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论文提纲

发布时间:2024-07-08 16:18:36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论文提纲

第一章 绪 论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希望通过关于海尔品牌国际化战略的研究来说明,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日益突出。企业竞争就是产品竞争,最终是围绕着品牌竞争。世界500强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品牌的创建过程。品牌的创建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也验证了这一点。海尔集团自1983年创建以来,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取得如此的业绩,主要是由于海尔企业家群体和全体员工能围绕创建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着力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海尔集团全面进入市场,成为自主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总而言之,企业竞争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传播,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品牌逐渐取代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成为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和保证,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由传统的产品的竞争转化为品牌的竞争。在买方市场下,是否拥有具竞争力的品牌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克敌制胜的关键。同时,品牌的成功之路是艰巨而漫长的,尽管我国的品牌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无论是在品牌价值、经营规模,还是全球化程度、获利能力、技术水平方面都仍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企业实行品牌竞争战略,并致力于增强自有品牌的核心价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是,海尔等民族品牌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未来的希望。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1国外关于品牌与品牌国际化的研究关于本课题的国外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品牌方面,包括品牌的差异性、模式、结构体系等,如:KKL认为——品牌来源于消费者反映的差异度,如果没有差异性,那么具有品牌的产品本质上还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产品,差异性是消费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对产品产生的理解,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法国学者Kapferer总结了七种品牌全球化模式。并认为奢侈性品牌应采用标准全球化模式,而汽车品牌国际化应遵循标准本地化模式。例如福特Fiesta在德国是微型车,但在葡萄牙却是房车。道格拉斯等认为建立一致的品牌结构体系是品牌国际化的关键,因为那将有助于强势品牌在市场中的发挥作用,并有效的整合所兼并的品牌。其中关于品牌国际化研究的代表专家是美国著名品牌专家凯勒,他就品牌国际化对企业的发展的意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认为,企业实施品牌的国际化具有以下优势: 1实现生产与流通的规模经济。2降低营销成本。3大范围的感染力。4品牌形象的一贯性。5知识的迅速扩散。6营销活动的统一性。2国内关于品牌及品牌国际化的研究关于本课题的国内理论研究,品牌方面研究如:著名学者东方赢教授认为——品牌是顾客及有关群体对产品的认识和印象。品牌国际化方面如:韦福祥可能是国内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品牌国际化的学者,他认为品牌国际化就是品牌的全球化经营,是指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名称(标志)、相同的包装、相同的广告策划等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以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的低成本运营。其中涉及或针对海尔品牌及品牌国际化研究方面如:孙健、纪建悦、王福新合著 一个中国企业的成长阐述——品牌的核心一方面是高质量,另一方面是卓越的服务。这决定了创立品牌及保持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做许许多多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海尔品牌的创立展示了这样的过程。王源著作 浅析企业品牌战略阐明——海尔品牌战略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注重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更在于它注重提高产品的知觉质量,即把产品的高质量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消费者,变成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形象。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则认为品牌国际化的本质就是品牌在世界各地本土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海尔品牌国际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海外生产、海外设计、海外销售的“标准”本地化模式。关于品牌国际化研究的内容已经具有相当的深度,对企业的指导意义逐渐增大,但是针对本课题——海尔品牌国际化战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本课题以海尔为题浅析其国际化战略及对中国其他企业的启示。3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1 论文的结构本文共分3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本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第二章 海尔品牌国际化战略。主要介绍了海尔品牌的进入模式、海尔品牌本土化及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深化。第三章 海尔品牌国际化的借鉴意义,主要介绍了海尔品牌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2 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论证法、材料收集来阐述课题研究的意义。拟好课题研究的提纲,作好课题论证的数据的利用,参阅一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使用参考书。第二章 海尔品牌国际化战略1海尔品牌的进入模式一般而言,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渐进模式,即“先易后难”模式,另一种是“全球启动”模式,可以说是“先难后易”模式。“先易后难”包括目标市场的选择先易后难和经营方式的先易后难。目标市场的先易后难指的是企业在国际发展过程中,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地理位置或风俗习惯相近的海外市场作为国际发展的目标市场,然后选择相对陌生、地理位置更遥远或文化差异更大的海外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其基本顺序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比如我国内地许多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是从香港开始的,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同内地接近,文化同内地基本相同,先易后难的国际化模式的好处是企业可以有时间积累经验、积累资源,增加企业海外经营能力,减少决策的风险和失败的承受能力。“全球启动”模式是指企业从成立之初就实施国际化战略,一成立就是跨国公司,从而超越了一般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许多阶段。海尔的国际化战略自称采用的是“先难后易”战略,即先进入国外最讲究、最挑剔的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居高临下进入其他国家市场。但是,从海尔进入美国市场的发展线路看,海尔采取的战略实际上是“先易后难”战略。海尔从199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冰箱。起初是以OEM的方式,然后才开始打自己的品牌。而在美国设立“海尔美国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投资建立“海尔美国生产中心”则是在近5年之后,这时海尔已积累了较多的有关美国市场的知识。海尔在地理位置的发展上也是采取了传统的先近后远策略。1995年7月海尔在香港成立了贸易公司,1996年6月海尔在印尼成立莎保罗有限公司,1997年6月海尔在菲律宾成立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同年8月在马来西亚组建海尔工业有限公司。按海尔总裁张瑞敏的说法,以上的投资都是为海尔进入美国市场练兵。除了进入方式以外,海尔的产品和投资方式也是先易后难。从产品种类来看,海尔的策略首先以一、二种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站住脚之后再多元化发展,目前在小型冰箱上,海尔基本站住了脚,接下来是扩大战果:销售和生产海尔的其他电器和电子产品。海尔在曼哈顿总部大楼第四层的近4000平方尺的展厅已开始展示和推销洗衣机、冰柜、大容量电冰箱、纯平电视和其他海尔产品。海尔在坎姆登的冰箱工厂周围还留有足够的地皮供进一步建工厂。麦肯锡公司的首脑人物柯尼茨�6�1奥玛认为,在技术变革、消费者偏好趋同化、规模经济和贸易保护主义强大压力,跨国公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世界三大主要市场上,即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内部竞争者。海尔坚持走国际化品牌道路,海尔成功地进入了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成为这些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本土化品牌,为其他国际化市场的开发、创国际化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海尔品牌本土化战略海尔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目前采用的基本是本土化战略。它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美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格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市场,更快的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海尔在美国销售的许多产品都不是海尔原有的产品,而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设计和生产的。也就是说,根据海尔海外信息站反馈的信息,针对美国人对冰箱的外观、制冷能力、使用习惯等区域化特征而专门设计、开发与制造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和生产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实施本土化战略。许多在美国成功的日本公司采取的是独资子公司,总部选派经理人对其进行管理的方式。海尔的方式不同,海尔美国贸易是海尔同美国家电公司的合资企业,海尔持多数股权,而美国家电公司持少数股权。该合资企业管理完全交给当地雇佣的具有产业经验和开拓能力的美国经理人管理,美国管理人员得到很大的自主权,由他们来推销品牌,并争取新客户,海尔要做的只是制定经营战略。海尔在美国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的独资企业,但其主要管理人员都是美国的,目前除了几个中国派去的人员外,员工基本上全是美国人。海尔在美国既有优势,也存在着一些弱点。当世界家电业巨头纷纷到中国设厂,利用中国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占领中国的广阔市场时海尔在美国市场生产有何意义?表面上看海尔此举似乎违背了比较优势规律,因为就生产上看美国成本大大高于国内,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海尔在美国生产有许多无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海尔争创世界品牌。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家电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家电名牌无不在这个市场上竞争。能在素以艰难著称的美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等于向世界其他市场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这样海尔可以凭借在美国的品牌更加容易打入世界其他国家的市场。二是有利于争取零售商和消费者。零售商和消费者都不喜欢“流寇”,因为家电产品需要解决售后服务等问题。在美国建立生产中心意味着对美国的消费者和销售商的一种承诺。海尔将长期在这里为顾客服务和提供后勤保障,这自然会使海尔的零售商和消费者对海尔的产品感到放心,提高零售商推销该品牌的信心,从而使海尔更容易争取到零售商和顾客。三是有利于更快针对美国市场作出反应。在美国建立贸易公司和设计中心,有利于海尔感受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微妙变化和对百货商店实施库存监测,从而更能保障及时供货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四是建立在坎姆登的工厂将有助于海尔消除“外来者”形象。原产地标识对于美国消费者在类似产品和价格之间进行选择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美国消费者,“美国制造”标识有助于好感。海尔在美国市场上直接投资生产也有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自海尔在美国市场上许多不利因素。一是作为外来投资者,海尔必须对工人支付高于美国企业支付的工资才能吸引到同一档次的员工。远距离管理必然使管理费增加,包括增加通讯、交通费等。此外,文化摩擦带来的成本,在美国生产需要处理跨国文化管理问题,因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二是占领小型冰箱市场利润比较薄,是美国主要家电厂家忽略了的市场。这类市场上海尔的竞争对手是像韩国的大宇这类竞争失利的品牌,海尔如果要往利润率高的那部分市场发展,则将直接同美国主要厂商对抗,那时必将遇到比现在更竞争。海尔在品牌、资金实力、研发能力等方面同美国主要厂商有较大的差距。三是多元化的风险。我国的格力公司专业化生产空调、小天鹅公司专业化生产洗衣机,曾被评为亚洲最好企业的科龙也只生产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少数产品。海尔“生产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在美国也准备推出众多产品,要保证每种产品的竞争力可能有困难。3 海尔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深化海尔通过“先难后易”扩大出口,凭高质量达到用户对海尔产品的“认知”,通过“三位一体”实现在海外扎根,海尔已成功的实现了进入和本土化战略,现在海尔面临的是国际化战略的深化———创建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品牌战略———开发国际化的知名品牌。海尔要做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运营商,“创牌”是海尔出口的最终目的。要创国际名牌,要加大宣传力度。过去海尔在美国市场上的宣传比较低调,除了在几个主要机场的手推车上打上“Haier”商标外,基本没有什么广告宣传。今后的海尔应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一些新的广告媒体,包括广告牌、汽车站和电视等加强宣传,创造国际化的海尔。海尔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海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尔的国际化是手段,它要求海尔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际标准;国际化的海尔是目的,届时中国的海尔将成为国际化海尔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将有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本土化的海尔出现在世界各地。为此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同时并举。一是观念国际化。促使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出成绩因素很多。一是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海尔认为:国际化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该组织内的人,而不是在产品和技术,只要有人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会产生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是人的竞争力的外在体现。二是对市场的认识。海尔认为:国际市场同国内市场一样,说到底就是“用户、用户、还是用户”!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用户,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必须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三是对品牌的认识。海尔认为世界知名品牌绚烂多彩,其立足之本就是“质量、质量、还是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与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海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但海尔以创新精神形成了国际化海尔的灵活、高效率的比较优势。有外商曾赞叹说:“海尔人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二是人才国际化。海尔为提高人才素质,一方面加快自己培养内部人才,另一方面整合全球人力资源。人员的本土化是海尔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三是产品国际化。海尔的原则是开发三种差别化的产品群,提高美誉度,提高主导产品知名度,通过潮流产品提高品牌信誉度,通过缝隙产品提高美誉度。四是技术国际化。目前,全世界最严格的六种质量标准,海尔都已经通过,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海尔成立了集团的中央研究院,同时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建立全球技术联盟。五是市场国际化。海尔已经形成由一般市场到重点市场,由重点市场到信誉市场,由信誉市场到三位一体本土化三级递进的市场创新模式。六是网络国际化。海尔在海外的营销网络包括一般客户、海外经销商、合作(资)伙伴三类并存。七是机制国际化。海尔提出“内抓市场链,外抓国际化”,内外并举。美国海尔就是本土化海尔的范例,它的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设在纽约,生产制造中心设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总之,从1984年至今,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高速、稳定发展的势头,其奥秘就是海尔采取一步步的国际化战略并正在向国际化海尔迈进。第三章 海尔品牌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1海尔品牌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作为品牌国际化规模比较大、也比较成功的企业,海尔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别的企业借鉴和学习,这些经验包括:一是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与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国际化之初普遍选择做OEM不同,海尔从一开始就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海尔在出口产品时始终坚持使用海尔品牌。海尔的这种品牌战略使得海尔在向国外销售一定产品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市场,而当特定海外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时,海尔就可以选择在该市场投资建厂。这就是海尔始终坚持的“先有市场、再建工厂”的国际化路径。如:自1990年海尔产品出口欧洲后,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节节攀升,产品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厚爱。2000年,当海尔对欧洲的出口额已相当于—个欧洲中等冰箱厂的年产量时,为了最大限度节约运输成本、增加利润,并更好的在欧洲推广海尔品牌时,海尔果断选择了在欧洲投资建厂,并于2001年6月收购了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下属的一家冰箱厂,实现了中国“白色家电”企业的首次跨国并购。海尔这种始终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的品牌战略也使得海尔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国内企业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二是坚持品牌本土化的原则。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品牌国际化就是品牌的本土化。他认为只有做到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制造中心“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品牌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国际化。美国海尔就是本土化的一个范例,它的设计中心设在洛杉矶,营销中心设在纽约,生产制造中心设在南卡罗莱那州。本土化经营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得到投资所在国的认同,避免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中常遇到的反倾销问题。如果不是本土化经营,一旦发生反倾销诉讼,就只能被动地等待应诉,而实现本土化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彩电企业遭到欧盟反倾销起诉,损失惨重,但海尔采取本土化经营的方式,受到的冲击就比较小。三是坚持不断创新。品牌国际化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法,要因地因时因制度而变化创新。各个目标市场的国情不同,经济自由的程度、法律体系不同,品牌国际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海尔在美国、欧洲都是采取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形式,但具体而言,在美国是一个模式,在欧洲是另一个模式,而且都运行得比较好。比如同样在海外建厂,在美国海尔采取买地建厂的方式,在欧洲则采取并购的方式,这都是根据欧美国家的国情与法律规定不同而变化的。在东南亚,海尔则采取另一种模式,因为东盟内部互相减免关税,实行保护政策,所以海尔在东盟不同的国家建立不同的基地,再统一整合资源向整个市场渗透。最能放映海尔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创新的还是它在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海尔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十分注意使产品适合当地的国情民情。海尔彩电为国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量身订做,设计出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完全本土化的产品。如在阿拉伯人聚居的中东地区,海尔推出了从13寸到33寸全系列的阿拉伯文屏幕显示的彩电产品,使当地的居民拥有了自己语言的电视。在美国,政府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在电视台发射的电视节目信号中预设了由密码控制的节目暴力级别,为区分、控制这些节目级别,海尔彩电专门开发了V—chip防暴力功能,使美国的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远离电视暴力。而海尔彩电专门开发研制的CCD哑语功能,可以将电视解说转化成英文并显示在电视屏幕上,让南、北美洲的聋哑用户也享有了看电视的权利。海尔还开发了适合在中东沙漠地区使用的信号超强接收和宽电压彩电,满足欧洲地区特殊电视制式要求的PAL、SECAM多制式彩电,符合亚太地区消费习惯的小屏幕前置AV端子彩电及AV立体声彩电,适应美洲NTSC制式下有线电视网的18l频道彩电,通过澳洲SAA认证严格检测的100Hz无屏闪彩电等等。这些都对海尔扩大产品销售、建设品牌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四是坚持“以外促内、以内养外、内外互促”。海尔到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后,国内许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按照经济学一般理论,海尔到美国建厂是不对的,而应该是美国企业到中国来建厂。因为中国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资本总是朝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方流动,海尔却跑到劳动力成本高的地方。对此海尔采用了另一种思维方式,认为外国公司之所以到中国来,是因为在其资源组合中最缺少的是廉价劳动力,而对中国企业来说,虽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缺少的却是技术和人才。所以,到美国去虽然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但是海尔获得了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情况确实如此,在美国设厂使海尔受益匪浅。在产品设计上,海尔可以最先设计出适合美国消费者的产品,可以提前达到美国制定的新能源标准,可以加人美国的家电协会,获得最新的行业信息,这些对中国企业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海尔通过到美国直接投资建厂并努力得到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极大的在国内外提升了海尔的品牌形象,海尔品牌价值也因此快速增长。在海尔到美国直接投资建厂后,海尔品牌价值很快由1999年的265亿元飙升到2005年的702亿元,牢牢占据了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的位置。在国际化品牌实验室2005年报告中,海尔品牌已成功的进入了世界100强。海尔的品牌形象的快速提升不但大大促进了海尔产品的出口,也大大促进了海尔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而且,在国内市场,海尔产品不但卖的好,而且价格卖的高。海尔的很多产品价格甚至比西门子、LG等国际著名品牌卖的贵,这是国内其它品牌无法做到的。实际上,海尔无形中走上了“以外促内、以内养外、内外互促”的品牌国际化道路。即海尔首先通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直接投资建厂来提升品牌形象,然后利用提升的品牌在国内和其它新兴市场获取丰厚利润,再用在国内和其它新兴市场获得的丰厚利润来弥补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暂时的亏损并进一步加强在发达国家的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企业文化方面的很简单啊随便构思写写就有1万字了啊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论文

企业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下面用安然公司和三星电子的实证案例来进一步阐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1、安然公司创新文化贯穿安然公司成长和发展的整个历程。当安然在美国天然气制造商中仅仅排名第13位的时候,它实施了一个战略创举— 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美国国内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另一个创举就是安然公司利用美国能源市场开放,英国能源市场开放和第三世界国家能源市场开放的机会,成功地将它在天然气上积累的核心竞争力推向动力和发电领域,进而成为发电领域的领导者。创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从波士顿天然气公司到安然公司,创新能力使公司建立起牢固的核心竞争力,在安然初期业务领域的延伸和市场规模的膨胀始终是建立在能源的开采、运输和交易这个核心产品上。然而,安然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促进其核心竟争力的提升。在安然公司2000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安然的价值观:“我们用坦然和真诚与客户、未来工作在一起,我们说到做到,我们绝不做那些我们承诺不做的事。”事实并非如此。公司管理层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大钻美国会计准则的漏洞作假账、虚夸收入,频繁利用关联交易隐瞒债务、虚报利润。更严重的是,许多董事会成员不顾职业道德,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此外,在对企业团队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安然虽然采取了公开竞聘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但安然管理层对竞聘过程中出现的派系之争反应冷淡,严重忽视了员工的团队建设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另外,在坚持业绩考核过程中片面追求“结果衡量一切”,缺乏严格管理的制衡机制。没能把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使进攻性、主动性变成了不道德的投机取巧性。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文化的漠视,正是安然战略管理中最不可能“安然”的因素。由此可见,没有健全的企业文化作为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2、三星电子近几年,韩国三星电子作为全球电子领域的一批黑马,逐渐为业界暇目。三星 电 子 在会长李建熙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多年的奋斗从早期的韩国半导体富川工厂到现在的闻名全球的大型跨国电子企业,不仅充分展示了会长李建熙的卓越的经营领导才能,也反映出三星在内部管理中必然存在过人之处。三星电子始终秉承向“超一流”看齐的价值观。李建熙会长举了这样一个比方:“假如我们打高尔夫球,能达到180码的人如果接受训练的话,很容易达到200码,再训练一下就能打到220码,但是如果你想达到250码以上,恐怕就要从球棍的握法以及站姿等所有基础知识学起”其含义不难明白就是要以低姿态从基础做起,才能缩小与世界超一流公司之间的差距。移动电话产业就是“超一流”精神的产物。此外,三星在企业的发展思想和人才的选拔上都体现出严谨和谦虚的人本精神。另外,在三星企业中,合作竞争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内各部门、分公司以及员工中,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有所体现。紧密团结的三星CEO也是该企业的一大特色。三星CEO首先深刻领会一流思想精髓,然后发挥指挥中心的作用,将这种意识推广贯彻到员工中去。一流主义还体现在CEO的学习上,为学习一流公司的先进经验,三星作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一项就是一到两次交流会,邀请索尼、东芝等一些大型公司CEO出席,与三星决策层进行经验交流。三星的人才管理更是其成功的重要根源。在三星龟子的8 万名职员中,博士级人才1500名,硕士级400名,甚至比汉城大学的人才还多。三星人事组将核心职员分为超级、高潜质,对这些人进行单独管理,并给这些人非常优厚的待遇。在对职员的绩效管理上实行赏罚分明的评价体系,以按能力区分人才、凭业绩汇报人才的原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三星坚持对腐败现象的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的思想和措施3、案例点评通过两个案例可知,成功的企业和失败的企业,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说明:企业是人性化的企业。对企业的管理应从精神方面入手,即从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事业心、积极性等人格素质入手,通过人格素质作用于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人力素质,使组织的个体单元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讲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和行为层来完成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就是调动一切能为企业所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发挥到极效程度,从而达到突破企业的资源瓶颈完成企业战略意图。当良好的企业文化达到足以标新立异、并能真正的深入贯彻时,就会融入到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可以说这也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理想的境界。发挥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管理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基础是企业愿景驱动。企业愿景包括两个部分:核心意识(core ideology)和未来景象(envisioned future)前者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用于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长期不变的因素。后者是企业未来时间里努力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和对它的描述在企业愿景中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就是,它们都是企业精神层的核心— 企业价值观的充分反映。当企业的价值观通过有力的方式被深刻的贯彻到员工的思想中,在统一的环境影响和目标指引下,员工个体才会形成行动的一致性。企业的价值观还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思想和信念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保阵和影响作用就是围绕企业价值观来展开的。总之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交点和楔入点,是两者的精神驱动源企业的制度、理念、目标和使命等都是对企业价值观的反映,而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关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等内容正是贯彻企业价值观,发挥企业价值观作用的有效途径。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1)发现员工的价值观是什么;(2)为了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能够尽量吻合,在管理中如何做才是必须的。管理企业价值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认识企业的价值观、变化和认同企业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贯彻和执行。1、认识企业价值观在认识企业中的价值观的内容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同企业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另一个是企业中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关系。(1)不同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在国内外许多相关文章中都提到过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理论,即,企业文化包括了产生、衰退、变革、演化、再衰退、再变革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说,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文化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提倡下,建立起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开放精神和了解事实与协商一致进行决策的企业文化,这个阶段企业业绩不断上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培育起来。但企业文化并不总是处在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影响因素促使企业文化进入偏离和惰性阶段,在这个偏离和惰性阶段,企业文化中确包括了一些与公司过去所提倡的企业文化相偏离的内容,这势必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和企业业绩的下降。因此,企业必须实行企业文化的变革,再造企业文化。由此,企业进入混乱阶段,混乱并不是坏事,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企业开始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但还无法决定如何应对危机这时企业高层领导的思想不统一,企业文化处于混乱状态。企业的未来、成功是属于那些能经常认识到企业文化变革迫切性的企业家,属于那些能使员工时期高涨的企业家。混乱的结束就是,在企业领导者有组织的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审视、反省后,伴随企业战略、组织变革一同进行的文化变革。文化抉择行动后,企业又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新的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开始了。在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中,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企业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个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可简述为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渐进性的扩展、扭曲或不适应、内省、重新抉择(变革),这样一个循环周期。而企业整体价值观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不再仅仅是企业家的价值观了,它会演变成企业领导集体的价值观,它需要于企业个体的协调和理解贯彻。(2)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首先,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对个体的价值观给出一个不太完整的定义,然而就一个管理者来说,认识整体员工的价值观和看法是可能的。但对个体的价值观的了解确实很难,其成本是高昂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但是这对于有限资源的企业理所当然是不合适的。其次,就是尽管员工个体会有一致的行动,但是他们的意愿并不一定会相同。也就是说,当个体面临强势环境的压力(比如解雇的压力、利益的诱惑)的时候,虽然他们便出来的行动是一致的,但他们的思想并不统一,这也就是当有些企业领导者在过早享受文化变革的成功时,过一段时间却发现过去的老样子又恢复了。最后,由于员工、团队的价值观差异或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尽管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已经统一,可在实践中表现的行动却并不一致。总之,对员工个体的价值观的认识并不简单,不能单凭对行动的简单推断就得出主观的腌断。认识员工的价值观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心理测试尽管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不成熟,但在实践中仍在被采用:二是训练有素的面谈者在提出问题时,能够不带偏见的询问的技能。熟练的更可能对一个人的真实基本观点产生更完整的看法,当然面谈者并不一定是毫无瑕疵的。2、企业价值观的贯彻企业组织价值观的变化首先是从领导者的价值观变化开始的,然后可以借助外部咨询力量来贯彻,也可以通过领导者来直接推广。在这里可以把这种价值观的推广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领导者与组织成员、组织成员之间。当然在实践中这两个过程可能是并行的或按照先后次序的,之所以这样划分只是对过程的理论抽象化,以便分析研究。(1)领导者与组织成员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最关键的人物,其个人对组织的各方面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领导者在推广其新的价值观,但组织价值观不一定会变化成领导者所理想的状态,极端的情况就是价值观变革方案的失败,可能性最大的是达成组织与领导者价值观的妥协。组织价值观妥协模型可以包括这样几个影响因素:组织原有价值观(V0)、组织新价值观(V1)组织原有价值观的坚持程度(a)、组织原有价值观被改变的愿望(a1)、组织原有价值观被改造的实施难度(a2); 领导者新组织价值观(Va),领导者改造组织价值观的愿望(b1)、领导者改变组织价值观的能力(b2)、新价值观被组织认同的程度(b)。组织 新 价 值观可表示为,V1= Va X a + V0 X b其中 a=f( a1,a2);b= f (b1, b2);a, b Î (0 , 1)且 a+ b= 1在这个模型中,弱组织的原有价值观的坚持性很强,则a就趋近于0,b 就趋近于组织价值观就保留原来状态。反之,若组织原有价值观受到环境和利益机制的强烈影响,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改造愿望和能力,a就趋近于1, b就趋近于0,组织的价值观就会向领导者所期望的新价值观发展。(2 )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在面对领导者的价值观变化方案时,组织成员可能会有三种态度:认同、反对和既不认同也不反对。组织成员行动上会有两种表现:行动、不行动。根据这样的分类共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人。如图2所示。 一致 态度不明 反对 行动 A B C 不行动 D E F 图2:组织成员态度、行动矩阵图这里可以通过博弈论来分析组织成员在接到领导公布变革价值观信息后的行动过程。在组织开始得到价值观变革的信息之初:①组织成员中,无论是否赞同变革方案,所有的成员受到组织原有的整体价值观的影响,都不会轻易实施行动,但会通过谈判达成一个有约束的契约,在面对外部环境和利益机制影响实施对他们整体有利的一致的行动,可能共同接受、不接受或者有条件的接判断的标准,而这只是冰山的一角,价值观的管理才是关键,同时价值观的管理也是最为艰巨的。领导者的能力要求更是对领导者个人的强大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框架体系来测评领导者是否胜任建立一套能够满足组织目标实现的价值观。②要强化利益(这种利益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使成员感到充分的激励和诱惑,降低个体价值观的坚定性,强化其认同性,使组织成员个体能够顺利为组织目标的完成积极的做出个人的贡献。③要充分发挥典范的作用。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范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示范,但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让典范脱离组织,否则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这种典范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先进组织的榜样作用,暗示或启发其他组织,而这也正是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一。同时,领导者也可以以企业外部组织作为典范。④对企业组织新成员的选择、培训和引导。企业组织的扩大和调整是避免不了的,新成员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能力方面来考虑,还要重点考虑他的价值观念,如果通过培训和引导,其价值观念不能与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思想价值观相吻合,那么就要重新考虑对新成员的吸纳。总之,价值观的管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富有充分的挑战性。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整体对企业的全部理解,是企业成员思想的约束和激励,是全体成员行动的荃础。价值观管理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连接的纽带,企业价值观的管理可以延伸到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层次,而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检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还包括它的精神价值,这也就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在顾客面前表现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说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和灵魂。当然,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不是说管理好企业组织的价值观就是故事的结局,企业价值观只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点,它还要同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发挥合力的作用。而这也是本文的初衷。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灵魂,那么他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一个企业也是一样。企业文化表现在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上,若员工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相同那么他们的员工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作为企业的客户在选择合作的时候一般先看这个企业的文化,就像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先看他们的价值观是否相近。一个企业的文化一般跟这个企业的领导人的作风有很大的关系。领导人就是这个企业的头脑,企业是他的延伸。有一点要清楚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喊出来的只是一个口号,喊出来没有做到反而让人觉得虚伪。

参考文献: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高振芹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韩菁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职工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泰兴卡万塔沿江热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汪琴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来源:长沙市新鸿胜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综合部 朱亦伟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来源: 博锐管理在线 李景武

1 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 汪晓民;;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3 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9年15期 4 孙政委;刘升;;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6 陈晓军;作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7 陈红玉;;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再认识[J];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8 杨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6期 9 常颖;;企业文化解说[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1期 10 黄左煜;;浅谈企业文化的改造[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1李秋红;;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12潘平;;浅议企业的文化建设[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13郑义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A];福建企业文化在创新——福建省企业文化创新研讨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14 李义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5 白宝存;;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初探[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发表学术论文,可咨询编辑小宋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论文

企业文化要形成自身独有或特有的魅力和感染力,积极向上1,积极的企业文化有助于营造优秀的工作环境,而优秀的外部工作环境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2,积极的企业文化能感染员工,使员工对公司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一个有充分向心力的团队才能产生对外竞争力,员工向心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3,积极的企业文化能改变外界对企业本身的看法,形成口碑效应,对于发展企业品牌核心或产品品牌核心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4,积极的企业文化有强烈的自导作用,是企业平稳向前发展或保持不退步的重要手段,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组织很容易因竞争不利一蹶不振简单说就差不多这样,详细的话太多,打字累。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企业文化已被认为是现代企业最具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所独有的,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或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一般具有价值优越性、异质性和难模仿性等特征。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灵魂,那么他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一个企业也是一样。企业文化表现在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或价值体系上,若员工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相同那么他们的员工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作为企业的客户在选择合作的时候一般先看这个企业的文化,就像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先看他们的价值观是否相近。一个企业的文化一般跟这个企业的领导人的作风有很大的关系。领导人就是这个企业的头脑,企业是他的延伸。有一点要清楚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喊出来的只是一个口号,喊出来没有做到反而让人觉得虚伪。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三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四、激励功能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五 、调适功能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六、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公众舆论和品牌美誉度。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它也能通过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向社会辐射。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很大帮助,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论文题目

参考文献: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高振芹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韩菁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职工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泰兴卡万塔沿江热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汪琴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来源:长沙市新鸿胜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综合部 朱亦伟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来源: 博锐管理在线 李景武

1 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 汪晓民;;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3 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9年15期 4 孙政委;刘升;;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6 陈晓军;作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7 陈红玉;;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再认识[J];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8 杨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6期 9 常颖;;企业文化解说[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1期 10 黄左煜;;浅谈企业文化的改造[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1李秋红;;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12潘平;;浅议企业的文化建设[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13郑义铣;;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A];福建企业文化在创新——福建省企业文化创新研讨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14 李义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5 白宝存;;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初探[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发表学术论文,可咨询编辑小宋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 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企业管理分为硬件和软件, 硬件主要包括经营战略、 企业结构和制度; 软件主要包括人员、技术、作风和最高目标。企业文化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给企业管理提 供了方向和动力。第二,企业竞争需要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竞 争是企业必须具备的行为机制,如果企业没有能够反映并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文 化, 没有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经营发展战略, 企业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竞争能力和强烈的竞 争意识。

企业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下面用安然公司和三星电子的实证案例来进一步阐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1、安然公司创新文化贯穿安然公司成长和发展的整个历程。当安然在美国天然气制造商中仅仅排名第13位的时候,它实施了一个战略创举— 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美国国内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另一个创举就是安然公司利用美国能源市场开放,英国能源市场开放和第三世界国家能源市场开放的机会,成功地将它在天然气上积累的核心竞争力推向动力和发电领域,进而成为发电领域的领导者。创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从波士顿天然气公司到安然公司,创新能力使公司建立起牢固的核心竞争力,在安然初期业务领域的延伸和市场规模的膨胀始终是建立在能源的开采、运输和交易这个核心产品上。然而,安然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促进其核心竟争力的提升。在安然公司2000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安然的价值观:“我们用坦然和真诚与客户、未来工作在一起,我们说到做到,我们绝不做那些我们承诺不做的事。”事实并非如此。公司管理层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大钻美国会计准则的漏洞作假账、虚夸收入,频繁利用关联交易隐瞒债务、虚报利润。更严重的是,许多董事会成员不顾职业道德,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此外,在对企业团队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安然虽然采取了公开竞聘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但安然管理层对竞聘过程中出现的派系之争反应冷淡,严重忽视了员工的团队建设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另外,在坚持业绩考核过程中片面追求“结果衡量一切”,缺乏严格管理的制衡机制。没能把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使进攻性、主动性变成了不道德的投机取巧性。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文化的漠视,正是安然战略管理中最不可能“安然”的因素。由此可见,没有健全的企业文化作为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2、三星电子近几年,韩国三星电子作为全球电子领域的一批黑马,逐渐为业界暇目。三星 电 子 在会长李建熙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多年的奋斗从早期的韩国半导体富川工厂到现在的闻名全球的大型跨国电子企业,不仅充分展示了会长李建熙的卓越的经营领导才能,也反映出三星在内部管理中必然存在过人之处。三星电子始终秉承向“超一流”看齐的价值观。李建熙会长举了这样一个比方:“假如我们打高尔夫球,能达到180码的人如果接受训练的话,很容易达到200码,再训练一下就能打到220码,但是如果你想达到250码以上,恐怕就要从球棍的握法以及站姿等所有基础知识学起”其含义不难明白就是要以低姿态从基础做起,才能缩小与世界超一流公司之间的差距。移动电话产业就是“超一流”精神的产物。此外,三星在企业的发展思想和人才的选拔上都体现出严谨和谦虚的人本精神。另外,在三星企业中,合作竞争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内各部门、分公司以及员工中,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有所体现。紧密团结的三星CEO也是该企业的一大特色。三星CEO首先深刻领会一流思想精髓,然后发挥指挥中心的作用,将这种意识推广贯彻到员工中去。一流主义还体现在CEO的学习上,为学习一流公司的先进经验,三星作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一项就是一到两次交流会,邀请索尼、东芝等一些大型公司CEO出席,与三星决策层进行经验交流。三星的人才管理更是其成功的重要根源。在三星龟子的8 万名职员中,博士级人才1500名,硕士级400名,甚至比汉城大学的人才还多。三星人事组将核心职员分为超级、高潜质,对这些人进行单独管理,并给这些人非常优厚的待遇。在对职员的绩效管理上实行赏罚分明的评价体系,以按能力区分人才、凭业绩汇报人才的原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三星坚持对腐败现象的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的思想和措施3、案例点评通过两个案例可知,成功的企业和失败的企业,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说明:企业是人性化的企业。对企业的管理应从精神方面入手,即从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事业心、积极性等人格素质入手,通过人格素质作用于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人力素质,使组织的个体单元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讲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和行为层来完成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就是调动一切能为企业所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发挥到极效程度,从而达到突破企业的资源瓶颈完成企业战略意图。当良好的企业文化达到足以标新立异、并能真正的深入贯彻时,就会融入到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可以说这也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理想的境界。发挥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管理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基础是企业愿景驱动。企业愿景包括两个部分:核心意识(core ideology)和未来景象(envisioned future)前者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用于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长期不变的因素。后者是企业未来时间里努力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和对它的描述在企业愿景中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就是,它们都是企业精神层的核心— 企业价值观的充分反映。当企业的价值观通过有力的方式被深刻的贯彻到员工的思想中,在统一的环境影响和目标指引下,员工个体才会形成行动的一致性。企业的价值观还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思想和信念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保阵和影响作用就是围绕企业价值观来展开的。总之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交点和楔入点,是两者的精神驱动源企业的制度、理念、目标和使命等都是对企业价值观的反映,而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关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等内容正是贯彻企业价值观,发挥企业价值观作用的有效途径。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1)发现员工的价值观是什么;(2)为了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能够尽量吻合,在管理中如何做才是必须的。管理企业价值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认识企业的价值观、变化和认同企业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贯彻和执行。1、认识企业价值观在认识企业中的价值观的内容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同企业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另一个是企业中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关系。(1)不同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在国内外许多相关文章中都提到过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理论,即,企业文化包括了产生、衰退、变革、演化、再衰退、再变革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说,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文化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提倡下,建立起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开放精神和了解事实与协商一致进行决策的企业文化,这个阶段企业业绩不断上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培育起来。但企业文化并不总是处在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影响因素促使企业文化进入偏离和惰性阶段,在这个偏离和惰性阶段,企业文化中确包括了一些与公司过去所提倡的企业文化相偏离的内容,这势必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和企业业绩的下降。因此,企业必须实行企业文化的变革,再造企业文化。由此,企业进入混乱阶段,混乱并不是坏事,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企业开始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但还无法决定如何应对危机这时企业高层领导的思想不统一,企业文化处于混乱状态。企业的未来、成功是属于那些能经常认识到企业文化变革迫切性的企业家,属于那些能使员工时期高涨的企业家。混乱的结束就是,在企业领导者有组织的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审视、反省后,伴随企业战略、组织变革一同进行的文化变革。文化抉择行动后,企业又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新的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开始了。在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中,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企业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个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可简述为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渐进性的扩展、扭曲或不适应、内省、重新抉择(变革),这样一个循环周期。而企业整体价值观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不再仅仅是企业家的价值观了,它会演变成企业领导集体的价值观,它需要于企业个体的协调和理解贯彻。(2)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首先,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对个体的价值观给出一个不太完整的定义,然而就一个管理者来说,认识整体员工的价值观和看法是可能的。但对个体的价值观的了解确实很难,其成本是高昂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但是这对于有限资源的企业理所当然是不合适的。其次,就是尽管员工个体会有一致的行动,但是他们的意愿并不一定会相同。也就是说,当个体面临强势环境的压力(比如解雇的压力、利益的诱惑)的时候,虽然他们便出来的行动是一致的,但他们的思想并不统一,这也就是当有些企业领导者在过早享受文化变革的成功时,过一段时间却发现过去的老样子又恢复了。最后,由于员工、团队的价值观差异或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尽管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已经统一,可在实践中表现的行动却并不一致。总之,对员工个体的价值观的认识并不简单,不能单凭对行动的简单推断就得出主观的腌断。认识员工的价值观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心理测试尽管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不成熟,但在实践中仍在被采用:二是训练有素的面谈者在提出问题时,能够不带偏见的询问的技能。熟练的更可能对一个人的真实基本观点产生更完整的看法,当然面谈者并不一定是毫无瑕疵的。2、企业价值观的贯彻企业组织价值观的变化首先是从领导者的价值观变化开始的,然后可以借助外部咨询力量来贯彻,也可以通过领导者来直接推广。在这里可以把这种价值观的推广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领导者与组织成员、组织成员之间。当然在实践中这两个过程可能是并行的或按照先后次序的,之所以这样划分只是对过程的理论抽象化,以便分析研究。(1)领导者与组织成员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最关键的人物,其个人对组织的各方面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领导者在推广其新的价值观,但组织价值观不一定会变化成领导者所理想的状态,极端的情况就是价值观变革方案的失败,可能性最大的是达成组织与领导者价值观的妥协。组织价值观妥协模型可以包括这样几个影响因素:组织原有价值观(V0)、组织新价值观(V1)组织原有价值观的坚持程度(a)、组织原有价值观被改变的愿望(a1)、组织原有价值观被改造的实施难度(a2); 领导者新组织价值观(Va),领导者改造组织价值观的愿望(b1)、领导者改变组织价值观的能力(b2)、新价值观被组织认同的程度(b)。组织 新 价 值观可表示为,V1= Va X a + V0 X b其中 a=f( a1,a2);b= f (b1, b2);a, b Î (0 , 1)且 a+ b= 1在这个模型中,弱组织的原有价值观的坚持性很强,则a就趋近于0,b 就趋近于组织价值观就保留原来状态。反之,若组织原有价值观受到环境和利益机制的强烈影响,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改造愿望和能力,a就趋近于1, b就趋近于0,组织的价值观就会向领导者所期望的新价值观发展。(2 )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在面对领导者的价值观变化方案时,组织成员可能会有三种态度:认同、反对和既不认同也不反对。组织成员行动上会有两种表现:行动、不行动。根据这样的分类共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人。如图2所示。 一致 态度不明 反对 行动 A B C 不行动 D E F 图2:组织成员态度、行动矩阵图这里可以通过博弈论来分析组织成员在接到领导公布变革价值观信息后的行动过程。在组织开始得到价值观变革的信息之初:①组织成员中,无论是否赞同变革方案,所有的成员受到组织原有的整体价值观的影响,都不会轻易实施行动,但会通过谈判达成一个有约束的契约,在面对外部环境和利益机制影响实施对他们整体有利的一致的行动,可能共同接受、不接受或者有条件的接判断的标准,而这只是冰山的一角,价值观的管理才是关键,同时价值观的管理也是最为艰巨的。领导者的能力要求更是对领导者个人的强大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框架体系来测评领导者是否胜任建立一套能够满足组织目标实现的价值观。②要强化利益(这种利益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使成员感到充分的激励和诱惑,降低个体价值观的坚定性,强化其认同性,使组织成员个体能够顺利为组织目标的完成积极的做出个人的贡献。③要充分发挥典范的作用。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范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示范,但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让典范脱离组织,否则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这种典范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先进组织的榜样作用,暗示或启发其他组织,而这也正是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一。同时,领导者也可以以企业外部组织作为典范。④对企业组织新成员的选择、培训和引导。企业组织的扩大和调整是避免不了的,新成员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能力方面来考虑,还要重点考虑他的价值观念,如果通过培训和引导,其价值观念不能与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思想价值观相吻合,那么就要重新考虑对新成员的吸纳。总之,价值观的管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富有充分的挑战性。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整体对企业的全部理解,是企业成员思想的约束和激励,是全体成员行动的荃础。价值观管理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连接的纽带,企业价值观的管理可以延伸到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层次,而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检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还包括它的精神价值,这也就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在顾客面前表现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说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和灵魂。当然,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不是说管理好企业组织的价值观就是故事的结局,企业价值观只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点,它还要同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发挥合力的作用。而这也是本文的初衷。

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论文题目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对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因为企业文化的以下作用都涉及到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作用  谈到企业文化,很多经营者都认为是虚的,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大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是由一个人再一个小时之内按照自己的标准总结出来的,当然这样造出来的企业文化是由很大问题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具体说来,企业文化一般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品牌功能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接着从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以及企业文化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结合案例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的作用。【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文化。 【引言】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构建企业文化,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企业文化究竟内涵有多广袤?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有多少内在联系?企业文化究竟会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1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过程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教用来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 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3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必须回答这样几个核心问题:第一、如何看待顾客;第二,如何看待员工;第三、如何思考和定义竞争;第四、如何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第五、如何考虑合作与竞争;第六、如何认识成本和利润等。 4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及其联系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体现在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企业精神。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 5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不同企业,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有自己企业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2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甲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能被甲企业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他出自甲企业,不一定能被乙企业成员认同,也不一定能适合乙企业,对乙企业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3难模仿性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不能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2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 1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2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它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对付这样的挑战。 3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4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5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3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国内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的观点)。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成员会产生使命感,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例,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再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而华为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系统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这种文化的假设系统使全体华为人认同公司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 2 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199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其内在原因是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该集团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模式,认为观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变化发展,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确立并有效贯彻了重视危机忧患的“末日观念”,以人为本的“人力与人才观念”,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的“市场与竞争”观念。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设定了很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通用电气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 4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1995年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及相互协作均无现成的模式,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问题。公司各部门仅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规章制度,各辅助部门对生产支援工作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员工对经营理念、生产及品质的管理都缺乏完整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开展了“生产早期安定化”SUPERA活动。这一活动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又以品质改善为主题,开展了“96我的提案”活动以及以诊治当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影响品质的问题为目标的全方位的质量改进运动。公司也开始起用新口号——“品质靠你、靠我、靠大家”。经过一年多的品质革新活动,公司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年12月韩国LG电子总部的SUPERA’97TEAM决赛中获银奖。 5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 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一项全球性的人力资源统计数字表明,在跨国公司中,89%的辞职人员说,他们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提交辞呈的。   我们来看一下宝洁公司的例子: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两年、五年甚至20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宝洁公司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这种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会使员工非常热爱集体,有时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里有一个海尔的案例:1.在海尔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姑娘在海尔的洗衣机一分厂工作,她19岁的时候走进海尔集团,这个姑娘的名字叫王俊晟。她接受3年海尔文化的洗礼,3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诊断为白血病。就在她将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她跟她的亲人提出她最后的一个愿望:她要最后再看一眼她所工作的海尔。就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家人让她的灵车在海尔的大门口整整停了15分钟。这说明了什么呢?只有一点,就是海尔文化的魅力使得海尔人这样热爱这个集体。2.前两年在海尔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离开海尔,到深圳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他就给张瑞敏总裁写了一封信,他的信上说,我现在在深圳的这家公司工作,收入很高,但是我总觉得我缺了点什么,我仔细地想缺什么?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海尔。通过海尔的案例1,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以致于那名女工在临死前都要再看一眼自己工作的海尔。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的力量确实超出想象。案例2中的那个大学生只在海尔工作了一段短暂的时间,他通过对比最终发现了海尔文化的真正的魅力。他虽然在大企业做了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他却还对海尔的文化念念不忘。在海尔那个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离职率是非常低的,这全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不全是经济人。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物质需求是最底层的需求,当物质满足了之后,就会有高层次的需求。此时物质利益对他的吸引力就非常小了。因此,作为企业,单纯靠高薪,高待遇是不容易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因为只凭借高薪是无法满足他们高层次需求的。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入该公司的。4.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现在我们来看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中国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 2)为什么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 3)为什么企业在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导致变革成效不佳。 4)为什么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制度成本高(心理契约的天然缺陷)。 5)为什么企业分权分利就分心。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企业没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造成的。之所以在过去有好多明星企业成为流星企业就是因为那些企业没有对企业文化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设属于自己企业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在短短的几年内,可能效益还不错,但是,它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用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管理会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里,企业高层与中层基层不会难以达成共识,上下层之间沟通是很顺畅的。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员工都曾参与,因此对员工都有普遍的,很强的引导、约束作用,不会造成员工感到迷惘、迟疑而不愿跟进的情况。另外,也不会出现文化虚脱的现象。由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企业里也不会出现分权分利就分心的现象。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99《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海尔就是靠自己的一套海尔文化来对员工进行管理的,他扩张时,通过海尔的文化的灌输使被收购的企业起死回生的。利用企业文化这种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的海尔在1998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叫做“吃休克鱼”的说法,就是以无形资产来坚定有形资产的案例,被记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张瑞敏在1998年3月登上哈佛大学的讲台,成为华人中第一位登上哈佛大学讲台的人。他当时带去的案例就是吃休克鱼。什么叫吃休克鱼呢?众所周知,关于企业兼并有以下几种方式:资产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小企业的时候,叫做大鱼吃小鱼;技术力量比较强的企业去兼并技术力量不强的企业叫做快鱼吃慢鱼;另外前几年还有一种企业之间的联合,即强强合作,叫鲨鱼吃鲨鱼。海尔的吃休克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个企业,如果无论从设备上,还是资金上都可以,仅仅是管理模式不行,那么这条“鱼”可以说暂时的是一条休克而没有死的“鱼”,不是烂鱼,不是臭鱼,就可以吃。激活休克鱼的方法,就是用文化,用无形资产来激活。海尔成功的在17年的规模迅速扩大的范围上,利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人们说美国是霸权主义,他们最想做的就是兼并别人,没想到海尔还可以不用钱而是用文化、用理念、用管理模式就可以去兼并别人。这足以见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至观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参考文献:【1】(美) 加雷恩·琼斯, 珍妮弗·乔治 (英) 琼斯G R (琼斯, 加雷思) 《管理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2】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 》 中信出版社 2004【3】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 湖南出版社 2000 【4】祝慧烨 《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5】(英) 罗伯·高菲著《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 出版社 2003

企业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下面用安然公司和三星电子的实证案例来进一步阐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1、安然公司创新文化贯穿安然公司成长和发展的整个历程。当安然在美国天然气制造商中仅仅排名第13位的时候,它实施了一个战略创举— 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美国国内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另一个创举就是安然公司利用美国能源市场开放,英国能源市场开放和第三世界国家能源市场开放的机会,成功地将它在天然气上积累的核心竞争力推向动力和发电领域,进而成为发电领域的领导者。创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涵。从波士顿天然气公司到安然公司,创新能力使公司建立起牢固的核心竞争力,在安然初期业务领域的延伸和市场规模的膨胀始终是建立在能源的开采、运输和交易这个核心产品上。然而,安然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促进其核心竟争力的提升。在安然公司2000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安然的价值观:“我们用坦然和真诚与客户、未来工作在一起,我们说到做到,我们绝不做那些我们承诺不做的事。”事实并非如此。公司管理层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大钻美国会计准则的漏洞作假账、虚夸收入,频繁利用关联交易隐瞒债务、虚报利润。更严重的是,许多董事会成员不顾职业道德,长期以来熟视无睹甚至有意隐瞒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鼓吹股价还将继续上升,一方面却在秘密抛售公司股票。此外,在对企业团队管理上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安然虽然采取了公开竞聘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但安然管理层对竞聘过程中出现的派系之争反应冷淡,严重忽视了员工的团队建设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另外,在坚持业绩考核过程中片面追求“结果衡量一切”,缺乏严格管理的制衡机制。没能把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使进攻性、主动性变成了不道德的投机取巧性。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文化的漠视,正是安然战略管理中最不可能“安然”的因素。由此可见,没有健全的企业文化作为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2、三星电子近几年,韩国三星电子作为全球电子领域的一批黑马,逐渐为业界暇目。三星 电 子 在会长李建熙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多年的奋斗从早期的韩国半导体富川工厂到现在的闻名全球的大型跨国电子企业,不仅充分展示了会长李建熙的卓越的经营领导才能,也反映出三星在内部管理中必然存在过人之处。三星电子始终秉承向“超一流”看齐的价值观。李建熙会长举了这样一个比方:“假如我们打高尔夫球,能达到180码的人如果接受训练的话,很容易达到200码,再训练一下就能打到220码,但是如果你想达到250码以上,恐怕就要从球棍的握法以及站姿等所有基础知识学起”其含义不难明白就是要以低姿态从基础做起,才能缩小与世界超一流公司之间的差距。移动电话产业就是“超一流”精神的产物。此外,三星在企业的发展思想和人才的选拔上都体现出严谨和谦虚的人本精神。另外,在三星企业中,合作竞争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内各部门、分公司以及员工中,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有所体现。紧密团结的三星CEO也是该企业的一大特色。三星CEO首先深刻领会一流思想精髓,然后发挥指挥中心的作用,将这种意识推广贯彻到员工中去。一流主义还体现在CEO的学习上,为学习一流公司的先进经验,三星作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一项就是一到两次交流会,邀请索尼、东芝等一些大型公司CEO出席,与三星决策层进行经验交流。三星的人才管理更是其成功的重要根源。在三星龟子的8 万名职员中,博士级人才1500名,硕士级400名,甚至比汉城大学的人才还多。三星人事组将核心职员分为超级、高潜质,对这些人进行单独管理,并给这些人非常优厚的待遇。在对职员的绩效管理上实行赏罚分明的评价体系,以按能力区分人才、凭业绩汇报人才的原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三星坚持对腐败现象的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的思想和措施3、案例点评通过两个案例可知,成功的企业和失败的企业,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说明:企业是人性化的企业。对企业的管理应从精神方面入手,即从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事业心、积极性等人格素质入手,通过人格素质作用于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人力素质,使组织的个体单元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讲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和行为层来完成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就是调动一切能为企业所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发挥到极效程度,从而达到突破企业的资源瓶颈完成企业战略意图。当良好的企业文化达到足以标新立异、并能真正的深入贯彻时,就会融入到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可以说这也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理想的境界。发挥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管理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基础是企业愿景驱动。企业愿景包括两个部分:核心意识(core ideology)和未来景象(envisioned future)前者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使命,用于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长期不变的因素。后者是企业未来时间里努力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和对它的描述在企业愿景中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就是,它们都是企业精神层的核心— 企业价值观的充分反映。当企业的价值观通过有力的方式被深刻的贯彻到员工的思想中,在统一的环境影响和目标指引下,员工个体才会形成行动的一致性。企业的价值观还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思想和信念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保阵和影响作用就是围绕企业价值观来展开的。总之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交点和楔入点,是两者的精神驱动源企业的制度、理念、目标和使命等都是对企业价值观的反映,而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关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等内容正是贯彻企业价值观,发挥企业价值观作用的有效途径。企业价值观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1)发现员工的价值观是什么;(2)为了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能够尽量吻合,在管理中如何做才是必须的。管理企业价值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认识企业的价值观、变化和认同企业价值观,以及价值观的贯彻和执行。1、认识企业价值观在认识企业中的价值观的内容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同企业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另一个是企业中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关系。(1)不同阶段的企业价值观在国内外许多相关文章中都提到过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理论,即,企业文化包括了产生、衰退、变革、演化、再衰退、再变革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说,在企业成立之初,企业文化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提倡下,建立起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开放精神和了解事实与协商一致进行决策的企业文化,这个阶段企业业绩不断上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培育起来。但企业文化并不总是处在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影响因素促使企业文化进入偏离和惰性阶段,在这个偏离和惰性阶段,企业文化中确包括了一些与公司过去所提倡的企业文化相偏离的内容,这势必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和企业业绩的下降。因此,企业必须实行企业文化的变革,再造企业文化。由此,企业进入混乱阶段,混乱并不是坏事,之所以混乱是因为企业开始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但还无法决定如何应对危机这时企业高层领导的思想不统一,企业文化处于混乱状态。企业的未来、成功是属于那些能经常认识到企业文化变革迫切性的企业家,属于那些能使员工时期高涨的企业家。混乱的结束就是,在企业领导者有组织的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审视、反省后,伴随企业战略、组织变革一同进行的文化变革。文化抉择行动后,企业又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新的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开始了。在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中,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企业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个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可简述为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渐进性的扩展、扭曲或不适应、内省、重新抉择(变革),这样一个循环周期。而企业整体价值观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不再仅仅是企业家的价值观了,它会演变成企业领导集体的价值观,它需要于企业个体的协调和理解贯彻。(2)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首先,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对个体的价值观给出一个不太完整的定义,然而就一个管理者来说,认识整体员工的价值观和看法是可能的。但对个体的价值观的了解确实很难,其成本是高昂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但是这对于有限资源的企业理所当然是不合适的。其次,就是尽管员工个体会有一致的行动,但是他们的意愿并不一定会相同。也就是说,当个体面临强势环境的压力(比如解雇的压力、利益的诱惑)的时候,虽然他们便出来的行动是一致的,但他们的思想并不统一,这也就是当有些企业领导者在过早享受文化变革的成功时,过一段时间却发现过去的老样子又恢复了。最后,由于员工、团队的价值观差异或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尽管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已经统一,可在实践中表现的行动却并不一致。总之,对员工个体的价值观的认识并不简单,不能单凭对行动的简单推断就得出主观的腌断。认识员工的价值观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心理测试尽管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还不成熟,但在实践中仍在被采用:二是训练有素的面谈者在提出问题时,能够不带偏见的询问的技能。熟练的更可能对一个人的真实基本观点产生更完整的看法,当然面谈者并不一定是毫无瑕疵的。2、企业价值观的贯彻企业组织价值观的变化首先是从领导者的价值观变化开始的,然后可以借助外部咨询力量来贯彻,也可以通过领导者来直接推广。在这里可以把这种价值观的推广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领导者与组织成员、组织成员之间。当然在实践中这两个过程可能是并行的或按照先后次序的,之所以这样划分只是对过程的理论抽象化,以便分析研究。(1)领导者与组织成员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最关键的人物,其个人对组织的各方面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领导者在推广其新的价值观,但组织价值观不一定会变化成领导者所理想的状态,极端的情况就是价值观变革方案的失败,可能性最大的是达成组织与领导者价值观的妥协。组织价值观妥协模型可以包括这样几个影响因素:组织原有价值观(V0)、组织新价值观(V1)组织原有价值观的坚持程度(a)、组织原有价值观被改变的愿望(a1)、组织原有价值观被改造的实施难度(a2); 领导者新组织价值观(Va),领导者改造组织价值观的愿望(b1)、领导者改变组织价值观的能力(b2)、新价值观被组织认同的程度(b)。组织 新 价 值观可表示为,V1= Va X a + V0 X b其中 a=f( a1,a2);b= f (b1, b2);a, b Î (0 , 1)且 a+ b= 1在这个模型中,弱组织的原有价值观的坚持性很强,则a就趋近于0,b 就趋近于组织价值观就保留原来状态。反之,若组织原有价值观受到环境和利益机制的强烈影响,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改造愿望和能力,a就趋近于1, b就趋近于0,组织的价值观就会向领导者所期望的新价值观发展。(2 )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在面对领导者的价值观变化方案时,组织成员可能会有三种态度:认同、反对和既不认同也不反对。组织成员行动上会有两种表现:行动、不行动。根据这样的分类共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人。如图2所示。 一致 态度不明 反对 行动 A B C 不行动 D E F 图2:组织成员态度、行动矩阵图这里可以通过博弈论来分析组织成员在接到领导公布变革价值观信息后的行动过程。在组织开始得到价值观变革的信息之初:①组织成员中,无论是否赞同变革方案,所有的成员受到组织原有的整体价值观的影响,都不会轻易实施行动,但会通过谈判达成一个有约束的契约,在面对外部环境和利益机制影响实施对他们整体有利的一致的行动,可能共同接受、不接受或者有条件的接判断的标准,而这只是冰山的一角,价值观的管理才是关键,同时价值观的管理也是最为艰巨的。领导者的能力要求更是对领导者个人的强大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框架体系来测评领导者是否胜任建立一套能够满足组织目标实现的价值观。②要强化利益(这种利益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使成员感到充分的激励和诱惑,降低个体价值观的坚定性,强化其认同性,使组织成员个体能够顺利为组织目标的完成积极的做出个人的贡献。③要充分发挥典范的作用。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范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示范,但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让典范脱离组织,否则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这种典范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先进组织的榜样作用,暗示或启发其他组织,而这也正是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一。同时,领导者也可以以企业外部组织作为典范。④对企业组织新成员的选择、培训和引导。企业组织的扩大和调整是避免不了的,新成员的选择不仅要从技术、能力方面来考虑,还要重点考虑他的价值观念,如果通过培训和引导,其价值观念不能与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思想价值观相吻合,那么就要重新考虑对新成员的吸纳。总之,价值观的管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富有充分的挑战性。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整体对企业的全部理解,是企业成员思想的约束和激励,是全体成员行动的荃础。价值观管理是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连接的纽带,企业价值观的管理可以延伸到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层次,而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检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还包括它的精神价值,这也就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在顾客面前表现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说企业价值观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和灵魂。当然,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不是说管理好企业组织的价值观就是故事的结局,企业价值观只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点,它还要同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发挥合力的作用。而这也是本文的初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