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07 06:24:39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论文范文大全高中

“三农”问题是首先要关注的大事。“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高,不仅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升缓慢,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不是缩小反而加大了。 每年在外打工的上亿农民,在城市处于最低阶层,工资水平极低。农民收入水平过低,不仅福利水平难以上升,而且导致其消费力极低,进而使得国内经济减少对外经济依赖性、扩大内需容易流为宣传口号。 要解决“三农”问题,一要创造条件让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减少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二是要用法律保障农民土地产权及土地收益,使农民进入城市拥有最基本的财富起点;三要确立农民公民权利,使得他们在自由迁移过程中不受到歧视,特别是他们的子女受到公平的基本的教育;四是在上述基础上创造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的制度环境与条件。 其次,目前市场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剩余劳动力无限供应的状况已经改变。理由有二,一是中国解放后“婴儿潮”的人口35-50岁)基本上达到顶峰,劳动力人口增长将出现放缓;二是从东南沿海的情况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开始转变为供不应求。 笔者以为,在今后的20年里,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将无法改变。一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尽管“后婴儿潮”时期的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但绝对量并不会下降;二是随着这几年国内基本教育及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国内劳动力人口的素质越来越高,而就业机会的增长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培养的增长;三是城市化快速发展,肯定会让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四是只要从农民工十几年来的工资收益水平增长幅度十分微小、甚至于没有增长就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在未来一段时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仍然应该是宏观经济密切关注的目标。 第三,国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与国内居民个人储蓄成倍增长,中国是否出现了资金过剩的格局?从近几个月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来看,遏制流动性快速增加成为央行的首要任务。就目前市场的主流意见来看,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基本是外汇占款增长过快及居民储蓄过高的结果。对于前者,只要本外币市场分割、结售汇制度不改变,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不可能放缓的。对于后者,国内外学界一直在以中国人的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说事,但实际上,在目前的人口结构下,无论政府如何来提倡消费,无论政府把储蓄利率压到再低水平上,国内居民的储蓄并不会因此下降。 目前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过高,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在低利率政策下,无论政府采取多少行政性措施来压制这种过多的流动性,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此起彼落。当大量的流动性在市场流窜时,各种资产价格就会快速上涨。如房地产市场与股市都会如此。 第四,经济生活严重的制度性利益失衡,从而使得社会财富在短期内向少数人聚集。比如,目前市场炒作严重的蓝筹股,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国有垄断性企业或政府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使得市场化不充分的行业。这些企业的好坏并非是通过市场竞争,企业努力的结果,而是通过政府垄断性政策轻易获利。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会严重弱化绝大多数民众的劳动努力程度,也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上述都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基本认识,中国经济生活将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会更多。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共同沐浴着爱的阳光,关心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给予他们帮助鼓励和安慰,既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感恩。  记得我小的时候,妈妈在一家福利工厂上班,里面的叔叔阿姨基本上都是残障人员。第一次跟着去工厂玩之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到了那里不可以提起他们的残疾,要把他们当成和妈妈一样的正常人。  可是我到了那里还是哭了。那两个失明的叔叔阿姨一直抢着抱我,把我的眼睛鼻子摸了又摸;那个长得特别漂亮的王阿姨,双腿却无法走路;微笑着递给我糖果的秦阿姨竟然不能开口说话……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在我看来和我和妈妈不一样的人,大概也是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生命的“不完美”,我的哭泣和泪水中有害怕,有担忧,有同情,有怜惜。  但是,随着与他们的相识相处,那些感受渐渐被理解、感动、尊重所代替。还有,童年一段极为快乐的时光。  长大以后学了很多“身残志不残”的故事,如战国时期写下了著名的《孙子兵法》的孙膑;谱写出响誉中外的名曲《二泉映月》的阿炳;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躺在床上用镜子读书的张海迪……  每每听到那些故事,我就会想起陪我走过童年的那些叔叔阿姨们,他们虽然有的耳朵听不见,却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织出最美的毛衣;有的双腿不能自如行走,却依然唱着动听的歌谣,快乐地搬着机床上的产品;有的眼睛看不到,心里却清楚地知道别人对他的好,对他的友善。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一篇关于国外孩子的假期生活,他们的博物馆里不仅有各种科技展览馆,还专门有一个情感体验馆,孩子们需要蒙上眼睛,或是坐在轮椅上,在里面呆上半天或一天,做游戏,学习,吃饭,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艰难,这样以后就会更加理解和尊重残疾人。  有时候,我觉得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其实比我们更健康。他们比身体健全的人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当我们对路旁跌倒的老人熟视无睹,当我们漠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抱怨命运不公的时候,是否想过,也许残缺的心灵比残缺的身体更加可怕?  当又一个世界残疾人日到来的时候,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上帝给了我们健全的身体,我们有没有好好地加以爱惜,并用它来做一些健全的人应该做的事?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的世界洒满爱的阳光!

关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小论文,首先先说说发展对外经济对我国的利弊得失,罗列好处,若干点,罗列弊端,若干点,比较好处与弊端、权衡那一种对民生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如何做,使人民得益。最后做出总结陈词结论。一千多字,很容易写出来的。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论文范文大全

您好!很高心回答你的问题!我为你搜集了几乎所有的论文,供你参考!谢谢采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推荐一个网站这个网站的论文都是以words的形式原封不动的打包上传的,网上搜索不到的,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写作资料也很多,下面给你一些范文资料网:关注时事团队原创!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关注时事团队原创!百万范文网:分类很细栏目很多引文数据库:社科类论文:经济类论文:论文之家:范文网:你好,关注时事团队原创!关注时事团队为你解答!欢迎快来加入关注时事团队哟!团队地址为:如果你是校园网,那就恭喜你了,期刊网里面很多资料:您好,关注时事团队原创!关注时事团队为你解答!欢迎快来加入关注时事团队哟!团队地址为:关注时事团队原创!中国知网:龙源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优秀论文杂志论文资料网法律图书馆-/z法学论文资料库-/lw/您好!关注时事团队为你解答!关注是团队原创!!!团队地址为: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职业经理人论坛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关注时事团队原创!关注时事团队为你解答!论文商务中心法律帝国:学术论文论文统计

我没享受过福利,真不知道有哪些,最好找个公务员问下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论文范文高中

在美国,社会保障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一个陪伴终身的社会保障号,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危机以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有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针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称社会福利制度,相当于我国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针对性强,有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方面和内容,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启发。 一、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贫苦是相对的,也是永恒的。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势力,以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优势,应该说,美国的经济发达,物价低廉,居民生活富裕。但是,美国的贫富差距也非常大,一些失业者、流浪汉、无业移民等,生活仍然相当清贫,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美国的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还不断扩大。如何让这些家庭和群体“居有其屋,饿有其食,病有其医”,美国有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或社会福利制度。 食品券制度。“仓廉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提出的治国理财思想,在美国的食品券制度中可以得到反映。美国农业发达,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管制严格,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农产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居民的食品和营养问题,美国有专门的食品券,免费发放给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美国的食品券开始于1964年的《食品券法案》,根据这一法案开始推行食品券福利计划。美国的食品券主要发放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食品券规定专门的用途,只能用于购买食品,不能用于购买烟、酒等奢侈品,更不能出售。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贫困人口大量增加,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008年美国有2800万民众使用政府的食品券来购买食品,而上年度为2650万,是60年代实施该计划以来使用食品券人数最多的。笔者认为,食品券和现金相比,虽然使用不自由,但可以避免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突击花钱和无计划的乱花钱,而导致政府花了钱又不能很好解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引起社会的不稳,因为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来说,温饱问题是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廉租房制度。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的国土面积,而人口仅3亿,相当于我国的零头,可以用“地广人不多”来概括。美国的居民住房和我国不一样,一般家庭都有带花园且连车库的独立住房,相当于我国富人住的别墅,但美国也有小的公寓,主要是一些穷人居住。因此,美国到处看到的是别墅,难得看到公寓,美国也有“富人住‘HOUSE’,穷人住‘ROOM’”之说。美国政府解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主要采取廉租房的形式。廉租房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政策,一般由联邦政府提供财政援助,地方政府负责建造,在城郊结合部,集中建设多层或高层小公寓,有单身公寓、老人公寓等各式规模和类型的公寓,低租金租给低收入者、老人以及残疾人居住。廉租房一般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廉价的水电费,以实现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居有其屋”。 免费医疗制度。美国的医疗制度和我国不一样,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居民主要靠医疗保险解决医疗问题。医疗保险主要有政府承办的社会医疗保险和私营医疗保险,以私营医疗保险为主,社会医疗保险主要资助老人、残疾人或患严重疾病的人医疗照顾和困难家庭的医疗援助。美国医院也分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以私立医院为主。美国的私立医院医疗条件、医疗技术比较好,医疗费用也比较高。美国还在弱势群体集中的地区建有“社区保健中心”,主要参与社区免费或优惠性护理,提供免费或优惠价格药品等。救死扶伤是医院的职责,也是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美国的医疗费用高昂,但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美国也提供免费医疗。根据美国的法律,医院必须对急诊病人不论身份、是否有保险,都必须得到救助治疗。对真正的穷人,各地都有不同的福利政策,州和联邦都有相应的医疗福利计划,可以享受政府的免费医疗,还有相应的生活救济。就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享受了免费医疗,医院有专门的记录,一旦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有了钱,银行有了一定储蓄存款,必须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否则会留下不良记录。美国是个诚信国家,居民没有诚信,有不良记录,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 免费提供食物。除了政府外,美国的一些民间组织,主要是一些社会团体也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帮助。每当下午四、五点,在旧金山、洛衫矶、纽约等美国大城市,在教会门口都可以看到失业者、流浪汉排队领取救济餐的队伍。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美国的地方政府官员,流浪汉影响城乡的形象,给社会治安带来种种安全隐患,美国大城市为何不取缔流浪汉。据说,美国旧金山市曾经想取缔城市流浪汉,结果引起了流浪汉的大游行,最后是不了了之,因为在他们看来,流浪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的基本权利,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大城市随处可见流浪汉的原因所在。并且取缔流浪汉显然是不尊重人权,和美国的多元文化不相符合,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国精神也不相符合。应该说,美国的一些民间组织也在替政府承担了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 二、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做法 和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似,我国也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包括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孤寡老人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等,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制度,但和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比,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我国的低保制度。低保制度主要是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给予社会补助的制度。我国的低保制度分城市低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我国的城市低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试点,目前全国城市普遍建立,城市低保覆盖全体城镇居民。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起步晚,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低保开始在广大农村快速覆盖。有些省市开始将城市低保和农村相衔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但是,我国低保制度不管是农村低保还是城市低保,都是采取发放现金的形式,补助给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这种做法是比较简便,容易操作,只要低保对象确定了,按制定的统一标准,每月按时发放就行。但这种办法也会出现问题,有部分低保对象拿到现金后,不是用于生活开支,而是用于其他开支,这样低保资金起不到解决困难的作用。就像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一样,郊区农民土地被征用了政府一次性给予生活补助,一些农民拿到土地补偿款后,不是很好规划生活,而是很快将钱花费掉,然后又来找政府,提出各种要求向政府要价,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少地方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我国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主要采取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制度,而其中又以经济适用房制度为主。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对不同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我国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采取市场方式和保障性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商品房和保障房成了我国住房供应的两种形式。 2007年8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各地加大了廉租房建设,城市廉租房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80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中,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相当于准经济适用房的“两限房”450万平方米,廉租房50万平方米。和廉租房相比,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地方经济适用房政策不透明、不规范,开着“奔驰、宝马住经济适用房”屡见不鲜;有不少经济适用房只对特定的群体、单位和部门,经济适用房成了变相的福利房;有些地方经济适用房面积过大、定价过高,低收入家庭“望房兴叹”;有些地方甚至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建豪华房和开发别墅,等等。温州的“购房门”、武汉的经济适用房“六连中”等都是因为经济适用房违规而揭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不满。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生老病死和每个家庭关系密切,医疗问题是基本的民生问题。2003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我国开始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制度。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逐步将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险的范畴。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体系,给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都属于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解决城乡居民的门诊医疗和平常看病问题,“看病难”和“看病贵”仍然是困扰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主要问题。 三、美国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美国的社会保障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社会保障的支付困难,但美国针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颇有启发,有些做法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建立消费券制度。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存权是人的基本人权,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扶持贫困,解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温饱问题也是政府的职责。建立低保制度,给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每月发放困难补助,虽然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有效手段,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参照美国食品券制度,借鉴今年金融危机期间为扩大内需在杭州、成都等城市发放消费券的做法,我国的低保制度可由货币形式改为货币和食物相结合,食物可采取发放专门购买食物的消费券,这种制度设计是可行的,也符合中国国情。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由于我国的低保制度由县级统筹,低保标准各地也不一样,笔者认为,消费券占低保标准的比例可以和当地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挂钩,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消费券的比例可以在高于恩格尔系数50%-100%之间的比例掌握。这样,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既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也可以避免一些低保对象突击花钱带来的弊端,同时又有一定的货币可以自由支配,可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推行廉租房制度。杜甫诗中提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古代有志之士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样,“居者有其屋”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追求。只有安居了才能乐业,社会才能发展、才能进步。但是,如何理解“居者有其屋”,我们过去把“其屋”片面地理解成有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屋,各地也普遍推行“福利房”,其结果是有权有势的,能够多分房,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难以分到“福利房”。其实“有其屋”主要是指居民都应该有居住的房屋,包括有产权的自有房,也包括没有产权的出租房,这是能够做到,也应该能够做到的。参照美国的做法,我国城市住房改革,应该将以“福利房”为主的制度改为以“廉租房”为主的制度,以改变“福利房”制度的弊端。“廉租房”制度作为政府提供的一项福利制度,应充分体现“廉租房”的性质。一是“廉租房”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房屋要价廉质优,投资成本要低;二是"廉租房"的面积要严格控制,一般在50平方米以内;三是“廉租房” 只租不售,严禁借“廉租房”之名行“福利房”之实,一经查实,必须严格处理;四是“廉租房”的租金要低廉,必须让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住得起;五是“廉租房”的对象必须严格控制,主要用于低保对象,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廉租房”的分配必须向社会公开,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廉租房”还要有退出机制,申请的住户要建立财产申报制度,条件改善了,不符合居住“廉租房”条件的,要主动退出,使“廉租房”能够循环使用。 统一医疗制度。医疗问题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也没有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我国陕西省木读县试图实行全民医保的试点,结果出现“有病进不来,无病出不去”的尴尬局面,可见医疗问题的复杂性。我国没有专门针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医疗制度,目前我国的医疗制度基本建立,但不同的群体,医疗制度是不一样的,城镇职工有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这些医疗制度主要属于大病统筹形式,基本医疗问题即城乡居民的门诊医疗问题还没有解决,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小病忍,大病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医保制度主要要解决全民医保问题,在新医保制度还没有实施之前,国家应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采取更加优惠的医疗制度,比如说低保对象的普通门诊可以免挂号费;低保对象在社区医院看病费用可以优惠等,以满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医院要开辟针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绿色通道,对急诊病人要给予免费救治。当然,医院不是福利场所,对医院因救治困难人群而收不到治疗费的,地方财政要给予适当补助,相当于财政对国有企业坏账的核销一样。 应倡导民间组织建立免费食品供应制度。建立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有义务,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无可非议,但任何事情都想政府包下来,政府也难以承受,甚至会出现养懒汉的社会现象。但政府如果强制地采取一些措施,一味地取缔,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效果不一定好。如果在某些方面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让民间组织参与,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民间组织自发的食品供应制度,是值得学习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民间组织有能力,也愿意为社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我国,虽然城市里基督教组织很少,但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佛教组织,这些佛教组织民间捐款多,经济实力比较强,是有能力从事一些公益活动的,且扶弱济困的慈善事业和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思想也是相符合的、是可行的。我国地方政府可以作些尝试,鼓励和倡导教会组织和其他一些民间组织自发为社会的流浪汉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食品,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始于19世纪中后期,它的高效率得到了全球的公认。德国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福利网络,涉及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生、老、病、死以及教育、疗养和住房的各个方面。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德国模式”渐渐显现出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压得国家越来越喘不过气。   一、德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   其一,社会福利费用支出过度扩张。德国每年都要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来支付救济金等各种保险费用。过高的福利保障不仅阻碍了国家促进就业制度的推行,也增加了财政负担,严重地拖累了政府在其他经济领域的投资力度。2010年德国三级公共财政加上社保基金的赤字总计为820亿欧元,占GDP的3%。为了弥补赤字,德国政府不得不举债度日。   其二,失业率居高不下。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可以看出,德国自1991年以来失业率均高于7%,2010年失业率为6%,失业人口达到320万。在德国,一名失业者可以得到原工资的53%-67%作为失业救济金,比在职者收入少不了多少,以至于很多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其三,企业税收压力大。德国的高福利依赖于高税收,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了企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影响了企业、个人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许多纳税大               户为了躲避高税收,选择了外迁或者将投资转向国外,还促使了偷税漏税的盛行。[1]   其四,职工的负担日益加重。德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一份公报表明:自2003年以来,德国人口呈持续下降趋势,2009年实际人口数量减少近19万。另一项统计显示,德国在2000年时,是4个半职工负担1个退休者,到2040年,将变成2个职工负担1个退休者。退休者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者数量不断减少,使社会保险费率逐年上升,劳动者的收入相对减少,打击了劳动者的消费热情,也抑制了消费。[2]   二、德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尝试   为实现福利国家的现代化,德国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集中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市场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延长退休年龄,以解决老龄化所产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目前,德国已经决定将强制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现在两个智库正在研究,要把退休年龄再延后3年,到70岁。欧洲执委会在去年7月也进行了类似研究,预测欧盟的27个成员国到2060年,可能需要把退休年龄延长至70岁。   (二)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以积极的方法应对失业   一方面,削减用于失业方面的开支,缩短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至最长不超过12个月,               领取失业救济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年,保障程度由基本生活保障改为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迫使失业者尽快就业。另一方面,发展公共和私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失业者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   2003―2005年德国通过推行哈茨改革方案:第一,由联邦就业机构提供培训抵用券给失业者和某些首次求职者,让其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创造更多就业和转岗的机会;第二,联邦就业机构与中介机构、企业进行合作,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失业者重返劳动力市场;第三,联邦就业机构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补助,为微型工作、小型工作等报酬微薄的就业模式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促进形成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3]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德国通过复兴信贷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150亿欧元的融资贷款,支持服务业发展,以及投资手工业、建筑业和汽车的节能、环保创新等,从而确保至少100万人能够拥有稳定的就业岗位。此外,德国还通过降低所得税,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就业率。2009年1月,提高了所得税基本免税额,2009年7月,削减了180亿欧元的所得税和工资税,2010年又一次提高了基本免税额。   (三)优化社保金融体制,以完善养老、医疗保障   养老和医疗在社会保障中是国际社会非常看重的两项指标。近几年,德国在这两方面的支出金额已经占到年GDP的3%,因此,优化社保金融体制,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尤为重要。   一是养老保障方面,将扩大养老保险的私有化和社会化,政府在法定养老保险之外建立起补充的资本积累式的私人养老金制度。这种私人养老金制度是工资性附加津贴和免税政策的结合,资金来源于雇员工资和政府提供的附加工资补贴,补充养老金也可以由企业承担全部或其中一部分。   二是医疗保险方面,除了加强国家监督,还压缩了国家在医疗方面的开支,增加了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2007年德国联邦议院推出了一项旨在促进竞争的法定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医疗卫生基金”。2009年起,“基金”被统一收纳、管理和调配。   (四)其他配套措施   1.教育改革,缩短学制。自2010年起,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全面实施“博洛尼亚进程”,本科学业时间为3年至4年,硕士学业时间一般为4个学期,博士学习时间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至4年。由此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延长人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从而也延长了交纳各种捐税和保险费的时间。   2.强化职业培训制度。德国在职业培训方面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其目标是建立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与教育的其他领域建立紧密联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0年政府又实行了新的措施:与经济联合会和各州文化部签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接班人国家公约,特别约定了职业教育数量目标。   3.家庭福利政策的扩张。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福利政策来刺激家庭功能的增强,提高家庭在赡养和照顾老人以及抚养和教育子女中的作用。作为鼓励,对护理老人和抚育、收养子女的家庭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2010年4月,德国政府又一次提高了用于儿童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有孩子的家庭将获得每个孩子100欧元的额外补贴,领取二等失业金的家庭每月还能够多领取大约70欧元。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正如考夫曼在《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所述,德国所面临的挑战,“虽然不是脱离福利国家的发展状况而独立发生的,但从整体上看,其中联系是相当间接的”。这些变化并不是德国所特有的,没有实行福利国家计划的国家也都遭遇了这些变化[4],那么在面对这些变化的时候,我国又该如何应对呢?结合《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1.社会保障与国家经济实力同步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德国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了紧密相连的特点,因而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按人均计算,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之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表示,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 [5]此时如果我们盲目追求社会保障的高水平,必然引起相关的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减少国民收入对其它重要领域投入,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在规划社会保障内容、程度、水平时,一定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家经济实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稳步发展。   2.维持“广覆盖,保基本”的现阶段目标   让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公平性的体现。“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社保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居民,从城镇扩大到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享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国扩大社保覆盖面的重点是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农民。其中,新农保将力争在“十二五”期内实现制度的全覆盖。截至2011年10月,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工伤保险方面,截至2011年9月底,工伤保险人数已达到1720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044万人。生育保险人数达13472万人,覆盖面超过90%。以上数据说明,虽然我国已经做出了积极努力,工作进展顺利,但目标仍未完全实现,所以我们要继续维持“广覆盖,保基本”的现阶段基本目标。   (二)应对人口挑战方面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社科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德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鼓励移民,特别是吸引优质移民,通过同化和整合移民,来提高就业人员所占的比例;第二,鼓励生育,例如假定每对夫妇有能力独立抚养两个孩子,国家从第三个孩子开始给予补助,以此克服预期寿命延长和后代保障不足而引起的人口负担转移问题;第三,延长退休年龄;第四,教育改革,缩短学制;第五,改革养老金制度,发展基金制。   德国出现人口老龄化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我国目前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有关体制还不健全,且具体国情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德国经验。鉴于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严重不足,鼓励移民和鼓励生育似乎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1.扩大养老保险资金来源。2011年4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北大赛瑟论坛上表示,在物价水平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处于缩水和贬值的状态。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扩大养老保险缴费人群范围更为重要。在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方面,可以考虑提取国有企业红利和净资产增量的适当部分,作为社保预算基金集中起来,为社保基金提供重要支持,也可以促使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经济责任。   2.适当、缓慢延长退休年龄。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大多数现代人在退休后实际上完全能够胜任原先的工作。在没有推迟退休年龄的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老年就业者,以返聘等形式活跃在职场。   3.缩短学制,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与职业相关性,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缩短学制,不仅能够延长人一生工作的时间,从而延长了交纳各种捐税和保险费的时间,还能增进社会效益。   (三)应对结构性失业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弹性提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劳动力资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关注资本密集度低、流动性小的工作。因此,必须在保证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婴幼儿教育、养老托老、文化经营等就业弹性大的行业,要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据《国际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8%,日本为7%,巴西为66%,中国为32%。2009年我国这一比例也仅仅上升了2个百分比,为34%。比较而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吴江在参加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会达到一个峰值。其中,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如装备制造、信息等行业,急需专门人才500多万;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如教育、宣传文化等行业,急需专门人才共800多万。为此,他认为:“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将有效补充人才缺口。”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者。建立起完善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科学教育体系,改善人才的供应结构,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育部门还应加强职业发展的预测工作及预测的准确性,以帮助各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使得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培训的人能够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培训体系建设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首先应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培训目的实行分类指导,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效果。其次,应完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的立法、监管工作。我国培训行业蕴藏着巨大商机:2009年根据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做出的保守估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且发展迅猛。但是也潜伏着培训机构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广告泛滥、培训人员鱼龙混杂等不可忽视的危机。因此,急需一部统一且权威的中央政府立法,以及一个专门的职业认证监管机构,来促进我国培训体系的健康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失业者认清自我,作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4.鼓励非正规就业,保障非正规就业者基本权益   非正规就业是指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地位不稳定的就业,可以分为:在非正规部门(或经济)中就业;在正规部门(或经济)中的非正规就业。据估算,我国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大约1~2 亿,其中仅有约2亿人能进入正规就业渠道实现就业,这样余下的5 亿多人作为剩余劳动力,只能通过非正规就业吸纳。因此,政府除了要正确认识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还要通过立法缩小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差距,完善非正规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其他权益保障,消除社会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歧视,为非正规就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扶持和培训平台,使非正规就业者提高自己人力资本积累,并进一步向正规就业转化。   5.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劳动力区域间流动   第一,劳动力市场要完善信息网络建设,主动积极地与各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其用工需求,通过报纸广告、网络、电视、中介等各种渠道及时地把用工需求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广大求职者,以便求职者能更快地与用人单位联系,参加工作单位招聘活动,缩短求职时间。第二,不同行业间或区域间的流动障碍除了信息的不对称,还在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制度上的因素。因此,推动劳动力区域间流动,还应逐步消除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区域间流动障碍,如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劳动者的转移、流动提供便利交通。同时,作为对劳动者转移、流动的鼓励,政府还应在政策和财政上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可以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移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劳动者提供一些补偿或者特殊津贴等。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它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或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福利价值观和福利追求,分析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以及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绪论第一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二、社会福利制度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第二节 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一、社会福利思想的本质与争论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传统第三节 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与流派一、社会福利制度变迁的质的飞跃二、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与理论特征第四节 研究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与方法一、奠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二、提供认知社会福利的思想方法三、用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福利思想的争论第一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二、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三节 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一、英国古典经济学与威廉配第的社会福利思想二、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福利思想三、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四、西斯蒙第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福利思想五、对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评价第四节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边沁的功利主义二、穆勒的功利主义福利思想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第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三、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一、19世纪的德国社会与德国历史学派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第三节 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一、费边社的建立与发展二、费边主义的基本福利主张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与政策的影响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三、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三、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的起源二、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及其发展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一、新福利经济学的早期发展二、当代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一、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二、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三、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与实践的影响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1929一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三、凯恩斯主义的产生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演变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二、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演变第三节 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二、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一、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影响二、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第五章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第一节 《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四、《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第二节 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四、蒂特马斯的贡献第三节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一、马歇尔生平简介二、公民权利的理论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第四节 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二、福利国家与社会需求三、福利国家的危机第六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福利观第一节 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一、苏联、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二、苏联和东欧七国的“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三、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四、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异同第二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价值追求和福利观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第三节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分析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一、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二、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第二节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念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第三节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二、公正的比赛规则三、舍弃福利国家第四节 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的争论一、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二、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理论发展新赶势第一节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一、“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二、新右派与全球化三、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社群主义的兴起二、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三、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哲学第三节 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一、“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二、新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观三、吉登斯对新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阐述第九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思想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思想的发展概要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三、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要点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一、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转型概要二、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三、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的要点后记……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现称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后改为社会工作专业),北京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在多方支持下开办了该专业。到90年代中期,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近几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增长,这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断了30多年,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知识不甚熟悉,另外,学者们对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也不够。十多年来,各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仁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讲教材建设还相对滞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1994年成立,并决定把教材建设和学科规范化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同行的知识积累和现实要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决定着手组编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从1997年开始,经过5所高等学校14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两年多的努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迈出了由协会统筹、各高等学校共同编写教材的第一步。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它不但被许多学校当作教材,而且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实践说明,集中各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共同编写教材这条路是可行的。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在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这就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谁主谁从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福利的实践中,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国家福利保障的体制下,社会福利是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福利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是在政治经济学原则的指导下被实践的东西。这样,社会福利就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提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由单位制福利向社会化福利制度的转变,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们的改革是从制度变迁的方面着手的,是由实践的发展推动的,因此,对社会福利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是就形成了从制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改革而缺少理论支持的局面。结果,我们为了尽快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的转换,把建立社会安全网当作首要的任务,从国外引进了操作性的社会安全(SocialSecurity)的概念,并给予它一个中国化的解释“社会保障”,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实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结合起来。但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来,社会福利的外延和内涵就被缩小了。因为首先,社会保障的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即从物质福利的方面给予人们生活保障。然而,福利的概念不仅仅是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幸福的问题,它也特别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幸福。其次,社会保障注重的是操作性制度层面的东西,把社会福利归结为一些具体的和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带有更多的行政取向的安排,而社会福利则不仅是一种操作的过程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它更是理论与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政策和制度理想追求,为社会保障提供着理念的支持。最后,社会保障是从现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安全保障方面着眼,强调预防和保护的功能,而社会福利不局限于这种现实的预防与保护,还着眼于发展人民的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民的总体幸福和社会的福祉。从这三方面来看,社会保障应该是从属于社会福利的次级概念。 后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一门介绍当代社会福利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它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争论,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各种现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本课程涉及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所有重要理论和思想流派,所介绍的内容有许多是属于理论前沿的问题,是一门思想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编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同时,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又有了新的意义,需要不断进行再认识。为了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还特别将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情况编入本书,以避免单纯介绍西方思想而使学生缺乏全面了解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社会福利思想而产生的认识片面性。由于国内学术界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不多。因此,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可喜的是,在所有参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一本较全面介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终于付梓。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弥补此类教材不足的缺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深学生对社会福利的认识,提高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县中的重要作用 民政工作基本职能是“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无论是从职能定位、工作范围,还是从服务内容和发展方向看,都是政府承担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民政部门的积极协调。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政工作不仅要服务于全县4xxxx人民,其中重点包括250xxxx优抚对象、617xxxx城镇低保户、594xxxx农村低保户、117xxxx五保户、180xxxx农村特困救助对象、717xxxx医疗救助对象及68xxxx助学对象,民政工作服务的对象已涵盖了全县社会各个层面。民政工作能直接倾听到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感情,反映群众的意愿,解决群众的难题,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二)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民政部门的高效服务。民政工作承担着社会行政事务、社会福利事务的管理。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失地农民”转为“社区居民”,使得社会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民政工作就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三)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需要民政部门的积极参与。近年来,通过建立和完善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多种原因造成的受灾群众、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的临时生活困难问题。通过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积极解决信访中的相关问题,使各类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通过加大社区建设工作,打造社区平台,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抓住重点 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新任务,主动把民政工作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准确把握好民政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拓展工作内涵,延伸工作领域,发挥民政工作的生力军作用。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第一,初步建立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救助、城乡大病救助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各种专项救助相衔接,各项优惠政策为支撑,责任明确、社会参与广泛、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网络健全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第二,重点做好失地农民基本权益保障工作,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救助办法,将其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着力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第三,全面启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政府规定的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居民实施医疗救助,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第四,建立“五保”供养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对“农转非”后成为城镇社会孤老的原农村“五保”对象纳入城镇低保,对散居“五保”户“农转非”后,鼓励其入住敬老院。 (二)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第一,以民间组织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民间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民间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在着力抓好全县1xxxx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3—xxxx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行业协会,初步形成地域和行业全面覆盖的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体系。第二,严格管理各项社会行政事务。遵循便于服务管理、开发社区资源、社区居民自治和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合理划分社区,积极稳妥地做好“村改居”工作;以提高火化率、整治殡葬秩序为重点,积极倡导文明治丧、节俭办丧的社会风气,加强殡葬设施建设,方便群众治丧;加强涉外涉台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全面启动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第三,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着力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问题。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复退士兵货币安置政策,加强退役士兵思想教育,积极探索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机制,落实城镇自谋职业退役士兵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体系。第一,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紧紧抓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农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文化需求,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建立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第二,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全面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保证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村民自治村务。第三,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直选”,并总结推广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的典型经验,通过依法选举减少基层干部职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三、加强民政自身建设,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在工作取向上落实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民政工作的基本主线就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民政工作中,要始终突出“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民政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准。 (二)在工作运行上切实抓好民政工作的统筹发展。民政工作点多面广,光靠民政机构自身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优抚安置和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福利事业等,统筹民政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在工作重点上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着力完善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科技救助、司法救助和其他临时救助体系。使广大贫困户能及时得到救助,通过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达到“政策统一,管理规范,效果最佳”的目的。 (四)在自身建设上树立三大观点。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增强为民执政、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人性化管理,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第二,树立大民政的观念。把民政工作放在构建和谐*县的历史进程中,把准民政工作的发展新趋势,着眼于民政工作功能的延伸和强化,从过去主要的传统民政对象服务向为以城乡困难群众为主的广大群众服务拓展。第三,树立开放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扩大对公众的开放度,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内容、程序和结果及时公开,方便群众、争取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使民政工作更好地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促进规范管理,依法行政,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不断推动我县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本人论文一塌糊涂 但是可以告诉你条路 去新浪的 “韩寒博客” 里面找找吧。。。 他对现今社会的症状有很独到的见解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过小心不合格 。。。 自己写对自己有很大的好处。。。 现在抄的东西不值钱。。。 零分的东西才值钱哈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根据这一精神,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四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构成和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救济先于社会保险。早在1536年,法国就通过立法要求在教区进行贫民登记,以维持贫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国制定了济贫法,规定对贫民进行救济。中国古代的“义仓”也是一种救济制度。这些都是初级形式的社会救济制度。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三)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四)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公开、公平竞争的经济,实行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市场经济还要求劳动力能够合理流动。为了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还是调控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资金是通过国家立法由劳动者、企业、国家按法定比例筹集的。当经济发展、劳动者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就会减少,从而减少社会需求的增加,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当经济不景气、劳动者失业率增加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就会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多,进而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社会需求的增加。因此,社会保障具有平衡社会支出和需求、调控经济过热和过冷,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积累的社会保障基金,除用于消费外,国家还可以将其用于投资,这不仅可以使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还可以增加社会生产资金,扩大社会再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的稳定器、安全阀。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丧失生活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工作岗位、遭遇灾害的社会成员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增强其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消除或者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把社会保障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载入宪法,纳入法制化轨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权和统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福利,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劳动者通过市场竞争获得收入。竞争必然造成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不均等,甚至收入差距悬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通过强制力征收社会保障资金对社会成员收入进行再分配,这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竞争中因失业、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就业机会不均等,使他们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减少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维护社会公正。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法规,它确立了社会保险体系的框架,是以后四十多年实施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此后,我国陆续颁布和实施了有关养老、医疗、工伤、扶贫救灾、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方面的规定,初步形成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家政权、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养老保险方面,实行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统一退休制度。在医疗保险方面,对企业职工继续按照劳动保险条例实行劳保医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在工伤保险和女职工生育保险方面,延长了休假时间,提高了待遇和标准。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停止。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重新启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失业保险方面,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在我国建立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93年,国务院对《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作了修改,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扩大了待业保险的覆盖面,并提出由企业缴费,建立待业保险基金,以保障企业待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在养老保险方面,1984年,国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开始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对市、县一级的国有企业按照“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原则,实行保险费的统一收缴、养老金的统一发放。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并明确规定养老保险费实行社会统筹,先由市、县统筹再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1993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政事分开、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按照这一原则和要求,我国开始着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险方面,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决定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并决定在全国进行试点。在医疗保险方面,1995年,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试点,开始探索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扩大到38个城市。在工伤保险方面,1996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03年,在总结工伤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在生育保险方面,劳动部于1994年发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对生育保险的实施范围、统筹层次、基金筹集、保险费用支付等作了明确规定。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按照这一要求,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为了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调剂力度,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确定了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目前,一个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包括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社会保障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国情。按照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企业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缴费的大部分纳入社会统筹,其余部分和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为职工个人所有。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发给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从社会统筹部分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从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中支取。《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规定,用人单位缴费全部纳入社会统筹,不再划入账户。基础养老金标准由职工平均工资的20%调整到30%左右,个人账户规模由11%调整为8%。 二是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8年,国家实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由国家、企业和社保机构共同出资,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逐步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下岗职工陆续走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国有企业新的减员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保障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建立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再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按照条例规定,失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1%,建立失业保险基金。 三是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原则、保障标准和管理制度。条例规定,凡是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都有权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帮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确定;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赠、资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条保障线。 四是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并配套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按照“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思路,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配套进行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至城镇大多数从业人员。1998年,在总结医疗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和主要任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社会统筹部分由用人单位缴纳,单位缴纳比例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等小额费用,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住院等大额费用。决定还要求,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解决超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 五是逐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国务院2003年发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的范围、工伤保险基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其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同时,也要看到,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 从城市现有的保障范围看,大量的城市集体、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农民工仍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城市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宽。而在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地区还是空白。 (二)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管理体制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国家和企业承担一切保障。现在,正处于由“国家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转变时期,由于思想观念、企业效益等多种原因,逃缴拖欠保费的现象严重。再加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对中央财政依赖性较大,一些补充社保基金的渠道尚未落实等原因,造成目前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三)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协调,缺乏整体性、规范性。社会保障的领导、管理、经办、服务、监督分散,形成了多头分散管理的格局。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和管理上的相互碰撞,有的地区矛盾相当尖锐。管理体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传统的耗能高、效益低、科技含量不高的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失业人数显著增加。国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需求,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不同的是,中国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这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有的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功能尚不能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 (六)社会保障立法还不够完善 为适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立法工作,国务院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行政法规,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决定。但是,还有一些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尚付阙如,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按照“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进一步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重点做好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的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以保证养老保险资金有稳定可靠的来源,最大限度地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二)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继续抓好直辖市、省会市和中心城市等大城市的医疗保险改革,拓宽医疗保险试点地区范围。完善医疗保险配套制度改革,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同步推进。 (三)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 继续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贯彻属地管理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规范低保标准和保障对象范围,加大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投入。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解决保障资金落实和保障对象核查工作问题,防止保障资金不到位、保障对象有遗漏等现象,切实保障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这三条社会保障线的衔接。 (四)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作为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措施,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享受社会救助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提供社会救助则是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城乡特殊困难的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切实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完善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供养资金。切实做好农村受灾地区税收减免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等工作。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五)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环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前重点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 (六)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法律制度,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各类参保企业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提高保费征缴率,做到应缴尽缴;对拒缴社会保险费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和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严密防止、严厉制裁违法挪用、侵占社会基金的行为,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其实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值得一写的,最近国家出台了适用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办法,值得参考。其他诸如大学生就业保障,医疗系统福利化改革,国际社会保障比较,都值得一写。有关资料可以看看郑功成教授,陈良瑾教授的书,人大学报什么的。注意引用数据说明问题,建议看看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论文范文高中生

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始于19世纪中后期,它的高效率得到了全球的公认。德国创造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福利网络,涉及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生、老、病、死以及教育、疗养和住房的各个方面。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德国模式”渐渐显现出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压得国家越来越喘不过气。   一、德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   其一,社会福利费用支出过度扩张。德国每年都要通过巨额财政补贴来支付救济金等各种保险费用。过高的福利保障不仅阻碍了国家促进就业制度的推行,也增加了财政负担,严重地拖累了政府在其他经济领域的投资力度。2010年德国三级公共财政加上社保基金的赤字总计为820亿欧元,占GDP的3%。为了弥补赤字,德国政府不得不举债度日。   其二,失业率居高不下。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可以看出,德国自1991年以来失业率均高于7%,2010年失业率为6%,失业人口达到320万。在德国,一名失业者可以得到原工资的53%-67%作为失业救济金,比在职者收入少不了多少,以至于很多失业者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其三,企业税收压力大。德国的高福利依赖于高税收,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了企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影响了企业、个人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许多纳税大               户为了躲避高税收,选择了外迁或者将投资转向国外,还促使了偷税漏税的盛行。[1]   其四,职工的负担日益加重。德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一份公报表明:自2003年以来,德国人口呈持续下降趋势,2009年实际人口数量减少近19万。另一项统计显示,德国在2000年时,是4个半职工负担1个退休者,到2040年,将变成2个职工负担1个退休者。退休者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者数量不断减少,使社会保险费率逐年上升,劳动者的收入相对减少,打击了劳动者的消费热情,也抑制了消费。[2]   二、德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尝试   为实现福利国家的现代化,德国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集中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市场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延长退休年龄,以解决老龄化所产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目前,德国已经决定将强制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现在两个智库正在研究,要把退休年龄再延后3年,到70岁。欧洲执委会在去年7月也进行了类似研究,预测欧盟的27个成员国到2060年,可能需要把退休年龄延长至70岁。   (二)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以积极的方法应对失业   一方面,削减用于失业方面的开支,缩短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至最长不超过12个月,               领取失业救济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年,保障程度由基本生活保障改为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迫使失业者尽快就业。另一方面,发展公共和私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失业者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   2003―2005年德国通过推行哈茨改革方案:第一,由联邦就业机构提供培训抵用券给失业者和某些首次求职者,让其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创造更多就业和转岗的机会;第二,联邦就业机构与中介机构、企业进行合作,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失业者重返劳动力市场;第三,联邦就业机构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补助,为微型工作、小型工作等报酬微薄的就业模式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促进形成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3]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德国通过复兴信贷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150亿欧元的融资贷款,支持服务业发展,以及投资手工业、建筑业和汽车的节能、环保创新等,从而确保至少100万人能够拥有稳定的就业岗位。此外,德国还通过降低所得税,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就业率。2009年1月,提高了所得税基本免税额,2009年7月,削减了180亿欧元的所得税和工资税,2010年又一次提高了基本免税额。   (三)优化社保金融体制,以完善养老、医疗保障   养老和医疗在社会保障中是国际社会非常看重的两项指标。近几年,德国在这两方面的支出金额已经占到年GDP的3%,因此,优化社保金融体制,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尤为重要。   一是养老保障方面,将扩大养老保险的私有化和社会化,政府在法定养老保险之外建立起补充的资本积累式的私人养老金制度。这种私人养老金制度是工资性附加津贴和免税政策的结合,资金来源于雇员工资和政府提供的附加工资补贴,补充养老金也可以由企业承担全部或其中一部分。   二是医疗保险方面,除了加强国家监督,还压缩了国家在医疗方面的开支,增加了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2007年德国联邦议院推出了一项旨在促进竞争的法定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医疗卫生基金”。2009年起,“基金”被统一收纳、管理和调配。   (四)其他配套措施   1.教育改革,缩短学制。自2010年起,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全面实施“博洛尼亚进程”,本科学业时间为3年至4年,硕士学业时间一般为4个学期,博士学习时间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至4年。由此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延长人们一生中的工作时间,从而也延长了交纳各种捐税和保险费的时间。   2.强化职业培训制度。德国在职业培训方面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其目标是建立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与教育的其他领域建立紧密联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0年政府又实行了新的措施:与经济联合会和各州文化部签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接班人国家公约,特别约定了职业教育数量目标。   3.家庭福利政策的扩张。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福利政策来刺激家庭功能的增强,提高家庭在赡养和照顾老人以及抚养和教育子女中的作用。作为鼓励,对护理老人和抚育、收养子女的家庭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2010年4月,德国政府又一次提高了用于儿童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有孩子的家庭将获得每个孩子100欧元的额外补贴,领取二等失业金的家庭每月还能够多领取大约70欧元。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正如考夫曼在《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所述,德国所面临的挑战,“虽然不是脱离福利国家的发展状况而独立发生的,但从整体上看,其中联系是相当间接的”。这些变化并不是德国所特有的,没有实行福利国家计划的国家也都遭遇了这些变化[4],那么在面对这些变化的时候,我国又该如何应对呢?结合《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及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必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1.社会保障与国家经济实力同步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德国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了紧密相连的特点,因而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尽管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按人均计算,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之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表示,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 [5]此时如果我们盲目追求社会保障的高水平,必然引起相关的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减少国民收入对其它重要领域投入,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在规划社会保障内容、程度、水平时,一定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家经济实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稳步发展。   2.维持“广覆盖,保基本”的现阶段目标   让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公平性的体现。“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社保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居民,从城镇扩大到农村,越来越多的人享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国扩大社保覆盖面的重点是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农民。其中,新农保将力争在“十二五”期内实现制度的全覆盖。截至2011年10月,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工伤保险方面,截至2011年9月底,工伤保险人数已达到1720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044万人。生育保险人数达13472万人,覆盖面超过90%。以上数据说明,虽然我国已经做出了积极努力,工作进展顺利,但目标仍未完全实现,所以我们要继续维持“广覆盖,保基本”的现阶段基本目标。   (二)应对人口挑战方面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社科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德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鼓励移民,特别是吸引优质移民,通过同化和整合移民,来提高就业人员所占的比例;第二,鼓励生育,例如假定每对夫妇有能力独立抚养两个孩子,国家从第三个孩子开始给予补助,以此克服预期寿命延长和后代保障不足而引起的人口负担转移问题;第三,延长退休年龄;第四,教育改革,缩短学制;第五,改革养老金制度,发展基金制。   德国出现人口老龄化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我国目前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有关体制还不健全,且具体国情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德国经验。鉴于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严重不足,鼓励移民和鼓励生育似乎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1.扩大养老保险资金来源。2011年4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北大赛瑟论坛上表示,在物价水平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处于缩水和贬值的状态。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扩大养老保险缴费人群范围更为重要。在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方面,可以考虑提取国有企业红利和净资产增量的适当部分,作为社保预算基金集中起来,为社保基金提供重要支持,也可以促使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经济责任。   2.适当、缓慢延长退休年龄。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大多数现代人在退休后实际上完全能够胜任原先的工作。在没有推迟退休年龄的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老年就业者,以返聘等形式活跃在职场。   3.缩短学制,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与职业相关性,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缩短学制,不仅能够延长人一生工作的时间,从而延长了交纳各种捐税和保险费的时间,还能增进社会效益。   (三)应对结构性失业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弹性提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劳动力资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关注资本密集度低、流动性小的工作。因此,必须在保证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婴幼儿教育、养老托老、文化经营等就业弹性大的行业,要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据《国际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8%,日本为7%,巴西为66%,中国为32%。2009年我国这一比例也仅仅上升了2个百分比,为34%。比较而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吴江在参加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会达到一个峰值。其中,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如装备制造、信息等行业,急需专门人才500多万;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如教育、宣传文化等行业,急需专门人才共800多万。为此,他认为:“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将有效补充人才缺口。”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者。建立起完善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科学教育体系,改善人才的供应结构,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育部门还应加强职业发展的预测工作及预测的准确性,以帮助各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使得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培训的人能够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培训体系建设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首先应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培训目的实行分类指导,开展培训工作,提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效果。其次,应完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的立法、监管工作。我国培训行业蕴藏着巨大商机:2009年根据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做出的保守估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且发展迅猛。但是也潜伏着培训机构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广告泛滥、培训人员鱼龙混杂等不可忽视的危机。因此,急需一部统一且权威的中央政府立法,以及一个专门的职业认证监管机构,来促进我国培训体系的健康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失业者认清自我,作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4.鼓励非正规就业,保障非正规就业者基本权益   非正规就业是指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地位不稳定的就业,可以分为:在非正规部门(或经济)中就业;在正规部门(或经济)中的非正规就业。据估算,我国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大约1~2 亿,其中仅有约2亿人能进入正规就业渠道实现就业,这样余下的5 亿多人作为剩余劳动力,只能通过非正规就业吸纳。因此,政府除了要正确认识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还要通过立法缩小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差距,完善非正规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其他权益保障,消除社会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歧视,为非正规就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创业扶持和培训平台,使非正规就业者提高自己人力资本积累,并进一步向正规就业转化。   5.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劳动力区域间流动   第一,劳动力市场要完善信息网络建设,主动积极地与各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其用工需求,通过报纸广告、网络、电视、中介等各种渠道及时地把用工需求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广大求职者,以便求职者能更快地与用人单位联系,参加工作单位招聘活动,缩短求职时间。第二,不同行业间或区域间的流动障碍除了信息的不对称,还在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制度上的因素。因此,推动劳动力区域间流动,还应逐步消除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区域间流动障碍,如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劳动者的转移、流动提供便利交通。同时,作为对劳动者转移、流动的鼓励,政府还应在政策和财政上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可以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移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劳动者提供一些补偿或者特殊津贴等。

我没享受过福利,真不知道有哪些,最好找个公务员问下

在我国分俩大类一、主要以公费医疗、公费购房、公费旅游、公费养老为基础至于那些公费吃喝、公费嫖娼与公费养小3等算次级福利。仅公务员享受的福利二、少量医疗费、少量养老费。老百姓充分享受的福利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 作者:钱宁主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 页数:340 出版日期:04 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主要介绍对现代世界各国社会福利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理论和观点,帮助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掌握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