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题目大全高清图

发布时间:2024-07-08 15:30:48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题目大全高清图

陕西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分别是镶金兽首玛瑙杯,秦彩绘跪射俑,鎏金银竹节熏炉,皇后之玺,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五祀卫鼎,马球图,杜虎符,鸳鸯莲瓣纹金碗,三彩载载乐佣。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这批国宝文物涵盖了古代壁画、金银器、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各大类别,并以其珍贵而独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斐声海内外。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国之重宝,海内孤品,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酒器,长5厘米,口径9厘米。镶金兽首玛瑙杯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旟鼎西周,国宝级文物。铸于周康王时期,造型敦厚雄伟,纹饰庄重神奇。通高77厘米,口径5厘米。立耳,深腹,平沿方唇,三柱足。口沿下饰浮雕状饕餮纹,地衬细雷纹。三足根部饰大饕餮面。双耳外侧各饰一条曲体上缘的夔龙。腹外壁及底部厚积烟迹,显系长期使用所致。腹内壁铸有铭文28字。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五祀卫鼎西周,国宝级文物。通高5厘米,口径3厘米,腹深5厘米,重5公斤。双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倾垂,口沿下饰以细雷纹填地的变形兽体纹腹内壁铸铭文19行207字,记录了一场卫和邦君厉之间因为土地补偿而引起的违约案件,对研究西周时期法律有重要作用。鼎内的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上已属私有,但土地转让仍需通过王朝众臣,说明贵族对土地的处分已得到制度上的默认。五祀卫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多友鼎西周,国宝级文物。通高5厘米,耳高10厘米,宽6厘米,厚3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口沿外折2厘米,重35千克。铸于周厉王时期。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二百七十九字,记载了西周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铭文结构凝练,字迹秀丽,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 皇后之玺西汉,国宝级文物。高2厘米,边长8厘米,重33克。和田羊脂白玉雕制,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玉质坚硬致密,无任何受沁现象。玺体正方形,钮为高浮雕匐伏之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隆鼻方唇,双耳后耸,尾藏于云纹之中,腹下钻孔以便穿绶系带。玺台侧面呈平齐长方形,琢出长方形阴线框,雕琢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结构严谨大方。此印形制与印文与汉制相合,为汉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鎏金银竹节熏炉西汉,国宝级文物。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厘米,重57公斤。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蟠龙,均以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十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炉口外侧刻铭文一周135字。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家。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品。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国宝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高8厘米,口径3厘米。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形状,壶身扁圆,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上置覆莲瓣式壶盖,壶顶壶柄以银链相连,骑猎、常用皆宜,独具匠心,银壶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宫中驯养舞马四百,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时,舞马身披锦绣,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银壶舞马形象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客使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绘于章怀太子墓道东壁。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一人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使节。最后一位应来自中国东北靺鞨族。这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阙楼仪仗图(两组)唐代,国宝级文物。阙楼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懿德太子墓道东壁和西壁,东壁阙楼图高304厘米,宽296厘米;西壁楼图高305厘米,宽298厘米。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大足元年(701年)遭谗言被武则天杖杀,时年19岁,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年),以太子身份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宫女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176厘米,宽5厘米。绘于唐永泰公主墓墓前室东壁南侧。画中共9人。为首一人头梳单刀半翻髻,目视前方,双臂交又于腹前,挺胸起步前行,姿容华贵高雅。其后一人头梳螺髻,回头似在向其他人吩咐事情。其余7位宫女头梳半翻髻、螺髻或双螺髻,手中分别持有独台、团扇、如意、方盒、高足杯、拂尘、包袱等物,侧身缓行。其中除2位着男式袍衫外,其它7位皆着窄袖袒胸短襦,肩披丝帛,下穿红、黄、绿等色曳地长裙,脚着如意云头履,画面形象生动,似是侍寝的图景。马球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229厘米,宽688厘米。绘于章怀太子墓道西壁。画中有20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突出五个持偃月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后10余骑人马,行者骑枣红马,或山间奔行,或驰骋腾空。止者着绿色长袍,红翻领,伫目凝神,无球杖。背景衬起伏山峦,五颗孤零零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狩猎出行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100厘米—200厘米,全长890厘米。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四十多个骑马狩猎者携弓带箭或持旗或持驯豹鞭,浩浩荡荡地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大道上,簇拥着主人纵马驰向猎场。人物排列有序,最前方为两名探路随从,两侧为执旗卫士,最后为两匹辎重骆驼和殿后随从,中间大队人马束腰佩箭,架鹰抱犬、前呼后拥。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画中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着紫袍、雍容端庄的官员,身无佩箭及箭囊,坐骑为白色“走马”,走马只有极少数地位很高的人方可使用。由此推断,骑白马的人应是章怀太子李贤。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唐代,国宝级文物。通高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厘米。锤击成型,侈口,圆唇,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器身满饰珍珠地纹,腹部捶出双层仰莲瓣,上层莲瓣中分别錾鸳鸯、鹦鹉、鸿雁、鹳翎、鹿、狐、獐、兔、鸭等珍禽异兽;下层莲瓣内刻忍冬花草。碗内底刻宝相花。圈足饰方胜纹一周,内刻鼓翼云端的飞鸟一只及流云数朵,底沿以小联珠缀成。碗内壁有墨书重量“九两三”。制作精妙绝伦,富丽堂皇,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成熟,是罕见的艺术作品。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国宝级文物。高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3厘米,重1789克。大口短头,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罐体为纯银锤击成型,花纹平錾,鱼子纹地,纹饰鎏金。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周边环绕折枝花,组成两组均衡式圆形图案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银罐上錾刻的鹦鹉振翅欲飞,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型,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不仅可以领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水平,也是唐代审美时尚、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折射。三彩载乐驼唐代,国宝级文物。通高58厘米,高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3厘米。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表现的是流行于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的新舞乐。这组俑以狭小的驼背作舞台,却承载阵容庞大的乐队来表现当时流行的新舞乐,大胆运用了艺术夸张,充满想象与浪漫。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传神,使人仿佛耳闻悠扬的乐曲。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青釉提梁倒注瓷壶宋代,国宝级文物。高3厘米,腹径3厘米。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淡青而略泛灰,光泽莹润。壶身呈圆球形,虚设的壶盖与壶浑然一体,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绝世珍品。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产品。耀州窑是唐宋时中国北方名窑,时人推崇耀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釉油滴碗宋代,国宝级文物。高9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8厘米。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油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称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被成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迄今所见的油滴釉器多出自建窑,胎体较厚,器型较小,这件黑釉“油滴”瓷碗,胎体厚重,釉面漆黑。如此之大和如此之美的油滴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10样东西十分珍贵,分别是镶金兽首玛瑙杯,秦彩绘跪射俑,鎏金银竹节熏炉,皇后之玺,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五祀卫鼎,马球图,杜虎符,鸳鸯莲瓣纹金碗,三彩载载乐佣。

去陕博大厅买一本,不就全有了。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题目大全高清图片

西汉幕 位于第1展厅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1、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2、旟鼎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3、五祀卫鼎五祀卫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4、多友鼎多友鼎的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记载了西周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5、皇后之玺此印形制与印文与汉制相合,为汉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6、鎏金银竹节熏炉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家。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品。7、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宫中驯养舞马四百,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时,舞马身披锦绣,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银壶舞马形象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8、客使图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呈三角状站立。后面三位,为首一人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使节。最后一位应来自中国东北靺鞨族。9、阙楼仪仗图(两组)阙楼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懿德太子墓道东壁和西壁,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10、宫女图绘于唐永泰公主墓墓前室东壁南侧,高176厘米,宽5厘米。11、马球图高229厘米,宽688厘米。绘于章怀太子墓道西壁,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12、狩猎出行图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13、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制作精妙绝伦,富丽堂皇,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成熟,是罕见的艺术作品。14、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不仅可以领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水平,也是唐代审美时尚、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折射。15、三彩载乐驼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传神,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6、青釉提梁倒注瓷壶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产品。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17、釉油滴碗这件黑釉“油滴”瓷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鸳鸯莲瓣纹金碗有两件,所以共计18件。扩展资料: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717950件(组)。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历史博物馆

2001—2012年度科研成就:张维慎、梁彦民:《唐代拜仪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1期。谭前学:《试论秦始皇的法外擅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1年。《试论汉代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双向交流》,《文博》2002年1期。董理:《西魏经略巴蜀始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试评李栖筠的政治生涯——兼及李氏三代政风之比较》,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张维慎:《论清代宁夏府的水利建设》,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两汉王朝的移民戍边与宁夏平原农业的进一步开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试论宁夏古代狩猎业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梁彦民:《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直棱纹》,《文博》,2002年2期。《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2期。《梁其壶年代小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商周青铜器双身龙纹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6年6期。《商周时期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2期。杨瑾:《从考古资料看外国人在长安的风俗》,《关中民俗艺术论辑》(1),三秦出版社,2003年。《大夏蛇人与战国蛇怪的比较研究》,《秦汉史国际研讨会论文辑》,2004年。田小娟:《秦上郡置县考》,《早期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成建正: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写在陕西古代文明正式开展之际》,《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马振智:《改陈工作的新思路》,《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王莉:《康熙青花大碗考识》,《文物世界》2009年4期。《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追索回归纪实》师小群、呼啸《文物报》2010年11月8日,总第1877期。《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玉器拾萃》师小群、王蔚华《收藏界》2010年第5期。《墓葬壁画保护的一些“细节”问题》论文卢轩(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唐墓壁画部分内容考辨》论文万晓(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论文程旭《文物》2012年第5期《新征集唐代砖绘壁画初释》论文师小群《中意合作古代壁画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这批国宝文物涵盖了古代壁画、金银器、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各大类别,并以其珍贵而独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斐声海内外。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国之重宝,海内孤品,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酒器,长5厘米,口径9厘米。镶金兽首玛瑙杯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旟鼎西周,国宝级文物。铸于周康王时期,造型敦厚雄伟,纹饰庄重神奇。通高77厘米,口径5厘米。立耳,深腹,平沿方唇,三柱足。口沿下饰浮雕状饕餮纹,地衬细雷纹。三足根部饰大饕餮面。双耳外侧各饰一条曲体上缘的夔龙。腹外壁及底部厚积烟迹,显系长期使用所致。腹内壁铸有铭文28字。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五祀卫鼎西周,国宝级文物。通高5厘米,口径3厘米,腹深5厘米,重5公斤。双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倾垂,口沿下饰以细雷纹填地的变形兽体纹腹内壁铸铭文19行207字,记录了一场卫和邦君厉之间因为土地补偿而引起的违约案件,对研究西周时期法律有重要作用。鼎内的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上已属私有,但土地转让仍需通过王朝众臣,说明贵族对土地的处分已得到制度上的默认。五祀卫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多友鼎西周,国宝级文物。通高5厘米,耳高10厘米,宽6厘米,厚3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口沿外折2厘米,重35千克。铸于周厉王时期。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二百七十九字,记载了西周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铭文结构凝练,字迹秀丽,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 皇后之玺西汉,国宝级文物。高2厘米,边长8厘米,重33克。和田羊脂白玉雕制,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玉质坚硬致密,无任何受沁现象。玺体正方形,钮为高浮雕匐伏之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隆鼻方唇,双耳后耸,尾藏于云纹之中,腹下钻孔以便穿绶系带。玺台侧面呈平齐长方形,琢出长方形阴线框,雕琢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结构严谨大方。此印形制与印文与汉制相合,为汉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鎏金银竹节熏炉西汉,国宝级文物。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厘米,重57公斤。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蟠龙,均以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十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炉口外侧刻铭文一周135字。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家。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品。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国宝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高8厘米,口径3厘米。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形状,壶身扁圆,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上置覆莲瓣式壶盖,壶顶壶柄以银链相连,骑猎、常用皆宜,独具匠心,银壶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宫中驯养舞马四百,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时,舞马身披锦绣,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银壶舞马形象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客使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绘于章怀太子墓道东壁。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一人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使节。最后一位应来自中国东北靺鞨族。这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阙楼仪仗图(两组)唐代,国宝级文物。阙楼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懿德太子墓道东壁和西壁,东壁阙楼图高304厘米,宽296厘米;西壁楼图高305厘米,宽298厘米。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大足元年(701年)遭谗言被武则天杖杀,时年19岁,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年),以太子身份陪葬乾陵并号墓为陵。宫女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176厘米,宽5厘米。绘于唐永泰公主墓墓前室东壁南侧。画中共9人。为首一人头梳单刀半翻髻,目视前方,双臂交又于腹前,挺胸起步前行,姿容华贵高雅。其后一人头梳螺髻,回头似在向其他人吩咐事情。其余7位宫女头梳半翻髻、螺髻或双螺髻,手中分别持有独台、团扇、如意、方盒、高足杯、拂尘、包袱等物,侧身缓行。其中除2位着男式袍衫外,其它7位皆着窄袖袒胸短襦,肩披丝帛,下穿红、黄、绿等色曳地长裙,脚着如意云头履,画面形象生动,似是侍寝的图景。马球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229厘米,宽688厘米。绘于章怀太子墓道西壁。画中有20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突出五个持偃月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后10余骑人马,行者骑枣红马,或山间奔行,或驰骋腾空。止者着绿色长袍,红翻领,伫目凝神,无球杖。背景衬起伏山峦,五颗孤零零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狩猎出行图唐代,国宝级文物。高100厘米—200厘米,全长890厘米。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四十多个骑马狩猎者携弓带箭或持旗或持驯豹鞭,浩浩荡荡地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大道上,簇拥着主人纵马驰向猎场。人物排列有序,最前方为两名探路随从,两侧为执旗卫士,最后为两匹辎重骆驼和殿后随从,中间大队人马束腰佩箭,架鹰抱犬、前呼后拥。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画中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着紫袍、雍容端庄的官员,身无佩箭及箭囊,坐骑为白色“走马”,走马只有极少数地位很高的人方可使用。由此推断,骑白马的人应是章怀太子李贤。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唐代,国宝级文物。通高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厘米。锤击成型,侈口,圆唇,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器身满饰珍珠地纹,腹部捶出双层仰莲瓣,上层莲瓣中分别錾鸳鸯、鹦鹉、鸿雁、鹳翎、鹿、狐、獐、兔、鸭等珍禽异兽;下层莲瓣内刻忍冬花草。碗内底刻宝相花。圈足饰方胜纹一周,内刻鼓翼云端的飞鸟一只及流云数朵,底沿以小联珠缀成。碗内壁有墨书重量“九两三”。制作精妙绝伦,富丽堂皇,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成熟,是罕见的艺术作品。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国宝级文物。高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3厘米,重1789克。大口短头,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罐体为纯银锤击成型,花纹平錾,鱼子纹地,纹饰鎏金。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周边环绕折枝花,组成两组均衡式圆形图案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银罐上錾刻的鹦鹉振翅欲飞,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型,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不仅可以领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水平,也是唐代审美时尚、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折射。三彩载乐驼唐代,国宝级文物。通高58厘米,高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3厘米。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表现的是流行于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的新舞乐。这组俑以狭小的驼背作舞台,却承载阵容庞大的乐队来表现当时流行的新舞乐,大胆运用了艺术夸张,充满想象与浪漫。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传神,使人仿佛耳闻悠扬的乐曲。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青釉提梁倒注瓷壶宋代,国宝级文物。高3厘米,腹径3厘米。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淡青而略泛灰,光泽莹润。壶身呈圆球形,虚设的壶盖与壶浑然一体,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绝世珍品。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产品。耀州窑是唐宋时中国北方名窑,时人推崇耀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釉油滴碗宋代,国宝级文物。高9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8厘米。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油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称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被成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迄今所见的油滴釉器多出自建窑,胎体较厚,器型较小,这件黑釉“油滴”瓷碗,胎体厚重,釉面漆黑。如此之大和如此之美的油滴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题目大全高清版图片

2001—2012年度科研成就:张维慎、梁彦民:《唐代拜仪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1期。谭前学:《试论秦始皇的法外擅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1年。《试论汉代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双向交流》,《文博》2002年1期。董理:《西魏经略巴蜀始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试评李栖筠的政治生涯——兼及李氏三代政风之比较》,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张维慎:《论清代宁夏府的水利建设》,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两汉王朝的移民戍边与宁夏平原农业的进一步开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试论宁夏古代狩猎业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梁彦民:《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直棱纹》,《文博》,2002年2期。《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2期。《梁其壶年代小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商周青铜器双身龙纹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6年6期。《商周时期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2期。杨瑾:《从考古资料看外国人在长安的风俗》,《关中民俗艺术论辑》(1),三秦出版社,2003年。《大夏蛇人与战国蛇怪的比较研究》,《秦汉史国际研讨会论文辑》,2004年。田小娟:《秦上郡置县考》,《早期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成建正: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写在陕西古代文明正式开展之际》,《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马振智:《改陈工作的新思路》,《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王莉:《康熙青花大碗考识》,《文物世界》2009年4期。《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追索回归纪实》师小群、呼啸《文物报》2010年11月8日,总第1877期。《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玉器拾萃》师小群、王蔚华《收藏界》2010年第5期。《墓葬壁画保护的一些“细节”问题》论文卢轩(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唐墓壁画部分内容考辨》论文万晓(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论文程旭《文物》2012年第5期《新征集唐代砖绘壁画初释》论文师小群《中意合作古代壁画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半坡博物馆的人面鱼纹盆,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法门寺博物馆的四股十二环锡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的馆跪射俑,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的秦封泥,汉阳陵博物馆的微笑俑,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开成石经》,西安博物院的三彩腾空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彩绘釉陶戏狮纹扁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这10样东西十分珍贵,分别是镶金兽首玛瑙杯,秦彩绘跪射俑,鎏金银竹节熏炉,皇后之玺,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五祀卫鼎,马球图,杜虎符,鸳鸯莲瓣纹金碗,三彩载载乐佣。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题目大全高清版

2001—2012年度科研成就:张维慎、梁彦民:《唐代拜仪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1期。谭前学:《试论秦始皇的法外擅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1年。《试论汉代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双向交流》,《文博》2002年1期。董理:《西魏经略巴蜀始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试评李栖筠的政治生涯——兼及李氏三代政风之比较》,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张维慎:《论清代宁夏府的水利建设》,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辑,三秦出版社,2002年。《两汉王朝的移民戍边与宁夏平原农业的进一步开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试论宁夏古代狩猎业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梁彦民:《浅析商周青铜器上的直棱纹》,《文博》,2002年2期。《商周青铜容器底部刻划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2期。《梁其壶年代小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2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商周青铜器双身龙纹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6年6期。《商周时期四耳青铜簋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2期。杨瑾:《从考古资料看外国人在长安的风俗》,《关中民俗艺术论辑》(1),三秦出版社,2003年。《大夏蛇人与战国蛇怪的比较研究》,《秦汉史国际研讨会论文辑》,2004年。田小娟:《秦上郡置县考》,《早期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成建正: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博物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写在陕西古代文明正式开展之际》,《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马振智:《改陈工作的新思路》,《中国文物报》2008年3月21日。王莉:《康熙青花大碗考识》,《文物世界》2009年4期。《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追索回归纪实》师小群、呼啸《文物报》2010年11月8日,总第1877期。《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玉器拾萃》师小群、王蔚华《收藏界》2010年第5期。《墓葬壁画保护的一些“细节”问题》论文卢轩(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唐墓壁画部分内容考辨》论文万晓(独立完成)《文博》总第162期《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论文程旭《文物》2012年第5期《新征集唐代砖绘壁画初释》论文师小群《中意合作古代壁画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2013年的秋天,我怀着一颗对历史的崇高敬畏之心,兴致勃勃的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心中颇有些感触,愿讲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的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她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建设的。该馆筹建于1983年, 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布局成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0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可谓是馆藏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两千多件汉、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汉、唐银器,唐墓壁画(四百多幅,画面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称是陕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象征。在详细参观了上述诸多馆藏历史展览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而陕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国称帝,以号令天下。可以说,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三大古国文明皆有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曾说: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是啊!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陕西人,且又是一名历史的学习与钻研者。我觉得,我们这些当世的后辈子孙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切身实际的感触一下悠久渊源的中华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气息。极力呼吁广大社会青少年朋友能够以身作则,行使“弘扬中华之文化,传承民族之精神,立中华之美德”的光荣传统习俗!注:三秦大地: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关中地区被楚霸王项羽一分为三,封给了当时的秦朝三位降将。即司马欣封塞王,管辖咸阳以东地区,建都栎阳(今西安及临潼一带);封董翳为翟王,管辖陕北地区,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此三王互为犄角之势,共同防御远在汉中之地的汉王刘邦,故称“三秦大地”。

《陕西历史博物馆受众满意度及发展策略研究》这篇文章送你参考吧。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我x月x日有幸游览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感慨万千!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几千年来先祖先辈们创造的中华文明.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一串接一串的外国人.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把外语学好,把中国的千年文化通过我的叙述介绍给更多更多的外国人.那该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 为什么这些古迹古器能够招致如此这么多的人来欣赏观看?答案,我认为,是这些东西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底蕴,而这些东西和现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完全不同.试想一下:现在哪儿哪儿的一座高楼大厦在几千后会被当成今天的古城墙一样被当成文物保护起来吗,不会,说不定每几年就拆了盖新的了.它没有内涵,历史的内涵. 再说说我们耳边还经常出现的一些人名:孔子.李白.鲁迅.林语堂....这些人是名人.他们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就同那些历史古迹一样,自身包含了非常之多的精神:孔子的”儒”,李白的”诗”,鲁迅的”愤”,林语堂的”语”,当然他们的一切都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中国联系在一起,并且他们的思想仍然为我们后人所瞻仰,思索. 我希望做这样的人,成为这样的人,几千年后仍然回有人记着有这么样的一个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文题目大全高清图片汇总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斝、西周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唐代墓葬壁画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历代陶俑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历代陶瓷器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历代建材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汉唐铜镜已注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样,图案精美。有些还铸刻着吉祥语句。金银玉器包括湮金望银的铜器。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玺、金银竹节铜熏炉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八棱乐伎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举世罕见的精品。历代货币已注册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册(即不包括在总藏品数之内)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 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1、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2、旟鼎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3、五祀卫鼎五祀卫鼎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家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4、多友鼎多友鼎的腹内壁铸铭文二十二行,记载了西周反击猃狁侵犯的一场战争,是重要的上古文献,对于研究匈奴史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5、皇后之玺此印形制与印文与汉制相合,为汉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弥足珍贵。6、鎏金银竹节熏炉熏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汉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家。中国古代香炉,以汉晋间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品。7、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宫中驯养舞马四百,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时,舞马身披锦绣,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银壶舞马形象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8、客使图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着初唐朝服,呈三角状站立。后面三位,为首一人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使节。最后一位应来自中国东北靺鞨族。9、阙楼仪仗图(两组)阙楼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懿德太子墓道东壁和西壁,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10、宫女图绘于唐永泰公主墓墓前室东壁南侧,高176厘米,宽5厘米。11、马球图高229厘米,宽688厘米。绘于章怀太子墓道西壁,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12、狩猎出行图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13、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制作精妙绝伦,富丽堂皇,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成熟,是罕见的艺术作品。14、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不仅可以领略唐代金银器的工艺水平,也是唐代审美时尚、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折射。15、三彩载乐驼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制作工艺精湛,形态逼真传神,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盛唐时期的音乐、歌舞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6、青釉提梁倒注瓷壶这件提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产品。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17、釉油滴碗这件黑釉“油滴”瓷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鸳鸯莲瓣纹金碗有两件,所以共计18件。扩展资料: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717950件(组)。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陕西历史博物馆

1、国宝级是什么级别?请补充说明。我国文物定级分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普通馆藏文物。2、不同种类的文物有不同的制作工艺,有些谈不到制作工艺,比如书画作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如下: 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酒器长5厘米,口径9厘米。 旟鼎西周,通高77厘米,口径5厘米,重5千克。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 五祀卫鼎周康王时期,造型敦厚雄伟,纹饰庄重神奇。通高77厘米,口径5厘米。 多友鼎西周,通高5厘米,耳高10厘米,宽6厘米,厚3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口沿外折2厘米,重35千克。 皇后之玺西汉,高2厘米,边长8厘米,重33克。 鎏金银竹节熏炉西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厘米,重57公斤。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高8厘米,口径3厘米。 客使图唐代,高185厘米,宽247厘米。 阙楼仪仗图唐代,阙楼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懿德太子墓道东壁和西壁,东壁阙楼图高304厘米,宽296厘米;西壁楼图高305厘米,宽298厘米。 马球图唐代,高229厘米,宽688厘米。 宫女图唐代,高176厘米,宽5厘米。 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代,通高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厘米。 鎏金鹦鹉纹提梁壶唐代,高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3厘米,重1789克。 三彩载乐驼唐代,通高58厘米,高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3厘米。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宋代,高3厘米,腹径3厘米。 黑釉油滴碗宋代,高9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8厘米。 狩猎出行图唐代,高100厘米—200厘米,全长890厘米。至于为什么是十七个,是因为阙楼仪仗图有两幅一模一样的内容,所以归到一类,但是属于两件国宝级宝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陕西历史博物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