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财政与税收的论文15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8:49:46

关于财政与税收的论文1500字怎么写

税收是财政的保证,税收来源于纳税人,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财政是政府的命脉,财政维系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财政造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我也是蓝缨的,我纠结了一晚了,昨天晚上写作业,找了一晚上都没找到,什么叼作业啊,又不是大学写毛论文

关于财政与税收的论文1500字开头

分太少了,谁会为了5分给你写1500字呢?

第一篇:  那是一个窗口,它巍巍屹立于天地之间。窗外雄浑、广阔、包罗大象世界,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最后沉淀,几千年,几万年……那是历史的天空当然你是其中的份子,而且是重重的一份子。  我窥视,从那几千年来不曾动摇的窗口望去,承载着你的风悠悠地吹来,掀起我的丝丝发缕。我静默,感受着你的气息;我凝望,看到的是一幕幕关于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  几千年前,第一个国家诞生的那一刻,于是东方破晓,晨光熹微,你如女神般飘然而来,带着神秘,却不可婉拒。从此,你注定和国家同存亡,没有你就没有国家,这是你的幸福,亦或是你的悲哀。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使命——让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你注定要为你的使命奋斗一生。坚强的,充满希望的,你载着重重的使命与国家同行,与历史同行。我知道你是仁慈的,但无可奈何,你不得不狠下心来,按原则做事,强制人们把他们辛辛苦苦得来的劳动成果割舍部分,由你交给统治者,交给国家,再由国家为人们服务,可是人们并不懂你,认为你是统治者的杀人工具。认为你是邪恶之徒。“苛捐杂税”“赋税”常常被人放在嘴边唾弃、呵斥。有些统治者也不懂你,他们认为你是他们纷华奢侈的来源,横征暴殓,利用你的大名来压迫百姓,违背你的意愿,结果民不聊生。可是,我懂,我懂你为民奉献的热情,我懂你造福人类的信念,我懂你未能如愿的无奈,我懂你不被人理解的酸楚。听到人们的一片怒骂,你哽咽了,但并没有哭,只是抬起头望望前面,继续前进。看,阳光掠过海平面……  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你的角色愈演愈烈。国家用你来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实现经济监督,因为有了你人们的生活才更幸福、更美满。你被人们真正接受,被国家真正重视,“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俨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交税纳税”是人们心中失至不渝的信念。面对这一切,你并没有停滞,你是多么的爱你的子民,正由于这源自心底的爱,你一直严格地要求他们,你依旧有原则地发挥自己的职能,载着使命前进,只是往日那颗看似冷血却仁慈的心,如今多了一份自信。你相信,人们也会很爱你,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是吗?  窗外,历史还在前进,你也在前进,眼里充满了征服的信念。你并没有忘记,也不可能忘记你最初的梦想。我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世界,人们生活一片美好。一片安宁,而你擦了擦额角的汗,躲在脚落里偷偷的笑。  哦!税收,我眼中的你,是坚强的英雄,是仁慈的使者,是原则处事的化身,是为民服务,造服人类的女神。  风依旧在吹,我轻轻地闭上了眼,蒙胧中感受到了你的气息,却那么清晰,那么有节奏。睁开眼,看到了你远征的飘若天仙的背景,哦!税收,我们等待着你为窗外的将来添上新的风景。第二篇: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诚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诚信,生存世界的你可要做一粒悬浮其中的尘埃? 然而诚信纳税是我们全社会都应做到的税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夏贡,商的助,圆的彻,春秋的税亩……一直到经济腾飞,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税收对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公民是越来越重要了 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因为我国财政收入有90%以上来源于税收,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21世纪的今天,税收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它像酒文化,茶文化那样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吗?当你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购买一身漂亮衣服,一件高档电器,一套称心家具的时候,你已缴纳了税金。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同税收打交道。然而商品意识与沉睡的纳税意识产生强烈的碰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有的人认为把辛苦挣来的钱往外掏冤枉,有的人奉行“要想富,吃税务”的信条,变着法子赚税钱,发税财。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他怎么可以处身立世?推而了之,做为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又怎么可能经营?在今天的市场中,诚信是个人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财,是企业经营的灵魂,而纳税就是一把尺,一杆天平,诚信纳税就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诚实守信的标准。纳税人的“诚信”将会为社会的发展铺就广阔的道路。 在社会中,正是因为有纳税人勤勤恳恳地拼搏创业和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税务人默默无闻的应收尽收,才有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的安居乐业!朋友们,如果你愿意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共创美好的小康社会,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依法纳税,诚信纳税! 愿诚信精神风行天下!愿诚信纳税深入人心!共创我们美好的小康社会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诚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诚信,生存世界的你可要做一粒悬浮其中的尘埃? 然而诚信纳税是我们全社会都应做到的税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夏贡,商的助,圆的彻,春秋的税亩……一直到经济腾飞,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税收对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公民是越来越重要了 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因为我国财政收入有90%以上来源于税收,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21世纪的今天,税收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它像酒文化,茶文化那样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吗?当你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购买一身漂亮衣服,一件高档电器,一套称心家具的时候,你已缴纳了税金。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同税收打交道。然而商品意识与沉睡的纳税意识产生强烈的碰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有的人认为把辛苦挣来的钱往外掏冤枉,有的人奉行“要想富,吃税务”的信条,变着法子赚税钱,发税财。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他怎么可以处身立世?推而了之,做为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又怎么可能经营?在今天的市场中,诚信是个人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财,是企业经营的灵魂,而纳税就是一把尺,一杆天平,诚信纳税就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诚实守信的标准。纳税人的“诚信”将会为社会的发展铺就广阔的道路。 在社会中,正是因为有纳税人勤勤恳恳地拼搏创业和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税务人默默无闻的应收尽收,才有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的安居乐业!朋友们,如果你愿意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共创美好的小康社会,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依法纳税,诚信纳税! 愿诚信精神风行天下!愿诚信纳税深入人心!共创我们美好的小康社会

财政税收论文1500字怎么写

分太少了,谁会为了5分给你写1500字呢?

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诚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诚信,生存世界的你可要做一粒悬浮其中的尘埃? 然而诚信纳税是我们全社会都应做到的税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夏贡,商的助,圆的彻,春秋的税亩……一直到经济腾飞,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税收对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公民是越来越重要了 税收是共和国的血脉,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因为我国财政收入有90%以上来源于税收,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21世纪的今天,税收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它像酒文化,茶文化那样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吗?当你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购买一身漂亮衣服,一件高档电器,一套称心家具的时候,你已缴纳了税金。在我们衣食住行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同税收打交道。然而商品意识与沉睡的纳税意识产生强烈的碰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有的人认为把辛苦挣来的钱往外掏冤枉,有的人奉行“要想富,吃税务”的信条,变着法子赚税钱,发税财。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他怎么可以处身立世?推而了之,做为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又怎么可能经营?在今天的市场中,诚信是个人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财,是企业经营的灵魂,而纳税就是一把尺,一杆天平,诚信纳税就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诚实守信的标准。纳税人的“诚信”将会为社会的发展铺就广阔的道路。 在社会中,正是因为有纳税人勤勤恳恳地拼搏创业和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税务人默默无闻的应收尽收,才有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的安居乐业!朋友们,如果你愿意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共创美好的小康社会,那么你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依法纳税,诚信纳税! 愿诚信精神风行天下!愿诚信纳税深入人心!共创我们美好的小康社会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具有法律地位的体现。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务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税收的这种无偿性是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收入分配的本质相联系的。无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税收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税收法律实务指南

财政税收论文1500字

摘 要:企业出口退税在国家出口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企业出口退税对我国财政收支影响巨大。为此,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发展概述,就企业出口退税对财政收支的积极与不利影响做重点论述,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企业出口退税的财政对策,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出口退税;企业;财政收支;出口政策   一、我国出口退税发展概述   出口退税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于1994年对其进行第一次改革,自此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开始走向完善。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在财政   收支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国内产业配置得到优化。实践表明,出口退税机制对我国财政收支有重要影响,其影响机制如下图所示:   2004开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入调整阶段,2005年政府对其进行结构性调整。出口退税机制促使我国对外经济发展速度大幅提升,对财政收支管理体制、对财政收支运行风险、对积极财政政策、对财政征管制度等都产生巨大影响。但当下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如何处理与财政收支的关系成为业界人士讨论热点。众所周知,出口退税本质是为保障我国出口利益而设置的一种福利措施,也出现部分企业骗取国际出口退税等现象,骗税金额逐年高涨,对我国财政收支工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国内外不法企业相互勾结,严重扰乱我国市场秩序正常运行,对我国出口领域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进一步分析企业出口退税对我国财政收支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中,我国2012—2014年出口总额、出口退税总额、出口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占比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我国从2012年开始,进出口总额上升趋势加快,国家政策为扶持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每年出口退税额度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占国家财政收入约12%左右,但从2012年开始,出口退税在财政收入比重中呈逐年微下滑趋势。由此可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从单一依靠出口进行转型,国内市场带动国家经济活力作用受到政府重视,出口退税从十年前20%下降到当下12%。除以上论述外,也足以表明企业出口退税在我国财政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针对弱势企业更为明显。   二、企业出口退税对财政收支的积极影响   对财政收支管理体制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地方政府分担了全国出口退税总额的20%,可有效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在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等方面效率加快,对地方政府影响也不容忽视。地方政府会充分考虑自身利益,由此而来则会不断加大出口退税机制管理力度。其次,企业出口退税对财政收支的积极影响还表现在均衡不同地域财力分布方面。例如2013年,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出口贸易发达,贸易量高达全国总值的百分之九十五,财力强大,为避免此类出口强省从中央财政获取高于常规的政策与资金补贴,出口退税机制针对这种情况,基于各省正常财政能力基础上合理分配各区域财力,对均衡各地实力悬殊问题起到积极效果。   对财政收支运行风险的影响   出口退税机制从2004年1月1日改革以来,对财政运行风险产生巨大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总额年增长速度为37%,但到2003年已高达4438亿美元,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则为19%,外贸出口退税额的增长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出现比例不均衡现象。由此导致2002年中央财政对企业欠退税金额高达2500亿元,2003年达到3270亿元。再加上近年我国预算支出刚性较强,企业外贸出口数量急剧增长,直接导致中央财政背负大量欠退税款,财力安排与支出运行开始承担更大风险。新出口退税机制对还款流程进行了优化,中央财政趋于稳定。出口退税体制得到有效改革,中央财政运行风险随之得到控制。近几年为更好解决欠退税款等问题带来的负面连锁反应,地方政府借助商业银行载体,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进行全面保管。出口退税应收款扮演了担保角色,企业可方便获取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最大程度避免了资金周转困难情况发生。此类金融机构与国家财政信用风险相结合方法方便了企业贷款,但却不能有效保证贷款可以如期收回。这种风险转嫁的本质对市场常规化运行造成一定阻碍,但新出口退税政策及时提出了政府全额贴息策略,财政与金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规避。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   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新一轮税制改革,出口退税作为其重要内容,成为业界讨论热点。出口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由2000年40%上升到2012年78%,并呈持续上涨态势。由此可见,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中央对企业欠退税情况较为严峻,有超过90%的企业一年没得到资金,导致诸多企业无法拓展生产规模,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近几年政策改进,使传统以拉动为主的方式改为需求与供给并重形式进行,对出口退税产生一定积极效果,企业资金缺口得到弥补,企业结构实现优化。税制下调对贸易出口产生抑制作用,但由于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与资源市场存在优势,抑制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出口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化,新出口退税制度也必将会对财政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对财政征管制度的影响   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在财政征管制度执行过程中也会发挥一定积极作用,重点表现在:出口退税政策明确规定必须不断加大对退税政策的全面认知程度;不断加大安全防范意识;一旦出现骗税行为,严惩不贷;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改革事项,并进行有效监督与指导。各地政府部门要加强合作范围与深度,这也是新政策的要求。不断深化岗位责任意识,增强各部门协作能力,严厉打击骗税行为。另外,中央也推行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审核流程,出口退税工序符合现代信息技术要求,现代科技应用加快了信息化建设进程,使得金税工程、金财工程、金关工程有了一个稳固基石。   三、企业出口退税对财政收支的不利影响  将加重中央财政短期负担   新出口退税机制可有效拉动经济发展,但在短期发展中还是会给中央财政带来一定负担。“新账不欠,老账不还”准则是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制定的关键之处,主要内容为2002年之前的欠退税款项必须在2004年前全部还清,否则中央财政将会背负一定利息。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新制度实行前,中央财政就已背负退税金额高达3924亿元。因为全凭中央财政承担不太现实,因此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还款比例为3:1进行后续工作,中央还款2943亿元,地方政府还款981亿元,全额贴息规定还需支付3%的年利率利息费(共计118亿元)。如此逐年增长的财政支出成为中央财政要持续面临的难题,但近几年中央鼓励净出口,继续拉动需求与减税政策都为中央带来一系列资金难题。   地方财政面临财政支出挑战   我国西部地区产品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型企业方面,单一产品结构在出口退税政策规定下,取消或降低部分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这对西部地区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西部地区税收水平降低,西部地方政府分担的四分之一“老账”也进一步加重其财政负担。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实力悬殊。退税率政策并未给东部地区带来较大冲击,因此涉及到的老账3:1比例就缺乏一定灵活性,地区之间财政与企业产品结构存在的不同使得政府负担各不相同。例如:基于新出口退税机制背景下,内地企业在沿海地区进行产品出口,出口退税属于沿海地区范畴。内地企业需缴纳25%增值税,沿海地区财力逐渐向内地转移,财富转移不平等现象开始出现。   新措施为财税管理带来新难题   企业出口退税政策对老账不欠问题的规定,对出口企业进一步拓展规模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与地方政府按3:1比例进行偿还的规定,也间接要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整理以往专用发票、外汇核销单、报关单等单据,以便后期能顺利申报退税。但改革前出口退税办理通常使用纸质单据或是简单的数据网络传输,庞大数据资料面前存在诸多安全漏洞,出错率上升,为某些出口企业骗税提供了条件。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全额退款基数要求也导致部分不法企业努力做大基数,从而获取更多退税金额。这种规定也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借助保护名义而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老账分摊方式也可能导致地方政府保护主义思想逐步形成,出口量出现不正常减少。国内市场出现隐性分割会对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造成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四、进一步完善企业出口退税的财政对策   尝试推行证券化方案   中央针对出口企业的欠退税款可与等额证券进行等量转化,采用市场公开发行的方式,以一种变卖方式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是一种有效举措。政府欠退税款困境得到一定缓解,宏观经济条件下增税形式弥补欠退税款的不合理性,也可使大众对财政退款本息产生硬性约束,推行证券化方式是一种高效财政对策。   采用代理制合理分担退税款负担   生产企业可与国外进口商签订采购合同,出口退税政策背后财力之间的地区转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于代理制背景下,出口业务流程是外贸公司常态下的承担主体。只有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进行了地区分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力转移问题。但此方式实际执行难度较大,原因在于我国代理制出口在整体出口比例中份量小,以及我国生产与外贸企业建立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影响。   财政部门应贯彻落实出口退税改革工作   首先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制度。通过对比新出口退税政策与传统税制之间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断进行完善,从而保障改革的全面性与高效性。出口退税规定概念需得到进一步细化界定,责任到人。思想上的认识是关键,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正确的理解企业出口退税政策本质所在,在扮演好自身岗位角色的同时要协调其他部门工作。地方政府要努力增收节支,及时还款,以身作则,对老账3:1分担资金要尽快到位,不出现办事拖拉现象。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针对退税机制分担框架下,西部地区财政压力凸显,中央政府应采取相应策略弥补这一问题,例如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支持,应用低息贷款策略,为其会展旅游等活动提供外部政策环境支持等,开源节流以促进国家经济整体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出口退税在我国财政收支中有着重大影响作用。除了对财政收支管理体制、对财政收支运行风险、对积极财政政策、对财政征管制度会产生积极影响外,也会导致中央财政短期负担加重,地方财政面临财政支出挑战,新措施也给财税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难题等负面影响。尝试推行证券化方案、采取代理制合理分担退税款负担、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各部门做好出口退税改革相关落实工作至关重要。新形势下,企业出口退税应契合我国实际发展国情,最终促使我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

关于财政与税收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它是税务代理机构可从事的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内容之一。 税务筹划是由应为Tax Planning意译而来的。从字面理解也可以称之为“税收筹划”、“税收计划”,但是由于我国将税务部门对于税收征收任务的安排叫做“税收计划”,为之避免与之混淆,在从国外文献中引进这一术语之初,将其译为“税收筹划”、“纳税筹划”、“税务筹划”,一体现税收筹划所具有的实现策划安排的特点。

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一、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理念长期化的隐忧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态势,总体上已由“经济短缺”过渡到“经济过剩”,“经济过剩”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对此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我国近几年大规模财政赤字及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  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的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不管哪个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都要受到国家财政能力的制约,没有足够的财力做后盾,长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难以支撑的。虽然从1999年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2.93%(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60%左右),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7.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30%左右),说明我国国债的发行仍有较大的余地;但从国债偿还率指标来看,我国1999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6.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10%左右),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再从债务依存度看,这一指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全国债务依存度1999年达30.6%(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20%左右),而中央债务依存度更是高达98%(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为30%左右),都远远地高于国际公认的控制标准。1998年以来,整个国家财政有1/4的支出、中央财政有1/2的支出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这充分显示出我国财政的脆弱性,必将对我国未来的财政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两个指标距国际警戒线较远,但实际上我国的财政债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债务并没有现实可比性。因为西方的财政债务一般都等于公共部门债务,而我国的财政债务一般小于公共部门的债务。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项目:一是准国债项目;二是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中的潜在损失;三是隐性养老金债务。显然,如果只单纯计算国家的财政债务,而不把以上三个项目考虑在内,就自然会低估政府债务规模;反之,如果把以上三个项目计算在内,则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就会大大增大。在我国,由于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财政是所有公共部门债务的实际最后承担者,所以,我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要远远高于财政债务规模。据有的学者估算,1999年我国公共部门的实际债务已超过当年GDP的50%,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其次,“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加大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理论上讲,只要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保持良好的信心,一定的财政赤字规模(由此导致的国债规模)就是可以承受的,也不会导致什么财政风险,即随着赤字与债务的继续增加,到未来的某一天,政府既无法用财政结余来弥补赤字,又不能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和弥补赤字,且又得不到国际上的有力援助。那么,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多印发钞票;二是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的破产,这两者都意味着经济或政权的崩溃。本人认为,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本来是在萧条时期应该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经济结构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等,在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下,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减弱,这些问题就又会重新暴露出来,对经济增长形成障碍,应引起足够重视。  再次,政府债务筹资,也需要支付成本。就政府债务而言,其成本就是债务利息。一般来讲,债务筹资成本是与政府的信誉成反比。但是,即使信誉再高的政府也不能做到一味地以低利率在国内外无限量地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债台高筑的政府信誉级别与其债务规模成反方向变动,而政府的债务风险却又随债务规模的扩大、信誉级别的下降而增加,如俄罗斯财政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最终要靠政府机构来运作,并与行政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在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弱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效率。由于我国目前的产权改革一直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法人财产主体,所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失误、效率低、效益差的局面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公共投资被贪污、被侵占、被挪用和大量流失现象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这都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是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的,采取简单的总量扩张政策是难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经济却始终启而不发,关键在于日本未能将结构调整政策有效地结合于总量扩张政策之中,未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扩大财政赤字与大规模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的增加,必须建立在财政收入可靠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与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