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5 00:00:40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或者是苏州的园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国现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深圳、上海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高级写字楼。可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许多人可能对“近代建筑”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中国还有什么……近代建筑?”当我告诉你:上海外滩的建筑,就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种典型的代表时,你会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些‘洋楼’吗!”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保护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苦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荣,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责任。只要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仔细想想我们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枣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有两方面的工作: 1、对具体建筑物调查、实测,进行建筑历史研究。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开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介绍、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生、发展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的联合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通过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进行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同时,各地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具体工作也逐步进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亦做了部分工作:1993年7月,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支持下,受北京铁路分局文化宫委托对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进行复原改建设计,以保护北京的历史风貌;1993年10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三峡工程淹没区四川境内的近代建筑进行考察,对有重要价值的进行论证,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以保护长江沿岸景观;1994年6月,受西城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托对西城区北京水准原点、陆徵祥家族墓庐等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建档定级保护;1995年6月,受宣武区建设委员会委托对宣武区大栅栏、天桥、白纸坊地区14栋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代建筑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逐步付诸实践。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对其进行保护的现实意义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正在逐渐体现出来。

中式传统建筑自有巢氏搭建窝棚栖身起,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始终以木结构为主,即使在周、秦、汉、隋时代专事结构的发展,空芯画像砖的制造,石拱桥建筑技术均领先于当时世界其它地区。但由于中国在营造房屋和墓园都非常注重风水崇尚五行,认为“木”是采集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气象征着生命。“土”为万物生长之本,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暗示死亡,砖石两者质地相近,只能用于墙面或地表以下,因此墓室多用砖石砌筑,供人食用的房屋则以木材为主营造。中式传统建筑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已形成不同的体系:如陕西半坡遗址的大房子木结构、长江以南的穿斗式木构架,以及浙江余姚遗址的干栏式等多种木构架的结构体系。

中国建筑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  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  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  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  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  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  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  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  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  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  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  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  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  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  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  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  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  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  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  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  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  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  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  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  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  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  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  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  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  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  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  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  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  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神要素(包括先秦哲人的“天人合一”的  道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中国  古代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表现形式  要素(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  形、标志)等,共同作用并影响着环境艺  术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要素是环境艺术  设计风格发展的基础。每个时期的社会经  济、生产技术条件制约着环境艺术设计建  造的规模、建造技术、新材料开发使用等。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皇家园林建筑充分利  用和发挥封建社会时代的物质条件和手工  业技术,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  木建筑结构形式和古典园林风格。环境艺  术设计风格中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  洛可可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  饰艺术派等流派的发展,在继承或反传统  基础上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崇尚“机  械美”,在环境中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  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并  在建筑形体和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炫耀,  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社会经济和生产  技术的发展总是在以往基础上积淀、批  判、创新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自然  受此发展过程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表现  形式反映这一过程浓缩的民族文化精神。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总是沉积文化的成  分,并反映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古  典园林堪称世界园林之巅,展现了深厚的  中国传统文化“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  想。例如拙政园的园主是明嘉靖年间的御  史王献臣。由于朝中权贵倾轧,官场失意,  王献臣回乡后用原来大宏寺的一部分基地  建造了一座园林。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  有一段话:“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  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  园浇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  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  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意,自我解嘲地  把园名称之为“拙政园”。显然拙政园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隐逸文化之载体。又如  同里的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主是安  徽兵备道任兰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  任兰生遭人弹劾,罢职还乡,花了10万两  银子建造宅园,取《左传》“进则尽忠,退  思补故”之意,命名为退思园,由造园名  家袁龙设计。为了不露富,建筑格局突破  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到东,西为宅,  中为庭,东为园。任兰生只住了两年,后  又复官上任。园内建筑或题咏都表现出园  主人归隐与入世相杂的复杂心理,它也是  封建士大夫比较典型的一种心态。因此,  中国古典园林更为重要的是,包含对人  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  执著追求。根植东方文化土壤的我国园林  进一步阐释文化及文化精神是艺术设计风  格形成的根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完成  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  需求和生成需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  一”演绎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生态  文化、绿色文化、自然观等设计理念,说  明了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和文化一样具  有很强的继承性,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  离不开传统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民族特色,  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  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  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艺术设计  的民族风格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从中西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  等各类的比较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  源自不同的文化基础。总之,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就是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性格  和气质,体现出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体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  不少现代设计师自觉地在自己的设计  中融入了传统的因素。英国设计师吉尔设  计的新英文字体就是基于传统字体的造  型。丹麦的雅科布森和芬兰的阿尔托在其  建筑设计和家具、灯具、餐具设计中,努  力做到在工业化中反映手工业,在现代化中反映民族传统和地域传统。  二、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  境艺术设计风格  吸取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精髓融现代  观念构建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理  想。  我国是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集儒、道、佛  之大成,并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  影响极大。我国的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  系,崇尚“仁义” 和“礼乐”,注重家庭  伦理,提倡调和持中,即在人身上体现出  的和谐,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崇尚“天  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  “天人合一”是人本哲学和美学的完  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  张人与自然要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共存关  系,讲究审美主体与客体的默契和形式内  容的和谐,重人情、重感受、重表现、重  意境,以美为最高准则,怡情于志,强调  美、善的结合,注重审美的认识和教化的  作用;求“气韵生动”即“象外之象、味  外之味、韵外之致”,深深地渗透到中国艺  术的创作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中国文化  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在我国的传统  审美系统中,禅宗意识有其极重要的地  位。我国的禅宗,渗入了浓烈的审美成分,  具有深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成为审美追  求的创构,培养了设计师独特的审美观,  因而,形成了“禅意”风格的当代众多设  计艺术流派。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除了考虑设  计师个人审美理想外,还必须要考虑到人  们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  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的思  维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精  神的、意境深邃的设计作品,才能形成独  特审美情趣的艺术风格。  培植现代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谐  共生的文化土壤,构建我国现代环境艺术  设计风格形成的文化氛围。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处在文化国际  化时代,文化的国际性催生了新的审美理  想、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等,改变了现代  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环境,同时传统文化  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中自  然运用到传统的因素,这就需要培植现代  文化和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土壤,才  能促进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  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现代文化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  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  系,就能让二者融为一体,共同促进我国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  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丰富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源泉。  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  的。包豪斯格罗庇乌斯说过:“真正的传统  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  吴彪重庆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  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艺  术设计方向研究  龙厚强重庆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油画艺术  方向研究  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  进。”日本设计理论家佐口七朗认为:“继  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于古物之  中,而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  者的理念,即创造。”设计师创造的设计文  化,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设计  文化不断接受、不断选择和不断优化的过  程。设计师个人的创造力在设计审美文化  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  同时也传播传统文化,使我国现代艺术设  计源泉长流不断。  传统文化永远是艺术设计不竭的源  泉,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在设计  上的体现形成艺术设计风格,环境设计艺  术从功能内容到审美形式、从技术设计到  艺术设计都体现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我  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既要有民族风格又  要有时代风格,有助于传统环境艺术意境  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以达到古为今用、继  承与创新的目的,才能使中国创造在世界  立于不败之林。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以后必然转向另外一个极端。中国文化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也是必然的两个极端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彻底的清扫,中国传统文化衰到了极点,也预示着传统文化转机的到来,预示着传统文化重新兴盛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及时认识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走进传统文化,就是要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超凡脱俗、离苦得乐,转愚痴为智慧、转糊涂为明白、转烦恼为快乐、转空虚为充实、转黑暗为光明、转凡夫为圣贤、转小人为君子、转无赖为豪杰、转生死为涅槃,。  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好比吃饭,吃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健康,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智慧;但是有几人是为了健康而吃饭?同样,又有几人是为了智慧而学习?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有人格和主见,要特立独行,切不可随波逐流。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同样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和智慧也仅是生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晚年也多次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质问。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都有一套传统的文化思想作底蕴,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而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这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人生的健康发展。  大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但是一切能吃、能穿、能住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大地。大地承载一切,生长一切,接受一切,转脏为净、转臭为香、转丑为美,为万物之基础,无为而无所不为,无能而无所不能。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将来有所作为,首先要建立起宽广的胸怀及髙远的志向,具备成长和作为的基础与能力,守本分、能承担、肯付出、有德行、有智慧,这要靠文化而不是知识或技术来培养。传统文化就像大地一样,其作用就在于他能够培养人类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福德智慧,使你无所不能。文化不是科技、艺术、宗教,但是一切真正的科技、艺术、宗教都必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教育、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经济都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他们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导致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及政治、经济等落后的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重视、标榜的是文化方面的人才,而书法、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都落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见经传。因为只要文化不灭,文明就会自然延续下去。国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人才。  传统文化的没落,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就表现得很明显。孔子-六经-五经-四书-朱注四书-白话四书-现代注解四书,到最后有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偏离了孔子的本意。文化的核心变化为:道德、仁义、礼法,没有文化时就变成法制了,越来越偏离于自然的法则,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志向也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改变:道-德-道德-道理-真理-理想-梦想-妄想,越来越脱离自然、根本和实际。我们现在要认识文化的本貌、理解其真意、继承正统,弥补文化的缺失,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与政治的管理素质。避免盲目崇拜或者任意亵渎,这都是文化没落的表现。在中国文化史上,圣贤人的地位要高于父母的,中国文化提倡要孝敬父母,同时更要恭敬圣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圣贤给了我们慧命,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礼拜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礼拜圣贤也同样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质上的恭敬,而不是形式,否则必然适得其反。 后人太重视形式,并且发展到极端,本质上却越来越欠恭敬,结果导致了另一个极端的开始,也自然导致了文化的由盛到衰。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恒的  所谓文化内涵,是他具有民族性,或者说具有世界性,因为文化所表达的是人的本性、共性,是永恒的、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有我们中国人更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的文化全面的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只有首先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然后再把他贡献给全人类,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现在仅剩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能拯救中华民族,也能拯救世界。  2、中华祖先承传文化、智慧的法宝  (1)汉 字:六书造字,充满智慧的符号—表达智慧(智慧不易表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思议);  (2)文言文: 语言与文字分开,永久不改变—承传智慧;  (3)孝 道:道德之本,文化之源,教育之始—开启智慧。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成就、高度智慧的成就。现代人迷失了传统,因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从而轻视、否定、大肆辱骂传统,辱骂祖宗。  3、传统文化能立大志:  做人的志向要高,所谓顶天立地,这是真正的人。人本位天地之间,而不是名利之间、财色之间。要有天空一样的心量、大地一样的胸怀,更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更崇高的思想境界,离开传统文化这种志向是立不起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同时,又要求做人的姿态要低,要谦虚、谨慎、忍辱,离开传统文化是难以摆正这种心态的。(孔融让梨、大舜至孝、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负荆请罪-美德)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真正做到高处着眼,低处起步。  3、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有来有往才叫交流,正常的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平等是要有相同的能力,有相同的智慧德行等基本人文素质。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辨别是非好坏真假;要有接受和防御的能力,能够把好的东西接受过来,把坏的东西抵制住,同时把我们好的东西输送出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互相补充和完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就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可以互相弥补。通过交流实现:古代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中国化,中西文化全球化;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造福世界。闭关锁国、排斥一切或全盘西化、一边倒的涌进、毫无选择的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后果将无法挽回。(同性恋、艾滋病、明明德)  4、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血统加民族的精神等于民族的脊梁,有脊梁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精神来源于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才能形成民族思想,只有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人才可能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首先做好人、做好中国人,然后才可能被世界认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 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5、文化不是知识,德不是才,福德智慧不是才能技艺  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的作用和目的是开启智慧、积累德行(有文化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知识是培养才能、技艺。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先生  德比才更重要。  6、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今及未来的纽带  博古通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博古才能通今,承先才能启后,继往才能开来。所谓博古、承先、继往就是指承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能够保证社会和民族绵延不绝、自强不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民族顶天立地、信心坚定、独立自主。所以,传统文化能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说,中国文化存则中国兴,中国文化绝则中国亡。  中国文化要在保证根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添枝加叶,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把几千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于把大树连根拨起,或摧残百花,然后再去重新建立-是极其愚蠢和冲动的行为(文革教训)。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业,需要多少代人的实践探索和积累(文化如一棵大树,多少年才长得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但是,真理是永恒的,是绝对的,最终重新得到的结论也必然与古人不谋而和,因为人的真心本性不变,古人已和盘托出-世间好语佛说尽。  7、生命的真正意义、最高价值、最终目标  古人讲道:悟道、修道、得道、弘道;  后人讲真理:发现真理、追求真理、落实真理、弘扬真理;  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命: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去帮助一切生命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完善生命:包括真善美慧(假恶丑痴)四个方面,要分别靠科学证明、艺术展示、宗教落实、文化开启。有智慧才能认识生命,进而改造、完善生命。  真假、善恶、美丑靠智慧辨别,而智慧要靠文化开启,文化是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基础。真正的科学家、宗教家、艺术家同时也必须是文化人,必须有智慧,具有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才能把科学、艺术、宗教搞好。  文化讲道,承传真理-求生命之慧;宗教行道,落实真理-求生命之善;科学证道,证明真理-求生命之真;艺术示道,展示真理-求生命之美。经济是人对物的管理,政治是人对事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靠人管理为人服务,做好人,有智慧,才能管好事和物,所以文化教育也是经济和政治的基础。  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中国文化中宗教为佛教专门术语,即自证为宗、化他名教 。  承传生命之慧-落实生命之善-证明生命之真-展示生命之美: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一切生活都是为了生命;不应该为了生活而忽视生命(贫);更不应该为了生活享受而残害生命(富);站在生命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生命有层次的差别-(有提升的空间、有堕落的余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生命的层次(孝敬爱仁慈悲)。  我们要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有素质的真正中国人。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成事;要先学文化,再学知识,然后才能灵活掌握并正当应用技术。  生命高于一切。为完善、保护生命而牺牲生命值得,为生活而牺牲生命不值得。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论文3000字怎么写的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贡献。 反思是总结的前奏,总结是前进的基础。在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追根寻源的同时,研讨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本质及其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误区 反思之一,中国建筑文化先天不足,后天多难。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体系中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约束、皇权政治的主宰,中国建筑在世界的影响力很低;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强权经济、政治的侵略,薄弱的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断遭受到外国建筑文化的冲击。在不平等的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中,尽管产生过有特色的作品,但先天不足的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和国家的命运一样,是多难的、落后的。建国后产生出不少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959年通过北京兴建十大建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发扬;但此后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受俄罗斯建筑文化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多年紧缩和调整建筑标准,以及文革中的“大批判”,都波及到建筑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本来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却又受到“欧陆风”的侵袭;严重的“青黄不接”使西方建筑文化填补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由此引发出的建筑文化问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 反思之二,对中国建筑文化业内至今定位不清,误区重重。对于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 ;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第三,就是体系的对立。有人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这种观念在房地产业界颇有普遍性,在建筑师中间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看问题的。虽然他们在中国土生土长,但受现代建筑教育多于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建筑传统的根基很薄,基本上是喜新缺旧,缺乏建筑文化修养。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必然导致一方面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发展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受到“明星”、“大师”的左右,在我们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选自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 一、 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 二、 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二)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三)着重布置之规制;(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让你知道谦让,礼让,忍让,和谐,做什么事都不要张扬,传统建筑让人看了以后心情不那么浮躁,心情不叫平和,我个人觉得,我比较喜欢传统建筑,那是古人的智慧。

找关于苏州园林的书来看

追问: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回答: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认为,应当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古建筑,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二是建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建筑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建筑应当是多元化的。三是尽快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建筑课程。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必须从教育入手,在大学开设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课程,全面讲授中国建筑文化和建筑传统。四是加大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力度。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至今没有取得一系列成果,也没有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得到广泛宣传。五是抓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工作。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的风格问题越来越关心,他们不仅积极参与评选自己喜爱的建筑作品,还对建筑创作发表评论。曾经风行一时的欧洲风格建筑逐渐失去吸引力,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建筑日益受到欢迎。

中国建筑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以后必然转向另外一个极端。中国文化由衰到盛,再由盛到衰,也是必然的两个极端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彻底的清扫,中国传统文化衰到了极点,也预示着传统文化转机的到来,预示着传统文化重新兴盛的开始。所以我们要及时认识传统文化,走进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走进传统文化,就是要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超凡脱俗、离苦得乐,转愚痴为智慧、转糊涂为明白、转烦恼为快乐、转空虚为充实、转黑暗为光明、转凡夫为圣贤、转小人为君子、转无赖为豪杰、转生死为涅槃,。  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好比吃饭,吃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健康,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智慧;但是有几人是为了健康而吃饭?同样,又有几人是为了智慧而学习?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有人格和主见,要特立独行,切不可随波逐流。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同样要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和智慧也仅是生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晚年也多次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质问。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都有一套传统的文化思想作底蕴,教育就像是一棵大树,而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像是大地上的土壤,在这个良好的文化体系基础上,才能够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等,才能构建起良好的教育体系,保证人生的健康发展。  大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住,但是一切能吃、能穿、能住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大地。大地承载一切,生长一切,接受一切,转脏为净、转臭为香、转丑为美,为万物之基础,无为而无所不为,无能而无所不能。一个人要健康地成长,将来有所作为,首先要建立起宽广的胸怀及髙远的志向,具备成长和作为的基础与能力,守本分、能承担、肯付出、有德行、有智慧,这要靠文化而不是知识或技术来培养。传统文化就像大地一样,其作用就在于他能够培养人类发展的基础和能力-福德智慧,使你无所不能。文化不是科技、艺术、宗教,但是一切真正的科技、艺术、宗教都必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教育、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经济都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他们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导致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及政治、经济等落后的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重视、标榜的是文化方面的人才,而书法、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都落在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见经传。因为只要文化不灭,文明就会自然延续下去。国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也是文化方面的人才。  传统文化的没落,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就表现得很明显。孔子-六经-五经-四书-朱注四书-白话四书-现代注解四书,到最后有很多地方已经完全偏离了孔子的本意。文化的核心变化为:道德、仁义、礼法,没有文化时就变成法制了,越来越偏离于自然的法则,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志向也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改变:道-德-道德-道理-真理-理想-梦想-妄想,越来越脱离自然、根本和实际。我们现在要认识文化的本貌、理解其真意、继承正统,弥补文化的缺失,从根本上提高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提升经济与政治的管理素质。避免盲目崇拜或者任意亵渎,这都是文化没落的表现。在中国文化史上,圣贤人的地位要高于父母的,中国文化提倡要孝敬父母,同时更要恭敬圣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圣贤给了我们慧命,慧命比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礼拜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礼拜圣贤也同样是无可厚非的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本质上的恭敬,而不是形式,否则必然适得其反。 后人太重视形式,并且发展到极端,本质上却越来越欠恭敬,结果导致了另一个极端的开始,也自然导致了文化的由盛到衰。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恒的  所谓文化内涵,是他具有民族性,或者说具有世界性,因为文化所表达的是人的本性、共性,是永恒的、相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祖先留传给后代子孙最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开启智慧的钥匙。只有我们中国人更有能力和条件,把自己的文化全面的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只有首先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拥有了一定的智慧,然后再把他贡献给全人类,才有能力、有资格去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现在仅剩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精华,能拯救中华民族,也能拯救世界。  2、中华祖先承传文化、智慧的法宝  (1)汉 字:六书造字,充满智慧的符号—表达智慧(智慧不易表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思议);  (2)文言文: 语言与文字分开,永久不改变—承传智慧;  (3)孝 道:道德之本,文化之源,教育之始—开启智慧。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成就、高度智慧的成就。现代人迷失了传统,因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从而轻视、否定、大肆辱骂传统,辱骂祖宗。  3、传统文化能立大志:  做人的志向要高,所谓顶天立地,这是真正的人。人本位天地之间,而不是名利之间、财色之间。要有天空一样的心量、大地一样的胸怀,更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更崇高的思想境界,离开传统文化这种志向是立不起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同时,又要求做人的姿态要低,要谦虚、谨慎、忍辱,离开传统文化是难以摆正这种心态的。(孔融让梨、大舜至孝、蔺相如顾全大局廉颇负荆请罪-美德)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真正做到高处着眼,低处起步。  3、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有来有往才叫交流,正常的交流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平等是要有相同的能力,有相同的智慧德行等基本人文素质。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辨别是非好坏真假;要有接受和防御的能力,能够把好的东西接受过来,把坏的东西抵制住,同时把我们好的东西输送出去,实现中西文化的互相补充和完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就是中西文化的精华,可以互相弥补。通过交流实现:古代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中国化,中西文化全球化; 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造福世界。闭关锁国、排斥一切或全盘西化、一边倒的涌进、毫无选择的吸收都是不可取的,后果将无法挽回。(同性恋、艾滋病、明明德)  4、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民族的血统加民族的精神等于民族的脊梁,有脊梁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精神来源于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才能形成民族思想,只有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人才可能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首先做好人、做好中国人,然后才可能被世界认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 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5、文化不是知识,德不是才,福德智慧不是才能技艺  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的作用和目的是开启智慧、积累德行(有文化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知识是培养才能、技艺。  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成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先生  德比才更重要。  6、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今及未来的纽带  博古通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博古才能通今,承先才能启后,继往才能开来。所谓博古、承先、继往就是指承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能够保证社会和民族绵延不绝、自强不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民族顶天立地、信心坚定、独立自主。所以,传统文化能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和民族。  所以说,中国文化存则中国兴,中国文化绝则中国亡。  中国文化要在保证根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添枝加叶,不断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能把几千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全部推翻,那就等于把大树连根拨起,或摧残百花,然后再去重新建立-是极其愚蠢和冲动的行为(文革教训)。文化的建立是千秋大业,需要多少代人的实践探索和积累(文化如一棵大树,多少年才长得枝繁叶茂,古木参天)。但是,真理是永恒的,是绝对的,最终重新得到的结论也必然与古人不谋而和,因为人的真心本性不变,古人已和盘托出-世间好语佛说尽。  7、生命的真正意义、最高价值、最终目标  古人讲道:悟道、修道、得道、弘道;  后人讲真理:发现真理、追求真理、落实真理、弘扬真理;  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命:认识生命、改造生命、完善生命,并最终去帮助一切生命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完善生命:包括真善美慧(假恶丑痴)四个方面,要分别靠科学证明、艺术展示、宗教落实、文化开启。有智慧才能认识生命,进而改造、完善生命。  真假、善恶、美丑靠智慧辨别,而智慧要靠文化开启,文化是科学、艺术和宗教的基础。真正的科学家、宗教家、艺术家同时也必须是文化人,必须有智慧,具有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才能把科学、艺术、宗教搞好。  文化讲道,承传真理-求生命之慧;宗教行道,落实真理-求生命之善;科学证道,证明真理-求生命之真;艺术示道,展示真理-求生命之美。经济是人对物的管理,政治是人对事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靠人管理为人服务,做好人,有智慧,才能管好事和物,所以文化教育也是经济和政治的基础。  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中国文化中宗教为佛教专门术语,即自证为宗、化他名教 。  承传生命之慧-落实生命之善-证明生命之真-展示生命之美:认识、改造、完善生命  一切生活都是为了生命;不应该为了生活而忽视生命(贫);更不应该为了生活享受而残害生命(富);站在生命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生命有层次的差别-(有提升的空间、有堕落的余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提升生命的层次(孝敬爱仁慈悲)。  我们要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有素质的真正中国人。要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才能成事;要先学文化,再学知识,然后才能灵活掌握并正当应用技术。  生命高于一切。为完善、保护生命而牺牲生命值得,为生活而牺牲生命不值得。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  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  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  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  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  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  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  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  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  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  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  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  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  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  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  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  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  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  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  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  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  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  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  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  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  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  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  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  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  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  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  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  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  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神要素(包括先秦哲人的“天人合一”的  道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中国  古代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表现形式  要素(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  形、标志)等,共同作用并影响着环境艺  术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要素是环境艺术  设计风格发展的基础。每个时期的社会经  济、生产技术条件制约着环境艺术设计建  造的规模、建造技术、新材料开发使用等。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皇家园林建筑充分利  用和发挥封建社会时代的物质条件和手工  业技术,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  木建筑结构形式和古典园林风格。环境艺  术设计风格中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  洛可可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  饰艺术派等流派的发展,在继承或反传统  基础上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崇尚“机  械美”,在环境中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  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并  在建筑形体和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炫耀,  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社会经济和生产  技术的发展总是在以往基础上积淀、批  判、创新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自然  受此发展过程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表现  形式反映这一过程浓缩的民族文化精神。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总是沉积文化的成  分,并反映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古  典园林堪称世界园林之巅,展现了深厚的  中国传统文化“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  想。例如拙政园的园主是明嘉靖年间的御  史王献臣。由于朝中权贵倾轧,官场失意,  王献臣回乡后用原来大宏寺的一部分基地  建造了一座园林。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  有一段话:“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  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  园浇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  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  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意,自我解嘲地  把园名称之为“拙政园”。显然拙政园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隐逸文化之载体。又如  同里的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主是安  徽兵备道任兰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  任兰生遭人弹劾,罢职还乡,花了10万两  银子建造宅园,取《左传》“进则尽忠,退  思补故”之意,命名为退思园,由造园名  家袁龙设计。为了不露富,建筑格局突破  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到东,西为宅,  中为庭,东为园。任兰生只住了两年,后  又复官上任。园内建筑或题咏都表现出园  主人归隐与入世相杂的复杂心理,它也是  封建士大夫比较典型的一种心态。因此,  中国古典园林更为重要的是,包含对人  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  执著追求。根植东方文化土壤的我国园林  进一步阐释文化及文化精神是艺术设计风  格形成的根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完成  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  需求和生成需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  一”演绎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生态  文化、绿色文化、自然观等设计理念,说  明了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和文化一样具  有很强的继承性,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  离不开传统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民族特色,  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  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  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艺术设计  的民族风格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从中西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  等各类的比较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  源自不同的文化基础。总之,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就是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性格  和气质,体现出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体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  不少现代设计师自觉地在自己的设计  中融入了传统的因素。英国设计师吉尔设  计的新英文字体就是基于传统字体的造  型。丹麦的雅科布森和芬兰的阿尔托在其  建筑设计和家具、灯具、餐具设计中,努  力做到在工业化中反映手工业,在现代化中反映民族传统和地域传统。  二、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  境艺术设计风格  吸取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精髓融现代  观念构建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理  想。  我国是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集儒、道、佛  之大成,并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  影响极大。我国的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  系,崇尚“仁义” 和“礼乐”,注重家庭  伦理,提倡调和持中,即在人身上体现出  的和谐,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崇尚“天  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  “天人合一”是人本哲学和美学的完  美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  张人与自然要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共存关  系,讲究审美主体与客体的默契和形式内  容的和谐,重人情、重感受、重表现、重  意境,以美为最高准则,怡情于志,强调  美、善的结合,注重审美的认识和教化的  作用;求“气韵生动”即“象外之象、味  外之味、韵外之致”,深深地渗透到中国艺  术的创作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中国文化  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在我国的传统  审美系统中,禅宗意识有其极重要的地  位。我国的禅宗,渗入了浓烈的审美成分,  具有深厚的审美追求的内涵,成为审美追  求的创构,培养了设计师独特的审美观,  因而,形成了“禅意”风格的当代众多设  计艺术流派。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除了考虑设  计师个人审美理想外,还必须要考虑到人  们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  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的思  维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精  神的、意境深邃的设计作品,才能形成独  特审美情趣的艺术风格。  培植现代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谐  共生的文化土壤,构建我国现代环境艺术  设计风格形成的文化氛围。  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处在文化国际  化时代,文化的国际性催生了新的审美理  想、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等,改变了现代  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环境,同时传统文化  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中自  然运用到传统的因素,这就需要培植现代  文化和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土壤,才  能促进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  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现代文化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  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  系,就能让二者融为一体,共同促进我国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  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丰富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源泉。  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  的。包豪斯格罗庇乌斯说过:“真正的传统  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  吴彪重庆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  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艺  术设计方向研究  龙厚强重庆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油画艺术  方向研究  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  进。”日本设计理论家佐口七朗认为:“继  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于古物之  中,而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  者的理念,即创造。”设计师创造的设计文  化,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设计  文化不断接受、不断选择和不断优化的过  程。设计师个人的创造力在设计审美文化  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  同时也传播传统文化,使我国现代艺术设  计源泉长流不断。  传统文化永远是艺术设计不竭的源  泉,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在设计  上的体现形成艺术设计风格,环境设计艺  术从功能内容到审美形式、从技术设计到  艺术设计都体现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我  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既要有民族风格又  要有时代风格,有助于传统环境艺术意境  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以达到古为今用、继  承与创新的目的,才能使中国创造在世界  立于不败之林。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3000字怎么写

中式传统建筑自有巢氏搭建窝棚栖身起,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始终以木结构为主,即使在周、秦、汉、隋时代专事结构的发展,空芯画像砖的制造,石拱桥建筑技术均领先于当时世界其它地区。但由于中国在营造房屋和墓园都非常注重风水崇尚五行,认为“木”是采集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气象征着生命。“土”为万物生长之本,而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暗示死亡,砖石两者质地相近,只能用于墙面或地表以下,因此墓室多用砖石砌筑,供人食用的房屋则以木材为主营造。中式传统建筑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已形成不同的体系:如陕西半坡遗址的大房子木结构、长江以南的穿斗式木构架,以及浙江余姚遗址的干栏式等多种木构架的结构体系。

传统聚落文化浅析【导读】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现状,提出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并运用生态学、景观学、建筑物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景观价值、空间特性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聚落文化发展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人聚环境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的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对今天日益升温的民居聚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 前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民居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有极高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旅游开发活动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某些聚落独特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去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建设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2 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传统民居聚落因地域、气候、民族、文化、经济等不同而千差万别,目前能够保存下来的原因及机制却有着共同之处,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其区位相对偏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交通信息不够发达,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这样的居住形态是自然、人及人聚环境相互选择形成的。特定的聚落文化也是依附于这种特定的形态,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及建筑空间形态不断融合、进化,形成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体,有着较为独立的系统特征及生态运行机制,体现出特定的文化特质及场所精神。综合各种因素,这种人聚环境已演变成为一种居住文化形态,且具备生态特征,在此,我们称之为“聚落生态文化”。3 聚落生态文化分析1聚落生态文化基本特征聚落生态文化在生成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系统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特征。(1)系统特征人类聚居点本身就是由各种自然及人文场所构成的系统,由此衍生的文化生态体也同样具备系统的特征,这种系统本身是自律、调和、均衡的,在没有特别外力作用下,它将保持这种文化形态持续发展,这也是现在许多文化聚落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2)生态特征传统村镇聚居点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生态特点,它们象一簇簇植物一样,在多种人文及自然条件制约下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并由小而大的向前发展,形成今天这样的布局规模及形态,它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其中记载和蕴含了历史、人文的沧桑及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斗争历程,这也是现存聚落空间魅力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与自然共生——聚落空间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征与所处自然环境特点有直接联系,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类的局部活动也影响自然环境形态的改变,在缓慢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活动主体的聚落与自然空间磨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局部的自然——人类——生态系统,即居住生态体。②生态链的完整是聚落空间文化形态存在的基础。人及聚落与自然空间存在着多个方面的互动。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及物质条件,人类也在自然中塑造着符合于自然规律的居住模式和文化,并赋入自然新的改造与内容,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人类是其中的一个消费者,因此适度开发及改造自然是维持这一生态链平衡的重要法则,当这一活动在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范围内时,自然对人类是宽容和仁慈的,而受惠于自然的人类也有情于自然,这种和谐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村镇聚落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保持聚落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人类居住文化链节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生态文化因子的存在,才使人类居住文化生态得以平衡,若采用破坏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则无异于人类过度使用地球有限资源所带来的后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永久丧失这一文化资源。③聚落文化的生长机制体现出明显的生态学特征,人类对历史文化的崇拜来自于它们漫长岁月所形成的深厚积沉,由于我们无法洞悉其形成的 _html 论文题目: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以下任一研究方向,开展课后继续学习,并拟写相关论文:居住空间理论探索;传统民居聚落文化研究;优秀传统民居聚落的保护利用策划探讨(可结合相关工程实践)。基本要求: 在课堂与课后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有新发现和新见解,避免他人观点的罗列、拼凑,不可存在剽窃和抄袭现象。 务求论点明确,论证严谨,论据充实、可靠,文字精练,字数以 3000-6000字为宜。 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应附中文提要(150—240字)及关键词(3—5个);论文的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层次逻辑关系必须清晰。 行文严谨,参考文献、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引用他人成果要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作者.文题/书名.期刊/出版地:出版社.发表/出版时间:页码.)。本页为结课论文统一封皮。 课程论文提交:2009年1月4日之前。

中国近代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或者是苏州的园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国现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深圳、上海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高级写字楼。可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许多人可能对“近代建筑”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中国还有什么……近代建筑?”当我告诉你:上海外滩的建筑,就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种典型的代表时,你会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些‘洋楼’吗!”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保护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苦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荣,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责任。只要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仔细想想我们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枣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有两方面的工作: 1、对具体建筑物调查、实测,进行建筑历史研究。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开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介绍、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生、发展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的联合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通过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进行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同时,各地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具体工作也逐步进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亦做了部分工作:1993年7月,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支持下,受北京铁路分局文化宫委托对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进行复原改建设计,以保护北京的历史风貌;1993年10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三峡工程淹没区四川境内的近代建筑进行考察,对有重要价值的进行论证,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以保护长江沿岸景观;1994年6月,受西城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托对西城区北京水准原点、陆徵祥家族墓庐等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建档定级保护;1995年6月,受宣武区建设委员会委托对宣武区大栅栏、天桥、白纸坊地区14栋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代建筑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逐步付诸实践。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对其进行保护的现实意义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正在逐渐体现出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