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0:12:09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2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和经济中心,则创造了开埠以来辉煌的业绩。然而上海在已走过的20年历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曾有过曲折,在邓小平关于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指引下,以浦东的开发开放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契机,上海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 一、邓小平对上海改革开放的构想 邓小平对上海改革开放有着一系列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他的基本构想是:通过开发开放浦东,来振兴上海;通过抓上海的发展,来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邓小平运筹帷幄,提纲挈领地指出上海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开发浦东。他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浦东的开发开放,可以成为上海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先行区,使整个上海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得到调整和改造,使上海能够扩大对外开放度,这就为上海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由此来带动上海的振兴,并把上海推到改革开放的前沿。 振兴上海,加快上海的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要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浦东的开放开放,也被赋予了同样的意义,即这不单单是关系上海的问题,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邓小平甚至不无遗憾地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这段话固然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谦虚恭谨的胸怀,但也点出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一盘棋中的重要地位。鉴于上海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抓上海的发展,让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先进技术沿长江由东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有利于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的形成,从而带动全国的发展。这是邓小平统筹全局的英明决策。邓小平在明确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同时,还为上海指明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做法。第一,上海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第二,上海要发展金融业。因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邓小平对上海金融业寄予厚望,说“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第三,上海要遵守国际惯例。邓小平指出,“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虽然上海起步晚了,但是邓小平却对上海加快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上海完全可以后来居上。他详细分析了上海能够后来居上的有利条件,即:第一,“上海民心比较顺,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上海工人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同样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而工人阶级是其中的主力军。上海的改革开放得到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第二,“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上海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城市,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建设人才,迄今拥有各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百万人。上海还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较好。这些都是上海加快发展所需的宝贵资源。第三,“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这是上海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人文优势。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同时又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同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处,经历了兼收并蓄、重炼再铸的过程,使人的反应程度与适应能力随之增加,善于包容和转换各种事物,形成了高度的开放性、敏感性和灵活性,产生了具有鲜明的上海标志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交往准则等,这就使“上海完全有条件上得快一点。”第四,90年代是上海发展的一次机遇。从国际来看,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和平与发展”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而亚太地区经济又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十多年,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特区开发已获得经验。因此上海遇到了加快发展的国际国内最好的环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992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强调,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你们要大胆地闯一闯。1993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又着重强调了抓住机遇的问题,他说,“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

求城 诸葛市 文库经 帮你济学论文一篇

历史的风,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60年,光辉岁月的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的沧桑变化。风风雨雨走过了60年,建国时十岁的孩子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只沉睡的东方巨龙开始觉醒了,中国人民不再被束缚而是重新站起来了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因此,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30年。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而且五彩斑斓,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是食物也在跟着变化。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30年前,人们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凭票购买,是“计划经济”!现在凭钞票购买,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了。爷爷说:“我小时候,家里人口多,我在家里的孩子中排行第一,家里没粮食加上日本鬼子扫荡,我就去做苦力。一个月或一个星期给几斤小米,这样就够家里人吃得了。”我听后心头一颤想:“几斤小米还要卖劳力换回来,现在买却轻而易举。真是‘天壤之别’呀。”以前,他们很少吃白米饭,甚至吃不到,甚至不能温饱,而现在我们每餐都要吃。以前的人总是瘦瘦的,是因为他们总是吃不饱。他们的主食只是自家种的一些菜和番薯。以前想找个胖子都难,而现在想找个骨瘦如柴的人都难。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居住条件一天比一天好。 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上世纪末最令人瞩目的事物无疑是对人类生活和信息传递带来巨大变化的互联网。在这十几年里它已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从1991年算起,网络真正在我国发展也仅有十几年的历史,然而其发展极为迅速。随着技术进步,高速宽带网络得到了普及,用户通过诸如ADSL、有线电视网、卫星、光缆等多种途径接入,来满足自己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就如刚刚这位赵大伯所在运用的就是多媒体实时图像传输技术。除此之外像远程虚拟教学,电子图书馆、视频点播、电子邮件等等,都已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已经能够渗入到人们的工作、娱乐、情感、生产等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更多的人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个人创业,一时间互联网淘金浪潮铺天盖地的全面来袭。如新浪、搜狐、阿里巴巴、淘宝等等门户网站及交易网站已经一定能够程度的改变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网络购物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 六十年了,我们的新中国已年过花甲;六十年了,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太多不平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第29界奥运会开幕式看着鸟巢,看着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了解了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曾经的破败,如今的繁荣;曾经的苦难,如今的幸福。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当今,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有预言说,世界经济将面临长期衰退和萧条的巨大风险。在这样恶劣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上海,将在不久的将来,举办一次规模史无前例的世界经济“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世博经济能否一扫阴霾,一如既往地魅力四射,给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的加速发展?抑或让整个世界经济止步衰退的危机? 以科学的态度,以满怀的期待,我们展望着,在这个风雨飘零又风起云涌的经济时代,危机中永远存在着勃勃生机。 走出衰退的一个新契机 今年9月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世界,从地球最西边的美国到地球最东边的日本,从最南端的新西兰到最北端的冰岛,从最富裕的工业国家到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曾经财大气粗的金融巨头顷刻之间就轰然倒塌;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数百数千万人面临失业和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从财长、央行行长到公司管理层都惊慌失措;世界经济面临长期衰退和萧条的巨大风险。此时此刻,人们心怀些许期望地带着一个共同的疑问:世界经济何时能够走出衰退? 全球金融危机通过三个传导渠道影响中国经济 刨根求源,作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从特定金融产品扩展到金融机构,进而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 对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次贷证券投资、贸易和资本流动这三个传导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将此次危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199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目前房地产市场则已经形成了十分浓厚的观望和调整的气氛;1998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在美国本土爆发次贷危机后,前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热钱”将会回流美国本土“救火”,而大大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兴趣。因而,此次与1997金融风暴时相比,中国经济受到国际环境的冲击更大些。 据最近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1-9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宁波、南京以及上海1至9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分别为-31%、-44%以及-8%,均出现了大幅回落或明显减速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欧美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将继续降低,虽然现在还有很多过去的订单,但是现在新签订单已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欧美企业对华投资规模正进一步降低,导致未来几年内实际外资合同金额的大幅萎缩,从而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影响地区经济增长。 上海世博会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 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受历次外部大冲击的经验看,每一次都成为中国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的重大机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转变过去那种过度依靠出口需求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短期对策可以采取拉动内需和较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对策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则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 从长三角地区来看,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一个机遇。即将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作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80个国家和44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个数字表明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上海世博会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全世界在同一个主题下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二是向世界展示展览、论坛和活动;三是推出网上世界博览会。网上世界博览会将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参观者通过不同的角度,远距离参与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会的很多活动将在长三角各个城市举办,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将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会展业、都市旅游业、城际交通业将显出繁荣景象。据预测,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国内外客商、参观者来到上海,最高日接待人数将达到80万。其中95%的外省市参观者有住宿需求,38%的客流将会继续停留在长三角区域游览,近九成会选择苏浙地区。长达六个月的巨大客流,将给长三角周边的景区、宾馆、餐饮、交通乃至休闲场所带来直接的经济刺激。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 从全国来看,上海世博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重大机遇。 历届世博会的许多“亮点”都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着力点,贝尔发明的电话机在世博会上展示,实际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模式;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世博会上亮相,其实为人类飞天的梦想打下了基础。韩国大田世博会以“新的起飞之路”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一代的交通、宇航、电子、通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大田世博会结束后,原展览园区内迅速聚集大批韩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形成“大德科学园区”。与此相似,日本借着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关西地区的产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一个以大阪为中心,半径约50公里范围内的大阪城市圈成为日本的商务交易、金融、信息交流中枢,促成当今世界著名的“关西经济带”。 根据上海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各参展国家将围绕世博会主题,展示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我国将探索通过重大国际展会实现工程科技研究与管理资源整合,攻克一批科技难题,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和集成化的科技成果,从而催生“世博经济”新增长点。在世博会举办中和举办之后,许多“亮点”将加快成果产业化,让创新成果广泛传播、应用,使科技世博的“亮点”最终能为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从全球来看,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起点、新契机。自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发展迅速,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 考察历届世博会,能在规模上与上海世博会相媲美的有三届,举办国的发展都明显获益:1970年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大阪经济圈融合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使西班牙南部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带动了下萨克森州经济的复苏。上海世博会将拉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机遇,更是世界经济走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次机遇。 上海世博会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世博会是一个推介国家技术创新和形象的平台,所以经济萧条的国家更不应该放过这个推介机会。世博会是全球文化、经济、技术的交汇碰撞,世博会更多的机遇隐藏在现场会展和巨大人流的背后。上海世博会将为全球资本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使其能与中国企业广泛接触交流,这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从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举办的具体时间来看,届时世界经济可能已经走出衰退阴影并且迎来复苏,上海世博会有望成为全球经济走出衰退、迎来复苏的新起点。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是在经历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后举办的,成为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重新振兴的起点。因而,上海世博会对发达国家资本来说,是一个帮助其摆脱危机和寻找投资方向的机会,这也间接帮助了处于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因而,举办上海世博会本质上是多赢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起点、新契机。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认为,中国在筹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将会为世界打开一扇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德国不来梅国际大学校长约阿希姆·特罗伊施教授认为,上海世博会能吸引创纪录的参展主体,反映出国际社会对这一届世博会主题的高度认可和期待,也说明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口最多的中国如何发展。相比奥运会,相信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会期更长、主题更宏大、内涵更丰富的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更加广泛、积极和持久的影响。(肖严华) 世博让主办国经济出现奇迹 所谓“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世博会带来的商业契机,推动和发展本地区经济,实现经济、文化持续成长的一系列活动,是一种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特殊经济现象。 世博会带来三层收益,一是城市资源的价值提升。二是在世博的开发过程中,包括它的标志出售、商业化运作和赞助商等,这是世博经济中最直接的收益部分。三是世博会带来很大的旅游人群,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带来的收益增加应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增量。 这就是世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博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世博推动的经济腾飞 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经验来看,世博主办城市都把筹办世博会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借助世博契机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由世博引起的直接与间接需求从总体上拉动主办城市与主办国的经济增长; 二是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运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这次世博会为大阪在国际商业和产业舞台的崛起带来了持久的后续影响力。大阪世博会和东京奥运会以日本两大城市为据点横贯东西,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两次大型活动产生了日本在世界中引以为荣的新干线,同时也是高速交通网诞生的契机。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大阪的交通、高档住宅、商业设施、旅游及文化交流场所的建设,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 大阪世博会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而世博会带来的大规模建设机遇使大阪地区的基础设施基本赶上了东京的水平,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有极大意义。仅1970年大阪世博会期间,日本就签订了约20亿美元的出口合同。 1985年筑波世博会,直接相关支出大约为11579亿日元,派生生产收入达到23163亿日元,是世博会直接支出的19倍,而这些对日本1985年GDP的效应约为75%,当年日本GDP为4万亿日元。 加拿大举办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直接支出为2亿加元(8亿美元),增加产值28亿加元,联邦和所在省(哥伦比亚)财政收入分别增加7亿加元和7亿加元。同时,该届世博会为加拿大提供了3万个就业机会,工资总额达到4亿加元。 韩国举办1993年大田世博会的直接支出为2000亿韩元,而大田世博会带来的GDP收入为30000亿韩元,韩国当年的GDP为8万亿韩元,世博会的GDP效应达到72%左右。大田世博会还为韩国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 德国汉诺威举办2000年世博会直接支出为102亿德国马克。其在当年德国GDP上产生的效应为170亿马克,而2000年德国的GDP约为8亿马克,因此,汉诺威世博会在德国全国GDP的效应接近26%汉诺威世博会还给当地政府带来了20亿马克的财政税收。在汉诺威世博会准备和实施阶段,由巨大支出额造成的显著效应来源于对“围栏内外”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上海世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有形影响是指世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 无形影响是指世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 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影响往往比有形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 一、增强凝聚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事件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从上海申博到2010年世博结束,从前期的“人人盼世博”到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世博”这是个祥和的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世博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主办世博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大型事件。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世博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热情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上海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三、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有了世博会,上海不仅能解决数万个就业岗位,还将衍生出一些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是,世博会为中国在加入世贸后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奥运会和世博会都是万众瞩目的全球性顶级会展,能够强力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创造出无限的商机和财富。魅力无穷的城市大型事件完全能够成为21世纪初带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乔兆红) 产业结构升级在即 目前,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进入关键性阶段。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50%左右摆动了十年之久。这种状况表明上海产业结构正在孕育与酝酿,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与方式,实现突破性升级,步上新台阶。伦敦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88%,纽约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了90%,而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在2007年只有3% 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到了重要关口 目前上海产业发展面临的两难问题是,一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支柱产业,提供给城市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它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与就业渠道,短期内不能予以大幅度削减;另一方面需要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能级,向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制造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线性趋势一直呈平行状态,并没有出现制造业明显下降与服务业明显上升的趋势。上海产业发展摆动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状态一直维持到现在。 当前,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急需解决的四大主要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中低端制造升级到高端制造;降低外贸依存度,主要产品市场由国外转向国内;降低产业同构化程度,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形成全球城市区域;大幅度提高服务业的就业与增加值比重,构建轻型与低碳经济。 然而,在没有实质性外来冲击的条件下,上海经济必然沿着已有的轨迹继续发展,中低端制造、投资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会延续下去。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已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变得更为迫切。 全球经济在过去30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市场程度,自由放任主义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在没有相应的全球治理机制相伴行的状况下,现在被证明这是极具危险性的做法。 伴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美国市场会进一步萎缩。美国的低储蓄率与高消费率终于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经济体居民消费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它在打击全球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同时,也促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在我国资本管制下对我国经济影响受到限制,但是进出口总额必然减少,投资信心必然受到打击,这必然会对上海中低端制造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影响。上海将逐渐感受到这场危机的副作用。 事实上,既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高碳性、中低端制造以及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必然促使上海经济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变换增长轨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博经济与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上海未来三年内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从某个角度来讲,世博会是上海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近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依托。 从世博会举办历史来看,世博经济对举办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可达到2%以上。 首先,世博经济促进举办城市产业结构升级。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从1990年的57%增长到1993年的63%,年平均增长率为1%,塞维利亚也成为欧洲旅游胜地。 其次,世博经济促进举办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以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为例,世博会促进了以大阪为中心城市圈的形成与兴起,日本关西经济带保持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日本在世博会前后大力推进大阪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大阪产业重点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转换。日本以大阪市作为关西地带的中心城市,通过轨道交通和便捷的交通设施,促进了大阪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虽然历届世博会各有盈亏,但服务业却无一例外地从中受益。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183天中,预计平均每天40万人次,相当于一个静安区的全部人口倾巢出动。如此众多的人流带动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将极大地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就业与增加比重。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60%,改变制造业长期居高不下的产业结构,从而加快上海产业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合理化步伐。 同时,如此众多的世博参观人数到达上海,依赖于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以及各种交通工具充分发展。另外,这么多参观人数需要有序安排使之到达上海世博会参观,部分参观人数可能需要先行参观长江三角洲其他旅游景点,再进入世博会场。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各城市正在以旅游为抓手,力争能从上海世博会分流旅客,分享部分旅游收入。这样,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旅游为切入点,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多年以来产业同构化程度有望得到缓解,并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上海长期以来出口在经济增长贡献率过高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 世博经济与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 受益于世博会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上海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部分产业由于与世博会具有直接关系,将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上海的旅游业与会展业将直接受益于世博会,增长强劲。世博会183天的展期,可直接带来旅游与会展业迅猛增长。估计到2010年,上海的外汇收入将达46亿美元,上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将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旅游业的增加值增幅超出全市平均增幅,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上海世博会将促进旅游业与会展业相结合,形成现代都市会展旅游业,沿着旅游产业价值链推动收益扩大。由于会展业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世博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与促进效应是明显的。 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受益于世博会,增长势头迅猛。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同时,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上海世博会将展示最新的科学技术,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势必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这有利于上海逐渐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 上海创意产业也将得益于世博会。世博会的工艺品、电影、广播、会场标记设计都包含着较高的创意,以吸引参观者的眼球。世博会的场馆设计、音乐创作与演出、表演,都会极大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世博会的主题馆与国家馆设计对上海创意产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各个国家的场馆设计与施工,部分必然要就地取材和节约成本,雇佣上海或我国的人才,这有利于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陈建华) 从世博看“大都市圈”经济辐射 二次大战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最大创新是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大都市圈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持续繁荣发展的火车头,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则日益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组织的枢纽中心和网络节点。 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它甚至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的起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 世博会赋予上海的特殊使命,将加强其在长三角经济圈博弈、竞争、合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搭建起产业、交通、技术、旅游等各个层面的沟通合作平台,世博会举办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的最佳契机。 从世博效应作用的三个阶段来看,即筹备效应(投资拉动)、举办效应(需求拉动)、后续效应(品牌以及新技术拉动),世博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也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显现。 从短期和中期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基础设施、观光旅游、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产生显著的联动效应,推动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增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200个国际组织、国家和企业来参展。在此期间,上海将迎来550万外国游客,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的住宿、游玩将会在整个长三角实现分流。 世博会“磁吸效应”的辐射范围,核心辐射圈覆盖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外围辐射带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延伸至长江中上游地区。 此外,举办世博会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之需要,上海可以借世博会东风打造“四个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对接上海部分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当地相关产业规模,形成某些产业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共荣。 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世博会将带动相关产业投资2700亿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博览会。 另有测算表明,世博会筹备期间,每年对上海 GDP增长的拉动约为 2%,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举办当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 ,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在筹办、举办期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在2%左右。 从长期来看,世博会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会后区域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新技术新材料展示交流后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重要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所致,长期拉动十年之内可望维持1%世博会的举办以及随后几十年的综合利用,必将带来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辐射长三角地区,带动整个华东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 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它甚至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的起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可以借此崛起,成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国际经验表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GDP比重往往占一国的10%以上。因此大都市圈域经济的形成将大大拓展上海城市和经济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机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既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上海实现城市总体创新、建设“四个中心”目标的必由之路。

城市发展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试论城市规划要点 引言城市规划的定义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1建筑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筑语言场教养、熏陶和塑造出来的。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39万,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下辖武进、金坛、溧阳三个县级市,天宁、钟楼、郊区、戚墅堰四个行政区和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市区北至长江,南临太湖,都只有18公里。水陆空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民航机场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并具备了开通中程国际航线的条件,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用码头已建成投入运行,邮电通讯可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常州成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所辖三市也都先后进入了"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5年以来,常州又连续几年被江苏省权威部门评为投资回报率最高地区,并成为国内第一批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经过全市人民的建设和努力,已发展成为经济实力较强、产业门类较多、内外贸易发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年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比1992年增长20%和17%;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比1992年增长1倍;乡镇工业1997年完成销售收入508亿元,是1992 年的8倍,乡镇企业改制面已达90%。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动力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及现代音视设备和新型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形成了柴油机、装载机、变压器、城市客车、微特电机、VCD、牛仔布、新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品, 全市共有76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居前5位。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工业已达41%,农业已达8%以上,分别比1992年提高4个和 10百分点。扩大开放、加快开发、积极推进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是常州坚定不移贯彻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五年来,全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商品已达18大类2500多个品种,累计完成自营出口6亿美元,年均增长7%;其中1997年完成12亿美元,是1992年的8倍;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定在40%以上,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逐年增加,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年均增长6% ; 其中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是1992年的7倍;五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资项目138个,已有日本东芝、韩国现代等50家国际大公司落户我市;到1997年末, 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504户, 利用外资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 平均投资额由五年前的150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已占常州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38%, 占工业技改投入的76%,利用外资领域拓展到基础设施、农业和第三产业等, 并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间接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得到较快发展,五年累计实现外经合同2亿美元,兴办境外企业80家,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 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累计新批利用外资17亿美元, 正在成为常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中位于常州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最大载体和窗口,道路骨架已贯通32平方公里,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日本小松、普利斯通、丸红,美国华生、赛德,意大利雷迪斯,韩国现代,台湾光阳等1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已进区落户, 并建成了集培育、孵化、中试于一体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有国内3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驻中心。 常州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常州市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努力从体制机制上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以搞活搞好国有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市有41家企业进行了以公司制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共组建省市级企业集团160多家,其中省级企业集团38家,江苏常柴集团被列为省级重点企业集团; 新建或改制股份有限公司16家(其中4家公司挂牌上市),有限责任公司943家,一批企业进行了先售后改制试点和规范破产。通过改制融资,近两年筹集资金4亿余元,盘活资产存量21亿多元。狠抓了再就业工程,近两年共安置下岗待业职工3 万人,再就业率达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8%。全市建立了劳动力、人才、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和会计、审计、法律等一批中介机构,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市场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各个领域逐步占居主导地位。 围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常州致力于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过去的五年成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城乡投资环境改善最快的五年。按照"以港兴市、连江通海、三区一线、再造常州"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建成了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外环路、常州民航机场、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用码头、常州火车站改扩建、京杭运河常州段整治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通了常州地区程控电话网、光缆通信和移动通信网,城乡电话机普及率3部/百人;长江引水、污水处理、 供气和魏村水利枢纽等工程也都相继建成;旧城改造、城乡、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已创建成为全国卫生城市。早在1986年,常州就被国家确定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十年来,常州紧紧围绕"培养人、服务人、保护人、造福人"的宗旨,先后实施了三期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在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环境保护等领域先后完成了400 多个社会发展项目,建成了国际学校、刘国钧职教中心、聋哑学校、广电中心、图书馆、精神病防治中心、红梅居民住宅小区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体现科学、合理、适用原则的社会综合服务设施和社会发展"民心工程"。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又把实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适时组织政府各部门认真研究制订了《常州21世纪议程大纲》,并把它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正式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的16项专项行动计划,力争使常州成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进地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繁荣,常州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过去的五年,是常州居民收入增长最快、消费结构变化最大的五年。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25元,农民人均收4410元,均比1992年增长 7倍。同时,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村提前五年实现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市平均期望寿命已达7岁。对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小康水平12项指标,全市在1994年基本达到小康,提前进入了向初步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新阶段。 常州市正在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战略,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常州将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 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8:38;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工业达50%以上,农业达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20%以上;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达3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 6000 元。 到2010年,提前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影院应有尽有。妈妈说以前我们是要吃饱吃好,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更好了吃的要丰富、要健康、要营养。 这就是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磁悬浮,上海的博物馆,上海的科技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嗨!有那么多国际的中国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 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影院应有尽有。妈妈说以前我们是要吃饱吃好,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更好了吃的要丰富、要健康、要营养。 这就是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磁悬浮,上海的博物馆,上海的科技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嗨!有那么多国际的中国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 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这是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影院应有尽有。妈妈说以前我们是要吃饱吃好,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更好了吃的要丰富、要健康、要营养。 这就是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磁悬浮,上海的博物馆,上海的科技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嗨!有那么多国际的中国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 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 ------------------------------------------------浦东现代建筑尤为壮观,世博园规划突出现代建筑特色,为的是给世界留下一个全心的博览会印象。笔者认为,世博园现代规划要素固然重要,但应该避开千篇一律的内容。世博会,应该是“博”字的亮点中,还应该有我们民族传统特色。在突出现代主题上,是不是也应该做一点传统的文章作点缀。把我们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交流,生动地再现出来,这样会使世博园锦上添花,而且能够抓住世界的视线。 综观中国历史,我们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商业繁荣景象,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丰富内容。画中商业交流街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富有中国传统特色,其欣欣向荣景象,浓缩了一幅古代中国商贸繁荣兴旺的瑰丽画卷,极具代表性。况且这幅名画在世界范围知名度高,与世博会主题想吻合。如果在靠黄浦江边世博园规划区,划出一块区域,建立一个现实中的“清明上河图”,让这幅举世闻名的名画,重新生动地再现黄浦江边。这样,既可作为旅游景观,又可作为一初中国各民族传统商品展览会聚地,而且能够抓住外国人喜欢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商品的心理,可谓一石二鸟,其意义非同凡响。 浦东聚集了太多现代建筑物,高楼大厦,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如果有这样一处“清明上河图”仿古建筑群来解放人们的实现,润色人们返朴归真的心理,可起着画龙点睛之妙趣!而且坐落在浦东“清明上河图”与隔江相望的城隍庙遥相呼应,在开完世博会后,可把它规划为南来北往的商旅们传统商品交易中心,使之真正体现现代“清明上河图”的兴旺繁荣。不但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使世博园中添一抹古香古色的风采!可以预见,将来“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现实意义,不是一般的商业贸易区,而是一处高品位的人文景观,其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风味,必将为世人所乐道!-------------------------------------------------------------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大工业与信息化引起社会结构急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现象之一。在上述大趋势演变过程中,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正在由农村型向城市型逐渐过渡。城市化显著特征表现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多元文化大融合,城市的经济方式等特征正在向农村扩展。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全球城市化带来城市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上海做为国际大都市,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大融合时期,各种文化思潮在此进行激烈的碰撞、交锋与融合。在上海这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国际大都市之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从而构成一系列本质性的矛盾统一体。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应生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城市自信心和知名度。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开放的有个性城市。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在展期六个月的世博会期间,观众人数将突破五千万人次,有望打破6340万人次的世博会最高记录。2010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命题紧紧抓住了国际上城市化进程这一大趋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命题,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上海是一座集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上海在秦汉时属于海盐及娄县,唐时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元代设立上海县。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清政府辟为商埠,经过一百余年的建设,成为今日之大上海。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由于城市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不同,其在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特点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上海的城市特点:能够融合多种地域文化,并能够吸取外国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奋发向上。上海的城市精神简言之就是:“开放与进取”。上海的城市特点是和城市精神历史之积累与文化传承的结果,具有强烈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上海的精华与象征。 历史上的上海是一座新兴移民城市。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国内文化精英曾经在这里汇聚。鸦片战争改变了上海的命运。当时上海成为国际著名的自由港和移民城市,奉行投资者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人不需要签证就可以登岸。上海侨民曾经一度高达10万余人,有全球“冒险家乐园”之美誉。在外国人移居上海同时,国内精英纷纷向上海汇集。机灵的江南人、聪慧的广州人、勤劳的山东人和苏北人,从各地迁居上海。综上所述,华人洋人杂处,上海本地人与外乡人混居,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文化和经济繁荣。从全国各地移居来的农民、手工艺人、知识分子,在上海这个移民城市中,感悟现代文明真缔,成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这是上海对于中国的极大贡献。于是,精明的上海人成为全国仿效的楷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海派文化普及风暴”。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代名词。多元与创新是海派文化精华之所在。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势,以开放创新的意识,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东海之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和传播上海城市精神的最佳时机,亦是一次促进建筑艺术设计及建材发展的新契机,也是一次展现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平台。“温故而知新”。综观历届世博会的举办过程,思考成功地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要素,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其一,中国政府的支持,是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重要保证。从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从“通过竞争,获取和平”之主题到“人类——自然科技发展”之主题,历届世界贸易博览会都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将上海2010年世博会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政府承诺: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展提供1亿美元的专项基金。其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办好世博会的群众基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是明智的选择。上海的良好文化氛围是国内所有城市之中,首屈一指的。有人说,多元共存的宽容环境是文化繁荣的肥沃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的人才优势与科技优势,是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会的基础要素。其三,主办国的综合国力是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有了坚强的后盾。其四,2010年上海世界博会的成功举办,还有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业运营模式。完善的基础设施应当包括:现代化的展览馆硬件设施,一流的交通与物流、一流的组织和服务等等。高效的商业运营模式指世博会是一个优于专业杂志、报纸、新闻发布会等等的营销中介模式。利用这一高效的商业运营模式能为上海这个城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上万个就业岗位,从而使之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人类发展史即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城市诞生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城市成为世界的主宰,而21世纪扑面来的知识经济的诞生将成为第三次城市革命(或称之为新城市时代)的重要标志。 21世纪的城市将以人为本,追求对人的最大关心和陶冶。未来城市将以获得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最大实现,从而使人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和核心。 人类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追求和探索更佳城市生活的历史。从英?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追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美丽和一切福利相结合在一起的目标”的理想城市”;法?勒?柯布西埃〈〈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强调城市必须集中,建设集中有生命力的垂直的花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建设有秩序的符合大自然进化规律的有机城市;美?赖特的〈〈广亩城〉〉中探求代表和体现人类愿望的民主的现代城市生活;人本主义思想家芒福德则提出“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等等,这些城市生活方式执着的先辈们为人类追求和建设美好城市和更美的城市生活描绘了至今仍值得人们借鉴的宝贵财富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除了上述先哲的个人努力外,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建设更好的城市,创造更美的城市生活,必须让全人类共同行动,形成共同的目标准则和行动纲领。从世界建筑师大会的《雅典宪章》第一次提出城市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基本功能,并以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强调“人们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而《马丘比亚宪章》则强调“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具有历史和文化感的城市生活环境;在《华沙宣言》中,确定了建筑人和环境作为整体的城市理念,并强调“市民参与城市发展过程,应当认作一项基本权利”,并将“重要的历史、宗教和考古区,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区,应该为子孙后代妥为保护,并且要同现代生活和发展结合起来。一切对塑造社会面貌和民族特征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必须保护起来”;而在《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则重申和强调“由于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内涵却应当是一致的,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证人们平等、自由、教育、权利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因此,“人类应当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等等。人类城市发展已经证明,以上宣言已成为全人类城市发展和追求更美城市生活的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动纲领。 由此看来,追求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提升和实现高质量的城市美好生活,不仅是发达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是发展中国家今后和未来发展中更需要优先考虑并解决的主题和难题。 正如古希腊先哲亚里斯多德所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People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in order to live; They stay there in order to live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表达了全人类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21世纪人类追求发展的新境界。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将加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建与整合。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各国除了实施城市物质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外,更应注重各国家和城市个性化、人性化和民族化的挖掘和重建,以期待创造多层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具有亲和感、主人感和和谐感。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表达了人类关注自我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新审视。城市的命运实际上就是人类共同的命运,精心爱护和经营我们的城市,实际上就是爱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使居住在城市的人具有自豪感、家园感和认同感。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追求一种城市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强调追求城市物质高质量的同时,必须强化对人的权利和情感的最大保障、满足和提升,特别要体现因地制宜对反映各国城市特有生活习惯、地方民族习俗和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留,并使之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使城市具有文化感、历史感和归宿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五个副主题(城市多元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的深化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21世纪是一个呼唤文化精神的世纪。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多元文化的聚集与交融是城市的特质。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现出他们最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独特的创造力和魅力。全球化要求世界各国和各城市采取活跃和开放的对外文化改革,而世界的多样性在城市的多样性中得以集中展示。共享时代文化,城市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寻求和谐发展,寻求历史文化与空间的连续性具有普遍和现实的意义。如各种文化节、电影节、音乐节、舞蹈节等。 城市多元化并存与交融发展,体现了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本身特征。城市是历史积累的产物,本身历史悠久的城市更是属于世界人民最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经过反思和重新审视,世界各国已对城市历史和城市遗产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在全球化趋势日渐加速的今天,基于对多元文化、地方文化保护的呼吁而展开的种种争论也与历史城市遗产保护密切相关,因为,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也才越是世界的。 2城市“新经济”的繁荣。“新经济”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而21世界的新经济更应是“绿色经济”。未来城市经济是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维护生态循环”为核心的新经济活动。实施城市“新经济”战略,使城市变成最洁净、最引人注目、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国际竟争力和“双赢”的“绿色城市”,而新经济体现在各个行列中,如金融、贸易、保险、会展、电信、网络、环保、休闲等。 城市经济的发展或现代化方式和道路都应尊重各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国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建之于特殊的资源环境和人口制约和背景下,但不管如何,世界生态体系的可持续性关系到世界城市的未来。因为今日之生态政治已远远超出了“可持续发展”只在一个城市里发生的事件不能算是“可持续性”,除非它成为各处城市今天和未来的准则。 3城市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城市问题的根本动力。城市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和核心,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城市科技创新加快了城市的更新和生活的提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借助新科技,不仅有能力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种种“病端”和问题,而且有能力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创造全新的更具活力、魅力和高质量的城市人居新模式,并为我们的发展和交流开拓前所未有的城市新时空,如智能城、科技城、历史城、文化城、信息城、绿色城、健康城、生态城、太空城等。 城市科技创新在寻求不同国别和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水平制约而带给城市生活的种种弊端,并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和有效途径,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科技创新描绘和创造更美的城市,更好的城市生活。 4城市社区的重塑。21世纪将赋予城市社区更新更丰富的内涵。城市社区是城市和人类生活的“细胞”,是城市“地域性社会利益共同体”。良好的城市社区既强调人与地缘环境的和谐,又重视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如包括家庭、邻里的和睦相处,教育、医疗、保健等高水平服务的终身享受,以及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形式供人们选择。 在此基础特别关注和重视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住房,以解决由此而起的剧增的城市问题,以及现有城市居住模式所体现出的社区割裂与社会分层、大量流动人口涌现等等,都迫使城市要重新审视与思考居住与社区发展的种种问题,与此同时,要使美好的城市社区贴近每一个城市居民生活,增加城市公民参与社区管理广度和深度,使城市社区具有充分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城市社区中主人翁作用是城市有效管理的基础,而这种作用将贯穿于城市不同体系和层次的所有社区。 5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与乡村是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有机整体。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形态发展趋势,但是,在一方面强调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同样是不能忽视的。可以说,乡村是城市的“底”,而城市则是乡村的“图”,城市与乡村互动实质是图底交替互换的必然要求与结果,是人类社会形态、空间形态、物质经济形象和环境形象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现。 城乡互动就是强调城乡平等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先城市,后乡村的发展,或者以牺牲乡村发展城市。要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平等位置,而对于中国特殊国情而言,中国的城市化核心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成败更在农村。也就是说实质上中国农村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中国城市化前途与命运。而城乡互动协调,就是更加强调与注重城乡和谐共生的和具有持久发展动力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结构和城乡形态。 主题意义的深化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是新城市时代,21世纪是城市化经济时代。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的城市化时代和城市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浪潮下,21世纪人类之发展,城市将作为主体在全球网络中参与竞争。只有城市,没有国界;只有全球之城,没有政治之都。谁抢滩,谁就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城市间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将是这场角逐中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展示,通过对主题的沟通、研讨与交流,有利于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有利于“创建绿色城市,构筑和谐家园”理念的实践,有利于提高人类关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生活的反思和再认识。 关于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消除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永远是人类努力的一个方向。以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有利于吸引不同国别、不同层次的人们关注、参与这方面的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对人类未来、城市未来的全面思考和长虑。 上海既是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上海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两个舞台:一个是世博会现场的场馆舞台,世界各国各方面在这里展现各具特色的城市历史、现在与未来;另一个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现实舞台,参观者可以考察和体验这座东方都市及其城市群组的独特魅力。 主题对目前和将来仍将出现的城市发展新理念、模式、方向、经验、教训、“城市病”、老龄化、伦理、社区、文化、科技发展等国际性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具有重要的相互交流、借鉴和促进作用。 这是一组来自迎世博600天行动社会动员指挥部的数据——最新一次测评结果显示:全市迎世博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指数分别为06、45、68,比首次测评的分数均明显上升。当然对广大市民来说,亲身感受也许比数据更有说服力——路面整洁了、社区美化了,大家更讲文明了,公共窗口的服务也更有人情味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正化作市民身边一桩桩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变化。 迎世博进入倒计时300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范围的“集中文明行动”共开展了9次,从今年4月起,每逢5日、15日、25日,申城都有百万市民参与到“三五”集中行动中来,有3万人次主动参加了各类迎世博培训,9万居民通过了世博知识测试……“迎世博”引燃了上海人的热情。(累死……几乎是全部的资料了,你选一下吧)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

历史的风,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60年,光辉岁月的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的沧桑变化。风风雨雨走过了60年,建国时十岁的孩子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只沉睡的东方巨龙开始觉醒了,中国人民不再被束缚而是重新站起来了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因此,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30年。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而且五彩斑斓,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是食物也在跟着变化。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30年前,人们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凭票购买,是“计划经济”!现在凭钞票购买,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了。爷爷说:“我小时候,家里人口多,我在家里的孩子中排行第一,家里没粮食加上日本鬼子扫荡,我就去做苦力。一个月或一个星期给几斤小米,这样就够家里人吃得了。”我听后心头一颤想:“几斤小米还要卖劳力换回来,现在买却轻而易举。真是‘天壤之别’呀。”以前,他们很少吃白米饭,甚至吃不到,甚至不能温饱,而现在我们每餐都要吃。以前的人总是瘦瘦的,是因为他们总是吃不饱。他们的主食只是自家种的一些菜和番薯。以前想找个胖子都难,而现在想找个骨瘦如柴的人都难。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居住条件一天比一天好。 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上世纪末最令人瞩目的事物无疑是对人类生活和信息传递带来巨大变化的互联网。在这十几年里它已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从1991年算起,网络真正在我国发展也仅有十几年的历史,然而其发展极为迅速。随着技术进步,高速宽带网络得到了普及,用户通过诸如ADSL、有线电视网、卫星、光缆等多种途径接入,来满足自己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就如刚刚这位赵大伯所在运用的就是多媒体实时图像传输技术。除此之外像远程虚拟教学,电子图书馆、视频点播、电子邮件等等,都已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已经能够渗入到人们的工作、娱乐、情感、生产等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更多的人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个人创业,一时间互联网淘金浪潮铺天盖地的全面来袭。如新浪、搜狐、阿里巴巴、淘宝等等门户网站及交易网站已经一定能够程度的改变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网络购物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 六十年了,我们的新中国已年过花甲;六十年了,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太多不平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第29界奥运会开幕式看着鸟巢,看着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了解了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曾经的破败,如今的繁荣;曾经的苦难,如今的幸福。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339万,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下辖武进、金坛、溧阳三个县级市,天宁、钟楼、郊区、戚墅堰四个行政区和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市区北至长江,南临太湖,都只有18公里。水陆空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民航机场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并具备了开通中程国际航线的条件,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用码头已建成投入运行,邮电通讯可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常州成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所辖三市也都先后进入了"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1995年以来,常州又连续几年被江苏省权威部门评为投资回报率最高地区,并成为国内第一批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经过全市人民的建设和努力,已发展成为经济实力较强、产业门类较多、内外贸易发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城市。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年粮食总产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比1992年增长20%和17%;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76%,比1992年增长1倍;乡镇工业1997年完成销售收入508亿元,是1992 年的8倍,乡镇企业改制面已达90%。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动力机械、工程机械、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信息及现代音视设备和新型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一,形成了柴油机、装载机、变压器、城市客车、微特电机、VCD、牛仔布、新型建材等一批优势产品, 全市共有76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居前5位。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工业已达41%,农业已达8%以上,分别比1992年提高4个和 10百分点。扩大开放、加快开发、积极推进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是常州坚定不移贯彻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五年来,全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口商品已达18大类2500多个品种,累计完成自营出口6亿美元,年均增长7%;其中1997年完成12亿美元,是1992年的8倍;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稳定在40%以上,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逐年增加,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年均增长6% ; 其中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是1992年的7倍;五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资项目138个,已有日本东芝、韩国现代等50家国际大公司落户我市;到1997年末, 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504户, 利用外资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 平均投资额由五年前的150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已占常州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38%, 占工业技改投入的76%,利用外资领域拓展到基础设施、农业和第三产业等, 并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间接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得到较快发展,五年累计实现外经合同2亿美元,兴办境外企业80家,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 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个省级开发区累计新批利用外资17亿美元, 正在成为常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中位于常州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市对外开放的最大载体和窗口,道路骨架已贯通32平方公里,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日本小松、普利斯通、丸红,美国华生、赛德,意大利雷迪斯,韩国现代,台湾光阳等1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已进区落户, 并建成了集培育、孵化、中试于一体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已有国内3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驻中心。 常州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常州市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努力从体制机制上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以搞活搞好国有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市有41家企业进行了以公司制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共组建省市级企业集团160多家,其中省级企业集团38家,江苏常柴集团被列为省级重点企业集团; 新建或改制股份有限公司16家(其中4家公司挂牌上市),有限责任公司943家,一批企业进行了先售后改制试点和规范破产。通过改制融资,近两年筹集资金4亿余元,盘活资产存量21亿多元。狠抓了再就业工程,近两年共安置下岗待业职工3 万人,再就业率达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8%。全市建立了劳动力、人才、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和会计、审计、法律等一批中介机构,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市场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各个领域逐步占居主导地位。 围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常州致力于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使过去的五年成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城乡投资环境改善最快的五年。按照"以港兴市、连江通海、三区一线、再造常州"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建成了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外环路、常州民航机场、长江常州港万吨级通用码头、常州火车站改扩建、京杭运河常州段整治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通了常州地区程控电话网、光缆通信和移动通信网,城乡电话机普及率3部/百人;长江引水、污水处理、 供气和魏村水利枢纽等工程也都相继建成;旧城改造、城乡、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已创建成为全国卫生城市。早在1986年,常州就被国家确定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十年来,常州紧紧围绕"培养人、服务人、保护人、造福人"的宗旨,先后实施了三期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在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环境保护等领域先后完成了400 多个社会发展项目,建成了国际学校、刘国钧职教中心、聋哑学校、广电中心、图书馆、精神病防治中心、红梅居民住宅小区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体现科学、合理、适用原则的社会综合服务设施和社会发展"民心工程"。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又把实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适时组织政府各部门认真研究制订了《常州21世纪议程大纲》,并把它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正式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的16项专项行动计划,力争使常州成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进地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繁荣,常州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过去的五年,是常州居民收入增长最快、消费结构变化最大的五年。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25元,农民人均收4410元,均比1992年增长 7倍。同时,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村提前五年实现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市平均期望寿命已达7岁。对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小康水平12项指标,全市在1994年基本达到小康,提前进入了向初步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新阶段。 常州市正在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战略,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常州将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亿元,人均GDP 8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8:38;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工业达50%以上,农业达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20%以上;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达3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 6000 元。 到2010年,提前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资本主义的先进性不在它的私有化而在它是民主制度下的法制社会,私有化恰恰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回避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与保障资本的公平竞争,资本主义主张民主与自由及舆论监督。中国的改革恰恰索取的是资本主义的缺陷而避掉了民主与自由及舆论监督。没有民主的私有化社会是封建社会。现今荒谬的改革不亚于曾经荒谬的文革,他们都是一场政治运动,唯有形式的不同,而人民还是那样的可怜,因此没有民主的改革是欺骗。

到万方这类论文数据库找,那里论文多,且质量高。自己懒得去找的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看看,店主应该能帮你下载到这论文的

城市发展论文2000字开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影院应有尽有。妈妈说以前我们是要吃饱吃好,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更好了吃的要丰富、要健康、要营养。 这就是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磁悬浮,上海的博物馆,上海的科技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嗨!有那么多国际的中国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 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影院应有尽有。妈妈说以前我们是要吃饱吃好,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更好了吃的要丰富、要健康、要营养。 这就是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磁悬浮,上海的博物馆,上海的科技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嗨!有那么多国际的中国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 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这是2010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影院应有尽有。妈妈说以前我们是要吃饱吃好,现在我们生活条件更好了吃的要丰富、要健康、要营养。 这就是上海的变化。上海的磁悬浮,上海的博物馆,上海的科技馆,上海的张江高科技,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嗨!有那么多国际的中国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醒着人们这就是上海!独一无二! 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 ------------------------------------------------浦东现代建筑尤为壮观,世博园规划突出现代建筑特色,为的是给世界留下一个全心的博览会印象。笔者认为,世博园现代规划要素固然重要,但应该避开千篇一律的内容。世博会,应该是“博”字的亮点中,还应该有我们民族传统特色。在突出现代主题上,是不是也应该做一点传统的文章作点缀。把我们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交流,生动地再现出来,这样会使世博园锦上添花,而且能够抓住世界的视线。 综观中国历史,我们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商业繁荣景象,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丰富内容。画中商业交流街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富有中国传统特色,其欣欣向荣景象,浓缩了一幅古代中国商贸繁荣兴旺的瑰丽画卷,极具代表性。况且这幅名画在世界范围知名度高,与世博会主题想吻合。如果在靠黄浦江边世博园规划区,划出一块区域,建立一个现实中的“清明上河图”,让这幅举世闻名的名画,重新生动地再现黄浦江边。这样,既可作为旅游景观,又可作为一初中国各民族传统商品展览会聚地,而且能够抓住外国人喜欢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商品的心理,可谓一石二鸟,其意义非同凡响。 浦东聚集了太多现代建筑物,高楼大厦,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如果有这样一处“清明上河图”仿古建筑群来解放人们的实现,润色人们返朴归真的心理,可起着画龙点睛之妙趣!而且坐落在浦东“清明上河图”与隔江相望的城隍庙遥相呼应,在开完世博会后,可把它规划为南来北往的商旅们传统商品交易中心,使之真正体现现代“清明上河图”的兴旺繁荣。不但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使世博园中添一抹古香古色的风采!可以预见,将来“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现实意义,不是一般的商业贸易区,而是一处高品位的人文景观,其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风味,必将为世人所乐道!-------------------------------------------------------------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大工业与信息化引起社会结构急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现象之一。在上述大趋势演变过程中,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正在由农村型向城市型逐渐过渡。城市化显著特征表现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多元文化大融合,城市的经济方式等特征正在向农村扩展。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全球城市化带来城市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上海做为国际大都市,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大融合时期,各种文化思潮在此进行激烈的碰撞、交锋与融合。在上海这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国际大都市之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从而构成一系列本质性的矛盾统一体。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应生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城市自信心和知名度。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开放的有个性城市。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在展期六个月的世博会期间,观众人数将突破五千万人次,有望打破6340万人次的世博会最高记录。2010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命题紧紧抓住了国际上城市化进程这一大趋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命题,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上海是一座集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上海在秦汉时属于海盐及娄县,唐时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元代设立上海县。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清政府辟为商埠,经过一百余年的建设,成为今日之大上海。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由于城市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不同,其在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特点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上海的城市特点:能够融合多种地域文化,并能够吸取外国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奋发向上。上海的城市精神简言之就是:“开放与进取”。上海的城市特点是和城市精神历史之积累与文化传承的结果,具有强烈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上海的精华与象征。 历史上的上海是一座新兴移民城市。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国内文化精英曾经在这里汇聚。鸦片战争改变了上海的命运。当时上海成为国际著名的自由港和移民城市,奉行投资者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人不需要签证就可以登岸。上海侨民曾经一度高达10万余人,有全球“冒险家乐园”之美誉。在外国人移居上海同时,国内精英纷纷向上海汇集。机灵的江南人、聪慧的广州人、勤劳的山东人和苏北人,从各地迁居上海。综上所述,华人洋人杂处,上海本地人与外乡人混居,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文化和经济繁荣。从全国各地移居来的农民、手工艺人、知识分子,在上海这个移民城市中,感悟现代文明真缔,成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这是上海对于中国的极大贡献。于是,精明的上海人成为全国仿效的楷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海派文化普及风暴”。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代名词。多元与创新是海派文化精华之所在。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势,以开放创新的意识,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东海之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和传播上海城市精神的最佳时机,亦是一次促进建筑艺术设计及建材发展的新契机,也是一次展现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平台。“温故而知新”。综观历届世博会的举办过程,思考成功地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要素,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其一,中国政府的支持,是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重要保证。从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从“通过竞争,获取和平”之主题到“人类——自然科技发展”之主题,历届世界贸易博览会都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将上海2010年世博会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政府承诺: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展提供1亿美元的专项基金。其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办好世博会的群众基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是明智的选择。上海的良好文化氛围是国内所有城市之中,首屈一指的。有人说,多元共存的宽容环境是文化繁荣的肥沃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的人才优势与科技优势,是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会的基础要素。其三,主办国的综合国力是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有了坚强的后盾。其四,2010年上海世界博会的成功举办,还有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业运营模式。完善的基础设施应当包括:现代化的展览馆硬件设施,一流的交通与物流、一流的组织和服务等等。高效的商业运营模式指世博会是一个优于专业杂志、报纸、新闻发布会等等的营销中介模式。利用这一高效的商业运营模式能为上海这个城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上万个就业岗位,从而使之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人类发展史即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城市诞生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城市成为世界的主宰,而21世纪扑面来的知识经济的诞生将成为第三次城市革命(或称之为新城市时代)的重要标志。 21世纪的城市将以人为本,追求对人的最大关心和陶冶。未来城市将以获得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为最大实现,从而使人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和核心。 人类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追求和探索更佳城市生活的历史。从英?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追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美丽和一切福利相结合在一起的目标”的理想城市”;法?勒?柯布西埃〈〈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强调城市必须集中,建设集中有生命力的垂直的花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建设有秩序的符合大自然进化规律的有机城市;美?赖特的〈〈广亩城〉〉中探求代表和体现人类愿望的民主的现代城市生活;人本主义思想家芒福德则提出“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等等,这些城市生活方式执着的先辈们为人类追求和建设美好城市和更美的城市生活描绘了至今仍值得人们借鉴的宝贵财富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除了上述先哲的个人努力外,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建设更好的城市,创造更美的城市生活,必须让全人类共同行动,形成共同的目标准则和行动纲领。从世界建筑师大会的《雅典宪章》第一次提出城市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基本功能,并以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强调“人们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而《马丘比亚宪章》则强调“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具有历史和文化感的城市生活环境;在《华沙宣言》中,确定了建筑人和环境作为整体的城市理念,并强调“市民参与城市发展过程,应当认作一项基本权利”,并将“重要的历史、宗教和考古区,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区,应该为子孙后代妥为保护,并且要同现代生活和发展结合起来。一切对塑造社会面貌和民族特征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必须保护起来”;而在《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则重申和强调“由于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内涵却应当是一致的,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证人们平等、自由、教育、权利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因此,“人类应当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等等。人类城市发展已经证明,以上宣言已成为全人类城市发展和追求更美城市生活的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动纲领。 由此看来,追求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提升和实现高质量的城市美好生活,不仅是发达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是发展中国家今后和未来发展中更需要优先考虑并解决的主题和难题。 正如古希腊先哲亚里斯多德所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People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in order to live; They stay there in order to live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表达了全人类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了21世纪人类追求发展的新境界。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将加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建与整合。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各国除了实施城市物质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外,更应注重各国家和城市个性化、人性化和民族化的挖掘和重建,以期待创造多层次、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具有亲和感、主人感和和谐感。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表达了人类关注自我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新审视。城市的命运实际上就是人类共同的命运,精心爱护和经营我们的城市,实际上就是爱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使居住在城市的人具有自豪感、家园感和认同感。 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追求一种城市要素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强调追求城市物质高质量的同时,必须强化对人的权利和情感的最大保障、满足和提升,特别要体现因地制宜对反映各国城市特有生活习惯、地方民族习俗和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留,并使之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使城市具有文化感、历史感和归宿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五个副主题(城市多元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的深化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21世纪是一个呼唤文化精神的世纪。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多元文化的聚集与交融是城市的特质。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现出他们最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独特的创造力和魅力。全球化要求世界各国和各城市采取活跃和开放的对外文化改革,而世界的多样性在城市的多样性中得以集中展示。共享时代文化,城市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寻求和谐发展,寻求历史文化与空间的连续性具有普遍和现实的意义。如各种文化节、电影节、音乐节、舞蹈节等。 城市多元化并存与交融发展,体现了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本身特征。城市是历史积累的产物,本身历史悠久的城市更是属于世界人民最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经过反思和重新审视,世界各国已对城市历史和城市遗产在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在全球化趋势日渐加速的今天,基于对多元文化、地方文化保护的呼吁而展开的种种争论也与历史城市遗产保护密切相关,因为,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也才越是世界的。 2城市“新经济”的繁荣。“新经济”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而21世界的新经济更应是“绿色经济”。未来城市经济是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维护生态循环”为核心的新经济活动。实施城市“新经济”战略,使城市变成最洁净、最引人注目、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国际竟争力和“双赢”的“绿色城市”,而新经济体现在各个行列中,如金融、贸易、保险、会展、电信、网络、环保、休闲等。 城市经济的发展或现代化方式和道路都应尊重各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国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建之于特殊的资源环境和人口制约和背景下,但不管如何,世界生态体系的可持续性关系到世界城市的未来。因为今日之生态政治已远远超出了“可持续发展”只在一个城市里发生的事件不能算是“可持续性”,除非它成为各处城市今天和未来的准则。 3城市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城市问题的根本动力。城市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和核心,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城市科技创新加快了城市的更新和生活的提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借助新科技,不仅有能力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种种“病端”和问题,而且有能力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创造全新的更具活力、魅力和高质量的城市人居新模式,并为我们的发展和交流开拓前所未有的城市新时空,如智能城、科技城、历史城、文化城、信息城、绿色城、健康城、生态城、太空城等。 城市科技创新在寻求不同国别和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水平制约而带给城市生活的种种弊端,并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和有效途径,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科技创新描绘和创造更美的城市,更好的城市生活。 4城市社区的重塑。21世纪将赋予城市社区更新更丰富的内涵。城市社区是城市和人类生活的“细胞”,是城市“地域性社会利益共同体”。良好的城市社区既强调人与地缘环境的和谐,又重视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如包括家庭、邻里的和睦相处,教育、医疗、保健等高水平服务的终身享受,以及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形式供人们选择。 在此基础特别关注和重视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住房,以解决由此而起的剧增的城市问题,以及现有城市居住模式所体现出的社区割裂与社会分层、大量流动人口涌现等等,都迫使城市要重新审视与思考居住与社区发展的种种问题,与此同时,要使美好的城市社区贴近每一个城市居民生活,增加城市公民参与社区管理广度和深度,使城市社区具有充分的凝聚力,同时也增强城市社区中主人翁作用是城市有效管理的基础,而这种作用将贯穿于城市不同体系和层次的所有社区。 5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与乡村是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有机整体。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与形态发展趋势,但是,在一方面强调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同样是不能忽视的。可以说,乡村是城市的“底”,而城市则是乡村的“图”,城市与乡村互动实质是图底交替互换的必然要求与结果,是人类社会形态、空间形态、物质经济形象和环境形象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表现。 城乡互动就是强调城乡平等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先城市,后乡村的发展,或者以牺牲乡村发展城市。要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平等位置,而对于中国特殊国情而言,中国的城市化核心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成败更在农村。也就是说实质上中国农村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中国城市化前途与命运。而城乡互动协调,就是更加强调与注重城乡和谐共生的和具有持久发展动力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结构和城乡形态。 主题意义的深化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是新城市时代,21世纪是城市化经济时代。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的城市化时代和城市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浪潮下,21世纪人类之发展,城市将作为主体在全球网络中参与竞争。只有城市,没有国界;只有全球之城,没有政治之都。谁抢滩,谁就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城市间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将是这场角逐中的关键。通过对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展示,通过对主题的沟通、研讨与交流,有利于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有利于“创建绿色城市,构筑和谐家园”理念的实践,有利于提高人类关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生活的反思和再认识。 关于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消除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永远是人类努力的一个方向。以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有利于吸引不同国别、不同层次的人们关注、参与这方面的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对人类未来、城市未来的全面思考和长虑。 上海既是中国,又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上海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两个舞台:一个是世博会现场的场馆舞台,世界各国各方面在这里展现各具特色的城市历史、现在与未来;另一个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现实舞台,参观者可以考察和体验这座东方都市及其城市群组的独特魅力。 主题对目前和将来仍将出现的城市发展新理念、模式、方向、经验、教训、“城市病”、老龄化、伦理、社区、文化、科技发展等国际性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具有重要的相互交流、借鉴和促进作用。 这是一组来自迎世博600天行动社会动员指挥部的数据——最新一次测评结果显示:全市迎世博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指数分别为06、45、68,比首次测评的分数均明显上升。当然对广大市民来说,亲身感受也许比数据更有说服力——路面整洁了、社区美化了,大家更讲文明了,公共窗口的服务也更有人情味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正化作市民身边一桩桩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变化。 迎世博进入倒计时300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范围的“集中文明行动”共开展了9次,从今年4月起,每逢5日、15日、25日,申城都有百万市民参与到“三五”集中行动中来,有3万人次主动参加了各类迎世博培训,9万居民通过了世博知识测试……“迎世博”引燃了上海人的热情。(累死……几乎是全部的资料了,你选一下吧)

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市化 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新举措。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生活宽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管理民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的论述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民成为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应该包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实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最终结果是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样就会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吸纳。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它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这也正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包括基础设施的配套、城市功能的健全、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人口、用地规模扩张,城市化需要坚实的经济作基础,兴旺的产业作支撑。既有数量的扩大,又有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过程,更是逐步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   推进城市化要积极稳妥,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又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经济基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我国建国至今,在不同的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起步阶段(1949-1957年。这是我国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的时期。围绕着156项重点工业项目进行的工业基本建设,吸引了较多农民进城镇和工矿就业,一批重点城市扩建,城镇人口增长极快,从1949年的5765万增加到1957年的9949万,平均每年增加523万人,城市化水平从建国时的6%增至4%,平均每年提高6%。   剧烈波动动荡阶段1958—1965年。这段时期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工业项目上上下下,这种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极大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使其呈现出动荡起伏的特征。   停滞阶段1966—1978年。这一阶段正处于政治动荡,极左思潮泛滥的“文革”时期。由于有效需求缺乏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使国民经济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城市停工停产,工业扩张无力,无法吸收城市自身的就业人口,非城市化的思潮达到登峰造极。   稳定发展阶段1979年-2002年。1979年至2002年,是我国城市化稳定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开始,由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人口增加较快。此外,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重新认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巨大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打工、经商,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高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2年的十月,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向高潮。笔者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明确写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更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独特的高速发展时期。   十六大之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眼光仅仅集中在城市的建设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方面,忽视了农村在城市化发展中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农村的推力更是不容忽视。十六大确定了大力发展农业、极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农、惠农政策,从而把城市化的发展重心转向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倡导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方面。这首先从理论上符合了城市化的定义:即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不断膨胀,城镇数目不断增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逐渐转化为城市性地域;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得以改善并逐步实现现代化。   因此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一致的,它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城市化之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质量的显著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国城市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城市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使之在第二、三产业就业,从而提高城乡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加强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容量和辐射力;改善农村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的各种差距……而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既有来自于城市二、三产业的拉力,也有来自农村的推力,尤其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忽视农村在城市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将给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使我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的建设。目前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正适应了城市化发展的这一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轨迹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由不平衡发展趋于平衡的规律。在某种形态的城市化开始时,是在首先实现突破的地方取得发展,然后再向更多的地方铺开。当一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时,也是先从经济发达地区实现迅速发展,再逐步向经济后进地区铺开。例如英国于18世纪后半期首先实现工业革命,到1850年其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0%。1900年,当世界城市水平为3%时,英国则激增至78%。直到20世纪后半时,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才发展到与此相当的水平。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如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思想的全面实施,,这种东西部城市化水平的极度不平衡状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城市化也必将进入一个高速的、趋于平衡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城市化率要提高,就必须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到城市中来,从而提高城市人口的比例。而目前我国城市现有的吸纳能力和就业岗位根本不能满足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即通过推动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就地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并改变这些农村地区的面貌,使之成为城市地区;我国城市化的质量要提高,不仅要注重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必须保证农村地域在向城市地域转变过程中的质量,以及新转化为城市居民的那部分农民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而这些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要靠进入城市之后去学习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必须在进入城市之前就得到培训。   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由不平衡趋于平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N]学习时报,2006   颜昌成推进城镇化应走内涵式发展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3   余戎,罗清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民为本的表现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经济发展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开头开门见山地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陈述他所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并进一步阐明该问题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到万方这类论文数据库找,那里论文多,且质量高。自己懒得去找的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看看,店主应该能帮你下载到这论文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2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和经济中心,则创造了开埠以来辉煌的业绩。然而上海在已走过的20年历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曾有过曲折,在邓小平关于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指引下,以浦东的开发开放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契机,上海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 一、邓小平对上海改革开放的构想 邓小平对上海改革开放有着一系列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他的基本构想是:通过开发开放浦东,来振兴上海;通过抓上海的发展,来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邓小平运筹帷幄,提纲挈领地指出上海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开发浦东。他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浦东的开发开放,可以成为上海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先行区,使整个上海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得到调整和改造,使上海能够扩大对外开放度,这就为上海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由此来带动上海的振兴,并把上海推到改革开放的前沿。 振兴上海,加快上海的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要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浦东的开放开放,也被赋予了同样的意义,即这不单单是关系上海的问题,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邓小平甚至不无遗憾地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这段话固然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谦虚恭谨的胸怀,但也点出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一盘棋中的重要地位。鉴于上海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抓上海的发展,让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先进技术沿长江由东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有利于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的形成,从而带动全国的发展。这是邓小平统筹全局的英明决策。邓小平在明确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同时,还为上海指明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做法。第一,上海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第二,上海要发展金融业。因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邓小平对上海金融业寄予厚望,说“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第三,上海要遵守国际惯例。邓小平指出,“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虽然上海起步晚了,但是邓小平却对上海加快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上海完全可以后来居上。他详细分析了上海能够后来居上的有利条件,即:第一,“上海民心比较顺,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上海工人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同样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而工人阶级是其中的主力军。上海的改革开放得到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第二,“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上海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城市,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建设人才,迄今拥有各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百万人。上海还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较好。这些都是上海加快发展所需的宝贵资源。第三,“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这是上海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人文优势。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同时又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同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处,经历了兼收并蓄、重炼再铸的过程,使人的反应程度与适应能力随之增加,善于包容和转换各种事物,形成了高度的开放性、敏感性和灵活性,产生了具有鲜明的上海标志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交往准则等,这就使“上海完全有条件上得快一点。”第四,90年代是上海发展的一次机遇。从国际来看,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和平与发展”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而亚太地区经济又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十多年,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特区开发已获得经验。因此上海遇到了加快发展的国际国内最好的环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992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强调,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你们要大胆地闯一闯。1993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又着重强调了抓住机遇的问题,他说,“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

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形势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点,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和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发达国家探底企稳,发展中和新兴国家稳步回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攀高,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严峻、迪拜及希腊债务危机等也一再表明: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债务、通胀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分化。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私人需求乏力,美国继续受失业困扰,欧元区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继续面临通缩压力,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对于我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都意味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一,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随着金融危机缓解和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在危机之初所展现的协作精神有所动摇,一些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观点和做法日益凸显,有的国家口头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行动上则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经济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全球经济,单靠自身力量来求得发展,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世界经济还比较脆弱,就业机会还不多,失业率比较高,如果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危机,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其二,我国产业结构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欧洲等国家是靠金融扩张来支持赤字消费的,他们出口高科技产品,然后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老百姓靠信贷消费。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大于国内需求,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依赖出口。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洪都拉斯、越南、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也纷纷打入欧美市场,他们利用比我国更加低廉的资源和劳动成本,生产比我国成本更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替代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势头,就像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替代“亚洲四小龙”一样。其三,我国面临着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上升并存的局面。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比较平稳,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由松趋紧、出口增速回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同去年相比,经济增速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GDP同比增速“前低后高”。而且从去年底开始,我国国内食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直至目前为止,推动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货币持续超发;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和“热钱”流入不减。这将使得通货膨胀呈现出长期化趋势。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透露,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的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他还表示,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其四,我国就业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骤然爆发,异常尖锐。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汇到一起,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金融风暴的侵袭,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原有的工作,新增劳动力就业渠道堵塞,加剧了大学生及其他群体的就业困难。不仅如此,应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常态下解决就业的措施明显不足,必须依靠宏观与微观、应急和长效、直接与间接等多种组合性政策措施和渠道来解决。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首先,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短缺资源则可以通过国际交换而得到弥补。而且一国要发展经济不应只注重其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追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变革,参与全球化就使得我国可以直接利用较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绕过传统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在建立现代经济结构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而且由于其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机。此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创造了机会。最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仍然不高,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此消彼长,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而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四、结语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增强忧患意识,从变化着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