝。但是,由于这些洞穴都在距离水面20米到100米的悬崖峭壁上,因此人们无法上去看个究竟。20世纪70年代,一些风化后的木板掉落,洞里的秘密才露出端倪。  原来,这是一种崖墓葬。随着更多的封门板跌落,越来越多棺木重见天日。有的是群葬,一个洞穴放置了十几具棺木,也有夫妻葬,更多的是独葬,都被放置在峭壁上的天然洞穴里,而且都选择了朝阳的一面。  早在1978年,江西省就成立了专门的龙虎山崖墓悬棺考古工作队。怎么样能进入绝壁上的崖洞?成为工作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最初工作队设计了一个汽油桶方案,但是成本太高。汽油桶的方案被否定后,考古队决定用毛竹搭架子试一试。高高的竹架让现代人终于有了与悬棺对视的机会。考古队首先选择了悬棺较多的13号洞。但是,谁敢徒手沿着几十米高的竹架爬上去呢?  当地几位经常攀岩采药的药农自告奋勇。药农从崖洞带下来一些坛坛罐罐和篾片,这些在药农眼里的破破烂烂很快被送往文物鉴定部门,整个考古队边整理其它的棺木,边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经过国家文物局鉴定,悬棺主人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国家文物局经过碳14鉴定,发现这些文物已经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13号洞的悬棺主人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根据诸多的陪葬品,考古队判断,13号洞悬棺的主人是我国古代的百越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民族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和龙虎山一代。他们遇水而安,择水而居,死后也选择临水而葬。  考古队一共发掘了18具棺木,这些棺木都是独根的楠木制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种样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轻的也有300多斤重。放置悬棺的地方,上至峰顶、下距水面或者空谷,都有数十米甚至一百多米,而且上下左右都是异常陡峭的石壁。一直以来,悬棺都被包裹在重重迷雾之后,而如何把几百斤重的棺木放到悬崖峭壁之上,始终是这个千古之谜的谜中之谜。  悬棺如何被放到悬崖峭壁之上,引发种种猜测。  1997年开始,龙虎山旅游集团面向社会悬赏30万人民币,招募破解龙虎山悬棺悬谜的智慧之士。  有人猜测当时使用了热气球。两千多年前,有没有热气球还尚待考证,试想,古人驾驶着热气球,拉着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就算他能用热气球带着棺木飞到几十米的高空,那他怎么样才能把棺木放进去?  还有一种方法是堆土说。从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进去后,然后再把土运走。堆土法遭到了大多数专家的反对,尤其是龙虎山地区,悬棺大多在临水的悬崖上,显然,堆土法无法实现。  堆土法不成立,有人提出了地质变迁说。两千多年前,卢溪河的水位比现在高出很多,那些今天看来高高在上的洞穴当时距离水面很近,人们用船把棺木运到洞口,很轻松就放进去了。看完了让人瞋目结舌的悬棺表演,接下来你就可以自行的去观赏龙虎山的其他魅力景区了,诸如上清宫,正一观等道教圣地,又如香炉峰,金枪峰等神奇山体,定会让你大饱眼福,流连忘返玩了一天你也该累了,更是饿的不行,那就让我来给您介绍我们鹰潭人民的特色风味小吃吧首先是上清豆腐,鹰潭上清豆腐历史悠久,为上清古镇的一大特色菜肴。这里的豆腐行销四方,在龙虎山中可称一绝。无论是豆腐还是豆腐干,都独具风味。不光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医疗效用。其次是贵溪灯芯糕,早在清乾隆年间贵溪雄石镇龙兴铺灯芯糕就已很有名。再有就是江西余江县的特色小吃茄子干,尤以锦江镇的最为出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原料主要有茄子,糯米,红砂糖,芝麻,干辣椒,甜酒,酱油等。做法非常复杂:将茄子蒸熟,乘热拨开摊平,晒干成茄子干糯米蒸熟后乘热入缸,到入煮开的甜酒红糖等十几种料熬成的汁,迅速不听的调匀,瓯一晚,第二天还要打捶,这就成了馅料将茄子干放入甜酒和红塘熬的汁中入味上色后,两块茄子干中间包入馅料,拍平,摊出去晒干,一两周后就可以吃了。不到鹰潭不知“道”,鹰潭绝对算是一座宜居城市,希望你在工作繁忙之余,能有机会到我们鹰潭做客,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与愉悦。民俗旅游开发与欣赏结课报告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价值。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传统文化价值流失。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论文5000字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作者 陈瑶【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1 旅游开发优势(S)1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2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3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2 旅游开发劣势 (W)1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2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3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3 旅游开发机遇(O)1 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2 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3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T)1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2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参考文献[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3]南宁统计年鉴2006[G]南宁:南宁市统计局,2006年9月 【作者简介】陈瑶(1979-),女,瑶族,广西融安人,民俗学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与旅游。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其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 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因此,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较早,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国内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 1 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园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需花很长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2 复古再现式 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也属此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举苹式共同的缺点。 3 原地浓缩式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其优点是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其缺点是在真迹旁边造“真迹”,令游客自然形成对比,对有些游客不能构成吸引力。 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4 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夏威夷毛利人村落等,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 5 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师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6 短期表现式 以上五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生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港捷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4、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两大原则 1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策关键。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相近(均在l991年底),199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亿元和630万元,199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亿元和691万元,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区位是关键,前者处于口岸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众多,且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因此,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且具体位置与依托城市之间不宜超过1小时车程,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之内且交通便利。如距离偏远,应尽量与其他较具吸引力的景点组合成二日游旅游线路。在投资规模上宜尽量予以控制。 5、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相当庞杂丰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什么?是旅游吸引力。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内容精选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 6、结论 民俗文化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民俗旅游也就显得丰富多彩。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但因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游的,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一、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二、 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 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有极高的参与性。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论文题目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许多当地的民俗成为主要旅游项目,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随着政府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提高,我国民俗旅游业也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民俗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是作为风光旅游的补充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的后期,民俗旅游开始被重视,多地开始举办各种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1995 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民俗风情游”,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出现在公众视野里。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和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扩大了民俗旅游的范围,中国民俗旅游开始走向成熟。在此后发展中,我国出现一批批民俗村、文化村、民俗博物馆、古街、古城等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