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国沼气历史与发展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呀

发布时间:2024-07-08 15:13:36

中国沼气历史与发展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呀

前瞻网发布的《 中国沼气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00年以后,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资金投入,其中,“十一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212 亿元。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沼气资源作为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新能源,其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紧张形势下农村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举措,其发展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在中央政策引导及资金投入的支持下,中国沼气产业的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户用沼气池的数量增加明显,已经成为沼气产业的主力。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近几年来逐年增加,2000年底,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848万户,2006年底已达到2200万户,2007年底为2650万户,2008年底为3050万户,2009年底为3500万户,2010年底已经超过4000万户,可以看出,户用沼气池数量一直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并以平均每年约17%的速度增长。  据农业部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央投资优先支持向农户集中供气的大中型沼气项目,要在保证“户用沼气”供应的情况下,扩大“沼气用户”,调整沼气发展的布局,通过试点工程的示范带动商业沼气的发展;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用户达到5000万户。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沼气,但对沼气微生物的研究仅有一百年时间。沼气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A沃尔塔于1776年在沼泽地发现的。1916年俄国人ΒП奥梅良斯基分离出了第一株甲烷菌(但不是纯种)。中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甲烷八叠球菌成功。目前世界上已分离出的甲烷菌种近20株。  世界上第一个沼气发生器(又称自动净化器)是由法国L穆拉于1860年将简易沉淀池改进而成的。1925年在德国、1926年在美国分别建造了备有加热设施及集气装置的消化池,这是现代大、中型沼气发生装置的原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沼气发酵技术曾在西欧一些国家得到发展,但由于廉价的石油大量涌入市场而受到影响。后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沼气又重新引起人们重视。1955年新的沼气发酵工艺流程——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产生。它突破了传统的工艺流程,使单位池容积产气量(即产气率)在中温下由每天1立方米容积产生7~5立方米沼气,提高到4~8立方米沼气,滞留时间由15天或更长的时间缩短到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沼气生产使用技术的日趋完善,沼气生产发展较快。  我国虽然很早就发现了沼气,但是真正开始推广应用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一位叫罗国瑞的人,在广东的潮梅地区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混凝土沼气池,并成立了“中国国瑞瓦斯总行”(当时称“沼气”为“瓦斯”),专门建造沼气池和生产沼气灯具等,推广沼气实用技术。到了30年代,我国许多地方都建造了这种类型的沼气池。解放后,我国政府曾多次组织推广沼气技术。  20世纪60年代未到7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兴建沼气的热潮,全国建起了600多万个沼气池,基本上都是农村家用沼气池及少量大中型人、畜粪便沼气池。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及发展速度过快,沼气池的设计和施工都很不规范、缺乏正确的技术管理,能有效使用的沼气池为数很少。1979年,国务院成立了全国沼气建设领导小组,认真总结了沼气工作中的经验教训,1988年又成立了中国沼气协会,组织1700多名沼气技术工作者,对沼气的关键技术进行协作攻关,提出了“因地制宜、坚持质量、建管并重、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积极稳步发展”的沼气建设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应用技术研究,引进消化国外厌氧研究新成果,逐步形成了规范标准的水压式沼气池及相配套的科学建池技术、发酵工艺及配套设备,使我国沼气建设进入了健康、稳步发展的阶段。至1997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638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600多处,年产沼气1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户用沼气池总量达到1000万个,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100多处,城镇污水沼气净化池近10万处。同时建立了从国家到省、地、县的沼气管理、推广、科研、质检及培训体系。探索了一些以沼气池为纽带的农村生态模式,将农村沼气和农业生态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沼气更具生命力。如广西恭城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模式;赣州的“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辽宁的塑料大棚、沼气池、禽畜舍和厕所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北方能源生态模式等。这些模式将厕所、猪圈和沼气池、种植业结合在一起,人畜粪便自动排入沼气池,经发酵后生产沼气供人们使用,沼液、沼渣用来发展种植业、养猪、生产蚯蚓食用菌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很高,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发展速度较快。  与此同时,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也有了较快发展。1936年,由中华国瑞天然瓦斯总行宁波分行负责承建的浙江舟山普陀山洪筏禅院内的一个172m3的沼气池,用于煮饭照明,发酵原料为粪便、厨房废物和青草。1958年在广东番禹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农业沼气工程,即番禹市桥沼气发电站,容积为3000m3,开动44kw的沼气发电机。1964年在我国河南南阳酒精厂建成了一座2000m3的工业沼气池,利用酒精废料生产沼气,80年代又修建了两个容积为5000m3的大型工业沼气池,使该厂拥有沼气池12000m3,贮气罐30000m3,日产沼气4万多m3,为南阳市215个单位和12751户居民提供燃气;同时利用沼气生产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1993年产量已达1020吨,产值1000多万元,利税100多万元。酒精废料经厌氧消化后,COD除去率达84%以上,BOD除去率为8%,悬浮物降低5%,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南阳酒精厂大型沼气工程的示范作用下,80年代全国有很多酒厂、糖厂、食品加工厂和畜牧厂修建了大中型沼气池。至90年代,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渐达到标准化。  我国沼气的基础研究始于80年代。1980年北京师范学院在国内首次分离获得了甲烷八叠球菌的培养物。接着浙江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相继派人到美国加州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修或合作研究,陆续分离出多株产甲烷细菌、产氢产酸菌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探索了厌氧食物链中各菌类的相互关系。随后浙江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农业部成都沼气研究所等许多院所相继建立了厌氧微生物实验室。其中成都沼气研究所建立了农业部厌氧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对沼气发酵微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化学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取得了多项成果,使我国在沼气基础研究的某些方面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日期:2008-9-5] [ 作者:寇建平 赵立欣 田宜水 郝先荣 ] [ 来源:农村可再生能源及生态环境动态 ]1.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截至2007年底,全国省柴节煤灶保有量1.5亿户,节能炉保有量3471万户,节能炕2024万铺;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总数已经达到了265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保达4300万平方米,太阳灶保有量112万台;已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734处,建立了一批秸秆固化示范点,为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量稳步增加 与2000年相比,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32.1%,年均增长率为0%,低于全国同期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商品能源增加了6%,年均增长率为7%;非商品能源增加了4%,年均增长率为4%。 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费中,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与2000年相比,2007年增长了5%,年均增长率为0%。其次为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分别增长了5%和0%,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和8%。而煤、油消费呈负增长,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7%,年增长率为-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2) 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秸秆和薪柴为主 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3%,薪柴占10%,煤占08%,电力占47%,沼气占21%,液化石油气占71%。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为主,大部分用于炊事和取暖之用,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秸秆、薪柴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造成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能。 (3) 商品能源消费城乡差距较大 现阶段,我国农村能源供需矛盾虽已基本得到了改善,但距离小康水平的能源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商品用能量为131千克标准煤,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的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为275千克标准煤),城乡差距较大。与2000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增长了1%,年增率约15%,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年增长率的15%,这说明了农村居民对商品能源需求旺盛。 (4) 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平衡,生活习惯和住宅类型也不尽相同,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差异很大。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农区主要使用秸秆,牧区主要使用牲畜粪便,山地和林区主要使用薪柴。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炭等资源也都有鲜明的区域富集性,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发达的城郊农区接近或达到城市能源消费水平和类型。农村中严重缺能的面积大、缺能的时间长、解决的难度大的农村能源缺乏区,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以及经济上的贫困区。 从下表可以看出,农村户用沼气技术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区和华中区发展最快。养殖场沼气工程主要在华东区,约占全国总量的50%,其次为华中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集中经济发达的华东区和华北区,太阳房集中在冬季需要取暖的东北区、华北区和西北区,太阳灶集中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区。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迅速 (1) 农村沼气步入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农村沼气进入了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07年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用户482.35万户,全国沼气用户已累计近2650万户,年产沼气达102亿立方米。比2000年的848万户增加了1802万户,年均增长速度为7%。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加快,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约66万处,总池容285万立方米,年产沼气达56亿立方米。见表2。 (2) 太阳能利用技术推广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通过市场拉动,积极推动太阳能热利用,有效扩大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使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应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太阳能热水器得到快速普及。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4286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1108万平方米增加了317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06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3%;太阳灶保有量达112万台,比2000年的33万台增加了88万台,年均增长速度为06%;农村太阳房达1524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978万米,增加了54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8%。 在农村地区,累计推广太阳光伏发电9万处,装机容量为9兆瓦;小型风力发电机2万台,装机容量为16兆瓦。 (3) 秸秆沼气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步推广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农户分散养殖日益减少,规模养殖逐渐增加,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部分农户由于不再养猪,缺乏发酵原料,已建的沼气池面临无原料而停用的处境。为有效地解决农村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等问题,农业部组织开发了秸秆沼气技术,以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发酵原料,首先加入秸秆复合菌剂进行堆沤处理,然后与沼气接种物一起入池生产沼气,充分利用稻草等秸秆原料,有效地解决了沼气推广过程中的原料“瓶颈”问题,使不养猪的农户也能使用清洁能源。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并正在逐步推广。截至2007年底,户用秸秆沼气已发展到5万处,当年新增50083处,而2006年新增4397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站2650处,当年新增2634处,而2006年当年新增110处。 (4) 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经过长期发展与壮大,农村能源行业已初步形成了管理推广、科技研发、质量监督与检测、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和社会化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15万个,约53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6346人,占18%。同时还构建了研发、培训和质检体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技术员达到4万人,其中沼气生产工8万人。各地积极推进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沼气社会化服务试点示范,初步形成县乡沼气推广机构服务到户、沼气生产工承包服务、农民沼气协会自我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和政府服务、公司服务、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个人服务和“政府+公司”等多种服务机构。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1) 商品能源无法满足中国农村能源发展需求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在历史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后,农村发展提速,农村居民能源消费量越来越大,并向着优质化方向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消费总量也将不断增加,对商品能源的需求增长尤为迅速。如果按照不可持续的发展方案,预计到2010年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7亿吨标准煤。如果农村居民加入到商品能源消费的竞争队伍中来,将会给国家的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发展农村能源已成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与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2) 中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等。 ①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畜禽粪便和能源作物。我国每年生物质资源量巨大,其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约7亿吨标准煤。 ②农村水电资源。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及已建和在建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为2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两湖、两广、河南、浙江、福建、江西、云南、四川、新疆和西藏等,约占全国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90%左右。 ③风力资源。据初步估算,我国陆地10米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量为53亿千瓦,海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潜力大于5亿千瓦,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量超过10亿千瓦。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广东沿海及其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8%。风资源较丰富区主要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北部地区,东南沿海距海岸线50~100千米的内陆地区、海南岛西部、台湾岛南北两端以及新疆阿拉山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8%。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包括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和西北除上述丰富区以外的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等,占全国总面积的50%。 ④太阳能资源。我国太阳辐射能总量约为3340~8400兆焦/平方米,年太阳辐射数超过2200小时的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占国土的2/3。 ⑤地热能资源。我国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广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1) 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结合《环境保护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研究制订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配套支持政策,包括减免可再生产业相关企业的税收、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农户给予补贴、征收化石能源税等。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农村能源投资总量不足,且方向单一,主要支持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其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基本没有专项投入。此外,农村户用沼气补助标准偏低,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中央和地方国家投资为主、多渠道投入资金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 (3)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沼气以投资小、见效快、适应广、功能多的优势在我国迅速推广,秸秆沼气技术的突破又扩大了沼气使用范围,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沼气的集中利用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快沼气建设步伐。同时要加大沼气物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确保沼气又好又快的发展。 (4) 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力度 截止2007年底,我国省柴节能炉灶(炕)保有量达到2亿户,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和薪柴占到43%,而秸秆气化站只有737处,秸秆固化(炭化)100处。因此,必须对农村炉、灶、炕进行升级换代,在秸秆富裕区支持秸秆气化、固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工作。 (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大有作为,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的认识。

中国沼气历史与发展论文摘要怎么写的呀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日期:2008-9-5] [ 作者:寇建平 赵立欣 田宜水 郝先荣 ] [ 来源:农村可再生能源及生态环境动态 ]1.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截至2007年底,全国省柴节煤灶保有量1.5亿户,节能炉保有量3471万户,节能炕2024万铺;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总数已经达到了265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保达4300万平方米,太阳灶保有量112万台;已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734处,建立了一批秸秆固化示范点,为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量稳步增加 与2000年相比,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32.1%,年均增长率为0%,低于全国同期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商品能源增加了6%,年均增长率为7%;非商品能源增加了4%,年均增长率为4%。 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费中,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与2000年相比,2007年增长了5%,年均增长率为0%。其次为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分别增长了5%和0%,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和8%。而煤、油消费呈负增长,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7%,年增长率为-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2) 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秸秆和薪柴为主 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3%,薪柴占10%,煤占08%,电力占47%,沼气占21%,液化石油气占71%。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为主,大部分用于炊事和取暖之用,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秸秆、薪柴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造成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能。 (3) 商品能源消费城乡差距较大 现阶段,我国农村能源供需矛盾虽已基本得到了改善,但距离小康水平的能源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商品用能量为131千克标准煤,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的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为275千克标准煤),城乡差距较大。与2000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增长了1%,年增率约15%,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年增长率的15%,这说明了农村居民对商品能源需求旺盛。 (4) 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平衡,生活习惯和住宅类型也不尽相同,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差异很大。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农区主要使用秸秆,牧区主要使用牲畜粪便,山地和林区主要使用薪柴。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炭等资源也都有鲜明的区域富集性,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发达的城郊农区接近或达到城市能源消费水平和类型。农村中严重缺能的面积大、缺能的时间长、解决的难度大的农村能源缺乏区,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以及经济上的贫困区。 从下表可以看出,农村户用沼气技术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区和华中区发展最快。养殖场沼气工程主要在华东区,约占全国总量的50%,其次为华中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集中经济发达的华东区和华北区,太阳房集中在冬季需要取暖的东北区、华北区和西北区,太阳灶集中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区。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迅速 (1) 农村沼气步入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农村沼气进入了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07年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用户482.35万户,全国沼气用户已累计近2650万户,年产沼气达102亿立方米。比2000年的848万户增加了1802万户,年均增长速度为7%。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加快,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约66万处,总池容285万立方米,年产沼气达56亿立方米。见表2。 (2) 太阳能利用技术推广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通过市场拉动,积极推动太阳能热利用,有效扩大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使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应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太阳能热水器得到快速普及。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4286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1108万平方米增加了317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06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3%;太阳灶保有量达112万台,比2000年的33万台增加了88万台,年均增长速度为06%;农村太阳房达1524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978万米,增加了54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8%。 在农村地区,累计推广太阳光伏发电9万处,装机容量为9兆瓦;小型风力发电机2万台,装机容量为16兆瓦。 (3) 秸秆沼气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步推广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农户分散养殖日益减少,规模养殖逐渐增加,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部分农户由于不再养猪,缺乏发酵原料,已建的沼气池面临无原料而停用的处境。为有效地解决农村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等问题,农业部组织开发了秸秆沼气技术,以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发酵原料,首先加入秸秆复合菌剂进行堆沤处理,然后与沼气接种物一起入池生产沼气,充分利用稻草等秸秆原料,有效地解决了沼气推广过程中的原料“瓶颈”问题,使不养猪的农户也能使用清洁能源。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并正在逐步推广。截至2007年底,户用秸秆沼气已发展到5万处,当年新增50083处,而2006年新增4397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站2650处,当年新增2634处,而2006年当年新增110处。 (4) 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经过长期发展与壮大,农村能源行业已初步形成了管理推广、科技研发、质量监督与检测、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和社会化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15万个,约53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6346人,占18%。同时还构建了研发、培训和质检体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技术员达到4万人,其中沼气生产工8万人。各地积极推进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沼气社会化服务试点示范,初步形成县乡沼气推广机构服务到户、沼气生产工承包服务、农民沼气协会自我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和政府服务、公司服务、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个人服务和“政府+公司”等多种服务机构。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1) 商品能源无法满足中国农村能源发展需求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在历史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后,农村发展提速,农村居民能源消费量越来越大,并向着优质化方向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消费总量也将不断增加,对商品能源的需求增长尤为迅速。如果按照不可持续的发展方案,预计到2010年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7亿吨标准煤。如果农村居民加入到商品能源消费的竞争队伍中来,将会给国家的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发展农村能源已成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与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2) 中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等。 ①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畜禽粪便和能源作物。我国每年生物质资源量巨大,其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约7亿吨标准煤。 ②农村水电资源。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及已建和在建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为2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两湖、两广、河南、浙江、福建、江西、云南、四川、新疆和西藏等,约占全国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90%左右。 ③风力资源。据初步估算,我国陆地10米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量为53亿千瓦,海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潜力大于5亿千瓦,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量超过10亿千瓦。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广东沿海及其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8%。风资源较丰富区主要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北部地区,东南沿海距海岸线50~100千米的内陆地区、海南岛西部、台湾岛南北两端以及新疆阿拉山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8%。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包括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和西北除上述丰富区以外的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等,占全国总面积的50%。 ④太阳能资源。我国太阳辐射能总量约为3340~8400兆焦/平方米,年太阳辐射数超过2200小时的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占国土的2/3。 ⑤地热能资源。我国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广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1) 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结合《环境保护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研究制订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配套支持政策,包括减免可再生产业相关企业的税收、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农户给予补贴、征收化石能源税等。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农村能源投资总量不足,且方向单一,主要支持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其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基本没有专项投入。此外,农村户用沼气补助标准偏低,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中央和地方国家投资为主、多渠道投入资金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 (3)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沼气以投资小、见效快、适应广、功能多的优势在我国迅速推广,秸秆沼气技术的突破又扩大了沼气使用范围,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沼气的集中利用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快沼气建设步伐。同时要加大沼气物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确保沼气又好又快的发展。 (4) 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力度 截止2007年底,我国省柴节能炉灶(炕)保有量达到2亿户,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和薪柴占到43%,而秸秆气化站只有737处,秸秆固化(炭化)100处。因此,必须对农村炉、灶、炕进行升级换代,在秸秆富裕区支持秸秆气化、固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工作。 (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大有作为,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的认识。

沼气,顾名思义是沼泽湿地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从科学定义角度看,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沼气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A沃尔塔于1776年在沼泽地发现的。1916年俄国人ΒП奥梅良斯基分离出了第一株甲烷菌(但不是纯种)。中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甲烷八叠球菌成功。世界上已分离出的甲烷菌种近20株。世界上第一个沼气发生器(又称自动净化器)是由法国L穆拉于1860年将简易沉淀池改进而成的。1925年在德国、1926年在美国分别建造了备有加热设施及集气装置的消化池,这是现代大、中型沼气发生装置的原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沼气发酵技术曾在西欧一些国家得到发展,但由于廉价的石油大量涌入市场而受到影响。后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沼气又重新引起人们重视。1955年新的沼气发酵工艺流程──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产生。它突破了传统的工艺流程,使单位池容积产气量(即产气率)在中温下由每天1立方米容积产生7-5立方米沼气,提高到4-8立方米沼气,滞留时间由15天或更长的时间缩短到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罗国瑞在广东省潮梅地区建成了第一个沼气池,随之成立了中华国瑞瓦斯总行,以推广沼气技术。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数量达 1300万座。而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生产性试验装置已在糖厂和酒厂正常运行。

中国沼气历史与发展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啊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将沼气用作燃料和用于照明。用沼气代替汽油、柴油,发动机器的效果也很好。将它作为农村的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修建一个平均每人l-1.5平方米的发酵池,就可以基本解决一年四季的燃柴和照明问题;人、畜的粪便以及各种作物秸秆、杂草等,通过发酵后,既产生了沼气,还可作为肥料,而且由于腐熟程度高使肥效更高,粪便等沼气原料经过发酵后,绝大部分寄生虫卵被杀死,可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疾病的传染。现在,沼气的应用正在各国广大农村推广,沼气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正在进行利用微生物厌氧消化农场废物、生产甲烷的较大规模试验。英国建立了甲烷的自动化工厂。在厌氧消化器中有三个基本过程:第一阶段的水解把不溶解的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通过酶法转化为可溶解的有机物。第二阶段再将上一步转化成的产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类、醇等发酵为有机酸。第三阶段由有机酸发酵产生甲烷。据估计,在英国,利用人和动物的各种有机废物,通过微生物厌氧消化所产生的甲烷,可以替代整个英国25%的煤气消耗量。苏格兰已设计出一种小型甲烷发动机,可供村庄、农场或家庭使用。美国一牧场兴建了一座工厂,主体是一个宽30米、长213米的密封池组成的中烷发酵结构,它的任务是把牧场厩肥和其他有机废物,由微生物转变成甲烷、二氧化碳和干燥肥料。这座工厂每天可处理1650吨厩肥,每日可为牧场提供3万立方米的甲烷,足够1万户家庭使用。目前美国已拥有24处利用微生物发酵的能量转化工程。从世界范围看,利用各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生产甲烷的研究和应用,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近年来,中国沼气事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沼气池总数已达到1000多万个。在四川、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省市农村,有些地方除用沼气煮饭、点灯外,还办起了小型沼气发电站,利用沼气能源作动力进行脱粒、加工食料、饲料和制茶等,闯出了用“土”办法解决农村电力问题的新路子。专家们认为,21世纪沼气在农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比拟的特点,特别是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这些特点就更为显著了。首先,沼气能源在中国农村分布广泛,潜力很大,凡是有生物的地方都有可能获得制取沼气的原料,所以沼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其次,可以就地取材,节省开支。沼气电站建在农村,发酵原料一般不必外求。兴办一个小型沼气动力站和发电站,设备和技术都比较简单,管理和维修也很方便,大多数农村都能办到。据调查对比,小型沼气电站每千瓦投资只要400元左右,仅为小型水力电站的1/2-1/3,比风力、潮汐和太阳能发电低得多。小型沼气电站的建设周期短,只要几个月时问就能投产使用,基本上不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采用沼气与柴油混合燃烧,还可以节省17%的柴油。中国地广人多,生物能资源丰富。研究表明,在21世纪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镇,都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就地利用粪便、秸秆、杂草、废渣、废料等生产的沼气来发电。

有,主管:农业部主办: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中国沼气学会国际刊号:ISSN1000-1166国内刊号:CN51-1206/S

沼气,顾名思义是沼泽湿地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从科学定义角度看,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值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沼气属于二次能源,并且是可再生能源。沼气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A沃尔塔于1776年在沼泽地发现的。1916年俄国人ΒП奥梅良斯基分离出了第一株甲烷菌(但不是纯种)。中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甲烷八叠球菌成功。世界上已分离出的甲烷菌种近20株。世界上第一个沼气发生器(又称自动净化器)是由法国L穆拉于1860年将简易沉淀池改进而成的。1925年在德国、1926年在美国分别建造了备有加热设施及集气装置的消化池,这是现代大、中型沼气发生装置的原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沼气发酵技术曾在西欧一些国家得到发展,但由于廉价的石油大量涌入市场而受到影响。后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沼气又重新引起人们重视。1955年新的沼气发酵工艺流程──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产生。它突破了传统的工艺流程,使单位池容积产气量(即产气率)在中温下由每天1立方米容积产生7-5立方米沼气,提高到4-8立方米沼气,滞留时间由15天或更长的时间缩短到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罗国瑞在广东省潮梅地区建成了第一个沼气池,随之成立了中华国瑞瓦斯总行,以推广沼气技术。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数量达 1300万座。而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生产性试验装置已在糖厂和酒厂正常运行。

中国沼气历史与发展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好看

回答 做短视频创作很难绕开的一个问题,如何选题?选题的方向,选题的内容,选题的素材。接下来美工铺子通过选题的方向,选题的原则,选题的维度,以及选题时要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聊聊短视频如何进行选题。一、短视频选题方面做短视频创作选题方面大概分类14种类。选题的方面就是在做赛道的选择,不同的赛道有着不同的天花板(粉丝量、变现值)和不同的运营机制在这些短视频类别的赛道中,剧情、娱乐、影视、生活、商业类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领域,也比较容出现一些头部资源大号,这些类别解决了大部分人群的八小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八小时生活中的消遣问题。在整个互联网短视频中有两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财经和健康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创作者,平台都会要求有相关领域的资质才能进行内容创作,比如财经领域要求有证券从业资格证等,健康领域要求是三甲医院以上的医生资质。在所有类别中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可以将内容知识化,用知识价值的传递来内容的输出和传播,即内容即是价值,内容即是产品。二、短视频选题原则1、 要贴地。选题内容要坚持用户导向,以用户粉丝需求为前提,不能脱离用户粉丝,想要有好的播放量,就应该首先考虑到用户粉丝的喜好和痛点需求,往往越是贴近用户粉丝的内容越是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触发视频的完播率。2、 有价值。选题内容要输出有价值,内容有干货为目标,输出的内容对用户粉丝有价值,满足用户粉丝的需求,解决用户粉丝的痛点,才能使用户粉丝有传播的欲望,触发点赞、评论、转发等用户行为,从而达到内容的裂变传播。吴北狱中三年不近女身,新婚一月后美女总裁扶墙干呕,丈母娘炸了广告乘以贰网络查看详情3、 要匹配。选题内容要和我们的定位有关联有匹配,有垂直度,以提升我们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更高的塑造IP,这样才能吸引到精准的用户粉丝,同样提高用户粉丝的持续跟随和黏性。三、短视频选题维度1、 频率。选题的内容,在用户粉丝的需求和痛点上是不是存在高频发生率,换而言之就是目标用户粉丝群体的大众话题,只有用户粉丝的高频关注点,才能引发更多播放量。2、 难易。创作者还应该考虑选题后的制作难易程度,自己或团队的创作能力是否能够支撑起来选题背后内容生产和内容运营,选题、内容、形式都是要考虑的因素,用户粉丝现在对内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3、 差异。不论是哪一种类别的选题或者哪一种话题,在短视频领域都有着不少的竞品账号,可以说 3、 标题描述要合理。标题字数要适中,有些平台超过一定字数后,标题就会被自动折叠隐藏起来。格式要标准,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尽量用中文表述,避免生僻字和网络词汇,方便机器算法获取识别。句式要合理,很多短视频平台,一般会要求标题为三段式结构,表述清晰,避免出现夸大性词组。 提问 我是做短视频的论文不是短视频的创作,是研究短视频 更多1条 

据学术堂了解,所谓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这个中间过程。广告设计是广告的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等五个要素构成的组合安排。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以下是关于广告设计的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浅析长沙开福万达广场设计管理  2、基于功能的H5广告研究  3、浅谈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4、户外广告的文明传承与创新研究  5、基于无线传输的LED广告屏设计  6、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观念创新及表现形式  7、浅谈创意广告设计  8、户外广告效果评估的研究综述  9、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影视广告设计--评《影视广告设计》  10、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下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11、广告设计方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12、从国人传统思维到现代设计研究--字说广告的起源、发展、标准探析  13、广告设计的新理论--评《新形态广告设计》  14、新时期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研究  15、工业产业经济中汽车广告设计策划研究

提供一些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数码相机的设计报告2、产品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探讨3、绿色设计与世纪未来4、浅谈各种塑料管道的特点及应用5、居住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6、论平衡式燃气热水器与密封燃烧室新设计7、浅谈地铁车站的装修概念设计8、节能建筑设计与高新技术应用9、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10、市场经济下建筑设计业的发展方向及对策11、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论文12、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13、浅谈建筑造型设计14、建设设计中的虚拟现实15、21世纪未来住宅的设计16、浅谈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原则17、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18、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19、浅析CI设计中的企业文化冲击力20、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独立性21、图形创意的表现22、平面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23、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24、平面设计从混沌中走出25、浅析现代标志设计教学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26、设计当随时代---浅谈技术的发展对插图设计的影响27、包装设计的定位28、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29、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30、品牌包装设计31、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32、医药商标标志设计之我见33、中国平面设计-现实与展望34、浅议汉字标志的存在价值与竞争优势35、论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36、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37、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38、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39、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0、城市空间艺术与可持续发展41、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42、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43、设计史的状况44、设计艺术中的界面设计探讨45、“似花还似非花”——浅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46、试论概念设计的思维程序及方法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日期:2008-9-5] [ 作者:寇建平 赵立欣 田宜水 郝先荣 ] [ 来源:农村可再生能源及生态环境动态 ]1.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据农业部对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结果,截至2007年底,全国省柴节煤灶保有量1.5亿户,节能炉保有量3471万户,节能炕2024万铺;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总数已经达到了265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保达4300万平方米,太阳灶保有量112万台;已建成秸秆集中供气站734处,建立了一批秸秆固化示范点,为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量稳步增加 与2000年相比,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32.1%,年均增长率为0%,低于全国同期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商品能源增加了6%,年均增长率为7%;非商品能源增加了4%,年均增长率为4%。 在农村居民生活用能费中,优质能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与2000年相比,2007年增长了5%,年均增长率为0%。其次为液化石油气和电力,分别增长了5%和0%,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和8%。而煤、油消费呈负增长,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7%,年增长率为-2%。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2) 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秸秆和薪柴为主 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3%,薪柴占10%,煤占08%,电力占47%,沼气占21%,液化石油气占71%。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为主,大部分用于炊事和取暖之用,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秸秆、薪柴容易获得,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造成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能。 (3) 商品能源消费城乡差距较大 现阶段,我国农村能源供需矛盾虽已基本得到了改善,但距离小康水平的能源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2006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商品用能量为131千克标准煤,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的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量为275千克标准煤),城乡差距较大。与2000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增长了1%,年增率约15%,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年增长率的15%,这说明了农村居民对商品能源需求旺盛。 (4) 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带,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并不平衡,生活习惯和住宅类型也不尽相同,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差异很大。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农区主要使用秸秆,牧区主要使用牲畜粪便,山地和林区主要使用薪柴。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炭等资源也都有鲜明的区域富集性,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发达的城郊农区接近或达到城市能源消费水平和类型。农村中严重缺能的面积大、缺能的时间长、解决的难度大的农村能源缺乏区,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以及经济上的贫困区。 从下表可以看出,农村户用沼气技术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区和华中区发展最快。养殖场沼气工程主要在华东区,约占全国总量的50%,其次为华中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集中经济发达的华东区和华北区,太阳房集中在冬季需要取暖的东北区、华北区和西北区,太阳灶集中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区。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迅速 (1) 农村沼气步入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农村沼气进入了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07年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用户482.35万户,全国沼气用户已累计近2650万户,年产沼气达102亿立方米。比2000年的848万户增加了1802万户,年均增长速度为7%。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加快,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约66万处,总池容285万立方米,年产沼气达56亿立方米。见表2。 (2) 太阳能利用技术推广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通过市场拉动,积极推动太阳能热利用,有效扩大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使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应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太阳能热水器得到快速普及。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4286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1108万平方米增加了3178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06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3%;太阳灶保有量达112万台,比2000年的33万台增加了88万台,年均增长速度为06%;农村太阳房达1524万平方米,比2000年的978万米,增加了54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速度为8%。 在农村地区,累计推广太阳光伏发电9万处,装机容量为9兆瓦;小型风力发电机2万台,装机容量为16兆瓦。 (3) 秸秆沼气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步推广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农户分散养殖日益减少,规模养殖逐渐增加,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部分农户由于不再养猪,缺乏发酵原料,已建的沼气池面临无原料而停用的处境。为有效地解决农村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等问题,农业部组织开发了秸秆沼气技术,以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发酵原料,首先加入秸秆复合菌剂进行堆沤处理,然后与沼气接种物一起入池生产沼气,充分利用稻草等秸秆原料,有效地解决了沼气推广过程中的原料“瓶颈”问题,使不养猪的农户也能使用清洁能源。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并正在逐步推广。截至2007年底,户用秸秆沼气已发展到5万处,当年新增50083处,而2006年新增4397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站2650处,当年新增2634处,而2006年当年新增110处。 (4) 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经过长期发展与壮大,农村能源行业已初步形成了管理推广、科技研发、质量监督与检测、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和社会化服务等支撑服务体系。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15万个,约53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6346人,占18%。同时还构建了研发、培训和质检体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技术员达到4万人,其中沼气生产工8万人。各地积极推进农村沼气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沼气社会化服务试点示范,初步形成县乡沼气推广机构服务到户、沼气生产工承包服务、农民沼气协会自我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和政府服务、公司服务、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个人服务和“政府+公司”等多种服务机构。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1) 商品能源无法满足中国农村能源发展需求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在历史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后,农村发展提速,农村居民能源消费量越来越大,并向着优质化方向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消费总量也将不断增加,对商品能源的需求增长尤为迅速。如果按照不可持续的发展方案,预计到2010年全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7亿吨标准煤。如果农村居民加入到商品能源消费的竞争队伍中来,将会给国家的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发展农村能源已成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与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2) 中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可供农村地区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等。 ①农村生物质能资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畜禽粪便和能源作物。我国每年生物质资源量巨大,其中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约7亿吨标准煤。 ②农村水电资源。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及已建和在建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为2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两湖、两广、河南、浙江、福建、江西、云南、四川、新疆和西藏等,约占全国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90%左右。 ③风力资源。据初步估算,我国陆地10米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量为53亿千瓦,海上可利用的风能资源潜力大于5亿千瓦,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量超过10亿千瓦。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广东沿海及其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8%。风资源较丰富区主要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北部地区,东南沿海距海岸线50~100千米的内陆地区、海南岛西部、台湾岛南北两端以及新疆阿拉山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8%。风能资源可利用区包括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和西北除上述丰富区以外的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等,占全国总面积的50%。 ④太阳能资源。我国太阳辐射能总量约为3340~8400兆焦/平方米,年太阳辐射数超过2200小时的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占国土的2/3。 ⑤地热能资源。我国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广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中国农村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1) 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结合《环境保护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研究制订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配套支持政策,包括减免可再生产业相关企业的税收、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农户给予补贴、征收化石能源税等。 (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农村能源投资总量不足,且方向单一,主要支持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其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基本没有专项投入。此外,农村户用沼气补助标准偏低,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中央和地方国家投资为主、多渠道投入资金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 (3)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沼气以投资小、见效快、适应广、功能多的优势在我国迅速推广,秸秆沼气技术的突破又扩大了沼气使用范围,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沼气的集中利用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快沼气建设步伐。同时要加大沼气物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确保沼气又好又快的发展。 (4) 加快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力度 截止2007年底,我国省柴节能炉灶(炕)保有量达到2亿户,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结构中,秸秆和薪柴占到43%,而秸秆气化站只有737处,秸秆固化(炭化)100处。因此,必须对农村炉、灶、炕进行升级换代,在秸秆富裕区支持秸秆气化、固化等秸秆能源化利用工作。 (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大有作为,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的认识。

中国沼气历史与发展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的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以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 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 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6、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7、常见考点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回答 亲~这道题由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 你好,亲很高兴为你解答,1、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能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日常学习与翻阅专业文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有了感兴趣的内容,就要付之实践。首先是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知网等工具可以轻松地检索到自己感兴趣内容的相关文献,当然还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浏览器以及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下载所需文献。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再考虑是否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2、明确导师的研究方向了解导师制定的研究方向和预期目标是确定研究内容的又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应当详细地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其次,如果是导师给出的研究方向,那么一般是可行的;这时我们就要积极与导师沟通,了解导师对于该课题的想法;在进行充分、有效地交流之后,我们就要对导师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考虑,可行度较高的话,就可以着手开始搜集资料,为论文完成打好基础。3、确定研究思路和计划“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与导师、学长学姐的沟通,我们可能会对这个课题有一定新的认识,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就要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更深的了解。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同时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论证方式进行记录,同时要进行思考研究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 提问 我的题目是Co-MOF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这属于哪一研究方向 ? 回答 亲,这属于材料研究 更多3条 

毕业论文选题理由: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选题依据就是你论文依托的背景及显示意义,同时通过论文研究,解决问题把上面这些内容总结一下就可以了。扩展资料:从文体而言,它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经教师同意确定。均应是本专业学科发展或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项初步训练。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