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文管理办法最新版

发布时间:2024-07-06 22:01:48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文管理办法最新版

南京晓庄学院好,下面从多角度进行二者的分析对比:一、师资力量1、江苏第二师范:学校共有教职工717人,其中专任教师448人,另有外聘教师101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8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2、南京晓庄学院:学校共有教职工132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14人,博士学位教师34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3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二、院系专业1、江苏第二师范: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4个,开办本科专业32个。2、南京晓庄学院:学校设有16个专业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三、学科建设1、江苏第二师范: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2、南京晓庄学院: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重点专业8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南京晓庄学院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21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一、师范类录取分数线1、学前教育专业:文化204分,专业加试160分2、音乐学专业:文化178分,专业加试145分3、美术学专业:文化199分,专业加试146分,综合分数线371分二、非师范类录取分数线1、商务英语专业:229分2、汉语言文学专业:211分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41分4、财务管理专业:240分5、酒店管理专业:143分6、生物制药专业:164分7、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92分三、英语单科分数线1、文科类专业:35分2、理科/艺术类专业:30分五年制专转本考试有难度五年制专转本考试很多学生都说难,2022年也是如此,随着报考五年制专转本学生的增多,很多家长和同学的转本意识在逐渐增强,2023年五年制专转本考试难度或将比2022年难。所以同学们现在就要准备起来了,利用暑假来一次突袭,让自己坚定转本的目的,这样有目的的应对专转本考试才是通往成功大门的必经之路,复习与学习要相得益彰才能够事半功倍。

两个学校相比,南京晓庄学院更好。学校现有方山、莫愁两个校区和省级文保单位“行知园”(含师德教育馆),校园面积近1500亩。学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47个本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400余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37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33人,博士学位教师39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南京晓庄学院其他情况简介。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龙头作用,确立了以新师范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现有4个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市重点建设学科。“十三五”期间,获批“江苏省2017-2023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扎实做好15个硕士学位培育点建设,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以上内容参考 南京晓庄学院——学校简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文管理办法最新

可以的。可以接本校的,也可以报考别的学校,不过是三本。一、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要求:毕业生应修读的分数为180,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1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6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教育专修课程29学分。二、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1、修读满应修学分。2、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获得通过。3、通过学士学位主干课程考试和相关学位英语考试。4、获得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合格证书。5、符合授予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的要求。三、修业年限: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

二师院5才通过省厅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7年以前自考都没学位,今年自考学位也还没落实清楚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校代码是14436。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10月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1958年2月与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教育学院;1969年11月,学校停办,函大农牧部并入南京农学院,其余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学校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2013年5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学校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9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有教职工717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馆藏纸质图书198万册,可利用电子图书467万册。前身溯源南京教师进修学院1952年10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始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学及师范学校在职教师的进修。1953年8月,学校改名为“南京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在青岛路1号建造新校舍。1956年4月,南京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江苏教师进修学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成为培养、轮训全省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的基地。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55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省晓庄师范举办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同年8月又成立了“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1956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和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教育行政干部进修班合并成立“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址设在草场门原江苏省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新建校舍内。合并发展1958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江苏教师进修学院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江苏教育学院”,其主要任务是轮训教育行政于部。8月招收应届中师毕业生。1959年,江苏教育学院举办普通本科教育。1969年1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发出了撤销江苏教育学院的通知,其教职员的绝大多数及全部物资设备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29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作出正式批复:同意恢复江苏教育学院,校址设在北京西路77号。1996年,学校恢复招收普通本科生,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师范类普通本科教育。2003年,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师范生。200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江苏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具体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别管理。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2013年4月,江苏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12月,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10月,学校石湫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1月,学校的锡剧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2年1月,经江苏省编办批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独设置。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4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9月底,学校共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另有外聘教师10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教育督学2人,江苏省教育督学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9人;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优青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6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2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职前职后融通的幼儿园教师“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改革与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物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实践、5G和物联网背景下的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面向新工科的通信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以地方传统音乐传承为特色的卓越音乐师资培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音乐学、美术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化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贸易经济。省级品牌专业(1个):小学教育。省级重点专业(3个):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6个):历史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高级Office应用、儿童戏剧创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托幼机构保育卫生预警与干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声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现代自然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技能指导与训练、场地调查方法训练课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戏曲与传统文化、美的探寻——文学理论导引、儿童社会学、普通动物学及实验、高级office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基础。学生成绩截至2022年3月,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文体竞赛奖项892项,其中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7项。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类竞赛中获奖410人次;在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200人次。教学成果截至2022年3月,2013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团队1个、校内科研机构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生物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新时代师德教育中心、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团队(2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交叉研究、江苏学前卓越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校级科研机构(11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所、师德研究中心、水生生物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车用新材料研究所、学前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所、生物教育研究所。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6月,近4年,学校共发表期刊论文1615篇,其中SCI/EI收录169篇,权威核心论文79篇,CSSCI期刊论文116篇,其他核心291篇;承担科研项目3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37项,市厅级项目153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项目159项。截至2019年12月,近五年,学校公开发表论文1403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141篇、权威及CSSCI期刊收录184篇、其他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70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2021年,学校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21年9月30日,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0万册;当年订购纸质期刊1292种,1466份;本地镜像电子图书77万余册,可利用电子图书约467万余册;拥有读秀、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和EBSCO、SpringerLink、NextLib等外文数据库31个。学术期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特色栏目有“素质教育研究”“德育·心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是CECHSS教育学科类扩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核心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6月,学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外高校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俄罗斯文化中心、西班牙文化中心和海峡两岸戏曲与国学传承交流基地,其中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

自考本科毕业生符合学士学位审批条件,于发毕业证的同时(一般三月初)向当地教育考试院或自考办公室提出申请。常见的申请条件包括 :(1)平时成绩平均分不低于65-72分。(2)毕业论文良或优。(3)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自学考试的学士学位可以在毕业后一年内申请。在学期间,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主考学校的要求,其中三门学位课程考试一次通过,且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一年考两次,上半年三月上旬报名。申请学士学位的条件都是由主考学院规定的,学校不同规定也不同,大部分学校需要单独学位英语考试,英语四级不可以代替。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文管理办法最新修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校代码是14436。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10月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1958年2月与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教育学院;1969年11月,学校停办,函大农牧部并入南京农学院,其余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学校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2013年5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学校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9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有教职工717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馆藏纸质图书198万册,可利用电子图书467万册。前身溯源南京教师进修学院1952年10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始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学及师范学校在职教师的进修。1953年8月,学校改名为“南京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在青岛路1号建造新校舍。1956年4月,南京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江苏教师进修学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成为培养、轮训全省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的基地。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55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省晓庄师范举办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同年8月又成立了“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1956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和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教育行政干部进修班合并成立“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址设在草场门原江苏省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新建校舍内。合并发展1958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江苏教师进修学院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江苏教育学院”,其主要任务是轮训教育行政于部。8月招收应届中师毕业生。1959年,江苏教育学院举办普通本科教育。1969年1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发出了撤销江苏教育学院的通知,其教职员的绝大多数及全部物资设备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29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作出正式批复:同意恢复江苏教育学院,校址设在北京西路77号。1996年,学校恢复招收普通本科生,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师范类普通本科教育。2003年,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师范生。200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江苏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具体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别管理。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2013年4月,江苏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12月,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10月,学校石湫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1月,学校的锡剧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2年1月,经江苏省编办批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独设置。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4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9月底,学校共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另有外聘教师10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教育督学2人,江苏省教育督学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9人;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优青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6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2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职前职后融通的幼儿园教师“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改革与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物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实践、5G和物联网背景下的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面向新工科的通信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以地方传统音乐传承为特色的卓越音乐师资培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音乐学、美术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化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贸易经济。省级品牌专业(1个):小学教育。省级重点专业(3个):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6个):历史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高级Office应用、儿童戏剧创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托幼机构保育卫生预警与干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声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现代自然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技能指导与训练、场地调查方法训练课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戏曲与传统文化、美的探寻——文学理论导引、儿童社会学、普通动物学及实验、高级office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基础。学生成绩截至2022年3月,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文体竞赛奖项892项,其中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7项。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类竞赛中获奖410人次;在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200人次。教学成果截至2022年3月,2013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团队1个、校内科研机构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生物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新时代师德教育中心、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团队(2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交叉研究、江苏学前卓越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校级科研机构(11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所、师德研究中心、水生生物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车用新材料研究所、学前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所、生物教育研究所。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6月,近4年,学校共发表期刊论文1615篇,其中SCI/EI收录169篇,权威核心论文79篇,CSSCI期刊论文116篇,其他核心291篇;承担科研项目3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37项,市厅级项目153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项目159项。截至2019年12月,近五年,学校公开发表论文1403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141篇、权威及CSSCI期刊收录184篇、其他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70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2021年,学校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至2021年9月30日,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0万册;当年订购纸质期刊1292种,1466份;本地镜像电子图书77万余册,可利用电子图书约467万余册;拥有读秀、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和EBSCO、SpringerLink、NextLib等外文数据库31个。学术期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特色栏目有“素质教育研究”“德育·心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是CECHSS教育学科类扩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核心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6月,学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外高校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俄罗斯文化中心、西班牙文化中心和海峡两岸戏曲与国学传承交流基地,其中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

不确定。截止至2022年4月28日,江苏疫情严重,严禁聚众,减少外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也处于封校状态,具体的解校时间,需要等待校领导的通知。所以202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解封时间暂不确定。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不错,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养小学和学前师资为重点。学校现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近1340亩,设有14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9个教育硕士联合培养专业,覆盖9个主要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江苏省一流专业7个,品牌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3个。建设有江苏省精品课程9门和在线开放课程8门,11部教材被评为江苏省重点教材。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8项。扩展资料:学校前身江苏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建国初期江苏省较早设立的17所公办本科学校之一。学校1959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复办,1996年恢复本科教育。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学校基础上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学研究等领域主持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形成了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一大批重大学术和教学研究成果。参考资料来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文管理办法最新消息

学位课程总分350以上,通过学位英语,论文良好以上

副市长或副厅长级别。

副市长或副厅长级别。师资队伍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4人,其中高级职务教师175人,占专任教师的31%;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23人,占专任教师的45%。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12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博士56人,硕士14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93%。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2人,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江锡铨全国优秀教师:王铁军等江苏省中青年专家:王铁军、冯保善

二师院5才通过省厅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7年以前自考都没学位,今年自考学位也还没落实清楚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论文管理办法规定

可以的。可以接本校的,也可以报考别的学校,不过是三本。一、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要求:毕业生应修读的分数为180,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1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6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教育专修课程29学分。二、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1、修读满应修学分。2、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获得通过。3、通过学士学位主干课程考试和相关学位英语考试。4、获得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合格证书。5、符合授予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的要求。三、修业年限: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

南师大推免生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申请,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不在南师大推免生范围内。一、南师大推免生对象: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二、南师大推免生接收专业与人数: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全日制招生专业中除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均可接收推免生。接受推免生总人数不超过全校招生规模的50%。三、南师大推免生申请基本条件: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1、高水平大学、中科院、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类学科或“国家基地班”专业,以及南师大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高校推荐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过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者(排名第一)。3、本科期间获得省级及以上个人奖项获得者或集体奖项的主要完成者。4、南师大2018年暑期大学生夏令营的“合格营员”获得者。5、南师大推免生招生宣传活动异地面试表现优异者。1960年,南京师院根据中央关于高等师范学校必须成为教育革命的学校、文化科学知识质量要迅速赶上综合性大学水平的指示,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1965年,在句容设立南京师院分部,中文、政教、生物三系200多名学生在句容分部进行半耕半读。1969年12月,经江苏省革委会教卫办决定,江苏教育学院及江苏函授大学部分系科并入南师。南师的音乐、美术两系于1969年11月并入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原南京艺术学院),1972年,两系又重新归属于南京师范学院,1976年,南京体院部分教职员调入南师体训组,不久与公体室合并建立体育系。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从1972年至1976年的五年中,共招收五届工农兵学员3755人,学制为三年,为江苏省中等学校培养了一批师资。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改名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 2000年,原化工部所属“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逐渐建成以师范为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5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2017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成立了“中国符号学基地联盟”。2017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二师院5才通过省厅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7年以前自考都没学位,今年自考学位也还没落实清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