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睡眠的论文应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发布时间:2024-07-07 04:02:15

关于睡眠的论文应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专家就在您身边!生物心理学中的睡眠阶段一种被称作脑电图(electroeIacephalograph,EEG)的技术发明使科学家对睡眠的深入了解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该技术可以对人的觉醒与睡眠状态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能够在人一整夜的睡眠中发现其不同时期的大脑活动变化。由此我们得以获知,睡眠是分不同阶段的,每一阶段有其可以明显区分的大脑电活动以及行为表现特征。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EEG所记录的是大脑某一部位神经元的集群平均电位(gross avetage of the electrical potentials)。在入夜间睡眠进程中,EEG显示有规律的变化,根据其不同特征,可以将睡眠区分为两大类型,即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SWS)和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FWS)。睡眠研究者在记录睡眠者脑电活动的同时,还记录被试的其他生理指标,诸如眼睛的活动、呼吸活动、心率、身体某一部位的肌紧张程度等,由此对不同阶段的睡眠予以详细而全面的行为特征描述,并且给予不同的命名。慢波睡眠:在人一整夜的正常睡眠开始之前,他(她)处于一种清醒放松的准备入睡状态,此时其 EEG显示 8 Hz至13 Hz的α波,这种脑电波通常是当人处于清醒、宁静以及闭眼的状态中日寸在其头脑后部能够记录到的一种特征波。当人开始入睡时,他(她)首先进入睡眠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被称为睡眠1期,又称入睡期。此时其EEG中出现 4 Hz至7 Hz的θ波,大脑整体活动仍比较活跃,但其水平在逐渐下降,脑电波形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此后进入睡眠的第二阶段——睡眠 2期,又称浅睡期,此时 EEG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睡眠梭状波(sleep spindles)和K-复合波(K-complex)。前者是持续时间半秒以上的 12 Hz至14 Hz的阵发波,后者是一种高振幅的尖状负波以及紧随其后的振幅和频率较小的正波。K-复合波最常出现于睡眠 2期,它能够被睡眠时突如其来的刺激所诱发。处于浅睡期的人可能发出鼾声,但他(她)如果被唤醒,则往往声称自己还没有睡着,但其行为已显现入睡的特征。随后两个阶段分别为睡眠3期和睡眠 4期,前者又称中睡期,此时 EEG显现低频率和高振幅的特点,除了θ波之外,还产生频率为 0.5 Hz至3 Hz的高幅慢波(被称为δ波)。δ波在睡眠 4期成为其特征性脑电波,占 50%以上的脑电成分。此时睡眠者进入深睡期,一般难以被唤醒。在睡眠 1期至 4期的连续转变进程中,睡眠者的各种生理指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表现为心率和呼吸逐渐减慢,大脑活动水平渐渐降低,EEG中低频率、高振幅的脑电波成分逐步增加。所谓慢波睡眠就是根据睡眠 3期和 4期的EEG特征而命名的。松果咨询-心理咨询指导中心 htttp:/ //——专家就在您身边!睡眠中 EEG慢波之所以产生,是由大脑神经元活动同步化所致。在清醒或睡眠 1 期阶段,大脑皮层接受大量刺激输入,许多神经元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但是不同部位、不同群体的神经元兴奋活动并不同时发生,此起彼伏的兴奋活动导致 EEG显现高频低幅的波形。然而当人进入睡眠 3期或 4期后,大脑皮层的感知觉输入大大减少,少量能够到达大脑皮层的刺激输入能够使神经元在没有彼此干扰的情况下同步活动程度增强,从而产生高振幅、低频率的脑电波。经过睡眠4期,人的睡眠又逐步返回睡眠3期和 2期,之后如果不被唤醒,就进入另一个独特的睡眠阶段,即快波睡眠期。松果咨询-心理咨询指导中心 htttp:/ //

探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一 睡眠的重要性迄今, 科学家对睡眠的机制与睡眠缺乏的严重后果研究得很多, 他们发现,睡眠对于大脑的早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脑早期发育中, 大脑发生变化的能力即神经细胞的成长与相互之间联系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人员说, 这项研究提出了有力的证据, 表明睡眠的 功能之一就是巩固清醒时的经历对于大脑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将记忆长期储存起来。细胞分裂多半是在人的睡眠中进行的。 一旦睡眠规律发生紊乱, 机体则很难控制住突变。 澳大利亚一研究学会提醒人们"不可过多沉湎于夜生活、 夜工作。 要调节休息睡眠, 积极治疗失眠。睡眠是身体的一种自疗过程,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 德门特就说: “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人在睡觉的时候, 身体会产生‘生长荷尔蒙’ , 这种荷尔蒙帮助身体修复一切受到破坏的细胞, 使人在第二天醒来后, 恢复焕发的精神和体力去面对新的一天。人的睡眠有4 个不同阶段, 1 个半小时循环一次。 第一二段是‘浅睡’ , 第三四段是‘沉睡’ 。 第4 个阶段又叫‘慢波睡眠’ , 人在这个阶段睡得最沉,也只有在睡得很沉的时候才会做梦, 而人的身体又恰恰是在“短波睡眠” 阶段才会产生“生长荷尔蒙” 。 睡眠可表现为慢波时相和快波时相。 慢波时相时, 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素,促进身体生长和代谢, 使体力得到恢复, 故称之为"身体的睡眠"。 快波时相时,脑血流量增多, 脑耗氧量增大, 使脑力得到恢复, 故称之为"脑的睡眠"。 成年人 的睡眠, 首先进入慢波睡眠, 80~120 分钟后转入快波睡眠, 经过20~30 分钟后又转回慢波睡眠状态。 如果睡眠一夜周期正好反复四次, 清晨起床后, 人就感到清爽, 疲劳解除。 因此, 科学地安排睡眠十分重要。二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1 ) 心理与睡眠心理因素影响睡眠, 很多有过失眠经历的人会同意这一点。 其实在失眠症的 各种原因中, 心理因素高居首位, 哪些和心理相关的因素在影响我们的睡眠呢?     最常引起失眠的就是我们负面情绪的影响, 过大的工作压力, 不良的人际 关系以及重大生活事件等等, 常常造成我们的情绪不稳定、 失落、 悲观、 恐慌, 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以致夜夜难眠。 反过来, 持续的睡眠不足又会加重不良情绪,如此恶性循环, 最终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 例如抑郁症。     失眠者对睡眠本身的错误认识也会加重失眠。 例如, 1 、 有人认为每天需睡 8 小时以上才行, 否则就是休息不好的表现; 2 、 睡觉做梦肯定是没睡好; 3 、 我必须控制好我的睡眠, 这很重要。 上述错误想法会直接导致失眠者对于睡眠 的过度关注, 进而引起对睡眠的恐惧和紧张, 从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失眠。     当出现失眠时, 很多人选择晚间早早上床看书, 看电视, 偶尔一晚的失眠希望通过第二天延长在床上的时间来弥补睡眠休息的质量。 可结果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越“睡” 越累。 诸如此类不当的睡眠习惯往往事与愿违, 无法给我们充足的睡眠, 却带来无尽的烦恼, 焦虑, 甚至导致失眠。(2) 饮食与睡眠从养生的角度来看, 饮食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 要睡得好, 须注意饮食的内容、方式和习惯。(3) 运动与睡眠 1 运动很可能会影响体内多种激素的产生。 运动能产生内 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比吗啡还强的镇静物质, 它可以产生催眠作用。   2 规律运动可以调节生物周期节律, 也就是所谓的生物钟, 这种影响与光线对睡眠的影响一样强烈。 3 运动会增加体温, 睡前做一些如快速散步之类的轻微运动, 可以促进体温升高。 散步会使身体微微出汗, 停止以后体温则开始下降, 睡觉前再洗个热水澡,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提高睡眠质量。 4 定期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 有助于缓解压力, 减少梦中惊醒, 减轻失眠症状。 5 运动对睡眠的影响还与运动量有关。 中等程度以下的运动能使人产生轻度的 疲劳感, 加快入睡时间, 并加深睡眠深度。 但研究显示, 在晚上不宜从事强度大的运动。(4) 其它 与光照有关的体温波动也影响人的生物节律。 当体温下降以后, 睡意随即来临。 体温调节失控时睡眠会民生紊乱。 睡前洗个澡, 可在睡前做20 分钟 的有氧运动, 临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三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一) 心理方面 改变对于睡眠的错误认知, 要知道入睡和睡眠时间均因人而异, 只要没有严重的睡眠不足感, 就无需为睡眠时间较短而担心; 梦是睡眠中的正常现象,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积极的意义, 而非不良影响; 至于主动控制睡眠的想法则没有必要, 要以听其自然的平和心态看待暂时的失眠, 以退为进, 解决问题。 调整一下晚间和睡前不恰当的行为习惯, 如不饮易引起兴奋的饮料, 减少非睡眠性的卧床时间, 代之以强度适中的体力活动; 对于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睡眠习惯, 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做必要的行为训练: 如 睡眠限制治疗、 刺激限制治疗等, 以期改变那些 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找出 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 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疏导治疗、 消除心理障碍, 增进心理适应能力, 重建心理平衔。 万不可长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而不自知。 要知道它所影响的何止是睡眠一点啊。 应该强调的是, 所有这些指导、 调整和治疗, 最终是要消除我们的困惑, 焦虑, 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正是它们在影响着我们的美梦。 一个平稳健康的心态自会带来令您满意的睡眠。(二) 饮食方面  1 生活中的饮食 丰盛油腻的晚餐会延长消化的时间, 从而导致夜里睡不好。 睡前吃含咖啡因 的饮料或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 振奋精神, 加快心跳和呼吸, 使血压升高, 且咖啡因有利尿作用, 晚间频上厕所亦不利于睡眠。 睡前喝酒也许可使你很快入睡,但酒精的作用将使你一直处于浅睡期而不能进入深睡期。 有些产气的食物使你的 肚子胀满了气, 令你不舒服, 亦不利于睡眠。 辛辣的食物会造成有些人胃部不适而干扰睡眠。 睡前不宜和太多水, 因为频繁地上厕所会导致睡眠质量降低。要有一个好的睡眠, 建议注意: 晚餐不宜吃得太多; 咖啡一天不宜超过两杯, 且避免在下午四点后饮用; 不要在睡前2 小时内饮酒; 细嚼慢咽, 晚餐少吃使腹部胀气的食物, 如马铃薯、 豆类、 面包、 香蕉、 玉米等; 晚餐少吃太咸太辛辣的食物; 睡前少吃富含酪胺的食物, 如热狗、 培根、 巧克力、 乳酪等; 睡前喝杯温牛奶可助眠, 并佐以低蛋白质的点心, 以避免半夜太饥饿而醒来。 失眠的食疗方法 (1 )食醋一汤匙, 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 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 用莲子、 龙眼、 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 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 可常服藕粉, 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 也可用龙眼肉 1 0g, 红枣5 个去核, 蒸鸡蛋一个食用, 每日一次。 (4)心虚、 多汗、 失眠者, 用猪心一个切开, 装入党参、 当归各25g, 同蒸熟, 去药,吃猪心并喝汤, 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 用芭蕉根50g, 猪瘦肉 1 00g, 同煮服用, 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 取芭蕉根50g, 猪瘦肉 1 00g, 同煮服用, 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 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 溶于一杯水中。 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 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 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 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 可以镇静中枢神经, 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 装入瓶内盖好, 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 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三) 运动方面 按摩摆动法: 由站立, 全身放松, 双手在体前有节律地上下摆动, 双腿带动身体进行有节律地抖动10 分钟左右。自我按摩: 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 然后揉太阳穴以及眉心各2 分钟、 揉按颈椎两侧的下陷处3 分钟。 加强锻炼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5 点或者早晨, 睡前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临睡前的 过量运动, 会令大脑兴奋, 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的方式依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而定, 如跑步、 骑自行车、 打球、 跳绳等等形式, 但必须要持之以恒。 运动之前做几分钟准备活动, 运动时保持精神放松、 心情愉快, 运动后逐渐放松。 还可以做些轻柔的伸展运动和柔软体操, 或轻快地步行, 并且一边走一边摆动手臂。 对一般人而言, 适量的体育运动, 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温度, 而使身体进入困倦的状态, 并能够促进大脑分泌抑制兴奋的物质, 促进深度睡眠, 迅速缓解疲劳, 从而使睡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 早上进行适度的运动也可改善睡眠质量。

关于睡眠的论文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每晚实际睡眠时间比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平均少大约2小时。这是个值得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夜间充分休息对于恢复精力十分重要。连续3周或3周以上睡眠不足会削弱孩子的免疫系统,使孩子易患感冒、流感和其他传染疾病。睡眠不足还会使孩子易烦躁,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容易感到疲劳,不愿锻炼或从事其他有益健康的活动。 许多父母会认为,既然孩子们已近成年,即使睡眠不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要达到最佳精神状态,青少年每晚需要大约9小时15分钟的睡眠时间,而小学生大约需要10小时。 让孩子睡好觉4法 □ 安排睡眠时间。即使年龄大一些的青少年也需要父母督促他们睡觉,使睡眠成为孩子生活的第一需要。 □ 鼓励孩子小睡。告诉孩子许多成功人士都通过小睡来补充精力,他也可以这样做,比如在乘车去上学的路上,或者午饭后、下午上课前趴在课桌上睡一小觉。 □ 为孩子做出重视睡眠的榜样。每天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充分休息,为孩子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 □ 改变规矩。制定并实行这样一条规矩:每天必须先做完家庭作业才能上网、看电视或打电话。 编辑注:中国的孩子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它除对睡眠进行基础研究外,主要对各种睡眠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及其与临床各科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所谓睡眠疾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睡眠本身发生失调的疾病,如失眠和白日过度瞌睡(睡眠失调);另一是指在睡眠过程中诱发或发生的疾病,但一般不以失眠和白日瞌睡为主诉,前者如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打鼾,后者是指睡眠期的各种异常的不自主运动和行为为如梦游、睡惊症等。 睡眠占人生1/3时间,但人们至今对睡眠的基础知识如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仍知之甚少,而各种睡眠疾病却日益增多,危害日益明显。例如,美国据两份调查材料估计,失眠患者高达4000~6000万人,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1亿人。国内的调查统计结果失眠疾病的患病率高达42%。因睡眠不足导致学习、工作效率和生产的下降、病假、医疗费用以及意外伤害事故等,其经济损失难以估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惨剧和三里岛电站核泄漏事件,也均与个别工作人员的睡眠不足有关。至于可导致睡眠低氧血症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系列躯体疾病的睡眠呼吸障碍,其发病率已占人群的2~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22~24%;仅因其引起的白日瞌睡导致的车祸一项,每年经济损失达500余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自70年代中期以来,已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各国纷纷建起了睡眠研究机构。睡眠医学成为发展迅猛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如美国除各地有睡眠协会200余家外,还有全国性的“美国睡眠医学会”,经其联合欧洲、南美和日本睡眠研究会颁布的“睡眠疾病国际分类”中,睡眠疾病共80余种。

比如写睡觉对于人或动物的影响等。

如今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人们有很多事要忙。对于他们时间总是不够的。但是他们也会努力地挤时间。放弃睡眠时间就是常见的方式。他们总是睡得少,把大部分睡眠的时间拿来做其他的事情,他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在短期内,似乎是获得更多的时间的好方法。抄但是从长期来看是弊大于利的。没有足够的睡眠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所以我坚持认为足够的睡眠是很重要的。首先,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一整天都精力充沛为很多事情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到一个充满能量的人和一个精神不振的人之间的区别。一天袭的成就源于好的状态。而好状态主要取决于良好的睡眠。所以,良好的睡眠决定着一个人一天的成就。其次,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健康。那些拥有足够睡眠的人在睡觉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得到好好的休息。充足的休息可以造就良好的身体功能。最明显的一点是,睡眠良好的人和睡眠不好的人的皮肤好很多。总之,虽然睡眠看起来是一件又小又普通的事情,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要让我们的身体得zd到应有的休息。

关于睡眠的议论文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睡眠使身体得到休息,体力得到恢复,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因为“生长激素”是在上半夜睡眠正香时分泌最多。此外,睡眠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增强记忆力。莎士比亚说:“人生第一道美餐就是睡眠”。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睡眠相当于“养阴”。中医理论有阴阳五行学说,“阴”泛指物质基础,如血液、体液等,“阳”泛指多器官的功能。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若阴虚阳亢,则发生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表现为心悸、气短、多汗、手颤、瘿肿、食欲亢进、体重下降、月经失调、失眠多梦、眼球突出,严重者可发展成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角膜溃疡等多种并发症。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的压力让世界上27%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据国家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由于多数人对于睡眠障碍缺乏科学的了解,往往将失眠的原因归咎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矛盾、心理和精神压力等,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疾病来看待。睡眠障碍引起的人的社会功能,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时间长以后它会引起人体器官,比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障碍。失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睡眠不好不仅会让人患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增加,而因为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人如果丧失睡眠,行为就会发生改变,因此睡眠对人体的生命功能非常重要长期失眠会导致:1、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抵抗力下降。2、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和学习。3、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老年性痴呆。4、严重者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抑郁焦虑、精神萎靡。  长期失眠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必需及早治疗,刻不容缓!  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这是因为睡眠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肌肉的各种神经反射活动较白天睡觉时均有明显改变。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睡眠时几乎不分泌,而白天分泌加强,呈“昼高夜低”态势;而生长激素、催乳激素等睡时分泌增多,白天则几乎不分泌,呈“昼低夜高”态势。  人的下丘脑有一个“生物钟”,决定着睡眠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婴儿每天平均睡16小时,3岁的孩子每天睡12小时,至少也不应少于10小时,30岁以后熟睡的时间开始减少,年龄越大,夜间醒来的次数也就越多。  有人认为一夜要睡足8小时才行。其实睡觉时间多少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要睡8~9小时,才有充沛的精力,而有的人却只需睡5~6小时就够了。据说周恩来总理生前日理万机,每天睡眠不超过4~5小时就够了,爱迪生、邱吉尔等也是如此,而德国诗人歌得有时竟连续睡24小时。由此可见,只要适合个人体质与习惯,短时间睡眠并不代表不正常。应当指出:打盹可代替睡眠。研究发现,1天约打10个盹(约100分钟)即可代替夜间7~8小时的连续睡眠。还有人说,睡前不要吃喝东西,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据实验证明,有人睡前喝小量牛奶,可以睡得更香甜。更有人提出如果你少睡了几小时,就要在第二天补睡几小时,才能恢复精力,这也是没有根据的。有人连续几天没睡觉,只要熟睡一整夜,就可补足几天的少睡时间了,这都是不科学的。  只有正确的睡眠才能保证健康!  首先,要遵照生物钟的运行规律,不要随意打乱它,如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都应有固定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一般地说,睡眠最理想的时间是晚上9点至凌晨2点,这是因为人的睡眠大约每两小时为一节,第一节睡得最沉,第二节稍浅,第三、第四节愈浅,而前二节四小时的睡眠量占总睡眠量的75%。对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应比中、壮年多一些为好。这是因为,老年人容易疲劳,而消除疲劳的时间也比较长。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天能睡足8~9小时,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天睡足10~11小时,同时,每天睡5~1小时午觉也很必要。  其次,要注意睡的姿势与方向,睡眠最好取双腿弯曲右侧位,方向最好是使人体保持和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平行,也就是南北向。  再次,要注意睡眠的环境,除了安静,还要有空气流通。养成开窗睡眠的好习惯,使空气流通,有利安眠,但开窗时要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身体,特别是头部。可开侧窗,并注意盖好被子。  还有,要注意不轻易服用安眠药,可睡前喝一小杯热牛奶,因牛奶含有色氨酸有轻度的催眠作用。  关于午睡,也很重要。午睡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午睡一小会儿,一整天下来全身都感觉不错。早在远古的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午后的暑热,会小憩片刻,以保持体力,这就是午睡。  当社会愈来愈工业化时,午睡愈来愈不能实现。“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让人们不敢再有片刻的停歇。日本的资本家,让工人们不停的劳动,甚至小便的时间都不给,结果造成不少“过劳死”,频发工伤事故,次品也增多。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有午睡的习惯:爱因斯坦就认为,每天午睡帮助他提神醒脑,使他的思维更加清晰、更有创造力;拿破仑则因为长期失眠,养成了用午睡来补充精力的习惯;美国的几位总统——肯尼迪、里根、克林顿,也都有爱睡午觉的习惯。  有的小学也有午睡的规定,有人认为小朋友一大早就要起床,赶到学校,晚上还要做功课,这么长的活动时间,可由午睡来补充体力。但也有人认为,有些小朋友精力特别旺盛,若不想午睡,也不需要特别勉强。

2014世界睡眠日主题发布会倡导“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  在每年发生的约200万起交通事故中,约有4-5万人丧生。而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白天过度嗜睡导致的警觉下降、反应迟钝是引发许多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3月8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4年“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中国睡眠研究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主要是考虑到健康睡眠与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关系极为密切。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要求,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在紧张的劳作之后,人们通过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焕发生机。睡眠是人体自我修复的必要过程,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反应敏捷、精力充沛、减少失误、提高效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出行工具日趋现代化,人流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驾驶人员逐年增加。有报道称,2013年,仅北京市各类机动车保有量就达到7万辆, 2014年仅春运期间全国客运客流量就高达36亿多人次。安全出行、安全生产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高度关切的问题,也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更是高达2%,高于世界27%的比例。目前已明确属于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多达80余种。 多项研究调查发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汽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国内最近也有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交通事故的小样本报道。睡眠呼吸障碍造成的警觉性下降还经常导致从事机床操作、火车和飞机驾驶等事故的发生。未经治疗的阻塞性随眠呼吸暂停(OSAHS)和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者,他们常昏昏欲睡更有可能发生撞车事件。疲倦构成了驾驶安全中的一个很大危险,这种危险之大,如同酒后驾车一般。专家研究认为,此类病人同入睡时气道反复塌陷引起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致使夜间睡眠处于低氧、觉醒以及睡眠结构紊乱状态,从而引起司机嗜睡、迟钝等,因此可能造成司机交通事故的发生。  我国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有25%的被调查驾驶员感觉疲劳,其中有10%的驾驶员表示当天开车中有过打瞌睡,有51%的被调查驾驶员表示他们在开车中曾经打过瞌睡。驾驶员开车时打瞌睡可能只是短短的2秒~3秒钟,但按每小时行车80公里的速度计算,每秒钟汽车要冲出22米,3秒钟就要冲出约67米。在司机打瞌睡的2秒~3秒钟,驾驶员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降低或丧失,很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给多少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伤痛。为了保证交通、生产安全,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规定,对于OSAS严重的病人在未经有效治疗时被禁止开车出行。  健康睡眠,平安出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睡眠研究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睡眠,科学管理睡眠,保证健康睡眠,确保驾驶人员、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有良好的睡眠,杜绝疲劳驾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于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论文题目

睡眠要适量,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只有睡好觉,才能学习好。要想晚间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三宜是:睡前散步。《紫岩隐书�6�1养书》说:“入睡时行,绕室千步,始就枕……盖则神劳,劳则思息,动极而求静。”调节饮食,有少数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乐、茶等食品或饮料之后主观上没有睡眠不良的感觉,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睡眠效果,睡前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忌讳:忌饱食,忌饮浓茶与咖啡,忌喝酒; 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癸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无论是每晚的睡眠还是白天的小睡都要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要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行动。 顺应生物钟,如果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那么你的生物钟就会准时运转。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影响生物钟的运行的因素之一是体温。人的体温波动对生物钟的节律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体温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 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卧具。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睡眠的环境在15至24度的温度中,可获得安睡。冬季关门闭窗后吸烟留下的烟雾,以及逸漏的燃烧不全的煤气,也会使人不能安睡。 良好的家庭环境 科学饮食 合理的营养 不要过度劳累 (太晚休息) 生活有规律 人体中生命细胞的寿命有长有短,长如大脑细胞,几乎与人命齐寿;短如白细胞,寿命只有8个小时;其他各种生命细胞也大多寿命不长,例如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只有24小时。因此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批旧的生命细胞“光荣殉职”,大批新的生命细胞加以补充,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新细胞不可能在人们处于劳动的时候产生,只能在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产生。由此可见提 高睡眠质量是关系到生命活力旺盛的头等大事。 一是不要空腹睡眠。一般人晚上6点多吃晚饭,而到晚上10点多才上床,胃里早已空了,胃在空磨不仅影响睡眠,而且容易把胃壁磨损成溃疡。但吃饱了也不宜马上睡,最好在睡前三刻钟左右吃一些易消化的点心,再喝点水。 二是室内温度不要忽冷忽热。空调开在28℃左右,然后身上盖上层薄薄的毯子。 三是不要贪玩而影响平时形成的生物钟。中老年人不打通宵麻将,也不要在半夜兴奋地看足球赛。 四是不要以洗澡代替热水泡脚。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年到头必备的功课。只有把双脚泡热了,才有可能睡个好觉。睡觉时头要凉,脚怕凉,盖被盖毯子首先捂住双脚。 五是睡觉前不看恐怖影视,不和家人怄气,不抽烟,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写学术论文…… 六是头北脚南睡眠最佳,容易进入“深睡眠”。

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到睡眠;同时睡眠质量也会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两者都对生理产生作用。  【摘抄】  最新研究表明,时常感到孤独的人也许不仅仅是在白天碰到了什么不幸的事,他们在晚上也难得睡个好觉。  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芝加哥大学John T Cacioppo博士向路透社健康专栏记者表示:“人们有时会认为家庭和朋友并不重要,健康和地位才关键。”但是最新研究发现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状况。”  “如果我们的社会关系比较差、甚至是消极的,或者相对缺乏,我们的健康状况就会恶化。”Cacioppo还指出。  研究人员对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孤独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对象中有孤独感、中等程度的孤独感、没有孤独感的人数分别是16人、17人和21人。  对研究对象睡眠状况的实验室观察显示有孤独感的人睡眠质量差,即他们和没有孤独感的人相比睡眠时间短而且通常醒得也较早。和研究人员事先估计的差不多,中等程度的孤独感的人睡眠质量居于二者之间。  研究结果发表在《心理学杂志》第六期上。  在另一个项独立研究中,Cacioppo的研究小组对研究对象在家中连续五个晚上的睡眠状况进行了观察,这项研究包括37名来自最初研究小组的参与者。  研究报告指出,总的来说,大学生们在家中的睡眠质量和在实验室里时非常相似。  有孤独感的人和另外两类人相比睡眠质量较差。但是,据报道,女性和男性相比能获得更充分的睡眠,并且睡眠时间也要多出36分钟。  Cacioppo表示,以前的相关研究表明,生活中他人能通过造成某些有益的生理改变如提高睡眠质量部分地影响我们的精神状况和行为,研究发现支持这一观点。  因此这样一些人来说,他们想知道如何节约时间并且保持充沛的精力去笑对明天个中的秘密,答案非常简单,用Cacioppo的话说就是:“拥有好的人际关系。”

关于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论文标题

迟到 以前,我总是头天晚上赖着玩,到十一、二点钟才睡,第二天早上又赖床,总是让爸妈连拖带拽,才起来上学。因此常常迟到,弄得我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直不起腰。 前段时间,我响应学校“改陋习,迎奥运”的号召,决心改掉这个陋习。 第一天,我决定晚上十点半睡,第二天八点钟起床。可到了晚上十点半钟的时候,我却怎么也没有一点儿睡意,就一直玩,结果到了半夜十二点钟才安详地躺在床上。第二天,闹钟响了,我被吵醒了,但是却还想睡一会儿,可妈妈又催起我来。没办法,只好起床了,结果还是迟到,弄得我一天都昏昏沉沉的。 第二天,我要求自己晚上十点钟时必须睡下,准备第三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到了晚上,我一直注视着时间,希望它能停下来别走。可是,这却是一种欲望,时间是不可能停下来的,除非钟表坏了。不一会儿,九点半到了,我就开始洗漱。洗漱后我就躺在床上睡觉。虽然我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但我仍然闭着眼睛。结果,又弄到了十点多才睡着。第三天起床时,由于睡意未了,总是磨磨蹭蹭的,结果还是迟到了……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天,我一直都是晚上十点多钟才睡着,早上七点总是起不了床。 直到有一天爸爸对我说:“儿子,只要你能够改掉这个陋习,并坚持上三天,我就请你吃肯德基。”我一听,有肯德基吃,高兴得不得了,便说:“好的,我一定改掉这个陋习!”也许是我贪吃,当天晚上,由于我非常想吃肯德基,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这以后,我一直坚持晚上九点上床睡,早上七点准时起床。终于改掉了迟到的陋习。当然爸爸也没食言。 现在,我终于可以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挺直腰了,因为我不会再迟到了。

探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一 睡眠的重要性迄今, 科学家对睡眠的机制与睡眠缺乏的严重后果研究得很多, 他们发现,睡眠对于大脑的早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脑早期发育中, 大脑发生变化的能力即神经细胞的成长与相互之间联系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人员说, 这项研究提出了有力的证据, 表明睡眠的 功能之一就是巩固清醒时的经历对于大脑皮层可塑性的影响, 将记忆长期储存起来。细胞分裂多半是在人的睡眠中进行的。 一旦睡眠规律发生紊乱, 机体则很难控制住突变。 澳大利亚一研究学会提醒人们"不可过多沉湎于夜生活、 夜工作。 要调节休息睡眠, 积极治疗失眠。睡眠是身体的一种自疗过程,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 德门特就说: “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人在睡觉的时候, 身体会产生‘生长荷尔蒙’ , 这种荷尔蒙帮助身体修复一切受到破坏的细胞, 使人在第二天醒来后, 恢复焕发的精神和体力去面对新的一天。人的睡眠有4 个不同阶段, 1 个半小时循环一次。 第一二段是‘浅睡’ , 第三四段是‘沉睡’ 。 第4 个阶段又叫‘慢波睡眠’ , 人在这个阶段睡得最沉,也只有在睡得很沉的时候才会做梦, 而人的身体又恰恰是在“短波睡眠” 阶段才会产生“生长荷尔蒙” 。 睡眠可表现为慢波时相和快波时相。 慢波时相时, 脑垂体增加分泌生长素,促进身体生长和代谢, 使体力得到恢复, 故称之为"身体的睡眠"。 快波时相时,脑血流量增多, 脑耗氧量增大, 使脑力得到恢复, 故称之为"脑的睡眠"。 成年人 的睡眠, 首先进入慢波睡眠, 80~120 分钟后转入快波睡眠, 经过20~30 分钟后又转回慢波睡眠状态。 如果睡眠一夜周期正好反复四次, 清晨起床后, 人就感到清爽, 疲劳解除。 因此, 科学地安排睡眠十分重要。二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1 ) 心理与睡眠心理因素影响睡眠, 很多有过失眠经历的人会同意这一点。 其实在失眠症的 各种原因中, 心理因素高居首位, 哪些和心理相关的因素在影响我们的睡眠呢?     最常引起失眠的就是我们负面情绪的影响, 过大的工作压力, 不良的人际 关系以及重大生活事件等等, 常常造成我们的情绪不稳定、 失落、 悲观、 恐慌, 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以致夜夜难眠。 反过来, 持续的睡眠不足又会加重不良情绪,如此恶性循环, 最终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 例如抑郁症。     失眠者对睡眠本身的错误认识也会加重失眠。 例如, 1 、 有人认为每天需睡 8 小时以上才行, 否则就是休息不好的表现; 2 、 睡觉做梦肯定是没睡好; 3 、 我必须控制好我的睡眠, 这很重要。 上述错误想法会直接导致失眠者对于睡眠 的过度关注, 进而引起对睡眠的恐惧和紧张, 从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失眠。     当出现失眠时, 很多人选择晚间早早上床看书, 看电视, 偶尔一晚的失眠希望通过第二天延长在床上的时间来弥补睡眠休息的质量。 可结果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越“睡” 越累。 诸如此类不当的睡眠习惯往往事与愿违, 无法给我们充足的睡眠, 却带来无尽的烦恼, 焦虑, 甚至导致失眠。(2) 饮食与睡眠从养生的角度来看, 饮食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 要睡得好, 须注意饮食的内容、方式和习惯。(3) 运动与睡眠 1 运动很可能会影响体内多种激素的产生。 运动能产生内 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比吗啡还强的镇静物质, 它可以产生催眠作用。   2 规律运动可以调节生物周期节律, 也就是所谓的生物钟, 这种影响与光线对睡眠的影响一样强烈。 3 运动会增加体温, 睡前做一些如快速散步之类的轻微运动, 可以促进体温升高。 散步会使身体微微出汗, 停止以后体温则开始下降, 睡觉前再洗个热水澡,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提高睡眠质量。 4 定期运动能使人心情愉快, 有助于缓解压力, 减少梦中惊醒, 减轻失眠症状。 5 运动对睡眠的影响还与运动量有关。 中等程度以下的运动能使人产生轻度的 疲劳感, 加快入睡时间, 并加深睡眠深度。 但研究显示, 在晚上不宜从事强度大的运动。(4) 其它 与光照有关的体温波动也影响人的生物节律。 当体温下降以后, 睡意随即来临。 体温调节失控时睡眠会民生紊乱。 睡前洗个澡, 可在睡前做20 分钟 的有氧运动, 临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三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一) 心理方面 改变对于睡眠的错误认知, 要知道入睡和睡眠时间均因人而异, 只要没有严重的睡眠不足感, 就无需为睡眠时间较短而担心; 梦是睡眠中的正常现象,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积极的意义, 而非不良影响; 至于主动控制睡眠的想法则没有必要, 要以听其自然的平和心态看待暂时的失眠, 以退为进, 解决问题。 调整一下晚间和睡前不恰当的行为习惯, 如不饮易引起兴奋的饮料, 减少非睡眠性的卧床时间, 代之以强度适中的体力活动; 对于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睡眠习惯, 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做必要的行为训练: 如 睡眠限制治疗、 刺激限制治疗等, 以期改变那些 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找出 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 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疏导治疗、 消除心理障碍, 增进心理适应能力, 重建心理平衔。 万不可长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而不自知。 要知道它所影响的何止是睡眠一点啊。 应该强调的是, 所有这些指导、 调整和治疗, 最终是要消除我们的困惑, 焦虑, 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正是它们在影响着我们的美梦。 一个平稳健康的心态自会带来令您满意的睡眠。(二) 饮食方面  1 生活中的饮食 丰盛油腻的晚餐会延长消化的时间, 从而导致夜里睡不好。 睡前吃含咖啡因 的饮料或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 振奋精神, 加快心跳和呼吸, 使血压升高, 且咖啡因有利尿作用, 晚间频上厕所亦不利于睡眠。 睡前喝酒也许可使你很快入睡,但酒精的作用将使你一直处于浅睡期而不能进入深睡期。 有些产气的食物使你的 肚子胀满了气, 令你不舒服, 亦不利于睡眠。 辛辣的食物会造成有些人胃部不适而干扰睡眠。 睡前不宜和太多水, 因为频繁地上厕所会导致睡眠质量降低。要有一个好的睡眠, 建议注意: 晚餐不宜吃得太多; 咖啡一天不宜超过两杯, 且避免在下午四点后饮用; 不要在睡前2 小时内饮酒; 细嚼慢咽, 晚餐少吃使腹部胀气的食物, 如马铃薯、 豆类、 面包、 香蕉、 玉米等; 晚餐少吃太咸太辛辣的食物; 睡前少吃富含酪胺的食物, 如热狗、 培根、 巧克力、 乳酪等; 睡前喝杯温牛奶可助眠, 并佐以低蛋白质的点心, 以避免半夜太饥饿而醒来。 失眠的食疗方法 (1 )食醋一汤匙, 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 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 用莲子、 龙眼、 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 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 可常服藕粉, 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 也可用龙眼肉 1 0g, 红枣5 个去核, 蒸鸡蛋一个食用, 每日一次。 (4)心虚、 多汗、 失眠者, 用猪心一个切开, 装入党参、 当归各25g, 同蒸熟, 去药,吃猪心并喝汤, 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 用芭蕉根50g, 猪瘦肉 1 00g, 同煮服用, 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 取芭蕉根50g, 猪瘦肉 1 00g, 同煮服用, 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 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 溶于一杯水中。 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 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 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 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 可以镇静中枢神经, 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 装入瓶内盖好, 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 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三) 运动方面 按摩摆动法: 由站立, 全身放松, 双手在体前有节律地上下摆动, 双腿带动身体进行有节律地抖动10 分钟左右。自我按摩: 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 然后揉太阳穴以及眉心各2 分钟、 揉按颈椎两侧的下陷处3 分钟。 加强锻炼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5 点或者早晨, 睡前不适宜做剧烈运动, 临睡前的 过量运动, 会令大脑兴奋, 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的方式依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而定, 如跑步、 骑自行车、 打球、 跳绳等等形式, 但必须要持之以恒。 运动之前做几分钟准备活动, 运动时保持精神放松、 心情愉快, 运动后逐渐放松。 还可以做些轻柔的伸展运动和柔软体操, 或轻快地步行, 并且一边走一边摆动手臂。 对一般人而言, 适量的体育运动, 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温度, 而使身体进入困倦的状态, 并能够促进大脑分泌抑制兴奋的物质, 促进深度睡眠, 迅速缓解疲劳, 从而使睡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 早上进行适度的运动也可改善睡眠质量。

摘 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4天不睡眠的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类正常生理现象。相对而言,中学生因学业繁重,每天都要奋斗到半夜才能休息,很多中学生睡眠不充足,不仅影响次日学习,降低听课效率,还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发展。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中学生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健康一、引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之下,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失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二、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一)问卷调查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为了解中学生的睡眠状况,笔者近期对本校和附近3所乡镇中学做了有关中学生睡眠方面的调查,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282份有效答卷中显示,7%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时间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包括午休时间在内,282名中学生中有146名初中生有睡眠障碍,其中有86名睡眠不足8小时,136名高中生睡眠全部不足8小时,即222名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占调查人数的7%。(二)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八成学生有睡眠障碍现象,近六成学生因睡眠质量问题而出现日间功能障碍现象(日间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而这些直接会影响学生成绩并导致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在6点左右起床,睡觉时间约为11~12点,因作业过多而睡眠不足,能保证标准8小时睡眠的学生很少。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未达到成人状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年级越高睡眠越不足统计表明,初中生、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分别为5%和7%,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其中93名初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2个小时,而81名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4个小时。2、毕业班学生睡眠明显偏少所调查的4个学校中,初三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9小时,而初二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小时。高中的对比更是明显,高一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个小时,而高三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9个小时。除去午休时间,53名高三学生晚上平均睡眠时间仅仅6个小时。3、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学业负担过重、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情绪三大因素。睡眠时间少的学生主要是由于晚睡。统计表明,95%的高三学生、80%的高一学生和81%的初三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61%的初二学生每周至少有4天晚于23时睡觉。课外作业过多是睡眠不足的主因,主要集中在考试测验以及作业过多两方面。学习压力过大,学习负担加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4、影响睡眠的其他因素(1)仰卧——睡时身侧屈则精气不散,醒时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而仰卧时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恶梦,影响呼吸及心脏。(2)忧虑——睡前思想杂乱或忧虑、焦急,易致失眠而影响健康。(3)恼怒——凡情绪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甚至患病,所以睡前恼怒不得。(4)进食——临睡前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睡眠又伤害身体。如需进食,宜休息片刻再睡。(5)灯光——开灯睡觉会损害人体健康。电灯光会扰乱人体的自然平衡,使体温、脉搏、血压都变得不协调,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睡后也易醒。5、学生睡眠不足隐患多睡眠不足正在隐性侵害中学生的健康。上课时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现象。就目前情况看,学生睡眠不足还会随年龄、年级的变化而加重,会影响未成年人体格和神经发育甚至身心健康发展。在该中心接待的中小学生病人中,有许多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造成青春期情绪波动,经常烦躁不安,其中患抑郁症的比例也很高。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周文江认为,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因年龄、个体差异、外界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利于他们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发育、身体的器官的发育都会有影响,比如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视神经、脊椎发育不正常;在心理方面,睡眠不足的小孩易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不好动、兴趣不广泛等表现,心理上的反常表现反过来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对美国伊利诺伊州就读的225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睡眠时间、忧郁症状和自信心的分析发现,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少的学生自信心低下,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学习成绩也欠佳。由于长期缺觉,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下降,学习成绩下滑,自信心也不足。三、解决失眠的主要对策医学界研究表明,睡眠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大脑,提高脑力,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睡眠不足会引起反应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等多种问题。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专家分析说,解决学生睡眠质量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是要学习上“减负”。此外,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改善学生睡眠环境。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一)专家们认为,要睡得舒适安稳,原则上要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光线,就寝时最好看不到任何光线,应选择柔色或暗色窗帘;二是温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最理想,冬天以19℃为适宜;三是空气,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四是饮食,睡前不要吃过多的食物;五是环境,卧室内应保持安静。(二)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注意生活规律。第一,应控制学生作业量,保证学生在10:30前后完成作业。第二,平时教育学生关于睡眠危害及科学学习方法。第三,能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第四,学生宿舍加强管理,保证学生不在宿舍开夜车、聊天。第五,睡觉时,少与同舍学生讲话聊天,以致难以入睡。把食堂的饭价下调,并能够推出一些营养套餐。第六,为了更好促进睡眠,也可以在睡前喝适量牛奶,睡前听点舒畅悠扬的音乐,最好是无唱词的,如古典音乐等。四、结束语2002年2月2日海南省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规定:小学生一天在校活动总量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根据国教委发面《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意见》中明确指出:初中生9小时以上睡眠,高中生8上时以上睡眠,在课业负担那么重、升学考试压力那么大的前提下,这个“确保”的提出,无疑于天方夜谭,一纸公文怎能治疗中学生睡眠不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