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鲁迅作品论文2000字以上的内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7 07:02:40

鲁迅作品论文2000字以上的内容有哪些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吗?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无题》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反驳文《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绍兴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的西次间,一直生活到1899年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作品论文2000字以上的内容

100分也没人啊!上回开个玩笑还让人骂了我愤青发誓-----真给十万也不“出卖灵魂”!!你还是自己编吧!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鲁迅作品论文2000字以上有哪些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是鲁迅第一部小说,其中收集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14篇,原题是“自序”。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华盖集续编补编》(杂文集)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附集》(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 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毛泽东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 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 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鲁迅作品论文2000字以上的内容是

100分也没人啊!上回开个玩笑还让人骂了我愤青发誓-----真给十万也不“出卖灵魂”!!你还是自己编吧!

《孔乙己》(1)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2)本质的具体表现。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文弱书生,却被另一个读书人丁举人打折了腿,最后是死是活也不得而知。是什么原因导致孔乙己的悲剧呢?是科举,社会,还是个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既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也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而这一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孔乙己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耳濡目染的教育,早已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渗入到孔乙己的心灵深处。但孔乙己却没有丁举人那样的幸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而长期为应试科举而埋头苦读的生活已使他手无缚鸡之力,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撑与平衡。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孔乙己那“高人一等”的幻想如同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样,越是沉迷于此就越可能丧失对社会与生活的抗争能力,越容易被抛入社会的最底层,但那“高人一等”的“精神胜利法”又恰恰是阿Q、孔乙己们惟一的心灵避难所。——其实只要稍具理性,孔乙己就不能不对自己那一套价值观念的虚伪与欺骗性有所认知,对自己凄惨的真实处境有所觉察,但他已习惯于像吸食鸦片一样躲进那虚假而脆弱的“精神胜利法”中遮蔽外来的风雨。一、科举制度的毒害是孔乙己悲剧命运的一个因素科举制度的毒害是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封建科举制度是统治者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路太难走,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诱惑、毒害读书人,录取率极低,使得科举取士的范围极其狭窄。封建科举制度使读书人追求功名、鄙视劳动。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除了读书什么也不干,也不会干。孔乙己曾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始终没能爬上去,至死“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穷极潦倒,到头来却落得个乞丐似的境地。满口“之乎者也”,又穷酸迂腐,不会营生,这就注定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不是科举制度根深蒂固,孔乙己怎么会有着那般清高?他常常把做官与科举划等号,正是因为读书可以做官,这就让孔乙己产生了自己总比劳动人民高一等的错觉,“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不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人们怎么会瞧不起孔乙己呢?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个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一个中了举,爬到了社会的上层,横行霸道,作威作福,成了鲁镇社会最有权势的人,是鲁镇人的最高权威。短衣帮们对丁举人敬畏有加,对比自己更穷困却以读书人自居的孔乙己便肆意嘲弄他,笑他穷极僚倒,笑他迂腐,笑他只是一个不足挂齿的卑贱鄙人,这更加剧了孔乙己的悲剧。不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孔乙己怎么会去偷窃?孔乙己“身材很高大”,穿的长衫“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有劳动能力却懒惰成性,成了一个不会营生的废物,为了活命,便开始了小偷小摸,穷途末路时,竟偷到丁举人家去,结果是被丁举人的家人“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看来,科举制度的确把孔乙己害惨了。二、冷漠的社会氛围是对孔乙己的又一打击社会环境的冷漠是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给人一种冻僵了的感觉。这种社会是孔乙己悲剧的催化剂。对于孔乙己这样一个弱者来说,社会不仅没有关爱他,更为严重的是,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老板的无情,长衫的不屑,“我”的鄙视,甚至短衣帮的讥笑,都深深地伤害了孔乙己本来就千疮百孔的心。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帮的心目中也以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如果人们给他关爱,我想孔乙己可能就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吧!鲁镇的酒店,以其备有曲尺形大柜台的独特格局而区别于其他地方,而位于镇口的咸亨酒店无疑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座。凡是进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按照其不同的穿着打扮和饮酒方式,就可以清楚地判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钱有势者穿着“长衫”“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无钱无势者则穿着“短衣”,“靠柜外站着”,以“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长衫” 与“短衣”,“房里”与“柜外”,“坐喝”与“站喝”,“十几文钱一样的荤菜”与“一文钱一样的下酒物”,这种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正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表现得那样复杂:有的奉承,有的傲慢;有的猜疑,有的冷淡;有的责难,有的唠叨;有的担心,有的受气;有的监督,有的盘算。酒店老板认钱不认人,以势利的眼光看待酒客。对长衫主顾拼命巴结,唯恐侍候不周;对短衣帮不屑一顾,酒中偏要羼水;对小伙计极不相信,时常责备。短衣帮深知有钱者的阴险狡诈,对他们既不满又提防,而且累及小伙计。小伙计在掌柜的责难与顾客的冷眼中工作,两面受气,因而在冷漠中又显示出不满。这种跃然纸上的生活图画,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富欺贫、强欺弱、尔虞我诈的本质特点。正是在这种典型环境中,孔乙己倍受奚落与摧残,逐步形成并发展了他的悲剧性格。三、孔乙己自身悲观、懒惰的性格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孔乙己自身的懒惰以及自甘堕落是孔乙己悲剧的主要原因。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活动,仅仅是他整个生活的片段。然而,这个片段又能够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他是一个饱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的可怜虫。他曾读过书,灵魂深处浸透了孔孟之道,能说“满口之乎者也”的文言,又“写得一笔好字”,“但终于没有进学”。他向往科举,虽然连半个秀才也没捞上,又贫穷如洗,可是向上爬的思想依然没有丧失。他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就自命清高,摆出一副读书人的臭架子,不会营生,也不屑与劳动者为伍。这就形成了他的独特性格:迂腐麻木,屈辱懦弱,好喝懒做。 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孔乙己鄙视体力劳动,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这样尽管生活窘迫,但做到糊口却并不困难。可孔乙己就是不争气,偏要去偷,自己断送了活路。俗话说:“命运之门由自己掌握。”孔乙己的命运当然应该由他自己掌握,但他却只幻想自己哪一天会坐在金屋里,俯视群儒,而并不为之付出任何努力。凡事不能靠别人,况且社会又那么黑暗,只有靠自己。孔乙己的好喝懒做,为自己种下了厄运的种子。这样看来,孔乙己的悲剧也是他一手造成的。总之,孔乙己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科举之害,社会之冷,自己之惰,正是这三者,导致了孔乙己以悲剧而告终。四、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意义《孔乙己》不足2500字,但极为真切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的中国社会生活,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被社会扭曲灵魂而最终被吞噬生命的悲剧性格。十九世纪末的中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已成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残暴的统治阶级在疯狂的政治压迫和严酷的经济剥削的同时,还利用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来奴役禁锢人们的思想。1905年,清朝政府被迫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但盘根错节的封建文化教育依然还在继续摧残人们的心灵。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封建势力仍旧猖獗,封建主义的遗老遗少们拼命宣扬尊孔读经,封建文化教育的妖氛毒雾还在毒害着中国人民。就连所谓“维新”的学校,也是上午“声光电化”,下午“子曰诗云”。面对这一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出于“揭露社会弊端,引起人们疗救社会的注意”的目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雄健的笔触,写下《孔乙己》这篇力作。由于鲁迅先生从幼年到中年亲受过封建教育的毒害,又接触过许许多多从科举途中沦落潦倒的下层知识分子,因此,能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孔乙己这一典型性格,并通过他揭露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这样写便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作者通过小伙计的眼光,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轻视和奚落的情状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对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依据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通过作者的构思意图,我们清楚地知道19世纪末的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所受的迫害及其人们的觉悟迟钝!是未来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经验教训。五、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反思分析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了解当时社会的同时,我们更应从中反思,更应清醒、冷静的去思考同样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当今在人格培养、教育及人才选拔机制及和谐人际关系的优越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当今社会,人们的知识结构、经济意识、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归根结底都源于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 “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庆幸之余,我们更应反思。1、 良好人格培养体制不断完善。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受教育体制及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养成了鄙视劳动人民,不愿与劳动人民为伍,好吃懒做、热衷功名、自命清高等不良性格,而社会主义社会正在造就着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在人格上更具有来自群众,扎根农村沃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品格,更具有亲和力,“爱国守法、名利诚信”等是他们坚守的信条,更多的群众尤其如此,他们在继承传统美德诸如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等人的同时,人格的内涵也不断创新,适应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在健全人格培养中,也不乏滑坡现象,诸如知识界的剽窃成风、粗制滥造;商界的利欲熏心、取财无道;无业游民的好逸恶劳;教育方式上的重智轻德等,让人颇感忧虑,如此诸多不重视培养人格和人格沦丧的现象,会否就是当年“孔乙己”等麻木人群的影子,良好的社会氛围极美好的人格的养成,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但愿在当今的大好社会形势下,有关人士及部门更能“以人为本”不断健全人格体制,不断加强人格培养,使人格中的不良现象尽快消失。2、教育人才选拔机制不断优化,和谐社会正不断形成。近几十年来,人才的选拔机制不断得到优化,人才选拔多层面没、多方位、多途径,面向社会的科学选拔体制逐步完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自考、函授到其它各种进修,从纯文化知识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等,都使得当今的人才选拔机制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具有优越性。当年“孔乙己”所面对的单一的科举选士已成为历史。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不断更新,内容越来越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材不再束缚人的思想,图书和网路图书市场更是大放异彩, “八股文 ” (3)越来越让人不敢想象,基础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行。遵循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4)精神,社会各处都闪烁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的文艺思想火花。新的文艺及科技著作层出不穷,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无不体现着和谐社会人才选拔体制及教育方式的优越性。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仍不能忽视人才选拔教育中的缺陷。“高分低能”现象仍屡见不鲜,素质教育在某些地方仍有“形式”之嫌,束缚人性的“四书”“五经” (6)等时有挥之不去之势,高额的读书费用让人望而却步,如此种种,会不会出现“新八股”“新科举”,会否再出现几个“孔乙己”,我们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才选拔和教育体制会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大氛围中日趋完善,但愿我们各级教育工作者,能在大好大社会氛围中建言献策,顺从民意,顺应历史及社会实际,不断创新出更新的选拔人才及教育人机制方法,然更多的受教育者后正在进修的人们各得其所,不再步孔乙己的后路,为创建和谐社会尽一分力。3、 新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完善。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当年在“咸亨酒店”的酒客取笑声中死去,在那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封建腐朽思想等因素影响还不能觉悟,人与人之间冷漠、猜疑,没有同情与爱心;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中,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已经形成,到处呈现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喜人景象。“非典”肆虐,各级领导沉着指挥,医护天使身先士卒;“洪涝”侵袭,各级民众捐资捐物,武警战士充锋陷阵;“贫困失学”各级组织举行捐募,陌生路人出手相助;特别像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界纷纷为贫困群体捐资捐物层出不穷,更是让人感到社会主义的温暖,更体验到了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充满人情味。我想,当年“在众人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的孔乙己先生,如果还健在,会否再遭不幸,也不只会做何感想。当然,路见不平,见义不为的想象还大有人在,道德沦丧的也不仅仅是个别人,但愿再出几个鲁迅先生,能为“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高唱赞歌了,给那些麻木、冷漠、无聊”的看客们以警钟长鸣。为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呐喊助威”。总之,在咸亨酒店这个典型环境中生活的孔乙己,是一个被封建教育和封建势力扭曲了灵魂,最后无声无息地被吞噬了生命的典型性格。他的遭遇和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作为一个社会的无谓过客,他只能连狗也不如地在无人知息的情况下耗尽自己的生命。在孔乙己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千百年来无数堕落文人的共性:死啃书本,迷于科举,动辄满口孔孟经典,实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命不凡而清高不已,只能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孔乙己与《儒林外史》中“中举发疯”的范进(7),何其相似乃尔!当然,孔乙己本身具备其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他自负清高而不歧视小孩,偶事偷窃而不拖欠酒钱,与人争辩常露屈辱懦弱,落魄潦倒仍旧好喝懒做,站着喝酒依然穿着长衫,生活无着还不忘上爬,有几文钱便傲慢不已,被打折腿还否认原因。如果说“疯”是范进的独特个性,那么“迂”便是孔乙己的独特个性。与范进一样,孔乙己是封建社会儒林画廊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其悲剧性格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造成的。鲁迅先生用笑中含泪的讽刺,深刻地批判了孔乙己性格中的迂腐麻木,屈辱懦弱,好喝懒做,又对他的悲惨遭遇寄寓某些同情。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一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其用意在于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深入剖析并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反观现在,当今社会在人格培养、教育及人才选拔机制及和谐人际关系的优越性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我们的反思,正是为了长足的进步,由此观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

针对鲁迅的作品,思想,流派,怎么给你呢,

鲁迅作品论文2000字以上有哪些字

100分也没人啊!上回开个玩笑还让人骂了我愤青发誓-----真给十万也不“出卖灵魂”!!你还是自己编吧!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 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毛泽东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 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 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针对鲁迅的作品,思想,流派,怎么给你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